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09 07:5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和谐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和谐教育”思想在古今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我国的文化典籍《易经》谈到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是,天道与人道必须是和谐统一的。孔子把和谐教育的思想具体化,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知,仁,勇”三达之圣人。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过程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
长期以来,职教存在着重理论忽视人的倾向。而我校倡导实践和探索的“和谐教育”理念,实现学生“升学有希望,就业有门路,生存有基础”的办学目标,我校在扩规模,上硬件完善基建的同时,充实新教育理念,在学校管理、教育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初步形成以“和谐发展”为学校理念,以抓“教师教学管理”、“学生行为规范”为平台,以“打造特色艺术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我校独特的办学特色。
一、团结、高效团队的组建——和谐管理
学校领导集体明确管理目标: 1、由教育行政型向学习型过渡,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 ,校领导从学校实际出发,向全体教职工提出和谐发展的目标。2、致力于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和谐氛围。3、对办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达到办学条件与教育效果的和谐。
我校探索和实践的做法是:1、推行以科学、合理的制度管理教师。坚持“用制度管好人,用好的制度管人”的工作思路。按教师的职责分工,从职业道德修养、业务素质、教育教学常规、工作量、教育教学成绩、加分奖励等几方面进行考核,建立一套完整的规范化的教师管理制度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2、以真情感染关爱教职工,践行“管理加服务”的人本化管理理念,及时解决教职工生活困难。3、设立了教职工代表会、工会、校务公开监督小组等多个群众团体组织,充分保障全体教职工对学校行政事务的知情权、发言权和参与权。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谐发展
学校的事业要兴旺发展、要充满活力与生机,关键在教师。 在新教育理念下,我们力求学校管理不断走向人本、走向能本、走向校本。在事业上,以引导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为基点,给位置,搭台子。在工作上,我们锻炼、培养、重用青年教师。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长处,最大努力为教师创造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
1、塑造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教师只有敬业爱岗,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才能有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才能甘为教育事业奉献。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师,用高尚的文化生活陶冶教师,用榜样来激励教师。
2、引导教师不断地学习。我们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教师的培训计划。积极参加三项主题活动、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机制。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更新知识结构,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
3、引导教师进行扎实的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把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创造者”。
我们提出变“要我搞科研”为“我要搞科研”,科研必须紧密地与日常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三、融洽、真诚的师生关系——和谐育人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大家的工作热情和潜能得到发挥,性情和灵魂得以升华,又能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职业学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内容是:
1、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能。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提倡多样创新、灵活多变,追求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体现教学的民主。
2、学校和教师要创造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学习环境。师生不单纯是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师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建立以“爱”为起点的理解和信任。建立心灵沟通的桥梁,对学生尊重、认同和信任,可促使学生学习、情感、是非辨析能力的提高。
4、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学生视老师为朋友,才会毫无保留地将心灵大门向老师敞开,真心的接受老师的教导和要求。
四、打造高效课堂——和谐施教
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教育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情境的创设等方面来调控教育的节奏,不断提高“教”与“学”和谐的水平和层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谐的课堂实施要求达到这样几点:
1 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是保证课堂教学任务得以完成的前提。
2 师生互相理解、真诚交流。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才真正实现着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师生之间人格平等,彼此尊重爱护;教师公平、公正地对待、评价和激励学生。
3优化教学方法,突出多样性。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4 优化教学手段,突出先进性。特别是在聋校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在每个班级安装了电脑主机、闭路电视等,多种电教手段在教学中普遍运用,使教学结构得到优化,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五、校企合作共同发展——和谐共赢
校企合作,互利共赢,是中职教育发展的最大特色和必由之路。
其核心是双向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双赢合作。通过校企合作:1、有利于完善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2、有利于加强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3、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形成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合作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无缝对接”,学校根据企业的用人计划和标准,为用人单位“量身订做”使用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去能“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
六、创建和谐的育人氛围——和谐环境
学校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营造“人文和谐”的教育环境。制定了“规范—特色—品牌”三步走的发展蓝图,组建学生会、文明监督岗、校园广播站、贫困生助学等活动,教育学生学会关爱、宽容、感恩、自律。积极创建学生社团,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成立阳光杂技艺术团,书画、美工特长班,服装设计班,舞蹈特长班、心理社团、体育运动队等11个社团,发挥了学生个性特长,实现了学生“升学有希望,就业有门路,生存有基础”的办学目标,为残疾孩子走向社会开辟了一条就业生存之路。
七、和谐教育质量观
篇2
一、不和谐的裹现
1 教育改革表述上的矛盾。“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个提法在理论上是混乱的,是个假命题;在实践上也是无益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不是一对矛盾,应试能力本身也是一种素质,而我们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 教育培养目标上的矛盾。我们现有的教育,更多的是知识教育,比较缺乏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即使做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把它抽象化为知识教育。其实,二者是不同的教育形态,前者是做外在的知识,后者是做人本身。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不能牺牲任何一个学生的教育。更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有些教师在知识教育上都很有一套。但在思想品德教育上都没有受过基本训练,处理方法简单。水平比较低。
3 教育者在适应和对待受教育者上的矛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个性全面发展的人,应当:第一,是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的创造者;第二,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享用者;第三,是有道德和文化素养的人,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鉴赏者和细心的保护者;第四,是积极的社会活动者、公民;最后,是树立于崇高道德基础之上的新家庭的建立者”。今天的孩子生活在改革开放的信息时代,他们的价值观与长辈有重大差异。由于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会遇到特殊的问题。例如“底线依赖”(孩子在生存的最后底线上有依赖心理,相信父母会帮他们解决问题)、“零风险心理”(父母在孩子的成长阶段不敢冒任何风险),等等。我们的教师和家长与今天的孩子们存在一个“人格鸿沟”,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髂要有一次“转身”动作。家长除了会批评、训斥、盲教,更要学会鼓励、表扬、身教;教师除了会教书,应该有更广的知识面和能力。更善于组织活动,更有人格魅力,否则,孩子们可能会不喜欢、不配合他们,甚至拒绝他们。
4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矛盾。教育公平是教育应有的价值取向。但现在教育资源分配还有些不公,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分配、师资配备等方面。教育的东西差距、城乡差别还很大,这与我们的和谐社会显得很不协调。
二、和谐的呼唤
1 教育体制和谐。教育体制的和谐,是教育和谐的决定因素。解决教育体制问题,应切实做到以人为本。首先要使体制的实施能把教育与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受教育者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调动起在广大农村从事了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教师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奠基人,而现阶段又是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收入较低,囊中羞涩。在教育部门是急需拯救的群体。只有使教育体制着眼于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着眼于施教者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提高教育质量上,达成人心所向,安居乐业,和谐体制。才能使教育走向成功。
2 教育管理和谐。我国教育管理的特点是分级制,由于管理部门分类众多,因此学校的上级管理机构之间应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教育管理措施应符合教育教学实际,不好高骛远、不搞一刀切、不捕形式主义,一定要务实。在基层工作的校长和教师最深的体会是:工作压力大(学生安全上怕吃官司;教学工作上怕被钻空子;教学成绩上怕失面子)。工作头绪多,开展活动多,应付检查多。每个对口部门都有工作指标,都必须按要求完成。有的是重复性的、形式主义的,面对这样的管理,基层学校无可奈何。只有教育管理的和谐,才能使学校的管理和谐,人事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各学科教学和谐,各项活动和谐。
3 教育环境和谐。教育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环境要受到社会其它环境的制约。所以教育的和谐必须是教育内部与教育外部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要靠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要与各种社会环境构成和谐的氛围。学校是育人的摇篮,要完善学校这一最关键的育人环境的和谐,必须要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使学校呈现师德好、教风优、学风浓、班风正、讲文明、讲礼仪、讲纪律的良好的和谐气氛。
4 教与学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首先是师生关系的和谐,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和谐教育在具体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主张在教育教学内容上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反对传统教育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少体育、缺美育和劳动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倡导平等开放的新型师生关系,反对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至上、教师即权威的旧师生关系;在教学管理上提倡人文管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合理要求,把学生作为一个完全发展着的“主体人”来看待,反对把学生当做机器,忽视学生独立尊严和人格的行政性管理模式。其次。教与学的和谐秘现在刨设和谐的育人环境。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再次。教与学的和谐要构建和谐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味快乐,只有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才能使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篇3
《大教学论》的主导思想就是和谐教育的思想,即热切期望所有的人都能受到完善的教育,使之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该书强调,“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人在身心各方面都存在着和谐发展的因素,教育就是要使这种因素真正得以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从知识、道德、身体和艺术等方面去全面发展人,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夸美纽斯提出,要通过教育给“一切人”以“一切事物”的知识,使其“知道自己并知万物”;借助于教育使人的“心理变高贵”,从而能够“管束万物和自己”;借助于教育使人“饮食有节制,身体有运动”,并能很好安排工作和休息,保持健康精壮,从而延长生命,求取更多知识。只有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和谐的、全面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才真正算是得到实现了。
《大教学论》还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夸美纽斯提出,“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就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彻底”的艺术。课堂,则应是“快乐的场所”一一为什么能成为“快乐的场所”呢?我想,那就是因为贯穿了“和谐教育”的思想。
可见,教育应是和谐的艺术,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一种理论,也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夸美纽斯的和谐教育思想对指导新课程改革,实现“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充分地认识到,和谐教育既指和谐的教育;又指以和谐的方法进行的教育;也指为了人的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教育。和谐教育既是通过调控教育中诸种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受教育者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以取得最大效益的教育活动;又是以人的自身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篇4
关键词:音乐教育想象创造和谐发展
当今时代,是经济、文化、知识、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创新的时代。它要求文化教育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知识结构,都必须适应现代化的和谐需求。而音乐教育作为大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构建和谐的综合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意义。因此,音乐教育以其所具有的生命力、创造力、文化力等特殊的艺术魅力,成为全社会乃至教育界关注和探讨的热门议题。
一、音乐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它的基本手段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音响结构形式。根据我国古代文献《乐记》中所写:“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也就是说,人类凭借自己理解声音的能力创造出了音乐。音乐的历史就是人类观念发展变化的历史。音乐是最原始的艺术,却也是最高级的艺术。
音乐作为人类最高层次的精神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具有多层次、多形式、多维特征的音响世界,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法国教育家普郎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的‘重塑’,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包括教和育两个基本方面,音乐教育是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共为主体,以教育资源为客体所进行的主体之间和主客体之间的,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为目标的社会实践。而这种能力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长期以来,音乐与教育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相互渗透和有机联系的整体。音乐教育不是要将艺术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一种促进人类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工具。因为,音乐这一语言是人类所共有的,它可以使具有不同表达方式的各个民族,以一种通用的方式进行交流,拉近人类心灵的距离。
音乐教育,小之影响于个人身心,大之关系到民族性情。应该说,音乐是心灵之声,人们学说话、学唱歌、学走路几乎同步,和谐的人生本来就是音乐艺术自然相随相伴的一体。音乐教育没有永恒的形式,也没有永恒不变的法则。在人类文明的漫漫长河中,音乐记录、传递着不尽的喜怒哀乐、兴败荣衰,作为一种从古至今的生命信息,折射出人生的无穷奥秘,并直接作用于心灵的实质,抒发人类的情感和情绪,感动人心,唤起共鸣。就像《史记·乐书》中所言:“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音乐教育即通过对音乐的感受,引导教育学生走进音乐、认识音乐、融入音乐,让音乐教育成为“完成人格,止于至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音乐教育具有丰富的创造力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在现实生活中的美需要发现的慧眼,而我们的音乐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音乐的发现,总是充满了魅力和憧憬,伴随着惊喜与激动。因为,有发现才会有“激情的燃烧”,才能激发人类生存的意义,才能产生创造生活的原动力。
音乐教育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地发挥。音乐以它特有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决定了音乐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音乐作品中的一个主题可能从不同的音乐角度被探索、改变和揭示出来,从单个音到和弦,从单声部到多声部,从浅显的旋律线条到多声部的织体,以其最直接的方式表现并触动人的内心世界,让人们在音乐天地里自由自在地思考世界。
音乐中的形象思维无疑给学生提供了想象力和洞察力的空间,音乐的思维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音乐教育中的音乐作品,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来的,其中包括旋律、节奏和调式、曲式、和声、复调等要素,这些音乐语言可以丰富学生们的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给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黑格尔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创造需要想象,想象又是创造的前提,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应该讲,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也是一门开启学生创造能力的艺术。和谐的乐曲对于人是一种愉悦身心、表达情感、促进智力发展的力量。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充分挖掘音乐内涵,创设情境兴趣,渲染课堂气氛,如通过贝多芬创作的升c小调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演绎包含精巧的结构与美妙的钢琴性效果的充实的音乐内容。在演奏中流露出优美动听的旋律,拨动音乐与学生的生理、心理相互融合交流的心弦,让学生感知音响的力度、速度、音色、旋律等,经历迁移联想,产生出不同的自由幻想和情感体验,从而,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
三、音乐教育具有张扬的文化力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音乐在人类社会中有着深层的根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音乐能满足人精神上的需要,这也是人类喜欢音乐的根本原因。但是,虽然音乐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可它却不能自身单独存在。音乐的存在价值必须有赖于它为之服务的更大的生命体。马克思曾经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音乐就其本质而言,与其他艺术一样,总是特定文化的产物。音乐作为人类创造的文化现象之一,其最本源的动力正是文化力。文化是一个活的具有无限生命力和生发力的根,音乐教育犹如她所孕育的一朵美丽的鲜花。但是,鲜花要想永远保持其魅力,就需要不断地获得知识的滋润和培育。确切地讲,无论是单纯化的声乐,多元化的音乐,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仅有1234567七个音符,好比绘画中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色彩,但是要想学好,真正懂得和领会其中的音乐文化内涵,远非一蹴而就了。正如匈牙利音乐教育家左尔坦·柯达伊所说:“音乐是不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的精神食粮,得不到它的人只能生活在精神的贫血症中,没有音乐就没有健全的精神生活。”而文化力既能够激活音乐的美感,改变人的认知内容、感觉结构和评价态度,又能够开掘人的感受深度和直接性,使人的心灵与艺术形式形成同构,发生共鸣。例如,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它使人感受到一种不可言喻的感动震撼和信心勇气,是一首作者与命运搏斗,最终以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是一部具有丰富的艺术思想和文化内涵的音乐精品。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这就说明,音乐和人的生命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音乐就没有完美的人生,没有文化的音乐是不完整的音乐。就像交响曲《命运》散发着和谐迷人力量的旋律,不仅可以催人向上,使受教育者学会用“音乐的耳朵”聆听乐曲,还可使学生闻其声感其情,启迪智慧,活跃思维,开发潜能,悟出灵性,有利和谐。
总之,音乐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能通过和谐优美的音乐旋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认识世界、体验生活、追溯过去、展望未来的能力,更能让学生们在欢快活泼、轻松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激发想象力、增强创造力、丰富文化力,并通过音乐教育使情感得到陶冶,知识得到吸纳,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进而成为人格和谐完善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绿色;和谐;乐学;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55-02
党的十七大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础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动发展,努力培养学生兴趣,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所以,在新时期、新阶段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形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实施与管理制度,满足学生质量不断提高的评价与指导制度。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减负工作很不容易,但再难也要设法逐步推进。笔者试图从提高教学质量角度出发,探讨在推进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注重在教学中实现科学渗透地“教”
从政治课教学角度看,面对新的课程改革,相当数量教师对新教材不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核心思想,对新课改理念理解不深,不能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切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
1.教学中要注意把握知识逻辑——“内容生活化”。《经济生活》全书的基本逻辑顺序为: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面对市场经济。全书的基本逻辑顺序是从生活中的消费、交换出发,依次分析生产、分配,最后介绍我国从事这些经济活动的基本背景——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治生活》全书的基本逻辑顺序为: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当代国际社会。从公民的政治生活出发,以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并能够参与进去的政治生活为起点,着眼于现实生活中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强调我国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进而了解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影响和主张,认识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中国的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生活》全书的基本逻辑顺序为:“文化与生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分别对应了课程标准的四个主题,按照“是什么:文化的概念”、“为什么:文化的发展”、“怎么看:民族精神”、“怎么办:文化建设”的逻辑顺序来展开。
《生活与哲学》全书的基本逻辑顺序为: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为统领,将哲学基本原理的讲述融入到社会生活实践中。从生活、实践出发,把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确定为:如何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教学中要注意贯穿生活逻辑——“活动内容化”。政治理论较为抽象、枯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优秀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的备课形式可以多元化,也就是说教师可以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心中可储备几个教案,教案问题的设计思路:第一,应当有思维价值;第二,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三,要展现教学个性。对不同的班级采用不用教案,并能将不同的教案整合起来,灵活运用,实现形散而神不散,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和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又都必须是基于案例、基于问题、基于情境的备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生动活泼地“学”
总理说,解放学生,不是让他们光去学,而是给他们留下锻炼身体的时间、思考的时间、动手的时间、了解社会的时间。我们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生存,学会和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内容。温总理为新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的国家需要的是绿色教育、和谐教育,我们倡导的是绿色升学率、可持续的升学率。所以,学生在学习中要实现生动活泼地“学”,必须注意让学生“乐学”。
1.倡导“快乐”学习,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曾说过:“要让大多数学生对每一门学科中都有少量的高峰体验,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都寻求对自己价值的积极认可。”这就是说,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才能把学习中的被动变为主动。例如,我们可以改变思路,把在传统教学中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交给学生,让他们提前花上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去准备,这样做是不是会让学生很反感?通过多次教学实践证明,主动权的变更不仅不会使学生反感,反而会令学生乐此不疲。那种登上讲台或者组织辩论,参与讨论的新鲜感,运筹帷幄的自豪感,同学之间合作的愉悦感,使得学生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全新的感觉,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当然,在放权给学生的同时,由于学生的知识和学识的局限,可能会出现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文科班的学生在政治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与学习原理等方面略高于理科班的学生,所以,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为了防止出现教学的无序,教师可以提前预设教学的情境和控制教学的氛围。又如,在时事政治学习方面,男生比女生兴趣更浓、更主动,所以,针对性别的不同,教师可以在信息的采集和整理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性的分工,投其所好,以提高其学习效率。总而言之,如果教师能够以宽容之心,对每位学生能多一份肯定,多一些鼓励,这难道不是向着新课改的思路迈进了一大步了吗?所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不但不会束缚其思维,还能够使其自由地思考,享受快乐地学习。
篇6
关键词:“顺从”教育;“个性”教育;人本教育;和谐互动
一、“顺从”教育与“个性”教育的辩证统一
大学教育既要给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又要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正如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说的,光有品行没有知识却是脆弱的,但没有品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潜在的威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有两种基本功能,即规范性功能和创造性功能。前一种功能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将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和道德标准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规范性教育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大多是“顺从”教育的方式。“顺从”教育归属于规范教育的范畴,其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侧重于塑造社会人格。后一种功能是指教育的开发和创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资源和方式进一步转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创新能力,使他们能自觉利用反思性思维方式去扬弃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旧道德,善于接受和发现新的道德思想和方法。“个性”教育属于发展创造性教育的范畴,其内容侧重于道德的理想追求和道德的终极关怀。
“顺从”教育是中国传统意识的反映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具有强大的惯性,在中国具有广泛性。中国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向来推崇“顺从”教育,常常把那些温厚、顺从的学生视为楷模,把听话作为评判学生好坏的首要标准,按照“圣人”的模式来塑造学生。这种模式容易导致以下不良教育结果:其一,过多地采取约束手段,导致大学生产生依赖思想,缺少主见,变成了顺服的“羔羊”,失去了个性和创造力;其二,导致大学生防范意识下降,容易上当受骗;其三,导致大学生逐渐丧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循守旧,难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其四,学生对约束会产生强烈的反感,走向叛逆,人格产生分裂,形成双重的人格,说谎成为了这类学生的通病。“顺从”教育逐渐走进“死胡同”,主要有两个根本性错误。一是道德标准的取向错误。道德标准的理论假设有一定的或然性,即顺从教育中的主体,诸如家长、老师和领导都是绝对正确的。一旦大学生发现“教育主体”的瑕疵的时候,他们就会对这种存在“谎言”的道德教育产生困惑,进而容易滋生两面性人格。二是教育方式的错误,即不是引导大学生扬弃“顺从”,而是对学生过多采取个性约束,要求他们绝对“顺从”。这使大学生因缺乏反思性批判武器,而逐渐丧失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个性”教育过程是在尊重和利用大学生的个体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发挥自身主体优势,形成优秀的个性品格和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形势下,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而要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明显特征是进行差异化教育,它所追求的是一种个性自由的境界。个性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尊重大学生在个性和个性潜能上的差异,在普遍关心共性的基础上,把发展个性作为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开发大学生的智能潜力的主要途径。但“个性”教育也有其缺限,脱离“顺从”教育某些规范约束所形成的个性自由,非常容易滑向自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使道德教育遭遇新的困境。俄国现代哲学家尼古拉·别尔嘉耶夫指出:“认为自由是轻松的东西,这更是错误的。自由是个困难的东西。”[1]“个性”教育的实行必须奠基在受教育者一定素质条件上,它是大学生在某一发展高度上的继续教育。
“顺从”教育与“个性”教育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所需要的,二者应该是辩证统一的。教育模式改革绝不能矫枉过正,不能消解“顺从”教育的必要作用。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要通过遵守社会规范这条途径才能实现,规范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个层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人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依附人格”、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自由人格”。前两个阶段的人格是片面的,是停留在“规范”层面上的人,还只是“工具”意义上的人。这类人还停留在片面发展阶段,比较容易陷入人性迷失的“陷阱”。西方现代化发展道路有力地证明了这点。只有在规范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教育的发展性功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使他们变成“真正自由”的创新主体。这正是现代素质教育改革的主旨。教育的规范性和发展性是相统一的,割裂二者的联系就不可能造就具有完整德性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顺从”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和谐发展
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强大的规范道德的机制,因此,我们需要改良传统的“顺从”教育机制,要消除它的弊端,提高它的有效性。目前,教育理论界对“顺从”教育否定的呼声比较高,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有的主张以“个性教育”完全取代“顺从教育”。笔者认为,这种教育理念的误区就在于对“顺从教育”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在大学生的生命成长不同发展阶段应该以不同的教育方式来主导他们的成长,人的发展经历了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创造性生命三个阶段,人能够超越动物,不是因为其自然生命的优势,而是由于其社会生命的使然。教育的本质特点之一就是要实现人的社会性,要使动物状态中的人转换成为社会状态中的人,无疑需要大量的规范性手段才能实现。在大学生自然生命阶段以及它向社会生命转换的过程中,“顺从”教育应该占有一定主导地位,它以建立规范为主要的道德教育方式。我们绝对不要因为这一教育工具有缺陷性,就因噎废食,从而否认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当然,在社会生命和创造性生命的阶段,带有反思性和批判性的“个性”教育的重要性必然会突显出来。停留在“规范”层面上的人,还只是“工具”意义上的人,只有在此基础上通过发展性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使他们变成“真正自由”的创新主体。社会不但需要建立以“他律”为主的法治规范,也需要建立以“自律”为主的德治规范。要想更好地实现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有两个问题必须要认真思考。其一,用什么样的教育工具来代替实现规范教育的“顺从”教育?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有同一体会:脱离了“顺从”教育的素质教育,却反而变成了一种放纵式的教育,是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其二,怎么样来完善“顺从”教育?“顺从”教育模式导致扼杀大学生个性的结果,关键性的失误是“顺从”教育的理念总是把大学生看成是“教”的客体,把单向评价作为主要形式,只重评价结果而轻视评价过程。这些做法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
我们要让“顺从”教育的刚性和“个性”教育的张力两者和谐发展,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力和“反思”力和谐互动,构建一种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道德教育新体系。信息化、网络化为知识经济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四次浪潮》一书中指出,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大学生本身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个性发展潜质。要保证公平、公正的良好社会秩序需要具有“社会本位”的规范性,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需要具有“个体本位”的创造力。对于两者孰优孰劣的问题,我们是不能从静态的角度去评说的,或说唯有“社会本位”好,或只单纯推崇“个体本位”;从动态的角度来说,两者只有持续保持一种博弈平衡的状态,才会充分发挥效益[2]。
三、“顺从”教育与“个性教育”和谐互动的基点
“顺从”教育中的“刚性”与“个性”教育中的“张力”(或者“规范”力与“反思”力)二者的和谐互动应基于“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自从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理论以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日益深入人心。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人文教育的范畴,它是明显偏向于塑造人文精神的。人文和谐德育对人文和科学具有兼容性,“没有科学技术进步,人类将永远愚昧落后,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堕入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黑暗及社会灭亡的深渊”!它是以人为本、关怀受教育者的人文生存环境和心理体验的道德教育。具体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人文教育渗透。
1.实施“有人”教育
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典型缺陷,是忽视、甚至否定教育的主体——人的存在,实施“无人”教育,即无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需要、兴趣,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仅仅看成是对大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单向灌输既定的道德规范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它的人文力,对大学生的人文价值塑造应该是指向人的基本维度,即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并将其贯穿于大学生生命成长的全过程。在教育理念上,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发展,这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进行“有人”教育的关键。教育均衡发展不是靠发号施令,而是靠社会关系的调整。在实施方法上,保证“刚性”之后有“张力”,要改造传统教育的方式,从封闭式变为开放式,从训斥式变为疏导式,从包办型变为自主型,从单一性变为综合性,教学过程的“双主体”地位决定教学过程应该采取交互式的教育方法。在内容和目的上,应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教育特征,要注重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形成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并努力使他们实现个人、家庭、社会三重责任的内化与和谐统一。
2.实施“有心”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若不能理解人的个性,就不能渗透到大学生的内心,也不能使其成为他们持续自我改造的内在动力。应该把道德教育关注的重点放在对人“心灵”的关怀上,加强情感教育机制的建构,做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情感互动。尊重大学生的创造天性,以平等交流、主动选择、轻松有效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模式。实施“有心”教育要把握好三点:一是独特性,从他们的个性差异入手,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潜能;二是层次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是一个人性优化的过程;三是创造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激发个性的创造情感。总的来看,情感教育机制关注大学生的“心灵”,它是着重于“内化”效应的。
3.实施“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即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心理、教育内容、教育行为和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激励”模式,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体验的“内化”与“外化”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只有三者形成合力,才能建构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和谐性,这是我们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现代人文价值改造的一个基本要求。
总之,人本理念强调以参与、体验、内化为核心的知、情、意、行相结合的整合性学习,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逐渐变成大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内化为他们的修养智慧和人格力量,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和使命感,在创新自我的过程中保持明显的“服务”意识,使他们懂得如何从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于人类中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M].张百春,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篇7
一是教育目的的自失阶段。两千多年的封建儒家教育思想,始终把教育当作“助人伦”的工具,教育成为政治的附庸。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在建国以后没能从人们的心底根除,反而是几乎从骨子里被接收过来,形成一种痼疾,加之教育上多是照搬了苏联模式,未能结合中国的实际,人的主体性无法得到应有的发育,教育目的应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被抹杀了。虽然在教育目的的规定上强调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左”倾带来的失误,特别是“”十年对教育的扭曲和摧残,教育培养出的人是典型的政治产品,个人价值几乎丧失殆尽。此时的教育目的只不过是一个无法企及的理论假设。在这一时期,人使教育迷失了方向,并最终使人迷失了自我。
二是教育目的的自思阶段。20世纪70年代,我国哲学界率先发起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进而引发了教育理论界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争论,人们开始冷静地反思历史,重估历史价值,并尝试着进一步重新认识自我。党的以来,教育所发挥的其它社会子系统所无法代替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在回顾和咀嚼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同时,又把目光投向了西方教育理论的研究上。显然,建国初期所提出的教育目的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必须反映出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智力要求。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为人们所接受,教育也因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然而,这次讨论却终究蜻蜓点水般令人遗憾,表面繁荣的教育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层的危机。在西方适应论和工具论理念的冲击下,教育目的逐渐走向狭窄,并表现出对人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素养的忽视。教育成为经济的附庸,从而造成了人格发展上的缺失,教育目的依旧蜷缩在外在因素的阴影下。
三是教育目的的自觉阶段。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把矛头直接指向人的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是对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的深层危机的一种担忧和理想愿望的期待。杨叔子先生对经济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的人的培养方面的影响归结为“五精五荒”——“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2](P1-3)。并阐明“五精”之正确与“五荒”之错误的根本在于“荒于人学”与“荒于人文”。同时指出,“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中存在‘五重五轻’现象: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五轻’的根本在于轻素质,主要是轻人文素质,轻教育要教化人与塑造人这一‘在明明德’的本质功能,而教育陷于急功近利的狭隘的功利主义囹圄之中”[2](P3)。这虽然批判的是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但又何尝不是基础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在专门教育中的延续呢?又何尝不是狭隘的功利主义思想对教育目的的误导和扭曲呢?教育目的处在一个功利与人文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的阵痛时期。应该说,今天的教育是教育的“自觉”时期,而教育的自觉其根本是“人的自觉”,表现为人对自身价值的重新定位和再认识,表现为人对自我发展与自身发展的超越性追求。高扬人的主体意识和人的自我意识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这意味着对人的“应然性”的深切关注,无疑是令人振奋的。梳理和反思建国后我国教育目的的变迁,我们感到喜忧参半,教育目的虽然历经波折,但总体上是向着良性的发展方向前进着,并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较大作用。尽管如此,但教育目的中的深层次危机已现端倪,教育目的与教学理论联系的缺失,教育目的中人的发展的本体功能的忽视及由此带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的陈旧和不合理,仍然困扰和压抑着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这种危机感是危险的,有了这种危机感而不去变革更是愚蠢的。
二、人的和谐发展的涵义
笔者认为,人的和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身心的和谐;二是个人与客观外在的和谐,后者又包括了个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个人与群体的和谐、个人与其他个体的和谐三方面。简而言之,人的和谐发展意味着人自身和其在社会实践中的丰富活动相统一。因此,从教育学意义上应着重把握好四个协调。
一是个体身与心的协调。教育的最根本任务就是促进受教育者个体的身心协调发展。人是身心的统一体,身体是基础与保证,心理是中介、动力和核心。教育应该提供适合且有利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良好环境,满足其身心发展的需要。学生的身心具有巨大的潜能,只有通过自我的“内视”,环境的诱导与刺激才能逐渐被唤醒和激活,并将客观世界内化于人的身心,进而形成一种协调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体质。可见,强调人的身与心的必然联系,并挖掘潜在于人身心之中的品质因素,使二者融为一体,是人和谐发展的基础。
二是个体与群体的协调。这种协调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体与其他个体的协调;二是个体与其所处团体的协调。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一定程度上讲,个体与群体的协调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协调。人与人之间不能是相互封闭和对抗的,人不可能孤立地生存于社会之中。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讲竞争更讲协作,许多领域需要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取长补短方能完成。马克思指出:“人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而存在。”[3]这表明了人所具有的两重性,每一个人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是社会类本质的承担者。其价值也就体现在这双重规定之中,一方面是作为个体的人对个体价值的确认,另一方面是作为内在于社会群体之中的人,对与他人共有的价值的肯定。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价值主体的存在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对任何一种价值的片面的无限张扬都是对另一种价值的否定,也必然导致人的发展的异化。
三是个体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这里可以借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名词——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了这样两层意思:(1)环境要求人与之和谐,因为宇宙是自控调谐的,也就是说,大自然的规律是和谐协调的,如天地运转,四时循环等都呈现有序状态,而人是大自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人道应遵从“天道”。既然天道是和谐协调的,那么人道也必须和谐协调。(2)人要求与环境的和谐,表现出合道而行,人天合一。人主动地适应环境,同时又希望自然环境合乎自身的要求。在此,和谐应是环境与人或人与环境之间交流与沟通。
四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协调。近些年来,教育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与挖掘,然而其人文价值却往往被忽略。这既不利于人的和谐发展,但也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教育更应强调人才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在人的发展中,总能找到科学与人文相联系的切入点,使二者有机地结合于教育目的之中。我们不仅要营造科学环境,还要营造人文环境。现代教育深情地呼唤科学知识、科学精神、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和谐,这种呼唤直指教育目的本身。
三、和谐发展与教育目的重构
中国社会是一个正在变革中的社会,也是一个需要和正在生成新的教育目的的社会。在此背景之下,只有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内核,把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有机地、辩证地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解决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也才能将教育活动导向正确的方向。
首先,教育必须是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是建构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活动。建构不是把人作为客体进行塑造,也不是人的自然发展,而是在人的已有发展的基础上使人得到新的发展过程。它把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外部矛盾,整合为主我和客我的内部矛盾,进而统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发展的主体性,使之成为受教育者发展的直接动力。主体性教育就是促进这一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并尽可能地解决教育目的的内外矛盾。
其次,教育还应从培养孤立的个体主体转变为培养类主体,从发展占有性个体主体性向共存的类主体性转变。在这样的类主体教育中,教育不只是以个体发展而是以整个人类的共同发展为目的。人类是主体社会形态的最高层次,类的发展是人的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结果,但类的发展只有通过个体的发展来实现。类主体教育作为面向个人主体的教育,它发展的是人的完整人格——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的“共存"或“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这种主体性是个人的、独立的,同时又具有交互性和人类性;是主体间的共存、共融,也即和谐发展。
教育目的中始终存在并亟待解决的矛盾是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要求与社会对人的功利性要求之间的矛盾。人类历史的发展也就是人的发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它必然对个体的发展提出一个相对稳定的规定性,使人成为一个实然的人。而个体却总是想按照其应然性的要求,追求其理想中的实然,超越已有的规定性,从而导致教育目的的外在目的的变化。所以,教育目的是变化发展的,对教育目的认识也表现出螺旋式的上升。因为“教育”的存在,社会与人都在不断地上升和臻于完善或者说是趋于更加和谐。教育也应是可持续发展的,只有不断地解决教育目的内部矛盾,才能使人类趋于更加和谐。社会的发展越快,越需要不断地扬弃,最终走向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尽管这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我们却没有理由放弃对人的和谐发展的孜孜以求。和谐发展的实质是追求人的自由的实现,追求人的主体性的实现,使人真正成为人,让实然之人与应然之人自由融合。
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人的历史就是其追求和实现自身本质,展示其主体性的过程。人要确立一种真正的主体性,过一种真正属于人的有依归的生活,“就必须既注重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和谐相处,又注重人自身的内心体认与自主自强”[4](P19)。探索人的主体性,我们发现:“认识自我价值,追求个性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构成了人的主体性实现的三个基本环节。”[4](P23)
认识自我价值是对主体性的内省与确认,是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主体对自我存在意义的判断和评价。认识自我价值也就是认识自己的实践活动,就是对自己追求发展的认识。
个体的主体性不仅仅是能够认识自我价值,更重要的还在于发展自己的个性,但在当今社会,教育目的的确立和教育方式的选择却往往成为制约个性发展的瓶颈。对于人的个性发展,就个体而言,能动的个体是选择和塑造自我个性的主体;就社会关系而言,它又是受动性与主动性的藕合。所以人对个性发展的追求,必须以和谐发展为基础。“和谐发展是认识、理解客观世界与人的自我表现的协调统一”[5],而追求个性的发展,“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个人自我实现,而应理解为‘社会我’的表达,它是人的‘类个性’或‘类主体’的价值生成”[6]。之所以说追求个性发展是主体性的外化,是因为追求个性发展是追求人的自由,在社会实践中的自由程度和个性的展现程度表示了主体性的外化程度。从教育目的而言,这种自由是内在目的在一定程度上的实现,是个体达到了理想中的应然。同时,这种应然依旧受到社会规定性的约束。就个体而言,所谓自由就是“人的活动不受外在必然性的摆布,人们在自己的活动中可以自主,自决和自律”[7](P34)。人获得自由的方式往往有三种,即:“认识论层面的求‘真’,是人获得自由的理论方式;价值论层面的求‘善’,是人获得自由的实践方式;本体论层面的求“美”,是人获得自由的审美方式。人通过审美方式获得的自由,是自由的最高境界。”[7](P36)之所以说人通过审美方式获得的自由是自由的最高境界,是因为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一种人与所处环境合一的美。现代社会所追求的是个体自主与整体和谐的统一,而个体自主与整体和谐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这在教育目的层面上看,要求的是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的和谐统一。个人追求着自身的价值和个性发展,但这种追求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这一过程的实现要依靠鲜活丰富的社会实践,靠其赖以生存的现实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受到现实社会已形成的规定性的制约。
人在追求内在目的满足的同时,必须满足外在目的的要求。因为社会需要得不到满足,最终会妨碍和限制个人需要的满足。个人的发展与价值实现最终是由社会的需要及其满足程度来判定,承担社会责任表明了个体对社会的认识程度,及个体对人本质的体认程度、反思程度和显现程度。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其主体性实现越充分,故人的主体性的实现与承担社会责任是一致的。一方面,人对社会责任承担的深入程度和范围,表明了被社会认可的程度。这一过程是在不断完成教育目的的外在目的——社会对人的规定性。另一方面,人要追求个性的自由,必须努力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地按照社会的规定性去要求自己。反之,人只有努力承担社会责任,才更有利于人的自由发展,从而使人更充分地认识自我价值,最终促成人的主体性的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与教育目的重构最根本的意义就在于,解决教育目的的矛盾和实现人的个体主体性与类主体性的自由的融合,使人的发展走上一条幸福之路。
如果以此为基点,往回看,那么人的和谐发展首先是人在教育内部的和谐发展。这些年以来,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人的主体意识的关注,对人文主义的呼唤,正是对人性的张扬和人的和谐发展追求的表现,是对教育目的中存在的弊端和时代挑战所进行的客观而理性的现实回答。今天的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人的和谐发展是教育目的的重心,是人的个体价值的展现,是培养自立、自强、自主人格的根本。其次是人在社会中的“和谐发展”。作为社会系统一部分的教育不可能独立完成其使命,人的和谐发展也不是仅仅依靠教育就能完成的。人的发展,从时间的维度上是指向未来的,从空间的维度上是指向整个现实社会的。现实与未来为人的自我意识的不断更新提供了广阔的土壤,人才得以从自身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并释放出巨大的活力,其精神人格和个性价值才能够得以体现,人的主体地位才能够得到确认,人的和谐发展才能最终以“目的的显现”回归到社会之中。但是,肯定主体意识和个体价值,并不是主张个体价值的无限膨胀,还应强调自律与约束。人的发展不应让物欲和利益遮住了双眼,而应当站在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具有对知识的超功利态度,追求知识与精神、个体与群体、人格与学识的协调统一,以达到自由的和谐。
人的和谐发展是一种动态平衡,有一种相互稳定期,也应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受到其所在历史时期和环境的规定与影响,人的发展在某一“点”达到和谐时,社会便会产生一种更高、更新的规定性,此时,应然性的人便试图打破这种已经存在的规定性而求得理想中的实然,教育目的则成了二者的注脚。和谐发展的本义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所以,人的和谐发展是相对的、开放的、扬弃的,而作为把人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教育目的也必然走向其终极关怀——人的自由、人的精神的依归。此时,人才有更真实的和谐发展,人的发展才更加真实与和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8.
[2]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4):1-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4]张煦春,杨豪良.试论人的主体性实现的三个基本环节[J].襄樊学院学报,2001,(4):19,23.
[5]袁振国.对峙与融合——20世纪的教育与改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252.
[6]郭文安,靖国平.论当代教育对人的独立个性的的追求与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践,2000,(4):17.
[7]周玉明.论人获得自由的三种方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2000,(3):34,36.
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农村体育教育;探索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发展,农村体育教育的探究是推进农村整体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本文从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入手,基于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农村体育教育给予探索。
一、当前我国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建设逐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体育教育是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重点。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如表1[1]为2013-2015年我国农村地区体育教育发展现状调查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农村体育教育中,人才培养、教育评价、教育经费投资都有所提高;一方面,我国我国农村体育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准建明确;另一方面,我国农村体育教育中依旧存在着不足,我国农村体育教育的基础设施的完善水平较低,农村师资力量变化不明显,发展我国农村体育教育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同时也减缓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经济建设与发展。
二、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农村体育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农村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农村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处偏远,教学环境相对较差,导致我国人才就业选择去农村教学的比例较低,对农村体育教育的师资补充水平比较低;其次,农村体育教育的教学形式单一[2];农村从自然环境来说,与外界的信息资源的沟通水平较低,导致农村体育教育形式和教育水平较低,教学内容缺少灵活度,不仅使农村的体育基础教育水平处于落后状态,也使农村体育人才培养与城市体育人才培养间存在脱节;最后,农村体育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教学中,侧重点往往只停留在理论知识学习上,对体育教育重视程度较低,导致农村体育教育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农村体育教育的正常开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阻碍。
三、转变农村体育教育不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增强对农村体育师资力量的输入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逐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变农村体育建设的不足,第一,从表1中调查数据变化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农村体育教育中的师资力量依旧处于紧缺状态,为了提高农村体育教育的教学成果,提高农村体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程度,加强对农村师资力量的补充。国家可以开展部分体育高校与农村体育学校合作办学,将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直接安排到农村体育教育事业中,这种人才输出形式不仅能够保障农村体育教育中师资力量的不断补给,同时也能够环节我国部分城市就业紧张的问题,实现了我国高校人才的综合分配。例如:某高校为我国重点体育院校[3],学校国家与改院校合作,将该体育院校中的人才就业实习地点就近原则选择当地的农村学校进行实习,保障了该地区农村体育教育的师资人才的输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推进农村体育教育的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
第二,农村体育建设中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逐步实现多样化发展。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建设的教学内容随着体育师资力量的输入,逐渐注入新的教学活力,充分利用农村的教学环境,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农村体育教学和体育人才培养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例如:某农村体育教学中,教师将趣味教学法引入农村体育教学中[4],采用游戏的形式活跃体育教学的课堂氛围,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将教育心理学中儿童发展阶段特征与农村教学环境相结合,增强了农村体育教育课堂的灵活程度,实现了农村体育教育与城市体育教育水平的对接。
(三)转变农村教育中对体育教育的认识程度
第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农村学校对农村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深入落实我国教育发展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对农村基层组织而言,加强对农村体育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实施合理的奖罚制度,引导农村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保障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对农村学校而言,学校不仅要贯彻我国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还要注重体育教育在日常教学的实践。
四、结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下对农村体育教育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农村体育人才输出,保障我国体育人才的不断供给;还能够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城市农村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李哲 徐扬 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汤际澜.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1.
[2]常丽娟.旅游民族学视角下乡村体育旅游促进村落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
篇9
首先,教师要用真情挚爱构建和谐的课堂。爱是教育的前提,这是一条众人皆知的教育原理。作为语文教师第一要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有真挚的感情。第二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视语文教学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上课期间要带着感情步入课堂,善于披文入情,以情动人,让学生喜欢自己。如果学生喜欢教师,就会喜欢上他所教的课,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会高涨,而和谐的语文课堂就会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
其次,教师要用民主精神催化和谐课堂。基于学科特点,语文教师要做民主教育的积极实践者,用高尚的民主精神催化和谐课堂。我国明代中叶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就认为要真正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自由的发展,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人格,以自己的民主精神、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学生。可以说,语文教学只有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积极创建性,挖掘文本中的语言资源、精神财富、感受文字魅力,感悟社会人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教师要用智慧博学深化和谐课堂。语文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时刻走在“读书潮”的前头,具有主动求知的愿望和意识,具有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毅力,努力做终身学习的积极实践者。
篇10
一、 通过生物学基础理论的学习,理解人的自身和谐
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态和分布等各方面都是生物学研究的内容,而这些方面无一不体现和谐统一的观点,这为我们进行和谐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会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感受到和谐的客观存在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1.让学生从生物结构的严整性,感受和谐的必要性
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完整的结构,无论是病毒还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们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紧密联系、协调统一的,只有这样生物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等等,但这些化合物都不能单独完成某项生理功能,只有这些化合物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时,才能表现出生命的特征。学生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学习就会明白人的自身就是一个和谐统一的单元,只有各方面协调一致,个体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2.让学生从生理过程的联系性,体会和谐的重要性
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过程之间具有普遍的联系,即使是对立的生理过程(如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矛盾的双方也有统一的一面,它们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离开了任何一方,另一方都不能单独存在,它们共同决定生命的存在和沿续。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机体内部的和谐对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
3.让学生从生物的适应性,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任何一种生物要生存,就必须适应他所生活的环境。适者生存,这是一个自然规律。环境条件是复杂多变的,生物只有通过自身复杂的应激能力,不断调整自我,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人类也是如此,个人只是社会的一个小分子,只有适应社会这个大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当然,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环境,人不能以逆来顺受,顺其自然的消极厌世观来对待社会,那样只能被社会所淘汰,遇到困难和挫折,人不能怨天尤人,停滞不前。人应该报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我,努力赶上时代的潮流、社会的脚步。教学中我们应该灌输这样的观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促使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二、 通过生态学规律的学习,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学表明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是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的各个方面只有协调一致的时候,生态系统才能处于平衡状态,生物才会更好的生存机会和发展空间。对于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来讲,人类只是其中的一员,不是主宰,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事实恰好相反,人类的许多生产、生活严重地破坏了自身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的恶果严重地危及自身的生存,甚至祸及子孙。目前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无一不是人类自身造成的,如人口急剧增长的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这是由于诸如“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等错误观念加之过去没有适当且严格的控制措施造成的。由此带来的生活资源的匮乏和人口素质偏低等重大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发展。再如资源紧缺问题,这是由于长期的盲目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在我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毁林造田、肆意开采,曾是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能源的告竭已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尤其严重的是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到达刻不容缓的地步,这是由于落后的环保意识和盲目的发展及不相适应的环保措施造成。由此引起的气温升高、海平面升高、癌症发病率增高等诸多问题已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从上述的诸多事例中,学生不难发现人类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培养他们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怀,使他们能够以自觉的行动去善待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三、 通过生物之间关系的学习,认识人类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