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范文

时间:2023-04-01 22:56: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风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银行风险

篇1

关键词:银行风险管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是以风险评价为一切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并将风险分析贯穿于审计全过程的模式。由于它适应市场经济的高度不确定性和人们对审计期望值不断提高的要求,因此自其产生之后,不仅在西方国家审计领域和企业内部审计得到广泛应用,而且给西方的国家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带来了很好的审计效率和效果,极大的推动了西方审计行业的发展。但我国尚未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应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就我国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分析。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它的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负外部性决定了银行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又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实施再监督。因此,银行经营的特殊性对银行的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中,我国银行内部审计却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矛盾、冲突与缺陷,如宏观层面的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审计委员会的制度设计及微观层面的审计方法应用问题等。就审计资源而言,银行资产负债多、中间业务量大、资金往来频繁、会计资料及相关信息繁杂。在此情况下,若银行内部审计仍用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则既不利于有效利用有限的审计资源,也不能满足银行对风险管理日益加强的要求。因此,银行要解决审计资源的供需矛盾,其有效路径是:突出风险管理,探索科学、高效的审计方法。风险导向审计正是以风险为基础,以重要风险点为切入点,采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并通过识别和评价重大风险来帮助组织改进风险和管理控制系统。基于此,对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一能更新审计理念,确保银行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管理控制机制;二能加大银行高风险业务与内容的审计力度,提高银行风险管理的水平;三能突出审计重点,提高审计的效率;四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实现内部审计的增值目标。

(二)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可行性分析。第一,银行有着良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平台。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难点之一是如何建立审计对象的信息数据库问题。银行信息技术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有着良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平台,而近几年人民银行又更新了银行账户管理系统、支付结算系统,与之相关联的银行支付清算系统也相应地配套更新,其较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与程序为数据采集奠定了基础,为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充分了解本行的资产质量、负债状况、结算业务操作及其内部控制等提供技术支持。第二,银行有较为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模式和较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早在1996年,中国银行业即开始尝试授信管理,后来又引进了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和贷款风险分类制度。2001年新巴塞尔委员会又对银行风险管理进行了改进,其风险的识别、评估与认定为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借鉴,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银行的运用成为可能。第三,国际一些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在银行运用风险导向审计已取得成功经验。1997年毕马威研究小组提出了以战略分析、经营环境分析、风险评估、业绩计量和持续提高等五大原则来分析企业的经营风险,在对捷克商业银行的审计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二、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领域和程序

(一)目标定位。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将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AR=IR×CR×DR)的风险模型修改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至此,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成为审计重点。注册会计师审计将重点放在可能引起会计报表错报、漏报的一切因素的分析,其目标是:正确、准确并高效的鉴证会计报表,而内部审计不仅具有经济监督的职能,还兼有管理、服务、咨询等职能。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关注的焦点不应仅仅是会计报表重大错报、漏报的若干风险因素,应进一步延伸拓展到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的若干风险,其目标定位是: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银行的风险管理结合起来,从宏观到微观,自上而下的全面分析银行业务与经营中的若干风险因素,对银行的外部环境、内部控制、银行经营及业务操作流程等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以实现内部审计参与管理、差错纠正、防范风险、增加价值的目标。

(二)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领域。第一,真实性审计。在金融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不断攀升的任务指标、经营的变数、利益的驱使,容易诱发基层商业银行出现管理舞弊行为。银行要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特殊作用,适时开展风险导向的真实性审计,审核、确认辖属机构存款增长、贷款营销、中间业务收入、利息收入、经营利润、资产质量、表外业务等重点经营指标实现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第二,资产风险审计。目前,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剥离、核销、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存在于“正常”、“关注”类别中的隐性不良贷款,需要慧眼来甄别,以便及时采取退出、清收、转移等手段保全信贷资产。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可通过风险导向审计,捕捉某笔贷款可能劣变的蛛丝马迹,未雨绸缪,提出前瞻性的审计建议。非信贷资产也同样适用于风险导向审计。第三,经营效益审计。专业部门出于本位思维定式,关注的工作重点是自身的业绩,往往忽视工作成本的支出。内部审计部门可以站在客观的位置上,运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综合分析成本效益,得出有价值的结论,通过精细化管理,挖掘增收节支的潜力。

(三)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程序。第一,分析银行的外部环境。金融与经济乃至整个社会政治环境紧密相连,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也将金融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投资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市场价格风险、资金过度集中风险、国家风险、银行内部管理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可见,银行外部环境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宏观概念。审计人员在实施银行内部审计时,应重点分析以下外部影响因素:政治、法律环境,国内、国外经济金融形势,货币政策目标、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及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等。第二,评价银行的内部经营环境。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是评价内部控制,但若银行管理层舞弊或操作者串通舞弊,则再好的不相容职务分离也将失去效应。因此,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注重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全方位评价,将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以外,在评价银行内部经营环境时,除相应的会计控制、程序控制、风险管理控制、授权控制等内部控制外,还应关注银行的经营目标与理念、组织结构、风险管理战略、管理者素质、偏好、政策与过程等。第三,识别银行业务及经营中的重要风险点及风险域。审计人员在对银行业务及经营中的风险点及风险域进行宏观与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应运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对风险种类及风险的重要度做出判断与细分,可借鉴杜邦“沸腾壶”模型,将错报风险划分为高风险、敏感风险、适中风险和低风险等几个层次,或直接引用《巴塞尔协议》风险评级的方法,确定不同的风险系数。第四,评估经营业务风险。银行重大错报风险及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很多,除银行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管理风险外,业务循环中的操作风险等也是重大错报风险产生的直接诱因。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强调从宏观上对风险进行评估,但并不是说可忽视微观层面的操作风险。因此,应继续实施内部控制测试,并分析重点业务、重要环节的风险,强化风险控制。第五,实施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控制测试又被称为符合性测试或遵循性测试,其主要工作有两方面:一是检查是否有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如何;二是测试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以贯彻执行,其遵循性、有效性如何。实质性测试主要是对账簿、报表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审计。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下,实质性测试仍必不可少,这也是全面准确地认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质与内涵之关键。

三、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审计环境对审计方法的影响。任何方法均需适应环境。方法的运用是有条件的,应依据不同的审计类型、审计对象、审计人员,视不同的对象选用不同的审计方法,依不同的审计要求及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审计方法,切不可教条照搬。譬如有的银行信息技术平台很高,风险管理经验丰富,有的银行可能还有部分手工操作等,因此,各银行的技术基础、经营环境的差异亦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运用不可能一蹴而就。

(二)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对审计方法运用的影响。一切好的方法最终都要由人去执行,审计人员的素质、阅历、判断力、偏好等不同直接影响审计方法的运用。在银行中运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会计、审计知识,而且要求审计人员熟悉管理知识、精通金融业务。因此,具有职业敏锐性、判断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是必不可少的。

(三)注意审计方法的综合运用。根据系统理论,如果相互联系的个体组成一个系统,则系统就会表现出突变行为,系统总体特征就会与加入个体之间相互独立时表现的特征有本质差异。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如此,审计方法的运用原理亦如此。无论何种目标,仅用一种方法是难以达到的,而且,不同阶段也应运用不同的方法。我们应系统的综合的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就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而言,在审计期初,应侧重运用分析法,分析可能产生重大错报风险的各种因素;在实测阶段,则主要运用审阅法、复核法、核对法等查账的方法;在审计终结阶段,则应更多的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新风险审计准则也特别强调,不论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如何运用或运用效果如何,均需进行实质性测试。

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风险构成

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中介机构,它虽然具有普通企业的一般特征,但是商业银行在货币信用服务领域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特征决定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不同于普通企业。由于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重点是其负债业务,且资金来源90%以上来自于负债业务,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对负债业务风险的控制是尤其重要的。而这与普通企业在负债方面的关注点就大为不同。并且,正是由于负债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中所占比重大,商业银行时时刻刻会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就反过来制约了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要把风险控制放在其管理活动的核心位置。

商业银行的风险是指其由于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银行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产生偏差。广义的风险包括了银行可能的收益和可能的损失;而狭义的风险只指银行可能的损失。本文探讨的风险仅指狭义上的风险,即银行可能面临的损失。按照银行风险的性质,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五类。它们分别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信用风险

(一)含义

信用风险是指银行的债务人即借款人由于违约而导致贷款或证券等银行持有的抵押资产不能够收回而造成银行损失的可能性。

(二)可能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危害

当银行面临信用风险时,一般是指银行贷出去的款项,借款人到期无法偿还,形成银行的逾期、呆滞或者呆账贷款,使银行蒙受损失。一旦商业银行资本状况出现有不良资产数额庞大的问题,就会给银行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银行的竞争实力、加大银行资产管理的费用、减少银行收益,严重的有可能导致银行倒闭。2006年~2007年在美国的次级贷危机中造成的一部分损失就是由于商业银行和一些次级贷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所导致的损失。由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住房贷款以较高的利率借给一些信用级别较低的贷款人用以购买房产,所以市场上房价下跌导致贷款人只能违约而无法偿还贷款,也正是因为房价下跌,贷款人抵押在银行的房产变卖后无法弥补银行贷出的款项,致使银行和金融机构遭受损失。这一损失非常巨大,牵连到了整个金融市场。所以,商业银行需要认真对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尽量降低这一风险。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在我国进行的也并不令人满意,尽管在改善银行贷款质量方面我国的人民银行和各家商业银行也做了许多工作,使不良贷款率也有所下降,但不良贷款率仍处于较高水平。2003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两万零七十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2.19%,比年初下降四点零二个百分点;政策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三千三百四十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61%,比年初下降一点一八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一千九百六十七亿元,不良贷款率为9.34%,比年初下降三点五一个百分点。

二、市场风险

(一)含义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等各种因素变动,引起利率、汇率、证券价格波动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二)可能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危害

金融市场变化莫测,所以市场因素是银行最无法预料的影响因素,加之市场风险因素众多,使得银行管理更为困难。而且由于市场的变化难以预料,有的时候,银行因为市场因素导致的损失很可能是非常巨大的。非常明显的一个实例就是爆发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这次波及整个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大批商业银行的巨额损失正是归因于它们对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估计不充分和管理不到位。因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汇率的波动速度快、幅度大,使得商业银行获得的应对危机的反映时间相对较短,加之国际投机者对热币的投机行为导致汇率制度的崩溃,以及亚洲国家过早开放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政府对亚洲商业银行又干预过多,所以,这次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很多银行的倒闭。但是,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造成商业银行这些损失的内部原因还是它们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的薄弱和风险管理的缺失。如果商业银行预先注意到了1997年,泰国经济的疲软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和韩国等长期依赖中短期外资贷款来维持自身国际收支平衡,并且大多汇率偏高并执行与美元或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或联系汇率的情况,相应增加风险储备,预估市场汇率的波动,那么金融危机虽然势必会造成损失,但损失的规模和影响的范围将会大大减少。可见,即使市场变化难以预测,但是关注市场变化,预估市场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流动性风险

(一)含义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不能到期支付债务或满足临时提取存款的需求而使银行蒙受信誉损失或经济损失,设置被挤兑倒闭的可能性。

篇3

一、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一)变量选择1.被解释变量。在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度量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采用的度量指标有不良贷款率(NPL)、加权风险资产占比(RA)、破产概率Z值(Z-score)。Delis&Kouretas(2011)使用了不良资产率和加权风险资产占比这两个指标来度量银行风险承担,徐明东、陈学彬(2012)选用Z值和资产贷款率作为银行风险的测度指标。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使用贷款损失率、预期违约率等来衡量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考虑到存贷款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中一直占有较高比重以及数据的准确性,本文选用各大银行公布的不良贷款率作为银行风险承担的衡量指标。2.解释变量。在选择货币市场利率变量时,由于我国货币市场还未形成一个公认的基准利率,因此不得不采取多个指标。国内学者对基准利率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CRATE)、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BRATE)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三者之间。海涛、方兆本(2010)通过对SHIBOR、CRATE和BRATE的波动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这三种利率均不能完全独立地作为我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本文选取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BRATE)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利率的衡量指标。利率波动性的变量则采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标准差来衡量,即DSH。3.控制变量。为了控制银行自身因素、宏观经济状况和市场竞争等可能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产生的影响,本文选取银行规模(SIZE)、银行资本充足率(CAR)、银行资产收益率(ROA)、实际经济增长率(GDPG)、银行业景气指数(BBI)和市场集中度(CON)六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二)模型构建基于研究目标和变量选择,本文参照Delis&Kouretas(2011)的模型设定。模型(1)用以研究货币市场利率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在模型(1)中,i代表i银行,t代表t期,Risk为被解释变量,代表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本文以不良贷款率作为其衡量指标。MP是解释变量,代表货币市场利率,本文以BRATE、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利率的指标。控制变量:SIZE银行规模,CAR银行资本充足率,ROA银行资产收益率,GDPG实际经济增长率,BBI银行业景气指数,CON市场集中度。银行业景气指数反映的是调查当期相对于上期银行业的变化情况;市场集中度反映的是银行业的竞争情况,集中度越高,市场竞争越小。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可信性,本文采取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7年至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兴业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数据来源于各银行年度报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二)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2)由于BRATE所取得的数据为月加权平均数据,HIBOR所取得的数据为日数据,因此,在这里用隔夜SHIBOR的曲线图来说明我国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三)参数估计与分析1.估计方法。由于所构建的模型中均含有被解释变量的滞后一阶,为了避免出现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广义矩估计分为差分广义矩估计(DIFGMM)和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但在有限样本下,系统GMM的估计结果相对于差分GMM的估计结果来说,偏差更小。系统GMM又可分为一步广义矩估计和两步广义矩估计,相对来说,两步法的估计结果对异方差和截面相关性具有更高的稳健性,因此本文最终选用系统广义矩估计两步法对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2.估计结果。首先,观察表3中所有AR(2)和Sargan检验的P值,结果发现它们的P值都显著大于0.1,这说明可以接受这两种检验的原假设,即“不存在序列自相关”、“所有工具变量都是有效的”。另一方面,被解释变量滞后一阶系数在各个模型估计中都显著为正,说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在相邻期间内存在较强的关联,可以认为之前所构建的4个模型都是合理的。

(四)解释变量、控制变量和交叉项的系数1.货币市场利率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以BRATE为解释变量的模型估计结果中,BRATE的β系数分别为-0.07、-0.282、-0.474,z值分别为-8.07、-7.35、-3.03,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在以SHIBOR为解释变量的模型估计结果中,SHIBOR的β系数分别为-0.069、-0.353、-0.397,z值分别为-7.8、-3.44、-3.11,同样都在1%的水平上高度显著。这一结论与Altunbas(2009)、Martha(2010)、牛晓健、裘翔(2013)的研究发现基本一致,低利率水平会助长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结合我国2007年到2014年的隔夜SHIBOR曲线图(图1),发现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在2007到2010年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波动性不大,从2011年开始,利率波动性显著增加,但利率整体水平并未提升到相当高的程度。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估值效应和逐利机制来实现的,较低的利率水平提升了商业银行对风险的容忍度,降低了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感知度,刺激了商业银行对高收益的欲望,最终导致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加重。2.利率波动性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表2中模型(4)的估计结果中可以看到DSH的β系数为0.188,z值为11.73,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一结论验证了黄金老(2001)的理论推断:利率市场化会带来两种风险,分别是利率显著升高和利率不规则波动性加剧,但利率不规则波动性加剧将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在我国,由于利率长期处于管制状态,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金融工具用以应对利率变化的不确定性。尽管我国近几年大力推进金融体系改革,但商业银行适应新的环境仍需时间,必须要逐步改善管理制度,实现金融创新。3.从实证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银行规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正相关,银行资本充足率和银行盈利水平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负相关。银行的规模越大,其风险承担越高,这符合“太大而不能倒”的范式,规模较大的银行考虑到自身在银行体系中的重要性,认为当自身出现危机时,中央银行为了保证金融环境的稳定必定会对其伸出援手,因此,会主动承担更多的风险以获取高收益。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越高,就会越倾向于采取谨慎的投资决策,以防止出现重大损失;盈利能力较强的银行,不会过分追求高收益,而会将管理目标更多地放到安全性方面,因此银行资本充足率和盈利水平较高的银行会倾向于承担较低的风险。另一方面,将BRATE和SHIBOR的系数与MP*CAR和MP*ROA的系数结合起来分析,BRATE和SHIBOR的系数均显著为负,而它们与CAR和ROA的交叉项的系数均显著为正,可以得出结论,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和盈利水平能够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对利率的敏感性。4.宏观经济状况、市场集中度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正相关,银行业景气指数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负相关。表2的估计结果显示GDPG和CON的系数均显著为正,BBI的系数显著为负。一般来说,宏观经济状况良好,无风险收益率会降低,商业银行为了保证足够的收益,一方面会进行高风险投资,另一方面会放宽借贷标准,从而导致银行风险承担上升。市场集中度越低,市场竞争越充分,银行风险承担越低,这一结论与Michalak(2011)的研究结果一致。银行业景气指数反映了银行业相对于上期的变化,BBI指数越高,表示银行业的变化越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就越低。

三、结论与启示

篇4

伴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复杂,与外资银行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商业银行业固有和新增风险进一步加大,风险管理能力随之成为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意义、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风险管理的现状,并就如何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商业银行;风险;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对商业银行的竞争默许,尤其是近两年国家对银行利率权限的开放,使得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商业银行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主动,它们会采取各种措施,以银行机构的放贷为例,贷款是银行获得利益的主要手段,因此商业银行在商业信贷上会采取主动的姿态,但是与此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不良风险,比如坏账、死账的产生,以此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论是风险管理的理念,还是技术、方法等,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存在差距,因此基于国内外的实际情况,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风险管理工作。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分析、风险预测、风险控制等方法,渗透到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预防、回避、排除或转移经营中的风险,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经营资金的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全面风险管理要对所有影响银行目标的风险进行系统识别、评估、报告和处置,要考虑银行所有层面的活动,从总行层面的战略风险规划和资源分配到各业务单元的市场和产品,管理风险都应得到有效控制。风险管理包括以下几个要素:调险偏好和战略、加强风险应对策略、降低经营性意外和损失、识别和管理多重企业风险及抓住机遇等。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

其一,商业银行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可以规避、分散、转嫁、控制和化解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从而减少商业银行资产、资本损失,增强银行盈利水平,提高银行的声誉度和核心竞争力,保障银行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其二,商业银行采取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手段来保证从社会上融入资金的安全,可提高整个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还可以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维持公众信心,稳定社会金融。

二、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银行自身因素带来的风险

商业银行自身风险主要是:首先是银行资金构成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在满足公益的同时,必须要实现盈利,而行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就是银行的信贷业务,而银行从事信贷业务的前提就是银行要具有足够的存款资金,基于银行的特点使得银行必须要保持足够的客户汇兑需求,一旦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就会导致银行出现挤兑风暴;其次银行的资产规模带来的风险。维持银行经营的主要资金是来源于银行的流动资金,如果银行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现象之后,就会给银行造成巨大的影响;最后主观因素引起的风险。在经营过程中,制度执行人的自主低下及对违章违纪行为的查处乏力,使问题不断蔓延,导致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失去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二)银行外部因素带来的风险

银行外部因素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银行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对商业银行的管理实现了经营主体化,也就是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在市场中要自负盈亏,这样一来商业银行需要独立的面对市场中的风险,一旦出现亏损现象,将会导致商业银行破产;二是资金使用效益。如果银行所选择的客户对其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益较好,就会减少或避免银行风险;当然银行选择的客户使用资金的效益不好,就会导致银行出现坏账、死账的现象,因此资金使用效益较差,将会使银行资金周转受到阻碍,从而导致资金无法及时回流,影响银行收益;三是政策因素带来的风险。我国的宏观政策也会给银行的经营带来巨大的影响。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初步成效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是行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断提高。随着国家对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今年国家推出的存款保证金制度,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各大商业银行基于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在不断地完善与提高,并且将工作中的具体事项进行了制度化规定;二是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在不断增加。随着商业银行的市场化,但是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创新了监管手段,尤其是近两年查处的多名商业银行管理者的问题就是真实的案例;三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逐渐规模化、制度化。商业银行对各项工作的规定在不断细化,制定了科学的规则。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认识不足

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工作还存在认识上的缺陷:一是商业银行对资金结构的认识还不够细化。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属于国家控股,属于垄断行业,因此他们对风险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理念中,比如不少银行仍然将经营规模作为发展的重点,而忽视了资金结构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忽视对资产质量的考虑;二是对风险管理的内涵不了解。很多商业银行将风险定格在信用风险,认为信用风险是影响银行的主要因素,而忽视了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因素;三是商业银行的资金运作模式单一。目前我国资金市场相对还不完善,因此银行的资金运作相对比较狭窄,另外我国资金主要集中在国有四大银行体系中,因此风险分散性不高。

(三)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国内银行的审贷体制基本上是横向的,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组织制度。大多数商业银行还没有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无论是内部稽核部门、信贷管理部门(管理信用风险)或资金管理部门(管理利率等市场风险),都没有能力承担起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能够有效管理银行各个方面风险的风险管理职责。

(四)风险管理机制上的差距

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开展较晚,且发展缓慢,使得形成的机制存在着不少的漏洞。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是国外金融机构经营运作的坚实基础,也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重要表现,这些正是我国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机制落后的因素,尤其是目前我国缺乏风险管理机制,使得风险管理工作缺乏相对完善的执行标准。

(五)风险管理方法、管理技术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非常薄弱,风险测算统计工作还未能实现制度化和科学化,重视贷后检查而轻视贷前分析,重视定性分析而量化分析手段欠缺等问题依然存在。如在信用风险管理中,评价方法不准确;我国商业银行虽然都有一些与风险有关的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还没实现统一。这些系统的数据重复录入、系统间数据标准不一致、系统技术平台不统一,造成信息不具有可比性,影响了银行自身风险判断水平;同时,各银行本身都缺乏先进的风险评估技术,风险分析手段落后,预警能力低下,常常是跟在风险后面亡羊补牢,缺乏预见性。

(六)风险管理工具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金融衍生产品成为商业银行获取收益、规避风险的重要工具。但是就目前现状看,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与国外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直接的反映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不足。

四、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树立风险管理新理念

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开展实际业务和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精神动力,是取得业绩实效又保证运营安全的重要支撑。因此银行要培养与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树立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营造浓厚的风险管理文化:首先,实现不同业务风险管理的差别化。商业银行的业务种类众多,不同的业务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要建立风险管理的差异化管理模式。比如在进行信贷业务时需要分析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和行业及地区风险的分析等。其次,实现不同地区风险管理的差别化。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不同,企业类型也不同,因此他们的风险因素也就不同,因此需要银行根据具体的地区建立差异化的风险管理机制。

(二)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形成由银行董事会及其高级经理直接领导的、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其次各个业务部门要逐步设立单独的风险管理岗位,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使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与此同时,国内商业银行应积极借鉴国际大银行的组织模式与运作经验,加快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内部控制水平。

(三)改进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

目前,国内各银行信息披露工作还不规范和完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大。基于市场发育和监管理念滞后及会计信息不完备等因素,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应以现有的信息披露规定为基础,借鉴国际经验,加大对银行风险管理制度与程序、资本构成、风险披露的评估和管理程序、资本充足率等领域的关键信息进行准确核算,制定出最低的信息披露标准。同时,应提倡“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相结合,鼓励自愿披露。在制度设计上,要审慎授权银行开展对外信息披露。

(四)引进、培训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风险管理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因此一方面要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工作,完善人力资源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工作,商业银行要立足于世界,站在战略高度积极引进优秀的风险管理人才,形成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网络体系。

五、结论

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已经结束,我国经济、金融全球化步伐明显加快,外资金融机构纷纷抢滩我国金融市场,在此背景下,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P.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2]葛林.欧洲商业银行的风险理念[J].金融经济,2012.

[3]张隽,朱明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

篇5

商业银行的风险拨备是银行运作中的重要方面,不仅反映了资产风险状况,而且影响财务状况,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主要的要素之一。风险拨备作为弥补风险资产预期损失而计提,实质上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的成本,依会计制度的规定理应在缴纳所得税前得到及时准确的扣除。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我国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都制定了商业银行风险拨备提取的相应法规,同时国家税务总局也制定了关于拨备税收待遇的相关规定,各商业银行根据这些规定制定各自准备金提取的具体方法。然而,税收制度出于公平税负、增加财政收入以及调控宏观经济的需要,往往对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税前扣除规定一些限定条件。不同的税收激励会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计提的积极性,税收待遇成为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拨备有效性的重要政策因素。因此,本文从税收中性原则的理论入手,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现行风险拨备的税收待遇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改善风险拨备的税收待遇、提高风险拨备有效性的相关政策建议。

在风险计提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拨备的计提方法以及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提出建议。温信祥在银行信贷周期和资产损失之间的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两种通行的风险拨备计提方法:现金流贴现法和压力测试方法,而后对我国商业银行采用现金流贴现法计提风险拨备的现状提出应该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拨备与风险损失的匹配度[1]。温信祥、王刚和郭晓贇在结合上市银行计提减值准备的实际情况,对贷款、投资和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计提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在实施全风险拨备管理过程中应注意转变观念、规范操作、加强审计和监管力度、加大配套环境和制度建设[2]。孙连友、周海鸥则指出我国采用的五级分类法计提信贷损失是一种后顾的方法,对于金融稳定和宏观经济稳定是很不合适的,因此银行需要一种前瞻性的信贷损失准备计提方法[3]。李文宏、侯梦春通过对银行贷款损失税收待遇的国际比较认为过于优惠的税收政策会鼓励银行多提准备金,过于严格的税收政策又可能导致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不足,所以应当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对于贷款损失的税收减免的三种方法:核销法、专项准备金法、一般准备金法,其中专项准备金法是最为可取[4]。

在风险拨备和税收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少,涉及的研究主要有:陈瑶通过对商业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的分析指出我国呆账准备金的提取方法上存在问题,在目前外部审计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应尽快建立以信贷资产质量和准备金计提充足性检查为主的会计监管体制[5]。另外,税收制度对银行提取准备金的积极性有一定的限制,应当推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即遵循税收中性原则,结合我国国情即应当对特种准备金在提取时就给予免税。刘献利指出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与税收政策方面存在差异,呆账认定过程过于严格,程序过于繁琐,不利于银行及时核销呆账。结合我国实际,应对专项准备金实行一定的税收减免[6]。

在上述研究文献中,各学者对于现行风险拨备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对于风险拨备税收方面的研究尚且不足,并且也未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目前关于风险拨备的文献大多数集中在对资产损失准备金的提取方式、范围等方面的探讨,在与拨备相关的税收政策的探讨方面涉及较少。本文将从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出发,结合商业银行目前风险拨备制度的现状,分析商业银行实际操作中风险拨备须完善的方面,并从整个社会环境出发考虑需要完善的外部环境,从税收待遇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的完善提出见解。

二、风险拨备税收待遇的理论框架:税收中性原则

从理论上来说,商业银行的资产损失是其经营活动过程中的成本。为保证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提高经济效益,应从商业银行的所得税税基中及时扣除,保持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相一致,实现税收中性原则。

Samuelson(1964)提出了“税率不变的基本原理”,即如果对一项资产的经济利益征税,该项资产在征税之前与之后的价值不会发生改变,由此建立了所得税的税收中性理论基础。所谓经济收益,是指该项资产所获得的净现金流量加资产价值的变化[7]。对一项贷款资产来说,它的价值等于贷款资产未来获得的现金流量现值。进一步思考可以知道,如果以经济收益为税基,则该项贷款组合征税之前与之后的价值没有发生改变。换句话说,征税没有改变贷款资产的价值,该项贷款的实际税负等于名义税负,才符合税收中性原则。

鉴于资产减值损失的“成本”性质,按照税收中性原则的要求,只有在所得税前将资产减值损失作为成本费用及时准确地进行扣除,才能保持商业银行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的一致[7]。如果在资产发生减值时,商业银行及时计提风险拨备,将资产损失作为一项成本费用及时扣除,则应纳税所得与会计所得相一致,实际税率等于名义税率,体现了税收中性原则。如果在资产减值发生后、资产持有到期时,商业银行才计提风险拨备,将资产损失进行税前扣除,则当年会计核算中就会高估资产的价值,从而高估资产税前回报率,造成实际税率高于名义税率,增加商业银行的税收负担。为保持税收减免与资产损失在时间和数量上发生的一致性,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收入和支出时,应该考虑到资产价值的变化对收入产生的影响,即使这些影响到年终才会以实际的现金流量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对商业银行的过度征税、征税不足或征税时对商业银行资产相对价格和风险溢价的扭曲。

为进一步说明风险拨备税前扣除的不同处理对商业银行的实际影响,确定哪种处理方法更有利于体现税收中性原则,可以借鉴EmilM.Sunley的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处理方式的差异[8]。要想使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保持一致,就必须及时准确地在所得税前扣除资产损失,否则会加重银行的税收负担,引起税收扭曲。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税收待遇及实证分析

(一)我国现行风险拨备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于2002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此后又了多个具有法规性质的相关通知,形成了我国商业银行呆账准备税收待遇的基本政策,为商业银行呆账准备的税前扣除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政策从2002年实行至今,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对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计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税前扣除比例过低

根据相关规定,享有税前扣除待遇的为商业银行按期末风险资产余额1%提取的一般准备,而商业银行针对资产已发生损失提取的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则不能直接在税前扣除。也就是说,允许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只与资产的数量有关,而与资产的风险程度无关,导致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与商业银行的资产损失不匹配,不能有效地反映和弥补资产的风险。

2.审批认定程序复杂

办法规定,凡符合规定核销条件的呆账损失,首先应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不足冲抵的部分可据实税前扣除。从理论上说,商业银行所有的资产损失都可以在税前列支。事实上,国家税务总局无论是对呆账的认定还是核销都有严格的标准,商业银行往往因为不能提供所有的证明文件而放弃了税前扣除的申请,造成递延资产逐年增加。

3.提前过度征税严重

从商业银行计提的风险拨备来看,其比例远远超过了资产余额的1%,单说信贷资产,在各行加强风险管理水平,采用多种措施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力度后,主要商业银行2008年以来不良贷款率仍为2.42%①。如果再考虑其他资产,允许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远低于银行计提的风险拨备,形成大量递延资产,银行被提前征税。又由于呆账核销审批认定程序的复杂,大部分递延资产无法转回,暂时性差异变成了永久性差异,银行被过度征税。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税收待遇的实证分析

2005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配合财政部对金融企业呆账认定和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多次调整,不断扩大呆账认定的范围,逐步对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的审批权限作出了下放,而且自2008年起金融企业的所得税税率由33%调整为25%。为探讨风险拨备税收政策的变化产生的影响,分析是否存在提前征税和过度征税的问题,本文选取五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2005年至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②。

1.5家银行的一般准备税收政策优惠,但计提额度不足

虽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在年报中都披露,“至2008年12月31日,本行的一般风险准备占到了期末风险资产余额的1%”,从表1可以看出,各家银行的一般准备金率自2005年以来逐上升,但只有中行和工行基本达到了1%的要求,其他银行的一般准备金率远远低于1%的要求,反映出各家银行的一般准备金计提并不充足。尽管一般准备金享有税前扣除的待遇,由于计提一般准备做利润分配处理,受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盈利状况的影响,其计提积极性并不高,造成商业银行弥补尚未识别的风险资产潜在损失的能力有限。

2.5家银行的资产减值准备税前扣除数量在逐年增加

从表2可以看出,与之前学者的分析结果不同的是,自2005年特别是2006年以来,5家银行递延所得税项基本为负数。这是因为自2005年以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多次对金融企业呆账的认定条件和核销程序进行了调整,可以获得税前扣除待遇的资产损失的类型增加了,核销的审批权限也逐步下放,与2005年之前相比,金融企业的税收负担逐年减轻。

3.5家银行的递延资产仍保持增长趋势

从表3可以看出,5家银行的递延资产呈递增趋势,尤其是2008年到2009年,增幅更加明显。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2009年增长了将近75%,这与全球金融风暴发生后银监会要求主要商业银行提高拨备覆盖率密切相关。为实现拨备覆盖率达标,主要商业银行增提拨备,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依政策规定又无法直接在税前扣除,因此递延资产大幅增加,反映出风险拨备税收待遇对商业银行造成的提前征税和超额征税仍然严重。

4.递延资产的增加主要是由资产减值准备的增加造成的

商业银行递延资产的内容主要为资产减值准备、交易性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估值、计入资本公积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即其他暂时性差异构成。从表4可以看出,5家银行776.15亿元的递延资产中,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引起的暂时性差异为566.30亿元,占72.96%。这进一步说明,商业银行提前交税主要是因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引起的。

综上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对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实行一般准备税前全额扣除、专项准备依审批核销情况据实扣除的税收政策,造成商业银行长期以来被提前征税、过度征税,税收负担较重,计提拨备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出于竞争和股东压力的考虑而少提拨备,导致拨备缺口一度较高。据统计,2005年末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准备金缺口高达6274亿元,按要求提足拨备的银行只有7家②。拨备不足削弱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也影响了资本充足率水平的真实性。2005年以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逐步对风险拨备的税收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我国商业银行的拨备计提逐年增加,拨备覆盖率逐年上升,风险抵补能力日益增强。

但是由于风险拨备税收政策并未彻底进行改变,商业银行计提拨备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仍然不高,近年来拨备覆盖率提高较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监管的压力。因此,为提高风险拨备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对风险拨备的税收政策进行改革,选择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拨备积极性、适合本国国情的税收优惠模式。

四、改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税收待遇的政策建议

(一)实行鼓励银行足额提取拨备的税收政策,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我国经济多年保持强劲增长,国家财富迅速积累,已经具备了鼓励银行多提拨备的基础和条件。而且在经历了全球性经济危机之后,国际国内对强化金融风险管理的呼声和要求越来越高。与之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基础还很薄弱,特别是风险抵偿的能力不足已经成为银行长远发展的掣肘和瓶颈。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无疑是影响经济、影响金融、也影响银行风险拨备水平的重要杠杆。因此有必要重新梳理对银行的税收政策。一是基于国家财力较强和增强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需要,国家从总体上应实行鼓励银行足额提取风险拨备的税收政策。二是风险拨备的税务处理也是商业银行会计处理的一部分,为清晰地反映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税收政策,税务部门在概念的使用上应与会计、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一致,引入风险拨备的概念,不再沿用“呆账准备”这一概念。三是可以明确“一般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分别享有的税收优惠,以利于政策的推行和监督的落实。

(二)调险拨备的税务处理方法,保证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目前税务部门所采用的一般准备金法主要以增加税收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在税务处理方法上采用一般准备金法,产生了对商业银行的提早征税和过度征税问题,较多地占有了商业银行的资源,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自我积累和资本充实。风险拨备税务处理方法的调整要有效处理好国家利益和银行经营利益的关系,从当前来看,应转变到以增强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上来,通过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保证发挥银行对经济的长效支持作用。具体操作上可由一般准备金法转向资产减值准备法,即允许商业银行在税前全额扣除根据资产减值状况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真正地体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作的“费用”性质,减少或避免商业银行费用纳税,增强商业银行及时确认损失充足计提拨备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协助商业银行形成自我消化损失的机制,从而一方面减轻国家的负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维持整个金融体系以至宏观经济的安全与稳定。

(三)建立风险拨备税收减免的配套措施,有效控制政策的滥用

允许商业银行在税前全额扣除资产减值准备,可以刺激商业银行积极拨备,保护商业银行的利益,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也会造成商业银行出于避税目的而超额提取风险拨备。风险拨备的计提具有天然的主观性,如何计提、计提多少,商业银行管理层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如何避免商业银行利用计提风险拨备而逃避纳税,需要税务部门在实行风险拨备税收优惠的同时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比如规定商业银行税前扣除的资产减值准备不能超过其资产余额的一定比例,或者不能超过其过去三到五年资产损失的平均数,以此来限定商业银行大规模计提拨备,还可以根据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大小给予不同的风险拨备税前扣除待遇,以扶持中小商业银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四)修正有关资产减值损失的认定条件,逐步下放核销审批权限

计提风险拨备是为了核销资产损失,也只有真正用于补偿资产损失而计提的风险拨备才应享有税前扣除的待遇。鉴于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资产质量较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理念较弱,目前的风险拨备税收政策对资产损失的认定和核销规定了非常严格的条件和审批程序,造成商业银行大量的资产减值准备不能转回。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完成,经营自主性大大提高,自律性不断增强,市场约束的作用也日益体现,配合风险拨备税收政策的逐步调整,税务部门应逐步放宽资产损失的认定条件,下放核销的审批权限,最终将损失的认定和核销交由商业银行自己负责,商业银行只需将有关情况报税务机关备案,从而实现从风险拨备税前扣除政策的执行者到监督者的角色转换。

篇6

一、个人住房按揭的内涵及法律特征

个人住房按揭是由银行、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商)和购房人三方共同参加的买卖商品房的一种融资活动。作为一种崭新的融资方式(仅就中国而言),即为贷款买房子,它是在购房人交付银行规定的一定比例的购房款后,差额部分由银行提供贷款。个人住房按揭涉及银行、开发商、购房人三方,它在开发商、银行、购方人三者利益上找到了一个最佳结合点,既能帮助开发商尤其是中小开发商渡过难以筹集大量资金以应付高昂地价和建设费用的困境,又能帮助购房人缓解一时难以凑足较大数额购房款的困难,进而解决了资金供求矛盾,有利于实现住房的扩大再生产。因此,自个人住房按揭产生之日起,就大受三方欢迎并不断发展完善。其具体做法为:开发商为尽快取得售楼价款,向房地产市场推出楼花(期房)或现房,购房人向开发商订购期房或现房,交付一定比例的首期购房款(一般不超过购房总价款的30%),之后向与开发商订有协议的银行申请购房贷款,交清购房款余额,经出证、产权抵押登记后将物业权益移转给银行作抵押,购房人定期向银行还本付息,银行提供的此种贷款即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抵押贷款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银行贷款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认为按揭贷款有所购房屋作抵押,又有开发商提供保证,可谓“双保险”,贷款风险系数趋于零。然而随着个人住方按揭贷款的迅速发展,这种观点显得愈来愈片面。事实上,银行在按揭业务中同样存在风险,实践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按揭纠纷,银行信贷权益遭受到了极大的侵害。因此探讨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个人住房按揭中银行风险的防范机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那么,在按揭业务中银行风险来源于那些因素?有那些表现形式?要深刻、准确认识这些问题首先必须从法律角度分析个人住房`按揭的法律特征,这是分析银行风险、建立防范机制的前提。

根据前述定义,个人住房按揭最显著的法律特征是:它涉及二个合同、三方当事人。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二个合同是指购房合同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合同。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没有购房合同则必然没有按揭贷款合同;按揭贷款合同则是购房合同的补充,没有按揭贷款合同,购房合同就成为履行不能的合同。因此二个合同密不可分,互相作用,相互依存,任何一个合同的违约行为均可能导致另一个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可能或者不必要,这是个人住房按揭区别于其他民事经济法律关系的一个突出特征。

其二,三方当事人是指开发商、购房人和银行。(一)开发商和购房人之间是房屋买卖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具体体现在购房合同中;(二)银行与购房人的关系则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借贷关系,购房人是债务人,银行是债权人;第二层是抵押关系,购房人是抵押人,银行是抵押权人。(三)开发商与银行的关系。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存在两种相异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是连带保证法律关系,开发商是保证人,银行是被保证人,开发商对购房人所借贷款本息向银行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一旦购房人未按约定归还银行贷款银行可向开发商进行追偿。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回购权利义务关系,是购房人与银行之间的房屋抵押法律关系的一种延伸,是银行依法处分抵押物所产生的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当购房人逾期未还款构成违约时,银行依法处分抵押房产,开发商向银行允诺无条件回购该房产,并将回购房款优先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对此购房人作为抵押人在按揭贷款合同中予以书面确认。这实际上是抵押权人与卖方、抵押人就处分抵押物达成协议而产生的一种抵押物处分权利义务关系。

二、商业银行在个人住房按揭中的主要风险

在个人住房按揭的二个合同、三方当事人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发生违约情况,就很有可能发生银行风险,危及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损害银行合法权益。因此,在个人住房按揭中银行风险无时不在,并且其来源多元化,表现形式多样化。概括起来银行在个人住房按揭中主要存在如下风险:

(一)来源于开发商的风险

1、开发商的欺诈行为。开发商在取得银行给予购房人的贷款后,用于其他用途或这携款而逃,此种情况在楼花按揭中产生的概率较大。

2、开发商由于经营不善,导致楼盘烂尾,无法按期交楼致使购房协议无法履行,必然导致按揭贷款协议无法正常履行,银行信贷资产受到损害。

3、由于开发商所建楼房存在质量缺陷,不符合合同要求等原因,购房人以开发商违约为由要求解除购房协议不再履行按揭贷款协议。

4、开发商所开发楼盘没有取得合法使用权或伪造使用权证,无法取得房产证或开发商违法预售等原因,导致银行风险等。

(二)来源于购房人的风险

1、购房人经济状况严重恶化或发生其他足以影响其偿债能力的变故,无力继续履行按揭贷款协议。

2、购房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或者失踪,继承人或财产代管人不再或不愿继续履行协议。

3、购房人存在欺诈行为,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如个人收入证明、营业执照等。

(三)来源于银行自身的风险

1、银行在审查开发商资质、购房人还贷能力时因疏忽大意未发现开发商资质欠佳或购房人无力偿还贷款而放贷。

2、银行在订立合同时因签章不规范导致合同未成立或者合同无效(在合同法中,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关系到合同的成立或生效,因此签章问题显得异常重要)从而危及银行权益。

(四)来源于其它方因素的风险

在按揭贷款协议履行期限内,由于国家政策、不可抗力等因素也会使银行存在风险。如国家因公共利益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征用房屋使用范围内的土地,虽给购房人一定补偿金但数额不足以清偿银行贷款,使银行未受清偿的部分贷款处于无法收回的境地;又如,因地震、火灾等难以预料的自然灾害导致楼房毁损、灭失而无恢复原状之可能或必要时,虽为房屋进行投保但保险公司因特殊原因破产或无力支付保险赔偿金从而使银行权益受到损害。

三、建立防范机制,化解银行在个人住房按揭中的风险

个人住房按借贷款的期限一般较长,各种人为事件或意外情况均有可能发生。事先对各种可能产生的银行风险进行有效的法律防范可谓明智之举,这也是维护银行信贷债权的根本所在。笔者认为银行风险防范应着重从风险转移、风险化解、风险预防三方面考虑,借鉴国外及香港的有益经验,进行综合防范,建立行之有效的有中国特色的个人住房按揭银行风险的法律防范机制。

(一)明确开发商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确立风险化解启动机制

在香港住房按揭中,银行与开发商不在任何法律关系,住房按揭仅限于购房人与银行之间,与开发商无关。但是,我国从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资信、个人信用等各方面实际情况出发把开发商列入住房按揭法律关系中且占据重要地位。实践证明这种模式适应了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极大促进了我国住房商品化进程。作为住房按揭中重要一方的银行当充分利用这一有效模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正如前文所述,银行与开发商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最好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达到真正的“双保险”的目标,从而有效化解银行风险,对任何一方的偏废都将导致银行风险。在这种风险化解机制下,当购房人不能按合同偿还借款时,首先开发商必须回购该抵押房产,并优先清偿银行贷款本息,如仍不足以清偿的,开发商对不足部分承担保证责任,这样银行可以真正实现“双保险”

(二)保险业必须全面介入住房按揭,建立住房按揭银行风险转移机制

保险融资与住房按揭融资具有许多内在的切合因素,购房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开发商的履约能力与银行风险的防范,这些需求均可以通过保险业的介入而得以妥善解决,使保险与按揭各方利益得到最佳组合。银行风险转移机制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得以建立:

1、购房人所购房屋的财产保险。此处值得注意的事,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发现在绝大多数保险合同中都明确写着“如发生意外事故导致房屋毁损后,银行为被保险人或第一受益人”,笔者认为由于银行对抵押房产并不拥有所有权,这种作法违反《保险法》的规定,该保险法律关系是无效的。对此笔者建议在保险合同中可以明确约定“如发生意外事故导致房屋毁损后,银行可以从保险赔偿金中优先受偿”。

[NextPage]

2、购房人的人寿保险,1998年4月下旬,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与荷兰国际集团共同举办了“住房融资与寿险联合运营机制研讨会暨荷兰住房融资模式介绍会”。荷兰国际集团(ING)提出了一个被认为适用中国情况的建议“模式”,笔者认为“ING模式”为我国住房按揭风险防范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ING模式”的核心是将购房抵押贷款与人寿保险相结合,它要求购房人购买相应年限和金额的人寿保险作为借贷的担保,购房人只需支付全部房价15%至20%的首期购房款即可购房。在这种机制下,一方面购房人每月仅需支付贷款的利息,人寿保险期满后其保险金恰足以清偿贷款本金,经济负担大为减轻;另一方面又可确保银行债权不会因购房人中途死亡、残废以致丧失还款能力而出现贷款无法收回的风险。“ING模式”为购房人带来许多便利,也为保险公司带来新型客户群体,拓展市场业务领域,同时也给开发商带来新的生机,最终也给银行确立了因购房人伤亡而造成的还贷风险防范机制。

3、开发商和购房人的履约保险。这是一种新的保险业务,其核心是当开发商和购房人因某种原因(保险责任范围)导致其履约能力下降时,由保险公司支付赔偿金,从而避免了因开发商和购房人履约能力下降给银行带来的还贷风险。

(三)开辟律师业务与个人住房按揭业务的契合点,确立个人住房按揭银行风险预防机制

个人住房按揭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融资活动,其突出特点是信用行为,而对于信用程度的认定往往需要有专业法律技能,因此律师业介入个人住房按揭成为必要和可能。实际上律师业与按揭的竞合在国际上是十分普遍的,而我国在目前仍缺乏足够的结合面。笔者认为,律师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

1、对开发商进行资信审查。开发公司是否依法设立,是否具有房地产开发权,公司注册资金来源及注资是否充足,公司组织机构、管理机构是否健全等。

2、对购房人的资信进行审查。首先审查购房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主体资格,其次审查经济收入来源是否足够和稳定,是否自用购房,是否存在“炒楼”意图等情况。

3、对开发项目的合法性进行论证审查。如开发商是否合法取得土地使用权,使用权的用途、期限以及是否可能自由转让;该项目是否经合法程序审批报建、该项目是否具备预售条件、有否取得预售证、可否保证依时取得合法有效证明等。

4、代为起草、签订住房按揭合同、购房合同甚至是保险合同。从合同形式、合同内容两方面依法维护开发商、银行、购房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各契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5、律师对按揭资金的流向可以起监管职能。律师通过对开发商银行账户的监管,使按揭资金确能用于项目开发建设,并保证按工程进度有计划用款,防止开发商抽逃资金。

律师介入住房按揭业务,从防范银行风险的角度讲具有如下重大意义:(1)从程序和实体上保证整个按揭行为的合法性,防止因银行审查不慎而带来的隐忧;(2)律师对自己的法律行为负责,如因律师过错而导致合同无效或者其他损失,律师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赔偿责任、行政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

(四)实行制度创新,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能力

法律是一种最具稳定性和最强约束力的制度。制度建设对于发展经济的作用已为大多数的经济学家和法学家所认同。在制度建设中,制度创新更是重中之重。制度创新这个概念,在经济学里的含义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它与技术创新有某种相似性,制度创新往往是采用某种组织形式或者经营管理形式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从观念上讲,制度创新就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突破旧观念、旧制度的束缚而建立新观念、新制度的结果,因此对于创新者而言,它既需要理论勇气,更需要实践的勇气。一种新制度的诞生并产生预期的纯收益是这两种勇气相结合的结果。目前我国有很多银行经营者已经意识到了制度创新对于改进管理制度,提高经济效益的巨大作用并进行了许多成功的尝试,但是,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和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我国银行在原有计划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内部经营机制包括信贷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机制的需要,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抛弃原有的旧制度、旧机制,建立新制度、新机制,同时吸收原有机制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制度,从而建立起商业银行新的适应市场机制需要的灵活高效的内部经营机制和信贷管理机制,使商业银行获得新的生命力,真正按照企业化的要求经营,去追求和实现利润最大化,最终做到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信贷资产安全。

(五)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建立一套权责分明,平衡制约,运作有序的内控机制以防范住房按揭中得银行风险

篇7

关键词: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三大支柱风险监管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88年公布的资本协议,曾被认为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神圣条约。”然而在过去十几年中,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监管部门的监管方法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协议对发达国家已越来越不适用。1996年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粗线条的新资本协议草案,2001年1月公布了详细的新协议草案,各国商业银行和监管当局对新协议草案提出许多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一年半时间研究,终于在2002年7月10日就许多重要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委员会计划于2003年第四季度确定新资本协议以便各国于2006年底实施新协议。在2003年至2006年间,银行和监管当局将根据新协议的各项标准,建立和调整各项体系和程序。新协议一旦问世,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及有关国际金融组织会把新协议视为新的银行监管国际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中国家必须认真研究新协议的影响。另一方面,借鉴国际上先进的金融经验加强金融监管是我国金融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目前形势下,我国需要切实更新监管理念强化资本监管。本文拟通过对新资本协议的介绍从法律角度来初步探讨其对我国银行风险监管的影响。

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

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20世纪80年代由于债务危机的影响,信用风险给国际银行业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银行普遍开始注重对信用风险的防范管理。巴塞尔委员会建立了一套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极大地影响了国际银行监管与风险管理工作的进程。在近十几年中,随着巴塞尔委员会根据形势变化推出相关标准,资本与风险紧密联系的原则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监管原则之一。正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巴塞尔委员会建立了更加具有风险敏感性的新资本协议。新协议将风险扩大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利率风险,并提出“三个支柱”(最低资本规定、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要求资本监管更为准确的反映银行经营的风险状况,进一步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1、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规定

新协议在第一支柱中考虑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1并为计量风险提供了几种备选方案。关于信用风险的计量。新协议提出了两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是标准法,第二种是内部评级法。内部评级法又分为初级法和高级法。对于风险管理水平较低一些的银行,新协议建议其采用标准法来计量风险,计算银行资本充足率。根据标准法的要求,银行将采用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来确定各项资产的信用风险权利。当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和信息披露达到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后,银行可采用内部评级法。内部评级法允许银行使用自己测算的风险要素计算法定资本要求。其中,初级法仅允许银行测算与每个借款人相关的违约概率,其他数值由监管部门提供,高级法则允许银行测算其他必须的数值。类似的,在计量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方面,委员会也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方案以备选择。

2、第二支柱——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委员会认为,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是最低资本规定和市场纪律的重要补充。具体包括:(1)监管当局监督检查的四大原则。原则一:银行应具备与其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评估总量资本的一整套程序,以及维持资本水平的战略。原则二:监管当局应检查和评价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的评估情况及其战略,以及银行监测和确保满足监管资本比率的能力。若对最终结果不满足,监管当局应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原则三:监管当局应希望银行的资本高于最低监管资本比率,并应有能力要求银行持有高于最低标准的资本。原则四:监管当局应争取及早干预从而避免银行的资本低于抵御风险所需的最低水平,如果资本得不到保护或恢复,则需迅速采取补救措施。(2)监管当局检查各项最低标准的遵守情况。银行要披露计算信用及操作风险最低资本的内部方法的特点。作为监管当局检查内容之一,监管当局必须确保上述条件自始至终得以满足。委员会认为,对最低标准和资格条件的检查是第二支柱下监管检查的有机组成部分。(3)监管当局监督检查的其它内容包括监督检查的透明度以及对换银行帐薄利率风险的处理。

3、第三支柱——市场纪律

委员会强调,市场纪律具有强化资本监管,帮助监管当局提高金融体系安全、稳健的潜在作用。新协议在适用范围、资本构成、风险暴露的评估和管理程序以及资本充足率四个领域制定了更为具体的定量及定性的信息披露内容。监管当局应评价银行的披露体系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新协议还将披露划分为核心披露与补充披露。委员会建议,复杂的国际活跃银行要全面公开披露核心及补充信息。关于披露频率,委员会认为最好每半年一次,对于过时失去意义的披露信息,如风险暴露,最好每季度一次。不经常披露信息的银行要公开解释其政策。委员会鼓励利用电子等手段提供的机会,多渠道的披露信息。

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风险监管的法律影响

1、第一支柱对银行风险监管的法律影响

(1)外部信用评级机构评级问题。第一支柱提出的风险计算量方法中标准法最简单。但是标准法的实施依赖于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每个信用评级机构都有尽量提高评级对象信用等级的内在冲动,毕竟客户可以自由选择聘请评级机构,支付评级费用,但是这种扭曲评级结果的冲动,通常会因为评级机构需要保持自己在市场及投资者中的威望而有所收敛,毕竟投资者会间接推动客户对于信用评级机构的选择。然而,这种非市场化的监管需求推动的评级却可能会加大客户对信用评级结束果进行随意挑拣的冲动,降低能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盈利能力起决定作用的市场威望的重要性。为了限制这种对评级结果进行随意挑拣的行为,监管当局应该在使用评级结果时,确保信用评级机构仍然会将自己的市场威望视若生命。在这个意义上,监管当局应该全面考虑对特定评级对象的各类评级结果,当评级结果不一致时,应当对最低结果给予更多的重视。

(2)监管方式转变问题。相对标准法而言,内部评级法对监管能力的要求高得多,它要求监管当局有能力评估和监督这些复杂的风险管理系统。这要求监管者对各种方法的先进性和合理与否有明确的判断。如果监管机构不能给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创造空间,就会阻碍银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不利于本国银行竞争力的提高。反之,如果新的方法在不合理的情况下被使用,可能导致在一定范围内风险失控。内部评价法的运用实质上是银行监管方式的重大转变,标志着监管方式由“静态”合规性监管向“动态”审慎性监管转变。过去,银行监管局限于资产负债情况,监测由其反映的风险水平,衡量资本充足率和各类资产负债比率是否符合量化的标准,实质上是一种静态的风险监管。现在,监管领域的发展转向了审查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模型是否合理,完善和有效,是否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是否对风险进行了及时、准确的度量,监测和控制,是否有充足的资本金抵御银行面临的风险等。这种基于风险的审慎监管关注的是银行如何度量和管理风险及其管理能力。就像医生,给病人开药方,让病人把药拿回家去吃。新协议通过从标准法,初级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这一循序渐进的资本计算方法,力求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银行不断改进和完善风险管理系统,从而能更精确地度量风险。相应的,监管当局的监管重点应从原来的单一最低资本充足水平转向银行内部的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状况上来。

2、第二支柱对银行风险监管的法律影响

引入第二支柱对完善整个监管框架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引入了监管当局的检查,而且有助于鼓励银行保持事前和事中的谨慎操作,但是,第二支柱的实施也向监管当局提出了一些挑战。首先,改进监管程序的紧迫性尤为明显,在发生银行危机的国家,银行资本充足水平的计算之所以不真实,就是由于监管法规不可靠和公共部门有意宽容。众所周知,银行管理部门对银行面临的风险最了解,并对管理风险负最终责任。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并不是要取代银行管理部门的判断和经验,更不是要把保持资本充足的责任转移到自己身上。因此,监管部门应在程序上下功夫通过程序正义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持银行业整体的稳定,而不是某家银行的安全。其次,由于监管当局的责任增大,自扩大,相应有必要提高对监管部门自身的约束要求,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监管不是万能的,监管当局与一般市场主体(银行)一样,具有内在的利益冲动。随着监管当局的权力增加,其“设租”动力也在相应增强。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因此,为防止监管当局滥用其监管权力,监管当局应采取措施不断增强自身免疫力,另一方面应从外部加强对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3、第三支柱对银行风险监管的法律影响

有效的市场纪律需要可靠而及时的信息,以使其交易对手进行完善的风险评估。新协议将信息披露作为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一个内在要求,代表了国际金融业和国际监管的新的发展方向。详言之,信息披露对强化监管的作用在于:(1)信息披露制度直接作用于风险行为产生的根源体现了委托人对内部信息要求的意志和权力,削弱了人的信息优势,使监管者处于更有利地位;对风险行为的控制不应只注重行为本身,强调信息披露的约束机制比管制可能更有效。(2)信息披露有利于打开银行内部“黑匣”,披露制度的存在对人起到威慑作用,使其衡量到风险行为的成本过大而放弃冒险。惩罚不是约束的目的,更多的信息披露构成对人的警示作用更符合约束的本质要求,使监管从事后性快向事前性转变,最终达到尽可能减少风险的目的。(3)信息披露制度是其他一切约束机制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约束机制总是由一定的信息触动之后产生反应,信息披露的质量制约各种约束制度的有效性。(4)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一种灵活的约束手段,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赋予经营者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操作权限,这符合金融业灵活、迅速的经营特色,保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据优势。(5)由信息披露所构成的社会公共舆论监督是有效监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有助于减少监管中的道德风险。强调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的适当构造也必然能够构造公众监督机制,监管者的行为将受到关注,不符合监管宗旨的行为将得到纠正。从而可以降低监管组织的交易成本,提高组织效率。2

三、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1、现在监管理念是风险查处占上风,为什么大家都说人民银行是消除队,是警察?主要是因为人民银行在查处风险。在风险查处理念下始终走不出防范风险、查处风险、处置风险的怪圈,现在要转移到风险监管上来。首要改变的是观念,要向风险评价转变,分析评价商业银行自身的控险能力、化险能力、排险能力,对商业银行的健全性、系统的安全性等做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指出其存在的风险隐患和管理漏洞,并责令其组织实施和改正。在风险评价的理念下,监管者以第三者身份出现,就不会疲于奔命,干些建台帐,跟踪检查等工作。监管当局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对银行运行的整个系统进行评价,看整个系统的风险程度有多大。

2、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银行业发展水平和监管能力都很低。我国目前仍存在使用“一逾两呆”的贷款分类法,贷款五级分类才刚刚试行,而对十国集团国家一些大银行的调查表明银行内部评级法中仅是营运贷款就平均分为10级。我国短期内仍需采用标准法,但我国缺乏外部评级机构,而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建立和发展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另一方面,数年之后,众多国际大银行纷纷采用内部评级法,若我国跟不上,将在国际竞争中咱于不利地位。因此,我国应从现在起就着手开发内部评级法,建立风险内部评级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起点和基础。目前,信用模型尚不成熟,普遍适用的内部评级标准尚未建立,我国监管当局应指导商业银行在考虑自身的资本状况、经营规模、风险程度等因素的情形下建立各自的评价体系,尽可能使其能全面,灵敏地揭示和控制风险。监管当局也可根据本国普遍情况提出一个示范模型,但重点应放在对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模型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指引。

3、由于会计信息不完备,真实性有待提高等因素,我国银行业在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方面,都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市场也缺乏足够的动力和资料深入分析银行的风险状况。目前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法规律规范体现在各项法律规章制度中如《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商业银行法》、《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公开发行证券公司披露编报规则第2号》等,上述法律规范除了证监会编报规则第2号处,其他法律规范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要求都是原则性的,没有具体要求。因此,我们应在信息披露的标准、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规范,把对信息披露的监管纳入到监管当局日常的监管程序之中,对不能遵守的银行,应根据不披露的性质、影响的时间长短做出反应,轻则对银行进行建议、批评,重则罚款、停业整顿。

参考文献:

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新马塞尔资本协议概述》2001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一司译。

2、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新的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1999年6月,朱平译。

3、罗平、孟长安《国际金融组织对新资本协议的反应》,《金融时报》2001、11、10。

4、李文泓:《国际金融监管理念与监管方式的转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国际金融研究》2001、6。

5、陈卫东:《新马塞尔资本协议评析》,载《国际金融研究》2001、3。

6、毛晓威,巴曙松:《巴塞尔委员会资本协议的演变与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新进展》,载《国际金融研究》2001、4。

篇8

关键词:影子银行;风险;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

收录日期:2013年3月26日

一、影子银行的定义

影子银行,又称为影子金融体系或者影子银行系统,是指在金融市场中把银行贷款证券化,通过证券市场获得资金或进行信贷无限扩张的一种融资方式。在中国则表现为银信合作理财、地下钱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民间金融、私募投资、对冲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这种融资方式把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为隐藏在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

二、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影子银行不同于商业银行的特征给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创新,但是也不能忽略由此带来的影响:

1、加剧信贷市场竞争。影子银行系统的每一次发展,都会增加信贷资金需求者的融资渠道多样性,加剧信贷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影子银行系统的证券化更是深刻地改变了信用中介链Ⅳ,更多的经济主体通过影子银行系统获得便捷的服务。为了挽留客户或拓展市场,商业银行不得不同影子银行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甚至不惜重构商业模式,转变成为证券化商业银行,融入影子银行系统。(图1)

2、促使传统商业银行转变为证券化商业银行。在证券化过程的冲击之下,商业银行更加深入地融入到证券化信用中介链当中,为信用中介链Ⅳ的多个环节提供服务。转变商业模式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是深远的。一是它使得信用中介链Ⅰ与信用中介链Ⅳ相互融合起来,银行业更进一步融入到资本市场的深入发展过程中;二是它极大地提高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重,改善了商业银行收入来源结构;三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节省了资本金;四是在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贷款实践中,商业模式的转变弱化了商业银行对贷款项目和贷款人进行事前尽职调查和事后监督的激励。

3、“发起并出售”商业模式的激励弱化效应。“发起并出售”商业模式的收入依赖于贷款数量,而非贷款质量。如果不考虑其他情况,这一商业模式将严重破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激励结构,从根本上扭曲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专业贷款公司的贷款行为。

4、商业银行或主动或被动地涉入影子银行。除了“发起并出售”商业模式之外,还存在其他一些促进商业银行系统与影子银行系统相互融合的渠道和方式。一是银行控股公司通过旗下的一些附属机构开展证券化业务;二是商业银行参股或控股一些影子银行,从事一些专业贷款业务;三是商业银行向影子银行提供贷款,提高那些独立的专业贷款公司的贷款能力;四是商业银行向证券化载体提供流动性和信用支持。比如,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渠道,尽管在法律上它们已经实现了破产隔离,但是它们还是会从其发起银行那里获得一定的流动性额度。对于那些与其发起银行之间不存在流动性支持协议的结构性载体而言,其发起银行出于声誉上的考虑,在危机时期还是会给它们提供流动性和信用支持;五是商业银行还投资一部分证券化产品。

5、改变商业银行的风险结构。参与证券化过程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更加复杂的风险,其中既有表外风险,比如声誉风险,又有表内风险,比如证券化产品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证券化过程过长以及证券化产品结构过于复杂使得中介机构和投资者无法充分理解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水平。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实践和监管部门的监管实践中,存在着过于依赖债券保险商的信用增级和评级机构的外部评级的倾向,交易对手的风险没能得到足够重视。在这里存在着一种外部性,使得金融稳定成了“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证券化过程的参与者都可以从中受益,贷款人获得了贷款,买到了所需要的商品,中介机构获得了中介服务费,其他一些机构则获得了利息。但除了最终投资者和广大纳税人之外,大部分参与者都不需要承担由此产生的成本和责任,包括对贷款人进行事前尽职调查和事后监督的责任,充分揭示证券化产品风险水平的责任,维护影子银行系统稳定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稳定的责任等。

三、影子银行风险与监管

1、影子银行面临的风险。由于没有商业银行那样丰厚的资本金,影子银行大量利用财务杠杆举债经营。这使影子银行在超常规扩张的同时,风险隐患和内在脆弱性也不断积聚,最终酿成了历史上罕见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其风险特征主要如下:

一是影子银行杠杆率高。影子银行被媒体形象地喻为“在刀尖上跳舞”。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公司杠杆率2007年高达62倍,私募股权基金在收购兼并时,债务通常占收购总价的60%~90%。

二是影子银行流动性风险高。影子银行从短期资本市场获得融资,投资于长期资产,存在难以克服的期限错配痼疾。本次金融危机期间,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机构出现了类似于商业银行的挤兑,进一步加深了流动性危机。

三是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体系的业务界限日益模糊,打通了风险交叉传染的通道。商业银行深度参与了投资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和结构性投资,其资产和运作游离于资产负债表之外,但由于防火墙机制不完善和隐性担保、声誉风险等原因,风险并未实质性剥离。危机爆发时,规模巨大的证券化产品风险从影子银行倒灌回商业银行。

四是影子银行风险易发生跨境传递。许多影子银行通过跨境投资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它们受到外部冲击后,通过资产负债渠道、信心渠道等将风险传递给了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由于存在上述风险隐患,影子银行放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并助长了危机在全球的蔓延。

2、风险监管措施。那么对影子银行系统的信息披露和适度的资本要求就是是金融监管改进的重要内容,就以上风险国际上提出的一些监管措施:

第一,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监管,关注其系统性影响。就上述影子银行高杠杆率的风险,国际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决定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监管,关注其系统性影响,采取的措施如下:一是将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纳入监管。美国2010年7月份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法规定,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投资顾问公司资本总额超过1亿美元的须在美国证监会(SEC)注册,资本未达到1亿美元的须在州注册并接受州监管。欧盟在2009年4月银行业监管的《另类投资基金经理指令》草案中规定,管理资金超过1亿欧元的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欧盟范围内开展业务,需得到母国的许可并且需向东道国披露其风险暴露、业绩表现等情况;二是推进场外衍生品进场交易。美国要求场外衍生品交易转至交易所交易并进行中央清算。英国要求衍生产品标准化,探索引入中央对手方清算机制。

第二,提高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强度。私募和对冲基金方面,欧盟要求有欧盟境内的另类投资基金提供证明其资质能力的报告以及内部治理、估值方法、资产安全方面的材料,并须满足最低资本金标准。美国要求私募基金保持记录,并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报告。金融衍生品交易方面,美国授权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场外衍生品监管,它们有权确定参与掉期交易机构的资本和保证金要求,限制其风险敞口,同时在交易系统上添加保护措施。英国大幅度强化了场外衍生品的交易对手风险管理。表外业务方面,巴塞尔委员会在2009年7月的《新资本协议框架完善协议》对债务抵押证券的再证券化赋予了更高的风险权重,加强对识别表外风险暴露和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的指导,并提高了证券化、表外交易活动和风险暴露的信息披露要求。

第三,加强风险隔离,防止风险从影子银行传递到银行体系。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引入了沃克尔规则,原则上禁止银行拥有或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例外情形下其投资总额不得超过银行核心资本的3%,也不得超过私募基金资本的3%;并要求银行将自营交易和类似的投资活动从加入存款保险体系的银行机构中分离出来,将信用违约掉期(CDS)等高风险衍生产品剥离到特定的子公司,银行只保留常规的利率、外汇、大宗商品等衍生产品。英国提出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减少银行体系和其他金融体系之间结构性套利的机会。

第四,防范道德风险,要求大型私募及对冲基金建立危机处置预案。一是督促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方履行风险管理责任。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要求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证券化产品发行人必须将至少5%的风险资产保留在其资产负债表上;二是要求系统重要性私募基金与对冲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危机自救方案。美国要求有系统重要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大型银行控股公司向监管部门提交一份在发生严重财务困难时快速、有序的自救处置方案。英国强调通过事先明确压力情景和破产情况下可以采取的行动来约束机构行为,避免其破产影响金融稳定和被迫使用纳税人资金。这些方案涵盖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私募及对冲基金。

总体上看,部分影子银行监管真空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校正,但各国监管改革力度很不到位,影子银行带来的风险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化解,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四、对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的建议

中国的影子银行通过各种贷款工具和中介机构迅速增长,而随之而来的风险也逐步增加。IMF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影子银行提供的借贷总额占中国GDP的比率高达40%。从目前情况来看,加强影子银行监管非常重要。

第一,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审慎监测分析与管理。建立宏观审慎视角的风险监测机制,加强对影子银行的审慎性监测评估。完善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关联业务统计制度,将中央银行统计对象拓展到影子银行体系,进而对社会融资总规模的增长进行更加有效的监测。

第二,建立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将对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的检测评估与预警纳入金融部门评估规划的框架(FSAP)内展开,作为金融体系整体稳定性评估的组成部分。

第三,构建有效的分工与合作监管体制,提高影子银行监管效率。在目前金融分业监管的模式下,要完善和加强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在各监管机构分工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第四,加强国际监管的协调与合作。我国金融监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加金融监管的国际性组织,广泛开展双边及多边监管合作,建立定期磋商和交流制度,杜绝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真空。另外,积极参与制定统一的风险监测和控制机制,共同关注和监控跨国金融活动和资金流动。

主要参考文献:

[1]巴曙松.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J].中国金融,2009.4.

[2]王茜.后危机时代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研究[J].财经视线,2012.

篇9

一、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防范策略

1.防范经营风险回避的策略。商业银行回避策略是对容易发生的风险采取避开的措施和方法,商业银行风险巨大,化解困难,极易导致在亏损,应采用风险防范策略。

1.1采取避重就轻的投资选择策略。它在一些投资中运用较为广泛。在几种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中,选择风险小的项目,防止风险太大的投资。

1.2收硬付轻和借软贷硬的币种选择策略。对就要收入或构成债权的项目选用汇价稳定的“硬”货币,对要支付或构成债务的项目选用汇价明显趋跌的“软”货币。但选币策略运用的条件是对汇率的准确预测。若预测失误或受各种因素影响就会出现与预测相反结果,银行就会蒙受更大损失。

1.3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债务交换策略。两个及多个债务人在业务经营中,依据各自优势,通过金融中介机构互相交换所需支付债务本息的币种或利率种类水准,可达到取长补短的避险目的。债务互换业务有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

1.4资产结构短期化策略。它的功效在于通过资产的短期化防范因资产期限过长而给银行带来的利率、汇率、通货膨胀和流动性等风险,短期化资产结构的益处是可增强流动性来应付信用风险,还能利用利率敏感性调整资产负债或利率定价来处理市场风险。

2.防范经营风险的分散化策略。对于无力防范而一定承担的风险采取分散策略,通过实现资产结构的多样化,选择多种多样的、相关程度较小的资产进行搭配,使风险资产的风险向低风险资产扩散,降低资产组合中的风险度,确保资金的安全、流动和盈利。分散策略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资金数量分散化策略。不把大额资金贷给一个企业,将单项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样能防范大额资产风险出现时给银行造成的巨额损失。

2.2行业投向分散化策略。防止发生把信贷资产过于集中投向于某一行业,使此行业风险集中。

2.3地区投向分散化策略。不同地区有各异的经济结构、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信贷资产在地区投向的分散化能发挥地区经济优势、使银行风险相互抵消。

2.4客户对象分散化策略。银行资产占用在不同的借款企业,要防止发生大额借款客户投资形成风险对银行经营的冲击。

2.5资产占用方式的分散化策略。按银行资金状况和授信对象的状况,要选择不同的贷款方式和投资方法,如信用放款、质押放款、抵押放款、担保放款、银团放款、联合放款、票据贴现等。

2.6使资产分散化。银行要拥有不同期限的资产、不同利率水平的资产、不同政府管理的资产等,分散策略的实施要以银行规模经营为条件,将总量大规模和个量小规模统一起来。

3.防范经营风险的转嫁策略。采取风险分散策略后,如果还有较大的风险存在,商业银行就要利用合法的交易方式和业务手段把风险转移到对方或其他机构去,一般的转嫁风险方法有:(1)通过贷款的浮动利率政策和抵押放款方式把风险转嫁给借款人;(2)采用担保方式把风险转嫁给担保人;(3)通过资产的出售与转让,把风险转嫁给接受资产的机构;(4)通过提前或推迟结算,转嫁汇率风险;(5)通过调整合同契约条件;(6)通过外汇买卖中的多头交易将风险外汇转嫁给交易对方。

4.防范经营风险的消缩策略。如果风险的转嫁不奏效,商业银行就要在本身经营中消除或缩小风险,其主要交易手段有:

4.1套头交易策略。在期货市场上买进与现货市场数量相等而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特定时间卖出(买进)期货合约补偿由于现货市场价格变动造成的实际价格风险。

4.2掉期转移策略。在进行某项业务时,要在期限、证券种类、发行地点或交易对象某一方面,做一笔方向相反的业务,通过逆向式策略以缩小潜在风险。

4.3期货交易策略。这是在达到成交合约并按利率或汇率指定以后某个时间结算的方式,无论利率、汇率变动出现什么样的风险和收益,交易双方都不承受,一方消除了风险,而另一方会失去收益。

5.防范经营风险的补偿策略。商业银行无论如何降低风险程度,而风险损失是不能回避的。对于未来和既有风险损失,应采取补偿策略消除风险损失。这种补偿具体应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把风险报酬打入价格。就是在一般投资报酬率和货币贬值率因素以外,加进风险报酬因素,这种加价如果成交,风险损失管理形成也不必担心,因已预先进行了补偿。采取预备性的补偿措施。这主要是订立抵押条款和担保条款。在遇到风险损失时,通过对抵押品或担保品的处置进行补偿。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法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存在各种不同的经营风险,因此,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加以科学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有:

1.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这种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按不同风险对其经营目标、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影响,对负债资产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采取一定比例的管理监控,争取最大收益的方法。它使商业银行的经营在市场经济许可的限度内取得稳定、高效发展,保持安全性和流动性基础上追求最大盈利。

2.信用评枯分析。信用评估分析是商业银行为避免贷款风险而对贷款企业的信用度进行评估分析,为控制贷款风险,对贷款风险度进行量化管理的预防性的事前控制方法。其资产主要是对企业发放的贷款,贷款风险构成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主体,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的管理非常重要。信用评估分析是为避免和减少贷款风险而采取的一种预防性的事前控制措施。为减少贷款损失,降低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对贷款对象进行认真的分类、筛选,确保贷款投向、投量的准确。贷款发放出后,企业的经营管理、资金周转状况,直接关系到贷款能不能正常归还。商业银行进行信用评估分析,对贷款对象进行分类,对不同信用级别的企业采取不同的贷款方针,这增强贷款管理的科学性,可降低贷款风险程度,提高贷款经营效益。

篇10

2、流动性风险,即银行用于即时支付的流动资产不足,不能满足支付需要,使银行丧失清偿能力的风险。目前这方面的风险虽然暂时被居民的高储蓄率所掩盖,但仍然存在潜在的支付困难。

3、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和经营利润虚盈实亏两个方面。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国际最低标准,而目前银行的资产增长速度远高于其资本增长速度,资本充足率还将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自1993年财务体制改革以来,将大量的应收未收利息作为收入反映,夸大了银行的盈利,而实际上多数银行虚盈实亏。

4、市场风险,这主要由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引起。一方面,部分企业将银行信贷资金投入股市,加大了股市的泡沫成分,间接危及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另一方面,企业债券清偿风险也不断加大,其中大部分债券是由国有商业银行担保或发行的,由于企业经营效益不好,到期无力兑付,往往需要银行垫付,企业风险随之转化成金融风险。

5、内部管理风险,即银行内部的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不力而形成的风险。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和《贷款通则》“四法一则”的颁布,金融业已步入了依法管理和经营的良性轨道。同时,商业银行为增强素质,也制定了很多内部规章制度,其完善程度和极强的针对性是前所未有的,但银行内部经常发案,大要案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给银行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此外,还存在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高负债风险、信用卡风险、金融欺诈风险等。如不能及时正确处理,也很容易转化成现实的风险。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多多。如何将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壮大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建立一个健康、稳健的风险控制体系已是迫在眉睫。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大部分:

1、建立完善、垂直的风险控制机构体系。具体说来我们应在总行一级设一个风险控制委员会,全行的首席风险控制官担任这个委员会的主席。与此同时,各业务部门和每一个分行都设有风险控制官,但他们都是对上一级风险控制官负责,而不是对同一级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负责。

2、保持风险控制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不仅表现在风险控制要独立于市场开拓,还表现在程序控制、内部审计和法律管理三个方面。从程序控制上看,包括:采用合适的会计政策,确定合适的呆账准备金比例,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从内部审计上看,包括:控制和管理政策的确立,控制程序完备性的测试,确认银行内部的操作办法符合外部监管的要求;从法律管理上看,包括:银行活动符合法律要求,与监管部门保持联系,为业务活动提供合同文本、警告违约风险等。

3、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完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各项指标体系,建立一套专门的信贷资产法律。风险控制主要是通过科学的风险指标体系来实现的,包括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等一系列指标,并根据这些风险指标及时提供的预警信号严格控制风险、消除风险。鉴于目前逃、废银行债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非常有必要依靠法律的力量予以保护。因此,在严格执行《商业银行法》、《担保法》、《贷款通则》等金融法规的同时,要建立一部专门维护信贷资产安全的法律来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对于借款不还,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要严格绳之以法。

4、建立健全各项风险控制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各种风险。商业银行应当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其中应包括建立健全以整体风险控制为目标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以局部风险控制为内涵的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及岗位操作与责任约束制度,以风险控制和评估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制度和以风险转化为内容的保障制度。在贷款增量和存量考核方面,首先要坚持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即谁放谁收,存量方面除密切注意监测贷款的流动性比率外,还要对那些即将形成的风险或已经形成的风险贷款划分责任,把贷款增量和存量在流动过程中形成的风险额与责任人的工资奖金挂钩,建立贷款风险抵押承包制和责任人比例赔偿制度,定期考评,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兑现奖罚。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各业务部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既要给予业务部门应有的权力,又要防止将权力过于集中在某个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