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范文

时间:2023-04-06 02:2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堂讨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堂讨论

篇1

课堂讨论就是经过认真、充分的准备,师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以求得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教学效率的方式或方法。

一、组织课堂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改进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课堂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落实其主体地位。课堂讨论可以变单一的教师讲授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彼此交谈和相互讨论。在共同探讨事物的本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表个人的见解,甚至可以与教师、同学商讨、争辩,教师也可以参与者的身份诚恳地谈出自己的体会和观点,以引导学生的思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2.讨论中多方面的信息交流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讨论在相互交流中,伴随着观点的交锋,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新的正确的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课堂讨论可以加强教师对学生和教材的再了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讨论过程中,师生共同针对所提问题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看法毫无保留地谈出来,从而为教师了解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机会。教师在信息处理中应注意总结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供大家讨论解决,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组织课堂讨论的重要环节

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教师要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在讨论中,针对所提问题,学生会提出各种观点和问题,有时会出现一些过激的看法。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讨论,澄清是非,就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同时在心理上也要有充分的准备,能灵活处理突发事件,以免影响讨论的效果。

(2)精心设计讨论题目。一个或一组恰当的题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设计好问题很关键。设计题目要符合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准”,二要“巧”。

所谓“准”,一方面是所设计的题目要紧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使讨论围绕课文的中心内容展开;另一方面是所设计的题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状况相联系,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适应,尽力选取社会的热点问题或学生的热门话题,以便引起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所谓“巧”,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难易要适中,题目太难,学生不易找到头绪,讨论无法进行,题目太易,三言两语就讨论完了,也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二是题目设计的角度要恰当,要注意选准切入点。

(3)正确地选择讨论的方式。讨论方式按讨论的规模可分为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两种;根据提出问题的主体不同,又有启发式讨论和发现式讨论之分。另外还有主题演讲式讨论、辩论式讨论、咨询式讨论等几种。在方式的选择上,一般议题较多,难度较小时选用小组讨论;对课文的重点内容,难度又较大的选用班级讨论;学生中的热点问题意义较大,有利于学生发挥,可选用主题演讲式讨论,争议较大的采取辩议式讨论。总之,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时机不同,灵活选用讨论的方式。

(4)指导学生的准备工作。讨论必须以学生掌握知识为基础,否则会使讨论陷入无聊的争论,背离讨论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调查、积累资料,最好让学生拟出发言提纲,以便使讨论顺利进行。

2.开展讨论。开展讨论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能力的中心环节。为保证确有实效地开展讨论,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要摆正自己的地位,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师是讨论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参与者。讨论中,教师要重“导”莫“堵”。

所谓重“导”,就是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一要诱导。当学生讨论不起来时,教师要想方设法诱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和讨论欲望,引起学生的思想冲突,如设计多台阶、小难度的问题;列举相互矛盾的两种观点,供学生分析。二要指导。若学生缺乏认识问题的方法,教师要细心授之以法,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问题。另外,当学生讨论遇到障碍或知识缺陷时,教师要耐心疏导,帮助学生排除障碍,使讨论深入下去。

所谓莫“堵”,指在讨论中,教师要避免用一些不合理的方式阻塞学生的思路,影响讨论的深入进行,如横加干涉、妄下结论;或者一发现正确的苗头就急于总结。这样会使学生活跃的思维受到抑制,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此时,教师不如沿着学生的思路深入下去,在深入讨论中深化问题,证明正确的观点。另外,学生的观点有错误时,教师也不能冷言相讥,要耐心指导,使其在辩论中改正错误。

(2)讨论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适时提出问题。只有让学生有感而发,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顺利展开讨论。其次,要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好、中、差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再次,要注意讨论的民主性,教师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普通的“参与者”,切莫高高在上,影响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篇2

关键词:课堂讨论;合作;组织实施;魅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1-0040-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1.015

一、一节难忘的公开课

那是一节让来听课的教师忘了自己的身份而不由自主地参与到课堂讨论的公开课。在我上一氧化碳性质的课中,让学生设计一套用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及鉴别生成产物的实验装置。这个内容以前在教材中曾明确地给出了装置图,而此次新人教版教材中没有,但我认为,学生已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有了基本认识,又刚知道一氧化碳具有的特殊性质,这个装置的设计既能复习巩固知识,又能学以致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与创新能力大有裨益,所以我把这个“能举而不易举高”的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们思考一会儿后设计出来了装置图,然后我们一起来讨论分析装置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正当大多数同学认为满意的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老师,一氧化碳不是有毒吗?那如果按这个装置实验,一氧化碳不都泄露到空气中了吗?”我感到欣慰,因为我还没问,学生就已经想到了,想得挺深,谁说学生没有思维,他们把我准备抛出来的问题自己先发现并且提了出来。于是我兴奋地对他说,你想得太对了,这正是我们下一步想解决的问题,那你们认为该怎么办呢?问题又进入了另一个,关于尾气处理的问题。学生们陷入了沉思:直接点燃、用气球收集……答案渐渐完善。

这时,为了将讨论推向深入,我就问:“从节省的角度考虑,尾气最好如何处理呢?是直接点燃吗?”片刻后,同学们思考出了把尾气用一个导管引入到给装置加热的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这样可以节省能源。正当大家认为这是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时,可能是受到启发,有一个声音响起,说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把尾气用一个导管引入到还原氧化铜装置的入口处,让剩余的一氧化碳气体继续还原氧化铜这样还可以达到充分利用一氧化碳的目的,比无论哪种点燃烧掉的方法要好。方法符合我的预设,于是我说,你的回答让人眼前一亮,有高度,有水平!稍顿片刻,有人在下面说话了,这个实验岂不是无法停止了?语出惊人,下面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有人附和着。其实在备课时,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没有仔细思考过,冷静片刻后,我迅速做出了反应,“切断一氧化碳的来源即可”。学生认可了,可又有人“发难”了,那空气不是始终在里面循环吗?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不是会发生爆炸吗?还没等我说话,有人马上进行了反击,“开始实验时,你不会等通入一氧化碳将空气排尽后,再将处理尾气的导管插入到前面的装置中来吗!”就这样,你来我往,激烈争论之后我们确定了一氧化碳尾气的多种处理方法,从而进一步归纳总结出可用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及鉴别生成产物的几种实验装置。当下课的铃声响起时,大家的讨论仍意犹未尽。

二、课后的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后半段,师生在讨论之中度过,虽然课堂纪律给人感觉很“散漫”,你一言我一语,也没有起立发言的仪式,但我觉得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激发起求知的欲望,持续了学习的热情,在探究知识和解决问题中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升,切实感受到了化学课堂彰显的学科魅力。这不正是我们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所在吗?那如何才能让学生做出热烈的回应,真正地投入到课堂讨论中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

1. 问题的精心设计是讨论组织实施的关键

让学生带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并且这个问题载体必须是有探究价值的,有利于让学生发散思维的。讨论的问题不能太容易,必须是引起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有一定的探讨性、争议性的问题;讨论的问题也不能太难,学生应该具备讨论所需的知识积累,应当是“跳起来摘桃子”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

2. 教师要做课堂讨论的促进者

在活动开始之后,教师不应是无事可做,不闻不问,作壁上观,而应当充当“助产师”和“催化剂”的角色,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点拨,摸清学生的思想脉搏,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更为重要的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予以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当学生的思维一直停留在事物的表象时,教师可提出要求进一步深入的问题,如“为什么……”、“换个角度看……”;当学生的思维模糊时,教师可提出进一步澄清的问题,如,“对于你的说法,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能为你的说法举个合适的例子吗?”;当学生的思维不是建立在之前发言的基础上时,教师给予提醒:“你讲的内容与刚才大家讨论的内容有联系吗?”这样可以将讨论活动逐渐向有价值的方向推进,促进讨论向深层次发展。

3. 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讨论活动通常在解决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甚或发现一个老师也未发现的问题的过程中增进交流体验,拓展思维,发展智慧。敢于怀疑、勇于质疑是思维起点。行成于思,思生于疑,学习贵在存疑。因此,课堂教学再也不能以学生没有疑问为理想的效果。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再通过老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设计疑问、故意露出破绽,来引导学生生成更多的问题。着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应成为素质教育课堂的灵魂。

4.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反思

没有良好的倾听和反思的习惯,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积极互动的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大家一方面共同分享彼此的智慧,一方面又在他人思想的启迪下挖掘着自己的智慧,使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基本上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观点,因此,在每个小组汇报的时候,教师可将他们的结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记录在板书上,这样不仅便于其他的小组思考和汇报时不再重复,更重要的是汇报者体会到大家尊重他的发言,让同学们学会倾听。在全班交流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思考、鼓励学生主动反思。因为没有对自己观点的反思,就不会有对他人思想的接纳,就无法实现不同观点的相互交锋、相互补充、相互融会。教师要要求学生可根据他人的发言,再反思自己的理解,作出合理的判断,或自我肯定、否定或调整完善,或在倾听他人发言的基础之上受到启发,提出更深刻更独到的见解,促使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在不断的反思中得以拓展。

5. 在讨论过程中,要巧用激励性评价

“激励”给学生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一种向上的自信,一种生命的温暖、精神的力量,其奥妙就在于让学生欣喜地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于是学生的潜能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因此,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运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合作讨论。教师既要注重对讨论结果的评价,更要注意对讨论过程的评价。譬如,对讨论最热烈、观点最独特的小组、个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更乐于参与,讨论学习更积极向上。但激励性的评价,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从教师内心流淌出来的,把真挚的情感,用富有激情的语言,用动作,用眼睛,用一次温柔的抚摸,用一个会心的微笑展现出来的一种爱,一种温存、睿智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它可以让学生在激励和赏识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它会使整个讨论学习过程沉浸于和谐、愉悦的状态之中。

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可见,讨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教师必须不断探索组织实施课堂讨论的新形式、新思路、新方法,使课堂的讨论真正成为师生合作探究、智慧碰撞、心灵交流的重要平台,因为这里不仅会有知识的内化、思维的力量,而且拥有思想的升华、精神的愉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让课堂在讨论中彰显魅力,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篇3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为此老师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课堂讨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它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当然,课堂讨论还应注意讨论的问题应有多种解决途径,讨论中教师应适时加以指引、点拨,讨论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尽量避免一问一答的形式,如何防止两极分化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

摘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篇4

下面是复习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就汽车摩擦力的产生、大小、方向与运动关系的课堂讨论。

教师先介绍摩擦力的定义: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或有滑动的趋势时,在其表面上会产生阻碍这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就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老师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请同学们分析汽车的受力情况。

部分学生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 一定是受到了平衡力,也就是说,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在黑板上画了汽车示意图,且在图上标注了牵引力和摩擦力F和f。如图一。

老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那么,汽车牵引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呢?

学生很快回答:是发动机。

教师大家继续讨论一下,汽车发动机是如何给汽车一个向前运动的力的呢?

学生议论1 应该就是这样的吧,但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学生议论2 对了,有的汽车驱动后轮,有的驱动前轮, 但这意味着牵引力是内力,内力是不可能给汽车自己一个向前的动力的。

教师知道同学们已经发现了问题,便在黑板上作了简图二。教师现在我们来分析向前的牵引力F,看发动机是如何让汽车前进的。如果发动机驱动后轮,就会使后轮的轮轴转动,那么后轮上接触地面的A点,相对于地面有向后转动的趋势,所以地面给车轮的摩擦力是向前的,正是这个摩擦力使汽车向前运动。所以,严格的说来,汽车牵引力应该来自后轮受到地面的向前的摩擦力 。

学生1老师,你开始还肯定摩擦力是向后的,现在怎么又说汽车受到向前的摩擦力呢?

部分学生摩擦力成了动力,那摩擦阻力呢?难道就没有阻力了吗?

老师对啊,刚开始大家不都认同摩擦力和牵引力相反吗,有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学生2不会是前、后轮的摩擦力不一样吧,对!前轮的摩擦力是向后的。

教师为什么认为前轮和后轮会不一样呢?

学生2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大卡车一般都是驱动后轮,那么,后轮和前轮应该就会不一样吧。

老师在黑板上又画了图三,用它来分析前轮的受力情况。

老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分析汽车前轮的受力,假定这辆汽车是驱动后轮的,那么,前轮就是被推动向前运动的,所以前轮上接触地面上的B点相对于地面有向前滑动的趋势,因此地面给前轮的摩擦力就是与这种向前滑动相反的摩擦力,也就是说这个摩擦力f2是向后的。

学生3老师,按你的分析,前、后轮都是向前运动,为什么一个摩擦力是向前,而一个又是向后的呢?

教室里有吱吱喳喳的声音,同学们好像一下子又没有了方向。

老师现在大家分头讨论,看谁能有更好的解释。

同学们三五几个凑在一起,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无所顾及地大声争论了起来,最后,有一组的一个同学被大家鼓动着站了起来。

学生4我们认为老师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前轮和后轮看上去都是向前运动的,但实际上运动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骑自行车,脚用力蹬,通过链子带动后轮旁边的齿轮,使后轮转动。而前轮却是通过车架推动中心轴,在推动的瞬间,前轮是不会转动的。

老师继续这位同学的话题,提醒大家: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刚开始运动时,存在两种趋势,一种是转动,一种是滑动,产生转动与滑动的情形与物体的实际形状及力作用的实际位置都有关,也就是说与力的作用效果有关。汽车在启动时,后轮与地面的接触点A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趋势向后,于是产生摩擦力与轮胎向后转动趋势要相反,也就是说地面给它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前的;而前轮受到的力是作用在中心轴上,这个力产生的效果不会使轮胎转动,而是使前轮整体有向前滑动的趋势,即前轮与地面的接触点B相对地面有向前运动的趋势,于是就产生阻碍这种向前滑动的摩擦力。即地面给前轮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后的。

老师详细对比分析了黑板上图二、图三中,前、后轮的运动趋势及各自的摩擦力的方向。

老师我们开始说到汽车受到向前的牵引力F应该是由发动机引起的,而能够让汽车前进的力是后轮受到地面给它向前的摩擦力f1;而汽车受到向后的摩擦力,应该是前轮受到地面给它的向后摩擦力f2。汽车的运动状态也是由这两个摩擦力的大小来决定的。当然,我们现在讨论的只是汽车与地面的摩擦力问题,而完全忽略了空气给汽车的摩擦阻力。实际上,空气给汽车的摩擦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说到这里,学生们似乎被说服了, 但又好像他们还处在讨论的兴奋之中,还有话要说。

老师关于这个问题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有同学站了起来。

学生5老师,按你的分析看摩擦力既是动力又是阻力,那么,汽车在运动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增大它受到的摩擦力还是要减小呢?

老师弄清楚汽车牵引力和阻力的情况下,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根据前面所学过的内容,当汽车刚开始发动的时候,它需要一个非平衡力来改变它的静止状态,所以,这时候要求牵引力大于阻力,也就是要求f1>f2,如果后轮受到的摩擦力不够大,那么汽车就不会前进;汽车减速的时候就要求f1<f2,让汽车的速度减小;当汽车匀速运动的时候,受到了平衡力即f1=f2。当摩擦力保持在一个让汽车匀速运动的时候,汽车速度的大小就由汽车的马力来决定了。

汽车在发动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办法增大f1,且要大于f2汽车才会前进;当汽车运动起来以后,匀速前进时f1=f2,这时,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汽车前进的速度只与它这个时候的功率有关,功率越大速度越快。

学生6前后轮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而我们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正压力和接触面积,难道前、后轮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和受到的压力大小都不相等吗?

老师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很好,对于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有比较深入的考虑。那么,关于这个问题同学们有什么看法?

学生7我认为前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与接触面积应该不一样,因为汽车的货物都是装在后面车厢里的,后轮承受的压力要大,外表看上去应该扁一些,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也要大一些,有的大型的汽车,后面有好多的轮胎,可能就是要增大面积来增大承受力和摩擦力吧。

老师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位同学解释比较合理呢?如果大家还有疑问,放学以后,方便路过汽车修理店的同学,可以去问一问汽车修理师傅,看大卡车的后轮是不是要比前轮要容易坏一些?得到答案的同学不要忘了把信息反馈给大家哟!

部分学生这样解释应该是有道理的,不过去问的话也很方便的。

老师还有没有与汽车有关的问题呢?

学生8有时候汽车打滑,后轮在泥坑里打转,向后甩泥,但汽车却不能前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老师同学们,你们以前有没有发现汽车打滑的情景,和这样位同学说的是不是一样呢?

学生好像都是一样的。

不等老师提问,就有同学站了起来。

学生9我想如果马路边上的泥坑不太长的话,当汽车前轮进入泥坑的时候,后轮还是在正常的马路上,因而汽车受到正常的推动力汽车能够前进,而当后轮进入泥坑的时候,由于受到的摩擦力不够,因而汽车就不能前进了。这与冬天路面被冰冻了,汽车不能前进一样。

老师分析得很好。你们是不是也这么想过呢?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10马路上我们经常看到长长的刹车印,刹车印与一般的汽车轮胎印不一样,沾有泥的轮胎在马路上留下的是轮胎的花纹,而刹车印就是长长的一片黑色,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学生11我发现一辆汽车刹车的地方,有的刹车印很长,有的比较短,搞不懂到底是后轮还是前轮留下的,为什么会有长短不一样呢?

老师发现当有的学生提问时,其它的同学有认真的听,有的边听边点头表示赞同,有的还忙着把他们的问题记录下来。

老师那么有谁知道为什么,刹车印与一般汽车的轮胎印不一样吗?

学生12我知道,那是因为刹车时轮胎在马路上不是滚动而是滑动,滚动时轮胎表面都与地面接触,因而会留下花纹;而滑动时与地面接触的是轮胎的某一处,且滑动摩擦力要大于滚动摩擦力,因而没有花纹,只有黑色的橡胶擦痕。

老师是啊,说得很有道理,那谁来回答刹车印长、短的问题呢?

学生13我想是这样的,汽车刹车时,后轮先停止转动,但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这时只能滑动,滑动就开始留下黑色的刹车印,而这时前轮如果同时和后轮一起被制动的话,那么,它也会和后车轮一样滑动而留下刹车印;但如果前轮刹车比后轮来得迟一些,那么前轮滑动的时间要短一些,也就是说刹车印要短一些,但如果前轮没有刹车的话,就有可能当后轮滑动的时候,它还在转动因而就会没有刹车印。与前后轮同时制动的情况比较,就可能会有更长的刹车印。警察就是根据刹车印的长短和形状来判断事故发生时,汽车的刹车情形以及汽车刹车系统的状况。

学生哇,很有见解!

有的同学甚至鼓起掌来。

老师开心的笑了,一方面对同学们的行为表示认可,一方面对回答问题的同学表示了赞许。

老师这一节课,你们感觉收获如何?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开始我们对摩擦力的产生、方向,都不怎么清楚,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就明白了。

有的同学说:其实生活当中好多的问题都与物理知识有关,这些回答问题的同学知道的东西很多,值得我们学习。

有的同学笑着说:不知道他们是怎样知道这些东西的,有时间我们要多讨论讨论!

这时,下课铃响了。

老师同学们,物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要想学好,并且能够应用到生活和实践当中去,这就要求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勤于思考、长期积累、养成习惯,会给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

篇5

关键词: 课堂讨论 政治课堂 教学步骤

课堂讨论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全班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补充、相互交流,使认识由肤浅逐步深化,从错误转向正确。政治课开展课堂讨论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有效的多元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教学局面。那么,如何组织好政治课课堂讨论,提高课堂实效呢,笔者认为必须抓好这样几个教学步骤。

一、明确分工、落实任务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受教育者一旦对学习有了较明确的目标,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也会明显增强。据此,我们在组织讨论前应给学生明确分工,以便学生各司其职。

在讨论前除了有明确的分工外,还必须落实相应的讨论要求。如要求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发言,并善于做虚心的倾听者,在倾听中认真思考、分析他人的长处与不足,宽容对待他人的不同意见。如果教师在讨论前,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分工,没有对讨论提出明确的要求,只是很笼统地讲一句:“这个问题,你们讨论一下!”至于怎样讨论,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则学生往往会不得要领,不知所措,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二、提出问题,引起讨论

讨论是由问题引起的,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讨论,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讨论。能引起讨论的问题,应符合下列要求:

1.问题要有针对性,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讨论问题要有针对性,能使大多数学生感觉到、触摸到。例如,在讲“沉迷于网络游戏”危害时,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图片展,然后开展“青少年怎样正确上网”的讨论,使学生明白“网络是把双刃剑,中学生要正确利用网络、绿色上网”的道理。

2.问题要有适度性,能引起中学生的思考。例如在讲“隐私权”概念时,单单讲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如果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要有“隐私权”的前提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公民享有“隐私权”前提是不危害社会。

3.问题要有一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学生的个体活动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因此,教师在设计讨论题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原有认识水平的差异,注意有层次,最好在尊重学生个体意愿的情况下,动员学生直接参与问题的确定。

三、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1.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就必须给其充足的思考时间,促使学生在思维活动中不断地挖掘潜力,去思考、去比较、去评判,真正在讨论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如果课堂上只是象征性地让学生小组讨论或自由练说,短短几分钟便勒令暂停,要求回答问题,此时,别说思考讨论问题了,恐怕学生都没思考好。

2.必须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学生的个体活动中,必须对学生的个体活动过程充分暴露,充分展示学生个体活动的发散性思维,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说说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其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运用多种方法,从各条途径寻求答案,找出最优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三、体情察意,深化讨论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过程。“以学论教”的讨论课堂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明确目标,精心预设;随时捕捉生成的资源,灵活调控课堂教学,让课堂变得更有活力。

1.精心预设。学生是有个性的生命体,课堂教学讨论常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教师再周密、详尽的教学预设也不可能完全替代学生的思维过程,因为它只是一种预测,只能是“大体则有、定体则无”。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从自己的实践中慢慢品味“导”与“学”的处理技巧,这样才能实现“精心预设、有效生成”的讨论教学课堂。

2.见机而作。在课堂教学双边讨论的动态进程中,教师应准确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促进课堂讨论有效生成。例如:在“中学生如何交往”的教学中,笔者就先结合一些典型事例材料组织讨论。讨论的主题是怎样摆脱交往中的“两难处境”,其内容如下:我想向小强借一本很好看的书(在本地书店买不到),但小强向我提出一个条件,就是期末考试的时候帮他作弊。我很想看这本书但又不想帮他作弊,这时我又该怎么办?学生讨论得异常激烈,而且想出了很多好点子。比如:我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先告诉他作弊是不对的,还要列举一些作弊的坏处,再帮他复习,提高学习成绩,自然就不用作弊了。这样既可以保持同学间的友谊,又可以借到我想看的书,还不会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

笔者在总结的时候,充分肯定了这些想法,表扬了这些同学。学生的讨论内容超出了课本,不拘泥于课本,但又源于课本,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促进学习,评价讨论

1.课堂评价要以鼓励为主。课堂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训练所作出的评价。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赖学生,和学生建立起和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老师这个大朋友,这样便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教师不能揪住学生的错误不放,尖刻批评,利用评价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而应把学生看成成长中的人,允许他们犯错误。

2.评价要让学生参与。在讨论过程中,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参与评价,这就要求答题声音响亮,其他同学注意听,对他人的发言作出评价,针对他人的错误之处进行反驳,这些也是积极性充分调动后主动参与学习的表现。

3.点评要及时到位。对于各小组在课堂交流环节中的发言,教师要认真倾听并作及时到位的评价。不要用“正确”、“对”或“不正确”、“不全面”、“错误”等简单、粗线条的词汇给予评判,而是要出于善意,抱着欣赏的态度发现其发言中值得肯定的地方,作出充分的、认可式的评价。如,有一次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时,有一位小组代表发言:“我们组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共有三点:一是……二是……三是……”层次非常清晰。在其发言结束后,笔者马上点评道:“这位同学的发言,层次非常清晰,他把同学们的认识归纳为三点,罗列出来,让我们一‘听’了然,这种答题方式值得我们学习。”这种点评不仅是对发言同学的褒奖,对全班同学来说也是一种学法和答题技巧上的指导。

总之,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意见,展开热烈的讨论,不但能使中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得到满足,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对提高学生素质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孟方.讨论式教学法:一种合乎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法[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2).

篇6

【关键词】课堂 讨论 教师

1 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讨论的先决条件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思想、情感和个性,用良好的德行来树立威信。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沟通,平等对话,由交流而理解,由理解而相互赏识,达到民主和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组织教学行为的必备条件。课堂上的讨论也必然是建立在师生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讨论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耐心倾听学生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进行适当的引导或组织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达到对问题产生精辟的分析之目的。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从心理上接纳老师的引领。师生的讨论可以是争论,可以是坚持自己的见解,教师应该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这种课堂上平等的讨论沟通,能够让师生增长见识,相互学习,换位思考。

2 教师精心组织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组织的好坏,产生的成效迥然不同,组织不好会出现冷场现象或偏离中心议题,变成拉呱杂谈,貌似热闹,但无成效。所以,教师必须精心组织课堂讨论。

2.1 建立合理的讨论小组

讨论小组一般指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力量强,有的小组力量弱的局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法。同质分组是将年龄、背景、兴趣或能力相同的学生组成小组,异质则是将不同背景、文化和性别的学生分成一组,在座位上安排要优先考虑。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合理分配任务,要是讨论小组真正具有实效。小组成员应有明确的个人责任,并互相依赖,不然,会使讨论小组的责任扩散,小组成员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小组成为学生逃避学习的“避风港”。讨论小组人数不宜过多或过少,小组规模大,人数多,则个人在讨论中容易受到压抑,喜欢说话的学生独占讨论时间,是有的学生是去发言的机会;小组规模小,人数少,则不利于集思广益。4-6人的小组规模有效性和参考性达到最佳效果。

2.2 精心设计课堂讨论问题

课堂讨论不是随意说到哪儿算哪儿,而是要进行精心设计的。教师要预设课堂讨论必须自己先吃透教材,清晰的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景进行相关预测。讨论的设计做到“不做无谓的讨论”,教师应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抓住那些“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点,学生不易领会的疑难点,而设置讨论问题,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掌握重点,弄清难点,达到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讨论的内容应该是有铺设的,问题设置不突兀,有一定的难度,但有坡度,需要学生经过交流、学习、合作、跳一跳才能真正起到激发兴趣,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目的。但问题不易太难,让学生望而生畏,无从下手,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一般来说,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应略高于全班的中等平均水平。

2.3 恰当的把握讨论的时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恰当的把握讨论的时机,会使讨论非常有效,当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时,恰如其分的组织讨论,效果会非常良好。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时,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讨论,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哪怕是有当堂解决不了的,也为教师课后提供素材。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认真启发引导组织讨论。

2.4 预设学生的质疑

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在讨论中可能提出的问题,并能准备好解答的方案。这就要教师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教材,广泛收集相关资料,把学生可能之一的问题进行梳理、准备答案。

3 培养学生的讨论素质

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坚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讨论素质,如怎样用概括的语言准确的表述自己的观点,怎样组织充分而又有说服力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不同的观点时要以理服人,要认真倾听同学的讲述,思考谈话者的论点,并跟上相应的问题继续讲述。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同学,自己不要谈论过多,要让同伴有插话的机会。思路要清晰,避免不找边际的谈话,要以放松的心态表述自己的观点,克服在公众面前谈话的畏惧感,体验成就感等等。

4 教师的角色转换和自我发展是进行有效讨论的桥梁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转换教师角色,在课堂讨论中教师作为参与者、观察者、记录者、调控者、推动者、总结者的身份出现,学生讨论时,教师不应一直站在讲台边或自己看其他的东西,而应当深入到某一组中,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随时记录学生的一些新的观点,及时捕捉他们的思想火花;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讨论问题进行发言,不要离题太远。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对每位发言的同学,教师要从不同角度,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讨论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必然会出现观点分散的局面,讨论结束前,教师还要作为一名阐述者补充完善学生的观点,作为一名总结者,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性总结。引导学生讨论进行回顾,既有把正确的结论凸显出来,又要肯定学生讨论中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

篇7

关键词:课堂讨论;静思;合理指导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69-1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一名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教师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新课改已是进行得如火如荼。《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堂中应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不应再是教师“灌、抱、喂”的“保姆式”教学。一名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教师,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堂讨论应注重实效

在追求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艺术美的同时,要把“让学生学会什么”落到实处。“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仅是传授知识”。(吕叔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育只有建立在“教会学生学”的基础上,才算真正地找到了根,落到了实处。这就是语文课的“内容”,如果脱离了内容,任何鲜活的形式都只是哗众取宠而已。

“讨论”这一教学环节也是如此。讨论式教学是在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培养合作、学会创新。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锻炼,知识得到生成,而不是只有那些优秀的学生得到发展,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去思考,都在倾听,具有敢于和同学争执,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意识。

二、正确看待课堂讨论中的“静”

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一出现沉默现象就是自己的提问或组织教学有问题,未能激发学生的情趣,引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怀疑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实,这种认识是偏颇的。因为讨论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讨论的主体对外来的信息都要经历一个辨认、选择、加工、处理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产生认同或排斥,不断重组信息,形成新的“模块”。“静”其实并不可怕,它恰恰说明了学生对课堂、对问题的投入程度;如果教师不因此“诚惶诚恐”,反能适当地诱导、耐心地等待,必定会等来学生火山爆发般的激情。

笔者对此感受最深的是在教《社戏》一文时:“社戏精彩吗?”“不精彩!”“可是作者为何如此怀念社戏呢?”喧闹的课堂一下变得悄无声息,气氛也沉重起来了。学生或紧锁眉头,或闭目凝思。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王×豁地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作者可能是在怀念和小伙伴们自由自在的儿时生活吧。”他的回答仿佛引燃了蓄势待发的火种。学生们各抒己见,或支持,或补充。无疑,这一两分钟的沉默,给予了他们迸放思想之花的机会。

三、课堂讨论需要合理指导

讨论是课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模式,但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会变成“放羊式”的讨论,就容易失去方向,也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组织和调控。

首先是问题的选择。应避免“满堂议”,以精要为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设置讨论的问题。能在课堂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可以多角度多层次考虑的、一些综合性、开放性的或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等等,都适合安排课堂讨论。问题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其次是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把握。木桶里的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根,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桶理论)“五根手指三长两短”,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决不能容忍他们“随大流”、“吃大锅饭”,教师应明确讨论的方法和目的,让他们意识到“我”与他人,是平等的学习者;意识到“我”在讨论中,要积极参与,要虚心倾听,要分析思考他人的长处与不足。

篇8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为此老师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篇9

组织学生讨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学习互动形式,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是十分必要的。要使课堂讨论真正达到讨论实效,不流于形式,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怎样才能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谈谈我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确定讨论的主题,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什么样的学习内容适合学生采用讨论的方法学习呢?最佳的讨论主题应当是具备教育意义和价值的,应当选择那些学生既熟悉而又容易引发争议和不同见解的话题设置讨论题目。就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内容而言,应当具备以下特点:贴近于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而又缺乏深入认识的现象和内容;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并有讨论的学习意义。这样的话题,能引发学生发表感想和见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观念,或者有利于自省思维方式,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理念等。确立了讨论主题,还要精心设计讨论问题,引领学生参与讨论,教师设置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和激情。比如,在一次双主互动公开课上,杨老师围绕诚信主题,在陈述现实生活中因讲诚信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的案例的基础上,设置了一个讨论问题:“讲诚信吃亏吗?”让学生进行讨论。这一问题的设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讨论积极而热烈,并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使学生深切感悟到不讲诚信才吃亏,诚信是金的道理。

在常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讨论学习之所以会流于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讨论内容比较抽象,没有贴近学生的实际,不具备探讨的意义。甚至为安排讨论环节而讨论,把讨论当作形式主义、花架子。这样既不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也不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还可能脱离了教学主题,达不到实效。

二、确定讨论的组织形式,合理组合讨论小组成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教师必须重视讨论小组成员的组织结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特长、性格、知识水平、语言表述能力等情况。小组成员要做到合理搭配。性格内向的与外向搭配,优生与差生搭配,充分关注双差生的发展,小组组合要做到既优势互补,又相互合作,优生带动差生,互补互济,集思广益,智慧共享。另外,小组人数4――6人为最佳。每个讨论小组还必须选出一位学习积极负责的人担任组长,负责组织本组讨论,收集讨论成果,安排成员在组里或班上作汇报交流。教师要给每个讨论小组编上序号,或让学生给自己的小组取一个有趣的名字代表本组的名称。为避免讨论学习形式的单一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学习疲软现象,讨论可以在同桌之间进行,还可以前后两桌四人组合,或相同观点的同学为更详尽地论证自己的观点相互讨论等形式。但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一是要善于组织引导,使组织形式发挥最佳的功能;二是在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中,不宜采用过多的讨论活动形式,而要把讨论活动形式与其他学习活动形式交替使用,有机结合,形成学习活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链。从而保持每种活动形式的吸引力。还必须注意的是,不论选择哪一种组织形式,都必须把讨论的内容,讨论所需要的时间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否则讨论就容易流于形式。比如:一个简单的问题,在时间上只用两三分钟,同桌交流或前后桌交流一下就可以,但非要让学生分成大组进行讨论,这种所谓的讨论实际上是应付所谓评课标准的手段而已,根本不是为了落实学习效果。

三、确定恰当的讨论时间

讨论时间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讨论实效的优劣,是讨论成败的关键。时间太短或太长都不妥。恰当的讨论时间必须根据讨论内容和问题设置的大小、深浅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易程度而定。针对一些较大的问题,两三分钟强行让学生结束,这种“闪电式”的讨论,只是让学生以“快速小组形式”坐到一起的动作练习而已,久而久之,学生只是适应这一机械动作而已,使讨论流于形式,这是无效讨论。要使无效讨论变为有效讨论,必须使学生有时间充分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至少给每个学生一两分钟的发言时间,还有每个讨论小组充分交流的时间和教师总结评价时间,时间太长也不妥,特别是针对一些小问题,如果时间过长,一是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按时完成。二是使学生松懈、混乱,导致学生时间观念淡薄,使得学习随意性很强。因此,只有确定恰当的、合理的、紧凑的讨论时间,才能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实效。

四、注重教师在讨论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建立起师生沟通的绿色通道,才能营造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讨论是一种直接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活动形式。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角色,教师的参与角色、组织角色。在讨论中,教师积极参与,与学生平等对话,产生感情的共鸣,才能形成和谐有效的互动,教师切不可高高在上,成为旁观者,对学生的讨论置之不理,放任自流。对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讨论方向,避免讨论随意化或跑题现象。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巡视,要随时关注学生讨论的方向,及时纠正离开主题的讨论现象。同时要拓展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启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向更深层次迈进。

篇10

课堂讨论是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或学生与教师就教学内容通过说、听以及非言语的方式,互相交流,以期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Wilenetal认为,课堂讨论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有教育意义的、反思性的、结构化的团体交流。教师在组织小学英语课堂讨论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提出目的和明确主题

讨论不是无中心的对话,更不是海阔天空的闲扯,而是有目的的师生、生生交流。因此必须提出讨论的目的,并使讨论围绕目的。明确讨论的主题是有效组织课堂讨论的重要工作。适合的讨论主题应该具备以下条件。首先,主题是需要学生学习和理解掌握的重要内容。其次,主题是学生有兴趣讨论的。再次,主题是适合讨论的。适合讨论的主题既指讨论主题的难度适宜,不能太难;又指讨论主题能引起争议;还指讨论主题不含糊,有明确讨论的议题。为了确定适合小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讨论主题,教师既要研究小学英语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中精心?x择确定讨论主题;也要研究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学习潜力,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有能力参与讨论的讨论题。

2 创建适宜的讨论环境

课堂讨论环境是开展课堂讨论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是开展课堂讨论的背景。适宜的课堂讨论环境对促进课堂讨论卓有成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创设这种适宜的课堂讨论环境,教师可从下述方面着手:1、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学,除可进行全班讨论外,也可实施分组讨论。小组成员的多少取决于具体的教学任务。例如,小学英语课堂在组织英语词汇练习时,两人一组比较合适,两人一组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的机会。温斯坦认为,合理的小组成员人数应为4-5人,随着小组规模的增大,任务的计划,组织、实施以及分配发言机会、分享材料、达成一致意见的难度也就越大。2、采取适于讨论的座位模式。座位模式影响课堂教学、影响课堂中学生相互交流的形式和效果,这已为教育实践所证明。研究表明,如果小组成员彼此能够看见对方并能听到对方说话,那么他们就愿意与对方进行交流。为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交往,进行课堂讨论的座位模式最好是圆圈式的,或者是面对面的,才会便于所有小组成员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的愿望和动机,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讨论环境。因为是学生在讨论,他们的动机和意愿是讨论成败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讨论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讨论的动机。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只有40分钟,教师在利用这有限的课堂时间组织讨论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例如,小学生学习的习惯和策略并未完全形成,缺乏一定的自制能力差,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课堂“麻雀嘴”。老师一提出问题,学生便七嘴八舌的急着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在引导或统一要求的时候,学生突然说一两句意想不到的话的现象。对于这种看散架的课堂讨论,实际上是学生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表现之一,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成在讨论过程产生中师生,生生之间有意义的对话。

例如,在一堂观摩课中,教师讲解桃子和梨的单词读音时,很多学生混淆不清,当放桃子录音时,很多学生就为了到底是哪个单词在争论,整个课堂叽叽喳喳十分混乱,学生也因此分成了两派进行激烈的讨论。如果此时,教师为了整顿课堂秩序而制止了学生的讨论,那么会扼杀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此时教师也并没有遏制大家的讨论和猜测,而是在学生讨论分成两个派别的时候及时的公布了正确答案,这时说对的一派学生特别高兴,教师趁机引入对两个单词发音的比较和矫正,有效的帮助学生在讨论中调整两个单词的音准。在此案例中,教师选择解放学生的嘴巴,并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在进行讨论和学会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也懂得认真倾听别人谈话的重要性。

3 鼓励参与和专注

无论是全班讨论,还是小组讨论,重要的是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使都有发言的机会。小学生好胜心理较强,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喜欢争强好胜,教师在设计讨论的时候,以竞赛的形式出现,会激起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运用竞赛形式来组织课堂讨论。如:教师在讲课前,可以向学生宣布在课堂上要开展争夺“小星星”的竞赛活动,然后把全班同学按座位自然分成10个组,要求每组同学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时根据同学们的表现给小组加减小星星,下课时评出得到小星星最多的小组,每人授予一枚“大拇指”,这样不仅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而且还会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