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19 15:3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生哲学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给你一个故事,希望你能喜欢并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的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象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伤口就难以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你的朋友是你宝贵的财产,他们让你开怀,让你更勇敢。他们总是随时倾听你的忧伤。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支持你,向你敞开心扉。"告诉你的朋友你多么爱他们,告诉所有你认为是朋友的人,你的行动可以从邮寄这个小小的故事开始。有一天,当这封信回到你的信箱里时。你会发现你有一个很大的朋友圈.
给你一个故事,希望你能喜欢并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的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象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伤口就难以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你的朋友是你宝贵的财产,他们让你开怀,让你更勇敢。他们总是随时倾听你的忧伤。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支持你,向你敞开心扉。"告诉你的朋友你多么爱他们,告诉所有你认为是朋友的人,你的行动可以从邮寄这个小小的故事开始。有一天,当这封信回到你的信箱里时。你会发现你有一个很大的朋友圈.
最后,我要说:"友谊的幸福之一,是知道了可以向谁倾吐秘密。"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是因为有人在默默的祝福你,因为你也爱你身边的一些人。如果你总说太忙,不能将这封信转寄出去,老是说:"改天再寄。"你将永远都不会去做这件事的。所以,不要找借口,静心的看看这篇古老印度来的故事,然后决定为你的朋友们作一些事,从传寄这封信开始。当你说:"你是我的好朋友"时,请认真的说出来。当你道歉时请看着对方的眼睛。
永远不要嘲笑别人的梦想。不要随便给一个人定性。说话时要慢,思想时要快。
篇2
关键词:非洲艺术;音乐;木雕刻;人生哲学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07-02
"艺术因哲学而伟大"。艺术家们或多或少都会在艺术作品中渗透着、寄寓着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等一系列哲学范畴的东西,而作品本身所发出的哲学讯号也成为评判、赏析作品的重要依据。非洲木雕刻、音乐是非洲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深刻凝聚着非洲民族发展的人生哲学思想。
1.非洲音乐奏出人生哲学
非洲音乐 使用大量且多种类的乐器,而以打击性的体鸣乐器为主,而鼓正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乐器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而且很多非洲的历史不是通过文字记载下来的,而是通过鼓来传承的。音乐家就是讲故事的人,是他们民族和国家历史的记录者。鼓甚至还作为王权、神权、民族的象征。每个王国的王室都有一套大小不同的鼓,各有不同的名称和音色,不同权力等级的人,鼓的数字是不同的,在换鼓皮时,还要用人或动物皮来牺牲。他们把这种鼓当作神物来尊崇。
为什么非洲人唱歌可以不害羞,而西方人却要对自己的歌唱技巧充满信心才敢开口?这是生活中一个有趣的现象。原因就在于非洲人和西方人在认识论上的差异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观。
在西方人看来,"客体"的音乐作品是与音乐行为的主体相分离的符号或比喻,可以自主的存在。存在于主体内心生活中的审美体验通过对音乐"客体"的听赏就可获得。艺术与日常生活相脱离,音乐是被少数有特殊天赋的人所垄断的技术行业,普通人只能成为沉默的听众……所以,西方人唯恐因随便开口而贻笑大方。
而对生活在文化语境下的非洲人来说,现实是一个统一体,"生命力"或者"感知"是一个保持体验和思想统一的过程,也就是说,感知是一个描述现实的模型。在这里生活是变动不定的"做"与"被做",所有的事情都处于变化之中,"存在"被"发生"所取代。在这种精神所规定的非洲文化中,不管音乐还是其他任何事物,基本的审美观是:参与才有意义。如果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从生活的外部去进行观察,是无法了解任何事情的。音乐是一种生活方式,是风俗习惯、经验与技能的综合体,音乐的体验与其他生活体验以及观念密不可分。由于人的行为总是和生命力联系在一起,因此音乐和舞蹈提供了与生活联系的最好方式。表现为对音乐形式的感知召唤着人们走入生活和生命,借助相关的知识参与到音乐和舞蹈中就可以明白相互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所以,对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认知模式来说不能从对事物直接理解的孤立范围中描绘审美体验,音乐不是可以静静欣赏的自主客体,而是身体对声音的参与,音乐的意义显现于参与的过程中。
2.非洲木雕刻出人生哲学
当踏上非洲大陆,不管是在家庭、机关、学校,还是在公司、酒店、大街,相信,所见到的木雕不会少于见到的非洲人。
非洲木雕造型奇诡、风格别致,被誉为是非洲艺苑中最艳丽的一枝奇葩。这些夸张、古朴的木雕曾让毕加索、高更、马蒂斯、弗拉曼克等艺术大师痴迷,并改变了他们的艺术风格。
非洲木雕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人物雕像,如头像、胸像、男人狩猎、少女顶水、母亲哺婴、艺人击鼓等,表现了人的生存价值、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二类是动物雕像,如狮子、犀牛、大象、羚羊、长颈鹿等,动物木雕性情灵动、生动传神,具有鲜跳的活力和独特的美感。第三类是图腾,这类木雕表现了非洲原始宗教的神秘和对诸神的敬畏。第四类是器具,包括非洲人民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不管何种类型的木雕,艺术家们用奇妙的构思、夸张的手法、简约的造型,表现出原始的唯美和对现世的关注。
非洲木雕刻的雕刻不是艺术品,而是灵魂。灵魂是没有固定模样的,凭着他们对世界和生命的理解,雕刻出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你在非洲是找不出两件相同的木雕,艺人们雕刻的是有形的东西,可在雕琢的过程中,把无形的灵魂融入进去。观赏非洲木雕,不是看雕刻是否逼真,而是透过木雕的形状看到一个灵魂、一种情感。
3.非洲木雕细小微妙的动作表现高深莫测的精神
捂眼睛,是指有些东西不该看。不管在家庭、单位,还是在朋友中间,有些东西可以看,但有些东西就不可以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侵犯了别人的隐私,就会产生冲突,破坏了生活的和谐。
捂嘴巴,是指有些话不该说。妄语瞎话不该说,吹牛大话不该说,挑拨离间的话不该说。病从嘴入,祸从口出。有人总与机会失之交臂,其主要原因就是管不住自己的那张嘴,一时痛快,酿成终生痛苦。《圣经》告诫人们: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
捂耳朵,是指有些话不该听。谗言不该听,谣言不该听,谎言不该听。人活在世上,形形的话语充斥耳边,听者对这些话要认真甄别,知道哪些话是可听可信的,哪些话是不可听不可信的。凡想干一番事业的正人君子,一定要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凡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就要毫不动摇地干下去,决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非洲木雕诉说了历史、传承了文化、折射了生活、融入了自然,它是人生哲学的导师,教给人生活态度,做人准则,价值取向。
4.结语
艺术是人的审美观在本体意识中的最初的理性反映的总结,是最初的带有主观心理因素的理性反映的总结,是观察后组成的思维材料对感观的描述.而哲学是通过这种思维材料的总结和进一步观察判断而形成的有系统有规律的组合。
艺术是发散性思维的结果,而哲学是对这种发散性思维进行深度总结和对事物进行深入分析判断的结果,所以哲学本身具有深刻的艺术美感.而哲学在发展中必然会存在于思维形式中,在这种有条理有系统的思维形下再进行艺术行为时,艺术也会变的有系统有条理起来(这一点对具体科学来说也是一样的).但这种有系统有条理的行为,在本体上依然是带有主观心理因素的最初的理性式的感性表达.因为人面对的自然界是无限的,所以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没有尽头的,进而艺术和哲学的发展也是没有尽头的。
参考文献
[1]《非洲艺术研究》作者:刘鸿武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出版
篇3
关键词:庄子;红楼梦;好了歌;贾宝玉;浮生若梦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027-01
一、《红楼梦》主题歌《好了歌》蕴含的主旨
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是追求精神的自由与绝对自由。庄子认为,人如果能顺其自然之性,也就是纵情任性,便得自由,但这只是相对的自由。至于什么是绝对自由,如何获得绝对自由,《逍遥游》作了详尽的阐述:有所依赖的自由,只能算作相对自由,无所依赖的自由才是绝对自由。《红楼梦》主题歌《好了歌》旨在指出若要人生好,须要“了”了“功名”、“金银”、“娇妻”、“儿孙”。而庄子主张“无名”“无功”“无情”,最终才能获得精神的绝对自由。由此可见,两者旨趣的完全相同。
《好了歌》主张了情,而《红楼梦》开篇却说此书“大旨谈情”,二者看似相悖,其实则不然。从“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可见,本书确实写情。但是书到最后,几乎所有情痴情种都以死退出了人生的舞台,而宝玉最终无情,随和尚道士离开了滚滚红尘,复得“天下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的逍遥。可见《红楼梦》用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让人了解:人生最苦,情难了,无情最逍遥。在功名、金银、情感中,不慕功名最易,不贪金银次之,难舍者乃在“情”。若无情则无所不能“了”,如此便能逍遥。由此看来,《红楼梦》“大旨谈情”的真正目的在于劝勉世人“无情”,因此可以说庄子思想已深入《红楼梦》骨髓了。
二、宝玉的命运与道家思想的联系
对老庄人生哲学的认同,作者在塑造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上尤见其功力。第三回宝玉首次登场亮相,作者用两首《西江月》词概括了他的性格特征,这两首词将其纵情任性、蔑视功名富贵的超凡脱俗概括得淋漓尽致,生活中的宝玉也的确如此。宝玉蔑视功名富贵,纵情任性,因而也逍遥自在,这正是老庄所谓自由的境界,但它还未能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因为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即道破宝玉本性:乃“天下第一人”。
宝玉无时无刻无事不记挂着黛玉,可他的真心往往不被黛玉理解。“金玉良缘”之说成了黛玉心中的一个魔咒,况且宝钗深得贾府上下人心,宝玉又有“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之嫌,因此黛玉总是不放心,常以“金玉良缘”之说嘲弄宝玉,以假意试真情,反惹出了不少口角之争,致使两人都为情而苦。宝玉为情而痴为情而苦的过程,也就是他渐渐转向无情的过程。第二十一回宝玉看到《外篇·胠箧》“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一段时,不禁提笔续曰:“……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由此续可见,宝玉似乎已隐隐地感觉到了闺阁之美给他带来的烦恼。第二十二回“宝玉悟禅机”,听到《寄生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时,称赏不已。可是这时的宝玉还无法做到“无牵挂”。直到黛玉离去,宝玉开始叹人生,悲也喜也爱也恨也,一切都成空。痴情一生,苦一生,情不了,苦难尽,此时应了情,无情最逍遥。宝玉最终无情而返青埂峰,复得“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变无悲”的绝对逍遥。
三、道家“浮生若梦”思想在《红楼梦》中的体现
追溯中国文学史,人生如梦的思想正是由庄子在《庄子内篇·齐物论》中首先提出来的。《红楼梦》在第一回作了交代:“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这一番话暗示了作者人生若梦的感悟。“梦”可视为《红楼梦》的精华、特色、灵魂,若将这些梦幻从《红楼梦》中抽移出去,那么《红楼梦》就没了精髓。由此可见,《红楼梦》通篇笼罩着“人生若梦”的感慨。联系到庄周梦蝶的故事,二者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一回中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对顽石的劝语:“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所以顽石化身的宝玉及仙界诸艳化身的红楼众女儿的人间情事纠葛以及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在全书的总结构中,则属于一大幻梦,本身便是虚无的。
贾宝玉多次梦游太虚幻境,特别在第五回作者写到宝玉梦中如神仙般惬意到了极致,可是美梦过后,万事皆空,宝玉“迷迷惑惑,若有所失”。人生一场,转头万事皆空。这是一种典型的道家的浮生若梦的观点。
其他人物的梦境,如秦可卿临终前托梦凤姐之言:“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贾元春给贾母托梦“荣华易尽,须要退步抽身早。”等等,均反映出道家“人生若梦”的虚幻思想。
综上所述,庄子道家的思想深深影响并贯穿于《红楼梦》的始终,只有全面了解道家思想与《红楼梦》的联系,才能真正读懂这部伟大的作品。
篇4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海燕出版社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陆续策划出版了《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丛书,将华夏文明的精髓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普及性解读,让平时对经典敬而远之的普通大众读者能看得懂、买得起,并能让作品立得住、传得下。目前,该系列丛书已出版第一辑30册。丛书面世以来,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专家和读者的一致好评。
《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丛书是一套为全民阅读量身打造的,关于传统经典名著的大型普及性丛书,涵盖了诸子百家、诗词歌赋、传奇小说等种种文学内容,是数十位专家学者研读国学经典的心得之作。从人文风貌,到历史典故,有故事般的叙述,有学者般的考据;以不同的角度,将华夏文明史上的种种精彩呈现,令读者在随着文字间行走的同时,审视被重述和还原的历史,聆听与感受被深藏蕴蓄的历史传奇。对原典精髓的准确把握,深入浅出的解读,明快灵动的语言,和当下生活的紧密结合,考究的插图和典雅的装帧,使这套丛书更好地体现了学术与普及、轻松与厚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化蝶逍遥游――〈庄子〉之美》《仁义的修为――体味〈孟子〉》《为贫弱者立说――大爱〈墨子〉》《人生的真经――〈西游记〉哲学》《千古谁人共此梦――诗语红楼》《梦华背后的豪杰――水浒人物志》《大江东去浪千叠――虚实三国》《身心的安适――〈菜根谭〉生活法则》《风流天下闻――唐诗故事》……煌煌数十部经典名著,部部精彩灵动,引人入胜。
《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强大的作者阵容是丛书内在品质的有力保障――黑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冬颖教授、中华书局编审陈虎博士、中国楚辞学会方铭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博导刘韶军教授、河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王永宽教授、河南大学郭灿金教授……这些成名学者不仅学有专攻,学养深厚,在学界拥有一定的名气和声誉,而且均在文化普及方面卓有成就,他们轻松通俗、幽默有趣的语言风格拉近了经典和读者的距离,让经典变得生动亲切、丰润可爱,让中国的传统不只束缚于书斋,而走向更广阔的大众。
该丛书对经典的解读,绝对摈弃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式的曲解戏说,也不同于简单的翻译、注释,而是结合当下社会环境,将先圣先贤的哲思赋予鲜明的时代感和推进意义。因而图书内容不是教科书式的枯燥复述,更不是学术报告型的生硬阐明。它将华夏文明的精髓伴着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令读者在轻松的阅读环境里潜移默化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这套丛书不但品质优秀独特,好读,而且耐读,令人回味无穷。
《人生的真经――〈西游记〉哲学》是《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中的一本,颇具代表性。该书由《百家讲坛》主讲人张望朝先生所著。作者对《西游记》的解读摈弃了以往常见的简单阐述与评论,从与人生真知相结合的高度,将原汁原味的原著精华与活灵活现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将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内容与平常人喜闻乐见的时事相结合,精彩解读《西游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不同人物关系中复杂的人性、不同情节中折射出的人生哲学,解读求取真经的真正意义。论述中没有严肃的说教,没有刻板的理论,没有学术著作中的沉重与艰涩。作者以极其轻松幽默的方式,结合当下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游刃于经典与现实之间,还原了经典作品的精髓所在,阐释了经典作品的现实意义。作者以独特的视角、专家的学识、轻松的态度、诙谐的语言,旁征博引,贯通古今,向读者解读了《西游记》所蕴含的人生哲学,带领读者一同去探寻人生的真经。该书让人在轻松阅读之后有领悟人生真经的痛快淋漓之感。
篇5
在《助跑80后》节目,嘉宾既有像孟非这样家喻户晓的,也有一些并不为大众熟知,却是活跃在某领域中的明星,比如冯仑——他曾是从事医疗器械销售工作的打工者,在结婚之前,他把钱拿去创业,后来破产了,妻子支持他继续“折腾”,于是借钱创业,后来做得非常成功,目前已经拿到
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宣传统筹张道此番出手倾力打造新节目,在《职来职成为节目开播两期的客人。值得一提的炀接受采访时说:“《助跑80后》实为往》的基础上力求升级,瞄准青年群体、是,冯仑和孟非都是第一次接受电视节目该频道品牌栏目《职来职往》的升级版抓住青年群体、服务青年群体,也由此的长篇专访,节目中两人首次面对镜头讲和姊妹篇,两个栏目都直面青年人对成初步形成了《成长不烦恼》、《助跑80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成功路上许多不为人
后》、《职来职往》这一条晚间黄金档品知的小故事。50后的冯仑,号称与80后没有代沟,说起李宇春、聊起“私奔体”也是如数家珍。当红主持人孟非更是毫无保留地谈及自己少年、青年时的成长故事,“偏科”、“上红白榜”、“当印刷
著名企业家冯仑和著名主持人孟非工”、“电视台成长三部曲”……敞开心扉地谈及他的新闻理念与人生哲学。
了两轮风险投资。现在冯仑是万通投资控股公司董事长,他做客《助跑80后》栏目,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作为80后的榜样和动力,冯仑在首期节目中畅谈自己的人生哲学,他告诉80后创业者:“伟大都是熬出来的,既然选择了创业,不管现实有多难都要坚持。”通过现场投票,冯仑在自己的新书《理想丰满》中所提及的“墙上的美人和炕上的媳妇”成为观众最感兴趣的话题,冯仑解释:“怎么样把墙上的美人变成炕上的媳妇,最终让这个媳妇生出个儿子来,这才叫把理想变现实。这句话其实讲的是筑梦和造梦的关系。你造个梦很容易,把这个梦一步步实现很难。”
《助跑80后》栏目陆续播出的“助跑嘉宾”还有俞敏洪、陈光标、李开复、倪萍、谭晶、姚明、吴小莉……国内从来没有一档面向年轻人的节目可以同时囊括这么多响当当的名字,很多嘉宾都是很少参加电视节目的知名人士,但是他们听说是与青年人交流都非常愿意参加,因为这不是一档娱乐节目,而是到了“80后的主场”。该栏目从主持到主创全部是80后,从表达方式到沟通理念全部体现80后,甚至90后的主流价值观。毫无疑问,这些“达人”中的“达人”是新节目《助跑80后》中的主角,他们曾经是80后,现在要面对80后。他们的成长历程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他们的成熟道路有哪些可以给今天的80后以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有哪些可以作为“巨人的肩膀”?
寻找80后新坐标
篇6
关键词:叔本华;艺术;人生;痛苦
中图分类号:B51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6-0048-04
人为什么要进行艺术创作?为什么要从事审美活动呢?简单来说,艺术是人类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必要条件,人类出于自身的生存需要而无法离开艺术。叔本华认为:人的一生充满了痛苦和恐惧,最后以任何人都难以逃避的死亡作为终结,人生和世界本身因此而变得毫无价值、缺乏意义。为了生命的继续和完成。人们创造了艺术作为形而上的补充。人生正是因为有了艺术和审美才获得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才让人愿意付出努力去追求和创造幸福的生活。
艺术的产生源于人类生存的根本需要,尽管艺术不是真理,而只是人为了对抗人生的痛苦创造出来的幻象,但离开了艺术,人在这个世界便举步维艰。艺术和审美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身处这个冰冷残酷、充满痛苦的世界,带着审美的人生态度去生活才能对抗现实人生的痛苦。审美的人生态度通过审美和艺术活动将人生艺术化,通过赋予生命新的价值创造出人生新的欢乐。基督教总以善恶来评价生命,认为生命的本质即为罪恶,最终造成了人们普遍的罪恶感和对自身自然本性的压抑。审美的人生态度就是要引导人们摆脱罪恶感,脱离对生命的善恶评价,从而能够真正享受到灵魂的自由和人生的快乐。
一、叔本华的人生哲学
在考察叔本华的人生哲学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叔本华的人生经历。叔本华自幼性格孤僻、狂妄傲慢,不善与人相处。他的母亲约翰娜·叔本华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但叔本华与他的母亲一直关系不和,隔阂很深。他的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是位非常成功的商人,与叔本华一直相处融洽,可惜在叔本华十七岁那年,他的父亲自杀逝世。父亲的逝世给叔本华带来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也让他对人生的痛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验。1750年至1850年间,伴随着法国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新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向资本主义原有的社会秩序宣战,这给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新旧体系的转型期,一个满是矛盾和痛苦的社会充斥着叔本华的双眼,让他根本看不到社会发展的出路。此时,功利主义价值观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衍生出来,这是一种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讲究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社会变成了一个人们为了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地相互进行激烈的竞争和殊死搏斗的场所。在这样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环境中,叔本华很难不形成悲观主义的人生观,并从此走上了思考人生哲理之路。
19世纪的欧洲盛行着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叔本华唯心主义的人生哲学就是为了反对这种推崇纯粹理性的哲学学派而产生的。西方哲学自柏拉图以来主要以抽象的概念作为研究对象,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的直观认识论改变了这样的局面,使哲学研究更多地开始关注到人本身。人的生存是叔本华哲学研究的首要问题,这使得哲学研究方向从纯粹的理性思辨慢慢偏向了感性的个体生存本身。这种对人的内心的研究不断地揭示深藏于人的本性之中的不变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哲学研究的领域。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把人的生存问题上升为哲学本体论问题,把人作为一切哲学关注的中心,所有的研究均围绕着人展开。他认为,科学和理性都只是人的工具,只有意志才能决定人的行为和活动,从而决定整个世界。
意志决定着人的活动,也同时决定了人生的悲剧。因为意志分化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而要满足无穷尽的欲望是不可能的。即使人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快乐也只是短暂的,紧随其后的就是可怕的空虚和无聊。“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不停地在这两端之间摆动”,不是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痛苦就是在欲望满足后变得空虚无聊,总是处于永恒的痛苦之中。越是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人越会被自己的思考所累,比那些愚者更加痛苦。更令人绝望的是,意志是永不消亡的,总是伴随着新生命的诞生而诞生。这样,意志带来的痛苦和不幸也随着人类的繁衍不断延续、重复着旧路。纵观叔本华生平的著作,不难发现在他的思想体系中人的生命基本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的一生总是逃离不了烦恼和痛苦的纠缠,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和乐趣。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主要涵盖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人因为有了欲望和冲动而倍感痛苦。意志是人的本质,欲望和冲动又是生存意志的直接表现,因此,意志是人不可消除的生命欲望。叔本华将意志分为生存意志和生殖意志。生存意志通过无穷无尽的生命欲望维持个人生命的存在。生殖意志则是通过肉体的欲望维持整个人类的生存繁衍。这两种意志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维持人的生存。意志客体化最高级的产物是人,理智在意志达到最高等级时也会产生。由于意志本身的非理性和盲目性使得它与理智始终处于一种对立之中。人的理智使他们认识到自身作为世界的表象注定要消亡的事实,自此之后,人一直孜孜不倦地试图依靠理智让自己生存得更舒适,生存得更长久。尽管人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分努力都是为了生存,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逃脱死亡的结局。在叔本华看来,正是认识到了这一事实,人生之路才因此充满了无尽的痛苦。“生物愈高等,意志现象愈完全,智力愈发达,烦恼痛苦就愈显著。”②叔本华的这个论断进一步印证了他智者劳心的观点。他认为,越是有知识、有智慧的人。他的痛苦和烦恼就会越多;天才就是这样的一种人,他们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这种极端的、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让天才拥有了最佳的创作灵感,成就了天才的创作。
第二,人因为欲望源源不断的产生而无法摆脱和逃离人生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的分裂性的矛盾。痛苦、烦恼和空虚因此充斥着整个人生,使人无法获得幸福。在叔本华看来。意志的欲求是人的行为和活动的动力。人因为自身的缺陷和对现状的不满而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欲求,欲求的不满足性与其痛苦的本质直接导致了人生的痛苦。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人觉得痛苦;当一个欲望实现,人在短暂的满足之后很快产生新的欲求。人欲壑难填的本性让他们永远陷于欲望所设置的陷阱之中,在不断努力去满足一个欲望后,又会产生另一个新的欲望,如此不断地循环反复,让人总是处于一种永无止境的痛苦和挣扎之中。欲求是痛苦产生的根本原因,痛苦和欲求如影随形。人生因为其无止境的欲求而在本质上成为一种形态繁多的痛苦,在一个欲望和另一个欲望之间徘徊,永远无法逃脱出欲望的循环。
第三,人的欲望具有独特性,每个人的行为都会遵循着自身的欲望而不会考虑他人的欲望,在这种人人都只为自身利益着想的环境下,人生就变成了一场灾难。在叔本华看来,人的意志决定欲望,不同的人因为意志的不尽相同而产生了种类繁多的欲望。人只会追求自己的欲望,不会了解更不会去追求他人的欲望。“每人都想一切为自己,要占有一切,至少是控制一切,而凡是抗拒他的,他就想加以毁灭。”③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只考虑自身利益的利己主义的环境中,利己主义成为了一切斗争爆发的根源,人与人之间为了获取自身更多、最大的利益必然发生争斗、欺诈、战争和统治。
第四,人生自始至终就是悲观和绝望的,欲望和迷幻支使着人的行为并且带给人们痛苦,可是一旦人停止追求欲望,生存立即显得空虚和荒芜。叔本华认为,人生是一场无止境的悲剧,尽管某些环节显示出了喜剧的特点。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总是短暂的,一瞬即逝,唯有痛苦和悲哀显得深刻而隽永。快乐包含于人生这一整场悲剧之中,它的存在并不与悲剧相矛盾。事实上,快乐和幸福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痛苦,因为它们同样是人的一种欲求,而人一旦有了欲求,就会陷入痛苦之中。因此,人们对幸福和快乐的美好追求,根本不可能让人逃离人生的苦难,最多只能改变痛苦的表现形式,而无法撼动其本质。尽管意志所带来的痛苦可以随着生命的离去而消亡,但人生的痛苦就在于人自出生以来就不断追求生存的欲望,这种对生存意志的肯定注定了人生的悲剧。人们在追求幸福和快乐的同时。这种欲求所带来的痛苦也在不断增加,也就是说痛苦和幸福是相辅相成、如影随形、不可分离的,人要追求幸福,就必须承受更大的苦楚。无论是生存意志还是生殖意志,它们都随着人类的繁衍世代传递,那么意志所带来的痛苦和不幸也随之代代相传。
第五,人的意志与生俱来,唯有死亡能让人摆脱意志的控制,只要生命存在人生就会被意志驱使向前,永不停止,因此人的一生如同一场噩梦。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四篇——“世界作为意志再论”中,叔本华对人生做出如下比喻,“如果我们把人生比作灼热的红炭所构成的圆形轨道,轨道上有着几处阴凉的地方,而我们又必须不停留地跑过这轨道;那么,被局限于幻觉的人就以他正站在上面的或眼前看到的阴凉之处安慰自己而继续在轨道上往前跑。”叔本华认为人生从头至尾受着与生俱来的意志的控制和驱使,没有任何自由,因此,他将人生比作在灼热的红炭轨道上奔跑。人在意志的支使下永不停歇地奔跑,那些所谓的“阴凉之处”事实上并不存在,不过是人望梅止渴、自欺欺人式的自我安慰罢了。
叔本华人生哲学的基本观点都是建立在其生存意志论的基础之上,将生存意志作为人的本质使得叔本华得出了他人生哲学的基本结论——人生就是痛苦。这也是导致他陷入悲观主义的根本原因。叔本华从生存意志出发,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尽管他在其人生哲学包括幸福论中有着非常精彩且深刻的见解,他仍然坚持认为幸福只是人生中消极、否定的因素。叔本华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和伦理学的观点否定了人生是幸福的生存,人生的幸福问题不存在于他的哲学体系内,因为他认为痛苦和幸福根本无法放在同一个层面上讨论。在西方哲学史上,叔本华是第一个以悲观主义的哲学观系统地考察人生的哲学家,他将悲观主义哲学观推到了极致。他向人们展示了人生在终极意义上的痛苦,同时也肯定了人生有获得有限的、短暂的幸福的可能。
二、艺术解除人生的痛苦
叔本华哲学理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就是探索人如何摆脱痛苦的人生境遇,这也可以说是叔本华哲学研究的终极目的。在叔本华看来,生存意志维持着个体生命的存在。由于个体生命的存在总有消逝的一天,而生存意志却永远不会消逝,两者之间所必然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导致了痛苦的产生。叔本华的生存意志理论解释了人生痛苦的根源,同时也指出,审美活动带来的愉悦只能够让人暂时摆脱痛苦、忘记欲求,达到瞬间最幸福的状态,而禁欲主义则能够更有效地让人远离痛苦的人生。叔本华哲学的现代性特征就表现在他的哲学研究关注的是人本身。他在看清了人生是痛苦的事实后,积极地为人们指出了两种摆脱人生痛苦的途径,这两种摆脱痛苦的途径都要求人要超越现实、超越意志、达到纯粹认识的高度。要摆脱充足根据律对现象世界的掌控,唯有当人成为了纯粹认识的主体,人的认识成为了纯粹认识。此时,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和认识本身同时超越了意志、痛苦和时间,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在自失于审美对象之中的那一瞬间挣脱了充足根据律的控制,审美主体的认识与本体世界中的理念达到了同一。在禁欲主义的人生中,生存意志被彻底地否定,没有了意志羁绊的人生也就没有了欲望和痛苦:脱离了充足根据律的控制,人们的内心就是一个虚无的、完全自明的世界。人生所有的痛苦都来源于意志,因此,想要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唯有放弃欲望的追逐以脱离意志的束缚。彻底否定生存意志是人生能够真正获救并摆脱痛苦的唯一前提和必要条件。
叔本华非常欣赏西班牙剧作家迦尔德隆在《人生如梦》中的两句诗:“因为一个人最大的罪过就是:他已经诞生了。”⑤人们怎样才能赎回原罪,摆脱苦难人生?在叔本华的人生哲学中。他提出,否定生存意志是唯一能帮助人逃离痛苦的方式。否定生存意志有两种途径可以实现,即对生存意志的暂时否定和对生存意志的彻底否定。艺术的审美活动可以让人摆脱意志的控制,暂时忘记欲望的追求,从苦难的人生中得到刹那间的解脱,实现对生存意志的暂时否定。艺术的超功利性使得艺术的创造者和接受者都在艺术中超越了生存意志和功利主义。在审美活动中,欣赏者能够暂时忘却现象世界里无止无休的欲望,获得心灵上短暂的幸福和宁静。“也就是认识从意志的奴役之下解放出来,忘记作为个体人的自我和意识也上升为纯粹的,不带意志的,超乎时间的,在一切相对关系之外的认识之主体。”⑥除了艺术的审美活动,哲学的沉思和道德的途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生的痛苦,让人的心灵获得短暂的解脱。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的第五章——“建议和格言”中讨论了人应当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命运和世事的发展。在艺术的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认识摆脱了意志的束缚,审美主体成为了纯粹的认识主体,注意力不再关注于现实世界中的欲求,而是关注于眼前的艺术作品。当人在欣赏一部小说或一部电影时,欣赏者的情绪随着小说或电影的情节跌宕起伏,为了主人公的命运暗自神伤或欢喜雀跃,被小说或电影的剧情冲突中主人公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深深吸引。在艺术的审美活动中,欣赏者完全忘却了自身的存在和现象世界,内心达到一个平静愉悦的境界。但是,小说终将结局,电影终将散场,当曲终人散,艺术的审美活动结束后,作为欣赏者的审美主体不得不离开艺术的世界回到现实世界,继续为追求、实现自身的欲望而处于痛苦之中。因此,叔本华认为,欣赏艺术作品的确能让人暂时地脱离痛苦,与此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独立的思考和坚强的毅力、节制欲望、适时独处、避免大喜大悲也有益于缓解人生的痛苦。
在艺术的审美活动中,人能够遗忘欲求暂时摆脱人生的痛苦。一旦审美活动结束,人仍然必须重新回到现实世界继续痛苦的煎熬。叔本华认为,艺术对于痛苦人生的拯救总是短暂的。造成艺术拯救暂时l生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艺术创作的内容总是来源于生活,生活由于意志使然总是充满着痛苦和空虚,即使偶尔实现了一个愿望获得的满足和愉悦也是转瞬即逝的。艺术作品反映的只能是人为了实现某一个愿望所做的努力和斗争。不可能表达出持久的完美的幸福。因为现实生活根本不存在持久的完满的幸福和愉悦,所以这种幸福也不可能成为艺术创作的主题。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通常是在主人公历尽千辛万苦达到某个目的后就匆忙收场,《灰姑娘》、《白雪公主》的创作者总在结尾处用一句“历尽千辛万苦后,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来结束整个故事,因为创作者总会发现主人公曾试图寻找的完美的幸福生活也许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即使创作者想要继续创作,也会发现只是狗尾续貂。
另一个造成艺术拯救暂时性的原因在于。虽然艺术能够通过审美愉悦让人暂时忘记痛苦,但是审美主体的欲求只是在审美活动中暂时沉寂。欣赏艺术时,主体的意志并没有被真正、彻底地否定,而只是在审美活动中暂时隐匿。审美活动给人带来的愉悦让人一时沉醉其中。艺术作品将人从欲望的洪流中剥离出来,此时主体的认识不再为意志服务。主体也不再仅仅关注欲求的动机。审美的愉悦让主体的认识与对世界本质的纯粹认识达到了同一,在那个瞬间,人们从自身所处的现实世界中抽身而出,超越了时间、欲求和意志。然而,由于生存意志并没有被彻底地否定,艺术的审美活动带给人的愉悦稍纵即逝。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幻象。一如永不破灭的希望、美好的生活、甜蜜的享受,这些幻象纠缠着人们,将人再次拖回到充满欲望的世界之中,让人重新背负起意志的枷锁。
无论是艺术的审美活动,还是哲学、道德的途径都只能让人获得短暂的解脱和瞬间的安宁,当审美活动结束后一切喧嚣散去,人们仍然会重新回到充满欲望的现实生活中。因此,要想永远摆脱人生的痛苦,必须要对生存意志实现彻底否定。彻底否定生存意志不是要人放弃生存走上自杀之路,消灭肉体不仅不能否定生存意志,反而给人带来更大的痛苦。个体的死亡并不能终止意志所带来的痛苦和不幸,意志随着人类的繁衍继续存在着,意志的冲动所带来的痛苦也不会因为个体的死亡而发生任何改变。在叔本华看来,自杀这种个体对自我生存毁灭的行为,只能证明个体无法承受生存所带来的痛苦,这种懦弱愚蠢的行为反而是对生存意志的肯定。彻底否定生存意志需要人压抑生命本能,磨灭激情斗志,放弃追求欲望并漠视所有情感。唯有这样才能让人的身心达到绝对安宁平静的状态。叔本华深受东方佛教的影响,在他看来,佛教中的涅槃境界就是生存意志彻底否定后的人生状态。在涅槃境界中,人对身外之物无欲无求,没有了欲求也就意味着人从欲求所设置的陷阱中彻底解脱出来了,从而也就彻底摆脱了人生的痛苦。因为,只有彻底摆脱了欲求,才能彻底摆脱痛苦。叔本华强调,要想彻底否定生存意志,就必须践行禁欲主义。意志被彻底否定之后,所有因为意志的冲动而产生的欲求、痛苦和恐惧也随之归于寂灭,个人的意志重回到初始状态,与宇宙的绝对意志达到同一。此时的人生从痛苦中永久解脱出来,无欲无求、宁静怡悦,这也是叔本华人生哲学的最终归宿点。
篇7
佛曰:少欲,则少烦。一切皆为虚幻。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意思是:人没欲望就不会产生烦恼,世间万物本无意义。如果一个人不能够顿悟,那么他的智慧也就不会打开,如果一个人能够顿悟,那么他就开启了智慧,故而真正参透了人生。马跃参悟了此话的道理:“霎那间,你会顿悟,名也好,利也好,跟自己全然无关”。这种面对名利的断然与超然的从容态度,是其价值观的体现,与勇气无关。
初见马跃时,他递过来的名片上印有:企业家、收藏家、教授、研究生导师等头衔,每一个头衔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经历过人生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之后,马跃已释然。如今他的生活归于平静,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安安静静地搞收藏,认认真真地搞研究,日子过得相当快乐从容。
马跃年轻时便已成为国家的科技精英,是国内自动控制领域的翘楚。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和英国海外开发署合作,在与世界银行、亚洲银行打交道的过程中,有机会游历世界许多国家。而收藏是需要一定经济实力的。马跃下海经商赚得第一桶金开始,到后来的事业巅峰,获得的财富奠定了他收藏的基础。不过马跃一点都不排斥这个话题,因为没有事业上的辉煌,也成就不了他现在的精神富足。
“90年代初期时经常和欧洲人打交道,与他们聊天的内容常常涉及欧洲文艺复兴。谈及欧洲文艺复兴,始终不能忽略美弟奇(Medici)家族对于欧洲文艺复兴的推动,功不可没。其家族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事迹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与关注。以至于后来这么多年,每次与朋友聊天谈起收藏的事,我都会不自主地说上一段美第奇家族的故事。我想我的收藏种子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在心里埋下了。” 美第奇家族那种对文化、艺术传承和发展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震撼了马跃的心灵。自此,马跃的收藏便呈现出一种不计代价、只藏不卖的个人特色。
“我个人以为,收藏的最高境界是为守护人类文明物证、推动文化传承而收藏;其次是审美境界,通过文化消费,实现个人娱乐和修身养性;第三种境界,则是源自投资动力下的收藏。第一类人胸襟博大,希望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第二类人通过收藏陶冶情操,获得极大的愉悦;我不赞成缺失了文化的第三种收藏境界,却不能漠视它的存在。第三种收藏也许不应叫收藏,叫艺术品投资更为准确。诚然,收藏的三种境界可以综合体现,很多藏家既追求文化,又为了玩赏,又不耽误投资,所谓一石三鸟,尽收其中。这也许是收藏中最为理想的境界。”
马跃的藏品种类繁多,以古代文物艺术品如陶器、石雕造像为主。上至史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下至明清,横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甚至包括白垩纪的恐龙化石、新生代的古生物化石等等。从古玩市场和民间收集,到国际市场斥资收回,他的藏品之中不乏国宝级艺术精品,是学界和收藏界知名的学者、艺术鉴赏家和收藏大家。“我是做研究出身的,从来不卖我的藏品,除了热爱藏品本身,我更热衷研究藏品背后的故事,解读藏品承载的历史角色和文化含义。”
马跃告诉本刊:“我是在考虑个人审美偏好的同时,沿着文化传承脉络来收藏的。其实收藏这个事,本应该收藏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才能有动力,有热情去投入到里边。由于我本身对历史、对文化、对艺术的热爱,所以很自然形成这样一个脉络。你稍一留意就会发现,我没有瓷器!一是我觉得瓷器的历史太短,跟8000年的文明来比没有那么大的文化价值。二是从审美偏好来说,我历来对这种很闪亮的东西不感兴趣。我喜欢那种质地粗犷,视觉冲击力较强的东西,尤其是石造像。中国的石造像鼎盛阶段是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我恰好也花了很多精力收藏了大量这个历史时期的石造像,它们的品相都非常好。”
每一位收藏家都对收藏有着不同层面的理解,并且能从中悟出人生的哲学,马跃当然也不例外。人生的历练有时候确实会让人有一些很不一样的体会。马跃说他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有些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在事业的如日中天、地位的飞黄腾达背后,他还经历过一夜白头、寝食难安,体会过心碎和泪流满面。太多的阅历之后突然有一天马跃释然了。在他40岁那年,经过长久的思考、自我审视后他发现,自己的价值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突然明了该怎么处置自己的财务,怎么分配自己的时间,怎么去跟人相处,甚至包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我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认识。”大约在8年前,马跃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措,他给他旗下所有公司的老总打电话,果断地宣布从此以后他除开年会以外,再也不去公司,并且不再过问公司的任何事情,让这些老总没事也不要给他打电话了。“这个决定意味着从此我将拥有人身自由,就是你看到的我活成了今天这样一个状态。很多人说我活得很从容。我很喜欢这种从容,当然从容不是空中楼阁,如果不能做到财务自由,又怎么能获得人身自由呢?对物质有更高要求的时候可能就会忘记,没有物质需求才是最幸福的。”
“我不是教父,所以没办法用说教的方式来谈人生这样的话题,我往往愿意用‘分享’一词。我愿意跟朋友们分享我的经历和我悟出的人生哲理,希望从中对他们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采访马跃的过程中本刊的确受益匪浅,有的是平常采访听不到的东西,特别是在分享人生这方面,因为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设身处地去理解他这样的一种理念。
篇8
关键词:庄周梦蝶;大学生;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377-02
绪论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大学生素质、修养的高低,从一个侧面会反映出我国文化传承的优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因此大学生作为将来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将肩负神圣而又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当代大学生的种种弊病,使得一些大学生意志消沉。本文通过庄周梦蝶的故事,以期通过期所蕴育的哲理,警醒当代大学生要珍惜光阴、勤勉为学,将来有所建树。
一、庄周梦蝶的典故及出处
庄周梦蝶,像一个美丽的神话,暖暖地敲击着我们的心房。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在这里,庄子运用浪漫唯美的想象力和奇思妙想的文笔,通过对梦中自己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故事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看似简单的短短不到80字的一段话,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千古之谜,无法参透,千百年来为无数人津津乐道。由于其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了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也由于它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引发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成了他们经常吟咏的对象,而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二、崇尚“物我合一”,善待生命和自然
“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的疑问,实际上是庄子对万事万物发展变化,作“物我合一”的思索。庄、蝶混沌不分而“又有分”的意象,可谓象征性地表现了这种“道通为一”的哲思。“胡蝶与”?“周与”?这是在问之中包含着“万物为一”的哲理,而“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则隐喻着每种人、事、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性,而这种个性和特性又不是僵死不变的。“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表面看似乎是讲“分”,但其深意则是在“变”和“通”。万物正由“变”而“通”而“为一”。“庄周梦为胡蝶”,正是以生动神奇之变,诗意地表现了这种“物化”。
“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不管是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庄周和蝴蝶“物化”为彼此,也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也正是庄周的豁达之处,与其说是蝴蝶“物化”,不如说是与天地万物“物化”为一,因为蝴蝶也是天地万物的一分子。正是基于此,庄周梦蝶又提供了一种新的启示:善待自己,也是善待生命和自然。
新时期下,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当前中国,牺牲环境保全经济,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当前中国,还有多少苦难的生命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这些只是社会百态的一小部分,还有多少事是我们的视觉不能触碰到的死角。社会上一些犯罪分子视别人的生命如草芥,任意践踏和蹂躏,甚至一些大学生也在做这些惨绝人寰的事情。殊不知,我是人人,人人是我,破坏别人的生命也是自我堕落的过程,因而珍视被人的生命也是一种自我拯救的过程。
三、人生如梦,寸阴必惜
庄周梦蝶在这种有待的悲观宿命论基础上,生的痛苦,人生的无常,不免在“庄周梦蝶”中隐约流露出“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的对人生真实性的怀疑。庄周将人的存在问题设置于梦境中,其实也是借寓言影射“人生如梦”。庄子重生,珍视而执着人生,所以便觉人生的短暂与生命的易逝,短促的人生就显得难以把握和难以认清,因此便会产生虚幻的感觉。而且,当人被作为存在者对存在进行追问时确实是难以明辨的,由于个体存在的偶然性与感性因素的存在,存在的真实性很容易迷失在现象世界中,人的自我意识也会迷失其中,难辨真伪。庄子极力追寻存在的真实,但《齐物论》中的相对主义却把他拖入认识与思辨的无限循环之中,结果由于脱离了某个具体的客观时空条件而造成“我意识我活着”的存在意识暂时中止,存在的真实感也因此而失去了――以之便有了“人生如梦”的感受。
当代大学生生活习惯懒散,得过且过,没有忧患意识,以至于虚度光阴,碌碌无为。虽然头上有大学生的光环,其实与一般青年没有过人之处,只是在浪费国家教育资源和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少。庄周梦蝶,人进入一种似真似幻的状态中,深思起来,每个人其实都是生活在梦中,而又生活在现实中,其实有时候谁又能分清虚幻和真实之间的真正区别呢?在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会在你的梦中出现,而梦中的你又何尝不是真正的你呢?庄周梦蝶,是一个美好的梦,但是这个梦却又如此短暂,不免使我们悲春伤秋,感慨时光易逝,生命无常。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之栋梁,民族复兴之希望,更应该从庄周梦蝶的故事中懂得,人生如梦,梦如人生。每个人生来都有他自己的使命,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不断扩展自己的生命厚度。人生如梦,寸阴必惜,应是每位大学生都应遵循的教条。一分钟很短,但是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写一段话、别一个单词、聆听教诲。如果人生只剩下一分钟,你会用这一分钟做什么呢?因此生命是有这无数的一分钟铺就的,你珍惜她,她就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你漠视她,生命就像枯竭干涸的大地,龟裂又丑陋,遭人鄙弃。
四、苦难人生,成就灿烂明天
庄周梦蝶,蝴蝶的意象千年传承,经久不息。“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禁惊叹于庄子的智慧,庄子偏偏钟情于蝴蝶,一方面与蝴蝶的灵动飘逸之美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蝴蝶艰难蜕变的苦痛经历不无关系。蝴蝶,美丽的生灵,但是它惊世骇俗的光环之下,谁又看到它经历千万苦痛所忍受的非人痛楚。人钟情于蝴蝶的美丽,其实更应该向那艰难的蜕变致敬。正如一则寓言所讲:山上庙里有尊雕刻精美的佛像,前来拜佛的人络绎不绝。铺在山路上的石阶开始抱怨:“大家同是石头,凭什么我被人蹬来踩去,你却被人供在殿堂?”佛像笑了笑:“当年,您只挨六刀,做了一方石阶,而我经历了千刀万凿之后,才有了现在的形状!”因此苦难人生,是上天赋予的一种神圣的恩惠,应该为拥有这样的苦难而庆幸。
现在大学生面临诸多压力,有些大学生因为娇生惯养,担当意识薄弱,以至于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时,就逃避责任,不敢承担,甚至于一些大学生做出了过激的举动,近几年大学生自杀事件层出不穷。一方面为那些花样年华生命的早逝而扼腕叹息,另一方面也为他们的极端的行为而深思。归根到底还是由于他们的承受能力太弱,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想逃避。殊不知,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人人艳羡于庄周梦蝶的蝴蝶,其实更应该去为苦痛的蜕变而膜拜。
五、超越与自由理想
“庄周梦蝶”混沌神秘,意味深长,其意义是多重性、开放性的,绝非“一言可蔽之”。在奇异缥缈的梦境背后,从梦、蝶形象本身,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它营造了一派自然惬意,轻松快乐的天地,它展开了一种希望,将理想中的自由人生幻化其中。梦中之蝶犹如一个美丽的精灵,演绎着众生的希望。这种对美好、自由的梦想,一直在鼓舞着人们:人生若能如梦,梦想若能成真,那该是多么美好啊!可以这么说,“栩栩然”、“适志”的梦,尽管只是一个梦,但它给了人们一种希望、一种自由的理想。那“栩栩然”的蝴蝶之象,正是挣脱现实、追求自由的一种象征。这种“象”点燃了自由之光,指引人们不断超越,去实现那自然、惬意、“自喻适志”的自由人生。
《庄子》的精神本质是批判的、理想的。批判黑暗社会、异化人生,追求理想社会、自由人生,这是《庄子》的基本思路。批判―超越―理想,可以看做庄子人生哲学的三步曲。庄子的理想就是追求思想和现实的自由,这是庄子在两千多年前就为人类解放点燃的火炬。庄子在思想自由方面指出了超越之路,而在现实自由方面所作的,还主要是对不自由的批判。对于如何达到现实自由尚未指出具体途径。但是,这仍然不能忽视庄子对现实自由的杰出贡献。因为,思想自由乃是走向现实自由的前提。“庄周梦蝶”以梦中的自由,反衬和显示现实的不自由,这其中就隐含了一种批判,而“栩栩然胡蝶”,正是挣脱现实,追求自由解放的象征。它是超越的,也是理想的。超越与自由理想都是人类高飞的翅膀,人生不能没有它。没有超越,人生就会陷入平庸;没有自由理想之光的指引,人生就会黯淡,就缺乏崇高感,就难以达到大境界。庄子的批判精神、超越精神,自由理想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人生的今天,都是珍贵的思想文化资源。
六、结语
庄周梦蝶的故事流传千年,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世人艳羡于庄子的豁达大度,对生活的恬适闲淡以及敢于发问的精神。其实,世人又有谁能够真正懂得庄周梦蝶的真实含义呢?正如《道德经》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或许也只有庄子从灵魂的深处懂得梦蝶的含义,又或许连庄子也在发问。所谓的庄子、梦、蝴蝶,真可谓千古一梦,庄子成就了蝴蝶,蝴蝶成就了庄子,而蝴蝶与庄子到底谁是谁,谁梦见了谁,也许再过几千年依然找不到答案,但人们却依然在梦幻与真实之间行走,分不清彼此,但却又紧紧相依。
庄周梦蝶的故事,可能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汉姆雷特,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庄周梦蝶给每个人的启发也是不一样的,每位读者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这则典故,并从这则典故中找出自己的影子,并进而会影响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参考文献:
[1]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周启成.庄子斋口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王天海.荀子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阮忠.庄子之梦及其生命哲学[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3,(1).
[6]王显.庄子的意境理论[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4).
[7]刘涛.分与物化:庄周梦蝶的主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篇9
关键词:《道德经》;文学创作;郑渊洁
老子在《道德经》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和教育意义。郑渊洁是当代著名的童话作家之一,在其笔下曾经创作出无数篇著名经典的童话故事作品。在郑渊洁的童话文学作品之中,经常会在不经意间体现出老子思想中富有借鉴和教育意义的内容。随着人们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关《道德经》对郑渊洁创作产生的影响方面的分析逐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一、简析郑渊洁的文学创作
郑渊洁出生于1955年6月15日,祖籍河北石家庄,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童话作家以及慈善家。郑渊洁不同于当代其他的文学作家,产生于其笔下的童话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一般情况下都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情节紧密相连。语言运用方式另辟蹊径,对当代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进行形象比喻性的讽刺,语言辛辣、批判意味十足等都是郑渊洁文学创作最显著的特点。
除了在文学作品中积极讽刺现实社会现象之外,郑渊洁往往还在其童话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将对童话世界的幻想建立在现实生活情景的基础之上。在这一创作理念的带动和影响下产生的童话文学作品往往更容易让广大儿童读者接受。在立足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上超越现实,相比说教人生道理而言,其更多的是站在儿童读者的视角、以幼儿的语气,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以及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详细的观点阐述和理论分析,更能引起相应读者心理上的共鸣。
二、《道德经》对郑渊洁的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
1.郑渊洁的文学创作是对《道德经》认知、辩证以及人生论的阐述
通过对郑渊洁相关童话文学作品进行反复的品读和分析,我们闹胁荒逊⑾郑郑渊洁笔下的童话文学作品到处都体现着老子《道德经》中认知观、辩证理论以及人生哲学方面思想内容的体现。我国当代社会的部分专家学者甚至有人认为,郑渊洁笔下的童话文学作品就是对《道德经》相关教育以及哲学思想内容的现代化阐述。“知常以及弃智”是老子哲学思想认知观中包含的主要内容。
所谓知常,指的就是在思想观念上的一种返璞归真,这些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童话文学作家郑渊洁对社会的认知结论不谋而合。郑渊洁笔下的文学作品中,童话故事的主人公大多出自底层市井之中。与世无争、内心平静就是郑渊洁文学童话故事主人公最主要的性格特点。《舒克贝塔历险记》中两只主人公小老鼠善良纯洁性格的塑造,就是老子《道德经》知常思想最直接以及最显著的体现。
2.《道德经》辩证认知观对郑渊洁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
世界所有的事物和现象的存在以及产生都是二元对立的,这一辩证的认知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郑渊洁童话文学故事作品的创作。老子认为,世界上任何一样事物和现象都存在其出现和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最大限度的避免极端变化,尽可能的维持事物整体发展过程的和谐统一。在当代著名文学作家郑渊洁笔下曾经造就过这样一个对现实社会生活有着强烈讽刺意味的经典故事作品,一个因无法承受老板压榨而选择辞职的穷苦打工妹在餐厅吃饭时遭到了服务人员的鄙视和嘲讽。郑渊洁在描述这一故事场景时就运用了《道德经》中辩证的哲学思想内容来激励主人公坚强的面对生活,避免极端思想观念的产生。郑渊洁还通过这一故事内容向现实社会成员传播了“只有无能的人才会看不起穷苦的人。”这一极具讽刺意味的人生观念,直接讽刺和贬低了身份低微、自卑心理作怪却表面自命清高的人,引起了社会成员的共鸣和强烈反响。
在此基础之上,老子《道德经》还从人生观论述的角度将道德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哲学层面,将道德分为上下两个层面。上层道德指的是人朴素的本性,而下层的道德指的则是后天社会生存环境对人道德素质的培养。郑渊洁曾经描述过一个将《道德经》经常摆放在枕边,并用其中的内容作为自己为人处事基本原则的故事主人公形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道德经》对郑渊洁文学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结语
总而言之,《道德经》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以及思想家老子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老子的思想从产生开始流传至今对我国社会文学以及哲学思想的发展的进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道德经》中的思想内容对郑渊洁童话文学的创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道德经》中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郑渊洁对构造美好童话世界的创作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创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钊. 关于郑渊洁童话创作的特点分析[N].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02:35-37+40.
篇10
[关键词]个人主义;感悟;人生
一、个人主义价值观
作为西方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个人主义思想贯穿于西方社会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个人生活的最高指导原则。它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人是价值的主体,相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高度重视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能力。
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个人是一切价值的核心,即一切价值都是由个人体验实现的;个人自身具有崇高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就是个人行为的最终目的;一切个人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体现在任何人都不应当被当做他人获得幸福的工具。由此,个人主义思想强调个人具有崇高的价值,其他的一切事物都是实现这种价值的手段。同时,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想,主张个人的自由、民主和平等,反对社会、集体和国家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一句话,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
二、电影《遗愿清单》简介
The Bucket List(下称《遗愿清单》)于2007年在美国上映,虽然在批评家的眼中备受非议,但却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该片讲述了两个患了癌症的病人在余下的日子里如何度过剩余时光的故事。Edward Cole(下称爱德华)是一家医疗集团的总裁,在自己经营的医院中接受治疗,和同样身患癌症Karter Chambers(下称卡特)同住一间病房。两人的社会背景差异巨大,性格迥异,却以一种极为有意义的方式度过了最后的几个月的时光。
在两人住院期间,病痛折磨着他们。一次次的呕吐、疼痛令爱德华痛不欲生。卡特平静地接受了自己的病情,与病魔进行着坚强的斗争。然而,“死亡通知书”却几乎同时到来,曾经莫不相干的两个人变得同病相怜。卡特的遗愿清单让爱德华备受启发,面对卡特“帮助一个陌生人”,“大笑到流泪”等遗愿,爱德华不以为然。身为亿万富翁,他的遗愿更有魄力,包括亲吻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高空跳伞、猎狮等。他们穿梭在世界各地——巴黎、约翰内斯堡、开罗、新德里、北京、、香港,一起漫游世界,共同探讨人生,享受惬意的生活。然而死亡最终悄悄来临,在卡特的鼓励下,爱德华来到女儿家,亲吻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他的外孙女,一向很少出席别人葬礼的他做了感人肺腑的发言,体验了友情的真谛。卡特的葬礼结束后,爱德华创造了奇迹,于81岁去世。影片的结尾,两人在秘书的帮助下,长眠在最美丽的风景之中。
三、从死亡中感悟人生
(一)生命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深度
这是来自西方的一句谚语:It is not how many years we live,but rather what we do with them.影片一开始,在壮丽的喜马拉雅山雪景的烘托下,爱德华的秘书马修一步步艰难地朝顶峰攀登。此时,卡特的画外音响起:“人生的功过是非很难衡量。有人说取决于他留下的事物,有人说由信仰来决定,有人说爱能衡量一切,还有人说人生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我?我相信你可以用那些以你为度量标准的人来衡量自己,而我所肯定的就是无论你如何度量,爱德华在这世上活的最后日子比大部分人穷取一生的日子还要充实。我知道当他去世的时候,他的双眼是闭上的,而他的心灵却是敞开的”。影片以倒叙的方式向我们讲述这个故事。爱德华和卡特在生命仅剩六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人生中几乎所有未能尝试的体验,最后在马修的帮助下,两人长眠在最壮丽的美景之中。这种走完人生最后时光的方式令人感叹不已。在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之下,个人应当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的能力,反对外来约束。当生命行将结束的时候,两人没有按照亲人或朋友的安排,没有按照社会的一般习俗来度过这最后六个月的时光,而是以自己的方式,了却了这几十年中一直没有完成的人生夙愿。正如卡特在与妻子争论时所说的:“我在引擎盖下工作了45年,以为那样他们(子女)就不会来要求什么了,但是他们没有。我想我该给自己一点时间了。”是啊,人应该拥有自己的人生。他们选择以这样的方式度过自己人生的最后时光,不仅使自己的人生得到充实,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充分实现,也教育了观众,令人感叹。
(二)不同的性格塑造不同的人生,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人生的机会往往是别人给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