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范文
时间:2023-04-04 18:2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工程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二、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项目一:食品加工单元操作的计算。根据不同食品生产工艺,进行分组,对不同食品加工单元操作典型设备进行设计计算。
项目二:牛奶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在灭菌后牛奶的冷却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参数变化以及冷却水温度变化,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相应生产任务。
三、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指导
在课程设计过程,对项目一,指导教师收集食品生产企业工程实例作为课程设计题目,每2~3个学生是单独的题目,由于这些实际问题,涉及到食品生产中关键或者特殊的设备,所以每组学生都有很高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相关工程手册,结合食品工程原理每个单元操作的原理每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各自的设计任务。通过课程设计,每组学生的查阅资料的能力、计算能力、绘图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这些训练和指导对学生将来毕业后,完成工程师相应技术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四、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考核
篇2
食品工程原理工程素质学生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食品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食品专业的毕业生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科研和创新的能力及其实际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工程素质就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是工科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专业课程,它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内容概念多、物理量多、方法多、图表多、公式尤其是经验公式多且计算复杂,还有设备及其内构件复杂多样是本课程内容的一大特点,这些复杂的内容必须以实践的观点,从工程实践出发全面综合地考虑问题,而目前大部分学生习惯于从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使得在学习食品工程原理时不得要领,对有些内容不能深刻理解甚至感到莫明其妙,尤其在实际问题面前往往束手无策。所以,工程素质的培养和强化成为该门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学生必须尽早建立工程意识,会灵活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食品生产中各种工程实际问题,这也是用人单位和社会对高校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
一、学生工程能力的现状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涉及到食品生产加工领域中所用各种单元操作的计算方法。其中计算公式很多,计算量大。学生普遍认为该门课程重要,但又感觉较为难学。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基础理论涉及高等数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学、机械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范围较宽,内容较广,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处理能力较差。其主要表现在:
(1)理论与实际不能很好衔接,只会从理论角度按照书本上的理论解题,缺乏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对工程的内容了解甚少,不具备工程的观点,不会使用工程手册及工程上的实际经验数据,所以设计出的设备不合理、不规范。
(3)没有经济头脑,缺乏经济观点,对过程和设备的选择能力差,从技术上考虑的多而经济观点差。
二、《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中学生工程素质培养
面对这种形势,要求教师对《食品工程原理》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讲解,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及时把当前食品工程研究的新思路、新成果融入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在“学会学习”和“知道如何学习”这两个环节进行指导,重视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贯彻工程观念,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1.注重过程分析,建立《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资源库,诱导学生的工程思维
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在理论教学研究过程中,教师充分学习收集相关食品工厂工程生产实际例子,建立《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资源库,通过视频和图片形式列举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些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工程问题进行引导、分析、讨论和归纳总结,由浅入深让学生建立起一种工程的意识,用工程的价值观念、思维分析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2.建立“三通”教学法,使学生逐步树立工程观点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中的单元操作,采用了大量的处理工程问题的方法,如因次分析法、数学模型法、参数综合法、当量法及类比法等工程方法。在教学中,教师系统的阐述、剖析、归纳与总结这些方法,最终学生达到具有分析和解决有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优化《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压缩重复内容,压缩过于偏、很少在后续专业课用到的内容;压缩属于更高级、调整至课程设计中进行,调整部分内容出现的次序,加强与其他课程联系。
4.运用CAI现代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涉及到一些典型设备的结构和操作原理,传统教学方法虽然直观,但是不具有立体效应,整体结构难以想象。利用CAI教学手段,通过动画及其录像等形式展示各种现象和原理,弥补语言、文字描述的局限性,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鲜明生动的表象,便于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理性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5.拟构建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工程能力
课程设计选题与实际工厂生产相结合,打破以往《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的选题模式。全班采用几个题目,延续多年,内容不变,设计方法不变的现状。教师在开发课程设计任务时将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量安排与实际生产联系密切的实践内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使得学生在新的层次上对课程内容有更加全面系统认识,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中,将传统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强调方法论教学,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教学环节改革,注重帮助学生建立工程意识,树立工程技术观念,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对学生提高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将来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盛建国,李大林,陈江洪.化工原理实验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8):74-77.
[2]邱运仁.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86(4):l7-l8.
[3]赵荣代.运用互动式教学开发学生创新思维[J].现代技能开发,200l,11(10):l6-l7.
篇3
关键词:翻转课堂 视频 食品 课堂
引言:
2000年,美国Maureen Lage等在论文《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中介绍了他们在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经济学入门》时采用“翻转教学”的模式,以及取得的成绩,但是他们并没有提出“翻转课堂式”或“翻转教学”的名词[1];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 的化学老师 Jonathan Bergmann and Aaron Sams 开始使用视频软件录制PPT并附上讲解声音,他们将录制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为缺席的学生补课,不久他们进行了更具开创性的尝试――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在课堂上,老师主要进行问题辅导,或者对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并推动这个模式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使用[2];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的方法逐渐在美国流行起来并引起争论;在国内,曾经有类似的教学方法,但被冠以“高效课堂”,典型的案例包括1998年山东的杜郎口中学所尝试的“杜郎口教学模式”,与当前的翻转课堂不同,这些模式中,学生并不使用微视频和在线做题,而使用导学案,课本和习题册[3]。
目前的翻转课堂的核心目的是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主要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这种模式的推动,要打破原有的由老师来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传统做法,亟需建立一种新型的评价机制。学生在跨校修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地选择观看所有老师的视频来学习,只要能顺利通过学习,就应该计算学分。这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翻转课堂的认识误区和实质
目前对翻转课堂的普遍认识是:视频取代面对面授课,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自主时间与教师参与各项学习活动,之所以叫翻转课堂,是将过去的“讲课”通过微课、视频的模式由学生在课堂外完成,而“课外作业”却被拿到课堂上共同探讨完成。但是对于成功的翻转课堂教师来说,以上的做法还不能够代表实质的“翻转课堂”。关于翻转课堂是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还存在争论,翻转课堂的常见误区包括以下几点:
1.在线视频的代名词:现代的家长、同学一听说翻转课堂,第一个念头就是在线视频,其实富有成效的面对面互动学习活动才是翻转课堂最重要的核心价值;
2.用视频替代教师:视频不能替代教师在翻转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即使是名师的录制视频。
3.在线课程:在线视频相关的知识点、作业、练习,是为了充分考察学生的吸收效果,不能用在线课程这样的方式表达翻转课堂,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增加学生和教师互动和个性化沟通的方法。
4.学生没有教师指导:学生不但有老师指导,能得到更好地指导,翻转课堂是直接指导和建议式学习的混合模式。
5.学生整堂课都盯着电脑屏幕:在线视频都是比较简短的,甚至几分钟、十几分钟,强调的是知识点的浓缩和集中。
6.学生孤立地学习:很多人认为翻转课堂模式的学习,学生没有社交和互动,事实上,在跨校修读的过程中,可以随意发帖提问,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和沟通。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且都能获得个性化教育。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多年前人们就利用视频来实施教学,但并没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多大的冲击,而现在的翻转课堂却倍受关注,这是由于跨校修读翻转课堂模式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教学视频是知识点的浓缩。萨尔曼?汗的数学辅导视频,以及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的化学教学视频,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都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每一个视频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对应一个特定的知识点,学生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教学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形式,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及个性化学习。
同时,用于翻转课堂的跨校修读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最大的不同在于,视频中不会频繁出现教师的头像、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等严重分散学生注意力的镜头。
2.学生重新建构学习流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提供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课堂上通过各种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3.复习检测方便快捷。学生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每一个视频后面紧跟着的作业和练习,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根据自己情况反复观看。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也能及时通过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跨校网络修读另外一个优点,就是便于学生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
三、《食品工程原理》教学实例的优缺点
优点如下:
1.打破传统教育学生认为“课程枯燥、提问式互动”的痛点。
2.课程质量方面有所改进,集中了不同的师资力量,是一大突破点。
3.顺应“互联网+”形式下教育的机会,教育O2O互补模式,将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互补共存,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将线下优质的教学资源最大化的在线分享。
4.实现个性化教学,对于传统教育的诟病在于,对待不同的孩子搞“一刀切”,教学、考试都是如此,这使很多成绩一般的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消化水平定制出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较之传统线下教育的模式,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利用大数据,使教师借助在线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授课。借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IT新技术的变革,加上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的改变,有望推出智能化学习系统。
5.建课老师、用课老师和学生是平台上的关键三方,这种模式很新颖,同时也有望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更多地激发教师线上主动性和责任感;翻转课堂是不是降低老师上课作用,新课老师不讲,课上主要讨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慕课专家吴志宏教授对此进行阐释:“慕课强调的是课前的学习和课堂教学的结合,它能够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并不是降低老师的作用,而是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6.通过提供手机app练题和知识点测评的“服务”,通过智能算法对学生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一对一智能出题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如猿题库。
缺点如下:
1.最大的困难是学生执行力欠缺:从学生角度说,翻转课堂的模式是否真正解决了因材施教的问题?从老师的角度看:翻转课堂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答疑来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在翻转课堂中,要求老师能够通过设问、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完成作业、项目的情况来分析和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从主动变为被动,从主导变为引导,这对其职业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习惯了传统教育模式的老师群体,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自身的转变。从家长、教学质量评价机构的角度看: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去量化?虽然有些家长及教学监管部门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了更加新潮的观念和更为开放的思想,但是有一点始终不变,就是如何量化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过去通过考试来为学生排名次,为老师测评,但在素质教育观念影响下,家长更看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对于翻转课堂来说,要翻转的不仅仅是教与学过程中的顺序,相对应的还要有最终的效果评估机制。
翻转课堂虽然将学习的掌控权给了学生,但是应该看清目前中国学生的情况:不擅于提问和主动性不强,这两点直接影响了翻转课堂的效果。
2.某些建课方将线下授课内容和模式直接复制到mooc平台,比较粗糙,需要针对在线教育的特征做深入的资源整合;翻转课堂的第一步就是要求老师创建教学视频,这对老师借用科技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是一大考验。个人经验,做一个视频至少要花3个小时,做视频是对老师来说十分耗费精力的一件事。
3.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与平台交互的门槛高,需要经过较多次数的使用培训和适应,耗费时间。
4.在线教育存在明显的被动性,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至线上学习的动力不足,分为两种极端,1/3―1/2的同学非常喜欢也相当积极,总有1/6―1/5的同学没有兴趣(即使课堂面授也同样没有兴趣),这就导致了在线学习,很难在规定的时间所有人如约完成任务点,给作业批改、反馈、总结、归纳以及翻转课堂带来一定的难度。
5.学生在家看视频效果如何把握?回家看视频学新知识点,上课则不讲新课直接讨论,翻转课堂将教学由“教―学”模式变成了“学―教”模式,这对中国式课堂来说,可谓是“本末倒置”,因此也有一些教师、同学及专家提出质疑。比如,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能力有差别,学生做作业可以有书面显示,教师比较能把握学情,而看视频学习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6.该模式的互评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
四、《食品工程原理》跨校修读(翻转课堂模式)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1.在线教育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卡机、提交不上作业、提交后作业消失等现象时有发生;存在一定的作业互抄现象,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点。
2.要树立教育变革的坚定信念。很多教师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范式和习惯。实施“翻转课堂”,必然要打破自己和教育环境之间原有的平衡状态,让自己处于一个新的教学模式之中。
3.要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多数的教师对电子产品了解不够全面,平时使用电脑就是上上网、编写一些文本和数据表格、制作PPT等,其他的软件和技术涉猎较少。虽然视频平台可以是商业化模式的,但如果教师不具备与教学视频编制相关的系列技能的话,要推动“翻转课堂”改革是很困难的。
4.要抓住翻转课堂的关键。实施“翻转课堂”,最重要的是如何支配课堂上的时间。课堂的对话和讨论,需要教师做出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观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翻转课堂”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课堂讨论所带来的学生“吸收内化”学习过程效益的提升。
5.做好角色转换。首先,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教、授角色转变成引导角色;其次,学生的角色更加突出学习的主体性和必要的主动性,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主动性,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无法进行,必须需要学生的主动操作和主动思考;
五、总结
跨校修读中的在线学习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微视频及匹配知识点的练习题和作业题,老师把讲的内容、知识点编制成微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以外自己看,这种自行观看微视频的最大好处就是形象生动、方便记忆。并且,学生在家里看的时候可以自己掌控节奏,不断地看、反复看。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在课堂上直接教学,老师需学进度与要求,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而跨校修读中用视频的形式在课前让学生先去看,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充分全面地起到了预习的效果,是个性化教学的体现。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可以使老师能够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展开充分的互动交流、自主思考,课堂上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学生,体现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提高了老师和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和认识。
目前,通过对《食品工程原理》跨校修读结合翻转课堂模式的实践及探讨,发现,每一门课都可以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教学,但是每一门课都必须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 曾明星,周清平,王晓波,国民,董坚峰. 软件工程专业“翻转课堂”云计算教学平台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08):26-31
[2]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04):46-51
[3] 张明坤.杜郎口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教育的思考[J].教育求索,2010,12:26-31
篇4
关键词:生猪; 食品溯源; 信息化;数据库
四川凯路威电子有限公司设计开发实施的“生猪食品溯源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正邦集团。该系统以RFID电子标签为主要信息载体,依托计算机软件、网络通信、系统集成及数据库应用等技术,在企业内部建立整套信息化系统,实现生猪在屠宰环节生产全流程的电子档案管理,最终实现终端销售的“正向可查询,逆向可追踪”。
1 系统架构
图1所示是本“生猪食品溯源系统”的基本架构。
图1 系统架构图
整个系统由企业级应用系统构成,各级系统通过网络进行互通互联和数据共享。
2 主要功能
结合正邦集团吉安屠宰线屠宰流程及岗位设置情况,实现收购、静养、生产排班、检疫、无害化、销售出厂等环节溯源关键数据的采集。图2所示为系统关键数据采集点图。
图2 关键数据采集点
供应商信息管理主要进行供应商信息登记备案。图3所示为供应商信息管理界面。
图3 供应商信息管理界面
生猪收购信息登记是对正邦集团养殖基地出栏的生猪进行登记,主要是登记养殖场名称完成收购登记。对合作社养殖户的生猪,收购登记时刷RFID身份卡登记收购信息。图4所示为系统生猪收购信息登记界面。
图4 生猪收购信息登记界面
传递追溯信息是在生猪进入屠宰生产线后,在二次提升悬挂时通过屠宰线RFID读写器将屠宰挂钩ID号与生猪屠宰排班顺序信息进行关联,达到传递追溯信息的目的(见图5)。
图5 屠宰线RFID读写器
检验检疫信息采集是在进行检疫时,如果发现问题,则记录屠宰线标签外编号与检疫结果对应。然后根据系统提供数据采集窗口,将检疫信息登记入库。其界面如图6所示。
图6 检疫信息登记界面
无害化数据统计:通过同步检验后,系统将对无害化数据进行自动统计。图7所示为无害化处理信息登记界面。
图7 无害化处理信息登记界面
白条配货数据采集就是通过屠宰线月台的二条白条发货线完成白条出厂数据的采集与溯源信息对接与数据采集。其溯源结果界面如图8所示。
图8 溯源结果界面
篇5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结合分管的工作,2017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综合协调管理方面:
一、继续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一)承担好食安办日常运行的具体工作。
一是对州食安委成员进行适时调整。二是出台《xx州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三是拟定《xx州2017年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与各县(市)政府签订《xx州2017年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四是拟定《xx州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议办法》,组织开展对州食安委成员单位及各县(市)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考核评价工作。五是组织协调州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全面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整顿,充分发挥监管合力。六是按时保质完成民生工程分解任务。
(二)做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信息统计工作。各县(市)局要明确专人负责,利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统计信息系统,认真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统计、数据库建立和数据分析工作,充分掌握情况、指导工作、制定措施提供数据基础。
(三)开展第二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
开展第二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确保会东县顺利通过验收。
二、继续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一)全力完成国抽、省抽、州抽任务。以发现问题为导向,制定2017年州本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计划,切实完成2017年国家级、省级、州本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计划,加强对县级食用农产品等抽检监测工作的指导和督导,实时维护国抽、省抽、食用农产品抽检工作平台,做好数据汇总分析和结果通报工作。
(二)切实做好核查处置工作。切实按照《食品召回管理办法》等相关工作规范和规定,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样品和不合格样品开展核查处置工作,在时限内上报产品控制情况、排查整改复查情况、行政处罚情况等核查处置情况。
(三)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风险交流。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中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风险预警。各县(市)局按食品安全风险研判例会制度规定,认真组织开好食品安全风险研判例会,开展风险研判和风险交流。
三、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应急管理体系
(一)做好舆情监测工作。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监测机制和事件报告网络,完善信息报告体系,熟练使用“食药舆情”APP,及时分析舆情,提高处置效率。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加强舆情研判和引导。
(二)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特别是按新《食品安全法》修订《xx州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农村坝坝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为重点,加强应急演练,提升突发事件响应及处置能力。认真组织好在会东县开展的Ⅲ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实战演练。
(三)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多渠道、多途径开展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工作。健全风险监测、预防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危害控制等快速反应机制,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培训。严格事故信息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小负面影响和社会危害。
(四)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科学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确保应急物资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
四、继续做好食品药品加工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按照“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 ”的原则,构建长效监管体系。二是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三是积极探索完善食品药品行业安全生产长效监管体系和工作机制,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四是实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食品药品行业生产安全的“两个安全同时确保”、“两个安全同时部署”、“两个安全同时检查”的“三同时”工作法,强化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食品生产监管方面:
今年,全州食品生产监管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省局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州局的统一领导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监管理念,以保障食品安全为目标,研究把握监管工作规律,着力构建食品生产许可体系和监督检查体系,努力实现科学监管、精准监管和效能监管,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推进食品生产监管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完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自查制度
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定期对其履行食品安全职责情况进行自查并报告。加大日常检查,要以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法律义务为重点,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对食品企业生产行为进行常态化检查,对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适时组织开展区域性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全覆盖”“双随机、一公开”“网格化”“痕迹化”等监管要求。各县市局要按照“管行业管安全、分级负责、属地监管”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督促食品生产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继续深化食品生产许可制度改革
一是严格落实“五取消、四调整、四加强”改革要求,认真研究解决实施新版许可管理办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逐步理顺食品生产许可工作机制,优化许可流程、严格审批把关、提升服务效能,着力构建科学完备、运转高效的食品生产许可工作体系。二是加强食品生产许可事后监管,加大对新获证企业、换证免于现场核查企业事后监督检查和抽查力度,对不符合生产条件和提供虚假声明的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吊销(撤销)许可证书,把好准入关口。三是加强审查人员管理,完善核查工作机制,加大对核查人员学习培训,提高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水平。
三、突出两在重点,严防严控食品生产环节风险隐患。
一是狠抓大型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大型食品生产企业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产品辐射广,社会影响大,是防范系统性、行业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主战场。抓好大型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对企业法人和质量安全负责人的集中培训力度,督促企业建立实施自查报告制度,主动排查隐患,严格落实原辅材料查验、生产过程、产品出厂检验、食品安全授权人等制度,提升产品质量管控水平。按照省局安排,在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全面推行HACCP体系,发挥好大型企业引领示范作用。二是突出食品生产加工小坊监管。小作坊规模小、设施设备简陋、管理水平低、监管制度缺失等原因,存在相当的食品安全风险,一直是我们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于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我们要掀起宣贯“三小”条例及监督管理办法的热潮,营造良好氛围,按照《条例》和《办法》规定,加强摸底调查、完善监管档案,制定监管计划,规范食品小作坊监管,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四、在重点产品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建立以索证索票、台账等传统方式为主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形成倒逼机制,引导推进有条件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现电子追溯全覆盖,实行全程监控,实现“生产经营有记录、食品流向可查证、主体责任能追溯”今年要继续完成乳制品、白酒、肉制品等重点食品生产企业追溯体系建设,逐步在有条件的企业推行,鼓励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实行保险机制。
五、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按照省局《关于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部署,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信用目录和数据库,及时录入并动态更新食品生产企业基础信息、许可信息、监督检查信息、产品抽检信息、行政处罚信息、表彰奖励信息等,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并与相关监管部门推进信息共享交换、信用结果公开,联合实现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六、督促企业落实人员培训制度
各县市局要组织对辖区食品企业和小作坊的业主、质量管理员、配料人员、检验人员开展培训,重点对《新食品安全法》、《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培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每人集中培训不少于40小时,督促企业抓好全员培训,提高食品生产企业责任意识、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
七、突出抓好高风险食品监管
贯彻落实《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结合本地风险分级情况,确定重点食品类别和品种明细,列出高风险食品清单,制定针对性监管措施,提升监管靶向性。继续抓好肉制品、白酒、乳制品、饮料、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剂等重点监管和综合治理,按照省、州局安排,以农村、城乡结合部、风险问题高发区域、小作坊集中区等为重点区域开展重点食品专项整治。各县市局适时也要针对与我州群众日常消费密切相关的地方特色食品开展专项整治。
篇6
你们好!
连锁企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高层流动问题、盟商退盟、盟商不忠、加盟店倒闭、消费投诉问题、盟主招商难、店铺难寻、盟主对盟商的控制能力减弱甚至消失等问题,无不困扰着连锁企业。《连锁与特许・管理工程师》杂志在与众多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大多企业是凭经验开展自己的业务,对行业根本没有过多的研究,缺乏完善、切合实际的营销管理制度的支撑。问题出在企业领导封闭自己,不常与外界深入交流思想,企业领导只凭经验和感觉不作任何总结,也无从谈起上升到理论高度,就是说缺少适合本企业的理论基础。
由此看来,连锁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解决如下几个主要问题:
如何防止经理人跳槽?
如何防止加盟商退盟?
如何成功招到忠实的加盟商?
如何提高单店赢利能力?
如何给企业制定能够实现的发展目标?
如何培养忠实和高效的员工?
如何分配符合实际的工作任务?
如何准确判断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如何研究国际、国内同行的先进营销管理经验?
如何根据市场情况及时修订和调整公司的运营策略?
如何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
以上这几个方面,单靠一个企业、一个领导很难完成,可以说根本就不可能完成。为此,作为媒体的我们愿意把众多企业领导、顾问公司、专家团队等组合在一起,用研究的办法把企业的运营经验提炼出来,进而为更多企业服务,这样,通过反复应用、改进与创新而衍生出的指导性理论,将成为如上诸多经营难题的克星,于是,组建专业研究员队伍就成了我刊服务连锁企业和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我刊也会把研究员们的研究成果在《连锁与特许・管理工程师》杂志、连锁与特许网、店江网上同期公布。
一、加入研究员队伍的好处:
在《连锁与特许・管理工程师》杂志特设的研究员专栏里,可介绍您的管理思想、您取得的成绩。
我刊将优先推荐您为一些企业担任顾问并获得相应的报酬,由此将为您提供更广阔的增值空间。
您可以优先得到我们的信息资讯,参加各种由我刊参与、举办的论坛会议及相关活动,并优先享用我们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的免费资源;我们还将及时为您报道贵企业(单位)的重大新闻、事件,同时享受我们最优惠的有偿服务。
当您的企业(单位)遇到不公时,我们会组织研究队伍为您的企业出谋划策等等,总之我们会竭尽全力为您提供各种帮助。
二、特聘专业研究员须知:
研究员级别分为个人和企业两类:
个人研究员分为(免费):
1、资深研究员2、高级研究员3、研究员
企业研究员分为(有偿):
1、理事长研究单位2、副理事长研究单位3、理事研究单位4、单位研究员
加入个人研究员的资格条件:
1、资深研究员:具备理论研究经验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学者、经营者、管理者或顾问;
2、高级研究员:企业法人、总经理、副总经理、知名企业的部门主管;
3、研究员:有至少一项研究成果或已发表的论文三篇,或策划组织过重要的企业公关活动或在行业内获过奖、做出过巨大贡献者。
加入企业研究员的资格条件:
1、理事长研究单位: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成立时间在五年以上;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良好的经营业绩;有注册商标;连锁店铺数50家以上。
2、副理事长研究单位: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成立时间在三年以上;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良好的经营业绩;有注册商标;连锁店铺数30家以上。
3、理事研究单位: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成立时间在三年以上;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良好的经营业绩;有注册商标;连锁店铺数15家以上。
4、单位研究员: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成立时间在一年以上;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良好的经营业绩;连锁店铺数2家以上。
有意向且符合相应条件者均可申请。
此祝
商祺!
《连锁与特许・管理工程师》杂志主编牛志敏诚邀
详情请访问:省略 省略
通讯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北二街水清木华园4号楼503室
邮编:100080 短信发至:13601018431
电话咨询:010-82642449 0371-63588100
篇7
(安徽大学 经济统计专业,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我国许多城市属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开采产业占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和减少,经济衰退、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必然会推动煤炭资源型城市走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转型.淮北市作为皖北地区最大的煤炭型资源城市,是安徽省煤炭资源城市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淮北市以食品工业为转型突破口,取得了较为良好转型成果,但也存在不能忽视的发展问题,本文立足淮北市的产业发展现状对淮北市的产业发展转型中存在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可持续发展;食品工业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098-02
1 淮北市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必要性
1.1 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发展方式占主导地位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在淮北市煤炭城市产业的建设发展中,主要的产业特征有以下两点:
(1)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简单粗犷,产业构成较为单一,产业有机性较差.同时,单一的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中城市的应变能力变差,无法应对诸如煤炭国际市场变动、资源逐渐衰竭、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也成为煤炭型资源城市随着矿业开采强度加大而经济逐渐衰微的原因.
(2)产业资源依赖性过强,同时产业群体构造方式主要为单一递进式.构成煤炭产业的相关产业群关系密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而随着矿产资源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单一链条”式的产业模式的矛盾也变得日渐突出,不仅资源供给出现一定的危机性,同时一旦其中某个链条断裂,就会引发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构性衰退危机.
1.2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淮北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多以“煤”为主,采矿、选矿、煤化工等产业的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日渐尖锐,在追求GDP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绿色GDP的相关指数.煤炭开采引发大面积地表的下沉和塌陷,形成了城市内部的“塌陷区”,引起城市建筑物、道路、桥梁的损坏,使城市地质环境与生存环境逐渐恶化;同时大量煤矿的焚烧引起空气中SO2等有毒气体和烟尘的含量增加.
1.3 煤炭产业已成夕阳产业,产业经济出现负增长
2000年以后,淮北市煤炭产业迅速发展,开采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08年普通混煤含税价由不到200元/吨增长至650元/每吨,煤炭产业荣极一时,成为了淮北市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受国际经融危机和国际煤炭市场的剧烈变动以及国内天然气等技术的普及推广等因素的影响,自2008年8月起,在短短的半年内普通混煤的价格由650元/吨跌至300元/吨,随着天然气等清洁资源的推广,煤炭产业已然成为夕阳产业,煤炭产业经济增长也时常出现了负增长的状况,仅仅依靠煤炭产业来支持城市的经济发展的道路已经行不通.
1.4 煤炭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大量开采导致资源日渐枯竭
淮北市建市可以说是“缘煤而建,因煤而兴”,但目前淮北市煤炭资源的开采已经进入了中后期,在近十年内,先后有4对大型国有矿井、10对地方小煤矿倒闭.预计到2015年,现有11对国有大中型煤矿中的9对狂进将面临资源枯竭的境地,前期大量、无节制、不科学的开采模式导致的煤炭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资源瓶颈的日益显现,因此城市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2 淮北市食品工业持续发展转型的现状
2.1 食品工业园区建设趋于完善,产业集聚效应开始形成
淮北市全市已经初步建设相山区凤凰山食品工业园、濉溪县百善矿粮油工业园、口子集团工业园、杜集区六和工业园等食品工业园区,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食品加工集群基地,这些集群地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食品产业的产业集聚效应也开始慢慢的显现出来.
2.2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市场体系初步建立
据统计,淮北市全市共有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食品加工企业50余家,年销售过亿元企业8家,全市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8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截止2012淮北市共建成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82个,其中辐射力较强的专业批发市场25个.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近年来良好的市场发展形势,食品工业的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食品市场体系的初步建成也给淮北市的食品工业转型道路起到了示范和带领作用.
2.3 食品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全市支柱产业
截至2013年,在宏观经济下行、煤炭价格大幅下降的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淮北市煤炭税收同比下降27%,但非煤产业增加值为284亿元,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占全市全部工业总增加值的56.2%,,其中食品工业增加值的份额占大部分,产业整体发展势头强劲,食品工业也已初步转型成为全市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产业所占全市经济总值总份额仅次于传统的煤炭产业.
3 淮北市食品工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力不足
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一大批优秀的企业逐渐发展起来,但其中的能够发挥指导、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却十分稀少.截止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年销售收入平均只有6000万元左右,缺少像双汇、思郎、曦强这样规模大、品牌响、效益高、有较好的龙头带头效应的企业.食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它肩负有开拓市场、创新科技、带动产业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能够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商品生产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良好的食品工业龙头企业不仅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够进行农产品深精加工,也可以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带动千家万户的发展.缺少龙头企业的现状使淮北市在食品工业转型发展中缺少引导和示范效应,使经济发展转型进程有较大阻力.
3.2 产业链条较短
在淮北市的食品工业转型发展中,食品加工业的形势趋同,商品也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同时产业链条较短,多为面粉、速食、饲料等,而类似速冻食品、熟食、特色食品等食品加工业发展缓慢,产业链延续不流畅,企业间业务和技术关联性较差.产业整体链较短且单一,不仅不利于新企业的出现,也不利于企业创新竞争氛围的形成.
3.3 利益机制不完善
食品工业在淮北市的发展已经有一定时间,但相关的利益机制尚且不明确完善,例如超过半数以上的企业未能和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原料生产合作关系,一家一户的分散型生产方式使农民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原料在品质、品种、数量、质量方面远远不能与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相适应.例如,淮北市重点打造的榴园村美好乡村建设项目:榴园村主要以种植石榴及石榴深加工为主,目前拥有石榴种植面积8万亩,为全国6大石榴产地之一,年产石榴1000余万斤;拥有石榴深加工企业一个,年加工石榴600万斤,年产值150万元,这在全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对其他企业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淮北市榴园村的石榴栽植面积和品种均居于全国前列,但石榴的主要是以鲜果出售,并没有形成深层次的食品加工市场,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缺少企业与农民的共同利益机制.
3.4 农业开发与食品工业发展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政府大力支持淮北市食品工业转型,出台大量政策支持食品工业转型,但就全市范围来看,食品工业发展处于起步时期,加工技术与设备仍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存在例如食品工业发展配套设施不完善、从业人员学历素质较低、产业发展缺乏创新机制、配套设施产业成本过高、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
3.5 食品安全问题不受重视
在淮北市食品工业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日益凸显,这些问题既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影响了淮北市的对外形象.除了一些企业法制观念、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淡薄外,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尚不健全,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整合.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在淮北市食品工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可能出现的种种转型问题,政府应发挥本职职能,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如通过产业、信贷、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和培育一批产品新颖、资质良好、发展潜力较大、有市场前景与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促使其快速发展,成为特色突出、竞争力较强的强势企业,为全市食品企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4.2 加强食品工业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与创新在城市转型与食品工业的发展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的食品工业基础上,着力加强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如建立研发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依托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提升食品工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实力,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综合竞争优势.
4.3 加大投融资力度,完善产业利益机制
产业发展不仅依托于政策支持与科技创新,投资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发展食品工业的城市转型中,应用加大项目投资、降低银行信贷条件、加强政银企联合等方式,促进形成市场引导的投资机制,通过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投资效益.同时政府与企业以及农民可考虑发展新型合作组织,积极调动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的利益机制.
4.4 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以高质量换取高效益
必须抓住制约全市食品安全的重大瓶颈因素,健全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和标准,组织开展相关技术、方法、设备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以高质量换取高效益,才能保证食品工业发展的持续盈利与城市转型构想的成功.
4.5 加大品牌宣传,实施品牌推进战略
可借全市食品工业博览会、煤炭机械博览会等大型会议为宣传平台,大力宣传食品工业发展的建设和招商政策,为发展食品相关产业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积极招商引资,吸引投资者,弥补企业资金来源不足的相关问题.同时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加大研发和品牌推广力度,实施品牌推进战略,促进产业知名度.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课程;教材;多媒体;实践教学
生物技术已成为当今高科技领域发展最具生命力、最引人注目的前沿学科之一。当前以及未来数十年,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食品生产进行技术改造升级,生产出新型的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甚至是全新的食品原料,将成为食品产业克服产品成本逐年增加、增强核心竞争力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培养二十一世纪新型食品专业人才,学习和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我校于2009年对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开设了《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这门课程,立足于培养出不仅能够将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食品生产、食品安全与检测,也能够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的理论和技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的名副其实的“复合型”人才。本人根据近几年《食品生物技术导论》教学经验,提出《食品生物技术导论》理论教学和教材建设综合优化方案,从多媒体、教材以及实践教学的角度优化《食品生物技术导论》教学。
一、教材编写更贴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
目前我国高校绝大多数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都开设了《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这门课程,也陆续有一些《食品生物技术导论》教材的出版。但是作为一门比较新的课程,教材内容上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目前的《食品生物技术导论》教材内容大多都是从以往的《生物技术》该门课程的教材照搬而来,只是额外加入了一些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具体应用的实例,并没有从头到尾的针对食品行业来介绍生物技术的各种原理和技术。同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课程前,仅仅有必修的《生物化学》课程作为基础,最重要的基础课《分子生物学》仅为选修课。因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这门课程,尤其是课程中的基因工程部分内容的时候会显得很吃力。
因此,对《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课程教材进行整理和修改显得尤为必要。例如,现在已出版的《食品生物技术导论》教材中都分别设有“酶工程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这两个章节,这两章内容与本专业的《酶工程》、《发酵工程》以及《发酵食品工艺学》三门内容基本重复,可以考虑删掉。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分子生物学基础薄弱出发,在基因工程与食品工业章节中,多讲授一些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以利于学生理解。同时,教材还应在讲授生物技术基本原理和技术的时候,多以食品工业中的具体应用举例,而不是在章节的末尾集中举例,这样能够更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让枯燥的课程鲜活起来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大部分属于理论讲解,如果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教学,学生对于课程中复杂的原理、绕口的概念和抽象的方法难免觉得枯燥乏味。在教学课程中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了解食品生物技术的各项内容。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在教学课件中添加生动的图片、动画、视频,把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知识重点、难点直观的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第二章基因工程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轻松的理解转录、翻译、PCR等原理,让学生快速的理解并掌握。此外,定期给学生播放最近与视频生物技术有关的国际论坛视频(如TED),了解最新最尖端的生物技术、开阔学生们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单纯采用多媒体教学又容易产生学生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从而不积极思考和记录课堂笔记,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减少以及课件放映速度快内容多学生来不及思考等问题。因此在《食品生物技术导论》中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板书教学相结合,既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以生动的形势促进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三、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食品生物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多么晦涩的概念或是多么复杂的原理最终都要以实验实践的形式进行应用。然而目前我校《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课程并未开展任何的实验教学内容。因此,作为主讲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试验中,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基因工程以及免疫检测技术等等原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科研课题研究与学生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开展我校独具特色的开放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实践活动。同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本院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我校的呼兰校区的博士后工作站,让学生了解与课程相关的超净工作台、PCR扩增仪、电泳仪、凝胶成像仪、流式细胞仪、超低温冰箱等高尖端仪器设备,或到一些食品企业(如哈肉联)、药品企业(如哈药集团)进行实地参观,使学生对食品生物技术这门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种以科研、实践促进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接触到本学科最前沿的内容,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之中,使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形成风气,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兆新.现代食品生物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食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139-02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与经济时代的快速来临,对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也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而食品工程课程教育仍然面临着很多改革创新的困难。现有的教学制度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汲取知识的需求,因此课程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食品工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流体的流动与输送、粉碎与结合、沉降与过滤等等内容,内容涵盖量广泛,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教学中,对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培养、实验室、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建设上有着较高的要求,需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1]。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掌握食品工程方面典型设备的工作过程和操作步骤等。在进行操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由此可见,实践教学对该课程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课程设计在食品工程教学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教育环节,课程设计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该课程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的记忆与理解。它在教学的过程中,起着培养学生独立的创新能力、工作能力、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以及检验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2]。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
食品工程这门课程包含了食品行业的各项设施的操作和使用方法、计算、原理以及实践应用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书本中利用物理数学等学科知识和方法诠释了食品工程学科中的需要量、利用设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课程知识。该课程需要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以及抽象的思维能力,不同于其他课程,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系不密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表面看起来将问题弄明白了,但实际上却并没有理解各个部分的详细内容,导致最后对课程的印象都很模糊[3]。
1.课程实践内容不够广泛。该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涉及到了大量的设备,与实际工程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只注意理论课程,而实践较少,会使学生对已学的知识点很难掌握,这样也就很难达到一种较好的教育效果。如果在理论教育的同时,开设较多的实践内容,就会使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更多地利用到实践中去,多习多练,反复记忆,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能更好地学习典型设备的工作过程和操作步骤。传统的实践教学都是教师在课堂上或者试验区域进行讲解,并没有充分的让学生参与进来,因此也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也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教学方式死板,学生积极性不高。食品工程课程学习的学生,通常是在老师的教学课堂上死记硬背一些知识,并没有提升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因此不仅在课堂上,包括在实践课程阶段,教师都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3.理论课程内容繁琐。食品工程涉及到大量的公式、定律和概念、图标等记忆性知识,学习内容较繁琐,教学中容易照本宣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课程内容重新组织、反复揣摩。
二、问题的应对措施
《食品工程》改革的整体思路为:紧跟现代食品质量控制体系的发展以及管理体系的最新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选择实践与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气氛,能够让学生更轻松的学习,克服畏难的情绪,提起自己对该课程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程的绪论部分,详细的介绍食品安全和现如今的食品质量体系。通过绪论的介绍,激l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端正态度,然后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对理论学习的理解,这样才会充分掌握所学知识。
2.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PPT课件是大多数教师的必备工具。食品工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很多图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公式和原理等。如果单一的利用黑板或PPT将书本上的公式讲述一遍,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工程设备的学生来说,更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因此也就不能使他们对该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一定的要求。教师们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生动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利用课程设计要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程设计一般需要从课程的开始到结束都要有一个整体的联系,所以通过课程设计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的熟悉和掌握食品工程典型设备的设计原理和基本知识。在做课程设计的时候,从设计方案到学习工程图纸设计、方法和思路,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寻求知识的能力。而且课程设计自始至终都给学生一种主体的参与感,在领会知识、查阅资料、确定方法到分析设计计算直到完成,都要亲力亲为,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消除依赖心理,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在学习的同时养成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4]。
4.选择重点章节进行讲解。食品工程课程涉及的范围很广,如果不能抓住重点章节进行探讨和讲解,通篇内容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且学习效果也很差,达不到要求。对此,可选取重要章节、通过视频进行教学,例如在讲解公式推导以及数值计算时,可通过视频展示实际工程的应用,让学生举一反三,掌握相关知识点,从而得到结论,这比放到黑板和PPT上的效果好很多倍[5]。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该课程的时候,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首选方式,因为该课程中包含了太多的设备和实践应用。这种授课方式,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学生纸上谈兵的现象。通过接触这些设备,让学生对新鲜的设备器材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就不需要老师更多的讲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问题主动去询问老师。
近年来,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每况愈下,教学质量成为一个头疼的问题[6]。为顺应食品工程发展的大流和趋势,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就需要不断地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通过教育改革,也会使食品工程这门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改革是利用现代教育的理念以及现代教育的设备,结合实际,探索出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最优方式。
参考文献:
[1]张玉先,张仲欣,唐浩国,等.“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5).
[2]于慧春,张仲欣.“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0,(25).
[3]汪学荣,王飞,周玲,等.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07,(3).
[4]刘云宏,朱文学,张仲欣,等.“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改革的探索[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6).
篇10
【关键词】PCR技术 食品工程 应用
PCR技术又称聚合酶链反应,是一项DNA体外扩增技术,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灵敏度。所以,它自从问世以来,就被广泛的应用在医学、生命科学、医学、农业科学等多个领域。目前,PCR技术在食品工程领域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转基因食品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正因为如此,PCR技术是1995年由美国发展的,能快速体外复制扩增DNA的专项技术手段,因此,它在食品检验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潜能。
1 PCR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PCR技术是体外对某种特定的DN段进行复制,又称为基因体外扩增法。它需要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以人工合成的核糖核苷酸为引物,在热稳定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在体外进行特异I生扩增。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使引物与DNA的一条单连进行碱基互补配对。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DNA单体。新和成的DNA也可以作为一条单体,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变形为单链,在根据PCR技术的原理进行合成,形成新的DNA。如此往复,可以将一个DNA单链扩增到它的近百倍。由于PCR可以对某段特意的D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所以PCR技术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使其更快速、敏感,更具有针对性。
2 PCR技术在转基因食品中的应用
2.1 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又称为转基因改性食品,也就是利用生物技术,将某些外源基因转移到的动物或者植物体内,来改变生物遗传特性,使其表达多种产物的技术手段。而利用转集团因生物制成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例如,在植物中转入杀虫、抗除草、抗旱等功能的基因。然而,基因在生物体内能否表达出对人体有害的遗传性状或者物质,最为人们所担心。
2.2 PCR技术在转基因食品中的应用
目前,检验转基因食品中是否有外源基因DNA或者蛋白质的主要手段就是PCR技术。因此,外源基因中的目的基因就是食品开发研究中的重点,由于转基因食品种类的不同,在其中转入的外源基因也就不同,因此,如果以检验外源基因中的目的基因来检测食品难度较大。所以我们要在转入时使用相同的启动子和终止子或者标志基因,由于他们的特异性强,使检验变得简单、方便、快捷、准确。
2.3 PCR技术在准基因食品中的发展趋势
随着转基因生物食品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食品安全的争论,这成为了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为了促进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政府部门加大了转基因食品的研制、生产以及食品检验、销售等环节。常常利用PCR技术对其进行针别,因而,PCR技术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但是,PCR技术的准确性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在,在实际应用中,要将现代技术分析手段与PCR技术相结合,令PCR技术更上―个新的台阶,也将会成为其发展的―个新的方向。
3 PCR技术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P C R技术检测微生物的基本原理就是检验其微生物的核苷酸,在PCR的技术下经过高温变形、低温退火等步骤进行大量的复制扩增。传统的方法检测食品检测步骤十分繁琐,他们需要经过培养、观察、生理生化反应、血清鉴定等过程,这种方法难以对其进行检测。而利用PCR技术,就需要几个小时,对细菌中保守的DNA进行复制,通过离心沉淀、滤膜、过滤等方法获得细菌,最后利用电泳法和特异性核酸探针进行检测其扩增的序列。
理论上,只要有一个分子就可以复制出多个DNA,也可以利用PCR技术进行检测,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础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我们从科研上升到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高度,尽管目前的分析精度已提高到分子水平,然而微量检测在生命科研以及食品工程等方面还有待于提高。
总之,食品在生产、运输、销售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污染,所以,食品检验就成为了食品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序,但是,常规的方法不能达到进行快速的检测的目的。随着PCR技术的发展,人们将该方法引入食品检验中,以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人们对食品安全放心。
参考文献
[1]高秀丽.基因芯片检测转基因植物方法学的建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2]李娜,周艳明,李彩卫,黄开华.PCR技术在转基因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J].粮油加工,200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