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工程范文
时间:2023-03-24 01:0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项目都需要依靠计算机工程来开发和完成,计算机工程和电子工程密不可分。21世纪,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所研究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专业学科也越发广泛。因此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并没有一个完全限定的范围。
2、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自动控制、电力工程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理论及技术,能从事现代电子系统的开发设计、工艺控制、智能设备的软硬件开发以及电力电子系统设计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3、培养要求:
篇2
【关键词】计算机工程;安全隐患;维护对策
0引言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人们的生产及生活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给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计算机工程具有多样性特征,其终端分布不均匀,且具强开放性和互连性,极易受到各类攻击,如病毒侵入、黑客攻击、怪客攻击等,致信息丢失、传输不畅,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甚至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计算机工程安全维护的重要性
计算机工程安全,即网络安全,是指在网络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类管理与控制技术措施,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确保数据的完整、安全与保密。计算机工程安全包括物理安全与逻辑安全两方面,其中物理安全是指计算机设备、硬件等的安全;逻辑安全是指计算机内部数据、文件等的安全。简而言之,计算机工程安全其实就是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各类资源进行保护,避免其被破坏、篡改或窃取,以保证计算机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可持续性的支持。计算机工程安全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保障计算机软件的顺利使用。计算机现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当中,计算机能否正常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效率。计算机软件作为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工程发展的前提条件,其能否得以有效维护决定了用户的使用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倘若计算机软件的维护无法与要求相符,那么用户的使用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自然也就影响了用户的正常生活与工作。第二,有利于计算机工程的开发与更新。在对计算机工程进行安全维护的过程当中,技术人员可进一步加强对计算机软、硬件的认识,深入对计算机工程的研究;维护人员可详细地了解系统软、硬件所存在问题及用户的使用需求,通过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系统的软、硬件会不断得到更新,甚至研发出更优质的软件,推动计算机工程行业的发展。第三,有利于提高用户的计算机使用能力。计算机工程的安全隐患,有部分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对于计算机工程安全的维护,也不仅仅是开发与维护人员的工作,其还需用户的配合,尤其是用户自主的日常维护。而要做到这点,用户必须具备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可严格依相关规范实施操作,同时,为保证系统的持续安全运行,用户还需掌握基础的维护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的计算机使用能力。
2计算机工程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
2.1计算机自身因素
计算机系统所使用的软件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一些漏洞或病毒,即使是微软公司所的软件也是如此。这些漏洞或病毒的存在既给非法用户对信息的窃取提供了机会,也是非法用户破坏内部信息的重要渠道。当前非法用户入侵计算机的主要渠道为利用协议漏洞,通过协议漏洞获取系统管理权限。还有利用缓冲区漏洞和口令攻击入侵计算机的方式,其中利用缓冲区漏洞进行攻击是指非法用户可利用缓冲区的漏洞发出超出缓冲区处理极限的指令,致系统运行变慢,严重的还会导致系统瘫痪;而口令攻击是指非法用户通过破译网络口令而任意侵入系统。
2.2人为因素
用户在使用的过程当中,由于不小心或是未严格依据操作规范及相关规章制度实施操作,也会给计算机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另外,管理人员警惕性不高,缺乏安全意识,所设置的密码过于简单,或不经意泄露自身账号与密码等,也会导致系统信息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
2.3网络病毒入侵
网络病毒随处可见,其可经Internet漏洞入侵网络,并在计算机内部进行传播,占用网络内存,使得计算机运行速度变慢。部分病毒还会感染计算机内部软件,影响软件的正常运行。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当中,不良软件的下载、垃圾邮件的收发等都有可能会引起网络病毒的入侵。
2.4竞争对手的恶意破坏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尤其是同行业间的竞争,愈发紧张。部分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入侵或破坏竞争企业网络系统,如篡改网络信息、截获企业内部网络信息、虚假信息等,致网络无法稳定运行,影响企业工作的正常开展。
3计算机工程安全维护对策
3.1建立健全计算机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建立是维护计算机工程安全的基础保障,要想做好计算机工程的安全维护工作,首先必须不断建立健全计算机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成立专门的计算机安全管理机构,并采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加强对计算机的安全管理。第二,计算机工程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监督,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使用,提高工作人员的警惕性。第三,制定一套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并要求工作人员严格依制度行事,以免出现网络病毒。
3.2重视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计算机工程也会面临诸多安全隐患,对此,应加强对数据备份与恢复的重视程度,以免出现安全问题时数据受损。数据的备份与恢复可帮助用户及时找回数据,尽量减轻用户受损程度。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当中,数据的备份应依实际需求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而非所有的网络数据。在进行数据备份前,可先制订备份计划,并将所备份的数据进行妥善保存。
3.3加强防御计算机病毒
病毒入侵一直以来都是影响计算机工程安全的重要因素,对此,首先应加强对内部员工及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以增强用户的安全维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网络系统操作习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其次,应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御。一方面,要做好分级权限的设置,并有效控制口令。设置分级权限与口令是当前防御病毒的有效手段,网络管理人员与终端操作人员应依自身职责选择不同的口令,以加强终端操作的合法性,避免网络资源的越权访问或无限度使用。口令设置应选择字母与数字的组合,并定期进行更换;或是设置网络密保。另一方面,可适当简化安装,实施集中优化管理。可于系统的NT服务器上安装一些有保障的杀毒软件,或是下载于系统上,并由网络管理员进行统一管理与配置,使杀毒软件可与操作系统进行紧密结合,有效防御网络病毒。此外,应定期对系统进行病毒的查杀,并做好网络节点的隔离与过滤工作,确保后台操作系统的安全运行。
3.4制定黑客攻击防御策略
黑客攻击是当前引起计算机工程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不但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会导致系统信息丢失、被盗或被篡改,给用户带来较大的损失。为有效对抗黑客攻击,就有必要制定黑客攻击防御策略。当前应用于对抗黑客攻击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3种:第一,包过滤技术。包过滤技术属防火墙技术,多应用于OSI模型网络层,伴随包过滤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包过滤技术的应用已扩展至传输层,其以TCP/IP协议为基础,对OSI模型网络层与传输层进行数据监控,可对这两层的数据包协议、地址、端口、头部类型等进行分析,并将其与事先制定好的防火墙过滤规则进行对应,若发现有与防火墙过滤规则不符的,其即会阻止,此过滤包即失效。动态包过滤功能还可对报文的传输进行跟踪,看其是否会威胁系统,若其与某个判断机制相符,则防火墙会自动生成新过滤规则,以免不良数据的传输。第二,应用技术。防火墙就犹如一条透明线路,若有数据进入此客户端,应用协议即会依应用层协议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已设置好的处理规则判断数据是否会对系统造成威胁。防火墙可依数据层所提供的内容对数据的可靠性进行判断,且其可对系统内部服务器日志进行分析,以判断其是否存在威胁。第三,状态监视技术。状态监视技术也属防火墙技术,其仅抽取系统中的部分数据对不同的网络通信层进行监测,并依过滤规则进行判断,而不会对网络的正常运行产生任何影响。
篇3
经历了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将加速转向基于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新模式[1],这就导致一批中小企业关停,就业岗位大量减少。加上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继续增加,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小部分大学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现实。计算机专业是高校中发展最快、学生人数最多的专业,相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就业竞争相当激烈,这给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尽可能多就业,已经成为各高校共同思考的问题。中国计量学院计算机专业是在1999年6月建立的。经过多年努力,专业建设已走上正轨。2005年,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申报成功,2006年4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校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11月,升格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4月,我校参加了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办学试点”工作,侧重在“计算机工程”方向的试点[2],并参与“面向本科就业市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教学研究项目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了“大众教育”阶段[3]。在招生人数增加的同时,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却不能同步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随之产生。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大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2005年到2007年,我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7.5%以上,就业率似乎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小部分毕业生工作在“精英”岗位层面,而大部分毕业生工作在“非精英”岗位层面。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学生工作不久就失业了,而我们应该看到现象背后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毕业生从事的专业是否对口;平均薪酬是否满意;毕业生是否真地扎实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毕业生是否能迅速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是否已经具备了企业需求的基本专业能力;专业知识的教学是否达到了培养要求;以上问题的存在,是否与我们的教学管理、教学内容、培养计划以及学生学习方法等有一定的关联等。所以,我们要抓住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或改善问题的方案,进行系列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能真正学到知识、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2面向就业市场的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思路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主要有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种。高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三大类,教学型高校又可以细分为技能教学型高校(高职高专)和技术应用教学型(一般本科院校)两类。中国计量学院目前还属于教学型高校。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工程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必须高度重视特色专业的建设,以特色增强竞争力,以特色服务于社会。根据中国计量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照“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的要求,我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于工程型。符合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工程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能够满足新兴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性,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工程师。计算机工程型本科人才融合了传统本科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和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际应用能力的特点[4]。工程型本科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其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工作岗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我们必须认识和了解当前计算机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分析市场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针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进行准确及时的调整。我们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一方面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和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把向社会输出“用得上,用得久”的计算机工程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坚持“强化工程、软硬结合、敢于创新”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强调人才培养要实现“三个适应”,形成“三种能力”,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浙江省及长江三角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形成较强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自学和创新能力。第三方面是专业特色方面,中国计量学院是我国计量领域唯一一所本科院校,还是国家解决与计量相关的重大科技问题的研究基地和计量行业的服务基地,学校除了在人才培养上体现计量特色外,还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融入具有“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专业特质的办学理念,尤其在软件测试与度量等具有计量概念的专业课程方面办出特色。
3面向就业市场的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方案
3.1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工程型人才培养目标
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应重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应用性部分,把应用性环节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坚持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并重,通过产、学、研结合,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计算机工程型本科人才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对往届毕业生的定期回访,对于了解市场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改进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讲授专业课程的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对往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回访调查,了解市场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际要求,收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我校专业培养方式的建议等。为了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我们与许多在杭企业进行合作,并开展调查,掌握和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重新确定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如企业对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有一定要求,我们就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出“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聘请企业人力资源经理、项目经理到校授课。这些调整和合作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与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2以就业为导向,改进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经过对计算机专业相关职业技术岗位的调查和分析,本专业采取“平台+模块”的形式构建课程体系。根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原则,为了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专业课程搭建了四个平台,即通识基础教育平台、文理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实践教育平台。其中,专业教育平台由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两个板块组成,以适应社会对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在计算机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中,分专业方向进行培养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根据社会需求,我们在专业方向上将计算机专业课程分为“软件工程及测试”、“嵌入式系统应用”和“网络应用技术”三个方向类,设置了三个方向课程模块。结合学校的计量特色,我们仔细统计和分析现有的三个模块培养方案,找出问题并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如在嵌入式系统模块培养中,学生选修人数相对较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该方向和硬件课程紧密相关,而学生普遍对硬件知识掌握较少,存在着怕难的思想;同时该模块的学习门槛也较高,给学好嵌入式系统相关知识带来一定的难度。结合上述问题,我们在介绍系统原理时,尽可能多结合实例,把抽象的内容简单化和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吸引优秀学生参加科研,进行相关工作的改进[5]。在实行分专业方向培养的同时,要注意突出课程的应用性、技术性和联系性,理顺必修课程的先修关系,如图2所示。模块课程以专业课程为主,在强调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模块课程学习,学生在计算机的某一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
3.3以就业为导向,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军事训练、社会实践、专业课程设计、专业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我校采取了灵活弹性的专业选修课设置、考核与管理模式,加强了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集中实践环节,每门课都制定了严格规范的指导书或实施细则。为了增强学生就业的实际动手能力,我们还在实践教学中增加了实训环节。我校的系列实验具有明确的实验目标,重视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采取“讲授、模拟、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活动,分阶段设置不同层次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规划由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组成系列实验体系[6]。验证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使学生“学会走路”;设计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主走路”;探究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品格,让学生“自己找路”。
1)专业课程实习。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我们与协作单位在合作研究、双师型教师的聘用、共建实验室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打造富有实践经验和技术开发能力的师资队伍,提供技术服务。通过承接横向合作课题并让学生参与,采用教学和科研两种手段,使学生在“真刀实枪”的训练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另外,我们积极与合作单位建立挂钩实习合作关系,每年选拔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到产学研合作单位顶岗实习,使分散与集中实习相结合,毕业设计与岗位工作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给学生配备学院教师与挂钩单位业务人员组成的指导教师。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在同等条件下接收优秀实习生,或出具就业推荐书。以上方式可以加大学生现场实践的力度,弥补传统实习环节中走马观花的缺陷,使学生在专业学习后期就有面向实际问题的机会和利用专业基础技能解决问题的驱动力。
2)专业实训环节。我们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包括与软件开发设计第一线IT企业的合作,以及与专门从事培训活动的企业合作。在前一种合作形式中,企业的高级技术主管、项目主管直接参与计算机课程教学,学生可以提前一步与社会实际和生产实践相接触,部分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该企业工作,解决就业问题,企业也同时获得了人才与技术支撑。在后一种合作形式中,我们积极探索和研究多种形式的合作,比如学分替换、考证、合作培训和参与大学生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近3年来,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各种实训的人数已达159人,其中有155人成功就业,像2005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许旭娟、陈东等45人,在阿里巴巴、印度塔塔、美国虹软等知名企业工作,月薪4000元以上。
3.4以就业为导向,探索计算机专业第二课堂
我们积极探索第二课堂多种形式的活动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继续抓好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等4个学生课外创新基地,创造条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引导,学生成立了兴趣小组;通过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展科技开发和学生自选科研课题,我们成立了学生科研小组;同时,我们以各种形式的创造与社会实践性课题的研究,并以计算机应用为依托,成立学生社会实践小组。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近3年来,计算机专业每年的在校生不到400名,但学生每年参加校级竞赛的科研创新作品平均达到近百件。在国家级、省级竞赛中,我专业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竞赛国家二等奖2项,省级奖30多项。在教师的系统指导下,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1位2007届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组织学生课题组完成了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项目1项,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参与专利设计1项,在《计算机应用研究》等期刊上公开4篇。
4面向就业市场的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措施
4.1培养“双师型”人才,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一个专业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如何,基本上决定了该专业的教学水平及其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教师培养是工程型计算机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计算机专业教师必须参与到实际的科研和工程实践活动中,以科研和工程实践带动学术水平的提高。教育部在2007年7月颁发的《关于启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工作的通知》中规定,专职教师中具有工程师职称的教师比例必须超过50%,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二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因此,在教师的引进上,我校优先考虑有工作经验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或者已在企业、公司、科研院所工作过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师。我们利用各种机会招聘有工程背景的新教师,让教师到企业去实习锻炼,聘请企业项目经理为兼职教师等,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4.2引进“产学研结合”机制,培养工程型专业人才
对于培养工程型专业人才来说,“产学研结合”机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模式。通过联系一些具有一定科研与开发能力的企业,我们将本专业的毕业设计安排在这些企业中进行,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更接近实际工程的应用需求,也可以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融入企业环境,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通过产学研合作,我们建立了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密切的合作关系。一方面,企业、科研院所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为企业、科研院所输送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近两年,我们与杭州中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快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实时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天演维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联合培养工程型专业人才。
4.3建立专业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良性互动体系
要建立专业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良性互动体系,教学管理应充分利用学生管理工作深入班级、可以做到与学生零距离的优势,促进教与学的互动;而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促进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将工作重点落实到学风建设这一根本点上来。没有优良的学风,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必将成为一句空话,优良的学风、班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使全班学生受到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
篇4
【关键词】计算机工程绘图;成效分析;教学方法
《计算机工程绘图》这门课程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绘制图纸,它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通过使用绘图软件绘制施工图纸的一门课程。传统的教学中普遍采用单一的讲授法和练习法综合统一的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努力,找到了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现将改革的成效分析及意见进行总结。
1 课程背景
《计算机工程绘图》课程在土木建筑工程领域中适用于多个相关专业,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给排水与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筑电气专业等。同时该课程还适用其他领域,如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众多领域,所以探索有成效的教学方式具有普遍的推广作用和借鉴作用。
2 成效分析及意见
传统的授课方式下培养的学生不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较差,需要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样不但浪费了物力和财力,而且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为了改变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了更细致的调查研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进行。
2.1 问卷调查法
通过运用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收集研究问题的资料,并对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归纳,从而得出研究结论。在调查的过程中做到不干扰调查对象,或影响他们的态度。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2.1.1 对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首先制作了《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调查表》,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和学习目标等情况。调查的项目主要包括下面10个问题:
1)你所学的专业是什么?
建筑工程技术 工程造价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其它
2)你对计算机感兴趣吗? 非常感兴趣 一般 不感兴趣
3)你课前预习吗? 预习 有时预习 不预习
4)你上课用心听讲吗? 用心 有时用心 不用心
5)你能独立完成课上的实验吗? 能 基本能 不能
6)你业余时间看专业书籍吗? 经常看 有时看 不看
7)你能跟上课程的进度吗? 能 有时能 不能
8)你喜欢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怎样讲课?
多讲,不用案例,理论多一些
少讲,使用案例,实际多一些
适中,经常使用案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9)你觉得《计算机工程绘图》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什么样的?
深一些,抽象些,练思维
浅一些,具体些,实用些
适中,抽象具体相结合,思维实用相结合
10)你希望在学校学习期间经常到企业实习吗?
非常希望 希望 无所谓
经过统计发现大部分学生希望在学校能够学有所用,但是自身的惰性比较大。所以不但需要调整授课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管理。
2.1.2 对建筑设计院、建筑施工企业和重点项目工程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走访。制定了《企业调查问卷表》。问卷和调查主要包括下面10个问题:
1)企业的性质是什么?
国企或央企 民营企业 合资企业 其它
2)企业所属地在哪个省份?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其它省份
3)企业从事工程建设的工作年限?
1-5年 5-10年 10-15年 15年以上
4)贵企业经常有实习生或毕业生来应聘吗?
经常有 偶尔有 没有
5)企业最愿意招聘什么学历的毕业生?
博士生 研究生 本科生 高职生
6)贵企业目前有高职的学生就业吗? 有 没有
7)企业中使用的计算机绘图软件是什么?
PKPM AutoCAD 探索者 其它
8)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或实习生的时候,是否要求具有绘图技能?
重点要求 一般要求 不要求
9)目前聘用的毕业生还欠缺哪方面的基本素质?(可多选)
职业道德 团队合作 职业技能
10)企业希望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如何学习理论知识?
重理论轻实践 重实践轻理论 理论与实践并重
通过对问卷和走访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发现多数企业要求实习或就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绘图技能,但是实战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为了解决学生和企业的问题,决定以项目教学法为引导,制定一个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2.2 统计分析法
在项目教学法的引导下开展改革实验研究,以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为目标,以研究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能力为本开展教学活动,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由原始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变为以实践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研究解决的办法。在授课的过程中试点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即在项目教学法的引领下多种教学手法并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体,而在普通班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对比,发现试点班的同学不但规范了自身的行为而且也学会了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
总之,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在《计算机工程绘图》这门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中适当引用讲授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与实际的工程绘图接轨,让他们不但学会了相应的知识,而且学会了自己动手和动脑,促进他们主动适应社会,实现结课就能顶岗操作,毕业就能胜任工作的目标,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学科学发展的若干问题[Z].
[2]彭碧霞.基于项目导向的《AutoCAD工程绘图》实践研究[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计算机工程绘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研究》(GG0391)。
篇5
计算机工程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着便捷性和高效性等优势和特点,可以在减少时间和成本的同时更高效率和更高精度的完成相关工作,但是计算机工程技术当前还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实际应用也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漏洞。计算机工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是比较容易受到不法黑客的攻击和病毒的侵害,这无疑就给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造成了很多的不足和安全隐患。通过调查研究也可以发现,当前也有很多的计算机工程在各行业应用中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安全技术漏洞,而电脑黑客就会想尽办法利用这些安全技术漏洞来侵入电脑危害计算机数据安全,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漏洞还有可能会被黑客拦截重要信息,导致重要数据信息的泄露等,也会产生较大的损失。除此之外,很多电脑网络黑客都能够通过电脑的网页安全技术漏洞来进行数据信息的写入和读取,为远端操控和监视电脑提供了便利,这也是计算机安全问题的重要体现。在计算机工程技术应用中,有很多的网络服务器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把握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对开放型的互联网网络信息数据安全更没有能力去保障,而且很多计算机数据编程技术工作者在实际编写计算机程序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技术漏洞,等等这些都会造成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漏洞,为黑客攻击电脑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计算机系统来说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计算机工程技术应用的安全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
2.计算机工程应用问题的优化解决策略
对于计算机工程技术应用的安全问题,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和防范心,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系统环境的安全。在实际应用计算机工程技术中,要将计算机使用的安全性设为重要优先级,要将所有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标准都在最基本的安全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保证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实体安全性。另外在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过程中,也必须要对相关软件的数据存储功能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管,要对电脑黑客和非法入侵的用户加以防范,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脑数据信息的篡改和丢失。当然为了更好的优化解决这一安全问题,还需要用户对计算机工程技术的使用进行规范化,对于输入和输出都要加强监管,对于关键数据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也可以增加必要的审批程序,这样也有助于计算机工程技术使用全面审查机制的健全,包括用户的身份审查、操作审查、登出审查等,这些都可以通过一些口令来完成,就相当于现在的密码和指纹等,限制用户登入身份也能有效的防止计算机被不法用户登入使用,当然在编程的时候也能添加相应的记录功能,也可以安排技术人员专门设计一个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程序,这样也能更好的保证计算机使用中的安全性。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工程应用问题主要就是安全问题,安全问题也是阻碍计算机工程应用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要针对计算机工程技术应用的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目标和解决方案,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计算机工程技术的简单化,还要保证实际应用的安全性和高效化,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计算机工程技术进行定期的系统检测和全面的检查,在达到相关安全标准的基础上才能继续使用。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计算机系统数据的安全性,要实现数据的安全性可以通过严格控制数据录入及输出来予以实现;②对计算机输出数据的安全和准确性要进行保证,这还需要保证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可操作性和整体性,当然对于数据信息的录入和修改输出等都必须要在授权的基础上进行,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库内容进行更新,这样也能保证我们所获取的资源和数据信息是有效且最新的。
3.明确计算机在应用中的优势以提高其应用效率
3.1计算机工程在信息技术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计算机工程技术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电子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支持和发展机遇,这主要表现在计算机工程技术为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平台支持,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则为其提供了实现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和交互的途径,计算机工程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也为电子信息系统提供了完整且强大的数据库技术支持,这也保证了电子信息系统对信息数据储存的基本需求。计算机工程系统通过联合网络系统技术也能够为信息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在这两种工程技术的支持下也使得信息技术系统在先进性和整体性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所以计算机工程在信息技术系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和作用。
3.2计算机工程在教育科研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教育事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事业,而为了有效的拓展教育范围和提高教育整体效果,计算机工程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也能实现教育科研系统的整体优化升级,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就能够全面构建出远程教育网络,这在丰富教育教学手段的同时也起到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工程技术和网络工程技术也主要应用在教育及科研系统中,在有了计算机工程技术的支持下,科研的遥控教学,远程科研等都可以得到实现。所以在计算机工程技术和网络工程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也让我国的科研系统和教育事业有了一个更好的发展前途和方向,实际上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所以计算机工程技术在教育科研系统中也有着巨大的应用优势。
篇6
关键词:计算机工程技术;常见方法;应用模式;现阶段;分析
正文:
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和我国社会中的各个行业有机的相互融合在一起,这会使得我国社会中各个行业中的工作人员承担比较大的工作压力,将计算机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应用有着远大的前景以及长远的未来,其实也是可以这么说,计算机技术逐渐完善起来的基础上,促使电子信息工程发展速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起到一定程度的引导性作用。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当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的应用较为广泛。信息的处理工作是难以离开计算机单独存在,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工作其实都是依赖着通信技术措施。
1.首先对计算机工程技术措施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在计算机硬件技术及软件技术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呈现出来一种逐渐成型的态势,因此这一个时代中的技术工程师自从从校门当中走出来之后,就一直在计算机之上开展工程计算、设计等工作。他们由小到大都一直经历计算机计算流程,甚至在某些情况之下对计算机产生了迷信的心理,认为计算机似乎是将所有工程问题解决的源泉性内容,简单而直接的予以计算机充分的重视。但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发展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又难以对计算机软件的质量水平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证,其中包含得失软件开发人员和技术支持的技术资政证明;软件开发商的质量保证工作、质量控制流程应当得到较为严格的评价管理,软件开发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使用到的各种类型的技术措施的理论依据应当得到严格的论证;简单以及复杂习题测试工作得到的结果严格评价工作以及其他单独求解结果进行相互比较的基础上,其实存在一些会对工程技术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但是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些问题却都被计算机软件的发展速度遮挡在了阴暗面。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愿意详细计算机技术措施本身是可以对工程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却很少有人会想到一个问题,尤其是年纪比较小的工程师基本上是不会去想象,假如说计算机不存在的话,工程师在这种情况之下需要使用到的是那些必要性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人们都愿意相信的一个问题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专业知识其实就是怎样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计算机领域当中的专业知识,甚至在某些企业当中将计算机技术水平当时评判一个人的完全标准,工程技术领域当中的工程师都愿意相信的一个问题是,他们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单单在对计算机技术措施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就可以使得所有的工程问题都得到妥善的“解决”。在此情况之下人们想要认识到工程技术行业中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脑力劳动工程以及设计思想的重要性显得比较困难。
2.怎样才可以使得计算机工程技术措施得到正确的应用
在年纪比较小的工程师当中,应当让他们认识到的问题是工程设计工作本身的危险性,对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造成的影响,并且工程技术领域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秉承着高度的责任感,应当让他们了解到的问题是,工程特征和工程设计工作质量水平之间呈现出来的相互关系较为密切。实际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工程师,在工程设计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不使用计算机就可以开展工作,计算机工程技术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不是一件坏事,但是需要明确的了解到的一个问题是工程计算领域中应当怎样去应用计算机,计算机是不可以在工程设计和计算领域中滥用的,因为滥用之后引发严重的后果。
篇7
1.1实现技术、经济的一体化及资源共享
一直以来,工程建设项目在管理上都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而传统的管理方式在现如今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已经不适用。并且,负责建设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管理方式落后,既不懂管理也不懂技术,导致管理出现混乱的局面。采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进行管理,将各个部门相互联系,在日常工作中交换信息,各部门的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技术交流,实现了技术与经济一体化。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使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可实现资源共享,项目管理需要对信息进行跟踪、收集以及处理等,过程相当复杂,并且信息量大,只是靠人为来处理信息很容易造成信息丢失。而采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则不同,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信息资料,通过互联网进行整理、归类,以工程数据库为中心,进行科学管理。在建设工程管理中,会有很多资料,例如建议书、施工设计图、工程验收等各阶段所产生的材料,计算机系统根据工程信息的格式、类型等进行一体化管理,并根据各部门的需要将资料实现共享,使建设工程各个部门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更便于管理。
1.2控制物资,实现现代化管理
在建设项目管理中使用计算机可了解到物资管理的情况,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物质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工程施工中,常常需要采购工程材料,此时可通过计算机编辑限制条件,可在第一时间里了解到采购量是否满足或是大于请购量,请购量是否与设计量一致等,再采取相关措施,从而降低项目建设成本。使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还可有效提高资金的管理水平,工程项目的结算、验工计价等,均在企业内部进行,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资金运作实现了统一管理,合理使用,满足工程需要的同时,更降低了资金的运作成本。就我国目前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来看,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加入WTO之后,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机会不断增多,计算机技术是拉小我国项目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项目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2.1采用计算机进行项目预算
建筑企业的生存离不开项目预算,工程项目预算是企业获得利益的关键环节,但是,建设项目预算往往比较复杂繁琐,预算人员难免在预算中出错。预算工作常常需要消耗预算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所取得的效率并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管理部门可采用计算机来提高工作效率。采用计算机进行工程项目的概预算编制、审核等工作,计算机相关软件可达到审核、预算编制的要求,直接打印概预算资料,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错误率低,大大减轻了预算人员的工作量。这样一来,预算人员便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分析上,采用计算机相关的软件,根据公式输入数据计算出预算结果,通过计算机计算出来的结果准确率为百分之百,不仅如此,通过计算机整理出来的预算文件十分完整,并保存简单,具有安全性,需要进行更改时,打开相应文件便可更改。预算工作量大,预算人员若是单纯进行手工预算工作,则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用计算机则不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预算工作,并且计算结果得到保证,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2.2评标工作
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前期需要进行投标工作,标前评审、造价询问等一系列工作都十分重要,运用计算机辅助评标工作,可将实际中的评标工作转化为电子方式评标。在招标与投标这两个项目过程中,招标的一方首先要负责的工作就是制作电子版的招标文件,电子版招标文件与传统的纸质版文件相比,更方便携带。然后招标方根据电子版的招标文件准备相关的设备,开展招标工作。至于投标方当收到电子版的招标文件之后,需要进行招标文件的填写工作,填写数据以及价格等,完成填写之后生成本件进行保存,电子存储设备上会有清楚的记录,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招标文件。电子版的招标文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实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标制度。另外,在计算机分析技术下,历史数据和招标工作存在的规律,可不断提高评审水平,使评审决策更加具有科学性。招标工作是建设项目中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将计算机科学技术运用到此项工作中,使传统的招标文件转变为电子版文件,有效提高了招标的工作效率,使招标工作更加公平化和规范化。
2.3在审计与监理中的运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下,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各个领域上都得到广泛运用。在工程审计工作中也使用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审计工程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投资的检查核对,另一个方面是工程量的检查及核对,工程程序复杂,并且工作量大。在此工作中使用计算机技术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审计中,计算机主要是充当监督和审查的角色,对已经竣工的工程项目进行审查和监督,并结合国家制度,对已经结束的工程、工期等一一进行审核。另外,在监理工作中亦可使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近年来,我国监理工作逐渐规范,此时,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运用到其中,可有效促进监理工作的健康发展。使用计算机技术,主要是在监理过程当中,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处理各种信息,达到控制监理整个过程的目的。传统的工程监理主要是通过手工的方式来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效率低,极不适应现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行业需。采用计算机来完成监理工作,取代手工方式,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审计与监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人力来完成,而这两项工作较为复杂,人工完成的过程中常常出现问题,采用计算机来完成,可使监督和审查规范化,更具有科学性,有利于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3结语
篇8
大多数高等院校计算机本科专业涉及的硬件教学课程主要有“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在新形势下部分课程内容设置显得不够合理,部分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影响了教学效果,无法完全满足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动手能力培养,更无法有效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目前,作为计算机教学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的“数字逻辑”,要求学生掌握组合逻辑、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研究对象主要是分立元件、通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及基本的可编程器件等,介绍的方法也以传统方法为主,已无法适应目前应用的需要;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内容是讨论计算机的结构、各功能部件原理及设计方法,同时介绍当前的新技术、新方法,目的是让同学们熟悉计算机的结构,为以后应用和设计计算机系统打下基础。目前大家普遍采用的教材在部件设计中讨论的方法主要是硬布线逻辑或微程序设计方法:硬布线逻辑运行速度高,但缺乏灵活性;微程序设计方法有一定的灵活性,但资源占用多,运行速度慢。尽管这两种方法对于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但由于缺乏实际应用背景,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影响,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更是无从谈起。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也存在类似尴尬,讨论以16位个人计算机为背景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适合入门和了解基本原理,但与“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一样,由于缺乏实际应用背景,教学目标无法完全实现。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系统编程(ISP)、片上系统(SOC)等技术的发展,32位个人计算机的应用已很成熟,多核64位计算机应用也将逐步成为主流。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较强的软硬件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中应加大相关新技术的比例,并根据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国外许多知名高校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已经作了适时调整,如麻省理工学院非常注重学生的设计能力的培养,为此专门开设了“计算机系统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自主设计ALU、单指令周期CPU、多指令周期CPU乃至流水线32位MipsCPU和Cache;斯坦福大学也有相似的课程和实验环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杨百翰大学在基于可编程逻辑的超级计算机研制方面也有大量成果。当前在国内,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尤其是在一些法学、工商管理类高校已经开始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法,目标是解决学生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获得知识以提高应用能力的问题。案例教学法具有综合性、交互性、启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多种特征,它的使用大大缩短了教学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鉴于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特点,教学中尤其适合案例式教学。目前在国内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案例教学比例不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案例数量不足,质量欠缺;许多高校尽管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对滞后;案例陈旧,缺乏代表性等。
2以ISP技术为主线改革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计算机本科专业涉及的硬件教学课程按合理教学顺序一般为“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一些课程可以在时间上重叠,如“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由于ISP、EDA技术可以灵活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件产品,是目前工程实践领域和芯片设计领域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因此在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把相关技术列为重要内容,即以ISP、SOC技术为主线,使相关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数字逻辑”课程中,应大幅增加可编程逻辑技术的比重,重点讨论用EDA方法,利用ISP技术、SOC技术设计IP核的方法,使学生对相关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并具备基本的实践能力;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增加计算机设计原理和实践的内容,也可考虑再单独增加一门计算机设计课程以替代目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在该课程中重点讨论如何采用EDA方法,利用ISP技术、SOC技术设计计算机各部件如CPU、Cache等,通过实际应用和实践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可以考虑以16位计算机应用知识入门,以讨论32位计算机的应用为重点。相应的,作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先行课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也应把相应的内容整体提升到32位,考虑到学习过程的先易后难,可以先介绍16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作为入门,再对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相关内容展开。
单片机系统本质上也是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针对应用或用户定制的完整、高效的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较强的操作系统原理、应用程序设计和硬件设计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其别是硬件系统设计能力可以通过以上几门硬件课程的系统学习逐步培养,因此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注意衔接,同时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面向实际应用,以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为目的。针对实践教学,目前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的实验项目及内容固定,大多为验证性实验,实验步骤程式化,许多同学按教学实验计划做完实验,仍然无法充分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无法真正拥有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计算机技术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中,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理应不断地适应这种要求,相关的实验教学应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思路是利用ISP、SOC技术开发出一种内容可定制的硬件课程教学实验平台,由于作为控制对象的电路是相同或相近的,可以设计为通用模块,而实验平台控制部分则可以利用可编程逻辑改变,以适应不同的课程。如控制部分设计为基本CPU即可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相关实验;控制部分设计为单片机即可做“单片机”课程的相关实验;甚至控制部分可以设计为个人计算机CPU,配合有关的接口电路,即可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相关实验等。在我院的计算机本科专业相关硬件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已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我院“数字逻辑”教学大纲已在近年作过相应调整,EDA技术、可编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原来的20%增加到60%以上,经过多年的建设,“数字逻辑”课程在今年被评定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引入利用ISP技术设计CPU软核等教学和实践内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中也增加了32位计算机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讨论,新的实验设备可以进行32位的相关实验等,这些安排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明显提高了。
3采用案例教学法作为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围绕事先精选的典型的、具有工程背景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可以为同学们模拟实际应用的场景,获得近似于实战的经验。为完成设计目标,同学们自然会自己主动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知识,并学会应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通过用不同的途径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这样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把精力集中于教学内容的总体把握上,而不需要过分在知识细节上消耗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案例教学法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首先必须有代表性和实时性,必须是实践中的典型应用实例。在实践中应用的几率高,具有普遍意义,这样的实例在教学过程中值得花费精力讨论和设计,才是有意义的。同样重要的是案例需具有实际工程背景,学生可以面对具体的实际问题和特定的环境,有针对性地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进行设计,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还应该形成相对固定的案例集,并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应定期对案例集进行评估,剔除一些过时的案例,增加一些新的典型应用实例。这样就保证了案例的典型性、实时性及工程背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案例教学法作为主要方法,并把案例分为4类:一是问题评论型,给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去评价;二是分析实现型,不给出解决方案,要求学生讨论分析以提出方案;三是实际模拟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分别充当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性的实践活动;四是发展开放型,通过案例发现新的理论生长点,讨论相关理论的发展趋势。我院在相关课堂教学中采用的部分案例如表1所示。在“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的重点章节教学中,我们通过采用上述案例法,调动学生成为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听众,在案例学习和讨论中,鼓励学生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发表意见和争论的气氛。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有明显改善,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显著增强。
篇9
【关键词】网络;控制软件;措施;系统;元素
中图分类号: TN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因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各行各业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资源的共享方便了,也有利于工作和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但是如果不改进软件的进程会让计算机网络应用中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当今网络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保障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二、网络管理软件概念及应用的简单介绍
络管理软件属于网络软件(包括网络协议和协议软件、网络通信软件、网络操作系统软件、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应用软件)的一种,即通过此种软件来支持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网管软件是专门为网络管理人员设计的,帮助网络管理人员进行自动化的网络监测和管理,最终目的是减少故障,从而提高IT效率。
一般来说,网络管理软件应用于网络存在的地方。从实际应用来看,网络管理软件应用于电信、银行、金融、石油石化等各个行业。按照网络管理软件管理的对象,它可以分为系统管理软件和设备管理软件。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系统管理软件。来看,网管软件应用于电信、银行、金融等诸多行业。从狭义上来讲,网管软件根据角度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划分方式。按照网络管理软件管理的对象,它可以分为系统管理软件和设备管理软件。系统管理软件是对整个网络进行全面、深入监测管理的软件(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应用系统);设备管理软件主要是各网络设备厂商推出的,可以很好地对其网络设备进行管理(如华为推出的一些设备管理软件)。
三、网络管理系统的构成元素
概括地说,一个典型的网络管理系统包括四个要素:管理员、管理、管理信息数据库、服务设备。
1.管理员
实施网络管理的实体,驻留在管理工作站上。它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完成复杂网络管理的各项功能。网络管理系统要求管理定期收集重要的设备信息,收集到的信息将用于确定单个网络设备、部分网络或整个网络运行的状态是否正常。
2.管理
网络管理是驻留在网络设备(这里的设备可以是UNIX工作站、网络打印机,也可以是其它的网络设备)中的软件模块,它可以获得本地设备的运转状态、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设备特性、系统配置等相关信息。网络管理所起的作用是:充当管理系统与管理软件驻留设备之间的中介,通过控制设备的管理信息数据库(MIB)中的信息来管理该设备。
3.管理信息库
它存储在被管理对象的存储器中,管理库是一个动态刷新的数据库,它包括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数据通信的统计信息,安全性信息和设备特有信息。这些信息、被动态送往管理器,形成网络管理系统的数据来源。
4.设备和管理协议
设备在标准网络管理软件和不直接支持该标准协议的系统之间起桥梁作用。利用设备,不需要升级整个网络就可以实现从旧协议到新版本的过渡。对于网络管理系统来说,重要的是管理员和管理之间所使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如SNMP,和它们共同遵循的MIB库。网络管理协议用于在管理员与管理之间传递操作命令,并负责解释管理员的操作命令。通过管理协议的作用,可以使管理信息库中的数据与具体设备中的实际状态、工作参数保持一致。
四、电子计算机工程网络控制软件的改进的措施
电子计算机工程网络控制软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目前电子计算机工程网络控制软件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传统的集中式的网络管理模式在网络规模急剧膨胀的现实面前已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电子计算机工程网络控制软件的另一个趋势是向智能化、综合化的网络管理方向发展。
1.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设
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网络设备以及网络系统对于网络安全进行检测,查找系统漏洞及安全隐患,然后进行排除,由于系统本身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漏洞,修补漏洞可以利用各种软件进行“打补丁”,系统的软件服务越多,越容易出现系统漏洞,因此,要控制运行太多的软件,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减少漏洞隐患,经常性扫描漏洞,实际上是对系统安全性进行评估,我们要经常运行漏洞扫描技术,有效保证计算机的网络安全。
可以通过用户授权确认以及数据加密等手段,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对于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数据加密技术进行保护,除指定的网络设备以及网络用户外,任何人都解密不了该加密数据,数据加密技术主要体现在系统运行维护以及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上,可以有效地实现端到端的网络安全保障,是网络安全问题最有效、最可靠的解决途径。
2.让配置更优化
配置应用向用户提供了对资源的写访问,配置应用可以分成如下几种形式: 有关当前资源配置的信息。可使用SNMP询问诸如路由表、接口表、地址表和ARP表等。 通过管理协议改变配置。SNMP协议的Set服务用来改变部件中的配置信息。这里的难点之一是,由于SNMP的安全问题,许多厂商并不允许对资源的写访问。通过登录系统进行配置。设备制造商提供允许用户登录系统直接改变系统配置的工具,当使用网络管理平台时,用户可以通过图形用户界面直接登录系统,比如使用Telnet等。
3.实现分布式电子计算机工程网络控制管理
布式对象的核心是解决对象跨平台连接的和交互的问题,以实现分布式应用系统,象OMG组织提出的CORBA就是较理想的平台。分布式网管就是设立多个域管理进程, 域管理进程负责管理本域的管理对象, 同时进程间进行协调和交互,以完成对全局网的管理。这样,不仅减少中央网管的负荷,而且减少了网管信息传递的时延,使管理更为有效。当前,在分布式技术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个是利用CORBA 技术,另一个是利用移动技术。基于CORBA 技术的网络管理,目前处于研究阶段;移动技术也仅在各个区域进行研究。何时推向市场和走进网络管理应用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在未来的近期使用中,可采用集中分布式的网络管理模型具体实现管理集中、数据采集分布的管理功能。即一个管理站进行数据呈现和管理,在数据采集这种消耗大量内存和占用大量带宽方面采用分布式方法获得。实现方法为管理站具有分发代码的功能,在网络层发现网关后,同时向该网关发送代码实现该子网的各项数据采集。以此减轻管理站的负担和减少管理端网络拥塞。
4.研究和发展智能网络控制系统
智能控制是一类无需人的干预就能够自主地驱动智能机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是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的一个重要领域。智能控制包括学习控制系统、分级递阶智能控制系统、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系统和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等。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来实现的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将有力地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并提高工业生产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智能控制方法较深浅层次上模拟人类大脑的思维判断过程,通过模拟人类思维判断的各种算法实现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优势、应用特色及发展前景将随着智能控制系统的发展而发展。
五、结束语
计算机工程网络控制软件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提高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进程,从而使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何克忠主编.计算机控制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尚晓航.《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二版
篇10
根据LVDS的传输线路组成,某一体化计算机中显示电路应由LVDS信号输出、LVDS信号传输、LVDS信号接收三部分组成。在选择LVDS输出电路时,应注意LVDS输出接口的选择。LVDS输出接口也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单路6位LVDS输出接口,RGB信号均采用6位数据,共18位RGB数据;
2)双路6位LVDS输出接口,采用双路方式传输,RGB信号采用6位数据,其中奇路数据为18位,偶路数据为18位,共36位RGB数据;
3)单路8位TTL输出接口。这种接口电路中,采用单路方式传输,RGB信号采用8位数据,共24位RGB数据;
4)双路8位1TL输出位接口。这种接口电路中,采用双路方式传输,RGB信号采用8位数据,其中奇路数据为24位,偶路数据为24位,共48位RGB数据。考虑到实际使用,单路6位LVDS接口就可以满足。而单路6位LVDS接口需要四对差分线来通讯,三对差分线是数据传输,一对差分线用于时钟信号传输。因此,选择了一款支持单路6位LVDS显示输出的COMExpress模块作为LVDS显示的信号输出端,选择一款支持单路6位LVDS的LCD液晶显示屏作为LVDS信号接收端。
2一体化计算机中LVDS显示的实现
一体化计算机中的LVDS显示发送端及接收端选型好之后,还需要考虑好LVDS信号传输的设计,以确保信号质量。
2.1计算机背板PCB设计
从COMExpress模块引出的信号不能从COMExpress接口直接传输到液晶屏上,这需要计算机背板的转接,在背板PCB设计时要考虑好高速LVDS信号的走线,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LVDS信号的匹配阻抗通常为100Ω±10%;2)保证差分线平行等距,一般是将差分线对长度误差限制,尽量使用同层内的差分;
3)LVDS差分对走线应尽可地短而直,避免过孔和大于90°的转向;
4)LVDS信号要远离其它信号。其他信号最好分层布线,若必须使用同一层走线,距离应大于3~5倍差分线间距;
5)不同差分线对间的间距至少应大于3~5倍差分线间距。
2.2传输线缆的设计
从计算机背板到显示屏之间,需要设计有传输线缆。在设计传输线缆的时候,为确保信号质量,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信号传输线缆应双绞、等长;
2)要做好线缆的屏蔽,屏蔽层要接地;
3)信号线缆要注意避开其他信号线,尤其是电源线缆,防止造成干扰;
4)选用的连接器务必要压接可靠,采用的接触件一般为铜材质以保证信号质量。
3调试及故障分析
一体化计算机按照上述设计方案进行了生产,在首次测试时,发现显示屏上没有显示,经检查,LVDS信号线路连接正确,在调试板上测试COMExpress模块,显示正常,但在查看BIOS设置时,发现可以设置主模块的输出为单路6位LVDS输出,或是单路8位LVDS输出,默认的是单路8位输出,与液晶屏的输入接口不符,导致没有显示。调整为单路6位输出后,显示正常。在后续一体化计算机的调试、试验中,发生过一些显示故障,总结起来,主要有黑屏、抖屏、缺色现象。通过更换模块的方式进行排查,排除了线缆、液晶显示器的问题,定位是LVDS显示输出异常。然后在发生故障时,测量了故障模块的LVDS信号输出波形,通过对比工作正常时的波形,发现主要是时钟信号波形异常。工作正常时的LVDS时钟信号(TXCLK±).根据LVDS信号的通信原理,在LVDS显示工作正常时,时钟信号的摆幅应满足的要求,即LVDS时钟信号的TXCLK+与TXCLK-差分信号对的差值在250mV~450mV时,判断为逻辑“1”,差值大于-250mV时~-450mV,判断为逻辑“0”,而且同时必须满足峰峰值的要求,在差值最小的250mV时,峰峰值最小应满足500mV,在差值最大的450mV时,最大峰峰值为900mV。根据故障时的时钟信号波形与要求对比,可以清晰地判断出故障的波形不满足中的LVDS时钟信号的要求,从而造成LVDS显示无法正常工作,解释了故障机理,下一步则需要对输出LVDS显示的模块进行进一步的故障分析。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