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31 09:0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写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写作文

篇1

2、阅读中要写读书笔记,这些素材(好词好句)都可以利用到作文中来。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意义的。将文章中的好词好句记在一本笔记本中。利用早晨这样的容易记忆的时间段,进行背诵。长期坚持,你的作文水平会突飞猛进。

3、写好作文离不开观察,留心观察生活,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文章,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想。尤其是小学段的作文主题都是来源于身边。利用各种感官观察生活,观察事物时,不仅仅用眼睛看,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这样的观察,会让你的观察更有效,也更有东西可写。

4、写作兴趣是支撑学生进行作文创作的源泉:低年级学生写作文,在文体结构上,主次表达上往往都会出现问题。但是一定要多进行鼓励。因为一旦大家到他的写作兴趣,他会觉得无从下笔,这样对于他写作水平提高是十分不利的。写作技巧是可以传授的,但是创作热情一旦被浇灭,那么就很难被激发。

5、将作文文体(结构)进行分类,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记叙文、说明文、童话、寓言……小学生写作文大概就是这几种文体。掌握不同分析的写作技巧是十分必要的。写自己学校采用由远及近、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当然这些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一般到中高年级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篇2

关键词:激发兴趣转变态度喜欢作文先说后写分层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在的小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受新鲜事物快,教师必须善于观察他们,熟悉他们,才能适时引导他们,命出符合学生口味的写作题目,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那么如何使小学生喜欢写作文呢?

一、激发兴趣 ,转变态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感受去理解生活生活越丰富学生的素材和情感内容就越丰富作文和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进行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就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把学生从“模式作文”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一来,同学们不受任何约束,随心所欲,畅所欲言,不再感到没话可说,而且容易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即使水平稍差的学生,也不用再发愁怎样挤出那些能得高分的大话、空话了。这种写作训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了学生惧怕写作文的心理,还使学生写作文由老师逼着写变为自己主动去写。

二、先说后写, 分层指导

教师还要重视口头和文字表达的训练。它也是作文训练的重点。要把话说明白,意思表达清楚,就要鼓励学生,话该怎么说就怎么写;要指导学生把话说通,把意思写清楚。训练的步骤是:先说再写,写后就读,边读边改。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定能把话说通,把意思表达清楚,把对象写准。总之,在表达训练中,将说写结合,读改结合,采用“说、写、读、改”的模式,训练学生表达由通顺明白到准确形象到生动,在反复的锤炼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能使学生初步达到“言之有文”。至此,通过作文教学的观察、构思和表达的训练,学生写出的作文也就有“序”、有“物”、有“理”、有“文”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教学就要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区别对待,为此,教师要采取分层指导的方法。如在练习写记叙文时,对优等生要要求他们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难度较大的记叙文,并做到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结构完整;对中等生要要求他们层次清楚、语句通顺、中心明确地记叙一件事;对差等生要要求他们能围绕中心选材,要侧重于叙述基本功的锻炼。分层指导作文,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受到老师的表扬,从而激发学生上进的信念,逐渐增强其自信心。

篇3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板鸭式”教学,必然有悖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所提出的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重点的要求。尤其是作文课,若采取“板鸭式”的“满堂灌”,则教师“累”,学生更“累”。教师讲得满头大汗、头头是道,学生却不知其所以然,尽管绞尽脑汁,还是无从下笔。这是因为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实做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导”促“写”,提高效率。

一、改变环境,引导选材。一味把教室作为课堂,学生往往感到厌倦,缺乏新鲜感。如果改变课堂环境,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阔视野,帮助学生打开选材思路。如一位教师指导学生写《水牛》时,带学生到田野中观察水牛。学生边抛地瓜藤喂水牛,边观察水牛的外形和吃食、走动的情形。由于观察空间扩大了,学生注意力集中,发现了水牛的许多特点:水牛的脚有四个蹄,走路时前两个蹄着地,后两个蹄不着地;牛尾巴灵活地弯卷着,不停地拂扫想落在它身上的蚊蝇,等等。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自然生动有趣了。

二、“细节还原”指导。选好了材料,学生应该就有话可写了。但是小学生在作文时的最大毛病莫过于有话写不出来。解决这一问题,习作前对学生进行“细节还原”指导,是一种好的途径。

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写作欲望。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学生在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教师应因题而异,通过巧妙的诱导,恰到好处的点拨,辅之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表达冲动。例如那次我在指导《老师,请您寻找我的家》时,一开始,我说:“同学们,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了很长时间。这期间,我们朝夕相处,亲密无间。近来,我有一个愿望,开始它只在我心里一闪,像交响乐中极不引人注意的音符,而现在这音符发展了,强烈了,终于成为激烈的、反复出现的主旋律,时时在我心里激荡。可是,我又不好意思说出来。 ”“说,您说。”学生叫唤起来。我轻轻地说:“我非常非常想去你们家玩。”这时,学生们个个露出欢喜的神情。 “谁愿意请老师到你家玩?”这时,学生充满了热情,产生了表达欲望和表达冲动,人人都渴望自己能详尽地、清楚地向大家作好介绍,把老师请到家里玩。此时,我巧妙地说:“要我一下子把你们这么多同学介绍的路线一一记住,恐怕有困难,怎么办?”同学们兴致盎然,纷纷出谋划策,并最后决定把同学们在课堂上介绍的写下来,装订成一个《老师,请您寻找我的家》的小册子,让老师、同学手中都有向导,以便常来常往。这样,以往的老师“要我写”,变成了今天的“我要写”。学生就在这浓烈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进行了有条理地说写一段话的训练。此外,我们还可借助各种挂图、直观教具、实物、电教仪器等,通过各种形式的诱导挖掘潜藏在学生内心的想法,使之在作文中充分地表现出来。

(作者单位:河南省中牟县青年路小学)

篇4

一、学会鼓励赞美学生,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写作文的激情

小学生不会写作文这是正常的。我们应正确引导学生来写作文,对学生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闪光点,都要给予表扬、鼓励,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是很重要的,我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孩子是夸出来的,学生是赞美出来的。”就是通过我们对学生的赞美、表扬,发挥激励作用,使学生由“不会写、怕写”转变成“爱写、乐写”。我们要用鼓励的方法,来增强学生写作文的信心,使学生对写作充满希望和期盼。除此之外,我们要采取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首先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情境,指导学生走进生活中来,学会观察、学会写作,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二、要学会给学生营造写作文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写出好作文来

篇5

【关键词】课文仿写;小学生;写作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当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学习中获得的技能与知识。”受生活阅历、写作素材和写作水平的限制,利用小学生超强的模仿能力对课文进行仿写是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方法。经实践证明,课文仿写在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上效果显著,因此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可以将课文仿写作为引导小学生进入写作之门的钥匙[1]。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利用课文仿写引导小学生进行写作。

一、课文仿写定义与基本原则

(一)课文仿写定义

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学习写作的重要手段。没有生来就会写作的人,写作的开始都是由模仿而来,写作能力也是在不断模仿中逐步提高的。所谓课文仿写,即仿效教材课文的词语、字词、句式、段落、结构、思维、技巧等,也包括分析课文立意进行写作构思的过程,成功的课文仿写既要包括对教材课文优秀之处的借鉴,也要体现出写作人自身的思考创作过程。

(二)课文仿写基本原则

第一,仿写教学循序渐进。日常仿写训练应当囊括对课文字词、句式、段落及篇章四个方面的仿写。仿写顺序应当由字词着手,然后进行句式的仿写,接着过渡到段落仿写,最后对整篇课文进行仿写。在对整篇课文进行仿写的过程中,应当选取常见的、学生熟悉的体裁和内容进行仿写,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写作技巧及构思进行模仿。总之,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的仿写。第二,仿写之前要提前对学生进行时态、句型、体裁等知识的辅导,让学生明白自己要模仿什么,应当怎样模仿。第三,注重立意创新。课文仿写不是重复文章立意,更不是对文章内容的重复表述。课文仿写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告诉学生不能对原文进行生搬硬套,更不能直接拼凑。课文仿写的根本作用在于学习原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课文仿写是引导小学生写作入门的捷径,但课文仿写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目的。课文仿写训练要由浅入深,从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训练。随着小学生仿写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逐步摆脱课文句式和框架的限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进行创造性写作[2]。

二、用课文仿写打开小学生写作之门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课文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不乏名篇名作,而这些优秀篇章正是小学生进行仿写的范例。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语文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学生应当根据语文教材这个例子进行举一反三。”显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举一反三”就是凭借对语文教材的认识,从而延伸至对其他事物的认识,通过对语文教材的理解,掌握解决其他事情的技能。根据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作用而言,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的讲解与分析,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掌握课文创作背景、文章主旨、谋篇布局等基础知识,进而从感性转化为理性认识,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二)重视写作素材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授课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深思熟读,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同时引导学生记录摘抄相关优美句子,背诵精彩部分,这是作文仿写的基础。

写作素材的积累需要掌握一定方法,因此在仿写教学指出,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字词、句子及段落进行摘抄与背诵,同时对摘抄内容进行一定的加工整理,分类编排,以便后期查阅学习。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受客观因素制约,无法对教材内容做出更加深入的理解,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向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做好辅导,可采用卡片填写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摘抄。优美词句的摘抄形式可多样,但应当尽量简单,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阅读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是丰富语言、积累素材、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在阅读上下功夫,令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词句段落的美感,将写作素材的摘抄与感悟鉴赏相联系,避免摘抄成为机械化的记忆行为。

(三)句子仿写打牢基础

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础,将每句话写好是整篇文章写好的基础。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相结合,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后,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悟,对句子的仿写就会相对容易。在句子仿写中,要引导学生将仿写内容同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样仿写出来的句子会更加真实,学生仿写起来也相对轻松。教学中,要将课文例句与学生仿句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将句子写通顺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运用一定修辞手法,以提高语言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情达意能力。以人教版语文三年级课文《秋天的雨》为例,文中第二段有一句话“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它把……给了……,……像……”的句式,生动展现了秋叶的动态美感,令人感受到秋日美景。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该句式进行仿写,同时将具有秋天特色的景物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如黄色的桂花、红色的苹果、紫色的葡萄等,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像进行仿写,笔者记得有学生就曾写道:“它把黄色给了梨子,黄澄澄的梨子就像一个个小葫芦,挤呀碰呀,碰出了秋天的喜悦。”通过对例句的分析比较和仿写,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段落仿写构段

在课文谋篇布局中,段落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承担着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功能。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课文当中的精彩段落进行背诵和赏析,同时抓住段落的精彩之处,组织学生仿写段落的结构和精美言辞,包括并列式、因果式、转折式、承接式等构段方式的学习[3]。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秋天的雨》一文为例,通过学习课文第二、三、四段可以发现,其在构段上先总后分,并且采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段落的描写。在组织段落仿写时,语文教师应当精心选择特征明显、价值突出的语段,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和领会,实现“学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

(五)篇章仿写构思

篇章仿写的重点在于对文章构思和表达方式的仿写,这是课文仿写最重要的环节。小学生在文章构思和开头结尾的写作上缺乏思路,若为其提供相应的范文借鉴,就能帮助小学生顺利渡过难关,而教材课文就是学生应当进行仿写的最佳范文。以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一株紫丁香》为例,该文写道学生在教师的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花香代表则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代表着学生们对老师真诚的爱和感谢、对老师的致意和赞颂,教学过程中笔者就组织学生以该文为范文进行仿写,《一束鲜花》《一份早餐》等文章应运而生,其中一位学生的谋篇布局和课文大致相同:文章大致内容捧着鲜花送给老师,鲜花代表着学生们对老师的感谢,祝老师教师节快乐,通过仿写,整篇文章精彩闪烁。

(六)提炼写法提高水准

仿写训练的成功,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写作信心。在仿写训练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对写作手法进行提炼。通过对课文写作激发的深入挖掘,为学生提供写作借鉴对象和仿写依据,让学生在朗读、揣摩、理解文章的过程中,有意地学习文章的谋篇布局方式及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将课文作者的写作手法内化为自身的写作技能,引导学生领会课文构思的妙处,激发学生仿写欲望和兴趣。让学生在仿写课文的基础上,学会通过选材立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想,同时学会修辞手法等表达技巧的运用。如此,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切实提高[4]。例如,Α锻尼斯小艇》第二自然段的仿写,训练学生用比喻方法来描述事物;通过对《花钟》第一段的仿写,训练学生运用拟人写作手法的能力;通过对《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段的仿写,训练学生运用排比修辞方法的能力。以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文为例,作者通过充分的想象力,将黄山奇石的神态、动作及奇特之处描写得活灵活现,在引导学生潜心品读课文后,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对课文当中没有具体描述的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景象进行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想象能力,有学生就写道:“山峰上面有两只威武的狮子,等着后退快速向前奔跑。其中一只狮子伸出锋利的爪子去抢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技巧得到了大幅提高。

三、结束语

总之,对小学生而言,课文仿写是掌握写作要领的首要步骤,课文仿写能降低写作难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和创作水平上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只要运用好课文仿写这一手段,就一定能够为小学生开启写作的成功之门。

【参考文献】

[1]耿翠霞.仿写课文是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10):23-24.

[2]张建中.仿写作文――课文引路[J].学周刊,2015(08):86.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观察能力 学生培养 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63

其实小学语文中最重要的就是作文教学,而作文教学中观察能力的教学也是比较重要的。那么很多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时出现许多问题,或者碰到那样的学生,就是不写作文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的学生,或者是整篇文章都是蛮只空谈不知道作文的中心思想是想表达一个什么东西,言之无物,大多数的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都十分低。那为什么小学生的作文就写得这么难呢?为什么小学生写不出好的作文呢?本文就此做一些探讨。

一、小学生的作文写作困难究其原因到底是什么

其实小学生写作文困难的原因有许多,他们有的作文是想表达并不明确;有的做文空谈;有的作文就是记录生活中的琐事;一些无意义的东西也被记录下来。因为他们脑中的东西没有那么多的思想情感;也没有那么多事情可以表达;他们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我有东西当然无法表达了。其实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吸收东西,那么作文表达也就是吸收东西之后才会有的东西。

其实小学生都缺少素材写作的时候中心思想缺乏,作文杂乱无章,主要表现就是了因为他们缺少素材没有进行大量的越多,而且他们不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就比方说小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没有素材他们就会乱编一些素材这就造成了作文进行空谈,谈一些没有的东西,就是因为没有素材所造成的。第二就是他们写作文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因为他们在这之前不知道怎么写作文教室门也没有给他们交过多的技巧,所以他们写作文的训练十分少,所以写出来的作文词不达意,才会造成文章杂乱无章,让教师读起来也不畅通,这是因为他们基本的语文组织能力或者是说作文写作能力都不具备所造成的。还有一些方面就是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没有进行仔细的观察,他们所描写的事物他们没有仔细的观察,所以在写的时候他们就不知道写些什么,也没有掌握正确地描述这些食物的方法,所以造成了作文中不知道写些什么。这几个原因总的来说就是学生们不会观察不会积累所造成的,没有一定的自我观察能力与表现能力。作为写作文的首要要素就是要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观察一切的东西学会积累有了积累才能有写的好的作文。那么这就是现阶段小学语文作文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解决的办法

(一)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对观察的兴趣与思想意思

写作教学作为一个重点培养项目,观察能力是作为主要的方面,在小学的作文中要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们意识到观察能力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有了好的观察能力与与素材的积累人力小学生才可能写好作文要让他们有这种思想意识,然后再重新去入手,他们的观察能力就会越来越好了。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使学生在观察中保持热情,诱发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做到以趣引趣。

(二)在作文教学中明确观察目标

观察目的是否明确,将直接影响到观察效果。观察目的明确,就可以在周围众多的事物中进行选择,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的物体上。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观察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动物界里的鸟兽虫鱼千姿百态,有的飞、有的跑、有的爬、有的游。指导学生观察,就要注意发现特征,抓住特点。如观察动物的眼睛,猫的眼珠是绿的,绿得发亮,同一只猫的眼睛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情况下不相同,夜晚捕鼠时它睁得又圆又大,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它却眯成一条线。又如兔子的眼睛是红的,像两颗红宝石;鸡的眼睛是黑的,天一黑就看不清东西。这样,学生在观察时通过比较分析不仅能着重地看清事物的主要部分,而且能看清事物的整体和各个细节。所以观察动物,就要明确观察的外形、生活习惯等特点;观察植物就要观察它的干、茎、叶等各部分的特点;观察人物,就要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几个方面特点;观察活动,就要观察整个活动的过程:开头、经过、结果;观察景物,需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总之,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提出不同的观察目标。

(三)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观察,不是像镜子那样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有意的知觉过程。根据儿童随意性强的特点,教师必须重视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首先,教给学生观察顺序。任何事物,无论是动还是静,它的存在与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因此,观察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顺序。一般的观察顺序有:整体D部分D整体;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中间到两边或从两边到中间等等,如:指导学生观察课间活动时,就可以选用“整体―部分―整体”、由“远及近”的观察方法,先让学生观察整个活动场面的活动气氛,再观察每一个角落的活动情况,最后回到整体上。这样,不但教给了学生观察方法,还教会了学生有序的说话、作文。

在观察时要善于比较。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往往是笼统、粗略的。他们不善于将对象与对象、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进行比较。比较法就是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事物时,运用对比的方法掌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点,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掌握其特点。

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感知事物。在观察过程中指导学生对观察对象层层深入地探究,使认识不断深化而达到对事物有个深刻的认识。引导学生由此物此景此情联想到彼物彼景彼情;由眼前想到过去或将来,使思维更加活跃,认识更加广阔。

我们在作文训练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让学生学会把握事物,然后才能够表达事物。就像画画一样,你要胸有成竹才能画得出来好的作品,在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这个道理。还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都要从最基础的观察能力抓起,学生心无点墨怎么可能写得出来好的东西呢!所以观察能力就是为了让学生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学会积累身边所发生的事情,积累一些有用的素材以后运用于写作表达上面,这样的作文才会是精彩的作文。

参考文献

[1]万卓阳.浅谈小学语文新课改下对于能力培养的改变[J].吉林语文教育报,2015(34).79-80.

篇7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161

下面我们来看两位老师是怎样来引导小学生来写作文的。

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

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

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

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

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不过,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

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

(两天后的作文课上)

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

生:(大声齐)学会了!

师:呀,这么快?跟谁学的?

学生1:我跟爸爸学的。

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一定很好吧?

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老师请了几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

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

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的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

生:好!

师:好就快写吧。

这则作文教学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对你有什么启示?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命题或是半命题的作文,其内容老化、枯燥、脱离生活。所以作文一般拘泥于课本,从句式到文章结构,模仿的居多,雷同的居多。在传统课堂上,写作被限制在课堂里,100%属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思维阶段,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二是书面表达阶段,包括起草和修改。教学中,又由于一些教师思维定势,致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可言。长时间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以致“谈写色变”。

案例中的教师抓住了写作教学的规律,选用了“学烧菜”为写作内容,素材直接来自生活。教学时,教师先以“老师要到菜烧得最好的同学家过端午节”为由,不觉中给学生布置了学烧菜的任务。这是引导在写作前先对生活实践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到了写作课上,教师先通过充满智慧的谈话引导学生说说做菜的过程,然后借口方便老师比较让学生书面写作。因为每个学生都想请老师做客,所以整堂课上,虽然教师只字未提“作文”二字,可学生们却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写作。从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个个都充满了表达的欲望。可以说这则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这个案例,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明白了:写作来源于生活;写作描写生活;学生只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基础上才能表现生活,只有在像生活一样的环境中才“易于表达,乐于表达”。一句话:文无定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强化阅读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及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中逐步地实施师生之间互动评价,通过丰富的课堂阅读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地关注自我,认识自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某老师在上《生命 生命》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小朋友,现在请你们把第二段中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把快乐与大家分享,好吗?

生1:我认为“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茁壮成长”这句话最令我感动!

师:为什么呢?

生1:我从“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可以感受到香瓜子对生命的渴望和顽强拼搏,所以我很感动!

生2:你说得真好,我同意你的意见,香瓜子在艰苦的环境下不屈不挠、茁壮成长,的确令我们感动。

生3:你们都说得有理,但我要给你们补充一点,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这句话也将香瓜子对生命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能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和香瓜子对生命的渴望。哪谁能用朗读的形式来表现香瓜子对生命的渴望呢?

生:即便、虽然、纵使、就算、哪怕

师:你们的小脑子好灵活呀,词语那么丰富!自己用心读一读,体会一下。你们还觉得写得好的有哪些词呢?

篇8

【关键词】指导;农村;三年级;小学生;起步作文

指导小学生写好起步作文是老师感到烦恼的一个问题,学生缺乏写作常识、词汇贫乏,甚至不知道如何下手,对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状,让农村小学生从作文起步开始就不害怕写作文?

一、用爱心点燃学生写作的激情

爱,如阳光,能融化冰雪,滋生万物,沟通师生的心灵。农村小学生留守儿童较多,父母与子女交流较少,家庭教育较贫乏,作为三年级学生一方面年龄较小,另一方面自觉学习能力较差,他们需要老师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学生喜欢上老师,他才会喜欢上这门课。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学会适时引导,用心点燃学生写作的激情,相信他们会自觉地爱上写作,快乐地写作。

二、在模仿中积累语言

人们学习语言首先是从模仿开始的。在教学中,抓住一些典型的、常用的句式,让学生模仿练习说话。先给了学生一根“拐杖”,再根据训练要求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逐步把别人的东西融合积累写出自己的作文,所以,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农村孩子在这点上较薄弱,为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积累好的语言。

首先,课文内容是学生积累优美词句的最好资源。语文课本上的每篇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其中好词佳句相当丰富。我们可以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他们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积累语言材料。

其次,课外阅读也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好资源。农村孩子在课外阅读上较薄弱,为此,我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每天至少阅读课外书半小时以上,要求家长监督配合。当然在选择课外读物时,要求必须是健康向上的,适合我们小学生的课外书,相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最好还是选一些让学生读起来通俗易懂,而且感兴趣的书籍,如可以是一些成语故事、儿歌、童话、寓言;还可以是谚语集、歇后语集、名言警句集等。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要做好笔记,摘抄好词佳句,并且要熟读成诵。坚持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好词佳句要尽量运用上。班里有计划地每月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习作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由此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和积极积累语言积极性,并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运用的印象;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来积累语言材料。

三、注重兴趣的培养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为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以实物、谜语、故事、图画、情境等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班利用每周一班会时间在全班学生面前演讲,朗读学生优秀习作的习惯,这对激发写作兴趣有很好的效果。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老师要做到多鼓励、少批评。《语文课程标准》并未对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提出过高要求,主要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为主,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如果教师都按标准来打分、写评语,学生就会感到作文高不可攀,没写作文几次热情就会减弱。所以,对学生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作文,老师应以肯定为主,尽量挖掘出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这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大的促进。当然一味表扬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也是必要的。在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时,我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与他们共同探讨修改的方法,让学生觉得老师尊重他们的意见,他们就会去想如何修改。在这样的一次次的修改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了,兴趣也相应增加了。

四、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练习写作

农村小学生和外界接触较少,听到看到的新鲜事更少,而对身边的事周围的景物又不感兴趣,因此提起笔来无话可说,无事可记,无情可抒。其实农村生活丰富多彩,而且更贴近自然,有很多美的素材可以写,学生缺乏的只是生活的洞察力。比如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都是他们写作的源泉。带孩子去田野、果园观察日出、日落,花、鸟、虫、鱼,蓝天、白云,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的观察,引导他们把观察到的说出来,然后再让他们按照要求写下来。如在教学“我喜欢的小动物”这一习作时,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写,学生很难把自己看到的写具体,写生动。所以我分几步对学生进行指导:①让学生先观察。(要求:提前认真、仔细观察动物的模样)②观察到哪些方面?(生用笔先写一写,越详细越好)③抓住动物的外貌、形态、颜色、声音、动作来写具体。④说出你喜爱这只小动物的原因。(说说自己与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⑤观察动物时按什么顺序呢?(从整体—部分,从头—尾,师板书)这样的指导,学生很容易就能把自己看到的写了出来,也就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

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还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另外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如指导《一次买书的经历》时,学生虽然买过书但大多数是由家长带着买的,没有独自买书的经历。针对这实际,我先不急于让学生写,而是先组织一次活动,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尝试着自己买书,学生一起活动。有了亲身经历,学生就乐于表达活动中的真情感受了。

五、注重讲评和修改

作文讲评是习作修改的继续和发展。农村三年级学生还不具备评价同学作文水平的能力,因此作文讲评以教师对作文的讲评为主。每次作文我都会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对学生本次作文有一个整体全面的了解,把多数同学习作中的优点和问题一一出示,然后重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作片段与学生一起分析,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儿?然后针对不足一起帮忙修改。

篇9

一、为什么农村学生写作时会出现种种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居住条件偏僻,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单一导致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窄。农村孩子的居住环境大多散落在乡村,相对落后的经济环境和闭塞的信息交通使得孩子们所见所闻明显少于城市,仅局限于电视和教师的讲述,如此得到的信息往往并不真切。

2.农村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加上忙于生计,很难在家庭教育上像城市家长那样面面俱到。本身的文化限制也让个别有心的家长感觉“有心无力”。

3.现在的农村小学学生的阅读量实在少得可怜。学生阅读量受到限制,接触社会的时间少,生活单调,视野不开阔,导致作文内容不丰富,无话可说。大多数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可是想改变的途径却并不畅通。比如,作文书容易被孩子们误以为是写作的“捷径”,照葫芦画瓢比比皆是,照搬照抄也不占少数。课外阅读容易被家长们把阅读时间让路给其他学科,往往就明日复明日,不能形成习惯。

4.教师没能起到示范作用。老师应该是学生的楷模,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在我们这些老师中也很少去阅读课外书籍,很少去写作,这样也会影响到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二、当然以上客观因素不能成为我们对农村小学生作文弃之不管放任自流的借口。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想要写出优秀的作文,真实灵活的素材必不可少,学生写不出作文是因为脑子里没有想要写的东西,当然会像“挤牙膏”似地写作文,所以我们应鼓励学生多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我们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即使没有走进城市的机会,我们为何不发挥、利用这一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呢?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是有了素材还不够,怎么把观察所得转换成洋洋洒洒的文字还需要写作技巧。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把小学当作一个整体,分阶段分步骤的锻炼学生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激发学生写作愿望。从小事做起,比如写一些日记、观察随笔等。逐渐使学生不再惧怕写作,说想说的话,写想说的话。不仅要写还要写得美,并以此为荣。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闭门造车经常会束缚思想,这就要求同学们学习借鉴优秀的作品。阅读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写作水平,阅读必须扎根教学生活中。可以从教师学校的层面组织一些长效的阅读活动或者开设一些阅读课程。不仅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还有有专门的教师教授孩子们阅读的技巧,培养体会阅读之美的能力。让他们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语言。坚持让学生每天收集一些名人名言、好的句段、古诗词要求他们在每天的早读课之前轮流将自己收集到好词佳句抄写在小黑板上,同时让其他同学也将当天的记在积累本上,熟读成诵。在阅读课上让学生自己或者小组交流找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进行交流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把这些积累到的好词佳句运用到写作中去,这样学生的文章内容就不会单一,枯燥无味了。

4.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语文教学就是为了使学生得到方法于课内,然后再得方法于课外。课文,实际就是给学生借鉴提供的范例。正如叶圣陶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这就要求科任教师重视语文教学是对课文的分析和讲授,为写作做好铺垫。

5.任何事物的发展内因起主要作用。为了是学生写好作文,心理疏导也必不可少。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开展作文竞赛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报刊的写作竞赛活动。根据小学生喜爱表扬、鼓励的特点,每次习作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差生更不能忽视,要努力去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也不能放过。

篇10

(一)《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第二、三学段的习作目标中分别提出如下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二)语文教师最头疼的工作莫过于批改作文,要终日埋头于堆积如山的作文中间,忙得焦头烂额。辛辛苦苦批阅的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却只注重分数,对于评语不屑一顾,老师的心血就付之东流。这种状况令大多数语文教师大为头疼,却又无可奈何。

(三)作文互批互评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机会参与批改他人的作文,这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一件新鲜事,能让他们兴奋起来。过去,他们对老师是仰望,认为本子上的圈圈点点,勾勾画画神秘莫测,非老师不可完成。如今,他们要亲自触摸那神秘的东西,其兴奋程度可想而知。

(四)作文互批互评能让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长此以往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学生在互批互评的过程中,发现别人文章中的错处,并修改,这本身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地学到别人的写作方法,借鉴别人文章中的好词佳句,从批改他人的作文中获取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习作水平,这是我们提倡学生作文互批互评的终极目的。

二、培养学生作文互批互评在哪个学段开始最合适

学生互批互评的研究最佳起始阶段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开始学写作文,对作文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三年级的习作基本上是老师全批全改,精心写评语,评讲作文。对作文的批改和评价不会是一片空白,鉴于此,在这个学段开始培养学生的互批互评非常合适。

三、怎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作文互批互评产生兴趣

一是借助大作家,著名诗人修改自己文章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叶圣陶先生给学生时代的大作家肖复兴修改作文的故事等。老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班队会上把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懂得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道理。写完后反复修改,不但能使文章更完美,真正放射出作品的诱人光芒,而且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用进步吸引学生。学生初步尝试自评和互评之后,大部分学生都会感觉到自己的习作有小小的进步,感受自改与互改作文带来的喜悦,老师要立马抓住这个契机,激发他们互改互评的兴趣。

四、如何指导学生互批互评

(一)做好改前指导。在学生进行互批互评前,教师要做好改前指导。四年级的第一次作文之前,老师就要先上本册第七单元第26课课后的知识链接“叶圣陶先生给中学时代的作家肖复兴修改的习作《一张画像》,学习用符号修改作文”。建议这个知识点用两节课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了解文章需要修改的内容:错别字,不恰当的词,用错的标点和不通顺的句子。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和句子。……第二课时,学生明确这些符号的特定意义后,明确了要修改的内容之后,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第一单元的主题写一段话,写完之后,先学着用修改符号自批,然后同桌的同学互批。老师现场作指导。最后收齐学生的作文,一一认真检查,个别辅导,人人过关。这个改前的指导非常重要和必要。

(二)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四年级上学期学生作文互批互评的训练重点,只批不评。每次作文都先安排自改,然后互改,由老师写评语。老师的评语分两部分:一是对学生作文作评价,二是对改作文的同学批改作文的水平做评价。老师把写好评语的作文本发到学生手中后,要求作者和修改者必须共同阅读,这样做可以逐步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四年级下学期,可以指导学生在修改好文章之后写简单的评语。同样,学生在互评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写评语指导。学生初始写评语可以用较固定的填空式的方法写评语。在下半期的时候,就要指导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写开放式的评语,让评语中肯且不失新意,百花齐放,各有特色。

五六年级进一步规范修改作文的符号,让学生不仅能改文章的错别字、不恰当的词、用错的标点和不通顺的句子,还能看文章是否运用适当的修辞方法和恰当的写作手法,文章是否有真情实感。经过一阶段的训练,在用字、遣词、造句、表达、情感等方面都已能够进行较好的评改,再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对文章的选材进行评改,看文章的选材是否合适,是否注意详略。这样阶梯式循序渐进的方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使学生切实掌握互评互改的方法。

五、作文互批互评的形式有哪些

讨论式批阅。讨论式批阅的原则是小组内成员讨论共同完成。这种集体评价最公正,最完善,因为分歧的意见可以通过讨论获得比较一致的见解。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对本次作文的要求更明确,对别人的优缺点达成共识,从而完善自己的作文。

互补式批阅。这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进行互补的一种批阅方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互相批阅,就可以互相借鉴,从而提高能力。

抽签式批阅。常给固定的一个人改,时间一长,也会出现厌烦的情绪,教师可采取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即抽签式批阅,也就是指学生无法选择,抽到谁的作文就改谁的。这种批阅方式对学生来说有一种新鲜感,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六、教师在互批互评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