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3 06:1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企业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企业调研报告

篇1

[关键词] 武汉市 企业社会责任 发展现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社会责任(CSR)引起了政府、媒体、学者、社会组织的广泛关注。作为中部重镇的武汉市,正处在“1+8”城市圈发展的重要起步阶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结果及结论

1.被调查者主要属性分析

被调查者样本描述:被调查者中男性占49.6%,女性占49.2%。其中20~30岁者最多,其中拥有本科学历者约占60%左右,工作收入以1001元~3000元者最多。

样本企业描述:样本以武汉市中小型企业为主,遍布各个行业,其中信息产业居多。

表 被调查者工作行业分布情况表

2.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现状

整体概述:武汉市大部分企业没有设置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职能部门,没有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认为偶尔会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受益;企业更愿意通过改善员工福利,安全生产等与企业发展具有更高关联度的方式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其次是捐助灾区,赞助文化教育,慈善事业等社会公益行为。总体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大部分企业(约60%)在对员工工作环境,安全保障,工资福利,健康医疗保险,法定休假权,教育培训等方面表现良好,员工满意度较高。

企业的产品责任:半数以上企业已经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超过半数企业对问题产品的处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良好。武汉市企业产品社会责任表现良好,但仍有部分企业表现不佳。

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武汉市大部分企业(约占90%)在对消费者责任中非产品服务方面表现良好,但是半数以上(约55%)企业都曾接到过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投诉,产品服务各方面尚有很多不足。

企业对商业伙伴的社会责任:大部分(约80%)企业遵循市场经济中公平竞争的原则,但有少数企业还是存在不公平竞争的现象。有少量企业违约、违规现象,企业对商业伙伴的社会责任良好但有待提高。

企业对社会的社会责任:武汉市企业很少有多宗教的赞助活动,仅有小部分企业偶尔赞助教育活动和捐赠慈善单位。约有80%的企业没有形成履行其这方面社会责任的意识。武汉市企业对社会公益的社会责任表现不佳。

企业对环境的社会责任:大部分企业(约90%)都采取了有效利用能源的方式,主要通过“节能减排”的方式,遵守“减量化”原则;半数以上企业表示节约资源能源实用有成效。62.5%的企业环境保护系统存在但不完善,大部分企业环保意识不强,仅做表面文章。

企业对股东和国家的社会责任:大部分企业(约65%)对股东的社会责任履行表现良好,按时向股东提供相关报告,能够履行依法纳税的责任,调查还显示约25%的员工表示对企业这部分信息不清楚。

3.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和看法

大部分人知道CSR这个概念,但是不了解其具体内容。知道者中82.4%的人能正确理解企业社会责任,产品安全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是大众认为当前最应该受到关注的方面。绝大部分的人(占89.2%)认为生产合格的产品属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这个结果可以给这个在学术理论界争论很久的问题以启示。

公众认为制造业是最应该关心CSR的行业,同时希望政府有更多推动CSR发展的表现,医疗保健和建筑地产等关乎民生的行业也被认为应肩负很大责任。约半数的人认为政府监管不到位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发展滞后的核心原因,政府被认为是推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普及的主导力量,其次是企业。58%的人认为其他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非常正确,32.4%的人认为其是一种营销宣传手段。如果一家企业能够很好的履行其社会责任,54.8%的人表示大部分情况下会购买其产品或者服务。

公众认为武汉市企业社会责任现状一般,对其评价不高。大部分人对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表示友好,并期待和关注其进一步发展。

4.本调查主要结论

(1)武汉市企业在对员工,商业伙伴以及股东和国家的社会责任履行良好,大部分企业遵循公平竞争。企业很少赞助宗教活动,很少参与教育,社区等活动,在社会公益方面表现欠佳。企业环境保护系统不完善,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行为多与企业利益相关。产品安全被认为是最需要履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半数企业曾接到消费者的产品投诉,企业产品社会责任表现欠佳但是已做出行动。

(2)公众对政府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给予厚望。大部分公众听说过企业社会责任,但对其内容不了解。大部分公众表示能够理解企业以履行其社会责任的方式做营销和宣传。公众对武汉市企业社会责任现状评价不高,认为其在对社会公益活动以及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责任表现有待提高。

三、建议

1.政府应做出更多贡献,可以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和民众提高CSR意识,如:公布年度企业CSR报告,奖励优秀企业公民,加大对公众教育力度等。

2.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媒体可以监督企业,借助良好的媒体宣传作用,提高公民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推动政府的工作力度。

3.企业转变意识,采取行动,企业应先转变“CSR无用”的观念,可以多参与企业社会责任论坛,设立相关职能部门,担负更多对员工、环境等的社会责任。

4.非盈利性组织积极推动,非盈利性组织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多举办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优秀公民评比等活动,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营造氛围,提供平台。

篇2

一、组织机构

调研活动分四个组进行:

二、主要任务

调研活动要充分结合工作实际,对照基层反映和要求,重点调研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查找当前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最需要、最迫切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查找群众对当前社会风气、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最不满意的问题;

3.查找局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在贯彻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4.查找如何构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帮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困难的长效机制;

5.查找科技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6.听取基层对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方式

全局领导干部要深入到所包村组、企业、业务联系单位扎实开展调研活动,通过进农村访农户、进企业访员工、进单位访服务对象,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感受群众疾苦,征询群众对改进作风的意见和建议,把基层最不满意,最期盼解决的问题找出来。

四、调研步骤

调研按照制定调研方案、集中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干部评议调研报告、完善上报调研报告等五个步骤进行:

1.制定调研方案(3月6日-3月10日)。按照县委活动领导小组要求,认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方案,确保每名同志都要参与本次调研活动。

2.集中调研(3月10日-4月10日)。集中调研要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个别走访、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

3.撰写调研报告(4月10日-4月15日)。各组将调研要及时将调研成果梳理归纳,总结提炼,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4.群众评议调研报告(4月15日-4月25日)。要组织机关中层干部、群众代表、服务对象等人员评议调研报告,充分征求干部群众意见。

5.完善上报调研报告(4月25日-4月30日)。要及时对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并组织班子成员对调研报告进行讨论,进一步完善调研报告,并于4月30日之前上报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把专题调研工作作为本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小组组长要以身作则,带领小组成员深入一线认真开展调研。

篇3

重点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关环节岗位操作规范和技术技能要求开展培训工作。拟重点开展以下几类人员的培训:年阳光工程坚持立足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

一)种植业服务人员。主要是病虫专业防治员、肥料配方师、种子代销员、化肥农药经销员以及经济作物的有偿技术服务员。

二)畜牧、渔业从业人员。主要是畜禽繁育员、饲料营销员、畜禽水产养殖技术员、草原村级植保员、人工草地建植员、奶站管理员、内陆渔业船员等。

三)兽医服务人员。主要是村级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村级动物防疫员、乡村兽医、兽药经销员等。

四)农机服务人员。主要是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农机维修人员、农机营销员、农机技术指导员等。

五)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主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农村土地流转评估员、农村土地规划员、村级物业管理员、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员、农村会计(村会计和专业合作社会计)农民信息员、沼气工和物管员、农村经纪人等。

六)涉农企业及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包括制种工、育苗工、饲养员、休闲农业服务员等。主要是种子公司、各类园艺公司、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大型畜禽水产养殖场、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休闲农业等涉农企业的技术工人。

七)农业创业人员。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中小农业生产、服务组织(企业)经营者或管理者。开展系统培训和跟踪服务。提高组织(企业)市场竞争力,以激发创业热情、教授创业技巧为主。帮助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其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能力。

二、申报程序

年阳光工程任务申报严格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逐级汇总上报。具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

一)各县(市、区)组织专门人员。并对年当地农业农村人才需求的数量和结构进行预测形成专门调研报告。根据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际开展农业农村人才情况摸底调查。

二)各县(市、区)根据当地年农业农村人才需求情况。选择比较急需且需求达到一定规模的人员。填写《县(市、区)年阳光工程任务申报表》已经明确的年阳光工程各类培训对象中。按类别提出培训人数需求。

三、有关要求

篇4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报告》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每年在规模企业调研基础上,深入分析后,2014年是第16次调研。报告指出尽管201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但在相关政策激励下,我国民营经济仍持续扩张,投资不断扩大,吸纳就业稳步增长,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日益增大。

据悉,杭州娃哈哈集团成立于1987年,逐步发展成为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食品饮料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目前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有70多个生产基地、170多家子公司,拥有员工3万名、总资产402亿元。

成立27年来,杭州娃哈哈集团在创始人宗庆后带领下,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一直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势头,各项经济指标连续16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之首。2013年全球面临后金融危机影响,公司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仍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全年集团公司完成饮料产量127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同比增长23%。2014年1-6月,公司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实现营业收入418.9亿元,利税73.5亿元,上缴税金35.2亿元。

篇5

该报告调研工作于今年5-12月进行,是湖北省工商联联合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武汉现代创新经济研究所等单位专家教授,对全省近300家民营中小企业进行一次系统调研。其中发达地区相对较多,但湖北14个地级行政区都有企业入围。武汉75家,占企业总数的34%,襄阳、宜昌、荆门、黄石、荆州和恩施分别有19、14、17、14、16和12家。制造业企业最多,有63家,占企业总数额45%,第一产业28家,农业和制造业的优势比较明显。高新技术企业57家,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调研样本中,企业经营情况总体良好。最近3年来销售额增加25%以上、增

加15%以上、增加10%以上和增加5%以上的分别有39、26、28、20家,销售额负增长10%以上仅有4家。

民营企业 创新发展 从量到质

“创业创新是增强国家实力的必然选择,是推动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迎接诸多挑战的根本性举措,也是广大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郭跃进指出,“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湖北“黄金十年”跨越发展的时代脉搏和巨大商机,增强企业实力,共同营造湖北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释放全社会的创业创新潜能,促进湖北经济转型升级。”

郭跃进指出,我省民营企业整体呈现“竞进提质”的良好态势。2012年,全省民营经济共实现增加值11805.95亿元,比上年增加1815.0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3.1%;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对全省GDP增长贡献率达到60.6%。民营经济持续创造就业岗位,大量吸纳新增劳动就业,全省民营企业人员人数达到565.49万人,增长8.8%。2012年全省民营经济完成税收收入2004.61亿元,比上年增收534.77亿元,增长19.3%,占全省税收的74.5%。

“抓住了企业创业创新发展,就是抓住了民营经济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关键。”湖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蒋大国。“鼓励广大民营中小企业利用资金、人才、科技等各种优势资源,大力培育和发展更多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精、专、特、新的“小型巨人”和行业的隐形冠军。”

民企创新模式 产学研一体化

调研报告显示,82%以上的中小民营企业合作参与了“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的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增加,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拥有或申请的专利数量平均每家3项以上。

以湖北长江石化设备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坚持“投产一代,储存一代,科研一代”的研发模式,近三年先后拿出销售收入的3%以上来投资公司的研发。是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湖北省博士后产业基地和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稀土合金钢强化传热换热器”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拥有发明专利和新型专利32项,先后开发出金属填料、化工填料、塔内牛、换热器、空冷器和稀土合金钢系列产品等50多项新产品。

湖北天瑞电子有限公司与国家非晶微晶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首钢研究院、武汉高压研究所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搭建了公司研发体系。2012年底研发成功的“5A/IMA-5A/500MA工频电流比例自校准系统”填补了微电流互感器件及其他同类器件的量值溯源技术领域国内外空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资源循环利用创新模式以最大限度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破解经济发展环境瓶颈约束。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资源循环产业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已经从弱势产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据推测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5%,“十二五”末将达到1.8万亿元规模。

武汉千里马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内首家以“产品销售、维修服务、配件供应、二手机交易、租赁、类金融、机手培训、再制造”为理念的绿色连锁服务商,在多年前就预见了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巨大潜力以及对资源节约的重要意义。2010年首台再制造挖掘机成功下线并成功销售,拥有直营连锁店100余家,连锁网络已覆盖7个省市,2012年企业销售额已突破20亿,纳税额达5670万。

金融创新降低融资难度

调研报告指出,尽管湖北民营企业在创业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与沿海地区相比,湖北民营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为主,大型民营企业相对不多。全省户均注册资金约89万元,而内资民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只有43万元,还不到全省户均注册的一半。而同期浙江省民营企业占内资企业比重达到87%。

此外,湖北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较远,关于市场动向、产品、技术上信息获取滞后,对国家经济形势和政策的信息获取不充分。

同时,融资困难也困扰着湖北中小民企的发展。调研报告显示,年销售在2000-4000万以下的民营企业融资比较困难;从事实业生产、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且没有技术创新的企业融资尤为困难;企业固定资产较少的企业融资也比较困难。国有企业的融资在没有取消浮动上下限以前,一般都是下浮30%,而民营企业一般都上浮30%。

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在近年来宏观经济下滑的同时,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并未减轻反而加重。从科研投入看,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结合程度整体水平比价低,处于一种松散的产学研联盟形式。从品牌整合看,农产品加工特别是茶叶、酒业等一个地区多种品牌,但是缺乏整合和共同开发,导致市场占有率低。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湖北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6

一、调研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一)调研活动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坚持实践标准、突出实践特色为重要原则,以解决突出问题、推进科学发展为目标要求,以“安全先行,构建和谐”为主题,坚持学用结合、学用互动,坚持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富有成效地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调研工作。

(二)调研活动的基本要求。立足于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着眼于提高学习实践活动的质量,在调研中把握好以下几项基本要求:

1.坚持突出学习实践活动主题。在开展调研和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中,要始终突出活动主题,从推动科学发展的大局出发,围绕更有效地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能,谋大局、想大事、思长远、抓落实,围绕高质量完成各课题的调研任务查摆分析问题,从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研究和探索治本之道。

2.坚持学习与调研相结合。调研活动要坚持边学习、边调研,组织外出调研期间要做到学习、调研两不误。通过强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武装头脑、提升境界,自觉地站在推进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高度,审视、把握和推进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通过有针对性深入调研为化解制约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突出问题寻求新的思路和对策。

3.坚持着眼点与着力点有机统一。要结合科学发展观对安全生产的内在要求,结合对煤矿、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进一步调研,结合我县近年来安全生产工作经验教训,结合在调研中社会各界提供的有益建议,从思想、组织、制度、管理、科技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安全生产各行业和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根源,注重从纷繁的现象中抓住本质、从学习实践的互动中探寻规律,以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思路与对策。

4.坚持调研与做好当前的重点工作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原则,调研要与学习贯彻党和国家、市委、市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领导重要指示精神、与生产安全事故查处、与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与谋划工作思路相结合、与迫切需要解决的各行业和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相结合,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二、调研的重点内容

紧紧围绕“安全先行,构建和谐”这一主题,和“着力提高履职能力、着力提高监管能力、着力提高执法能力、着力解决突出矛盾”这一载体。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调研:

(一)着力研究如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中的各种非法违法行为,建立正常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二)着力研究如何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重大隐患辨识评估、申报备案、分级管理、挂牌督办、举报奖励、整改治理、监督检查,以及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卫生防治等制度,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三)着力研究如何解决企业安全基础薄弱问题,紧紧抓住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三项基础性工作,在科技进步、落实责任和提高素质三个关键环节上狠下功夫,把综合治理方针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要求真正落实到企业。

(四)着力研究如何健全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五)着力研究如何解决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推动实现我县安全生产状况的稳步好转。

三、调研方式、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调研方式。这次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发放征求意见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座谈会是组织人大、政协等代表、乡镇安监人员、监管对象等人员进行座谈;到有关部门、乡镇、重点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发放征求意见表是听取社会各界人士有关人员对我县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以及对我局的意见建议等。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这次调研活动与其它各项工作同步推进、交叉进行,时间为4月1日到5月10日,调研过程分四个阶段推进:

1、调研准备阶段。时间安排:4月5日-7日,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调研工作,明确调研重点和思路。

2、调研阶段。时间安排:4月7日-4月30日。组织各调研组,按照调研内容、调研地区,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初稿(4000字左右)。

3、对调研报告初稿讨论修改阶段。时间安排:5月1日-4日。召开局党组会议对调研报告初稿进行充分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并积极吸纳征求到的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4、进一步研究完善和上报阶段。时间安排:5月5日-10日。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由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各调研组进一步完善各相关调研报告,梳理“废、改、立”的具体项目,形成调研成果并上报。

篇7

为全面掌握当前我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按照省厅要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对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一、调研内容

(一)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1.基本情况: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数量情况、行业分布、企业规模(按工信部联企业〔〕300号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小、微的数量)、从业人员数量及变化情况;

2.特点趋势: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趋势、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

(1)各项主要指标在本地区同类指标中的比重(增加值及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等;

(2)近三年来民间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民间投资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比重;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在重点项目中比重。

(3)民营企业在当地20强重点企业的排名情况;

(4)民营企业开展科技进步情况:重点是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研发投入占消售收入的比重、科技人员占职工队伍的比重及在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品和争创名牌产品方面的情况;

(5)各地近三年来落实国家中小企业专项资金项目建设情况;

(二)各地在加快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中好的做法、措施和经验。特别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6号)、《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13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3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政〔〕11号)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开展的主要工作;

2.出台的优惠扶持政策;

3.设立的财政扶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情况。

(三)目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面临的形势分析

1.民营企业目前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制约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

2.民营企业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方式上转变面临的困难和主要制约因素;

3.民营企业在科技进步、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品和争创名牌产品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推进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

4.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四)对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和建议

重点从政策和机制上两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如市场准入、行政许可、企税负担、企业发展环境(法律保障体系、政府采购支持、权益保护、劳动关系等),中小企业融资,地方财政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社会负担),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市场开拓、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政府部门对企业的服务、工信部门如何强化职能、加强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和服务等。

二、调研时间

9月上旬。

三、调研形式

(一)普遍调研与重点调研相结合。由各县(市、区)工信局负责开展本辖区的普遍调研,市工信局对部分县(市、区)开展重点调研。

(二)听取情况汇报与现场调研相结合。采取听取主管部门工作汇报、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企业等形式。

四、有关要求

篇8

两成受访者每天关注指数

4千余名学生返乡调研的范围覆盖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又以天津、河北、山西、辽宁、河南、山东、北京等受雾霾影响较重的地区为主,学生们通过面对面的形式邀请受访者填写微信调研问卷,共收集问卷35980份,其中针对普通居民的问卷33372份,针对企业员工的问卷2608份。

在调研报告里,有一项全国居民对空气指数关注情况的统计,其中每天关注空气污染指数的人比例为22.8%,每周至少关注3次的人比例已达到51.8%,而在雾霾最严重的京津冀地区,民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要高于这一比例;对于民众采取防护雾霾侵害措施的统计,从未注意防护过的人比例只有16.1%,而八成以上的人开始注意偶尔或经常采取措施防护雾霾侵害。

近八成人认为,现阶段政府针对空气污染和雾霾的治理措施仍待进一步完善,44.5%的人认为政府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是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超过50%的人认为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法规加大对扬尘及排放工业废气的惩治力度、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宣传低碳出行方式、增加城市绿化面积能够有效治理雾霾。

政府企业个人应协同治霾

问卷中还特意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受访者将所在居住地的空气质量状况与五年前做一个对比。统计结果显示仍有六成以上的人认为,空气质量与五年前相比并没有变差,或有好转但不明显。

篇9

一、参加对象

局党组成员,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

二、调研时间

调研活动总体安排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调研的具体时间、地点由各单位根据工作安排和调研的主题确定,调研时间要集中安排。

三、调研主要内容

调研活动要紧扣“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崛起步伐、建设富裕和谐*”和“交通改革攻坚”这个主题,重点围绕市委“四进四访”要求,以及我局《活动方案》提出的调研目标、开展的“百、千、万”实践活动的方法,结合各自分工和单位职能特点,精选调研课题,开展调研活动。以下课题供参考: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创新意识,转变发展观念,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实现*交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交通的先行作用。

2、以国家扩大内需为契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路网结构,创新举措,完成“一路、二桥、三站、四线”的建设任务,增强交通运输服务能力。

3、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农村公路网络结构,完善农村公路客货运输网络,推行建、管、养“一体化”发展思路,切实抓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4、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做好人员思想稳定工作,积极、稳步,多渠道、多方式搞好费税改革涉及人员的安置工作,保证国家燃油费税改革顺利完成。

5、认真履行交通运输安全监管职责,规范运输市场秩序,加强交通运输市场管理力度,依法规范经营行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妥善解决行业稳定问题,实现我市交通的有序运营。

6、积极稳妥推进交通运输企业改革,整合企业自身有效资源和社会资源,创新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为企业稳定、发展创造机遇和寻求活力。

7、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文明执法活动,加大执法规范化管理,巩固治理“三乱”的成果,不断提升行业形象。

8、各单位在机关效能和机关作风建设上,树立为人民服务,为基层服务的理念,保证上级政府的决策、决定畅通和落到实处。机关工作人员在完善自我、提高工作效率,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四、调研方式方法

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根据各自工作分工选定一个课题,各参加单位主要负责人根据本单位职能选定课题,开展调研活动。

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深入到基层单位、站场班组、实地察看,掌握基本情况,了解群众所忧、所思、所盼。

2、通过召开见面座谈会、民情沟通会、民主恳谈会、设立意见箱,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扩大群众对调研活动的知情范围。面对面倾听民声、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尤其倾听群众对“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崛起步伐、建设富裕和谐*”和“交通改革攻坚”的意见建议。

3、通过梳理了解到的真实情况给发现的问题把“脉”,理清哪些是群众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那些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哪些是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哪些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哪些问题需要上级政策调整才能解决的,找准问题的症结。

4、通过对基层调研单位调查解剖,结合交通系统各单位的情况,分析交通不同单位存在的不同问题,找出其共性和差异性,进行综合分析、科学评估。

5、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对症下药,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形成书面调研报告。

五、调研要求

1、做好调研准备。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和局工作安排,各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示范,按照调研的单位、主题、时间、步骤、任务“五明确”的要求,周密制定调研方案,确保调研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篇10

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开始实施。其中第四十一条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这一制度被称为“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旨在解决未参保工伤职工的医疗救治和生活保障难题,堪称工伤劳动者保护史上的里程碑。

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已经实施3个年头了,在全国的实施效果如何呢?2014年4-6月,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义联”)开展了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的调研活动,并于2014年6月30日召开“工伤先行支付制度实施三周年座谈会”,《工伤先行支付制度实施三周年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

制度“落地”缓慢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首先对工伤先行支付制度的现状了介绍。他说,工伤先行支付制度从初期的“形同虚设”,逐步发展到目前已有18省市的社保经办机构向劳动者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案例,如广东省3年内累计约支付200例。但是,工伤先行支付制度在全国的普遍落实仍然面临严峻形势。未参保企业工伤职工仍然面对求偿难的困境,先行支付申请往往被社保经办机构拒绝,需要通过行政复议和诉讼等手段来推动,工伤先行支付制度尚未有效发挥其功效。许多省份仍然未开展工伤先行支付制度,完全不受理申请,例如北京。而一些地区虽然有了个别先例,如湖南,但更多地是特事特办,未形成制度。而一些省份的先行支付案例数,也与当地的工业规模和工伤人数并不成比例。此外,还存在“社保机构仍普遍地以实施细则缺位为由,拒绝接受申请”“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举证成为申请的难点”“部分社保机构增设受理、支付条件”“群体性案件中地方进行工伤先行支付的意愿更低”“社保经办机构追缴赔款的情况不甚乐观”等问题。

《调研报告》分析,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未能普遍落实,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实施细则缺位与社保机构消极实施互为因果;现有法律体制下,社保经办机构的权能有限;未能从劳动者权利本位实施法律。

黄乐平介绍说,针对出现的各类先行支付问题,《调研报告》提出了来自义联团队的建议。

《调研报告》认为,应制定有关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的实施细则,清理不合法的规定。

首先,应明确工伤保险先行支付申请人的范围。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予以先行支付的条件之一是“发生工伤事故”。从立法目的上,不论是发生工伤事故受工伤的职工,还是患职业病的职工,都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中的“工伤范畴”。因此,细则应明确先行支付申请人的范围亦包括职业病劳动者。

其次,要明确“用人单位拒不支付”这一事实的举证责任。实践中,社保机构对于“用人单位拒不支付”这一事实,往往希望工伤劳动者提交法院出具的终止或中止执行文书,但这就意味着劳动者要走完漫长的仲裁、司法和执行程序,失去了先行支付救急的本来作用。因为没有明确的受理标准,劳动者经常需要奔波于社保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社保机构应在一定期限内,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并要求用人单位出示已经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证据。若社保机构未履行上述义务且未证明“用人单位拒不支付”的事实不存在,则应推定这一事实存在。同时,中央和地方的社保机构应积极清理不符合上位法规定的关于先行支付的要求,例如《关于印发工伤保险经办规程的通知》中“先行支付审核”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申请先行支付需要提供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出具的用人单位拒不支付证明材料”等。

再次,要明确先行支付规定适用的时间范围。实践中,有社保机构认为,只有在2011年7月1日之后遭受工伤事故的劳动者,才可申请先行支付,有的社保机构则以法院出具的终止执行文件的时间是否在2011年7月1日之后为准。为使先行支付制度惠及更多的劳动者,应以法院出具的终止执行文书时间,或者以劳动者最后一次向用人单位请求支付工伤待遇的时间为准。

最后,要明确社保机构追缴失败的审计、财政处理程序。对先行支付款进行追偿,是社保经办机构的法定义务。但是对于确实无法追回的款项,应明确规定财政和审计处理程序,以免社保经办机构的后顾之忧,降低先行支付申请的受理障碍。

《调研报告》还认为,应提高人社部门的执法能力,保证工伤保险参保率和追缴能力,减少基金压力。同时,还应提高工伤保险基金统筹层次,降低区域性基金风险。设立工伤保险基金的目的,在于扶助工伤劳动者,而不是累积。全国工伤保险基金的盈余逐年递增,目前已达996亿(包括储备金)元,各省级地区的工伤保险基金的盈余也在逐年递增,这些均为先行支付的落实奠定了基础。

《调研报告》建议,应加强对劳动者的宣传和培训,鼓励符合条件的劳动者积极申请先行支付,向工会、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捍卫自己的权利,同时形成对基层社保机构的压力机制,促使其积极落实先行支付制度。

专家建言献策

在《调研报告》之后,与会专业人士就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遇到的难题与破解之道,发表了个人见解。

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部原巡视员谢良敏认为,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从立法开始,争议就比较大,现存的问题需要从立法层面予以解决。因推动这一立法的机构比较少、制度实施时间比较短、涉及的法律条款不多等原因,上位立法存在困难,因此各省可以从政策、实施细则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最高法院可以通过司法解释来落实这一制度。

北京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金晓莲指出,一方面很多人不知道有工伤先行支付这条路;另一方面,即使知道该制度,也不知道该具体怎么办。同时,金晓莲认同《调研报告》中“明确用人单位拒不支付事实的举证责任倒置”这一建议。

义联研究员叶明欣说,有些地方人社部门以“要以购买工伤保险为前提”为借口,将劳动者挡在先行支付的门外,劳动者还不得不以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方式,去申请先行支付。她举例道,湖南省唯一的案例是向一位聋哑锰中毒工人进行工伤保险先行支付,这是一种“特事特办”,后来就没有出现其他先行支付的案例了。但湖南省仍有其他劳动者在申请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失败之后,走上行政诉讼的道路。在这些案件中,劳动者在一审胜诉,二审经过调解,用人单位同意补缴工伤保险费,工人继续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这也不失为一种“曲线救国”的途径。

北京“行在人间”文化发展中心项目统筹李大君赞同将社保部门与税务部门的执法力度予以对比的做法,并提出了用人单位拒赔工伤应入刑、建立多部门联动执法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