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03-23 15:0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校园文化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园地。学校的文化建设对素质教育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认同。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作用,对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一、物质文化
学校的物质文化包括自然环境的美化和文化氛围的创设,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需要这两方面相互协调,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1.自然环境的美化
美的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学校环境的优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会产生直接的感观影响。学校的环境应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让每一颗小草和花朵都成为一首优美的小诗”。另外,还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广播站等宣传阵地,营造出崇尚科学、尊师爱生、团结互助的氛围,让校园的每一处都能愉悦师生身心,净化师生心灵。
自然环境的美化,需要全体师生共同维护共同爱惜。可以成立校园文化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年级组长、艺术教师、学生代表共同参与管理,对校内骑车、践踏草地、攀折花枝等不良行为进行检查与监督。
2.文化氛围的创设
文化氛围的营造要因校而定,主要从国旗、国歌、校歌、校徽、校训、名言警句以及宣传橱窗、板报画廊等方面入手。
国旗国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校园文化的必要部分。学生要参加升旗仪式,做到人人会唱国歌,个个敬国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国旗的内涵、国歌的意义。可以开展国旗国歌的系列主题活动。
校徽、校训、名言警句的设置,既不能抽象,又不能太俗气。太抽象,让人费解或遥不可及,太俗气则寡然无味。制作要精细,张贴要醒目,不能粗制滥造,否则缺乏严肃感,凡能起到宣传,提示作用的地方都可利用。我校在学校中央大道雕塑的醒目位置张贴“至诚至勤”的校训,学生从学校大门口一踏进校园,就能看到校训,使学生明白一天的学习要勤奋,要做一个诚实的学生;在食堂张贴“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名句,很好地起到了宣传教育的作用。
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很重要,但只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基础工作,而培育师生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因此,必须认真进行筹划。
1.学生文化建设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创建者、享用者、受益者。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停留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层面上,而是使他们成为思想道德高尚的文化人,真正做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学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要充分尊重学生,从以下方面尝试:
(1)制定管理细则,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首先,明确学校要求,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严格规范学生的言行。同时,在全校开展争创“行为规范达标班”和“行为规范达标个人”活动,可制定学生常规管理的规范,对学生进校、上下楼、出操、上课、课间休息、卫生等都提出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每天组织专人进行督导检查,成绩作为评先选优、评定学生操行的重要依据。
(2)开展各类兴趣活动,促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
举办兴趣小组。学校根据师资的情况,可设置合唱、乐器、美术、书法、科技、体育等兴趣小组,由有特长的教师以及聘请的校外辅导员担任辅导工作。引导学生的兴趣,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特长,以点带面,以面促点,在普及的基础上力争全面提高。另外,为展示学生的风采,推动学校艺术活动的开展,学校还应举办艺术节。艺术节内容包括文艺汇演,国歌校歌独唱比赛、美术书法、科技制作等,各班组织轮流观展。学生在积极参与艺术节的活动中,调整了心理状态,融洽了人际关系,唤醒了主体意识,增强了成功感,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素质得到和谐的整体发展。在活动中,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了升华。
开辟学习园地。为面向全体学生,提供每个学生自由发挥、自我展示的空间,在学校橱窗中开辟学生专栏,可以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确定不同的主题,如习作展、写字展、绘画展、手工展等,让学生自由地将自己的各种作品等张贴上面,增强学生的自强自信意识。
2.教师文化建设
任何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改变,只有经过教师的课堂运作,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教育成果。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和广泛实施,给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教师角色、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成为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应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自身更需要得到持续不断的成长与发展。教师文化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那么,什么是教师文化呢?它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等。教师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1)发挥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教师是学校的主人,这不仅体现在教师是教学方式的领导,也是课程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领导,这就要充分尊重教师权益,发挥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为教师个性发展提供平台。(2)倡导教师共同学习。教师的职业是不断学习的职业。需要长期的补给知识。教师的职后学习要把问题来源于学生教育以及课堂实践,这样才会有的放矢。我们提倡教师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3)要建构教师多元评价体系。只有按照多元要求评价教师的工作,才显得教师职业的满足。(4)校长需要作好引领。教师在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具有引导作用,只要教师自觉地加强学习,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谈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这就需要校长做好引领,给教师及学生创造文化学习的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蕴藏在学校教育各项工作之中,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教育活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教育行为方式。校园文化既对学校和学校教育活动具有指引方向的作用,其本身也是重要的教育因素。因此,必须对校园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多方入手,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关世民.我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3.
[2]李钟陵.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0.
篇2
(一)医院护理文化主要内容及发展现状
医院护理文化有其特殊性,“人文关怀”是护理文化的基础内容。作为一位医护工作者,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有救死扶伤的意识,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成为了护理文化的基本内容。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行业特殊性要求医护工作者拥有过硬的本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了医院护理文化的必要内容。真正具备这些要求的护理工作者才能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的专业护理人员,用自己所学技能救死扶伤,为病人减少病痛,并运用自己的人文素养为病人解决精神上的痛苦。就目前而言,医院护理文化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先进科技的发展和帮助下不断提高。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成熟的科研条件,医护工作者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在良好职业素养的作用下不断攻克如产科母婴同室病房等医学护理难题,人文关怀理念也不断地渗透到护理工作中。但是,医院护理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医护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一些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达不到要求,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对护理工作不够重视,并且不尊重患者,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护理人员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不良影响使得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形象受损,护理工作难以改善。医院高高在上的神圣感也使得患者失去自我,加之人文关怀不够,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因此,护理文化的建设和完善更为迫切,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势在必行。
(二)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及意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就卫生学校教育面向的行业和岗位的特殊性而言,它要求具有普通高校的和中等高校的基本特征,拥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目标。在彰显自己的建设目标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职业性和行业化方面。普通高校教育一般知识性比较强,但是卫生学校作为职业学校的一种,必须要强调职业性,护理专业需要更多的是专业性,面对病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仅仅具备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要想做好护理工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还需要具备优秀的护理专业素养和技能,必须有职业性的实践能力,在面对各种病人的复杂情况时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应变能力。其次,校园文化的社会化建设。学校是社会成员和组织的一部分,它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等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建设意义就在于培养人才,使得学生在走向社会时能够胜任在社会中的角色。“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也体现了医院社会化的文化特色。卫生学校应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注患者的利益,从患者的需求出发,这有利于为学生提供社会化的护理行为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进一步优化医护团队的组成,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三)医院护理文化与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医院护理文化是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殊的部分,职业学校的文化教育是基于普遍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再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卫生学校作为职业学校,只有融入医院护理文化的建设才能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医院护理面对的是患者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在卫生学校接受教育时必须要适应这一行业的角色转换。因此,把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多元文化下成才的毕业生,才能减少对临床护理环境的陌生感,在学习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更快地适应护理的工作环境。
(四)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医院护理文化的主要内容
1.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护理文化
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美国加州工学院的护理专业学生说过:“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目标……”“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的融入是建设卫生校园文化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护理工作的精髓,也是护理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建设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护理是一项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学科和工作,对人的关怀极为重要。所以,卫生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重视学生的需求,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及时地关心他们,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他们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有更好的角色转换,能够自觉地将人文精神运用到以后的护理工作中,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服务每一位患者。
2.护理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融入
作为职业教育,卫生学校的文化建设应该加强护理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融入。卫生学校应该不断地向学生传达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和准则,坚持树立人文关怀的价值观,热爱护理工作,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对工作和病人负责,努力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需要,帮助病人调整心态与病魔作斗争。尊重病人的意愿和权利,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维护患者的权益,并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营造和谐的同事关系,自尊自爱,不接受病人任何形式的馈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校风,从而为以后创建良好的工作作风,为患者创造舒心的休养环境打好基础。另外,作为未来的白衣天使,卫生学校的学生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正确地认识护理专业的职责。卫生学校把先人后己、服务他人、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爱医院、关心患者等医院护理文化的精髓融汇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护理职业道德和情感,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意识,更好地转换角色,转换为服务他人的意识。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改变了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了学生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满足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也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创造和谐文明社会。
3.护理行业基本制度文化的融入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的保障,医院的基本制度是医院正常秩序得以进行的保障机制。护理行业的基本制度文化是医院护理文化规范化的体现。它的作用在于强化护理人员的职责意识,规范医德;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有利于责任制的实施等。卫生学校将医院护理制度文化逐步渗透到校园文化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责任心,能够做到自律,遵从医德,做好为患者服务的准备。这些制度,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预警防范意识,诚心对待医护工作,培养医德操守,树立预防各种差错、事故的意识,谨慎对待生命问题;能够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医护规范,进而营造医护行业的良好风气,让医护行业和医院的行为更加规范有序。
二、优秀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手段
(一)实现课堂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卫生学校的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它对实践的要求特别高,这也必然决定它的校园文化应该是传统结合实践的模式,应该树立基础学科服务临床的理念,把临床疾病或案例作为教学的教材,结合授课的内容,采用引导启发式、研讨式等进行教学,把临床经典案例、护理资格考点和相应试题放进课堂,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科学仪器和设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手段上,应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深入浅出的教学内容,把复杂难懂的医护知识更为形象生动、简单地传授给学生,利用图片的形式把医学上的相关肉眼难以看到的病毒、细菌等演示出来,帮助学生更精准地了解疾病产生的原理和形态,提高他们在以后的医护工作中的效率。
(二)实现课外活动的素质
拓展效果课内教学具有严谨性,难免会枯燥乏味,医院护理文化如何能更好地融入卫生学校的建设,需要借助第二课堂的作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益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人文素养。课后教师可以进行护理相关专业思想道德教育,介绍护理专业行业发展状况及就业前景,为学生指引就业方向。在教室、走廊等张贴护理行业名言警句、名人介绍,让学生感受到护理行业的神圣和伟大,在报栏张贴护理就业信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另外,积极开展护理知识竞赛、保健知识竞赛、简单护理实操技能比赛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护理工作文化的真正意义。
(三)加强医院护理人文教育的渗透
强化护理职业素养教育卫生学校培养的人才以后多是工作在生命的第一线,护理工作更是要与患者多接触的工作。护理工作是治疗疾病,还病人健康的重要保障,护理工作人员和病人是零距离的接触,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关怀尤为重要。一位高素质的护理工作者给予患者应有的关心和尊重,会获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更有利于医护工作的开展,良好的护士形象能够让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勇敢地面对疾病,有利于医院正面形象的塑造。强化护理职业素养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能够增强护理的安全性,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医护关系。优秀的校园文化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团队,是卫生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
(四)优化师资团队
强化“领军者”的作用作为卫生学校的教师责任重大,他们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在临床见习时给学生提供指导。我国卫生学校聘用一部分双师护理教育工作者,在护理工作实践中不仅丰富了专业知识,还提升了职业道德水平,他们热爱护理工作,拥有丰富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在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带头人”的作用。目前这一队伍还不够壮大,要更好地发展护理行业,建设优秀的护理文化,必须壮大专职护理教师的队伍,提高师资力量,引导学生更好地走向护理岗位,为患者服务。
(五)实现课程文化的对接
在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课程的效用举足轻重,合理的课程及文化的设置有益于加快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一般高校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课程,课程文化是把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文化建设的最好媒介。因此,护理课程应该体现医院的文化,要有学科的科学性、人文精神,具备社会性,做到以理论为基础,加强提高实践水平和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充分利用医护行业优秀文化和人才的优势,采用专家的临床意见,制定现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实训。另外,卫生学校应该积极投入实训器材和设施,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课余积极联络相关医院接受学生见习实习,为医院护理培养优秀的人才;积极建立护理实训中心,模拟医院病房、产房、重症监护室等实训室,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规范护士角色和用语,规范实训流程,认真对待实训中心的各项训练,让学生在学校期间提前转换角色,具备护理服务意识。
三、结束语
篇3
(一)医院护理文化主要内容及发展现状
医院护理文化有其特殊性,“人文关怀”是护理文化的基础内容。作为一位医护工作者,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有救死扶伤的意识,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成为了护理文化的基本内容。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行业特殊性要求医护工作者拥有过硬的本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了医院护理文化的必要内容。真正具备这些要求的护理工作者才能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的专业护理人员,用自己所学技能救死扶伤,为病人减少病痛,并运用自己的人文素养为病人解决精神上的痛苦。就目前而言,医院护理文化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先进科技的发展和帮助下不断提高。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成熟的科研条件,医护工作者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在良好职业素养的作用下不断攻克如产科母婴同室病房等医学护理难题,人文关怀理念也不断地渗透到护理工作中。但是,医院护理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医护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一些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达不到要求,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对护理工作不够重视,并且不尊重患者,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护理人员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不良影响使得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形象受损,护理工作难以改善。医院高高在上的神圣感也使得患者失去自我,加之人文关怀不够,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因此,护理文化的建设和完善更为迫切,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势在必行。
(二)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及意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就卫生学校教育面向的行业和岗位的特殊性而言,它要求具有普通高校的和中等高校的基本特征,拥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目标。在彰显自己的建设目标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职业性和行业化方面。普通高校教育一般知识性比较强,但是卫生学校作为职业学校的一种,必须要强调职业性,护理专业需要更多的是专业性,面对病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仅仅具备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要想做好护理工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还需要具备优秀的护理专业素养和技能,必须有职业性的实践能力,在面对各种病人的复杂情况时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应变能力。其次,校园文化的社会化建设。学校是社会成员和组织的一部分,它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等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建设意义就在于培养人才,使得学生在走向社会时能够胜任在社会中的角色。“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也体现了医院社会化的文化特色。卫生学校应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注患者的利益,从患者的需求出发,这有利于为学生提供社会化的护理行为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进一步优化医护团队的组成,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三)医院护理文化与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医院护理文化是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殊的部分,职业学校的文化教育是基于普遍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再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卫生学校作为职业学校,只有融入医院护理文化的建设才能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医院护理面对的是患者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在卫生学校接受教育时必须要适应这一行业的角色转换。因此,把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多元文化下成才的毕业生,才能减少对临床护理环境的陌生感,在学习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更快地适应护理的工作环境。
(四)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医院护理文化的主要内容
1.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护理文化
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美国加州工学院的护理专业学生说过:“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目标……”“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的融入是建设卫生校园文化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护理工作的精髓,也是护理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建设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护理是一项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学科和工作,对人的关怀极为重要。所以,卫生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重视学生的需求,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及时地关心他们,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他们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有更好的角色转换,能够自觉地将人文精神运用到以后的护理工作中,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服务每一位患者。
2.护理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融入
作为职业教育,卫生学校的文化建设应该加强护理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融入。卫生学校应该不断地向学生传达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和准则,坚持树立人文关怀的价值观,热爱护理工作,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对工作和病人负责,努力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需要,帮助病人调整心态与病魔作斗争。尊重病人的意愿和权利,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维护患者的权益,并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营造和谐的同事关系,自尊自爱,不接受病人任何形式的馈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校风,从而为以后创建良好的工作作风,为患者创造舒心的休养环境打好基础。另外,作为未来的白衣天使,卫生学校的学生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正确地认识护理专业的职责。卫生学校把先人后己、服务他人、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爱医院、关心患者等医院护理文化的精髓融汇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护理职业道德和情感,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意识,更好地转换角色,转换为服务他人的意识。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改变了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了学生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满足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也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创造和谐文明社会。
3.护理行业基本制度文化的融入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的保障,医院的基本制度是医院正常秩序得以进行的保障机制。护理行业的基本制度文化是医院护理文化规范化的体现。它的作用在于强化护理人员的职责意识,规范医德;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有利于责任制的实施等。卫生学校将医院护理制度文化逐步渗透到校园文化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责任心,能够做到自律,遵从医德,做好为患者服务的准备。这些制度,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预警防范意识,诚心对待医护工作,培养医德操守,树立预防各种差错、事故的意识,谨慎对待生命问题;能够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医护规范,进而营造医护行业的良好风气,让医护行业和医院的行为更加规范有序。
二、优秀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手段
(一)实现课堂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卫生学校的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它对实践的要求特别高,这也必然决定它的校园文化应该是传统结合实践的模式,应该树立基础学科服务临床的理念,把临床疾病或案例作为教学的教材,结合授课的内容,采用引导启发式、研讨式等进行教学,把临床经典案例、护理资格考点和相应试题放进课堂,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科学仪器和设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手段上,应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深入浅出的教学内容,把复杂难懂的医护知识更为形象生动、简单地传授给学生,利用图片的形式把医学上的相关肉眼难以看到的病毒、细菌等演示出来,帮助学生更精准地了解疾病产生的原理和形态,提高他们在以后的医护工作中的效率。
(二)实现课外活动的素质拓展效果
课内教学具有严谨性,难免会枯燥乏味,医院护理文化如何能更好地融入卫生学校的建设,需要借助第二课堂的作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益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人文素养。课后教师可以进行护理相关专业思想道德教育,介绍护理专业行业发展状况及就业前景,为学生指引就业方向。在教室、走廊等张贴护理行业名言警句、名人介绍,让学生感受到护理行业的神圣和伟大,在报栏张贴护理就业信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另外,积极开展护理知识竞赛、保健知识竞赛、简单护理实操技能比赛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护理工作文化的真正意义。
(三)加强医院护理人文教育的渗透,强化护理职业素养
教育卫生学校培养的人才以后多是工作在生命的第一线,护理工作更是要与患者多接触的工作。护理工作是治疗疾病,还病人健康的重要保障,护理工作人员和病人是零距离的接触,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关怀尤为重要。一位高素质的护理工作者给予患者应有的关心和尊重,会获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更有利于医护工作的开展,良好的护士形象能够让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勇敢地面对疾病,有利于医院正面形象的塑造。强化护理职业素养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能够增强护理的安全性,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医护关系。优秀的校园文化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团队,是卫生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
(四)优化师资团队,强化“领军者”的作用
作为卫生学校的教师责任重大,他们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在临床见习时给学生提供指导。我国卫生学校聘用一部分双师护理教育工作者,在护理工作实践中不仅丰富了专业知识,还提升了职业道德水平,他们热爱护理工作,拥有丰富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在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带头人”的作用。目前这一队伍还不够壮大,要更好地发展护理行业,建设优秀的护理文化,必须壮大专职护理教师的队伍,提高师资力量,引导学生更好地走向护理岗位,为患者服务。
(五)实现课程文化的对接
在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课程的效用举足轻重,合理的课程及文化的设置有益于加快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一般高校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课程,课程文化是把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文化建设的最好媒介。因此,护理课程应该体现医院的文化,要有学科的科学性、人文精神,具备社会性,做到以理论为基础,加强提高实践水平和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充分利用医护行业优秀文化和人才的优势,采用专家的临床意见,制定现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实训。另外,卫生学校应该积极投入实训器材和设施,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课余积极联络相关医院接受学生见习实习,为医院护理培养优秀的人才;积极建立护理实训中心,模拟医院病房、产房、重症监护室等实训室,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规范护士角色和用语,规范实训流程,认真对待实训中心的各项训练,让学生在学校期间提前转换角色,具备护理服务意识。
三、结束语
篇4
一、 理念先行、认识到位,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思想
特殊教育学校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进行观念的迁移,树立以“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学校特色发展为方向,创文化型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以此来引领教职工的教育思想,指导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构建集康复、教育、培训、就业等为一体的特色化校园环境。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是一项能让残疾人真正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目标的基础工程,坚持“让聋、盲学生背着一只书包进来,怀揣几门技术出去”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的办学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当地经济特色为依托,以聋、盲学生有理论、技能强、能就业为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能发挥聋盲学生特长、有地域经济特色的职教专业,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 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培育人文内涵丰厚的学校物质文化环境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园物质文化实质上就是学校文化的物化形态。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大到校舍,小到桌椅,美化绿化等,是由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设施,它们能够迅速为人们提供感觉刺激,给人一种有意义的感情熏陶和启迪,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学校文化。
物质文化建设要根据特殊教育特点、时代特点、区域特点和学校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物质文化风格。另一方面又能以其独特的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学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要以满足残疾学生学习和生活需要为根本出发点,既要追求美化,又要兼顾无障碍化。
三、 尊重生命,融合特质,创设规范民主的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同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建立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二是规章制度的实施。特教学校规章制度的制订应该把“尊重生命”放在首位。对每一个生命抱有敬畏之心,全方位的尊重人、发展人和锻炼人,贯以“在教育中生活,在生活中教育”的理念,从而提高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存质量。学校一切规章制度由师生共同讨论通过并实施,并能集中反映学校师生的的意志、意向。校园制度文化的作用和功能主要体现在校园制度是否被广大师生员工所接受,消极的制度是“不准做什么”,积极的制度是“可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也就是说只有当校园制度这种“外在文化”转变为全校成员的“内在文化”时,才算是真正发挥了校园制度文化的作用。因此学校制度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决不是凭主观意志随意决定,而必须服务于学校的全面发展。
四、 注重养成,积极引导,培育爱满校园的学校行为文化
学校行为文化是指学校教职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主要指人们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交流沟通合乎人们期盼的或规定的礼仪规范等,它是学校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的折射。特教教师不论作为一个个体或者是集体,重要的是展示其行为态度,在形象上体现亲和力、尊重他人和共商协助,它不仅展示了教师的个人风采,更体现了特教老师以爱为业、无私奉献的品质。在爱满校园的育人氛围中使学生受到熏陶,刻苦学习,自强自立,回报社会。
五、 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创建以办学理念为核心的精神文化
特教学校的精神文化力求“情景化”。俗话说“情由景生、触景生情”,要让文化理念通过情感这个中介,巧妙地渗透在各种情境中。因此,要围绕学校核心价值观精心设计各种情境,如精心组织一项典礼、一个仪式、一项活动、一次讲话,或使人感到庄严肃穆、触动灵魂,或是亲切温暖、感人至深,或是激动人心、产生动力,从而让学生整体、形象地感知学校文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优良的个性品格。
六、 加强研究、注重内涵,推进特教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篇5
学校精神:登攀——追求理想,超越自我
学校文化:登攀文化
文化特色:创造教育
办学宗旨: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让师生享受教育的幸福
办学方略:依法治校、民主理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名师强校、特色显校
办学目标:
——学校发展目标: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资精良、科研领先、质量一流、特色鲜明
——教师成长目标:学生爱戴、家长喜欢、学校信赖、自我满意
——学生培养目标: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
教育理念:把孩子当作孩子看,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六年影响孩子一生
校 训:登攀
校 风:和谐、创新
教 风:博爱、务实、尚智学 风:乐学、善思、明理、力行
核心价值观:
——学校观: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教工成就自我的家园
——管理观:领导就是服务,管理为了服务
——教育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爱满天下、教人求真
——教师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学生观:学生是自己发展的主人
——知识观: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网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
——教学观:教学就是创设一定环境和支持,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学习观:学习就是主动地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和假设
二、制度文化
《“登攀者”每日一课与课前说课制度》
《“登攀者”夜研修制度》
《“登攀者”跟贴制度》
《“登攀者”博客制度》
《“登攀者学社”活动制度》
《“登攀者”常规管理工作细则》
《“登攀者”教育骨干特殊津贴发放办法》
《“登攀者”管理岗位津贴发放办法》
《“登攀者”班主任津贴发放办法》
《“登攀者”加班补贴与出勤津(来源:文秘站 )贴发放办法》
《“登攀者”教育教学与服务质量津贴发放办法》
《“登攀者”教育科研成果奖励条例》
《“登攀者”专业成长津贴发放办法》
《“登攀者”安全责任奖发放办法》
《“登攀者”师德师风奖发放办法》
三、环境文化
“登攀者”雕塑
“登攀者”圣园
“登攀者”宣传栏
“登攀者”书画长廊
“登攀者”悦读吧
“登攀者”语录
“登攀者”荣誉墙
“登攀者”学刊(杂志)
“登攀者”学报(报纸)
“登攀者”广播
四、行为文化
(一)学生文化:创造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英语节、游戏节、数学节
(二)教师文化:
(1)“登攀者”形象:
职业自珍、师德自律、专业自豪、业务自强
(2)“登攀者”意识:
“教育生活”的行走意识、
“自我规划”的行走意识、
“自主发展”的行走意识、
“既教又研”的行走意识、
“能力极限”的行走意识。
(3)“登攀者”行动:
“登攀者”每日一课、
“登攀者”周三展台、
“登攀者”教学开放日、
“登攀者”教学展示周、
“登攀者学社”活动、
《“登攀者”专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登攀者”专业发展学期计划》
《“登攀者”专业发展每日行动记录单》
《“登攀者”专业发展电子文档》
(三)评比文化:
“十佳登攀教职工评比”、
“十佳(百佳)登攀少年评比”、
“登攀杯”青年教师优课评比、
“登攀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展示、
“登攀杯”教育案例评比、
篇6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局面,强化管理,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使队伍得以更好的形成合力、科学管理、科学决策、发挥作用。
二、加强规划准确定位
要保障民族地区农牧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地开展,一定要立足本民族、本地区和各学校软、硬件等各方面基础及文化发育程度、社会发展现状的实际,立足长远站在学校发展的高度准确定位,做好校园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要充分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等硬件条件和文化、社会发展等软件要素,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协调、健康、顺利地发展并促使校园文化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此外,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一事实上要与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有民族特色,要以发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载体,比如格萨尔王正直、勇敢的品德,阿克登巴诙谐、幽默的气质,以及阿热愣巴诚实、善良的品格等都是民族文化很好的资源。
还有,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要与时俱进,要有创新精神,要学会古今优秀文化相结合、中外优秀文化相结合、各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要不拘一格,要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校园文化建设。
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以学校“三风”建设为核心
良好的学校校风、优质的教学教风以及刻苦、勤奋、好学、善学的学风,应当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一个学校从建校到发展状大的历史过程,也就应当是这个学校追求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历史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各自学校的思想观念、办学理念,并不断传承下去成为传统,这样才能达到校园文化建设最终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终极目的,校园文化建设才不会走过场、走形式、才不会成为“花架子”工程。
四、社会、学校、家长齐参与共育人
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学校是教育的主体,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更加广泛的整合文化和教育资源,形成以大文化促大教育,首先,学校应当发挥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发现并培养本校人才,结合有力的措施,积极发挥社会和家长的作用,以净化家庭育人小环境来净化社会育人的大环境。
五、校园文化建设要与课改和素质教育相结合
篇7
一、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包括:
1、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根据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我校创设了三大主题班会:养成教育(主题有: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做一个有责任的人、朋友与友谊、我心中的偶像、自信与成功等);感恩教育(主题有:感谢父母、感谢老师、关爱、名人激励我成长等);心理辅导(主题有:如何适应新环境、克服心理压力,做生活的强者、心理调试——相信自己、如何正确对待失意等)。有时还邀请家长参加,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如黄太福老师的主题班会——感谢父母,生动精彩,父母和子女相拥而泣,班主任及前来听课的兄弟学校的老师也留下了感动的眼泪,并响起了阵阵掌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得到了家长、社会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1 2 3 4 5 62、国旗下的讲话,庄严的正面教育。
我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话语虽不多,但非常注重实效,在庄严的国旗下,严肃的氛围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国旗下的讲话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高效的渠道。
3、发挥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们充分利用好广播、橱窗、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学校广播室每天广播时间1小时,除了宣传学校好人好事、扶正贬邪外,还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在不同时段设计了不同的广播板块,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橱窗、黑板报也成为学校专题教育的宣传窗口,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在校内橱窗和黑板报中得到直接的体现,有力地配合了学校工作,提高了教育效果。
4、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搭建个性发展平台。
我们充分广泛地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为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发展平台。如“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珍爱生命,拒绝”、“拒绝管制刀具进校园”、“节约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等专题活动,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 “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比赛”、 “元旦文艺汇演”、“手抄报比赛”、“书画大赛”、“六一游园活动”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消防应急演练”、“地震应急演练”等实践活动,让师生学会面对突发事件紧急自救的知识,大大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
1 2 3 4 5 6通过广泛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进一步净化了校园文化,抵制了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抑制了低级、庸俗的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了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也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二、扎实抓好品行养成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是德育工作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反映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我们突出抓了两个方面:
一 是完善“他律”,倡导“自律”。
通过《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及校规、班规的制订与实施,使学生熟知并达到学校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要求;建立良好的奖惩与激励机制并及时分析总结学生品德行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班级中创设产生良好行为的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
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形成“他律”。有了严格的他律,还要辅之以受教育者的内心自律。因为一个良好言行习惯的养成通常都需要经过自觉地练习和实践才能定型。我们鼓励并提倡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树立榜样,创设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人要做自己言行习惯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良好的言行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人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
二是扎实抓好生活细节,促进养成教育。
在师生中广泛倡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等古训和格言,提倡 “寓卓越于平凡,寓成功于细节”等理念,及时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集体舆论手段,并与家庭教育达成共识,让学生真正“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 2 3 4 5 6经过不懈努力,我校全体师生讲学习、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已蔚然成风,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人人是赤小形象,个个是赤小环境的保护者”的局面已经形成。
三、创建优美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没有完备的“硬件”系统,校园文化就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从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学校历史、发展规划、师生规范等方面综合考虑,形成特色鲜明、统一和谐的校园形象。
1、加大经费投入,科学规划校园整体布局。
我们以优化育人环境为切入点,以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为突破口,以创建“县级名校”为发展目标,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对校园进行了布局调整,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已完全分开,新建了特色鲜明、寓意深远的学校大门和硬化了宽敞美丽的校道;美化绿化了整个校园,使学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美丽幽雅。
2、重视人文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处处是教育之地” ,是我们力求让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文化特有底蕴的校园建设原则。走近校门,“改变自己从今天开始,良好习惯成功的起点”的大型标语,激励着师生拼搏进取;进入校园,“文明、自信、求实、创新”的校风,“厚德、博学、自强、奋进”的校训,“博爱、严谨、敬业、奉献”的教风和“自主、好问、乐读、精思”的学风,庄重、醒目,催人奋进;“奋斗改变人生,拼搏创造辉煌”等警句,耐人寻味,时刻激励着学生的斗志;文化长廊中的《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时刻提醒着学生;巨幅《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让同学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时刻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学生作品展,展示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成果。润物细无声,墙壁会说话,花草也赋诗,设施能启智,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通过精心设计,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1 2 3 4 5 63、人人参与,构建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教室是学生在校园里感情最深、影响最大、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对他们潜移默化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育人环境,也为了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同时,学校还创造性的让全校学生共同参与年级、班级文化建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的班级环境,凸现出班级特色和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教室的墙壁变成了学生学习创造的天地。走进教室如同走进了知识的海洋,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栏目。一扇扇别具特色、富有新意的班门脱颖而出;彰显个性的班风折射出班级特色;室内的环境设计别有新意:名人画像、名言格言、学生书画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社会一角”使学生对社会多一份关注、多一份了解、更多一份责任;“学习园地”展示了学生各类优秀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知识的魅力;“心里话”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班级之星”带动了全班,坚定了信心,每一颗“星星”都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骄傲的告诉同学和老师:我能行,我最行;“父母的叮咛”让孩子们读懂了父母的融融爱意、良苦用心,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巧手慧心”展示学生的个性、才华。经过一年的实践和不断完善,班级文化建设又成为了我校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
1 2 3 4 5 6四、树立可学的师生楷模
榜样的主要功能在于示范和激励,激励是第一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榜样的作用必然更大。我们非常重视挖掘师生中的积极因素,树立榜样,大力宣传,让榜样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如在文化长廊中开辟专栏展示“教师风采”;对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以及荣获各种荣誉的教职工、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劳动积极分子,及时通过光荣榜的形式进行公开表扬,并在每学期开学典礼上公开表彰;各年级,各班也成立了“进步之星”、“星光灿烂”等宣传栏,及时表扬在年级、班上有进步的学生。这样,既让受表彰的师生拥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又让他们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同时更为学生树立起可学、可追赶的榜样,让师生明白榜样就在身边,让榜样成为鞭策自己和激励他人的力量,让学生更加信任和热爱自己的老师和校园。
篇8
【关键词】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内涵;意义;对策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环境。大学校园文化表明着一所学校独特的风格和精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索和回答的紧迫课题。可以说,每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研究意义
大学校园文化表明着一所学校独特的风格和精神,是联系协调学校人际关系的纽带,是学校的形象和灵魂,是在大学长期办学的实践基础上,所积累、传承的大学精神和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总和的群体文化。本课题研究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从理论上来说,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明晰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和过程,为长期以来人们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通过这种推广来宣传众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典型经验;同时帮助广大高校思想教育者了解校园文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有助于为当代大学教育的变革和价值选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其次,从现实意义来说,大学校园文化对当代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对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对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提升大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样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本课题的研究,可以直接为我校的大学生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借鉴。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目前概况: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前身是陕西教育学院,办学历史悠久,但2012年才升为本科,2013年,成为陕西省学前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唯一试点院校;2014年,被陕西省确定为陕西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作为一个新升的本科院校,而且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学前命名的高校,备受国家重视,社会关注。从这两年的建设状况来看,虽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多进展,但是和同类型二本院校相比,依旧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就拿学校的学习气氛来说,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学习气氛浓厚和学习气氛差的同学比较少,分别占有7%和8%,而认为学习气氛良好的和一般的同学比较多,分别占37%和48%。作为一个本科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的学习气氛是否浓厚很重要,但是调查结果体现出来的现象,不尽如意。说明在同学们的心目,我们学校的学习气氛属于中等水平,在保持的水平上有待提高。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老师上课都感觉生动形象,让人很感兴趣,这类人占80%,只有20%的学生认为老师严肃,不负责任。说明我们学校的师资力量还是很好,上升空间很大。
1、树立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理念
我们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做了为时一周的问卷调查和谈话访问,96%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有影响,比如校训,调查显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校训“厚德载物”,94%学生认为校训对自身有影响,很重视自己学校校训的精神内涵,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对学生个人各方面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校和学生共同发展。但只有6%的学生了解学校的主流文化,剩下的94%的人要么了解一点,要么就不知道学校的主流文化是什么,从这一调查就可以显示出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欠缺和不足。所以,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要有以下4方面的定位和眼光,积极努力的将本校建设成一所具有自身品味和时代特征的学校。
首先,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自身要有个准确的定位。必须定位准确,明确高校校园文化的含义和意义。
其次,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界定要与时俱进。全球化、网络化是当今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也是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时代境遇,它们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客观上要求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要改变传统形式,增强时代的气息。[1]
再次,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界定要突出其本质特征。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抓住了其本质特征,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最后,要体现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当今时代正处于不断对外交往的深化之中,我们要更加充分地利用外来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充实自身的体系宝库。
2、建立健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机制
首先,夯实新时期{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从我们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调查发现52%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的所在的学校,这就说明我们的学校所提供给学生的学习环境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比如说只有50%的学生对图书馆满意(这就包括对图书馆的公共设施、图书等的要求,公共设施方面,比如自习室,11%的同学觉得够用,这就说明做的不好;图书方面,虽数量可观,但是书籍整理方面存在很大问题,90%以上的同学表明进了图书馆找不到检索的书目),23%的学生对商苑满意,22%的学生对体育场满意,剩下的像教学楼、食堂、宿舍、水房的满意度在5%左右,这就充分说明一个问题,学校的硬件建设落后。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对校园内部的各项硬件设施进行建设,比如图书馆增加座位和管理老师、食堂扩大建设规模、教学楼新建、室内体育场的建设等。同时,还要加强校园软件设施建设,比如增加本校和外校教授的讲座、增加研讨会的数量等。因为有80%的学生表明学校提供的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太少,不利于大学生文化的拓展。
其次,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根据调查显示,本校36%的学生认为领导、老师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89%的学生还不清楚本校校训和校徽的含义,60%的同学不知道学校有先驱人物,针对这些,学校可以创建自己的校园文化周进行宣传和普及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可以组织相关文章征集比赛或者大型辩论会来弘扬本校的校园文化。同时,校方可以从细微处着眼,在学校各个角落中不经意体现校园主流文化,比如垃圾桶侧面可以设计成几种不同字体的“师”字、名人雕塑的修建以及校园地砖上的主流文化体现。
最后,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认为,领导、老师在制度文化建设这一环节起着支柱和核心地位,介于64%的学生不知道领导、老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制度建设方面,领导老师要做好制度的引领和监督,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起到最大作用。
3、创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
首先,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打造网络思想教育阵地。随着当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在校园文化发展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校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将学校图书馆的无线网对外开放,学校阅览室数量增加。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官网建设方面,内容要及时准确,结构要完整,布局要合理;要尽可能发挥贴吧的作用,引导校园文化发展朝着积极方面。同时图书馆的免费网络下载论文系统需要加强。
其次,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社会不断发展,各种思想糟粕纷至沓来,本校大学生必须学会在良莠不齐的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对国家的认可度和自我的爱国心,比如社团组织义务劳动和乡村支教活动,(这一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要重点建设,因为只有50%的学生对社团建设和组织的活动表示一般满意)。同时注重文化建设的形式创新,以吸引学生的认可接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立足国家,立足社会,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提{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校园文化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当中,要注重实际。比如针对有些学生心理不健康,本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者安排专门的心理老师解决该问题。再比如,学生有就业恐惧,学校应该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总之,应该从学生实际已遇到的问题或将遇到的问题出发,解决问题。
三、结语
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以丰富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想,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人才。尤其是正在起步中的各大高校,例如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鉴、吸收其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探索自身发展的特色,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优秀大学。
篇9
关键词:小学;校园文化;策略
在学校建设中学校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建设关系着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为此,在学校建设中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广大师生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个力量帮助。
1、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导致各个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是不同步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小学中的一些教学活动的成效。
1.1、校园文化建设物质投入有待投入
在小学校园文化进程中很多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不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没有什么作用,在学校建设中只要做好学校的教学工作即可,通过教学将学生的成绩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就达到了学校发展的目标。不关注校园文化建设也不投入相应的资金,就造成了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
1.2、校园文化建设没有自己的特色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些学校没有结合自身的特色,这就导致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无法体现学校自身的发展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一定的创新,只是按照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使得校园文化的建设不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也就造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浪费,校园文化建设长期发展下去,将不利于学校长远规划发展。
1.3、校园文化建设有待创新
在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很多学校大多是采用比较古老的方式,在形式上也是采用比较单一的方式,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够很好的调动教师以及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的热情。在一些学校中为了更好的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进度,在学校中制定了一定的制度,通过制度的推广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的进程,但是很多教师还是不能积极的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虽然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但是校园建设的效果并不是那么好。
2、推进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学校要认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为学校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从而更好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1、增加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物质投入
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在物质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物质文化的投入力度上一方面要注意在资金上的投入力度,我国小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本身的投入力度比较少,我国的基础教育占我国总投入中占有的量很少,为此,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要注重资金上的支持。另外,在校园文化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也要注重精神文化的建设,在学校各方面的建设中都要考虑加入一些人文性的因素,这样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一定的熏陶,从而更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2.2、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层面
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从多层面来建设校园文化,这需要学校领导首先意识到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缓慢性。为此,为了更好的建设校园文化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首先要意识到自身学校的一些特色,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自身学校的发展特点以及历史联系起来,使得建设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体现出自身学校的特色,也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还要考虑将其和其它的文化联系起来,这样建设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更快的建立起来。此外,还要建设较好的校风,通过校风的建设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比较好环境,从而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
2.3、加强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
为了更好的促进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加强对其制度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不仅仅包括管理制度还包括组织制度,为此,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从以上这两个方面来实施。管理制度的完善就需要在管理中将原来的硬件管理转为软件管理,要认识到在学校管理管理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着思想和感情的个体,在管理过程中制定相应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个体的职责,让每个个体都意识到自身在学校建设中所负有的责任,从而能够保证在管理中建设的各项制度能够顺利的实施,在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要制定一定的奖惩制度,通过激励性的手段让学校中的个体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的职责。组织制度的完善要注重对相应组织结构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加强组织内部更好的写作,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4、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性
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中。为此,为了更好的建设校园文化,学校可以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校园活动的过程中意识到学校的美。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值得庆祝的活动来激发师生参与到校园活动中,例如校庆、运动会等,让全校师生都能够参与到校园活动中,体现校园文化的氛围。另一方面学校也要为师生提供一些表现自身的机会,让师生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参与到校园活动,也能够提升师生的组织能力。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组成一些社团,通过社团活动来带动学生参与到校园活动中,以此更好的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3、结语
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广大师生不断的努力探索,更需要学校管理者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考虑校园文化的建设问题,相信在不断的努力下能够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篇10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学院管理教育的重要组成
文化本身就具有教育功能,校园物质性文化塑造的良好氛围直接激发学员、学生与教职工的学习工作效率和热情;校园制度性文化保证了学员、学生与教职工合乎教育管理导向的行为规范;而校园精神性文化统一了学员、学生与教职工的学习、生活与工作的信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校园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比书本、比教学、比管理提供的知识来得更长久、更深刻。
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教育中一显性的表现形式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它主要包括校园所处的外部自然环境,校园内部的规划布局以及校园建筑、绿化、雕塑和文化传播的设施等。作为物质层面的软硬件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直接显示着学院的人文理念、审美追求。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直接展现学院的办学宗旨、价值取向、经营理念、追求崇尚。从一定程度上说,学校精神文化优劣是衡量学校发展成败的重要标志。人们可以从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看到学院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看到学院的鲜明特色。
二、校园文化活动是形成良好校风的重要途径
在高职院校,文化教育和文化引导不仅能加强学员、学生与教职工的品德修养,还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和参与社会的信念。校园文化建设和推广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以教学设施、校园规划和校园绿化为载体的物质性文化能够激发学员、学生与教职工对人文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的认同,提高自觉维护环境的意识;校园规章制度、行为守则将引导学员、学生与教职工认知合理的行为预期,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行为取向;精神性文化则通过对学员、学生与教职工关于校训、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情感气质的传播和塑造,实现其良好审美观、人生观、科学观的形成,从而强化学员、学生与教职工的知识、文化、道德的修养,培育教育与自我教育意识,推进成才与自我成才的统一。
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校风是严谨、勤学、慎思、笃行。严谨:就是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严谨”是学员孜孜以求、用心研读的求是精神;是党校治学的标准和教师对学术观点科学诠释的态度;是职工重视细节,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的风范。勤学就是树立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终身学习理念,养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习惯,不断吸收新信息,获取新知识。慎思就是要用心思考,审慎求真,识别良莠,明辨是非,永做头脑清醒的明白人。笃行就是要学以致用,执着追求,不空谈;就是要真诚奉献,身体力行,不浮躁;就是要崇尚实干,忠贞不渝,不虚荣。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的核心价值观是学院靠我发展 我靠学院成长。学院和职工是利益与命运的共同体,学院是职工的温馨家园,职工是学院的宝贵财富。学院的发展要靠职工奋力拚搏,学院的业绩要靠职工全力创造,学院的信誉要靠职工精心呵护。同时,学院为员工演绎人生搭建了展示的舞台,使员工的个性得以张扬、才华得以施展、生活得以幸福、价值得以实现。
三、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
大学是学术和精神的圣殿,是文化积累和创新的重要场所。先进的思想模式、价值理念在大学校园中诞生,科学理论、技术和成果的研究处于发展的前沿。这种集思想性、学术性、技术性、创新性的文化氛围,能够激发学员、学生与教职工不断探询科学研究的奥秘,增强求知的主动性,提升工作的热情。新的经济条件下,继续发挥探索真理、学术创新、弘扬主旋律、与时俱进已成为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新挑战。而迎接挑战必然离不开学员、学生与教职工的参与和自觉融合。石油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将有助于强化学员、学生与教职工的主体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推崇创新精神,提升其解惑自觉性;营造学术研究氛围,增强其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