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文章范文
时间:2023-04-10 22:0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便于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反思,以总结经验,找准问题,发扬成绩,纠正错误;
(2)把握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3)试图探讨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及与素质教育相悖的有关问题,使数学学科价值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和有效发挥,更好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赖心理
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乐于此道,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一块黑板、一道例题和演算几道练习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高涨的激励情绪,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2.急躁心理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
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
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缺题设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
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
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等等"。
3.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不可否认,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另一方面这种定势思维的单一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等。
4.偏重结论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讲,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比分数,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过程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至于思维变式、问题变式更难见有涉及。从教师方面来讲,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很少顾及"数学过程"。从家长方面来讲,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从不过问"过程"。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偏重结论心理。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难以深刻领会结论,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还有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中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具体地讲,存在的影响因素有如下一些:
①"应试教育"大气候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付;
②对素质教育缺乏科学的全面的理解;
③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④数学学科价值还未真正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认识;
⑤教法单调死板,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灵活性;
⑥学法指导不够,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头;等等。
二
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坚持"四重、三到、八引导",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
"四重",即重基储重实际、重过程、重方法。
1.重基础
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实际
一是指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
二是指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三是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重过程
揭示数学过程,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二是要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三是要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四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总之,要"以启发诱导为基幢,"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
4.重方法
"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所谓重方法,一是要重视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过程,掌握解题方法;二是要重视学法指导,即重视数学方法教学。数学学法指导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它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审题答题,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对解题过程和数学知识体系、技能训练进行回顾和反思,等等。
"三到",即教师要做到心到、情到、人到。"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忘,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从而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课堂步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运动"。
"八引导",即学科价值引导、爱心引导、兴趣引导、目标引导、竞赛引导、环境引导、榜样引导、方法引导。
1.学科价值引导
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学科价值,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知识。
一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悠久历史;
二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特别是它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要让学生明白当前的数学学习与自己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能力增长的关系,使其增强克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自觉性,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
2.爱心引导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征询他们的意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向他们奉献一片挚诚的爱心。
3.兴趣引导
一是问题激趣。"问题具有相当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经努力可以克服困难,但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创造条件寻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并非一蹴而就";
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语言激趣、变式激趣、新异激趣、迁移激趣、活动激趣等等。
4.目标引导
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教学目标体系,包括班级目标、小组目标、优等生目标和后进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标要既有长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既有总体性的又有阶段性的,既有现实性的又有超前性的。对于学生个体,特别是后进生和尖子生,要努力通过"暗示"和"个别交谈"使他们明确目标,给他们加油鼓劲。
5.环境引导"加强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开展"一帮一"、"互助互学"活动;加强家访,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征求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使学生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
6.榜样引导
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一是要在教学中适度地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二是要引导学生向班级中刻苦学习的同学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近体效应";三是教师以身示范,以人育人。
7.竞争引导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建立竞争机制,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比、学、赶、帮争先进。
篇2
【关键词】厌学 焦躁、紧张 自卑 非智力因素 课业负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60-01
目前,不少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待于提高,尤其是学习心理水平令人担忧,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据调查,当前在许多学生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学习心理障碍,诸如厌学,过分紧张、恐惧,焦躁不安,自卑、退缩,忧郁,消极懒惰,缺乏兴趣与信心,学习目的不明确等。厌学,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疲倦现象。主要表现为学习不主动,不按时完成作业,情绪消极,做事拖拉被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沉沉,甚至迟到、早退、旷课。随之而来的学习效率下降。其它造成厌学的原因可能来自教学的各个环节,诸如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态度简单、粗暴,学习任务过于繁重,学习周期比较长,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过分贪玩或受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的干扰等等。
焦躁、紧张是一种消极不安的情绪校验状态。适度的紧张对学习是有利的,可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过分的紧张则相反。目前,小学生的紧张情绪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害怕考试,二是害怕课堂的提问。
与过分紧张相反的是有的学生紧张感太差,不知道抓紧时间学习,玩玩闹闹,对学习成绩漠不关心。这种心态同样影响学生的学习。他们在学习上不肯努力,不求上进,学习任务完不成,常常表现为不积极思考,抄袭作业,甚至请人。这些同学往往认为“读书无用”,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自卑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严重障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极大。自卑这种现象在中高年级存在的较低年级要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们开始有了羞耻感。较差的成绩使他们羞愧、不安,自尊心受到伤害,由于某些原因他们的成绩不能马上提高的时候,这种复杂的心理便可能转化为自卑,走入心理的误区。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合理的处理,很可能会影响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产生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这类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轻视自己,自甘落后,自我消沉。即使希望上进,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可能来自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人。
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表现复杂,多种多样。要想消除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多方相互配合来进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一、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我们知道,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中,智力因素是核心,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有重要补偿、促进或抑制作用。古今中外,一切在学业和事业中有成就的人,他们除了有良好的智力因素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定的学习信念,坚忍不拔的学习意志,良好的学习行为,科学的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优与劣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得失成败。
人的智力要提高,必须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学习的效果与他本人的动机、情绪、爱好、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联系。现在的学生往往有着良好的智力因素,他们想象力丰富,记忆力也不差,但是由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欠缺。而不会成为学习的自觉者。另外,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勤能补拙的例子,从正面说明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教育的过程。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学习。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出天才”。第三,要对学生加强挫折教育,培养顽强毅力,增强拼搏精神。学习生活中挫折、困难、打击、压力总是难免的,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产生挫折的生理的、心理的因素,并指导他们如何克服类似的问题,还要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挫折耐受力以及对待挫折的积极的心理态度。第四,对学生加强学习行为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处理好玩与学的关系。
二、减轻小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把他们从紧张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到底有多重?请看一个小学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早晨,7点多开始早读,上午4节课和早读课基本上连起来了,下午按规定是3节课,但是,无论冬夏春秋,小学生们都是到天将晚时才能从教室中解脱出来。虽然,“五严”禁令颁布以后这一形势有所好转,但是,各种补习班及作业又铺天盖地的袭来。搞得老师疲惫,学生也精疲力竭。学生们回到家后,还要完成各种家庭作业。孩子们一面写一面瞌睡是常有的事,当晚若是写不完,第二天早上一早还要继续写。
这种现象并不是个别的。如此作息,就是成年人想轻松地承受下来,恐怕也成问题。在这种环境里孩子们失去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无法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无暇参与有益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心理上会不出现问题吗?会不造成厌学、焦躁、紧张等心理障碍吗?小学生课业负担繁重的原因虽然来自许多方面,但和我们的教育体制有重要的联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劳逸结合,把学习当作有乐趣的事情,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的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 M·S·斯特娜 著 张艳华译 2001年 京华出版社
篇3
一、根据《 纲要 》精神,遴选国学经典
《 纲要 》指出:“中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明成果,遵循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根据这一精神,我们以坚持“两个贴近”的原则来严谨地遴选适合学生学习的国学经典。
一是坚持贴近时代特色。我们今天谈学“国学”,是发扬“国学”,绝不是复古。因此,我们要防止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过程中不加分析批判地一哄而上,一定要以21世纪的时代需要和人本发展作为标准,吸取那些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健康成长有益的传统文化要素,用传统中的优秀美德来滋养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性情,促进和谐发展。
二是坚持贴近学生生活。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都要符合未成年人的年龄和身心发展实际,要有选择、有针对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深浅适中、浅显易行的资源。未成年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重点可以放在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特别是文明礼仪的养成上,要让他们对为人之道、处世之道、人际交往的规范、礼仪、责任有正确的把握和实践,而不必先形成抽象、理性的所谓人生观。
根据这“两个贴近”原则,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最具代表性的国学经典有三部。
1.《 三字经 》
古往今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如若一部书被尊为“经”,这就标志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耀。历史证明,无数的中华儿女就是靠《 三字经 》的启蒙,开始了他们求学求义的生涯。《 三字经 》就是这么重要的一部传统的启蒙经典,它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传统,它用简洁的语句、凝练的方式,把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所集聚下来的最重要的道德、礼仪与知识凝聚于内,值得学生好好研读。
2.《 弟子规 》
《 弟子规 》包含了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重要思想,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这样的一部书,正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用来教育孩子、使之形成良好礼仪和行为的经典教材。小学生学习《 弟子规 》便是让孩子从小养成守规范、明礼仪、懂道理的好习惯,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长大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
3.《 论语 》
“半部《 论语 》治天下”,《 论语 》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是治国之本,而在日趋躁动的现代社会,《 论语 》更是我们的“心灵鸡汤”,它教给我们怎么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生成有智慧、有价值的人生。
二、结合素质发展,研学国学经典
面对国学这块深邃的文化瑰宝,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呢?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就是一把打开宝库的钥匙。学校组织学生研学国学经典,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在学生文明素质、道德涵养的发展上。
1.积极引导,留精去粕
在研学国学经典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和谐社会的要求和《 纲要 》的精神,剔除国学中不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素质发展需要的内容,正面、积极、创新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如《 三字经 》当中“君为臣纲”的说法应该废止,《 道德经 》中“白马非马”的唯心观念要给予纠正,《 弟子规 》里边孩子要绝对服从长辈等观念,要在学生自主理解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帮助理解,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判断力,又能促进学生辩证的思考力,这样的教育才是陶行知先生所称的“活的教育”。
2.熟读成诵,融会贯通
《 三国志・魏书 》中有这么一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小学生研习国学不仅要多读,更要带着思考去读。沈阳师范大学刘兆伟教授曾给予过指导:“读和背都是很好的学习国学的方法,但哪些需背诵,哪些要朗读,应注意掌握分寸。另外,要重视提高教师的国学素质,只有他们读得懂、理解得深,学生们才会得到国学经典的良好熏陶。”只有让学生所读之书与学生的思想贯通起来,才能大受裨益。
3.行成于思,举一反三
在科学的阅读指导下,背诵不是目的,活学活用才是最重要的。例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百善孝为先”,所以《 弟子规 》要求孩子“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这寥寥数语看似简单,但是要做到却很难,所以教师不能把它简单地当成学习和背诵的过程,而应当成反复实践和不断反思的过程。
三、搭载活动平台,践行国学经典
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本性是其本性和环境力量持续不断交替影响的结果。因此,搭建丰富的活动平台,创建浓厚的践行氛围,是学生形成良好文明礼仪、实现道德升华的重要一环。
1.营造良好氛围,经典唱响校园
一是将国学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廊、电子屏、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等传播媒体,大力宣传学习国学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激发师生学习国学的热情,使每一位教师都行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争当礼仪少年”的良好氛围。二是将国学教育与课堂教学延伸相结合。成立各个层面、不同内容的国学兴趣小组,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深化了国学教育活动,产生国学亲近感,调动践行积极性。三是将国学教育与考评机制优化相结合。依据《 纲要 》要求,采取“过程评价”“定量评价”,实施文明礼仪绩效考评,营造制度氛围,保障有效实施。
2.开展教学研究,走进研习课堂
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师层面进行积极的推动,才能使教师的教学更加有效,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学校可借力发展,通过聘请专家开设讲座、组织教师培训、开设国学讲堂等形式,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发挥语文教师骨干力量,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具有校本特色的研究课题,关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寻有效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的新方法、新途径。
3.结合阵地建设,开展多彩活动
理论要与活动相结合,学才能为所用,所以学校可以以少先队阵地为依托,为学国学搭载适宜的活动平台,为学习国学提供践行的机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团队会、校园艺术节、队报队刊、红领巾广播站、家长学校活动等途径,为开展学国学活动提供积极的支持和保障。学校还可以抓住开展“四好少年”活动契机,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养成教育融合在一起,开展在经典文化引领下的系列主题活动,通过这些形式扎实地开展美德教育,让中华传统美德深入学生的心灵。
篇4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161-02
学困生是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如何使这类学困生的学习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符合教育的质量标准,是涉及到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行素质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类学生的转化。“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工夫”,优等生将来会成为科学技术人才,学困生走向社会后同样会投入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并将在基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而且是现代化建设的大多数。对他们的关注实际上是对社会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关注。现在的学习成绩并不能决定其未来!我们知道很多人的成长经历都经过了“学困生”、“差生”到大科学家、伟人的蜕变。
一、学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是学习学习困难引起的心理偏差。二是学习困难引起的性格障碍。三是学习困难引起的能力上的差异。四是品德心理的偏差引起的学习困难。五是智商不高直接造成学习成绩落后。六是学习方法呆板,思维狭窄学习成绩难以突破。七是学习马虎,知识残缺,成绩不稳。八是骄傲自满、放任自流。九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风不正,对待学习弄虚作假,或在学习上投入精力少、时间少。
2、家庭教育的原因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个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有的家长严重忽视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完全忘记了“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有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不是过分溺爱、百般呵护,就是严加管教,大声训斥,稍有过错,便是责骂甚至体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还有的家长品行不端,父母沾有酗酒、赌博、偷盗、吸毒等恶习,或夫妻不和闹离婚,致使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和应有的家庭温暖,心灵受到巨大的创伤。特别是农牧村家长大多数文化素质不高或者较差,且其父母多出外打工,或忙于田间,家庭教育滞后。
3、学校教育的原因
一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高分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优、中等生,忽视甚至会歧视学困生,对那些优、中等生有着很高的期望,而对学困生的期望值普遍较低。教师对不同学生在教学教育态度上的差异,造成了学习机会的不平等。二是教师无法有针对性因材施教,缺乏对学困生的深入了解,忽视了学困生的学习潜能。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理解上出现困难。只好生吞活剥,前面理解不透,后面自然就跟不上趟。教育教学方法不当,“满堂灌”的多次重复同样的东西,没能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三是学校教学活动主要围绕升学考试的指挥棒运转,而极少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评价,基本上按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必然加剧学生学习上的两极分化,使一部分学生不断产生学习困难,成为学习困难生。由于老师对学困生产生的各种歧视,学生对老师便有了一种模仿,他们也疏远、歧视学困生,不跟他们交流、玩耍,这样无形中更让学困生增加了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四是学校生活枯燥,加之教师的教育方法单一粗暴,不究犯错原因,只是一味责罚,公开揭短,漠视学生的尊严,结果学生厌恶学校生活、抵触老师的教育,产生厌学情绪
4、社会的困扰
一是由于人与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出现人对人的信任度在降低。同时,对人的 焦虑度在不断上升。又如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诸如枪杀、盗窃、拐骗、桥塌、火灾、交通事故等也同样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对整个社会充满了一种恐惧感。二是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使学生产生读书无用的念头,尤其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富裕的学生这种情况更为严重。有的学生经不起网吧的诱惑,整天沉迷于网吧虚拟的网络世界一撅不振,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积极性。三是社会风气不正,同伴群体的消极示范,使学生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虽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但社会这个教育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社会文化规范失调,社会信息污染,黄色书刊、录像,黄色网站禁止不力,会严重侵蚀学生的心灵,浪费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从而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下降,进而产生对现实认识不足和不能正确定位自己。
二、解决学困生心理障碍的对策
1、积极做好家校沟通,加强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一是家长为子女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注重对子女的正确引导;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子女的身心和生理变化,变教育方式的严格僵硬为灵活机动;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只是分数,指导孩子提高创新动手能力而不是包办代替;与孩子一起研究探讨,共同感受失败的烦恼,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是家长加强与学校老师的联系,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协助学校、教师教育孩子,使其能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健康发展。协调好家庭和学校的关系。
2、利用社会环境,加强引导,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是社会应积极配合、关心学困生的成长教育,清理整顿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图书、音像制品、娱乐场所等。建设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成长的文化活动场所,搞好社区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给学困身心发展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空间环境。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二是社会加强引导,提高学困生分辨能力。多想办法帮助他们认识各种社会因素的本质及其影响,提高其分辨能力,增强其免疫能力。如在学生中普及法制教育;经常利用班会举办社会公德知识讲座等。三是为了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防止不良社会风气、丑恶社会现象的消极影响,学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活动,吸引学困生积极参与,在帮助学困生远离不良社会影响的同时,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知识。
3、老师要更新观念和方法,加强管理
一是统一认识,更新观念。长期以来,学困生转化问题就是教育界的一大难题和研究热点。尽管不少专家也提出了这样那样的观点、建议。但实际教育过程中,有的教师认为教育转化学困生“费力不讨好”,不如培养优生“名利双收”,对学困生只要管住不出事、不添乱、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就达到了目的。观点上的偏差使得教师不可能真正从学困生本身的健康成长和身心特点出发,开展教育转化工作,而是简单地对学困生实行“高压政策”和强制手段,结果是管住了人,管不住心,甚至激起其逆反心理,大大弱化了转化工作的效力。二是加强管理,更新方法。为加大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力度,老师要创新工作方法,如教师必须找学生谈一次心,教师必须给学困生提供一次表现机会;发现并表扬学困生的一个优点;必须与学困生家长联系一次;教会学困生一个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法。
4、利用学困生的心理矛盾,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学困生真正转化
一是尊重学困生,维持学困生心理平衡。 二是培养学困生自强能力,挖掘学困生的潜能。三是开展心理知识专题讲座,消除学困生心理障碍。四是做好心理咨询和辅导,引导学困生健康快乐成长。五是学习上进行辅导,生活上关心,经济上救助。
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只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时间,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学会他们所学的东西。”学困生缺乏学习的意识,与他们在学习以及活动中缺少成功体验有密切关系。多组织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其特长,有意识地让学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并对他们的正确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和鼓励,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要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去发现挖掘学困生的优点和闪光点进行适度的表扬,肯定其点滴进步,激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发展,使学生感到成功且被尊重的愉快,并从成功中树立信心。
总之,学困生人格的和谐发展是在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教育下,逐步完善和形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朝夕之功。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心理发展的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用宽厚之心、博爱之心、敏锐之心去理解研读学困生的心理。除上述转化策略外,还应把握好转化的时空机遇,使之成为遵规守纪、爱学习或是各具特长的好学生,这样有益于学困生本身,有利于家庭和睦、美满、幸福;有利于学校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有利于消除社会隐患,增进社会和谐、稳定、进步。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篇5
[关键词]校园文化;中职学生;心理成长;心理健康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中最为重要的精神文明,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承载着学校自身所蕴含的人文气息和精神文明,校园文化不仅是由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育思想、课外活动、学校物理环境建设以及一切教学研究活动等共同构成的,它也是学校全体学生和教师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日积月累形成的,是全体师生智慧的结晶。校园文化的功能是为了实现学校的培育目标,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如何利用校园文化为学校的教育目的服务,成了中职学校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校园文化就像一只无形的手,为学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是潜移默化的,不管是不是学生自愿的,学生只要置身于校园之中,总会被学校的文化所影响,学生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就会被校园文化所提倡的精神、所形成的气氛所感染,并且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逐渐接受这种文化,认同这种文化,最终内化成自身的思想意识,并且以行动表现出来。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团结友爱的集体精神、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进而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二、校园文化对中职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学生成长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场所就是学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强大和重要的。总的来说,校园文化对中职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声无息的,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有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它们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同等重要的。首先,学校的物理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气候、环境、位置、景观设计、宣传物、布局构造、教室环境等,这些都属于学校的物理条件。良好的物理环境在一定情况下也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活动。校园的花花草草、舒适的环境可以带给学生美好的享受,好的学习条件可以激发学生乐于学习;学校的名人塑像、假山小亭,可以带给学生理性的思考。总而言之,学校的物理环境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成长。其次,校园文化中的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显得更为直接和强烈。校园文化中的心理环境主要是指人文环境,包括学校的教学理念、校风、班风、人际交往等。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可以有效地鼓舞学生的意志力,促进学生努力学习,赋予学生敢于与困难斗争的勇气;良好的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学习目的都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和谐的人际交往是良好的校园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和谐、友爱、互帮互助的校园中能够获得一种心理安全感,获得一种心理支持感,在这种和谐的心理环境中,学生那些不好的情绪和心理问题也能得到相应的缓解。而不友好的校园交际环境会带给学生一种焦虑和紧张感,这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理问题。
(二)校园活动是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
活动是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载体,在活动和交往中学生的心理品质逐渐建立。而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也主要指学校的活动和交往,校园文化以校园活动的形式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影响。校园活动多以学习、游戏、比赛、班会、科技活动、文艺活动、社会实践、探究性活动的形式展开,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心理得到成长。比如,学校通过春游和秋游的活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和情感;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调查、参观和访问的活动,建立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工作意识;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帮助他人、热爱劳动的精神;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军训等锻炼活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永不言弃的决心。所以说,学生的心理成长离不开校园活动,校园活动的开展能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心理机制,而学生心理机制的逐渐成熟又进一步推动着校园活动的开展,丰富着校园文化,可以这样说,校园文化和学生心理成长是紧密相连的。
参考文献:
[1]姚玉琴.创造守候和陪伴孩子成长的本真文化[J].江苏教育研究,2008(3).
[2]黄炜,陈芳其.苏霍姆林斯基论校园环境建设[J].外国教育研究,2003(6).
篇6
写作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是,长期以来,一些心理障碍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活动的进行,致使学生害怕写作,不会写作。鉴于此,分析研究学生在作文中的心理障碍,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具有极大现实意义。学生在作文中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畏难心理,对作文怕而却步
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对作文存在不同程度的畏难心理,作文差的学生尤其如此。面对作文常常愁眉苦脸,不知所措,结果作文总是失败,不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以致对作文失去信心,丧失斗志。
中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自身知识欠缺、基础薄弱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内在因素。一些学生语文基础不扎实,能力低 ,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虽学习了一些写作技巧,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不能运用,不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因而在作文中往往是题材陈旧、结构杂乱、中心不突出、语言不精练,再看到较低的评分和不好的评语,心理上愈加苦恼和自卑,丧失信心,并逐渐发展成影响作文积极性的心理障碍。
个别教师在教学中指导方法不当是造成学生作文畏难心理的外在因素。有的教师在作文指导中不能正确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诱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只是简单地写出文题,提出要求,干巴巴地讲些写作理论,学生对此毫无兴趣。再有教师意识不到讲评的重要性,只对少数优秀作文大加赞扬肯定,忽视对中等的分析和对下等的鼓励。长此以往,多数学生产生作文只是好学生的事的想法,进而失去进取心和自信心,产生畏难心理。
心理学表明,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要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作文的拟题要切近学生实际,接近生活,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作文的指导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有话可写,乐于写作。比如初中生第一次作文“介绍我自己”上课时我先让同学们以小组互动的方式作自我介绍(事前我已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明确了写作的重点),然后小组推荐优秀组员在班上进行自我介绍。在互动过程中,既增进了大家的了解,又能使同学们在聆听时取长补短。第二节的作文课就能水到渠成、一气呵成。其次,教师在作文的讲评时能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大到篇章,小到字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把每一次作文看做是一次快乐的旅行。畏难心理自然消失。这方面我有切身的体会,我曾给同学们开过这样一个玩笑:“只要你文章中有一点阳光,我就能让你发出夺目的光彩”的确每次讲评时,学生都兴趣倍增,因为他们知道,在老师的眼里,他们的文章,即使是补丁满满,但仍有宝石在闪光。
2 素材贫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作文是学生对生活认识的一种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素材储备的数量多少、质量高低,都影响着学生的思维,素材准备不足,质量不高,大脑思维加工缺乏原料而无法产生新的意识,联想和想象中的新形象就不能浮现和形成。
学生素材缺乏的根本原因是感官迟钝,缺乏对生活的认真观察,生活和知识积累不够。学生对生活视而不见、见而不思,很难在头脑中留下清晰、鲜明生动的形象。而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平时多读、多看、多思考、多动笔,不断丰富知识,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我的做法是,利用一切条件,丰富学生的积累,比如讲课在对作者进行介绍时,我有意识将作者的经历在某一方面给予强调,比如“磨难•成才”方面,有遭受巨刑却难磨其志、给人类留下鸿篇巨制的司马迁;因“乌台诗案”被贬出朝廷却造福一方的苏轼;出身贫苦却能顽强和生命抗争、写出大量惊世作品的杰克•伦敦……
3 思维呆板,对不同类的作文难以进行“量身定做”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只注重学生对问题寻求唯一答案,养成学生求同思维的习惯。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思维陷入肤浅片面,没有新奇性、独特性,遇到问题总受思维定势的干扰。思维呆板影响学生审题,使之抓不住题眼,常以某种定势思考问题,不会剖析事理,缺乏对事物的敏锐洞察力,不能变换角度去研究问题,得不出精辟独到的见解。写出的文章缺乏深度和新意,让人读起来索然寡味。
篇7
我认为:欲解此惑,就必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深入的剖析,要对症下药,进而采取正确的对策。我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结合语文教育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一、正确分析心理障碍。
何谓心理障碍?就是所有不健康的心理及倾向,也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上的异样表现。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主要是指学生在识记、阅读和写作学习等方面的困难。他们不能把书上的符号变为有意义的概念,甚至不能引起视觉的共鸣,导致学习进度缓慢。其主要表现为: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缺少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思维缓慢,观察不仔细,不能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常常言语混乱,说话时经常中断句子和概念,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比较差,很难看透事物的本质;不能很快回忆起以前的事,对于某些事件可能有过强或者过弱的记忆。总而言之,就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我根据这些表现,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做如下诊断: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属于轻度心理失调,是持续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或长时间从事某个单调的工作所引起的不适而导致的。
二、诱发心理障碍的因素。
1.难突破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还没有普及,未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和运用。通常情况是,学生在初读文章时能被吸引,但若教师反复分析,新鲜感就消失了。由于讲解的教学内容枯燥、繁琐,大同小异的教学模式古板而单调,教师试图用其思维捷径去代替学生的感受,再加上教学语言的平淡、无趣,以及要求强制完成的大量练习的机械和繁琐过程,这些不但不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反而会使已经形成的兴趣丧失,甚至视学习为一种负担。
2.很难获得成功。语文不同于数、理、化等其他自然学科,学习的难度相对较大(知识点分散,且系统性弱等),学生一般很难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一道几何证明题被证明出来,一个物理或化学实验取得成功,会让学生满心喜悦。任何人都愿意去做容易获得成功的事,况且作文的本身就受知识的储备多少、对事物的认识正确和分析准确与否、语言表达好坏等因素的约束。因此,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普遍现象就是怕写作文。
3.承受过重的压力。现在的中学生承受过重的心理压力,无论是望子成龙或是望女成凤的家长,还是受优秀教学成绩诱惑驱动的教师,都对学生的学习抓得非常紧。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中接受最多的教育就是认真读书,为今后职业的选择创造有利条件。在众人反复要求的逼迫下,学生大部分时间遨游在书本的海洋中,如笼中之鸟,很少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整天被郁闷、焦躁、抑郁和不满的情绪萦绕着。尤其是很多家长不懂教育之道,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整天喋喋不休,让孩子产生无论怎样努力和奋斗都无法使家长满意的挫败感。
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升其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兴趣。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心理,必须从引起学生心理障碍的不良因素入手,探索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1.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和过程,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突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改变机械操作的做法。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而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多一些实践活动,少一些讲解分析,课堂教学活动要尽量做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传授学习方法,陶冶学生的情操,努力运用各种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丰富、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教师也可以将能力训练和学法指导相结合,让学生在生动、愉快、宽松的氛围中获取新的知识。
2.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语文教师可以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下列问题:(1)教学之前提出适当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感和目的性,在学习结束时有真实的达标感。(2)善于运用多种鼓励手段对学生学习的成绩做出及时、积极的评价。(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这样,可以让学生由怕学语文到乐学语文,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巴甫洛夫说:“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因某种能引起愉快情绪的活动反复结合,学生就会对学习文化产生兴趣,而且这种情绪性反射条件一经形成,就会产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父母和教师应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了解孩子最喜欢做些什么事,然后把学习文化知识和能引起学生愉快情绪的活动相结合。从语文教育观来看,语文教学应不断通过增强与社会的联系和信息的交流,全面提升语文能力。语文教师可以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入手,提升学生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总之,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障碍,探索各种消除此现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一些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分析了心理障碍的成因,并提出高校要做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总体上看是比较好的,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综观大量的大学生心理调查的统计资料,在当前的大学中,存在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心理卫生问题的,大约占大学生总数的20% .
一、大学生主要心理障碍的成因
据调查:现阶段,大学生心理疾病有增加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来自三方面;大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不少大学生由于自身的性格缺陷,很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同时,大学生还面临学校方面的原因,比如刚进校的新生面临独立生活和新的人际关系等问题,即将毕业的学生面临毕业和找工作的压力,这些都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一)目标缺失造成的心理障碍。和国外相比,中国的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的紧张度是严重倒挂的。在高中阶段,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教育,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那就是考上理想学校,接受大学教育。加上高中学校追求升学率,每个班级都配备班主任,狠抓学习纪律,督促学生学习。每门课的老师都有固定的辅导学生时间,课堂讲授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理解消化,还可以利用规定的辅导时间来弄懂,直到学会掌握为止。因此,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是紧张而有序的。而到了大学阶段,特别是刚刚步人大学校门的新生,对大学的一切都感到很新鲜、刺激,同时对未来充满迷茫。因为大学的学生管理和高中阶段截然不同。大学基本是导员负责制,一般一个导员要负责若干班级几百学生的管理工作,所以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每个同学的表现,对学习的要求完全和高中不同,需要靠学生自己分配时间和精力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教学上也是松散式管理。很多基础课程都是一二百人大合班上课,老师课堂讲授,很少顾及学生的听课效果,对课堂纪律也不过多要求。很难保证学生的听课效果。课下基本没有辅导,完全凭学生自己理解巩固。很多学生受惯了高中的严格要求,适应不了大学这种松散的管理方式,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面。结果期末一考试,成绩非常不理想,因而产生心理障碍。
(二)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造成的心理障碍。从与父母、家庭的、老师联系紧密的中学时代,到初步脱离父母、家庭和老师的依赖而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独立意识。虽然他们在经济上还需要父母的资助,但在心理上却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竭力摆脱家长的羁绊,要求独立自主。这种心理往往造成他们过分自以为是,听不进不同意见。然而,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加之他们的思想还很不成熟,在应对复杂的问题和面对社会现状时,往往又表现的手足无措,潜意识中渴望得到成人的指导和帮助。这种矛盾是他们对大学生活感到很不适应,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导致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幻想,但这种幻想往往不切实际。由于我国的国策,所以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的地位至高无上,从小基本没吃过苦、受过累,少有挫折,生活在称赞和表扬当中。这就导致他们对自我评价过高,过分自信甚至自负,而当理想与现实发生错位时,由于受认知能力和调控能力的局限,很容易表现出消沉、颓丧甚至自暴自弃,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
(四)改革开放对大学生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各种新思想、新事物不断涌现。活跃了大学生思想、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另一方面,在理想、信念与追求与选择过程中,受不良环境影响和不正社会风气的侵蚀使得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信仰”危机,部分大学生只看重“自我”忽视他人,怀疑一切。失落、消沉、空虚、迷茫的情绪充斥自身。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不是通过苦练内功,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能力,去实现自我价值。而是采取一些非正常手段,去获得就业时优势,一旦竞争受挫,则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障碍。
(五)强烈性意识与正确的异性关系矛盾造成的心理障碍。现代大学生较之他们的父辈,思想意识比较超前。在他们这个年龄生理上发展已经达到成熟水平,性意识强烈,但其性心理、性知识及社会条件还不具备,加之很多院校即不鼓励大学生在校谈恋爱,也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致使一些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不懂如何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盲目恋爱,不计后果,一旦恋爱受挫则陷人痛苦不能自拔,产生性困惑、性罪错、性困扰,甚至于发生性心理变态。
二、开展心理咨询,调适大学生的健康心态
针对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能否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及时的心理调适,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有针对性的开展讲座。当前很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机构,主要是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比如新生人校第一次远离父母,很多东西都要独立去面对。大学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等于中学相比发生了巨大改变,而想像中的大学生活与现实又差别较大,凡此种种造成了很多新手陷人迷茫无助的状态,对自己该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不知所措。因此在这期间,学校应有针对性的开设一些专题讲座,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调适;邀请高年级同学做经验介绍,以解除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陌生与困惑。
篇9
关键词: 技术变革;稳态增长理论;稳态增长模型
1.简介
稳态增长理论是说,如果一个新古典增长模型展示了稳态增长, 然后技术变革必须增加劳动,至少达到稳定状态。有时候还说,另一种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但是这确实包含在理论的原始版本中,如果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稳定的状态下,技术变革总是被认为是劳动扩大的形式。这些没有逃脱经济学家们的关注,不论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还是在现在,这都是一个非常严格的理论。我们常常希望我们的模型表现出稳态增长,但为什么技术变革是纯粹的劳动力增加 诱导创新的文献与费尔纳、肯尼迪、萨缪尔森、德兰大基斯、菲尔普斯仔细考虑过但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相联系。最近,阿西莫格鲁和琼斯又重新思考了这个谜题。
也许令人惊讶的是,鉴于文献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已经找不到一个明确的观点和这一理论的证据。并且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恰好结果什么也没有提出。为什么技术变革的直觉是必须增加劳动?这一结果的证据通常归功于宇泽的证明,并且毫无疑问的是他证明了这一理论。然而,宇泽主要关注的是哈德罗中立的技术变革(即如果利率不变是常数使资本份额不变的技术变革)和劳动增加型技术变革所展示的相等性和罗宾逊图形分析的正式确定。当然对于稳态增长要求哈德罗中立的技术变革来说这是很小的但却很关键的一步。但是宇泽的现代读者将被两件事所打击。第一是缺乏稳态增长理论的观点和直接证据。第二是缺乏经济直觉,证明方法大多是纸上谈兵。巴罗和萨拉 C 伊―马丁所说的(1995年,第2章)接近提供一个明确的观点和证明这一理论的证据。然而,他们这一理论的观点有更多限制: 技术变革是一个增加了速度常数指数的因素,然后稳态增长要求劳动的增加。这就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可能会有一些反常的因素增加扭曲技术变革的可能性,使得与稳态增长保持一致。麦卡勒姆也提出了一个一般理论的证据并且和宇泽的方法非常相似:虽然坚持和宇泽的方法接近,然而直觉的结果仍然难以捉摸。
这一观点填补了文献中的空缺。我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观点和证明稳态增长理论的证据,以及为什么要提出这一观点的简洁的直觉。
本文的工作报告(琼斯&斯克林杰2005)包含一个受宇泽观点(1961)和关注发展直觉启发的证据。根据我们的工作报告,很多作者提出了更直接的证据。罗素提出了一个快速证明这一理论的数学方法,利用一些方法证明,这些方法来自被称为平流方程的类偏微分方程的物理文献中。
2.陈述和证明的定理
稳态增长定理适用于一个部门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我们首先精确地定义模型,然后定义一个平衡增长的路径。我们将遵循通常的惯例也指的是一个平衡增长的路径作为稳定状态。根据下面的定义,我们陈述并证明这一定理。
定义2.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经济环境如下所示:
Yt=F (Kt, Lt; t), (1)
Ct+ It = Yt, (2)
Kt = It -δKt, K0> 0, δ≥ 0, (3)
Lt = L0ent, L0 > 0, n ≥ 0 (4)
生产函数F满足标准的新古典主义属性:在K和L规模收益不变,K和L的边际产品递减。
定义2.2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型中的平衡增长路径是一个在常数指数率中所有数量{Yt, Kt, Lt, Ct, It}增长的路径。
定理2.1(稳态增长定理,宇泽,1961)
假设新古典增长模型建立一个稳定状态的开始日期记作Τ,人均产出增长速度记作g,并且It > 0,t≥Τ且所有的t≥Τ。
Yt=F(Kt, At Lt;Τ) (5)
当At1/At=g.也就是说,技术变革在稳定状态是劳动增加。
证据:(斯克里克特,2006)根据生产函数Yt=F(Kt, At Lt;Τ)让gx表示在稳定状态下数量x的增长率。然后YT=Yte-gy(t-T)例如,所有的t≥T。
Yt e-gy(t-T)=F (Kt e-gy(t-T),Lt e-gy(t-T); Τ)
因为F体现了K与L的变量回归,我们可以通过除以指数得到以下公式:
Yt=F(K e-gy(t-T)t, L e-gy(t-T)t;T) (6)
如果gy=gk,结果被证明,并且Ate-gy(t-T)但是众所周知的是这一结论的提出――举例来说,它是一个直接结果模型中不断的投资率。在更一般的框架中,它遵循一些稍微单调乏味的代数。
特别是,方程(3)需要的资本积累gI= gK。所以如果我们得出gI= gY。要与Yt =Ct+ It 区别开来必须遵循时间t≥Τ因此给出以下式子:
gY= Ct/Yt・gC+ It /Yt・gI.
再次区分这个表达式要遵循时间和以下给出的式子:
gC(gY - gC)Ct =gI(gI - gY)It.
如果Ct =0,那么等式的右边必须为0,所以我们得出gI= gY。如果Ct ≠0,那么这个表达式只能得到Ct和It以同样的速度增长。但是这需要gI= gY。因此gY= gK。
3.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理论的陈述中我们假设的是,在最后一步的证据中投资发挥的是积极作用,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到gY= gK。特别的是,如果投资等于0,当gY> gK时,可能会出现一个稳定状态,但是前提是资本和劳动力的增加。在零投资下,资本存量下降呈现指数级的速度贬值。因为资本不是输出的积累,稳态增长定理的逻辑不适用于此。相反,技术变革需要增加资本:第一,以抵消贬值,第二“有效资本”与出口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回见方程(6)。由斯克里克特提出(2006)的理论和证据遗漏了一个条件就是It > 0。
除了它的简单性,斯克里克特的证明相对于宇泽(1961)的来说有另一个优势。宇泽的证据结尾处出现一个新的生产函数G,就是F(Kt,Lt;t) = G(Kt,AtLt)。斯克里克特在方程(5)中表示,在原始的生产函数中技术变革是劳动的增加。
4.结论
在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型中,资本与劳动之间唯一的不对称是,资本是每一单位输出的积累,而劳动不是。这种不对称背后蕴藏的是稳态增长理论 ,这是被确认的证据。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连接这种直觉与劳动力增加的结果。按照输出量把双方的生产函数分开,产生“平衡”表达式1=F(Kt/Yt, Lt/Yt;t)。资本积累和继承了输出的趋势,所以资本产出率在稳定状态下是一个常量。劳动力没有继承这一产量趋势,所以Lt/Yt低于稳定状态。为了达到等式平衡,技术变革必须完全抵消Lt/Yt的下降。也就是说,技术的变革必须是劳动的增加。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宏观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1999 年。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障碍;素质教育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几年已达到30%,由此看出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在快速增长。因心理障碍而引发的打架、自杀、他杀等犯罪事件不断出现。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重视的时候了。
一、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一)诸多矛盾排解不开。今天的大学生,从学校到学校,远离社会,缺乏自立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学生个人的自我期望值过高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一旦在某些方面触及个人利益,往往表现出不满情绪,甚至难以忍受。例如,招生并轨收费增加给学生带来一定经济压力;取消毕业分配制,学生担心自己的前程会被一些不公平现象毁掉等给学生心理造成压力。还有,学生在心理不成熟与生理成熟之间的矛盾,情绪不稳定,自制力不强等也会造成心理障碍。大学生谈恋爱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因失恋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障碍是很多的。因此有许多人都提出:“大学生性道德应该补课,他们不知道与异性接触到什么程度合适,有时伤害了对方也伤害了自己。”
(二)心理压力大。一些大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单独面对问题的时候,思想压力大,一筹莫展。几年来,有许多优秀的学生考入名牌大学,只因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感觉生活茫然而辍学或跳楼。去年,清华大学一名学生跳楼自杀,原因只是对于高中时代的名列前茅到现在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班级后几名难以忍受。
(三)就业问题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近年来,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就大城市而言,前几年,大专学历可以进来,现在,研究生可以进来,本科学历就很难了。一些热门专业办班过多导致人员过剩,加之全国大多机关、企业机构调整,本身存在一批下岗职工,无疑给就业造成更大困难。另外,学生就业过程中一些人为因素导致“公章不如老乡”等现象,给大学生就业造成更大的心理障碍。
(四)身体健康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一些家庭贫困而身患疾病的学生,因无钱治病而对疾病失去信心。觉得前途没有希望,又给家里增加负担,心理压力增大而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出现。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解决办法
现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素质教育自然而然地提到日程上来,而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支点。我想主要突出一个“全”字,即“全员参与、全面教育、全程教育”。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为大学生就业建立起一种真企公平的竞争机制,才能给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之学有所用。
(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首先,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低劣的教师是很难带出高素质的学生的。其次,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文理科都应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美学教育,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教学方法要体现多样性、启发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增加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向实用型人才转化。最终培养出真正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四有新人。
(三)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经常的心理咨询活动并定期做心理检查。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跟踪调查,配合家长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排解心中的疑惑,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和竞技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同时,通过活动也使学生培养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五)努力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环境是人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环境培养人塑造人,和谐的环境使人身心放松,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因此,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家长孩子之间的互相沟通,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