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范文

时间:2023-03-23 09:3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篇1

关键词:熟人社会;大学生村官;乡土化;身份

中图分类号:G4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6-0030-05

为了解决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中的人才短缺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需要,“大学生村官”成为了大学生就业扎根基层的典型代表,受到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越来越多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中潜藏着各种问题和矛盾。大学生村官,尤其是异地大学生村官与农村民情存在现实差异。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由于自身完善的内部结构秩序和“熟人社会”的排外性,使得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屡遭困难,难以顺利进入和引领农村政治、文化生活。此时,该如何引导实践大学生村官乡土化的路径,使之在入乡随俗的前提下尽快融入乡村政治、经济生活。为村民办实事?我们认为,唯有推行大学生村官的乡土化转型,才能“使其身份从农村的‘外来者’转变为‘村民”’。而正是“大学生村官与村民双方之间的了解、认可与接纳的过程”,…以及这种基于“熟悉”的身份,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熟人社会”环境中才可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村民。 一、大学生就业环境

“熟人社会”是《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中国传统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它建立在亲缘、地缘、业缘的基础上,具有明确的地域界限。农村熟人社会具有维持私人道德、礼治而非法治秩序、长老统治、无讼、重视血缘和地缘的关系等特点。胡拥军和周戎桢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检验作为“熟人社会”的农村社区,认为农村具有丰富的结构性社会资本与认知性社会资本。前者包括共同信念、传统伦理、价值观、归属感等因素:后者包括自发的信用、规范、惯例、习俗等。二者都存在于各种私人关系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而这种信任和认同是处理日常村务工作不可缺少的。”

国内一部分学者对于大学生村官困境及解决方案的研究也是基于农村熟人社会的视角展开的。例如,彭飞武认为熟人社会内部结构完整,大学生村官不易打破并融入;王勇和陈家刚认为熟人社会的人情关系网络对于大学生村官具有不平等性,将大学生村官的瓶颈归咎为“宗族势力及其编织的人情关系网络”。

二、大学生村官的现状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为优化村级领导班子和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这一目标而推行的。大学生村官组织的主管部门和形式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教育部发起的,一村招收一名具有中专文化水平的青年,到高校进行学习培训,成绩合格者授予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然后回村担任村干部;另一种是由当地政府部门面向社会通过一系列的选派程序,公开招聘具有大专文凭以上的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

(一)大学生村官发展概况

大学生村官计划可以追溯到1995年江苏省丰县的“雏鹰工程”,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海南省推出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定安、临高等市县先后组织招聘大学生村官。同年。浙江省宁波市采用公开招考的方法,成为全国第一个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地区。

此后十余年,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国内得到蓬勃发展。到2004年,全国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省市区发展到10个,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2005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北京、上海、福建、江西、辽宁、青海、陕西、贵州等省市区也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6年2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执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的试验阶段。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

(二)大学生村官发展阶段

李妮将2005年以前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时期称作“自发探索阶段”,而将之后的时间概括为“全面试验阶段”。而吕书良将1995年起至2001年间称作萌芽阶段、2002年至2005年为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则为普及阶段。尽管划分方法不同,但从表1中的数字可以清晰地看出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态势:

大学生村官计划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国家为了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在当前农村中普遍存在村干部学历浅、年龄老化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发展的情况下,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填补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人才洼地;另一方面,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也是解决基数庞大的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出口。

二、大学生村官难以发挥作用的现状及原因

(一)制约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因素

1.“截留任用”大学生村官现象普遍

调研数据显示,乡镇截留任用大学生现象在各地都极为普遍,尽管政策上不允许镇政府长时期使用大学生村官,但是等大学生下了乡,他们真正的领导不再是学校里树他们为典型的校领导,不是国家鼓励他们下基层的政府官员,而正是当地乡镇干部。在这个严密的熟人社会里,不仅大学生村官无从进入,甚至任何个体都无法打破,大学生村官唯一能选择的只能是顺应固有的内部秩序,才能不被排斥。

2.大学生村官在当地任职并无实权

尽管大学生村官的身份不断被制度化,既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又由法律文件的保障,但在熟人社会里与当地村支书、村主任等村官相比还存在很大的不同。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村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也就更没有实权。在中国乡村内部结构完整、自身秩序有加的“熟人社会”里,大学生村官、尤其是异地任用的大学生村官成了名副其实的外来人员。他们不仅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问题.不能替他们做主,甚至引发村民怀疑“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会改变村庄的关系结构和权力平衡,从而会有损自己的利益”。因此,村民在某种程度上排斥大学生村官也就更为正常了。

3.缺乏信任导致大学生村官工作无力

大学生村官与当地村干部在管理理念上存在冲突,村干部多指责大学生村官“工作想法存在不切实际之处”。同时,村民也表现出对大学生村官的不信任。事实上,当地的农村干部盼星星盼月亮,本来希望盼来的是一个财主。寄希望于大学生为他们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对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村官’给村里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抱有过高期望”。相反,大学生村官们来到农村之前规划的是一套校园里社团文化建设的组织理念,试图加强村庄的凝聚力,这一方面被当地村干部认为“很多想法不切实际”;另一方面,习惯了现状的村民也实在缺乏参加的兴趣。

(二)大学生村官工作无力的原因分析

1.部分村镇干部不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当地的村干部往往不能完全接受政策的安排和变化,心理上排斥大学生村官的更是大有人在――年轻的、稚气未脱的孩子反而管到了自己头上。村干部们早已形成惯例的权威受到了撼动,这在一个没有法律保障,全然依靠“熟悉”认知的乡土社会里是不能被允许的。

事实上,正像彭飞武认为的那样,村民组才是真正的熟人社会,而熟人社会的治理有着其内在的逻辑。贺雪峰认为,全国农村都有着以自然村、生产队或村民组为基础单位的人情往来,有着在生产和生活上的相互合作的传统。这种人情上的往来、生产生活上的互助合作。就形成了结构性的力量。面对熟人社会的这种内在特有的结构性力量,只有对本组村民极为了解的村干部能够与村民建立长期信任和“一种对自己人的认同”。这就是为什么在平日工作中大家都愿意听村干部的话。

其次,村务日常工作具有季节性、临时性、应急性等特点,这也决定了处理村务工作需要的不是抽象的知识和法律,而是地方性的道理――即村情、民性、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和适应当地的恰到好处的软硬兼施。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村情极为熟悉的基础之上的,这并不是一个大学生村官在几年的书本中能够学到的。

2.大学生村官与当地村情的现实差距

王勇和陈家刚认为,正是“熟人社会”的排外性特征造成了大学生村官的融入困难。面对外来的陌生人,“熟人社会”内部的平等性即开始推演为对陌生人的不平等性,要么对其排斥,要么对其压制。不幸的是,大学生村官正是上级政府下派的“陌生人”。

事实上,大学生村官尽管在到任前接受过一些培训和思想教育,但这些知识远远不能够适应与解决农村的真实情况。因此,对农村村情认识的不够全面和缺乏工作经验共同导致了大学生村官在面对农村复杂工作环境时,显得举手无措,成为与现实极不相容的“外来者”。当然,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村官则更难以适应农村的生活环境。大学生思想的现代化和对于农村实际情况认识的不足,往往让他们不理解、也不接受老百姓的观念,更不要说融入老百姓,成为当地“熟人社会”的一份子了。

此外,从当地人的视角来看,村民短时间里对新事物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并不足为奇,更何况是对待他们眼中这些“没有成熟的毛头孩子”。不难想象。面对这些没有经历过磨练,没有实践经验,没有了解农村社会的环境和状况的大学生村官,老百姓的确难以把自家的出路都交给他们。因此,熟人社会环境下的村民对这些年轻的外来客通常并不买账。

3.大学生村官所学不切合农村实际需要

据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占4%: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45%;经济学相关专业比例也相当小(见表2)。

大学生村官的专业技能偏离了农村发展的需要,在农村工作实践中很难有效应用.有54.96%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所学知识在农村发挥的作用很低。正是出于这种“专业不对口”和对农村实际情况的陌生,大学生村官们在校所学派不上用场,也就偏离了大学生村官下乡改造农村的美好愿景。在已经发现大学生所学无法应对农村实际工作需要的情况下,政府在制度上的培训也没有及时跟进,导致部分大学生村官遭遇无事可做或者遇到生产实际问题无力解决的困境。

(三)大学生村官乡土化转型的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的尴尬处境主要来源于其在农村身份的不明确。更深层次说,是他们在依靠“规矩”而非“法律”的“熟人社会”里不具有遵循规矩的“合法”身份。因此,大学生村官要想在农村发挥作用.首先应实现自己的乡土化转型,毕竟农村法制建设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立竿见影。而大学生村官以法律赋予而非熟人社会人情关系赋予的身份介入农村事务管理,往往导致不能够成为真的乡村代表,更不具有村民真正信任和赖以托付的发言权。从矛盾及原因出发,大学生村官的乡土化转型,以下的几个方法或许可以提一些益的借鉴:

1.大学生理想定位的乡土化转型

当前,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把三年的服务期当作一个跳板,三年后或者根本做不满三年就当了“逃兵”,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番事业与自己未来人生规划的一部分。既然大学生村官自身不具备扎根农村的决心,就更无法让村民发自内心地接受。要想真正融入村民,大学生村官在思想上、理想定位上应首先实现乡土化转型――即树立扎根农村的职业理想,将自己的位置放在村民之中,才能与村民们在一个平面内结成一张人际关系网络。

2.大学生村官身份的乡土化转型

郑明怀认为,大学生村官身份的转变是大学生村官乡土化的关键所在,并把身份的转变视作乡土化转型中的“农化”过程。而“农化”就是“政府部门通过政策的制定或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适当修改,促使大学生村官在户籍意义上由‘城里人’向‘农民身份’的转变。具体而言,一是在大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大学生村官的户口可以迁到农村,而具体权利与村民可以有所差别;二是户口不迁到农村,也可以享受到村民的部分权利,如选举权。”这里的身份“农化”转型,是从制度上对大学生村官身份提出的保障方法,虽然在依靠“熟悉”认知的乡土社会里,制度转型并不如大学生村官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乡土化转型更彻底,但多少能够削减大学生村官与农民之间的“城市一农村”身份差异,督促大学生村官在思想认识上放正心态。

3.大学生村官选拔方式的乡土化倾向

即便是本身在农村长大的大学生村官,因为接受城市化的转型以及大学的教育,在行为、观念与管理方法上都与乡村村民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如果是城里大学生下乡这种差异就更明显了。因此,在大学生村官人选的选拔聘用上,应有意识地向本土大学生倾斜。对于农村的建设,本土大学生有其自身的很多优点:一是对农村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这是做好一个村官的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作为农村社区的一员,在长期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也会与村民形成“类亲属”的关系,社会学家杨懋春指出这种关系“对社区团结感的形成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二是本土大学生村官因从小在村民的关注下长大,村民对其了解更多,心理上不排斥回乡的大学生村官,换句话说,村民对于本地回乡大学生村官基于“熟悉”而产生的信任要明显多于异地大学生村官。

4.大学生村官技能的乡土化转型

如上所述,很多大学生村官的学习背景与之后在村内承担的职务并不相关,难以在第一时间上手村务工作。大学生村官在技能方面的乡土化转型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加强培训就可以掌握的农业方面的技能。只有足够掌握有关农民生存和致富的方法及需求、生产生活习惯,才能真正理解农民的所需所求,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第二个层次是从乡村熟人社会的人际交往方法着手,熟知村情民情,最重要的是内化与村民打交道的方式,以一个内部秩序中的“局内人”的身份介入村民纠纷或利益纠葛,以更贴近人情的方式处理农民问的事务。

大学生村官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或权衡就业形势,抑或无奈地、抑或满怀憧憬地下了乡,准备在这里大干一场,或者期待3年后更好的出路。但是首先摆在他们面前的是顽固的农村熟人社会秩序,在这种坚实的人情网络面前,发挥作用的是大学生村官们根本不知道、也无从适应的村里习惯了的“规矩”。但不管现实如何艰巨.大学生村官在理想定位、身份认同、选拔任用、专业技能四个方面的乡土化是大学生村官融入现实环境、获得村民信任,并顺利开展工作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61[13]郑明怀.大学生村官乡土化的路径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22-25.

[2]胡拥军,周戎桢.乡村精英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自主供给[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3-18.

[3][踟彭飞武.大学生村官之角色重构――对村民自治背景下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再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6-61.

[4][9][10]王勇,陈家刚.大学生村官计划行政生态环境的问题与再造[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8):33-40.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解决措施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加速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这种矛盾在大学生的就业上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社会各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做出不少努力,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却呈现出越来越严峻的形势。

一、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状况

据统计:2001年,我国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5%,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99%相比,下降了4个百分点;本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为80%,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90%相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为50%,与20世纪90 年代中后期的80%相比,下降了30个百分点;2002年6月大学本、专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64%;2003年截止到6月的初步统计为47%……这还只是2003年以前就业形势相对不是很严峻的时候统计的数据。2003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就业岗位的增加已远远落后于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伴随着就业率的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也不断提高,大学生背离就业意愿的情况越来越多,中国大学生就业比以前难成为社会存在的普遍心态。

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因素。首先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不足。很多大学生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没有集中在学习上。甚至有的学生荒度大学,在大学里没有学到自己该学的东西,面对就业没具备应有的素质,或者就业准备不够充分,定位不够准确。其次是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向存在一定的误区。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而且,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就业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第三是大学生“期望偏高”。由于毕业生对收入预期水平普遍偏高,导致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实际所能提供的工资之间不匹配,加大了就业难度;大多数毕业生期望能到条件好的单位就业,而条件好的单位往往都已人满为患。

(二)高等院校的因素。一是高校本身的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高校面向社会和市场来办学,而高校在专业设置、招生录取、学生毕业等方面又缺乏办学的自;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一个培养周期后是否需要只能是一种预测,并不能与市场完全吻合。二是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当前高校培养人才仍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大多数东西都只在课堂上交给学生,缺乏实践锻炼,导致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综合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三是高校提供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薄弱。高校给毕业生提供的就业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学生失去大量的就业信息与机会;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不够专业,指导工作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不能给毕业生提供良好的指导。

(三)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因素。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满足不了就业需求。近年来,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处于战略性结构调整时期,不少企业注重提高效率,减少人员使用,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总数相对减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突出,增加了就业困难。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由于大学生就业的“买方市场”,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很多用人单位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门槛,不仅要求大学生有优秀的专业成绩,还要求大学生从技术技能到人际技能和解决问题技能等综合技能的提高。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实际的锻炼还比较少,用人单位很少愿意花一段时间去培养招聘的新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用人单位存在一些短视行为。随着2009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难度的加大,性别因素也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男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明显大于了女生。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措施

(一)学校方面的措施。首先,要改进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工作,注意学生从技术技能到人际技能和解决问题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学校可以和企业联合办学,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根据企业的需要去培养人才;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开设,增强学校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主动适应市场需要。第三,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学校要与用人单位和政府在这个领域结合起来,完善“职业服务体系”,开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专业化辅导课程,加强大学生的专业化培训,鼓励大学毕业生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中心。

(二)政府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政府应加强人才市场规范化建设,完善就业市场机制。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就业机制,减少靠关系找工作的现象;要协助学校和用人单位,积极提供大学生及时、全面的就业信息;要关注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的完善,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延长就业服务时间。另一方面,政府要提供市场刺激,鼓励大学生从事特定的职业。我国目前的就业市场上,一些特定地区,如落后地区、危险地区;特定企业,如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特定职业,如中小学教师、护理等仍然需要大量的人才加入。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对大学生的收益差进行制度化的合理补偿,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特定地区或企业,从事特定职业。

(三)用人单位的措施。首先,要积极地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与高校结合,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解决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其次,要适度调整对人才的考核制度。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不同的职位应设立不同的门槛;面对初次就业的大学生,理解他们初次就业对工作经验的缺乏,给他们一定的适应期或培训期。

(四)大学生自身的措施。面对就业挑战,大学身要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让自身有足够的实力面对就业竞争,有实力胜任企业的工作;确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迎接挑战;要正确地定位自己,在适合自己的岗位就业;要坚定信心,把握提升就业能力的机会,增强提升就业能力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孙泽厚.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避免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成功模式[J].教育科学, 2002(6).

[2]黄昌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篇3

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自1999年开始,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扩大招生人数,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这种扩招政策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失衡,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各高校毕业生就业都面临着激烈地竞争,其中,高等农业院校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因此,无论从高等农业院校自身的角度,还是从国家的角度,解决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1]。

1现状及特点

1.1就业方式多样化

随着各种媒体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业的方向越来越广阔,对于真正有实力的农业院校毕业生来说,其就业环境将会越来越宽松,就业方式也将日趋多样化。考研、考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应聘、出国等成为大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式。对于高等农业院校来说,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基层就业、西部计划、应征入伍在近几年也成为特色的就业方式。

1.2就业观念发生转变

大学生就业观念由传统的等待分配转变为自发的寻求就业机会[2]。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增强,开始通过多种渠道推销自己,实现自主择业、自主就业。转变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使其能够在就业空间和就业领域上实现一定的飞跃。

1.3就业形势严峻

近几年全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持续上升,加之传统的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吸纳能力低,从横向来说,毕业生挤占岗位的现象将是一个较强的趋势;从纵向来说,名牌高校农业院校的毕业生与普通高校农业院校的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将格外激烈[3]。这种供过于求的就业市场将使毕业生实现就业的成本和时间将扩大和延长。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就业体制不完善

大学生要真正实现就业,手续十分繁琐。目前,过度的审批程序和部分人事管理制度也造成了就业难的问题,一些单位用人指标不足甚至存在“暗箱操作”现象,这些都威胁着就业环境的稳定,与就业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相悖。

2.2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当前部分大学生缺乏主见和理性的思考,致使其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一些学生在考入大学之后,满足于当前的安逸生活,缺乏危机意识,对将来的就业采取不积极的态度,就业意识不强,对未来的就业没有规划、毫无准备,这加剧了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2)一些学生经过几年的高等教育之后,自视甚高,自信心膨胀,对自己未来的就业盲目乐观,追求收入高、工作轻松的工作,比如现在的“公务员热”“选调生热”等,但是当真正步入社会的那一刻,往往事与愿违。这些错误的就业观念往往使大学生毕业后陷入就业难的局面,对整个大学生就业风气产生不良的影响[4]。

2.3就业渠道不够畅通

当前就业市场存在就业信息不全面的现象。(1)用人单位传达不真实的信息误导大学生,另外有些地方还存在“地方保护”政策,对非本地区的毕业生采取不予招聘的行为,造成不正当的竞争现象。(2)社会上的毕业生供需信息交换相对不足,供需信息渠道不通畅,致使部分毕业生没能及时地了解就业信息,错过就业机会。

2.4就业结构不平衡

不同地区发展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比如中国东部地区发展较快、西部发展缓慢,这使得很多高校毕业生人才流入东部。对于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城市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本可以回农村实现基层就业。但如今城乡发展差异大,将来回城市的成本高、可能性小,所以,很多毕业生即使在城市里没有找到工作,也不愿意回农村。这些就业结构不平衡的情况是造成就业难的潜在因素。

3高等农业院校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3.1传统观念的制约

在传统观念里,大多数人认为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是简单的农业技术人员,与理想中的工作、职业完全不同。因此,多数人对学校和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信心不足。此外,由于对农业院校的“歧视”,高考生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农业院校,同时这部分学生基础往往不是很好,这就加剧了农业院校就业困难的状况。

3.2毕业生自身条件的制约

相对于非农业院校来说,大多数农业院校的教育管理制度比较松,加之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没有很好的自制能力,导致培养出来的部分大学生要么“高分低能”,要么“不学无术”,真正的专业能力没有提高,没有符合社会的就业要求,无法实现就业。

3.3社会环境的制约

社会环境的制约体现在两个方面:(1)虽然国家一直重视“三农”问题,但是国家的财政支出用于农业的比例相对较小,农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严重制约着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这也是造成高等农业院校就业率低于其他院校的重要原因。(2)国家高校管理政策中有“211”院校、“985”院校等多种层次,加上社会对农业院校的歧视,高等农业院校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不言而喻。

3.4高等农业院校自身条件的制约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但由于农业院校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在院校竞争之间并没有优势,而且大部分农业院校专业设置上大同小异,没有明显的特色,这使得农业院校只拥有很小的生存发展空间。

3.5用人单位的制约

由于国家政策倾向于二、三产业的发展,绝大多数用人单位也是与二、三产业相关的,使得农业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面比较窄。在市县以下的基层单位,他们是需要农业方面的人才,但因为机构精简,招人指标有限,而且要通过各种公务员、选调生等考试,特别是财政上的困难,不允许他们招收更多的大学毕业生。

4高等农业院校就业的解决对策

4.1开展就业方面的教育与指导

高等农业院校可以提供与就业有关的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例如,湖南农业大学在大一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引导大家开始思考如何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初步认识到制定人生规划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创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大三时开展就业指导课,讲述一些大学生就业方式、面试技巧、就业渠道等方面的内容,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就业,这对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具有积极的作用。

4.2加强创业方面的宣传与引导

在如今就业难的大背景下,部分人已通过创业很好地实现就业,但是由于关于创业方面相关的教育并没有普及,导致“想创业不敢创业”“不知什么是创业”“如何创业”等问题的出现。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定期举办创业方面的讲座,加强创业方面的宣传,根据自身的特点鼓励并引导毕业生在农村创业,科教兴农、服务“三农”,同时很好地实现就业。例如,湖南农业大学的创业孵化基地提供给大学生免费见习基地,为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提供了一个经验积累的过渡平台,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同时,还通过现场和网络同步招聘的形式,为择业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为有创业意向大学生提供初创企业人事政策咨询、小额贷款、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金牌导师指导和创业富民专项资金扶持等服务项目。

4.3拓宽就业空间,提供就业机会

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这是由农业院校的专业性质、农业院校生源特点及农村需要的人才特点等多种因素决定的[5]。要引导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走向基层,参加西部计划等,大力畅通西部、基层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到学校招聘的渠道,拓宽就业空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4规范大学生校园就业市场

高校或校际间的招聘会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场所集中招聘和应聘,从人数到时间都显得非常集中,这就是毕业生就业市场与一般的人才市场的不同之处[6]。所以,高校在选择或者联系招聘单位的时候,要审核招聘单位的资格、信息等方面,为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市场。例如,湖南农业大学的“招聘活动月”活动,每次有100余家企业进行预约,每天有3~5场招聘会,学校经过筛选之后,给大学生提供规范、可靠的就业市场[7]。

4.5毕业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篇4

关键词:经济视角;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06-01

一、大学生就业面临问题分析

从经济视角进行分析,大学生是人力资源生产和再生产的共同品,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生希望,大学生就业,代表着其将进入消费过程。在经济环境下,产品能否进入消费阶段必须要满足两大方面的条件:人力资源对产品的需求;二是人力资源必须给产品主体提供有效供给。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通过大学生和事业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达到双方的统一,才能实现大学生的就业。

(一)供给方面

大学生作为市场经济体系人力资源共计的一大来源,而随着高校扩招,中国当代大学生在数量、结构、质量上与市场企业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供求关系的不协调是大学生就业失衡的直接原因。首先从大学生总量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扩招,每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是社会生产岗位持平或略有增长,无法满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形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局面,应届大学生每年都持续上涨,大学生就业与生产岗位的矛盾日益突出。其次是从大学生结构方面进行分析。社会经济体系架构发生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知识技能等跟不上经济发展变化步伐,无法满足市场发展需求,造成劳动力供给不平衡,很多岗位缺少知识过硬的专业人才,职位空缺与失业局面紧张。再次是从大学生质量方面进行分析。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他们的就业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很多大学生的就业难并不是因为缺少相关的就业机遇而是因为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本身综合素质的缺乏和对市场经济发展适应能力弱化,是降低大学生就业机会的一大影响因素。

(二)需求方面

经济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取决于产业架构的发展状况,以及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规划,如果企业对劳动力有一定的需求是不会出现就业难现象的。人力资源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间接原因。一是经济增长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不多。在第一、二、三产业架构中,第三产业是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来源。据1月20日,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的比重虽然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但是上升幅度不大,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二是私营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积极性低落。私营企业业主认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缺乏技术技能和工作经验,对工资待遇要求严苛,因此他们宁愿把眼光放在一些有技术经验的低学历下岗员工身上,以降低企业的发展风险和支出成本。三是经济落后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少。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城镇地区等经济落后区域,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地方财政紧缺,很多企业都会招聘一些低学历的廉价劳动力,没有吸纳大学生的倾向。而大学生方面也会对地区经济落后产生排斥,不愿意到这些地区就业,造成地区发展滞后与大学生就业难的双难局面。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根据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下面从大学生自身、学生与社会三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一)大学生方面

在经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企业对大学生的发展要求也在不断更新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首先要转变自身的就业观念,以客观的态度对自身进行分析,掌握社会的发展动态。从职业观进行转变,放低就业门槛,把握好就业机会。其次要充实自身,不断提供自身技能技术水平。再次是踊跃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从活动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并在交流中学习其他人的优点,做到取长补短,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学校方面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升,大学生毕业也就意味着失业的压力不断地打压着学生。因此学校首先应该设立就业指导服务咨询部,对就业迷茫的大学生进行指导,引导他们转变观念,走出压力误区,培养先就业再择业意识。其次是通过多途径去拓展顶岗实习岗位。一是引企入校: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学校不能处于被动地位,要化被动为主动,主动联系相关企业,把企业引入学生,拓展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二是建立和发展与学校所设立专业相关的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为他日学生实习岗位的需要打下良好的营销关系。三重视互联网等新的渠道推动学生就业:随着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去了,互联网上招聘信息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综上所述,从目前各大高校扩招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问题在短期之内是难以解决的,这将是经济时代的一场持久战。从根本上看,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供就业岗位,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篇5

人生的选择多种多样,但关键性选择只有三四个,职业选择是其中一个,它将深刻而长远地影响大学生一生。职业选择的千差万别,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轨迹。从个人角度而言,职业是维持个人、家庭生存和发展的手段,是获得个性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同时也是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职业意识是大学生在职业问题上的心理活动,是自我意识在职业选择领域的表现。它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是自己对自己现状的认识,二是自己对职业的期望。职业意识的形成,是一个由浮浅趋于深刻、由模糊趋于鲜明、由幻想趋于现实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幻想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在小学时期。小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职业意识,不过它是以萌芽状态表现出来的,并且具有空想的突出特点。小学生从自己原始的兴趣爱好和崇拜对象的职业中形成职业理想,不去考虑职业与自己的性格、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的现实需求。想象成分居多,现实考虑极少,带有随机性,易随客观环境刺激的变化而变化。

其次是分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中学时期。中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这为职业意识的深化奠定了前提。起初,兴趣主导着中学生的职业选择;之后,能力因素逐渐占据优势地位;继而,日渐明晰的价值取向开始左右职业选择,并试图将兴趣和能力统一于价值观体系中。随着心理、生理等各种因素的不断发展,中学生职业目标同原来的职业意向出现分化,分化原因主要是,!中学生已认识到未来职业与主体状况的内在联系。他们在不断地分析比较中选择自己的目标,并且向预定目标进行各种各样的努力。

再后便是成熟阶段,这一阶段是一个由主观愿望落实到具体计划的过渡期,大学生正处于这一阶段。专业选择是职业意识的具体表现,大学生权衡各个职业的价值,选取相对价值最高的职业目标。大学生专业选择实际就是职业选择,尽管将来未必从事本专业工作,但大学学习也是为将来就业所进行的实际准备,这种准备体现出职业意识,表明职业意识已经逐渐现实和具体。

职业意识的成熟最终要靠现实职业选择来规定。大学生正处于职业意识成熟阶段的前期,处在职业社会边缘地带,但已经开始向职业社会过渡,进行着低层次的职业选择,并通过某些实践体验职业社会对某些职业的要求与态度,以求更好地完成职业定位。

二、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职业选择受到多种隐性因素和显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基本上可归纳为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两大类。

(一)主体因素

主体因素是主体内部产生的、与自我意识密切关联的影响因素,包括个性、能力、价值取向等,它们往往是左右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主要因素。

1、个性

性格、气质是个性当中的稳定因素,性格如何、气质怎样,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乃至职业成功发挥着持续作用。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和助手创立了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学说,他认为每个职业的人都可以按下列六种个性进行描述:1现实型:这种人手巧、有劳动兴趣,喜欢花时间干一些机械的事情。他们喜欢并且善于完成更具体的任务。一般搞农业和机械业的人这种特征较为显著。2调研型:此种人以科学家为代表,具有爱思考和精确性的特点;对于抽象事物能耐心处理,但不喜欢社交和领导活动。3艺术型:以艺术家和音乐家为代表,具有创造、不顺从和表现自我的特征;通常不喜欢例行的工作和重复的任务。4社会型:以教师和辅导员为代表,喜欢人际倾向的活动,通常以服务为主,外向,并喜欢了解人;但是不大喜欢严禁的组织和机械操作。5企业型:以销售者和管理者为代表,喜欢以社交能力来操纵人们,以达到经济的收获。6常规型:以会议和薄记业者为代表,喜欢从事资料型工作,不喜欢含糊不清的活动。以内向型大学生为例,他们一般不会选择需要较多自我表现、自我强调的职业,如推销员、演说员、律师、记者这类职业。即使选择了这类职业,也会感到极不适应,由此造成的障碍会影响到他们的职业成功,而图书管理、理论研究、微机操作等职业对它们有较强的吸引力,因为这类职业较少与人交往,需要高度的细心和耐心,需要在安静和孤独中完成工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大学生职业选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学研究表明,自主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能力相符的职业的劳动者,其劳动生产率比不符合要求的劳动者要高40。另据资料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工作有兴趣,就能较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而对工作缺乏兴趣的人,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也容易筋疲力尽。大学生之所以在职业中取得了突出成就,或者拥有专业优势而无工作业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业兴趣问题。兴趣产生的内在驱力形成不断进取的工作精神,在不自觉中会推动他们排除种种困难。兴趣爱好也会发生变化,但一旦确定,就会为职业选择提供有向驱力,为职业成功奠定前提。

2、能力

能力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所必需的心理特征。能力常与知识相提并论,任何一种职业的完成都需要能力和知识的参与和配合。能力属于动态系统,知识属于经验系统,掌握知识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知识的掌握又要求相应能力的提高。

大学生能够跨入大学校门,这一事实已证明他们具备了一般能力,即在基本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如观察能力、反应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同时,大学生经过多年的基础学习和专业学习,也具有了特殊能力,即在专门活动中要求的能力,如写作能力、数学能力等。无论是一般能力,还是特殊能力,他们都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了参照系和定位器。在专业选择中,能力因素起到了参考作用,写作能力差的人一般不会选择新闻、文学专业,而语言能力差的人一般不会选择英语、教育专业;在职业选择中,能力因素则起到了定位器作用,不善驾驭文字的大学生是不会首先考虑文职工作的,而具备了初步的理论研究能力,并获得实际成绩的大学生很可能在所学专业上继续深造,以求获得能力的最大限度发挥。

以自身能力强弱作为职业选择考虑因素,是当今大学生中的普遍现象。尽管他们会出现能力的错误估计,但进行选择时仍是把能力作为一个方面来权衡的。低能力大学生有意识地选择高能力型职业或高能力大学生有意识地俯就低能力型职业,都是现实存在的。这两种选择或是造成了职业不适应感,或是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除非选择者有充分自信或职业具有足够诱惑力,大学生还是应当尽量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职业群中寻找合适方位,这样职业成功的可能性才会大大增强。

3、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一个人意识系统的核心部分,而且在根本上制约着主体因素的其他方方面面。它是隐藏极深的稳定因素,不易被观察和感觉到,但这丝毫不妨碍价值取向因素成为影响大学生职业定向与选择的本原因素。

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具体化和方向化,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各类事物的一般性态度,这种态度表现出比较明确而单一的趋向和情感,便成为了价值取向。随着价值观的基本定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基本定型。具体到职业认识领域,大学生对某种价值的追求与排斥,对某类事物的偏好与厌恶,对某种情感的向往与躲避便成为价值取向中与职业最密切的部分。一个大学生可以为了维持生计而工作,为了避免生活空虚而工作,或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工作。在大学生看来,一种工作可能具有多种意义,这些意义直接作用于职业定向与选择。

排除现实职业,仅仅考察职业追求,这种追求无不是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表现,或者说对某种价值的追求。一类职业必然体现为一定的价值,必然为一定的价值所支撑。从价值角度而言,如果职业现象底下的价值支撑荡然无存,那么这类职业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与其说大学生追求物质实惠型的职业,不如说这是对现实生存的关注、对经济利益的渴望,而这也恰恰成为大学生对工人、农民等低收入职业群产生强烈排斥态度的价值取向原因。一部分大学生之所以对精神实现型职业有强烈向往,并不是因为他们对现实生存和物质实现采取漠视甚至否定态度,只是因为他们价值取向结构中精神需求和精神实现超过了物质需求和物质实现,仅仅在于价值观结构中的精神性因素在职业选择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以上是从大学生主体这一角度谈到了价值取向对职业定向与选择的影响。其实,大学的价值取向、职业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家长的价值取向都参与了大学生职业定向与选择的构建过程,只不过它们都已融入了大学生主体的价值观系统,成为了其价值观系统的一部分。

(二)客体因素

客体因素是指职业选择中环境因素的总和,也包括职业本身因素。如果说主体因素起着基础性作用,那么客体因素则发挥了制约和平衡的牵制作用。

1、社会评价

大学生身处象牙塔,却不是生活在真实状态。职业社会对各类职业所持的倾向性态度总会通过传媒、习惯、舆论等各种渠道渗透到大学生职业评价心理中,成为大学生社会化认识的重要一面。尽管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职业分工不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类的强调,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实际普遍地存在着职业高低贵贱之分的认识,这种认识即是职业的社会评价。职业的社会评价受到社会心理的强有力制约。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社会心理,就有什么样的社会评价,尤其是在传统心理仍然根深蒂固的当代社会,职业的社会评价往往体现出浓厚的传统色彩和保守色彩。这一点越是在不发达地区,便越是明显。个体工商户虽腰缠万贯,但其社会评价一直不高,这一现象与古代流行的轻商观念有密切联系,而恰恰是轻商意识成为大学生进入个体者行列的主要心理障碍。

职业的社会评价又是一动态发展过程。上一世纪五十年代,社会公众对农民职业表现出极大兴趣,六十年代社会兴趣转移到工人身上,七十年代以军人为职业向往,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行政干部、金融职员成为热门职业,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育,下海成为许多人义无反顾的职业目标。某种职业被青睐,之所以会如此迅速地演变,正是各个时代的具体内容决定的。

职业的社会评价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社会认知领域,成为不自觉地考虑因素,尤其是他们对某种职业缺乏深入了解与切身感受时,社会评价作用会格外突出。大学生的社会评价内容也会发生变迁,观念的更新、思想的冲击、价值取向的调整都会改变其原有的内容,以至重新排列、组合理想职业的序列。不过,不管怎样变迁,社会评价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是始终存在的,问题仅在于影响的大小。

2、经济利益

经济利益在当今大学生职业选择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发展中的商品经济必然导致金钱意识的抬升,这是一个好事,又不仅是一个好事,这中间存在着极大的转换性和可能性。说它是好事,是因为职业必须具有物质激励才能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否则将无法获得选择者的青睐。说它不仅是一个好事,是因为金钱意识如果一味膨胀,必然损害许多职业的本色,职业将不再是“职业”,而蜕化成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有人曾说,在当代中国社会,金钱扮演着上帝的角色。此言放在一部分人身上可以,倘若及之于全体(包括大学生)则不免过激。但是,金钱意识的迅速扩散和增强却是任何人都不可否认的事实。

从历史上来看,以上现象是对传统职业选择意识的强烈反弹。计划经济下的职业选择坚决排斥经济因素的介入,不同职业的经济收入几乎是同一的,大学生毕业后的工资由国家统一规定,各种职业的收入差异相当小,小到在职业选择中完全不被考虑的程度。随着经济结构的改革,经济收入在不同职业之间的差距开始迅速扩大,以至扩大到某些职业收入让人无法接受、引起社会不满的程度,加上灰色收入的大量存在,引起了社会心理的失衡,愈演愈烈的金钱上帝角色正是这种失衡心态所导演的一幕幕活剧。

对于刚刚走出象牙塔、尚未迈入职业社会的大学 毕业生来说,经济因素不可能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只能在其能力范围内追求经济收入,获得经济收入。但是,如果大学生付出的劳动不能以合理的经济报酬加以实现,那么这就会促使其重新选择职业,并且将经济利益放到其考虑因素中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学生不是超凡脱俗的圣人,不是精神至上的怪物,经济杠杆在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家庭

家庭在人生大事上会留下深刻痕迹,其中,大学生职业选择就融合了家长意志。职业选择的前奏是专业选择,许多家长对子女的专业选择并不是耳提面命式的命令,父母影响更多地通过家庭环境的熏陶,逐渐融入了大学生的心理结构。出身农民家庭的大学生,对父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作生活有着强烈感受,从父母的言谈举止和谆谆教诲中,作为子女的大学生就会拒绝选择父母从事的职业。艺术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在长期的家庭成员接触中,很可能继承父母的职业价值观,从而走上了父母的职业道路。但是,当子女与家长在职业目标上发生冲突,或者子女极力摆脱家长的意志的时候,两者的矛盾就会产生。父母们有一个天然的倾向,即把对子女的爱同对子女的控制乃至干涉简单地等同起来,父母对子女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这样做”是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措施,“为了你好”是父母对子女的爱的表达,通过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父母控制子女就会获得合法形式和情感支持。

大学毕业后,大学生又面临着具体职业的选择。这时家庭作用又会凸现出来。不过,此时它的影响力已远不如昔,因为大学生专业知识已较为丰富,职业意识也更加明晰,心理正在日渐成熟,相应地对家庭的心理依赖也就大为减弱。但是,家庭作为大学生的后盾力量,对职业选择发挥的影响不会根本上丧失,尤其当子女在职业选择道路上犹豫不决并寻求帮助时,父母意志的作用又会放大,对子女的职业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有些大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某种职业,有些大学生则被引入了父母正在从事或者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在后者的情况下,子女大学生是被看作父母希望的延伸,或者家庭的代表,他们的使命是实现父母的理想。这种职业选择的效果不能一概而论,不过,这也在无形中隐藏了一种危险,即如果职业实践不如人意,那么子女很可能会将这种结果归咎于父母,让父母来承担职业实践不理想的责任。

职业选择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一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响乃至干扰,但是大学生经过多年学习,必须从第一个职业选择开始。经过现实职业尝试后,他们发现了适合自己特征以及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职业,或坚持首选职业,或做出职业修正,直至寻找到合适职业。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完全现实化,职业能力与职业要求、职业现实与职业理想才能获得平衡。

参考文献:

1、李明、龚淑英主编:《求职与就业》,华文出版社,1998年版。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 表现 原因 应对策略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市场水平的逐步提高,高等院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的就业方式也由过去的统一分配转变为面向市场、自主就业,这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也带了一些问题,比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等。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

1.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偏低。1999年高等教育大发展思路提出后,我国的高等院校连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其初次就业率却一年低过一年。2001年高校的毕业生仅为114万人,而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65万人,相比去年又增加了16万人。可见,近十几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增长之快,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之严峻。虽然各大高校和各级政府就大学生就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仍在下滑,甚至很多人把毕业称为失业。

2.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性较低。从近年的就业情况上看,有一些大学生在毕业后找到了工作,但是稳定性较低,随时都面临着失业的可能,这种有短暂就业经历的大学毕业生属于隐性的失业人群。这其中有一半的原因在大学生自己,很多人在毕业时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不管好赖、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只要先找到工作再说,不喜欢再换,这种随意的就业观也使用人单位产生了不满。还有一半原因出在用人单位,一些用人单位出于行业特点、季节性的生产经营模式等原因,基于企业利益、节约成本等原则,使得大学毕业生随时都面临被解雇的危险。

3.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就业较难。在就业市场上,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会把学历文凭当作首要条件,学历越高的、毕业院校越好的就越受用人单位青睐,这就是所谓的名牌效应。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入学门槛较低,就会让人产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感觉,除了一些技术操作性强、特色明显的专业学生外,很大一部分学生要找到理想化的工作还是比较困难的。

4.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更大。虽然男女平等的观念已经很普及,但是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上,除了一些女性优势较突出的专业外,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要更大一些。很多用人单位会因为婚姻、家庭、生育等种种问题,不能给女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而现在高校中的女生比例越来越大,这也给女大学生就业增加了更多的困难。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大学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归咎于就业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一方面由于高校连年扩招,使得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攀高,这样大幅度的增长必然会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压力,难以完全消化;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大量的外资企业涌入,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少企业被淘汰,工作岗位相应减少;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力的可替代性增加,很多企业也因此减少了工作岗位的设置。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就业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加大,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会减少人员招聘,对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开放的岗位就更少,这无疑也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2.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很多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念存在误区,这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原因。有的大学生就业时完全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存在攀比心理,稍比其他同学差些,就放弃工作机会;有的大学生就业时只盯着公务员、事业单位这些金饭碗,其他工作机会一概不选;有的则是自卑心理作祟,在应聘时不敢表现自己,争取工作机会;还有一部分则认为只有挑专业对口的岗位才能让自己的才华得到施展。这种种限制,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更狭窄。

3.大学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偏低。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缺乏,大学生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都普遍偏低,这就使得他们理论结合到实践中的能力比较低,大多只能纸上谈兵。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给企业创造直接效益的人,如果只会理论而不会应用,就会影响工作的效益,最终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因此,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偏低也成了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应对策略

1.完善就业市场,畅通大学生就业渠道,鼓励多元化就业方式。就业问题是民生的根本,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全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帮助学生顺利走入社会。政府部门应该加快户籍、档案人事管理等制度的改革,打破阻碍人才流动的阻碍,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自由、流动、宽松的空间;规范就业市场,加强就业中介组织的建设,畅通大学生就业的渠道;完善保障就业的各项法律法规,规范就业市场和就业政策,保证大学生就业能有公正、平等的竞争环境;协调好区域间的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尽量缩小因区域差距而引起的不公平;倡导大学生多元化就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人才紧缺的地区去建功立业,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2.改进培养教育模式,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各大高等院校应该与时俱进,将教育教学的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使教育成果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各大高校应该及时调整和完善学科专业的设置,更新专业建设的理念,优化专业设置结构,为学生提供更合理的专业选择机会;在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和手动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相关人员的素质,增强就业指导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解决好学生的各种就业问题。

3.大学生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端正就业态度,首先应该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自身的优劣势、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准确的定位就业的实际方向;其次,大学生应该更新就业观念,打破就业的种种限制,应该认识到工作不分大小贵贱,也不要好高骛远,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放开面子束缚,拓宽自己的就业范围和方式;最后,最重要的是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同时拓宽知识面,加强专业的实践能力,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之,大学生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新生力量,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未来几年里,我国的大学生数量还会增加,这给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增加了难度,因此,应该转变观念、创新方法,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峰,孙百才.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研究:2003―2011[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2]杨程.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及其解决对策[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1)

[3]王淼.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表征・原因・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5)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就业;作用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077-01

为了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很早就出台了促进大学生农村就业的相关政策,该政策不仅有利于新农村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农村的全面发展,而且还使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1 大学生农村就业对于农村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到村就业促进了农村干部队伍优化。大学生农村就业,打破了人才的城乡壁垒,有效地推动了人才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和倾斜,弥补了一些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陈旧的缺陷,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有效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农村已有的基础设施优势,通过会议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主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为农民想办法,寻求致富门路,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农村发生矛盾纠纷后,我们广泛宣传与村民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积极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化解、灵活处理农村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2 农村就业对于大学生本身有重要的意义

农村就业可以使大学生本身利用所学的知识,科学指导农村建设。从事农村建设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在实践中不断的遇到和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对知识能更好的了解和把握,在不断的思考和实践中把自己培养成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很强的人才,为我们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人才保证。

农村就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缓解社会矛盾。现在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率低已经成为我们长期的一种社会状态,大学生毕业缺乏社会实践经历,在求职过程中成为大学生普遍的硬伤,就业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人们生活安康的重要问题,农村就业可以暂时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而且还可以在从事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和深化所学知识,可以使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及时的运用,避免知识资源的浪费。

大学生农村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学生在农村建设中的影响作用是积极的,促进大学生农村工作的做法也是受到国家和农村各方面广泛欢迎和充分肯定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没有改变,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就业的考虑。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认为到农村就业是在就业压力下的无奈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仅占四分之一左右。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后,也会通过考公务员、考研、提拔等途径,尽管脱离农村基层,结果农村出现大学生“来的少,留不下”的情况。

(2)学校培养的目标主要以城市为导向。大学生已掌握的能力与知识与农村需要之间存在着偏差,许多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与农村的实际需要相距甚远,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空怀才能、没有用武之地,而另一方面,农村缺乏掌握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缺乏在人际交往和在组织管理方面能力都过硬的人才,这种需要与被需要之间的矛盾与不对称成为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3)工作上的“深入”问题。调查发现,进村第一年的大学生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问题,如感到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工作无从下手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农村人际关系复杂,农村工作琐碎繁杂,新来者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所接纳。

(4)过大的城乡差距使农村就业成为大学生求业时的无奈之举,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的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不断的提高,农村许多基本设施都难以满足,过于艰苦的环境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艰苦朴素的精神,另一方面也使许多大学生望而生畏,成为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很大障碍。

篇8

摘 要:本文从加快实施基础上提升教育水平及稳步提高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质量切严格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脚步,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探讨了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在深入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 :新疆 少数民族大学生 就业 问题 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新疆少数民族大学就业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关于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和这一地区少数民族自身素质的提升;关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地区自治政策的成效,关系新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大问题。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之一,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等55个民族使用7中国语言文学教学,2013年5月6日新疆自治区统计局的全国第8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新疆人口总数21813334人,其中汉族人口总计8746148人,少数民族人口1306716人。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国家扶持和自身努力,新疆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根据往年数据,新疆普通本专科高校32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7281人,少数民族大学生102358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7.5%;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在校生从1999年的23224人发展到2013年的102358人,增占了4.4倍。毕业人数不断增多,由于少数民族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新疆区域内就业,就业压力较大。

2003年开始,新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实行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随后几年过程中少数民族毕业大学生当中尤其民考民毕业生的就业率越来越难,而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建业率远远低于汉族毕业生,基本维持在20%左右。自治区党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2010 年以来,新疆全面落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就业问题扶持政策,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一直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虽然自治区采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开展毕业生创业培训等,但是民汉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存在着差距是事实。根据初步测算目前仍有近万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没有实现顺利就业。

二、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

因为目前在短期内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教育和高等教育不会根本改善,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太乐观。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

1.主观原因。首先,就业观念保守。近些年来,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自择业的导向,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虽然在观念上有所变化,但总体来看还是比较重视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失业单位等稳定性工作,不愿意去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其次,传统的习俗影响。绝大多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喜欢选择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区域,跨省区就业数量极少。造成局部择业空间狭小,流动性差等问题。最后,综合竞争力比较弱。由于目前针对少数民族学生优势的项目和产业较少,尤其是民族特色企业和民俗文化产业比较弱小,汉语水平普遍不高,导致专业水平偏低。并且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导致就业信心不全,等待和依赖思想较重。

2.客观原因。首先,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落后。新疆地域出我国西北内陆,经济发展总体相当滞后,从经济发展看,虽然近些年新疆的GDP增长较快,但是新疆的基层县市多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收入较少,产业层次较低,产业链短,就业岗位以及机会和收入等方面都偏少。基层就业环境较差,个人发展受限,基层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其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对教育的投入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是,由于新疆地域辽阔,广大农牧区的基础教育还存在着较多困难,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等显示问题。这仍然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出来就业竞争处于劣势的趋势。再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偏低。主要表现在:一是民语言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较差。因此专业理论学习吃力,基础不够扎实。二、教师队伍总体水平不高,虽然在加强民族教育,提高民族教学质量,但是少数民族教师推行汉语授课,教学水平受限制。三、高校专业结构不尽合理,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遭“结构性失业”较为普遍,着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最后,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因为新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比较晚起步,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不够,造成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不强,此外,虽然,新疆地区的就业保障制度都已建立,但政策和保障措施还不够完善。

三、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从长远来看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各界,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实际出发,多方努力,提升交易质量,增强就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1、稳步提高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以就业为导向,各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从发挥少数民族学生优势来调整专业,优化课程建设,尤其要改变目前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改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了的培养模式。

2、加强本地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建设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加强高校在校学生的增强实践动手实际操作能力,并紧密结合学生的就业去向开展相关的就业培训工作。形成已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就业教育服务体系。

3、更加完善本地就业政策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权益保障的各项制度,整理就业市场的不规范现象,消除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各种障碍;畅通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渠道。创新少数民族大学就业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充分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途径。

4、营造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要提供各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创造就业岗位。此外,自主创业也是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政府对自主创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要从正确的政策与舆论导向方面积极鼓励。进行技能培训,提供创业方面的知识与机会,促进待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顺利走上就业或自主创业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赵少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及对策建议[J].西北民族研究,2009(3)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1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当前2013年来说随着各地春季招聘的陆续开始,大学生就业有一次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日前,调查显示,2013年应届毕业生已经签约的人数不足三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平台正在取代传统的招聘会,成为应届生投递简历的最重要的渠道。求职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底,仅有27.5%的毕业生在秋季招聘中受到了企业的offer,超过7城的人尚未被任何单位录用,签约率不足三成,在秋季招聘中,有36.1%的应届生因为准备考研、出国深造等原因,尚未参加过求职行为。随着考研成绩及录取工作的完成,这部分应届生里还将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加入到春季求职大军中,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

“毕业等于失业”的恐慌则像一把利剑,时刻悬在应届毕业生的头上。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我也即将面对就业的考验,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也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 用人单位误区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第二,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第三,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

2.2 大学毕业生误区

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态度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第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第三,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

2.3 高校的误区

我国目前高校存在不少问题,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生数量供大于求,造成总量失衡。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由于经费的原因,“重文轻理”严重,加上急功近利,不少学校设置了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导致专业进一步失衡,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3 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

3.1 用人单位的对策

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择优录用。主要考核相关业务能力。经过双方面谈,做出录用决定,主要是考核受聘者的需要层次与岗位对受聘者的满足程度是否相符,最后录取合适者。

3.2 大学生自身的对策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因事而异。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

3.3 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对策

首先,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其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第三,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3.4 社会等其他方面对策

首先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其次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最后加强宣传,切实改变大学生择业观。通过全社会的宣传力量,引导毕业生脚踏实地,先从最基层做起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政策优惠,鼓励有志向的年轻人创业带动就业。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社会各界都应该来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不仅是关系大学生和他们的家庭,也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希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每一位应届毕业生都应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劲宝.大学生自身因素与就业结果的实证分析.高校探索,2007.

[2]中国大学生就业.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010.

[3]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

[4]徐平福.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指南.2010.1.

[5]程克坚.信息不对称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及对策,2009.10.

[6]周文.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2007.03.

[7]董笑.大学生就业之我见。2009.11.

篇10

关键词: 高校贫困大学生 就业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形式 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准确地说应该是经济贫困生。根据教育部的统计,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多,占大学生总人数比例20%左右。目前,全球还处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中,这也给就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明显加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解决贫困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他们本人和家庭成员生存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看不起自己。由于经济的原因,他们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与那些衣食无忧、大把花钱的同学相比,难免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差。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感觉不足的地方就越容易敏感。贫困生的贫困虽然并非其个人造成的,但是贫困却常常困扰着他们,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与就业。许多贫困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由于贫困无法及时购置个人需要的书籍和其它学习用品,甚至有些同学大部分时间用来勤工俭学,学习时间不够充足,参加学校各类活动也相对较少,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综合水平弱。此外,那些来自较为贫困的地区的贫困生,由于在中学时代过分注重应试能力训练,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技能相对较弱。以上种种不利因素直接导致贫困毕业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总是自惭形秽、自我封闭、不相信自己。他们或感觉成绩不佳,或感觉能力欠缺等,因此在求职择业中,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这种自卑心理使得一些贫困大学生在择业中缩手缩脚,过于拘谨,不敢大胆自荐,从而丧失就业良机。

2.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一种复杂情绪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及某些生理反应。由于深知家庭经济的困难和父母的艰辛,知道上学机会的来之不易,因此贫困生虽然身在学校,却始终惦记在远方的家庭,总为家里担心。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年走上社会就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难问题日益显著。面对就业,他们经常考虑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用人单位能否选中自己,如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怎么办?忧虑、彷徨随之而来。他们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来改变贫困的生活,为家里减轻负担,然而现实和理想存在很大差距,读书的成本和就业的预期收入产生很大矛盾,因此他们心理上产生很大负担。诸如此类问题,使他们容易产生对个人的生存和未来生活危机持续的焦虑心理,表现为紧张烦躁、心神不宁、萎靡不振,甚至产生对就业的恐惧感。

3.抑郁心理。

抑郁心理是一种消极情绪体验,在这种情绪下一个人容易从认识上扭曲自己与现实的关系,头脑中会出现否定自己的消极暗示,甚至对客观事实颠倒黑白,对处境感到无能为力、无望、可怜、孤独自责,严重的会进入抑郁怪圈。挑战困难与憧憬未来是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主线。在择业的过程中,面对社会现状,他们既有想进一步学习深造的考虑,又有对找工作不抱希望的担忧。一方面渴望竞争,寻找到理想职业,以证明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害怕竞争,害怕竞争中的失败,害怕选择带来的风险。这种压力长期存在,再加上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健全的今天,大学生各种社会关系会对他们的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客观上会造成就业机会的不平等,特别是有一部分学生在校表现并不是太好,然而毕业之后却能依靠父母的关系找到不错的工作,容易使他们产生“学习无用论”的思想,从而产生抑郁心理。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1.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生建立就业自信心。

贫困是引起贫困生自卑的主要原因。不少贫困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着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和个人生活的窘迫,甚至与非贫困大学生比较带来的失落,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动摇着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产生自卑的情绪。当他们感觉到自卑的时候,很容易放弃努力,放弃与别人交流,封闭自己,甚至自暴自弃。高校应对贫困毕业生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对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有针对性地教育和疏导,尤其应注意对贫困生进行日常就业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排解心理障碍,缓解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建立就业自信心。要帮助他们建立就业自信心必须先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贫困。贫困生不应该只看到贫困给自己带来的磨难,还应该看到贫困给就业带来的帮助,树立就业信心。事实上,有很多就业单位很喜欢招收贫困大学生。在他们看来,贫困大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所以一般都比较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等。贫困生应把少年时所遭受的挫折当作一笔人生财富,用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对待挫折。贫困毕业生树立了健康的心态,那么在求职过程中,才会更加顺利。

2.提供临时性过渡就业岗位。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时间性比较强的活动,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每年都有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如期就业。在这段时期求职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贫困大学生在毕业后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实际上就等同于失业,这将给他们家庭造成非常重的负担,给贫困生个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帮助他们的家庭减轻负担,也为了帮助贫困生解决个人生活问题,政府应提供一些临时性的过渡岗位给他们。对这种临时性的工作,贫困生不需要考虑人职是否匹配,仅仅是先稳定下来,有了生活收入,贫困生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寻找正式的工作。如果这项政策能在全国推广,将大大有助于缓解“快毕业了,但还没找到工作”给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3.免费进行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训。

就业不同于扶贫,希望用人单位“照顾”贫困生,降低门槛是不现实的。因此,帮助贫困生就业还必须注意帮助贫困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贫困生在校时如果有机会接受职业能力方面的教育,就必然会增加就业筹码,减轻就业压力。大学生参加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职业资格是十分重要的就业准备,学校里有很多种职业能力培训和资格证书的考试,如各种语言等级、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师资格证、会计证、导游证等证书考试和思科、NIIT等企业认证。但是目前学校、社会在这方面的培训和学部分是需要个人花费比较大的费用才能进行的,而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家庭承受高额的学费支持他们就读已属不易,有的贫困生还是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接受这方面的培训不大可能,如果政府制订相关的政策,动员社会和学校的力量对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的学生进行免费的培训和帮助,则对于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就业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4.贫困生个人应注重提升个人的就业竞争力。

如果贫困生一心希望各方面的帮助,而不注重提高自己的能力,仍然不可能真正实现就业,这也违背我们希望就业公平的初衷。因此,贫困生在大学阶段就应该根据社会需要完善和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在毕业时有竞争的资本,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由于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视的,成为目前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要竞争条件,因此,贫困大学生应加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贫困生也应注意积极主动地获取就业信息,因为就业信息是求职的基础,更是大学毕业生通向用人单位的直接桥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业信息越广泛,求职的视野便越宽阔;就业信息质量越高,求职的把握性越大;就业信息运用得越好,求职成功率越高。在求职过程中,机遇可遇不可求,贫困大学生应注意提高抓住机遇、果断决策的能力。贫困大学生还应注意提升推销自己的能力,把自身的各种资本、能力的信息传递给市场,让市场了解自己的价值。把所拥有的能力通过语言或者测试的方式传达给市场需要较出色的理解表达和沟通能力,贫困生应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找机会锻炼自己,比如上课时在大家面前发言,积极参加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活动,多参加求职技巧、模拟招聘、职前演习等各方面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彭耽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徐惠红,沈枞枞.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

[3]杨震.论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4]梁茵,车恩利.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