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导师制范文

时间:2023-03-16 00:1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双导师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双导师制

篇1

关键词:会计硕士;校外导师;协调;培训 ;汰换;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在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九日“学位办〔2009〕23号文件”的附件“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中有几项与本文有重要关系的条款。第五项培养方式第一条规定,“开辟第二课堂,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第四条规定,“成立导师组或实行双导师制,发挥集体培养作用,并适当吸收企业与政府部门中相关人员参加论文指导工作。”第六项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的第四条关于实践课的规定,“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习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应提交实践计划,撰写实践总结报告,通过后获得相应的学分,以此作为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第七项学位论文中规定:“论文形式上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

正确的解读文件精神,是各办学单位做好MPAcc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的基础。

一、对双导师制的理解

指导方案中所说的成立导师组或实行双导师制,前者还好解释,后者则可以有多解,比如一名研究生有两位导师指导,或者一名研究生有校内、校外两位导师指导。从实践中来看,后者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本文亦持此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与校外导师相关 的问题进行讨论。

双导师制中的校内导师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也可以由已被聘任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资深讲师和博士担任。校外导师亦可称之为社会导师,按照指导方案的精神,应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各行业中的会计专家和政府部门中的相关人员担任。

二、职责与任务

在双导师制下的研究生导师,其职责与任务必然有所区别,如果完全相同,就没有共同存在的必要了,因此,必须明确双导师间的职责与任务,并使之制度化、条文化,以便于对导师的工作状况进行考查。

校内导师为会计理论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会计理论的系统学习、研究方法的养成与引导,帮助研究生在学期间形成完善、正确的会计思想,掌握系统的会计理论和正确的学术研究方法。

校外导师为会计实践导师,主要任务是创建实习基地,提供实战机会,帮助研究生熟悉会计业务和会计工作流程,对研究生的实习、实践活动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促进学生会计管理水平和会计管理能力的提高。

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用”性质,应突出表现在会计工作实践的丰富性和会计工作技能的熟练性上,而这些是与校外导师的工作与指导分不开的。 三、协调与配合

由于校外导师的兼职属性,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如果强求其全身心的投入和全日制的为学校工作既无必要也不现实。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协调与配合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这里所说的协调与配合主要是指双导师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同时也包括办学单位与校内、校外两位导师的协调与配合。

由于是为一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配备的校内、校外两位导师,而这两位导师的业务学术专长、研究方向、工作单位、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有可能存在差异,基于培养共同研究生的目的,两者需要经常交流、共同研究,为自己的研究生量身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阅读书目、实习实践计划,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

四、选任、培养、考核与汰换

校外导师的选任、培养、考核与汰换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应该制定一整套完善、可行的操作规则,使之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程序化,以期做到合理、合法、合规。

(一)校外导师的选任

按照指导方案的精神,MPAcc教育与教学应“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这些人员中,应有校外导师的合适人选。

校外导师的选任,必须符合MPAcc培养方案的要求,人选有热情、有能力、有时间承担和完成研究生导师的工作。

校外导师的人选,应该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精通会计实务的各界人士,在各单位中起码是某一部门、某一方面的领导或主管,他们社会关系良好,与社会各界有广泛交往,能够为研究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

在聘任校外导师时,应明确办学单位和拟聘校外导师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签署并向校外导师颁发聘书,如有必要,双方克订立工作合同。

作为与校外导师相对应的办学方,在签署聘书或订立工作合同时,可有MPAcc所在学院与导师组推荐人选,报学校学位办批准,有学校研究生管理机构出面颁订。

(二)校外导师的培训

校外导师任用后,对其培训工作马上要提到日程上来。

选聘的校外导师在各自的单位,都是优秀的业务干部、管理者或者官员,素质良好,有较高的会计学科理论素养,有极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但由于各自环境的限制,他们对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规律可能不甚了了,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为使他们尽快的进入角色和状态,办学方应对校外导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向他们提供相应的研究生办学和管理文件,使他们了解和掌握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律,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使校外导师在MPAcc培养工作中完成“专业”的任务。

校外导师的培训,可在聘任时由学校进行一次集中培训,进入工作状态后,由MPAcc所在学院的研究生秘书就日常的教学和实习、实践活动随时给予安排和必要的指导。

(三)校外导师的考核与汰换

一般来说,校外导师的选任是双向选择的结果,担任校外导师的人员,本人既有意愿,也有能力,通常能够较好地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不排除会出现各种意外状况,因此,有必要对校外导师进行考核,对不合格者予以汰换。

篇2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双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19-01

英国牛津大学的威廉・威克姆于15世纪初期最早提出导师制,导师制最初主要是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在学业问题上得到专职导师的指导,后来被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全球知名大学相继采用。[1]我国早期的“双导师制”主要针对本科生,是由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导师与辅导员、班导师分别担任学术导师和思想政治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术活动、思想和生活。[2]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双导师制”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日渐成熟,并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逐步完善。[3]

目前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力量,是培养大学生的主力军。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成为目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在此形势下,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中实施“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校外工程导师共同培养高校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水平及工程实践能力,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已是当务之急。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张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高校中的青年教师队伍逐渐扩大。青年教师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素质较好,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基础;二是适应能力强,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三是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同时高校青年教师也有着很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青年教师对高等教育认识不足

青年教师大多毕业于非师范类专业,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的教育特点了解不足,尚不能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提高民族的核心竞争力的层面认识自身的教学工作。在目前的教师评价体系中,青年教师过于重视申报科研项目的等级、发表学术论文的级别、申请专利的个数、科研经费的数目等有形的指标,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视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2.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不足

由于教学评估、学科建设、招生等硬性指标的需求,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是刚刚毕业、没有经过上岗前系统的教学实践而匆忙上岗。由于教学经验不足,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良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久而久之会影响到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甚至是职业发展目标,致使他们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淡薄、事业心下降。[4]

3.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足

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高校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这就决定了毕业生的指导教师必须既熟悉本学科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工程实践背景。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的基础,加上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无时亦无力进行必要的工程实践方面的探索和能力提升,这些都使青年教师自身工程实践能力普遍不足,更无法为社会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4.青年教师培养发展经费不足

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发展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部分高校特别是一些独立学院中,可用于青年教师培养和发展的经费捉襟见肘,无法满足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方面提升的需求,致使教学质量下降,培养的毕业生竞争力不足。

在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以上不足如不能及时弥补,必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由此可见,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中实施“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校外工程导师共同培养高校青年教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已迫在眉睫。

二、高校青年教师“双导师制”实施的思考

1.“双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对高等教育的认识

“双导师制”的实施为高校青年教师安排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校内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主要负责青年教师的专业学习、学术活动与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指导;校外聘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工程实践方面的指导和训练。校内和校外导师的大量实践经验能够帮助青年导师更加全面、具体地认识高等教育规律,提高他们的师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2.“双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

“双导师制”的实施要充分发挥校内导师“传、帮、带”的作用。校内导师可以在课前指导青年教师认真备课,精心编写教案,准确把握授课的重点难点;在上课时,可以安排青年教师去随堂听课,随堂听课可以使青年教师身临其境的领悟课程的重点难点、并能学习到老教师教学的设计方法和授课技巧;在课后,可以及时解答青年教师在听课时产生的疑问,让青年教师及时增长教学经验;最后,校内导师可以去随堂听青年教师的授课,课后及时纠正青年教师在授课时的不足。校内导师“传、帮、带”的作用,必能及时、高效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

3.“双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双导师制”的实施要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青年教师通过与校外导师的交流和对校外导师所在企业的参观实习,逐步形成了对所学理论知识应用情况的主观认识,在给学生授课过程中丰富了实践教学的案例。同时,青年教师通过校外导师与企业取得了联系,一方面青年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企业交流学习,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与课堂授课水平;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在实践中教学,丰富授课形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双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解决培养发展经费短缺的问题

“双导师制”的实施建立起了学校、企业和青年教师之间的联系,学校利用自身实验室硬件条件、师资队伍、学生资源等优势,为企业提供科研技术、人力资源等支持,同时增强师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企业利用自身厂房、资金优势为高校师生提供实践机会、实践场地和科研经费的支持,同时弥补自身理论、人才较弱的不足。校企合作的模式,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实现了优势互补和利益共赢,同时解决了青年教师自身培养、发展经费短缺的难题。

5.“双导师制”的实施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

唯有建立、健全必要的监督评价体系,“双导师制”的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监督评价体系旨在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应贯穿于“双导师制”实施的整个过程。通过监督评价激发青年教师的潜力,帮助教师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督导评价应由政府、高校管理部门牵头,组成由教学方面的专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工程师为主要成员的工作组,这些专家具备较高的学术修养、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能力,由他们行使监督、评价的职能毫无疑义。同时,在制定评价标准、评价模式、评价方法上应具体化,以保证整个监督评价过程各评价环节以及监督评价结果的公正。最后,评价结果应及时、准确地反馈给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及时弥补不足。

在政府合理的引导下,在高校、企业和青年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双导师制”必然能有效地实施发展起来。青年教师在校内和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迅速成长,只有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吴松弟.素质教育在英国[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73-76.

[2]朱正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111-112.

篇3

关键词:双导师制 开放性试验 大学生 科研能力

大学生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的牛津大学,由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首创。导师制是指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由专业水平高、德才兼备的老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生活以及心理进行单个指导的一种教学制度。目前,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进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导师制:硕士生导师制、博士生导师制、班主任制、全员导师制、全程导师制、科研型导师制等。但在各种导师制下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工作不清晰、分工不明,这样对大学生的学业发展、科研兴趣有直接影响。本文以山东建筑大学材料学院为例,探讨双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

一、双导师制的内涵及实施过程

笔者学院从2006年开始尝试双导师制,主要核心思想是大一、大二以思想政治导师――辅导员为主;大三、大四以专业导师――青年教师为主。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科研将辅导员的思想引导和专业教师的专业指导有机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科研业务水平的提高。

大一、大二期间主要以辅导员为主,主要负责学生的生活、学习、勤工助学、党建、校园文化等工作。大一期间根据学生对专业方向的兴趣分成不同的科研兴趣小组,依据科研兴趣小组邀请专家教授讲座;大二期间依据科研兴趣小组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和学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活动,帮助学生确定科研兴趣和自信心。

大三、大四期间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指导、专业兴趣的培养、科研水平的提高等。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铸造工艺设计大赛、混凝土设计大赛等各种全国竞赛,激励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暑假期间带领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和学院“开放性实验”活动。

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机制

1.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

双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首先是做好学生的学业引导,做好学生的指路明灯。辅导员根据学生不同专业方向建立科研兴趣小组,例如表面工程小组、铸造小组、模具设计小组、焊接未来小组、金属材料小组、绿色建筑小组、CAD设计小组等30个科研兴趣小组,每组20个学生左右。然后根据科研兴趣小组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做专业报告,每年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40余人,学生反响热烈且参与度高。最后根据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建立学生专业综合素质评价表,再组织开展各种比赛,为提高科研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2.鼓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

材料学院依托山东省铸造协会、山东省表面工程协会、山东省机械工业协会、山东省科学院、山东开泰集团等20家企业建立了“科研、实践、实习、教学、就业”为基地的第二课堂。以“顶岗实习”的形式,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以“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竞赛等为龙头,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高科研能力;以“开放性试验”为阵地,组织学生熟悉实验过程、仪器操作。

三、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效果

1.就业能力明显提高

双导师制实施后学生就业能力明显提高。近三年材料学院毕业生初次签约率超过95%,总体签约率达100%。就业单位主要有国家核电、中建集团、宝钢集团、济钢、山东电力集团等大型企业,考研学校主要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等知名院校。

2.科研成果斐然

双导师制实施后学生在仪器操作、实验设计、论文书写等方面的能力有明显提高。近三年学生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活动中取得显著成绩,先后有山东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4人、山东建筑大学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128人、“挑战杯”等科技竞赛国家级奖励7项、省级奖励38项、新型专利28项。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辅导员和青年教师的不同指导,从学生科研兴趣小组、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开放性试验等方面探索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建立完善的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文强,丁倩.科研型导师制对本科生科研水平影响初探[N].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3).

[2]梁维中,王振廷等.材料成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探索[J].铸造设备与工艺,2011(4).

篇4

陕西省省级教改研究项目(13BY55)《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企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校级教改项目(14JGY14)《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校级教改项目(15JGY11)《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与实证研究》。

摘要:本科生“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解决弥补了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教育资源有限的矛盾,提升了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构建“双导师制”协同培养与实施模式,为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双导师制 构建 协同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导师制(TutorialSystem)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是牛津大学引以为豪的标志之一。到17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普遍采用导师制。最早的现代导师制是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开始的,应用到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则是到了19世纪。浙江大学于2000年初在其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试行本科生导师制,2002年末在全校一、二年级全面推行。北京大学于2002年10月试行本科生导师制后,于2003年起在全校实行。尽管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推行了十多年,但仍处在探索、研究和完善阶段。

一、本科生“双导师制”问题的提出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但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本科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与专业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尽管各大学在本科教育中也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不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但学生在走向工作时还是无法适应工作环境的要求,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严重地困扰着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的教学。“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就是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由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一种新方式。

“双导师制”一般指在高等教育中,由两类导师共同负责培养学生成才的人才培养制度。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双导师制”强调的是由校内和校外两种导师从不同的认知领域出发,共同培养学生全方位、复合型成长的全过程。目前高校教师普遍由学校到学校,其本身就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企业生产管理、工程技术实践缺乏系统了解,实行双导师制度是对现行本科生培养制度的补充和完善,也是对我国高等院校长期实施“辅导员制度”的补充和完善。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不能解决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以及学生专业学习的迷茫。实施“双导师制”既可以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也可以与社会共同承担起培养学生的任务,把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进来,弥补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弊端,给学生以最贴近企业需求的专业指导,从而降低学生认知的误差,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

二、本科生“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

由来自企业的管理、技术专家组成的企业导师与高校的专业教师双导师通过开放式全方位的资源共享构建学生协同培养模式。企业导师提供人才培养的中所需的生产流程工艺、生产技术、生产场地和设备、管理制度知识和实践机会,高校的专业教师能提供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理论前沿、专业解决方案,通过在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素质课程、培养资源构建中实现双导师协同培养,从而达成既定的培养目标。

1.本科生“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类型

在本科教育阶段人才培养中实行双导师制,主要是指在学校内由校内导师对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及专业实验方面给予指导;在校外,主要由企业导师,把各门课程内容企业实践案例进行讲解,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提供帮助。“双导师”制的推行可以发挥双导师各自的优势,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导师为主的协同培养模式,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互融合,使学生理论水平增长的同时,又平衡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1)理论教育——以校内导师为主、企业导师为辅的协同培养模式

校内导师为主、企业导师为辅的协同培养模式,将校内的理论教育与校外的实践,通过课程安排与双导师带教方式较好地结合起来,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更好地培养卓越型人才。根据本科生人才的培养要求,这个阶段主要由校内导师采用小组带教方式进行,专注于学生理论水平的提升。校内导师从职业生涯规划、学业指导、理论指导、实验设计、毕业设计选题和参与校内导师的课题研究等方面指导学生,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不断提高专业理论学习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根据教学内容把部分理论教学课时的主讲教师更换为校外指导教师,让学生在学完基本理论和概念的前提下,由企业导师参与理论教学,使学生及时将专业课程的理论内容与企业专业实践有机的结合,课堂上涉及的专业问题在实际岗位上由企业导师结合工作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该模式指导思想是以理论教学为核心,以学生专业教育培养为重点目标,力求取得以理论教学同时兼顾实践教育协同培养模式。

(2)实践教育——以企业导师为主、校内导师为辅的协同培养模式

企业导师为主、校内导师为辅协同培养模式,将专业知识引导、职业生涯指导、企业实习资源和课题资源,通过协同培养模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一是企业导师针对学生专业认知的不足、缺乏学习目标等问题,向学生介绍这些专业知识如何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使企业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专业观,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二是企业导师根据自身的经历,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生涯规划切实可行而又充满希望。三是实习方式在学校统一安排的基础进行实习的模式。这种学校统一安排的实习基本是在学校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企业完成参观式实习,参观式实习根本没有达到实习目标;在基于双导师制下,校企联合培养的机制使实习基地得到了有效保障,每个实习基地都聘有企业导师,这样学生就会被分散分配到几个企业里完成实习;由于没有大批学生同时实习带来安排问题,企业在企业导师的带领下可以向学生随时开放实习场地,不受实习时间的限制,并且学生可通过各种方式与学校和企业导师联系,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到企业进行实习和社会实践,突破了学校教学时间的制约和现场条件的限制,这样一种实习机制的建立,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实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尽早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意识。另一方,在双导师制下,企业导师可以提出实践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作为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课题或成为校内导师的研究课题,并直接安排学生到企业完成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在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环节中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使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时能够实现专业能力、专业素养的提高。四是学生可以在企业和校内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可以尝试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对这些工作的操作和探究的过程中来使专业知识得到巩固。该模式指导思想是以实践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实践经验培养为重点目标,力求取得以理论在社会实践检验与应用的协同培养模式。

2.本科生“双导师制”协同运作模式

本科生“双导师制”协同运作模式主要体现在校内校外一体化、理论实践和素质教育一体化、课堂课下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校内与校外一体化即双导师制的校内理论学习与情景模拟、校外实训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理论、实践和素质一体化即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与素质提升课程体系通过双导师协作相互结合共同融合实施,提升培养质量。课堂课下一体化即在素质教学过程中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双导师采用多形式提升素质与实践能力。线上线下一体化即在培养过程中学生与双导师的沟通及教学采用网络等多形式沟通与知识传授。通过双导师一体化运作方式合理衔接学生实验、实习、实训以及校内校外的关系,充分利用企业导师与实习实训基地,突破目前本课生专业学生实习难的瓶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3.本科生“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流程

本科生“双导师制”就是在大二时配备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实施“双导师制”。其参考步骤如下:一是制定导师遴选方案。校内导师从具有博士学位中级职称或高级职称的专业理论教师中遴选,选聘时强调职业素养与专业理论水平。在培养中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熟悉本专业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和各教学环节的关系,具有指导专业理论学习的能力。企业导师主要从实习实训单位选择职业道德好、专业素质高、专业经验丰富、对学生培养具有兴趣的业务骨干中进行选聘,一般要求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学校同时与企业导师本人、所在单位签订协议,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所在单位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以保证企业导师与学生实习实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制定导师主要职责。校内导师主要侧重学生专业理论指导,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在指导初期校内导师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在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以及本专业发展方向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随着专业课学习的深入,校内导师在专业知识、基本概念、各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以及专业知识如何在实践中运用等方面理解、运用给予学生指导。在学习后期校内导师对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撰写进行指导。企业导师主要侧重学生专业实践指导,通过指导与提供实习机会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加专业实践认知能力,提升专业工作能力。三是制定双导师制评价与激励制度。通过建立“双导师制”评价制度,使双导师制实施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评价体系分为学校、校内导师、校外导师三个方面,涉及目标评价、指导过程评价,培养结果评价。评价主体以学生评价为主,校内外导师自评、互评结合。四是导师指导要求。通过对沟通指导的人数、频率、内容及指导方式提出要求。校内外导师指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组学生不超过6人;沟通频率上校内导师每星期指导沟通一次,原则上以个别指导为主,具体实施时间与方式由导师和学生协商约定;校外企业导师指导沟通每两周指导一次,时间与方式也由导师和学生约定。为提升沟通效率,减少对企业导师工作的影响,一般以集体指导沟通为主。五是选聘双导师的信息、分工职责与培养方案。学生根据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介绍信息自主选择导师,并组成相关学习小组。六是将导师选择结果通知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联系学生,开始指导工作,由校内导师负责组织协调联系校外导师,处理解决指导学生过程中相关问题。我们强调“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双导师应同步实施,但也应选择的主导模式确定二者同步实施的时间先后次序。“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见右图。

三、“双导师制”本科生协同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1.对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推动作用

“双导师制”本科生协同培养模式实施,一方面能够突出专业特色,展示出专业发展的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双导师制”教学培养模式,使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从课程教学、实验设计、课程设计、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等,全过程融入培养过程;最后,通过导师指导,学生与导师建立密切联系和沟通,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对激励大学生潜能开发起到推动效应

不论是以校内导师为主的企业导师为辅的协同培养模式,还是以企业导师为主校内导师为辅的协同培养模式,都要求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对学生培养过程的深度参与,这种培养模式极大地改善了高校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强化了校内导师、企业导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它既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又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开辟了第二课堂。

四、本科生“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的实施要求

本科生“双导师制”是校企合作产物,学校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校企合作载体与运行机制为基础,保证校外导师数量与质量的来源,提供专业学生实习实训课程的所需要的基地与场所。专业教学计划对双导师制培养方案实施提出了时间性与长期性的要求,要求校企之间、双导师之间形成相对固定的关系,在共同指导学生的基础上,双方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就专业学生培养进行沟通协调。由学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三方组成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大家都应积极主动参与相关活动中,才能产生期望的理想效果。如果因认识不足或积极性不够,就会使“双导师制”的实施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职责是相辅相成的,校内导师侧重学生的理论学习,校外导师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校内外导师培养内容的无隙衔接,使“双导师制”培养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将双导师制的指导融入本科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我们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制度,选择校内与校外导师,设计与实施有效的实施培养方案,推动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以此提升培养质量,达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杜智萍, 周保利.牛津大学导师制传播的意义[ J ] .高教发展与评估,27(5)

[ 2 ] 马艳秀.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 J ] .江苏高教,2006(3)

[3]方赛迎.本科学生导师制的制度完善探讨[J].教学研究,2006(5)

[4]张睿,钟慧.双导师制下的卓越医学人才培养[J].教育评论,2014(3)

[5]王文静,翟木村等.财管专业分层教育与导师制培养协同模式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

篇5

关键词:双导师制;应用创新;培养模式;IT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21-0033-04

1背景

应用型人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可以分为工程型和技术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以跨越式的发展速度,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尤其对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 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根据创新的不同类型,创新型人才分为原始创新型人才、集成创新型人才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型人才。原始创新一般是通过对客观规律的研究,在理论、原理等方面进行突破。原始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侧重理论。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其知识结构侧重应用。

受“重学轻术”的思想制约,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始终在走学术型人才培养之路,应用型与学术型之间的培养方式没有显著差异,导致我国企业应用型科技人才的稀缺。一方面,我国每年大专院校出来的毕业生数目庞大;另一方面,企业却在喊“招不到人”。这说明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不但数量不足,而且质量不高,毕业以后不能为企业所接受。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匮乏已成为约束我国自主创新的瓶颈。我们的教育观念、培养模式乃至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与提高。传统的精英教育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大众教育的要求。传统教育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教学,造成办学与社会需要脱节,学习与实际应用脱节,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动手的能力,这也是造成目前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从知识结构上来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强调通识为基础的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和科学性,又要注重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为学生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从能力结构上来讲,强调应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科技应用和创新能力、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处理多学科课题的意识和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特征包括:一是善于发现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知识应用能力;三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知识转化能力;四是以协作为手段的组织工作与学习能力;五是良好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能力。

苏州市作为IT产业发展较快的城市,工业总产值中,IT行业的产值已占34%。2006年9月,苏州市明确提出了“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城市之一”的目标,并正在实现“从苏州IT制造向苏州IT创造”的产业结构转变。苏州信息产业将依据产业链优势,向研发和信息服务转型。因此,苏州市信息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特别是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IT应用型创新人才尤为短缺。能否有效、快速培养企业急需的IT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制约苏州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总体办学方针是 “立足苏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影响海外”,已经与苏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结合苏州大学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特色以及区域经济IT产业密集的特点,我们认为:地方院校在IT人才培养定位上既要区别于研究型高校,同时也应该有别于高职院校,应该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的应用型IT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体现出自己的办学特点。本文重点介绍我们实施双导师制开展应用型IT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2双导师制的本科生培养模式

斯坦福大学一直被称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最好的学校。1965年前,是斯坦福大学影响和塑造了硅谷;1965年后,斯坦福大学与硅谷之间就是一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硅谷实际上也在塑造着斯坦福。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曾将发展经验进行了概括,其中重要原因包括:坚持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及其学科发展特色;始终把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结合看作是主要任务;建立大学与工业界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在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中实现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升,并培养高质量科技创新人才。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对斯坦福大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校企合作又成为其中的纽带。

借助于国外成功经验以及苏州大学在校企合作方面已有的成效,我们认为: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提高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是培养IT人才的一种有效教育模式,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管理模式之一。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由高校教学或科研、实验人员担任大学生的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思想、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进行教育和指导,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可以使导师(组)在课堂内外积极参与本科生的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发挥导师对本科生的全面指导作用。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进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试验与推广,苏州大学也在部分学院开展了本科生导师的试点工作。本科生导师制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相对于培养高素质IT应用型创新人才而言还存在不足。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引入了企业导师,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指导团队负责学生的培养,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所谓双导师制,是指同时安排高校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本科生实践课题研究。结合苏州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度,针对部分学生建立学校与企业双导师制。从大学一年级为每位学生安排一位学校导师,从大三开始再给部分学生安排企业导师,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专业动手能力和协调沟通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每位学生每个月必须安排四个半天到校外导师单位接受指导。“双导师”以课外科技课题为主线制定学习计划。课外科技课题由高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并可根据IT发展状况和学生能力及完成进度等进行模块适度调整。目前,“双导师制”已经在部分高年级本科生中试行,已有多项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的本科生课题入选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和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

3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职能

如前所述,从知识结构上来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强调通识为基础的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等,从能力结构上来讲,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双导师制”可实现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的双向互补,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

校内导师的职能主要是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解答学生在就业、升学中产生的困惑,关注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情况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校内导师要以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为主,针对学分制管理,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2) 校内导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包括正确选择专业方向、掌握生产实习的精髓以及课程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方法等。尤其是在选择专业方向时,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引导他们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3) 校内导师要负责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顺利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

(4) 校内导师要负责指导学生根据专业方向选择企业导师,协调学生与企业导师的沟通,协助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完成企业科研课题。

企业导师的职能主要是指导本科学生开展课外科研课题,协助学校指导学生就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企业导师负责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科研课题,科研课题的选择应来源于企业生产活动的需要,难度适中。

(2) 企业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课题的开展,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计划,每月安排四个半天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学校导师增强协作,保证课题的正常进行。

(3) 企业导师应尽可能协助学校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利用自己的经验,为学生就业出谋献策。

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不是截然分开的,只有把校内外的指导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对于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校内外导师的共同努力,相互协助,才能保证课外科研项目的正常开展。

4双导师的选择与管理

4.1企业导师的来源

苏州大学IT相关专业已经和摩托罗拉、宏智科技、快捷半导体、奇梦达资讯、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个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创新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企业导师主要来自于这些企业以及政府、银行等信息部门。企业导师制度的实行获得了这些单位的大力支持,为我们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了具有博硕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高水平技术主管担任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和学生之间根据导师所提供的科研项目实行双向选择,校内导师指导学生选择企业导师及科研项目。

4.2以科研项目为中心的导师管理

针对企业导师的选择、管理与考评的要求,我们组建了对外合作办公室,并相应地成立了IT企业校外专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对企业导师的管理采取了以科研项目为中心的管理方式。

(1) 企业导师的双向选择

首先由实习基地提出校外科研项目,校企合作办公室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校外科研项目的遴选,综合对项目情况与导师资格的评审,评选出适合于本科学生的科研项目,同时确定出企业导师的人选;然后由校内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选择;最后由企业导师对选择项目的学生进行测试,完成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

(2) 双导师的管理

企业导师或校内导师定期向对外合作办公室提交科研项目的开展情况,并对项目进展与学生表现作出评价,由对外合作办公室对项目开展情况和导师的绩效进行考评,协调企业与院内相关部门保证项目的正常开展。

(3) 双导师的考核

由对外合作办公室根据项目开展与解题情况对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进行考核,将考核情况通知企业和学院管理部门,校内导师的绩效最终会影响其年终分配。

5建立适用双导师制的学分制管理制度

为配合“双导师制”的实施,我们在学生管理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5.1实施涵盖实践环节的全面学分制管理

为深化IT教育改革,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主性,IT相关专业实行了学分制教学管理,并拟开展灵活、富有弹性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改革。如将实践环节列入了学分制管理,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IT教育的要求;对于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只要完成了与课程内容相吻合的IT产品的设计,并通过答辩,也可以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将学生获奖、、申请专利、注册软件产品也纳入学分等。

5.2建立分层次、多样化考核评价体系

丰富理论课考试形式,除少数课程采取传统的闭卷考试外,对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采取面试、专业学期报告、组织小范围学生主讲等形式进行考核。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还将从企业实际出发,提炼出具体问题供学生解决,高校和企业“双导师”及主讲教师共同参与学生成绩考核。同时,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认证考试,根据认证级别折算一定的学分。

5.3更新教学理念,实施“并行培养模式”

对已有课程的内容进行再设计,减少目前一些课程的内容,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而不是教师举三求一。同时,更新教学理念,建立创造教育渗透于专业教学过程的理论模型,变传统的串行教育模式为并行教育模式。具体包括: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并行、考试与教学过程并行、理论教学与实际能力培养并行、专业教学与科学研究并行等。教学过程中,增加案例教学,把典型产品、企业的实际课题等移植到课堂上进行教学和考核。

5.4试行弹性化毕业设计

长期以来,高校习惯于利用大学阶段的最后一学期的全部或部分时间开展毕业设计。尽管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综合性课题,但由于时间短,加上很多同学忙于联系工作,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们拟利用“并行培养模式”理念,充分发挥“双导师制”优势,结合课外科技课题,将毕业设计环节提前,乃至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目前,我们已经在部分专业试行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即可进入毕业设计阶段,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确定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后,随时可以提出答辩申请,学校分批安排答辩,如符合规定即可提前毕业。并规定如学生完成大型IT项目、取得软件著作权或获得个人发明专利,只要写出符合规定的毕业设计报告,均可以申请毕业答辩。这样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为学生择业提供了方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几年每年都有本科生毕业论文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奖。

6总结

通过IT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苏州大学IT专业与苏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一方面,IT行业的强劲发展为学校IT专业的成长带来了契机;另一方面,苏州大学IT专业参考位于美国硅谷腹地的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服务于苏州区域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手段与目标。近年来,80%以上的IT专业毕业生进入了苏州地区IT企业工作,其中大量学生被“摩托罗拉”、“诺基亚”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录用。同时,这些企业为优化苏州大学IT专业学生的实践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如目前双导师制主要还是在高年级开展,如何将双导师制在高年级学生中全面推广、如何将双导师制推广到低年级学生中去,都还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曾凡东.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10).

[2] 王建方,昊文健,满亚辉,胡碧茹.“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1).

[3] 龚声蓉,杨季文,朱巧明,胡新华.多模式校企合作,主动适应企业需求[J].计算机教育,2006.11.

篇6

一、双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相应的制度。专业学位双导师制建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无论国家层面,还是学校,都没有相应的制度。2009年教育部文件《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只是确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行双导师制,但没有相应的指导性制度出台。而学校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校外导师聘任办法,目前的情况是各个专业学位各自为政,在聘请校外导师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二)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内指导教师。专业学位特定的职业指向性要求导师必须重视实践和应用,而目前从学校评职称等对教师的考核情况看,主要还是科研导向,这就导致教师倾向于学术化,对实践不感兴趣。这一后果是学校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学位指导教师,此外,学校双导师激励机制的缺失也导致教师不愿投身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事业。

(三)校内外导师联系不够密切。双导师制也就是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需要经常性就学生的培养情况进行沟通。而实际情况是校内导师仅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和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校外导师仅负责实践期间的学习,两者缺乏一定的沟通。

二、完善双导师制的对策

构建科学有效的双导师制事关专业学位研究培养的质量的高低,因此,在实行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加强制度建设,出台相关政策或措施。从国家来讲,要出台指导性的文件,为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学校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从学校来讲,要出台符合学校实际的具体的制度,包括校内外导师的聘任条件、校内外导师之间的职责划分以及校内专业学位导师考核评价机制等。

(二)加强校内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升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学校要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强校内导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愿意献身专业学位教育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要通过进修、内部培训、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等多种途径,提高校内专业学位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不断扩展教师的专业实践经历,提升整个专业学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加强校内外导师的沟通与联系。从校内导师来讲,在学生的实践阶段,要积极主动地和校外导师沟通与联系。要根据学生的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实习单位的特点,与校外导师共同协商制定个性化的实践方案,以及就毕业论文的写作共同协商。从学校来讲,要通过校内导师的见面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导师之间的沟通,形成导师间的交流机制,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

篇7

 

一、“英语双导师制”在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意义

 

为了适应我国中小学教育飞速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需要重新设置并进行调整。2004年10月,教育部启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工作,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第一稿。2005年10月,教育部组成《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专家工作组,2010年12日递交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送审稿)》及系列专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2011年10月,教育部正式颁发《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只规范了教育类课程目标和设置。对学科专业课程没有进行设置。为了适应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并有效地执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河南省“校-地协同”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在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中创新实施“英语双导师制”。“英语双导师制”的实施能有效地提高师范院校英语教学法教师和中小学的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和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和实习工作,形成中小学大学英语教学“一条龙”的发展体系。

 

二、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内涵

 

“双导师制”主要指大学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和培养师范生的机制,也指大学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和培养中小学学生和幼儿的机制,蕴含了3种“双导师”制度:对高等院校在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授课教师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来自基层的中小学教师;对进行教育实习的高年级师范生,既有来自高校的跟踪指导教师,也有来自实习中小学校的辅导教师;对中小学生,既有来自本校的专任教师,也有来自高等院校教育类课程教师进行授课,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开展教研教改。“双导师制”的实行,将有力推进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建设。

 

英语“双导师制”是指,让中小学英语名师到师范院校授课并指导实习工作,大学英语教学法教师到中小学听课指导,英语专业师范生到中小学实习,高校英语教学法教师与中小学英语教师合作开展教研教改。

 

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我们在设置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中要突出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培养英语专业师范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一方面让学生学会用外语去获取外国课下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还能用外语宣传祖国,介绍我们的科学文化。”鉴于以上观点。

 

我们在大学阶段英语教育专业开设英文课程:英语视听;英文电影欣赏;英文歌曲欣赏;英语口语;英文写作;小学英语教学法;英语微格教学;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报刊选读;语言与文化;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语言学;文体学;英语教学评价;语言测试;旅游英语;商务外语。还需要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英译课程,例如:学习《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等经典的英译本。让学生以自己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为根本,借鉴学习外国的文化,同时积极使用英语向世界传播和推广我国的传统文化,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和世界梦。

 

英语教育实习采用河南师范大学的分流实习模式。学生自愿选择学术、应用和英语教育三个方向。选择学术方向的学生主要以考取研究生为目的,只要参加校内见习就可以,其余时间复习考研;选择应用方向的学生可以到外企和翻译公司等地方实习。选择英语教育的学生参加校内见习和校外实习基地实习。三类学生的实习时间都是一个学期。

 

实施“双导师制”:对高等院校在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既有来自高校的指导教师,也有来自实习中小学校的辅导教师的指导;对中小学生,既有来自本校的专任教师,也有来自高等院校教育类课程教师进行授课,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开展教研教改。

 

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包含小学、中学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三个方面。本文主要谈论前两个方面,主要探讨学习领域和相关模块。

 

(一)小学职前教师英语课程设置

 

小学职前教师英语课程要引导未来教师扎实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了解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学习适合小学生性格特点的英语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使用英语向国外介绍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我的国际影响力。

 

师范院校实施“英语双导师制”,让小学英语名师到师范院校授课,大学英语教学法教师到小学听课指导,英语专业师范生到小学实习一个学期。高校英语教学法教师与小学英语教师合作开展教研教改。

 

学习领域 建议模块

 

1.英语专业基础知识

 

2.英语专业基本技能

 

3.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和技能

 

4.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能力

 

5.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知识 英语语音;精读;泛读;英语语法;英汉翻译;英语视听;英文电影欣赏;英文歌曲欣赏;英语口语;英文写作;小学英语教学法;英语微格教学;英语国家概况;语言与文化;英文经典名著选读;中国传统文化;中华经典名著选读;汉语古诗词英译;中国传统文化英译;第二外语等

 

6.英语教育实践 实施双导师制,分流见习、实习。(18周)

 

(二)中学职前教师英语课程设置

 

中学职前教师英语课程要引导未来教师扎实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了解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学习适合中学生性格特点的英语教学方法,培养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使用英语向国外介绍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师范院校实施“英语双导师制”,让中学英语名师到师范院校授课,大学英语教学法教师到中学听课指导,师范生到中学实习一个学期。

 

学习领域 建议模块

 

1.英语专业基础知识

 

2.英语专业基本技能

 

3.中学学英语教学的理论和技能

 

4.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能力

 

5.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知识 英语语音;精读;泛读;英语语法;英汉翻译;英语视听;英文电影欣赏;英文歌曲欣赏;英语口语;英文写作;中学学英语教学法;英语微格教学;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报刊选读;语言与文化;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语言学;文体学;英语教学评价;语言测试;旅游英语;商务外语;中国传统文化;中华经典名著选读;汉语古诗词英译;中国传统文化英译;第二外语等

 

6.英语教育实践 实施双“导师制”,分流见习、实习。(18周)

 

综上所述,我们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国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当代时展的需要,在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实施“英语双导师”制,探究切合我国实际的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模式,提倡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型,努力培养出合格的中小学英语教师。

 

作者:李伟杰 来源:亚太教育 2016年20期

篇8

关键词:毕业设计;双导师制;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029-02

一、背景

本科毕业设计占用学时长,是衡量学生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综合水平的标尺。双导师制融合了基于传统的精英人才培养的英国“导师制”和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德国“双元制”特点。我国早期在高职高专和研究生教育方面引进、消化“双导师制”,渐次扩展到本科教育领。教育部2011年推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的前提条件,提出了由高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作为导师共同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要结合企业实际项目“真刀真枪”地做。“卓越计划”是国内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标志。

沈阳工业大学将毕业设计课题与当地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形成若干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大课题。每个大课题组成一个项目设计团队,大课题又分为多个子课题作为毕业设计题目,取得良好效果。华中科技大学携手美国乌斯特理工学院开展HUST-WPI工程实践项目。该项目将两校本科生混合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用6~8周的时间去企业解决一个实际工程问题,通过毕业设计完整地体验工程全过程。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学院将核心课程与工程实践、毕业设计融为一体。高级设计与制造课程则要求学生完成来源于企业的项目课题,项目完成后还需要企业针对原型制作产品(50%)、书面报告(30%)以及项目设计过程中每位学生的团队协作表现(20%)给予评分。

九江学院自2012年实施“卓越计划”以来,积极谋求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江西中船航海仪器有限公司是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九江市首批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2015年9月,学校与企业签定合作协议书,共同培养卓越工程人才。

二、毕业设计流程规划

目前,许多高校工科毕业设计依然坚持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答辩-图纸-说明书-毕业答辩的形式。由于毕业实习形同虚设,指导教师缺乏工程经验,导致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相乖离。抓住机遇,发挥企业的行业优势和工程特长,建立校企合作大格局,才可能局部突破,以点带面,倒逼教学改革走向深入。在企业,学生要接受安全教育、保密教育,并参加企业授课、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卓越计划”毕业设计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三、选题与考核

江西中船航海仪器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主要从事惯性导航设备、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以及高精度零件的加工制造。毕业设计选题由企业技术人员与校内指导教师、学生共同拟定,但主要以企业导师为主。题目取材于产品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设计。一名企业工程师将完整的设计或改造内容分成模块,指导二名同学分别完成指定内容。例如中船仪给出ATC(自动温度控制)标准机、电控罗经、锅炉燃烧器为设计主题,任务分解成总体设计、结构设计、散热设计、电气设计等子项目,由学生在双导师辅导下独立完成。

校企双方共同以崭新的方式和标准完成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过程指导直到毕业答辩,对原有的毕业设计考核要求做出相应调整。例如,将毕业设计的任务目标由原来的书面材料为主改成以模型制作、实物制作、虚拟仿真指标为主。文档也增加了可行性分析报告、原理说明书、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达到提升学生实践动手水平和工程文件撰写技能的目的。

四、配套保障措施

依照制度主义的“路径依赖”和“变迁理论”,以“卓越计划”为大框架,探索产学研的合作方式,发挥高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形成校企双方在更高的变迁层面相互“路径依赖”,在工程领域合作双赢,保障合作的有序进行。为此,成立了“卓越计划”由学院和企业领导为成员的校企合作机构,并挂牌成立九江学院驻企业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统一协调学生在企业学习、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工作包括:

1.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委派带队教师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教育、督促学生严格遵守校企双方的相关管理制度。

2.根据《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计划、内容和要求给予安排,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教学、实践指导教师,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企业培养计划的教学要求。

3.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企业负责对其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安全教育、安全生产操作培训,并在生活、思想等方面予以指导。

4.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企业负责为其安排食宿,提供学习和实践操作所需要的设备、场地和劳动保护。

5.制定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考核标准,建立学生的企业学习档案。学生完成学习后,将学生的企业学习档案、有关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成绩等移交校方。

五、目的与效果

工程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和非技术能力。技术类能力又称硬能力,指工程师在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中与技术要素有关的能力,具体包括工程构思、设计、实现与运行能力。非技术能力又称软能力,指工程师在解决问题中所应具备的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终身学习、适应变化和理解工程伦理等能力。这两类能力与智商情商相对应。大学生在企业与工程师一起做项目,做课题,耳提面命,朝夕相处,体验式学习,必然会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产品设计过程中学会交流、体验责任感和团队协作意识,养成良好工程习惯,学会尊重他人,这样也就提高了情商。

总理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按照企业项目运作模式指导毕业设计就是实现大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的最后一跃,通过在企业的熏陶,真正地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之中,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六、总结

从学习理论上看,校企“双导师制”符合建构主义和体验式学习原理。将毕业设计与理论学习、毕业实习及师徒制、工程伦理教育等统筹安排,容易实现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实践。

高校有服务社会的责任,也要学会利用好社会资源,探索和企业深度合作机制,加强产学研结合。以本科毕业设计为校企合作的楔子和运行主线,利用企业的技术力量培养培养者(高校教师)、培养未来工程师(学生),反过来也为企业提供理论知识的更新,无疑是事半功倍的好策略。前几届卓越班毕业生的工作反馈证实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优势和后劲,也为后期“卓越计划”提供经验、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邓明阳.基于校企合作的“三位一体”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20):57-59

[2]林键.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23.

[3]蒲.美国工程学士能力培养研究―以密歇根大学为例[D].大连理工大学,2010.

[4]许晓东,卞良.本科工程教育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_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43-49.

[5]王桂荣,刘元林,刘春生,赵汗青.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机电本科毕业设计改革[J].教学研究,2014,(1):89-91.

篇9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学生在掌握相应专业能力的同时还需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经济、社会新常态下,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只有适应这样的要求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总体来看,大部分高职学生都还是有理想与追求的。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于自己的现状都是不满意的,对于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水平也有一定的期望,然而由于学习动力、自制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高职学生对自身现状的写照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大部分学生的这种成长与现实之间的困惑,是高职教育中比较普遍的现象与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每个学校的具体做法可能有相同也有不相同的地方,或许都从某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与实践。

为解决人才培养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这些问题,高职院校中较早从导师制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的有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其中主要的模式有广东农工商职院以“项目实训”为载体推行导师制,浙江机电职院实行的“科技导师制”,等主要模式,以上几种模式在各类高职院校都有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都不是非常完善,有些是带有普遍性质的问题,有些是个别的,如:高职院校在实施导师制的过程中有将导师制与班主任工作制、辅导员工作制相重叠的地方,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导师三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准确定位,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理顺,三者各自负责什么方面的工作,各自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另外,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对学校管理层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找到符合高职教育特点以及每个学校实际的具有高职特色的高职导师制。

1 德能并进“双导师”育人模式的构建

德能并进的“双导师”育人模式简单地说就是为每一名学生在德育与专业成长两个方面各确定一名导师,两名导师共同负责指导学生在德能两个方面的成长。其中德育导师主要负责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修养、价值观念、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专业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开辟学生求知的途径、激发学习兴趣,指导与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主要负责学生专业能力、知识、技能、综合社会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

2 “双导师”育人模式具体做法

2.1 构建两个成长体系

一个人的全面成长需要实现思想品德与专业能力的统一,“双导师”育人模式两个成长体系中一个为德育成长体系,一个是专业成长体系。专业人才培?B方案之中对学生德育成长有相应的课程教学要求,在第一课堂中有部分课堂教学内容,但还不够,需要构建一个学生德育成长体系,除必修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外,可以设计要求学生参加多少志愿服务,参加多少公益活动,帮助几个同学,听几次讲座,参加几次主题活动,有计划地将德育成长过程进行系统的规划与落实;专业成长体系可以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但专业成长体系比人才培养方案还要宽泛,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有特点、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共同制定学生成长规划体系,做到适用于每一名学生,不设统一的进度与要求,实现个性化的培养与发展,及时反馈学生在学业成长上的问题与不足,做到能及时地提醒学生、找到问题、明确目标、告诉方法、及时指点,以充分发掘出学生的潜力,尊重个性差别,从专业导论到毕业设计,甚至到学生找工作、求职等多个方面都应给予相应的指导,以此构建学生成长的这一过程体系。

2.2 搭建两个成长平台

德育成长体系内容的落实需要相应的平台与载体,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与专业能力的提升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思想道德水平的成长更多地需要亲身感受与体验,只有在感情上产生了共鸣,才有认识水平的真正成长,在搭建学生德育成长平台上可以利用志愿者服务活动、学雷锋活动,学生协会社团、团学联、担任班级干部、开办各类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方面来落实;学生专业成长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内容外,还需要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搭建更多的舞台与平台,让学生利用好大量的业余时间,例如举办与参与各类学校、省市、国家级技能竞赛,校园技能节、创新创业大赛,制图(CAD)大赛等多种专业性质的比赛,举办专业报告会与讲座等。

2.3 把握两个学习课堂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同进行,相互交融、相互补充,有机统一。课内融德育、职业素养于专业教学之中,将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提高第一课堂的有效性,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导与主要作用;第二课堂做到与第一课堂的有效结合与融合,课外融德专业活动于德育实践之中,如学生在做志愿者时可以选择做一些专业方面的工作,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所用,早做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行业背景与现状,发现机遇与机会,当学生在第二课堂实践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后,可以进一步地明确努力方向与目标,实现两个课堂的相互补充与促进。

2.4 确定两个成长导师

篇10

报关专业校外导师管理模式

一、高职报关专业校外导师制建设的必要性

(一)报关专业“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高职院校大多从中专升格而来,他的教育资源有限,但为了满足社会对报关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许多高职院纷纷开设报关专业,专业的开设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现在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很多是“转岗型”教师,为了高职院的快速发展,部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专业教师转到报关专业任教,教师在理论教学方面可以尽快适应新的岗位,但是,新型专业的职业技能教学,教师需要一个相当长的磨合期。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部分高职院直接引进专业对口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他们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对专业理论及其前沿有较好的了解,但由于他们是从学校走向学校,从课堂走向课堂,对职业技能的操作比较生疏,他们在大学或研究生期间大多未接受过报关专业核心技能单证、商品归类、税费计算的理论与实践的双培养,在技能教学中遇到具体问题往往感到束手无策。

(三)专业培养目标不明晰。一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报关专业,但没有符合高职特点的课程体系、教材、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在课程的安排上,往往以相近的本科教学体系为蓝本组织教学,很少联系具体事例对基本原理进行阐述,更谈不上解决实际问题;另一部学校以全国报关员资格考试内容为教学大纲,以考证为导向开展教学工作,缺乏理论联系实践,学习效果不好。

(四)行业专家校内指导的弊端。为了优化职业技能的教学,许多高职学院把校外的有经验的行业专家聘为兼职教授,但是他们有自己的事业、都很忙,来学校的时间相当有限,更不可能经常入课堂给学生授课,只能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做讲座,介绍行业的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但无法给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同时,学生无法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谈不上实践与应用。

二、报关专业校外导师现存问题

首先是参与的积极性问题。企业是追逐利益的经济实体,让其业务骨干参与报关专业系部建设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所以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另外,担任校外导师往往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或领导,在各自的企业里也担任着重要角色,工作十分繁忙,很难要求其如同校内导师一样的精力和时间来指导学生。其次是考核与奖惩的问题,在企业导师工作过程中,系部要对他们进行定期考核,评价其工作效果。如何来考核这些所聘的校外导师,应该设立什么考核指标,哪些作为硬性指标,哪些作为参考指标,对于优秀导师该如何奖励,不合格导师又如何惩罚等等,恐怕这些都是用人高校面临着的难题。再次是校内外导师的协调问题,既然双导师制是报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就必定存在着导师间的协调问题。双方如果没有充分沟通与明确分工,就可能导致双方指导任务混淆,指导重点不清晰的现象。

三、报关专业校外导师模式设想

校外导师的管理是个系统工程,有宏观的政策和机制,也有微观方法和措施。我们从实际需要出发,根据行业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考核机制和强化沟通机制三方面探讨如何建立行之有效、合理缜密的校外导师管理新模式。

(一)建立激励机制。管理的核心是激励,如何运用激励手段调动企业及校外导师积极性,让他们更好为报关专业建设服务,是构建校外导师管理模式的前提。首先要调动企业积极性,由于报关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企业每年都要补充新员工,而我们报关专业有大量学生需要顶岗实习,这就给双方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学校每年为报关企业提供顶岗实习学生,前三个月免费为企业服务,三个月后根据实习表现,企业决定是否为学生发放实习工资。这种合作模式即为企业节省了用工成本,了解了潜在员工的综合素质,也为学生提供了顶岗实习机会,这种双赢的合作模式提高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学院在11级大专报关班做过试点,效果很好,可以考虑进一步推广。其次要调动企业导师积极性。在物质激励方面,适当提高校外导师的指导费用,经费由学校或系部直接划拨,做到专款专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呼吁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为导师所在企业提供部分优惠政策,支持这些企业发展,间接让企业导师得到实惠。在精神激励方面,要增强校外导师的荣誉感、责任感,充分认可校外导师的劳动成果,如评选优秀校外导师荣誉称号,把优秀实习生与其导师一起表彰,满足其“尊重”的需要,从各个层面充分尊重校外导师的工作,积极主动寻求校外导师的配合。

(二)完善考核机制。对于校外导师考核,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制度的建设也处于摸索阶段,所以我们参照校内导师考核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对校外导师的资质、工作量、学生满意度及实习效果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

(三)强化沟通机制。绝大多数的校外导师都缺乏指导在校大学生的经验,教学观念薄弱。在校外导师上岗后,应由系部组织一次岗前培训,让校外导师了解学校管理相关规定,明确校外导师的职责,对校外导师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学院或系部不定期组织研讨会,让校内外导师交流教育方法、心理学知识以及专业知识。同时、邀请校外导师观摩优秀教师上课,以及参加优秀导师的经验介绍会等,进行教育理念、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