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教学范文

时间:2023-04-11 18:5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课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术课教学

篇1

一、更新观念,确立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

初级中学的教学既要考虑到全体学生升学比率的共性基础,又要考虑各学科学习获取知识的延伸;既要考虑人才的培养,社会的需求,又要考虑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所以,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新课程改革下,我们既要正确地对待学生的美术学习,又要抓住素质教育不放,以人为本,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中乃至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永远具有品牌效应。根据我们初级中学现行的美术教学状况,课程结构应做必要的调整,我认为初级中学的美术教学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基础训练环节

2.审美教育环节

3.社会实践环节

二、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美术教师专业的发展

1.课程资源的开发

美术课程正处在战略性变革时期,课程资源开发成为新的切入点,凡是对学生艺术修养和对大自然的欣赏能力有提高作用的有效资源都应该进行开发。

2.课程资源开发可促进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发展

美术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必定会促进专业技能的发展。因为,介入课程资源开发以后,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素材和策略的挑战,让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从理论上讲,能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及整个学校的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准备,并且教得更好,也更为自信。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变革的过程,是帮助美术教师在课堂上构建现代艺术观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课程资源开发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要与学生协作,从而达到“打造精品,文化与美术双赢”的目标。

三、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学画先学做人,画品亦是人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在教学生学做人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要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内在兴趣。

篇2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为了提高美术教师的业务素质,在教学研究活动中,增添了一个新的课题——说课。什么是说课?我们认为,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在上课前向领导或者同行们阐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具体地说出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和对教材的处理,包括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采用,学法上的指导等方面的观点。说课是教师互相交流,共同切磋教学的一种好形式。它有利于推动美术教材教法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二、说课说什么

说课的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说教材。说教材主要从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材的编排体系上说对教材的理解。主要从以下三点去说: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什么,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以及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由是什么。

(2)说本节课教材在本课书或全册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教材的联系。

(3)怎样处理教材。处理教材要看下面两种情况进行处理:①教材内容的观点包括教材的例子与形势发展比较带有滞后性怎样进行处理。②为了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对教材内容在教学程序上怎样进行调整。说教材,实质上是分析教材,这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也是教师说课的重点内容。

(二)说教法。说教法就是说这一节课将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说明采用这些方法的理由和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在一堂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一种是最主要、最基本的。说教法时,首先说出这一节课选择哪一种方法为基本教法,理由是什么。其次说出在哪些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上将采用哪些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说学法是说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即学法指导。如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观察、写生、技法训练等方法。在一堂课中,不可能把所有的学习规律全都教给学生掌握,说课时,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说出其中一至两种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四)说教学手段。说教学手段就是说这一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哪些教学手段。例如教哪些内容需要挂图或实物展示、哪些内容用投影、挂范画等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要恰当地有机地使用,电化教学手段不是使用得越多就越好。说教学手段要根据学校教学设备条件的实际。

篇3

一、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在宽松愉快的环境里,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个性的发挥。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辅导者和合作者。以往为了维持好课堂纪律,我们常常要求孩子们坐端正,不许讲话。其实,太多的限制会使学生对教学失去兴致。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气氛,把威严放下,做孩子们的朋友,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我在上课时,常讲一些健康有趣的笑话作为开场白,尽量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老师教学的语言和方法要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给孩子们多些宽容和耐心,多些呵护和关爱,会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生作业时,我允许他们自由地组合,几个人一起讨论,在表现的方式和选择材料上也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在完成作业后,我让他们自己把作品贴到展示栏,给他们感受到美术课主要是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比较容易发挥个性特长。

二、为综合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拓展空间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它对发展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起到极大作用。我们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使各种学科知识相互渗透、交融、综合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音乐、文学、自然等学科引入美术课堂,不仅可以丰富美术课堂内容和知识,还能开阔学生视野。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知识的开端必须永远来自于感官。”美术是视觉艺术,我们要想学生轻松快捷地获取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直观教学原理,通过课件、实物等资料展示,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和区别各种物象的具体特征,通过直观感受发展认识。我在上课前常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为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参考资料。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到收集资料的方法,另一方面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这对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我还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网上下载相关的图片资料,作为制作课件的素材。在制作课件时,我考虑到加上适当的音乐,融合相关的知识,尽量使课堂知识容量大些,知识面广些,知识点多些。

三、采用积极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发展

篇4

关键词:高中美术 教学 思路

1.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高中美术课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其对提高孩子创造能力、想象力的巨大作用也得到了大家的承认。特别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美术课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成为了摆在教师面前最为迫切的课题。一方面,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学生们希望能够从高中美术的教学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高中美术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需求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需要学校、教师等方面给予关注和支持。

2.目前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学校观念还需转变

由于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美术课一直被当做是可有可无、课下放松的一门课程,而对其重视度不足。无论是学校在教师的选聘上,还是教师自身的努力上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即便是近年来随着大家对素质教育的逐渐重视,美术课的重要作用也得到认可的情况下,许多学校依然还抱着传统的观念,对高中美术课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着得过且过的观念,也导致了不少高中在美术教学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发生。

2.2教学方法单一,新科技手段效用发挥不好

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虽然采用了许多新的教材,如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美术相关教材,同时也使用了如电脑、投影仪等较为先进的教学工具做一辅助,但从实际的情况看,往往在教学时,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对新科技手段的利用远未达到其最大效能。课堂上,依然是教师主讲、学生主听,一面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另一方面是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而对科技手段的使用,也仅仅停留在图片的阶段,没有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2.3教学内容固定在教材上,一成不变

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依然照搬照抄教材的内容,既没有对教材原有的内容做一延伸扩展,也没有将目前国内外最新最流行的美术形式和作品介绍给学生。而就高中生自身而言,其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高峰期,对外界的事物具有巨大的好奇心,愿意接受、渴望接受新鲜的事物,而一味的照图索骥使的教学,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其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们对美术课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2.4教师素质还有待提高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具有决定性的,因此无论是学校在选配教师的环节,还是教师自我能力提高的环节都应当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美术发展情况缺乏了解,特别是对美术发展的现状缺乏必要的研究,只能够照本宣科;对网络、媒体等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的理解和使用不规范,对新课改的要求理解不透彻,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3.提高高中美术课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3.1转变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

学校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要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对学生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积极为学生创造美术学习的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的从美术教学中吸收营养,促进自身的全面提高。要为美术课教学准备必要的教学条件,为教学选配优秀的教师人员,积极为教师自身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确保教师能够安心、尽心的为教学工作服务。

3.2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特别是对于美术课而言,其教学内容的本身就具有争论的基础,能够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自身从教学的领导者,变为组织者,通过采取讨论、演讲等方式,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同时要注重对网络、计算机等新技术的使用,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从而提高教学环境,增加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提升教学质量。

3.3拓展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内涵

不能死板硬套教材内容,而是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丰富。如在高中美术《美术鉴赏》上册课本中的第二课《图像与眼睛》中,不仅仅要对课本内容有所介绍,更要有目的性的将现实美术作品以及新的美术方式引入到教材中,如3D画等形式,其能够极大的丰富人们的思维,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⒈王娟.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09⑼

⒉现代美术教育研究所.美术鉴赏[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

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B-

0090-01

在某知名网站进行的一项“动漫对青少年的影响”的网络调查活动中,80%的调查对象都表示对动漫有浓厚的兴趣,其中有56.4%的被调查者在回答“你热衷于动漫吗”时,回答“是”。由此可见,动漫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青少年的至爱。动漫其实是源于美术的一个分支,美术教师如果能将深受学生喜爱的动漫适当引入课堂教学,不仅会使美术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而且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现笔者谈谈在美术课中结合动漫进行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将动漫元素引入“欣赏·评述”课,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

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把动漫引入美术课堂教学便是其中的一种。

1.调动学生感受美的兴趣

“欣赏·评述”课堂教学中的绘画作品往往是静态的,上课时间长了,难免会削弱学生的欣赏兴趣,这个时候可以巧妙地插入与所欣赏作品密切相关的动画,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欣赏绘画作品的兴趣,让学生在欣赏绘画作品的过程中更直观地了解作品的特色,进而为教师深入讲解分析作品做好铺垫。

2.丰富学生感受美的内容

教师还可以通过动漫进行多种类的展示,让学生通过欣赏单线平涂、剪纸、水墨、黏土等特点各异的动画,获得不同的美感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动画配音、配乐,使学生的感觉变得更细腻,情感变得更丰富,从而增强学生的感受力和艺术鉴赏力。

二、将动漫元素引入“造型·表现”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观察是视觉艺术最基础的活动,是绘画训练的起点。学会观察对提高学生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动漫运用同一形象表现故事情节,随着故事的发展,动漫形象的表情、动作、服饰等诸多细节都会发生变化,学生要想更好地读懂内容,必须能观察出这些细节的变化。在“造型·表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以动漫形象为对象,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以《关注你、我、他》这一课为例,教师出示一些同一动漫形象的不同图片,如一只熊的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要求学生辨认这些表情变化,并仔细观察图片,说出这些表情的变化是如何表达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观察到原来动漫形象面部特征和表情变化是通过五官的形状、位置、角度的变化引起的。

绘画由特殊的语言——美术语言构成,而美术语言主要由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机理等视觉语汇组成。美术语言与文学语言不同,大多没有准确的定义,较难理解(如:一条水平线能给人开阔、平静的感觉)。而动漫是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由丰富的美术表现语言构成的,正好为学生理解美术搭建了语言的平台。以苏教版第14册《线的魅力》这一课为例,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感受到表现语言——线的艺术特点及艺术效果。面对“直线给人果断、明确、理性、坚定的感受,有男性刚强的品质,曲线给人以软、柔和、优雅的感受,富有女性的特征”的“感受式”概念,笔者分别借助动漫形象“变形金刚”和“美羊羊”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比较这两个动漫形象,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要表现“变形金刚”这个刚强的形象必须用直线表现,而用曲线就会变得柔弱,随之总结出直线的品质。同样,学生也从“美羊羊”的形象推断出曲线的品质。在此基础上,笔者再加以补充说明,让学生既可运用掌握的表现语言的特性去分析其他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运用这些表现语言。

三、将动漫元素引入“设计·应用”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设计·应用”类美术课型要求学生能够用表现独特的创意,富有想象力地设计与制作作品。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呢?把动漫元素引进教学是可行的方法。从早期会直立行走的“米老鼠”,会变形的“变形金刚”,到现在“柯南”“小樱”手中的神奇道具,半人半兽的“犬夜叉”,人模人样的“慢羊羊”,动漫从故事内容到人物造型,都是丰富的想象力的产物。而这些学生喜爱的动漫作品,对学生产生不小的影响。从学生创造的作品中,笔者就能看到不少动漫的影子。以《体积与空间中的生命》这一课为例,有的学生的泥塑作品将人类的手塑造成兽爪,有的甚至在人的头上加上了犄角,有的给猪戴上了眼镜和围巾。这表明,学生摆脱了现实的束缚,想象力得以培养。

篇6

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基础上,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通过美术教学,促使学生逐步感受生活中的美,认识生活中的美,理解生活中的美,自发地表现、创造理想中的美。文章从五个方面探讨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

一、促形成――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美术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行为。即不必再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内容赶教学进度,而忽视或完全抛弃“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可把美术课程内容分成几个不同层次,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使具有不同潜质的学生在美术教学中都获得相应的发展。要引导学生在美术课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能够主动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美术是以视觉为中心、以追求美为特征的学科”,这种特殊的性质决定美术课程本身必须包含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脑力因素与体力因素,即通过自身建立视觉意识和增加视觉文化的含量来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要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要使这个理念得以落实,美术教师就必须在美术教学中付诸行动,实施有意义的教学行为。比如,在美术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列举生活中存在的真善美和假丑恶现象,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巧激发――让学生具有学习美术的兴趣

很多教师都认为,“小三科”课程中学生不缺乏学习兴趣,因为“小三科”既不像枯燥的语数外,又不像难懂的理化生,更不像难记的政史地,其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这种趣味性是很短暂的。一旦这种短暂的趣味性消失,引来的便是闲散无聊。美术课不统考,不决定升学率,因而有些师生也不重视,更使一些美术课堂失去活力。若不想这种结果发生,那么美术教师就要在教学形式和方式上下功夫。其实,带学生走出教室发现生活中的美,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因此,要给学生提供“让他们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能够通过热爱生活中的美去主动表现生活中的美”的园地。作为美术教师,一是在充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带学生去野外或城市公园写生、采风,让学生带着兴趣和任务出去,带着收获和作业回来;二是带学生去看画展,看名师现场作画,让学生身临其境。甘肃省通渭县有“书画之乡”之美称,榜罗镇是红色旅游胜地,常有书画名家来这里交流,有着得天独厚的美术资源。伴随着这些学习行为和学习实践,学生主动去寻找生活中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接触生活中的美,触碰他们的“兴趣点”。

三、会思考――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先于文化而存在。在《美术概论》中,范梦老师曾说:“艺术,属于文化的范畴。人类是因为有了艺术,才有了文明,进而有了文化。”美术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不仅与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更与人类文明和文化有密切的联系。由此应该知道,美术学习绝不仅是“术”的学习,它更是一种特殊的对文化的学习。通过这种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人的情感和价值观存在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这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所具有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祖国、对民族优秀美术作品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欣赏名画,让学生在了解绘画作品的特点、了解创作的社会背景的同时,试着通过与作品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体会作者对祖国、对人民、对本民族的热爱之情。

四、重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不是某一个人独有的灵感,它是通过后天培养得来的。在美术课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个体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独特性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在美术学习与实践中,要重视让学生体验创新思维的成果所带来的喜悦,引导学生在具体学习和探究中寻找美术与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其个人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篇7

近年来,随着高校美术专业扩招,许多美术基础比较扎实的,成绩理想的、又对美术有更高追求的学生被高校录取了。而进入到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美术素养稍好一些,但是又无法达到升入大学的就读的标准,需要在中职学校就读得到提升后,还是要坚持选择升到理想的大学去继续深造的学生。另一种情况是美术素养欠缺比较多,自己也知道再如何努力也与大学无缘,便想通过到中职学校的学习生活提高实战能力,以便就业的学生。这就决定了中职美术课程的基本定位:不是为了给高考生搭建一个理想的平台,也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美术家;而是要为想升到大学里学习的学生搭建一个的平台,要为毕业后选择就业的学生寻找出路。因此,中职美术课教学一定要理论与实战相结合。

二、“理实一体”教学在美术课上的应用

“理实一体”教学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户外,甚至可以在任何的一个场所,比如展览馆、画室、教室、家、校园、景区、街头等等地方,都可以成为美术教学的理想场所。只要教师用心组织、设计、安排,都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理实一体”在导入新课教学中的应用

美术教学因为学科本身的固有特点,决定了其无法以一种纯理论的教学方法从始至终,无论学习多少理论,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去亲自实践,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因此,即使是在课堂教学中,身为美术教师也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

比如,在进行“人物素描”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人物素描有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教师可以在导入新课环节花些小心思,让学生充分感受人物素描的独特魅力。将偷拍的本班学生的照片(远景、近景、头部特、脸部特写、眼睛特写、鼻子特写)与老师照着这些照片的素描进行对照;学生通过看片子,便会发出阵阵惊叹,学生甚至会叹服于他们的老师不是只会站着讲课的“理论家”,而是可以把美术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干家”。尤其是通过鼻子、眼睛特写认同学环节,当他们准确无误地认出是谁时,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人物素描课,见识了这一表现手法的神奇。虽然仅仅是黑白的单调色彩,却可以描绘出多彩的世界,细致入微。带着这样的热度进入新课教学,边演示边讲解,边带着学生实践,学生的学习热情非旦不减反而高涨,教学效果也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远比通过提问一些与本节美术课有关的美术理论知识导入新课,教学效果要好很好。

(二)“理实一体”在新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美术新课教学环节同,“理实一体”教学的应用就很容易实现。比如,在进行“人物肖像素描”教学时。边示范边讲解,从构思、构图到轮廓再到深入刻画与调整。讲清楚应该怎么做,杜绝怎么做,更要示范给学生看,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在讲构思、构图时要让学生注意所画的对象的职业、年龄、气质甚至是爱好,在画面布局时,一定要注意人物位置是否合适,尤其是人物前方的空间要大一些,避免过于饱满,呈现压迫感。而讲到轮廓时,一定注意抓住头部基本形、五官位置、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头与肩的关系。教给学生如何运用辅助线帮助确定位置。在抓外形时要狠抓特征,要画得像。外形初见端倪,形象便自然是呼之欲出。

当轮廓画完之后,要画上五官,这时一定要边画边强调,中轴线要恰到好处地运用,除非是绝对正面的肖像之外,中轴线根据头的动态呈孤线,而不是直线。老师边讲边示范,同时还要适时地到学生中间巡视检查并加以指点。很多同学画稍侧的角度,头总是扭不过去,要告诉学生哪里出了问题。五官位置的比例可以用传统的“三庭五眼”画法,但是一定要注意不同人的不同特征,有个别人五官的比例会有所偏差,而这偏差恰恰是其个人的最突出的特征,要表现这一特征时,就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修正,从而画出人与人的千差万别。

(三)“理实一体”在课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做任何事,都不能停止于“听”、“看”,而是要“践”、“练”。美术教学也是如此。

在学习一段时间的人物肖像素描后,学生的课外实践便要紧锣密鼓地展开,也好趁热打铁。为了使实践课的效果明显一些,实践课的内容范围不亦过于宽泛。可以多实践几次,每一次只侧重于某个方向。

比如,可以?戎赜谌宋锏难劬ΑT谌醚?生走上闹市区去实践之前,先与学生一起做些准备工作,回顾画好眉毛、眼窝、眼角、眼皮,甚至是上下眼睑的要点是什么。要重点强调:画眉毛要注意眼窝上下凹处的骨点和通过颞骨处凸的转折所呈现的眉深眉淡;画上眼皮和下眼睑一定要注意区别对待,上眼皮较下眼睑要更重,其厚度上也大不相同,并且上眼皮上的眼睫毛相比较而言要更深,阴影投射在眼球上的细节也留意。下眼睑受光相对要好,要表现得稍明亮一些。总之,在画眼睛细节时,从最凸处的主明总开始,带动次明部,还要注意整个眼轮匝肌周围的关系。在强调上面的注意事项后,强调出行安全。便可以带领学生走上街头,免费为行人画肖像。让学生亲自去观察不同行人的不同眼神,有喜悦、愤怒、悲伤,有忧郁、哀怨、惆怅,一定要抓住眼神里的内容。为了能把不同的眼睛里的内容瞬间抓住并通过素描的手法表达到位,可以先借助手机抓拍下来,然后再参考照片进行创作。

篇8

一、现代视觉计算机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优势

(一)通过视觉教学手段,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为教学快捷地提供课题所需的各类信息,使课堂的信息量增加,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欣赏需求。如在课前编辑好课件,教学中就能将课题的知识点、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图像、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引人入胜的音乐和身临其境的影像等信息瞬间展现在学生面前,给教师和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欣赏、感受、讨论、分析作品的美。在教学时重点分析每一位作者一、二幅作品后,通过视觉技术手段让学生较多地、系统地、连续地、反复地欣赏他们的代表作品(包括教材上因篇幅限制而没有介绍的优秀作品)。这样,在一节课中能比较轻松地让学生多欣赏三十余幅作品,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提供了充分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的机会和空间。

(二)视觉技术能为美术欣赏课创设理想的视觉条件和环境,能营造出美的氛围,引起学生美的情绪反应,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传统方式的教学中,由于教材图片印刷质量不高,画幅太小,在欣赏时视觉效果较差。而用现代视觉技术展示的作品为数字化图像,画面精真,可以展示全图,又能作局部放大动画演变欣赏,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认识到作者的画风是受传统细密画的影响以及油画所具有写实表现力的特点。

(三)视觉技术教学有视觉上的优势,它将听觉艺术(音乐)融入到美术欣赏中来,使美术与音乐、影像、文字完美结合,创设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在欣赏过程中达到共鸣,在轻松的气氛中得到美的享受。例如我们在欣赏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时,教师备课时将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应用视觉软件配上《伏尔加船夫曲》。在欣赏时,《伏尔加船夫曲》音乐与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融为一体,这样使学生很快进入审美心境,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体会纤夫们的艰辛,产生审美同情,最终使美术欣赏课达到让学生触景生情的效果。

(四)运用视觉技术强大的交互功能和多种图像处理软件,使欣赏教学活动更富于交流性、研究性、联想性和创见性,让学生在对作品分析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和进行创造性的欣赏。在对美术作品进行构图分析教学时,可运用各种图形软件对作品画面进行分析。如画笔工具能在作品的画面上进行勾画,帮助学生理性地分析构图特点;图像处理软件将作品各个物像分离后再进行随意组合,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作品构图的规律。

(五)视觉技术能为美术欣赏课提供大量的开放性的信息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美术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必将拓展到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领域,美术欣赏的教学也不会例外。

二、运用现代视觉技术,要求学生参与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篇9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当运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儿童喜欢多种形式的游戏,教师可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如我在上《魔幻的颜色》一课时,让孩子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感到要用一般的抽象的讲话,孩子们是很难接受的。于是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试管内,再拿三个空试管,一齐放在试管架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彩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试管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试管内一晃动立刻变成间色时,学生边拍手边喊出声来。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形式较为新颖,孩子们象看魔术一样看老师演示,兴趣很浓。让学生做实验,“红色+黄色”会成为什么色,“红色+蓝色”会成为什么色,“蓝色+黄色”会成为什么色,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学生又学会调色方法,效果很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绘画艺术。

二、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教学是教和学的活动的统一体。教学方法既包含教师的教法,又包含学生的学法。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是实现从教到学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应有系统地把学法指导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愿望也有能力参与学习,进行创造。因此,应加强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观察能力的培养,敏锐的视觉感受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很多学生认识不到这一点,因此在作画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忙于涂抹自己的画面,画的多看的少,这时教师就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步骤,分层次地仔细观察,并说出绘画对角的结构、颜色、明暗等规律性的绘画因素,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以提高学生敏锐的感觉事物的能力。学生在绘画中观察比较自然和具体对象后,思维就有素材,接着以自身体验进行绘画就水到渠成。如《校园里的花》一课,先让学生看看校园里各式各样的花,再看看画家笔下的花,最后看看以前小朋友画的作品。进行比较,感知画面的处理、提炼,创作作品。

2.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想象是创作的源泉” 世界上许多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绘画教学中,我们可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拓展想象空间,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间创设一种“ 不协调” ,使学生在探索的乐趣中寻求知识,培养想象力。引导学生在基于绘画主体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合理地想象,充分发挥小学生富于幻想的天性,要用儿童的语言,天真烂漫地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尽管每个人最后得出的结果不同,作品的风格、表现手法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就应该给予肯定的鼓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大人国与小人国》一课,教师可有意识的讲述关于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童话故事,把学生的思维越迁越宽,让他们仿佛进入了想象中的大人国与小人国的共同游戏,学生进入情境后,就会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动手操作是小学美术学科体现得最为充分的一个方面,尤其在手工粘贴画中,它要求学生手脑并用、画、剪、粘贴缺一不可,充分调动了学生全部的注意力,使他们始终在注意、好奇、自信及对成功的期望中进行。如《灵巧的手》一课,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将各种材料运用剪、折、贴、卷、插等制作方法加工成各种画面,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因此,它也是训练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一个有效手段。

三、注意渗透德育

篇10

现行的中学美术教材主要是针对城市孩子而编写的,不能完全适合农村中学教学使用;而老师自身的素养也很难和教材相匹配,当然教师的不足可以创造条件通过进修提高。鉴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我觉得教师应该不拘泥于现有的教材,尽量发挥自身的艺术专长,努力去探索适合当地条件的、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我一直在这方面做着尝试和探索。在这里写出来,和同行交流,一起探索农村美术教育的科学之路。

中学美术课的教学目的是以美育人,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提供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教学材料,可能会超过教材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我的具体做法是多画“下水画”来展示自己的艺术专长。

虽然广大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没有城市教师的高,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在美术方面都会有自己的强项,把自己的强项变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也只有自己的强项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比如,擅长画山水画的老师就多教学生画山水画;擅长画花鸟画的老师就多教学生画花鸟画,擅长画人物画的老师就多教学生画人物画;擅长画装饰、图案、雕刻、工笔、写意画的,就把相应的特长展示给学生,要是条件允许就毫不保留地教给学生。因为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中都渗透着美育知识,只要为师者有值得学生学习的长处,在教学中很好的利用专长,我觉得教学定会取得成效的。此外,各地都有当地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作为美术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弘扬、传承这一艺术,如剪纸、农民画、泥塑、陶艺、烙画等。因此要不断地向民间艺人去学习,结合自己的理论,不断地探索实践,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创作技艺,并把这样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并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培养后继之人。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提倡教师写“下水文”,同样,在美术教学中,更应该鼓励教师多画“下水画”。我在这方面就一直坚持尝试的,效果非常好。作为美术教师,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对美术很是有兴趣,也许毕业参加了工作,兴趣也没减,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变长,当生活的琐事、工作的压力、收入的捉襟见肘出现时,自己的美术创作兴趣就慢慢淡化了,慢慢失去了激情和兴趣,甚至数年都不动笔了,对美术产生了倦怠,戏谑为“审美疲劳”。也许更多的老师不是美术专业毕业,而是半路出家,在这方面的素养差距就更大了。我的看法是,无论是专业院校毕业的老师,还是半道出家的“土八路”,都要勤奋起来,积极进行自己的创作。教育很注重“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不经意的行为会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触动很大,也许他们会就此立下宏志,也许会唤醒他们潜藏很深的浓浓的美学兴趣。

在这方面毫不谦虚地说,我做得还可以,一直没有停过笔,坚持写生、画画,我喜欢外出旅游,看到能打动我的人和事,我都要记下来写成文章,美的风景都要画下来,回来后作为创作的素材,我喜欢山水和花鸟画,我也坚持这方面题材绘画的创作,另外我还掌握了木板烙画这一民间艺术的创作技艺。我坚持了数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十多年的美术创作,我也积存了数百幅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都成了我上课的道具,为我美术课的开展作了不小的贡献。

每次上美术课,同学们神采飞扬,似乎要穿透我手中包裹作品的纸壁,以便先睹为快,每当我展开作品让同学们欣赏时, 赞叹声不绝于耳,不亚于追星族初见自己心中的偶像时所表现出来的欣喜之情,然而学生快乐,我也快乐。套用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文笔:学生乐而不知老师之乐其乐也,课上能同其乐,课后能述以文者,老师也。

接下来,我介绍作品的创作过程,属于什么范畴,用了什么材料,用了哪些颜色,色彩是如何调和搭配的,整个创作流程,表现什么主题。同学们听得特别专注,再结合课本内容,适当的理论一番。同学们为美而感动,得到了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净化了灵魂,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活了创作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