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30 10:3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立足全区实际,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了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转型,“智慧路南”建设已经开始起步。
(一)注重基础先行,智慧城市建设根基得到夯实。一是政务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区直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加大了对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和应用推广力度,初步形成了技术比较先进、系统内上下结合、功能相对完善的信息化政务管理和服务体系。二是以“智慧民生”建设为切入点,民生领域信息化服务开始起步。自去年网上审批系统平台开通运行以来,截止目前累计办件1915件,并逐步推进了居民健康卡、民政社区服务信息中心、社会保障综合系统、数字校园等服务民生项目。
(二)注重示范带动,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结合我区实际和发展需要,确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探索实施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以“社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务全方位”为总体目标,以“网格化定位、责任化分工、精细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多元化参与、规范化运行、信息化支撑”为基本构架的“三全七化”网格管理体系,搭建了社会治理新平台,全面提升了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目前,全区143个村居,建立508个网格。
(三)注重融合效应,智慧产业发展初露端倪。近几年,我区在有效促进相关产业和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同时,注重项目管理,为“智慧企业”和“智慧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是促进了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集成创新应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涉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生物科技、金融服务等多个产业类别。二是推动面向产业(园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全省率先创建国际新型的“互联网+虚拟产业园区”的管理运营模式,创新驱动路南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三是通过典型示范培育,强化了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了一批技术先进适用、商业运作模式清晰、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案例和应用模式。截至去年底,引进、培育了58同城、易物天下、易车网、志金科贸等电子商务企业40余家,开发建设了报春钢铁网、志金钢铁网、唐山北方国际钢铁电子交易中心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并借助阿里巴巴、天猫、美团等知名网站,开拓网上信息服务。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路南财经大厦为载体的河北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二、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先进县区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认识存在差距,前期工作推进困难。少数部门单位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执行力不够,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够多,有时甚至存在敷衍应对的现象,导致智慧城市建设整体工作进展缓慢。
(二)整体规划尚未确定,先期投资重复浪费。目前,我区智慧城市建设尚未出台明确的整体规划,发展定位不够清晰,各部门单位开展工作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突出,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三)缺乏服务平台支撑,信息整合有待加强。智慧城市建设覆盖诸多领域,而我区尚未建立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导致了行业标准、建设标准和评估标准无法统一,数据交换标准不一致,不易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的共享协同,形成了“智能孤岛”。例如,大多数部门单位、小区村居均安装有视频监控,但是在需要调取影像资料时,无法通过共享来获取,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四)舆论宣传引导不够,社会参与度不高。从调研情况看,群众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参与度普遍不高,成为推进此项工作的瓶颈。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宣传推介不够。智慧城市是为市民而建,在实施前要让市民从一开始就了解相关推进计划,使市民对可使用的城市资源有认同感,如水电、公共设施等“智慧城市”提供的各项服务,让市民与城市连接,推动城市更加绿色、低碳。二是数据收集不够。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是一味追求科技的炫酷,而是给予市民生活上的便利和帮助,让百姓受益。这就需要社会各方、城市中各个角色的充分关注,在大数据时代,提升城市“智慧”。
(五)融资机制不够完善,建设资金缺乏保障。目前,我区智慧城市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投入,缺乏相关融资政策,社会投资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调动,从建设的长远发展考虑,单一的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建设需求,甚至成为建设发展的瓶颈。
三、几点建议
智慧城市是城区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进一步推进“智慧路南”建设工作,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智慧城市建设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创新型城区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将给城区的建设、管理和发展带来全局性、根本性的变化,对我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要充分认识建设“智慧路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发展大势,从全局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议成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总体目标和工作部署,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案例,增强全社会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二)尽快明确发展规划。建设智慧城市存在一个要建设成什么样能级和水平的问题,要有效衔接“智慧唐山”建设,借鉴先进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搞好顶层设计。要按照适度超前、特色明显、注重实效的要求,把握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明确的建设时间表,统筹建设各领域的智慧项目,有计划、分层次的协调推进。
(三)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是智慧城市的“大脑”,要首先完成对平台的搭建。要加强与移动、联通运营商等大企业的合作,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互联网、现代通信网和物联网对城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进行整合,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安全、可靠、超前的基础保障。同时,要推进技术创新、应用商业模式创新、行业应用标准和制度创新,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联合攻关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区场开发能力。
(四)建立健全投入机制。区政府要在保证引导资金到位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努力拓宽投资渠道,构建多元化投资格局。要吸收有资质、有实力的运营商投资,鼓励民间资本、企业资本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等方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形成政府与企业多方参与、区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机制,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篇2
一、项目概况
两轮电动车智能共享换电项目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平台技术打造的,通过智能换电柜定点投放搭建的换电网络,为两轮电动车用户提供绿色、智能、安全的换电服务。
“共享换电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的出行方式;另一方面,“共享换电项目”统一布局、统一规划,提升了城市形象,消除了不规范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可以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大数据支撑。
随着《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正式实施,我国两轮电动车生产行业加速整合,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在电池生产领域,年月日,国家电网了《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2019-2020年行动计划》,特别提出构建开放、共赢、合作的新能源服务平台,引领能源新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城市出行服务,因地制宜开展分布式清洁能源服务等,锂电池在未来的三到五年时间内将逐步取代铅酸电池,这些都为:“共享换电项目”提供了无限未来。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消费需求的变化倒逼产业升级换代
自1995年中国第一辆电动自行车诞生以来,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逐步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国。根据ZDC(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的2019年中国电动车产业白皮书数据,2018年度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接近2.97亿辆,全年电动车产量2800万辆,销售量 ,全国各城市两轮电动车的日均骑行需求合计在7亿次左右,电动自行车成为短途出行的主流方式。
随着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缩短,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通过百度提供的消费者搜索大数据分析,在影响消费者购车的诸多因素中,续航里程及骑行的舒适度超过了价格、质量、品牌、外观等因素,成为消费者首先考虑的指标,特别是续航里程这一因素,占比达到64%,成为影响用户购车决策的首要因素。企业只有深入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创新独特的产品,才能发掘出新的利润增长点,形成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共享换电项目”恰恰契合了电动车消费者对于续航里程及骑行舒适度的需求,该项目通过智能换电柜定点投放搭建全域覆盖的换电网络,用户只需在智能换电柜前“扫码、开柜、换电、完成”,最快6秒钟即可完成换电。项目实施后单日可以 用户提供超过 次换电服务,有效解决电动自行车用户续航里程短、充电难的问题,提高日常通行舒适度。
(二)、“共享换电项目”实施可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
电动自行车的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点和痛点,不规范的充电模式安全隐患巨大,事故频发。在一些老旧小区,公共充电设施不健全,居民为了充电方便,私拉电线,乱停乱放,极易引发火灾。根据消防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全国共接报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1万3千余起,全国因电动自行车火灾死亡233人。“
1、共享换电项目”实施过程中将电池统一管理,可以有效解决不规范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定位防盗系统可以为公安机关破获电动车电池盗窃案件提供线索,有力打击电池盗窃犯罪,为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创造有益经验。
2、“共享换电项目”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形象标准,在方便用户的同时提升城市形象。
(三)、“共享换电项目”实施可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利支撑。
“共享换电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服务用户的同时可以有效收集用户习惯、行车路线等大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与计算,可以更好的感知城市运行过程,进而为整合城市资源提供数据支撑,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三、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实施条件成熟。
企业自身技术条件成熟:专业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已经按照新国标更新生产标准,在锂电生产、电池运营管理以及售后生命周期等方面有非常强的经验和技术。
作为换电终端的换电柜,其大小与400升冰箱的体积相当,占地面积小,易于安放,利用率高,一台柜可同时提供…;换电柜施工对电网线路要求小…;安全性高,符合消防标准…;后期维护成本低。
合作方哈啰方面,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I哈啰芯技术,可以实现标准化锂电池的智能互联,另外,哈啰出行在在前期共享单车项目中建成了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运维网络,拥有成熟且高效的运营体系。经过共享单车的深耕,哈啰出行已形成一整套行业领先的应用于海量互联共享出行设备的智慧运营系统。这一套系统能力也将运用于换电服务,实现从换电柜、车辆、电池到客户端的全链路智能化,并且通过技术,为骑行资源的最优配置提供判断和决策依据,实现不同地区间的资源精准调配。
2、政策层面的利好。
篇3
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城市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已将“城市化战略”列入发展规划,作为21世纪中国实施迈向现代化第三步走的重大措施之一。毋庸置疑,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常巨大,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生态难题随之而来。
在经济与环境这个天平上,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正成为决策者们面临的难题。而如今,当人们习惯了被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因素充斥着的生活的同时,一个新的环境污染源已悄悄降临,这就是色彩污染。
色彩污染源于对色彩的不科学利用
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中,色彩是城市管理的有效手段。它美化着城市,营造着文明的氛围;它美化着人们的生活,也丰富着人们的心灵。色彩可以使城市多姿多彩,也充盈着生机和活力。绿色的梧桐树,五彩缤纷的花卉,淡雅的高楼,色彩绚丽的衣着,使城市充满高雅的文化气息;色彩可以反映一座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色彩中能听城市现代化的脚步声。科学和智慧的利用色彩,能帮助我们传送信息,营造氛围,美化环境,进而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色彩是建筑的语言,城市色彩又是城市环境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的综合体现,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时,我们也不可回避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对色彩的不规范、不科学的使用,造成的色彩污染已经显现。从南到北、由东至西,在城市建设中各种新材料、新涂料的盲目使用,将城市涂成色彩斑斓的“大花脸”,使城市既失去鲜明的个性,又切断了历史文脉,色彩污染直接影响到的是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目前,中国城市建设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城市色彩没有统一规划,导致上述现象的出现。色彩使用不科学而造成的色彩污染正呈现集中爆发的态势,所以又很多专家也在呼吁对色彩利用出台相应的法规来约束,以改善目前盲目利用色彩而造成的色彩污染现状。而早在2004年召开的色彩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研讨会,就已经将色彩污染提到了议事日程。作为中国色彩事业的权威机构――中国流行色协会最近几年也在普及色彩科学、规范色彩规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但要在全民意识上达成共识,仍然需要社会各行业、各部门来携手合作。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面对城市“色彩污染”的呼声日渐趋高,如何管理好城市色彩,作好规划与设计,成为摆在城市设计者、城市规划者和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遵守色彩设计的“规范”,要对色彩设计加以“限制”,制定景观法以及编制在法律意义下的导则、指南等似乎为我们指引了一条阳光大道。城市是人类聚居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形式,是物质和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体。在当今城市发展中,严峻的城市环境带来的物质损失、精神伤害让我们对色彩开始重新审视,面对这柄双刃剑,如何发挥其最大的优势而免受其害值得我们思考。
有两张面孔我们无法忘怀,那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
――谚语
城市色彩污染带来的担忧
城市建筑色彩的构成和建筑物的外观色彩是影响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美丽的城市离不开色彩的构成,色彩的构成与周围景观的协调可以使居于其中的人们感受到城市的舒适和美丽。合理巧妙地运用色彩能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带来愉快的视觉享受。
中国流行色协会常务副会长梁勇表示,色彩本身是没有美丑之分的,所谓色彩美,完全建立于色彩与色彩、色彩与环境的搭配上。提及城市色彩,很多人会错误地认为,建筑要用各种“最美”的颜色来装饰和装扮。实际上,人们视觉认为最美的色彩,如果出现的地方的不对,或搭配的比例不协调,便可能是最丑的色彩。梁勇副会长表示,目前中国城市建设中最严重的问题,并不在城市色彩上,城市色彩出现的问题,主要原因也不在色彩本身,关键是城市规划。由于对新建筑的体量、高度、风格、质料及环境协调等方面缺少严格控制,许多超大体量、超高层楼拔地而起,伪古典风格与现代、后现代风格建筑并肩而立,这都给城市风貌造成了致命的、难以愈合的硬伤。可以想见,如果一座给城市带来色彩污染的建筑矗立起来,我们将面临两难的尴尬境地,拆除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放任不管其给城市造成的影响将会持续数十年。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上的损失我们都是受害者。
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城市色彩污染问题也不是直到今天才出现,那么,这些后遗症显然更不是单纯靠城市色彩设计可以解决的。所以,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制定色彩规划,使某些杂乱无章的建筑在现有的情况下,尽量在色彩方面获得统一性。
城市色彩规划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所关注的问题。我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由于规划失控,忽视城市色彩,使某种“显富、摆阔、攀比、争强”的“暴发户”文化在城市建设中蔓延开来。而直到今天,当我们品尝到了城市色彩污染带来的苦果后才开始重视色彩问题起来。
城市色彩污染的一大根源是色彩的商业化运用,突出表现在新建筑色彩话语霸权的争夺、色彩杂乱带来的视觉污染等等。对此,中国建筑师学会的布正伟从建筑师的角度,提出了清除城市色彩视觉污染的措施。他认为,面对城市色彩问题,我们不仅要从现代环境艺术理论方面去提高,而且,更应当强化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的务实精神。
当色彩在城市中的使用达到无序的状态时,自然而然就会对人产生伤害。色彩作为视觉传达信息的重要因素,能表达情感,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绪、精神以及行动反映。色彩的调制与运用得当,可以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增添美感,还能有效地缓解肌体疲劳和心理压力。
色彩直接影响着精神,色彩和谐统一的关键在于对人类有目的的启示激发。
――抽象表现主义大师康定斯堪
规范对色彩的利用是众望所归
中国流行色协会建筑与环境色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缪维认为,城市环境色彩污染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不讲究艺术规则,违背色彩科学;二是广告泛滥,严重污染人文环境;三是交通色彩标志全国不统一,不利于交通执法;四是灯光工程盲目上马。
色彩是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和谐的城市色彩给人们在心理、生理上产生良好的影响,相反,杂乱的城市色彩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居住环境。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崔唯以北京城市建设为例,指出由于缺乏城市色彩建设规划而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受限制的色彩规划正在蚕食着古都风貌,造成致命的、难
以弥补的破坏。同时长期生活在色彩污染的环境中,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破坏生活质量。
在规范城市色彩的问题上,日本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上世纪70年代初,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型建筑与传统景观的矛盾,以及城市色彩污染严重现象,东京市政府在有关专家的建议下做出了整顿城市色彩混乱的决定,并委托都市色彩研究中心完成了《东京色彩调研报告》,后来这份报告成为东京城市色彩规划的蓝本1981年日本建设部提出了“城市空间色彩规划”法案,以立法的形式对城市色彩规划、设计作出规定:2005年6月,日本《景观法》实施,为世界城市色彩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也为景观色彩管理与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了一个成熟的借鉴与参考。
针对城市建设出现的色彩问题,专家们呼吁城市色彩环境需要立法。最近,长沙市在整治城市色彩污染问题上又推出举措,为了清除有碍观瞻、影响市民身心健康的“色彩污染”,建设宜居城市,长沙市将“暖色系红橙色调”定为城市色彩。从5月1日开始,长沙新建筑物违反色彩规划将不能通过竣工验收,现存的建筑不规范颜色,也面临限期整改。对长沙为城市设定色彩基调之举,业界很多专家认为,在城市管理者从体量、高度、风格上统一城市建筑很困难的现实背景下,制定色彩规划是建设“宜居城市”的有效途径。而确定城市色彩基调来治理视觉污染,后期严格管理则更关键。
面对日趋严重的色彩污染,一些地方政府已开始行动来。北京市政府早在2000年就曾颁布《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在去年奥运会的筹备过程中,北京奥运会科技委员会将色彩列为奥运科技中的重点项目,并组成专门机构,对色彩进行调研、规划、设计和整改,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和谐、美丽的新北京。此外,哈尔滨、上海、深圳、青岛、武汉等城市也纷纷行动起来,把色彩设计列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举措将会让我们居住的城市更加舒适、惬意,人居环境质量也将不断改善和美化。
在眼睛的世界里,色彩是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只要有光的地方,就有五彩缤纷的色彩。色彩,这一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如何利用好、规划好,发挥其最大的优势为我们服务,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共同投入到创造宜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工作中来。
篇4
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城市管理工作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为切实提升我县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XX县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我县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县城管委、县城管局、县住建局、县交警大队、XX镇、XX镇实地调查城市规划及管理工作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和走访等形式对我县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城市管理现状及主要做法
我县紧紧围绕“美丽XX·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动,结合当前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城市建管“三看”活动,高效有序推进,切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狠抓城市管理各项工作。
(一)基本情况
XX县城区面积X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X万,主要分布在XX,主要分为老城区、新城区、工业园区、XX四大块。主要街道X条,总长度X千米;背街小巷X条。县城区共有垃圾分类箱X个,流动垃圾筒X个,公厕X处,渣土处置X处,路灯X盏,县城保洁面积X万平方米,绿化面积X万平方米。
(二)主要做法
1.环卫市场化全覆盖。一是城区主次街道环卫市场化。由专业物业保洁公司对新老城区和工业园区环境卫生作业服务;二是背街小巷环卫市场化。两个城关镇小街小巷环境卫生全部实现外包,提高了小街小巷环境卫生工作质量;三是各乡镇集镇环卫市场化。全县各乡镇集镇于今年全部实行了外包,提升了乡镇集镇农村环境卫生保洁质量。
2.控违巡查全覆盖。一是利用无人机对违建进行侦查拍摄,充分运用航拍先进科技手段,对违建采取“零容忍”。二是建立了控违定期约谈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县纪委定期对乡镇控违进行约谈,做到严格控制、露头就查,始终以高压态势全力控违。
3.厕所革命全覆盖。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要求,我县制定了《XX县“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现正在组织实施。今年我县将厕所革命纳入民生实事之一,在城区和乡镇将新建10所公厕。
4.开展了治脏治超治限“清洁”行动。为改变我县建筑砂石运输乱倒乱倾、洒漏污染现象,由城管、交警、公路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项联合执法队伍,每周定期与不定期在县城区设卡定点,严查运输车辆乱倒乱倾、运输砂石未覆盖行为,切实做到治脏不留死角、治超不留情面、治差不遗余力。
5.设立了非机动车等待区。为进一步缓解城区道路拥堵现象,有效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抢行占道问题,提高右转车辆通车率,我县在城区各主要路段交叉路口设置“非机动车等待区”。即在人行道前划出面积约10㎡的等待区域,专供非机动车等待红灯使用,采取红绿灯变灯时非机动车先行,机动车随后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机非混行现象,不影响右拐机动车通行,有效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6.严厉查处了“五车”。由县交通畅通工程指挥部牵头,组建了县城“五车执法队”,从交警、城管、交通等单位抽调骨干人员,在全县范围内查处“五车”。
7.开展了酒、毒驾查处专项行动。通过不定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对酒(毒)危险驾驶等交通违法集中整治行动,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8.
建立了“路长、社长制”三级城市管理机制。对县城城区18条主次干道、13个社区的道路路面、市政设施、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绿化管理和环境卫生全面实施“路长”管理。由县领导担任一级路长、社长,牵头单位责任人担任二级路长、社长,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担任三级路长、社长,同时各路段制定了路长制管理方案,明确了各级路长和单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实行了分级管理、网格管理、责任管理的机制。
9.
开展了“蓝天保卫战”。一是开展了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城管局、市监局、环保局等单位组成了联合执法组,重点整治居民住宅楼下餐饮店、中央环保督察餐饮油烟污染投诉等市民群众反映强烈、油烟污染较严重的问题。二是开展了夜市烧烤占道摊点整治。成立了烧烤摊点夜间巡查小组,加强对县城区主要路段的巡查监管力度,通过地毯式普查建立烧烤台账,劝导店铺进店经营必须使用环保炉具、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确保油烟排放达标。三是开展了扬尘污染专项整治。投入2台道路洗扫车用于城区主干道道路洗扫,为进一步控制扬尘,加大了主干道洒水力度;对污染严重和洒漏较多的重要路段道路,采取反复冲洗。此外,2辆洒水车每天不定时地多次在城区主次干道洒水、喷雾、降尘,保证我县PM2.5等环保指标数据保持稳定并持续改善。
10.
推进了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平台使用。我县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平台增加了专职信息采集人员,配置了“数字城管”信息采集设备,实行了网格化管理,对全县城区各主次干道的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垃圾广告、市政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信息采集,并及时反馈至责任大队进行整改落实。通过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和综合评价等七个环节,逐步实现了城市管理的数字化和全覆盖。数字城管平台的运行使我县实现了城市管理问题处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转变。
二、城市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随着我县城市框架迅速扩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城市管理工作的弊端逐步显现,甚至还存在一些瓶颈性问题。
(一)城市管理体制不顺畅
城市管理工作中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很多工作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但由于职能交叉,加上体制和法律规定不统一,部门扯皮推诿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工作合力,部门不能协调配合,就会出现管理不到位,形成死角,另外,社区、居委会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现了无人问津的管理盲区,如城中村,楼盘小区,居民区的脏、乱、差问题。
(二)城市管理措施上存在薄弱环节
在精细化管理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脏”
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个别路段、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内果皮纸屑、白色垃圾还随处可见;城中村、河道等处垃圾死角还一定程度地存在。“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治。如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市场外经营、乱设夜市摊点等现象存在反弹,部分路段存在非机动车辆、经营摊位乱摆乱放等现象;“差”的问题还解决得不彻底。有些地方整治不细,有些地方管理标准不高,群众时有投诉。
(三)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布局有待优化
随着我县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发展,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已经满足不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停车场、农贸市场、公厕、垃圾中转站、地下排水管道等基础设施不足,难以实现城市内部协调发展。
同时城市建设开发中,缺少必要的交通影响评价。多年来,在制定、实施城市发展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交通因素,特别是对大型建筑和商贸市场的规划、建设,没有按照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应当与道路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的建设要求进行必要的交通影响评价,造成区域性、局部性的交通拥堵。
(四)市民文明素养有待提高
城市人口中既有农村进城的移民和外来农民工、又有城市自生的下岗职工、城郊失地农民,还有相当部分的弱势群体,他们生存于城市底层和边缘,没有固定收入,基本依靠摆摊设点等收入来维持生活,他们的愿望主要是好好地生存,生活习惯、行为举止与“文明”二字很难搭上架,素质与文明城市所必须具备的社会公德、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相差甚远,从整体上降低了城市文明指数。
三、提升和创新城市管理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为解决好这些城市管理问题,提升我县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城市管理强起来的目标,建议如下:
(一)建立“大城管”管理格局
1.推进城市管理规范化。进一步明确城镇管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解决和避免职能交叉、推诿扯皮等问题。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城市管理重难点问题,构建“城区指挥协调、部门合力参与、街道统筹落实”的工作大格局。以社区内之事社区为主体,城管局参与和协助,各社区管理好本社区之事。通过打造样板社区、样板路、样板街、样板物业住宅小区、样板农贸市场,发挥各乡镇、各单位的作用,齐抓共管。用好用活社区和物业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大助力城管部门督促检查,电视舆论紧密跟进。
2.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出台《“门前三包”奖惩办法》、《农贸市场失信惩戒管理办法》、《城管工作人员绩效量化考评办法》、《各类城管案件执法流程和处置处罚标准》等文件,确保城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成立一个城管巡回法庭,创新工作方法,主要受理涉及“两违”、市容市貌管理方面的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案件,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和“审执一站式”模式,实现“快立--快审--快执”,树立法律权威。建立一个失信惩戒制度,建立“商铺管理数据库”,把商铺经营户、农贸市场开办方和经营户的诚信记录制成电子台帐并录入数据库,实行“一次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管理。
3.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一是以“工作群”实行网格化。按照“条块结合,无缝对接,界限清晰”将辖区以社区(村)为基本单位分成若干个网格,并组建相应的“工作群”,依托“综治巡逻”的形式实行网格管理。二是以“挣工分”量化考核。城管队伍绩效考评分为队容风纪和案件评分两部分。三是以在“大数据”优化决策。四是以“千里眼”强化监督。
4.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利用公安交警天网平台和现有简易数字城管,在县综管办建立智慧数字化城管监督、监控平台,对城市管理中存在车辆乱停乱放、市容市貌、市政设施破损、下水管网管理等方面结合城市管理考核“三令制”进行监督督导。
(二)完善功能配套
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管理投入力度,确保基础设施配套。县人民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城市建设管理的投入力度。要着力完善城市管理配套公共设施,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努力解决好各种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善的问题。
(三)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进一步加强对职能部门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牢记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每位城管执法者做到公正、公平、文明执法,管好城市是目的,这一原则必须坚守,和蔼的态度,循循善诱的交流是工作方法,做群众工作要练就一张婆婆嘴,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将理由说尽讲透。城管工作非小事,要求城管人员事先要做好艰苦细致的调研,充分正视被执法人的实际诉求,曲经通幽,设法照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变堵为疏,堵疏结合,化解社会矛盾,这就是执政为民,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素质需要。
篇5
继2005年“营造慈善文化,健全社会保障”研讨会后,沉静大气极具个性的上海慈善基金会又策划了2006年的新选题,蕴蓄着更丰富的文化信息。如果把“慈善事业”形容成一座顶天立地的巨大氧吧,那么“志愿精神与义工建设”之选题占位颇佳,简直是守住了门厅,成了进出必经之地,与高朋满座的大客厅遥相呼应。
两天呆下来,特意空下来的脑袋被迅速装满:学者们都是调查高手,在时光隧道中穿梭往来,发现力、捕捉力和表现力一流,中西合璧地去寻找慈善的位置,用各种理念和方法来加强慈善的“全纪录”;志愿者义工们都是行动高手,于日常事务的千头万绪杂乱无章中很快确定重点,于横向行动中具备纵向观察的深度,边走边看,力求配套齐全,争先恐后地用自己的肩膀去稳定一个慈善江山.
一本标准化手册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义工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作为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集体智慧的结晶,以将近三万字的篇幅,对志愿服务和义工组织从具体概念到中国大陆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活动的追溯时间;从国内志愿服务的发展模式到上海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阶段等等,作了详细的、系统化的说明。
义工发展历程:1994――2004年的非正式化阶段,2005年以来的正式化阶段;
义工队伍的构成:按组织网络分:19个区县义工大队;6个专业义工大队;3个企业义工大队;按群体特征分:学生义工,社区义工,公务员义工,外国人义工、企业义工等;按功能分:形象型义工;决策型义工;组织型义工,服务型义工
义工队伍的招募:初始化、过渡化、定型化、正规化;管理:人情化管理、组织化管理、制度化管理;
义工发展特色:优势型;创新型;整合型:长寿社区“两工联动,三社互动”工作机制,形成“社区领导义工,义工领导群众,群众参加义工”服务链。
未来发展策略:提升义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创造一种充满凝聚力的组织文化;确立新型的义工服务理念:融合“慈善”与“休戚与共”;探究新的义工管理范式:从管理到领导;积极应对义工市场面临的挑战;营造具有吸引力的组织氛围;积极采用新的网络沟通技术,加强义工项目的评估;制定义工项目风险管理的策略;为义工自身的发展创造机会;给予义工以积极的认可。
报告把上海慈善与上海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在视野上有着更为整体的理解和把握。过去、现在和未来包罗其中,随着社会的进一步转型,有无限可能性的存在。一叶知秋,滴水知海,上海的义工发展道路对于其他城市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两个概念之间的咬文嚼字
广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谭建光教授以珠江三角洲志愿事业发展为例,澄清了志愿服务与义务工作两个概念的微小差别:同一个渊源,却有不同的社会背景:“义工”概念来自香港,一方面强调职业以外的服务,一方面强调“仁义”;“志愿服务”概念来自内地,具体地说由两个系统推动,一个是民政系统的社区志愿服务,一个是共青团系统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从分化到多元,交互影响。
他以大量的事例对志愿服务与义工社团演变个案进行分析:深圳市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合法注册的志愿服务社团地区,义务工作实现了对全社会的辐射和覆盖,并且借助立法途径规范了义务工作的性质和体现;
广州市:志愿服务与义务工作分而治之,在相互竞争的背景下,共同发展壮大,接受政府支持而保持民间特性,表明了第三条道路产生的可能性。
佛山市:志愿服务统筹下的义务工作,确立了“委托――服务”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志愿组织”和“义工组织”的名分争议,运用支持、促进、监督、评估的方式来促进发展
中山市:博采众长,融合发展,志愿服务与义务工作合而为一,志愿者协会加挂“义工”的牌子,扩大社会覆盖面。两个概念在长期的交互使用中,没有产生歧义,营造了友爱互助的志愿文化。
不论是“分化”还是“竞争”,都有其不同的学术价值,促进多元发展的格局
众人拾柴火焰高
来自上海市民政局的杨晓勇先生对推进社区志愿服务进行了战略思考,结论是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力量:
政府的支持首当其冲:发挥其引领和规范作用,可以通过公务员带头做义工来示范;通过制定政策来有效防止不规范行为;发挥其在制度和资金上保障作用;发挥其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作用;
民政的扶持责无旁贷:发挥民政优势在社区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结合民政工作开展养老、扶贫帮困、助残等各类社区志愿服务;培育发展民间组织为社区志愿服务提供组织载体;
群众团体是中坚力量: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推进青年志愿服务社区;发挥妇联作用,动员妇女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发挥老龄委作用,动员低龄健康老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发挥工会、残联、红十字会、关工委、社工协会的作用,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的深入发展;
媒体的宣传画龙点睛:普及志愿服务中的法律法规;推广社区志愿服务的实践典范;传播志愿服务的精神和事迹,比如“丛飞”已经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
一个义工组织是怎样发展壮大的
来自大连市慈善总会的王淑梅女士介绍了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义工队伍的“几点做法”,他们在四年的时间内拥有13000人注册义工,开展了30多个项目,十余万人参与活动,为27000多位不幸个人提供帮助,“大连义工”已经成了大连慈善总会的著名品牌。
建章立制是基础:他们学习香港义工局的经验,制定了义务工作立项、纪实、考核、年检、星级义工评选等多项制度;
组织、网络是保障:总会下设义工分会,各区建立义工队,各街道建立义工站,各居委会建立义工项目组,还组建了公务员义工队、记者义工队、法律工作者义工队等,甚至还有孩子和家长组成的“亲子义工团”,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
义工素质决定其生存:不断培训是强化义工队伍的关键,包括新义工培训、义工的全员培训、项目技能培训、对骨干义工进行慈善理念研讨式教育;自编教材有的放矢培训;
打造精品项目是义工团队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每启动一个慈善项目,就同步组建一个相应的义工团队。对于常年开展的救助项目,义工分会本着自愿加入,自主选项,自由结合的原则组成项目组,经过培训,长期参与一个项目的全程运作;另外还有根据社会需要开展的服务项目,覆盖多个弱势群体领域。
激励机制推动市民参与培养义工典型:星级义工奖励制度,是义工取得社会承认的一种方式,是弘扬义工奉献精神的有效体现,每年举行隆重的星级义工授星表彰大会。
依法保障义工的合法权益,对具备保险条件的义工提供意外伤害保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义工组织提供必不可少的经费,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是促进义工整体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志愿活动带来的烦恼
来自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庄爱玲女士,讲了一个故事:一家福利院为了丰富院内300多位残疾人的生活,打算在大学里招募300多名志愿者,进行一对一的服务,委托有多年志愿经验的彭老师牵线搭桥。消息一经传开,大学生们纷纷响应,开始大家相处的比较融洽,但后来福利院因为宁静气氛被破坏,要求减少服务次数和人数,这个结果对各方都是一件尴尬的事情,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直接反映出志愿服务不是一种简单的率性而为,它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有规范的社会活动,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和管理。如果需要志愿服务的公益机构没有根据受助群体的需求和机构的能力制定适宜的计划,为志愿者提供活动平台和空间,并给予必要的帮助、支持和激励,志愿服务就会陷入无序状态,志愿者的热情也会消退。
上海志愿活动现状
来自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公室的孙慧民先生,介绍了上海志愿者活动基本情况:以组织志愿者为大型赛会提供公益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服务计划;动员志愿者参与城市建设和社会公共管理;立足基层,深入小区,为群众服务:全市49万社区志愿者已经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力量;
青年学生在志愿活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开展以“一助一”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公益计划;开展以“保护母亲河”、骨髓捐献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文明计划;围绕西部开发战略,实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启动了上海志愿者海外交流计划。
“三个不适应”问题正在影响上海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真正公益性志愿性的组织数量少,活动质量不高;发挥作用不大,在法律、政策、制度上还没有形成志愿者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环境;行政化倾向使得组织设置高度同构,志愿活动的社会化水平低下;应急、应时、应景的粗放型发展削弱了志愿者活动的感召力、参与力、影响力
要突破的领域:切实提高志愿组织的行动能力;完善志愿者组织的活动机制;提升志愿活动的专业化水平;确立一批志愿活动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志愿服务特色项目;建立一批支援活动服务基地,培育一批志愿活动示范团队;建立和完善志愿者事业发展的公共政策;
香港慈善事业概况
来自香港东井圆佛会的胡少伟先生透过公益金、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和义务工作发展局三个组织的介绍,使大家对香港慈善事业有一个概括的认识。
于1968年成立的香港公益金,为非政府、非牟利、财政资源独立及管理自主机构,是现在世界上少数能够将所有善款全数拨捐受惠者的筹款组织之一,每年有超过100万人因香港公益金捐款而受益。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简称社联,于1951年正式成为法定团体。不直接举办慈善活动,而是联络香港非政府社会福利机构,收集有关意见,向政府反映和共同商讨,致力于推动本港社会福利的健全和公平发展。通过下属遍布全港3000多个服务单位,为市民提供超过九成的社会福利服务。
义工发展局于1970年成立,为非牟利机构。致力于与社会各界建立伙伴关系,合力推动义工的参与,提供优质的义工服务;在国际层面,义工局是联合国义工计划组织的合作机构,亦是国际志工协会的香港地区代表。
香港慈善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不少慈善机构是有宗教背景的。
一位台湾同胞的义工经历
来自台湾国际道德重整协会的刘仁州先生:我有着贫困的家庭背景,考上台湾师范大学,在大学四年级时参加了道德重整社团,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社团的刘博士。那时候有三件事很不快乐:没有女朋友,很孤单寂寞;功课不好,担心毕业后到边远地方去;跟家里人没有话讲,不喜欢回家。以为这位博士会给我一些建议,但是他让我静下来,听听心里面的声音。我突然有了很奇妙的想法,他是把生命当作资产给出去,而我是不断地向社会和家庭索取,我是拿,他是给,我的不快乐与我不懂得去关心别人关心社会有关。
在大学教书四年服务期满,跟夫人商量,辞掉教书的工作,全部时间投入到社会工作中,从1983年开始至今。开始做青年干部的培训,给大专院校的一些社团做事情,带他们去国外访问交友;后来,我个人对家庭的意义特别有兴趣,因为很多问题都产生于家庭,有10年左右的时间从事家庭成长的工作,发现对社会帮助很大。
在个人服务方面,完全是免费的,上课本来也是免费的,但是大家都知道我没有薪水,给我一点钱,所以这些年比较有点收入。早先我一家的生存是靠很多朋友的支援,我家孩子身上穿的衣服都是人家穿旧不要的,我的生活被很多人支持,感到非常温暖。
在台湾也是一个由贫转富的过程,在贫穷的时候,政府也好,民间也好,都积极地鼓励大家赚钱,只要你苦干实干,只要有实力就能赚到钱,赚钱是本事,但是下一个阶段就是花钱,花钱代表一个人生命的品质,所以我们把钱花到哪里?为个人的享受,还是花钱制造很多的罪恶?有多少人愿意把物质的、精神的资源与别人共享?
每个人生命都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竭尽全力;第二个阶段是为了生活,让生活丰富美好;第三个阶段应该是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从生存到生活到生命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层次。
刘先生的演讲朴实抒情,从波澜壮阔的入海口远眺源头的涓涓细流,这样的现身说法其实很有力度;他的人生选择使得自己在金钱上的生存空间大大缩水,在精神空间上却得到了最大的拓展,这种悬殊的对比更像一个遥远的童话。慈善是精神的力量,能够掌管人类的某种情感,也能够掌管人类的某种进程。
当人们被各式各样的变故困扰后,能迅速想到的解脱办法大概就是慈善,慈善已经被跨疆界延伸到一切生活领域和传播领域,成了被大家推选出来的“救世主”。只是在“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