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范文
时间:2023-04-06 11:1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神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高职图书馆 文化涵养精神 育人
作为人类文化积累宝库的高职图书馆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可以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的。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通过图书馆的育人功能,以特定的文化涵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显得极为重要。
一、高职图书馆在以文化涵养学生精神中的作用
高职的大学生不同于基础教育的初高中生,他们的课余时间很多,特别对于住校生而言,一个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图书馆度过的,他们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培养情操离不开图书馆;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样离不开图书馆。从大德育观看,图书馆属于学校德育环境保证体系。它既提供德育的思想保证和信息保证,又提供德育改革方案设计的咨询保证,它还是授课、讲座、学术交流的场所。关于高校图书馆在涵养学生精神中的作用与地位,有人认为,高校图书馆是对大学生进行精神涵养的第二课堂,它为大学生提供了精神世界得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有人提出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主要是两点,即引导和营造:引导学生走一条正确、健康和有效的道路,营造一个宁静而浓厚的学习氛围。图书馆可以配合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配合教学进行专业知识教育、扩大学生知识面,进行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教育。” 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在以文化涵养学生精神中的地位与作用主要是在主观上引导学生和在客观上影响学生。一方面,在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与课堂教学相比,图书馆教育更具有主动性,通过有益于学生道德的培养和科学知识提高的图书与资料,引导学生的读书热点和需求,帮助学生及时获取知识与信息。另一方面,图书馆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工作人员文明礼貌的服务,都对大学生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品德和行为教育的作用。
二、高职图书馆以文化涵养学生精神的途径
既然高职图书馆在以文化涵养学生精神中具有独特作用,我们就应多方努力,充分利用好高职图书馆,使之在培养学生高尚的精神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人格影响
高职图书馆员高尚的人格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高职图书馆馆员对学生的人格影响是通过一系列的服务工作来体现。高校图书馆员在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如果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就会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良好印象。实际上,这正是以文化熏陶人、影响人、教育人。为达此目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树立育人理念。服务育人的职业理念应在每个高职图书馆员的工作实践中得到体现。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员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崇高的敬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服务意识;第二,掌握与读者沟通的技巧。与读者沟通的前提是了解和掌握读者需求,满足读者的需要。这要求图书馆员既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又要有精湛的业务技能,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员要成为一个有亲和力的人,以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心态,对读者以心相许,践行图书馆的职业理念;第三,协同攻坚的团队精神和共同成功的集体荣誉感。图书馆团队精神,通过团结协作、勤奋努力、不断创新,让读者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热爱图书馆,实现图书馆的价值。
2.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作为新世纪的图书馆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强道德修养, 树立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生活态度, 不断提高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和水平。要更新观念, 勇于创新, 适应时代的发展,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图书馆事业, 自觉地献身于图书馆事业。
3.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图书馆工作具有多学科、多类型、多层次综合服务的特点, 这就要求馆员要广学博览, 不仅要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等专业的基本知识, 还要及时了解和跟踪国内外图书情报学及信息领域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要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筛选、组合和知识转化能力, 对无序的知识信息进行整理、组合以产生新的信息并提供给读者。其次,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化日益加剧, 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要求图书馆员要有相当程度的外语知识。
(二)环境熏陶
心理学家认为, 外部环境和人体需要是决定人的意识和行为的两个因素。在内外两种因素都起作用的情况下, 人就会产生一种积极态度或行为趋势。图书馆首先应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努力创建一个催人奋发的氛围。比如, 在新馆的内部布局上可以挂一些名人的画像以及他们的名言录,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良好环境的熏陶, 当学生走进绿色、整洁的图书馆中就会感受到心情愉快, 精神振奋,产生一种高昂的学习热情, 进而形成一种自觉内在的驱动力, 有意无意地融入图书馆环境之中。通过健康文明的图书馆环境的熏陶, 培养学生的高崇情操。
(三)文化濡染
图书馆通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与感染,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在不知不觉间就得到了净化与提升。
1.以物质文化作为基础。物质文化包括馆园建筑群、设施设备、书籍资料等,是图书馆物质文化建设的物化表现形式。需要指出的是它既不是各种实物的简单组合,也不是实物本身的表现,而是实物所反映出来的经过充分注入了“人”的情感成分的一种文化观念和文化内涵。这种文化观念的内涵,必然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和熏陶。
2.以制度文化作为保障。制度文化包括图书馆从行政到基层,从馆办到库室的各类文件规定、管理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条文、奖惩条约等等,它起着调整群体与个体关系,规范群体成员言行的作用,有了严格馆规馆纪和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保证人们正常学习工作按秩序进行,从而促进良好风气的形成。
3.以精神文化作为依托。精神文化又可分为显性文化、隐性文化和中性文化三大类:显性文化是通过馆内各种传播媒体和开展的课堂之外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娱乐性、情感性和亲缘性活动并采取讲座、问答、竞赛、板报等方式来表现的,以传播各种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科学知识为内容的一种智能型知识文化活动;隐性文化是一种潜藏在人的心理活动、思想灵魂和行为意识中的一种素质型心理文化,它是高校群体成员中的风气和精神体现,是群体成员长期凝聚而成的历史传统、生活习惯、民族精神、思想作风、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操;中性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它兼有显性特征又有隐性特征,并反映在文化形态的社会性、和谐性和文化行为的娱乐性、自由性之中。是人的情感与文化环境的统一所产生的美感境界,是审美心理和审美能力及其群体成员获取审美知识和进行审美表现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邢淑霞.《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化功能与服务功能》.《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1.
篇2
班级文化形象是指班级整体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在学校、教师、其它班级、家长、自己等心目中形成的整体印象。一个班级要想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就必须展示自己的班级形象,使他人了解你、认可你,进而接受你。关注学校、班级、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中的总体印象,不能一味只追求班级学习分数,更不能以班级成绩的好坏来展示班级的水平。每个班级都应具有个性化的班级精神,具体借助班歌、班训、班徽等形式加以形象的表达。当学生唱响班歌、铭记班徽和每天以班训来要求自己的行动的同时就会在无形中形成一种积极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
(一)制定《君子约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只有自我约束的成长才会不走弯路,不仅印证了向上的奋进,还呼应了班级口号:一步两步三步步步高升,一天两天三天天天向上。“你我约定”最大的亮点是摈弃了生硬教条的加减分考核,以优美、含蓄、柔软的美言美句,温和的学生以导示: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要时刻想起:今天我做到了吗?每个孩子都有一种思想:学社是我家,美好靠大家。我的未来不是梦,创造辉煌靠行动。
(二)拟定班级文化名班级精神要内化到学生的心里真正起到导向作用
拟定班级文化名是基础。我班班级文化名是“六三学社”。意思是:“六”是指我们将在2016年初中毕业,契合我班的共同愿景;“三”是本班名;“学”是我们在诚善中学增长知识、见识、学识;“社”是指引领学生明白“在校学习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不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关注社会、融入社会、影响社会,让自己成长、成才、成人。
(三)设计班徽班徽构思、创作蕴含了班级成员的精神风貌
体现了班级精神的文化内涵和追求方向,如我们班级设计的奔跑图案的班徽。具体形象意义:一个奔跑的“六”,一个追逐的“六”。“六”的头上为太阳,象征着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梦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三笔构建的潇洒和飘逸身体,呈现我们是奔跑与永不放弃的三班,表达我们将坚持不懈的追逐梦想,追逐希望。整体一个“六”和一个“三”,一个追逐太阳的人,表现出我们2016级3班的无畏与坚强。具体文化寓意:美丽之徽是我们的内心表白,黄色着底绿色着干,头顶骄阳,追逐光明与希望,它将印证:“想”壮志凌云,“干”脚踏实地。它将跑向:青春的赛场,梦想的国度。奔跑的“六”,潇洒的“六”,做最真的我,做最真的你。成长伴随梦想,六三学社中49位同学的梦想已经汇聚在此,只有那些永不放弃,努力拼搏的人,才会与梦想前行。耀眼的红色,如火焰在燃烧,如血液在流淌,如太阳在散发光芒。预示着六三学社的每个成员带着理想在奔跑。
(四)自选班服服装是一种语言和符号
班服代表一个班级文化价值取向与班级努力方向。班服的选定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身份特点。既要照顾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又要力求体现学校办学理念。我班自选班服事宜全由六三学社家委会亲手操办,自选班服经历征求意见、发动宣传、投票、合计、选材、定款式、量尺寸等环节,最终确定以学院风为主的五件套。男生五件套包括白衬衣、黄背心、藏青色外衣、卡其色外裤、黑浅红相间的领带。女生五件套包括白衬衣、黄背心、藏青色外衣、卡其色褶裙、浅黑红相间领结。这套班服整体给人以时尚、个性、向上、朝气的青春美。
(五)建立班级QQ群QQ群是班级学生交流学习、展示自我的平台
以班级文化名作为QQ群名:六三学社。并将班训“天道酬勤,宁静致远”在公告栏内,让大家勤于学习、勤于生活。意思是,老天总会眷顾给勤劳的人,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每临大事,必有静气,要心静和神静,只有静下心来,才会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真正做到致远;其实“致”与“志向高远”的“志”为谐音,比喻我们六三学社的全体成员都具有远大的抱负和高远的志向。学生通过这个平台交流学习、分享信息、凝聚友谊、传达祝福、展示自我等。
(六)改编班歌我班班歌由学生共同选定为《我的未来不是梦》
学生由不会唱这首歌到记背唱这首歌。最后还在歌曲副歌结束部分加入班级和学生真实心声:我的未来不是梦,奋斗拼搏靠行动。总之,班级形象是班级整体素质与文明程度的总和表现,也是班级文化最直接的外在体现方式。班主任应该组织学生围绕班级精神开展活动,通过经常唱班歌,铭记班徽,学习班级文化、穿校服,使班级精神深刻的烙印于师生心中,内化为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对于初中生而言,树立良好的班级形象,有助于学生形成集体自豪感,进而产生愿意融入集体的意愿和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班集体的建设当中。
二、培养注重班级舆论引导
(一)德育引领
声音一致班级文化的引领功能,实质是对进入班级的各种精神层面的观念、思想进行整合的过程。具体来说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价值观都可以启动班级价值观的形成。我班与学校、德育处呼声保持高度一致。遵从学校德育处对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要求与任务,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学校交办任务。从不私自乱定小团伙、乱发与学校不一致的声音。这样的德育引领模式既可以让学生与班级发出的声音高度一致,并站在一定高度形成共同价值观。
(二)表彰先进
树立榜样学生对班级发展和学校建设起到贡献或者综合表现能力有进步的学生,教师不要吝啬表彰技巧,及时对学生进行表彰,不仅有利于激励学生,还可以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教师采用言语鼓励与姿态语鼓励相结合;采用精神表扬与物质鼓励相结合;采用教师颁奖与家长、学生、社会有识之士颁奖相结合;采用新媒体颁奖与传统媒体颁奖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充分肯定学生。对学生表彰的方式要多样、语气要真诚,不要有虚假或应付性的感觉。表彰反馈的语言应简洁,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感染力。
(三)建立生生评价体系建立生生评价体系
既可以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不管哪种体系,都要遵从班级主流精神,即指那些被绝大多数学生认可的,对师生们的思想、心理与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班级精神。六三学社生生评价体系内容包含报恩、惜时、读书、锻炼、自主、环保、尊师、素养、友爱、责任等十大版块,由评价团队对被评价人提出建议,针对被评价人的不足,提出改进方向。
三、营造和谐聚心的人际关系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
孔子云:“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韩愈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个班级的制度文化的形成,要经过“树立——服从——同化——内化”过程,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也会经历这样的过程:认识——磨合——冲击——影响——和谐。新时期教师应该是学生成长的陪伴者、聆听者、倾诉者等综合型角色,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唤醒学生、解放自己、给学生展示自我提供舞台与平台,建立健康、聚心、和谐的相互尊重、相互吸引、相互成长的师生关系。
(二)友爱的生生关系
初中生在这一年龄段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危机是生活的无目的、无方向性。尤其是在初二这一学年,接受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刺激时,会有相应的反应:顺从或反对。从学习实践来看:反应以反对居多,而且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我校大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或者离异家庭子女,他们对外界、他人的认知多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封闭或者自我张扬较为多见。我班通过班级精神文化的引领,即和同学交谈耐心倾听,与同学交往热情大方、谦虚谨慎,多角度欣赏同学,主动关心和帮助同学,打造一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生生关系。
(三)双赢的家校关系
加强与家长联系,通过《诚善之桥》、校信通、电访、家访、家长会等多种形式,有效地与家长沟通、交流,研究教育学生的意见、措施,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创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提升教育合力,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和沟通,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实现班级建设发展新跨越,在家长自愿与支持下,我班家委会由五名成员组成。让家长参与班级建设与发展、管理中来,请家长为班级发展建言献策。例如,为了高质量完成我班班级文化建设,家委会派出家长代表何雨琦妈妈、杨欣怡爸爸到朝天门批发市场、小什字商贸城、溉澜溪等地,不顾高达40度的高温,给我们买来班级文化建设所需材料;如为了让家长更好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我班邀请了谢安妮妈妈、张晓敏爸爸等10位家长走进课堂,参加“班级开放日”活动;如家委会建言开展的“亲子共读名著”活动,不仅让学生走进经典,远离低俗,让家长为孩子做好读书带头榜样作用;如家委会成员根据家长反应的学生不良姿态导致视力下降的现象,马上请学生彭梁欢妈妈给家长朋友和全班学生做了关于《远离近视健康成长》的报告,取得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又如,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和学生未来发展需求,邬玉凤爸爸给全班同学做了一场《关注社会快乐学习》的讲座,让孩子们明白不仅要认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关注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与社会接轨的健全人;再如,结合我班发展实际,孩子们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李霞爸爸、胡黎亮爸爸、罗允琪妈妈、陈秋灵爸爸等家长共同做了《习惯决定命运》、《找准方法缩小差距》、《认识自己做最棒的自己》等报告,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为了配合学校“诚善善为”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活动,谢安妮爸爸、王显燕妈妈、尹康平爸爸、邬玉凤爸爸、刘雨露妈妈、胡瑶妈妈、何玉琦爸爸就“孩子在六三学社成长”主题拍摄了微视频,为此次活动丰富了内容,提升了素养。
四、总结
篇3
关键词 媒介文化 消费社会 观念撒播 精神哲学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章标识码A
一般来说,造成社会转型的原因很多,几乎涉及到社会结构中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诸多环节和诸多问题。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的转型也是如此。首先经济基础须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够为社会转型提供生产力方面的保证(即转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其次是观念层面(包括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等)的变化,这些变化能够让人产生出一种对于“消费”的特殊需求和文化情怀。电子媒介在这两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电子媒介在此过程中鞠躬尽瘁,努力作为。笔者曾经在文章《作为消费社会资本平台的当代传媒》。中谈了媒介文化在基础层面的作为,本文将详谈其在观念层面媒介的功勋:
一、媒介文化与消费欲望
消费社会中大众“消费”欲望的产生不是空穴来风。毫无疑问,媒介在其中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社会生产商品,而媒介生产欲望,二者达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
媒介往往借助“魅力”展示的方式培养大众的消费欲望,如约翰・伯格(John Berger)所谓,广告文化就是“制造魅力的过程”。一旦这种消费文化的“魅力”在大众意识深处栽培成活,欲望的萌生就是随之而来的结果。足球文化对于大众消费欲望的刺激同样采取这种策略。借助大众媒体,特别是电视直播(给人以现场感、同步感)、广告宣传(历史回放、未来展望)、名人助威(如总统、明星等现场助威)、名人访淡(寻求专家的教导)、文艺节目、观众参与等形式反复向观众灌输足球文化的魅力,从而攫取大众的注意力,将其集合在电视机、互联网前;或者让他们之中的一些狂热分子煞费苦心购买现场门票,并以此带动更大的消费链条。
然而,足球的“魅力”到底何在?在大众的自然经验吗?看来不完全是。今天,媒体无所不及的教育能力超过了我们时代最好的教师,使得从未踢过足球的人也会对之狂热。其能量之大让人瞠目,犹如一个优秀的教师让不识数的学生爱上数学一样神奇。那么,足球文化的“魅力”在其自身吗?看来也不是。为了追求最终比赛结果,许多比赛往往打法保守,气氛沉闷;观众也往往感到无聊、失望甚或上当。所以足球“魅力”的来源很多时候与对象无涉,而是媒体的制造,即通常所谓“炒作”的结果。所以,不能把媒体简单理解成“魅力”的转述平台(不是足球真的让我们喜欢,而是媒体教导我们去喜欢)。媒体,从来不安于“传声筒”的角色,它自己就是声源,它需要言说,需要把自己的“心智”表达出来。所以,媒体其实在制造“魅力”,重要的不在所述对象,也不在观众,而在其言说本身。
显然,媒介为大众生产的欲望,很多情况下超出了基本需要的正常尺度。也就是说,它为大众生产了许多“额外需要”、“额外欲望”。如马尔库塞明言,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的基本逻辑就是生产这一对大众而言奢侈的额外需要,以此控制大众并刺激资本的增殖。所以,这个时代,我们消费的很多产品或对象(如时尚、流行、名牌、高消费等)在生产时代看来并不必须。但对于“额外需要”的生产却构成了消费社会正常运行的一个基本尺度。一则,匮乏消除,人们才有闲情雅致过问和寻思自然需要和基本需要之外的事情。另外,生产的饱和要求生产者挖空心思探索一些新奇的能够带来新利润的商品消费形式,并采用这种方式从更深层面控制大众。
二、媒介文化与消费观念
消费欲望对大众的作用是直接的、外在的,相比而言,消费观念的作用则是间接的、内在的。很多情况下,消费欲望的获得依靠消费观念的潜在引导。可能你对某一商品暂时没有能力、没有条件、没有兴趣或没有直接的消费欲望,但种种消费观念已经借助于影视、互联网等媒体文化的宣扬潜移默化到你的内心深处,虽然未必马上现实化,却可能成为你工作、学习、奋斗的一个动力,从而可能改变你前行的方向和选择。正是因为消费观念的持久性、稳定性、引导性甚至决定性特点,媒介文化才会对之大加开掘,通过有目的的培植和暗示让大众的消费欲望“自然”生成。这样一来,媒介的动静开始变得悄无声息,它成功地隐藏自己但又不影响达到目的。
但问题在于,消费主义观念到底是什么?
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话题,很少有论者对此作出界定,其实简单的话题往往需要深入思考。
1 消费的神话
消费主义观念的核心构成是消费(即购物和解读消费文化时产生的意义阅读)。它借助广告和影视节目等媒介文化形式向消费者暗示了消费行为与快乐体验之间的“本然”联系,从而在观念上制造一种二者“等价交换”的错觉,好像购买商品同时,消费者也会买到快乐。当然,这种快乐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愉悦。正因为消费主义观念与快乐之间保持的这种微妙联系,所以它才能深入人心,它比单纯的欲望更富精神性、更富美学价值。
消费,不只是物质消费带来的快乐(即购物)。文化消费也能产生强烈的,比如看球时候球迷的兴奋、疯狂,特别是在现场,据说,能给人带来特殊的生命体验。对这种的解释,有一种看法认为消费这些文化同时,消费者解读出一种特别的意义,这种意义指向于娱乐、。另一种看法认为这种娱乐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消费文化的文本中,即娱乐与消费文化文本有一种本然的联系,它早已被消费文化编码、预设,所以观众解码时,很轻松就能得到其中的快乐。
精神层面的愉悦,常常指向于某种关于理想栖居状态的幻觉以及由此带来的关于未来的美好设想。所以,消费,深层指向不在当下生活,而是诉诸于未来时态,指向于未来的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设想和憧憬,从而滋生对当下生活的不满,如柿洛赫所说,我们没有信心,我们唯有希望。希望是人的本质,是人性与存在的基本需要。购物给人带来的就是这一“希望”,一种走向美好新生活的向往。这其实是一种乌托邦的幻觉,但却迎合了人们意识深处的乌托邦情节:消费主义观念正好利用幻觉的这一特点并大做文章,电视广告是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例子。我们发现,电视广告在兜售产品同时,不无余力地将自己与美好、和谐、团圆、幸福、青春、爱情、健康、快乐、平安、进步、成功、杰出、发达等联系起来。所以,广告常常以此鼓励大众消费,建议我们通过消费来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
2 消费的精神哲学
消费主义文化,并不简单停留在和魅力制造的层面上,而是以其“丰富”的哲学内涵渗入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它隐秘地联系到个人的价值实现、身份建构和社会认同,从而
在观念上制造一种消费能够帮忙建构人主体性的感觉。
从哲学角度来说,社会最基本的资源是时间和空间。人的有限性源于个人时空拥有量的有限,痛苦由此滋生。所以,人们希望尽可能突破这种有限性,也即实现突围(突破有限性的包嗣)。突围的方式很多:有物质性的,通过剥削、掠夺、交换等方式获取别人的时间和空间;有精神性的,借助艺术、哲学、宗教、道德等修养方式,通过遗忘时间来恒化时间,或通过建构庞大的精神影响力来扩张自我本质力量的地域性和历史性影响,以此获得精神不朽。有主动性突围,如努力奋斗、创造;有被动性突围,如精神分裂、自杀等。
今天,突围的方式尽管花样有增无减,却有合流趋向。也就是说,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突围方式被锁定在“消费”之上。菲斯克说:“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消费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消费是获得生活资源的唯一方式(不管这些资源是物质的――功能意义上的资源,如食物、衣物、交通工具等,还是符号――文化意义上的资源,如媒体、教育、语言等)。”人们似乎认识到,产品由众多的时空单位组成,它凝结着他人劳动与创造的时空结晶。所以,通过“消费”――一个借助货币展开的简单交换行为即可合法地占有他人的时空资源,可以有效地弥补自己时空资源的不足,或者说扩张自己时空的占有量,从而有效地实现生命的突围。所以,占有更多金钱并拿来合理消费与自己的人生追求并不冲突:某种意义上说,消费这种突围方式有一种更为直观的生命扩张和自我救赎效果。
其实,突围不尽是个体私人空间的拓展。就其现实层面而言,它还意味着个体在芸芸众生中的与众不同,意味着突破一般性平均状态从而建构一种与众不同的价值展示(独特性),以此显示自己拥有更多的资源或更优的资源配置。这种显示显然与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认同纽结在一起。于是,占有更多的物或更优的物,成为身份的一种叙事。
这种标志和身份的无声叙事能够给精神带来一种满足感,并让人感受到自己的与众不同,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光彩,从而在精神的中获得一种似想式价值实现和个性突围效果。消费文化影响了个人的身份建构,表述了一个人的社群归属。
二、余论
媒介文化为大众生产消费欲望和消费观念,说服并驱动消费者将“消费”作为存在之第一要务。
当然,媒介的施动机制往往不是直接诉诸理性,很多时候在无意识层而潜移默化。这是媒介的高明之处,因为理性层面的进攻是艰难的、难以持久的,而无意识层面却是根深蒂同、深入骨髓、影响深远,同时也是容易进攻、易于得手的
篇4
宣传部批文明确规定,《丛书》指导思想是通过介绍广东历史文化名人(包括广东籍与外籍入粤者),展示广东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擦亮广东的文化品牌,提高广东的文化品位,培育广东人的文化素质。定位为“雅俗共赏”,既是学术著作,又注意可读性,生动通俗。设想把“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经营,像“岭南文库”一样成为我省图书出版的品牌。计划出版7辑,共70种。
《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作为给广东文化大省建设添砖加瓦的文化工程,在省委宣传部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在《丛书》编委会、出版社和全体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编辑出版工作如期地、顺利地进行着。从2003年启动,至2D06年已出版了3辑,共28种,由于坚持了既定的写作原则,兼之出版者的精心设计和制作,因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产生了预期的社会效果。
按《丛书》的预定计划,现在仅出版了二分之一左右,今后的工作仍十分艰巨。为使以后的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有必要进行回顾和总结。
首先,应该肯定《丛书》的出版,既尊重历史,又立足于创造未来,其意义是深远的。
如《丛书》的《序》所说,我们说的“历史文化名人”,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领域或学科,曾经取得卓越的业绩,或其思想具有重大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正是众多的思想家、科学家和政治家的创造性活动,谱写了广东的光辉的历史篇章,促进了岭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丛书》以这批有贡献的历史文化名人为线索,以人串史,浓缩了岭南文化史。
《丛书》不是引导人们去钻故纸堆,而是通过宣传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树起一个个座标,为人民群众树起广东文化精神的典范,展示其当代价值,为文化大省建设推出广东的文化品牌。由此而帮助读者认识自己的历史,了解创业者的艰辛,体认文化精神的底蕴,激发人们爱国爱乡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和自豪,提高如先生所倡导的“文化自觉”,努力为振兴中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贡献力量。其次,《丛书》的定位合理,既要求科学性、学术性,又要求通俗性、可读性,做到雅俗共赏。
作为人文科学的研究工作者,其作品在史料方面,必须新、真、准;在立论上,必须科学、精当;在论证上,必须严谨、深刻。诚然,你如果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换化为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成为人们的理论武器,则必须用通俗的形式和形象的语言进行表述。古人说:“曲高和寡。”你的作品太深奥了,懂得欣赏的人就不会多。“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同样是社会需求,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而事实上二者如能结合,必然会适合更多人的口味。从读者对《丛书》第一辑的反映来看,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写作原则,得到了肯定。学者读了,认为书虽“小”,但内容丰富,有学术“味”,非一般科普读物;青年读者读了,觉得“不错”,能读得懂,有启迪。可见《丛书》既讲求科学性和学术性,做到言必有据,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又努力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用通俗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资料来反映传主的思想和生平,这样的编撰和出版的路子,经受了市场的考验,今后必须进一步坚持。
第三,《丛书》的编辑出版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有经验和成绩,也难免有问题和不足。
《丛书》通过个案的研究来总结岭南文化演进的历程,展现广东人的文化精神,每一种书都要求在lO万字的篇幅内,介绍传主的生平、思想和成就。学者们都知道,历史的叙述是比较容易的,但我们并非只要求历史真实便可以了,而是要准确地概括其思想和成就,这就不那么容易,第三辑中《晚清洋务活动家――丁日昌》一书的作者赵春城教授,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把丁日昌的“吏治思想,,/系统而深刻地概括为七个方面,有助于读者理解传主的思想,这种写法值得学习。
总体上说,在“史料真实、发掘新材料、中肯地评论、把握《丛书》定位”这些关键处上,作者们都下了工夫,但各位作者把握的程度不完全一样。第一辑10种的水平有参差,第二、三辑的水平相对拉平了一点。如何进一步克服存在问题,仍有待继续努力,为做好今后的工作,我谈如下意见:
在有利方面,我认为―― 首先,有省委重视和支持,有宣传部具体指导,能够把握方向正确,以及经费的保障。
其次,编辑和出版工作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且有“他山之石”,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如匡亚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200本,己全部出版,其具体经验值得学习。
再次,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提倡孔学、国学、传统诗词,外交部提出在海外建立100多所孔子学院的同时,教育部强调要加强国内中小学的国学教育,这都是很好的外部环境和机遇。可以说,《丛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有助于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懂得“我是谁”,不要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只知道“肯德基”,而丢失了中华民族道德精神和价值取向。
当然,《丛书》的编辑和出版工作愈往后,则愈困难,如――
首先,第一批传主,名气比较大,争议相对少一些,比较好处理,今后会遇到有些人物争议大,比较不好处理;同时同一派的人物,或许有几个,谁上谁不上,也不好处理。
其次,有些人物本该上,但作者一直找不到,如冼星海等,几次列入计划,但至今仍落实不了作者;有些人物,虽有某方面的贡献,但在民间的影响不够大,找作者也十分困难。
再次,史料的运用须真实、评介须准确,不要炒冷饭,要有新史料、新评价,要真正做到这些并非容易,其中对传主的评价最重要,也最难。譬如第三辑中的某传主,其功过是非,过去都有种种的评论,作者把别人的说法介绍之后,再没有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其实,史实固然重要,但不算太难,而对传主思想的概括与评价,才是最难而又是对读者最有帮助的。我们的《丛书》,既是普及读物,又是学术著作,学术的含量不可少,不可因考虑“走市场”而降低《丛书》的品位。要出精品,则必须作者、编辑和出版社相互配合,首先作者必须把该写的写好,进而编辑和出版社不要轻易删改,要尊重专家和作者。特别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出现硬伤。
篇5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每个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是教师与学生交流合作的地方。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强有力保障。
一、关于班级文化的概述
(一)建立优秀班级文化的重要性
建立优秀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五个层面:第一,引导层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第二,凝聚力层面,在一个班集体里,学生们为了集体的目标,大家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做得更好,争取为自己的班级争得荣誉,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们也会更加团结,班级会有更强的凝聚力;第三,激励与教育层面,在好的学习环境下学习生活,学生会受到好环境的影响,他们会互相比着学习,这样对他们的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第四,控制与规范层面,学生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班级文化,会适当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行为更加规范;第五,传递层面,好的班级文化学生会受到感染,并且他们会把这种精神传递出去。
(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1)物质文化建设,有一定的物质文化才能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保障。(2)班级有一定秩序,班级一定的秩序,有利于老师的管理,并且在建设班级文化的时候,学生都会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做。(3)建立班级精神文化,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4)活动文化的建设,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
只有为小学生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处处可见,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小学班级文化的建设主要是通过班级制度、班级活动、班级精神等共同作用,形成属于自己的班级文化,并且使这种班级文化一直发展下去,让学生受这种文化的熏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教室对于老师还有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因为小学生学习、生活、沟通等都在教室,老师们授课也是在教室,同时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主要也是在教室。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应该重视教室的环境建设。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轮流做值日,保证教室的干净整洁,班级卫生直接影响班级文化建设;装扮教室的墙壁,比如,实际上黑板报可以体现一个班级的文化,教室的后边黑板可以鼓励学生定期做一些板报,让绘画、写字好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室两边的墙壁老师可以给学生买一些贴纸,做一些学习小天地,在这里展示学生的优秀作文、优秀试卷等等,让学生们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在教室的前面黑板的上方,老师可以拉条幅。上面写上班级的座右铭,这样学生一抬头就可以看到,时时刻刻可以提醒他们,让他们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为实现班级的目标而努力。当然班级座右铭的选择需要大家集体讨论以后再做决定。另外还可以在班级空余的墙壁上贴一些名言警句。这样整个教室就会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
(二)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班级制度的协助,同时只有班级有一定的制度,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协商共同来制定班级制度,这样的制度学生们才能认可,才能遵守;引导学生都执行班规,这样整个班级才会更加有秩序;加强班级干部的引导与培养,让他们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并且还可以帮助老师管理班级;每天都要指派一名班干部来管理班级,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老师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班干部职位,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锻炼自己的机会;制定班级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这样小学生就会加强竞争学习。
(三)加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会影响小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还会影响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等等,它是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开始和归宿;确定恰当的班级目标,引导学生为了班级目标而奋斗;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舆论、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让整个班级更加团结;完善班级的评级机制,让学生之间学会欣赏;定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同学等等,丰富班级的精神文化。
(四)加强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开展班会、体育活动、歌唱比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都属于班级活动文化。班级活动文化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注入了活力,同时它还是班级精神面貌与管理成果的体现,多方面、开放性的班级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班级内举行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举行各类体育活动,比如,踢足球、跑步比赛等等,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举行诗歌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绘画大赛等,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举行各类活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学生共同努力,就可以营造好的班级文化。
三、结语
篇6
摘要:民间谚语作为各民族的口承文化记忆符号,以十分精炼活泼的口头语的形式,记录了各地方的风土人情,汇聚了久远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伦常法度、信仰观念等。谚语中所反映的民俗事象,构成了不同民族社会形态的独特类型。
关键词:谚语;思想;精神
[中图分类号]:K8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8-0169-01
文化是一个立体的系统,它是人类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并经社会认知的全部产物的系统,这个系统从外观形态及内在本质上来看,有着一定的结构层次,表层是物质文化,中层是制度文化,深层是精神文化。而这三个层次永远处于三位一体化的格局中,形成了既相区别又相渗透的多层面的整体结构系统(1)。谚语作为民间审美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民间创作在口头上广为流传、且较为定型的艺术炼话,是民众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其多层次的文化结构彰显出民族的个性、生活方式、处世哲学、生态意识等内涵,并发挥出独特的文化功能与审美特质。
文化的精神层面是人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方式及其全部产物,诸如思想体系、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谚语作为记录 “一个特定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行为、观念和态度”的文化载体(2),是在某一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被创造出来的,因而也带上了该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色彩,是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
首先,谚语对民族精神的反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通过文化创造满足人的欲求,影响文化形貌和文化性格的形成,使不同地域的民族生成各有迥异的经济文化类型和相应的精神文化特征。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是在不同背景环境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两种文化,两者的差异是自然界的结构留在民族精神上的印记。农耕民族生活在河湖密布、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的理想地带,优越的生存环境形成他们内倾型的文化性格。大量谚语反映了农耕民族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哲学、家园意识等。如“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善人流芳千古,恶人遗臭万年”等,表明农耕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人们常常以“德”和“义”作为品评人的标准,同时,汉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也要求通过内省、净化达到“德”的彼岸。如“能忍者自安,知足者常乐”、“三思有益,一忍为高”、“没事常思有事时,让人三分不算痴”、“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等表现了汉民族重礼仪、重平和、重仁义、重内省的处世哲学,以及“克己、知足、安份”的心态及“忍耐、内向”的性格特征。农耕文化也非常重视“和谐”的价值观:如 家庭生活中“家和万事兴”、“夫妻相合好,琴瑟与笙簧”、“邻居好,赛金宝”,商业活动中 “和气能招万里财”、“和气买卖赚人钱”,集体活动中 “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等谚语鲜明体现了和谐的价值观。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生产方式,很容易使人产生满足感,渴望安定的生活环境,反感战争,眷恋生于斯、养于斯的土地,产生出执著的乡土意识和爱国意识等。与尚农、务实的农耕民族文化心态不同,长期的游牧生活养成了游牧民族流动而不僵滞、变化而不呆板的思维特点和尚武、豪放的民族性格。蒙古、哈萨克等少数民族谚语对他们强健刚猛的人生风范、宽阔壮美的内心世界以及充满活力的主宰世界的气质都有所表现,使人们感受到了游牧民族生命的博大与坚强,具有金戈铁马式的阳刚之美。
其次,谚语所表述的宇宙观。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在汉语谚语这一民间智慧的宝库中也得到了充分反映。谚语中,无论是记录天文时令、节气寒暑、阴阳五行的气象谚,还是描写名山胜水、自然风光、习俗风情的风土谚,或是反映农业生产、种植饲养、收获贮藏的农事谚等,都企图通过阐释自然来观照社会、启迪人生。“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谚语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规律与人事规律相比较而存在。如“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顺天则存,逆天则亡”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等,天与人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天上有的,自然界有的,人间必然有其对应的东西。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天时进行农业生产,才能达到天遂人愿的结果,以自然规律喻人事规律是社会谚、气象谚和农事谚语取材上的一大特点。赞美祖国佳山秀水、人文风情的风土谚中同样渗透着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思想意识,杰出的人物、精灵的山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二是天事主宰人事。孔子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观念已根植于下层民众的文化心理深处,并演化出众多的谚语,反映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人活着只有“守命安分,顺时应天”的天命观,这是下层民众遭遇灾难和挫折后的无奈及悲叹。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三是天成为正义的化身。这些谚语中的天,寄托了下层人民对公理、对正义的坚定信念及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如“人算不如天算”、“人有善心,天必从之”、“皇天不负好心人”、“天道酬勤”、“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等。谚语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看出“大传统”与“小传统”的相互参透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最后,谚语和宗教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精神世界的领域里,宗教信仰对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有一定的影响。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主要是道教、佛教和儒教。儒教和道教是本土宗教,佛教是外来宗教,它们尽管教义不同,但却在中国长期并存,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并表现出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对谚语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宗教对谚语的影响表现在:对经卷的翻译和宗教词语的引入,提高了汉语的表现力,有些谚语采用了与本民族的信仰有关的宗教词语充当素材表达出新的思想内容;宗教教义和故事传说为谚语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成为新谚语创作源泉之一;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教思想直接成为谚语表现的内容。另一方面,谚语对宗教也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宗教思想的谚语和借用宗教词汇的谚语广泛流传,促进了宗教的播布,加深了人们对宗教的认识和接受。例如在中国文化史上,从外国输入的佛教对谚语的影响颇大。汉语谚语表达有关行善、造福等观念,不少是选用“佛”“菩萨”充当素材。佛教把主宰地狱死亡的神叫做阎罗王、阎王、阎王爷,汉语谚语用它作为表示凶恶、厉害、狠毒意思的素材。藏族信奉的是喇嘛教,喇嘛是喇嘛教的僧人,藏语则习惯用喇嘛一词充当谚语素材等。
综上所述,谚语是广大民众对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一种实践性的总结,一种创造性的智慧和一种科学性的结晶,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标记”。
参考文献:
[1]、参见禄永鹏著《论谚语的文化结构系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期
篇7
关键词:自考精神文化;建设;道德
一、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1.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倡导自学成才。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倡导自学成才。之所以将它定位自考精神文化核心内容是因为它可以鼓励有理想的社会青年通过参加自学考试来提升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人生理想,并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提升自己意志力,慢慢将自己培养成对社会更有用处的人才,最终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我国的具体国情导致决定人才是否成才的关键因素不仅仅是人才个体,还包括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家庭氛围,和自身的智商问题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最终决定了自考生的文化程度,但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自考主体的实践行动。如果学生自身拥有的条件再好,师资再强,环境再优,自己不努力,发愤图强的话也不可能成才。
2.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目标追求:
自考生和谐人格的形成。自考精神文化建设是学生当前最重要的思想道德培养。它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独立和谐人格的培养,因此它不仅是着眼于当前,更是放眼于未来。人格的养成是时间积累和自身努力的结果,不同的精神文化下培养的人才也不同,自考精神文化追求的是健康和谐,同时学生思想是否和谐也是自考文化的建设目标。这种和谐人格,既是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仁、智、勇”三者的统一、科学理性与人文浪漫的融通。
3.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最终归宿:
自考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教育自考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自考精神文化的最终归宿。的人本学说告诉我们,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因此,高校培养的人才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因此应该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培养,而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前段时间报纸“高分低能”的报道屡见不鲜,因此学校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己任,不能片面追求分数的高低,更不仅仅利用人的工具性价值。全面综合发展是应社会需求而出现,包含了许多方面,包括认知、实践、反思等能力要素,又包括知、情、意等个性要素,还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社会关系要素,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和谐统一。自考精神文化所强调的考生的自由发展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个人意志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自考精神文化的构建原则
1.坚持传统文化与时代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
自考精神文化的建设需要整合现有的各种文化资源,将各类文化要素进行统一的整合,协调,充分发展多种文化方式,建设更加包容,协调,内容丰富的和谐性文化,从更多的层面满足自学考试学生的文化需求。多层次文化的发展使如今社会的文化发展越来越丰富,形式多样,百花齐放,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员参加自学考试来提升自己,这不仅仅是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是人们对自我要求越来越高的体现。在对待多层次文化得看法方面,要实行批判性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质文化吸收过来并于自身实际相结合,与本国的先进文化有机融合,共同促进社会进步。
2.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最早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它们是合理性行动的两种方式。“所谓工具合理性行动,是指以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为条件来实现目的的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则指主观相信行动具有无条件的、排他的价值,而不顾后果如何、条件怎样都要完成的行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自考精神需要追求的两个方面,两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要成分是工具理性,在工具理性的基础上继续不断追求价值理性。自考学生要不断增加自己追求价值理性的能力,并追求生命的最高价值,人生有信仰,有追求,并最终养成自己的对人生的独立思考方式,形成社会主义人生关爱情怀。社会自考生利用这种工具理性可以知道自己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社会上实际出现的问题,其次,正确的价值理性可以指导自考生如何理解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从而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实现更加有价值的未来价值。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综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的选择和行动更具有针对性,避免在人生价值选择上走弯路,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升华,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和满足。
3.道德与幸福的和谐统一。
在自考精神文化建设中,幸福原则和道德原则是矛盾的双方,作为对立的两方面,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自考生需要提前明确的定义问题,是将幸福原则作为第一追求还是将道德放在第一位。当今社会人本主义发达,追求幸福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人权,虽然自古以来利己主义都是主流,但是又时常有新文化,新思想的融入。另一种情况是将道德作为最终追求,道德感是维持社会正常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他在于对人行为规范的约束方面,使人们不会为所欲为。单方面强调幸福和单方面强调道德都是不正确的,如果单纯强调幸福原则会使考生追求利益问题而忽视自己的社会义务,单纯协会求享乐主义忽视社会整体利益,相反,如果单纯强调道德原则又会压制学生自身的特性,将自身的闪光点也一并抹去。
作者:张薇 单位: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8,192-195.
[2]潘懋元,覃红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改革的成就与展望[J].教育与考试,2008,(6):5-9.
篇8
【关键词】书院文化;素质文化精神;人才培养
在书院发展的悠久历史中,形成了包括求是精神、兼容精神、民族精神在内的书院精神,正是因为有着自己的精神所在,才使得书院这一中国历史上独特的教育机构和教育组织得以存在并发展壮大。书院虽已湮没,但它留给我们的书院精神仍有其积极的意义。
一、求是精神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载:“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意思是“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研修学问在古代书院的功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多数情况下官方对书院的干预相对较少。书院研修的环境相对宽容,营造了学人实事求是做学问的学术氛围。书院多依山傍水,风景幽静。学人荟萃于此,刘禹锡《陋室铭》有言:“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研修学问的自由天地。书院里坐堂讲学、研修的学人一般都不是急功近利之人,他们奉行达则兼济天下,隐则独善其身,多有求是做学问之意。这种治学传统和研修氛围千百年沿袭下来,形成了实事求是的书
院精神。[1]九江东襟浩瀚鄱湖,西邻苍茫幕阜,南倚独秀匡庐,北枕浩荡长江,处“吴头楚尾”,又“七省通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快捷,文人骚客络绎不绝,纷至沓来[2]。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文素质的养成,九江的书院曾盛极一时,星罗棋布于各县市,其中以德安义门陈家族式书院—东佳书堂、濂溪书院,白鹿洞书院为主要代表。正是秉承了“求是精神”,才使得东佳书堂“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才使得濂溪书院在理学发展史上,处于其他书院无法比拟的核心、灵魂和渊源的显赫位置,求学、游学、拜谒、寻访者连绵不断;才使得白鹿洞书院被誉为“海内书院第一”和“天下书院之首”。
正如《论语·为政》所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做学问就是要实事求是,教书育人也要实事求是,如果违背了这个基本的原则,不仅无法培养出真正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且做出来的也不可能是真正的、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学问。学习知识要实事求是,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教书育人更是要实事求是,我们在教学管理和教育过程中要把它作为立身的态度铭记于心,时时刻刻以它来修正自己的行为,遵循着它的要义‘格物致知修身齐家’,引导着学生慢慢地去领悟,定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大学生在求学阶段,往往会在选择专业时缺乏冷静判断,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求学过程中缺乏脚踏实地精神,存在务虚做假的现象;就业时眼高手低,评价自己的水平能力不客观等方面出现实事求是缺失。社会需求和供求市场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复,不能做到实事求是者势必碰壁。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这须臾不可缺少的法宝。
二、兼容精神
庐山不仅群峰竞秀,屏风九叠,而且虚怀若谷,兼容并包。“天下名山僧占尽”,庐山则不仅有僧,而且有儒,有道,有寺院,有道观,有书院。周敦颐在北麓的濂溪书院吸收佛学、道学,使儒学得以发展。东晋慧远在东林寺吸收儒学、道学,使佛学得以发展,大大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从多元文化交融的意义上说,古代庐山可谓“一所综合性大学”。[3]这样一所综合性大学之所以能形成其精髓就在于“兼容”。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兼容,才使得濂溪书院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理学的发源地,才使得朱熹讲学的白鹿洞书院位居四大书院之首;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兼容,才有了后人也为之津津乐道的“鹅湖之辩”;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兼容,才使朱熹与陆九渊的观点进一步明确,各自在认真考虑对方批评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思想,对当时及后世儒家学术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兼容之道在“容”,有容乃大,“兼容性”是高等教育急需关注的一种素质,即培养出的人才要在不同的工作环境均能发挥其作用,不断学习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有效地解决由不同情境引发的问题。正如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我们同样也不可夜郎自大,我们要以宽厚的协作精神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加强各专业、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交流,吸取一切创造性的学术成果,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精华,培养出有本学院特色的、知识全面的毕业生。这就需要培养人才的“通用技能”—基本的读写、运算和生活技能,复杂的推理技能及与工作有关的合作、思考、工作动机等“关键技能”[4]。欲使我们的大学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强;欲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最快地适应社会,实现自我的价值,就要求我们以“容”为本,以培养具有个性的人才为目标的,锻炼学生学习“自我发现”的本领,而这种自我发现的能力正是取决于教育的兼容性。比尔盖茨-世界首富,他的致富秘密不仅是他的软件开发,还在于他的经济理念和管理创新,而使他具有这种理念和创新能力的正是“兼容性”,比尔·盖茨对兼容性有着十分精辟的理解:“产品价值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它的广泛流传。如果有两个邮箱其中一个是手工精制的漂亮邮箱,箱上有一个小孔,刚好只能容纳一个信封,另外一个则是旧纸盒做的邮箱,人们能把日常中的所有邮件都扔进去,要让你来选择,你肯定是选择开口大的容易把邮件扔进去的那个信箱,因为你愿意选择兼容性大的东西。”[5]
三、民族精神
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十分重视气节的,几千年的教育中也渗透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它持续不断地向学子们传递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明代白鹿洞书院教育大师胡居仁有言:“古之学者,必以修身为本;修身之道,必以穷理为先。理明身修,则推之天下国家无不顺治。今诸君在洞者,务必用功于此。”[6]书院非常重视培养生徒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希望这样一种社会责任感可以通过入仕为官或个人德行的提升来实现。如程朱理学的开山祖周敦颐所言:“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特征,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她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书院教育更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兴亡、民族发展紧密联系,具体落实到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要求在我们的成人成才的教育中,必须高度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又以当前的奥运会系列事件为切入点,大力宣扬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的学生做个真正的人,做个真正的中国人!时代在前进,民族精神也要与时俱进,深化和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
桑海变幻,时空流逝,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书院早已风光不再。那些辉煌的建筑群落早已淹没在历史的烟云中,只留下残垣、碎瓦、断碑。但是,书院文化的精髓,书院所蕴涵的精神,却早已和伟大的中华文化融为一体,影响着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世。
参考文献:
[1] [3] 郑慎德.中国书院教育与大学精神[J].教育研究,2004(1):121 [2] 闵正国 欧阳卫军 九江书院 辉映万代 九江日报[N].2007-08-10
[4] 周明星 陈豪好.职业教育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探析[J].职业通讯,2005(7);17
篇9
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着、发展着。我们研究着的专业--文学理论--也是如此。回想80年代初期,我们对"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口号产生了质疑。我们开始热衷于文学的审美特性的研究,热衷于主体性的研究,随后又开始热衷于文学语言的研究,"自律"的研究成为时尚。可以说在文学理论这个园地里先后出现了"审美论转向"、"主体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实际上当我们实现这种"转向"之时或之前,西方的文学理论批评界,则开始了另一种"转向",那就是文学研究的"文化"视野的勃兴。西方文论向文化视野转移,有其自身的原因。资本主义越是发展到晚期,自身的社会问题就越多。如种族冲突、阶级冲突、性别冲突、东方与西方的冲突、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冲突、工业与自然的冲突等等,都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是由西方现代性--理性的弊端造成的。文学读者已经对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新批评"和五、六十年代的结构主义感到不满足,因为他们主张文本绝对"自律",就艺术谈艺术,就形式谈形式,完全脱离社会与现实。他们囿于文学文本自身的做法,使读者无法从他们的笔下看到时代的面影和现实中紧迫问题的发展。阅读文学的大众,绝大多数总是关怀现实的,文学大众对"新批评"感到厌烦,他们要求有一种切中时弊的批评模式,这样就有一些理论批评家要超越"新批评"和结构主义,重新重视文学的"他律"性。他们强调文学艺术处于某种文化关系中,强调文学艺术作品不论如何"独立",都不可能与社会文化毫无关系。相反,他们认为文学作品中有丰厚的文化意义,文学艺术作品不能不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视野的文学研究逐渐成"气候",各种"主义"应运而生。针对种族身份认同问题,出现了"东方主义"批评,针对性别对立问题,出现了"女权主义"批评,针对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冲突出现了"后殖民主义"批评,针对文本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出现了"新历史主义"……这种文化研究发展到极端,甚至提出了文学研究中的"反诗意"的观点。当西方兴起这些浪潮的时候,我们的理论界正在进行"审美"的狂欢、"主体"狂欢和"语言"的狂欢,直到20世纪末,我们才发现我们又"落伍"了,要求走出"审美城",呼吁建立中国的"文化研究"、"艺术文化学"或"文化诗学"的要求,也被提出来了。这种趋向实质上是对西方现代性--理性的反思和批判,文学必须面对如何抵制旧理性弊端的问题。
但是我认为,我们今天提出文学的文化研究,并不是在西方的面前"落伍"的问题。文学的文化研究的根源在中国自身的现实。近2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出现了不少可喜的新变化,故步自封的局面被打破,思想解放冲破了许多原本是封建刻板的条条框框,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毋容讳言的,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社会文化问题,总起来看是一个人文精神即理性精神丧失的问题,这是由于旧理性走向自我否定造成的。当前,我们面临着感性主义泛滥的局面,主要的是"拜物主义"、"拜金主义"、"商业主义"等。"物"、"金"、"商业"都是好东西,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是我们追求的东西,但是一旦"唯"这些东西为圭臬,为上帝,为神明,人文精神就受到了侵蚀、压迫和消解,道德水准下降,腐败现象蔓延。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群众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文知识分子,对文学艺术中一味宣扬上述种种生物望的作品表示不满,对于一味玩弄语言形式的作品不满,对于没有血性的没有爱憎的没有鲜明文化价值的作品不满。要求理论家批评家不能不关心现实,同时也不满过分专注于作品形式的"内部研究"和过分关注于诗情画意的审美批评,希望将文学研究和批评更多地触及现实问题、都市与乡村问题、东西部问题、廉政问题、古今问题、中西问题、性别问题、大众文化问题、文本的价值阅读问题……不但如此,而且在解读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也要放到原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把握和分析,揭示其真实的文化蕴涵,以便帮助今人了解古人和外国人是如何来解答他们生活的时代的社会文化问题的。总之,中国当代文学现状要求重建理性精神,走向文化诗学。所以,我们今天在文学理论学科中强调文化视角,乃是根植于我们自身现实的土壤中,并非从外国搬过来的。
文学理论学科要发展,就不能不随着时代的要求做出新的应对。目前开始受到重视的文化研究,对文学理论学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文化研究的所谓跨学科反学科的方法,可能冲垮原有的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过分政治化的话语,也可能让文学理论面临新的挑战。但是,文化研究由于其跨学科的开阔视野和关怀现实的品格,也可以扩大文学理论研究的领域和密切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使文学理论焕发出又一届青春,使文学理论原有格局发生变化,这难道不是一个发展自己的绝好的机遇吗?
西方流行的文化研究中带有真理性的观点和做法,如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重视文学艺术与语言、神话、宗教、历史、科学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有分析地加以借鉴,世界上一切好的又是适用的东西我们都可以拿过来,这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但我们有我们自身的社会现实问题,我们要从我们的社会现实问题出发,文化研究应该走自己的路。对于西方那种过分政治化的文化研究,对于"反诗意"的文化研究,我们认为是不足取的。我们大可不必走西方那种以一种方法取代另一种方法的路子。文学理论的建设应该是累积性的,如""前几十年来积累起来社会历史批评经验,在经历过""的教训之后,在新时期开始那些年代所取得关于文学审美特性的成果,关于文学语言特征的成果,还有其他成果,只要是好的,具有真理性的,不但要继承下来,而且要继续研究下去。在审美、主体、语言和其他方面,仍然有发现的广阔的空间。对于文学的文化研究来说,文学的诗情画意是其生命的魅力所在,怎么能把"诗意""反"掉呢?我们仍然坚持,文学批评的第一要务是确定对象美学上的优点,如果对象经不住美学的检验的话,就值不得进行历史文化的批评了。文学是诗情画意的,但我们又说文学是文化的。诗情画意的文学本身包含了神话、宗教、历史、科学、伦理、道德、政治、哲学等文化含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诗情画意与文化含蓄是融为一体的,不能分离的。中国的文化研究应该而且可以放开视野,从文学的诗情画意和文化含蓄的结合来开拓文学理论的园地。这样,"文化诗学"就不能不是文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文化诗学"仍然是"诗学"(广义的),保持和发展审美的批评是必要的;但又是文化的,从跨学科的文化视野,把所谓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贯通起来,通过对文学文本的分析,广泛而深入地接触和联系现实仍然是发展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机遇,"文化诗学"将有广阔的学术前景。我们不必照搬西方的文化研究。外国的文化研究与我们的文化研究究竟有什么异同?一般认为,国外的文化研究从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开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主要特色是一种政治批判,认为资本主义到了晚期,早期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已经被文化的渗透所代替,是让人异化,舒舒服服地变成奴隶,成了奴隶还感觉不到,文化研究就是这样一种对资本主义的政治批判。它关键的词语是种族问题和东方主义、性别问题和女性主义、地域问题和社群主义、阶级问题和社会主义,古今问题和新历史主义等。其研究是从西方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出发,从而选取了这样一些话题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一批批的文艺学流派。我们的文化研究则要走自己的路,或者说要按照中国自身的文化实际来确定我们自身的文化诗学的思路。我现在所想到的是,我们的文化诗学研究,就内容说可以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文化语境的研究,不论我们是研究现代的文学问题还是古代的文学问题,都必须把问题放置到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去把握。这并不新鲜,我们过去也常这样做,但我们常常不够自觉,更多的时候,就理论问题谈理论问题,注意的是形式逻辑,所以别的专业的人士常说我们搞理论的人所写的文章比较空。文学诗学应该自觉改变这种状况,使我们讨论的问题进入社会文化语境,在语境中我们所讨论问题的社会性乃至政治性必然就会凸显出来,文学理论就自然会摆脱那种脱离现实的状况。第二是现实社会文化问题的正面研究,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今天,累积的问题很多,文化诗学就是要有问题意识,我们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我们的文化研究应该找到我们自己的问题。
我认为,就当前而言,我们关注的问题起码有这样八个。首先是古今问题,就是对古代的文化遗产,我们究竟采取什么态度?古代与现代的关系究竟如何?现在这方面的问题争论很激烈。比如说搞现代研究的就不理解搞古代的,而搞古代的也未必了解搞现代的。搞现代的认为搞古代的钻到故纸堆里去了,对现实的问题不关心了。我认为这是个很大的误解,其实搞古典的也是在探究中国几千年的优秀的文化资源如何来为我们所用,来拯救我们现代人的灵魂,来重新构建我们的灵魂。搞古代的往往认为搞现代的人没有学问,古文都不懂。我一直主张古今要对话,古和今是两个主体,要进行对话,要把古代的东西激活,然后进行对话,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其次是中西的问题。与古今问题一样,哪些可以全球化,哪些不可以全球化,实际上这也是文化研究中很热的一个问题,这里面问题很多。我认为,中西问题是一个对话和共享的问题。再次是中西部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中国的问题。东部经济发展,而西部经济落后了,然后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现在中央讲"开发西部",如何"开发西部",这里面的问题是很多的,都是要反映到文学里面来的。比如将来会不会产生"东部文学"和"西部文学"。两者如何互动,像这些问题都是要用文化的视角才能加以解决的。地域不同产生种种不同,包括文化不同。现在文学上有所谓"陕军东征"。再比如张艺谋电影与南方的电视剧《南方有嘉木》就很不一样的。第四个是性别问题,它仍然是一个问题,现在有些学者在搞女权主义,这是可以理解的。第五个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问题。对于大众文化现在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这是必须充分加以关注的问题。第六个是商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问题,这是一个相互制约的问题,也是非常尖锐的问题。第七是自然环境的保护问题,现在有人提倡"绿色文学",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第八是法与权的问题。现在的许多社会问题就是从权钱交换引起的,社会秩序中所出现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都与此有关。
篇10
汉代瓦当篆书和镜鉴铭刻篆书,内容、形式多样,出土数量极多。这种类型的篆书能够随形布势,增删就形,新奇可爱,独具匠心,是汉代特有的篆书类型。
汉代印章篆书出土数量极多,是印化了的小篆文字,其特点陶宗仪在《辍耕录・印章制度》中描述的最为贴切:“白文印皆用汉篆,平正方直,字不可圆,纵有斜笔,亦当取巧写过。”在平整严正中表现出雍容静美,是后代学习篆刻者取法的无尽宝藏。
汉代砖铭和画像石题铭篆书,与碑版、碑额篆书相比,少了书写的意味,却多了几分匠心,将数量不多的文字安排在一起,互相咬合、互相牵制,显得浑然一体、雄厚苍茫。
汉代简牍帛书中的篆书,书写烂漫多姿、活泼可爱,是一种原生态的手写体。
篆书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书法艺术也在继承了秦代小篆写法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审美追求和技术表现。
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采用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秦代篆书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就是李斯所写的泰山、峄山、琅琊台、会稽、之罘等刻石。李斯是法家人物的代表,法家之于审美采取的是“好质而恶饰”的主张,反对各种形式的装饰。这也正是李斯小篆“省大篆之繁缛以趋简易”、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齐的原因。
秦亡汉兴,汉初采用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治国,汉武帝时又采用了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法家的审美思想相比,道家审美观超越了功利性的羁绊,而儒家审美观则强调了文(饰)与质的辩证统一关系。讲实用性也讲审美性,这是汉代美学思想对于秦代美学思想的突破,也是汉代艺术繁荣发展的一个原因。
如果说以道、儒思想取代法家思想促使汉代审美趋于开放,那么,地域文化对于汉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说到:“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汉起于楚地,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
与北国文化不同的是这种弥漫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南国楚文化,充满了想象、神人交织、赤兔金乌、羽人戏龙……就像屈原《离骚》中所说的那样,“佩缤纷其繁饰兮,芳霏霏其弥章”。注重雕饰、充满想象,是其显著的审美特征。汉赋、汉帛画、汉雕塑、汉画像石等无不彰显着这种缤纷浪漫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