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范文

时间:2023-04-02 20:3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层组织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层组织建设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40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实现供销合作社真正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力量为目标,紧紧抓住国务院等部门出台支持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优惠政策的历史机遇。努力争取全国总社、省社、市社加大对我县供销社发展给予政策、资金、项目各方面扶持力度,分步推进基层组织的新建和改造升级。

二、目标任务

2013年各类经营载体建设任务:完成一个年销售农资化肥超3000万元的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的升级改造;利用供联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开展日用消费品经营;新建、改造基层社各1个,并完成1个省级标准化基层社的建设;领办、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3个,并完成1个省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建设;发展10个农村综合服务社,并完成3个省级规范化服务社的建设;发展1个协会的注册登记。

2013年五大网络网点发展任务:五大网络网点履盖到县、乡、村三级,其中:农资网点201个;再生资源网点120个;农副产品网点县级1个、乡镇级3个;消费品超市县级1个、乡镇级12人、农家店115个;烟花爆竹网点204个。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基层组织建设是今年省社、市社开展“五大活动”之一,是重点工作业绩考核指标,县社将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副职领导任副组长,各股股长为成员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

篇2

今天召开这个现场观摩会,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落实月日全乡农村后进班子整建“百日会战”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严肃工作纪律,增强大家的紧迫感和责任心,扎实推进全乡农村后进班子整建“百日会战”工作,确保达到县委要求,实现预期目标,取得显著成效。对照兄弟乡镇好的做法、好的经验,结合我乡实际,从三个方面做如下强调。

一、理清思路,选准农村后进班子整建工作的突破口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团结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大力开展“三级联创”,扎实推进“民主议政”,深入实施“乡镇振兴计划”、“百村行动”,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乡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尤其是农村基层班子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班子可以划分为六类:一是长期没有班子的村;二是支部书记不能发挥作用的村;三是班子工作能力不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缺乏干事创业责任感和事业心,为民服务能力比较差的村;四是种族派性比较严重的村;五是村两委关系不和协的村;六是民主法制意识差,不民主,财务不公开,村班子成员作风粗暴的村。我所说的这几类村各办事处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些存在问题的班子,特别是瘫班子、无班子的问题,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影响极坏,严重阻碍了我乡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全乡赶超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到全乡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和谐的建设。当前村级换届在即,如果不把这些基础性工作做在前头,把这些存在问题的村班子治理好,把问题解决好,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工作基础,必然会影响到换届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因此大家一定要进一步认清形势,从以上六种问题班子入手选准突破口,理清思路,分类施治,切实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抓在手上,抓好抓实。

二、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农村后进班子整建工作

农村工作,尤其是农村基层班子整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咬定目标抓重点,因村制宜解难题”。

(一)搞好调查研究,掌握一手资料。对于村班子“软、散、懒、瘫、无”问题,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深入基层,走村入户搞好民意调研,从而掌握第一手资料。以这次提高村级班子执政能力、提高整体素质的“百日会战”为契机,全面提升我乡党建整体水平。我乡有比较好的区位优势,几年来我们乡的发展速度一直列全县前列,但是基层组织建设与兄弟乡镇相比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现在没有优势可言,因此,我们对待这项工作,一定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真抓实干,这样我们的基层组织建设才有机会实现大的突破。

(二)因村制异,对症下药。在摸清村情的基础上,因村制异进行整治。对“瘫班子”,从理清瘫的原因入手,找准病根,是家族矛盾的解决家族矛盾,是经济薄弱的着手解决经济薄弱问题,进行物质帮扶,有其他遗留问题的解决遗留问题。对无班子的情况,要按照“双高双强”(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个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原则广泛征求意见,积极物色人选。对“软班子”,要帮助强筋壮骨,坚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打消其工作顾虑,增强其工作信心,同时给予必要的工作支持,增强其“想办事、敢办事”的信心和“公道办事、依法办事”的能力,对个别软班子,同时可辅以必要的组织调整,调换新鲜血液,增强工作活力。对“散班子”,要加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和法制教育,增强其凝聚力、战斗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特别要完善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规范管理工作程序,使班子成员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向,避免和解决“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问题。“懒班子”,主要是在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方面存在问题,应该从思想和制度等方面入手,解决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使懒的尽快动起来、勤起来。在选人用人上,坚持内选与外派相结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一村一策,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坚持“内选优先”的原则,支部书记尽量从本村产生,本村确无合适人选的,从县、乡机关干部中选派。

(三)着眼长远利益,强化制度建设。后进班子整建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要建立起我乡农村后进班子整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把班子建设与其他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各项长效机制建设。一是进一步健全乡村级建设的规范制度,全面规范村支部、村委会职责范围;二是民主议政日的完善和规范。现在很多村通过民主议政日已尝到了甜头,但是个别村“民主议政日”还不规范,有些村把一些群众不感兴趣的事拿到民主议政会上来议,影响了民主议政日作用的发挥;三是全面调整后进村班子发展思路,产业结构调整。村里有什么资源优势,一方面听取对班子的意见,一方面要多听村民的意见;四是如何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通过什么样途径,能尽快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强为民服务能力,也是我们整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五是巩固先进性长效机制成果。如何发挥党员队伍的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是我们建设新农村能不能破题的重要保证。今后,我们要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真正使农村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六是发挥好包村干部的作用。包村干部是乡村两级的联系员、信息员、村级工作指挥员。一个村的发展与稳定,与包村干部有莫大的关系,关键是包村干部每个户去没去过、情况了不了解。七是制定完善考核激励方法。从机制、制度等方面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解决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大村小村一个样的问题。同时,与村级发展稳定结合起来,为村级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整建工作取得实效

篇3

(一)明确依法治村的主体。确认依法治村的主体标准,在于他在依法治村实践中是否享受法律、法规和制度所规定的权利和是否应承担相应的义务。根据这一标准,依法治村的主体应为:(1)村党支部委员会;(2)村民委员会;(3)村生产经营组织;(4)村民。他们是对村党支部委员会为领导、以村民委员会为主导、以各种生产经营组织和村民为基础的多层次的集合主体。

(二)明确依法治村的客体。依法治村的客体,是指依法治村所指向的对象。通俗地讲,就是治理什么?在农村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所以,依法治村的客体也是呈多样性的,在开展依法治村的实践中,要建立健全各种法律规范,根据社会关系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法律调整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二、具有坚强的组织领导,保障制度措施落实。

(一)制定依法治理规划措施。结合本地实际,镇委、镇府在规划中提出了“四五”普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普法对象,以及普法活动的步骤、方法和保障措施等。为制定这个规划,镇普法办还组织人员专门到各村、各单位调研,征求他们对制定普法规划的意见。

(二)建立健全依法治理组织机制。建立了“四五”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由分管政法的副书记任组长,抽调15个部门负责人组成成员,下设普法办公室,专人负责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各村居和部门建立了112个领导小组,共有成员358名。

(三)建立责任制和监督机制。镇委、镇府把“四五”普法工作列入有关人员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并作为奖惩和任用干部、评比先进的主要依据之一。进一步完善了人大的监督职能,强化群众民主监督权利,建立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

(四)建立普法宣传教育队伍。镇委、镇府专门组织挑选了20名普法辅导员和80多名村居部门宣传员(联络员),深入村居、厂矿企业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三、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崇高的法律意识。

普法宣传活动系统化开展和重点宣传相结合。每年3月份围绕“两会”,都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法律法规宣传;每年六月,开展禁毒宣传活动;针对青少年迷恋网吧这个突出问题,每年9月在青少年当中开展“迎接网络时代,拒绝网络毒害”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每逢“12.4”普法宣传日,都要开展大规模的普法活动。今年4月份,围绕防治非典中心工作,大力宣传依法防治非典暨《传染病防治法》等。

开展对各类重点普法对象的普法教育。健全干部学法制度,坚持学法登记。领导干部每季度集中一次学习法律,一般干部每月学法不少于4课时。还邀请专家举办WTO知识讲座;瓯北镇中学、瓯北镇职业中学等大部分学校都明文确定了一学年的法制普及课;我们结合暂住人口管理,利用《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必读》一书,在外来人员集中的企业进行辅导学习。据统计,近几年受教育人达176200人次。受普法教育率达70.48%。共购发普法用书15000余册,印发各类宣传资料45600余份。

篇4

一、2019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实施情况

(一)新建、改造相结合,推动基层供销社建设取得新进展。

我县供销社根据省社《关于加快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积极实施“3368基层组织建设行动计划”。一是按照合作制原则,以现有基层供销社为依托,以村组和农村能人为骨干,联合供销社下岗职工和农民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村级基层供销社,2019年全系统完成了4个村级供销社新建任务,其中,村供销合作社被省供销社评为全省示范村级供销社。二是按照巩固一批、改造一批的工作思路,对现有基础薄弱的基层供销社进行分类改造升级,完成了对供销社和供销社的改造,自身实力及为农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供销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被省供销社评为省社基层社标杆社。

(二)加强示范引领,着力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

围绕特色产业,抓好典型培育,注重示范引领,在专业合作社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我县程集供销社创办的帮民油茶专业合作社,利用油茶基地放养鸡、鸭、鹅,发展“林下经济”。新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领办的顺安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办养猪场,开展红薯种植、红薯粉和红薯粉丝加工,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茶叶公司创办的罗汉尖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有机茶示范基地,新建茶叶加工厂,让利收购、加工贫困户

茶叶,指导他们科学种茶、采茶,带动了山区茶农种茶热潮,推动了特色产业扶贫,被当地乡政府列入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三)突出公益特性,增强农村综合服务社服务功能。

我县现有4星和5星农村综合服务社7家,各自结合本区域农民和社区居民的需求,在生产经营服务的同时,开展面向农民和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公益服务,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二、2020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计划

篇5

1 组织建设原则

不同于其他行业,电力企业的产品具有特殊性,其生产规模以及生产技术也具有特殊性。因此在管理组织结构方面也会存在差异,但从本质讲,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其内在规律也大同小异,因此组织建设方面也遵循着一定的原则。现代电力企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般遵循以下原则,即目标一致原则、分工协作原则、层次管理原则、权责明确原则、精干高效原则、特殊性原则以及相对完整原则。

2 组织建设中的问题

2.1 组织建设同管理目标不一致

电力产品的销售、后期的服务、相关设备的维修都有专门的服务人员,这些工作也都直接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对外形象以及经济效益。其与其他工作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这些服务类、维护类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企业整体工作目标能否实现。虽然服务人员的工作也由企业统一安排,但人员的编制、人员管理以及考核等方面却存在相当大的漏洞。也就说服务人员的组织结构同生产人员的组织结构在构成上存在一定的断层,是两个组成部分,因而在管理目标方面也可能存在不一致的问题。

2.2 组织建设存在漏洞

电力企业产品工艺流程中,各工序之间联系紧密,每一道工序的工作质量都会对下道工序的正常进行产生影响。另外,产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保证又必须依托稳定的公用工程运行和良好的设备、设施状态,所以说公用工程操作和设施、设施维修保养也会与各生产工序产生联系。不同的工作内容由不同的部门和岗位来完成,部门和岗位之间就需要相互协调,而且这样的协调工作是日常性的,与生产作业活动同步进行。协调工作如果由相关部门和岗位自己完成,难免陷入混乱,出现问题时也难以界定责任,这就需要设立一个协调岗位。这个协调岗位既不能属于任何一个部门,也不适宜与被协调工作有关的岗位合并。显然,电力企业还缺少这样的协调岗位。

2.3 分工不明确

电力企业组织设置中,存在同一件事分别由不同的岗位来完成的现象。例如电力服务工作,部分由技术班技术工来完成,部分由服务人员来完成,相互之间的衔接难免出现差错。其他如设备检维修、公用工程操作、物资装卸等工作,也是由不同的部门来完成。同一人,承担差别较大的不同工作,也难以保证工作质量。有些服务人员会身兼多职,工作内容差别较大且经常变动,必然导致工作连续性时常被打乱,出现差错的几率也会大增。另外,管理工作分工不细,未实现专业化分工。维修监督和生产监督同时从事技术工作和不同部门管理工作,其大量的精力必然被部门日常管理工作所占用,阻碍了技术职能的履行,不符合分工协作的要求。

2.4 管理层次不协调

电力企业现有管理层次部分为4层,部分为3层,没有形成一套清晰的管理层次,维修监督在承担设备技术工作的同时,还要对维修班和服务班进行日常工作安排,既超出了一般人的能力范围,也不利于公正履行管理职责。

2.5 领导层混乱

目前电力企业在组织建设过程中还存在领导层混乱的问题,有时会出现多头领导、越级指挥的现象。例如营业部门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组织构成,其直接指挥权在职能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分公司作为某些营业厅的直接领导,虽然没有直接领导权,但会下达指令。多头领导这一问题也存在于实际工作中,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无所适从。

3 解决方案

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不但能够保证上级命令的执行质量,还能提高基层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依照电力企业的生产特点以及经营特点,可以通过以下3种组织建设方案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3.1 直线型组织结构

该种组织结构的最大特点在于职权的流向从上至下,上下级关系划分明确,且是直线关系。这种组织形式中各类职务排列呈现垂直的直线特性,各级主管拥有对下级人员的所有职权,而组织中的人员只能归其直线上级管理。简单说,就是“一个头”政策。这种组织建设形式的层级划分明确,依照统一领导原则设计。其优势非常明显:首先,该组织结??相对简单,因此联系便捷。所有人在工作中都明确的汇报对象,而主管领导也能明确谁该向他汇报工作。其次,职权划分明确,责任到人,且组织效率也相对较高。由于统一领导,因此权力集中,指挥效率以及命令的执行质量也较高。虽然优势明显,但缺陷也同样突出,首先,现代电力企业的业务越来越复杂、组织规模也逐渐扩大,若所有的管理职能都交由一人,由于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因此工作压力较大、难以应付,往往会出现诸多失误。其次,各个部门之间会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部门协调性就会降低,这还需要上级进行协调,无疑增加了主管人员的工作量。

3.2 职能型

该种组织结构主要结合了职能化原则,在直线主管管理的基础上设立一些职能岗位,从而帮助主管管理,分担一些管理任务。而设置的职能机构以及职能岗位下达的命令只能在自身业务范围内,并只能面向直线下属。下级主管不但要受到直线上级的管理,还需要接受职能机构的管理、指导、建议。这种组织建设形式不但能够进一步细化企业复杂的管理工作,通过明确的权责划分充分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优势。除此之外,职能机构和职能岗位可以引进专家,利用更加专业化的技术分担上层主管的工作压力,弥补个人管理中的不足。虽然如此,但该种组织结构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该种组织结构中集中领导以及统一指挥的格局被打破,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意见分歧,就可能令下级人员面对多头领导的问题。而且电力企业各项工作中难免会存在交叉,因而职能机构以及主管人员之间权责划分较困难,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其次,职能机构往往只会将目光放在本部门发展和业务上,而容易忽视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最后,过于强调专业化,直线主管就会忽视自身的发展,不利于领导层的发展。职能型组织结构主要适用于组织规模较大、业务活动复杂、管理分工较细的组织,且要求组织有较高的综合平衡能力。

3.3 直线参谋型

这种组织结构属于一种集合性组织结构,也被称作参谋型结构,它结合了直线型组织结构和职能型组织结构的优点,并尽可能消除其中存在的弊端。该种组织结构通过两种设置系统,分别按照命令统一原则建设直线型组织结构,和依照专业原则建立职能组织结构。相比较于直线型组织结构,该种组织结构下工作人员以及直线部门不但具有一定的自由决定权,还需要对其指挥命令下的人员负责。而同职能型组织机构相比,该组织结构下职能工作人员只能对其直线主管提供参考建议,并指导其直属下级工作,而没有直接命令权。

篇6

一、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原创:我村在立足本村地理和资源的优势情况下,确立了“以林果业为主,粮、棉、畜并举”的经济发展思路,以枣粮(枣棉)间作为突破口,稳粮棉支柱产业,优化林果业,主攻畜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产调规划,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我村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规划为三大主导产业。一是大力发展林果业;二是加快发展畜禽养殖业;三是稳定发展粮棉支柱产业。在作好结构调整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品种结构的调整,这样才能使调整真正实现增收的目的。

二、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就我村而言,客观条件逼着我们必须下大决心动大手术,进行大调整。原创:但有的村干部和部分群众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还存在着有水的幻想,不愿意丢弃老的生产模式,不愿意进行调整,对此,我们一是多次召开村民大会,传达贯彻上级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让他们明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意义。让他们明白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树立靠产调致富的典型,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一批过得硬、推得开、叫得响的典型,能够起到一人带四邻,四邻带全村的作用。我们分别在林果、畜牧、粮棉上抓了几个叫得响的典型,通过他们的带动作用,为我村产调的突破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级阵地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我村把解决“有钱办事、有人办事”的问题,作为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加强村级阵地建设的一项首要工作来抓。通过摸清“家底”、念好生财经,切实整合村集体、人力资源,不断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我村阵地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一是规范集体土地的承包管理,增加集体收入。集体土地、集体土地承包是我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效益如何,与承包地的管理有着直接关系。自2004年以来全村集体土地面积进行全面核实,确定权属关系,对发包形式、合同文本做出统一的规定,印制合同文本,对土地、果园承包价按一、二、三类分等定价,对承包期限按《土地承包法》执行,并制定增长比例,对全村承包费用的收支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清查,彻底改变了过去集体土地承包管理粗放、效益低下、资产流失的现象,逐步使我村集体土地承包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二是立足实际,发展特色农业,增加集体收入。我们注重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在突出特色上动脑筋,在巩固壮大集体经济增值上做文章,充分利用村集体的林木资源、空余场地等发展集体果园、大棚温室、畜禽鱼类养殖,再进行承包、租赁等,提高效益。

三是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增加集体收入。严格按照村经济发展状况、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年终干部考核政绩等多种因素确定干部补贴,实行村、组干部交叉任职,减少工资支出;实行“供水到户”,减少水管人员工资支出;严格执行“四报两刊”征订制度,控制日常行政性支出费用,禁止村集体以现金支付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减少非生产性支出。

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不辞劳苦来到我镇检查指导工作,我镇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州委、县委关于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年建设活动的部署。根据黎党发(20__)13号、黎党办发(20__)21号文件提出的目标任务。结合我镇实际,认真开展动员布置工作。现将我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第一阶段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__镇国土面积2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万亩;全镇共有7761户。人口32332人,其中居民人口1603人,农业人口30729人,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0个自然寨,166个村民小组;设有28个党支部,党员801名,35岁以上的党员116名,35岁至54岁的党员354名,54岁以上的党员331名,其中女性116名,农村党员515名。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组织到位。为及传达贯彻落实省委、州委、县委关于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年建设活动的部署精神,我镇于20__年4月6日上午,镇党委书记吴光耀主持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年工作开展事宜。会上,吴书记传达了县党的基层组织年建设活动会议精神,并形成了成立以吴光耀书记为组长,副书记、镇长张秀源同志、副书记胡祖艳同志为副组长,抽调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__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徐金兼办公室主任的决定。同时,还决定成立以胡祖艳同志为组长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年工作开展情况督查小组。

(二)做好人力物力投入,做好经费保障。为了使党的基层建设活动做出成效,工作有序开展,我镇抽调江昌鏐、曾黎、吴文琰、吴岚等四位同志到党建办工作,同时,先投入5000.00元解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年工作前期办公经费,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年工作开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

(三)搞好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远程教育、会议、张贴标语、发放资料等有效形式开展宣传,让党员和群众充分认识到党的活动年工作开展重要性和开展情况,提高党员在群众中的政治地位和先锋模范作用。

(四)深入党员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20__年4月7日—8日,镇长张秀源,人大主席吴正忠,及党委全体委员分别到上黄、漂洞、老寨、杨庄等14个村走访党员群众,退休老干及党员近200人,广泛听取他们对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意见和建议。20__年4月8日上午镇党委副书记胡祖艳组织镇直机关单位支部书记座谈,更进一步听取意见。通过走访和座谈,了解党员心声,熟悉情况,收集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年工作开展好的意见和建议,便于工作有序开展。

(五)细化责任,责任到人。为使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我镇将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单位、到人。

(六)做好动员部署,使工作深入开展。为做好动员部署工作,我镇于20__年4月9日下午,召开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大会。会议由镇人大主席吴正忠主持,镇长张秀源作动员讲话,镇党委副书记胡祖艳作工作安排部属,全镇28个支部书记的镇直机关党员共计68人参加动员大会。同时,要求各党支部要尽快在各支部内开展好动员部署工作,要细化责任,把具体责任落实到人。

三、存在的困难

一是近些年来党的活动开展较少,个别党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二是流动党员难于管理,党员老化严重,个另支部和个别党缺乏战斗力、凝聚力;三是在开展贫困帮扶中,资金有限,帮扶面不大,党内关怀不够,效果不明显。

四、下步打算

一是继续加大“一户一技能”活动开展,加大对党员示范户的扶持力度,使党员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加大党员教育管理力度,努力提高党员素质。

三是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规范村级活动场所。

篇8

关键词: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创新型

各级共青团组织作为重要的群团组织,是培养和凝聚青年力量,全面展示青年才能的重要阵地。尤其是基层共青团组织紧紧围绕大局,组织广大青年在各自的岗位和舞台上顽强拼搏、努力进取、建功立业。尽管如此,党的十以来,党和国家就整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与重大调整。各级共青团组织建设也应当随之实现重大转变。切实解决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短板,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共青团基层组织的整体实力,使之能够更好地满足新要求,应对新挑战、真正实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一、共青团组织建设存在“短板”的主要表F

总体来看,基层团组织建设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有较为固定的发展模式,多年的成长与进步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做法。但在新形势下,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越来越突出,需要我们认真探索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新途径和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问题,更好地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一)组织建设缺少“活力”

能否真正适应当前新形势的新要求,更好地应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就实际情况来看,个别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在增强创新理念与意识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忽视以人为本,因循守旧开展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仍然存在,没有真正将创新元素纳入到基层组织建设中来,不能有针对性地明“热点”、敢“改革”、出“实招”。这些问题使得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缺少内在动能和活力,甚至呈现出“虚化”“弱化”和“边缘化”的不利发展态势。

(二)提升组织整体实力“疲软”

尽管各级共青团一直在强调优化基层组织队伍结构,使用创新型人才,提升整个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力、协作力和凝聚力,真正打造更具发展实力的共青团队伍。但实际情况却不乐观,个别共青团基层组织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较多,领导重视程度不高,强化队伍建设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存在着超龄等诸多问题。兼职型团干部众多,缺少专职干部来管理队伍。这些不利因素对于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产生不利作用,影响到了基层组织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三)组织建设制度不规范

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是增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执行力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没有规范科学的制度与机制,会直接导致整个基层组织建设缺少约束性,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会出现随意性与主观性。当前,共青团基层组织在规范制度与机制方面还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诸如整体规划与管理制度细化不到位,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各级共青团组织加以深入研究和认真解决。

(四)组织建设外在“表现力”不强

当前,各级共青团组织结合社会实践组织开展了较多的活动,特别是有重点地开展了一些扶贫济困、扶老助残、救灾捐赠以及志愿服务等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整个基层组织建设,又对推动整个共青团组织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有着重要作用。但我们各级共青团基层组织在开展载体活动方面仍然存在着局限性,需要真正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努力实现载体活动向基层、向一线、向群众外展与延伸,在补齐“短板”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手段等优势,确保整个载体活动更具实效性。

二、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应当努力实现的两个转变

无论是当前共青团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外界环境变化的要求,都需要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实现全新的转变与提高。既要有思想认识层面的转变,还要有具体实施方面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来。

(一)发展理念应当由注重承袭传统做法向探索创新方式转变

开展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绝不能停留在原有阶段,应当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转变和创新才是关键所在。应当结合当前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在思想理念方面实现巨大的转变。以齐齐哈尔市某乡镇为例,2016年该镇及所属村和社区共有团干部16人,全部为兼职,无专职干部。在一年里,其所开展的共青团组织建设大多以上级安排为主,组织架构仅仅停留在纸面上。镇党委对共青团组织建设重视不够,未专题研究过与共青团有关的事项。共青团自身几乎没有独立开展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了其在发展理念方面存在着不足,只是将共青团组织建设当成一项常规工作,这显然是不妥当的,直接影响到基层组织建设稳步推进。因此,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实现思想理念的全面转变,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在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的新举措和新途径,实现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发展。

(二)基层组织建设措施应当由过去的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既涉及管理层面的规范,又包括队伍建设方面,还应当有组织建设任务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讲,基层组织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共青团领导层面高度重视。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措施所采取的传统常规模式显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过于单一化的措施制约了基层组织建设向纵深发展。因此,加快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破解“瓶颈”问题束缚,对其所采取的措施、机制、模式以及平台支持等方面都应当努力实现多元化转变。

三、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对策

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需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环节,在充分认识基层发展现状,分析难点问题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更具可行性的措施与办法,做好调整思路,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整章建制,多元管理等工作,确保整个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高效推进。

(一)从统筹兼顾入手,转变思路,科学谋划,使得基层组织建设更具系统性

共青团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查找和梳理存在的各类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且结合当前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对整个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进行全面规划,明确组织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努力方向。特别是重点研究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基层一线的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找准切人点,以提升团基层组织管理水平和运行活力为目标,系统地对整个共青团基层组织的运行、管理、建设以及发展进行更为合理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既要确保整个基层组织建设的正确方向和重要环节,还要真正做到任务突出,措施到位。

(二)从整章建制入手,合理规范,切合实际,使得基层组织建设更具实效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也是一样,无论是整个组织层面的规划,还是具体措施和落实管理任务方面,每个环节、每个阶段都需要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范合理的机制c制度作为保证。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共青团基层组织必须将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从基层组织运行的情况来看,共青团应当重点制定和完善队伍建设办法或制度、任务分解考核、管理工作激励与惩处机制、学习教育培训、组织活动管理等更为具体的制度与机制,使得整个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每个环节和阶段都有具体制度与机制加以规范和制约。这样才能使得基层组织各项工作落实与推进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规可守。

(三)从载体平台入手,多元切入,立足创新,使得基层组织建设更具拉动力

篇9

【关键词】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探索

高校基层团组织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础,与广大青年学生保持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肩负着团结教育青年学生,努力为党输送新鲜血液,为国家培养青年建设人才的重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育人基地,基层团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是团的任何一级组织不可替代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生群体利益诉求多样化、缴费上学和就业压力增大、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等方面的改革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何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团支部的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对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参与度、覆盖面具有直接影响,也是使高校团建工作上层次,上水平的根本途径。但目前各高校在团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思想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急需改善,以适应各高校学生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步伐。

一、新时期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共青团的事业不断发展的要求

新形势下,如何团结带领团员青年,推动共青团的事业不断开拓创新,成为摆在基层团干部面前紧迫的现实性问题。高校基层团组织与广大同学保持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纽带,它直接承担着团结、引导和教育青年学生的事件,在团结教育青年学生方面起着核心的作用。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开展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共青团的事业不断发展的要求。

(二)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健全团组织生活的要求

高校中不同程度在存在着基层团组织的基础工作被忽视的情况,基层团组织的组织生活不健全,团员无定期的民主生活会,甚至不进行民主生活会,有的把民主生活会简单理解为政治学习,而忽视了团员间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教育。团日活动大都偏重于娱乐性,缺乏教育性和针对性,导致基层团组织的建设缺乏应有的特色。这些现象都严重地影响了团员的组织观念和基层团组织工作的运转,削弱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了高校基层团组织应有职能的发挥。

二、基层团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团员意识淡薄,缺乏凝聚力。

目前高校团员比例不断增大,很多团员的自豪感逐步缺失,很多同学认为大学期间能够入党才是更光荣的。此外,一些团支部很少开展支部活动,从而导致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团员的先锋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也给我们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建设工作带来阻力。随着宿舍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最小活动单位的出现,使得班级作为一个基本集体单位的概念逐渐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团员的集体荣誉感被削弱,个人意识和小团体意识得到增强。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多元化,道德行为取向更趋于复杂,部分团员只注重自我个体的利益,对集体事情漠不关心,导致了思想意识落后,直接影响了团组织先进性的发挥。

(二)基层团支部建设机制不健全

目前,各高校的团支部建设主要以班级为工作单位,各项工作开展则依赖于学生干部的主导作用,因而忽视了团员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导致工作随意性较大,使得团支部的基础工作漏洞较大,进而削弱了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主要体现在:首先,团支部工作机制不健全,有些支部没有规范的团组织生活、支部例会和民主生活会。而且团支部的民主生活会被简单理解为政治学习,因而忽视了团员间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教育,达不到增进团结,增强团组织凝聚力的目的。其次,主题团日活动偏重于文体娱乐,对团员的教育主题不突出,针对性不强,缺乏鲜明的共青团特色。再次,支部委员工作职责不明确,很多团干长期没有开展任何工作。最后,对团支部的考核机制不完善。参考网。比如在对支部工作的实际评优考核中,往往主要是看材料写得如何,常常忽视了支部活动的实际效果。

(三)基层团支部活动被动

高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团支部的基础工作被忽视的情况。由于高校目前的基层团组织管理主要是由院系团总支或基层团委负责,但团总支因人手少,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许多都是要由团总支来完成,事情太多,团总支对基层组织工作也是力不从心,导致对基层团支部工作不能够深入。各团支部由于团干部素质不高,工作积极主动性不足,支部活动大多是上面布置什么工作就做,不布置就不做,工作处于被动,结合各支部特点主动地创造性开展的工作较少。

三、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建议

(一)坚持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增强高校基层团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高校基层团组织思想建设着力点主要放在增强团员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团员意识教育方面,根据《关于在全团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意见》要求,切实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主线贯穿教育活动始终,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坚持党建带团建,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方针,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具体措施,充分达到活跃工作、健全组织、增强意识的目标,引导和教育广大团员青年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自觉把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设,努力形成“两个机制”

加强对基层团组织的教育与监管,形成教育和监管机制。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环节,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和团情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团员的思想认识,引导和帮助团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固有团员工作会议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教育培养机制,特别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切实增强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使团员青年成为刻苦学习的模范、勤奋工作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开拓创新的模范。在开展日常团组织活动时,加强组织监管力度,明确考核和评价体系,规范相关制度建设,使每个活动开展做到“五个有”:前期有策划,实施有安排,人员有分工,后期有总结,活动有传承,形成一个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

(三)探索活动创新模式,紧密围绕“一个宗旨”

丰富多彩的团组织活动是团组织活力的表现,是团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锻炼和考验,也是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先进性的形式。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引导校园文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充分发掘校园文化的教育内涵,发挥教育功能。大学生的思想受社会的影响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更注重现实,对就业、生存、发展有着更多的压力和担忧,因此只有将开展团学活动与现实联系起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得到广大团员的喜欢的同时又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更注重现实,对就业、生存、发展有着更多的压力和担忧,因此在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密切联系实际,才能做到系统全面、有的放矢。基层团组织要不断适应新时代需求,紧密围绕教育育人的宗旨,充分展现基层团组织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通过整合多方面资源,打造具有学科特色、注重理论实践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功效。

总之,高校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建设好这支队伍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规范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团的建设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切实提高共青团组织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定的实施意见[EBIOL].http://.cn.[2009—5—26](2012—10—08).

[2]张龙春.关于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9).

篇10

[关 键 词] 企业基层组织(班组) 建设

一个现代企业如果想具有持续发展的活力,不但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核心竞争力,还需要扎实的基础管理功底,许多企业在推行基础管理方法时,忽视了基层组织的建设,无法充分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基础管理活动失去了应有的载体,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基层组织一般是指班组,它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最基层的组织单元。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具体工作执行,最终都要通过基层组织(班组)去落实,依靠基层组织(班组)去完成。企业基层组织(班组)建设的好坏,不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外在形象,还会影响到企业员工素质的提升甚至企业的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因此,抓好企业基层组织(班组)建设,不但可以大幅提升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还可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建立企业人才梯队,确保企业的创新持续发展。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日益严峻,加强企业基层组织(班组)建设,显得更加必要和紧迫。但应该如何才能加强企业的基层组织(班组)建设呢?

首先要完善班组各项制度,为班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员工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约束,具体工作的推进也无法得到保障。在一些企业中,部分班组除了完成生产任务,完全忽视了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即使做了一些制度的制定工作,却又缺乏系统性,无法形成一套完善的班组制度。事实上,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事务都与班组的规章制度有密切的关系,班组不加分析的照抄照搬上级制定的规章制度,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班组应根据自己工作的性质及实际情况加以变通,制定一套适合于本班组的务实重效的规章制度,从而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在制度中要明确班组内的工作职责、作业程序、管理流程等,形成系统的管理机制、有效的考核机制、公正的反馈机制、有序的调整机制和优化的诱导机制,逐步做到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工作管理系统化、工作收入梯级化等。以某班组的奖金分配激励制度为例,由于各个班组所承担的任务不同,个人承担工作的难易程度不同,以往的一刀切式的奖金发放模式,无法调动班组成员的积极性。经过不断探索,该班组改进了奖金分配机制,出台了“生产奖、兑现奖捆绑发放,考核工作量、按贡献分配”的制度。按该制度进行奖金分配,多劳多得,一些工作量较少的员工,奖金还不到平均奖金的50%,而该班组中技术骨干的奖金数额则大幅度提高,有效地激发了班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要建立班组长选拔任用机制,为班组建设选好带头人。

班组长在企业中处于“兵头将尾”的特殊地位,是班组工作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一个好的班组长能够充分发挥班组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团结协作的良好工作氛围,合理组织人力、物力,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信息,使生产均衡有效的进行,最终做到按质按量、如期安全的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指标。因此,班组长自身的素质的高低,班组长如何发挥好自身的作用,将决定整个班组工作的成效。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班组长,就形不成统一协调的战斗集体,上级下达的各项指令、任务就无法得到有力组织贯彻执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就无人组织研究解决,班组就会如一盘散沙,没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班组长的选拔和任用机制的建立非常重要。该班组为了选出成绩突出,德才兼备的班组长,建立了“赛马场上选骏马”的用人机制。过去,对项目班组长的任用基本上看谁当过班组长就用谁,这种用人机制虽然比较保险,但不可避免地挫伤了一些班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针对过去用人机制的弊端,该班组在工作中引入了全面的竞争机制,对所有的项目都进行内部招标,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来选择项目组长,该机制的推行,为该班组选拔出一批年轻、技术过硬、业务精湛同时领导力强的全方面发展的新型班组长,从而极大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带动班组各项工作的不断创新发展。

三要完善班组文化建设,提升班组发展活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生产技术的竞争、市场的竞争、施工设备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服务质量和人才素质的竞争,这就要求企业通过激发“文化力”,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创建自己有特色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班组建设更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班组既要适应整个企业文化,同时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班组文化,通过若干班组文化的融合交叉进而又构建和发展了企业文化体系。班组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对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发挥,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再塑功能。怎样的班组文化才能激发提升班组的活力,进而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和谐持续发展?首先,班组文化建设必须以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为核心,这才是班组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脱离这一核心,班组文化建设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其次,班组文化建设要以企业经营理念为中心,建设具有品牌特色的班组文化。对于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只有全力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才能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再次,班组文化要注重不断创新,要体现班组的特色,没有创新文化的滋养,班组就会失去精神支撑,最终丧失价值。

四要加强学习型班组创建,激发班组创新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