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2 10:3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探索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师:古人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推断时间的,古人用于推断时间的工具叫做圭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古代的圭表是什么样子的。用多媒体播放圭表图片,并引出概念:圭表的定义和使用方法。如此,通过这种引导方法,则有效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乐于探索未知的奥秘,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
二、课外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课外探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同时也是学科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小学生来说,因课外探索缺少了教师的监督和辅导,因此探索的质量完全由小学生自己来掌控,而为了提升他们的探索能力,培养探索精神,教师必须要首先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其次才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索方法。
如“怎样移动重物”一课,在课后为学生布置课外探索任务。那么,应当怎样让学生有兴趣接受任务呢?笔者认为,要把握小学生的心理。小学生身单力薄,在独自移动一些重物的时候往往会束手无策,此时,教师可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向学生阐明课外探索的意义,例如:能够帮助小学生移动重物,能让他们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同时教师还可为学生讲一些小故事,如曹冲六岁能称大象,他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搬动重物的?等等。而对于探索方法的引导,除了课堂上学到的移动重物的方法之外,教师可让学生学会创新。例如,对于易于拆分又能够重组的重物,可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这种移动方法不仅能够开动脑筋,还能够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对于一些不能拆分的重物,除了利用杠杆之外,教师还可鼓励小学生自制一些工具,如用小圆木制作滚轮,用绳索和大树制作绞盘,等等。
课外探索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的精力来准备,考虑到小学生的心智水平和认知能力,教师需要介入到学生的课外探究中去,同时给予学生一个宽松的探究时间,如三天或一周,等等。此外,将学生划分为数个小组,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课外探究,有助于提升他们学习效率,因此,这种方法也是教师备选的引导方案之一。
三、结语
篇2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结合我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篇3
[关键词]毕业论文 质量 应用型 本科学生
[作者简介]周红星(1976- ),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学院土木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实践教学管理;李兵(1962-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学院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赵瑞芬(1965-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河北 唐山 06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6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应用性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06020350,主持人:李兵)和2010年度河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SZ2010328,主持人:赵瑞芬)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77-02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是区别于精英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我国在20世纪末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之后,一大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将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院校作为自己的发展定位。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迫切需要对这种类型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其实践教学的规律和体系进行研究。作为衡量教学水平重要内容的毕业论文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是衡量本科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高校教育质量的直接反映,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一环节的作用,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多年来一直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学生的毕业论文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抄袭、剽窃现象严重。大量发生于学术界的抄袭、剽窃等欺骗行为使学风问题在全社会已成众矢之的,身处校园中的大学生也深受影响。一是东抄西拼完成毕业论文,下届抄袭上届、网上搜索资料后简单拼凑现象尤为突出,学校规定的时间为12~17周,而有的学生仅用几周甚至几天时间就拼凑完成;二是在网上“交费”买论文,少数不良网站推出的新型业务“出售论文”点击率很高,成交量可观,从侧面上助长了抄袭、剽窃的不良风气。
2.格式不规范。毕业论文管理文件是执行毕业论文的依据,但是有关部门没有严格执行论文格式要求,部分学生毕业论文的书写也没有遵循一定的规范,从而导致论文格式的不规范。某教育主管部门抽查2006届某6所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50篇论文,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的15篇,文章缺结论的6篇,乱编序号的3篇,缺目录的2篇。
3.论文缺乏新意。某教育主管部门对10所高校345篇毕业论文检查发现,约有60%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不能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局限于常规,不能进行逆向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自写(原创)论文少之又少。少数学生在网上搜索题目相似、内容相近的论文后,将原文中大量观点和论述几乎原封不动地复制到自己的论文中 ,结果是对研究领域了解深度不够,论文缺乏分析和见解,导致在文章中盲目推理基本未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
要想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的质量,就需要对质量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取得好的效果。文章从以下几方面总结了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
1.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首先,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与就业无关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对课题不感兴趣,或者选题不合理,导致对于毕业论文不够重视,没有认真努力去完成毕业论文任务。其次,目前的大学教育过程中实践环节相对较少,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能力较差,缺乏探究兴趣、不能主动地去探究新知。
2.教学管理不到位。部分高校没有对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地位给予足够的重视,工作思路不明确。虽然有校级的毕业论文工作规范,但在毕业论文的管理上没有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措施、缺乏有效的院、系两级管理制度,致使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管理工作形同虚设。缺乏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没有完善的教学检查制度,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评阅、答辩等环节过程管理不具体。
3.教学资源的不足。完成毕业论文所必需的教学资源,包括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硬件设施以及必需的经费投入等。毕业论文工作要求学生在借鉴、吸收现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方案。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有充足的图书资料,反映当代科技研究前沿的期刊,以及迅速快捷的科技信息网络和设施完备的实验条件。虽然有的高校设立了毕业论文专项经费,但占教学经费比例偏低,造成实验场地小、实验条件不完善;纸质论文资料少、电子期刊多等问题。受经费限制毕业实习规模小、次数少,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前期工作。
4.指导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与指导教师是密切相关的。在学生认真投入的前提下,学生成长得如何关键就在于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以及论文的指导对毕业论文质量有很大影响。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决定着毕业论文起点的高低,突出体现在毕业论文的选题方面。学术水平高的指导教师对于适合本科学生的题目有着深入的研究,并能在指导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而能力欠缺的指导教师一般只能发现一些琐碎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但师生比例严重失衡,很多教师在一学期承担三到四门的教学任务的情况下还要指导十几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必将造成论文质量的下降。此外,青年教师经验少、缺乏实践知识的积累,缺少系统的科研训练也会致使毕业论文质量下降。
5.其他原因。毕业论文教学中出现一些新内容,至今还没有明确答案。如艺术类毕业生设计如何进行,是强调作品还是强调理论。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错位对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存在明显影响,不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与在校所学专业相差甚远,对本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缺乏研究动力,但为了获得毕业证和学位,不得不应付了事。
三、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1.加强对应用型的理解,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应用型人才突出的特点是实践能力强,而本科教学中毕业论文是培养方案中体现综合应用性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加深对应用型、应用性的理解,明晰各高校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怎样在毕业论文中提高实践能力”等问题,突出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才可能切实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2.提高对毕业论文的认识,建立合理有效、科学的管理体系。高校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应建立合理、有效、科学的毕业论文管理机制。毕业论文开始前应成立以主管教学领导亲自挂帅的校级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院(系)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与学校建立协商与沟通机制,在两级管理体制中明确具体的责任,共同完成对学生的管理;同时由专家、教授组成的教学督导团配合职能部门搞好毕业论文的检查、监控等宏观管理工作。为全面开展毕业论文工作奠定基础。
3.激发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做好选题和指导工作。选题是确保毕业设论文质量的前提。首先指导教师要结合科研、生产和社会实际拓宽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实行毕业论文选题的双向选择,鼓励教师将科研课题与毕业论文教学相互渗透,使选题贴近实际;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兴趣以及即将从事的工作进行选题。其次要加强毕业设上选题工作的研究和管理,确保毕业论文选题的质量,同时,严格题目申报与选题的审核,积极推动产学研与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其次重视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在指导初期阶段学生有一个对课题逐渐理解的过程,指导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资料收集、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翻译工作的指导,认真做好开题报告。中期阶段学生对论文题目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解,观点、方案基本形成,此时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细致检查,发现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后期阶段应指导学生统筹全文得出自己论文的结论,同时做好答辩准备工作。
4.完善监控措施,建立淘汰机制。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可以借鉴管理学中的“全面管理”经验,学校中教学部门、教学人员要以质量为核心,以质量标准为基础,从质量评价入手,以规范管理为抓手,做好毕业论文的全面管理,建立完善的监控体制。学校首先应制定毕业论文质量标准,确定各个环节质量执行的依据,然后根据专业培养方案、毕业论文管理办法,制定毕业论文质量、管理、规范化等评价方案,在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进行自查、互查,及时发现问题和疏漏。在毕业论文答辩前随机抽取部分毕业论文进行外审,既能激发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客观真实地了解毕业论文水平。同时应建立毕业论文淘汰机制。目前各学校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准入条件要求严格,但对过程和结果要求相对偏松。尽管各学校对毕业论文质量抓得比较严,学生对毕业论文比较重视,但由于很少有学生因为毕业论文质量问题而不毕业,导致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论文又不要高分、及格就行了,教师最终总还是让通过的,因而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论文质量低下。要建立毕业论文淘汰机制,增加毕业论文淘汰率,如某高校借助“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PMLC)对全校毕业论文进行检测(如下表所示),文字重复率过高者不准毕业,这种措施对那些不重视论文质量的学生起到威慑作用,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陈厚丰.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2]华玉,李兵,赵国英.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3]刘正远,段玉玺.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3).
篇4
一、课题的提出
由于我县地处偏远山区,旧的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大部分老师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满堂讲,学生靠模仿”,学生的参与度极低。《九年义务教育数学大纲》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在我国的推行,特别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为使我县数学教育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从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中学数学课堂“问题解决教学法”,即根据同一教学班学生的实际水平,按其可接受的程度,分层设计问题,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提高和进步。
二、“问题解决”教学思想的理性思考
“问题解决”的教学思想不但有实践基础,而且还有坚实的理论基矗1.问题伪可接受性。巴班斯基的可接受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学的安排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问题解决”思想从学生的知识基储学习方法、能力等各方面的情况出发,在所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分层设计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
2.问题的条件性。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参与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所必需的时间与机会。“问题解决”思想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这种解决问题的条件。
3.问题的发展性。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认为:“通过教学促进一般发展”的学生不应是一个或几个,只有在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促成“高难”、“高速度”的教学发展。“问题解决”教学思想改变和缩小一个班内的差异,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得到正常发展。
4.问题的反馈性。学生学习数学实际上是了解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出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从教学内容引出,精心设计,事先准备的导学性问题;一种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由学生提出和反映的有较强“疑”色彩的问题。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两次、三次甚至多次的反复,每次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提炼和升华。这正是“问题解决”中“创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体现。
三、“问题解决”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
1.确定问题。教师要在钻研教材、大纲和了解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的前提下,对所教内容作出恰当的分析和计划,确定好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联系这三个层次的问题。一般基本知识问题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而设计的,为容易题;基本方法问题是针对知识点间的转移及其转移方法而设计的,为中等难度的问题;基本联系问题是针对知识方法间的联系而设计的,为稍难题。问题编好之后,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排列,成为一个以问题为交叉点,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知识网,用这个网来覆盖全部教学内容。
2.引导粗解。三个层次的问题至少要分三阶段提出,每一组问题提出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要给学生有运用课本知识或相互讨论去解决问题的时间。由于基本知识问题仅涉及新知识的某一个知识点,并且孕育在学生已学的知识中,所有学生通过自学或讨论都能获得问题的解决。基本方法问题主要设计有直接联系的两个知识点及其转移间的方法并有导向的问题,所有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讨论或教师点拨一般能获得问题的解决,基本联系问题则是涉及知识、方法间的联系并有导向的问题,面可大可小,对于新课,涉及的面可窄一些,对于复习课,涉及的面可宽一些。这些问题,学习好的学生在粗解环节中能获得问题的解决,中等学生通过讨论一般能获得问题的解决,基础稍差的学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要求他们找出问题解决的症结在哪里。对于问题粗解过程中还学有余地的学生,可运用问题从求异、求宽、求深等思维角度把他们的思维引向问题解决的深层次。
3.讲评提高。学生对问题进行粗解后,教师要在基本知识的难点、易混点设疑,引导学生把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引向深的层次;在基本方法上,引导他们反思方法应用的时机;在基本联系上,引导他们理清知识脉络,条理思维框架,反思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契机。
4.练习巩固。教师讲评后,如何保持学生现有的思维结构与知识水平,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练习题可围绕学生在“三基”中的薄弱环节去编拟。学生在练中出现的问题,还需继续补救矫正、回授教学,以落实教学目标。
四、“问题解决”教学实验的初步效果
1.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问题解决”教学以问题为中心,课堂出现的是一个又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每个学生又都能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能“亲师信道”。由于“问题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能面向全体学生,被传统教学所“遗忘”的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师生的点拨下,如今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但可以看懂课本,而且还能解决问题。
篇5
[关键词]课堂;讨论;学生
在《教学的革命》上有一句话说的好,好的讨论可以使一堂课成功,不好的讨论却可以使一堂课失败。当课堂讨论组织失败时,学生就会出现讨论时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怎么说,或者是在讨论中废话连篇,不知所云。效果就是只有少数的学生掌握,而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知识。还有就是很多的老师讨厌的时间的浪费。
那么怎么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呢?以下是做法可供参考:
一、充分做好准备
1、选题要恰当。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讨论法之前,教师首先要确定恰当的讨论题。讨论题的确定一般要根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提出,或者是教材某个栏目中的“议一议”、“说一说”等。但不论是哪一种情况,讨论题应该具有较强的探讨性、争议性,否则,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同时,讨论题难易要适度,太难了,大家只能望题兴叹,讨论不起来;太容易了,一下子就得出结论,没有讨论的必要。另外,讨论题也要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如果学生对讨论题一无所知,或者讨论题与学生毫无关系,那便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无法参与讨论。因此,讨论题的选择一定要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要有可争议性,难易适度,并且在学生的经验范围和能力范围内。
2、目的要明确。目标是教学的基本前提,同样也是课堂讨论的基本前提。设定讨论题,是为了让学生在短短45分钟的课堂上能在知识、态度、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有所得。所以,教师备课时必须目的清楚,明白为什么要在此处而不是彼处讨论?讨论的问题具体是什么?希望达到一种什么效果?准备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怎样才算完成了讨论的任务?绝不能在上课过程中随意地、毫无计划地运用,更不能为了减轻自己的课堂负担、推卸课堂责任而组织形式上热闹其实却空洞无物的讨论。另外,教师制定目标时,还应避免目标散乱、层次不清、各类目标交叉出现的情况。只有认真地制定课堂讨论目标,并在课堂上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才有可能提高课堂效率。
3、资料要准备。小组合作中材料的过与缺,也是影响合作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过多的材料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过缺的材料又不能支持学生学习知识的平台。有些资料可以直接从课本、作业本等地方直接获取,而有些资料教师可以事先提供提纲或者网址,对于那些难以找寻的,教师可以提供资料。这样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
二、精心组织讨论
1、讨论时机要把握。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关键是要我们抓住机遇。时机把握的好坏产生的作用也不同。当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希望从别人的发言和交流中得到启发的时候恰如其分地组织讨论,效果往往非常良好,这种心态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课堂的回答和情绪反馈中察觉到。比如在讲一次性用品造成环境污染时,就有同学提出来:“我们要不要用一次性产品?”于是我就及时组织同学们进行课堂讨论,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状态时,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哪怕是有当堂解决不了的,也为教师课后提供了素材。
2、讨论时间要充分把握。陶行知说:“真的教育必须造就能思考、能建设的人。”讨论是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但是要想他们在课堂讨论中有收获,就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保证。但时下许多课堂讨论恰恰缺得就是这个!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其实,这计划是不科学、不系统,并有很大的盲目性的),教师常常让学生的讨论还没有完全开始就利用各种方式强行结束。讨论成了空壳!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把握好讨论的整体时间,以避免出现,“讨”而不“论”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在备课时应把问题设计得更合理、更有层次性和逻辑性,以便讨论能步步为营,层层深化,在单位时间内提高讨论的效率。
3、教师给予适当指导。教师要在学生讨论中不断巡视,要参与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看学生讨论中有哪些问题需要帮助,有没有新的矛盾和困惑,有没有转移讨论中心,讨论的深度、广度是否到位,是否讨论完毕等。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帮助。否则会降低讨论的效果,耽误宝贵的课堂时间。同时教师要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要适时加以点拨、激励,消除外来干扰,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的想象,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展开积极、充分、高效的讨论。
三、及时反馈和总结
在小组合作讨论的基础上进行集体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须紧紧抓住。进行交流要以小组为单位,牢固确立“组强我荣,组弱我耻”的观念,提高小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和竞争意识。讨论结束后,教师要注意及时对本次讨论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参考的有:
a、组内每位成员是否都积极参入到讨论之中并发表有关的看法?
b、组内成员是否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观点,与他人进行交流?
c、记录内容是否客观、明晰,表达是否清楚、流畅?
d、表扬表现特别突出的同学和小组。
e、有待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篇6
关键词:
识字教学 课堂教学 主动学习 改变现状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我们认为低年级识字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内打好识字基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课外巩固,注重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尽快完成课标提出的识字任务。怎样提高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质量呢?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变抽象为具体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多种趣味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低年级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等与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
(1)借助猜字谜。
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猜字谜教学。如教学“泉”字:上白下水;如“工”字:可以说成“二”加“ 1 ”等等;猜字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2)利用图画识字。
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教学象形文字,如教学“日、月、山、火、田”这些字时,我利用简笔画,如教学“山”字,在黑板上勾勒出山的简笔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牢记在他们的脑海中了。
(3)利用竞赛法。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
(4)利用游戏
将游戏引入课堂能让孩子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北风和小鱼》一课中,让孩子分角色表演“北风”、“小鱼”。结合指导,经过多组表演练习,孩子们在游戏中比较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了十多个生字及几个词语。后来,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又将“看是送信快”、“词语找朋友”等有趣的游戏引入课堂。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激情高涨,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
三、利用实践活动,带学生走向生活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个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如举办“一(7)超市”、“水果运动会”、“小花市” 、 “逛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四、利用多样的方式,在课外识字
篇7
看到这一切,笔者也对自身的工作进行了反思:教学中师生之间有教与学的传递与互补,更应该有老师和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对答不出问题的学生少一些斥责,多一些鼓励和引导;给课堂坐不住爱捣乱的学生,适时提供一个表现自己的舞台……课堂上一位老师的宽容、用心良苦,会让绝大部分同学心悦诚服,就连少数“不务正业”的学生也会收敛几分。事实证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与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的力量,它能汇集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亲切感、依恋感,从而乐于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
多展示一分个人“魅力”,让学生“心随你动”
笔者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深知学生很容易对政治课产生误解,认为是说教。教师如果真的只是在讲台上平淡无奇地照本宣科,那些原本没有多少学习兴趣的职校学生怎么会老老实实听你讲课呢?如此你的课堂只可能有两种情况:混乱和死气沉沉。课堂上的教师,围绕教学组织活动,有许多施展自己个性的空间。教师可以在语言风格、教学手段、板书设计、举止仪表、艺术表演等各方面展示自己的魅力,吸引学生关注你的教学。
思想政治课中有些内容难免让人感到空洞不实,这就特别需要上课的老师能应用具有表现力的、幽默诙谐的语言将大道理讲述出来,缓解沉闷情绪、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特长,要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感受你的魅力。你可能善于言语表达,那就该反复锤炼语言艺术,合理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营造幽默气氛,讲解概念和原理;你可能有艺术表演的天分,那可以通过你的导演,让学生以小品、相声、歌舞的形式演绎做人做事的道理。
例如,在上《职业道德》中“文明礼貌”一节课时,笔者安排指导学生表演小品《如此接待》,由三位学生分别扮演秘书、顾客、经理。表演过程为:顾客给秘书打电话,通过电话预约与经理见面;顾客登门通过秘书的接待与经理会晤;会晤完毕秘书送别顾客。同一内容安排两场不同表演。不规范言行的搞笑版演出,让学生找出错误;通过老师和学生们共同指导改进,再用规范的言行举止正式表演一次。这样让学生对举止得体、待人热情等要求有切身体会,教育教学效果自然会得到提高。
此外,笔者特别感觉到,老师的个人魅力还会从举止、仪表、服饰方面表现出来。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特别是学习压力不大的职技校学生,他们崇尚“美”和“时尚”,虽然他们尚不能完全使自己真正体现美和时尚与自身个性的协调,但他们完全能够判断老师的言行举止、仪表仪容是否能让自己“快乐崇拜”。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的老师,学生会产生一种不配合的情绪,甚至是有些不认同,这当然会影响老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培养训练自己有高雅的举止、大方的仪表,时刻注意服饰,不求奢华但求整洁。在这些无声的语言引导下,学生会慢慢受影响,提升自己的审美观点。这种影响也可以说让思想政治课教师发挥了“无心插柳”之功效。
多积蓄“智慧”,有效施展“智谋”
职技校学生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课程相对比较轻松,故而学生会从社会信息中获得更多纷繁复杂的东西。但他们毕竟涉世不深,缺乏对社会信息的辨析能力,以至优劣兼收,导致思想混乱。怎样才能让这些思想混乱,往往又有些固执、偏执的学生从混乱中摆脱出来,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能够心智健全地为人处世呢?这无疑对学校中思想政治工作最直接的实施者———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我校现在所用的思想政治课教程涉及科学世界观、心理学常识、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内容,这些内容基本上能满足对技工学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但关键是老师能否将书本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自身修养。俗话说得好,“足智多谋”。思想政治课老师必须要积蓄更多的“智慧”,才能“谋”出教育的实效。笔者从十几年的职技校教育工作中体会到,教师智慧之源泉,最主要的还是强烈责任心之下的扎实基本功,而“智谋”的施展需要在扎实的基本功基础上实现自我突破和创新。首先,善于借题发挥,暗示引导,变不利为有利。课堂教学过程不是一个封闭、静止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动态的体系,当课堂出现不和谐音符时,教师能凭借教学机智,化不利为有利。例如,上课铃响后,走进教室,发现一位学生正在擦黑板,粉尘弥漫,而其他学生大吵大闹。如果只是训斥肯定会影响教学效果。而笔者正好想到本节课要讲环保问题,便幽默地说:“白雪飘飘这里风景独好,大家乐在其中感觉可好?”学生安静下来,你看我,我看你。笔者平静地说:“大家真的感觉此情此景是一种享受吗?”学生都坚决地摇着头。“那么,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有关环保的问题。”这样,乱糟糟的教室成了新课的话题,将不利转化成了一节课的好开端。其次,立足于课本,标新立异,“谋变”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汲取知识。
篇8
关键词: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问题―过程”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学计划108课时6个学分,是大学本科四门公共政治课程中教学内容最多、任务最重的课程,也是相关内容学生学习前就较熟悉因而易于厌学和忽视的课程。立足该课程特点(内容特点和课程性质特点)设计和探索的“问题―过程”教学模式,坚持以“问题”为中枢建设教材、社会、学生关切有机融合的教学内容和以“问题”为抓手充分体现学生自身临在感的问题教学法,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过程学习的目的。
一、“问题―过程”教学模式的目标定位
1.将学生学习由“终点学习”转移到“过程学习”上来。
所谓“终点学习”就是为考试而学,从第一次上课就瞄考试的“终极目标”,整个学习过程围绕考什么学什么,怎么有利于考试怎么学,这是应试教育的延续,而且是异化式学习。这种学习不仅与大学教育培育创造性人才的目标不符,而且易于导致学生忽视该门课程的学习,因为这门课程的大多内容大多学生在大学之前都已学过,认为学不学影响不了最终考试而忽视学习。与终点学习相反,“过程学习”不是为了最后的那一点,即考试而学,而是把学习还原为过程,即学习就是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能动的互动的要素,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是过程学习的关键。这需要把学生设计为教学的能动对象而非被动对象,将其真正纳入教学中。
2.教学内容的设计由依靠教材转移到依托教材,以“问题”为中枢实现教材、社会和学生的真正融合上。
学生不感兴趣的原因很多,最关键的原因是他觉得你讲的内容俗套、老套,与社会脱节,与他的生活关系不大,甚至认为你只是在政治说教。要扭转这一现状,就要从内容的加工整合提炼入手,依托教材,把教材的精神实质与社会的现实、学生自身的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把教材内容科学的转化为教学内容,把教材讲授问题和社会问题及学生自身关切的问题有机融通。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到教师讲授的内容具有强烈的自身临在感,自然就会引起学习兴趣。教材、社会和学生有机结合起来的优秀的教学内容自然会让学生发现学习这门课对他的“价值”,他才会认为值得学、愿意学。
3.教学方式方法设计要由围绕理论传授转移到问题解剖上。
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不在于增加几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也不在于利用传统媒体(黑板、粉笔)还是利用现代媒体(多媒体),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在运用的时候是围绕理论传输设计还是围绕问题解剖进行设计。围绕理论传输设计就是要把理论传输给学生,它的起点是理论,终点是接受。围绕问题解剖设计,它的起点是存疑、疑惑,终点是理解和接受。前者是把学生视为要教化和灌输的对象对待,后者把学生视为思考问题、解答问题、自己主动寻求答案的对象。教学方法的改革要由围绕理论传输转移到围绕问题解剖上,引导学生通过解剖问题实现主动思考、积极介入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继而在主动思考寻找答案中接受理论知识。
4.教学效果由考试评价转移到分析思考解答社会问题的能力上。
该教学模式通过内容融合提升、问题解剖分析和学生主动思考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解答能力和应对能力,真正成为自己生存和发展本领的一部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由会考到会用的转变。
二、《概论》课程“问题―过程”教学模式的框架设计
“问题―过程”教学模式,立足新课改方案,找准“上游”(高中阶段)与“下游”(研究生阶段)的关系,找准课程定位,坚持“不缺位”、“不越位”、“讲实用”、“重实效”、“易推广”的原则,框架设计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见“‘问题―过程’教学模式框架结构”图):
1.以“问题群”为主线,科学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由三大相互链接的“问题群”组成的“问题群系”构成,一是教材本身的“问题群”,即教材要解答的问题;二是学生的问题群,即这个时代和年龄段的学生所特别关注的问题;三是与该课程有关的时代、社会问题群。这三大问题群有机整合组成的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做到“三契合”:契合教材要求,契合学生特点和兴趣,契合时代要求,从而力避内容上仅停留在规则、原则的教化而远离学生和时代的弊端。在内容上亲近学生,和学生自身特点、时代特点密切衔接,是走进学生内心深处的决定性环节。
《概论》“问题―过程”教学模式的框架结构
综观这门课程,可以将其概括为一个大问题,即“一个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如何‘由弱变强’”,这个问题是这门课程的中枢,能有效统摄全书内容。而这个问题是学生、乃至每个人的人生大问题:每个人的一生要经历由弱变强的历程,把教材的问题与学生的人生大问题有效对接能强烈凸显学生的自身临在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剖,使学生深刻理解国家的发展历史、进程和经验,同时为其成长提供非常可贵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而这正是学生这个阶段迫切需求的。以此问题作为总问题进一步建立问题体系:此问题下涵盖“经济如何由弱变强”、“政治如何由弱变强”、“文化如何由弱变强”、“社会如何由弱变强”等,再进一步细分三级问题,如“文化如何由弱变强”问题下可分为“文化硬实力如何由弱变强”、“文化软实力如何由弱变强”等,以此把教材内容转化为问题群式的教学内容。建立融通教材、社会和学生自身关切的问题群系,一要准确把握《概论》课程要义;二要成立课程小组依靠集体智慧进行问题提炼;三要建立开放式平台征集并及时掌握学生关切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无论教师和学生有多大年龄差距,教师都应该做到和学生是同代人甚至同龄人;四要成立课程咨询办公室,让学生随时有地方交谈问题等(见“‘问题―过程’教学模式框架结构”图中的“教学内容”板块)。
2.以“问题教学法”为主线,系统优化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是把由“问题群系”组成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传输给学生的根本途径。该途径要求每一堂课都瞄准一个核心问题展开,教师和学生成为围绕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的“互主体”,解决问题不仅是课堂的教学目标,更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中介。该问题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式主动学习,避免传统课堂教学单向度的教化和灌输;有利于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问题教学法的关键不在于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或实践式教学方式,而在于运用这些方式时设计恰当,以问题为中心融通教材、社会和学生设计这些方法,也就是采取问题中心式的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或实践式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以切入问题为开端,问题的现实度、深度、关切度直接决定学生学习的兴趣度。在问题群中,每个老师总会有所偏好有所偏长,因此问题教学法需要借助“课程专题与课程班主任结合制”的方式实现(见“‘问题―过程’教学模式框架结构”图里的“教学过程”板块)。“课程专题”意思是成立一个教师小组,小组内的老师分别承担问题群众不同问题的讲授任务,根据自己的优势分别选择问题群中的某个或某几个问题讲,避免一个老师把所有问题讲完,从头讲到尾的现象,要突出教师的某方面的优势,实现每个教师在问题群讲授上的优势互补。这样,在发挥教师各自优势的同时会带来课堂管理问题,这个问题用“课程班主任制”弥补,也就是说某位老师承担某个班级的该门课程,意味着其是这个班级该课程的班主任,这门课程由课程小组教师循环讲授,课程班主任是其中的一位讲授者,却是这门课程自始至终的管理者。
3.以“过程”为主导,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
过程管理是指加强每个环节特别是课堂环节的管理,过程评价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努力度等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以此有效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的课程学习回到过程中,回到每一堂课中,改变传统的为期末考试而学、为结果而学的异化状态,实现过程学习。
“问题―过程”教学模式是倡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然,其成功实施需要广大师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新教与学等的观念,以及有关部门做好相关过程管理文件、过程评价文件的配套支撑。
三、结语
《概论》课程“问题―过程”教学模式是从内容到方法、从要素到结构、从机制到体制的整体构建,是针对该课程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现实进行的系统谋划,对于解决该类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学生的积极认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问题”中枢把教材、社会和学生有机融合起来,增强学生的自身临在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毫无疑问,学生只有在教学实际中体会到自身临在感,才能更大地激发学习兴趣,特别是内在的自觉性兴趣(与人先天的兴趣不同,自觉性兴趣是建立在认知认可自觉性基础上的兴趣),没有兴趣的东西是难以主动学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迎合学生兴趣,不是学生喜欢什么就讲什么,而是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并以此促进其主动自觉学习。
篇9
1.提供迁移机会,巩固运用学法
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学生并不是一教就会,一点即悟的,真正理解和掌握阅读方法,形成学习能力,要有一个逐步领悟和吸收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指导他们将已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于相类似的学习情境中,使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领悟阅读方法的真谛。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迁移性学习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例如学生学习了查字典解词,联系上下文解词及结合生活实际解词等方法之后,就可以在以后的阅读中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理解新词。又如还可进行段与段之间的学习迁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童话、寓言及散文中常有反复出现的情节或相同结构的段落,学习此类课文,教师要在教好“例子”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运用学习“例子”的方法进行后几段学习。以《精彩的马戏》一课为例,课文中写三场马戏表演的文字结构相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形成对“猴子爬竿”一段作者写作顺序的概括:“什么节目――怎样表演――观众反应”。把握了这个顺序,学生就能顺利地自学“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这些写法类似的段落。另外,当遇到具有共同的结构和思路的同类课文时还可进行篇与篇的学习迁移。再如,在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还可迁移运用到阅读课上,使阅读课着眼于讲读课所学训练重点的实施和运用,着眼于所学阅读方法的运用巩固。教师半扶半放,少扶多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像以上这样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学习迁移,既揭示了规律、教会了方法、激发了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在迁移中得到巩固,在迁移中得到提高。
2.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源于成功的学习实践。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例如教学第十二册《书的故事》第二段,此段写青年工人到书店买书。学生通过自读,从青年“漫不经心”地翻书到后来“认真地看起来”这一态度变化中体会出其非常喜欢鲁迅先生的书,此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充分肯定,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第一段中当时的情况,谈对青年有何新的认识。学生联系当时敌人查封进步书籍,十分严重,鲁迅的书“书店不敢出版”,“没有地方敢代售”这一历史背景,体会出青年渴望进步的思想感情。至此,应当说学生理解到位,但作为教师不应该满足这个结论,而应该再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即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一要注意抓住人物前后态度的变化;二要将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认识。可见,学法指导也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
3.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我们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例如学习第五册《师生情》一课,在理解“她们多么想早点看到王老师啊”一句时,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她们为什么想早点看到王老师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划出有关语句,谈谈体会。思考此问,学生必然联系下文王老师“和蔼可亲”、“日夜操劳”来理解。(2)你从哪儿看出她们想早点看到王老师划出有关的重点词语,谈谈体会。学生又必然联系上文中“冒雨”“急匆匆”等词语来理解,最后达到对师生之间情感的深刻认识。这样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指导学生读书要翻前看后,读后想前,上下联系,整体感知,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逐步掌握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
4.进行序列训练,促进认知策略发展
学生掌握了几种具体方法不等于学会了阅读。学会阅读的核心是学生将具体的方法整合内化,成为系统的、较完整的、灵活的认知策略。这种整合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有计划、有意识、有序列地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学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它随着年级的增长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因此我们注意明确大纲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要求,通过调查了解和认真研究各年级学生的“已有基础”,总结出学生以往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跳起来”够一够,在教师的点拨下迈出新步;在教师的序列指导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阅读方法。
积累一定量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认知策略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策略才能逐步形成。因此,语文学法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与学习策略的培养密切联系,并把着眼点放在后者。例如在划分段落的教学中,学生因运用分段方法不同而产生分歧时,教师不要简单地裁判谁对谁错,或只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展示各自的思路及理由,借助讨论学会自由地和批判地思考,使学生领悟如何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的真谛。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阅读方法。如第十二册最后一单元《书的故事》一课教学,就可综合选择运用已有的学法进行学习。如运用“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这一学法学习第一段,抓住重点词语“不敢出版”、“不敢代售”体会当时的时代背景,在学习后面内容时除联系当时当地的情况,还用勾点圈画、批注和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的学习方法,抓住描写人物前后态度变化的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等。只有这样,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策略才能逐步形成。
篇10
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它是用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描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教育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而不是一般的“收获体会”,教育论文应有学术性,所以它是学术论文。
理解教育论文可以从两点来把握:教育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教育研究的一种手段,教育论文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的作用既表现于学术价值也表现于实践价值,既表现于社会价值也表现于个人价值。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1)通过科研论文向社会表达对所研究的教育现象的深思熟虑的观点、意见,启发人们关注与努力解决有关教育问题的热情与智慧。
(2)通过科研论文与他人交流学术见解,互相争鸣研讨,促进教育学术领域的繁荣与以个人学术水平的提高。
(3)通过科研论文撰写过程本身,提高研究者本人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这对于研究者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极其有用的。
教育论文应较系统和专门地讨论与研究教育科学领域中某种现象或问题,思考和动笔都是从科学研究这个目的出发的,比一般论说文更富理论色彩和专门性。它涉及的范围较广,在教育科学这个辽阔的领域中,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观察和分析有重要价值的现象和问题。它不象一般论说文那样,可以就具体事件议论得失,评定是非。它的生命力及其价值,是在于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内容上的创新意义。它比一般论说文更强调新意(即新见解、新成果、新思想)。它主要有如下特点:
1.学术性
教育论文是学术成果的载体,是学术研究所形成的产品。它侧重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抽象地、概括地叙述或论证,其内容是系统性的、专门化的、因而,这种文体必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它不是教育现象的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而是教育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它具有深思熟虑的学术见解,但又不是偶感式的杂谈或社会性议论。教育论文中,某一教育现象也不象“经验”那样完整、具体、形象地反映着,而是按照思维的认识规律被解剖、抽象地反映着。它致力于表现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性。它与教育、教学经验文章相比较,它是理论的。虽然它要取材于某一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但不叙述其细节,只是经过提炼,“抽象地反映”并上升为理论,写成论文。教育论文如果没有学术性也就失去了教育论文的资格。所以,学术性是教育论文最起码的条件。
2.科学性
教育科研的任务是要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建立和丰富教育理论,使之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这就要求作者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对引进的教育理论、经验,都要采取“一分为二”的科学分析态度,都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带个人偏见,不能主观臆断或凭空说教。在立论上,应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切合实际的结论,即必须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思想,论点的提出必须以切实、准确、真实的科学依据为前提;论据,要求要在周密的观察、调查、实验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以最充分、典型、新颖、确实有力的材料(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作为立论的依据;论证上,应是系统的、完整的、首尾一贯的,是经过周密思考,严谨而富有逻辑效果的论证。它包含在内容上的充实、成熟、先进、可行;表述上的准确、明白、全面,无懈可击,如果失去了科学性,也就不成其为教育论文。所以,我们说科学性论文的生命。
2.创造性
教育论文要求作者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革新陈腐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有创新意义。能在对教育领域的现象进行观察、调查、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或没有涉及的新问题;能对别人研究过的问题采取新的角度或方法,提出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新观点或新结论;能在综合前人研究结果(或经验)的基础上加工提炼,开掘新意;能在别人争论的课题中或出现分歧的问题上进行比较分析,在弄清彼此的分歧争鸣点的基础上,做出与已有结论不同的结论;能用新鲜的材料(事例、数据、史实、观察所得)来证明已证明过的问题,探索新意向;能运用中外教育领域里的最新信息资料、情报,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经验理论、概念,增强教育论文的时代色彩或现代化意识,从而提出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设想,探索新体系、新方法,开辟出新的改革之路,推动教育发展的新进程。所以,创造性是衡量教育论文价值大小和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如果教育工作者没有独特的真知灼见,没有创新,只有继承,那么,教育改革也就难于深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也就是一句空话。
4.理论性
教育论文的理论性是指论文的理论色彩,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科学观点和有关的政策、法规,以及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分析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形成有理论高度的论文。在具体表达科研成果上,要符合教育规律、教育原则的新要求;要从具体事物出发,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高度来分析,做出科学的结论,做到以理服人;要在教育领域的现象和问题的探讨论论证和表述的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管理学和专家对教育的论述以及专业性名词术语、理论概念,并溶化或融合为论文的内容,使论文具有较浓的理论色彩。所以,理论性是教育论文深度的标志。但一定要深入浅出地表述复杂的科学道理;要用通俗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让读者感到平易能读,平实易懂,使论文发挥交流、传播、推广科研成果的作用,进而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5.探索性
探索就是对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新的观点进行探讨、寻找、搜索、求取,找到改革的突破口。没有探索,也就没有科研成果。因此,探索性是贯穿教育论文始终的一条红线。即在撰写教育论文中,对教育科研中涉及比较复杂的现象和问题,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多层次的比较,并进行认真分析,反复研究,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或意见和办法;要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党的教育方针为客观指导,根据传统教育的经验教训和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探索教育领域里我们还未明白还未掌握的教育教学规律,探索未来的教育教学到底是什么样子,应当怎样实现新的目标。此外,针对现实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研究成果,这本身就是探索性工作;而正确地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寻找论证的新角度、新方法,寻找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教育论文应体现出作者的探索个性(特点),探索个性越鲜明,论文越有创造成果。所以,探索是科研的前提,也是撰写论文的前提。
6.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