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18 21:1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素养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素养教育

篇1

:一位资深教育者眼中的教育真谛

六月的一天,穿越城市的缤纷,进入重庆市中华路小学(原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

斜阳中路边的小草吐露新翠,高大的黄桷树翠绿闪靓。校园内励志名言、儿童画廊静静的映入眼帘。一切的一切,呈现出文化氛围与人文气息的和谐统一。

校长办公室清新儒雅,简朴大方。阳光顺着窗外茂密的绿荫,斜斜地打了进来。校长笑着站起来,淡雅的书卷气中流露出一位资深教育管理者的淡定与睿智。

说到教育,王校长侃侃而谈: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都市公民素养,为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王校长介绍,学校从07年就开始将育人的核心放在了“培育都市公民素养,打造国际品牌学校”的特色学校创建上,紧紧抓住“质量、特色、品牌、优质服务”这条主线,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关注生命、回归儿童”的角度,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让每个孩子在创新的教育活动中,将学习活动立体化,拓展学习的外延,让学生积累文化,沉淀精神,焕发生命的活力,体验自信与成功。

王校长认为,一所学校所以能称其为名校,注定它必须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长久的积淀过程。校园文化对教育来说,是一种意识,一种力量,而文化建设是一个创建过程,是将意识形态化,力量发散化,让文化的反应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

王校长特别强调,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建设”二字,建设更多更好的校园文化,是大家的创造过程,也是学校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和名校,重庆市中华路小学有着不同寻常的大气与厚重。从1911年建校伊始的筚路蓝缕,到二十一世纪的新起点、高目标,一路走来。悠久的办学历史让学校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质量、特色、品牌、优质服务”这条发展主线,通过不断融合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广泛开展国际交流,走上了一条“培养公民都市素养,打造国际品牌学校”的特色学校发展之路。“责立世界”

让孩子拥有世界眼光

何为公民素养教育?中华路小学校长给出的答案是,在承认并尊重人的主体性前提下,培养并造就健全、自律、将来能有效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的公民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她说,生活世界就是儿童活生生的世界,有着儿童体验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儿童成长的源泉,只有在生活中,在他们的体验中,才具体掌握了世界,世界对他们才有意义。当然,这个世界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拥有中国的灵魂,更要具有世界的眼光。

事实上,学校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英国等多所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国际交流。学校先后与英国威尔士地区的10所学校签订了国际友好学校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学校和威尔士地区的10所学校将互派老师和学生到对方学校,就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课程设置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从而增进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为了实现双方学生的无障碍交流,中华路小学与罗森公园小学共同创建了zeroath学生论坛,定期对学生进行英语能力和网络知识培训,鼓励他们就文化、生活、学习、爱好等多个话题畅所欲言、结交朋友、开拓眼界。通过论坛与网络对话,解决了学生学习英语无法实现语言交流的难题,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优化课程”

让孩子幸福成长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意味着让教育充满爱的气息,让课程成为激发孩子生命灵性的过程。

学校拥有“充满人文、自主探究、和谐发展”的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生喜爱的课堂。从一年级起就着力打造了英语、现代信息技术课等精品优质课程,努力从学识上让学生拥有面向未来的国际公民素质;创设“国际班”,从小学阶段即引入国际教育模式的探索,打造了旅游、形体、经典诵读等具有中小特色的校本课程,满足了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成长开启了一片明亮的天空。

为让孩子养成自己的公民品性和公民能力,学校将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自然、社会结合起来,系列规划、潜移默化,让孩子在生活中逐渐养成公民应该拥有的素养。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让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发现自我价值,形成与人交往的品格,锻炼民主参与的能力。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学校。学校经常举办家长会,成立家校俱乐部,通过家长配合,把公民素养思想渗透到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此外,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还注重营造自然环境氛围,让孩子在课堂课余都能接触到生命之绿。学校还经常举办“亲近大自然”主题活动,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

社会是最真实、也是最实际的生活世界。学校贯彻陶行知先生“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构建儿童与社会的关系,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事务,使他们真正体验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政府那种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

“三重行动”

构建公民意识

公民素养教育,除了系统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觉、积极行动起来。学校根据小学阶段儿童特征,特别设计了民主行动、经验交流、深入反思三重行动体系,让孩子们在活动体验中构建公民意识。

民主行动。学校创设机会,让孩子通过投票权、建议权参与到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的发展之中,在具体行动中获得公民的体验和能力。

经验交流。学校定期、不定期开展演讲比赛、竞选班级干部、辩论赛、才艺大赛、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会成长、交流、互动式学习、相互影响,最终获得公民品性和能力增长。

深入反思。学校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演讲、写作等形式来对自己的公民行为和公民品性进行总结,不断进行自主的建构。

不仅如此,学校在对学生培养都市公民素养过程中,还把包括当代都市公民应当具备的“五品六力”(五品即自信、健康、爱心、诚信、责任;六力即自制力、学习力、行动力、创造力、协同力、领导力)纳入学校的特色建设中,总结出公民素养的培育应该从儿童个体出发,而后形成其社会责任,逐步养成其国家意识的思路,并构建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国家”三个有机的公民素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校致力于儿童自主、自尊和自强的培养,使其拥有公民素养的基础,重点引导儿童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在现实的土壤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核心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尤其是对民主参与的权利和义务的认同,展现中华传统的气质与情操。

“领雁工程”

开启一束阳光

去年11月10日,重庆市“领雁工程”启动仪式在中华路小学隆重举行。校长与武隆县平桥镇中心校校长在两校联建牵手协议书上签字,翻开了中小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也标志着中小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上开始了新的征程。

事实上,近年来中小已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对多个农村薄弱学校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先后与重庆巫溪县长春希望小学、南川头渡小学等10多个农村学校牵手共建,把全国市级赛课比赛中的观摩课呈现给当地师生,极大地提升了对口支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学校在总结多年与农村学校合作的经验和结合平桥镇中心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个、十、百、千、万”工程,即建立一个发展共同体,培训十名骨干教师,牵手百名留守儿童,赠送千本经典书籍,引发万名市民关注。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3年‘领雁工程’的实施,与平桥镇中心校一起探索一条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办学思想,形成成熟的办学模式,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校长深情地说。

篇2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ey)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信息业具有一定规模同时要求全民拥有信息素养的国家,如美国。这些国家的信息业已成为一种增值型产业,它已超越对传统产业的依附状态,既具独立性,又与其它产业密不可分,因为在此社会中,信息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人们仅依赖图书馆、仅靠传统的图书馆运用技能已不足以满足其信息需求,它需要一种全新的、综合性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一词最早是在1974年美国全国图书馆与情报科学委员会(NCI,15)上,由信息产业协会(IIA)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提出的:“所有经过习11练把信息资源运用于工作中的人称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们已学会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79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把信息素养解释为人们知道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对信息素养又作了如下定义:“要想成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该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拥有确定、评估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从根本意义上说,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那些知道如何进行学习的人。他们知道如何进行学习,是因为他们知道知识是如何组织的,如何去寻找信息,并如何去利用信息。他们能为终生学习做好准备,因为他们总能寻找到为作出决策所需的信息”。80年代,信息素养的含义不断得到深化,其涉及面亦更为广泛,人们更多的是讨论信息素养与图书馆用户教育之间的联系,并建议将两者纳人现行的学校教育中进行;90年代,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更是深入到人的整体素养这一层面。具体说来,对于信息素养的理解应包括诸多方面:①在信息社会,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②信息素养是人的整体素养的一部分;③信息素养教育是图书馆工作与教育工作的结合,需要两方面的共同参与,其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自学及终生学习的水平;④在信息社会,图书馆是主要信息源,但并非唯一信息源;⑤新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能大大促进信息的传递、处理及利用;⑧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及运用是必要的;⑦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如对需求的了解及确定、对所需文献或信息的确定、信息检索、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信息组织及处理、信息用于解决问题并作出决策。

2信息素养教育是对用户教育的深化

现行的图书馆用户教育主要着眼于用户利用图书馆的技能,它所涉及的方面有:①图书馆乃唯一信息源,其用户乃图书馆的用户;②用户对馆藏(其布局、结构)的了解;③通过卡片信息确定所需的文献;④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情报检索的技能(大部分是手工式的);⑤馆员通过咨询工作解答用户的提问。因此,传统的图书馆用户教育是基于这一点来开展的,即引导用户利用图书馆(唯一信息源)的文献。

2.1图书馆不再是唯一信息源传统的图书馆用户教育强调图书馆乃可以使用的唯一信息源,用户的需求可以在图书馆范围内解决,但仅强调图书馆馆藏则排斥了其他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而这些信息资源在满足用户的需求方面或许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图书馆馆藏总是存在一定限度,它所包容的信息在类型及层次上因缺少现代技术的支持,而存在着单一化及低层次的倾向。传统图书馆用户教育向用户引入的基本概念是文献。文献包括多种类型的依附于传统载体的信息,如图书、期刊等纸型载体及各类声像资料,它包含的是一种固态的、未开发或开发甚少的知识信息,其服务形式是实物借阅。实物借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是:一旦被某人占有,他人则难以借阅,即便增加复本量、馆际互借亦难以缓解这一难题。信息同样依附于载体,但此载体是现代电子设备,其组织形式是动态的、深层开发、易于组合、共享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使信息传递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通过强调信息这一概念,可以使用户由此关注更广泛的信息源,增加需求的满足机会。当然,信息社会所说的信息并不排斥传统的文献。在信息社会,新技术扩展了可利用的信息源界限,因此,在选择信息源时,我们将不仅仅只考虑图书馆,其它如:情报交流中心、文献资料中心、数据库、出版公司、档案馆、博物馆、大众传播媒介等等,也成为可利用的信息源。甚至在国外图书情报界,“虚拟图书馆”这一概念也不断被专家们提出,它是新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使图书馆引起质的变化的一种新型图书馆。“虚拟图书馆”也有人称之为“无墙图书馆”、“无书图书馆”、“知识管理中心”(eenterofknowledgemanage-ment),文献不再是使图书馆称为图书馆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在这类图书馆中,即使无卞藏书,它仍能通过终端借助通信技术从其他图15馆、信息中心、数据库中心获取文献、信息、甚至整本图书的内容。因此,虚拟图书馆的出现将拓展传统图书馆的概念及其工作内容、服务方式,以至改写图书馆的历史。由此可以说,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是信息素养的重要方面。

2.2计算机技能应纳入用户教育范崎我们所说的信息素养中还包含计算机的使用能力。因为计算.机是信息社会中使用得最广泛的工具,它使信息存贮、检索、处理能达到大容量、准确、快捷这些要求。围绕着计算机技术所发展起来的技术是:计算机网络、联机数据库、电子出版、光盘、多媒体技术等等。所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都是为了使信息的“存”和“取”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由于这些技术之间所存在的相关性,电子介质的信息可以通过这些技术达到最大限度的处理及利用。计算机技能应包括:用户具有运用计算机来解决问题的意识、用户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用户对计算机的使用或操作能力。

2.3信息检索技能的深化信息检索技能不仅仅是一种纯技术行为,它要求用户具有:一一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意识可使用户潜在的信息需求得以呈现,并转化为能表达出来的信息需求,以至实施具体的信息行为。—信息能力:①用户用有效的方法迅速、准确而全面地收集所需信息的能力;②对信息的评价、鉴别、吸收能力;③对信息的感知、注意、联想和灵感的能力。—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知识:拥有这些方面的知识可使用户掌握主动性,增加选择机会,并提高检索效率。一一信息需求的动力:它促使信息需求得以发动、加强、维持,同时使信息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指向性。

2.3.1信息需求的确定及表达:!亡否需要信息以解决问题或作出决策?是否需要利用信息源来获取信息?如何表达,即如何使模糊的信息需求趋向于明确的信息提问?信息需求是进行信息检索的依据,对信息需求的确定是下列行为得以继续的前提。

2.3.2信息的确定:所需要的是何种类型的信息?是否可以借助信息源、信息工具来获取?信息的确定是不断进行的,因为它不只是一种单向行为,最初所确定的信息可能比较宽泛,这就需要从信息检索行为的反馈中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不断限制、筛选以确定最终需要何种信息。

2.3.3设计策略,进行检索:由于信息检索是借助于计算机实现的,所以与传统的手工检索相比,更注重人—机对话过程中检索策略的设计,以优化检索行为。由于计算机的大量普及以及用户界面的设计更为友好,传统计算机检索借助“中间人”的现象将逐渐减少,因此,用户自己设计检索策略时更应掌握设计策略的技能。—含义:检索策略即为了实现检索目标而制订的计划或方案,检索策略对检索的全过程起指导作用。—目的:通过设计检索策略,以提高查全率、查准率,缩短检索时间,减少检索费用。—步骤:①选择合适的数据库(了解数据库的来源、主题及内容结构);②确定检索内容,如提出著者、主题词、分类号等;③确定检索范围,如决定检索的年限、文种、文献类型等;④选择恰当的检索词;⑤构造合理的提问逻辑式;⑥不断了解反馈信息,及时修改检索策略。

2.3.4信息的评估:对已获取的相关信息进行评估,即评估信息对问题或决策的效用性及满足程度。

2.3.5如何超越技能达到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技能只是信息素养中的一个部分,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及信息技能(技术层面)等方面,对于个体来说,信息素养常常通过信息技能的有效发挥得以表现,而信息技能发挥得好坏与其他两方面直接相关,如果片面强调信息技能,或仅仅以信息技能衡量某个个体的信息素养层次显然是不够的。对于超越信息技能这一点来说,用户在信息素养教育及实践中,对于适应于信息社会的批判性思维的建立以及知识结构的构建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素养的具体化;同时,也可以这样说,信息素养并不是我们所强调的唯一目的,从更深层次来说,人的整体素养的提高是使人们在信息社会得以立足,并更好地生存下去的前提。

3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教育中包括传统的图书馆用户教育成分,更重要的是它涉及到对计算机技能及信息技能的教育,但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组合,而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重建;同时它也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对技能的教育,更包括通过信息素养的教育,使人们掌握为适应信息社会所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及批判性思维。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缺少信息素养的人将成为信息社会的“文盲”。

3.1目标目标的制订不可脱离现实,由于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在用户教育方面现存的差异性,因此,在目标的制订及实施方面必须考虑到这种差异:近期目标可以面向高校为主,通过全面而深化的用户教育,使高校学生在毕业时便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而成为独立的自学者;远期目标则是面向全社会范围,使所有公民通过对信息素养的拥有而成为信息社会中独立的自学者。对于拥有信息素养这一目标,我们可以将它细化为:①对信息的关注度,如对有用信息的兴趣性及对无关信息的摒弃;②能够研究和判别可供选择的信息及观点的优劣、可行性。就信息来说,此信息是否有用,是否是垃圾信息;就观点来说,对其可行性的判别也就是一个决策的过程;③能够选择各种信息源,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以获取信息的能力;④能对某一课题找到相应的信息、进行综述及综观其现状和发展趋势;⑤获得继续自我教育的基础;⑥发挥主动性和独立性。

3.2相关因素信息素养教育需要图书情报机构及教育部门的共同参与,共同制订计划、大纲,并负责将它们实施。同时,信息素养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更需要社会各方面,如政府、企业等其他团体的支持。因为这些部门在社会中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总是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支持的关系,对于信息素养教育来说,这种支持可以是经济上的,也可以是政策上的,或是人才上的。

3.3制仃计划信息素养教育计划可以由政府或教育部门及相关部门围绕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来制订,并分步骤、分阶段地实施,如同现行的文献检索课得以在高校中通过制订政策来实施一样,信息素养教育计划的制订也可以此作借鉴。但是,信息素养教育计划的制订并不是在现行的图书馆用户教育计划中仅仅增加计算机检索课程就可以实现的,而是对整个计划重新进行整体构思,重新组织拟定,以达到信息社会中用户教育的指标。同时,信息素养教育的指标又必须围绕信息素养教育目标,既要超越传统的图书馆用户教育指标,又要以教育过程的各类参与者(用户教育的教育者及接受者)的认识为基础。

3.4实施步骤及内容信息素养教育计划的实施可以围绕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进行,并制订统一的教育目标,以适应各个专业学科用户教育的不同需要。同时在高校用户教育中,还要将信息专业与非信息专业分开,进行区别教育。

篇3

1.1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缓慢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引起政府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也只是刚刚起步。目前中小学普遍已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教授计算机知识和操作使用,但还没有开设媒介素养课程。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最早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在此后也只是几所高校零星的实验,并没有形成教育规模。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较普通高校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更为迟缓。

1.2主要原因分析

我国传媒业迅猛发展,媒介正在发生着数字化、市场化、民本化的转型,迫切需要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媒介受众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形成科学合理的接触媒介、解读媒介和使用媒介的媒介素养,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却很缓慢。其主要原因:

1.2.1缺乏政府政策法规的保障

我国目前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还处于学界呼吁阶段,还未引起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足够认识,近几年学术界虽有一些国家级重大攻关课题取得成果,但还未足以影响到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对中小学和高校领导和教育者来说,媒介素养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

1.2.3缺少深厚的理论基础的支撑

我国的媒介素养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研究还只是对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梳理和介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与我国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理论体系。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薄弱和实践的缺失相互制约,一方面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缺少深厚的理论基础做支撑,另一方面,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缺乏又延缓了理论体系的形成。

1.2.3缺少媒介教育专门师资的培养

媒介素养教育是跨学科的课程,对授课教师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既具有传播学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又懂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和规律,还要有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人才的培养机制还没有建立,本科和研究生培养均未开设这个专业,至多是新闻传播专业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从事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教师只是传播学背景或其他学科背景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热爱者。

二、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2.1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确立

2.1.1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目标

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使大学生自觉抵制媒体不良信息,减弱媒介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使大学生自主利用媒介,提升对信息资源的支配能力。

2.1.2以学生为本的媒介教育

对受众媒介素养的培养应是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途径,而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受众自身的内因。因此以学生为本的媒介素养教育重在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实现高度的自律和对媒介有效利用。媒介素养教育应唤醒学生的媒介素养意识,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2.1.3符合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

与西方发达国家漫长的媒介发展历史不同,我国媒介发展有自身的显著特点,是在改革开放后三十年间经历了短时期内的迅猛的发展,媒介体制的市场化转变,媒介形态的日新月异,新媒体的迅速普及,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职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既要借鉴国外已有经验,更要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和高职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状况,解决突出问题。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成长过程中完全不同的媒介环境带来的观念差异,如高职学生过度依赖、崇拜新媒介而疏忽传统媒介的现状,如新媒介某些方面使用能力较强与有效利用媒介资源为自身服务能力不足的矛盾,如不同的教育环境带来的学生媒介使用能力的较大差异等。

2.2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

2.2.1媒介素养课程的开设

课堂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高职院校媒介进行素养教育,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是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有师资条件的学校可开设媒介素养必修课,暂时还不具备条件的学校也可先尝试开设媒介素养公共选修课。还可将媒介素养的内容融入到相关的公共基础课或专业课程中去。在教学内容上注意针对性、实用性,了解一些理论知识是必要的,但重点应放在媒介意识的激发和媒介使用能力的提高。教学的内容包括媒介认识、媒介解读、媒介使用三大方面,具体内容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征求教学对象的意见不断调整优化。要让学生认识媒介社会与现实社会的本质区别,能够控制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让媒介过多占用自己的时间;了解媒介的商业属性,能够正确解读媒介信息,如解读新闻、解读广告、解读娱乐节目、解读影视的能力;能够利用媒介学习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本领,休闲娱乐,善于制作并媒介信息,扩大交际面,关注社会与人生。教学的方式上应采用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因为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媒介也已拥有丰富的体验。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理论的讲授,让学生接触较为系统的媒介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在课堂上要多提供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把自身对媒体的认识和经历带进课堂,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经验分享来提升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2.2.2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开展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现状实施路径

1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在时代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大学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提高文化艺术素养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借助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品格、气质以及修养等。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就是美育,可以与学生的审美需求相一致,将学生的精神能力提升上来,确保学生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高度一致和平衡,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比如欣赏一幅画,可以将烦恼抛到九霄云外。现阶段,在大学生基础素质中,文化艺术素养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发展和进步。要对中华历史文化进行充分了解,并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挖掘出来,将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等提升上来,进一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学生的人格健全化,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如果人才能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益,彰显个人魅力,一旦文化艺术素养严重缺失,很难保障一流的人才质量。所以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文化艺术素养是市场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借助文化艺术素养,可以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兴趣充分调动出来,同时还可以将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出来,灵活应对各种危机情况和丑恶事件,树立对客观事物正确的情感态度。

2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2.1文化素养层面分析

现阶段,高职的招生现状决定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能力普遍偏低,而高职艺术专业学生文化底子更为薄弱,尤其是英语等基础科目。由于在专业术科考试期间普遍被“重专业、轻文化”的氛围所影响,因此进入大学后,他们仍旧没有转变思维,甚至认为文化课程的学习可有可无,殊不知文化素养决定了艺术修养的广度与艺术内涵的维度。因此,高职艺术生很难满足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需求。

2.2综合素质层面分析

从高职艺术专业学生普遍之学情来看,学生对专业课程较为重视,能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们忽视了自身在人际交往的能力、自身素质拓展等方面的能力。以高职舞蹈专业学生为例,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仅仅以掌握技术动作为目的,往往没有对舞蹈艺术本身的理论体系进行充分了解,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辩证思维,综合素质薄弱,直接造成艺术形象的塑造和艺术表现能力的重复单一,是目前高职在培养艺术人才综合素养层面一个显著的问题。

2.3文学修养层面分析

一般来说,艺术和文学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文学修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这直接影响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1]。基于此,如果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学修养难以保证,将会导致自身专业课程学习难度的增加,很难将艺术背后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也无法将文化内涵纳入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之中,进而很难将艺术内涵充分传达出来。

3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的实施路径

3.1合理引导,提升文化素养

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要对专业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学习进行合理安排。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文学、美学等[2],需指出的是,高职教育和学课教育是有区别的,教师团队必须依据学生的学情,尊重客观事实,合理引导,如定期邀请艺术家进行人文类文化讲座,帮助艺术专业学生形成全面的价值观念。通过加强学生基础文化修养的培养,可以将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开来,告诉他们,一个成功的“学艺人”,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文化素养决定艺术表现的深度和广度。

3.2合理布局,提高文学修养

通过对学生实际学情进行客观分析,要确保文学修养方案制定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针对高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普遍较弱这一特点,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开设沟通、交流、表达的课程,这也意味着要同步提升他们在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因为事实证明,在具备良好的文学修养的前提下,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3全员育人,提高内在思想素质

在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将学生的心灵唤醒起来,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高职院校要定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将学生的道德修养、职业素质提升上来[3]。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其引导作用比较强化,对价值观念的形成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要求学生要树立高度的自律意识,推动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

3.4统筹兼顾,充分开发教学资源

对于艺术教育管理者来说,要注重将学生的艺术趣味性提升上来,并加强艺术专业课程的设置,不断提高艺术专业课程的艺术趣味性。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如果涉及到简单的技术性艺术训练课程,要注重对相关艺术方面的文化课程进行增设。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来说,要基于横向视角,对多个学科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将学生的艺术学习创造性激发出来,更好地挖掘出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底蕴,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4]。同时,艺术专业教育管理者,还要注重艺术与文化课堂讲座的开设,加强与其他艺术院校之间的交流,将学生的交流热情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艺术和文化的高效统一和一致。此外,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来说,还要将自身的艺术情趣提升上来,将现代化艺术观念渗透到位,并对多学科的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专业学生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并具备生存发展的能力。

篇5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与国际的日益接轨,目前国内众多高校都在实施通识教育,通过学位学分要求,增强师生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依此契机,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也从传统的文献检索课框架中跳跃出来,成为大有可为的一项通识技能。通识教育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的特点,提供全方位分析、获取信息的较为全面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因具有较高的普及作用,从而得到迅速普及推广,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综观国内外高校信息素养通识教育服务形式,可以发现,图书馆专题培训和公选课是通识教育的两种基础实现途径。除此之外,一方面,图书馆需要从通识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出发,重新设计教育培养的目标,提供信息素养通识教育,与学校通识教育举措相一致;另一方面,积极发挥信息素养对信息的组织揭示核心要义,对普遍开展的通识教育,开展嵌入式或整合式教育,扩大信息素养教育对通识教育的支持度和影响力,力争促进通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两种方式,开展以信息素养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支撑专而广的综合性人才培养。

2信息素养通识教育实践探索

2.1课程发展与积累

2010年9月《信息素养与实践》通识课程正式开班,主要面向本科生开设教学。每学期2个学分,由32~36个学时构成。应该说,本科生教育很大程度上是知识探究式教育,从课程名称上看,该课程既强调对信息素养知识的全面教授,又强调对信息素养的实践性、体验式应用,这与学校的本科生教育目标相吻合。经过2010年两个学期1个教学班的教学积累,2011年9月开始,课程开设2个教学班,并对教学对象重新定位,一个班专向本科一年级新生开设,36学时;另一个班则针对本科生其他年级教学,但主要是大二、大三本科生,33学时。为充分发挥馆员在信息素养方面的专长,锻炼馆员的综合能力,每个教学班各由一个教学团队承担,由4~5名骨干馆员组成。同时,在校内招聘在读研究生担任课程助教,负责教学中的日常辅导、联络、跟进。2012年7月起,伴随上海交通大学实施夏季小学期教学制度,《信息素养与实践》也作为核心通识课程参与教学,每个学期32学时,由此,每个学年均有三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大大提升了课程的推广面和学生受益面。

2.2教学目标与内容

《信息素养与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创新能力,增强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具体来说,在当今信息量无限膨胀和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的背景下,培养敏锐的信息意识,明确信息的性质与范围;有效地获取和评价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将获取的信息融入自身知识体系;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了解相应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积极利用所获取的信息和知识,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创新和实践。教学内容上,除文献检索内容外,增加了信息意识、信息评价、信息伦理与道德等专题内容;教学方式上,在课堂教学之外,融入分组讨论、实践调研、综合练习等环节,通过讨论和实践,帮助学生掌握信息利用与评价的基本方法,增强信息素养意识和信息利用能力。

2.3构建适用性教学模块

参照ACRL《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课程教学团队确立了整体的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对象的差异,分别对每个教学班明确制定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模块。总体上看,教学内容体系包括概述、识别信息需求、获取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评价信息、信息伦理与道德6个主要模块。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先后增设工具、技术应用模块。每个模块由教学团队成员根据特长,独立或协作完成教学。在形式上,教学由4个模块组成,分别是课堂实践与辅导、分组讨论与汇报、课堂作业及点评、课程考核(提交文献调研报告、考试或课程学习汇报)。其中,课堂实践、分组讨论与汇报通过在课程中开展互动交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的自主学习和分享中,受到学生的欢迎。分组讨论与汇报,立足本科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设立学术、生活两类主题,由小组自选主题或参考设立的主题,应用课程所学技巧和内容,充分体现团队协作与自主创新。在小组讨论汇报环节,从团队协作、表达或陈述能力、汇报载体表现、主题展示程度4个方面,由教学团队、汇报小组进行现场点评和评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完善教学体系,见图1。需要说明的是,课程调研报告作为课程后期的主要教学任务,允许学生自选题目,在选题过程中,教学团队予以辅导。作为考核的一部分,教学团队设计报告模板,进一步规范报告的知识纲要和各类信息的使用。调研报告形式主要是格式、板式和个别模块的篇幅要求;调研报告内容主要从主题分析、课题背景、信息检索(所选数据库、检索式的构造,并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对相关检索结果进行格式处理)、分析检索结果(筛选核心资源)、检索过程总结(主要思路、主要观点、参考文献)、调研报告完成心得6大板块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灵活运用教学中所教授的内容,做到举一反三,增强课程在实际学习、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2.4教学成效与收获

《信息素养与实践》在教学中,结合信息素养自身的体系,充分应用通识教育的思想,使得课程基本满足不同学科学生对信息的掌握能力,为学生自身的探究式学习培养了一种敏锐的意识、一种应用的能力。通过课程学习,许多学生都表示课程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信息的窗户,学习到很多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对毕业设计、专业课程作业和PRP(本科生研究计划)项目报告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日后的学习中,会有意识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类资源。通过小组汇报和讨论,学生之间增强了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表达分析能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评价信息中,许多学生希望图书馆继续开设这样的课程,并扩大课程规模。学生们通过口碑相传,不断提高课程在本科生中的影响力。按照学校对通识课程教学的评价结果,《信息素养与实践》在全校通识课程均在中等偏上级别,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2013年12月,通过从课程建设、课程教学、教材建设、教学研究和对学校整体通识教育所做的贡献等方面评审,课程负责人最终荣获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贡献奖二等奖,这成为该通识课程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且,2014年《信息素养与实践》将迎来课程建设评审验收,该荣誉的获得也为课程验收提供了直接评判参考。

3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通识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为学生综合、全面了解知识的总体状况提供了专业之外的视角,更有助于培养和发展综合素质。随着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不断成熟与完善,终身学习、科研创新、建构主义逐渐成为高校信息素养教学设置的理论基础。其中,终身学习强调信息素养对人发展的价值意义、科研创新体现信息素养对社会进步的价值意义,而建构主义反映信息素养的实践基础,强调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培养和塑造。为此,从通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出发,《信息素养与实践》还需不断改革课程的体系,提升与通识教育的贯彻和关联,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完善课程教学方式,进一步凸现通识教学对人才培养体系的隐性支撑作用。

3.1信息素养通识教育再定位

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在其著作《大学的理想》中,提到大学教育是自由教育,它使科学的、方法的、有序的、原理的和系统的观念进入受教育者的心灵,使他们学会思考、推理、比较和辨析。1945年,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红皮书,将培养完整的人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并指出完整的人需要具备有效思考、清晰沟通思想、做出适当明确判断、辨别一般性价值等四种具体能力。这些思想与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许多思想都是相通的。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应用和传授的信息和知识不限于所应用的学科,更多的是营造一种文化、倡导一种氛围;提供一种方法、一项技能;培养一个信息意识;锻炼一种思维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识课程教学较好地体现和秉承了通识教育的思想,信息素养通识教学,依然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

3.2通识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

《信息素养与实践》通识课程教学需要始终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保持一致,即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通用能力,因而在课程教学体系方面,需要更多地兼顾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要求,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可将建构主义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指导思想,尝试开展问题导入式、过程导入式或研究导入式等“导入式”教学。“导入式”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知识生成性等理论,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其学习动机,使其自觉探索事物发展的起因、规律及状况,发现和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并通过亲自体验实现主动、独立的认知过程,形成以铺垫、导入、释疑、消化、应用为基本要素的课堂五阶段。理论上,导入式教学是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设计教学法的融合,是将理论和操作程序融于一体的教学范例,故而对信息素养通识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应用基础。此外,还可尝试案例教学,开展情境教学,实现案例情境的生活化融入。在导入式或案例情境教学中,探索互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对信息的判断、分析、评价、利用能力。

3.3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的革新

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这些变化,也深刻体现在高等教育中。据2013年《地平线报告》报道,信息技术挑战催生高等教育变革、网络开放课程、非正式学习、个性化学习、教育者角色的转变、混合式教学等六大趋势和挑战。与此同时,泛在环境、大数据、关联数据、数位学术的兴起,带来了应用信息和数据的新篇章,读者面临的信息环境已经从信息海变成了数据海。据报道,大数据时代全球数据量每18个月将翻1倍,这些无疑是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此信息素养通识教育需要适应新形势和新需求,提供更为个性化和以技术应用为主导的教育方法,积极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平台开拓教育形式,促使教学方法和方式的不断革新。在这方面,国外已经开展的8W项目学习法、Williams大学图书馆的游戏教育法等都是比较成功的案例。而时下掀起的翻转课堂、MOOCs(慕课)教学等,更需要通识课程教学给予更多的关注。此外,信息通晓教育将信息素养、计算机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传播和分享知识的能力作为主要教育目标。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或许也为通识课程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4总结

篇6

我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医继承和恢复的条件,由官从医、由儒从医者更加数不胜数。在古代,具备了传统文化知识背景时,学习中医会较为容易,并且中医和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中医学融汇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不论是理论根基还是思维方法,都和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天然浑成的效果,医学中例如五行、气、阴阳等均由传统文化中来,所有传统中医理论体系都是通过传统文化的不同范畴作为理论基础,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我国传统文化,就不会有当前形态的中医理论。要从源头上解决中医传承、发展、振兴的问题,主要是真正解决中医本质、传统中医特点、加强中医文化地位、恢复中医总体思维形式,在中医界构成了统一认识以及相同的发展动向。从某种程度来讲,中医文化研究成为了中医继承、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强化中医药学科学以及文化价值观的体现乃至中医药理知识的教育。

二、中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现状

1、基础教育忽略传统文化素养

职业高中的中医教育对于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方面较为匮乏,这个基础如果不对中医教育的几点思考李建伟山西省原平市职业学校摘要:职业高中对学生进行中医方面的教育是为了能够培养出可以掌握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技术的专业型人才。面对学生本身具备的文化素养、将来要服务的人员的文化素养以及所掌握的内容构成的反差使得我们只能够将中医教育放在当前科学文化的氛围中进行分析,找到当前中医教育事业的问题所在,探寻提升我国中医教育质量的方法。关键词:中医教育素养教育质量牢固就会令学生未来的学习之路较为坎坷。当今学校过于重视理科和英语的学习,而往往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不给予重视。而对于学习语文,也仅仅是在传播传统文化知识,并非真正将文化渗透到学生内心。

2、中医教学中西结合的现实形式

中医学当前的教学形式属于将中西文化乃至医学理论共同传授的过程,这也令中医教学的过程较为独特。中医学属于我国传统医学的科目,隶属于东方文化。中医学校的教学过程通过中医专业知识为核心,倾向于东方文化,可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良好的适应当前医疗保健工作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能,会在教学当中设置较多的基础学科以及和西医有关的学科,学生在入学时通常已经具备了一些关于西方文化的基础了解,所以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时候会更为迅速。而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以及基本理念就会相对陌生。对于当前科学和西医学来讲,中医理论的学习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许多学生觉得就是在看“天书”。

3、中医学生的无措与迷茫

当前很多中医学校为了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会扩大招生的数量。步入中医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有三种:第一种属于立志于学习中医的学生;第二种属于家长希望子女的未来能够在医学方面做出成绩;第三种是没有自信能够顺利升上普通高中而报考了职业高中。而大部分学生的报考都过于盲从。中医学是一项十分深奥的医学,它同当前具有较大的差距。可是就算对于那些对报考中医学校十分热衷的学生来讲,只要当他们接触了中医学科中五行、阴阳、经络等相对抽象的概念时,都会无法轻易领会其中的含义。并且,当前媒体都会用较大的版面对科技方面的成果进行大量报道,而却极少会关注文化传承方面的内容。

三、主要措施

1、抛弃中医是伪科学的想法,强化中医药文化教育

在对中医药知识体系培训之前应当强化中医药文化基础知识的培训,让学生在真正接触中医之前,应当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补充,例如我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中医药典故、中西医文化对比等相关内容,不但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中医、接纳中医、还可以在对比的过程中让学生建立对中医文化的认同与兴趣。

2、优化中医课程,突出中医特征,兼顾西医知识

当前中医教育在设置课程方面过于模仿西医课程。所以,目前中医教学应当强化学生学习中医的力度,在进行课堂设置时应当遵从中医自身的规律以及理论体系,不可以兼顾所有而忽略中医的特色,多设置有关传统中医的课程,尤其传授有关中医方面的良好经验。

3、保持适度规模,增加师承教育的力度

从古代开始,传统中医的诊疗传承就是通过师带徒的方式进行,所以我们也一定要对这种方式给予重视。因此,当前很多中医学校都已经开始引进此种方式进行教学。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也要不断加强此种教育方式的力度,并探寻出新的方法,不断提高中医学人才的培养。

四、结语

篇7

一件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礼4月14日10时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他的父亲就是梁启超先生。但历史书没告诉我们,梁启超或许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牛的爹!他共育有九个子女,其中院士三个,其余皆才俊。梁思礼曾回忆说:“我们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爱国’。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这一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从中可以窥见启超先生对子女的教育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了首位。

第二件事是安徽亳州蒙城一中学课堂上,学生拒交试卷,不仅出口成脏还拿板凳砸老师。据视频显示,先有言语纠缠,后是老师先掐了该学生的脖子,随后几名学生上前群殴老师,还有女生笑着上前凑热闹。我认为老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有失当的地方,应先把卷子还给学生,在办公室冷静后再处理。但矛盾激化后的情况就让人不堪……更让人意外的是网上还有人喝彩。然后就是专家纷纷发表意见观点,开始思考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以上两件事,对教育来说,一成一败,一荣一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曾记得,我走上教师岗位的时候,正是素质教育刚提出的时候,从学生到教师,从政府到学校,创造出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尝试教学等实施素质教育的鲜活经验。但时隔经年,我们还不得不反思素质教育了。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奇勇认为,素质教育就是适度的教育,而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则是一种过度教育,具体表现在:一是功能过度。基础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让一个生物人转化和成长为社会人,过早地与成功、发达等宏伟愿景、远大理想对应起来。二是内容过度。目前普遍来说,学生的书包过重,所学内容过多、过深。三是责任过度。全社会关心学校,学校却“办”了全社会。校园内,购物、吃饭、安保、医疗等所有的一切都归学校管。四是学制过度。现在孩子发育提前,Y果该恋爱的时候在读书、在拼高考(课程),等到上大学了,青春期已过,既不爱读书,也不会谈恋爱了。以人为本就是该干啥的时候让他干啥。基础教育,十年足矣。

中国教育学会就《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面向各省市学会和相关分支机构征求意见。“核心素养”成为继素质教育后的又一个选择,我也从一线教师的角度谈谈我对“核心素养”的一点认识。

核心素养强调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的提出,意味着我们教育教学将出现系列变化。

首先是从教学科转向教学生。“不是教学科的”,是说,要从所教学科的背后或深处看到人,看到学生。可现实是,不少教学让知识遮蔽了人,让学生缺席了,让分数把学生当奴仆规训起来了。素养应当以人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任务。

再就是研究“怎么教”到研究“学生想怎么学”。我们的教研应该更多的是研究“人”(学生),孩子们想怎样学,想学什么。有时我发现,同学的讲解让孩子更能理解和接受,因为他们用的是孩子们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思维习惯。不同的年龄阶段,人的核心素养要素有所不同;同一“核心素养”,不同的年龄阶段,具体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以“思考”来说,小学更多的是能提出自己的问题,中学更多的是提出反思与不从众。以“友善”来说,小学更多的是善良和诚信,中学则更多的是尽责与担当。以“独立”来说,小学更多的是培养儿童的自信心,中学更多的是耐挫力和坚持。

第三就是从单一的学分评价到综合评价。评价一个学生是不是好学生不能只看分数,所以现在教育部提出培养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素质综合评价。

篇8

上世纪80年代起,由于互联网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其负面影响也不断表现出来,媒介素养教育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等互联网较为发达的国家开始不断加强对传媒素养教育的研究,并使其发展成为一门健全的学科。中国大陆的传媒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社科院研究院卜卫发表了《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媒介素养概念第一次被被引入中国大陆,但是传媒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应用进程比较缓慢,尽管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先后成立了研究中心,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但是对媒介素养教育更多的仅停留在教育观念的介绍和引入方面,而缺乏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有效实践。

校园媒介在传播对象和内容方面,尽管与大众传媒有比较大的区别,但在技术搭建和新闻传播规律等方面则与大众传媒没有明显区别。校园媒体,不仅是单纯地服务师生,满足学校师生员工学习生活的需要,而更主要的是其同时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总要部分,是学生能够近距离直接参与到媒介采编、制作、新闻等相关的各个部分,深入了解媒介与现实社区的区别,掌握如何辨别媒体信息,如何有效利用媒体的重要载体。校园媒体是高校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极佳的平台,既能促进高校校园媒体的建设,同时又能有效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

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和趋势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大众媒体不断涌现,其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影响日益深入。新兴媒体在传播概念上尽管与传统大众传媒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其传播内容方面越来越带有小众化的特点,这一特点迎合了青少年可望独立,张扬个性的特点,许多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心理观念以及思想灵感无疑都受到了新兴媒体非常大的影响,但是目前新兴媒体是以商业为依托的文化载体,在商业利益最大化与社会责任产生矛盾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放弃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用低级趣味的内容吸引受众,这些内容不仅不能够使人得到应有的休闲娱乐和教育,甚至对人的发展有消极的影响。因此,进行和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和趋势。

媒介素养教育是增进现代公民素养的有利手段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新兴媒体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精英统治的社会模式,日益向民主化方向发展。人们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沟通渠道也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日益健全和完善。媒介作为舆论监督和公共意见表达的重要平台的功能进一步彰显。在这一条件下,要实现民意与政府之间通过新兴媒体的有效沟通、良性互动,就需要进一步增强媒介使用者的媒介素养。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有效掌握流畅的媒介沟通手段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因此,有效利用高校校园媒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同时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成为培养和增进其作为现代公民素养有利的手段。

传媒素养教育是大众媒介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的大众传媒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和预期,对人们观念的形成和行为实施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同时,人们开始不得不面对数量众多的各类媒体和由其提供的各种海量信息,如何有效鉴别、分类和接受这些不同方向甚至完全背离的信息,让人们觉得不知所措。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而言更是如此,如果不能够有效鉴别和使用这些信息,对不良信息没有区分能力,在部分不良媒体的影响下,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类严重的社会问题。必要的法律手段是解决这一问题保障,但是由于法律本身的局限性,要从根本上促使人们学会了解媒体和使用媒体,而不被媒介信息所控制,就必须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特别是在高校中的青少年更要培养能够正确认识和有效运用大众媒体的能力。

传媒素养教育将促进大众传媒健康发展大众传媒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条件是媒介从业人员的自身素养以及社会对大众传媒在其传播行为中形成的严格的监督体系和行为规范,后者的形成也需要不断提高非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尤其是对广大的非媒体从业人员而言,只有其自身素养的提高才能使得对大众传媒的监督和规范得到提升。因此,在高校中如何利用校园媒体,促使青少年思考和分析自己的媒介消费习惯;弄清楚大众媒体传播信息的目的和观点;以及通过各种制作技巧传递观点和影响受众反应方式;以及市场经济如何影响媒介内容,成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唯有此才能真正促进大众传媒的健康有序发展。

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和现状

我国的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目前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构建和教育实践方面工作还比较缺乏,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提高。要依靠政府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实施和学校开展传媒素养教育确立合法依据和强大依靠;要培养优秀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有效利用各类媒体特别是高校校园媒体,多方面推动传媒教育开展;要积极支持开展学术调查和各类实践、实验活动。

篇9

关键词:大众传播层面 健康传播 媒介素养 媒介意识

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

健康传播是近年来兴起的传播学的一个分支,不同的学者对其定义有着各自的认识和解释。Rogers(1994年)认为凡是人类传播的类型涉及健康的内容就是健康传播。他提出健康传播是以传播为主轴,借由四个不同的传递层次将健康相关的内容发散出去的行为。分别是自我个体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其中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笔者认为主要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健康知识和信息,增强公众健康意识,引导公众健康态度,影响公众健康行为,从而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健康知识和信息的重要传播者,而我国公众对健康知识和信息的获取也越来越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根据2009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为电视83.5%、报刊书籍53.8%、医生告知39.8%,农村地区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为电视76.6%、医生告知49.7%、报刊书籍18.3%。

然而,公众在面对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时,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

健康信息繁多,难于着手。为满足公众对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需求,大众传媒可以说基本实现了从多方面、多角度为公众提供健康信息和知识。众多综合媒体、门户网站纷纷设立健康专栏、专版或专刊,如新华网的健康主页主要有健康资讯、健康图库、健康就医、健康人生、健康服务五大板块,每个板块又包括众多子板块。最近几年更是涌现出一批从事健康科普的专业媒体,如《健康报》、中国健康网等。

渴望健康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大多数公众接触媒介获取健康信息的动机多表现为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状态。面对庞大的健康信息洪流,公众虽然满心欢喜,但对于选择哪个媒体来获取健康信息,通过这些不同的媒介可以实现哪些目的并不十分清楚,也不能从纷繁的信息中有效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健康信息和知识。

健康信息残缺,真假难辨。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总是可以将一些健康信息和知识及其有关的报道推上风口浪尖,使其进入公众的视野。然而有些报道只是引发了公众对某种疾病的关注,却没有充分提供有关该疾病本身准确、有效的信息,或是有利于理解信息的背景知识,造成公众对该健康信息和知识一知半解。有些报道中的健康信息本身未经核实,无法与其相关的知识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链。有些报道虽然为公众提供了对某一健康事件的基本认知,却没有积极引导公众对该健康事件和相关疾病的正确态度和应对行为。甚至有些报道为了追求新奇特效果,夸张某一健康问题,造成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恐慌。

面对失真的健康信息和残缺的健康知识,大多数公众缺乏怀疑和批评的态度,不能科学地判断和理性地分析所获得的健康信息和知识,容易混淆“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也不具备相应组织、归纳和总结各种各样健康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对负面健康信息抵抗能力较弱,特别是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报道,公众人人自危,容易轻信来自人际传播渠道的流言。

健康广告肆虐,危害无穷。越来越多的医疗单位或相关产品的厂商看到了新闻报道的“超广告”效应,纷纷跟大众传播媒体合作,推出一些健康科普性质的节目或栏目。

面对层出不穷的健康广告,大多数公众缺乏追询其可信度的能力,不能及时反馈自身对某些健康信息和健康事件的想法和建议,不能有效地利用健康信息指导自身的健康行为,也不清楚如何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参与公共健康事业,更不能很好地监督和批判传播健康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介。

公众媒介素养

要解决上述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所存在的问题,除了政府制定相关的制度法规进行规范,大众传播媒介真正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提高健康传播质量之外,公众自身也应具备一定识别健康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而公众要具备识别健康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则必须提高自身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辨别意识,以及准确、有效地分析理解传播内容的能力,即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获得真正有用的健康信息,并为己所用,而不是感到无所适从,或是被负面健康信息所影响。

Hobbs(1996年)认为媒介素养是使用、批判性分析媒介信息和运用媒介工具创造信息的过程。Potter(2008年)认为媒介素养由个人场所、知识结构和技能三个基础构建模块构成。个人场所指目标和需求,公众对自身的目标越了解就越能驾驭获取信息的过程,对信息的需求越强烈就越能努力地达到目标。公众原有的知识结构越丰富。在理解新的媒体信息时就会越自信,越能了解整个范围的媒体问题。技能则指分解、评价、组织、归纳、演绎、综合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应培养公众可以更好地使用这些能力处理媒介信息。

笔者认为,面对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公众应具备认识不同大众传播媒介,科学获取、分析、判断不同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健康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愉快使用与沟通健康信息和知识的目的,以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面对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应落脚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意识方面:培养公众注重积累健康知识的意识,认识和学习理性地辨别健康信息的意识,加强质疑大众传播媒介的意识,使其能辨别“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

2、技能方面:培养公众了解不同大众传播媒介所承载和传播的健康信息的本质及其形式,学习有效和高效获取健康信息的方法,加强分析、判断、组织、综合健康信息的能力。

3、评价方面:培养公众正确评价大众传播媒介健康信息的价值和力量,提高对负面健康信息的免疫能力,增强与大众传播媒介互动的能力。

4、使用方面:培养公众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帮助与促进自身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指导自身健康行为,能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参与公众健康事务,开展批评,实行监督。

公众媒介素养教育途径

公众媒介素养教育指向全社会,并由社会实施的,旨在培养公众认识媒介以及科学获取、判断、分析和使用媒介信息。面对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笔者认为可以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对公众进行

媒介素养培养。

个人自我提高。Potter(2008年)认为只有公众自身具有提高自我媒介素养的能力。面对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第一,公众要明确自身对健康信息的需求,根据健康信息的特点积极选取适合的媒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驾驭获取有用健康信息的过程,提高获取健康信息的效率。第二,应注重扩展自身的健康知识结构,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多积累一些健康常识,多关注健康医疗方面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利用这些常识帮助自己理解、分析、判断新的媒体健康信息,也有利于提高自身对负面健康信息的免疫能力。第三,经常对不同媒介所提供的同一健康信息进行比较,如健康报和中国健康网对“问题奶粉”的报道,分析相似之处和不同的地方,从而了解不同大众传播媒介所承载和传播健康信息的本质及其形式。第四,要提醒自己在形成对某一健康事件或健康问题的观点之前,是否已经收集到足够的、较为全面的健康信息,而不仅仅是根据大众传播媒介的报道下定义。第五,公众还可以主动参与到大众传播媒介,将自己不喜欢的内容或是不同意的观点及时反馈给大众传播媒介,既培养了自己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参与公众健康事务的意识,又承担了对大众传媒实行批评和监督的责任。

学校组织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对在校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开设媒介研究课程以及教师媒介素养培训项目,每年接受教育和参与培训的人数众多。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刚刚起步。2007年4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媒介素养教育行动小组”,与复旦小学和同济小学开展合作,运用多种授课方式提高小学生媒介素养。在可预期的将来,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将全面纳入大中小学校的正规教育体系,针对不同的受教育群体,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辨别“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培养学生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媒介信息的能力。

政府媒体协助。政府既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动者,又是影响健康信息和知识传播过程的主要力量。我国各级政府应该在推动媒介素养教育和健康传播方面扮演一定的角色。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积极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并鼓励各级各类健康机构积极参与到媒介素养教育中,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同时,对大众传播媒体的管制也应“有张有弛”。一方面,放宽对大众传播媒体处理健康信息方面的管制,尤其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保证健康信息的透明和准确的传播,引导公众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参与公众健康事务,开展批评和监督;另一方面,严惩大众传播媒体的“伪健康传播”,从源头切断失实的健康信息和泛滥的假冒医疗器具和药品广告,为公众营造一个良性的健康传播媒体环境。

篇10

【关键词】中职教育;职业素养

一、职业教育的目标

职业教育就其根本目标来说是为社会培养各个层次的合格劳动者。中职学校应该把握好职业教育的方向标,切实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的前途由茫然变清晰。这就需要:一是从学校角度(短期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二是是从学生角度(长期目标):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两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

二、从企业用人需求看中职生的职业素养

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目前企业非常需要中职学校的学生,但中职学校学生就业很不稳定,而且离职的毕业生没有一个是因为业务原因。企业表示,他们选择的员工不一定技术娴熟,但一定要踏实肯学。我们目前部分学生到了用人单位以后,有的反应出对师傅没有礼貌,有的不能主动学习,工作积极性差,有的缺少职业道德,有的工作根本没法上手,基本功太差,有的不能吃苦耐劳,还没干活先谈条件。这些现象的出现足以让我们看到问题,以督促我们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大量事实表明,现代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选择员工时不仅要求有较强的技能水平,更看中的是职业素养。

三、中职生职业素养的不足

(1)家长对职业素养认知不足。在许多家长的观念里,孩子成才唯一的路径就是读书。家长会将孩子成长的任务仅仅归结为取得高分,把教育目标简单地定位于文化知识教育,一旦他们的孩子中考文化课成绩距现有的高中教育升学考试标准有一定差距,只能进入职业学校,他们往往会因此不再对孩子抱任何期望,忽视对孩子的培养与教育。(2)学校在职业教育上滞后。目前许多学校把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片面强调培养学生胜任某一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当职业教育被简单地理解为“就业”教育时,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仅是为了谋生而掌握一技之长,这样的结果是职业学校仅仅培养了工具化的“单面人”。

四、职业素养的提高

第一,学生自身素质提升。一是道德品质的提高。不可否认许多单位在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时首先考察的是人品,其次才是个人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这也正是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要培养韧性的意志;开拓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谐人脉理念等等。学生应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形成优秀的品质,既要立足现实,又要胸怀抱负。二是团队合作精神的提高。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具有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现代社会大生产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方式要求人们有高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训练、实训练习中应有意识增加模拟团队工作的场景,教师扮演指导角色,引导各成员分工协作。通过集体活动,学会正确的“争”,可敬的“让”,在共事中增强合作的迫切感和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三是敬业精神提高。美国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致使一些聪明人事业告败的重要原因是:尽管他们个人才华、学识出色,然而无法弥补他们态度中更为致命的缺陷――缺乏敬业的投入、缺乏对他所在单位的忠诚以及在责任感中激发出来的主动性。可见,勤奋、敬业对个人发展至关重要。第二,提升教学理念。学校要开设相关必要课程,保障学生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并要突出课程的实用性,适当开设综合课程,促进能力素质的持续发展;还要加强课程的开放性,激发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总之,职业教育要打破学科界限,重视一专多能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强烈的获取知识的渴望,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开拓能力。第三,提高校园文化氛围。职生的职业素养,通常是指学生通过校企文化熏染、技能教育,以及岗位需要所养成的职业认知、就业技能、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及其心理状态。

全面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是职业学校践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学校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需要。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理应成为中职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把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学生的职业素养才能随着职业知识的增长、职业技能的增强而不断养成。

参 考 文 献

[1]李琳.浅谈中职生素质教育[J].暨南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