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保险范文
时间:2023-04-01 06:2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保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6月20日,来自广东省环保厅的消息称,该厅与省保监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广东将在21个地级市及顺德区全面试行环境污染责任险,首先将在环境风险较高的五大行业开展试点,并鼓励其他行业企业积极投保。企业投保设置了多个级别,最低保障额将达100万元。《意见》还提出,广东省每年将抽取全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费收入,建立理赔专项准备金,由省保监局监管,单独建账,滚存使用。
《意见》中所指的环境污染责任险,即绿色保险。在欧美国家,绿色保险已有超过30年的历史。这一新险种步入中国,与当前环境污染事故高发的背景不无关联。目前我国的环保政策多属于以行政手段为主的“事后处理”型,治理成本巨大,往往是“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埋单”。资料显示,到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是现在的2倍,环境保护压力将是现在的4-6倍,现行环保投入模式已无法支撑。为此,“引入商业保险治理环境污染、实施多元化环保政策”的思路开始进入决策者视野。
早在2007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和保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湖南、江苏、湖北、宁波、沈阳、上海、重庆、深圳、昆明等省市开展试点。2009年7月31日,湖南省要求,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的试点企业在当年内争取全部投保,其他地区试点企业力争2010年年底前全面投保。
全国首例绿色保险理赔案也发生在湖南。2008年7月,株洲一家生产农药的化工企业在平安财险湖南分公司投保4.08万元。当年9月,企业发生氯化氢气体泄漏事件,污染了附近村民的菜田,120多户村民找企业索赔。事后,保险公司派人到现场确定损失与责任,依据相关条款与村民们达成赔偿协议,10天内约50多万元的赔偿款支付到位。
对于打破“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埋单”的怪现状,绿色保险看似一条可行之道,但在湖南,却是步履艰难。从2008年启动试点到2011年10月,参保企业仅为393家,仅为同期启动试点的安全生产责任险参保企业的1/10。分析人士认为,绿色保险的非强制性,缺乏相关的激励政策等,致使企业参保动力不足。
篇2
【关键词】环境污染 绿色保险 风险社会化
绿色保险是将责任保险应用于环境事故领域的创新型险种。在各国因应用的领域不同名称上也有所差别,美国称之为环境损害责任保险,英国被称为环境损害和属地清除责任保险。尽管名称不同,但本质无区别,本文把绿色保险定义为以被保险人因污染环境而需承担的损害赔偿与治理责任为保险标的的责任保险。
十报告把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发展可再生能源、水、大气、土壤污染治理等一系列事项统一为“生态文明”的概念,“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提法也首次出现在报告中。从十四大报告“加强环境保护”短短一句话,到十报告专门成为一个独立部分,国家对环保相关领域的重视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加强绿色保险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绿色保险在我国的发展
(一)我国绿色保险制度建立的迫切性——环境污染及其后果越来越严重
目前我国每年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少则四、五百起,多则上千起,环境污染的后果严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见表1),仅2010年福建紫金矿业铜酸水渗漏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3187.71万元人民币。但由于环境风险防范机制的缺陷,环境行政赔偿案件得到解决的十分有限,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绝大部分由受害者和政府、社会来承担。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数额巨大(见表2),其中绝大部分由政府出资,排污费收入仅占其中很小的比例,间接经济损失巨大,面对高风险的环境状态和环境事故导致的严重后果,发展绿色保险是必然的选择。
(二)我国绿色保险的实践
1.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
2006年国务院了《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23号),提出了“采取市场运作、政策引导、政府推动、立法强制等方式,发展安全生产责任、建筑工程责任、产品责任、公众责任、执业责任、董事责任、环境污染责任等保险业务”。 2013年环境保护部与中国保监会联合颁布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发(2013)10号),指导各地涉重金属企业和石油化工等高环境风险行业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2.我国绿色保险的主要实践
1991年10月,大连开始实施环境损害责任保险,至1994年10月,累计投保企业15家,保费累计220万元。四年间,保险公司只有一次赔偿,金额为12. 5万元,赔付率为5. 7%。沈阳市从1993年9月—1995年9月开展该项保险业务,累计共有1家企业投保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保险费收入95万元,在三年保险期间,该投保企业未发生保险事故,赔付率为零。长春市于1992年6月实施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只有1家企业投保,保险费为0.5万元,在保险期内,投保企业未发生保险事故,第二年发生了环境事故,但由于未续保,故没能获得经济补偿。吉林市从1995年10月起,由太平洋保险公司承保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但到1996年上半年还无企业投保,此后进入停滞期。
2005年美亚保险推出了污染责任保险,是国内第一家推出此类险种的保险公司。2007年华泰保险推出了“场所污染责任保险”及“场所污染责任保险(突发及意外保障)”两款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成为国内首家推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内资保险公司。大连和沈阳等一些城市也先后开展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工作,但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在我国实施的状况并不乐观。
2008年以来,江苏省推出了船舶污染责任保险,由交通、环保、保监等部门推动,由人保、平安、太平洋和永安4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承保2008—2009年度江苏省船舶污染责任保险项目。宁波市有4家保险公司开展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业务,在危险品运输、化工园区开展试点。2009年3月,上海启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设想将上海化学工业区、黄浦江水域注册船舶和危险品码头、重点环境风险源企业及放射源相关单位等列入承保范围。
2012年浙江嘉兴制定了扶持绿色保险的政府支持政策,对参保的企业给与一定的保费补助,并由政府协调金融机构对参保企业的贷款增加授信额度,对不出险的参保企业续保给与保费优惠。
二、我国绿色保险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绿色保险推出的时间短,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保险经营技术不成熟
环境责任风险研究滞后,数据积累缺乏,导致风险识别能力弱,进而使得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许多隐患,风险无法得到有效地控制。绿色保险涉及的行业及其广泛、技术非常复杂,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业务营销、核保理赔等方面聚集很大的经营风险。此外,在核保理赔方面,由于缺少相应的理赔标准,赔付尺度很难把握,相应的工作也难以顺利进行。
(二)保险人的经营成本较高
由于风险识别和量化的技术难度大,每一个企业的生产地点、生产流程各不相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和污染程度都不一样;而且环境污染事故对人和自然造成的危害通常具有潜伏性和累积性,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在承保时,有专门通晓环保技术和知识的业务人员对不同标的进行实地勘察和评估。此外,环境污染致害的因素众多,赔付时进行责任认定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远高于其他险种,而这些额外费用支出依照保险法的规定应由保险公司承担。这些问题不仅加大了保险人的经营风险,而且也造成了经营成本过高,这对绿色保险业务的扩展非常不利。
(三)配套法律缺失
欧美绿色保险发达的国家都制定有完备的《产品责任法》、《资源保护和赔偿法》等侵权责任的法律体系。我国现有的20多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虽部分体现了绿色保险的相关规定,但针对绿色保险的相关问题尚缺乏系统的规定。另外,国家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保护不够,如环境权、隐私权、知情权等,这都不利于国民风险意识的增强,使得绿色保险的需求受到影响。
(四)企业缺少投保积极性
绿色保险是通过众多的企业参保形成的保险基金来化解少数企业的高额赔偿问题,但目前我国企业参保少,绿色保险规模还很小,环境风险的分散和损失的分摊都比较困难。污染企业无足够的动力投保绿色保险。环保总局的调研也表明一些国有大中型化工企业对投保国内绿色保险还存在着疑问,对于绿色保险的具体操作过程还不太清楚,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投保积极性。
(五)政府支持缺乏
由于绿色保险赔付金额巨大,承保范围又窄,经营管理方式又不是很成熟,导致此类保险的风险远高于其他商业保险,因此政府的扶持对绿色保险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另外,绿色保险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理论上讲它的开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一些保险业发达的国家通常向保险公司收取很低的营业税,如日本、新加坡等国,每张保单仅仅收取1美元的营业税。但是目前我国保险业的营业税率高于交通、建筑等行业,虽与银行业同样执行5%的税率,但银行的计税基础为利息收入,保险业则为保费收入,而保费收入大部分是要以赔款形式返还给投保人的,这种按保费收入5%收取营业税的做法,会影响保险公司的自我积累能力,成为绿色保险发展的障碍。
三、促进我国绿色保险发展的几点设想
针对我国绿色保险实践中的问题,应从制度体系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加强绿色保险的法律制度建设
首先要对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如在《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进一步增加绿色保险方面的条款;其次要尽快出台与绿色保险相关的实施细则;再次要抓制定与我国实际相符合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名录,指导绿色保险产品的研发。
(二)实施“强制保险与任意保险相结合”的保险模式
目前,实施强制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国家通常是以制定名录的方式实现强制管理,这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如美国的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对有毒物质和废弃物的处理所可能引发的损害赔偿责任实行的是强制保险制度。但是鉴于我国绿色保险处于开展初期,不宜采取过激的做法,因此,目前宜采用强制保险与任意保险相结合的保险模式。
我国保监会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承保名录。在承保目录中,对于那些不可逆的或虽可逆但破坏性影响长远的污染风险,应明确规定其必须参加绿色保险;对于可逆的且破坏性影响短暂但污染损失严重的污染风险,也应规定必须参加;可逆的、破坏性影响短暂、污染损失不大且有污染处理措施保障的污染风险,可采取自愿投保方式。
(三)健全绿色保险的引导机制
目前我国的绿色信贷以及税收和贸易等政策与绿色保险的相关政策各自独立,还没有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制度体系,难以发挥对污染企业参加绿色保险的引导作用。如把参加绿色保险作为污染企业贷款额度确定、享受税收优惠等的前提条件,将会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
(四)政府应多方面加大对绿色保险的支持
为促进绿色保险的稳步发展,各国通常建立专门的绿色保险机构,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我国绿色保险的持续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首先,对于积极开展绿色保险服务的保险企业,要在税收优惠、规费、政府服务、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以降低保险人的经营成本,提高其开办绿色保险业务的积极性;其次,对于参保企业,可以在保费方面提供一定的补贴,此外,对其缴纳的保险费可以允许其进行税收抵扣,以此鼓励更多的高环境风险企业参保。
(五)设立环境污染风险补偿基金
为解决污染损害超过保险赔偿上限且投保人无力赔付的问题,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环境救济基金。例如,印度,其不但建立了环境救济基金,而且从法律上对基金用途、基金的介入时间、基金的来源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这种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保险费率高、赔付率低是我国绿色保险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在绿色保险发展过程中,借鉴国外经验,设立绿色保险巨灾损失补偿基金势在必行,其资金来源应为污染企业出大头,政府从排污费中拿出一定的比例进行补充。
参考文献
[1]冯庆水.加强我国绿色保险制度的对策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11(05).
[2]任辉.循环经济与我国绿色保险体系的构建[J].保险与金融,2010(08).
[3]游春.绿色保险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海南金融,2009(03).
[4]严湘桃.对构建我国绿色保险制度的探究[J].保险研究, 2009(10).
[5]周云涛.我国绿色保险停滞的经济学研究[J].经济研究,2010(05).
[6]吴晓敬.发展绿色保险实现保险转型[J].理论研究,2011(07).
[7]何燕.绿色保险实施中的障碍与对策[J].环境经济,2010(10).
篇3
绿色保险工作仍存在不足
风险评估工作尚未展开。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风险测评需要获取环境风险信息,包括所在地环境状况信息、行业及企业环境技术信息、环境行政信息、企业环境管理信息等等。但保险公司在现实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获取以上信息,而且现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保险费率不能反映真实的环境风险状况。不真实的费率水平,就不能保证投保人、保险人和受益人三方的利益,从基础上影响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长期运行。
参保面窄小,大数法则基础缺失。从全国部分试点省市情况来看,重点问题在于以下方面:一是在实验面的选取上,参与试点的企业数量太少,违背大数法则的基本要求。二是投保企业的选取上,参保企业以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有色金属冶炼、危险废物处置等风险相对集中的中小企业为主,不符合保险投保人选取上相互补充的原则,导致保险的风险过度集中,直接威胁保险公司的利益,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难以长久开展。
法律法规不健全,对企业参保无制度约束。一是未形成法律法规的配套体系。二是责任追究制度要改变以往主要依靠行政处罚的方式,采取多种方式追究肇事者的赔偿责任。三是缺乏具体操作规范,致使现阶段全方位开展绿色保险的依据不足。
相关政策支持尚欠力度。目前部分试点省市虽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主要停留在给予投保企业保费补贴层面,缺乏税收及风险保障基金等深层次支持措施。
环境损害赔偿运行机制不健全。如第三方评估付费机制的设计。保险公司是付费的主体,价格以双方协商方式确定。此方式的实质是保险公司控制整个付费的关键。给与不给、给高给低决定权操控在保险公司手中。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利益机制控制评估机构,评估公司在利益导向的决定下,最终评估结果的趋向可想而知。
专业水平低,不少保险公司缺乏绿色保险创新能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环境风险的测评、费率的制定、现场证据的采集、损失程度的评估等各技术环节的要求较高,绿色保险产品合理定价难,创新能力弱,在产品推广、营销以及后续理赔服务方面均需依靠总公司的专业技术支持,这些都制约了绿色保险的发展。
从技术层面进行改革
应加大参保面,提高企业参与度。根据保险的大数法则,如果选择一个区市进行试点,相对来说不能满足风险的大量性和同质性前提。因此,至少应考虑在一省范围内或某一行业中进行试点。
建立行业环境风险测定标准。标准是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前提与基础,行业环境风险评估标准主要用于测定行业的环境风险等级。
建立环境风险信息交换平台。可由保监会牵头与环保部共同建立“环境风险数据库”,收集包括环境违法类信息企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企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类信息、企业取得的环境保护行政许可信息、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信息、重点企业环境保护信用等级评价结果信息等。同时,建立环境保护信用信息系统共享网络数据库平台,建立、健全各级信息管理的有关制度,完善信息收集、审核、上报、等相关环节的工作程序,落实工作责任制,确保相关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
应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合同范本的开发。建议由保监会牵头联合环保部,针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责任范围、责任认定方式、赔偿标准的认定等,以范本的方式提供给各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只能在此范本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确保人民利益的实现。
从运行机制层面进行改革
环保系统运行机制的改革。充分发挥环境监督管理部门的作用,把绿色保险纳入环保监管体系。把污染企业是否已经投保作为审核换发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和污染资金、环保项目安排、环保评估评先等方面的参考因素。
保险系统运行机制的改革。一是核算机制。建立独立承保、赔付统计系统。二是保费运行机制。其中费率的确定是难点中的难点。由于我们要建立公开核算的独立系统,因此根据费率厘定的弹性原则,可实行“暂定费率,当年上下浮动”的结算办法。污染企业和保险公司签订可调节的保险合同。
第三方介入机制的改革。建议对第三方的聘用机制和付费机制进行改革。聘用机制改革是指作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运行的参与各方都享有聘请独立第三方的权利,包括投保人、保险人、受益人,其中要以受益人为主,以确保第三方不为利益驱使,保证其第三方独立的立场。
改善宏观发展环境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联合监管框架的建立。建议国家环保部与保监会建立联合机构来承担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和协调任务,负责监督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环境风险标准、环境风险损失补偿标准等建设,负责监督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具体实施的监督与管理工作,确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合法、合规、有序地展开。
篇4
主要论述了丝瓜纤维与荷纤维这两种绿色环保纤维的性能、应用及前景展望。
关键词:绿色环保纤维;性能;应用
2009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为“国际天然纤维年”,并以“2009年联合国国际天然纤维年”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国际天然纤维年活动,更激起了人们对以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环保型纤维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所谓“绿色环保纤维”,从生态学角度看应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原料采用可再生资源,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和导致资源枯竭;(2)生产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产品穿着健康舒适;(3)制成品废弃后可回收利用或可在自然条件下降解。本文主要简述了丝瓜纤维与荷纤维的性能、应用和发展前景。
1 丝瓜纤维
1.1 丝瓜纤维的背景
随着近年来在众多蔬菜展览会上“丝瓜王”的节节长高,几米长的大丝瓜已经随处可见,但主要还是作为观赏。然而,这么长的丝瓜若是等到在藤蔓上晒干后却是大有作为的。当然,不管是短丝瓜还是长丝瓜,都不能只是餐桌上的一道菜肴,随着这几年对其大范围的种植、推广,丝瓜纤维制品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经过加工制作,可以制成丝瓜络鞋垫,抱枕芯、床垫、浴具等百余种不同的生活保健日用品。
1.2 丝瓜纤维的性能
丝瓜纤维是丝瓜成熟、干燥之后,里面呈现出来的网状纤维,民间又称为丝瓜络、丝瓜布等。我国人民使用丝瓜纤维的历史非常悠久。明朝时期的《中华本草》、《医林纂要》、《本草再新》等古代医学著作上均有记载。中医总体认为其具有凉血解毒、利水去湿等功效。现代科学研究也发现,丝瓜络含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有镇静、镇痛、抗炎等作用。
丝瓜络纤维呈网格状,柔韧而有弹性,吸水性强,回潮率高于棉纤维且与麻相近,吸潮,吸汗,透气导湿性良好。
1.3 丝瓜纤维的应用
1.3.1 丝瓜络鞋垫
俗话说:“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纯天然丝瓜络保健鞋垫能克服牛皮鞋垫生硬、变形、聚臭,塑料鞋垫打滑、异味等弊端,也不会像纯棉鞋垫那样汗多会发滑发黏、不干易霉烂,即使脚汗再多,表面是干爽的,有点像“尿不湿”。此外,丝瓜络能改善鞋内温热潮湿的环境,抑制细菌的繁殖生长;能够有效吸震,减少运动时对身体各部位的伤害;由于天然植物纤维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结构,丝瓜络鞋垫的透气性在所有鞋垫材料中是首屈一指的,长期使用可达到预防脚臭、脚汗和脚气的目的。久用后的丝瓜络鞋垫还可以改造成洗刷鞋底的环保工具。
1.3.2天然丝瓜络沐浴制品
天然丝瓜络沐浴制品已经成为消费者在沐浴时美容保健用品首选商品之一,成为许多酒店、洗浴中心和家庭沐浴室的必备物品。丝瓜络比较坚韧,用天然丝瓜络制成的沐浴用品洗澡擦身、按摩,推拿,可以有效地除去皮肤表层的尘埃,擦去毛孔中多余的脂油,对粉刺、痤疮等皮肤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和预防保健作用,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自身免疫力。使用后即感周身舒适,神爽脑健,长期使用可使肌肤红润健康,焕发青春魅力,延缓皮肤因年龄因素造成的自然衰老现象。
1.3.3丝瓜纤维床上制品
丝瓜纤维制成的床垫和床枕等一般都裹有纯棉的外罩,并非直接接触物,其可以吸收消除人体汗气、湿气、异味,保持空气清新,床位干燥,营造舒适、完美的睡眠环境。丝瓜络的祛风通络、凉血解毒等功效,使得睡眠中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缓解疲劳,提高睡眠质量。对肩周痛、腰痛、关节痛、失眠、气喘等症状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丝瓜络的抑菌、防臭、防潮功效,使得床品保持干爽,绿色环保,健康养生。
用丝瓜络当内胆制成的抱枕、颈枕、坐垫等可以净化空气,去除异味,吸湿防霉,保持空气清新。适用于放置在床铺、车座、沙发、椅子上。坐垫更是治疗骨刺的保健佳品之一。
1.3.4丝瓜络玩具及饰品
纯天然植物纤维宠物玩具,即使吃到肚子里也可消化,还可以去除动物的牙垢,纤维材质又不容易沾到地上的灰尘。
丝瓜络做成具有农村气息的装饰品,也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小到手机挂件、服饰挂件,大到装饰摆设品。
1.4 不足
在目前对丝瓜制品还没有相应的行业法规来制约、规范的同时,需要消费者更要在购买和使用时注意:(1)购买时首先需要结合“嗅、摸、看”来直观识别,防止霉烂的丝瓜制品以次充好。目前丝瓜纤维还是后加工的状态,因其加工条件的局限性,其丝瓜纤维制品的保质期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受保存环境的影响,故尽可能地将洗涤后的丝瓜纤维制品除湿干燥后密封保存。(2)使用过程中若发现霉黑,尽量丢弃。但洗涤后颜色变暗属于正常现象。(3)洗涤时要使用比较柔和的洗涤剂,以增加其使用寿命。对床垫、床枕等则只需要洗涤外罩,而其内的丝瓜纤维制品则可以定期晾晒。
2 荷纤维
2.1 荷纤维的背景
我国的莲藕种植面积有近千万亩,主要以收获莲藕和莲子为主,大量荷秆,不是枯萎腐烂,就是被随意扔弃,如果每亩荷秆重量按2.5吨计算,每年有上千万吨荷秆被抛弃。如能使得这种天然的农业废弃物经过科学合理的加工后成为一种新纤维,那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荷纤维的性能
荷纤维,取材于莲藕收获之后的农业废弃物――荷叶茎,又称“莲纤维”。荷纤维是由荷叶茎内带状螺旋状导管及管胞的次生壁抽长而成的植物纤维。经物理方法提取的荷纤维细长柔软,纵向呈带状螺旋转曲并带有横节,外观乳黄。荷纤维是由多根单丝纤维(或称为微细纤维)缔合成的扁平带状复丝纤维,一般由4~10根单丝组成一根复丝纤维。单丝纤维直径约4μm,单丝纤维横向缔合间距为3μm~5μm。莲纤维呈现的横截面形态近似于圆形或卵圆形,横截面有中腔和孔洞。
鲜荷秆人工抽取的纤维更具有蚕丝的特点,长度长,细度细,色泽洁白,柔软飘逸;而干态机械加工的方法制取的纤维更像麻纤维,纤维较粗硬,色泽棕白色。
荷纤维的密度比棉、苎麻小,与蚕丝、腈纶接近。荷纤维密度较小,质量轻,纤维柔软、飘逸。荷纤维的线密度小于苎麻、蚕丝,与棉纤维及棉型化纤的线密度较接近。可见,荷纤维较细,有利于成纱强力和条干均匀度,可纺高支高密纱。荷纤维回潮率与苎麻接近,比棉、蚕丝大,比羊毛、粘胶要小,具有很好的吸湿性。
2.3 荷纤维的应用
荷纤维的制取方法主要有:鲜态纤维的人工直接抽取方法和干态荷秆的机械加工方法。另外,经过浸泡处理,利用水中的微生物对荷秆进行部分物质分解,在干燥后,进行干燥机械加工,更容易制取纤维。荷纤维的加工方法都是自然地依靠物理方法加工,最多是利用微生物进行预先处理,对自然环境几乎不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而制取的纤维可以进行纺织的任何加工,是优良的纺织纤维。荷纤维是一种较好的纺织加工纤维,并且纤维属于长丝类纤 维,长度长,可以切断进行短纤维纺纱。
将荷纤维用于纯纺或混纺,所织成的纺织品具有布面粗犷、手感硬爽,抗静电,自然舒适且不损伤皮肤等的特点,是制作外套、衬衫、T恤等夏季服装的理想面料,特别适合在热湿环境下穿着。
荷纤维用于医疗手术缝合线、纱布、止血条、止血带,是当今医疗领域一种新型医用材料和敷料。它解决了粘连、拆除,降解、过敏、炎症、止血等问题。其特征表现在,它不会引起植入部位组织炎症和低触过敏反应,能在机体内逐渐与肌肉和血液分子相互渗透和扩散,自动消化吸收生物降解,不用拆线、不留疤痕、不怕粘连、止血快,是内外科手术、五官整容手术、烫烧伤病人和一般紧急外伤处理的必备用品。
2010年的米兰时装周,意大利品牌商的展示,将荷纤维成功用于纺织品生产中。相信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亲近,荷纤维将以千姿百态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3 前景展望
纺织工业协会制定“十二五”规划和今后十年的发展纲要,这个纲要重要领域是纤维材料的发展战略。首先是天然纤维继续用好而且要扩大。
丝瓜纤维制品的意义不仅增加了一种新的天然纺织材料,提高了纺织产品的多样性和附加值,而且也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丝瓜的商业性种植和开发在我国已有十余年的历史,由于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出口到欧美市场,在国内并不广为人知。丝瓜络作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高档的鞋垫片材,一直热销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进步,也必将逐步为广大国内消费者所认可。
荷纤维富含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其织物具有良好的抑菌保健和吸湿排汗功能,尤其是该纤维的开发可以让农业废弃物作为资源来发展循环农业,不仅仅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其制品还满足了人们崇尚自然、追求舒适和保健的需求,可为纺织服装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篇5
没错,原来的森林变了!
原来的草地变了!
原来的一切,都变了!
只因为人类的物质和贪婪,大块的肥美水土流失,大量的河水受到剧烈污染。为此,人类也付出了代价。可是再惨痛的代价也难以收回原来的错误。水质的下降导致了水费的飞速提高,土地的急剧减少垫高了菜价,各色污染飘荡在城市间。夸张一点说的话,我们的生活早已浸泡在污染之中,无法隔离了。大街上飞扬的尘土,随风飘动的废纸和垃圾袋,被扔在垃圾桶前的果核,光这些都已让我无法忍受了。
我不知,为何在赖以生存的环境变得如此糟糕而又脆弱时,还能有人肆无忌惮地破坏着。毫不犹豫,便将手中的废物以优美的弧线抛在大街上,既造成清洁工人的工作要增多,又使环境多一份危险。那时的我,只因那张图,发现了平日里都不太注意的细节里,竟躲藏着那么多的隐形危害,从而开始了我们全家的生活转变。
那天以后,妈妈不再接受菜市场里的塑料袋,爸爸用电明显有所节制,浴室里的“水淹金山”也不复存在。洗完菜的水被一股脑地倒进花盆,拖好地的水被用来冲马桶。我相信,若是人人都能如此,那么我国的白色污染应该能减轻不少,因此而报废的土地也能变少了。
几年过去了,一切事物都在改善。永久性的物品逐渐夺回了被一次性同类占领的宝座;环保袋一脚将被誉为“白色污染”的塑料袋踢出门外;用过的面膜当街呐喊:“我不是废物!”;长时间处于失业的茶叶渣,终于找到了当枕芯的工作。
篇6
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提升,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印刷对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所以,印刷企业在经营的同时,也必须重视这一问题。要想使印刷变得环保,就要使印刷材料变得环保,这主要是由于印刷所带来的污染,几乎全部来自整个印刷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印刷材料。2011年3月2日,环境保护部颁布的《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印刷 第一部分:平版印刷》对印刷过程中所使用的印刷材料做出了相关规定。绿色印刷的大幕徐徐拉开,选用环保印刷材料已是印刷企业今后的必然选择。
在此,笔者将就印前制版、印刷与印后加工环节可能会产生污染的材料,以及今后环保材料的发展趋势,做以介绍。
印前制版环节
1.胶片
在使用感光胶片进行制版时,显影液的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所以随着印刷环保进程的推进,感光胶片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将是喷墨胶片,进而便不再需要有污染的显影液与定影液。
2.印版
不同的印刷方式所选用的环保印版不同。今后,胶印将采用免化学药液冲洗的ctp铝版,不再需要高污染的有机显影液;柔印将采用激光切割的低污染橡皮版或树脂ctp版,并使用水显影;凹印将采用电子雕刻方式,不再使用腐蚀铜版方式;网印将采用低污染的环保丝网以及感光胶膜,并使用水显影;数字印刷将采用可抹除式印版。
3.制冷用雪种(冷媒)
由于旧型的freon(r22)雪种,被证实会破坏臭氧层,因此,ctp设备及冲版机的制冷系统、印刷机润版液冷却系统将选择采用“环保雪种”(r134a,r410a)压缩机。
印刷环节
1.油墨
胶印采用由豆油基溶剂、树脂、不含重金属的颜料或染料制成的油墨;凹印与柔印采用水性油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另外,使用纸罐装油墨或采用大桶装油墨,都是节能减废的方法。
2.润版液
传统润版液含有酒精或异丙醇,通过蒸发与排放,会产生voc,对大气与环境造成污染。目前,虽有免酒精润版液,但其可能会排放更多的voc。笔者曾见过某种免酒精润版液,确实是降低了酒精对环境的污染,但其所添加的取代剂的voc排放量却远高于酒精的voc排放量。印刷企业不再使用酒精润版液,必定是未来趋势。
3.喷粉
如今,喷粉所用粉末已多改用淀粉制成,因为碳酸钙类喷粉虽较重,不易飞扬,但对人体有害,其使用将受限。
今后,或将全面改用led uv固化油墨或水性上光,便可不再使用喷粉。
4.墨辊
大部分胶印墨辊都使用nbr硫化处理的方式。但对于许多禁止含磷超标的印刷品,在印刷时使用此类墨辊会析出磷化物,并通过油墨转移到纸张上,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随着时代的进步,印刷业内也推出了相应的环保墨辊。
5.循环机油
大部分印刷机都使用循环机油(特别是含有特殊添加剂的循环机油)来和冷却,但其都会产生voc,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此外,一般印刷企业除了会将一部分废循环机油回收外,还会将相当一部分废循环机油排入下水道,从而严重污染环境。
6.照明灯管
印刷车间是耗用照明电能较大的区域,因此,其可改用t5照明灯管来取代t8照明灯管。这一改动虽小,但成效显著,据笔者了解,某印刷企业使用此方法每年节约近150万元电费,而其在t5照明灯管基础上安装纳米反光片后,每年更可节省超过140万度用电,从而也降低了发电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印后加工环节
1.上光油
水性上光油分亮光型和哑光型,虽然主要成分均为水溶性树脂,但多数水性上光油仍属于有机污染类光油。其通过挥发、排放,会污染环境,特别是清洗时需大量水,浪费较大,也不环保。
uv上光油不含voc,但现有uv上光油也存在其他不利于环保的方面,例如,含有特殊异味、产生臭氧排放、能耗高、上光膜不易降解、不易回收处理等。
目前,国家公布的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中,已明确规定上光油中不可含dinp、dnop、dehp、didp、bbp、dbp等有害物质;并规定其所含各类重金属
转贴于
及其他化学物质不可超标。
2.吸塑油
吸塑油通常由酯类/酮类溶剂、热塑性聚氨酯树脂配制成,用于纸板与pp、pet、pvc等塑料膜间的黏合。环保吸塑油多为水性吸塑油。
3.胶黏剂
印后加工中所使用的胶黏剂按用途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装订用胶黏剂: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热熔胶(eva),其热熔加工时会产生异味,污染室内空气。不过,今后pur胶将逐渐取代热熔胶,pur胶比热熔胶具有更多的优势,且较环保。但由于成本原因,pur胶的推广还需时间,而hj/t 220-2005《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粘胶剂》的推出有助于加速这一过程。
(2)裱纸用胶黏剂:主要用于彩盒面纸与瓦楞纸的黏合,目前所使用的多为水性白乳胶。hj/t 220-2005《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粘胶剂》对其苯、甲苯以及碳氢化合物的含量均有限制。
(3)糊盒用胶黏剂:主要为水性或环保型白乳胶或聚氨酯涂层胶(pu),比起早期的溶剂型胶,其污染度已降低许多。
(4)覆膜用胶黏剂:hj/t 220-2005《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粘胶剂》已规定了覆膜用胶必须为水性胶黏剂,要求其苯、二甲苯以及卤代烃的总量不得超标。
(5)裱瓦用胶黏剂:主要为淀粉或玉米胶,用于瓦楞芯纸与面纸的黏合,其已基本符合环保规范。
4.骑钉/打钉用铁丝
在书册装订以及纸箱钉合方面,人们开始关注铁丝所含的铅或其他重金属对人体特别是婴幼儿所产生的危害。因此,市面上已有重金属限标的“环保铁丝”产品。
5.烫金箔
篇7
在现代化的,每个人都是十分的匆忙着,上班族群上班,学生上学,大家都是匆忙的。在暑假大家都是快快乐乐的度过地,不过现代化的环境正在逐渐的恶化,人们把垃圾乱扔和工厂污水所弄成的。所以我提议让我们一起保护地球。
今天我写的是在暑假一次环保的经历,艳阳高照,那是一个晴朗的天气,我也做完了我的作业爸妈同意我出去走走,我呢则跑到跑到离家不远处的周浦公园玩逢,许多老太太老公公在打太极,平时慢慢的他们打起太极可快了,有的在练剑,有的带着自己的鸟笼出来让鸟儿呼吸新鲜空气小鸟在那叫着,一路上看见许多人正在溜狗,我欢欢乐乐的跑开了,看了会儿人家钓鱼,并独自打算跑去沙滩玩,可走在路上突然鞋下感觉粘粘的,并且脚步重了很多定神一看一只鞋全是狗粪呀好恶心!我四处看了一下,搞什么,现在上海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区怎么这样让自己的狗胡乱的大小便,我回家换了双鞋去了那只见一个小男还端在那,只见小男孩的脚上有狗粪他正在捡狗粪把狗粪放进垃圾,我大叫:“多恶心。””大哥哥,上海正在创建文明城区作为上海人,应该见垃圾捡起来,我和小孩一起捡垃圾。
我也为绿色家园做环保先锋了。
傅雷中学初一:苏宇杰
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 节能环保 成本控制 绿色施工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绿色施工是工程建筑中,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是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对环境保护的得力保障。随着我国建筑规模不断扩大,每年的房屋建筑施工材料的消耗史无前例,同时,我国建筑又是粗放型行业,光建筑产生的垃圾高达上亿吨,因此,推进建筑绿色施工,对我国建筑业节能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一 绿色建筑的意义及要求
绿色建筑是在全球范围内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及生活、消费方式的深刻反思条件下应运而生的。要求建筑师们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建筑的意义,重新思考建筑所应承担的责任。目前人们已经为绿色建筑指明了方向,使人们重新认识建筑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起到的作用,即绿色建筑的重大意义。
绿色建筑要求居住环境和气候条件相和谐。绿色建筑是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前提下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并充分利用环保节能材料和绿色施工技术,最大限度的吸收各种先进技术来为人类创造适宜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居住环境。绿色建筑的核心思想是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人们的居住品质,实现对资源高效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并用生态处理技术来实现对原生态系统的保护。
根据我国国内的统计资料,建筑能耗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全社会最大的能耗黑洞,因此,推广绿色建筑非常必要。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不仅能够推动高能耗建筑材料的淘汰速度,而且还能够实现建设中以最高效、最少量的资源利用,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对资源的二次利用,还能够为建设材料的选择拓宽新渠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 绿色节能建筑及绿色施工技术
1.建筑绿色施工的内涵
绿色施工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降低能耗、文明生产为目标,对各种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与优化。绿色施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绿色施工的综合性。在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对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成本以及节能环保等进行综合计划,制定以合理全局为目标的施工方案。二是绿色施工的独特性。绿色施工中,对每一项施工方案都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办法。三是绿色施工的协调统一性。在施工中把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结合起来,把对资源的控制作为主要任务。四是绿色施工实行目标责任制。对绿色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合理分工、目标明确,责任分明。五是项目的风险性。在绿色施工中,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手段,这样对施工成本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及风险性。
2.绿色节能建筑的特点
全寿命周期的环保节能技术。它主要强调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在时间上的意义,建筑寿命通长从设计、施工、使用阶段做一个全面的估算。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不管是从材料开采运输、生产过程、还是建筑拆除后的垃圾对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整个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对材料的运输及建材的循环再利用要进行综合的考虑。绿色建筑主要是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绿色节能建筑与其它建筑的区别
根据绿色节能建筑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绿色节能建筑与其它建筑有以下不同点:
一般建筑的生产,主抓生产质量,却忽视能耗的影响;绿色节能建筑则是以低能耗、高环保提高住宅的舒适度。
一般建筑主要是追求经济效益,但是,绿色建筑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的是强调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一般建筑多体现出统一的特色,而绿色建筑强调地域性、气候差异,主要体现建筑的文化特色。
一般建筑对废弃的材料回收利用的少,常常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而绿色建筑多关注与环境的沟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建筑设计上考虑对材料的循环利用。
绿色施工技术要点
绿色施工技术就是高效利用自然资源,追求保护环境、低耗能高利用,实现安全文明、环保效益最大化的施工。绿色施工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绿色施工管理、环境保护技术、材料的资源利用技术、节水资源利用技术、节地施工用地保护技术、节约能源利用技术等。
4.1绿色施工管理。施工管理就是对施工计划及人员安全的的管理,施工过程中没有组织纪律是无法顺利完成施工的。
4.2环境保护技术。除尘、噪音及光污染是施工中的三大关键因素。大气中的污染物大多是悬浮颗粒,这些建筑尘的产生大多是由建筑垃圾堆放、运输中产生的,例如土方作业产生的粉尘,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大气污染。
4.3材料资源利用技术。在施工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管理不到位,致使建筑材料随意使用,造成材料成本增加,材料的回收利用是成本中的关键环节,也是绿色施工的重点内容。
4.4节水资源利用技术。节水是绿色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灌中大量使用水资源,基本上都是来自于自来水,因此,绿色施工中对水资源的利用是不可忽视的。
4.5施工用地保护技术。节地在绿色施工设计中比较关键,对建筑的用地、道路用地、对临建房等进行有效控制,以提高建筑用地的使用率。
4.6节能利用技术。在绿色施工中,节能降耗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建筑中,由于保温隔热差,浪费大量能源。因此,在建筑中一定要考虑对能源的利用,例如减少管网的热损失,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等,做到充分利用资源。在提高用能方面,要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机械设备的运行,应加强管理,提高对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三 绿色施工的成本控制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现有的空间已经很难满足人口数量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现状,高层建筑提升容积率成为住房的主角。在建筑施工中,越来越多的新材料、高科技应用于其中,尤其是在绿色施工建筑中广泛被应用。但是随着绿色施工的独特性,大多人都认为绿色施工大大增加施工成本,其实不然,在绿色施工中反而会降低建设成本。
绿色施工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环境保护、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为目的的施工方法。在绿色施工中虽然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来提升建筑住宅的品质,但是绿色施工技术提升了对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利用新技术加强了对再生能源的利用,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建筑不管是从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方面都实现了以生态建筑为目的,从大局出发,使环境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因此,绿色环保建筑并不等于高成本,反而,是采用新技术降低了施工成本,提升了人们对住房的使用性,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减少了对资源能源的浪费。
结语 由此可知,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绿色建筑中主要以节能环保为标准,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及对废弃材料的循环回收利用,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利用,改变过去传统的建筑方式,逐渐引向走低碳生活之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呼吁大家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我们的生态建筑,加快节能环保技术在我国的步伐,争取为后人留下一片丰腴的乐土,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冯向东.推行绿色施工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开放导报.2009-06-08
篇9
土特产就是某地独有及最著名的产品,例如,镇江陈醋、长白山人参等;各种农林特产、纺织品、工艺品、矿物产品都属于土特产范畴;据此,我们了解土特产既是可以采集的天然产品,也包括加工的制品;总之,较独特的、能代表当地特色的产品、制品都可以称之为土特产。让土特产从原生态达到能销售的过程就是土特产的包装设计过程;为土特产进行包装设计,是一门多元化的艺术科学,包含工艺技术学、营销心理学、设计美学等;一个优秀的土特产包装设计,能使该土特产名声大噪,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土特产的包装设计应从“土”入手,把握乡土气息,传达地方文化,使浓浓乡情散发在商品上,从“特”开展,体现独特性、特色性,阐述产品应该有其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民俗风情,有与众不同的产品特征;在现今设计中,民族性的设计越来越重要,各类包装设计都有强烈、明显的民族性特征,能体现本民族的精神理念,散发地方文化气息,使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意识有机的结合,使土特产包装设计作品充满民俗、地域、人文情怀,并能以国际化的设计语言来进行视觉传达的设计是最为成功的包装设计。随着广西南宁每年一届的东南博览会的召开,随着泛北部湾经济圈的形成,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对土特产的需求日益加大。土特产成为地方名片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共识。如何从地方土特产的地域性和品牌性入手,充分挖掘地域性设计元素,凸显地域性文化内涵,突出鲜明的包装个性,从而促进土特产包装品牌化,让更多的人接受并喜爱土特产包装,已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环江土特产包装设计现状
1包装意识薄弱
环江土特产有大部分是动物、生肉,对于这类土特产,当地人重视动物的存活、肉制品的新鲜,但忽视了包装。以香猪为例,一般都是简单的竹制猪笼,忽视整生猪的运送、包装精美度,这也导致最鲜美的生猪肉仅仅能够在环江县附近流通,向外只能是真空包装的烤香猪,其实整生猪的包装完全可以借鉴宠物市场宠物猪的包装方式。而香粳米的包装一味的追求降低包装成本,更重视土特产产品本身,忽视了包装设计即美观性对于土特产食品销售的重要性。土特产贵在“土生土长”,最原始、未经加工的土特产更能吸引消费者。而企业在输出土特产的时候,仅仅做到“包”,且“包”仍存在很多的问题,而忽视“装”的意义。
2包装设计不合理
外包装设计的不合理,体现在包装材料的选择与产品特性不适应。突出表现在包装设计与产品包装功能具有不协调性,例如,香菇采用纸袋包装不仅易碎,而且感觉不清洁;香粳米采用聚酯塑料包装不仅看不到土特产品的质地,而且也不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条例;不合理还体现在设计造型、设计色彩、设计理念上,例如,牛肉干、香鸭的包装袋上的图案不明晰、文字图案搭配不当,使购买者产生模糊概念,难以识别其性能与使用方法;还有一些食品包装的造型只是单纯的按照产品的形进行变形而体现不出韵律,有的包装设计色彩选用不合理,不能突出其美味感,包装设计的不合理,缺乏土特性、时代感、创新性,难以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包装设计缺少民族风味与地域特色
从已有的环江县土特产的外包装设计分析,大多数产品只是实景照片的拼凑,有的仅有一些文字说明加上大红大绿的背景色;在容器造型方面也是一味的追求减少成本,使用方形盒子、塑料袋包装为主,毫无创意可言;色彩因为并不了解毛南族地方色彩,而偏向喜庆红;整体土特产包装缺乏上乘之作,也无档次之分,不能满足各个阶层消费者的要求。既然是地方特色产品,应该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包装设计与土特产品不是分离存在的个体,而是应该依据本地特色传统文化而紧密联系并呈现出独特的美的共体。土特产品的包装设计只有突出地方、地域色彩才能与众不同,在宣传上才能富有视觉冲击力。
4包装设计存在过度包装现象
包装设计价值远超过土特产本身价值“,过度包装”是环江土特产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例如,环江毛南红窖酒采用松毛进行二次再包装,既增加了重量又对实际应用也没有多大用处。还有毛南花竹帽,产品本身已是很精美的工艺品,但是在货柜上陈列时,竟还有塑料、纸质材料的包装,这完全是“过度包装”的案例。过度包装加大包装成本,增加消费者的额外负担,限制了消费。每年中秋节的月饼销售,已经不是销售月饼本身了,而是销售月饼的“过度包装”为此,国家还出台相应的政策限制产品的“过度包装”。“过度包装”在现实中比比皆是,不但用材多、分量重,最主要是造成成本虚高,且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等,给产品一种物无所值的感觉,最终导致购买者的逆反情绪。土特产品的包装设计就应该是环保的、绿色的包装。从忽视包装到接受包装,从接受包装到追求包装的繁复与过分的高档华贵,从追求包装的虚荣与过分的高档华贵到返璞归真,这或许就是包装自身发展中的规律。
三、改进建议
从包装设计的一般规律、消费者购买行为和消费习惯出发,对环江县各类土特产的包装设计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四点建议。
1包装设计应重点突出视觉效果
包装视觉效果就是外包装的造型、文字、图案、色彩经过合理的整合搭配所体现出的整体效果,一个成功的包装具有最好的视觉效果。在环江土特产品造型设计上,应结合土特产品自身的形状,通过变形、异构等立体构成的相关知识,设计出最适合的造型。现今的视觉传达设计都把注意力的焦点完全放到艺术品的结构上,即强调的重点放到符号信息而不是语义信息上,放到设计作品的形式和结构上,而不放到它所再现和描述的事物上,产品外造型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各种饮料、各种化妆品的包装设计。文字是包装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字体设计能单独成为一门课程,有多方面的知识需要认知。在进行环江土特产品包装设计时,对于文字,我们先根据产品选用合适的字体,然后对字体进行变形等形式的设计,把文字放在合适的位置,并与图案、背景色相适应。图案设计与文字设计一样重要,图案是对于产品最直观的认知,在图案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具象或抽象或变异的图案,通过对图案的设计,把土特产品更好地展现在外包装上。而包装的色彩,在一开始进行土特产品包装时,就应该制定所选用的色彩,色彩基调是定义该产品档次、品味的重要元素。好的包装设计,应充分考虑对造型、文字、图案、色彩等元素的组合,把这些元素整合好才能推出优秀的包装作品。
2包装设计应突出产品地方特色
环江县自然风光俊秀,是典型的南方喀斯特地形地貌,又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民风淳朴;在进行环江土特产的包装设计时,我们应尽量考量本地的地域特征和自然特征及社会特征方面,挖掘出毛南族的文化艺术特征,让颇具特色的毛南族视觉符号刺激购买者的消费欲望;环江县从1987年成立以来,现颇具地方特色的有“分龙节”“、傩舞文化节”、“百牛宴”、“世界自然物质遗产———喀斯特地形地貌”、“五香美食节”等。在进行土特产包装设计时,多选取毛南族傩舞服饰图案、环江五香的异化图案作为图形资料进行视觉传达设计,在外包装设计时加入这些图案,能散发出浓郁乡情的特质。发掘民俗故事、民间传说为包装设计的象征意义,使用地方文化特彩作为包装设计的背景色,使这些古朴的元素在包装设计中起到关键作用;包装设计作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要反映出本土的心理特征,并将这种文化观念和地方性格表现在包装设计活动和创造活动中。
3包装设计应适当包装、多重包装
土特产品的消费,可以分为日常消费和礼品赠送。对于日常消费的顾客来说,倾向于方便装,而当土特产作为一种礼品赠送的时候,就要求上档次的礼品装。例如,环江牛肉干,应该推出精美的组合系列套装,借鉴月饼套盒,用一个包装装纳同类别的多种不同产品。这样一来,使土特产品的包装会有档次之分。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多种形式的包装、多重包装,不断提升品牌效益,将是环江县土特产包装设计的新趋向。
4包装设计应注重绿色包装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重要方针政策,在进行包装设计时我们也应该遵循包装可回收、可再次利用的原则;在进行土特产包装时,应多偏向绿色包装,即选用对生态环境没有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无危害,又能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绿色包装的内涵是既能取之于自然,又能回归于自然。环江县是农林大县,林木资源丰富,所以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应重点考虑藤、竹、杂木等材料。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各类再生很快的物质包装材料,并且是最廉价的物资。只需要经过较为简单的加工就能加以应用。再配上纯天然绿色有机品绿色生态包装,肯定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社会的赞誉。
四、结语
篇10
现代包装的演变与发展
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包装在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更新、发展和变化中,经历了原始包装,即原始社会时期为储存粮食和携带粮食开始有的包装行为,例如泥土、兽皮、树叶、竹片等,使生活物质保存的时间得以延长。在历史发展中,又出现了传统包装,主要是利用草、茎、叶、藤等软性的自然材料进行手工加工或编织形成种类繁多的包装,如沿袭至今的粽叶包裹粽子和掏空葫芦用以斟酒等方式,在这些民间气息浓郁的包装中形成了各类筐、桶、罐、坛等包装品。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人类使用的包装发展为市场通用的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从而出现了现代包装。是机械化大生产在长途运输中储存运输和销售的产物,是批量化生产的开始。现代包装的功能性要素:注重保护性、传达审美性、体现宜人性以及加强展示型。对材料的要求从手工制作的植物、泥土、木材发展到规模化生产的陶瓷、金属、布匹、玻璃、纸张、塑料等形式,满足人类商品市场流通的需求。
包装材料的分类与问题
恰当地运用材料关系到包装的视觉效果。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对包装材料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保护、存储这些产品,让它们安全地进入流通领域,且能再商业销售中取得成功。这些问题促进了材料的不断更新与进步,从而适应于新产品和时代的需要。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包装,于是产生了不同的包装分类。包装以材料分类:可分为纸包装材料、容器包装材料以及硬性包装、软性包装等。硬性包装包括钉板箱、玻璃瓶、金属罐等。软性包装包括纸袋、编织袋、塑料薄膜袋、多层带等。
材料选用功能和形式有密切关系。对纸材、玻璃、金属、复合材料等材料的选用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选材需注意的问题:首先,材料需适应于设计物的理化特点及保护内设计物的要求;其次,能够适于设计物的造型形态变化与结构变化;再次,在保证上述两点后应适于降低经济成本的要求;最后,在以上三点的基础上,注重新材料的环保性。
包装材料与绿色设计
每个时期的包装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新产品的产生、消费形态的改变、新材料的涌现,制作技术、工艺的改进等,都会促进新的包装材料的出现。对于在设计中准确把握设计的理念和材料,对于包装设计发展的未来是很有帮助的。
现代包装把对商品的运输、保护、促销等功能的需求逐渐演变成对包装的卫生、安全、环保的需求上进行绿色包装设计,这就更加要求新型材料与环境保护必须协调。包装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互助并且不断循环的过程。这突出表现为环境为人们所感知,以及它对包装提出的各种要求上。包装与环境的关系,要从生产、运输、销售、购买、回收、利用各个环节上来考虑,注重产品的环境属性(可回收性、可重复利用性等)。设计师必须考虑:生产包装材料,在制造包装容器的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在消费者购买流通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包装材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许多方面,与人们生活最相关的主要有塑料材料本身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过度包装给人们带来的困扰等。在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成为世界潮流的今天,包装设计不仅要在材料的选择上加强绿色设计观念,更应在保证产品的使用价值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使用并提高包装循环使用次数,加强包装材料研发技术、垃圾回收处理技术、新包装方式的开发。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对全民环保意识的培养,使商品包装更早地进入绿色世界。
我国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下的消费转型,我国南方掀起了包装设计的革新。从八十年代如何降低储藏和运输成本及使用的便利性、提高商品竞争性到九十年代的包装设计新目标,便是环境保护浪潮和现代社会崇尚的“自然、原始、健康”等概念。绿色设计已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这反映出消费者的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纸板特殊敷涂材料和层压材料等复合材料为设计师提供了全新的空间。使用的包装材料要准确地适用于产品的需要和人类保护环境的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人类资源,全面考虑环保。
绿色包装设计的材料在选择上不能把具有有害成分的材料与无害成分的材料混放,对于需回收的包装要将有用部分充分的回收利用,无法回收部分则要用工艺方法进行处理,使其符合绿色设计观念。步入二十一世纪,绿色设计已成为全球倡导的理念,商品包装已经走向“零污染”的材料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而创造无公害的环保材料,成为新世纪包装材料的新导向。现在,包装设计的目标种类繁多,“简约”最能代表二十一世纪初的包装设计趋势,抓住造物的本质,进行雕琢,弃繁取简,,将造型简约到极致。北欧设计的哲学精髓就是“好的设计就是没有设计”,这样就更能体现新型材料的重要性。简化印刷和加工次数,能最佳的达到环保且具有时代感的特性。
结 语
纵观历史,包装材料的发展始于人类的需求。历史的变迁、历史事件、市场竞争、生活观念的转变和科技发明所带来的突破,影响包装材料发展的因素各异。应当积极研发利用新材料来顺应时展,并更好的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