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范文

时间:2023-03-17 00:51: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

篇1

班级

姓名

学号:

1、我和3位同学共搬了360本书,平均每人搬了多少本书?

2、暑假里小利坚持每天写36个大字,八月份,她一共能写多少个大字?

3、三年级3个班同学,一起外出参加“我爱科学”活动,每个班平均分成4组,每组14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次活动?

4、小明用150元买3个热水瓶,营业员找了6元,每个热水瓶多少元?

5.兰兰从

7月15日去夏令营,到下个月的9日回来,夏令营共有多少天?

6、一个化肥厂每天生产化肥150千克,7至9月份共生产化肥多少千克?

7、制伞厂要生产5000把雨伞,已经生产了12天,还剩2120把没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把雨伞?

8、副食店运来5箱色拉油共重150千克,每箱装6桶油,平均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9、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5千米,9时从甲地开出,19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0、棉纺厂5天织布250千米,照这样计算,16天一共能织布多少千米?

11、小红和小华跳绳比赛,小红6分钟跳612下,小华5分钟跳520下,谁跳得快些?快多少?

12、学校准备用一些钱买奖品,买90支钢笔,每支5元,剩下100元买笔记本。如果用这些钱只买每个8元的文具盒,最多可以买多少个?

13、大米每袋25千克,面粉每袋25千克,粮店运来40袋,大米和20袋面粉,请根据有关信息提出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解答出来。

问题:

14、小明家订牛奶,如果按季度订,每季度100元,如果按月订每个月35元,如果按天订,每天2元,如果他需要订全年的牛奶,你觉得哪种订法比较便宜?

箱数

1

10

20

25

30

瓶数

24

15、填表

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2)

班级

姓名

学号:

16、大号运动服30元一套,小号运动服20一套。

(1)买25套大号运动服需付多少元?

列式计算:

(2)买45套小号运动服需付多少元?

列式计算:

(3)买15套大号运动服和12套小号运动服,一共要付多少元?

17、电影院有25排座位,每排可坐24人。我们想组织600同学看电影,坐得下吗?你是怎么想的?

18、电影院有25排座位,每排可坐41人。我们想组织1000同学看电影,坐得下吗?你是怎么想的?

19、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钟要白白流掉

68克水,1时浪费掉多少克水?

20、有18箱苹果汁,12箱橘子汁。每箱都是25瓶,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21、西丽小区新建了25栋楼房,每栋有6层,每层有8户。新建的楼房可住多少户人家?(用两种方法解答)

22、4瓶饮料20元,每人一瓶,48人要付多少元?

23、一个旅游团有48人,儿童36名。儿童票每张15元,成人票每张30元,。

(1)购儿童票需要多少元?

列式计算:

(2)购成人票需要多少元?

列式计算:

(3)一共花了多少元?

列式计算:

24、红领巾假日活动站,乒乓球组有98人,比篮球组的3倍还多2人,这两个小组共有多少人?

25、小平今年12岁,爷爷的年龄比他的5倍多3岁。奶奶的年龄比他的5倍少2岁。爷爷今年多少岁?奶奶今年多少岁?

26、王老师要打一份20页的稿件,每页25行,每行28个字,这份稿件有多少个字?(用两种方法解答)

27、田丰庄园采摘香蕉820千克,已经运走420千克,剩下的每32千克装一箱,可以装多少箱?

28、废旧电池回收小组三天共收旧电池730个,前两天平均每天收240个,第三天收了多少个?

29、一面镜子长

12

分米、宽

5

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这种镜子的价格是每平方分米

2

元,买这面镜子需要多少元?

30、花园里有一个正方形的荷花池。它的周长是

篇2

苏联对数学教学进行重大改革(以下简称“大改”)是从1969年开始的。在这以前,小学是四年制,设算术课,主要内容有整数四则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常用的计量单位,简单的几何形体知识(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中学第一年(称五年级)和第二年(称六年级)的第一学期继续设算术课,系统地学习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以及几何初步知识(包括三角形和圆的面积等)。六年级第一学期算术课每周4课时,另外2课时开始学习代数。因此可以说,中小学一共以五又三分之一学年的时间教完算术全部内容。这在当时各国的算术教学中,是进度最快的,教学质量最高的。但是在苏联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负担重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材的选择与安排问题。60年代初曾把一至三年级的教学内容顺次向下一个年级移一些,例如把100以内整十数四则运算从一年级移到二年级,把1000以内整百数四则运算从二年级移到三年级,把三位数乘除法从三年级移到四年级,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要是内容和要求偏难、偏高,在安排上也有重复。此外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得比较死,教学效率不高。

早在1957年,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就开始研究小学教学改革问题,着重解决教学与学生的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理论问题。与此有联系的是建立小学各科教学的新体系。1957年开始实验,到1961年,学生用4年的时间除学完原来小学四年级规定的算术内容外,还学了五年级的一些内容。以后继续进行改革实验,结果以3年的时间学完原来小学四年的算术内容,还多学了一些代数初步知识,从而初步建立起小学三年的数学教学新体系。后来他在实验总结中谈到他的新教学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1.把教学建立在高难度的水平上(当然要严格掌握难度的分寸);2.高速度地学习教材(也要注意速度合理,能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3.提高理论知识的比重。这些教学思想的改变,对当时传统的教学思想是个很大的冲击,对后来算术教学的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 60年代末至70年代一至五年级数学教材的改革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有较快的发展,1957年卫星上天是一个重要的标志。随之而来对数学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后来公布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指出的,“要求学生在数学的发展和知识、技能、技巧方面,必须为他们学习在现代生产条件下从事实际活动,为他们学习较高水平的课程(物理、制图、化学等)以及进一步在高等学校学习达到一定的水平。”当然,1958年以后,美欧各国的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对于苏联的改革也有一定的影响。

1964年末开始了起草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工作。1967年初公布了小学(改三年制)数学教学大纲(草案)。大纲中吸收了赞可夫以及其他专家的实验研究成果。1968年公布了中学(四至十年级)数学教学大纲(草案)。1969年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新教材,1970年四年级开始使用新教材。后来对大纲曾做了一些修订,相应地各年级数学课本也做了一些修改。

(一)这一时期一至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

一至三年级:在算术方面,除教学多位数四则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常用的计量单位外,还增加了一些作为口算加、减、乘、除法的基础的运算性质,如和加上一个数,一个数减去和,和乘以、除以一个数等。新增加一些代数初步知识,如不等式,用字母表示数,求代数式的值,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等。在几何初步知识方面,同原来的大纲相比,增加了圆的认识,图形的分解与组合,但删去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移到中学)。

四、五年级:除了把原来的中学算术内容学完(只教正比例),在代数知识方面,增加正负数,一元一次方程;在几何知识方面,增加的比较多,如合同图形,角的二等分线,补角,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对称,平移,简单的尺规作图等。此外,还增加了集合的初步知识,如子集、交集、并集、集合的分类等。

可以看出,前五年不再单纯地学习算术,而编入一些代数,几何的一部分知识,并适当增加现代、近代的数学知识,形成一个综合的数学课程。这同原来的算术课程相比,是一项重大的变革。另外同欧美各国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后的五六年级相比,数学水平仍是比较高的。

(二)这一时期一至五年级数学内容的编排体系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减少整数的循环。例如在小学取消了20以内的四则运算这一圈,删去20以内的乘除法,而把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入100以内的加减法;把原来小学四年级的整数四则运算的系统整理并入新的四年级(中学第一年)。

2.加强知识间的联系,算术、代数和几何齐头并进,相互配合。在小学,以算术知识为主,适当出现一些代数、几何初步知识。讲10以内加减法时,就出现最简单的方程,如x+5=8,x- 3=5。以后还出现列方程解一步应用题,二、三年级逐步增加难度。一年级还出现直线、线段、多边形、直角。二年级出现折线、圆、图形的分解与组合等。三年级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四、五年级则以算术和代数知识为主,配合几何知识,把算术和代数打通,按照数概念的发展统一编排,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四年级首先讲自然数和自然数四则运算,结合除法出现分数概念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时配合出现等式、不等式、解方程、角、长方体体积。然后讲小数概念和小数四则运算,配合出现米制计量单位、百分数、比例尺、统计图、角的度量、三角形内角和及面积、尺规作图等。五年级先讲正负数,把数的范围扩大到全部整数。配合出现集合的运算、合并同类项、解方程、对称、平移、几何作图等。然后讲有理数,以正分数运算为主,适当出现一些负分数四则运算,还配合出现比例、圆的周长和面积,以及一些几何作图。在具体安排每一部分内容时也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例如,10以内的加减法,改变传统的加减分编的方式,使有关的加减法互相穿插和对应。对简单应用题,则把有联系的加以分组,适当集中教学。

3.按照理论知识指导数学概念和计算的原则来安排教学顺序。有些概念如角、邻补角、合同图形等用集合观点来定义,把这些知识放在集合的初步知识之后。讲口算加减法是以“和加一个数”、“一个数减去和”等运算性质作为算理的依据,就先通过直观讲有关的运算性质,然后再讲口算方法。

4.统一了编写体例。60年代,小学算术课本基本上采用习题汇编的形式,对新知识举例讲解比较少;而中学算术专有课本系统地讲解新知识,另外有一本习题汇编供做练习用。这次统一采取了以习题汇编为主、适当讲解新知识为辅的形式,只是四五年级讲解的部分比小学的稍多一些。

这套大纲和课本经过几年的使用,出现了不少批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新增加的内容,学生难接受。例如,一年级要求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二年级出现含有两步运算的方程,如72-(54-x)=52,学生形式地接受了,但不理解。四五年级教学集合的概念,并用集合的观点定义一些概念等。有些专家认为,“不应该把集合理论作为阐述中学数学的基础。”第二,教学内容过多,学生负担过重。第三,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有所削弱。

1978年开始对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课本做了一些小的修改,主要有:一年级完了只要求学好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并能解答简单应用题,不要求必须学会解答两步应用题,同时把列方程解应用题移到二年级;二年级删去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三年级删去和差积商的变化,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四五年级数学涉及中学数学全部课程内容,由不同单位拟订了几个大纲的修改方案,因为争论比较大,没有确定下来。

三 80年代一至五年级数学教材的改革

进入80年代,苏联对一至五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和课本进行了较大的修改。

1981年,苏联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数学教学纲目。一至三年级,强调数学课程的任务是“学习自然数的算术运算及其对最简单的量的应用,直观地介绍几种几何图形及其性质。”这就是说,代数初步知识不再作为小学的一项主要教学任务。只在教求每种运算的未知项时出现方程的形式。同时对除数是二、三位数的笔算除法适当降低了要求。四五年级数学课程的任务,强调“对小学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和发展,为学生学习系统的代数和几何课程做准备,学习代数和几何的极其初步的知识。”这就是说,降低了代数、几何的要求。具体调整的内容有:删去了有关集合的知识,等式的性质,几何的变换,较难的尺规作图(如把线段二等分,作角的平分线,根据所给的条件作三角形)等;简化了对称、解方程(改按已知数和得数间的关系来解),增加了最大公约数、球的认识,以及已知两点的坐标求它们的距离。1982年公布了新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不再以集合论的观点处理中小学数学,较多地注意发展和巩固计算技巧。具体内容与1981的教学纲目基本相同。

1984年,苏共中央制定了《苏联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决定把小学学制延长一年,提早到6岁入学。1985年2月苏联公布了普通学校(小学4年,中学7年)的标准教学计划。稍后,又颁布了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其中四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在原三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要求和程度基本相同,但是为了适应四年制小学提早入学的特点,把教学进度放慢,大体上把三年制小学前两年的内容安排在三年内学完,一年级改为每周4课时。二、三年级改为每周5课时。四年级的内容和教学要求与三年制小学三年级的基本相同,每周都是6课时。此外,大纲中还有以下几点修改:1.在10以内数的认识前面加强了准备课,主要增加比较物体大小、长短、形状,认识空间方位,初步认识时间,物体群的比较等;2.把11—20各数的认识和计算单划为一个阶段,加强了进位加法表和相应的减法的教学;3.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法,教口算的同时增教笔算;4.进一步简化方程,小学只出现最简单的,如x-356=478,6×x=426之类,用方程解应用题也只限一步的;5.适当加强了简便算法;6.有些内容推迟出现,如大于号、小于号改在二年级教20以内加减法时出现,线段和用字母表示点、线段、角移到四年级。经过这样修改,切实降低了难度,减轻了学习负担。但是目前仍是少数小学试行,大多数小学仍实行三年制,七岁入学。在制定四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同时,对三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也做了相应的修改(第一部分准备课没有变动)。新学制五、六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则在原来四、五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有:1.删去对称、合同图形;2.增加反比例的概念;3.增加计算器的初步知识。

1986年起,按照新大纲编写新课本陆续出版了一部分。这些课本除了在内容上符合新大纲要求外,初步看到还有以下几个特点:1.内容的编排更加系统,前后联系更加紧密。比过去的课本重点更为突出。例如,过去几何安排较乱,同算术知识联系较差,现适当集中,同算术知识联系有些改进。2.增加了例题,加强了新知识的讲授。四年制小学课本还部分地改变了习题汇编的形式,教学新知识与学生的练习适当分开,题量也适当减少。3.注意适应学生的差异。如另编有练习册或在原课本中编有难易不同程度的练习题,供选择。

总的来看,80年代苏联一至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和要求,发生以下几个较大的转变:1.从算术、代数、几何基本上并重转为以掌握系统的算术知识为主,学习一些代数、几何初步知识,为系统地学习代数、几何做准备;2.从重视理论知识忽视技能、技巧转为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并重;3.从强调用集合论的观点、变换的思想等处理教学内容转为删去这方面的内容。但是这些转变并不意味着恢复到六十年代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以前的情况。由于加强了算术和代数、几何之间的联系,采取了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并重,扩展知识面的同时注意了降低难度、减轻负担,不是使改革全部后退,而是使改革更符合当前苏联的实际,同大改前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前进和提高。

四 近二十年来一至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苏联一至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

苏联一至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相应地开始进行的。改革以前,基本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50年代采用的主要是讲解法,尽管在讲解时注意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但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时运用问答式的谈话法,但是往往是知识的再现,而缺少启发思考。大量地运用着练习法,目的也主要是巩固和熟练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到60年代,由于提出了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在教法上有了一些改进。强调谈话法要注意启发性,在某些情况下还采用实验法或独立作业法。但是这种独立作业只是带有自学的性质,并作为教师讲解的准备。例如,课本中给出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竖式,让学生研究分析,找出乘法的简便方法,然后由教师讲解并加以概括。少数有经验的教师开始注意让学生独立研究一些例子,独立作出结论。

篇3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认知特点;提高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042-01

小学中年级的数学在教材结构上相对低年级(如一、二年级)来说,逻辑性、系统性更为强烈,且它教学的容量也比低年级的要大。其实,中年级的数学与低年级的数学还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学生自小学三年级开始,便进入了中年级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也是学生从儿童期转入少年期的过渡阶段,最重要的表现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比低年级有了很明显地变化:学习活动的游戏性减少,而学习过程的组织性、认知过程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增强了。也就是说,中年级阶段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期。

学生从低年级过渡到中年级,在认知结构上还没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很容易造成部分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因知识的“内存不够”而无法有效掌握新知识,把新知识吸纳到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问题,导致学生认知过程中出现难以吸收的现象,出现因承载量的不足而使认知结构的“瘫痪”。因此,中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认知中的吸纳新知识,教学中要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围绕情景中的问题展开思索,这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开展小组学习,从而进行有效的尝试探究和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并能通过对这些生活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把这些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之上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分成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四个板块,交叉安排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有利于不断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可以让各领域的教学内容相互支持,各种思维方法交叉应用。而从教学内容的特点来看,中年级的教材在编排上仍然借助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与认知水平。如从三年级数学教学内容来看,教师要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一定要解决好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问题。这样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教给学生的知识才会有活力。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倡导将“关注知识结果”转向为“关注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案例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发展学生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活动经历了自己的形体、思维活动、经过体验后,才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的兴趣。

如小学中年级数学教材中,安排“先乘后加、先乘后减的两步应用题”的教学内容,既是数学教材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这部分的知识是学生由一步解答的应用题向多步解答的应用题的过渡,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起步阶段,在应用题教学中是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因此,学生要掌握好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由于小学中年级学生在认知方面是停留在以直观形象为主,思维也停留在简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解答上,有的基础较差的学生连解答起码的简单应用题的方法都还掌握的补牢固。因此,教师在教学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尽量地把能抓住学生思维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以上考虑,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做如下尝试:

1.注重整理和复习。例如,“先乘后加、先乘后减的两步应用题”教学,需要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笔算乘法之后,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了用乘法计算的数量关系。教学前,安排学生先预习,收集学过的用乘法计算的数量关系;教学例题时,可先让学生汇报预习的情况,展示自己可以用乘法计算的数量关系,然后教师再将学生收集的内容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对要求用乘法计算的数量关系加深了解之后,最后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引入教学。

2.分解教学难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一般来说,两步计算应用题是由两个简单的应用题联接而成,之间都有两个数量关系和一个所需的中间隐蔽量,学生有时把握不准。教学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不是把例题直接呈现给学生。在学生解答完题目以后再用出示例题让学生朗读,比较两道题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确例题和前面的题比较:例题中隐蔽了一个数量(问题),解答时,要把它先找出来,从中发现规律,接着让学生独立完成例题的解答。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通过这种的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获得思维的锻炼和能力的提高。

3.要形成规律。(1)要求学生养成读题的习惯,要强调解答应用题理解题意的重要性;(2)摘录作业题中的用乘法计算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说出每组数量关系可以算出的是哪个问题,为学生能完成作业作好铺垫。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比较

      教科书是课程的重要载体,是连接课程标准、教与学的重要桥梁。新课程中教科书已从一纲一本过渡到一标多本,对不同版本教科书进行比较具有较强理论和现实意义。习题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研究者的一个着眼点。以人教版和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课后习题为例,对习题知识点、形式与数量、素材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新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提供帮助。

一、习题知识点的比较分析

各学段中《数学课标》安排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个内容。据此对人教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科书知识点及习题比较。

1、“数与代数”领域知识点比较

“数与代数“领域,人教版包括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吨的认识,时、分、秒,年、月、日,数学广角。苏教版包括认数,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分数,初步认识小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位数乘三位数,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千克和克,24时记时法,年、月、日,千米和吨。

表1:“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领域的习题数量和百分比表

 

人教版

数量/比例

苏教版

数量/比例

 

人教版

数量/比例

苏教版

数量/比例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常见的量

数学思想

58/19.14

179/59.07

47/15.51

19/6.27

122/28.63

232/54.46

72/16.90

图形的认识

测 量

图形与运动

图形与位置

9/8.11

83/74.777

0/0

19/17.11

21/17.65

70/58.82

11/9.24

17/14.29

   注:习题(道);比例(%”)。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特有的单元,其编写意图是让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领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两个版本在“数的运算”中知识点、习题比例数量大比例高,注重发展学生运算能力。“常见的量”中,两个版本的知识点基本一致、习题比例相当。

2、“空间与几何”领域知识点与习题比较

人教版中,“图形的认识”包括四边形的认识;“测量”包括四边形,测量,面积;“图形与位置”包括位置与方向。苏教版中,“图形的认识”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观察物体的形状,轴对称图形;“测量”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千克和克;千米和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图形与运动”包括平移和旋转;“图形与位置”有观察物体(上、下)。苏教版的优点是在四个分领域中都有知识点和相应的习题,且“图形的认识”的习题比例比人教版大,人教版的不足是没有“图形与运动”的知识点和习题。“测量”习题数量多比例最大。

     3、“统计与概率”领域知识点与习题比较

人教版的知识点有可能性、统计(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苏教版有统计与可能性、统计。该领域人教版有36道习题,苏教版有39道。苏教版紧接着安排了“摸排和下棋”实践活动,知识承接紧密。

4、“实践活动”领域比较

人教版中安排“填一填,说一说;掷一掷;制作年历;设计校园”四个实践活动。苏教版设置了十一个实践活动:农村新貌;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和下棋;生日快乐;美丽的花边;了解千米;奇妙的剪纸;我们的试验田;运动与身体变化。苏教版的“实践活动”较多,且选材丰富、内容新颖更贴近学生生活。但人教版增设有“生活的数学、数学游戏”。

综合以上,两个版本教科书除实践活动领域的内容、数量差别较大外,其它领域的知识点及其数量差别不大,但知识编排体系差异大。

     二、习题形式与数量的比较分析

习题形式上,人教版有做一做、练习、整理与复习、总复习、思考探究题、实践活动、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游戏八种,前四种是其主要形式。苏教版分为想想做做、练习、试一试、想一想、整理与复习、复习、思考探究题、实践活动、找规律九种,前六种为其主要形式。苏教版习题总数比人教版多,练习、整理与复习是二者共有的,但其数量、比例、功能却不同。练习占76.51%是人教版习题的主阵地,对各节知识的起巩固复习作用;苏教版习题的主体是想想做做占56.19%,练习的比例(25.83%)较小。整理与复习在苏教版中是以单元的形式单独出现在教科书最后,对全册知识进行巩固复习;人教版中则是安排在单元后,对单元内容起巩固作用。苏教版习习题形式较丰富,且表面层次性较强。

根据题型不同,习题可分为客观题、计算题、应用题、操作题、探究题、信息题和开放题。

     表3:应用题的背景素材

 

无背景

个人生活

公共常识

科学情景

其他

合计

人教版

45

61

96

19

94

315

苏教版

17

81

80

17

137

332

人教版

14.29

19.36

30.47

6.03

29.9

56.05

苏教版

5.12

24.39

24.09

5.12

41.3

50.07

人教版苏教版运用题中穿插大量的背景素材,素材注重联系学生实际,习题中均有“无实际意义”的背景,其中人教版中“无实际 意义”的背景的比例较大。苏教版中“其他”类的素材比重大。

插图作为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征,与文字系统相辅相成[3]。人教版中习题插图总数(345幅)比苏教版(376幅)少,但人教版有插图的习题比例(61.39%)比苏教版(56.79%)高。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图文结合、以图达意的习题,不仅转换了习题呈现方式,而且对辅助理解、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大有裨益。

四、反思与展望

“习题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4]。比较人教版和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发现人教版苏教版教科书的知识点紧扣《数学课标》要求,渗透着新课程理念。习题多样,主观题比重大,题目更具灵活性综合性;图文结合的习题呈现形式;素材丰富。人教版苏教版教科书及习题各具特色,人教版安排了“数学广角”单元,学生通过活动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还安排了“生活的数学、数学游戏”;苏教版安排了新颖丰富的实践活动。同时,问题奕不可小阙,如习题形式相对单一,层次性不明显,习题中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现不充分(题干中明确要求合作学习的题目人教版占4.3%、苏教版占9.3%)。展望未来,教科书及其习题的建设与研究需要深化。习题设计上需要进一步丰富习题形式和层次,兼顾多种题型,紧扣新课程要求,时展、学生需要,选择切合的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能力。习题教学中,注重教科书资源的二次开发。

参考文献:

[1]赵士刚.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习题的分类研究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11.

[2]赵珊.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科书的习题比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  

篇5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 计算分析 数学应用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136-01

在本文中,通过对小学中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教学进行总结,将这部分教学内容中的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总结。借助这样的分析方式,我们能够看出这样的教学过程在学生整体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懂得从练习中明确做题方法的总结、从技巧培养中明确做题模式。最终,通过这样的培养方式,使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与计算分析能力实现发展与提高。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扎实有效的应用题教学呢?我做了一些尝试,总结出几点做法。

一 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活动的创新,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来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也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辩论等方式来使学生的参与程度进一步提高。如教学两步计算问题时,我让学生表演买东西情景:买3本书,付给营业员100元,营业员找给他7元。学生认真地观察着表演,提出了两个有价值的问题:“用掉了多少元?”和“每本书多少元?”从这几年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应用题,是由于他们不理解题目的意思。学生置身于一个情境中解决问题,要比只看文本解决问题要容易得多,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立足于生活创设情境,不仅使学生更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有利于他们融入情境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二 注意从直观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使用直观手段,有利于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题意,掌握解题思路。直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低年级经常使用贴纸、图画、实物演示等形式,中年级逐步过渡到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或明了的线段图来表示,高年级则要较多地利用线段图。而使用线段图来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一种较复杂的思维活动。如“一种织布机5台4小时织160米布,平均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老师可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题方法。又如,在教学行程问题时,一些重要条件在线段图上是难以体现的。如果用手势的方法,就可以较形象地表现出这类应用题的关键点。

三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会将许多典型的原题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原题来对相关计算公式进行明确,如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计算;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之间的计算;总价、数量与单价之间的计算等,这类计算即为典型计算应用题。由于这类应用题的规律性较强,其运用范围也较广,因此在对其他类型的应用题进行计算过程中的帮助与启发作用较为明显。学生通过掌握这样的运用规律,将会使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这样根据数量关系式就能轻松地解决这类题。当然一般典型应用题都不是一步到位的简单应用题,这就要求学生要熟练地、准确地应用各种关系式子。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定义关系式子中的一些概念,如速度、单价、工效等等。并列举生活中有关概念的例子,让学生判断、理解,逐步掌握、运用,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典型应用题。很多教师都是直接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算式,轻过程而重结论,结果可想而知。

四 丰富学生的课堂感官体验

在课堂上为了实现对学生注意力的及时把控,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对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进行明确,同时通过勾画关键句、标明着重符号、进行对比分析等形式来实现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数学练习题的变式练习尤为重要,即:(1)一艘轮船,第一天航行50千米,第二天航行70千米,第三天航行90千米,平均每天航行多少千米?(2)一艘轮船,第一天航行50千米,第二天和第三天都航行120千米,平均每天航行多少千米?(3)一艘轮船,第一天航行60千米,第二天上午航行50千米,下午航行30千米,平均每天航行多少千米?

看似类似的题目,其中的数量关系千差万别,这样的题组训练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视觉注意力,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同时,通过分析比较,寻异求同,抽取题目的本质属性,使之与其他属性分开,将同类题目的相同属性结合起来,抽象概括出每类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

五 结束语

篇6

关键词 应用题;线段图;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1-0009-02

应用题是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文字和数量关系相结合的数学问题。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往往还处于形象、直观、具体的思维阶段。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及时地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抽象的应用题变得形象具体、简单易懂,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突破的难点。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1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有利于教师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从而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与解惑的过程,还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和学生进行必要的情感交流,当学生犯了错误或遇到困难时,教师亲切的笑容、慈爱的眼神、善解人意的语言都会让他们感觉到教师对他们是真心实意的关心。只要教师用爱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爱,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帮他们恢复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所谓爱屋及乌,如果学生喜欢这个老师,自然而然会对老师所教的学科有好感, 并愿意付出更多的情感和精力去学习,因此成绩较好。反之则会不喜欢这门学科,甚至有抵触情绪,产生厌学、怠学、对抗的不良心理,此时学生就会对该教师所教的学科毫无兴趣。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经常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喜好、情绪变化,爱护尊重他们,试着与他们做朋友,积极主动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他们带着丰富的情感主动进入学习情境。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由喜欢数学老师向喜欢学习数学转变,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合理利用线段图,使抽象的应用题形象化、具体化

线段图即线段组成的平面图形,具有直观性和演示性特点,其目的是表示数量关系,最大的优势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使用线段图不仅有利于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而且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线段图不但能将数量关系直观地描绘出来,还能让未知问题在线段图中得到容易的发现。归纳起来,线段图在解应用题中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使问题直观化。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词句的理解能力有限,利用线段图,能将问题更直观地呈现出来。如:小李有16个苹果,小王有11个苹果,谁的苹果多?多多少?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线段图画出后,再用问题来引导:图上哪根线段表示小李的苹果?哪根线段表示小王的苹果?看看谁多?多出来的怎么算呢?如此学生根据线段的长短来进行对比,使问题直观化。

2)使问题简化。这主要是对于较为复杂,需要多步才能解决的相关应用题。如“有大米2000千克,第一次运走1200千克,第二次运走14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这样的应用题,如果用线段图来表示,便变得非常简单。首先引导学生来画一条总的线段来表示总量,然后分别划去“运走”的部分,或者将“运走”部分分别用不同线段来表示,再用总量去减掉“运走”部分,答案显而易见。

3)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实际操作能力。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不足和理解能力有限,很多时候无法用相关的概念来对知识进行表达,而利用线段图,学生所描述的是自己所画出的线段,对其所代表的含义肯定是清楚的,理解起来更容易。同时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质也是操作的过程,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

在提高小学生运用线段图解应用题能力方面,应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应从低年级开始着手培养良好使用习惯,规范使用线段图,切忌随心所欲,信手乱画,使学生对线段图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最后达到熟练应用。

3 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并最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而且更应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并开展日常生活中内容和形式都符合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的数学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更加真实、亲切和自然,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即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例如,教师创设让学生模拟去“超市”购物的情境:“三年级全班同学分成6个小组,每组8人。‘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用250元给这个班每个学生买礼物,圆珠笔每支1元,笔记本每本2元,水彩笔每盒3元。根据这些条件,你们打算怎么买?”教师扮演售货员,学生扮演顾客,进行购买活动。这一游戏把巩固连乘应用题与购物紧密结合起来,在轻松的“购物”情境中,学生理解了连乘应用题的数学关系。这种生动有趣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历。

又如:黄老师带领三年级(1)班学生共59人去春游,每8人坐一辆车,他们需要几辆车?59÷8=7(辆)……3(人),这时7辆车够吗? 剩下的3人学生与黄老师怎么办? 这就考虑到生活实际,余下的4人就须再考虑一辆车了。因而答案必须是“7+1=8(辆)”。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体验数学,不断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真实世界的数学和课本的数学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4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学好应用题,必须做一定量的题目和习题,这是学好数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学习应用题的过程中要养成几种良好的解题习惯。

1)认真审题的习惯。每次考完试都会听到个别学生说“不小心做错了,没看清楚已知、未知条件”,引起失误。在平常的作业练习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2)独立解题、细心验算、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经常看到学生在做题目时与其他学生商量或参考其他学生的作业;还有部分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耐心不够,如碰到题目长一点的应用题或计算复杂点,就有点儿不耐烦;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养成检查的良好习惯。

3)要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古人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思的重要性。题目解决后要对所解的题目进行检验,对解题方法、过程进行反思。要培养学生平时认真审题和思考的习惯,把学生审题和思考的行为培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从而有效提高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解应用题能力的提高,教师须从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始,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培养利用线段图来分析解决应用题,密切联实际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和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从每一堂课、每一个细节抓起。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指导、持之以恒、毫不懈怠,最终使学生克服对应用题的畏惧心理,提高解题能力,并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张晓华.论小学数学利用线段图解应用题[J].现代阅读,2012(2):191.

[2]吴爱金.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2(4):125.

篇7

关键词:精心;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274-03

一、预设方面的认识

1.预设教材有收获。一是教学预设的认识;二是课堂生成处理有原则,三是课堂发生了变化。对教学预设的认识,第一条是预设教材的认识。这里共有四个观点:第一点是理清教材脉络,第二点是激活教材。第三点是活用教材。第四点是精心设计提问。教师在理清教材脉络时,要做到三点:整体研读小学阶段的教材,整体研读整册教材,整体研读单元教材。教师预设教材时能用活教材。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是课程改革的分水岭。教师预设教材时为了能体现用教材教这一理念,能把教材用活。叶圣陶说过: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为此教师在预设教材时尽量体现这一理念: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的思品《现在的我能做什么》一节内容时,教材提供了农民在地里种水稻的情景图。这幅图提供给农村的孩子上课用,那里的孩子能体会到农民种水稻的艰辛,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能经常见到农民种水稻的场景,因此也就能触景生情。如果提供给城里的孩子上课用,那里的孩子就不一定能体会到农民种水稻时的艰辛,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很少能见到农民种水稻时的场景,因此也就很难触景生情。教师在教学时能根据学生的情况而选用。教师在预设教材时还能做到精心预设提问。好的提问设计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有层次,有坡度,有台阶,有梯度。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如教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时,有这样一个片段:教师在让学生认识角时,让学生做角、折角,然后教师又拿出一个圆形的皮圈和一块钉子板问学生:你能在钉子板上用皮圈围出一个角吗?(这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用圆形的皮圈在钉子板上围出三个以上的角是不费力气的,但要围出一个角是困难的)半分钟后,一名学生举手道:我能。老师允许他到讲台前围给同学们看。这时台下所有的学生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这位学生从容地走到前面,接过皮圈,折双层后,在钉子板上围了起来,不一会就围出了一个角。这时只听台下一片掌声,这掌声是自发的,没有任何组织和暗示。这掌声是对学生的敬佩,这掌声是对老师提问的挑战性的赞赏。此时的师生之间的活动还需要教师提醒学生:要倾听别人的发言吗?

2.预设学生有收获。(1)预设学生的已知。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他的作品中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典表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而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因此,在进行教学预设时,要分外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能预设学生“把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这一知识有多少学生知道了。(2)预设学生的未知。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该预设学生的“未知”。学生可能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多少,又有哪些是有可能不知道的、“未知”的,教师应该“心中有数”,因此,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有“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对过程要多作假设:学生会如何说?教师又该如何引?不妨多模拟些情境,多估计些情况,使预设更有宽度、厚度、深度和广度,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预设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如刚才列举的预设提问的例子中就是教师给教学留下了空间。如果没有这弹性空间,学生这一新奇的观点就很难展现出来,课堂也难以出精彩。(3)预设学生的新知。如教学三年级科学《我们的生命周期》这一内容时,让学生知道的新知是: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今后还将发生变化;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的特点各不相同;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人的寿命长短、是否健康和生活有很大关系。

二、处理课堂中的生成有了原则

篇8

[关键词] 低年级数学 解决问题 审题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在每次学生做的书面作业和检测卷中,我们总会遗憾地发现,许多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经过分析,发现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教师再把题目读一读,学生会马上反应过来。于是,我们往往会给这些学生戴上粗心、毛糙等“帽子”给予评价。深入分析,是不是粗心、毛糙惹的祸呢?其实,在粗心、毛糙背后显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鉴于此,我们几个低年级年轻教师决定“将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中审题能力的培养”作为微型课题来研究,于2011年10月正式开始。

二、研究对象与步骤

研究对象:低年级数学教师陆彩萍、王玉莲、王怡倩、苏丽。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10月~2010年11月)

(1)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6月)

制定课题研究的年度计划和阶段性总结;各年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并形成研究成果;做好课题的实验推动工作;确立微型课题;做好实验报告撰写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7月----2011年10月)

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做好课题实验成果的深化和推广。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研究过程:

(一)、制定研究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题研究。为了确保我们的研究工作能有条不紊的开展,每学期初由课题负责人围绕课题研究内容制定学期研究计划,计划订出每个月的研究主题、安排了课题组成员的交流活动时间。课题组成员据此就可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际的研究工作。可以说,研究计划的制定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保障。

(二)、分类成立研究小组,使研究工作有层次、高效地展开。由于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将课题组成员按年级分成三大组:一年级组(由王怡倩老师负责);二年级组(由王玉莲和苏丽老师负责);三年级组(由陆彩萍老师负责)。各组在研究同一内容上分别有不同的要求,使研究有一个纵向的比较,有利于科学的分析。

(三)、丰富研究形式,使研究工作扎实、深入地开展。

1、虽然平时工作比较繁忙,但是我们每周都会抽一天集合全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的课题学习活动,每当这时是课题组成员思想汇集、思维碰撞、灵感顿现的场所。在活动中,有互相传递自己的随想所得,有述说自己的疑惑和迷茫,也有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阐述……在这里,大家无拘无束传递着信息,交流着感受,滋长着智慧,丰富着经验。

2、聆听大家之言,丰富内涵。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从事课题研究,最为缺乏的是教育理论。为了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校经常请专家来校讲学,安排老师外出学习。这为我们从事课题研究做好了物质上的准备。

3、及时实践,寻找差距。我们的课题研究总是在学理论的同时边实践于课堂,为此,我们结合研究进程,执教了一些研讨课,课后,我们还细细地对每一节课进行剖析,总结不足。

研究的方法:

行动研究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对的典型的审题课例教学分析,从中寻找课题研究进展的突破口。将自己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际课堂教学和课题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有效提问的经验,并随时进行反思,同时对课题方案进行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创设有效提问的经验。

经验总结法:查阅有关资料和信息,更新课题组老师的教学观念,获取一些有关比较前沿和先进的经验,珍惜一切外出听课机会,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在接受――反思――提升的反复探索中逐步整理归纳出有规律性的理性认识:认真撰写阶段性报告,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实验教师要及时总结过程中的好做法,丰富自己的网站或博客内容,并积极投稿,形成丰富的实验成果。

四、研究的成效

解决问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问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经过我们这几个月的实践总结,我们认为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多看。多看即多观察。低年级最开始出现的是用图画表示的解决题。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应用题(图画),运用数数等已有知识直接获取一些表层信息。如教学时,可向学生提问:图上画了什么?苹果分为几堆?左边和右边各有几个?此外图上还画了什么?数错、不看问题是低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常犯的毛病。如果重视学生的观察训练,效果会好得多。这样可让学生初步感知解决问题由三个部分组成,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2、多读。多读即反复读题,审题前必先通读题中文字,理解在图画解决题中主要是通过观察获得表层信息,而对于图文表格的解决问题及文字类解决问题则看不出所以然,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即使都认识,一年级孩子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极容易无意识地分散,让学生看获取信息效果远不如读(文字)。对于理解这两类解决问题,多读既可集中学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学生对结构的印象和题意的理解。

3、多说。为让学生弄懂题意,教师应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要鼓励学生多说,即使错了也不要批评学生。我们应让学生大胆地去说,去猜测,去尝试。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理解同一道题的意思,不要担心什么无意识的思维浪费时间,往往这种思维能产生“全新”的思想,在教学解决问题时,主要是让学生多说条件和问题,多让学生创造性的“重复”某一题意,如仅“去掉”的意思,学生可以有“送去”、“拿掉”、“奖给” 、“吃掉” 、“藏起来” 、“遮住” 、“坏了”、“削好”等二十余个表达词语。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印象最深刻的,用学生自己的思维去理解题意定会事半功倍。

4、多想。 其实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打开自己的脑门,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学生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思维明白题意,已“知其然”,但学习数学并非仅此而已,而是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一年级应用题分为“求合起是多少”的加法类解决问题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减法类解决问题,让学生较透彻地理解并不难,只要教师细心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为是“合并”还是“去掉”,为什么用加或减法计算便顺理成章地解决了。此外,在解答第二册提问题、填条件、自编或改编应用题这些开放性题目时,应尽力激活学生的无意识思维,先理解给出的条件或问题的意思(熟悉具有现实意义的背景),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进行开放性的探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

因此,通过前面几个的实践和摸索,我们更发现强化阅读训练,对提高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中审题能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更是审题中最重要的关键。通过看题、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看清楚、理明白条件与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之间的种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解题作良好的铺垫,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因此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读题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教师范读、学生试读、集体齐读、个别点读、自我默读等。其中范读和试读就主要适用于低年级。我在一年级时先范读,训练学生读题要逐字逐句,反复仔细,做到读得准(不漏字,不添字,不破句),读得好(有表情,关键词句应加重语气),读得懂(知道情节及数量关系),这样降低了学生审题的难度。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独立朗读的习惯,并逐步过渡到默读,养成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由扶到放,才能使学生学习“解决问题”更有动力。

学生在解题时,最重要的是能够从题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线索,这样才能理清思路,最终解决问题。于是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上,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我们发现解决一道问题至少需要“四读”。

第一遍:初读,读通

学生通过第一遍的读,对题目中介绍的情境和内容及情节有所感知,能对这道问题进行初步概括。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认识生字是读懂题的基础。当我们教师呈现有文字的题目时,必须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领学生认读,把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适当进行解释。通过初读,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初步阅读题目,了解题目讲的是什么。通过轻声读或默读,疏通题目中的语句,弄清重点的词语,初步了解题目内容。

第二遍:再读,读准

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然后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问题。而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或许已经发生了变化。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发出声音轻轻读、用手指着读能帮助他们不添字漏字,不读破句。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有时我还会选择让一些能干的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再找两三个学生进行重复朗读,表扬读得好的学生。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读题兴趣和读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独立读题的习惯。

第三遍:细读,读懂

细读就是指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所表达的意义。如在“小明有120张画片,比小芳少20张,小芳有多少张?”中,“比小芳少20张”,到底指的是小明少还是小芳少?只有学生在审题中养成认真推敲、咬文嚼字的习惯,才能真正理解题意。边想边读,理解每个字词的确切含义,有时因少读一字或错看一个词,都会使审题结果与原题不符。

第四遍:精读,读清

精读的要求是清楚的读题,知道题目中说了什么事情;能正确理解题目中有关词语的含义;弄清楚已知量,未知量,以及所求问题。学会分类、整理和归类,重新安排已知条件和问题的顺序,使隐蔽条件和问题清晰可见,为进行正确解题判断提供依据。帮助学生养成边读题,边联想的习惯。

五、研究后的思考

1、一年级的解决问题比较单一,通过强化训练,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但是到了二年级出现了乘除,特别是到了三年级出现了多步的解决问题,如何能够更好更系统的去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

篇9

[现象一]一位老师在教小学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内容时,在导入阶段问学生:“老师了解到同学们都有早起的好习惯,我们起床以后做什么呢?”学生回答:“洗脸和刷牙。”教师没料到学生一下子说得这么准,激动地表扬道:“棒极了,说得太好了,大家为他鼓掌。”伴随着热烈的掌声,教室里响起“嗨、嗨、嗨,你真棒”的夸奖声。

[原因分析]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为了保护学生回答问题自尊心和积极性,有的教师提出评价应以鼓励为主,于是课堂上出现了一片“表扬”,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就一概以“好”、“真棒”进行笼统的评价。

[对策]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坚持正面引导,这本没有错,但是一节课上如果处处都是“你真棒”之类的表扬话语,把表扬的方式变成一种表扬公式,这样的表扬鼓励究竟能有多大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尤其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但是,赞赏也应该有个“度”,千万不可滥用,如果学生只是很一般地发言就说“棒极了”、“真聪明”,这样的赞赏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超值的嘉奖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惰性。

[现象二]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四年级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出示了例题:同学们去植树,三年级去3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去4个班,每班38人。两个年级一共去多少人?老师在启发引导后,请学生举手列式解答。先是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了分步解答的方法:40×3=120(人),38×4=152(人),120+152=272(人)。老师再请学生回答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并暗示用综合算式来列式。有一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40+38)×(3+4)”师生全愣在那儿,还是老师镇定,不以为然地说:“你坐下,还有其它的解法吗?”其他学生继续举手回答问题。

[原因分析]表面上看这种评价让课堂教学的环节得以顺利延续,而且也没损伤那位回答错误的学生的自尊心。但是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这种科学性的错误不及时地给学生指出来,学生在这种模棱两可的教学中学习,形成的表象和概念必然是模糊的,教师的模糊评价甚至不评价让学生的思维无从适从,伴随学生生成的思维特征是思维的紊乱性和无序性,学生学得还会牢固和灵活吗?

[对策]教师所采取的对策是不要轻易“放过”那位出错的学生,请他把他的思路说一说。学生对算式的乘数部分勉强能说出是表示一共的班级数,教师若反问:“他们班级人数的情况一样吗?”学生自然就能明白不能简单地将两个年级的班级数相加。在算式的被乘数部分其实能找到更大的“漏洞”,难道每班有78人?这样把学生的错误“放大”,发动大家来发现问题,使全班学生都能认识这样的思考不合理性。教师的评价要让学生产生深究问题的兴趣,学生在排除错误、解决困难后,自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现象三]如一名老师在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在学生探究面积公式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用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长相乘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了。”老师白了他一眼,说:“坐下,还有谁来讲?”

[原因分析]教师对学生的这一回答可以说有点气愤了,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叫“死搬教条”。我们不妨来一个换位思考,用相邻的两条边的长度相乘,这完全是学生在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时的真实想法,是一种客观合理的推理。以前的教学中没能出现这样的猜想,主要是由于我们没有给学生以“真探究”的平台,往往提高的平行四边形是画了高的,学生在探索前就有了老师的“启发示范”。学生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所以,教师对课堂上突然有了这样“另类”的回答,应早有心理准备。

篇10

关键词:数学;数学教育;案例分析;畏难心理

1、畏难心理的成因

1、客观上,题目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违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的现象并不罕见,教材中一些属于“思考题”的部分,“扩散”到对所有同学的要求,无形中提高了教学要求和理解难度。当然,奥数“普及”,渗透到课内外,造成“超载”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不少家长感觉如今的数学教材中,复杂的应用题、绕着弯的思维训练等很多,难度远比自己当年读书时大。《解放日报》记者曾报道,小学四年级的儿子的数学作业,经常把本科生、硕士生家长难倒。比如三年级时曾有一道题:“在啤酒节上,每买3瓶啤酒,会免费换赠1瓶。小强共买了30瓶,最后拿到多少瓶啤酒?”这道题,其实是个连环套:30瓶共获赠10瓶;这10瓶,每3瓶还可以再获赠1瓶,共3瓶;这3瓶,还可再赠1瓶;最终的答案是30+10+3+1=44瓶。这种原本只供少数优秀同学的“余兴”题,变成了普遍要求,家长不禁感叹:“脑筋急转弯,成人都想不出,孩子怎么办?”

2、主观上,小学生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开始运用新的理念驾驭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如何让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解答数学问题的程序、方法生疏,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加上低年级学生又有好动、好奇的特点,往往出现了学生能力不足以分析数学问题或不能够集中长时间注意力分析和处理数学问题的情况。

3、面对数学难题,很多学生缺乏挑战难题的决心和勇气。这是产生“畏难心理”的主要原因。数学教学就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而不能浅尝辄止地停留于活动的层面或者数学的表层。俗话说积极的人像太阳,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主观看法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就是要给孩子的心一个正确的方向,给予积极的影响。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学生智力的发展,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多想多做。俗话说:“多想出智慧”、“实践出真知”这是科学的真理。教师虽然无法代替学生思考的,但是却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进而产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多想多做,才会积极思考,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从“肯于思考”到“善于思考”是学生的智力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但是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初期阶段,很大程度上靠老师的教学态度。老师热爱数学事业,才能以饱满热情的情绪从事教学工作的精神感染学生。

2、通过案例分析看克服“畏难心理”的对策

我们课本中有很多难度适中且体现探索性、创新性的例子。笔者试以《表面积的变化》[2]为例探究克服“畏难心理”的对策。《表面积的变化》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排列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合成为一个大长方体,进而探究正方体的个数与拼后减少的面数的关系,达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图1

如图1所示,8个正方体拼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学生可以直观地感觉到正方体组合不同导致的表面积的不同。通过这种“直观”的认识,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由于空间思维能力的不足导致的畏难心理的产生。

然而直观的观察只是停留于感性认识的阶段,数学教学更要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教师可以进一步分别通过数据比较、计算说理的方式不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计算的理性精神,而且发掘通过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从算式中感悟长、宽、高越接近,表面积就越小;通过实际地算一算,使学生从动手实践上升到数学方法;动手操作若干个小正方体研究哪种拼法表面积较小,让学生操作后从外形观察,还可以通过计算验证表面积最小。教师可以通过图形、体积算式、表面积大小的数据三者结合加以论证。如图2所示,是8个正方体的拼合情况。它们的体积计算分别是:V=8×1×1,V=4×2×1,V=2×2×2,都等于8。面积的计算分别是:S=6×8-2×7=34,S=6×8-2×6-2×4=28,S=6×8-2×4×2-4×2=24,,并可以看出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所减的隐藏面积的大小(分别为14,20,24)。进而引导学生认识隐藏面积的概念,借助数与形的结合,亲手计算来理解和掌握计算表面积的大小的数学方法。

图2

至此,引发了学生探索该问题的兴趣之后,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小?学生不难得出:当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越接近时,长方体的表面积就越小。进而,执教者可以因势利导,提问12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四种不同长方体表面积变化的情况。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对8个小正方体的情形下分析问题的经验,显然对12个小正方体的分析也就更加容易和到位。

3、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克服“畏难心理”主要要主要以下三点:

1、合理安排题目难度梯度。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还要注意题目的趣味性,使儿童能够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促进学习兴趣的增长。所以,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的题目安排是必须的。

2、感情先行,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3]。推崇赏识教育。“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爱满天下。”而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通过这一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果题目没有解出来,不要有“我是学不好数学了”这样的暗示,而要对学生说:“别人能行你也就行。”“这次比之前有进步。”培养积极的自信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赏识激励学生,不要吝啬表扬的话语,要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

3、培养对于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勇于面对难题,乐于思考题目。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心理学家也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而不是负担。可见,有兴趣就有解题的自觉动力,有兴趣就有成为数学家的潜力。必须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作者单位:安徽芜湖红杨镇和平小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