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26 04:50: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务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理论指导较为薄弱,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在新形势下,一些不合时宜的传统的观念如思想僵化、轻视真理、崇尚权力、不懂创新及只唯上不唯实等,严重障碍了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在沟通与交流。另外,一些教务管理者把学生当作管理对象,消极执行高校的相关管理制度、规定,而不是把教师和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在工作中不能主动地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创造比较人性化的沟通环境。
(2)教务机构设置缺乏科学性,行政管理工作没有纳入法制轨道。很多高校教务机构臃肿、条线过多、分工过细及职责不清等。加之,一些高校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没有基本的规范和程序,各职能部门职权和责任不明确,不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从而造成在工作实施中出现沟通障碍,工作效率低下。
(3)从事教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沟通能力不强。综合素质和沟通能力是教务工作人员做好教务行政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沟通和行政效率能否高效。职业道德差导致行政道德沦丧,行政责任观念淡薄导致争荣誉而避责任。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务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当前的教务管理,要求行政人员既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又要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此外,健康的体格和充沛的精力也是必须具备的。
(4)其它因素。其它因素,如成见、偏见、聆听的习惯、气氛等都会影响人际沟通。其中成见和偏见对于人际沟通的阻碍程度也是致命的。因为在人际沟通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存在着成见或偏见,那么沟通的参与者就不能以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去进行有效的交往,不能敞开心扉进行沟通,那么从这个层面来讲,沟通就失去了价值。
2提高教务行政管理工作中沟通效率的必要性和意义
(1)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提高决策和执行力的效率与质量。无论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还是教学管理的承担者,为保证能在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中发挥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务管理部门都需要进行沟通协调。所以,任何决策都会涉及到干什么、怎么干、何时干等问题。作为上级就需要从沟通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情报,然后进行决策,以迅速解决问题。对于下属人员,应该主动与上级管理人员沟通,提出自己的建议,供领导者做出决策时参考。
(2)良好的沟通是充分发挥教务行政管理机构综合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作为高校管理链中最重要的一环,高校教务管理机构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教务管理主要是通过学校、教学院系的教学管理部门依据教学规律和学校规章制度行使管理职权,对各项教学活动及相关的辅助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指挥和调度,统筹协调教、学、管三方关系,以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稳定有序运行的协调过程。加之,现在行政机关的职能范围不断扩大,管理事务的内容、难度、复杂性迅速增加,只有提高沟通效率,才能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的各项职能作用。
(3)良好有效的沟通是新形势下高校教务行政管理工作的迫切要求。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层次的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内部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教务行政管理部门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工作任务日渐繁重和复杂。这对高校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沟通效率和沟通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关系到高校的社会形象与信誉。高校教务行政机关是直接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基层行政管理部门,是学校管理系统中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教务行政机关必须抓好自身建设,提高沟通能力,以达到高质高效做好各项工作,满足新形势下高校教务行政管理工作的要求。
3提高高校教务行政管理沟通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1)不断开放思想,不断强化教务行政效率观念。针对理论指导薄弱,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应该对教务行政人员的观念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不断更新观念,用一种新的民主化、社会化和科学化的行政观念来替代传统的落后观念,使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提高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行政效率是关系到教务行政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2)坚持改革和创新高校教务行政管理体制及工作制度。高校教务职能部门的设置要从科学性和整体性出发,必须符合精干、高效的原则。每个部门都应有明确的职责,科学的分工,部门间还应该强调密切的协作配合。而科学的管理法规和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提高高校行政效率的保证,如建立办公制度、领导值班制度、规范的文书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明确划分权责,从制度上杜绝敷衍塞责、争功避过的不良现象。改革和创新现行的高校教务行政管理体制,为有效沟通创造好的环境,以提高工作效率。
(3)要加强对教务人员良好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的教务工作中,行政管理人员常常要依据教务处和学院领导的要求撰写一些教务文书,如教学指令、通报教学情况等,这就要求教务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书面写作能力;而在与教务处或其他部门,学院的人员接触时,教务人员具备了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才能有助于正确的表达思想,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从而更好的工作。
(4)及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参与沟通和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将我们带进了网络时代,作为教务行政管理,运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电子技术及相关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来进行具体日常操作;运用各种在线和移动的网络聊天服务如邮件、MSN、飞信;运用电子计算机、信息网、传真机、数据库等,以达到实现办公环境的优化和办公手段现代化的要求。只有逐步提高行政工作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才能更好地提高办事效率和行政沟通力度。
篇2
关键词:独立学院 学生 教务管理
独立学院发展至今已逾十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超过百万,已经成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中最活跃的一种办学模式。由于招收的学生层次不同,在经历了复制和模仿母体学校之后,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过程、教学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希望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道路。教务管理作为独立学院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面向全体师生,提高教务管理水平和效率,使教学机制正常高效的运转,是各校追求的目标。
1.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1.1家庭条件优越,兴趣广泛
独立学院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同于普通公办学校学生,没有国家和政府在经济上的帮助,不能享受各种优惠待遇,因此,他们需要付出高昂的学费才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基于这个特点,就读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的家庭,而且以城镇家庭为主。这些学生比起农村生源学生来说,不仅见识广泛,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而且很多在青少年时期就受过特长训练,特别是参加过多种特长辅导班等。相对于农村生源的学生,这从学生进校后更加活跃和熟于交际等,这点从他们能够把社团活动和各类文体活动搞得风生水起可以得到证实。
1.2基础较差,学习自主性不强
独立学院的学生入学成绩普遍不是太高,基础知识不牢固,不喜欢理论学习,对要求动手的实验和实践学习更有兴趣。而且,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缺乏学习主动性。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对文化课的兴趣明显低于对文体活动的兴趣。
1.3具有远大的理想目标,但是与社会现实冲突
高考结束后,尽管有许多学生成绩不尽如人意,但是绝大部分的学生是抱着满腔热情、带着远大理想进入大学校园的。独立学院的学生分数与其他考上一本或者二本的同学相比,可能仅仅只有几分的差距。但是,社会是现实的,他们入学后发现在很多方面,不得不经常迎接挑战,例如学校的一些优惠政策对他们与本科一批二批的学生不能一视同仁,部分地区的选调生考试他们没有资格报名参与,在就业时学历经常受到质疑等。
1.4自卑或自负,为未来缺乏信心
就读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不认为自己是考上了大学,而是被大学录取,以此在彰显自己就读于此的无奈,看不起学校。同时,又非常的不自信,看不到未来,不知道自己将来的路该怎么走,迷茫。
2.独立学院教师的特点
2.1专兼职教师并存
独立学院底子薄,师资不足,教师队伍成分多样化,有与独立学院签订合约的教师,这部分被称为专职教师,还有一部分来源于母体学校,另外,还有从其他高校和企业聘请来的老师,三个部分合起来构成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
2.2专职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专职教师大多是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年青,职称低,缺少教育教学经验,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发掘。学院缺乏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学术能力强又年青的教师不容易请来,而培养自己的专职教师成为骨干需要时间。
2.3教师重课时不重科研教研
专职教师的年龄正处于家庭顶梁柱阶段,经济收入的高低对他们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独立学院重教学任务,轻研究,造成老师们都争着上课,课时多,课时酬金自然就多,而且回报周期短。做研究,不仅项目少,落实到项目上的资金也少,老师对做研究缺乏积极性。
3.关于独立学院教务管理思考
鉴于独立学院师生的特点,笔者所在的独立学院近几年也在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务管理模式。
3.1学分置换制
对于学生喜欢动手和实践学习的特点,学院提出各专业根据培养方案,少数专业选修课程可以用与课程相关的实习实训学分置换,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专业有关的实习实训来获得学分。同时,学院也支持学生到台湾、香港以及英美的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对于在对方学校获得的学分,同样可以与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进行置换。
3.2项目制
从2010年开始,笔者所在学院开始进行项目制的尝试。所谓项目制,就是教师申报可操作性强、能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科研项目,每个项目吸收4-8名学生参与,以项目组的形式,用一年的时间完成项目开发。学院给予项目研究经费支持,并给教师计算工作量。经过一年的项目制锻炼,学生已经了解项目组的运作模式,很多项目组甚至有自己的项目管理规定,项目组会议记录等。
3.3院系二级教务管理
随着师生人数的增加,一级教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院的发展,于是,设置系级教务管理部门,院系二级教务管理模式应运产生。学院一级的教务处统筹整个教务管理的步调,立足点是协调和监督;系一级的教务科更侧重于日常性事务性的教学工作。
3.4管理队伍素质
教务管理工作的成效如何,教务员的因素至关重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务员队伍,再辅以适当的业务培训,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务工作的效率。笔者所在学院的系级教务员在岗25人,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9人有硕士学位,对现代办公软件非常熟悉,其中几位老师甚至可以对word、excel、ppt进行培训。良好的业务素养,热情的工作态度,极大的提高了教务管理的质量。
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各环节,更涉及每一位师生,研究现状,克服困难,不断完善和创新,是每一个独立学院提高教务管理要走的路。
参考文献:
篇3
教务管理系统是一个辅助学校教务处教务人员完成日常工作中,涉及学籍管理、开课编排和成绩管理这三项日常比较繁重的工作。它应用计算机在数据处理和数据整理保存方面的优异性能,帮助工作人员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出错情况。同时还能提供快速的查询检索功能以及按要求进行成绩单的打印的功能。
教务管理系统是一个使用Client/Server技术、面向学校教务处用户的多模块信息管理系统。它采用了当前流行的C/S结构,可以突破了原先教务系统使用的局限性,实现多机同时工作统一数据库。因而就可在多地域、任意时间段来访问教务系统中的数据,大大加强了系统数据共享的能力。另外采用了以上流行和标准的网络技术也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移植性。
教务管理系统特点
先进的技术。是一个基于C/S技术的系统,实现了数据的集中管理,提供最大程度上的数据共享,在保障了数据的一致性的同时,降低系统的维护工作量。
面向教务管理人员提供服务。教务管理人员通过教务管理系统管理学生相关的教务数据。
模块化的结构,学籍管理、开课管理及成绩系统既可一条龙运行,也可分别运行,只要提供各部分所需的入口数据。
统一的风格,标准的操作界面,便于教务人员使用教务管理的各个子系统。
方便易用的工具,便于数据的查询,维护和打印。
主题字
信息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
:10000多字
有目录及参考文献
300元
备注:此文版权归本站所有;。
篇4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务;差错控制;差错管理
随着近年来网络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网络教育在线学生人数、学习中心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也相应增加,教务管理工作琐碎、繁杂的特征愈加突出。由于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的覆盖面非常大,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后果,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工作中,对差错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控制和管理措施。
一、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类型
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是指在网络教育教务管理过程中,违背了事先制定的策略或不符合系统目标,从而妨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或任务完成的行为。可分为人为、流程缺陷、软件功能和随机差错四大类:
1.人为差错。
教务管理过程中的人为差错指的是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出于某种目的,知害而仍为之的行为。
2.流程缺陷差错。
指由于网络教育本身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不能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教学管理要求,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管理工作中流程差错的产生。
3.软件功能差错。
在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考虑问题的原因及分析方法、解决措施存在偏差,导致程序上传后存在异常差错。
4.随机差错。
由于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环境因素影响,工作人员为完成某项规定任务而产生的无意识的人为失误。
二、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分析
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差错形成的因素错综复杂,一般分析认为教务管理差错的出现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因素起主要作用。
1.主观因素
主要指的是人的因素,包括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承受能力。
(1)生理节律:
人的生理变化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使员工的思维及行为处于紊乱状态,极易造成人为失误。人的智力、情绪和体力的变化时高时低,据统计呈正弦函数规律,周期分别是33天、28天和23天。
(2)意识水平:
网络教育教务管理者自身行为习惯不规范,工作缺乏责任心、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及规定的工作流程操作而导致差错的出现。
(3)心理问题:
由于人们普遍存在着某种有害的个性心理倾向。比如:求快心理、厌倦心理、自负心理、麻痹心理、紧张心理、侥幸心理等。
(4)技术能力:
部分网络教育教务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教育管理理论知识,业务熟练程度不高,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不强。
2.客观因素
(1)环境因素:
因网络教育教务管理设施或设备、工作环境无法满足管理要求而导致的差错。
(2)管理因素:
网络教育教务管理本身的体系结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与实际工作要求之间存在着差距而导致系统性差错的出现。
三、减少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的管理策略
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的处理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反省自查式,责成责任人写检查,对责任人内部通报批评;二是行政处理式,根据事故认定程度,给予责任人全校通报批评、行政警告或记过处分,并与年终考评、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挂钩;三是经济处罚式,根据事故认定程度,扣发1个月至1年的津贴不等。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差错控制和差错管理。
1.差错控制
对于可能出现的差错,要有预见性,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来降低差错发生。
(1)避免人为差错出现。
通过加强网络教育教务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对管理人员进行适当调整、充实,使人员组成、年龄、知识结构搭配合理。另外,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群体意识,可有效降低人为差错。
(2)在过程中杜绝流程缺陷差错产生。
根据教学管理要求,明确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漏洞和不规范行为,消除差错隐患。
(3)减少软件功能差错产生。
流程软件要反复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必要时进行软件暴力测试,确保软件功能的稳定性和完善性。
(4)减少随机差错产生。
随机差错据统计占到了教务管理差错的80%。要减少随机差错的产生,首先要关心管理人员的心理、生理状况;其次要改善工作环境,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
2.差错管理
对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培养员工处理差错的能力,减轻甚至消除差错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通过分析差错性质及产生原因,及时发现管理漏洞,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从而形成科学的网络教育教务管理系统。
(2)建立“差错申报零惩罚”制度。
对于发生的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主动上报并能及时处理者,不追究其管理责任;对因疏忽而引起差错的责任人免于处罚。
(3)培训提高教务管理人员水平。
定期组织管理人员通过分析差错典型案例,进行防差错培训,吸取经验教训,从差错学习中获取知识,增强员工的探索精神。完善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防范体系,减少差错再发生的可能性。一方面要建立起完善的差错控制体系、降低差错发生率,提高系统安全性及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网络教育差错管理策略,寻找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产生的原因和处理办法。只有控制和管理并举,才能减少差错发生的次数、降低差错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网络教育教务管理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闵杰.高校教务管理中的差错因素及监控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1,(6)
[2]张斐.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差错管理[J]当代教育论坛,2008,(6)
篇5
摘 要: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效的管理,为提高教务管理效率和教学管理水平,我们需要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科学化管理。近年来,随着我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和培养目标的转变,不断增加了教务管理的工作难度。为了满足我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需要,原有的教务管理系统已成为教学管理的瓶颈,教务系统的更新和升级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以高校独立学院为例,对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从多个方面作了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高新;教务管理;信息化应用
教务管理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子概念,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正在向学分制的模式中转变,国家教育部强调以学生为本,换句话是以学生为中心来对教育管理进行实施。因此,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高校应该重新考虑自身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要跟上技术的步伐,赶紧时代的潮流,在教务管理上也要设计出自己新的管理方法,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发展情况。
一、独立学院教务管理概况
独立学院,其管理模式和管理过程与其他高校有所不同,尤其是学院的财务、大部分师资、教学、学生都是独立于母体大学的。一些教务管理该系统在很大程度上适合校本部的其他学院,但未必适应现在的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就目前形势而言,独立学院急需设计和构建一套完整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务管理系统,使学院的教学教务能够更加合理化、自如化、信息化,同时,还希望通过该系统的运用,最好能使教学过程简单化,实现同母体的资源共享但不受其监管,有自己的教学管理权限,打破以往要找领导审核后手工签字带来的制度烦琐,事实上可以将网络上兴起的数字签名技术充分运用于该系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二级化管理和远程化异地办公。
二、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步伐在日益前进,这与现在有些高校落后的教务管理理念以及信息化应用水平格格不入,其教学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一)数据共享与开放存在局限性。社会现代的进步,要求使用最少的人力来完成更多的工作,实现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在这样的时代观念要求下,就必须借用信息化技术,搭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整个平台的建设规模也将是浩大的。这不依赖于学校其它各个部门,只是局限于学校各个教务部门内部,数据的共享和开放应是全校性的,但当前高校中诸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普遍存在,数据类型和开发技术的不同,使数据的共享和开放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二)独立学院管理制度限制。独立学院与普通的院校相比起管理模式和管理过程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往往是原来学校的二级分院到现在的独立学院,最后逐渐地从母体脱离出来。但是很多东西还是受母体学校的影响,甚至依然受到管理,一些根本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上还是作为原来学校的二级学院模式依然存在,受到一级管理的制约,而且信息系统上的很多功能都是被限制的;在进行信息查询时非常的不方便,其功能也相当的不完善;有了信息更正也需要相关人员进行签字,找领导签字更是成了一大问题甚至是难题。(三)教务管理应用规划与设计不合理。高校一般都依托校外某公司或本校某院系来完成教务管理系统的程序设计与研制,而教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规划者并不直接参与或很少参与程序设计与研制。这就导致系统的规划者与程序的开发人员的目的所不同。程序的开发者对教务管理的认识是片面的,脑海里只有简单的整体框架,对教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细节、相互关系以及一些特殊情况根本不了解。因此,程序的开发人员在完成系统各项功能模块研制时必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考虑的那么全面,对功能模块的关联性、独立性以及扩展性很难把握,很大程度上难以完全适应高校教务管理的更高要求。
三、加强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一)完善资金筹划,制定长远规划。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制定适合独立学院自身特点的长远规划,确定阶段目标,并将其纳入学校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资金。学校应着眼于全局从宏观上对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协调,由于教务管理信息应用不是直接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的。因此系统的普遍适应性较强但缺乏针对性独立院校在教务管理系统的初始运行阶段,需要针对本校的管理特点不断探索和完善。(二)引进适合独立院校的学分制网络化教学信息平台。就目前的整体形势而言,要积极引进、不断开发、更加具有先进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很多高校引进学分制的网络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当然系统的引进,软件的开发,功能的完成,这些都要切切实实的与学校实际情况相互吻合,以校园网为基础,以点带面,并具有逐步扩展的特点,合理配制有效资源,方便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一院多校区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而进行研发与设计。同时,还要结合学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信息化应用的过程要科学规范,为教学科研提供高效、便利。(三)注重教务管理信息化应用的科学性。独立学院必须把规划与设计教务管理软件系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做系统规划时,不仅要研究国内高校的成果,还要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既要考虑其当前的实用性,又要考虑其高教改革发展的未来趋势。应对其进行立项,作为一项重点课题,吸纳软件系统的规划者和研制者进行合作研究。因此,需要由教务领导带头、组织学校相关人员,包括计算机、网络、教务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老师及其一线应用人员,保证研制的系统充分体现教务管理的特点,进行总体规划与具体设计,实现安全性、便捷性、及时性、实用性的要求。同时要保证该平台在后期研制具有扩展性、独立性等优势,以满足以后的更新升级。
四、结语
高校要大大提高教学教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教务信息化应用是现代高校包括独立学院的校园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内容,同时还要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理念,对所有的教学资源进行信息化的统一配置和管理。高校必须充分利用校园网中具有科技最前沿的模块,实现校本部和独立学院之间,学院内部乃至和整个校园区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使得教学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化、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教务管理 学分制 教务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olleg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CHEN Jianxia
(Guangzhou Colleg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800)
Abstract University educational management has always been the cor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school management, with a very rich content, is a very comprehensive work,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faced a more complex environment,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educational managemen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telligence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new Educati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modernization and improve educational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level, so i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o provide more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human services, higher education workers become hot topics of common concern.
Key words colleg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credit system; educational system
1 高校教务管理概述
作为学校教务管理具体来讲,教务管理的工作范围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日常事务管理(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和考试)、学籍管理、教师管理、教材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对一所高等院校而言,如果将教学工作比作办学的重心,那么教务管理就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教师、学生和学校共同构成了教学工作的整体,而教务管理正是沟通教学三要素的桥梁。
在学校管理中,教务管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务管理承担着组织协调教学活动各项资源的重要任务,结合学校资源实际,对教师、学生、教学设施、课程安排等加以协调,并协助处理教学实施中的问题,解决教师教学活动中的困难。第二,教务管理还是联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起着沟通教与学的作用。第三,结合各学院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课程安排、组织教学活动(时间、地点等),灵活调控教师停课、调课,学生转专业等情况。第四,监督与反馈。定期组织对教学活动进行检查、评估,总结分析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师生意见与建议、教学困难、教研成果等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通过教务信息平台,学校管理相关规定与政策。实践表明,科学、高效的教务管理,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有助于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维护教学活动秩序。
2 我国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建设现状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IS),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由人和计算机设备或其他信息处理手段、组成并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统,通过采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以及使用等六个方面实现对信息的管理,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管理信息系统也处于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鉴于其在数据处理与管理上的卓越功能,近些年在我国高校教务管理中获得广泛应用。就总体形势来看,我国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建设发展不平衡。调查研究发现,尽管校园网已经覆盖了高校校园,部分高校教务系统已经能够实现基本的联网运行,但仍有部分高校教务系统处于脱机运行状态,教务系统在现代教务管理中的作用不大。整体缺乏集成智能化系统。从技术角度来看,今后我国高校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强化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第一,制定严格的技术规范,建立健全信息工作制度;第二,重点优化办公系统的体系结构与接口设计;第三,放眼未来,加强资源共享,不仅要着力开发管理级的办公信息系统,还应加强辅助决策级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3 基于学分制的教务系统智能化设计与实施
3.1 教务系统智能化建设背景
首创于哈佛大学的学分制,与导师制、班建制合称为三大教育模式。我国开始全面实施学分制,是在1999年,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新模式。学分制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与传统教育模式下学年制相对应的,它是将学校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在校学习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以弹性的学分制代替刚性的学年制,以自主选课代替硬性排课,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真正将“学还于生”,使“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分制教育模式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调整学习计划,有助于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学分制背景下,教师的个人魅力 成为吸引学生选课的重要理由,激烈的竞争有助于激发教师创造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学分制还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缓解贫困生学费难题,减轻集中就业压力等作用。在实践学分制的过程中,各高校逐步构建了综合教务管理、选课排课、教材管理、教学评估、师资管理、学籍管理等系统,形成了基于校园网教务管理平台的一系列制度,以保证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不容忽视的是,实行学分制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特别是教务管理方面带来很大的冲击,学分制模式下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资源高要求等因素,对教务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加大了教务管理的难度。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全面来临,各高校生源人数、专业课数、师资队伍、教室数量等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对这些变化的管理从客观上都需要以先进的教务系统为依托,加强现代教务系统智能化建设,已经成为摆在各高校各学院面前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3.2 教务系统智能化建设与创新
首先,完善教务处一级的教务管理平台。在延续现有管理模块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生信息管理、选课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等模块建设,增设教师管理、排课管理、考试管理、教材管理、教室管理、教学评估、调查统计等管理模块的功能,使之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服务。其次,完善建立院(系)级的二级教学管理平台。赋予各院系教学单位在学生信息管理、选课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教师管理、排课管理、考试管理、教材管理、教室管理、教学评估、调查统计等方面更多权力,从而实现分级管理,改变所有教务信息均由教务处统一管理的低效格局。最后,创建以教师和学生为使用对象的专门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优化访问页面设计,为学校师生提供更加舒心的访问体验。在个人门户网站中,学生可以实现信息资料编辑、更新,成绩、课程、考试等信息查询,借助超链接实现上传作业、下载资料,给校长写信等活动。教师可以实现师师间资源共享、师生互动等活动,查询教学评价、排课、考试通知等。通过个人门户,使得学校师生也能参与到教务管理中来,真正体现大学精神,不断提升教务管理水平。此外,智能化的教务管理系统还应与学校其它相关部门如人事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图书管理等相结合,这样才能实现不同部门、不同管理对象之间的数据对接和共享,更高效地实现校园管理。
4 结束语
高校教务系统智能化建设是提升高校教务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手段,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学分制教育模式的时代背景下,今天的教务管理工作更加细碎繁琐。因此,必须不断探索、研发、创新教务管理系统,推动高校办公管理现代化建设,将有利于理顺高校办学管理机制,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1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需求分析
传统的教务管理系统以B/S架构为基础,工作人员主要依靠计算机的浏览器进行相关操作。但是随着移动办公的逐步推广以及移动APP的出现,现有教务管理系统已经无法再满足日常教务管理工作的需求,必须加以改进。在教务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教师工作量管理。但是传统的教务管理系统中并不包含这一功能,导致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工作量较重,工作负担大,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有鉴于此,当前时期中职学校教务管理系统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日常管理工作中的移动化需求以及有效降低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为了实现上述要求,就必须以现有的教务管理系统为依托,实现教务管理系统功能的丰富性与智能化。在此基础上,中职学校教师甚至可以通过安装手机APP进行登入教务管理系统,并且学生也可以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的形式进行相应的操作与查询。该系统中包含教学工作量管理模块、教务管理模块两大模块。其中教学工作量管理模块为中职教师提供工作量的上报、查询与核对,便于学校对教师进行工作考核提供参数依据。而教务管理模块中则涵盖了传统教务管理系统的所有功能,并增加了考务查询与学生考核两大模块,以便于教师点名与学生签到。该系统的学生端主要包含课表、考试时间查询以及请假等功能。
2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
2.1系统结构
该教务管理系统以B/S架构为基础,既可以在计算机上使用,也可以借助APP以及微信等实现系统的访问。整个系统的数据服务模块将教务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进行整合形成教务管理模块,为用户提供基础数据服务,整个系统的实现都依赖于该模块。采用这种形式的好处显而易见,如果今后中职学校想要更换教务管理系统,只需要更改教务管理模块即可,不需要再改动其他模块。该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同步,主要得益于所有数据都保存于教务系统之中,本地端只有教师基础数据的缓存,并且还定期与服务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块进行更新。
2.2教务管理系统的技术实现
该系统的开发实现主要依靠ThinkPHP,该PHP开发框架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ThinkPHP3.2中具有的OneThink开源内容管理框架具有命名空间机制,具备多种插件化、驱动化和模块化。而从OpenSNS中提取出来的OpenCenter则支持教务管理系统应用程序的开发,满足系统框架的基本需求,保证实现应用程序的开发,并提供注册、登录等功能。开发人员利用OpenCenter可以进一步开发微信公众号功能,并保证教务管理系统的APP接口功能得以实现。除此以外,根据实际情况教务系统的APP要支持安卓与IOS系统,所以在降低开发难度并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可以使用Ajax对后台API进行统一远程调用。APP的开发采用HTML,以mui框架为基础。该框架具有界面友好的特点,所开发的APP稳定、运行流畅。
2.3教务管理系统接口
教务管理系统结构开发需要遵循REST规范,这样方便在数据读取与修改时使用HTTPget与HTTPpost请求。教务管理系统的接口设计要满足较高的拓展性,并能够有效降低客户端操作与维护的难度与复杂性,为此就要求教务管理系统的客户端使用统一的API进行访问。具体要求如下所示:首先,教务数据读取使用HTTPget请求,而数据的修改则使用HTTPpost请求。其次,为了避免数据被篡改,保障其安全性,每个HTTPget都必须提供相应的密钥。最后,API所返回的数据是统一的JSON格式的数据。
2.4教务管理系统的访问
安全性是各类管理系统的重要内容,中职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也不外如此。为了保证上传和返回数据的安全性,系统设计要求用户在登录访问时必须提供相应的身份验证,待身份验证通过后再进行数据的传递。在数据调用时,教务管理系统服务端在收到相关请求之后验证密钥的一致性。当系统发现访问者身份验证存在差异或者验证超时,就会拒绝数据的访问并利用错误码提示错误原因。这样一来,通过对所返回的错误码进行分析就能够找到错误根源,从源头查出漏洞。如果客户端解析出访问的非法性,则会对本地缓存进行强制删除,确保用户信息等数据的安全。
3结语
综上所述,教务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直接影响中职学校的教学与管理质量。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如何通过计算机乃至移动端实现教务管理工作的高效与及时成为人们必须考虑的问题。论文中提及基于PHP和B/S架构而设计的教务管理系统就满足了这一需求,实现了教务工作的桌面化、移动化与便捷性,保障了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文武,傅强,罗卓笔.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4(08).
[2]李全彬,黄智,姜芳艽,李延龄.网络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6(12).
[3]胡霖.某中职教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
篇8
[关键词]电大;教务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4-0066-03
[作者简介]孙剑(1983―),男,浙江湖州人,本科,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远程教育分院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已经使人类在各行各业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无数次变革。IT信息行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规范了工作的流程,节约了时间,缩小了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从某个层面而言,一个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可以客观地反映这个企业的规模。湖州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湖州电大”)是学生通过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接受高等教育的教学机构,信息化对于其办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教务教学的管理工作是整个学校顺利运行的核心部分,教务管理的信息化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因此,教务管理信息化成为众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湖州电大发展至今,已有相当的规模,在籍注册学生将近8000人,教学点逐步向基层延伸,设立多个子教学点,开设专业方向逐步增加。湖州电大的教务管理就是遵循电大的管理规律,运用现代化的技术与手段,通过计划、组织、管理等控制活动,保证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强调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手段自动化。
一、国外成人教务管理信息化现状
长期以来,国外高校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探索学校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的模式和流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大都已经完成,其教务管理信息化走在我国的前列。发达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已经成功地完成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了信息化教育。教务管理信息化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学校互操作框架SIF(Schools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这是美国一些企业、组织发起制定的学校管理系统互操作解决方案,达到各种应用程序在学校管理方面能够相互进行操作,在教育环境内的多种数据可以进行交换。教务管理工作依附的平台非常强大,与其他系统的融合度非常高,使得数据能够快速共享。综合来看,国外的教务管理计算机化与信息化已经开展多年,数据集中存取,分布操作,将教学的各个环节统一起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强调了系统间数据的流通。
二、湖州电大教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现状
(一)教务管理平台数量繁多、功能冗余、效率低下
目前,湖州电大教务管理平台有好几个,都是中央电大参与开发的网页版管理平台,而硬件服务器则放在省级电大,也就是说下属各个市县电大的教务管理工作都是通过省服务器运作的。可以看出,湖州电大教务管理的软件和硬件的权限在两个不同的地方。这导致一旦出现问题,很难从根本上找出问题的源头所在,在工作中经常出现差错。另外,几个教务管理平台的功能都有重叠之处,也需要进一步精简。
(二)考试平台多样化,标准不一
湖州电大在进行教务管理时,工作量大,事情繁琐,因此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完成规定工作。湖州电大的考试种类繁多,有学位考试、全国成人教育统考、期末考试,有无纸化考试、基于网络的考试等。每种考试都有自己的平台,特别是无纸化考试的每门科目都有不同的考试软件。考试平台多样化,标准不一,增加了教务人员的工作量。
(三)考试流程复杂化,浪费资源
期末考试阶段,湖州电大教务管理人员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省电大下发的考试通知单进行处理,去除一些不参加考试的内容(如毕业论文),加上另设考试时间的科目(如无纸化考试科目),然后制成自己学校的考试通知单。考试成绩出来后,教务人员需把成绩数据处理好后下发给每位班主任,然后班主任再将成绩交给每位学生。这里光打印考试通知单和打印考试成绩单就需要耗费大量的纸张,极不环保,而且打印好的成绩单还需要班主任进行裁剪。总之,当前湖州电大的考试管理非常麻烦,还容易出现差错。
(四)毕业审核手续繁琐,易出纰漏
围绕湖州电大学生的毕业工作,教务人员需要对每位学生的各项毕业材料进行整理。首先需每位即将毕业的学生填写毕业生登记表,核对个人信息,交毕业照片;然后教务人员给每份毕业生登记表填写毕业证书编号;接着教务人员需打印学生的综合成绩单,将两份材料盖上自己学校的公章;最后还需要全部拿到省电大进行盖章。因为这些都是纯手工操作,所以很容易出现纰漏,这就需要教务人员极其仔细,反复检查。
三、湖州电大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设想
(一)精简教务管理平台
目前,湖州电大存在多个教务管理平台,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特有的一个数据功能,功能冗余,操作复杂。在完成某项工作时需要同时打开好几个平台,而如果打开一个平台而没有关闭另一个平台,就会占用一定的系统资源,这就存在了很大的浪费。如果能够把几个平台里的功能去除重复冗余部分,然后集中到一个平台里,只要做到明确地分类,就能够快速定位你需要的功能,就能节约硬件系统资源,缩减管理维护成本。集中精力管理一个平台,能够有效提高平台运行的效率。另外还应该把软件、硬件的维护修改权限都集中到一个地方,这样才便于管理,便于维护。
(二)统一各类考试报考平台的标准
考试种类的繁多,报考字段的标准不同,增加了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管理层应该开发一个统一的考试报考平台,因为报考信息不外乎姓名、性别、学号、考试科目、专业名称这几个主要字段。如果能统一各类考试报考平台的标准,将会大大简化教务人员的工作,并可缩短考试的报考时间。
(三)期末工作流程实现无纸化
我校针对目前教务管理的现状,正在积极筹建、开发一个信息化平台,平台的登录权限分为学生、班主任、教师、教务管理人员。期末阶段,教务人员把省电大的考试通知单下载下来,进行适当处理后随同本校的考试教室安排一同导入这个信息化平台,平台自动生成带有考生照片的考试通知单。考生可以自动登录平台查询各门科目的考试时间及教室。考试结束,试卷批阅、登分完成后,将考生成绩数据包再次导入这个平台,学生登录自行查阅。这个平台一旦建设完成,学校可以把每个学生的信息,如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放入这个库里学生登录后即可一目了然。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学生本人可以登录平台查询自己的综合成绩单,不需要教务人员协助即可及时知晓自己还有哪些课程没有达到毕业的条件。信息平台的另一个功能是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一个数据改动后,整个平台里相关联的数据都会进行自动换算更新,省去了纸质数据的一个个改动,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四)教务人员与学生间建立起动态的反馈机制
加强湖州电大教务工作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建设和完善教务人员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信息共享、教务管理、考试服务等动态反馈机制,建立起教务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服务机制,可以建立QQ群、飞信群等,让学生加入,使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的教务信息,方便了教务人员、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五)湖州电大教务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
1.为学生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体系。每个新学生在新学期有了学号和密码后就可以查询课程表和进行选课,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查询自己所需的资料,学生查询学籍情况、奖惩记录、学习成绩情况和学分完成情况等。
2.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学生信息给班主任。班主任登录系统后,可以很明确地看出自己班级的详细信息和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也可以通过平台及时给学生一些通知,并与学生互动。
3.给教师提供更舒适的工作平台。教师登录系统后,在网上就可以为学生布置所任课程的平时作业,上传学习资料和复习资料。还可以进行教务任务和课程表的查询,获取所任教学年级、专业的学籍情况等资料。
4.给教务人员提供更强大,更方便的功能,教务人员通过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后,可以了解所有的教务、教学信息。教务人员还需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导入学生的各项信息。平台的一项强大功能是:教务人员对期末考试的一些相关信息稍作处理后导入系统,系统可以自动生成期末考试通知单。这可以大大减少教务人员的工作量。
四、电大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实现意义
信息化是实现电大教务工作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有效实现数据共享,可及时信息,减少实物的流动,节约大量的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统一的信息化规划,可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降低数据处理的错误概率。信息化的教务管理模式可以改变工作效率低、劳动重复多、工作量大、反馈能力弱、反馈周期长、准确性差的无序性工作模式,大大提高教学管理质量,能够为学校各部门提供科学、有效、及时的数据。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可以使学校的管理更为便捷,能够把整个湖州电大真正地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李洪.电大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2]邱克友.基于信息化社会下的电大教育改革[J].神州:下旬刊,2012(5).
[3]张疆.信息化管理在电大网络化考试中的应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5).
篇9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网络安全;安全技术;信息安全
1 教务管理系统安全性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使用教务管理系统,以便于统一管理本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与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据统计,全国共有97%的高校利用教务管理系统等现代化管理手段来提高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
但是,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关于教务管理系统被破坏的案件,具备系统破坏直接动机的往往是在校大学生,他们计算机水平和网络技术普遍较好,再加上职业黑客的参与,因此,如何提高教务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是众多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指信息系统包含的所有硬件、软件和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信息系统连续正常运行。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在网络安全建设投入的资金还不到网络建设资金总额的1%,大幅低于欧美和日韩等国。各个高校建立各自的教务管理系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招标购买和自主开发两种方式建立的,但是由于资金与技术的限制,通过招标购买的占了所有教务管理系统的83%,投标企业的规模基本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他们由于资金预算有限,基本上只关注客户需求的表面模块的研发,对于网络安全这种一般客户难以有效验收的性能层面,往往不愿意进行过多投入。企业经营者对于安全问题经常会抱有侥幸的心理,加上缺少专门的技术人员和专业指导,致使国内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网络安全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处于不乐观的状况。
2 国内教务管理系统安全性分析
2012年全国各行业受众对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状况数据显示,在各类网络安全技术使用中,“防火墙”的使用率最高(占76.5%),其次为“防病毒软件”的应用(占53.1%),可见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
高校教务服务器一般放在校园网的IDC中心或有自己独立的区域,教务处服务器承担着学籍、学分、档案排选课和教评等多项关键内容。因此,教务处网络架常常设在内网,只是通过三层交换机与校园网连接,很有可能遭受到来自内网的网络层攻击,如学生使用网络扫描,密码破解等多种方式对教务处网络中的服务器进行渗透,篡改重要的学籍、学分等数据。据统计,来自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安全威胁高达60%,这是因为目前的信息系统不同于早期的集中式应用,现在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大多是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和Internet/Intranet网络计算模式的分布式应用,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的数据库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WWW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都是供出入的“门户”,因为网络不仅是系统网络设备的威胁也是一个新的攻击点。
3 几款主流教务管理系统提供商产品安全性评价
以下对国内市场上出售投标的几款典型的教务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比较。文中隐去产品及公司名称,以字母替代。
A产品,服务器常采用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数据库采用Oracle Database,Web端编程语言采用ASP与,客户端利用Delphi语言编写,功能结构清晰,稳定性也较强。但是安全性却较差,这突出表现在客户端登陆时密码验证在客户端进行,且加密方式简单,常常受到黑客攻击。Web端的跨站攻击与SQL注入漏洞也屡见不鲜。
B产品,集Client/Server和Browser/Web Server技术于一体,涉及教务、教学管理各环节,面向学校各部门以及各层次用户的大型集成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其结构主要采用J2EE技术,Web端采用JSP语言编写,服务器采用Oracle数据库,安全性较高,其漏洞常常发生在跨站攻击等网络渗透攻击形式。
C产品,分为三层结构,包括数据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数据表现层采用了PowerBuilder 9.0集成开发环境,业务逻辑层采用了ASP语言开发,应用服务器采用Microsoft Transaction Server(MTS),数据存储层采用了Oracle、SQL Server等多种数据库管理系统。这样的三层结构使项目结构更清楚,分工更明确。虽然系统设计了安全审计功能、防火墙等方式保护系统安全,这样可以减少大量的客户端攻击,但是C产品也常常受到SQL注入攻击与跨站攻击。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除了A产品的客户端存在严重的缺陷之外,跨站攻击与SQL注入攻击时主要的攻击方式。
4 提高教务系统安全的综合管理
随着教务管理系统的广泛建立和各种不同网络的互联互通,要求使用者不能从单个安全功能、单个网络来孤立的考虑安全问题,而必须从体系结构上系统的、全面的考虑安全管理。这就是说,教务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的对象是整个系统而不是系统中得某个或某些方面,一般来说,系统内外所有因素都是管理的内容。从系统内部看,有通信安全、计算机安全、操作安全、人事安全、资源安全等,从系统外部环境看,有法律、道德、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按照系统的观点,信息系统安全追求并强调均衡性,因而各项因素管理要互相协调,不能重此轻彼,这就是信息系统安全的综合性原则。要想有效的保护信息安全技术、组织机构与人事管理、信息安全法制建设等方面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4.1 技术管理
信息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密码技术、鉴别技术、访问控制技术、信息流控制技术、数据保护技术、软件保护技术等等:
4.1.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性安全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专用网络与公用网络的互联环境之中,尤其以接入Internet网络为甚。 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和不可信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它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唯一出入口,能根据企业的安全政策控制(允许、拒绝、监测)出入网络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在逻辑上,防火墙是一个分离器,一个限制器,也是一个分析器,有效的监控了内部网和Internet之间的任何活动,保证了内部网络的安全。
4.1.2 入侵检测技术
IETF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分为四个组件:事件产生器(EventGenerators);事件分析器(EventAnalyzers);响应单元(ResponseUnits)和事件数据库(EventDataBases)。事件产生器的目的是从整个计算环境中获得事件,并向系统的其他部分提供此事件。事件分析器分析得到的数据,并产生分析结果。响应单元则是对分析结果做出反应的功能单元,它可以做出切断连接、改变文件属性等强烈反应,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报警。事件数据库是存放各种中间和最终数据的地方的统称,它可以是复杂的数据库,也可以是简单的文本文件。
对各种事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是入侵检测系统的核心功能。从技术上,入侵检测分为两类:一种基于标志(CSignature-Based),另一种基于异常情况(Abnormally-Based)。
4.1.3 认证中心(CA)与数字证书
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广泛性和开放性,决定了互联网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信息安全隐患。为了防范信息安全风险,许多新的安全技术和规范不断涌现,PKI(PublicKeyInfrastructure,公开密钥基础设施)即是其中一员。
在PKI体系中,CA(CertificateAuthority,认证中心)和数字证书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认证中心又叫CA中心,它是负责产生、分配并管理数字证书的可信赖的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中心是PKI安全体系的核心环节,因此又称作PKI/CA。认证中心通常采用多层次的分级结构,上级认证中心负责签发和管理下级认证中心的证书,最下一级的认证中心直接面向最终用户。
4.1.4 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是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我们熟悉的如防火墙、入侵检测、VPN、安全网关、安全目录等,与身份认证系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我们从这些安全产品实现的功能来分析就明白了:防火墙保证了未经授权的用户无法访问相应的端口或使用相应的协议;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发现未经授权用户攻击系统的企图;VPN在公共网络上建立一个经过加密的虚拟的专用通道供经过授权的用户使用;安全网关保证了用户无法进入未经授权的网段,安全目录保证了授权用户能够对存储在系统中的资源迅速定位和访问。这些安全产品实际上都是针对用户数字身份的权限管理,他们解决了哪个数字身份对应能干什么的问题。而身份认证解决了用户的物理身份和数字身份相对应的问题,给他们提供了权限管理的依据。
4.2 组织管理
对于任一级别的信息系统,都应有相应级别的负责信息安全的专门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制定、审查信息安全措施;确定实施安全措施的方针、策略和原则;组织实施安全措施并协调、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安全管理机构的人员要按不同任务进行分工以确立各自的责任。一类人员是负责整个系统安全的领导,另一类人员按分工具体管理系统的安全工作,如保安员、安全管理员、安全审计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等。对于较少涉及密级信息的部位,也有不少敏感信息,也需要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保证。
4.3 人事管理
教务管理系统的安全威胁大多来自人的因素,因此,在教务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上要有一套完整、严格的工作规范和标准,有健全的人事管理制度,以防止和最大限的减少由于人为原因给系统带来的不安全因素。统计表明,大多数威胁信息安全的案例是由系统内部的工作人员引发的。他们可能无意中造成错误,也可能其他原因有意破坏信息系统,甚至可能为满足私欲而内外勾结窃取机密信息或进行经济犯罪。为此“攘外”必先“安内”,在人事审查录用、工作绩效评价以及调动、免职等方面应有具体的安全措施。此外还要加强思想教育和安全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才能把系统安全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
4.4 法制管理
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依靠法制的保障,因此,有必要通过法制手段制定有关的法律规范,强制的贯彻实施信息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等措施,保护信息系统的资源不受侵害。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信息系统的安全立法问题,并制定了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这是防止破坏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最后防线。有效增加具备犯罪动机的犯罪成本,是预防犯罪现象的重要手段,因此就要求从高校到社会不能姑息纵容此类犯罪现象,才能起到震慑其他同类企图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教务管理;微信;高效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媒体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国家“互联网+”的大战略背景下,互联网对传统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速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在教育方面,引入互联网也将对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微信平台发展迅速,用户群体庞大,因此我们决定以微信为载体,开发一个基于微信的教学管理平台。实现高校教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落实高校信息化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给教务工作带来崭新的局面[1]。
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对教师、学生以及教务管理员的需求进行评析、结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将所面临的问题归结为以下几点:1)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效率低下,教师课堂点名占用大量时间,并无法有效及时地获得学生出勤情况;课堂缺乏师生互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师路单一”造成了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学生思维不够发散;教务信息查询不够便捷;2)现有的教学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由于在设计之时并没有考虑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导致扩展性不强,难以实现信息互通和统一管理;系统用户体验不佳。由于学生信息需求等各方面的复杂性,导致系统设计繁琐,不仅对用户来说,减少了直观的感受,同时给后台管理维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用户反馈机制薄弱。
针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对需求的理解,经过详细的需求调研,本系统的主要目标罗列如下:1)将“翻转课堂”思想用于平台设计,以技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2)搭建移动终端的教务管理平台,全方位提供校内常用信息,开放办事导航快速通道,以及快速查询的便捷服务,为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务管理助力。3)实现以基本功能(如用户绑定、考试测评、课后作业、课程满意度反馈等)为主,以亮点功能(如实时推送、在线打印、在线教学、课程点赞等)为辅的一体化教务管理平台。4)建立具有安全性、易用性、稳定性和功能性的基于微信的教务管理平台。
本平台的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主要分为一下四类:1)在校学生;该模块以对在校学生的服务为主,根据其需求,开发出以下功能:出国成绩单办理、转专业申请、成绩单申请打印、学生证更改补办、在读证明打印、SRTP科研项目、免试研究生推荐、四六级报名、缓考申请办理、入伍保留入学资格等业务。其中,在读证明打印、出国成绩单办理以及成绩单申请打印,我们采用O2O(online to offline )模式,实现从线上到线下,用户在线上申请成功后,即可到指定地点领取所申请的材料。2)任课教师;对于任课教师服务向导模块我们提供:实习经费报销、教学工作量核对、精品课程录制、教改项目申报、学生成绩更改、教学成果申报等业务。经过对用户需求的详细分析,我们将以上内容在该模块实现,最大程度上在利用微信平台便捷性的同时满足了任课教师的需求。3)学生家长;该模块通过对学生家长的需求分析,实现了办公电话查询、学生成绩查询、学生在校表现以及学生学习安排功能。在学生家长提供在校学生的姓名和有效身份证后,以上功能得以实现。4)已毕业生;该模块面对已毕业生实现了以下功能:个人档案办理申请、证书遗失补办申请、学历学位认证申请、返校考试手续办理申请、四六级成绩证明申请等。在该模K中,由于证明申请业务的必要性,我们同样采用O2O模式,用户通过线上申请,申请成功后即可在指定地点领取所需材料。
此平台的功能特色主要有以下几项:1)翻转课堂模式:全新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2)信息一键查询:自定义菜单一键查询所有教务信息。3)办事快速导航:O2O模式下的在线打印提高办事效率。4)课堂在线互动:在线考勤在线问答活跃课堂气氛。5)信息实时推送:重要信息自动推送,一个不漏。6)课程点赞机制:快速搜集课堂反馈信息。7)数据直观反馈:后台自动即时生成图表反馈教师。此平台技术特色则体现在以下方面:1)科学规范:数据存储方面系统严格按照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设计并提供规范的数据接口。与用户交互方面系统推送规范化的数据报表并提供标准的用户手册。2)安全稳定:网络拓扑结构优化,实现均衡负载,建立数据备份恢复和异常检测机制,快速响应安全突发事件。3)扩展灵活:采用B/S架构以及标准化数据规范.4)快速部署:采用json数据交换技术以及.net技术,部署安装方便快捷。
开发基于微信的教务管理平台,是高校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是高校信息化的落实,同时也是迎合新媒体时代的必然产物。其意义具体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任课教师来说,“教务之星”的在线考勤功能使得便捷性得以体现,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2)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在原有教务网页的功能基础上,新增多项功能,以更加便捷、更加快速的特性成为一项必要的项目。3)对于学生家长来说,我们提供学生成绩查询、学生在校表现以及学生学习安排等业务,一方面实现了家校互动,实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合理的检测,同时也使得家长对学校的业务得以熟悉。4)对于已毕业生来说,教务办理业务在传统教务管理模式下无疑是相对麻烦的,而开发基于微信的教务管理平台,我们将证书遗失补办申请、返校考试办理申请等项目得以实现。很大程度上在利用平台便捷性的同时满足了该层用户的需求。5)对于教务管理员来说,资源、信息和数据进行了整合,简洁的界面极易进行操作。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是信息化教务管理工作的又一体现。通过该系统的部署,让学校的教务信息传达更流畅、更及时,给在校师生带砹思大的便利。[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教务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