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12 11:0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摄影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起步晚,发展快,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摄影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关注,而思维活跃的学生也常常以其彰显个性的作品带给摄影界一次次惊喜。专家介绍,目前我国设有摄影院系的院校100多所,有摄影专业的约200多家。他们的现状如何?面临着何种难题?来自部分高校的负责人,为我们做出了展示、回答。
啤酒广告 邸京 摄 北京印刷学院
永远的F50 许宁超 摄 四川美术学院
故宫角楼 辛志秀 摄 北京印刷学院
喻鱼 刘帮国 摄 四川美术学院
巴黎童年 刘永 摄 北京电影学院
Black pool海滩 郭杨 摄 大连医科大学
茶馆 罗小菊 摄 四川美术学院
白球鞋年代 贾雪 摄 鲁迅美术学院
餐桌前的风景 杨威 摄 鲁迅美术学院
私人空间 宋扬 摄 北京电影学院
卧室 李春光 摄 北京电影学院
教堂 赵欣 摄 大连医科大学
第一个摄影系的诞生
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
历史、现状
1984年,辽宁省摄影家协会委托鲁迅美术学院创建摄影系,1985年获准成立。摄影系在鲁迅美术学院是一个年轻的专业,但它却是全国美术院校中成立的第一个摄影系,经过了20多年艰辛努力,形成了自己的专业教学特色和优势,培养了全国第一个艺术摄影硕士研究生。
教学原则
从绘画基础的视觉训练向摄影基础的自然性过渡;
从摄影基本技能向摄影艺术表现的强化性过渡;
从摄影创作的艺术规律向摄影表现风格的升华性过渡。
学生在入学时都具备了一定的传统造型艺术的绘画基础,再加上美院浓郁的艺术氛围,因此除了本专业的相关训练以外,还特别强调关注当代、关注社会,以自我关注为方式,以摄影大师为范本,启迪和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强调学生个性化艺术语言的形成。
学生就业方向
由于摄影建系的时间早,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去各大高校任摄影教学工作,全国50多所院校有我们的毕业生在任教;还有大批在媒体工作的毕业生;同时也有很多专心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包括现在在当代艺术领域比较活跃的王宁德、阎实等。
(林简娇 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副主任)
影、视不分家
四川美术学院摄影专业
历史、现状
2000年创办摄影专业。2006年9月,已在原摄影专业基础之上成立二级学院,名为“影视艺术学院”。现有包括图片摄影、影视摄影、影视编导、影视动画等在内的7个专业方向。2003年起开始招收摄影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学生需要具有起码的美术基础,在以后的摄影图像创作中,对视觉审美的把握就显出了优势。学院经常聘请顾铮、杨小彦、王南溟等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作为外聘客座教师。
教学特色
以图片摄影为主兼以视频摄影;涵盖商业摄影、传媒摄影和艺术摄影等不同应用领域。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就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化发展方向,教师会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引导。四年级时,按照不同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行分组辅导教学。
学生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在尚未了解不同摄影类型、表达方式之前,过早地局限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只做自己熟悉的。对这类学生,鼓励其放开眼界,发展自己的潜能。另一种则相反,一直犹豫不定,认识不到自我价值。对于此类学生,教师需要帮助他们分析其个性特点和知识、能力中的优与劣,扬长避短,找准努力方向。
(吴时敏 四川美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
开设摄影专业的高校已达数百所,分类涵盖商业、纪实、观念等多个领域,以下几所院校为我们展示了各自的教学特色。
某天 王宁德 摄
历史、现状
北京印刷学院摄影教育开始于1990年,2004年将专业教育定位于“影像”。
摄影术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制版印刷技术带来的图像广泛传播,作为印刷学院的摄影教育一方面秉承这种技术优势,针对数字化教育新格局,先后购进7台1600万像素到3900万像素不同规格的数字后背和数十台各规格数码相机,以及配套的高端图像处理与输出设施。在摄影本体研究的同时,继承印刷载体优势,在专业调图、色彩管理方面与印刷接轨。
教学特色
强化艺术创新与社会商业接轨的原则,一方面沿袭高校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暗房影棚实践体系,建设起以禄莱、仙娜座机、暗房相配套的传统拍摄制作系统;一方面配备从低端到高端的数字单反相机和数字后背组成的拍摄系统,以及完善的后期图像处理、输出和色彩管理设备等。
以商业摄影、艺术创意摄影为核心,并辅之以纪实摄影、短片创作课程,将摄影、影像置于新媒体的框架之下,与现有的艺术设计、多媒体、三维虚拟、数字绘画、印刷色彩管理等专业密切联系,互为支撑,以拓展影像教育的外延。
(史民峰 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
历史、现状
中英摄影研究生教育硕士点,是由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与英国波顿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共同创建,2005年通过英国教育部门的评估而正式设立的。2006年1月开始招收第一届研究生,每班约20人。学员来自中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等多个国家,其中不乏国内一些重要媒体的在职人员,比如上海《东方早报》图片采集部主任安光系等人。
培养目标
具有良好的摄影理论基础和工作技能的国际新闻、纪实报道摄影师,以及高层次的摄影教育、研究人员。
掌握摄影与传媒行业的国际规则、能够良好地对外交流与沟通,并完成国内外媒体拍摄、采编图像任务。
教学特点
在中国硕士点学习的中国研究生,与其他国家的学生一起学习理论、一起研究课题;他们分头拍摄、独自完成作业,但是一起讨论、析辨,共享不同的文化理念和相同的社会意识资源;利用网络的优势,与在英国校本部的研究生同时开课,研究同样的课题,做同样的作业,并且通过互联网交流互动;上传照片与图片说明,讨论研究专题的主题思想和创作内容,互相评判作业完成的情况等等。
课程三步走
一年的课程分成三个学期:大量阅读、讨论,熟悉和掌握有关专业方向的现代摄影理论,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训练适应现代国际摄影环境;
根据自己研究的方向规划选题和制定执行计划,独立完成两组专题摄影(要求在第三国的陌生环境里独立完成);
在选题的基础上整理、完善,通过图片编辑和文字合成的训练,做成一本达到出版质量的书籍。
(杨晓光 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院长)
跨国办学
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
中英摄影研究生教育硕士点
印刷学院里的摄影
篇2
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全方位的优秀人才,使中国摄影艺术教育与先进国家接轨,我国的高等院校应责无旁贷地挑起高等摄影艺术教育的重担。如今,许多大学开设了摄影艺术选修课,如何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成为摄影艺术选修课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从注重技术传授转为注重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
传统摄影艺术教学往往偏重技术、技法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使得许多学生在文字功底、艺术素养方面偏弱,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当今,摄影艺术的社会功能已从形象记录和惟美的形式欣赏发展为富有社会意义、文化价值的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学术研究手段,也成为许多现代艺术家用来表达自己思想、观念的新型创作媒体。因而,现代摄影艺术教育不能局限于摄影艺术方面的知识,而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人文艺术素养的课程。随着摄影科技往高智能化方向发展,对摄影者的技术要求越来越低,但智能化的工具不能代替人脑的思考,拍摄者的观念意识才是决定作品艺术水准高低的决定性因素。人文知识、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课程,如艺术概论、美学、视知觉心理学、平面设计、文学写作、社会学等,会拓展学生的观念视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观念形成。因此,摄影课程的设置,在训练学生摄影技法、造型基本功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及表达能力,养成独特的文化欣赏方式,以及对当今信息社会的敏感反应,强调摄影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将单纯的技术型课程完全融入视觉传播的领域,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拍摄的作品才更有社会内涵和文化底蕴。
二、从注重课堂讲授转为注重实训教学
摄影艺术选修课程的教学不同于高校一般理论课或专业课的教学方式,因为摄影艺术是艺术与技术的集合体,学摄影不仅要了解基本理论,还要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在实践中熟练运用、检验理论的能力。因此,在摄影艺术教学中既要体现基本理论,又要体现学生的基本能力。这就要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实践出真知,实践第一”的观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脑、用心、动手的实际能力。要通过各种实践采风、专题创作、参加摄影艺术比赛、观摩影展、相互评价作品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们把在课内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加深理解和熟练运用,用他们的第三只眼睛去表现各种美好、感人的事物、景象,以此来培养和提高摄影的艺术素质和综合能力。如果摄影艺术课程教学只注重课堂的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的锻炼,那只能培养出只会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赵括”;如果只注重实践训练,缺少理论基础,那培养出来的学生就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后继乏力,难成大气。所以,摄影艺术课程的教学要课内课外并重,理论实践比翼齐飞。
三、加强“创意培养”
摄影艺术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所谓“创意培养”是指在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作意识的训练,把技能强化与创意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摄影艺术的本质要求。摄影艺术教学要激发和引导学生,用大脑去思考,按主题去发现,这是专业摄影区别于非专业摄影的根本所在,是专业实践教学必须达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摄影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作意识的训练,除了开设必要的创意基础课和创意理论课外,命题作业、专业采风、参加影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训练学生创作意识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实习训练课时,教师要将创意培养的内容结合到具体课程中去,尽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多举例,多示范,引导学生在勤动手的同时多思考,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断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逐步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这应成为一种经常性的训练方法。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摄影教学
篇3
我国的摄影教育从建国起即作为专业美术院校的专门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摄影专业或者摄影课程,摄影作为一种教育的同时,也作为一种丰富人们生活的工具。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摄影的独特艺术魅力和强大的社会功能已经被人们所认同。加强高职院校的摄影教育不仅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艺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对于丰富大学校园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摄影教学同时也被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渗透到校园各项文化活动中,对促进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起到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传承文化。加强高职院校摄影教育能够让学生用美的眼光看世界,这也有利于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目前高校摄影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摄影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程度不够。
高职教育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是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这一特点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教育“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的特点,这同样也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学校领导忽视对摄影教育的重视程度,甚至很多学校并没有设置摄影公共课程。
(2)摄影教育手段比较落后。
摄影教学活动中,教育模式主要都是以班级式的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导致教育质量普遍较低,教育手段不够先进,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先进的教育技术并没有在课堂中得到很好的利用,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摄影教育在教学观念、教学设施、教学机制、师资队伍上都与现代化的教育有很大的差距,与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相比明显落后,这都不利于摄影教育的实施。
(3)摄影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
摄影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形式之一。利用这一优势,必须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机制,对从事摄影教育的工作者,对学生都有明显的效果,同时也能反映出教育实质,进一步提高和加强摄影教育质量。目前我国很多评价机制都是以传统的考试方法为主,这一评价机制在实际摄影教育工作中,对于摄影艺术教育的本质无法反映出学生出现的问题,必须对现行的评价机制进行改革。
3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高职院校摄影教育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将社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以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以强大的信息资源和网络交互性、快速的信息传递性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在摄影教育中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提高摄影的教育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高摄影人才的整体水平,进而推进摄影工作的市场化发展,这将对摄影教育,甚至是我国的摄影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1)网络的优势。
现代网络技术与网络宽带是推动人类发展进入信息时代的两个重要杠杆。首先,网络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信息传递比较快捷、交互性比较强,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次,网络是信息时代最有效的获取信息的工具,开展网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分类、选取、识别、分析和加工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最后,网络具有很强大的信息资源,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多项交互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摄影教育教学质量。我国现在处于网络服务日渐完善的时代,面对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开展网络教学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摄影行业的要求。互联网打开中国的大门,这就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网络对各个领域的影响加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摄影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强大的技术保障。
(2)发挥网络在摄影教育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进行摄影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摄影人才。优秀的摄影人才的培养是发展摄影产业的主要动力,也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应尽的义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摄影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机制,完善教学的基础设施,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并大力普及摄影教育。作为摄影教育最重要的载体就是大学生。1)利用网路资源的贡献丰富摄影教学的内容。丰富的网络摄影信息资源,可以使学生获取课堂以外的新知识。因此,网络摄影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摄影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集合我国著名的摄影家资源,并吸取我国优秀摄影家和评论家以及新一代具有良好摄影天分的摄影新人的加盟,建立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和教材,可以更好地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使学生在摄影学习中感受美的熏陶。2)用网络的交互性活跃摄影教学的形式。多媒体教学手段一般都是运用超级链接、视频点播和多媒体课件等形式,这样沟通比较方便,实现多项交互,增加了教学的效果。在摄影教育中,教师应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通过建立校园网站、微博、博客等向学生介绍关于摄影的相关知识,使更多的学生和摄影爱好者进行交流。3)利用网络开放性教学拓展摄影教学的规模。网络教学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价格比较低廉,是很多人在网络上就可以感受到摄影的魅力。同时,使人们接触摄影教育的机会增多,学习更加的方便,有利于高职院校摄影教育的开展和实现。
4总结
篇4
关键词:普及;摄影教育;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J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126-02
一、为什么要普及摄影教育
(一)摄影艺术是培养学生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做为教师,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教授学科理论。我们更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能够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发展。所以摄影教育也应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培养学生德育的社会责任。
解海龙的《大眼睛》一直是中国摄影界令人称道的一副作品,曾被国内外报刊杂志广泛转载。这是“希望工程”标志性照片,这一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使得千千万万中国人为之动容,义无反顾的加入到社会福利事业当中。很多年过去了,她仍然广泛地出现于各种慈善活动的宣传画中。这幅作品,让人难以忘记这双大眼睛,她影感动一代人,影响了一代人,拯救了一代人。正是摄影的魅力让人们加入到这个伟大的事业当中。
(二)摄影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摄影可以调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学生掌握现代化的设备,比如数码相机,闪光灯,放像机等。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多,尤其是文科学生,真正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很少。但是,在摄影教育当中,他们可以动手拍摄照片,冲洗照片,并要对相机,灯具进行正确的设置。在接触了数码摄影之后,他们又需要通过计算机进行照片的后期编辑,这又提高了他们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在摄影学习的过程当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也让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其次,摄影可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沉迷游戏,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使得学生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这种现象对校园学习以及校园生活的和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摄影教育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共同的志向和爱好下,大学生需要经常外出开展摄影活动。这种摄影活动的开展,不同于学生外出旅游,他们需要用心去感受自然,在这种审美体验中再将自己的创意转化成凝固的影像。此外,他们需要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共同面对吃住行等问题。在集体主义的熏陶下,在自然美转化为创作美的过程当中,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受到了一次极好的锻炼。
(三)摄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有其独特的魅力。虽然最开始摄影是一些画家为了绘画的需要而发明的。但是,摄影一经出现就表现出了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与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相比较,摄影作品的产生并不需要很深的专业基础。很多高校影展中的获奖作品,并不是从事摄影专业的学生所拍摄,他们接触相机的时间并不长,对相机的掌握也不很熟悉,但是他们善于观察,乐于创作。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在别人的眼中司空见惯,但是他们却记录了下来。一副好的作品就这样产生了。因此,大学生很热衷于参加到摄影作品的创作中。我所在的高校,每年都会举办几次全校性质的影展。影展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咨询怎么加入到摄影课程的学习中,我们的摄影社团也越来越庞大。总的来说,摄影有较低的技术门槛,但是却有这极高的审美价值,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艺术创作中。
二、对普及摄影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摄影教育在高等院校开展的现状
首先,虽然很多院校的艺术系和新闻系把摄影列为专业课,但还有很多院系没有把摄影列入必修课,一些高校的少数专业则只把摄影作为一门选修课。
其次,师资队伍匮乏。在河南拥有摄影专业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仅有河南大学一所,且每年只有20个左右毕业生。再加上有很多毕业生都到企业里谋求更高的工资或者独自创业,导致师资极度匮乏。
第三,教学器材不够完备。由于摄影专业对于专业器材的依赖性比较高,再加上数码相机、座机普遍价格昂贵,导致学校都难以拥有高质量和数量充足的摄影教学器材。
(二)选修课的开展
首先选择难度适宜的教材。教材是学生的第二个老师,教材的选择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在教学时,选用的是复旦大学颜志刚教授编写的《摄影技艺教程》,该教材深入浅出的从相机的原理与使用开始,再到数码后期,黑白暗房,语言通俗易懂,机构清晰。同时,我们还自编了实验指导书,用来知道学生们在实践课上的实验。
其次在教学中,注重知识性、趣味性。摄影选修课有别于摄影专业课,我们应该在教课的过程中,注重摄影作品的赏析,把最新的理念和技术高速学生,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增强他们对于美的评价能力和发现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地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从身边发现美,从而促进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最社会的热爱,树立积极地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三,注意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摄影教育的普及不应该像摄影的专业教育一样,从基础开始,面面俱到,循序渐进。由于受到教学课时的限制,我们必须舍弃到一些内容,从中选择一些实践性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会用到的知识进行重点讲授。和专业的学生相比,非专业的摄影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功利性更强,加入我们的教学过于侧重理论,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觉到摄影的门槛高,理论难懂,从而退却。所以我们要从实践中引导学生,让他们感到有所收获的同时,再从理论上对他们加以指导和提高。
第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影展,包括学校举办的期末作品展,以及高校、社会组织的摄影比赛。积极参加影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参加摄影比赛的过程中,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作和思考,尤其在获奖的时候,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肯定会更加激发他们学习的学习兴趣。
(三)摄影器材必须充实
纵观大多数开设摄影课的大专院校,摄影器材缺乏是阻碍摄影教育普及的重要因素。虽然学校和系部有扩大摄影教育的想法,但是由于器材只能满足极少数课堂的需要,所以不得不放弃想法。器材使我们普及的物质基础,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没有物质的准备,我们很难去实现我们的愿望。
(四)组建有影响力的摄影团体
高校学生在校期间,课余时间较多,有的学生,上网、玩网络游戏,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首先,摄影社团的定位要准确。摄影社团活动的开展,主要就是促进摄影教育的普及,社团的作用是为学生创造一个交流的机会,为摄影爱好者提供创作的组织和辅导。其次,要降低社团的门槛。过去有的高校对社团的门槛设置偏高,对成员有专业水平,以及器材方面的要求。但是,要想加快摄影的普及步伐,我们必须降低社团的门槛。没有单反,卡片机一样能拍出优秀的照片,没有卡片机,我们甚至可以用手机进行拍照。因为我们谈教育的普及,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够有的专业水品。最后,要有固定的活动。社团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够组织活动,所以摄影社团也必须以活动调动成员的积极性,营造温馨的气氛,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社团要想发展,必须有一些特色的活动和固定的活动。比如,每周都可以召开一个经验交流会或者评片会,每逢假期组织成员外出创作。只有这样才会把会员时刻凝聚在周围,同时吸纳更多的人参与到摄影的学习中。
篇5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原有的摄影教学张扬技能,追求标准化的答案与思维模式,抑制了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致使人文精神失落、价值理性渐微。网络传播和数码摄影改变了摄影与传播技术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了新闻教育环境的革命性和先进性。我们应该在摄影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现代传播技术的传授,又不能忽略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以及加强对新闻与传播本质意义的理性思考,更要发挥摄影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1 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
1.1 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内涵极其广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国家地域都有着不同的诠释和诉求,属于历史范畴的研究内容。我国《辞海》中就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由此可见,人文精神体现着以其发展为需要的价值观、情感和素养等等,是体现关乎人的心性完善和成长与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的内核的东西。
1.2 什么是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其实质就是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阅历经验与智慧精神(即人文知识),进而培养他们对自己、他人及环境的人文理解与人文关怀的意识和能力,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受教育者身上的人文需要,并最终促使他们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树立起高尚的人文理想,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的教育。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人文教育旨在使人理解、体验并掌握人文知识,激发人们的审美能力、对话意识与博爱精神,以增进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了解与把握,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和审美观,进而指导人们能够在改造物质世界、建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沿着合乎人道的方向发展。
2 当前摄影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现状与新闻摄影中人文关怀的把握
新闻摄影中人文关怀被高度重视,社会开始关注弱势群体,开始关注普通百姓,摄影记者把握时代脉搏,把镜头更多地对准了身边的生活。作为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他的基本素质就应该多一些人文精神。但是现实社会的事实并非如此。有人认为“中国教育发展的最大危险是人文精神的缺失”。这并非危言耸听,从“硫酸泼熊事件”到“马家爵事件”,不正是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吗?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开始侵袭大学生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正在不断受到剥离和“沙化”,原本郁郁葱葱的人文绿洲大有变成荒漠的危险。
3 摄影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的关系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摄影和人文精神是没有关联的。因为,人文知识和摄影知识的学科性质互不相同,各自具有各自特定的价值取向,所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只能在这两类学科中分别得到培养和发展。然而,通过我们对摄影学科的许多内容和方法仔细分析后就不难发现,人文精神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人文学科范畴之内的。我们对科学的探索及其发展,并不局限于研究对象本身所发生的进步和变化,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摄影与人文科学从来都是紧密相联的,纵观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科学成就都是科学家在沉湎于情绪上的高度审美体验中而产生的,这样的科学家具有的不仅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而且具有更深刻的人文思想和人类终极关爱的价值观。所以,摄影科学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人文科学的大力影响,在此基础上,摄影教育一定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我们要不断挖掘摄影教学中的人文价值,使之与科学精神构成双向互补、两者平衡、协调发展。不能让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不能成为化学教育的唯一依据和目的。以此在摄影教学中达到追求艺术的高度、实现价值的完美统一。
4 新“生态环境”下,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实践探索
(1)从摄影中培养人文精神。在摄影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理想和良好的人文精神。摄影教育作为一种学习美、感知美、创造美的教育活动,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摄影教育首先是以美的作品、美的形象、美的情感为特点而区别于其它的教育,是以艺术形象的陶冶、情感的交融,使人心灵美好,人格高尚的。摄影教育正是通过充满情感的艺术形象,从感情上打动学生,感之以形,动之以情,然后才能晓之以理,达到提高学生审美理想的目的。
(2)在新闻摄影中运用人文精神。在数字图像和网络传播的时代,摄影记者不论用传统摄影或数字摄影的拍摄方法,还是电脑处理图像方法,除了技术层面的品质控制外,都要涉及到新闻内容的问题,涉及到人文因素和人文关怀。在科学不断进步,在图像时代的今天,新闻摄影教学如果没有传播技术和人文关怀两手都抓,缺少投入新闻文化本质意义的理性思考,那么很多读者可能会迷失在炫目的器材及技术中而导致新闻文化的枯竭,乃至人文精神的枯竭。 理想的新闻教育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下转第17页)(上接第13页)神。从新闻摄影教学的理念上,我们要使学生懂得如何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发展,要着重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作为一名未来的新闻摄影工作者,首先要学会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讲述人间的故事,去传播人类的文明,去引导社会的进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卡莱教授认为,新闻学的学术来源于人文科学和人文类的社会科学中,它同政治、文学、哲学、艺术和历史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新闻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在与新闻与政治的联系中,让学生理解民主生活和民主机构;在与哲学的联系中,帮助学生正确的树立自己的职业道德基准;在与文学的联系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在与艺术的联系中,教会学生掌握捕捉完整的视觉世界的能力;在与历史的联系中,使学生能够建立起自己的自觉。同时,在学习新闻摄影这门课程上,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要求就是让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一个自选的摄影专题报道,让他们深入生活去挖掘题材,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这样做有益于使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作为新闻摄影记者应当是一种有生气、有灵性的信息提供者、舆论引导者以及文明传播者,而决不仅仅单纯是“信息商品”、“传播中介”、“物化媒体”。有益于学生更能倾注自己的感情和理解去看待所要表现的主题。
(3)通过营造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形成尊重、友善、关心、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
5 结语
摄影教学课程是一种人文教育,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师必须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出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思维技能,多给学生提供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思考、鉴别、讨论、判断、体验等方法以及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比如电影、电视、录像、访问、参观、参赛、影展等多种形式,以增加学生的形象感受与实践能力,提高其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卡莱(JamesW・ Carey).国际新闻界,2002(3).
[2]钟新.国际新闻界,2002(5):38.
篇6
关键词:摄影教育;非艺术专业
一、有利于提高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知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课题。学习本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可是随着就业压力的逐年递增,同学们学习的不再是喜欢学或者想要学习的内容,而是不得不学的内容。摄影可以将生活中的高兴的瞬间和美好的瞬间使用技术手段客观的保存下来,这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达到的,当生活中出现令人悲观,难过的事情的时候,优秀的摄影能作品就像雨后的阳光一样将这些阴霾统统赶走,将作品中的高兴和美统统释放出来,从而达到愉悦身心、调节情绪的目的。同时摄影在教学过程中,又是最适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可以充分的建立适宜的教学氛围和情景,将理性知识可以很容易的融合到感性的,直观的教学信息当中,使同学们在视觉享受中,学会观察环境,学会分析视觉元素,学会理解摄影作品中的所包含的意境,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需学习的内容。
二、有利于培养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是指对艺术知识的了解程度和修养,是一个人精神世界丰富程度的重要内容。由于艺术素养在学生就业时不属于门槛类要求,在工作以后也不会在工作过程中有直观的体现。故而在现代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艺术素养并非作为非艺术专业学生必须或者应该具备的能力。而艺术素养在培养过程中属于即耗费人力物力,又不能直观体现的“鸡肋”。渐渐的在非艺术专业课程体系中,鲜有艺术素养相关课程的开设。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旺盛,对艺术素养的需求和对学生进行艺术素养培养的必要性日渐突出。而在当前学分制的教育体制下,学分紧张的情况下,开设大量的艺术类课程显然也是无法实现的,这时急需一门既可以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又可以不需要大量课时和学分的课程。摄影正好可以满足此要求,它既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又可以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融合大量美学、光学、文学、色彩、摄影史、认知心理学等诸多美学相关内容,将他所独有的瞬间永恒性发挥到极致,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认识生活中的美,发现生活中美,从而间接的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正是艺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有利于培养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创新是当今社会的核心驱动力,对于我们今天的大学生来讲更是如此。首先,对于创新思维的能力第一要素就是需要一个活跃且富有充分想象力的大脑,但是现在非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大多数的内容都是一些逻辑的、理性的和推理知识的认识和记忆,根据斯佩里左右脑分工理论,这样一些知识主要调动人的左脑来进行工作,对于负责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像、灵感、顿悟等的右脑来讲,对人脑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显然对于创新是很不利的。摄影正是一门包含空间、美术、视知觉,想象力,灵感等内容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即开发了同学们的大脑,又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四、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我价值的认同
由于如今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极大的丰富,人们的追求也日益多样,人们所担负的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或者挫折也与日俱增,大学生更是如此。当大学生从高中到大学,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在高中所具有的优越感和自我认同感日渐消磨,而摄影的普及,以及它天生所具有的既光鲜亮丽,富有内涵的作品表现形式,又具有的技术门槛低,可以很快的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保留下来,并且相比其他的艺术形式,摄影具有的创作灵活多样,更容易完成一幅优异的作品,获得别人的羡慕与赞赏,使心中的自我认同感逐渐提高。
五、有利于树立非艺术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篇7
Ling Guizhen; Liu Yong
(College of Design Art,Nanhua University,Hengyang 412001,China)
摘要: 本文通过对摄影风格与绘画进行比较,以及摄影艺术的本体性及边缘性的美学理论探讨,来研讨当下摄影课程的教学方向与手段,力图避免高校摄影课程在素质教育中过于空泛,或在专业教学中过于经验,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思考,期望构建一个自由与规范相结合的,凸显人文精神的摄影课堂。
Abstract: Through comparing with photographic style and painting and discussing the aesthetic theory of noumenon and interdisciplinary of photography, this paper wants to study the direction of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and means of teaching, to avoid the too vague Photography courses in quality education or too empiricism in professional teaching. By thinking of the above aspects, the author wants to build a photography class with Humanistic spirit which combining classroom freedom and regulation.
关键词:摄影 绘画性 艺术性 摄影艺术的本体性及边缘性
Key words: photography; painting marxism;characteristics of arts;noumenon and interdisciplinary of photography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243-02
0引言
大学不仅是培训人拥有劳动技能的地方,更是解放人思想和释放人自由之精神的地方。他的最终形式是人类独立的自由的精神家园。高校的摄影教学,是学生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的体现之一。在综合性大学,摄影常常作为一门素质教育的选修课,起着培养美学品味、提高审美水平的作用。因其无需较高的手绘基本功,使学生在技术层面上学习美学的难度大为减轻,深受非美术类学生们的喜爱。同时摄影由于跟绘画雕塑、艺术设计等关系密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艺术创意,他也受到美术专业学生的欢迎。学生也非常喜欢这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于学习。
1现状
然而当下的大学摄影课教学,无论是专业教学,还是素质选修,基本都是相机的结构与功能――然后进行作品赏析――最后安排些基本功作业和专题作业就完成课程了。同时因为摄影课时非常短暂,所以我国高校摄影课程普遍存在简易化模式化的趋势。
教学生使用相机并不难,但培养学生拥有全面的摄影语言非常难。我们也的确面临着一些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单单从技术层面上看,大部分学生使用小型自动数码相机,无法进行更多的语言训练。虽然艺术专业的学生拥有单反的比例会高很多,但同时他们拥有更多的图形处理软件,从而他们关注和迷恋数字软件对摄影后期加工。然而这些都不是阻碍我们摄影教学应具有的学府高度的根本原因。反而是我们教师在摄影教学方面看,很容易忽略从艺术学、美学角度与纯技术理论相结合的角度去实施我们的学府目标――释放学生的自由精神,因而我们的摄影教学达不到摄影教学应有的深广度。
2加强的方向与方法
要达到学府对素质教育要求的自由高度,摄影教学可从摄影理论与实践、摄影美学与摄影教学结合等方面予以加强。
2.1 将摄影放置在大美术的情景下与绘画的横向比较教学摄影的归属应是一个美术范畴,在摄影史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其跟绘画有着割舍不断地联系。通过在横向与其他的美术门类进行比较,探讨摄影艺术的自律性及与兄弟艺术的联系性,能提高学生理论修养的,丰富学生的摄影创作手段。
美术的特性具有造型性、视觉性和空间性,在平面或三维空间塑造形体、创造可视性的艺术图像。绘画具有瞬间凝固或静态的特性,与摄影关系最近。所不同的是媒介材料。摄影以纪实性语言特性见长,深受美术的现实主义、写实风格等影响。如人像的“三角”造型光,就来源于荷兰大画家伦勃朗的灵感;20世纪最杰出的摄影师一一法国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先生自幼学画,深受超现实主义绘画影响,以“决定性瞬间”的优秀作品,被称为是现代纪实摄影的奠基人;美国风景摄影大师、世界环保运动的先驱者安瑟・亚当斯以对风光摄影的独特理解而闻名于世,发明了“区域曝光法”,重视后期制作,主张比客体更重要的是表达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摄影史上的“画意”摄影和纪实摄影等,都深受绘画艺术的影响,从而产生了许多流派风格。
无论是绘画中现实主义的典型瞬间,超现实主义的怪异、印象主义的斑斓颗粒、结构主义的黑白灰、表现主义的粗犷、后现代主义的兼收并蓄,都非常直接的影响着摄影流派的产生。摄影与绘画在互相交融中嬗变。摄影与绘画类似,尤其当代的艺术形态是一种包容性、多元化的,这使得绘画与摄影的交融更为普遍。
从媒介材料上看,摄影也有绘画的不可复制性,摄影是光与影的色彩交响的瞬间组合。摄影通过光化学反应,或则数码等成像,极具感性特征,是主体和客体的空间交融。而光影的开合,是选取最具意味的一种决定性瞬间,使摄影又有着唯一的时间性。从而摄影也就具有艺术应该具有的唯一性(不可复制性)原则。随着摄影审美观念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利用新兴的图形软件,代替了繁琐的传统暗房,使图像后期“剪辑”变得更加自由、方便和更具创意。
在这一单元中,可以结合美术与摄影的共同点,引入三大(色彩、平面、立体)构成重点讲授构思构图、色调构图、风景人物静物等专题;同时,将美术与摄影碰撞交融所产生的流派风格等,融合在纯粹的技法传授中,使学生具有更开阔的眼界。同时建立一个完善的学科体系,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富有逻辑的思想平台。
2.2 摄影艺术的本体性解说美国曾有号称“F64”的摄影团体,以取消虚实相间的语言为特征,主张摄影应该用“F64”这个相机最小光孔来纪录。这种流派的产生,是以相对主观的艺术存在为背景的;它的极端性,实际上也是主体的一种主动选择,一种有意为之或有意不为的价值判断:强调科学与美的结合,以反抗摄影过分接近美术。摄影史上的“画意摄影”流派曾是主流风格。反对者大都用摄影的纪实性来把握本体特征,反对摄影成为美术附庸。
美国先前有号称“F64”的摄影团体,其特征是消去虚实相间的语言,认为摄影要使用“F64”相机的最小光孔进行记录。此流派的诞生背景为相对主观的艺术存在,其极端性,本质上为主体的一种价值判断:有意为抑或不为。注重美同科学的融合,在很到程度上反抗摄影去靠近美术。“画意摄影”流派先前为主流风格,在把握本体特性时,反对者采用的均是摄影的纪实性,并不认可摄影就是美术的附庸。
摄影和美术有联系亦有区别。摄影美学的的范围在于探究摄影本身语言特征与其艺术规律。
由于艺术思潮的推进以及数字时代的到来,风格和流派的代名词已悄然成为典型性的瞬间艺术,艺术图像也在日趋多样化。同美术相似,摄影能体现类似解构主义、超现实主义……,还能在摆放对象前构思设计进行摄影以及后期的特别处理。计算机技术软件让此种摄影具有可行性,以及更为逼真的视觉效果。此类观念性图像拥有可预见和计划的特性,同时,与当代美术那样,摄影所体现出的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所以,艺术摄影是拥有纪实性或观念性的图像信息,具备清晰灵活的艺术形象。
摄影自身的语言特性是用瞬间曝光成像来形成静态的二维图像。法国摄影大师布勒松认为,绘画构图是制作构图,摄影构图是剪裁构图,而且,是在瞬间中决定的。这是二者的实质不同。他提出了著名的“决定性的瞬间”一说。他解释说,所谓决定性瞬间,就是当一个事件展现它的意义时,摄影师在顷刻间认识到这一点,同时严格地组织形式并准确地将它表达出来。当然,这个瞬间是相对而言的。即使摄影具备极短的时间到相对较长时间曝光的感光,然而均为在时间里的一段流逝,但是短时间的感光最具备广泛性,因此,能够使用决定性的瞬间,从而将原先的诸如“典型瞬间”等类似的表述替代掉,从某种角度看,更拥有兼容性。它包含纪实摄影、艺术摄影、观念摄影等在内。决定性的瞬间,体现出摄影语言的本质特性,一是语言特性;二是摄影者自身修养、眼光、技巧、个性等在这个瞬间中的登场亮相。没有后者,就不成其为艺术摄影。
摄影有着惟一的本身语言,其光圈同速度的结合,能够发生虚实快慢的不同变化。在快门上,控制时间的快慢,出现对比的影像;调节进光口径的大小,可对空间的清晰深度进行约束。选择不同的镜头,能表达不一样的图像视角。即便是最普通的素材,通过后期的制作也能表现出灵活的图像。若凸显胶片的颗粒性,会带来冲击力。若摄影构图剪裁具备可塑性,通常可让素材变成好片。摄影的奥秘更在于巧妙地组合光影造型元素,摄影的内在魅力的展现充分与否,同接近此类语言特性的图像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在分工细化的当代,具有不同门类的职业摄影师,在发达国家中,一些摄影公司可细化到专门拍摄诸如皮具等的广告摄影师。各专题的摄影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对之进行研究均能通过微观的美学理论,可见,摄影体现出其特定的独立性。
总而言之,艺术摄影用决定性瞬间(摄影前期最关键的环节)的曝光成像,使静态的二维图像得以产生,然后通过后期的暗房制作,进而塑造灵活的图像,以传情达意。我们可说摄影是内在世界在外在客体上的投射,抑或为内在主体与外在客体的根本统一。
在此环节上,我们要注重对摄影本身规律的把握,分析典型作品,从深层次上升华学生对摄影语言的理性与感性认识,同时借助摄影艺术的大众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摄影兴趣。
2.3 摄形的边缘特性探讨摄影的边缘性,体现在它作为实用工具的边缘性,和它具有边缘学科的交叉性两个方面。
摄影有成为艺术品的可能性,也是因其具有边缘性。毕竟在当下摄影还是记录用的实用工具。就像农业时代的绘画一样,在满足实用的一般技巧上,是比较简单的。不是所有的摄影记录都具备艺术性。一个单张的照片可以是新闻、一张肖像、艺术或纪实,可以是它们之中的任何一种、或它们的全部,或什么也不是。
摄影的纪实性穿梭于艺术摄影与新闻报道两种领域,具备边缘性图像的特征即无所不能的实用性,或多重性质。接近艺术摄影的是具有较强艺术性的图像;而接近新闻报道的为拥有较强记录性的图像。观念性摄影图像更具备纯摄影艺术特性。一个单张或为纪实摄影或为艺术摄影。相对于美术来讲,同摄影照片而比,绘画雕塑成为艺术品的可能性更大。
最广泛的纪实摄影,假如其兼备艺术性和纪实性,则更能展现生动力,传达感人的视觉效果,不仅可以传播信息,其自身有具备审美价值,词种图像可谓摄影艺术。正如布勒松所说,艺术摄影要尽量让形式服从主题需要,讲究光线、构图、影调、色调、虚实等审美规律。
摄影的文、理融合的学科性质是其又一个边缘特性。摄影大多都需要图像和设计等的交融。设计艺术同数字图像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性,摄影图像数码制作与广告设计共享着图像制作、演示、图形管理、模拟传统手工绘画、光盘刻录以及数码照片输出系统等。
摄影艺术作为边缘学科并不代表其必须依附在一种形式上,或称其为非主流的艺术,这只能表现出摄影存在横跨多学科的特性。例如艺术设计,它就是一种边缘学科。摄影的边缘学科性,在于它共享绘画的一般美学规律,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视觉语言形式,有它自身的一定规律。摄影师要想得到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作品,需要具备美术学、美学、文学、心理学和印刷制版、软件处理等相关理工科学知识结构,同时要求我们能够刻苦的付诸于实践。
摄影所具备的边缘性,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其能够成为实用工具的边缘性;二是摄影拥有边缘学科的交叉性。
3结束语
在数码图像器材占压倒性优势的时代,传统摄影理论必须变通是肯定的事实;当今,数码摄影作为数字图像主流之一,对旧有媒介图像是极大的挑战甚至于更替。价廉物美的小型自动数码相机,使摄影完全大众化。在这个图像泛滥的时代,什么是好的摄影?摄影是否一种艺术?如何把握好这门艺术?这些是新时期摄影素质课程中不可或缺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夏放.摄影艺术概论[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4).
[2]顾铮.国外后现代摄影[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2).
[3]邱华栋,杨少波.世界摄影大师108将[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4).
篇8
[关键词]摄影素质教育人才综合素质11项现代人格因素培养
在现今的高校,大学生的一大弊端就是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已成为一部分学生的通病。这个通病充分反映了“应试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智能开发,由重专业技能学习转向重综合素质培养。探索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性人才的途径和方法,这已成为学校尤其是高校所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一、引言
自从1995年12月中国第一所全日制本科专业的摄影学院在北京电影学院建立,标志着中国摄影教育开始走上试图按照摄影艺术学科自身规律,建立系统化、专业化、正规化的摄影艺术教育体系的新阶段。尽管摄影艺术还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列入国家学科目录,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摄影艺术专业教育与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开始步入了正规的、高层次的发展路途。即使如此,从当时的中国摄影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来看,摄影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主要还局限在专业教育的范围内,在以美育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教育方面,摄影还远没有被利用起来。1999年6月,中国摄影权威报刊《中国摄影报》刊发了“新摄影教育观――摄影作为人才素质培养的手段”一文①,提出:如果能够打破传统观念,把摄影从专业的、纯艺术的框框里解放出来,放到培养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创造力的层面上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摄影教育在开发培养人才智能素质和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媒介所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显然,这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摄影教育了。于是,相对于摄影专业教育的摄影素质教育便同步纳入了中国摄影教育的发展轨道。
摄影素质教育以着重开发培养人才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是当前中小学乃至高校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新的途径和培养模式。把摄影教育纳入人才素质培养的轨道,旨在拓展和重视摄影在传统的以音乐美术为主导的艺术教育中的功能及独特作用。“这种艺术教育截然不同于偏重于艺术技能训练的传统艺术教育,这种艺术教育旨在提高人的综合文化素质和人格,并尽量把审美规律和艺术创造精神贯穿到师生的言行和整个教学活动中去”②可见,艺术教育它不仅仅是各种艺术门类(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摄影、书法等)的审美教育,还包含了能容纳美育全部精神的艺术化教育。因而,摄影的艺术化教育的实质就是人的素质教育,它在挖掘视觉和右脑潜能,健全思维能力,促进智能和个性品质健康发展,具有一些其它艺术种类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纵观国内迄今为止已经发表的摄影素质教育研究主要文献,通过对一些代表性文论观点的阐述分析,可以看到摄影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总体概貌和发展走向。
二、摄影素质教育思想的萌芽
在初始期的研究中,写作于1995年的《试论高校摄影教学的误区》③一文,针对国内摄影教学的现状,批评重理论知识灌输轻实践操作的摄影教学误区,强调了非摄影专业摄影教学应以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思想。在教学上向学生提出了“摄影(暗房)是成才的‘敲门砖’”,并开始引导学生在教学中注意挖掘和培养有关的人文精神素养。
1998年11月全国高校首届摄影教学研讨会上,提出了把创造性思维作为高校摄影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层面,更进一步强化了高校摄影素质教育的思想。
三、摄影教育与人的智能开发
以前的摄影教育只是偏重于艺术感觉方面能力的培养,或者类似于劳技课的技能训练。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摄影教育,包括在大、中学校开设的各类摄影课程和摄影教学活动,发现它除了具备一般的艺术感觉训练与技能以外,还与人才素质培养具有一种天然的、符合逻辑的互动关系,作为一种极好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手段。1997-2000年期间,笔者在《新摄影教育观》《摄影教育与人才素质培养》④等文中对这种关系作了全面、系统地开创性研究,提出了关于摄影素质教育的一些基本观点:把摄影教育纳入人才素质培养的轨道,旨在拓展和重视摄影在传统的以音乐美术为主导的艺术教育中的功能及独特作用。摄影艺术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觉思维和与之紧密联系的创造性思维。学习摄影能有效地开发培养人的直觉思维,并促进创造性思维等全方位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健全和提高直接促进了智力的发展。由于摄影具有易学、易会、易见效的特点,借助摄影去开发和培养人的智能素质与个性心理品质是有效和可行的,也是其他艺术媒介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因而具有独特的功效和价值。
四、摄影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
摄影在人的素质培养上的独特作用,还体现在人的内在身心品质与精神方面,诸如兴趣、情感、意志、成就动机(成就感)等因素,表现为人格、气质、修养等人文素养和品质。
1.摄影与兴趣品质
兴趣是主体(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健康高雅、广泛深刻、稳定专一、积极有效,往往是衡量一个人兴趣品质的标志,一个人的兴趣品质又往往影响这个人心理智能能否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学习摄影能引起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儿童早期的兴趣可能对他未来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开发儿童的兴趣将是教育的先导;摄影也是中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它能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紧密结合起来;在大学里开设的摄影选修课(艺术教育),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而“傻瓜相机”(具有不同程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相机)的出现,这为摆脱复杂技术基本功的纠缠,尽快进入有利开发心智诸因素的“艺术”训练以及全面释放人的创造力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专业学习另当别论)。从摄影的特点和活动规律看,摄影活动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人的兴趣培养起着积极作用:其一,探求课外知识,增加见识的兴趣;其二,增强人们关注人生、热爱生活的兴趣;其三,增加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政治的兴趣;其四,加深人们对文学和其他艺术的了解及学习民族民俗文化的兴趣;其五,促进人们的创造精神,满足人们的创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广泛而深刻必然会带来知识的渊博。学习摄影,参加摄影活动不仅有利于良好兴趣品质的培养,还对知识的积累、科学文化素质的增进有很大的帮助。兴趣是成功的内在动力。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说:“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如果一个人的兴趣广泛,眼界宽广,他可以从多方面得到启发,这就有助于促进他的创造性态度的发展。
2.摄影与情感品质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表现在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所呈现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而满足就是一种满意感、心地安宁和与所有的人和谐相处的感情。在人的面部至少可以看到六种表现内心感情的情绪,它们是:快乐、惊讶、恐惧、悲伤、愤怒和厌恶。摄影艺术离不开活跃的情感因素,摄影教育对培养优异的情感品质具有独特影响和作用。由于照相机快门瞬间按动的操作特点,容易即刻实现人的情绪感情,比如,高兴起来拍照,咔嚓一下“所想即所得”,所以,较之其他艺术媒介表现情感很有自己的特点。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情感品质的培育和发展具有阶段性,在各个不同阶段,摄影活动对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培养所起的作用是互不相同、各有特点的。儿童阶段,拍摄者由于思想的不成熟和情感知觉的不稳定,表现出的往往是一种很主观的、以感情为基础、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儿童使用相机时,是独立的、不受限制的,是主观的、也是坦率地,并通过取景框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指导者或同伴以适当的限制(指导)和榜样性的示范,可以帮助儿童学会用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感情。如果儿童受到过度限制,或者别人不让他们公开表达他们的感情,比如受到技能(包括绘画和乐器)上的限制或家长和老师要照自己的意愿要求这样和那样操作,他们就可能感到压抑而掩饰他们的情感,这样就容易引起严重的情绪问题。少年阶段,拍摄者在感情上仍然以自我感觉为支柱,但是已开始更多地依赖抽象的思想和内心情感,能够控制情绪并且和思想相互作用。感情加强思想,思想反过来又加强感情,并以一个社会参与者的身份进行交流。由于身体情况的变化,内心情感的表现微妙而敏感,还具有深藏感情的倾向,他们不大流露具体的喜爱情感而是通过社会的相互作用来表现。参与摄影活动,能为少年拍摄者找到“通过社会相互作用”交流感情和思想的中介――照相机,通过社会的相互作用和微妙的外部行为表现内心情感,这比在封闭的、更多的是主观表现的“空间”里寻求情感释放要的状态要理想。青年阶段,拍摄者倾向于以个人喜爱的方式来实践他们的社会和知识技能,并且关心他们自己的感情和智能。这是一个探索更亲密的关系的新的情感依恋的阶段,拍摄者感情表露大胆而富有激情,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依附于世界,情绪表达的艺术媒介丰富而多样。摄影艺术媒介则为他们的激情与理智找到平衡。在这里,“摄影家(者)内心情感通过艺术形象升华为艺术感情,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包含着更为丰富的更加深刻的社会内容,具有寓热于冷的情感表现特点。”⑤解海龙的希望工程系列摄影,表现了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炽热的人道主义情怀,但是他的一片深厚爱心是隐藏在照片背后的。如果拍摄者感情太强烈外露,缺乏冷静,势必影响摄影创作或报道的活动。摄影这种独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能力,不仅有利于摄影活动,也是一个当代青年寻求全面发展的情感世界里所不可缺少的。
3.摄影与成就感品质
成就感反映在教育心理学上就是成就动机或成功欲。成就动机,简言之,就是要求获得高成就的欲望,以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量。在教育上强调成就意识的意义,就在于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尽管成就动机被认为是相当稳定的因素,但是它也可以通过经验和学习加以改变。在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对摄影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摄影学习的过程中容易激发成就动机和实现一定的抱负,愿望和结果比较容易统一起来。例如学生进摄影暗房学习传统的照片冲洗制作,学习结束后,他们是这样谈论所获得的成就感:“初进暗房,虽然神经有些崩紧,但同时又有一种优势感和成就感,好像要完成一件别人不能完成的大事一样。”“至少底片上是有影子,有图像了,证明我还是成功了一点……这份喜悦已盖过了‘拍得是否好’这个念头。”“成果尽管是微不足道的,但也足以满足一个学子的小小的成就感了。” 初进暗房冲洗胶卷,操作并不复杂,但寄托了每个初学者的成就意识。只要操作规范,就能立竿见影地实现自己的“成就目标”,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些微小的成功欲不断地被激发、被积累,就大大提高了其抱负水平和成就动机,为学生们增强信心,战胜困难,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提供了内在动力。虽然初进暗房的“成就感”极大地推动了学生学习摄影的积极性,有的还为此走上了专业的道路,但是,由于摄影易学难精,许多学生越到后面困难越多,失败也越多,成就感不断下降。究其原因,教育心理学的解释是,个人主观的估计或愿望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个人的实际成就,过分强烈的成就动机反倒不利于最佳成绩的获得。适度的成就动机的具备,是在各个领域里取得成就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如何善于自行调节成就目标(抱负水平),建立一种适度的成就动机,是摄影教育和教学活动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4.摄影与现代人文精神
在传统的摄影专业教育体系中,涵盖了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全部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摄影活动和流程。摄影后期制作在传统胶片摄影中以暗房技术工艺为代表,在现代数码摄影中则以计算机软件基础的“数字暗房工艺”为标志。暗房技术作为传统胶片摄影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专业技能性很强的工作。长期以来在各高校的专业摄影课程教学中,暗房技术一直作为完善摄影技术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专业实验项目。现代数字技术对传统胶片摄影的冲击和影响,直接导致了传统暗房技术即将退出实际应用的市场。但是在目前全国高校摄影教育体系中继续保持着传统暗房技术的位置,一个重要的考量是专业层面的,仅以此还是引起了许多争议:“去”还是“留”?传统暗房技术的生存与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如果把暗房技术教学与现代人文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改变以往单纯为学做照片而做照片,力图通过暗房技术这种传统的手工制作实验,去锻炼和培养蕴涵其中的现代人文精神素质,这就为摄影素质教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研究方向,也为传统暗房技术教学开拓了新的发展前景。
把传统暗房技术教学与现代人文精神培养联系起来的想法和研究,是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研究总结表明,这种新型的传统暗房实验课所着重开发培养的所谓现代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精神和能力;二是充分展示自由和个性的创造精神和能力;三是将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专业科学精神与感性体味、完美追求、辨证思维、灵感顿悟等融为一体的人文综合素质;四是坚韧执着、战胜困难、超越自我、肯定自己的现代人格精神。
传统暗房技术教学的“起死回生”,不仅可以为高校人文精神培养提供一个新的手段和途径,也可以为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提供示范和发挥作用。从理论意义上讲,与其说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创新,不如说是在试图寻找和表明摄影和摄影教育在学术上的新的深度和高度,无论在人才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问题的研究或是在摄影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方面,都将是一种新的尝试和突破。
5.《黑白暗房技术》与11项人格因素
浙江大学迄今为止仍在开设教学的摄影选修课――《黑白暗房技术》,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实践(实验)课程。《黑白暗房技术》实验课程具有高度的实践性、独立性、思考性的特点:一方面,学生对自己动手冲洗照片的好奇性和浓烈的兴趣以及暗房技术的审美魅力;另一方面,由于专业技术学习尺度的精确性和手工操作掌握的不确定性,由此带来强烈的成功失败喜怒哀乐等情感落差。充分利用上述这两方面的主客观矛盾,着重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坚持以老师为中心,怎么教怎么学,生硬灌输(技术),包办代替(操作)?还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除了怎么学更重要的是应该怎么学,动手又动脑,把自由和个性还给学生,培养和建立起一种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充分展示自由和个性的创造精神与能力。
摄影暗房技术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实验学科,教学改革目标是以专业技术为平台,以高标准严要求为主导,试图在专业的氛围中磨练一种专业精神,照片是否做的很好不是目的,而是通过力求在达到这个目的的过程中,将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专业科学精神与感性体味、完美追求、辨证思维、灵感顿悟等融为一体,挖掘和培养一种坚韧执着、战胜困难、超越自我、肯定自己的现代人格精神。正如参加过课程实验的学生所说的那样:“在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它就已经培养了我们的诸多能力”, “或许以后未必会从事摄影这一专业,但是如今所学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则必定会陪伴我们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黑白暗房技术》11项人格因素分为,A因素:动手意识与动手能力;B因素:独立性与依赖性;C因素:自由个性与拘泥束缚;D因素:细心谨慎与粗心大意;E因素:耐心认真与心浮气躁;F因素:条理有序与丢三落四;G因素 :一丝不苟与马马虎虎;H因素:精益求精与粗制滥造;I因素:坚韧执着与脆弱动摇;J因素:自信自尊与自卑自贬;K因素:成就欲与成就感。各项因素的高分倾向特征与低分倾向特征分别做出相关描述(详见下表)。
《黑白暗房技术》实验教学涉及到的11项人格因素,是建立在二十年之久基于传统暗房技术实验课程平台的现代人格精神和素质培养得理论研究和教学探索之上,通过对二十届本科生教学成果的分析归纳总结出来。2011年发表《暗房里,关于素质教育的对话》⑥一文构成《黑白暗房技术》11项人格因素实验模型的基本框架。
《暗房里,关于素质教育的对话》一文开拓和丰富了摄影素质教育的内涵,并在教学实践(实验)上得到了证明。文章总结了暗房技术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实验课程,带给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格素质涵养上的独特培养意义和作用。在数字技术时代,为什么还要去学如此“原始”的暗房技术?许多学生是带着好奇和困惑走进了暗房。走出暗房时却留下了发自内心的感言。他们就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抗失败挫折能力以及做人做事的人格精神等,表达了难以忘怀的课后体会。他们说,“暗房技术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门摄影的技能,它的吸引力在于给人审美上的陶冶感染,以及蕴含‘Do it Yourself’的‘DIY精神’及在现代工业社会、消费时代中人类,这个文明的宠儿日益失去的动手能力、运用智慧与技巧解决难题的机会。”⑦“暗房实验其高度的实践性、独立性、思考性迫使我们不得不伸出双手,开动脑筋,认真观察和分析并独自完成整个实验过程,这就使我们在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⑧“通过实验,我乐于动手,在玩中学;通过实验,我更喜于动脑,在学中玩。周全的分析过程,独立的思考过程,匠心的创造过程,这是实验留给我最大的财富。”⑨动手又动脑,就是把自由和个性还给学生,培养和建立起一种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神和能力。在暗房做照片,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动手操作问题,其实,这个过程蕴涵着一种可贵的创造精神和强烈的成功欲望。因此,在教学方式上,要把以老师为中心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欲望,培养并充分展示人的创造性的心理功能,这样,动手能力的锻炼才有了实际意义。暗房课这种教学理念得到了学生的认同:“暗房实验课上,老师以我们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碰到问题时,老师会让我们自己想一会儿,摸索一阵子,再来说明问题的原因,我觉得这样很好。或许有时候因为问题解决不了而着急,甚至会埋怨老师不说清楚,但是,当自己把问题解决时,那种喜悦是不可想象的,并且,久而久之,会养成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精神。”⑩
成功与失败犹如一对孪生兄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你一踏进暗房的那一刻,你就得同时去拥抱他们。暗房功夫有多深,摄影水平有多高。如果说这种“深功夫”是失败堆砌出来的,一点也不为过。指导老师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经验和教训言传身教,而学生又经历了刻骨铭心的自我体验,深刻认识到“冲洗放大失败也是一种挫折教育,如何从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中走出来,实际上就是培养我如何分析思考问题从而超越自己肯定自己的一个过程。”⑾“‘失败是成功之母’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只有承认失败,总结经验教训,屡败屡战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摄影如此,生活亦如此。”⑿
暗房课让人联系到生活、联系到做人,有个学生的实验报告题目就是《暗房教我如何做人》。他们觉得暗房课就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自己人格素质的方方面面:“暗房是一个考验我们做事的认真态度、细致程度、有无条理性和控制能力的地方。”⒀“这门课大大锻炼了我的耐心和细心,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遇到困难容易急躁的毛病。”⒁“暗房课首先教会了我做一件事就要好好地去做,而且最好要做好。”⒂
毋庸讳言,我们让学生进暗房,改变了以往单纯为学做照片而做照片,力图通过实验教学,一方面帮助和促进对摄影技术的完整认识和把握;更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精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挖掘自身创造潜力,这就把摄影教学纳入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尽管学生都是带着对摄影暗房技术浓厚的兴趣而来,走出去却是这样的感慨:我发现这门课与以往的课有很大的不同,它更注重地是对我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像发现美一样的去挖掘我们的潜质,从而散发出划破长空的光芒。教学合一,殊途同归!
基于传统摄影教育之上的现代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从根本意义上讲,与其说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创新,不如说是在试图寻找和表明摄影和摄影教育在学术上的新的深度和高度,无论在人才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问题的研究或是在摄影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方面,都将是一种新的尝试和突破,不仅可以为高校人才素质培养提供一个新的手段和途径,也可以为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提供示范和发挥作用。
[基金项目]此稿件受浙江省教育厅2009 年度科研计划项目资助,项目名称:基于传统摄影教育的现代人才素质培养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Y200908821,
[注释]
①刘文奕 新摄影教育观――摄影作为人才素质培养的手段,中国摄影报,1999年6月14日
②滕守尧语(《中国教育报》1999年4月26日4版)
③刘文奕 试论高校摄影教学的误区,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6年1期
④刘文奕;摄影教育与人才素质培养;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02期
⑤许小平.摄影创作指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34
⑥刘文奕 黑暗是如此美丽――暗房里,关于素质教育的对话 中国摄影报,2001.10.26
⑦选自浙江大学99新闻胡嘉《黑白暗房技术》实验总结报告
⑧选自浙江大学99新闻吴洁瑾《黑白暗房技术》实验总结报告
⑨选自浙江大学99新闻孙立波《黑白暗房技术》实验总结报告
⑩选自浙江大学99新闻徐建国《黑白暗房技术》实验总结报告
⑾选自浙江大学98广电何静《黑白暗房技术》实验总结报告
⑿选自浙江大学99新闻吴正懿《黑白暗房技术》实验总结报告
⒀选自浙江大学99新闻徐嫣《黑白暗房技术》实验总结报告
⒁选自浙江大学98广电徐丹阳《黑白暗房技术》实验总结报告
⒂选自浙江大学99新闻楼巍《黑白暗房技术》实验总结报告
[参考文献]
[1]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5.
[2]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427,397,289.
[3]莱斯利・斯特勒贝尔.摄影师的视觉感受[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186.
[4]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64-83.
[5]刘文奕 新摄影教育观――摄影作为人才素质培养的手段 中国摄影报,1999年6月14日
[6]刘文奕;摄影教育与人才素质培养;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02期;
[7]刘文奕 黑暗是如此美丽――暗房里,关于素质教育的对话 中国摄影报,2001.10.26
篇9
关键词:高校;摄影教学;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228-01
一、高校摄影教学工作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摄影在高等学校教学不断发展普及,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摄影专业教学没有系统完善的摄影教材。为了确保摄影教学的质量,教材的选用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把握教学内容的深浅,但是,现阶段各大高校使用的权威教材诸如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编写的摄影教材以及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系编写的摄影基础教材等,不能反映学生对摄影学习的程度,而且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摄影技术不断更新,陈旧的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摄影技术出现脱节现象,加之,很多摄影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不利于学生掌握摄影实践技术。为此,摄影教师应该结合现代摄影技术的发展现状,利用多媒体阐述摄影理论,以提高摄影教学效果。
其次,很多学校内部的摄影教师专业素质不高,针对现阶段学校内部的摄影教师数量不足的现状,很多高校会外聘一些摄影人员到学校讲课,但是这些专业从业人员在理论的讲解上往往存在很大不足,对专业的研究能力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力学生的摄影学习质量。
最后,学校内的摄影教学设备不足,购买摄影教学设备需要很高的资金,为此,很多学校的摄影教学设备不足,或者摄影设备技术较为落后,学生对摄影的学习也仅仅局限在课堂学习,动手实践机会较少,严重影响了学校摄影教学的发展,但是现阶段数码摄影技术已经成为摄影人员必备的基本专业能力,为此,学校应该注意改进陈旧的摄影设备,以提高学生摄影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二、完善高校摄影教学工作的途径
针对现阶段高校在摄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要,改进完善摄影教学质量。首先,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要先提高学生的摄影技能,在摄影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摄影教师还应该知道学生学习音乐、美术等相关学科,通过这些科目的学习培养他们对画面、色彩、光影以及线条的感知能力。譬如,在摄影专业课堂上,教师可以拿出优秀的摄影作品在让学生自己鉴赏,并分析作品在构图、色彩、光线等方面的特点,通过这些分析,让学生从内心感知艺术,并逐渐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其次,加强学校摄影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摄影专业教师队伍质量。高校的摄影教学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专门性的应用人才,但是由于现阶段很多大学摄影教缺乏商业摄影经验,导致学校摄影教学与社会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差距,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为此,学校一方面应该注意对摄影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技能考核,提高摄影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可以从校外引进专业性商业摄影的摄影家,结合学校专业教师的课堂理论教学,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与课外时间相结合,进而达到培养高素质摄影专业人才的目的。
再次,改进摄影教学模式,提高摄影教学的实际效果。摄影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的摄影机器设备进行示范教学,通过现场示范,让学生更加真实的理解和掌握使用摄影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真实感受摄影创作应该具备的方法,为其以后的工作打下实践基础;与此同时,摄影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对摄影中存在的技巧加以演示,通过直观性的演示,让学生们加深对摄影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对摄影学习的兴趣。
最后,完善学校摄影设备配置,加强学生的摄影实践练习。创新思维、审美意识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摄影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这些能力的形成都需要实践的积累,摄影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较,更加重视实践,而且需要学生学会感知美,表达美,创造美。为此,学校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真实的操作摄影设备,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感知摄影艺术的特定,达到多学科知识在摄影作品中的融合。
结语:高校作为培养摄影师的摇篮,一定要紧随时展要求,改革创新摄影教学工作,完善摄影课堂教学体系,加强摄影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摄影技术水平,为推动全国摄影工作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峰.关于当前高校摄影教学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28).
篇10
据调查,Facebook 上超过一半的登录纯粹是为了玩社交游戏。中国的第三方应用是否也具有美国版不可抵挡的实力呢?虽然传统照搬facebook的成功模式而形成的SNS忽略了本土化创新这一大核心,但是不可否认开心网、人人网、QQ空间等社区网络的运行,很大层面上仍是靠第三方软件吸引顾客的。
星座测试
压力社会的产物,人们在自己某些迫切愿望无法实现的同时,寄希望于带有迷信色彩的测试中,以此来排解抑郁之情以及工作产生的压力。测试结果会有连带效应,连接到下一个用户可能发生兴趣的测试上,从而增加客户粘度。
家园守卫战
塔防类游戏的代表,通过添加运用分享消息来告知用户,植入广告和道具收费仍是收入的途径,任务的奖励及登录奖励模式是黏住用户的主要方式。
超级职场
满足了人们在实际职场中不能达到的松散状态以及快速升值的愿望。厂商通过广告的直接植入带来收益,时效型任务奖励升级模式促使用户每天多次登录。
生活锦囊
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小创意、小知识,人们对于有兴趣的观点会分享到社区,内在的附属性广告会扩散到更多用户。
邮箱互动
网站通过绑定用户邮箱达到多账户关联,用户可通过邮箱或手机以及账户名等不同方式登陆,域名的同步化也方便了网站绑定用户。
空间投票
网站抓住人们对于抽样调查的好奇心理,投票模式的产生可一定程度上反映网民的观念,投票结果会显示在好友状态里,用传播的方式扩散用户。
开心宝贝
厂商为玩家制造了一个梦幻可爱的宠物世界,用户通过购买场景道具将自己的爱宠装扮得更漂亮,与其他运用例如《你画我猜》等的互通也增加了用户粘度。
好友买卖
是人们“心理代偿”的最好发泄处。网站通过植入广告来盈利,而好友邀请模式也是用户稳固的重要途径。
签到游戏
网站通过给客户建立一个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每天登陆奖励以及月底结算奖励模式来增加用户粘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他应用的点击率。
抢车位
该游戏是线下产品平移上线的最好代表,仍然是好友邀请的主导型应用,同时满足了用户对豪车的追求以及商家广告平台的收益。
音乐应用
正在收听的音乐可显示在用户状态栏里供好友分享,系统根据收听类型自动弹出推荐窗口,随着排行榜变化更新的菜单稳定了一部分喜爱音乐的用户。
德克萨斯扑克
每个人都有一个拉斯维加斯梦,快捷的营造梦境并身临其境无疑是德克萨斯扑克盛行的原因之一,VIP用户的收费模式给网站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抓住人们赌博娱乐结合的心理是开发商的策略之一。
开心农场
清晰的田园风格是许多灰色城市压力下人们想往的生活,而“偷取”的设定也满足了玩家自益的维护以及对于私密事物窥视欲望的猎奇心理。商家通过在道具上收费及部分商品植入广告来盈利,与好友的互动以及与牧场等运用的互通性也增加了用户粘度。
时光机
将对自己或他人的讯息或祝福制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发送,类似于时间胶囊的特性勾起人们的回忆,商家靠着这种方式稳定了希望在未来收到讯息的用户,增加了用户粘度。
微领地
实名注册把个人状态实时更新至微博,网站通过吸纳明星与出名厂商来吸引用户,多方式签到的任务模式也增加了用户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