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范文
时间:2023-04-04 07:17: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次期末考试,我校七年级6个班共有学生309人,参考人数为309人(汉昌学区七年级共有70个班,其中启明20,三阳22,思实10,桂花9,简青6,浊水2,清水2,共有考生3700人)。八年级6个班有学生309人,参考人数为309人(汉昌学区七年级共有67个班,其中启明20,三阳22,思实10,桂花9,简青6,浊水1,清水2,共有考生3527人)本次成绩分析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与学区比较,二是与学校期中考试比较,三是与本校期中考试比较。
一、成绩分析
1.与学区平均比较
评价办法:取期末考试合格率40%、平均分30%、优秀率15%、关爱率15%三项数据汇总来进行比较。
(一)班级与学区平均比较(表1)
表1.
班级
班主任
总分
总平均分
四科全优
四科全优率
全科及格
全科及格率
关爱422
关爱率
总评
区平差值
区次
校次
1班
李颖
26713
68.15
14
28.57
7
85.71
44.73
-5.11
53
6
2班
陈卫
28615
70.13
19
37.25
6
88.24
49.18
-0.66
37
3
3班
吴攀
28661
68.9
19
36.54
9
82.69
47.69
-2.15
43
4
4班
李姣香
30809
74.06
1
1.92
25
48.08
5
90.38
55.3
5.46
19
1
5班
金赣梅
30131.5
71.06
1
1.89
22
41.51
9
83.02
50.66
0.82
32
2
6班
吴艺芳
29140.5
70.05
1
1.92
17
32.69
7
86.54
47.36
-2.48
45
5
校平
174070
70.42
3
0.97
116
37.54
43
86.08
49.2
-0.64
3
区平
1998870.5
70.84
58
1.64
1402
39.75
601
82.96
49.84
班级
班主任
总分
总平均分
四科全优
四科全优率
全科及格
全科及格率
关爱422
关爱率
总评
区平差值
区次
校次
7班
邹妹玲
25405
67.21
4
7.41
14
25.93
13
75.93
43.04
-6.11
52
4
8班
陈志龙
25238.5
69.34
4
7.69
15
28.85
10
80.77
45.61
-3.54
43
2
9班
范滋
23479.5
67.08
2
4
12
24
10
80
42.32
-6.83
55
5
10班
刘俊丽
24583.5
70.24
8
16
18
36
8
84
50.47
1.32
34
1
11班
蔡益珍
24474
68.55
1
1.96
15
29.41
10
80.39
44.68
-4.47
47
3
12班
陈经纬
24025.5
66
1
1.92
9
17.31
12
76.92
38.55
-10.6
59
6
校平
147206
68.06
20
6.47
83
26.86
63
79.61
44.07
-5.08
3
区平
1836201
70.90
334
9.03
1305
35.27
638
82.76
49.15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八年级校平数据与区平数据比较除关爱率外其余几项均偏低。班级总评除七年级10班(+1.32)、八年级4班(+5.46),其他班级总评都低于区平,八年级1班(-5.11)、尤其是七年级12班(-10.6)。
(二)单科与学区平均比较(表2.)
表2.
班主任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关爱率
语文总评
区次
校次
教者
区平
77.74
2.47
74.71
80.12
65.59
校平
78.72
1.94
80.26
85.76
68.88
2
2
1班
李颖
75.68
2.04
69.39
71.43
61.48
46
5
吴伟
2班
陈卫
75.55
1.96
66.67
78.43
61.39
47
6
吴伟
3班
吴攀
75.72
78.85
84.62
66.95
35
4
李姣香
4班
李姣香
81.48
1.92
90.38
92.31
74.73
5
2
李姣香
5班
金赣梅
82.91
3.77
88.68
94.34
75.06
4
1
赖文静
6班
吴艺芳
80.69
1.92
86.54
92.31
72.96
11
3
赖文静
班主任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关爱率
数学总评
区次
校次
教者
区平
68.83
24.04
54.66
80.32
58.17
校平
72.55
25.24
61.81
84.47
62.95
2
1班
李颖
66.37
14.29
51.02
77.55
54.1
46
6
陈卫
2班
陈卫
73.75
27.45
60.78
86.27
63.5
23
3
陈卫
3班
吴攀
72.96
21.15
65.38
86.54
64.19
22
2
黄浩宇
4班
李姣香
81.4
44.23
67.31
90.38
71.54
12
1
陈能香
5班
金赣梅
70.6
22.64
66.04
81.13
63.16
25
4
李松柏
6班
吴艺芳
69.92
21.15
59.62
84.62
60.69
33
5
李松柏
班主任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关爱率
英语总评
区次
校次
教者
区平
77.1
31.44
63.28
80.24
65.20
校平
77.38
29.45
61.49
83.50
64.75
3
1班
李颖
76.40
30.61
55.10
81.63
61.80
44
4
吴艺芳
2班
陈卫
71.59
17.65
49.02
80.39
55.79
53
6
黄健美
3班
吴攀
72.45
15.38
57.69
78.85
58.95
48
5
黄健美
4班
李姣香
79.62
36.54
63.46
82.69
67.15
33
3
池淼辉
5班
金赣梅
79.97
32.08
67.92
88.68
69.27
27
2
池淼辉
6班
吴艺芳
84.03
44.23
75.00
88.46
75.11
10
1
吴艺芳
班主任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关爱率
物理总评
区次
校次
教者
区平
70.99
43.61
72.21
80.61
68.81
校平
69.91
39.48
71.84
80.26
67.67
4
1班
李颖
70.16
38.78
73.47
83.67
68.8
41
3
余松林
2班
陈卫
70
35.29
78.43
84.31
70.31
32
2
余松林
3班
吴攀
68.52
44.23
67.31
75
65.36
50
5
余松林
4班
李姣香
76.33
51.92
80.77
84.62
75.69
17
1
方丽
5班
金赣梅
69.49
43.4
69.81
75.47
66.6
44
4
方丽
6班
吴艺芳
64.98
23.08
61.54
78.85
59.4
56
6
朱有乾
班主任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关爱率
生物总评
区次
校次
教者
区平
69.75
29.09
79.25
80.83
69.11
校平
64.65
13.92
68.28
71.52
59.52
5
1班
李颖
62.02
10.2
61.22
63.27
54.11
59
5
刘小妹
2班
陈卫
65.94
11.76
72.55
74.51
61.74
51
3
刘小妹
3班
吴攀
62.5
17.31
69.23
75
60.29
52
4
陈志龙
4班
李姣香
69.33
25
76.92
76.92
66.86
41
1
陈志龙
5班
金赣梅
65.98
13.21
71.7
75.47
61.78
50
2
金赣梅
6班
吴艺芳
62
5.77
57.69
63.46
52.06
63
6
金赣梅
班主任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关爱率
地理总评
区次
校次
教者
区平
69.72
32.66
77.86
80.15
68.98
校平
69.83
26.54
81.55
84.47
70.22
3
1班
李颖
69.39
20.41
83.67
83.67
69.9
32
4
李颖
2班
陈卫
70.08
27.45
84.31
88.24
72.1
25
2
李颖
3班
吴攀
66.69
19.23
73.08
78.85
63.95
48
6
李颖
4班
李姣香
71.23
40.38
78.85
80.77
71.08
27
3
李颖
5班
金赣梅
70.25
26.42
79.25
83.02
69.19
35
5
李瑶环
6班
吴艺芳
71.31
25
90.38
92.31
75.14
15
1
李瑶环
班主任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关爱率
政治总评
区次
校次
教者
区平
69.42
26.51
77.35
81.51
67.97
校平
67.46
19.74
75.40
78.64
65.16
4
1班
李颖
66.20
14.29
73.47
79.59
63.33
54
5
彭玲
2班
陈卫
69.20
29.41
78.43
80.39
68.60
36
2
彭玲
3班
吴攀
66.31
26.92
73.08
75.00
64.41
48
3
彭玲
4班
李姣香
69.52
19.23
82.69
82.69
69.22
30
1
赵妍
5班
金赣梅
67.08
16.98
69.81
75.47
61.92
56
6
赵妍
6班
吴艺芳
66.44
11.54
75.00
78.85
63.49
52
4
赵妍
班主任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关爱率
历史总评
区次
校次
教者
区平
63.14
29.12
59.97
80.86
59.43
校平
62.83
27.83
56.63
82.2
58.01
4
1班
李颖
58.94
14.29
48.98
79.59
51.36
53
6
吴攀
2班
陈卫
64.98
29.41
60.78
84.31
60.86
33
2
吴攀
3班
吴攀
66.02
32.69
61.54
90.38
62.88
25
1
吴攀
4班
李姣香
63.58
34.62
59.62
80.77
60.23
37
3
洪磊
5班
金赣梅
62.25
26.42
54.72
83.02
56.98
45
4
洪磊
6班
吴艺芳
61.02
28.85
53.85
75
55.42
49
5
洪磊
综合表2数据可以看出,八年级语文、数学(学区7校中排名第2)、地理(排名第3)三科单科校平超出了区平分别为:3.27、4.78、1.24,其它五科均低于区平:英语-0.45(排名第3)、物理-1.14(排名第4)、生物-9.59(排名第5)、政治-2.81(排名第4)、历史-1.42(排名第4),其中生物校平与区平差非常大。单科班级总评与区平差较大的有:1班的语文;1、2班的数学,1、2、3英语;3、5、6班的物理,1、2、3、4、5、6班的生物;3班的地理;1、3、5、6班的政治;1、5、6班历史。特别是生物科,全年级没有一个班达到区平均。
班主任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关爱率
语文总评
区次
校次
教者
区平
84.12
15.35
86.32
80.14
74.09
校平
82.2
12.62
81.88
72.49
70.18
3
7班
邹妹玲
85.44
18.52
88.89
77.78
75.63
34
2
邹妹玲
8班
陈志龙
86.12
17.31
86.54
86.54
76.03
30
1
邹妹玲
9班
范滋
77.74
6
74
60
62.82
65
6
李竹林
10班
刘俊丽
81.12
16
80
64
68.34
53
5
李竹林
11班
蔡益珍
82.45
9.8
80.39
70.59
68.95
49
3
陈经纬
12班
陈经纬
80
7.69
80.77
75
68.71
51
4
陈经纬
班主任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关爱率
数学总评
区次
校次
教者
区平
76.29
27.05
63.54
80.05
64.37
校平
72.81
22.01
57.28
77.02
59.61
3
7班
邹妹玲
69.48
20.37
51.85
75.93
56.03
52
5
李纯阳
8班
陈志龙
75.12
23.08
65.38
78.85
63.98
42
2
彭韵雅
9班
范滋
72.88
24
54
76
58.46
47
3
李颖资
10班
刘俊丽
79.4
36
62
84
66.62
35
1
彭韵雅
11班
蔡益珍
70.16
13.73
56.86
76.47
57.32
50
4
宋逸君
12班
陈经纬
70.15
15.38
53.85
71.15
55.56
53
6
宋逸君
班主任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关爱率
英语总评
区次
校次
教者
区平
89.64
55.3
79.73
80.16
79.1
校平
84.93
44.66
74.11
74.43
72.99
4
7班
邹妹玲
78.87
38.89
64.81
66.67
65.42
67
6
陈思奇
8班
陈志龙
84.51
40.38
75.00
75.00
72.66
58
4
陈思奇
9班
范滋
81.45
36.00
68.00
68.00
67.24
65
5
刘俊丽
10班
刘俊丽
91.29
52.00
80.00
80.00
79.19
37
1
刘俊丽
11班
蔡益珍
87.53
50.98
80.39
80.39
78.12
39
2
蔡益珍
12班
陈经纬
86.30
50.00
76.92
76.92
75.70
52
3
蔡益珍
班主任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关爱率
历史总评
区次
校次
教者
区平
56.23
15.00
47.92
80.68
50.39
校平
48.29
4.21
32.36
67.31
38.16
4
7班
邹妹玲
49.37
5.56
35.19
72.22
40.55
55
4
吴攀
8班
陈志龙
49.35
3.85
36.54
71.15
40.67
54
3
吴攀
9班
范滋
46
6
26
62
34.4
65
5
吴攀
10班
刘俊丽
52.02
8
42
70
44.11
47
1
杨宗宗
11班
蔡益珍
51.25
35.29
76.47
40.96
53
2
杨宗宗
12班
陈经纬
41.85
1.92
19.23
51.92
28.32
70
6
何主峰
班主任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关爱率
生物总评
区次
校次
教者
区平
62.37
22.68
58.73
80.89
57.74
校平
59.06
12.94
52.1
77.02
52.05
4
7班
邹妹玲
56.56
9.26
46.3
72.22
47.71
54
5
陈志龙
8班
陈志龙
61.96
17.31
63.46
82.69
58.97
38
1
陈志龙
9班
范滋
56.7
16
40
74
46.51
57
6
刘小妹
10班
刘俊丽
60.6
12
60
74
55.08
43
2
刘小妹
11班
蔡益珍
60.61
11.76
50.98
82.35
52.69
47
3
李薇
12班
陈经纬
58.02
11.54
51.92
76.92
51.44
49
4
李薇
班主任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关爱率
地理总评
区次
校次
教者
区平
62.69
25.49
61.97
80.35
59.47
校平
63.5
21.36
65.37
83.5
60.93
3
7班
邹妹玲
64.76
22.22
62.96
87.04
61
30
3
李瑶环
8班
陈志龙
62.19
19.23
69.23
80.77
61.35
29
2
李瑶环
9班
范滋
68.6
30
78
88
69.48
14
1
范滋
10班
刘俊丽
62.92
28
62
84
60.48
31
4
范滋
11班
蔡益珍
61.78
17.65
62.75
78.43
58.05
39
5
范滋
12班
陈经纬
60.87
11.54
57.69
82.69
55.47
50
6
范滋
综合表3数据可以看出,七年级政治、地理(学区7校中排名第3)两科单科校平超出了区平分别为:0.91,1.46,其它五科均低于区平:英语-6.11(排名第4)、生物-5.69(排名第4)、语文-3.91排名第3)、历史-12.23(排名第4)、数学-4.76(排名第4)其中历史校平与区平差非常大。单科班级总评与区平差较大的有:9、10、11、12班的语文;7、8、9、11、12班的数学,7、8、9、11、12班英语;7、9、10、11、12班的生物;11、12班的地理;10班的政治;7、8、9、10、11、12班历史。特别是历史科,全年级没有一个班达到区平均。
2.与本校期中考试成绩比较
评价办法:以《2020年平江县初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为依据,取中考教学质量考核六项指标中的总平均分30%、全科合格率40%、四科全优15%、关爱率10%四项数据汇总来进行比较。(说明:关爱率数据的确定以此次期末考试汉昌学区后20%为标准线,定我校247名之后均属于关爱生)
表4.
班级
人数
班主任
类别
总平均分30%
四科全优
四科全优率15%
全科及格
全科及格率40%
关爱422
关爱率15%
总评
校平差值
校次
1班
50
李颖
期中
67.00
8
16.00
13
74.00
37.60
-5.62
6
2班
51
陈卫
期中
67.53
13
25.49
10
80.39
42.51
-0.71
4
3班
51
吴攀
期中
67.54
15
30.00
9
82.00
44.56
1.34
2
4班
52
李姣香
期中
74.25
23
44.23
7
86.54
52.95
9.73
1
5班
53
金赣梅
期中
70.13
13
24.53
10
81.13
43.02
-0.20
3
6班
52
吴艺芳
期中
67.75
9
17.31
13
75.00
38.50
-4.72
5
校平
期中
69.06
81
26.30
62
79.87
43.22
期末
70.42
3
0.97
116
37.54
43
86.08
49.2
区3
7班
54
邹妹玲
期中
70.74
6
11.11
14
25.93
8
85.19
46.04
1.65
2
8班
52
陈志龙
期中
70.11
4
7.69
13
25.00
6
88.46
45.46
1.06
3
9班
50
范滋
期中
69.10
5
10.00
11
22.00
8
84.00
43.63
-0.76
4
10班
50
刘俊丽
期中
73.17
4
8.00
17
34.00
7
86.00
49.65
5.26
1
11班
51
蔡益珍
期中
69.41
6
11.76
9
17.65
7
86.27
42.59
-1.81
5
12班
52
陈经纬
期中
69.74
5
9.80
5
9.80
8
84.31
38.96
-5.43
6
校平
期中
70.38
30
9.74
69
22.40
44
85.71
44.39
期末
68.06
20
6.47
83
26.86
63
79.61
44.07
区3
从表4数据分析:八年级期末校平比期中校平高,说明学生的整体成绩在进步。七年级期末校平比期中校平低,说明学生的整体成绩在退步。1、2、3、4、5、6班的班级总评均高于期中,其中6班进步最大。8、10、11班的总评高于期中,其中11班进步最大。
二、后段措施
1.用好分析数据,做到有的放矢,落实改进措施。
重视班级比较,如分析表4的数据发现:八年级班级排名第1是4班,第2是5班,第3是2班,第4是3班,第5是6班,第6是1班。第6与第1差10.57个百分点,差较大,1班班主任应该对班级学生学情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如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如何、班级学习氛围如何等。
七年级班级排名第1是10班,第2是8班,第3是11班,第4是7班,第5是9班,第6是12班。第6与第1差11.92个百分点,差较大,12班存在问题最大的科目是历史科,12班班主任应该注重学生学科的发展,不能顾此失彼。
重视全科合格率,如分析表4的数据发现:全科合格人数基本上决定了班级的排名,1班、12班全合格人数排在第6,班级总评也排在第6名,此项数据说明1、12班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偏科情况,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高度重视,对照偏科学生名册进行辅导,为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5班、11班总评比期中考试进步了,原因在于班级全科合格率提高了。
2.凝聚团队智慧,加强教学研究,优化教学方式。
如从表2、表3中进行单科班级间比较,发现语文2班差5班13.67,9班差8班13.21;数学1班差4班17.44,12班差10班11.06;政治5班差4班7.3,10班差8班4.9;历史1班差3班11.52,12班差10班15.79;生物6班差4班17.05,9班差8班12.46;地理3班差6班11.19,12班差9班14.01;物理科6班差4班16.29。教研组、备课组要发挥团队精神,指导对应科目教者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像八年级数学组,在李松柏老师的带领下,每天的精选的试题,精编复习用的试卷,6个班中除2班没有超区平均,其余均超区平均。
3.重视培优辅困,加强学风建设,实现共同进步。
从学区期末考试数据来看,八年级:四科全优的区平值是1.64%,我校只有0.97%,而我校有309名学生,1.64%应该有5人,我校只有3人,优生比例差距较大。全合格人数学区平均值为39.75%,按这个比例我们应该有123人,但是我们只有116人。学区后20%为学困生,2822名之后为学困生,我校有43名学生,按比例我校学困生应控制在61人内,这一项略高于学区平均。
七年级:四科全优的区平值是9.03%,我校只有6.47%,而我校有309名学生,它的9.03%为28人,我只有20人,优生比例差较大。全合格人数学区平均值为35.27%,按这个比例我们应该有109人,但是我们只有83人。学区后20%为学困生,2822名之后为学困生,我校有63名学生,按比例我校学困生应控制在61人内,才能达到区平均。
目前我校学生现状:优生少,学困生、或有跛腿科的学生多。培优辅困工作必须长期坚持,并作为一项教学工作落实到常规督查中,同时加强班级学风建设,营造你追我赶的健康向上的学风。
4.长抓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形成健全人格。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抓好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5.抓住教学中心,抓好常规教学,加强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要进一步统一实施素质教育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认识,树立“质量立教”的观念,把“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理直气壮抓好教学,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认真抓好教学的各项措施。必须扎扎实实地把教学常规管理落到实处,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档案资料的建设,收集、整理、归类,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具有真实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我们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全体“芙蓉人”定会再接再厉,再创新的辉煌。
篇2
1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表12005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班期末考试小题分析一览表
我院05、06、07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三个班级学生人数分别为154、133和163人。为简便起见,笔者只对出每个专业班的上学期《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期末考试结果质量分析报告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从中发现端倪。
简析:该次考试5人缺考。命题无超纲,符合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答卷情况良好,成绩为正态分布。从试题内容回答情况看,第三大题填空题成绩较差,分析发现该部分为概念、数值等需记忆的部分内容,教科书内容信息量大,学习、复习时间短,所以成绩不甚理想,这部分的内容可在见习期间,通过临床加深理解、记忆。
表22006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班期末考试小题分析一览表
简析:该次考试3人缺考。本届“中西班”的学生整体素质比较好,《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与考核,也在逐渐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改进。本次考试除极少数同学外,大多数的成绩都比较理想,符合正态分布规律。据了解,少数没考好的同学多为平时缺课者,今后除加强临床实践予以弥补外,也要依靠专业课老师平时与辅导员、班主任加强对听课情况的管理与沟通,“三管齐下”搞好本课程的教学。
表32007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班期末考试小题分析一览表
简析:该次考试7人缺考。考虑到该班学生人数众多,理论基础与专业水准参差不齐,故本次期终考试试卷在命题时就将着眼点放在对该课程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测试上。从考试结果看,大部分同学成绩较好,少数人还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只有极个别学生由于基础太差,加上平时学习不认真、不用功,因此未能通过此次考试。从统计学结果分析,本次考试成绩符合正态分布原理,因而也是比较合理的、真实的。
2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结果思考
思考之一:考试成绩能够说明什么?
本文所分析的课程考试成绩具有“两同一不同”,即参加考试的学生专业相同、课程相同,而试卷内容不同。从试卷各小题的难度系数看是逐年加大,第一年的难度系数是0.73663,第二年是0.746615,第三年是0.753333,而学生平均成绩却逐年提高,三年的成绩分别为73.6633、74.66154和75.3333,反映了本课程教师在编写教材、准备教案、实际授课时,能够不断总结经验,着眼于学生实际和临床需求,吸取临床教学精华,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教学水平呈不断提升的趋势,从而增加了该门课程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有助于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的开设和可持续发展。
思考之二:课堂教学是否是提高《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成绩的主要形式?
近年来,对中西医结合教育如何进行,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如何开展,一直是高层管理者、教育理论界乃至社会各界探讨不止、争论不休的重要话题。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传统的中、西医人才培养形式的不同所致。西医通行的是学校教育,而中医则更崇尚的是“师带徒”形式。尽管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校教育也如西医人才的培养教育一样,成了中医教育的主要形式。对于中医人才培养形式这一“革命性的变化”的是非对错,当然只有留待实践历史去作进一步的检验[1]。既然将开设的专业命名为“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所学的课程又叫《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那么课堂教学和闭卷考试就应该是该专业和该课程必须遵循的“游戏规则”,也是检验“教”与“学”成果的重要方式。因此,既不能忽视必要的课堂教学,也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毕业后的“师带徒”方式上,否则恐怕会培养出不少“庸医”。
事实也是如此,从本文所述的三次考试试卷整体成绩来看,没有一个同学获得满分,也没有一个同学获得零分,绝大多数同学得分在60至90分之间,正所谓“两头无、中间大”。而从各个小题得分情况看,得零分的共有38人次,获得小题满分的也只有216人次!应该说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教学方所愿意看到的,——道理很简单:俗话说“人命关天”,作为“救死扶伤”和“去疾除病”的医生,虽不能要求个个都能“妙手回春”,时时都能“药到病除”,但作为临床必修课程,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任何一个知识点的“零掌握”,无疑是对“生命之托”的儿戏和对“白衣天使”称号的亵渎。从患者的需求和更高的标准来看,对其知识点的掌握不能达到100%的准确,其实也包含着“误诊”甚至“错诊”的极大隐患。因此,作为中西医结合人才教育的尝试,应该而且必须将课堂教学作为提高《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学习成绩的主要形式,以此打牢学生的基础知识。
篇3
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和作业,占20%,期末出一套试卷考试,成绩占80%。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这种考试模式的弊端日益突显出来,一是由于合班上课,人数多,课时少,每堂课内容都很多,教师无法做到每节课逐一点名,学生的作业又存在着相互抄袭的可能,因此,平时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失去了其应该发挥的作用,使得考试成绩的优劣全看期末考试一锤子定音;而期末考试呢,因为医用离散数学的内容很广泛,学时有限,各个章节内容又独立,所以考试题目围绕每一章的几个重点出题,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平时不注重学习,临到期末集中突击复习重点内容的特点,以期末一次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能力,很难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管理,也极大地削弱了考试对以后离散数学教学的反馈功能。这种传统的成绩评价体系已经不适合医用离散数学课程,亟待改善。
2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的改革
既然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调整的动态持续过程,那么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考试,要达到客观公正的评价效果,其评价活动也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2]。如果大学里的考试主要是以闭卷形式,而且又是以考知识型的试题为主,那么,这种考试就会引导并逐渐强化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使学生机械地再现学过的内容,而疏于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如果考试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试题内容有综合,有分析,这样的考试就会逐渐引导学生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激发其主动创新的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根据以上的思想,并且结合我校医用离散数学教学实际情况,大胆改革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具体包括两大部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2.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本着重能力、重日常、易操作的原则。形成性评价不计入期末考试的分值。我校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改革的一大特点就是加大形成性评价的力度,采取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讨论、作业、抽查考勤情况等方法,每堂课都有形成性评价,并且当堂及时反馈给集体或个人。反馈方式有口头反馈和书面反馈两种方式,口头反馈是在当堂课结束时对本堂课取得的成效和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相应的表扬和纠正,集体的口头反馈在当堂课结束时集体反馈给全班学生,个人的口头反馈在当堂课间隙时或当堂课结束时个别反馈给个人;书面反馈是教师写一份书面反馈给班干部,督促班干部落实。比如命题逻辑推理那堂课,一直是教学中较难的一堂课,以往学生常常产生畏难情绪。加强形成性评价之后,首先教师在课前就通知学生要提问常用等价式和蕴含式,学生课前有准备,课堂提问时顺畅进行,然后引入到讲解命题推理的方法、规则及步骤,然后课堂讨论典型题的多种推理方法,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最后学生做一个课堂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随时注意发现学生在提问、讨论、练习中的好的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课堂口头反馈给学生进行鼓励或纠正,经过反馈之后,学生得到了激励,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督促了学生每堂课的学习,师生之间也加强了沟通,教师知道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学习也增强了自信心,也产生了较大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相长,良性循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包括形成性考核和课程结束考试。2.2.1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包括阶段测验和学习报告两部分。阶段测验是根据医用离散数学教学内容自成模块的特点,每一章进行一次随堂小测验,计入平时成绩,总共进行4到5次小测验,将这4到5次小测验的成绩算作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满分40分到50分(2013级学生中,平时成绩满分50分,2014级以后40分)。无论是5次还是4次,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平时每堂课都要认真完成教学任务,随时准备随堂小测验,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平时小测验考过和涉及过的那部分内容在期末可以不考或者少考,使得知识点分段解决,可以降低学生期末总复习的压力,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报告可以是每章内容综述也可以是开放性问题学习报告,每章内容综述是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定义、定理、公式、题型进行每章内容的综述,重点突出,难点弄懂;开放性问题学习报告是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难度适当的开放性问题,指导学生看哪部分资料,供学生课外探讨,鼓励学生自主自愿完成。对于认真完成或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他一定的平时成绩,弥补他阶段测验的不足。比如,数理逻辑那一章课程之后就可以布置逻辑电路为问题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看书和查资料,写成完整的学习报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2.2.2课程结束考试课程结束期末考试题型及所占分值分别为判断题20分(4分×5)、选择题25分(5分×5)、填空题25分(5分×5)、计算题10分(5分×2)、分析证明题20分(10分×2),总共100分,占总成绩的60%,加上形成性考核平时成绩40分,满分100分为学生本门课程的总成绩。经过以上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改革后,学生成绩分析各项指标较以往都有很大改善,改革前的学生成绩分布以20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成绩为例,见图1,改革后的学生成绩分布以2013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成绩为例,见图2,从两图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改革后学生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分适中,标准差适当,信度较好,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客观公正地评价了学生本门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3网络考试的构想
篇4
【摘要】 目的 对右江民族医学院2005级护理本科健康评估期末考试试卷质量进行分析,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2005级护理本科96名学生的健康评估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最低为51分,最高为87分,平均为71.71分,标准差为6.64分,试卷信度为0.64,难度为0.74,区分度为0.18。结论 本试卷题型分配较全面,区分度良好,比较客观地评价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关键词】 教育,护理;健康评估;试卷分析;教学评价
健康评估是现代护理学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学习临床护理相关课程的重要基础。而考试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试卷的质量和学生考试成绩是衡量教与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和方法。通过考试成绩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且可有效地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各种教学方法;同时也能及时反馈教学方法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水平[1]。为此,笔者对右江民族医学院2005级护理本科健康评估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了质量分析,以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改进教学和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校2005级护理本科的96名学生,采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健康评估》作为教材。课程总课时为105学时,其中理论课60学时,实践课45学时。考试前由教研室组织召开命题专题讨论会,命题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要求,制定命题计划并做出命题双向细目表,并按章节内容所占学时比例分配章节分值,以知识的认知分级(掌握、熟悉、了解)和教学目标(记忆、理解、应用)来确定分数的分布。本试卷共出试题72题,其中客观题50题,分值50分;主观题22题,分值50分。掌握内容48题,占66.67%,熟悉内容14题,占19.44%,了解内容10题,占13.89%,无超纲内容。见表1、表2。
表1 2005级护理本科健康评估期末考试试卷中大纲分布情况(略)
表2 2005级护理本科健康评估期末考试试题类型和分值(略)
1.2 评分方法 试卷评判根据提前制定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按照流水方式进行阅卷。每题阅卷人员固定,以减少阅卷的主观性差异。
1.3 数据处理 将96名考生的成绩输入计算机,采用复旦大学试卷分析软件进行试卷分析。
2 结果
2.1 成绩分布 试卷满分100分,最高分为87分,最低分为51分,全距为36分,中位数71.25,众数66.5,平均分为71.71分,标准差为6.64。±1.00σ:0.67,±1.96σ:0.95,±2.58σ:0.99,偏度:0.06,峰度:0.13,全卷α系数:0.64,全卷K2(60)系数:0.91,全卷K2(70)系数:0.67,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见表3及图1。
表3 2005级护理本科健康评估期末考试成绩分布(略)
图1 2005级护理本科健康评估期末考试成绩分布(略)
2.2 试题质量 本试卷难度系数为0.74,区分度为0.18,表明总的难易度适中,基本能区分出考生的实际水平。好试题(P>0.5,D>0.15)有34道,占47.22%,适用试题(P≤0.5,D>0.15)有11道,占15.28%,程度适中区分度差试题(P>0.5,D≤0.15)有27道,占37.50%,见表4。
表4 2005级护理本科健康评估期末考试试题质量分析表(略)
2.3 各类型题得分率情况 得分率最高的是单项选择题,占79.44%,而得分率最低的是病例分析题,占49.50%,见表5。
表5 各类型题得分率情况(略)
2.4 各章节试题分布及得分情况 从得分情况看,问诊内容得分率高于其他章节,达82.48%,得分率最低的是心电图检查,只有28.60%。见表6。
表6 各章节试题分布及得分情况(略)
3 讨论
3.1 成绩分布分析 从本次成绩分布可以看出,成绩呈正态分布,说明大部分学生分数在均数附近。见表3及图1。健康评估课程已成为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此课特点为内容多,即为多学科内容的综合[2],学生感到较其它学科难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对2005级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传统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教学设施和条件,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统计结果看,成绩及格(≥60分)94人,及格率为97.93%;成绩优良(≥80分)14人,优良率为14.59%,从试卷频数分布情况看,绝大部分集中于70~79分数段,占47.92%,与考试前预测分数相接近,反映学生对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知识面的掌握情况较好,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作为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但优良率偏低,提示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应更突出重点,更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给予辅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和知识理解、内化的方法,不断巩固学习效果。
3.2 试题质量分析 本试题是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设计的,其中重点掌握的内容占70%,熟悉内容占20%,了解内容占10%。从该试题的区分度、难度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各题区分度、难度系数基本处于正常范围内,见表4。合理的难度分配是一套高质量试题的重要方面,而区分度是试卷质量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区分良莠的指标。难度适中而区分度高的试题即为理想试题。通常平均难度在0.7~0.8之间,平均区分度在0.15以上就为较好试卷[3]。本试卷难度系数为0.74,区分度为0.18,表明总的难易度适中,基本能区分出考生的实际水平。
3.3 各类型题得分率分析 由表5可见,单项选择题和是非题的得分率较高,这类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掌握,大部分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课后理解记忆,所以得分率高,同时也说明了学生较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了要考核的知识点。得分率最低的是病例分析题,该题型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这类题型得分率低,说明学生在学习时方法简单,思路狭窄,不会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处理问题,提示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综合理解和知识运用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拓宽思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分率较低的还有名词解释,特别是名词解释第二题,答对率仅为28.13%,主要是因为题目是用英文书写,有些学生医学英语知识的学习不够好,未能准确翻译出中文,因此也就无法正确答卷,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双语教学,以促进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提升,学生也要加强医学英语的学习。
3.4 各章节试题分布及得分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作为对护理专业学生《健康评估》基本知识的检验,涵盖教学内容。对问诊、体格检查、护理诊断步骤和诊断性思维有所侧重,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符合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适应护理学科发展的要求。由表6可见,得分率最高的是问诊,因为问诊除了理论授课,还到临床进行床边见习,学生能动手操作,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助于知识的记忆;得分率较高的还有体格检查,分析原因主要是体格检查的理论和实验课课时最多,理论课和实验课共达46个学时,占总学时的43.8%,理论课和实验课共讲授两次,学生印象深刻。另外,期末组织了实践技能操作考试,主要考体格检查,同学们复习较认真,操作时也能联系理论知识,因此这部分内容考得较好;得分率最低的是心电图检查,其中答对率最低的第36题就是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因为心电图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复习时没有注意强化记忆,因此失分较多;人体功能健康评估未安排见习课,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兴趣不高,考试得分率也较低。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增加见习机会及锻炼学生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如在人体功能健康评估增加一次见习课,以提高学生的健康评估能力;在心电图的授课过程中,结合心脏的结构特点,结合临床病例,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声音、图像、动画结合在一起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将讲授内容呈现给学生,强化学生的记忆。
4 小结
通过本次对健康评估考试试卷的分析,我们认为这次考试的命题做到了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内容比例基本合理;考试信度可靠,试卷难度较为适中。试卷只反映了教学的一个方面,而健康评估是以现代护理学理论为指导,以病人生理、心理、社会为一整体系统进行评估的学科,除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要重视外,临床思维的培养亦不可忽视。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进以病例为引导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使学生对临床护理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并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掌握对病人健康状况评估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临床护理课打下牢固知识和技能基础。
【参考文献】
[1] 熊小明,江俊麟,邓汉武.临床医学七年制药理学试卷分析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 2006,5(8):721-723.
篇5
两组学生均按学校考试制度安排进行期末考试,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方式,且充分考虑各题型及各层次试题的难易程度。期末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以会计基础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代表学生的初始会计成绩,以财务会计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反映学生接受互动式教学后的会计水平。上述课程的平均成绩按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分类,其中会计基础课程实验组70.5分,对照组69分;财务会计课程中实验组68分,对照组62分。从平均成绩看,实验组学生的初始会计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初始会计成绩。在接受互动式教学后,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也高于对照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但不能据此认为由于财务会计课程采用互动式教学导致了这一结果,因为学生的初始会计水平也会影响期末财务会计课程的成绩。从表1看,可能是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导致实验组的财务会计课程平均成绩更高,也可能是他们初始会计水平高导致财务会计平均成绩更高。因此,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将初始会计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分解出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转变对学生财务会计课程成绩的影响。据此,可以得到如下所示的模型:Account2=β0+β1*Account1+β2*Interaction+μ(1)模型(1)中被解释变量Account2为财务会计期末考试成绩。解释变量有两个,其中Aaccount1是会计基础的成绩,Interaction是虚拟变量,当该学生为接受互动式教学时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μ为随机误差项。虚拟变量Interaction的系数β2是关注的焦点,反映了互动式教学对财务会计成绩的影响。解释变量Account1作为控制变量,这样β2可以被理解为在初始会计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接受互动式教学后学生会计成绩的提高幅度。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回归。根据回归结果可知,模型(1)中的解释变量Interaction的系数为6.37,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被解释变量Account2具有影响。综上所述,财务会计课程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财务会计成绩,对学生的会计水平有明显改善作用。
(二)问卷调查分析
利用“教学综合问卷调查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进行了量化调查,向2010级实验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12份,收回110份,有效收回率98.2%。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态度以及在该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等内容。问卷包括六项内容分别是:激发学习兴趣,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学习财务会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能力提高互动式教学模式对财务会计课程学习更有信心。问卷包括四个选项选项分别是:非常赞同;赞同;不确定;反对。其中,80.1%的学生认为互动式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习,兴趣,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会计知识(项目一);79.9%的学生表示互动式教学提高了学习效率(项目二);有84.3%的学生称互动式教学加深了对财务会计知识的理解(项目三);74.8%的学生肯定互动式教学能够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项目四);78.5%的学生认为互动式教学了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项目五);76.1%的学生表示互动式教学能够提高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能力(项目六);80.2%的学生认为互动式教学使他们对财务会计课程学习更有信心(项目七)。综上所述,多数学生认为互动式教学有助于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对互动式教学应用于财务会计课程评价效果较好。四、研究结论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对互动式教学的态度是积极的,通过引入案例教学,对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并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学习财务会计知识。
2.在财务会计课程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增强了与教师和同学的沟通能力。
篇6
【关键词】普通物理 试卷评析 难度 区分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0-0067-01
普通物理是大学理工科的必修课程,不仅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然而普通物理课程特有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常常令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科学系统的试卷分析有助于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普通物理教学改进提供指导。为此,我们对普通物理试卷进行举例评估。
一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对象为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数学学院应用数学专业2011级四年制1、2班普通物理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在教务处统一组织安排下进行考试,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题由任课教师出两套,随机抽取。充足的试卷份数,保证了试卷分析的科学性、有效性。
2.方法
依据提前制定的标准答案,采用流水方式进行阅卷。数据处理:将每份试卷的总成绩和每小题的得分情况分别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运算,得出结论。
二 调查结果分析
1.试卷内容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题数共30道。题型包括客观题(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和主观题(简答题、计算题)。其中客观题25道,分值为40分,主观题5道,分值为60分。试卷总分100分。
2.考试成绩分析
试卷成绩分析涉及学生总数、参加考试人数、缺考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与全距。优秀、良好、及格与不及格的人数分布及百分比。
3.试卷质量分析
试卷质量分析指标有:试题难度、区分度等。
第一,试题难度。试题难度是说明试题难易程度的,以P表示。难度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试题难度越大表示试题越容易,难度值越小则试题越难。本次考试试卷难度值为0.81。
第二,试题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题对于被试反应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用符号D表示。其数值范围为[-1.00,+1.00]。试题区分度统计及评价见附表。
三 讨论
1.考试整体成绩分布
100份试卷,平均成绩78分,最高分92分,最低分23分,全距69分。及格人数91人,及格率91%,优秀率14.89%。
学生成绩呈近似正态分布。成绩正态分布性也反映了试题的知识点全面,难易程度适中。优秀率较高,表明学生对普通物理课程在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等方面已基本达到教学目标。但有的试卷卷面成绩不及格,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大班授课,部分学生学习效果较差。
2.试题难度
试卷难度为0.81,试卷总体偏易。没有复杂的计算、灵活性较大的难题。其中与中学物理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点(第2题)偏易,可适当增大难度。而涉及刚体转动惯量(第15题),麦克斯韦方程组(第22题),气体粘性力(第4题)的题偏难,应稍降低难度。其中有12道题属于难度适中题。如能量及能量转移(第11题)、静电场(第30题)、毕奥萨伏尔定律(第24题)等。可以看出,学生对力和运动部分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掌握得很理想。但在刚体上应给予适当地加强和引导。
四 总结
试卷基本上覆盖了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题型分布合理。本次考试的平均分是78分,成绩基本上符合正态分布。试卷的难度系数是0.81,相对偏易。区分度适中,基本能区别学生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孝玲.教育测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机械制造基础;考核方式;考核目标
Reform on Test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Base” Lesson
WANG Tao TANG Jie WANG Hao
(Mechanical Electronic Engineering Department, CAUC, Tianjin 300300, China)
【Abstract】In college education, it is always a hot research point how to test the students. In the paper, the reform on test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Base” Lesson is proposed, which can change a simple test only including term-end testing and attendance at ordinary times into a multi-objective test including class test and test after class. These reforms ar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in many aspects.
【Key words】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base; Testing way; Testing object
1 目前的问题
当前普通高等教育中,一般对教授课程的考核主要由期末考核来完成,在成绩的最后评定上一般由期末试卷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以中国民航大学的课程为例,一般期末试卷成绩占最后总评成绩的85%;而平时成绩占15%。这种评定方式的缺点是过于单一,期末考试的试卷成绩仍是决定学生能否通过考核的主导因素;同时,当前的考核方式也忽略了课程自身的特点,不能做到量身订做。以笔者讲授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为例,其重点是需要学生掌握现代制造方法,切削刀具和加工工艺等知识,如果仅仅是采用期末考试试卷的评定方法,忽略了学生的实验实践和工艺方案的讨论环节则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有必要对该课程的考核评定方式进行改革。
2 考核方式改革
图1为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先前的考核方式的构成,从中可以看出,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先前的考核主要由期末成绩(85%)和平时成绩(15%)两部分组成,期末考试可完成理论知识的考核,但对于实践知识的考核则明显不够,虽然在平时的实验中可完成一部分实验实践的考核,但实际教学中仅仅4个学时的实验明显不足。另一个不足是在工艺设计这部分内容的讲授上应该增加讨论环节。借鉴罗云林等[3]将总评成绩分为平时考勤、作业(15%),实验(15%),三次平时测验(30%)和期末闭卷考试(40%)的做法,根据《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自身特点,我们设计了机械制造基础的考核构成,如图2。
图1 先前的考核构成及对学生的要求
图2与图1相比增加了分组报告,工艺设计和课上互动3个目标,并相应调整了各项在总考核中的所占比例,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多学科综合能力和课上讨论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2 目前的考核构成及对学生的要求
3 结论
本文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为例,通过对其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将该课程的考核方式细分为期末考试成绩,分组报告,工艺设计,课上互动和考勤成绩,来达到对学生课程掌握程度的全面考核。并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应用,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8
关键词:高职高专词汇测试词汇水平分班测试
一、调查目的
中国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究竟如何?词汇量究竟有多少?是否一份词汇测试卷就可以测试出该生的英语水平?本研究的词汇量调查有三个内容:
1该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的整体英语词汇水平处于什么阶段?
2该词汇测试试卷是否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
3该词汇卷是否能有效地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分班?
二、调查概况
(一)测试样本
将测试样本分成两组,第一组参加词汇前测,第二组参加词汇测试。
1在词汇前测中,共随机抽取118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参加,他们都是2006年统招录取的某学院的新生。其中,47名学生来自商贸系(文科),41名学生来自护理系(文科),30名学生来自汽车系(理科);2,在词汇测试中,共随机抽取129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参加,他们也是2006年统招录取某学院的新生。其中专科生包括:27名经济管理系(文科)学生,22名艺术系(艺术类)学生,28名汽车系(理科)学生;本科生包括:17名计算机系(理科)学生,35名机械系(理科)学生。
(二)测试工具
本次测试采用了两套试卷,一份为笔者自制的词汇测试卷,一份为当年的期末考试卷。
词汇测试卷用来测量被试样本的词汇水平,词汇均为高频词汇,涵盖初中、高中、大学英语应用能力B级(CEPT-B)、大学英语应用能力A级(CEPT-A)和大学英语四级(CET-4)的词汇。从大约5000个词汇中选取了120个高频词汇,组成120道试题,其中有34道初中词汇题、25道高中词汇题、31道CEPT-B词汇题、17道CEPT-A词汇题、13道CET-4词汇题。采用多题型的方法,即:词汇翻译、单词意义搭配、选择题、填词题。
表1数据表明该词汇测试卷的效度为0.97,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可以用来测试综合英语词汇水平。
(三)词汇测试卷的构建
1单词的选取。词汇是多水平多层次的连续体,本次测试含有五级水平,即初中、高中、大学英语应用能力B级(CEPT-B)、大学英语应用能力A级(CEPT-A)和大学英语四级(CET-4)的词汇,并从5000个单词样本中随机抽取了200个高频词汇,而高频词汇的选取是根据教授初中、高中和大学英语教师们的经验,选取的词汇大多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2试卷编制。本次试卷共有四大题型,200道题目,每个题型50小题,每小题0.5分,总分100分。
(1)翻译题:词对词的翻译是一种方便又有效的词汇测试方法。在写作和回忆某个需要的单词时它能够测试学生对某个单词的理解能力(EllisandSinclair,1989,引自Sheehan,2003)。
(2)搭配题:英文单词搭配中文含义或英文含义。这种题型主要是用于考察学生使用正确单词含义的能力(EllisandSinclair,1989,引自Sheehan,2003)。
(3)选择题:这一题型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考试中,它能够测试出学生在某一情境下能否正确运用和认知某个单词的能力(EllisandSinclair,1989,引自Sheehan,2003)。
(4)填词题:也称为C-test,它用于LauferandNation的产出性词汇能力测试(1999)。这一题型能够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拼写单词,是否能用于适当的情景以及知道何时用和不用某个单词(EllisandSinclair,1989,引自Sheehan,2003)。
前测实施后,删去了80题,因此最终的词汇测试卷翻译30题,搭配40题,选择40题,填词10题。填词题被证明是最难的一道题,所以删去了大部分,保留了一小部分,因为它能够有效地测试出学生的理解能力。
3词汇测试前测。200个高频词汇平均分配到了各个题型中。在进行正式测试之前,试卷需要进行前测和分析,以确定这些题目是否恰当,是否太难或是否要修改。2007年3月28日,118名前测组参加了测试,共200道题目,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测试结束后收回了118份试卷。
(四)词汇测试卷的再构建
在118名学生参加前测后,笔者对试卷进行了分析并随机采访了一些被试者,删除了部分太难的题目。试卷重组后,仍保留四大题型,留下120题,每题1分,满分120分。2007年4月29日,第二组的129名学生参加了词汇测试,时间60分钟,测试结束后收回了129份试卷,129名学生平均分为73.16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词汇测试结果
从下表2的数据中可以显示每一级词汇的得分情况:
表2数据表明,随着词汇难度的加大,掌握程度随之降低。初中英语词汇量的掌握程度只有74%,这意味着大一新生还有26%的初中词汇没有掌握,同样的,仅有61%的高中词汇被掌握;CEPT-B、CEPT-A和CET-4的词汇掌握程度的区别不是很大,造成这一结果现象是由于CEPT-B、CEPT-A和CET-4选取的词汇很有限。总的来讲,这一结果表明高职高专大一新生的整体英语词汇水平处于初中和高中阶段。
(二)期末英语考试结果
期末英语考试卷的满分为100分,与词汇测试成绩相比较,期末考试成绩与之很一致。如此高的一致性,说明综合英语能力与词汇量的大小相关。下表显示了期末英语考试成绩与词汇测试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期末英语考试和词
汇测试的相关性达到了0.78,平方后得到0.61,这个数据表明词汇测试的成绩能够反映期末英语考试中61%学生的成绩,两项测试的一致性程度很高。
Laufer在1998年阐明:许多研究者发现词汇量能很好地预测学习者的阅读理解、写作质量的能力,同时也是语言流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研究数据也同样表明了词汇量与把阅读和写作作为主要考察项目的综合英语能力测试的相关性很高。
(三)期末英语考试与词汇测试排名的相关性比较
统计数据说明,这两项考试的排名相关性为0.64。根据学生的词汇测试成绩和正态分布下的标准差的比率(文秋芳,2005),我们把这129名学生分成三个班:好、中、差。同时也按照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班,并把按后者进行的分班看作更加可信,则分错班的学生数如下表所示。
如表5所示,129名学生按照这两次的测试成绩排了名。根据标准差的正态分布,处于+1SD的范围为68%,因此有87名学生进入中班,在这87名学生中,根据期末考试成绩,有13名学生的词汇成绩排名不在其中;处于+1SD的范围为16%,则21名学生进入好班,根据期末考试成绩,有3名学生的词汇成绩排名不在其中;处于-1SD的范围为16%,则21名学生进入差班,根据期末考试成绩,有5名学生的词汇成绩排名不在其中。
根据上表,共有21名学生分错了班,比率为17%,108个学生分入适当的班级,比率为83%。这些数据表明按照词汇成绩分班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被分错班,那么分班就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
四、讨论
(一)该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的实际英语词汇水平所处的阶段
从词汇测试的考试结果来看,可以推断该院校的大一新生并没有完全掌握在上大学之前就应该习得的中学词汇。
根据采访调查,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一些学生坦言他们讨厌背单词,而且从小也没有养成记忆单词的好习惯,另一些学生直言他们对英语不感兴趣,他们对英语基本知识的了解很贫乏,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认为他们没有环境去练习在课堂上学到的词汇,还有的学生说他们进大学是来学技术的,英语对他们没有用,所以他们打算放弃。二是我们现行的教育问题:首先,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入学门槛较普通或重点院校要低很多,在招收新生时,英语成绩并没有划定单科成绩录取线,其次,不同地区的初等教育发展是不平衡的。来自农村的学生们说他们那儿的有些老师连发音都带有明显的地方口音,很不标准,这使得他们很羞于开口读英语,以致于不愿意学英语这门课程;最后,当前的英语教学在促进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方面做得不够,教师在课堂上说得过多,而学生却练得太少。
(二)该词汇测试试卷是否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
从总体来看,词汇量越大的学生其英语水平也越高。该词汇试卷以多样化的题型考查了学习者的词汇深度和广度。研究也发现词汇量的深度、广度和其他的语言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如:Laufer,1998)。这一发现主要是针对低水平的学习者而言的,他们对语言的掌握程度直接表现在他们对词汇的掌握程度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词汇量增加,并且应该把词汇量关注在初中和高中这一层面上,共计2000个单词。在没有完全掌握这2000个单词之前,学习者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就会遭遇更大的困难。
(三)该词汇试卷是否能有效地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分班
Alderson等人在1995年阐明,分班测试应基于所在学院教学大纲涉及的方方面面Hughes(1989)认为分班测试应根据教学内容,这样不同的学生就能够适应不同的水平。
有些研究者认为,单一的测试是不能全面地考查一个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的,分班测试应该对学习者进行一系列的测试(Murry,2001)。由于词汇是学习者语言学习的一个关键部分,因此我们把词汇测试作为分班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把词汇测试应用于分班考试,但是,如果把所有的学生只分入三个班:好、中、差,则有17%的可能性会把学生分入错误的班级。考虑到分班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效,必须慎重使用词汇测试作为分班考试依据。
五、结论
1词汇测试卷的效度为0.97,具有很高的有效性。测试结果显示,大一的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初中和高中的词汇量,而这些词汇本应该在大学人学前就应全部掌握。测试结果还显示CEPT-A、CEPT-B和CET-4的词汇掌握程度很低。词汇量太低很可能是造成英语教与学困难的一个主要因素。
2期末考试成绩和词汇测试的相关系数为0.78,说明词汇测试能够有效地反映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这两次考试的成绩很相似,说明词汇掌握量是英语水平的一个特征,我们可以从学习者的词汇成绩推断出他们的英语水平。
篇9
[关键词]汽车试验学 全过程考核 阶段性考试 统计数据
引言
期末考试是《汽车实验学》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然而把期末考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检验教与学的成果手段,束缚了学生对《汽车实验学》课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仅一次期末考试,很难做到试题覆盖所有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忽略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所以,改革传统的汽车试验学课程考试制度与方法,推行全过程考核方式势在必行。
一、期末考试的弊端
把期末考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检验教与学的成果手段,其弊端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方式单一性
传统汽车试验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方式单一,考试形式仅以笔试测试,题型标准化,这样的考核方式的弊端在于考试的偶然性大,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不仅对教学起不到应有的积极作用,相反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阻碍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临考前突击复习,学习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考试过关,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提高,也限制了教师在考试环节上的创造性,因此考试形式以闭卷考试为主不尽合理。缺乏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和素质的考核,造成学生应用意识淡薄,应用能力薄弱[1-3]。受期末闭卷考试影响,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只讲授考试内容和反复重复机械练习考试内容,忽略或很少讲授涉及到对学生文化素质影响较大的内容,学生也比较喜欢这样。
(2)内容局限性
首先,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基本上是教科书上有的,教师讲过的,且要求学生按标准答案背书,不能有任何发挥,考试前时常有学生要求教师划重点,甚至要求划定考试范围,试卷上几乎没有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忽视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核。
其次,考试多以任课教师出题为主,考试内容多是记忆性的知识,客观上造成了学生“上课记笔记,课后背笔记,考试默笔记”的机械做法,这就导致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死记硬背上,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考什么教师就讲什么,怎么考教师就怎么讲,考多少就讲多少;教多难,考多难,考多难,教多难[1]”。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其结果是助长了一部分学生的惰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难以得到提高与发挥。再者,传统的考试方法大多是笔试,并且大多数必修课程都用闭卷方式,这必然增加学生记忆知识的压力[2,3]。
过于注重期末考试成绩的结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期末考试功利化和工具化。期末考试结果太重要,有些平时学习松懈的学生,为了考试过关而想方设法地去作弊;有的学生考试前突击准备,虽然也能通过考试,但实际并没有真正学到知识,更别说理性思维的训练了。多数学生也为了考试而学习。由于期末考试还涉及到顺利毕业、评优评奖等一系列问题,也给部分学生造成很大压力。
同时,期末考试“一考定终身”的属性也让学生和老师只关心考试过与没过。老师忽视对学生对教学的深刻反思和总结。虽然每年学校都要求老师认真做好试卷分析,但是考试完了马上就是假期,老师的试卷分析更多是流于形式。
(3)缺少互动性
现行高校的考试制度从出题、监考、评分大多数是教师一手操作,学生惟一能做的事就是接受被动考试,没有形成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师生之间在一定的教学活动中实践、互动和交往的过程。要使得这一过程实现良性循环,取得最优化的效果,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的民主和谐的关系,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当前这种考试评价制度使得教师和学生所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考试而展开,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活动和内容都被排斥在师生交流与互动之外。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教材和笔记,而其他的包括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个性特点、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却受到极大限制,甚至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在这种畸形发展中,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创造力都被无情地抑制和扼杀,既不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又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和谐发展,更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7,8]。
(4)评价不合理
由于当前高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主要是通过考试成绩来形成的,这种评价机制和评价手段的片面性和极端性,易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外的严重分离,进而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不少高校多数课程已经开始采用阶段性考试的方法检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是一考定终身。
(5)作弊严重性
以考试、分数作为学习标准的应试教育模式扭曲了考试的功能,考试不是为了检测和反馈,服务于教学,有些学生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动力,平时不重视,又怕考试通不过,便企图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蒙混过关,致使考试中违纪、作弊现象时有发生,学生作弊虽与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有关,但与现行的一卷定乾坤考试方式仍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仅作参考,权重比例较轻,这就造成不少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临阵磨枪,甚至存在侥幸心理不择手段通过作弊企图蒙混过关。相反考试成了教学的目的,教学只是为了考试,是为了评分排列等,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被严重局限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状况,促使作弊风泛滥[9]。
综合以上诸多应试教育的弊端与不合理之处,可见“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势在必行。
二、《汽车实验学》考核方式改革方案
针对目前采用的传统的考试方式,片面强调和追求学业成绩的精确化和客观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应该让考试成为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进而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其宗旨就是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自我反省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对《汽车试验学》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推行全过程考核方式,抓好对关键知识节点重点监控,注重过程学习及基本知识和内容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素养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需要我们注意平时积累,把握全过程。
《汽车实验学》课程全过程考核是将课程考核落实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课程成绩等于全过程各项考核的成绩之和。考核成绩包含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测验、实验等内容,课程实施全过程考核,有助于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教学,针对过程考核中发现的问题不断调整改进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汽车实验学》全过程考核改变了“一考定成绩”的终结性考试弊端,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全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学校教务处可针对检查情况,指导教师逐步完善全过程考核方案,使此项改革更加科学、规范,出台相关考试要求,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和学习能力评价,使此项考试改革得以深入推进和开展。
(一)考核方案
采取“试验20%+平时考核10%+期中考试20%+实践考核10%+期末考试40%”的实施方案。表1为《汽车实验学》过程考核的具体考核内容。
表1:《汽车实验学》过程考核的具体考核内容
(二)以能力为导向的《汽车实验学》课程全过程考核方法的实施
以能力为导向的汽车试验学课程全过程考核方法以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目标,遵循考核理念科学化、考核内容丰富化、考核形式多样化及考核时间全程化的原则,设计考核方式的具体实施办法。课程考核共涉及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其中考试、试验考核和期末考试。在整个考核过程中,不同的考核方式有不同的作用。课堂出勤及课堂表现的好坏可表明学生的基本学习态度及认真程度;期中考试可使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学结,一方面可以检查课程前半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将考试压力进行分散,可以减轻期末考试复习的压力。实验考核可以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到一起的能动性。期末考试所占分值并不高,学生可以通过期末考试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性回顾,对重点内容加深记忆。我们已经连续3年进行了《汽车试验学》的考核方法改革,表2为我们对90名学生(三届学生,每届30人)进行阶段性考核的分值统计。
表2:《汽车实验学》全过程考核成绩分值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考核成绩综合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学生们普遍重视对《汽车实验学》课程的学习,课堂出勤率很高,其中成绩优秀和优良者共占88%,合格者仅为4%。学生课堂表现积极,能与老师进行很好的互动,听课效果好,其中优秀和优良者共占86%。期中考试出题要求题型至少为4种以上,难易结合,全方位考核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连续三年的期中考试成绩说明,学生普遍成绩较好,且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实验考核成绩普遍偏高,这说明学生对实际操作很感兴趣,能够很好地按照实验课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因此,优秀和良好率达到了90%。期末考试一直是学生最为重视的一次考试,尽管目前所占分值已经明显降低了,但还是能体现出学生的重视程度。三年来,学生的期末汇总成绩都很高,优秀及良好率已经达到58%,中及合格率仅为总人数的42%。在阶段性考试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没有出现不及格的现象。经过统计,三年学生平均总成绩为84.46,各个学习环节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总之,通过采用新的考核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考试方法在考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弊端,然后对《汽车实验学》的全过程阶段性考试进行了必要性分析及具体考核方法的确定。通过对近三年的三届学生的阶段性考核成绩的统计分析,充分说明了学生在课堂出勤,课堂表现、期中考试、实验考核及期末考试中的表现很好,三年学生平均总成绩为84.46,各个学习环节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新的考核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该方法有必要继续推进。
东北林业大学校级重点课程《汽车试验学》资助
[参考文献]
[1]陈永聪.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5):20-25
[2]朱操.过程考核在内燃机实训课程的运用[J].科技创业家,2012(7):52-56
[3]宁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过程考核的具体实施[J].福建电脑,2011(4):1842-213
[4]温启军,肖玉山.基于全过程考核的高等数学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9):85-87
[5]马兆明,李朋忠.思想政治理论课全方位、全过程考核模式初探[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8-20
[6]任宝东,田景,马媛.过程考核与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9):53-54
[7]李建军,李国安.实验过程考核的意义和途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4):106-108
[8]李妮.过程考核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8):59-61
篇10
【关键词】高职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案例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医学领域的方方面面,这对现代医务工作者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医学类院校要紧跟社会需求,把医疗卫生领域对卫生人才的需求与学生所学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就业实现无缝对接。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卫生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更多强调的是每条命令的独立功能和单个知识点的介绍,师讲生听,师写生记,学生少有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样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更不利于解决专业学习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实际能力,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呢?这就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医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水平。本研究选取了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护理专业的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就高职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应用效果作以初探。
1研究方案
1.1研究对象
选取铁岭卫生职业学院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同届的所有学生均通过高考统一考试入学,随机分班,其年龄、性别分布和入学成绩并无显著差异。2014级高职护理2班和4班作为对照班采用讲授法教学,2014级高职护理6班和8班作为实验班采用案例法教学。进行持续一学期的《卫生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学习效果的跟踪调研对比,学生使用统一的《卫生信息技术基础》教材,4个班级均由一名教师任教,考试采用无纸化考试形式。
1.2案例选取
《卫生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包括两个模块:①信息技术应用基础;②卫生信息学应用基础。其中第一个模块包括的内容有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系统、WindowsXP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应用、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Excel2003电子表格软件、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第二个模块包括卫生信息学概述、医院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系统单元设计如何自己组装计算机的案例,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功能。在WindowsXP操作系统单元设计病志文件管理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在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单元设计在宿舍内组建局域网和医学信息检索案例,帮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专业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在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单元设计个人简历、医学论文排版、卫生信息宣传栏案例,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在Excel2003电子表格软件单元设计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案例,培养学生医学统计与数据分析能力。在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单元设计个人简历、卫生知识宣传片案例,培养学生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利用展示软件进行交流的能力。在医院信息系统单元设计HIS(医院信息系统)系统中门诊护理执行医嘱操作,住院病人排床、转科、转床及修改档案操作,住院病人自动记账、护理费用记账及结算审核操作,住院护理医嘱审核执行操作共四个与护理专业学生相关的案例,帮助学生熟练使用医院信息系统,在工作中能迅速进入角色。
1.3研究方法
1.3.1问卷调查法
计算机教学学期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问卷调查。重点考察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是否能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去。
1.3.2数据分析法
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数据:①从布置的作业中分析;②从期末考试成绩中分析;③从平时实验成绩中分析。其中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考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
2研究结果
2.1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问卷共发放198份,回收198份,有效率100%。表1是对实验班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表2是对对照班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根据表1和表2的对比分析可知:(1)经过一学期的计算机教学,实验班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要高于对照班。(2)使用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的热情,这也增强了授课教师对计算机案例研究的热情。(3)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都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说明学生本身素质比较好。(4)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调查结果可知实验班在这三方面要远远高于对照班,说明案例教学不但具有趣味性,还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在计算机教学中使用案例这个方向是非常正确的。
2.2期末总评成绩对比分析
本研究的期末总评成绩包括作业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这种综合考核方法可以有效的测试学生能否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综合思考的能力。(1)从实验班和对照班完成作业情况分析,所有学生都能按时上交作业,并按照教师要求完成作业。实验班作业的错误率是2%,对照班作业的错误率10%。说明对于作业中的某些知识点实验班要比对照班掌握的好一些。(2)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验成绩分析,实验班的综合思考能力比对照班强,实验班的多数学生会将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到综合实验中去,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3)从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均参加全国医学信息技术考试(中级),该考试既考察了学生计算机操作的能力,又考察了学生医学信息技术的能力,有机的将计算机和医学信息技术相结合。从反馈的成绩可知实验班的平均成绩要高于对照班。
3结语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以案例来驱动学生学习,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方法是从问题入手,注重师生互动,有利于激起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高职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不仅使学生可以学到知识,更使学生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尚宪刚,郑鹏,张兆臣.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J].软件工程师,2013(11):50~51.
[2]侯秀红,郑文奎.基于不同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典型案例导向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1(01):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