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保护范文

时间:2023-03-16 10:0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版权保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版权保护

篇1

版权法的保护对象是作品,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定义,即“科学、艺术和文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应该肯定,广告是一种智力成果,它由编辑、写作、美工、设计人员共同创造。广告借助文学艺术手段,追求高度的创意。现代广告,绝不仅仅是产品说明,它要有鉴赏性和艺术性,让消费者在获得美感的同时接受商品。广告还必须短小精悍,用最简洁的形式包含丰富的内容。因此广告与一般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商业宣传手段,是文学艺术成果在商业上的应用,这并不使广告与一般作品之间形成本质区别。港台的一些流行歌曲原先就是广告歌。可以断言,广告的发展趋势是艺术价值不断增长,与一般作品的界限不断缩小。

广告必须有独创性才算是作品。大多数广告为了使商品脱颖而出,都尽量在设计上做到与众不同,多数广告都有独创性。但是,并非所有的广告都是作品,下面几种缺乏独创性的广告不是作品:(1)通用宣传语。如“实行三包”、“质量上乘”。 (2)对某类商品的笼统称赞。如“好酒”好茶“。 (3)某类商品的通常图案,如:酒瓶标志。值得注意的是,后两种广告如果配上音乐、图案、人物特写,在整体上还是有独创性的。

广告通常采用文字说明、美术、录音、录像等形式,无论何种形式均可被复制。只有具备了可复制性,才有被侵权的可能,法律的保护才有必要。

以上只是从理论上说明广告作品符合版权保护对象的特征,那么,这种保护有无必要呢?我们知道,侵犯版权的常见行为有侵占、抄袭、非法复制发行、擅自使用,这些侵权行为很少发生在广告领域。其原因是;(1)无论是企业还是广告商,都尽量使广告有新意,不与他人广告雷同,使消费者对所宣传的商品有深刻的印象,而不愿“抄袭”他人广告。(2)如果一则广告非常出色,就会马上被公众知晓,该广告即与商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人再抄袭,相当于义务地为该商品做了扩大宣传。被抄袭者绝不会予以追究。(3)广告虽然有艺术性,但毕竟不是专门的欣赏对象,不可能被复制发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广告的版权保护毫无意义。首先,企业避免广告与他人雷同,是从正当竞争目的而言,但也有的企业不是为了扩大商品宣传,而是想借用某种产品的声誉,使消费者产生误解。这种侵权行为,一般发生在说明式广告中。因为关于性能、功用的说明,消费者认为是客观的,不同于艺术夸张性的宣传。两类产品在性能、功用上居然完全一致,那么B产品就可以替代A产品了。

第二,即使是抄袭非文字说明的广告,也不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广告媒体是有地域性的,如果A广告未在B地宣传,B地另一产家立即模仿A产品的广告,对A产品显然不利。即使在同一地域,如果A产品的广告刚推出,其它广告即一哄而上,内容雷同,A产品的影响力也很难建立。前两年有一则药物广告“两片!”一时间,几乎所有的药都只需“两片”,反倒教人无所适从。如果该广告是靠重奖征得,就更不利了。

第三,广告虽然不是专门的欣赏对象,但有些情况下其艺术价值甚至超过了商业价值(以前述港台流行歌曲为例),广告可能被当作一般的作品传播。此类广告作品被任意使用虽然有利于企业,但不利于作者。如果承认广告是作品,作者只要不重复提供给他人作为广告,还可行使一般作品的著作权。

篇2

【关键词】 数据库 保护制度 版权保护 著作权法

引言

信息与物质、能源并称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三大资源。作为信息社会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数据库,尤其是电子数据库,其具备有序集合性、信息容量庞大、投入巨大、侵权简便等特征,因此需要法律对其提供灵活全面的保护。

1. 电子数据库概述

数据库,也被称为资料库,是一个技术性用语,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而出现的。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电子数据库是指为满足某一部门中多个用户多种需要,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在计算机系统中组织、存储和使用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一般是以汇编作品的形式受到版权的保护,但数据库版权保护也有其缺陷,比如大量包含事实信息的非独创型数据库得不到版权保护、著作权保护不延及数据库内容以及著作权法保护的独创性要求与数据库的实用性要求出现矛盾等等。

2. 完善我国电子数据库版权保护立法意见

我国数据库产业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并通过完善数据库法律保护使数据库产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2.1暂缓实行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

为了促进欧盟内部数据库产业的发展以及协调各成员国的数据库法律保护并且建立欧盟信息产业统一市场,经过10年左右的研究讨论,欧盟于1996年确立并了《欧洲议会及欧盟理事会数据库法律保护指令(96/9/EC)》(以下简称指令)。《指令》最大的特点是对数据库采取了双重保护机制,即对数据库作品提供著作权保护,同时创设一个特殊权利对具有实质性投入的数据库提供法律保护。数据库特殊权利可表述为以下两种:一是数据库制作者享有的禁止他人提取和(或)再使用数据库或其实质性部分的权利;二是当他人未经许可重复和系统地提取或再使用数据库中非实质性部分并且妨碍数据库的正常使用或不合理地损害了制作者的合法权益时,数据库制作者享有的禁止他人提取和(或)再使用数据库非实质性部分的权利。然而,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对于我国是否应采用欧盟《指令》所建立的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模式,持反对意见的较多。笔者也认为应暂缓实行数据库特殊保护模式,理由如下:

首先,特殊权利保护制度出台有其特定的目的与背景,我国数据库产业发展刚起步,促进信息资源的自由流通和充分利用才是当务之急,若盲目照搬这一保护模式恐怕不妥当。

其次,基于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建立特殊权利保护制度为时尚早。我国是信息资源大国,但同时又是信息产业弱国。数据库产业更是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不高。若采用特殊权利保护,很可能出现我国丰富的信息资源被少数发达国家或公司垄断,反过来制约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局面。因此,我国现在还不宜建立特殊权利保护制度,而应通过完善现有数据库法律保护制度来加强对数据库的保护。

2.2 完善现有数据库著作权法保护制度

数据库作为一种智力创作成果,属于知识产权的调整对象,数据库保护立法也应以利益平衡为基本原则,即数据库法律保护必须以数据库生产的最大效率与数据库产品的公平利用为目标。目前,著作权法保护是数据库法律保护的最主要方式,利用著作权法保护数据库有利于实现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然而法律总是具有滞后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数据库产业的发展,需要对现有数据库著作权法保护制度进行完善,在完善的过程中利益平衡仍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2.2.1明确数据库的内涵与外延及其法律地位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既没有关于数据库法律保护的专门条款,也不能从立法上找到关于数据库的定义或解释。因此,只能按照立法精神和本意,推理出数据库可以以汇编作品的形式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在著作权法体系内制定《数据库保护条例》,对数据库的含义和法律性质等作出界定,并规定数据库受版权保护的条件、版权保护的内容与范围、权利限制及侵权责任等方面的内容。《数据库保护条例》的出台可使法院在处理数据库相关案件时有统一适用标准,避免产生随意性和个案性,有利于促进我国数据库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

2.2.2 适当降低数据库独创性判断标准

版权法的保护范围仅限于独创性数据库,会使大量数据库由于缺乏独创性而排除在版权保护体系之外。欧洲有些国家,如德国,有降低版权保护独创性要求的趋势。美国则采用最低限度的独创性标准。笔者认为数据库独创性标准应当低于对其他一般意义上作品的标准。只要数据库在信息内容的选择、编排方式上不是采用社会普遍惯用的标准并且是独立完成的,能够体现出最低限度的独创性即可,以使那些投资巨大但独创性不明显的数据库能够获得著作权保护。

2.2.3 合理规定数据库的保护期限

数据库是信息的集合体,信息具有时间效力和经济价值,表现在信息越新被利用的机会越多就越有价值;反之,若数据库中的信息陈旧,很少被利用,则它的价值就小。数据库作为一种具有工业产品性质的智力成果,对它的发表权和财产权利的保护可以与制作者的人身属性适当分离,并对那些制作完成数据库后未提供给公众使用的行为通过法律加以规制,可做出这样总的规定:数据库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二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二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二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当然,将自然人数据库作品与法人数据库作品规定相同的保护期和起算点,只是笔者的一个设想。

小结

数据库技术为我们实现大量数据的管理提供了便捷的手段,已成为目前最好的数据管理技术和最先进的管理方式。数据库的作用决定了数据库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又使数据库侵权变得更加容易和普遍。

本文在系统阐述数据库版权保护基本理论和深入分析数据库版权保护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数据库法律保护的立法建议:一是暂缓实行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制度;二是完善现有数据库著作权法保护制度;

参考文献:

[1] 郭英男:《数据库的法律保护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 柳青:《电子数据库法律保护问题研究--兼评特殊权利制度的完善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 张猛:《论我国数据库法律保护的立法完善》,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 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425页.

[5] 匡文波:《与网络媒体发展相关的版权保护问题的思考》,选自《著作权》,2001年第2期.

[6] 郭禾:《网络技术对著作权的影响》,科技与法律,2001年第1期.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编:《知识产权审判指导与参考》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页.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编:《知识产权审判指导与参考》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9] 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篇3

【关键词】剧本 署名权 版权保护

在当今版权影响世界,版权创造世界的竞争时代,影视作品剧本的版权在电影产业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影视作品是从剧本开始的,美国编剧的罢工使美国好莱坞电影业全面瘫痪,这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剧作家掌握着影视产品的第一把钥匙,没有剧作家的创作,就没有影视产业的发展。影视作品的剧本作为独立的具有著作权的文学创意,是影视产业的根本之所在。有关人士指出,剧本的版权问题不仅涉及编剧的利益,还涉及到影视产业的文化创新,影响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

然而在影视产业日益发展的同时,涉及剧本著作权的纠纷越来越多,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影视作品的剧本的著作权保护研究并不多,著作权法中对影视作品的剧本保护的规定有些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从1998年《马路天使》的剧本著作权之争,到2000年《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的剧本版权纠纷,再到近几年的《金婚》、 《牟氏庄园》等等,关于剧本著作权的法律纠纷屡见不鲜。本文以《北京爱情故事》(以下简称《北爱》)的版权纠纷案件为例,分析我国影视作品的剧本的著作权保护的问题和现状,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北爱》的剧本版权纠纷

李亚玲系国内知名编剧,与著名演员陈思成共同创作完成了《北爱》剧本。因版权纠纷,李亚玲将陈思成和某传媒有限公司至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李亚玲诉称,自己与陈思成共同创作《北爱》剧本,于2009年建立合作关系,但双方并未签订书面合同,也未对作品双方所占的比例进行任何形式的约定。2010年3月,陈思成向李亚玲出具委托书,注明《北爱》剧本系二人共同创作,并授权李亚玲办理版权登记事宜。李亚玲于2010年4月在四川省版权局进行了版权登记,版权登记书上注明的著作权人为:陈思成、李亚玲。

后来,陈思成未经李亚玲授权,私自将《北爱》剧本许可某传媒公司拍摄电视剧使用,签订版权许可使用合同,并将《北爱》的著作权卖给该传媒公司。在此过程中,李亚玲一直不知道版权许可使用合同内容,该合同也未经李亚玲事后追认,陈某仅支付给李亚玲58.5万元补偿费。就著作权买断事宜,李亚玲也是在今年7月17日有关媒体的报道上才知道的。李女士认为,陈和某传媒公司未经自己授权,也未经自己事后确认,隐瞒合作条件,拒不提交版权合同书,把自己享有完整著作权的《北爱》剧本拍摄成39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在社会上公开播放,该行为侵害了自己《北爱》剧本的摄制权。且陈公开宣传自己是《北爱》剧本唯一著作权人的行为,也侵害了自己作为合作作品著作权人享有的各项权利。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李女士将陈思成、某传媒公司至西城法院。

对于原告的诉讼请求,陈思成的律师声称,原始人物构架,故事梗概属于陈某,大纲与故事在创作后已经形成,著作权属于作者,李基于原始授权,版权登记不是著作权。同时他们认为:“现有电视剧作品的剧名、主要人物、故事架构均由陈思成独立完成。”律师说“李亚玲本人并不实际享有剧本版权,她此前的严正声明和律师声明也就失去了权利基础,反倒有侵犯投资方版权之嫌。”

二、从《北爱》案例分析我国剧本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随着影视业的急剧发展,剧本版权纠纷现象也越来越多,逐渐反映出我国目前影视产业剧本版权保护的许多不足。分析上述案例,我们可看到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两个编剧之间没有合同,缺乏法律保障。大家从《北爱》的片头看到编剧是两个自然人:陈思成,李亚玲,但这两个人之间没有关于共同创作《北京爱情故事》剧本的书面合同,没有对创作的作品所占比例及获得报酬如何分配进行明确约定,也没有对《北爱》剧本的使用、许可、转让等细节进行约定,这是造成《北爱》产生诉讼纠纷一个重要原因,也反映了编剧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薄弱。

第二,制片人与李亚玲之间没有相关合同,制片人与编剧合作不规范。电影作品的编剧一般通过与电影制片人签署委托创作协议进行电影剧本的创作,并享有署名权和依据协议获得报酬权。根据中国《著作权法》对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原则的规定,电影剧本的著作权归属由电影制片人与电影作品编剧之间签署的委托创作协议约定,若委托创作协议未约定著作权归属或未明确约定著作权归属,则电影剧本的著作权归编剧享有。①如果数个编剧分工合作创作电影剧本,同时与电影制片人签署委托创作协议,这种情况下电影剧本属于数个编剧的合作作品,数个编剧的署名方式及署名顺序等问题一般会在委托创作协议中约定,若在委托创作协议中未约定,则可以由数个编剧根据创作内容的多少协商确定。而本案中,李某并没有与制片人合作的任何相关合同文件,制片人与编剧合作的不规范也是《北爱》产生版权纠纷的一个原因。

第三,《著作权法》中对于影视作品剧本保护的规定过于笼统且有些不适应时展。此案中,陈思成表示:现有电视剧的剧名、主要人物、故事架构均由他独立完成。而李某则表示,依据著作权的相关法律,陈思成关于《北爱》的创意并不享有版权,只有创意的载体即完稿的剧本才享有版权。根据《著作权法》基本原理,著作权法保护的是思想的表达而不是思想,也就是说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作者对一些主题、思想或情感的“表现形式”。②同时,根据法律规定,作品自创作完成之时,著作权自动产生,因此,对于数个编剧合作的剧本,我们很难分辨其著作权属于谁,也很难决定权利的分配。

第四,我国著作权法对编剧的署名顺序并未作出明确规定,署名的位置和署名的顺序,对剧本的版权保护也越来越重要。此案中,李亚玲提到:版权证书上的署名的先后顺序与版权所有人拥有的版权份额无关,即虽然作者署名方式是陈思成在前我在后,但我二人在法律上对《北爱》拥有的著作权是同等大小的,我们任何一方都不具备单独处置剧本的权力。这个对剧本的处置,包括修改和用于拍摄电视剧等商业用途。即我二人任何人都无权单独与任何第三方签署有关《北爱》的版权协议,未经对方许可亦无权对剧本进行修改。由此可见,法律上署名顺序的规定不明确,也是编剧的著作权纠纷出现的一个原因。

第五,联合创作和委托创作的区分不明。该案中,李亚玲女士认为,她和陈思成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并不是委托性质,而是合作性质。联合创作并非委托创作,并非只能享有署名权和获得稿酬权,而是和陈思成共同享有对《北爱》剧本的同等著作权。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没有约定或者未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共同创作作品,又称为合作创作作品、合作作品,它是指两人以上共同创作的作品。③委托创作作品是指作者受他人的委托而创作的作品,影视剧本委托创作是指委托方(影视公司)与受托方(编剧)签订合同,约定由受托方接受委托方的委托,并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创作出可供制作拍摄的电影或电视剧剧本。④我国《著作权法》第13条第l款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由此可以看出,联合创作和委托创作的法律规定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应当明确区分。

三、完善影视剧本版权保护的相关建议

针对上述分析,结合我国影视剧本版权保护的现状,笔者对完善影视剧本版权保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无论是编剧还是制片人都要提高版权保护的法律意识,规范市场行为。经过国家版权局和北京律师协会有关专家审定指导,中国电影文学学会推出了影视剧本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委托创作合同、著作权转让合同书范本。这3个合同条款都是从实践中来,涵盖了剧本创作的各个环节。因此,无论是编剧还是制片人,都要提高法律意识,用合同说话。

第二,正视著作权法理论中存在的缺陷和不完善,强化对剧本作者署名位置和顺序的认识,明确和细化剧本版权的保护问题。署名权属于作者的著作人身权利,不仅表明了编辑作为剧本创作劳动者的身份,体现了该剧本与编辑的智力劳动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公众对编剧的社会评价的纽带。⑤我国《著作权法》有些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应当根据现状,结合国外的经验,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著作权法》应当对作者的署名作出明确而详细的规定,作者的认定标准、署名的顺序、署名的方式、侵犯署名权的认定方式等都应当包括在著作权法中。同时,对著作权的保护主体、客体进行重新定义和改进,不仅保护创意的表达形式,也要对创意进行保护。

第三,明确规定不同编剧享有著作权权利的划分依据。

第四,严格区分合作作品和委托作品,认识到两者在著作权权利享有方面的不同,尤其是编剧,在合作之前,一定要讲清楚是共同创作还是委托创作,以免以后产生纠纷。

综上所述,随着影视行业的急速发展,剧本的版权保护的完善已经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应从多方入手,首先,完善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其次,编剧和制片人的著作权意识有待提高。最后,相关行政部门也要对剧本的版权保护给予重视,完善审批程序。只有依法保护好作家的著作权,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影视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①王冬梅,《电影作品著作权归属》[D].中国政法大学,2010

②卢海君,《“电影作品”定义之反思与重构》[J].《知识产权》,2011(6):18

③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④黎淑兰,《影视剧本委托创作合同纠纷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

篇4

关键词:互联网 网络道德 版权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11-066-02

一、版权的定义

1.版权与著作权。在英文中,著作权表述为“author’s right”,而版权是“copyright”;如果从字面上讲,前者着重的是作者(author)的权利,后者着重的是利用作品(copy)的权利。对于中国,“著作权”和“版权”都是舶来品,最早使用“著作权”一词的是《大清著作权律》,该词由日本学者传入;而“版权”一词较早见于严复先生的论著,官方文件见于1903年签订的中美《续议通商行船条约》,该词由英美学者引入。但如今从中国的使用情况来看,“著作权”和“版权”是通用的,其含义一致。对英文中的“copyright”,中国香港地区一般译为版权,中国台湾地区一般译为著作权,中国大陆有的译为版权有的译为著作权;从撰写论文和出版图书来看,尽管有的冠以著作权法,有的冠以版权法,但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同时,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六条之规定“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可见,在中国,版权与著作权在法律上是同义词。故此,本文所说的版权也即著作权。

2.版权的含义。版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依法处分其作品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部分。版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印权、发行权、展览权、表演权等7项权利。而广义的版权除了狭义版权以外,还包括艺术表演者、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在法律称谓上,通常叫作著作邻接权或者称作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此外,我国著作权法还把图书报刊出版者的权利,也置于著作邻接权的范围内。

二、网络与版权的特点及其冲突问题

1.网络的特点。从技术层面来讲,互联网是相互连接的IP网络系统,是数以万计的计算机网络通过TCP/IP网络工作协议连接而成的。它是世界计算机信息与通讯资源的集合体,是一个全球信息媒体。它所组成的网络系统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可以进行远程控制、分享数字化文件、网上交流、电子出版、查询信息、发送电子邮件等。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技术日新月异,成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它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思想观念;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传统知识产权的管理模式,对现行的版权制度提出了挑战。而版权保护,是互联网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中最为突出的。

2.网络环境下版权的特点。其一,版权作品的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版权作品的创作、传播、使用人数不断壮大。互联网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创作,并自行将作品通过网络传播给社会公众。每一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版权作品的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其二,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新问题层出不穷、矛盾越来越突出。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利用网络的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其三,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版权保护的难度增大。随着网络带宽的增加和传输质量的提高,人们复制、传播与使用他人作品变得更加容易。任何一个人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获得作品,并将其再次传播出去。其四,一些网站未经授权,大量非法复制、上传他人作品,或以私服、外挂等形式非法从事互联网游戏经营。这严重侵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互联网正常的经营秩序,影响了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图书、音乐、影视等传统产业也将带来巨大冲击。

3.网络特点和版权特点的冲突问题。正如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教授所言:“法学是人类古老的学问,网络是当代新奇的发明。网络技术给法学及法律的发展提供了前人无法想象的空间,同时也给传统法律理论和法律规范提出了此起彼伏的难题。”

(1)专有性问题。在传统的传播环境下,版权人能从出版社了解到作品的发行、使用等情况,对侵犯版权的行为容易发现也容易向法院举证,从而寻求司法保护;而网络上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信息多是公开的,权利人通过传统的控制原件或复制件的方法保护自己权利的办法基本上是无效的,版权人很难掌握其作品被发行、下载、复制的数量,并为艰深复杂网络技术所羁缚,难以向法院举证。故此,版权的专有性正受到网络传播公开性的不断挑战。

(2)无形化问题。在网络环境下,版权的无形化显得更加突出,比如软件、多媒体、数据库的销售和使用均可以在网上进行。产品的交付可以通过网上查询、下载等方法实现,而货款的支付则可以通过网上银行的电子支付手段进行。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在知识经济中,商品生产出现了“隐形化”的趋势。

(3)地域性问题。版权保护具有地域性,即一国的版权只能在该国法域的范围内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国家都不自动保护他国的版权,除非该国加入的国际条约、签订的双边协议另有规定的除外。然而网络的普及,作品可以很容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以国家利益为背景的版权保护地域性原则也必将被互联网所突破。

(4)时间性问题。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播速度极为迅速,且范围更广,这使得权利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授权而获利,因此版权的法定保护期有缩短的趋势,这必然冲击到传统版权的时间性。

可见,网络技术的发展已向传统的版权保护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在网络环境下保护版权人利益,又能积极促进网络行业的发展,已成为很多学者普遍关心并积极探讨的问题。

三、网络版权保护的对策分析

1.与国际接轨,加快立法步伐。由于网络与版权的法律冲突导致网上侵权行为、执法主体等难以确定,挫伤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者的积极性。因此,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最终要突破一国或几国立法的地域限制,保护标准也要逐渐趋于国际化的统一。中国加入WTO后,与世界各国的信息贸易出现快速增长,当前必须紧跟国际版权保护的潮流,加强版权保护的国际化,这样不仅可以使中国信息产业在国际交往中减少法律交易成本,促进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版权人获得更多国家的版权保护铺垫道路。

因此,要对现有版权法进行清理,作出一定的限制或扩张以适应网络环境的需要,同时要尽快顺应国际信息化发展的潮流,为版权人在网络环境下版权的扩张设定新权利,与国际版权保护立法趋势接轨。与国际接轨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两个条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WPPT)网络版权保护的立法制度进行法律分析与吸收。这主要在于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及新加坡、韩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已依照这两个条约修改本国知识产权法,法国、菲律宾等国则通过法典化使本国法与条约一致,以便加入该条约受到版权的国际化保护。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同样有必要在今后的版权立法中参考两条约的成熟立法经验。

同时,版权立法在完善法律体系的同时,也要兼顾网络产业的自身特点,为技术创新留有出口,保障赖以创新的公共资源的开放和社会公众合法获取信息的自由。

2.加强网络法制教育。打击网络环境下侵犯版权的行为,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加强法律保护力度、加强版权技术保护措施等等,都离不开网民及网络业的法制意识这一基础。只有加强网络法制教育,才能使网民及网络业树立法制意识,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减少侵犯网络版权的行为。

当前,网络立法还不完善,网络立法的滞后性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即使是发达国家的网络立法也有较多不完善之处。因为网络一方面在普及之中,一方面又在发展之中,制定出针对网络的稳定的立法难度较大,而且网络法律的制定也需要全民网络法制观念的提高。因此我们应从增强网民及网络业的法制观念入手,这是加强网络法制建设的基石。

首先,我们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纳入国家的全民普法计划中,让大家了解到国家的网络立法,减少一些网络法盲,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违法者不知道自己已违法的情况,在现实中就有很多网民不知道破解版权人技术保护措施是侵犯版权的行为。其次,要将网络法制教育融入到各种计算机的技术教育与培训中去,在传授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掌握网络技术的同时,应当让人们能学习、了解到网络的法律规则,从一开始就树立网络上必须守法的观念,人们在学好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同时,也应当学好网络法律,树立良好的网络法制观念。

3.网络道德体系建设。道德是凭借人内心的自我约束力来规范人的行为。加强人们在网络环境下内心的自我约束力,是防止网络侵权的事前预防,因此对构建网络道德体系的作用我们不应忽视。

目前,国外对网络道德问题、网络伦理问题的研究非常重视,一些研究组织纷纷成立,并开始出现各种规模不等的学术讨论会。美国华盛顿布鲁克林计算机伦理协会从1992年开始每年都召开关于计算机伦理的年会。美国乔治亚州律师协会计算机法律部就设有网络伦理委员会。这些机构不仅为其成员制定了应该遵守的计算机和电子网络道德标准和伦理规范,还针对出现的一些新的理论问题组织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在对网络道德研究的基础上,国外一些计算机和网络组织为其用户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网络行为的方方面面。在这些规则和协议中,比较著名的是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为计算机伦理学所制定的十条戒律,如:你不应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你不应使用或拷贝没有付钱的软件;你不应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等等。

网络道德是一个新事物,它的建设也需要一个过程。中国尽管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但各网站对用户提供服务的格式合同中都对网络道德规范有所触及。我们应当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适合中国文化传统的、能被广大网民普遍接受的网络道德规范,从而构建起良好的网络道德体系。

4.技术保障措施。利用加密、防火墙等计算机安全技术来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保护,防止被非法访问和套录;通过入网控制、身份鉴别等,加强客户端对资料访问的管理;采用防病毒技术,通过在服务器上装载防毒模块,在计算机上安装防毒程序、在网络接口安装防毒芯片以及使用杀毒软件等,对网络进行病毒检测和病毒消除;访问控制技术中最常用的就是“口令”和“身份验证”,可采用信息的访问控制技术来保护网络的版权;可以通过对用户赋予不同的权限,来控制其访问不同的信息资源,以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和对知识产权的盗用。

5.建立版权集体管理机构。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方法,建立统一的网络版权管理组织,即为网络版权管理“开辟一条专用车道”。建立一个网络版权管理中心,网站可通过该中心向版权人转交稿费,也可将真实身份不明、无法送达稿费的版权人的稿费交至该中心,并可将此作为抗辩今后版权人以未付稿酬为由提出的侵犯版权之诉。该中心从会员网站的登记费和经其转交的版权人稿费中提出一定比例作为经费。这种集体管理版权的方式,使得网主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网络作品的授权、免除今后的侵权之诉,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网络的维护、制作中去;版权人的版权也会得到更好的保护,版权人也可全心投入到新作品的创作中去。

6.培养专业管理人才。搞好网络管理,还要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版权专业管理人才的队伍,这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关键。网络管理人才不但具备高学历、懂法律,还应对版权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比较精通,同时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要。拥有这样一支专家型、律师型、网络管理型复合型人才队伍,是执行网络版权法规,有效保护网络版权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7.加大网络侵权的打击力度。要不断加大打击网络环境下的盗版侵权的工作力度。各级新闻出版、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要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行动相结合,坚决打击各类侵权盗版、查办网络侵权案件、关闭非法网站、没收服务器,遏制网络侵权盗版活动的蔓延势头,规范网络经营秩序,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网络版权的强大声势。

参考文献:

1.刘宁.知识产权若干问题热点问题探讨[M].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7

2.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M].法律出版社,2000

3.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第四卷)[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4.蒋波.知识产权管理[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5.陈美章,刘江彬.数字化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0

6.黄健.网络传播环境下的版权保护.广西新闻网,2007.11.30

7.申柳华.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体系的构筑[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5)

8.张林利.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存在问题浅析.2008

9.张贤杰.网络环境下版权的司法保护.法律教育网

10.李中锋.知识产权工作实务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11.知识经济:跨越工业化的新阶段.人民论坛,1998(7)

篇5

    日前,在京的版权保护组织和电子出版界人士汇聚一堂,就电子网络出版版权保护召开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市版权局和北京版权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发起,来自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游戏工作委员会、中国软件联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国数字图书馆、中国唱片总公司等30多家单位参加了会议。国家版权局有关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并现场解答了与会代表提出的有关问题。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后,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随着2002年6月《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的实施,电子及互联网出版迅速发展。但诸多难以解决的版权问题,成为影响电子和网络出版发展的瓶颈。其主要问题为:作品使用数量巨大,涉及作者多,取得授权难;国家只规定了传统介质的稿酬参考标准,电子网络无法套用;一些出版单位垄断数字化使用权,阻碍作品传播;转让合同缺乏标准格式;网络出版行为很不规范,存在“私服”、“外挂”等侵权行为;尚未形成合理的盈利模式,无法实现规模效益等。

    研讨会上,针对这些问题,与会代表踊跃发言,本着共谋发展的精神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同时,代表们还在清理网络出版环境、打击侵权盗版方面,在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方面向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建议。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 网络版权 网络作品 博弈

[分类号]DF523

传统的版权法对版权主要侧重于从法律角度进行研究。陈淼、隆捷、魏琴针对电子图书的版权保护问题,提出了一个由作者、出版商和读者三方构成的博弈分析框架,最后通过一个博弈模型进行合理定价分析。李纲和邢晶晶从数字图书馆角度,分析图书馆可以实行获取与不获取两种策略,而作者有强保护与弱保护两个策略供选择,这就在数字图书馆与作者之间形成了博弈。

网络版权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版权所有者对自己的作品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网络版权涉及的内容包括权利人对作品的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修改权。数字技术正使传统的版权领域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版权有三项法律特征,即专有性、时间性、地域性,而网络作品版权的这三项特征相对弱化。

1 网络版权保护的策略博弈

1.1 宽松版权或者严格版权的权衡

现实生活中,版权人有权选择各种不同的版权保护策略,根据版权人的意图不同,可以同时实现用户规模扩张和利润增长的目的。下面通过一个实例进行分析:假如作者相信网络经济的外部性①,在竞争性市场上,作者和出版商面临的问题是他们有放松版权控制的策略动机。这个问题类似于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宽松的版权保护会吸引竞争对手的顾客转移过来购买实行宽松版权策略的厂商的电子产品。A、B代表两个出版厂商,比如(100,100)代表在A厂商和B厂商同时采取宽松的版权策略时,A与B的收益都是100。

如表1所示,权利人所得收益是由从对手那里新争取到的顾客带来的收入增加,连同宽松策略带来的当前顾客的流失造成的收入减少这两部分共同构成的。如果A与B都采取宽松的版权策略,那么A与B的收益都会降低;如果合作,同

①网络经济外部性是指当消费同样产品的其他使用者的人数增加时,某一使用者消费该产品所获得的效用增量,这个增量可以为正(正网络外部性),也可以为负(负网络外部性)。

②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案例,说的是两个囚犯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他们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并假设对方很可能会选择的最优策略前提下,从坦白与抗拒中选择应对策略的问题。时采取严格的版权策略,则A与B都会从中提高收益。在没有反垄断限制的条件下,(严格,严格)的策略将是A与B的博弈均衡解。

1.2 存在网络外部性的双理性模型

合理制定权衡各方利弊的版权保护策略,可以利用数字产品正的网络经济外部性,扩大用户规模,提高作品价值,然后对用户群中的高端用户推出收费的完整版服务(见图1)。图1的坐标系中,分为高端用户和低端用户两种双理性的消费者,D1代表降价前的针对双理性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在D1E段代表对产品性能敏感而对价格不敏感的高端用户群,EG段代表对产品的价格敏感而对性能不敏感的低端用户群),而使双理性消费者需求曲线扩张到D2曲线(在D2F段代表对产品性能敏感而对价格不敏感的高端用户群,FD段代表对产品的价格敏感而对性能不敏感的低端用户群)。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价格的合理下降,存在正的网络外部性,使高端和低端用户的消费量增大,销售额的增长为: (OP3CQ3+OP4DQ4)-(OP0AQ0+OP1BQ1)。这种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占有消费者剩余,提高权利人的利益。现今的网络作品,很多作者都没有出版和申请版权保护的意愿,仅仅局限于网上传播和娱乐,这样除了少数作者采取技术保护措施外,其他的都是在事后求助于法律保护。

2 网络版权保护的利益分配博弈

版权保护主要是为了调节和规范不同主体间的经济利益,因而,有必要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研究网络作品的版权保护。网络作品的版权涉及到作者、网络出版商。用户三方的利益。由于网络条件下作品的易传播和易复制,购买正版印刷品的人数减少,极大地影响了版权人的财产权益。因此,必须制定适合网络条件的版权保护措施,保证其合理使用,使三方利益均衡通过网络出版商的行为方式得以实现,并以确保社会收益最大化为前提。博弈理论以此为基础,融入经济个体,具有经济理性,偏好于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并以数理模型的方式探讨人们在进行行为选择时,如何充分考虑其他局中人(players)的决策,决定自身行为以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对网络版权保护及网络出版商向用户收费的法律保护进行博弈分析的前提是:主体具有经济理性。经济学假设每个经济个体都具有经济理性,始终试图以最低的成本谋取最大的利益,以实现个人收益的最大化。

2.1 作者未中请网络版权保护的博弈分析模型

假设网络作品所有者对其作品可以采取强保护(高成本的自我保护)和弱保护(相对很少采取保护措施)两种策略,网络出版商也可以采取出版与不出版两种策略(见表2)。在这里,我们假定,作者选择强保护的成本为100元(即受益为一100元),选择弱保护的成本为50元,但在弱保护情况下被侵犯时的额外损失为200元,即收益为-250元;网络出版商选择出版,在对方强保护下收益为150元,对方弱保护下收益为200元,不出版收益为O元。由于作者没有版权保护,所以出版商可以随意侵犯作者的版权,故作者的收益为负(被侵犯的成本加上自我保护成本)。

从上述博弈模型中可以看出,如果权利人对自己的网络作品不申请版权保护,出版商的占优均衡策略是出版,无论作者采取哪种保护措施,出版商都是有利可图的。同时,作者在了解出版商的动机后,必然会采取保护措施,使自己的损失最小化。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没有网络版权保护的情况下,作者与网络出版商的交易费用大,导致资源浪费,无法进行“帕累托改进”

2.2 有网络版权保护的博弈分析模型(见图2)

电子商务环境下,用户购买数字产品后可以廉价地进行复制,并在电子商务市场上进行廉价销售,这样将形成一个电子商务中的廉价市场,将正版数字产品挤出市场。因此,我

们必须分析有法律保护的网络版权,而且博弈模型也是建立在有法律保障的前提下的,也就是说,最后到用户阶段,如果用户侵犯版权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图2中,u1U2U3分别代表在用户购买的情形下作者、网络出版商以及用户的收益,u1、u2,u3分别代表在用户盗版的情形下,作者、网络出版商以及用户的收益;u1、u2分别代表在用户不购买的情形下作者和出版商的固定成本消耗,即收益为负,此时用户的收益为零。

作者是否创作,取决于其创作收益能否弥补创作所花费的成本(包括时间、打印出版、从事其他工作的机会成本等);网络出版商是否愿意出版,取决于出版的作品能否弥补出版发行的成本以及对网络出版商的影响;用户是否能尊重作者的版权,取决于正版数字产品的市场价格、用户本身的价格接受能力及复制盗版的成本(包括复制的边际成本和被查处盗版的高额资金)。当然,用户的盗版也会影响出版商和作者的利益,甚至将正版作品逐出市场,这就需要我们的法制来约束这种不法行为㈣。

以电子书为例进行模型分析:假设市场中只存在一个版权所有者,他向整个市场提供一种数字产品。市场中存在两类用户:一类用户需要从版权人手中获得支持,另一类用户不需要支持。

假设市场上有q个用户,即合法或非法使用该数字产品的用户总数。我们假定用户的效用随合法或非法使用相同软件的其他用户数量的增加而提高。P1表示政府和社会对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即违法者被查处的几率,这个参数与一个国家的法制体系、公民的素质、执法力度、读者盗版的心理倾向等各面的因素有关。c表示每个盗版者每次被查处的处罚成本与赔偿成本构成的相对成本。所以p1

这就是说,一个需要支持的用户如果购买数字产品,他将得到总效用q,加上获得的支持的价值δ q,再减去价格p。盗版用户的效用为q,再减去盗版的成本P1*c。

同理,不需要服务支持的用户的效用函数U1可以表示为:

从上述两个函数可以得出两个结论:①如果P≤σq-P1c,即数字产品的价格不超过版权人为合法用户所提供的价值,需要服务支持的用户会偏好购买数字产品而不是盗版;②只要p≥p1c,不需要服务支持的用户不会购买数字产品,他们要么选择盗版,要么不使用该数字产品。

3 网络版权保护的定价策略

在电子商务市场中,根据数字产品的特征和考虑各方利益博弈的均衡,合理制定数字产品的价格,是一种重要的预防盗版的策略,更有利于提高版权人的收益。根据博弈的结论,要彻底杜绝盗版,就要使盗版者每盗版一本书的罚金大于读者读一本书的精神收益,而且读者读一本书的精神收益一定要大干或等于这本书的价格,否则读者不会决定买书㈣。在理想状态下,如果盗版行为可以及时发现且绳之以法(即前面说的p1接近1),这样的罚金可以使盗版者接受买书的价格而不去盗版。

由于数字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为零,版权人在定价时,要不断随时间的推移而采取反向定价策略。从图3可以看出,版权人不是将产品的价格定在Pm上,而是将价格定在P1上,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价格降为p2。而根据正的网络外部性原理,正版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盗版的用户量变少,需求曲线不断外移,由D0外移到D1,再外移到D2。同时,版权人可以获得的垄断收益为图中的阴影部分b+c+……的面积,而不是垄断情形下的a。这也告诉版权人不能将价格定在垄断价格水平Pm上,因为多数消费者不能接受Pm这个价格水平,并且很大部分未购买此产品的人主要是认为这个价格不合理,一直在等待降价或者盗版产品出现。要是此时版权人仍然坚持价格不变,那么盗版品将成为廉价的替代品而占据正版市场,最终影响版权人的收益。及时为正版用户提供支持,用户就会偏好购买正版产品而不是盗版。

篇7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 版权保护 方法

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的地位不断提升,计算机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获得信息的手段,它在给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版权保护就是一个很难以解决的问题。对软件的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保护知识产权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在我国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因此,研究创新有效的计算机软件的版权保护模式模式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1. 计算机软件保护的现状及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软件应给予法律保护,是各国都肯定的,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软件保护法律机制,版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和商业秘密法等构成了软件保护的法律体系。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立法活动及司法活动的趋向是,按照现有的版权法条文或在此基础上作适当修改,以保护计算机软件。对计算机软件给予版权保护已成为世界的主流。

在我国,很长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无法可依,未经软件开发者的许可任意复制、使用他人软件的行为时有发生.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计算机事业的发展,软件的法律保护已是一个急待解决的向题.一方面.软件保护关系到我国切身利益,如果对软件保护不力将会打击投资开发软件的积极性,影响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又是重要的软件进口国,如果对外国软件产品任意复制使用,将影响外国先进软件技术的引进和国际间经济技术的正常交流,也将严重损害我国的国际形象。我国在全球软件产业中所占的份额很小,水平较低,需要的保护模式应该是:保护的准入门槛低,保护范围广,保护及时,能保护好软件商的利益。事实上,现阶段我国软件主要的侵权方式是非法复制,采用版权法保护模式能最大程度上抵制和制止这种软件侵权。版权法保护作为一种相对较弱的保护模式有利于我国软件行业对国外高水平软件的学习和利用,加快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2. 计算机版权保护的优缺点;

2.1版权保护的优点:

2.1.1计算机软件具有的表现形式以及易复制性,使计算机软件容易成为版权的保护对象。大量的人主要通过复制、抄袭等方式侵犯软件权利,因此,从保护版权人合法权益的角度来看,把计算机软件纳入版权法的保护范围是合理的。

2.1.2版权法具有自动保护原则,使得软件不需要经过申请等法律程序,就可以得到保护,节约了软件开发者的时间和成本。

2.1.3版权对软件的保护标准在我国还不是很严格,然而它的保护范围又比较宽,所以对软件的内容含金量并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软件具备了形式上的独创性即可,这使得几乎所有独立开发的计算机软件都能满足软件的独创性条件进而获得法律对其的版权保护。

2.1.4版权只保护软件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其他软件开发者利用、借鉴已有的软件思想,促进软件的创新、优化和发展。

2.2版权保护的弊端:

2.2.1版权法不能保护软件的构思、设计方案和功能,保护范围无法满足对软件的全面保护,在软件权利人所应有的权利范围中出现了空白的区域,给真正的原创者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2.2.2版权的保护期过长无法适应计算机软件更新速度快的特点,由于技术的差距和计算机上没有统一全面的版权标准,这就使得他人在此软件之上的继续开发会遇到障碍,不利于软件产业的整体快速发展。

2.2.3只要软件是独立创作的,同他人开发的己有的软件相同或者近似,或者在避免开发人员同原软件接触的情况下独立开发新软件,虽与原软件实质上相同或近似等,这些都不是侵权,造成了计算机版权保护的混乱和软件质量差的问题。

2.2.4仅以学习和研究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为目的使用软件,属于版权法允许他人“合理使用”情况,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该原则获得无偿使用,使得软件权利人利益严重受损。

3. 完善我国计算机版权保护的几点思考

3.1要保持保护权利人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使其在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保障作者及其他主体利益、实现社会公平等多重价值目标的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平衡协调各种可能相互冲突的因素。我们应该遵守以下的原则:保护公众的合法复制权;坚持保护竞争、鼓励创新和对创造者予以奖励的原则,以促进版权保护的健康全面发展。

3.2一部法律的诞生和推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一场革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也需要借助现存的合理的力量。所以,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对软件专门立法的建议必须与软件保护的现状相结合,不能脱离实际,要在软件保护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建立相关法律,并不断改进和补充完善,正真促进对版权人利益的保护和我国软件版权事业的发展。

3.3应借鉴国外技术方面有关立法和判案的宝贵经验,一方面,立足于我国软件保护的具体情况和我国独特的文化情况,对国外版权法思想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有选择的将国外的版权法原理纳入我国的版权法体系,不断补充和完善我国的版权法理论,为实际操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另一方面,司法审判者也应借鉴国外软件案件判例中的判案原则和相关的较为成熟的判定方法,促进我国软件案件判决的进一步科学化、技术化。

3.4确定专门立法所要保护的客体。首先就应当将计算机程序的算法纳入到保护的客体中来,通常在版权法以及专利法中都排斥对于计算机程序中的算法的保护。事实上,算法是计算机程序的基础是一种特别的构思,是一种技术内容而不仅仅是运算规律,一项计算机程序作为计算机软件的核心基础才真正应该予以充分的保护。这也正是软件的原创性所在,其价值含量更高。

3.5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行政、民间监督等版权保护方法,我国当前在实践中国家版权局对版权人要求的程序过于烦琐,使版权人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制止版权侵权行为。有关行政机关应加速版权侵权案件的调查过程,简化程序,在必要时特定行政命令或由版权人向法院申请禁令,及时制止侵权行为,使得版权人的损失得到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版权所有人应组建广泛的反盗版联盟,和有关国家的民间组织一起成立国际间的版权保护组织。及时向有关行政机关举报盗版行为,与国家的行政版权机关几时联系,协同其促进我国软件保护的进一步发展。

3.6在保护软件作者的合法权益时应兼顾效率和公平。立法、司法、执法机关应增强对软件版权的保护,以使软件作者可以开发出更好的软件,使国外的版权所有人放心的让其软件进入中国市场,促进中国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同时出于对社会整体效率和公平的考虑,版权法在适当保护软件版权所有人的前提下,应该使得公众能够以适合的方式获得软件,在提高社会的整体软件技术水平的同时使得高质量的软件能够在法律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和高效率的运用。

结语

软件保护越来越成为一个国际性话题,在全世界不停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独特性,尤其是在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更凸显了知识的重要性。对于智力成果这种无形财产的保护在任一领域都成为首要问题。特别是我国的版权保护法,仍然存在很多的漏洞,希望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能够不断得到完善,真正从立法上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的大跨度发展。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 骨干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应用研究 课题编号:GZC1211009

参考文献:

[1] 徐家力.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信息网络安全.2006 年.

[2] 曹亦萍.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研究[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3, (2): 112.

篇8

【关键词】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版权授权

一、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现状

(一)音乐授权常态化

2013年以前,网络上大量非法数字音乐网站、合法网站上非法数字音乐众多,著作权人的权利得不到认可,数字音乐版权保护意识十分淡薄。自2013年开始,数字音乐版权逐渐得到重视,2015年成为转折点,数字音乐版权保护呈现新态势。

一方面,政府联合各大运营商开始严厉打击盗版数字音乐。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的通知》,要求数字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并责令各大网络音乐平台下线未经授权的作品。自7月以来,有220万首歌曲依规定下线,各大数字音乐公司都积极配合,主动清理盗版数字音乐。数字音乐运营商想继续在平台上使用该歌曲,必须征得著作权人同意并支付使用费。另一方面,政府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关闭众多非法数字音乐网站。

随着全面版权化的落地,互联网音乐运营商为了占得商机,主动争取与著作权人合作,数字音乐的授权逐渐成为业内常态。

(二)版权争夺愈演愈烈

各大数字音乐平台都在积极争取独家数字音乐版权,希望能够在市场格局定下前站定阵脚,通过独家版权的积累瓜分市场份额。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音乐市场已形成腾讯、百度、阿里等几大巨头占据的格局,通过兼并重组,在数字音乐的内容、渠道等领域发展出不同的市场寡头。

阿里巴巴与德国贝塔斯曼音乐集团、滚石唱片等签署了版权分发协议;QQ音乐目前与国内外超过200家唱片公司达成版权合作,购买的独家版阿里巴巴与德国贝塔斯曼音乐集团、滚石唱片等签署了版权分发协议权多达20余家。随着市场整合和洗牌,版权大战会越来越残酷,音乐版权市场的规范化已由巨头竞购独家版权开始。

二、数字音乐运营模式新旧对比

2015年,是网络音乐风起云涌的一年。这一年,国内的网络音乐平台从版权互诉到授权合作,再到合并潮,加之国家版权局出台了被业界称为最严音乐“版权令”,网络音乐市场逐步建立有序竞争秩序。

而在过去的运营模式中,各大数字音乐公司几乎不对用户收费,其赢利点集中在广告等方面,在内容上的收费微乎其微。

三、数字音乐版权保护趋势

目前,我国的数字音乐版权保护需要依赖集体管理组织来进行。参考国外数字音乐服务商及版权商的经验,结合笔者对公司及消费者的调查访问,笔者认为我国数字音乐版权保护将在之后呈现如下的特点。

(一)版权管理严格化

目前,我国对于数字音乐版权的管理相较过去已经严格不少,但通过网盘、P2P等方式仍可下载盗版音乐,这对服务商和版权人来说都损害颇大。此种情况国外也曾随处可见,然而随着著名盗版下载网站“海盗湾”等被封禁,版权管理逐步加强。我国自2014年开展“净网行动”以来,相关盗版下载网站或方式已经在不断地减少。随着我国版权管理逐步加强,数字音乐公司和版权方的利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二)版权盈利多样化

对于流媒体版权保护而言,只有盈利才能够给自身造血,以期更好地保护自身的版权。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数字音乐公司主要靠广告收入和增值服务来勉强维生,很多时候甚至要靠母公司输血才能够继续支撑自身的营运。但是随着目前版权管理的越来越严格,数字音乐公司的发展空间也随之扩张。基于西方数字音乐公司的经验,我国此后的版权盈利将会出现多种模式,在原有的盈利模式增加付费收听、在线演出等新型模式创收。

(三)版权保护常态化

相较于版权保护完善的国家而言,我国的版权保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较为松散。我国此后保护数字音乐版权,应当以经济手段为主,法律和行政手段为辅,引导企业制定恰当的价格来保障公共文化权益和满足公众文化需求,提高侵权代价,加强对于侵权行为的执法力度,改“运动式”行动为常态化执法,建立有效的版权收入实现机制。

四、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消费者对音乐需求将会进一步提升,如何兼顾数字音乐产业发展与版权保护,将会牵动消费者和版权人的心。

参考文献:

[1]姜旭,侯伟.2015网络音乐:从互诉走向合作.中国知识产权报,201618

[2]姚林青、李跻嵘:《版权保护与音乐产业关系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2015年第2期

篇9

二、广播电影电视部受国家版权局的委托,负责全国的音像出版物版权管理工作。

三、本暂行条例所称:

音像出版物,是指录有经过创作、表演的音响或(和)图像,以商品形式销售的唱片、音带、像带和视盘;

音像出版单位,是指按国务院批准的《录音录像制品管理暂行规定》(国发〔1982〕154号文件)履行申报程序并经批准的出版单位;

复录生产单位,是指按国务院批准的《录音录像制品管理暂行规定》(国发〔1982〕154号文件)履行申报程序并经批准的出版单位。

四、音像出版物作为一个整体,其版权归出版单位所有。保护期限为25年,自音像出版物首次发行或录制之年的年底起计算。各音像出版单位应在其出版物上标明“版权所有”字样及出版单位名称和出版年份,未经出版单位授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作商业性翻录。

五、音像出版单位必须尊重并维护所录制作品的作者和表演者的正当权益:

1.凡录制已经公开发表的音乐、戏剧、舞蹈作品,和根据已经发表的文字教材,音像出版单位可不征得原作品的版权所有者的同意,但出版时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和作者姓名,并向原作品的版权所有者支付报酬。如需对作品改编,则应征得原作品的版权所有者书面同意,出版时除改编者署名外,仍应署原作者姓名。

凡录制已发表的音乐、戏剧、舞蹈作品和文字教材以外的作品,须取得作者或版权所有者的书面授权。

有关文字、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版权按文化部颁发的《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解释。

2.音像出版单位必须与所录制作品的表演者签订合同或协议,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有关署名、经济报酬、出版时间、所录节目使用期限,可否转让以及违约责任等项,在合同或协议中均须有明确的规定,但主要表演者必须署名。主要表演者在合同规定期间内不得以同一种表演方式为另外的音像出版单位录制同一节目。

六、音像出版单位可以收购非出版单位制作的音像资料和个人保存的音像资料,但出版时必须征得音像资料版权所有者的同意,必须征求被录制作品的主要表演者或其合法继承人的同意。出版时应注明原录制单位名称和作者、主要表演者姓名。

七、音像出版单位之间可以互相转让音像出版物的版权,但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让给复录生产单位或其他非出版单位。转让的合同或协议,双方应及时抄报广播电影电视部。

八、音像出版单位与外商的合作出版和版权贸易(包括出口、引进和合作录制),均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后报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

九、音像出版物版权受到侵犯时,音像出版单位、作者、表演者有权提请广播电影电视部调查处理。也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处理办法包括: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活动,责令公开道歉,责令赔偿受害者经济损失,没收其侵权所得,没收其侵权出版物,取消其出版或复录生产权利。

十、本暂行条例的解释权属广播电影电视部。

篇10

百度文库侵权事件

百度文库自2009年11月上线以来,涉嫌盗版的指控一直不断。2009年12月,盛大针对其盗版问题宣布百度,2010年11月,沧月等22位畅销网络作家发出联合声明声讨百度,称将打响一场和“版权强盗”之间的战役;2010年12月,中国文著协、盛大、磨铁针对百度文库的联合声明,“将与百度文库的侵权盗版行为斗争到底”。2011年3月的作家集体维权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贾平凹、刘心武、阎连科、韩寒、郭敬明等近50位中国作家联合发表《三一五中国作家讨百度书》,指责百度未经授权收录了上述作家几乎全部作品,并对用户免费开放,是“窃贼公司”。

2011年3月22日,百度回应称,“如果作家及版权方发现文库用户在上传内容时有侵权问题,只要通过文库投诉中心反馈情况,一经核实,百度会在48小时以内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理”,这实际是以“避风港”原则为由不承认侵权;3月24日,出版界反侵权同盟与百度文库谈判破裂,百度拒绝接受其提出所有内容应“先审读、后”的模式,谈判代表沈浩波《3·24谈判破裂六代表告百度书》,指责百度恶意利用“避风港”原则,大规模侵犯著作权,同日北京市版权局首次公开回应百度文库事件,指明百度对于“避风港”原则是误读和滥用,已涉嫌构成违法出版行为。

针对如此广泛的质疑,百度于2011年3月26日发出“致歉信”,称三天内彻查文学类作品版权;3月28日,李彦宏表示百度文库如果做不好就会关掉;3月29日,百度称文库非授权文学类作品基本清空;3月30日,百度文库版权合作平台上线,宣布与版权方未来将采用两种分成模式——销售分成、广告分成,前者也即付费分成模式,允许用户免费阅读作品部分章节,若阅读全文需付费,收费将与版权方分成,后者即广告分成模式,允许用户免费阅读作品全文,但在作品阅读页面适当位置开发和放置相应广告内容,使作者或版权方获取相应收入。

网络非盗版避风港

网络时代的数字技术彻底改变了作品的复制和传播方式,按照弗里德曼的观点,这为人们提供了通过网络传播版权作品的机会,通过网络传播的各阶级、阶层以及文化方面的信息“轰炸”,也促进了弗里德曼所谓的社会阶层之间的“间接流动”。这种由网络技术引发的变革,对版权法造成了极大的挑战,因为网络像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作品的复制和传播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盗版等侵权行为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平台。有人会直接利用网络侵害版权的专有权利,如未经授权上载合法作品会侵害作品的复制权;有人虽不直接实施侵害版权专有权的行为,但会利用网络提供相关服务引诱、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如为前述侵权行为提供存储空间服务。

对网络“双面性”的正确认识,一方面要强调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存在盗版等侵权风险就放弃网络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创新,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网络绝不是盗版的“避风港”,盗版在网络环境中并非不受管制,法律对“这种流动性的不满”需要做出相应的回应。上述两类行为在英美版权法理论中分别纳入“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而予以规制。其中较难认定的是“间接侵权”中过错的问题,先后发展出“避风港规则”、“红旗标准”以及“通知、删除规则”等,我国立法基本上已经引入了这些规则体系。

对于百度文库来说,据百度公司的介绍,其是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开放平台,用户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多个领域的资料;平台累积的文档,均来自不特定用户的上传;百度不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进行编辑或修改;用户通过上传文档,可以获得平台虚拟的积分奖励,用于下载自己需要的文档;下载文档需要登录,免费文档可以登录后下载,对于上传用户已标价的文档,下载时需要付出虚拟积分;在与版权方合作的情况下,会收取阅读全文的用户一定费用。如果百度公司的介绍属实,百度文库主要是用于在线文档分享的平台,性质上就属于“信息存储空间”,也会具有两面性。按百度说法其不会上传文档,便不会构成“直接侵权”(当然如果能证明百度主动上传侵权文档也会构成),但如果百度引诱、教唆、帮助他人实施类似未经授权上传他人作品等侵权行为,便会构成“间接侵权”,不过侵权的存在并不能否定百度文库作为文档分享平台的价值。

如此看来,无论是盛大文学的侯小强控诉“百度文库不死,中国原创文学必亡”,还是50位作家《讨百度书》中将百度文库定性为“贼赃市场”,都有失偏颇。笔者能够理解作家们眼见自己心血之作被肆意复制传播的愤怒,但无视百度文库作为文档分享平台的价值,主张关闭百度文库的诉求不会得到法律的支持。暂不论非文学作品文档分享传播的价值,即使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虽然许多作家已和出版社签约获取版税等收入,不可能自行或授权他人上传自己作品,但也不能否认有不少“草根”作家会主动将其作品上传至网络或不反对他人上传自己的作品,如执笔《讨百度书》的慕容雪村,其成名作《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就是首先在网络上发表并被大量转载而走红。

对于整改之前的百度文库,笔者认为可认定构成侵权。例如整改之前百度文库在首页中有“热门推荐”栏目,会显示上传文档的名称和快照,许多快照都是受版权保护书籍的封面,虽然其整顿后书籍大多来自版权方,但在整顿前显示的许多上传的知名书籍和封面,此时正常的理性人都应意识到这不大可能是作者或版权方自行上传,相关作品极有可能是未经授权上传的,也即百度属于“应当知道”的情形,达到所谓“红旗标准”(喻指侵权行为已经像一面鲜亮的红旗在网络服务商面前公然飘扬),理应予以核查决定是否删除,而百度无动于衷,放任侵权行为的发生和结果的扩大,具有过错,已然构成“帮助”的共同侵权,虽然百度之后删除了相关文档,但仍不能通过百度所主张的“避风港”规则而豁免其已经成立的侵权责任,笔者认为受害作家仍可以向百度主张赔偿。而且笔者在写作本文浏览百度文库时,点击某具体文档时,在侧边栏的“相关文档推荐”栏目仍会出现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同上分析这仍涉嫌侵权。

版权保护是否已过时

虽然百度文库事件在我国现行法的框架下涉嫌侵权无疑,但是从法律文化的角度,尤其是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之下,对版权制度本身的反思显得相当必要。

网络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传播作品和信息的极大便利,甚至出现了弗里德曼所说的信息“轰炸”,导致了社会阶层之间的“间接流动”,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赋予某些主体对信息的垄断地位?在网络技术复制信息几乎零成本,Ctrl+C(复制)、Ctrl+V(粘贴)和Download(下载)已经司空见惯的情况下,赋予某些主体对信息享有垄断性的版权,还有没有意义?这会不会阻碍信息的沟通和思想的交流,进而会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

国外学者对上述问题已经进行了比较多的思考,例如哈佛大学法学院威廉·W·费舍尔教授在《说话算数:技术、法律以及娱乐的未来》中指出,互联网和电子技术下盗版产品质量同原版基本没有差别,获取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传播快速,原有的版权制度面临巨大挑战,他提出应建立一种“行政补偿体系”,以此“替代千疮百孔的版权体系”。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彼得·达沃豪斯和约翰·布雷斯维特在《信息封建主义:知识经济谁主沉浮》中认为,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是国际大公司主导建立的,他们才是最终受益者,保护创造性劳动而建立知识产权体系的理由并不充分。

对于我国来讲,从历史上看,似乎并没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文化传统,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建国后在外力的推动下所建立起来的,哈佛大学法学院东亚法律研究中心安守廉教授通过研究认为,中国古代“窃书为雅罪”,中国古代的有关出版法令只不过反映了“帝国控制思想传播的努力”,同时这也是导致中国无法产生版权法以致知识产权法的主要原因。这种没有版权保护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倒是符合了当今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