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01 11:4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文化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俗文化教育

篇1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族文化教育;民众生活;素质教育;人文关怀

《教学大纲》前言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同时,语文学科是也是一门母语学科,母语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教育,它传递着民族精神。如何才能让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较好地继承和弘扬呢?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培养并提高学生民族意识是切实有效的方式。所谓民俗就是民间风俗,是一个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表现在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文共同体,它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民俗文化融合在民族文化中,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与人类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

1利用民众生活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是广大民众在生活中感悟、积累与创造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重复与积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活模式。社会生活现象就是民俗的外在表现形式。语文教育教学中对于知识的传递、思想的改造、精神的丰富,从这里入手就相对容易完成。从教师的角度看,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习惯、思维方式是因材施教的必要环节。因此,教师如果能详细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入民俗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与认同,就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教授沈从文《边城》一课时,大多数同学对龙舟竞赛中那种百舸争流的场面,对万人空巷的盛况很有感触。龙舟竞赛的内容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我提问:在我们这里有没有类似的活动?大概是什么季节进行?大家争相回答:常熟每年春秋两季举行,方言称之为“划龙船”。接着,再请实地观看过龙舟比赛的同学将现实活动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交流感受。这样展开之后,课文内容对学生而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如此一来,学生对课文中的民俗产生一种亲切感、认同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就显得轻松而愉快。比之死板的讲授方式,课堂效果不言而喻。

2利用民俗文化渗透素质教育

要提高国民素质,当然要进行素质教育。它使得教育的目的不局限于“授业解惑”,而扩充为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使得教育的场所不局限于课堂,而转变为由社会、家庭和学校所组成的大文化环境。在此契机下,利用充斥大环境的民俗文化因子充任“跳板”来进行素质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学科的社会功能造就了语文学科要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的特点。文言文《屈原列传》就是一个以民俗文化引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非常好的题材。本文的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了解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操守,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予的感情”。如果以说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诗作的基调”这一知识点,学生兴致不高,了解也不深。于是我将该文章与端午节的民俗联系了起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公元278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屈原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正是农历五月初五。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还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喂鱼,让鱼不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逢五月初五,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当我把这段故事介绍结束后,学生兴致盎然。对知识点有了深入了解之后,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借助民风民俗,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能让他们贴近民间生活,从真实的文化氛围中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让自身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升。

3让民俗文化教育折射人文关怀

3.1地方特色文化搬进课堂。地方特色文化可以包括当地文化、方言、衣、食、住、行、自然资源等。开掘民俗文化资源,可以使用地方性专题的特色课程。常熟的白茆山歌”被誉为“吴地一绝”,有“此曲只应天上有”的美誉,是吴歌的重要一脉。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口头文化遗产。近水楼台的常熟白茆中学以“白茆山歌”为载体,以班会课、语文课、艺术课等课堂教育为阵地,通过对著名山歌能手的介绍、知名人士对白茆山歌的评价等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定期邀请民间艺人来校献艺、讲座,通过欣赏,感受优秀传统艺术文化之美;还建立校级山歌演唱队、创作小组,通过唱、表演,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通过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断深入研究活动。地方特色文化的开掘,不仅弥补了课程体系中地域文化不足的问题,而且利用当地优秀的民俗文化教育学生,更容易被认同和被接纳。白茆中学以开发、研究优秀民俗文化为基础,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拓宽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工作手段和方法,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折射出鲜明的人文关怀。

3.2节日文化引入进课堂。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舶来了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之类的“洋节日”。这些节日甚至已经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每逢“洋节日”人们总会喜不自胜地欢度着。学生对这些洋节日的了解和重视令人咋舌;与之相反的是,对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节日的内涵却知之甚少,忽视传统节日的心理占了很大比例,这不得不令人担忧。事实上,民俗文化也包含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悠久的中华节日文化,不仅是我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永恒的文化积淀,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力量。节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国定假日增加了清明节和端午节,虽然假期仅为一日,却恰恰反映了国家对民俗的重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整合,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观念,也引起了民俗文化的嬗变,甚至许多地方的古老民俗文化正在消失或己经消失。国人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一个民族不强化本族的文化传统,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那么就有可能改变民族的属性,甚至迷失了自己的民族。因此,培养并提高继承者的民俗意识迫在眉睫,而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就是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作者:黄英 单位:常熟中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钟敬文.钟敬文教育及文化文存.董晓萍编[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2.

[2]徐晓思.试论“地方特色文化与民俗文化走进课堂”[J].上海教育科研,2009(11).

篇2

1、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课程促进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感

从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认同危机的问题开始出现,外国著名学者阿尔蒙德认为“国家认同意识”危机是对发展中国家社会稳定产生最大阻力的因素。任何人,只在在国家特定的政治生活框架中生活,民族文化就要适应这种政治生活框架。所以,民族文化的认同就会对国家认同的意识产生影响,相同的文化归属会使不同的民族互相认同,从而构成一个团结的国家。实现文化认同教育就要让所有人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吸收和借鉴。而民族文化就是一种将民族性和地域性集为一体的文化,并具有独特的个性,民俗文化中风尚习俗的表现就是为了维护其价值的连续性,并对各民族的文化观念进行积淀。学生时期正是培养价值观的初始阶段,在这个时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最容易让他们产生对文化、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并对其终身群体归属感产生积极的作用。

2、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意识

文化包容意识是文化包容能力形成的基础,也是各民族和各国之间产生文化认同的基础。我国的民俗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历经分合之后不断进行碰撞、渗透和交融之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后形成的。我国各族文化虽然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但是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课程教育,让他们了解不同民俗文化的交融碰撞,例如: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织锦、侗族人民的鼓楼建造就是借鉴汉族的建筑风格、壮族向汉族学习织锦机技术等等。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对不同的民俗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会对不同的文化形成包容意识,而且这些历史故事会对其音乐思维能力的发散性有极大的帮助。

3、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都及其重视教育,总结了大量的教育经验,并在一代代人民中传承下来。一些健康知识和教育方法都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对现在的学生健康都极具指导意义。另外,各民俗文化中包含的娱乐活动,如唱歌、跳舞和竞技游戏等,不仅让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让他们的身心在音乐中得到发展。

二、总结

篇3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民俗文化的国家,《管子·正世》中记载:“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这里的“民俗”即指民众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等。“文化”是“人文化成”一詞的缩写,出自《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说文化一旦形成,便可“化人”。民俗文化,即是民间民众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文化的统称,这样的文化还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语文教科书作为人文教育的载体,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民俗文化资源。通过了解这些民俗文化,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增强民族自豪感。那么如何将民俗文化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就成为了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文从“研究教材,树立弘扬民俗文化意识”、“深入课文,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开发资源,推进民俗文化教育”三个方面来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研究教材,树立弘扬民俗文化意识 

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1]基于课标的要求,初中语文教材在选篇时就注重选择一些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文章,比如我们较熟悉的《安塞腰鼓》、《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等等。通过阅读课文就能了解到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云南历史悠久的对歌习俗以及高邮端午的种种风俗。编辑者话语中也蕴含着一些民俗文化,比如《端午的鸭蛋》课下注释中的“五毒”:说法不一,一说指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毒虫;《吆喝》中的“大鼓”:民间曲艺的一种,用韵文说唱故事,以大鼓、板、三弦等伴奏。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民俗文化,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首先需要教师研究教材,树立弘扬民俗文化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先对整个单元做一个了解,本单元属于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同处于这个单元的另外几篇课文分别是《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这个单元介绍了端午的各种风俗习惯,农历新年里的风俗禁忌,还有“春酒”、“会酒”这一弥漫着浓浓人情的习俗。学习此单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各地民风民俗文化,开阔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在进行教材分析时,教师应有意识地研究编辑者的话语,比如《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的文前导语是这样说的:“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通过研究编辑者话语,教师明了民俗文化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有对这篇课文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进行弘扬的意识。 

二、深入课文,挖掘民俗文化内涵 

教师不仅在备课之时研究教材,树立弘扬民俗文化的意识,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深入课文,挖掘民俗文化内涵,使学生充分感受文化魅力。下面是《云南的歌会》一个教学片断: 

师:我们已经看过了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了,那看过之后相信大家都被这位来自云南的舞蹈艺术家那美轮美奂的舞姿征服了,如果你也来自美丽的云南,现在需要你向大家展示云南的民俗风情,那么你会选择这篇课文中哪一幅画面来展示呢?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要始终围绕:哪一幅画面最适合展示云南的民俗风情以及选择这幅画面的理由。 

(前面两组汇报省略) 

师:好的,接下来我们听听选择第三幅画面的小组理由又是什么呢? 

生1:“金满斗会”,场面盛大热闹,参与的人较多。 

生2:村寨传歌不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且他们传歌方式是由老一辈唱下一辈听学,这样一代一代往下传,而且是整套整本往下传,可见其具有悠久的历史。 

师:大家说的对,最后一个画面写出了“村寨传歌”的空前盛况,参加传歌的人络绎不绝,有摆小摊卖酸泡梨的、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有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赶马女孩子,还有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这些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的人,都能参加到歌会中来,可见歌会已经深入云南人的生活里。云南人民将它们广泛传唱,不断继承发扬,我们也不禁被云南人民乐观向上、热爱生活以及对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深深地感动。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下去查阅资料,看看我们的民族又有哪些民俗呢?下节课各小组来进行汇报。 

在这个教学片断的设计中,教师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找出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一幅可以充分展示云南民俗风情的画面。选择第三幅画面“金满斗会”的小组理由是场面盛大热闹而且参与的人数较多,他们不仅意识到这一盛大恢宏的场面是云南歌会特有的传统活动,还发现传歌方式是由老一辈唱下一辈听学,一代一代往下传,而且还是整套整本往下传,可见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学生不禁因云南人民对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而感动,由感动而随之引起探索的兴趣,之后通过课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们的汉民族又有哪些民俗,从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文本并随文学习,推进民俗文化教育,感受文化魅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关注到的。 

三、开发资源,推进民俗文化教育 

在教学中还可以开发一些恰当的图文、音像资源来辅助教学。比如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借助一些挂图、画报给学生直观地展示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舞蹈等。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需要、音像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音像资料展示内容,比如可以给学生播放云南民歌对唱的一些视频,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创造适当的教学氛围。 

除此之外编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大部分都是以节选的方式编入,有些课文难免会“断章取义”。因此在进行文本分析时要广泛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分析作品创作背景和作者,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握“文本之志”和“作者之思”。[2]《云南的歌会》选自《沈从文散文集》,原文的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阅读原文,还可以了解到云南独具地方性的跑马节。当然在进行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还应开发云南民歌的一些相关资源,扩展学生的视野。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这里民间歌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通过歌唱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来赞美劳动人民,来抒发节日的欢愉等等。而且对唱歌者没有限制,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可参与,而且一个高明的歌手在本民族中是很受尊敬的。云南的民歌不仅备受本族人民的喜爱和推崇,而且对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意义。她不仅孕育了少数民族戏曲、曲艺音乐的形成,同时也为戏曲说唱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善于开发课内外相关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而且也有利于对民俗文化教育的推进。 

总之,语文教学是民俗文化传承最重要的形式和最有效的途径。促进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应积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传播民俗文化,以使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篇4

1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征

1.1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共有特征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注重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教学就是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践行文化多元发展重要举措的体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符号,承担着记录、传播和推广少数民族优秀体育项目的重任。故此,它们必然具有相同的文化属性:(1)它们都是意识性的存在,以反映客观世界的方方面面是其主要的功能;(2)它们都建立在具体的体育项目或是体育活动上。这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就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其得以持续存在的基础和前提;(3)凡传承下来并为广众所知的,无论是作为载体的体育项目还是作为抽象提炼出来的体育文化,都必然蕴含人类先进文化基因,也都必然代表了特殊时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先进方向。例如,壮族的“板鞋竞速”,就是广西壮族民间精英为抗击倭寇而发明的。初时用以训练士兵运行速度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后逐步发展为壮族重要的体育竞技项目。毫无疑问,无论是作为体育项目的“板鞋竞速”还是作为军事训练项目的“板鞋竞速”,它们的本质都相同,精神也必然相通。一个是为应对倭寇入侵而发明创造出来的军事训练项目,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士兵运行速度,以便于对战运行速度同样风驰电掣的日本倭人,达到追击和退避随心所欲的目的。对于士兵而言,除了行进的速度外,团队协作是最重要的。一盘散沙的军队,其士兵作战时犹如一个人对抗一支军队,而凝聚力极其强大的军队刚好相反。传播到民间之后,“板鞋竞速”虽说渐渐褪去了军事训练的特殊用途,但其对速度追求和团队协作精神训练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又如,藏族的“赛牦牛”,它其实是藏汉民族融合的产物。史载文成公主入藏,藏族首领松赞干布以穿戴了各种染了色“衣服”的牦牛礼迎,并让骑牦牛的士兵驱使牦牛做出竞速、起舞等各种喜庆的动作,使得文成公主一扫旅途困苦,并将这一活动在“国书”中向母家大唐王朝提及,使得中原地区得知这一盛况。松赞干布遂决定将“赛牦牛”运动作为地区的活动,从而实现了该体育项目在整个藏区传播开来。再如,苗族与土家族的“高脚竞速”。在我国,苗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三省和新疆等地;而土家族则集中在湘西和鄂西。前者山高路陡,后者湿热多雨,因此,高脚竞速有爬坡、涉水之功用。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苗族和土家族外出生产和生活不便的困境,为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后来,中国经济纵深发展以后,苗族和土家族聚居的地方交通愈发便利,“高脚竞速”就理所当然地从交通利器变为体育竞技运动。

1.2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差异性特征

1.2.1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地域差异性研究发现,同一地域同一民族文化大致相当,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差异巨大。同样是彝族,贵州的彝族主要体育活动为火把节、敬酒、龙灯、元宵灯会;而滇西川东则主要以摔跤、骑射为主。远古以来,贵州丛林密布,耕种艰难。土著人以火为媒介,刀耕火种。火成了生存和发展的图腾,作为崇拜,彝族土著创设了火把节。不仅感恩火的恩赐,给土著人带来粮食和生存的根基,让彝族人们得以生存繁衍;同时还带有原始的图腾崇拜。以火为神,将其视作庇佑。在这里,火意味着光明,是当地人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希望;同时,火还是热情奔放的象征和代名词。在还没有通电且交通不便的20世纪,你若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做客,好客的苗、彝土著必然点亮熊熊燃烧的火把,全村老少夹道欢迎,安顿下来之后,必然是敬酒、篝火晚会、跳舞、拉歌等一系列少数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欢迎远方来的客人的节目,让你心醉和惊奇。另外,“牛王节”“尝新节”“四月八”等也是贵州少数民族较为著名的节日和体育项目。牛王节主要在贵州安顺布依、苗、仡佬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流行,不仅是一个祭奠和感恩耕牛的佳节,同时还是斗歌赛舞的重要体育活动。贵州经济以农业为主,其他产业相对薄弱,但贵州农业技术落后,耕牛是最主要农用动力也是贵州人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因此,对于贵州绝大部分农家而言,耕牛都占有无比重要的地位。当地人感恩耕牛,并以此为主题,举办各种大型的感恩耕牛的节目和体育比赛,这是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所没有的。

1.2.2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民族差异每个民族的发源地都不同,而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经过不断地迁徙和发展,最终形成了自身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大致也是如此,这也正是本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重要特征。朝鲜族酷爱跳板和长鼓舞,蒙古族有那达慕大会,哈萨克族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傣族是世界闻名的泼水节,藏族则有独特的晒佛节,壮族三月三,苗族芦笙节,彝族火把节,回族开斋节。这些节日无一不将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生活传统以及民族信仰同体育项目融合起来,在进行图腾膜拜的同时彰显了本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很强的区分度。而且这些项目已经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本民族的文化象征,由体育项目折射出来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确实已经成为少数区分少数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这也必然成为我们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点之一。

2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学

2.1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长存的重要基因,而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其最大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和传播。如上文所言,教学是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反复地说道和教化,绝大多数学生必然会对于本民族乃至于自身民族体育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刻了解,并对其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见解。而且学生是不断地新陈代谢的,一批走了,另外一批新生又进来,继续接受学校教化,这就是学校教育大大优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学校有自己的活动宗旨和教育教学的体系,有定制化的课程模式,这对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常规化的学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归结起来,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文化多元发展的认识,在增加学生见闻的同时,促进学生对于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多样化有一个具体深刻的认识。

2.2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学模式

进行大范围、广角度、深起底的调查。调查学校所在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方方面面的具体情况。邀请专家学者撰写分析报告,最终反馈到教材中去。报告必须要有深度和广度,将学校所在地少数民族所独有的民族文化进行梳理,再进行深度的解释。调查学校教职工对相关民俗体育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虑当地学生的素质基础乃至于当地人文社会伦理等,都要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同时还需要编撰教材。教材力求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最好做到体系化。单一教材务必图像、图画、图表、文字等内容充实,生动详实,并要求有在线资料的支持。对教学材料进行必要地筛选。建议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体育项目作为教材编撰的素材,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而那些未被选到的项目则作为补充材料作为测验或是考试材料入选进来,并且建议将它们放到相应的独立门户网站上,进行必要的推广和宣传,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在进行教学中,要求担任民族体育文化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是研究型的优秀教师。只有教师具有雄厚的功底和深厚的民族体育文化底蕴,对当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全面的了解,其进行起教学来才能够得心应手,而不是照本宣科。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多和当地学生多家交流,以互动的方式来增进了解和认识,这样一方面可以大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另外还能实现课堂互动,最终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一定不要把民族体育文化的教学视为不重要的事情,而应该建构起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支持制度来帮助民族民俗文化教学活动的开展。

3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教学,首要先通过调研的方式,对学校所在地的民族民俗体育文化有深度和广度的认识,然后以此作为主要素材,挑取典型材料进行教材编写,然后培养或是选拔一批对当地民俗民族体育了解深刻的教师,作为授课教师,进行日常教学。另外,我们主张建构起相应的评价体系,对每一学年民族体育文化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建议这种评估是开放性的。实际上,对于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教学,大致要遵循这样一个过程,研究体育项目,抽象概括出相应的文化特质,然后开展教学,这个过程也应该是师生一起完成的。

参考文献:

[1]秦言多.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120-124.

[2]朱忠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54-160.

[3]刘东渝.试论民族地区高校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5):127-128.

篇5

关键词:学前教育 民俗文化 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191-01

幼儿的发展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所以对他们的学前教育显得至关重要,而作为学前教育内容的民俗文化课程,在幼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所选取的民俗文化教育内容,都是从我国各个民族中提炼出来的文化精髓,所包含的教育内容丰富,让幼儿从小就开始了解各种民俗文化,培养民俗文化情操,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达到弘扬、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学前教育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时展的必然需要。

1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含义以及开展的理念

1.1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在以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研究背景的情况下开展的

并结合了目前幼儿的实际需求,将提炼的身边以及生活中的优秀民俗文化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以其它民族的优秀民族文化作为辅助教学内容。再将这些课程内容根据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采取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将这些民俗文化慢慢吸收,并达到教育性的目的。

1.2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的开展理念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展主要是以幼儿为主体来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课程,主要考虑了幼儿的成长的文化背景、接收能力、理解能力、受教育性能力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发展适应性等等。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幼儿树立多元化的意识,并逐渐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教学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会的快速稳定和谐发展,使他们能够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并将优秀的民俗文化通过这种良性的传播方式持续的传承发展下去。

2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具体内容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指利用资源实现计划课程目标,再者就是指形成教学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但是一般情况下,现阶段的学前教育所选取的是后者。其资源主要是从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理念意识以及民间习俗中提炼出来的,我们将其进行归纳汇总,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2.1 社会组织民俗文化资源

主要是以家庭、宗族、市镇、乡镇以及村落为单位的民间组织。它主要是以个人为单位向外发散发展到家庭、家族、乡镇乃至民族,并结合社会环境条件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产物,具体包含的范围较为广泛,主要有人际交往民俗、节日民俗、家庭乡里民俗以及人生礼仪民俗等等。其中参与的人群有很多,如狩猎组织、工匠以及村民等。幼儿可以借此学习人际交往、合作以及相处的方法,从小培养他们友爱、关心的情操。

2.2 物质民俗文化资源

主要是对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的过程,并进行反复模式性活动,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其涵盖的内容相当的广泛,主要包括农牧业、渔业、狩猎业、商贸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服饰民俗、交通民俗以及民俗建筑等。物质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渐积累沉淀的文化产物,在满足人们各项需求的同时,也逐渐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促进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效的进行。

2.3 口头语言民俗文化资源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离不开口头语言,而口头语言本身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也是其它许多民俗文化的载体。它主要包括了故事、传说以及神话等等,这些主要是是由广大的人民群众从日常生活生产中创造出来的,在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其中的精髓部分依旧被代代相传下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逐渐的演练成于人们的生活相适宜的民俗文化。幼儿在学前教育中可以通过口头语言民俗文化来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以及提升思维速度,同时也是一种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

2.4 意识形态民俗文化资源

意识形态民俗文化资源主要涵盖的是民间的宗教礼仪、文学、艺术以及伦理等,其具体主要包括了尊老爱幼、敬老、养老、祭奠、天文、生产技术、技艺技术、民间测试、民间治疗、民间占卜、民间禁忌以及民间信仰等等,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幼儿可以借此来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让他们敬畏生命。

3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将一切有利于幼儿生长和发展的资源引进教学课程中,并且针对教学的地域特征、学科特征以及幼儿受教的特征等选择事宜的、合理的课程方案。在选择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3.1 遵循开放性的原则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为学生提供和创造一个宽泛的学习环境和内容。但是随着幼儿理解力以及认知度的提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循开放性的原则,以不同的形式纳入课程中,以丰富多彩的结构适应幼儿的发展需求。

3.2 遵循价值性原则

其方法是将多元文化进行加工提炼,吸取其中的精髓部分,并将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不断的改进,从而创造出有益于培养幼儿各项能力的民俗文化课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学生的文化学习以及学习经验,这样才能将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最大化的发挥。

3.3 遵循适应性的原则

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展必须能够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选材应贴近他们的生活,且是他们各项能力范围之内的,其内容应该对他们的认知、感情、技能等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歌舞、讲故事以及乐器等方面。此外还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施教能力,这样才能使课程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以及利用。

在当代的社会发展中,幼儿的学前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民俗文化课程教育作为其中的一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上我们对在学前教育中实施民俗文化课程教育的内容做了探讨,并对此提出了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体方法,从而有效的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家雄.幼儿园教师要不要教学:一个原本无需讨论的问题―― 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八[J].幼儿教育,2007(9):4-6.

篇6

论文摘要: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趋势下,面对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文化潮流,传统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问题又回到现代文化的阵地里。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角度重新感悟民俗文化,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走进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走进语文世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使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得以光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之一,决定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离不开语文。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今天,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探寻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渠道,深入研究民俗文化,丰富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得以光大。

一、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1.经典诗文背后氤氲着传统民俗文化的气息

通过阅读《江南》,可以了解江南水乡人们亲水采莲民俗风情,通过理解《敕勒歌》,可以明白塞北草原游牧民族骑马纵歌的生活习惯。我们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等古代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2.名家文本里面荟萃着传统民俗文化的精神

“语文的文本价值与学生独特体验的完美结合。”如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已不仅是物质层面的鸭蛋、精神层面的鸭蛋,它更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它承载着作者自我的精神,更承载着一个民族应有的精神。只有用文化视野和生命的历程去解读它,人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一刻,学生的情感在民俗的熏陶中得以升华。端午的鸭蛋,就是一卷精神的胶片,上面承载着作者对童心的复苏、故乡的缅怀和对民俗风情的追念。

3.山光水色中间流连着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子

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山伟岸、水奔腾,草木有情,蜂蝶有意。利用好这些蕴含在文字、景色背后的人类几千年来赋予“物”的特殊含义,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

4.故事传说背后掩藏着民俗文化的精髓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更多经典的、优秀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进入到小学语文教材。这些不仅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且往往蕴藏在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它使孩子求真、向善、尚美,使孩子了解悠久灿烂的华夏文化。

二、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教授曾说:如何对待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还是一个关系民族的命运与走向的问题。当前,外来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多,在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的不断冲击下,传统民俗文化在学生的思想中日益淡化,作为语文教师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

1.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庆祝活动

比如举行一些“元宵节——我和花灯有个约会”;“清明——追寻英烈的足迹”、“端午——走进屈原的世界”等活动,对于发掘和弘扬民俗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搜集身边的民俗风情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这正是说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如参观名胜,收集对联。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诵读欣赏”中介绍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对联,教师可以在讲授了文本中对联知识之后,要求学生收集体现家乡文化特色的对联。这样,学生既能巩固文本知识,又加深了对家乡民俗文化的了解。家乡的西楚霸王项羽故里,泗水古国遗址、嶂山森林公园等名胜古迹,均有反映家乡历史、展现家乡文化的对联。 转贴于

3.开发乡土资源

在用好文本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应努力开发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乡土资源作为拓展,把民俗文化教育由小课堂带入大社会,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亲近家乡,培养深厚的乡土情结。开发乡土资源,当以活动为载体。在明确活动目的、细化活动要求的基础上,教师要放手由学生具体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民俗文化资源博大精深,是我们语文教学当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走进语文课堂是大势所趋,弘扬民俗文化是时代的强烈呼唤,也是语文教学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应该坚记鲁迅先生所说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努力将民俗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走进生活,走进语文世界,走进语文课堂,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开满民俗文化之花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民间文学;民族文化素养;西游故事

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精神,民间文学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语言叙事的艺术方式,演绎着民间文化和民族精神。高校《民间文学》课程的设置已走过三十多个春秋,对民间文学的价值和功能,以及《民间文学》课程教学目标也随着学科和教学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但是,以往对此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粗疏,如对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的认识和定位就是如此。教育功能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如正义、善良、勇敢、智慧、同情、尊老爱幼等人格教育,如刚柔相济、取之有道、艰苦朴素、知错就改、为富而仁等生活教育,而民间文学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认知、教育功能却被忽视了。随着科技、通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村成为一种趋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娱乐消费渠道的多元化,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正在慢慢被削弱,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了解、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然而,我们的民族文化素养却不容乐观,特别是年轻一代。笔者据某大学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的综合问卷调查得知,不熟悉自己民族民俗、民间文学等民族文化的学生就占有很大比例,更谈不上对我国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热爱和保护了。可见,民族文化素养在当下的高校教育中,到了值得注意并需要给予解决的程度了。民族文化蕴含在各门学科、各个课程中,只是显隐、强弱不同罢了,而《民间文学》是所有学科中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素养重要的一门课程。本文以中国民间“西游故事”为例,探讨其所蕴含的中国民族文化元素,正是这种民族文化符号和民族精神的不断传承和演绎,才在几百年的历史过程中不断被民众接受,最终被经典化。《民间文学》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对作品的民族文化的挖掘,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素养。

一、审美接受下的“西游故事”

“西游故事”经历了民间、文人、再民间的累积,融进了中国古代社会广大民众、古代文人千百年来的对世界、人生、信仰等的观念,无论是取经精神,还是悟空形象,都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之一。因为其经典,西游才成为荧屏史上的常客。不仅20世纪80年代的《西游记》频频重播,西游题材更成为影视的重要素材,被改编为影视剧和动画等艺术形式。而这种不断演绎的“西游现象”,其实也不是当代的专属,早自有“西游故事”之时就开始了。如果说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世德堂本刊刻《西游记》文本诞生,到现在荧屏的百变“西游故事”,可谓绚丽繁复。当人类踏着历史的车轮,碾过了四百多年的岁月,“西游故事”文本则经历了脱胎换骨式的改变,而这个变化过程,即是“西游故事”被经典化的过程,是民间—文人—民间、文本故事—舞台影视等演绎方式的过程。每一步的前行,都烙下了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印迹。大唐高僧玄奘杖策孤征印度取经的知难而进,我们为之折服;百回本长篇《西游记》八十一难的师徒四人西天之路斩妖除魔,我们为之悬心、激动,它伴随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故事,也由最初沾染历史之实的取经故事,演变为玄幻神魔色彩的师徒历难故事。从此,西游、大圣、唐僧、猪八戒、红孩儿、牛魔王等,都因其无穷的魅力而被演绎得生生不息。“西游故事”从艺术类型上说,已经包罗了几乎所有艺术门类,《西游记》续书、仿作、笔记、杂记、野史等小说,取经诗话、平话等评书家的圈场“说话”,各类戏剧舞台造型、电台的评书、影视改编、动漫游戏、脱口秀、相声、双簧等,就其数量而言,极其繁多。“西游故事”从历史素材走向文人案头,从寺院诗话走向市井说书,从固定的文字排印走向视听俱佳的影视呈现。思想、人物、故事本身,在这些艺术中有对五味杂陈的人生况味的展现,也有戏说、大话、恶搞等无厘头的更迭、相杂。与其说是各类艺术在西游中获益了追捧,不如说是“西游故事”历练着各类艺术。西游人物也在故事经典化过程中得到永恒的艺术魅力。不管故事被如何演绎,悟空却总是那么刚健十足,灵性四射。《孙行者大战金钱豹》(1926)、《孙悟空大闹天宫》(1927)、《孙悟空大闹黑风山》(1928)、《无底洞》(1928)、《车迟国唐僧斗法》(1927)、《真假孙行者》(1928)、《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60)、《孙悟空大闹无底洞》(1980)、《真假美猴王》(1980),以及进入21世纪的《大话西游》《情癫大圣》、好莱坞的《齐天大圣》《功夫之王》等,都以新异的故事构思,品尝了“西游故事”中的轻松幽默滑稽可爱,更以现代的思想尝试展现着娱乐消费以外的存在价值。我们心中的孙悟空,也据1982年版《大闹天宫》和1982年版《西游记》电视剧得到了基本定型,成就了孙悟空在当代的定型。然而,20世纪80年代到当下的三十余年,恰恰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三十余年。生活富足的我们,有些人却迷失了自我。悟空又担当了拯救自我、找寻自我的荧屏英雄。由“西游故事”演绎的大圣故事,也就完全突破了以往的艺术叙事,成为落魄英雄找回自我的英雄叙事。它极大拓展了《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五百年的故事,并以此为开端,叙述了孙悟空被解救后如何真正回归齐天大圣的,他所面临的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怀疑、尊严受到严峻挑战的自我否定,对傻丫头这个可怜生命的救与不救等,成了大圣能否归来的标志。大圣的成长,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我们见证了大圣也就在见证自己。因此,“西游故事”的经典化过程,也是我们对“西游故事”的不断接受过程。而“西游故事”之所以被中国人不断地接受,正是因其成功传达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记忆”,我们的根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

二、“西游故事”蕴含的中国民族文化元素

《大圣归来》在对西游经典故事的叙述中,融合了绚丽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民俗风情,古意和禅意的传统审美尽显其中,使得它在艺术风范和审美取向上与经典故事实现了巧妙对接,拉近了人们视觉审美和民族情愫的距离,为我们了解、认知民族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如为我们熟知的大圣和白龙形象。孙悟空的造型最早出现在敦煌榆林窟的西夏壁画和元代壁画中。①河北、广东等地出土的元代瓷枕中也有孙悟空手执金箍棒的形象。②《西游记》“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带“金冠”,穿“金甲”“云履”,手执“如意棒”,“圆眼睛,尖耳朵,满面毛,雷公嘴”。各种版画插图中成为尖嘴猴腮、火眼金睛、一顶软罗帽、一身虎皮裙、一双长筒靴的样子,跳在云端,一手握金箍棒,一手搭凉棚远眺的姿态显示了孙悟空人性、神性、猴性结合的特征。③现代的地方戏、京剧,当代的影视、动画等都有或多或少改造,如:人性和猴性相结合、写意脸谱、虎皮裙和黄罗战袍的打扮。60年代拍摄80年代放映的《大闹天宫》定型了孙悟空造型:身穿鹅黄上衣,腰扎虎皮裙,大红裤子,脚穿一双黑靴,一条翠绿围巾围在颈项;中国戏曲的脸谱造型:棕色毛发,月牙眉,眼睛和鼻子被红色的心形所包围,嘴角有着猴嘴的特点,一条线贯穿,纹饰简洁;“矫健”身姿,机敏幽默,永不服输。《大圣归来》的大圣对此有继承,也有突破。继承了矫健擅跳跃的猴性特征,以及形体装扮突破了脸部造型,由京剧脸谱、小猴头、雷公脸变为更具人的面部特征,正是由于“人”造型的突出,人性的多元和人生丰富的情感和遭际才有进一步突出的可能。这是影片大圣造型与故事演绎合一的必然选择。虽然如此,却没有远离经典,更贴近人心。白龙取自我国古代经典《山海经》,影片中的白龙,首先是中国龙的形象,出现在水里,腾空飞跃,是吉祥的象征。有学者考证,元代以前流行三爪龙,明代开始为四腿四爪龙,清代则以五爪龙居多。《西游记》原著的创作年代是明代,所以《大圣归来》龙的造型也充分尊重原著,经得起推敲。妖王的原型也来自《山海经》,它在洞里咿咿呀呀祭祀唱的是昆曲。唱腔、身段、咿咿呀呀的韵味,值得无穷尽地回味。还有皮影戏、京剧、中国年画、剪纸、说书等艺术样式,以及古筝、唢呐、锣鼓点子等中国音乐的元素。视觉上的中国美感,还逼真地体现在建筑、自然山水中。长安城,木质结构的房屋沿山势而建,重重叠叠,相当壮观。其建筑原型是令人熟知的苗寨吊脚楼,原始纯朴的少数民族风景给现代影片注入一股清流,沁人心脾。片尾处大妖王混沌的老巢、悬空的寺庙场景令人惊艳。事实上,我国山西大同就有一座真正的悬空寺,曾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十大不稳定建筑。悬空寺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可以说,《大圣归来》蕴含的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唤起了我们的“文化记忆”。

三、加强《民间文学》民族文化内容的引导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 乡土民俗文化 渗透

中国分类号:G633.2

“传统课程最明显的弊病就是与儿童的个人生活与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学生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

-------美国教育家杜威

教育家杜威的这句话,科学地指出学习与兴趣,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上的兴趣,怎样才能构架语文课程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呢?笔者在金昌市金川区双湾农村执教语文将近二十年,主持编撰了蕴含双湾历史、民俗风情、物产等内容的校本教材《双湾史话》。经验告诉我们,教材与学生的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要有效的激发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上的兴趣,构架语文课程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挖掘课本教材之外的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乡土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也是语文教学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新举措。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双湾虽然地处河西边远之地,环境相对封闭,但仍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令人振奋的文化。代表沙井文化的三角城遗址、高古城遗址和写满沧桑的汉长城遗址,神秘的尚家沟蛤蟆洞和黑水墩的怪诞传说,雄奇险峻的龙口山和北宋名将杨满堂挥鞭断石的壮烈故事……这些都在向世人诉说着双湾这块热土历史的漫长、文化底蕴的深厚。然而,文化的传承似乎已经断裂,在今天,真正了解双湾历史文明的已为数甚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双湾历史,让家乡历史文化重现、让悠久的文明得以代代承传也是我们双湾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资源

语文教材虽都是名篇,但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为北师大版,所选课文多为反映东南历史文化,很少有表现当地文化特色的文章,和学生的距离比较遥远,因此在课堂中渗透乡土文化,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在语文课堂渗透乡土文化,在比较中加深理解。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氛围是最具有人文气息的,将语文教材内容和乡土文化相结合,适度地把乡土文化资源引入语文教学,这样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实现了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自然延伸,还给学生打开了一扇 “生活化语文”的窗口。八年级语文下册有篇课文《云南的歌会》,我在引课与拓展时分别把我们金昌双湾的地方戏曲加了进去,鼓励学生当堂表演,通过比较,通过说唱,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更加熟悉,更加深了对我们地方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口语交际首要解决的就是要言之有物,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他们的积累有限、如何才能让他们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言之有物呢,笔者认为最实际的途径就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乡土文化就在他们身边,自然的、历史的、人文的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课“我来当导游”中,我设计了“我是家乡小导游”的口语交际课,推荐家乡的旅游资源,领略家乡独特的自然风光。学生可选择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如三角城遗址和高古城遗址、龙口山……我指导学生先写出导游词,再利用口语交际的形式表达出来,课堂气氛的热烈超出了我的预料,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知道的家乡故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口才,又能使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家乡文化,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挖掘乡土文化资源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实践活动必须要把“知”与“行”有效结合起来。为了加深对乡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每次综合实践课,作为语文教师,都应当引导学生分专题设计,围绕家乡文化的一条线索进行专题性研究学习。

我们双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产品资源丰富。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时候,我设计了相关主题,能实地考察的就带领实地考察,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就与学生一起搜集相关资料,了解金昌历史,了解家乡历史,增加学生的历史厚重感,激发学生对这片古老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了解家乡现实,增强历史责任感。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和现状,我带领学生查阅相关史料,走访高龄老人,获得了宝贵的资料。通过查阅史料,学生知道了历史上双湾曾是“湖泊沼泽之地、泉水横溢、百草丰茂、狼狐奔突、水鸟横飞,”的大漠绿洲。这样的美景已经成为过去,出现在眼前的却是由于人民盲目的无节制的乱砍滥伐,掠夺式的开荒种地,致使双湾林木锐减,地下水日益下降,已呈枯竭趋势,所有这些已成为双湾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现实的严酷应该让现在的学生― 未来双湾的主人有清醒的认识。

亲身体验,感受民间艺术美。金昌双湾民间艺术以边塞艺术为基础,又柔和了其他地方不同的艺术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间艺术。秧歌、耍狮子、打腰鼓、戏剧、打花(放焰火)、剪纸、刺绣、贴对子、挂红灯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每逢过年村村都有秧歌队,庆丰收、保吉祥,一直要闹到正月二十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在参与中感受家乡文化,在参与中传承家乡文化。让学习漫步在艺术的花园里,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双湾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感受到了生活化语文的乐趣。

三、在语文课后作业中渗透乡土文化

搜集信息,丰富乡土文化积淀。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大语文教育观要求我们注意语文教学的课外天地。因此,在布置语文作业时,我们应当放眼课外,把信息搜集整理作为学生的重要语文作业,一方面,信息的搜集和整理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搜集,学生能积累大量的知识。在布置作业时,我们应鼓励学生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生活,搜集历史的、现代的,物质的、精神的等等不同形态的乡土文化,这样搜集到的信息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写人的文章可以表现我们金昌建设开发时开发中涌现的名人,写景的可以大沙漠、龙口山、绿色长廊……乡土、乡人、乡情,有效的作文练习,能触动学生情怀,展示乡土文化的风采。

目前,我们的家乡双湾的经济正在转型、腾飞,作为一名家乡语文教育工作者,传承家乡民俗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希望在我的课堂上,能抓住乡土文化之根,结语文教育之果。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试论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基本内涵》,黄厚江,《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8期;

3、《新课程教师读本》,张迎春,;

篇9

一、道教文化对民间节日的影响

由于古代人们对于一些奇怪自然现象的不理解造成其对自然的敬畏,同时又依赖于自然的给予,于是古代人们就认为这是神灵在主宰的世界,对其产生崇拜之情。杜撰出很多神仙式的人物并产生了很多民间节日。这些节日及其相关的风俗习惯与道教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是源于道教的传说,甚至纯粹是道教节日。下面列举几个例子,从中不难发现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

春节:古代人们过一个年,现在我们过两个年。即阳历年和阴历年。为了区别开来.我们现在把阳历年叫“新年”或“元旦”,把阴历年叫做“春节”。其实,按人们的传统习惯,尤其是在农村,重视的仍然是阴历年。所以.“春节”成为我国最盛大的节日。在春节期间,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有很多源于道教的思想学说。

元宵节:元宵节这天要吃元宵,点龙灯。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上元节是道教的一个很重要的节日。

清明节:清明节也是道教的重要节日。道教奉行的教义之中,就包括祭祖宗、礼神明的内容。道祖老子认为,人们依道而行,就会有“子孙以祭祀不辍”的福报。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曾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而每逢清明节,道教都要举办祭幽度亡的法会,以满足信众追思、感恩亲人的愿望。

重阳节:每年的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自古至今.重阳节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都是合家团聚的日子,唐代诗人王维曾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时至今日,重阳节依旧是在外的游子倍加思念亲人的日子。而重阳节的由来也源于道教故事。据《续齐谐记》所载,汝南桓景随道士费长房游学数年。长房谓桓景:“九月九日家有灾难,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酒,祸乃可消。”桓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暴死,后重阳登高沿袭成俗。这就是登高饮酒的来历,其中明显有道教的影子。

篇10

关键词:速写教学;乡土;闽南文化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绘画作为人们反应现实、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也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如何从自然生活中捕捉形象、并通过适当的绘画方式表现出来,就成了训练绘画技艺的重要方面。而速写作为训练造型能力的手段在绘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速写既是收集生活素材、积累形象的手段,又是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概括能力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设计师们常常利用速写表现生动的风土人情、动人的景观设计,收集优秀的造型以及运用速写的表现形式,根据设计的意图构思,画出各种不同类型方案的快速草图,进行比较、推敲、使构思不断深化、提高、完善。速写既是造型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科;基本功的训练,又是设计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因此,在职业中专学校的速写教学备受美术老师们的关注。走进生活、走进自然是速写教学重要模式之一。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一枝别具韵味的艺术之花。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一座具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名城,国务院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排行“老九”,专家组以“出类拔萃、当之无愧”全票通过。“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千多个,泉州就有十几处,置于中国之最。我们将泉州乡土历史文化融于速写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亲近历史,了解历史文化,感受祖先的智慧,用自己的方式让本土文化特色在专业设计上得到宣扬的同时,形象造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长,提高了艺术审美观,开拓了个性化的创作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画速写时一定要有感而发,要赋客观对象以生命力,以形写神、不拘泥于形似。在泉州区域特色中,庙宇多。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曾在泉州留下两句传世名言:“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学校周边的开元寺、崇福寺、中山公园、文庙、承天寺等成为我们现成的速写教学基地。结合名胜古迹的历史变迁曲折背景,介绍建筑物的结构构架方式,让学生对古代建筑物结构、艺术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如到了开元寺,最受瞩目的就是东西塔――镇国塔和仁寿塔,了解国内最高最大的楼阁式石塔,石塔上的雕像艺术:观察“栋隆旧绮…‘八表四隅、柱盛镜础、楣承蟠螭、飞云翼拱、文榱刻桷”特色;感受大殿身室内的前瞻柱与内柱柱头上的华拱刻成飞天乐伎,使殿内气氛异于一般佛殿的独特艺术。“手执乐器的飞天形象”是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传入泉州,形成泉州寺庙祠堂古厝的一大特色,在泉州的城雕再一次向世人展示泉州的历史文化。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东方的“线”与西方的“面”融合在一起,根据建筑物结构的变化,利用线条的粗细、长短、直曲、畅滞、顿挫特点,进行简化取舍表现,讲究线的力度感和画面的疏密节奏感,让线成为画的精神轨迹和生命经纬。结合“面”的重量和厚感的补充,始终把握住建筑物整体感和整体气势,依势结构,造就建筑物大气逼人的态势。

在教学过程中,速写要讲究立意,意在笔先。要强调画面中的主观感情因素,速写不是客观物象的纯自然再现,而是画者对客观物象的传神写照。自然中的形态是千变万化的,要热爱生活、熟悉生活,用心灵去感受客观世界,从广泛的客观世界中去发现美,去发现新意和情趣。通过走街串巷,由本校到西街、裴巷、华侨新村、文胜巷、县后街、状元街、南俊巷等,从“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土楼木楼还有中西合璧”中感受泉州城古民居街道的丰功伟迹、历史风貌。在速写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把握历史遗迹:老墙陈街、电线杆、鸟窝、小姐楼、简瓦石墙、红砖窗花,屋脊高低错落、此起彼伏,进行场景联想,如身临其境。利用线条的曲直、刚柔、浓淡、虚实表现泉州历史文化古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画面的情感、意境得到提升。从形体的内在结构去观察、抓住形体的本质特征,用精炼的线条勾画出物体的主要结构和形体透视变化。利用线条的粗、实、重表现前面或主体部分,利用线条的淡、虚、细表现远处或次要的景物,达到景物空间层次变化。

速写要尽精微之广大,要善于观察发现善于提炼。泉州的建筑物别具特色,中主檐歇山式的泉山门,屋顶悄悄地蹲着几只脊兽,太阳西斜的时候,长长的影子拉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在蛹埔等沿海一带,海蛎壳成为各具特色的墙体。北门街的许多庙宇屋顶,富丽堂皇,极尽装饰之能耐。双翘脊,屋顶的剪粘艺术,优美圆润的卷草,彩绘,山花上的吉祥坠饰,浮雕透雕彩色陶瓷片镶嵌的堆塑造型,蓝天下,一片金碧辉煌,远远望去,两两相望的龙以艳丽高翘的色彩渲染出一种宗教的氛围和人文张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不同质感特征的物体,采用不同的线条,一般情况下,质地硬的物体,适用于比较刚健的线条来表现,质地柔软细腻的物体适用于柔细的线条来表现,外形明确、光滑的物体适用于实线条来表现,外形松散、粗糙的物体适合于用虚线表现。

三、结语

泉州的魅力在于历史,也在于现在,更在于未来。在速写教学课堂中,我巧妙利用本土文化,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了解历史文化,了解本土艺术精髓,掌握速写的造型技巧,训练学生形象快速地表达对象的能力,积累丰富的泉州元素,在设计领域中体现泉州艺术文化内涵。使学生在形象造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长,既提高了艺术审美观,开拓了个性化的创作思维,又加深了学生对本土闽南文化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的认同感。以上说法是否妥当,还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张望主编.《速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2]姜 桦,周家柱《速写》: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