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03:55: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

篇1

中国的传统文化拥有着浩瀚的“诗词文化”。在古代里面有一群闲暇下来的农夫,看着太阳一步步的升起来,心里高兴就说了一句:“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自此我国的“文字文化”的延伸就诞生了;一句句诗词通过农夫,工人等唱作出来,诗词开始流传与民间之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之一,到了后来,诗词,文字等通过作者个人的情感写出,在文字一个个的间隔之中,流露出诗人当时的心境与感情,而现在就产生了诸多流派,这反而是个好事,因为说明诗词文化并没有消逝,而是一步步的向前进,具有勃勃生机!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还具有一股特殊的“美学文化”。这是我国独特的价值观所产生的,因为在古代里面,没有丰富的染料,而其他颜色被封为“禁色”普通人不可触摸也;就这样中国流传下来欣赏艺术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颜色比较单调的衣服,美学文化就开启了雏形,而当美学与诗词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便是一副自然的山水画,我们欣赏一首首美丽的诗词,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与感情,慢慢地我们的美学观也慢慢蜕变,便的独特起来,但中华的“美学文化”也会一直影响着我们。

同时古代的先贤的哲学文化也非常独特,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教会我们该如何做人,老子的无为而治,对立面思想教会我们判断事物,墨子的兼爱非攻教会我们树立多些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多一些敌人,孙子的上善伐谋,教会我们要运用智慧去解决事物.....非常之多,这些思想充分着超前的理论,而这些也留到了现在,作为我们中国人基本判断事物的方式与思维方法,也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

篇2

在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广告设计越来越机械化、模式化;而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下,广告的持续发展必然要求设计家要突破各种常规,在注意信息传达功能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独特风格的发展,用富有创意的设计去打动消费者的心。于是人们发现,将情感融和到设计之中,广告会获得更易打动人心的力量。其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每个人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都受到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人们在传统文化中受到最为单纯、最为原始的温暖人性,因此,在广告设计作品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会使人倍感亲切、温馨、信任,从而在心灵上引起共鸣,激发消费者消费的欲望。现代广告设计只有真正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才能实现最佳的广告效果。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到现代广告设计中去?其作用又有哪些?这自然不是简单的问题,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是照搬照抄,还是将传统文化放置一边,不予理睬?笔者认为好的设计应着重于人与人、人与空间和人与自然的融合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现代的审美观对传统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更富有时代的特征:或者把传统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表达设计的理念,体现民族个性,这是对传统文化再创造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设计的融合作用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设计构图的作用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今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这些文化又包含了国画、剪纸、建筑、皮影、雕刻等等。而传统文化又与广告有着不解之缘,两者在构图上的融和关键在于广告设计中传统美学的审美性。之前我们说过;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国,每个人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必然导致我们对“美”的崇拜和追求观念不同与西方国家,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独色的广告作品。因此,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性影响着广告设计作品中“美”的体现,也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我们都知道广告设计是属于“瞬间艺术”,人们驻足于前的时间短,视线集中的程度有限,要想在这苛刻的条件下给人留有印象,广告的设计就不能太过于复杂,必须要做到一目了然,简洁明确,使人在一瞬之间、一定距离外能看清楚所要宣传的事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广告的设计总是尽可能采取假定的设计手法,将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并经常运用象征手法,启发人们的联想来吸引消费者。所以在广告构图中,要突出重点,就要删去次要的细节,甚至是背景。这种设计手法与国画处理构图的手法一致。例如:在国画构图中要求“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精炼:或者“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简洁;“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对比关系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广告设计中,构图要概括集中,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表现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我们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到现代广告设计的理念中去,才能使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设计真正的融为一体,从而增强广告设计的传播效率与文化艺术意蕴。另外,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设计的融和还可以有效增加广告的附加价值,传统文化由于自身特有的功能性和特殊的文化底蕴,本身就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价值,这种价值可以在现代广告设计中起到增强附加价值的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设计构思的作用

在现代广告设计中,我们在跟随西方现代设计潮流的时候,已不满足于纯粹跟随,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探索,并应用传统文化的构思方法来结合现代广告设计,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及自身的文化内涵,把握并创造出具有东方特色的广告设计作品。广告设计是一种“瞬间艺术”,好的广告作品不仅要让人“一目了然”,还要“一见倾心”,为它所吸引,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在广告设计中要具备精湛的构思。清代一位学者曾说过,一幅画“与其令人爱,不如使人思”,好的广告设计作品也是如此。它要让人联想、引起人的美好愿望、表现意境,就要有手段,我们称之为“意匠”。如:“独具匠心”指的就是别人没有想到的你想到了,这也是在广告设计中我们经常提到的一种构思方法。“意匠”具体说来就是选材(先取最精粹部分)、剪裁(去污存清)、夸张(强调形象的特征)、经营位置(构图)、表现(选项用恰当的技法)等,而这一切,恰恰是我国广告设计者最为常用的构思手段。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设计内容的作用

传统文化是现代广告传播成功的基础,而现代广告传播则是因为传统文化的滋养才具备了强劲的精神发散效力,“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广告同样适用。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怎样在广告设计的内容上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一个“意”字开始,广告设计内容上的意字,指的是传统文化所要表达的意蕴,也是意味深长之意。“意”是传统文化在内容设计上的关键,也适合于现代广告设计所提出的吉祥如意的设计理念,更符合中国人在广告设计上的要求。例如:脑白金的广告语“今年孝敬咱爸妈,送礼还送脑白金”、“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就是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意”的理解。中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脑白金”定位成一种礼品,并且是一种能带给人健康的礼品,极力宣传送礼更要送健康的“意”念。这个观念定位恰好顺应了中国的传统,为广大消费者所能接受,从而有效地树立了企业、品牌形象。整个广告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既符合了广告主的要求,又达到了准确的广告定位。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东方文化的表现风格,它能完美地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到现代广告设计理念中去。这不仅仅是对中华艺术精神的继承,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种推广和弘扬。我们只有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将传统文化融和到现代广告设计中,才能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更好地利用它创造新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广告设计理念。

篇3

一、选题策划的社会价值分析

《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选题策划的社会价值分析是基于以下三方面进行的:

首先,当代中国正处在全球化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因此,如何建立一种全新的、适应新的国际形势的国际新秩序,从而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宽容,并最终引向和平共存,成为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只有正确解决好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才能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共存,才能为我国进一步的发展铺平道路。孔子的“仁学”可以为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它所强调的“和”,在当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其次,当前我国整体社会形态正处于转型期,这就使得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整体上还不够健全,同时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强度也有所加剧。生活在这样一种充满压力和诱惑力的社会里,人们难免会感到焦虑和空虚,《论语》中所包含的孔子的“仁学”思想则能够很好地指导人们如何寻求一份内心的安宁与快乐。因此,对于《论语》的当代化解析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最后,我国正处于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当代化的解析、发扬,从而创建有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这一伟大历史时期的内在需要。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的“仁学”,则更值得在当代加以传承,使之发扬光大。

二、选题策划的市场、读者分析

对于《于丹〈论语〉心得》的市场分析是从外部环境与图书产品调研这两方面着手展开的:

从外部环境来看,《于丹〈论语〉心得》作为“百家讲坛”系列图书中的一册,是与央视“百家讲坛”同步推出的。“百家讲坛”的热播,为该书的出版发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由该栏目引发的一股读史热,也激发了对于该书的社会潜在需求,从而形成了该书的潜在市场;最后,由于作者于丹教授在文化界及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有利于该书市场空间的拓展。

从对图书产品调研的情况来看,在同类图书市场中,书籍种类虽多,但内容大多雷同,并且特点不突出。《于丹〈论语〉心得》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融专业性、学术性、通俗性、时代性于一身。这使得该书在同类图书市场中格外抢眼,有效地拓展了该书在同类图书市场中的市场空间和市场份额。并且由于电视传播本身具有即时性、直观性及内容不易保存等特性,而以电视节目内容为蓝本编辑出版的书籍,从某种程度上是对电视媒体的很好补充,更能引发受众的深度思考。这在无形中也形成了对该书的市场需要。

数据表明,该书的读者群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其中有一定受教育程度、对传统文化及历史较为关注、有一定购买能力的中青年占读者总量的半数以上,且男性多于女性。读者构成多为大中专院校的在校生、普通工人及文化工作者,其中的大多数是“百家讲坛”的忠实观众。

三、选题策划的成品分析

《于丹〈论语〉心得》是依托“百家讲坛”这一央视精品栏目,在于丹教授所做的关于《论语》的导读及其当代化解析讲座大受欢迎的基础上,以该讲座内容为蓝本,在经过适当调整修改使其更适合图书出版要求的前提下精心编辑策划推出的。而身为知名学者的于丹教授作为该书作者,也使得该书在内容上更具含金量。利用“百家讲坛”的品牌效应,加上作者于丹在业内的影响力,可以说该书是品牌效应与金牌作者强强联手的最佳产物。

(一)图书的内容及人文关怀

综观图书市场上以《论语》为基础编辑出版的同类通俗类历史文化读物,其内容大致可分为:①直接对《论语》原文进行白话注解;②在对《论语》进行白话注解的同时,点明其所包含的思想内涵及人生哲理;③将《论语》中的箴言、警句收编为语录这三大类。《于丹〈论语〉心得》作为这类读物在内容上则不同于这三种形式。《论语》原文作为该书内容的一部分附在书末,而作为全书的主体内容则是作者对《论语》所包含的“仁学”思想及这一思想的当代化的解读。这种解读是作者在自身文化知识构成、丰富的人生阅历的基础上,通过对《论语》的亲身阅读、思考、总结,巧妙地把其所隐含的哲学思想同当代人的现实生活相结合,用生活中的事例告诫人们如何为人处事、回归内心的本我。这使得该书在内容上的指导性大大增强。作为通俗类历史文化读物,全书在语言表达上也力求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准确地把握了文化与普及之间“度”的关系,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可以说该书不仅是一本很好的通俗类历史文化读物,还是一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励志类读物。

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反映的是人的追求和愿望。一切优秀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都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在当前社会里,人们所处的环境无论是在经济上、文化上、还是在思想领域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这种种的变化都会给当代人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面对此种情况,人们更需要一种内心世界的回归,一种精神、心理上的慰藉。这正是我们所倡导的人文关怀。《于丹〈论语〉心得》所提出的仁爱、平等、宽容、人道、信任、忠诚等正是人文关怀的本质要求。通过阅读该书,能够使人们的内心境界得到提升,并且从内心深处体会到所谓的“仁”。这就拉近了文化与心灵之间的距离,在阅读之余更能激发人们心灵深处的思考与共鸣,用文化的力量安抚了当代人疲惫脆弱的心灵。

(二)图书的编排及装帧设计

《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内容编排分为两部分:正文和附录。正文部分由各自独立的七个小章节组成。全书这样的结构布局增强了该书的条理性,方便了读者阅读。并且由于正文部分为阅读所“得”,附录部分为《论语》原文,这样的结构编排也有利于两部分的充分结合、互为补足,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从该书的正文部分文字的编排印刷方式上看,对于一些重要的、有指导意义的思想理论采用底色为淡红的文字框圈出,加以强调,突出其重要性,这样做有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全书所要传达的文化思想及整体脉络,对于该书的阅读起到了导读的作用。该书页面正文的编排采用了读书笔记式的页面外边册留白的排版方式,有利于读者在阅读时能够及时地记录下自己的心得感悟,充分体现了编排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在留白处灵活地插入《论语》中的名言警句,使全书在内容上更全面、生动,文化气息更浓厚。该书封面设计以淡黄色为基调,配以水墨山水画为背景,以宋体字编排的书名,给人一种简洁、大气、古朴、雅致的感觉,与该书的文化内涵相得益彰,营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的淡雅、含蓄的文化氛围。配有印有“百家讲坛”标识的书腰,也可谓是对该书的一种广告宣传。从整体分析,该书开本适中、版式合理、印刷精良,这些使该书更具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这突出了《于丹〈论语〉心得》在内容结构的编排方式及装帧设计上独树一帜的风格。

(三)图书的发行及营销推广

《于丹〈论语〉心得》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并通过多种媒体宣传相结合的手段,利用“百家讲坛”的品牌影响力,在电视节目中为其进行广告宣传;同时也借用作者自身的号召力签名售书,为该书的顺利推广做足了铺垫。该书自问世以来就受到来自社会各界读者的广泛欢迎,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得“读史热”再度升温,提升了社会的整体文化风气,在当代社会的文化生活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⑴于丹: 《于丹〈论语〉心得》,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篇4

法国画家巴尔蒂斯说:“物象的背后,还有另外一种东西,一种眼睛所不能见到但可以用精神去感觉到的真实存在。”中国古代大师之所以高明,能够征服后人,征服我们,就在于他们捉住了这种东西,并且完美地把它表现出来。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其来源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在绘画的表象上显示着大师的个人感受,笔墨技法等各方面。而“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即是画的精神的传递,是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画的精神核心;而这种精神核心恰是我们需要传承下来的,要通过我们的画面再展现出来的东西。

老庄哲学思想和禅宗思想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主要支撑,这是哲学对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思想与艺术产生直接关系,这在中国画及中国其他很多艺术形式中常见,而在油画中却未能常见,这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老庄》告诉我们,庄子所求的“道”衍生出来的理想人格,是一种“逍遥人格”。老子和庄子讲的“道”落实到人生观上,便是“自然”,即打掉生死、有无、彼此、是非的外在的、人为的认知束缚、界限,一切复归于自然本性。庄子所重视的是生命本身的自然本性,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保存生命的本身在然的状态,一切外在、人为附加都是做作的,都将使人失失去原始的淳朴,是对人生本性的一种损害,只会给原本清楚的人生带来无穷的困惑与迷惘。庄子的“我”是原始的、自然的“我”,而且他认为只有原始的、自然的“我”才是真正的本质自我,只有回归到原始、自然的生命状态,才能祛除来自社会浑浊、来自仁义道德的对生命的污染,追寻得到本质自我。为了追寻本质自我,庄子开辟出一片“无何有之乡”的精神天地。《逍遥游》说:“今之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无何有之乡”是无为精神所开拓出来的广大的生活空间,它已不是客观意义的自然界,并非现实社会的实践行动所能达成,而是人心灵世界中无所依傍无可企求的自足状态,它超乎任何实用的意图,并因此精神得以自全自保,而摆脱任何的侵蚀与困扰。

“无何有之乡”的精神空间中,人的精神状态是“无所待”。在庄子看来,列子御风而行,犹有待于风,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真正的逍遥,是“无所待”的心灵大自由。人经常要困于名利、权势、毁誉,而在庄子看来,人一旦受制于这些东西,不啻于使自然清洁的精神蒙垢,仁义道德更是给精神戴上一具枷锁。因此,要在体道认道的过程中,放弃一切违背生命本性的东西,直接触及心灵本身。人生的意义不可能在社会功利中实现,也不可能在家庭伦理中实现,而只能在体验宇宙真理,拥抱那个原始的、自然的本质自我中实现。只有无所待,人才能超脱一切与原始自然生命无关的东西,使心灵的活动超出物质世界的形象局限,达到大舒展大自由。庄子的人生观最为自由,最少束缚,因而也最接近艺术状态的人生境界。

人格理想的趋向,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对生命的看法。对生命、生死问题的看法,直接关系到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回答“怎样的生命才是值得经历的”这样的问题。庄子在对世界的认识上是“齐万物”,即万物平等。而他在人生态度问题上,则是“齐生死”,齐生死实是庄子人生态度的根本出发点。一旦死生被视为无悲无欢,无恸无喜,整个人生便产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有何患,故万物一也。”这样,死生大事,被泯灭于“无何有之乡”这一精神空间的气聚气散之中,一切都顺其自然。庄子以一种审美心理审视生死变幻,“生”与“死”在庄子这里,不再是两种截然的绝对状态,而是两种自然支配下相对的、自适的、对等的状态。生与死,就像梦与醒,都是自然的状态转换,都没有意义。生亦无乐,死亦无悲。而在作为哲学命题的“生死”问题上,庄子的回答是巧妙的:既然生是一种状态,死也是一种状态,两者并无本质差别,栩栩然蝴蝶与蘧蘧然庄周,本就是对等的,互通的。安之此生之“我”,不正是死后之“我”呢?庄子不但否认了“生”的意义,而且否认了“死”的意义。

在中国文化史上,庄子以他深刻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开辟出一片新的精神天地,滋养了一类新的人,一种遁世求真,一心一意地追求生命的精神价值的人,一种归依自然,在山水之间独善其身的人,一种把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建立在自己内在精神的超越之上的人。

中国艺术中“气韵生动”便是庄子“通天下一气耳”之气,也是中国艺术表现“道”无所不在的审美法则。在中国绘画、书法中是一个气的世界,在这样一个气韵贯通的世界中有音乐式的流动起伏和舞蹈式的回旋变化的节奏。“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美学散步》)气在道的作用下聚而为实,人与万物有形有相,散而为虚,人与万物无形无相,化为气的原本虚静状态,与道融合为一。于是“虚实相生”、“知白守黑”成为中国艺术创作的辩证法则。中国画意境中那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超旷空灵之美,又与禅宗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妙理契合。中国艺术中“万物与我为一”的审美境界,充满了道家精神。老庄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不是站在客体之外对待客观事物,只有消除物我对待,物我泯一,才会显现出真原的世界。苏轼的“其身与竹化”,辛弃疾的“我见青山皆抚媚,料青山见我皆如是”,中国画家的“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都是说的在人与物的相互移情过程中,主体的超然人格精神与客体的自然天地之美在审美的观照中融而为一,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中国艺术最高的审美境界。

篇5

我国动画的起步就是与传统文化深深地缔结在一起的。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题材取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铁扇公主》除了在动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之外,也是一部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动画电影。正是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动画艺术形式的交汇融合,我国最初的动画创作和探索才有了源源不断的故事题材和剧作参考。20世纪60至80年代末,国产动画剧本的创作题材大多取自我国的传统文化,制作出了许多至今仍被人称赞的优秀作品。“当时的动画运用了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表现手法,结合了丰富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题材作支撑。”[1]这些优秀的动画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以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动画,让我们体验到了一种别样的美。

国产动画在长期的探索历程中,非常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借鉴,将中国传统绘画、手工艺、戏曲、民间音乐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充分运用到动画创作之中。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历经数千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思想文化、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等,使国产动画创作有了丰富的题材选择。《小蝌蚪找妈妈》和《大闹天宫》这两部动画作品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融入了诸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小蝌蚪找妈妈》的画面是由工笔和写意两种创作方式完成的,每一个画面都可以看成是一幅气韵生动的水墨画。《大闹天宫》则充分运用了传统的戏曲元素,角色的脸部形象设计参考了中国的戏曲脸谱。除此之外,早期的国产动画作品也参考和借鉴了我国的剪纸、皮影戏、折纸、壁画等民间艺术形式。从我国第一部黑白动画电影《铁扇公主》到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从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到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从传统手绘动画到现代数字动画,国产动画一直在探索和尝试构建自己的民族艺术风格。而在国内动画市场日益多元开放、激烈竞争的当下,这种探索和尝试对于国产动画的未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有助于在创作剧本时挖掘出更加具有艺术意义的题材。古典诗词,戏剧戏曲等传统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可以更好地为动画剧本创作增添民族艺术性。考究的古典文学用词和经典的民间传说,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动画剧本不同于小说和散文,剧本是一剧之本。动画剧本创作中的角色设计、场景设计、语言对白设计等都可以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最终创作出的动画作品通过一系列的镜头设定,为观众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故事剧情,将观众带入一个虚拟的叙事空间。文学典故和民间小说等艺术形式经过长期的积淀,为动画剧本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动画剧作家需要不断进行积累和探索,在借鉴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注意创新,制作出符合大众审美的优秀动画剧作。中国动画事业起步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也因传统文化而逐渐壮大。从早期的传统动画到当下的数字动画,中国原创动画将会因其传统文化根基逐渐成长得枝繁叶茂。

二、 国产动画剧本创作中传统文化的坚守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动画市场逐步开放,国外动画开始涌入国内与本土动画一争高下。面对欧美、日韩动画的冲击,国产动画遇到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国外商业动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条,从动画衍生品来说,音像制品、玩具、卡通书籍、服饰等充斥着日益繁荣的动画市场。此外,国外动画的文化价值也在潜移默化地传输到国内。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日本动画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等,都通过动画渗透到了国人的精神价值领域。“日本动画总是不遗余力地将日本的民俗文化和民族文化性格渗透在作品的一点一滴之中,使之与动画的表现形式完美地融合,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表现风格,并获得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2]中国如果不能以强势姿态把握国内动画的发展走向,不难预测未来的国产动画将会丢失自身的文化传统以及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同时,日趋多元化的国内动画产业环境也使观众的审美l生了改变。受日本以及欧美动画的影响,一些国产动画的创作走上了效仿之路。一味的模仿带来的后果就是观众的审美疲劳,无法使动画作品深入人心。因此,在进行动画剧本创作时,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以形成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动画剧本创作之中,不但可以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能够增加动画作品的文化内涵。

2016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因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加入,使之显现出了独特的东方古典神秘气质。在欧美、日韩强势外来文化影响下的国内动画电影市场中,《大鱼海棠》的出现显得尤为抢眼。影片中瑰丽的画风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相得益彰,令人印象深刻。该动画电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道家经典著作《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的开场,为其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同时也为动画场景以及人物角色塑造提供了意境悠长的想象空间。除了故事取材于中国的文化典籍之外,该动画的场景设定也加入了许多传统文化元素。主角椿居住的楼房场景取自于客家土楼,灵婆住的如升楼以及雨夜椿从村庄跑过时路过的土楼都做了较为真实的还原。众多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精致的细节相呼应使《大鱼海棠》成为近年难得的国产佳作。

随着欧美、日韩等动画的引进,中国动画观看群体的年龄层次也在不断扩大。儿童不再是国产动画唯一的观众群,成年观众也可以从国产动画中受到启发,获得新的艺术认知。“卡通动画作为叙述故事和视觉娱乐的一种方式,可以为世界各地各年龄的人们带来欢乐和信息。”[3]任何一部动画作品如果缺乏当下性就会变得僵化,在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我们应将传统文化巧妙融合在富有当下社会性的剧作中,传统和现代进行有机统一。毕竟观众是生活在现代文明中,其活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如果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没有任何关联,也难以激活观众对观看动画作品的兴趣。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根据《西游记》改编,以当代价值观作为落脚点,同时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该片不但保留了原著中的角色形象,而且延续了原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典型性格――不知善恶,无仁之心,强人所难,过度追求自我。无论在哪个时代,这都不是一个正面的形象,所以他需要改变,需要完善自身。基于传统文化进行动画剧本创作,在传统文化的深厚影响力下,动画作品不但能够使儿童易于接受,也同样适合成人观赏。

三、 国产动画剧本创作中传统文化的创新

20世纪80至90年代末,国产动画由于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创新而发展缓慢。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难以对故事题材本身的来源进行深入的探索并产生新的创意。传统文化的表述通常会结合一定的意境,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从前期的角色定位到细节的绘制都需要严格把控,延长了制作周期,大大增加了制作成本;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元素在剧本创作中的运用很难被低龄儿童接受,过于抽象化,因此难以推广。随着动画制作技术的进步和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加强。目前越来越多的国产动画因传统文化元素的加入而备受关注。《大鱼海棠》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风情的解读,《秦时明月》对侠文化的表现,《大圣归来》对悟空形象的颠覆与创新。动画中的民族艺术风格是从角色形象、场景表现和故事特色出发的,并非一味地遵循历史的形象设定。国产动画在紧跟时代潮流的同时,传承中国民族文化,使传统文化与国产动画形象相结合,注重艺术的表达和民族文化内涵的展示。

正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以传统元素的运用为切入点进行陌生化的艺术处理,是动画剧本重要的创新手法之一。以国外经典动画《功夫熊猫》为例,在我国传统艺术形象与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加工改编使其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该影片中“最熟悉的陌生人”――熊猫阿宝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吸引人的。俄罗斯的一位艺术家曾经这样说过:“艺术表现就是要追求一种陌生感。”[4]因为生活中的现实已经被人们所熟视无睹了,通过将熟悉的传统文化题材进行陌生化处理,这在某一种程度上更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激发起观众的好奇心。同样的道理,观众对于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好奇心则会逐渐消退。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我们应该不断克服观众对于老套情节模式的概念化说教,从观众审美情趣的需求出发,发挥想象力推陈出新,创作出富有新鲜感和时代美感的动画作品。

在《功夫熊猫》系列动画电影中,可以看到许多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形象,尤其是该影片主角选择了中国独有的熊猫。在影片中熊猫阿宝不断克服挫折和困难成为“神龙大侠”,熊猫阿宝的恩师传授给阿宝的功夫也都是中国传统武术的典型,比如虎鹤双形、猴拳、螳螂拳、飞檐走壁等。其次,片中随处可见中国特色的事物,比如红砖绿瓦的围墙,传统样式的生活用品,包括饮食各个方面也都取材自中国传统文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功夫熊猫》系列动画电影将故事角色和场景绘制包装成中国风格,实则隐含的是浓厚的美国文化价值观念。美式的英雄主义确实为梦工厂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同时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刮起了“中国风”。反观国产动画,虽然近些年国内动画产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大量动画作品涌现市场,然而相对于国外动画,我国的大多数动画作品还处于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尴尬困境之中,其深层原因是动画创作者对传统文化理解不足,缺乏创新能力。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同时,在国产动画剧本创作中进行大胆创新,形成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艺术风格。

从剧本的故事内容入手进行情节的扩充和化,也是动画剧本改编的一种创新方式。被人传颂经典的古代小说,可以补充和扩展剧情发生的因果,使角色的成长历程符合动画的艺术特点。“中国传统题材在创意改编中,既要保留多年传承下来的情节精华和精神魅力,又要进行审美趣味的融合创新,要努力以新颖表达,趋同于当代观众艺术欣赏和文化消费观。”[5]在《大圣归来》的剧本中,增加了孙悟空被江流儿从五指山下解救出来法力全无的情节。这一改编,不同于之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使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孙悟空,创作者为大圣赋予了更多的人性,使其成为有着普通人思想感情,具有喜怒哀乐的落魄英雄。在后时代的文化语境里我们也容易感受到孙悟空的舍生取义、自我救赎的情感历程,更加符合当下的“现代英雄主义精神”。在进行动画剧本创作时,需要不断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提炼与加工,这就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领悟和把握不应只是局限于某一个方面,应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和改造,使动画富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感,进而提升作品整体的艺术感染力。

篇6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工作 教学思考

引言

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如果不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则其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势必难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课在高校的教书育人中既担负着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又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开始得到高度重视,一些地区和高校中的文科专业普遍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工作,但相当一部分高校受到教育理念、专业设置、就业压力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园人文环境营造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够得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乐观。笔者结合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的实践,就如何强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精髓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行了专题研究,以期强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实际教学效果,促进高校德育教学工作。

一、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教育现状

(一)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偏差,道德素养急需培养,且《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工作吸引不了学生。

比如某些同学理想信念淡化,思想道德心态逆转,人生信念庸俗。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而一些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却令人担忧。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极端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不予考虑;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于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不少人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重实惠、求实用,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强调索取,认为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有些同学在价值观上甚至存在贪图享乐、拜金主义和不劳而获的思想,有些同学道德观念弱化,等等。

大部分学生确不知道如何塑造自我性格,不知道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吸取有价值的文化,甚至不知道我国传统文化中诸多精华部分所在,一味沉浸在浮躁的世俗娱乐文化中,从而更加迷茫,不知所措。在上《中国传统文化》课时,不少学生开小差,逃课,玩手机等,消磨时光,糊弄老师,学习态度不端正。

(二)传统《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手段单一,流于空泛,不能很好地展现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

学生对课堂的无兴趣和老师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有很大关系。由于部分高校不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课的设置与教学工作,在专业课程设置、任课教师选配、课堂教学效果监督等方面要求低,着力少。任课教师授课缺乏足够重视,或者囿于自身素质的不足,不能很好地采取课堂教学技巧,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严重制约了优秀传统文化教书育人的效果。

(三)《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材编写模式陈旧,格式单调,不能很好地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好地承载教学任务。

目前市场存在的几套教材,编写思路偏于陈旧,重理论知识,轻教育手段创新,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无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不利于引领广大任课教师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开展这门课的教学工作。

二、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塑造大学生人格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连接古代、现代、未来中国人的时间之流、生命之流,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中国人的精神生命。我们在高校中开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绝不仅仅是为了让大学生获得一些可有可无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是要他们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感受和反思,自觉继承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建设和发展现代的新型文化,成长为具有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适应时代要求的青年人。

中国传统文化在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各种矛盾冲突时能够产生和发挥重要作用,它所具有的丰富资源和潜在价值已经被不少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实业金融家、未来学家和汉学家们看好,他们纷纷预测,在21世纪能够主导世界文明的将是中国文明或东亚文明,他们称21世纪是“亚太时代”或“中国的世纪”。中国文化必将在新世纪的人类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工作,是各高校培养合格人才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抢占未来世界文化制高点的迫切需要和重大历史任务。

三、如何强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效果

大学生从小就接触了大量西方文化,接受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民族精神的教育却很不够,造成思想上的传统文化断层,这是导致诸多问题出现的最重要原因。

首先,各高校及教育行政部门要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课的设置与教学工作。对于以文科专业为主的院校,要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课的课时量,对于以理科专业为主的院校要普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同时要尝试编写分类的传统文化讲义或教材,要把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的教材分开编写,突出不同的层次和内容,各层次教材要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其次,各高校要设置《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团队,选配在不同传统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为学生讲授传统文化知识。要把那些在音乐、美术、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领域有研究的学者老师聚合起来,共同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各章节涉及的不同领域的内容。教师不要面面俱到什么都讲,从学术角度考虑是不现实的,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再次,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实训教学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加强实训教学,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是强化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手段,也是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良好人格的重要途径。

结语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文明成果,包含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个人只要按照修身的原则和方法,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开发自身潜能,就一定会锻造成理想人格。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传统文化,高校教育更应植根于富有底蕴的传统文化之中,培养出具有民族特质的高级人才。因此,当代高等教育应坚持把促进社会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校园教育的核心,努力改进《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和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蔡炎武,刘铁芳.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6,1(1):45-47.

[2]刘绿丝.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管见[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18)22-24.

篇7

【关键词】前卫文化;传统文化;人文素养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教育教学的目标越来越明确,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成为职业院校的首要任务,而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职业核心能力的支撑,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终身自我教育能力,终身自我教育能力是使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社会综合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潜能得到充分显现的能力。但是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目前普遍存在重科技轻人文的现象,掌握一门技术固然重要,但是怎样做人,怎样培养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全人格,是影响其职业人生的固本之源,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利用前卫文化的新潮影响力将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内化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其精神竞争力。

学生在接受前卫文化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不否定文化的新潮与前卫,亦不排斥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建立起基于深厚民族文化底蕴上的时代文化,即建立以和合为基础的先进的时代文化,这也是针对当前职业教育中偏重前卫新潮文化,缺乏古代优秀文化的积淀而提出修整意见,从理论到实践地研究传统文化与前卫文化的关系,辩证地使学生不厚古薄今,也不厚今薄古,在中国古代思想和优秀古典文化中汲取文化营养,不偏激,不保守,不妄自菲薄,不妄尊自大,从而为职业院校人文学科教学开辟路径。

目前我国的职业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于2014年9月我国第三十个教师节时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说“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地履行教育职责,达到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职业院校学生因强调技术技能的开发与利用,在人文教育环节方面相对薄弱,致使有些毕业生面对社会、面对择业时产生一定的心理差距,使专业技术才能不能得到充分展示,还有的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明确提出了“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在人才培养以德为先的形势下,人文学科将发挥巨大优势,从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边缘学科走向教育整体的基础地位,人文素养成为综合素质的核心力量,如何处理不拘泥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范畴,从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与前卫文化的联系入手,力求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入到学生未来的人生以至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的养成中,达到以和合为目标,在历史文化观的映照下建立先进的时代文化,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建构自己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一种可行性办法。如何使作为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与前卫文化的载体――文科类教学回归本位,让它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下面就此提出几点看法。

一、职业院校文科教学中的弊端

(一)传统文科教学方式强调理论性、思想性,分析文章或作品强调的是思想站位高,学生围绕作品本身寻找作者的观点,拓展度不够,不能保证前卫思想中的开拓创新成为不受限制的一种文化心态,学生心理素质如合理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能得到健康发展。虽有慕课程(MOOC)、微课程(mini course)等新方法引进,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加强了,但受资源、教学环节、个人爱好等条件限制也较大,从长期教育角度来说整体方向仍然需要作品本身占主导,老师的引导作用偏大,难点是在教学中不能体现人文关怀,缺少思考和互动时间,如果学生不想学或不爱学时则这种改革作用并不明显。

(二)为突出专业的实用性,许多职业院校增加专业课课时数,大力削减文科教学内容,使文史不连,文科教学内容出现了断裂。或为配合专业教学,选取某一部分学习内容,致使无法把某种人文思想贯彻到底,有时选取的学习点可以辅助专业知识的学习,但其边缘从属地位决定了它历史思想的传承无法融会贯通,甚至离传统文化与思想渐行渐远。

(三)过分强调前卫而突出了功利性,人为地切断了文化的历史连续性。中国古代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发展的基础,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不断淘汰优化,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基石,不是可以随意抛弃的,但是在强调大学生毕业能就业的问题上,人们过多关注动手能力,忽略了思想的传承,加以先进手段的迅速推广,造成社会整体素质的发生变化,如“小悦悦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各种网络经由网络的迅速传播,一呼百应,如果不能正确判断事件的真实性及其意义,盲从也让人无所适从,不利于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继承优秀的文化因素会使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发生积极而持久的改变,不断完善自我人文素养,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

二、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延续与发展

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的传统文化,紧紧依附在中国的土壤上,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的结构,世代传承,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程,形成了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三千年的儒家思想独霸天下,人们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不是一个短暂的落后现状就可以完全抹煞的,随着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文化的民族性已渗透到人们生活思想的方方面面,基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其深厚历史文化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西方各种先进思想与现代文明冲击着古老的文化,各种超越时代的新思潮不断产生,它们以不合作、不妥协的方式自觉、自律地抵制着同化的平庸的威胁,极大地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力,不惧强权、不事媚俗的文化立场延伸着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与渴望,影响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追求,表面上看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已式微,但骨子里始终有一条根支撑着我们的职业教育,要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统一思想,以儒家思想引导学生心理建构,做好基础教学即人文思想的普及与完善,打好终身教育的基础。教学中利用传统文化丰富的文化营养对大学生进行从思维方式到思想核心的改造,以保证他们由内到外的人文素养的养成,达到职业核心能力的确立,综合职业素质的完善。

为探讨推动高职院校提高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措施,我们以学生的兴趣为融入点,以职业素质提升为导向向大学生关注的焦点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针对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生文科类导游、航服专业,理科类商管、园艺专业和预科班学生计200人展开了问卷调查。

在文化多样性的时代主题下,每一种文化都在经历着考验,中国的文化也不例外。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对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成分有着怎样的态度,我们是否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足的了解?这是我们本次调查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承认与否,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熟悉和热爱程度要超过前卫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还是存在的,人们无意中决定着对某种意识的取舍,这也决定了其内在素质对人的思想行为的作用。如上表所示,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人们的追求发生了何种变化,一条根一直存在其间,即对人性真善美的呕歌,对人性假丑恶的唾弃,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会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承担的是社会责任,要想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我们有必要从内在素养的提高上下功夫。

三、前卫文化的本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文化的前卫表面上看是不合作、不媚俗的文化立场,追求的是艺术对精神的最大自由,贯穿的是否定之否定,力求在机械呆板的文化圈中冲出一条新路,力图反对主流社会标准,以超前、丢弃、激进为主题而建构一种文化指向性,用以指导文化的发展及发挥其社会功能,由此来看中国的古代优秀文化经历着时代的考验。

为了解文化复杂性对大学生的文化认识的冲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前卫文化有怎样的态度,我们是否对所谓的前卫文化有着深足的了解?它与中国古典优秀文化的融合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我们针对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生210人展开了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表二:

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他们承认前卫文化的主流地位和对大学生本身的影响要大于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前卫文化只是模糊认识,对于融合后的看法是接受前卫文化的先进性和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精华,如对正面价值取向和节日的认可,对未来趋势分析更是看重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认为即使二者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将占主导地位,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和认可。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强调职业教育立足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教学,辅以前卫文化的先进性引导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手段。对于前卫文化的赏识和兴趣决定了大学生的追求行为,青春期的大学生喜欢挑战,喜欢激进,不安于现状,正确的引导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精神竞争力,那么在职业教育中我们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的精华建立以和合为目标的先进的时代文化观,不拘泥于过去,不否定现代,不悲观未来,以继承为主线,以文化的进步迈向自由阶梯,树立科学地价值观,以文化人格来保证自己的内在品质的提升。

四、坚定信念,明确目标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个人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文明进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它决定了大学生未来发展方向,泰戈尔说过文化的根脉象种子一样,不断地生根、发芽、繁衍生息,养成了人文精神,大学生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人文素养,必须先养成文化的种子,利用前卫文化的新潮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促进职业教育中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从而达到职业人丰厚的人文底蕴。

参考文献:

[1]司马光著,王英俊等编.资治通鉴文白对照全译[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2]刘玉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教育与大学生社会角色心理研究[R].承德:河北旅游职业学院,2011.

篇8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教育;高职

人文教育是“精神成人”的教育,教人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人文教育不是简单地传输人文知识,而在于有效地输出文化及价值观,塑造学生独立、完整的人格。具体地说,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对于自身、他人以及外界有足够的人文感悟与人文情怀,促使他们正确处理本我、人己、物我的关系,发挥学生的最大的个人潜能。

建国后,我国仿照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建立了以具体专业划分的“专才教育”体系,专才教育过分强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忽视通才教育,使得我国的人文学科教育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在经历了之后,高等教育恢复得最迅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上,我国的高等教育成绩斐然,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不少高级人才,但是这种模式教育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引发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不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情感人才的需求。

由于惯性,长期以来中小学推行的考分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只注重高考科目的学习,非考试科目的学习基本被删除、占用,这就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全面。进入大学后,专业学科划分过细,基础性、通识型的课程严重不足,大学生出现了明显知识结构缺陷,知识结构的缺失也就导致学生在心灵方面容易出现不充实、不丰富、不优雅等问题出现,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内一些理工科大学觉察到学生的知识结构问题,已经影响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忽略人文教育使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对历史和社会的了解和体察严重不足,对良知和情感相当漠视,他们都是某个专业的技术精英,但是心灵世界却相当空虚,容易迷失自我。于是一些高校开始逐渐重视并实施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空白的现象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在大学校园中“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仍然存在,高等职业院校也不例外,职业学校学生中,精神面貌普遍存在自我中心急功近利,传统美德淡薄,生存观念扭曲,忽略社会价值的意义,实用主义倾向严重。大学生“价值悬浮”和“精神贫血”的现状也依然普遍。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函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历史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财富,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智慧的精华,这其中包含着广博的人文教育资源。在大学人文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传授丰富了人文教育,在塑造完整人格、传递中华民族价值取向上起着非常正面的作用。具体来说,传统文化能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渗透人文教育:

(一)自强不息的人生信念。《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对中国人人生态度的经典性概括。儒家强调做人要坚韧、有担当意识,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人生态度也是中国知识分子都一生追求的,可以说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才是一个积极人生的大前提,也可以增强抗挫折力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从而更加适应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

(二)积极入世与恬淡物外的人生修养。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层面。儒家思想为我们设计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入世”的人生价值目标。道家思想则为我们策划了一条返朴归真、恬淡物外的生活理想,“无为之为是大为”,强调回归自然,反对无节制的物欲追求,讲求精神与自然同在的生活目标,可以说儒道两家为不同处境的中国人设计了不同的人生修养目标,同样充满睿智,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对待人生。

(三)重人伦道德的伦理规范。中国人自古就是以家庭、家族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尊重人格、推己及人的道德观念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责任意识,促使我们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伦理意识。

(四)仁、智、勇的统一。儒家思想强调“仁者爱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孔子把仁、智、勇成为“君子之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智、勇是儒家学说中完美人格的体现,也是君子修养品格、成就事业的必要前提。

(五)持中贵和、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处世观。“和”是万物生存发展的基础,只有“和”万物才能得以成长,天下才能太平。国家方能兴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讲求和谐是谋取发展,反对忽略个性强求一致,“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不破坏整体统一为原则。季羡林先生指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合一”,“人与大自然应‘合为贵’。”“天人合一”,要求人要与自然万物同为一体,同时也是提醒人类不要肆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在天人合一的世界里,人类社会才能重新回归平和、安详的精神家园,走向趋近完善的最高境界。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这些财富尽管历经时代变迁世化,却应该始终根植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也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必须坚持不懈,才能为培养出人格更加完善的人才,才能让学生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坚实稳健。

参考文献

[1] 庞振超.近二十年通才教育的重建[J].现代教育管理, 2012年第6期.

篇9

新的社会转型期,存在着强烈的文化冲突,而中国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可以为工作价值观教育指明方向,尤其对于正在接受职业教育的中职生来说,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思索,强化中职生工作价值观教育,有助于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推进事业发展。

一、关于工作价值观

工作价值观是影响个体的职业选择与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但它并不完全等同于职业价值观,它更注重自身对工作的期望和工作对自身需要的满足程度,偏重于理论层面,属于职业价值观的上位概念。工作价值观分为内在工作价值观和外在工作价值观,各涵盖7个维度。其中,内在价值观包括:有趣的工作、具挑战性的工作、学习新事物、重大贡献、工作上潜力完全发挥、责任感与自主能力和发挥创造性;外在价值观包括:薪水优厚、工作保障、工作福利、社会地位、与社会接触、家庭时间和休闲时间。

二、中职学生工作价值观教育现状

职业学校对学生开展的工作价值观教育,往往只是学生对于期望中的工作情形的工作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存在着对于薪金、发展空间和工作环境的外在价值观期望过高,片面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对于独立性、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等内在价值观要求过低的缺陷。它往往从雇员的角度强调每个人的职位都要被尊重、关心,在商业交往中的诚实与道德,每个人的贡献都是有价值的,并应得到应有的尊重的等人本主义观点。或是违反教育规律,片面地强调和企业工作价值观的无缝对接,不能很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就职业教育特性而言,价值观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还没有突出工作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以认知、理解为主,体验、评价和践行不足;在教育途径上仍沿袭课堂教育为主,轻视活动课程和企业实习,价值观教育在文化、专业和实践课程中的渗透并无明确的要求。90后劳动者的工作价值观有了多元的追求,尚未形成先进工业文化理念,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学校在劳动、团队、纪律、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工作价值观教育针对性不够、有效性不足。

三、工作价值观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其中的合理性思想因素及其积极作用是不容抹杀的。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材料(义利观、德力观、群己观、义生观、德智观),也是新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成长和创建所必不可少的资源,更是工作价值观教育的良好素材。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积极思想的育人功能,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作有益探索,以一种内隐、随机的方式实现中职生的工作价值观教育。

1.挖掘教学内容进行工作价值观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整体上看,其价值取向不一,如儒家崇道德、墨家尚功利、法家重权力、道家推自然等。从体系上看,是以人为本位、以道德为主导、以功利权力为两翼、以自然为补充,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群己合一的真善美理想境界。这种多元的价值观表现在哲学范畴上又形成了各色的义利观、德力观、天人观、义生观等。

在语文教学中,可充分挖掘这些内容:如《劝学》中“生非异,善假于物”可延伸为对择业时工作潜力能否完全发挥的思考,即这份工作能否成为个人成长的良好平台;《谏太宗十思疏》中“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可以此探讨作为领导的责任感及创造力;《鸿门宴》中的团队意识、个人在工作中的重大奉献、工作忠诚度;《师说》中的学习新事物、选择挑战性工作、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归园田居》中的与社会接触、个人休闲、薪水优厚;等等。结合现代工业文明,把教学眼光从知识层面延伸到育人层面,挖掘出抽象的书本知识与真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工作价值观以生活化面貌出现在课堂教学中,避免正面的、生硬的说教,让工作价值观教育与教学内容实现无缝结合,从而实现工作价值观的教学渗透。

2.创新教学方法进行工作价值观渗透

现有中职生主要是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成绩不理想者,缺乏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在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能训练等方面,尤其是文化教育方面。困难明显。

传统文化在中职生学习中更多以诗词或古文形式呈现。在语文教学中,应在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在认知(课堂切入点)、概念(课堂重要点)、情感(课堂关键点)和行动(课堂目标点)四个层面上进行教学方法的调适与创新,综合情境导入、案例教学、头脑风暴、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游戏体验、榜样引导等方法,达到“认知有广度、理解有深度、情感有温度、行动有力度”的目标。如《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在认知层面,讲述《迟到的来访者》(迟到三次,气愤地抱怨咨询师不关心自己,因为迟到三次都没有被注意),引导学生对“尊重”有所领悟;在概念层面,通过角色扮演,再现郑王与烛之武对话情境,突出表现文本人物的德力观、群己观;在情感层面,以“你认为谁是解决这场矛盾冲突的关键性人物”为话题,围绕郑王与烛之武,理解“尊重”的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在行动层面,设计一个个人的“尊重”计划,并付诸行动。

3.优化教学评价进行工作价值观渗透

与课堂活动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也是保证工作价值观教育效果的重要环节。作业作为教学评价中的重要一环,在教学实践中略显“虎头蛇尾”,即强调作业的完成结果,却忽视作业的评价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作业内容、活化作业形式达到对学生进行工作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突出评价方式的方向盘作用。如《鸿门宴》的教学作业可设计:以课文为基础,以文中人物为连接点,画出项羽失败的关系结构图。通过结构图的制作,让学生明白团队与个人的关系以及环节衔接对于一项工作成败的意义。除了创新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外,教师评价作业的角度也会对学生工作价值观的养成起到引导作用,在作业批改中可增加对学生工作价值观的关注和评价。如: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千秋情怀”,加强学生工作责任感的培养;结合传统文化中的“群体观念”,加强和谐意识、团队意识、与社会接触等意识的养成;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叛逆精神”, 加强对薪水优厚、工作保障、工作福利、社会地位等的理性思考;结合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情调”,加强进取奉献、工作休闲等现代工作价值观的教育。

四、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1

一、现阶段周围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产生的影响

1.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产生的影响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出现了相应改变,而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大学生群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非常快,互联网已然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信息获取途径。但互联网中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各种思想观念掺杂其中,大学生群体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无法分辨其中混杂的错误价值导向。在这种缺乏一定判断能力的情况下,大学生群体容易在互联网中吸收错误思维观点,影响其心理健康成长。

2.社会生活环境影响

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需要独自面对社会,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在没有家长监管的情况下,大学生很容易与社会中的不法分子产生接触。因为很多大学生缺乏对接触人群的判断能力,所以很容易受其伤害;即使在双方暂时和平相处的情况下,社会不法分子也会有意或无意向大学生传导“负能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

二、中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1.传统文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持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推动我国教育发展,国家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大量沿用西方国家教学理念,这一行为也着实提高了我国的整体教育质量。但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大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多是以历史知识、政治思想、经济理论为主导,而这些理论知识一般都具有专业性,对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甚微。我国对心理教育的理解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希望在校大学生能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正确思想观念,从而端正行为及道德规范。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化”二字,指的不是狭义理解的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千百年来积累的精神文明财富。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的精髓,能够促进我国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融入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支撑。

2.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情况取决于周围环境以及受到文化影响,文化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与打磨才能臻于完美。我国历史悠久,历史文化传承也十分完善。在经过几千年的碰撞与变革后,如今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无数先辈的智慧结晶,其中有着中华民族为人处世和对道德修养的行为方向,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提高人际关系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道德行为水平等,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我国大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升民族自豪感,愿意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行为道德规范的引领作用

大学生行为道德规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中的一部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内容都能够起到端正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实现心理健康目标。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灵魂所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推动着我国向前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存发展。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实现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基础所在,为此,国家有必要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在此,本文希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重视,进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应用,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