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教学法范文

时间:2023-03-20 18:37: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例教学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病例教学法

篇1

1 病例教学法概述 

临床医学中的病例教学法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病例,也被称为案例教学法,是对客观案例的真实情况进行客观叙述和诊断。现如今,很多专业的学习过程中都会用到各种案例,如医学案例、管理案例和法学案例等。这种教学法最初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在1870年该校的法学院正式运用这种方法教学。虽然最初这种方法遭到了各方面的质疑,但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确实取得了实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1915年,其他大学都效仿这种教学方法,很多管理学院的校长与教师都开始采用此法,并将这种方法正式命名为案例教学法。我国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一开始在北京和上海等高校实施,现如今这种教学方法已推广开来,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广泛使用,并且在其他很多领域和专业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临床医学教学中引入病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依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来学习知识,并且丧失了思考的积极性。在临床医学的教学实践中也是如此,很多理论知识无法与临床实践相联系,如此一来,临床医学的学生就仅仅学习到一些理论知识,难以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加以实践,在面对复杂的临床病情时感到无能为力,很难展开有针对性的诊疗。因此,很多学生进入临床后缺乏实践经验,经常看到病人都感到“心虚”,感到束手无措,在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后更是感到无从下手,在书写医疗文件和病例时也经常出错,需要经过多年的实践才能胜任医生的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现在很多高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应用了案例教学法,病例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病例的作用,以病例为问题提出的切入点,充分组织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应用自己的所学理论,对“真实”病例产生兴趣。通过研究和讨论,可以让学生初步作出诊断结果,并且要提出诊断依据和下一步的检查措施,还要给出具体处理意见,最后教师可就这些病例进入疾病的常规讲解中,学生有自己的切身体验,自然就会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学习。由此看来,病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更强的启发性与实践性,可以更加明确具体地指导教学,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 

3 病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知识内在规律 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病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发现并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的能力形成。病例教学法可以通过病例分析和研究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发现内在规律,并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实现知识迁移的作用,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临床医学中的内在规律,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思考问题。例如,在病例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和辩证思维方法,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考虑问题,还可以运用由点到面的分析方法和发散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3.2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只有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真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思维方法的一个分支,包含在思维方法之中,二者密切相关。要指导学生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思维品质,逐步形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临床医学教学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实践性知识,需要学生记忆的东西也比较多。鉴于此,病例教学法运用所选用的病例,对已发生的典型病例进行详尽分析,具有形象、客观、真实的特点,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质量[1-3]。 

3.3促进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病例教学需要精心选择典型病例,并且要结合临床实践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临床实践经验,让学生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帮助学生从理论走到实践中,树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思维方式。同时,学生通过分析和研究病例,就可以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有助于学生综合分析临床病例,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3.4适应临床医学发展需求,提高医学生书写技能 在临床医学教学实践中,如何书写病例也至关重要,也是衡量一个医生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文件,病例的书写质量必须提高,这一直是临床医学教学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内容。病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书写技能,满足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医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病例打下了坚实基础。 

临床医学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的重要门类,也是培养高级医务人员的重要途径。临床医学课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临床医生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学生在学习临床课时,不仅要全面掌握理论知识,更要积极参与到实践学习中,在病例教学中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病例教学法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2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 病例分析 教学法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学科,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该学科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面广,不易理解和记忆[1]。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兴趣,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多年的病理生理学教学中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病例分析教学法。

1. 何谓病例分析教学法

病例分析教学法是通过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来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引导学生将疾病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紧密联系起来,该方法生动、直观、操作性强。

2. 病例的采集与整理

我们在教学中所用的病例主要是来自于临床出院患者的病历、检查结果以及相关的书籍网站等等,对所收集的病例进行筛选加工后,选择具有典型性、实用性、启发性的病例作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把整个病例以及相关的图片制作成教学课件以供课堂使用。

3.病例教学法的实施

3.1 病例直观展示法 把与病例相关的幻灯、图片甚至标本连同病例一起展示给学生的方法叫做病例直观展示法,这种方法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和记忆。例如:我在讲到紫绀这个概念时,直接导入一张病人由于脱氧血红蛋白过多,皮肤青紫的图片,学生们的对概念的记忆明显深刻很多。

3.2 病例课前导入法 即在讲授新课之前,将教学内容通过病例以问题的方式提出来,利用问题导入新课,在授课中解决问题。如在讲授水肿时,我引入了这样一个病例:患者,男,62岁,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天前感冒后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慌等症状,并有明显水肿。引入病例后我提出问题:患者为什么会出现水肿?最先出现水肿的部位是在哪里?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一种迫切进入新课的愿望,围绕这一病例我逐渐再导出肺水肿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

3.3 病例课后讨论法 即在每节课的最后留少许时间,给出一简要病例,让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最后归纳总结,以达到巩固本堂课所学知识的目的。比如在讲述完休克时,我拿出这样一个病例给学生讨论:患者,男,30岁,因反复呕血、柏油样便1天入院,既往有溃疡病史,入院时查:体温37.6℃、脉搏106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80/50mmHg, 急性痛苦面容,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四肢冰凉、脉细数,剑突下有疼痛。让学生们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来解释患者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本来沉寂的课堂一下活跃起来,不少同学积极发言,互相补充,最后我将他们所讲的要点归纳总结,学习效果非常好。

3.4 病例考核评价法 病例考核法是将病例以答题的形式来交给学生,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此方法可全面衡量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比起一般的考试方法更为灵活有效[2]。

4. 病例分析教学法的优点

4.1 病例分析法能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 病例分析教学法比起常规的输灌式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针对特定的病例,学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并查询相关资料,培养自己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4.2 病例分析法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病例分析教学法改变了输灌式教学法沉闷呆板的教学气氛,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使课堂变得活跃,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还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4.3 病例分析法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病例分析教学法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还要熟悉与该病例有关的其他医学基础与临床方面的内容。在病例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学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发言。因此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综合素质也能得到提高[3]。

总之,病例分析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深受师生喜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过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局限性如:某些学生需克服羞涩的心理,病例分析教学法所需学时较多等等。怎样克服局限性,发挥该教学法更好的作用,还需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参考文献

[1]尹刚、王志强 .病案分析法在病理生理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 1091-1092.

篇3

【关键词】病例教学法 高血压 教学应用

高血压是一种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在高血压病教学中,由于高血压病内容复杂、理论性很强,若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则达不到教学目的,学生难以将理论与临床实际应用融会贯通,降低了学习效率。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会理解运用高血压知识,可以采用病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现将病例教学法的教学体会报告如下。

1.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根据教科书上的内容安排,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在讲解疾病过程中,常常忽略了疾病的发病机理、症状表现及与临床实践的结合。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对疾病的掌握不完全,难以进行深度广度的延伸,从而教学目标教学质量都没有达到要求。

2.病例式教学的意义及特点

病例式教学法是指通过对具体病例的分析、讨论、推理及判断,来达到教学目的得一种方法。学生通过对病例的研究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Q策能力,并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符合医学综合性课程、创新综合性实验的需要。

病例式教学具有生动、趣味的特点,在病例式教学中,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病例式教学具有一定实用性,对学生临床学习有很大帮助,因为病例都是来源于临床实际,通过对病理等的分析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临床知识;病例式教学的直观性能够更便于学生理解,加深学生记忆;病例式教学的启发性,能够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对知识的更深入理解[1]。

3.病例式教学的基本方法

3.1课堂设疑

在课程开始前,可以提出几个关于教学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开始讲授课程,讲授的课程需要围绕问题进行,最后通过课堂上的讲授,使学生能够解决之前的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学生对新课的好奇心。

3.2 病例直观展示

在课堂上直接的将与病例相关的图片、幻灯片等同病例一同展示给学生,学生现场见过疾病病变都比较少,这种直观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记忆深刻,提高课堂气氛,更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3.3 病例比较鉴别

在教授完一个或者多个例子后,可以给学生准备几个类似的病例,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对给予的病例进行鉴别,使得提高学生对各病例的诊断。

3.4 病例课后作业及考核评价

为了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可以在课堂结束后布置病例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思考研究,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在考试或者考察时,可以将病例以问题的形式交给学生,以来检验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

4.病例式教学法在高血压病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血压病教学中,使用病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理论概念,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多个小组,并设立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策划、设计、组织此次高血压病例教学活动,检验小组成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小组成员负责提供相关资料,对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等。

其次,根据高血压病教学的目标,及难点和重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典型案例,并把相关资料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小组研究讨论。教师对各小组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适当的进行小组指导,并协调各组之间的沟通。

再次,各小组成员根据高血压病例资料进行课前讨论,小组长检验成员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针对病例重难点对学生进行相关辅导。

最后,进行病例教学课,开展小组讨论,然后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最后各小组各出一位成员进行发言,教师考察学生对高血压病例的掌握熟练度、诊断方法、思路等,根据情况做出评价,可作为平时测验成果。并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对学生进行进行辅导,启发学生创新思路,时刻把握课堂节奏,掌握课堂讨论的整体方向,最后教师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忽略的细节进行讲解分析,带领学生再次对高血压病例重难点进行巩固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采用病例式教学时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在设计病例内容时,要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要设计有针对性的病例,如果针对性不强很有可能会误导学生,起到反作用。不宜设计过多的临床知识,要充分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避免学生理解困难,但是在学生所学知识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面广、复杂的病例。在课堂上适当的组织讨论,教师要把握好讨论主线避免跑题现象,注意将理论和实际结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讲解的深度广度,以上都是需要教师在病例教学中应注意的,教师要做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

5.结语

病例式教学法是为了满足临床需要,培养临床适用型、多功能及能适应当代临床发展需要的人才而开展的教学方法,使用病例教学法能够充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开展病例教学法中,教师应注重结合本病、本专业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并不断地完善病例教学方法。

篇4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PACS;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1-0095-03

医学影像学是医学院校本科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的带教过程中存在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灵活性及临床病史资料不全等缺点。基于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医学影像储存与传输系统)病例库的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PACS病例库中完善的病史资料,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1],

形成独立分析疾病的思路。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

ning,CBL)是以案例为基础、教师为引导,通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分析、讨论等方法,理解、掌握与案例相关的一些理论知识。本文研究以PACS病例库为平台,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13级R床本科学生120名,随机分成两组(案例组、传统组),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各个学期考试成绩均无差异(P>0.05)。案例组采用基于PACS病例库的案例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传统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带教。

方法 利用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建立的PACS实验室,建立完善病例库。通过学校PACS实验室内的教学服务器与附属医院的服务器相连接,可以进行数据的同步传输,其中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症状、临床表现、影像学图片、手术情况、最终病理等资料。案例组学生可以在PACS实验室中以病例库中的案例为基础,在临床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查阅PACS中的电子图片库,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与案例相关的概念及原理。传统组学生在示教室内采用传统的讲授式、胶片式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学习。

本学期期末对两组学生医学影像学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用SPSS19.0软件分析两组学生成绩,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

2 结果

案例组学生期末医学影像学理论考试成绩为86.2±

6.1,传统组学生期末医学影像学理论考试成绩为71.3±

5.7,案例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明显高于传统组学生的成绩(t=4.93,P

6.62,案例组学生的阅片成绩明显高于传统组学生的成绩(t=3.71,P

3 讨论

本文通过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对比,说明基于PACS病例库的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要优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采用引导式教学[2],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使课堂产生一种学生之间合作性学习、讨论式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学习气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的能力,此教学方法值得在医学影像学带教课程中推广应用。

建立PACS医学影像学病例库 PACS(医学影像储存与传输系统)为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通过学校PACS服务器与附属医院PACS服务器相连接,可以同步下载附属医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图片、病理结果等,为病例库的建立提供保障。收集整理附属医院PACS内的数据,按照系统(神经系统、五官及颈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与关节系统)建立病例库,每个系统内按照疾病类型建立典型的患者病例(患者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医学影像学电子图片、术后结果等),体现以文为基、以影为据、文影并重的病例库。

以骨、关节系统为例,展示PACS病例库的示意图(图1)。在检索时,可以通过病名检索查询,也可以通过系统检索,方便学生临床见习、教师备课准备医学影像学图片。学生在浏览影像图片时,可以对图片调节窗宽、窗位,放大、缩小图片,对病变部位进行大小的测量,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后处理,增加学习兴趣。每个病例都包含完整的病史资料、临床表现、医技检查结果、手术病理结果,图文并茂,学生在课堂上展开病例讨论,学习热情、气氛浓厚。

基于PACS病例库的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临床教师在PACS病例库中挑选出部分典型的案例为基础[3],使学生进入临床诊疗模拟环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之间展开激烈的讨论、辩论,最后由临床教师对案例的影像学图片进行细致的讲解分析,使学生对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产生形象的认识,从中理解、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课后临床教师布置案例鉴别诊断等相关问题。如肺癌病例,从一张正侧位X光片上看到肺门区结节影,教师讲解结节位置、大小、边缘情况,学生讨论后,给出进一步CT检查图片,再分析结节的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等;还有让学生观察纵膈淋巴结是否有转移,通过讨论,进一步提出应该再做什么检查,比如气管镜活检等。整个案例分析过程中,都是模拟真实的临床诊疗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临床思维。

附属医院影像科每日都要接诊众多患者,其中每个典型的病例都是开展案例教学法的保证,临床教师在平常工作中需要留心记录典型的病例。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校内网进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经过反复讨论、教师引导,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基于PACS病例库的案例教学法在影像学教学过程中的成效 基于PACS病例库教学方法模拟了真实影像科的工作流程以及临床诊断思维,使得学生无形中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临床工作相结合,充分了解每一个疾病的基础知识及影像征象,对疾病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学生在病例讨论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反复讨论,从中不断发现临床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利于临床思维的养成。

带教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医学影像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及内容,在授课过程中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免学生讨论过于激烈而偏离教学主题;在选择典型的、有一定价值的病例时,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盲目选择;在授课过程中要采用逐步引导的办法,更要注意讨论不激烈的学生,逐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于PACS病例库的案例教学法存在的不足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模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点。基于PACS病例库的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的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较新,没有经过长时期教学验证,所以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4]。在授课过程中增加案例教学,增加了教师的备课任务,教学工作量增加。同时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5],在授课过程中既要讲好疾病的理论知识及临床相关知识,也要讲好片子的影像学表现。

4 结语

总之,基于PACS病例库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医学影像学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当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前景,模拟现实临床工作环境,让学生提早接触临床知识,逐步形成临床诊断思维。本文案例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优于传统组,分析是由于案例组学生在所接受的教学模式中不仅接触到典型的片子,还有案例中临床的相关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习兴趣。因此,基于PACS病例库的案例教W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广大医学院校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广微,王东旭,杜友利.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5):2297.

[2]吴存刚,张佳怡,李玉宏,等.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证实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5,13(1):46-48.

[3]王东旭,李广微,杜有利,等.解剖实验与医院PACS系统联合的教学新模式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1):

142-144.

篇5

[关键词]典型病例教学法 整形外科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65-01

现阶段,医学教育深化改革正在进行中,关于整形外科中的临床医学在教学中也需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改革,对现代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探索,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一、整形外科的教学特殊性

整形外科本身是一种三级学科,这门学科本身具有涉及面广泛、专业性强等特点。整形外科学教学内容主要分成美容与整形两个部分,但是它的诊治内容却遍布全身,它与很多学科之间都存在交叉的关系。这方面教学不仅要拥有非常扎实的外科基础,还需要将理论知识和临床之间紧密结合起来,对不同的手术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1]在实际教学中,它具有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时间短等特点,这样学生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到更多的实践知识与专业知识,更好的培养出与新世纪相适应的高等医学实用型人才,这是整形外科教育学方面一直在努力的目标。

二、传统教学模式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整形外科最大的特点是实用性非常强,以前的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累积与记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会主动去思考,只是进行死记硬背,教学理论和理论实践严重脱节,这样很容易会出现专业毕业生不能胜任理论实际问题的现象。

三、典型病例教学法在外科整形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典型病例教学法主要是指分析、推理以及判断典型病例,对医学知识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说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教学方法,因为本身存在易理解、生动等特点,所以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典型病例教学法形式非常多样,内容十分完整,可以通过书面、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一)目的

典型病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是指对病例进行选择、整理、加工,经过这些步骤之后得到的就是典型病例。将这些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基本理论的掌握和理解将会逐渐加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进而培养学生对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整形外科教学得到更好的效果。

(二)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理论部分的教学适当穿插到典型病例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举一些教学例子,也可以提出一些临床问题制造悬念,还可以组织学生对理论部分进行分析与讨论。这样一来,基本教学内容就会得到高质量的完成。典型病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大纲的范围中选择出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病例,同时设计出一些具体的临床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组织同学进行讨论。可以通过PPT的形式制造出相关内容的幻灯片,其中插入一些图片、文本等教学媒体,这样幻灯片就会变得更加有直观性、感染力以及艺术性,将以前理论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打破。

(三)优点

要想对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进行讨论,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首先,典型病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要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教学主题,这在无形之中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因为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教师发挥出了关键的作用,教师要在教学大纲的范围中选择一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病例,并要对其进行整理和加工,并在加工的过程中将病历的实用性和典型性突出出来。此外,还要找到最恰当的导入方式,设计出的临床问题应该是高质量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还要对病例内容熟知,掌握与典型病历内容相关的病理、解剖等知识,还要具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

其次,这种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已经选择的典型病例作为引导,并保证典型病理是真实、直观、生动的,可以对临床中某种疾病的诊断标准、辨别诊断等进行印证的。还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将事实摆在学生的面前,[3]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培养,在教学课堂中制造出一种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通过大量对典型病例教学法的相关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96%以上的同学认为它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值得在未来的教学中进行广泛的应用。

四、结语

总之,典型病例教学法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不仅可以将教学任务圆满的完成,还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是一种临床教学方法中比较好的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梁杰,李响.“典型病例教学法”在整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10).

篇6

关键词:PBL教学;多媒体;肝硬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07-02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临床以门静脉高压及肝功能减退为特征,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死亡。肝硬化疾病教学涉及多个系统,知识面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使学生充分的掌握相关知识。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肝硬化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的掌握此病的内容是临床教学关键。因此,提出了多媒体病例教学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联合教学模式。PBL又称“问题式学习”,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20世纪60年代引入医学教学领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教学模式[1,2]。多媒体病例教学法是一种采用声频、音频等多种技术直观、生动的展现病例的方法。因此,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法的优势,结合临床真实病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肝硬化的诊断、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诊疗原则,达到了更好地教学效果[3,4]。

一、PBL与多媒体病例教学法结合的具体方案

(一)案例的来源

选取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肝硬化典型案例:该案例存在肝硬化形成的主要病因――乙型肝炎。因我国为肝炎大国,肝硬化形成的主要病因为病毒性肝炎,其中以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为主要致病原因。选取代表性强、客观性强、判定性强的典型肝硬化案例,案例中详细记录肝硬化典型临床表现及体征。典型临床病例中应包括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腹水、脐疝、腹部静脉曲张等典型体征。

(二)设计与准备

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设计教学目标。参考相关书籍、文献及网络资源,设置情景,由来自不同科室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员编写和修改病例,并根据相关要求和不同的教学需要,设计病例后的问题,制成典型病例的PPT。

(三)课堂实施

以内科学教材进行肝硬化的教学,分为两个课时。第一次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多媒体幻灯分析病史,组织学生发言,帮助学生分析案例提出医学问题。以学生的思考和问题为主线,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纠错。第二次课的主要任务主要是解决问题。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汇报及讨论。在每堂课的最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展示出来,最后对知识要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布置病例分析题,让学生自行查阅文献、资料找寻答案。

(四)课后总结

结合每次讨论的结果,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通过多媒体方式将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及处理案例。

二、体会

肝硬化教学是消化科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章节,其中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又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往传统的教学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学生主要以“听”为主,仅靠教师的言传口授,学生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往往难以理解和记忆,故出现死记硬背,无法很好掌握具体内容,加之课堂缺乏具体生动的形象,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的情况。PBL是1969年由Barrows教授首创,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下基于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式,它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PBL教学法主要以临床真实病例为模型,用临床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整理知识的技能,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及实践应用能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则主要起着知识引导和构建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5]。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选择合适、典型适当的案例,提出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是该教学方式的关键。针对刚开始接触临床的医学生要选择与临床诊断、治疗相关的实际问题,在学生充分掌握临床基础知识上,提出临床问题。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也培养了学生临床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许多国家将PBL教学法引入高等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主要是结合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形式,使学生领会晦涩难懂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用单纯的文字表达形式更具有形象性、直接性、真实性。多媒体教学软件集声、光、动画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优势有: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容易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容易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有许多优势。同时它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向更生动向学生讲解肝硬化并发症,什么是黄疸,腹水的程度,食管静脉曲张的形成及处理,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肝硬化的演变过程及临床表现及并发症。腹部彩超可观察到门静脉直径,肝脏密度。上腹部CT可了解肝脏的形态、门静脉及食管胃底状态、脾脏情况,由学生来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多学科知识,这些信息可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不管是传统教学法,还是多媒体教学亦或PBL教学法,目的均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针对肝硬化教学的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等特点,应用PBL联合多媒体病例教学法,激发了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加强了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明PBL联合多媒体病例教学法在肝硬化案例教学中的应用是可行的,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美萍,黄玲,张银华,等.PBL与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5(24).

[2]Capiow JA,Donaldson JF,Kardash C.Learning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dical curriculun:studentsconceptions[J].Med Educ,1997,31(6).

[3]金蓉,马丽杰,辛雪,张子英,段小君.PBL与案例教学法在《护理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6(3).

[4]Shankar PR,Nandy A,Student feedback 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processes[J].Australas Med J,2014,7(12).

[5]孙冬冬,王婷婷,张磊.多媒体病例结合PBL教学法在心肌梗死教学中的探讨[J].医学教育,2015,28(2).

篇7

【关键】案例教学法病理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291-02

案例教学法是指把案例引入教学课堂环节,以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选择一些具有实际、生动,富有吸引力和启发性案例,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更强调教师的引导,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创新思维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学生思路的扩展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1课程性质、特点及教学要求

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性学科,在医学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性在医疗活动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的情况下显得越来越突出,且病理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在临床课和将来病理医学事业上的发展。另外,病理学的建立又是以病理尸体解剖检查为基础的,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这为案例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运用和推广提供了基础。

2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过程

精选和编写典型的临床和尸检病例是实施病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选择的病例,应该表现一个明确的目标和鲜明的主题,至少应该能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并能利用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横向联系,融会贯通。如有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尸检病例,可以在课前安排尸检实教,通过尸检学生对病变的形态特征,有非常直观的印象,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可以加深对疾病的理解和记忆。开展课前的小组讨论,对于学生建立自信和掌握教材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学生可以发表自己见解和主张,增强了病例教学的效果。另外,在课堂中增加了联系临床实际的应用性内容,将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主要通过以下步骤:首先教师在课前通过病例提出问题,利用问题导入新课,在授课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我们把这种教学方法成为病例导入法。如讲“炎症”时,以常见病和多发病疖子为例,提出以下问题:疖子局部组织会发生什么的变化?为何会出现红、肿、热、痛?又如讲“栓赛”时问同学,病人住院治疗,需要注射药物时,护理人员为什么在注射时一定要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等等。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把所讲的相关内容与导入的病例的图片及大体标本展现给学生,我们把它称为病例展示法。这种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肿瘤”时,可以给学生展示生长在不同的器官具有不同的颜色、形状、数目、大小的肿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的欲望。最后,授完一堂课后给学生举几个典型的实例,引导学生从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学改变及临床表现等几个方面对病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主要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对该内容有比较深刻的印象,由此激发学生对病理学的兴趣和欲望。如讲“泌尿系统疾病”时,举例:12岁女孩。三天前出现眼睑浮肿,并有尿量少和尿色变红。以前有多次扁桃体发炎病史,查体:面色苍白,有浮肿,心率快,血压20/12.0kpa,化验检查:尿蛋白(++)。

大体:儿童双侧肾脏轻度肿大,包膜紧张,表面光滑,充血、色较红,表面切面多见出血点。显微镜下多数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囊变窄。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肿胀增生及炎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管腔内可见管型。间质充血、少量白细胞浸润。问:本例患儿为什么有少尿、血尿和蛋白尿现象?血压升高和面部浮肿是怎样发生的?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对肾小球肾炎疾病的全面理解。

3病理学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案例教学法首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只有在对理论知识透彻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开展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达到教学目的。其次多媒体教学在病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实施“案例教学法”提供了条件,因此,可以收集与病例有关的症状体征大体及镜下检查等图片资料,使学生仿佛亲临案例现场,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小结

案例教学法在病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病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改善病理学的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篇8

[关键词] 案例教学; 病理学各论;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R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243-01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它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在医学教育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一个医学专业学生来说,学好病理学是非常重要的。故美国著名医生和医学史家专家Willian Osler称“病理学为医学之本”。我们在病理学各论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1 案例教学法的涵义 案例教学法是模拟真实的事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体验、分析、决策,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重在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1]。

病理学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对一些真实的典型病案的分析和探讨,不仅强化了相关理论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如何去分析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何做决策,简而言之,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内容,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学的内容。

2 病理学案例教学的过程

2.1 精选案例 案例是病理学课程教学的重要资源,只有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典型案例,才能使教学过程精彩无限,事半功倍。精选案例需要教师把握以下原则:第一、案例的来源。案例必须有一个真实的来源。朱金生认为,案例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情况的记录,而不是一种“坐在椅子上空想的案例”[2]。通过收集临床真实的典型病例及部分文献病案,并结合专业实际加以修剪、补充并编写而成。第二、案例的内容。设置案例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为培养学生能力服务,要紧紧围绕本学科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全面分析教材和学生层次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案例;同时考虑学生尚未接触临床,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案例的能力层次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重在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案例的评价。案例好坏最终取决于它的应用效果,在课堂测试中反映良好的案例才能运用于教学。

2.2 合理编排内容,创造宽松环境 通过教材进行内容浓缩,凝炼,删除部分陈旧内容,特别是在各论部分增加了问题思考、病案分析、难点,尽量采取电化教学手段,压缩病理实验课学时,增加病案分析学时,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自学条件和实践机会,从而克服高分低能的倾向[3]。

2.3 组织案例讨论,激励发表观点 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负责引导、记录、组织学生的讨论,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主、着眼于能力培养。教师应始终保持一种“中性”状态,讨论时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有效地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控制课堂讨论。保证讨论范围不偏离主题,让针锋相对的观点能够表达出来,并通过提问方式以使讨论能够向深层次拓展。最后是班级讨论,教师进行总结,并由具体案例提升理论层面。

2.4 合理使用案例,培养创新能力 根据学生及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方法是:①案例课堂设疑型:在某些章节授课前,教师先列出案例,然后提出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教材的相关内容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思考,学生在整个课堂中思维都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动脑,踊跃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最后由教师作出总结分析。②案例课堂讨论型:一般提前2至3周时间告知学生准备讨论的案例,考虑每班学生人数较多,可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以7-8人为宜,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收集资料,先在组内讨论,达成共识,指定中心发言人,其他成员补充,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间竞赛性讨论。教师进行最后总结,指出思维错误的原因及改进的方法,课后学生书写讨论报告[4]。

3 使用案例教学的效果

3.1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前期学生能较好复习相关背景知识及进行相关资料查阅,案例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不断交流观点,交换意见、反复讨论,摆脱了以往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背多分”的怪状,也较好解决前期基础课程与病理学的衔接,实现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和记忆知识的机器变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3.2 加强理论与实践联系 以往学生中普遍存在重临床,轻基础的现象,实施案例教学大大缩短教学与实际情景的差距,将病例引入课堂,使病理回归临床,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状态。当他们运用自己已有病理学知识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及治疗时,内心成就感油然而生,产生“我要学”的强烈内驱动力,也有助于工作责任心的培养[5]。

3.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案例教学主要以临床常见病例为载体,摆出临床中经常碰到的实际问题,没有呆板套路或标准答案,通过教师的巧妙的引导,呈现在学生面前,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勇于思考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4 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4.1 处理好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 案例教学法的采用,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方法的否定、排斥,相反精选病例不可能保持学科理论的系统完整性,要求在运用病例教学法时,注意与传统讲授法配合,并结合实验、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我们主要在各论开展案例教学法,总论部分仍以教授法为主的原因所在。

4.2 案例教学存在时间不足,内容展开不充分的缺陷 有限的课堂时间,使得我们只能选择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但一个优秀病案所涵盖的多个切入点及丰富内容绝非几个代表,几次发言可以概括,这就造成实际课堂安排受限,仅有部分学生参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从讨论报告内容也不难看出对病例探讨深度不足。

4.3 应避免案例设置对主干教学的影响 生动病例较直观有助于记忆,但也会导致某些学生在学过相应的课程后,只记得相应病例细节,反而把章节重要内容遗忘,必须多与学生深入交流,及时进行调整、纠偏。

总之,在病理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感受、理解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医学工作者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黄琼.病理学案例教学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8):18-19.

[2] 朱金生.案例教学法及其在我国MBA教育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6):23-25.

[3] 郑少燕,杨棉华,蔡琮.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224-227.

篇9

关键词:病理教学 PBL教学法 CPC教学法 讨论交流

病理学在医学学科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其学科特点是主要研究疾病的形态结构改变,兼具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要学好这门课,学生不仅要掌握好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等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大量抽象的概念及形态学的描述,并且能将知识与临床症状体征相联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近年来,虽然多媒体工具的使用丰富了课堂教学,让抽象的描述更为具体,但仍然没有改变教―学单向的传输模式。这种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互动不足,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灵活多样地开展病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局面,作者尝试在病理教学中使用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临床病理讨论(Clinical Pathology Conference,CPC),使课堂变为师生能够交流的双向传输模式,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PBL教学法

1.PBL教学法的定义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于1969 年提出,目前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它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是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贯穿基础与临床,联系多个学科知识,让学生在解决临床问题时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可弥补传统教学中偏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的弊端,对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2.PBL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PBL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学生8~10人为1个小组,每个人要梳理自己已经掌握的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基础知识,并且与同伴分享。

(2)建立假设。

小组内的学生通过讨论明确需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将有关问题向教师进行描述,由教师判断是否准确。

(3)收集资料。

小组中的成员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获取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论证假设。

全组研究所获得的信息,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每个成员作出自己的判断并陈述依据和理论支持点。

这4个步骤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学生们在交流讨论中进行学习,发现新的问题,有了新的理解认识,然后再一次查找资料、讨论,直到他们认为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为止。

(5)小组总结。

每组学生选取1名代表发言,由其对本组所有成员的思维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学习成果进行提炼概括,让相关概念、知识运用与当前的问题联系起来,形成更协调有序的理解,而这对知识的迁移和扩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是学生自己主动解决问题的,这使得学生们对知识更能做到融会贯通,还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PBL的价值所在。

(6)教师总结、讲解。

老师对各组学生的表现进行讲解、评价。

3.教学实例

(1)对象。

PBL教学优点非常突出,但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该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很高,而中专学校生源层次较低,学生的基础不扎实,所以无法在中专学生中全面实施这一教学模式。在近几年的病理教学中,笔者特意选取了几个学习氛围较浓、基础较为扎实的护理班实施了PBL教学模式。

选取12护理1班为实验组(30人),12护理2班为对照组(30人),经统计学处理,学生性别构成、基础医学学科学习成绩等无显著差异,两组使用教材均为《病理学基础》。

(2)过程。

选取教材中适合使用PBL教学的“动脉粥样硬化”内容,教学时数为2课时。实验组采取PBL教学,对照组采取的是传统教学方法(讲授)。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教师先给学生观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前区疼痛、大汗、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临床表现的影像和病例,并给出患者常年高脂饮食和吸烟的资料,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患者会出现这些症状和体征?发病和他的饮食生活习惯有没有关系?(课外提出问题,不计入学时,教师向学生推荐参考资料和书籍,适当引导。)

第二,学生分组,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查阅相关基础、临床、病理资料,梳理联系相关学科知识,组员之间互相讨论交流。

第三,在第1课时,各组提交作业报告并讲解,教师通过点评,以问题为中心,利用图片、动画、标本生动讲解本章节的知识重点、难点。

第四,提出新问题,学生再次交流讨论。第2课时,各组再次汇报本组成果,教师总结。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了引导提示的作用,学生通过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渐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等)和发病机理(血脂沉积血管壁),出现的病理改变(形成脂质条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斑块后继发病变)及引起的临床症状(心前区疼痛、大汗、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

第五,统一命题小测验,检验教学效果(课外另外安排,不计入课时)。

(3)结果。

通过测验结果统计,实验组成绩较比照组有明显提高。通过课后问卷调查,91.3%的同学赞成PBL教学模式,认为这样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4.实行PBL教学法的体会

(1)优点。

①PBL教学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可以使学生将实际问题与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

②加强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在传统讲授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缺乏与教师及其他同学的交流。而在PBL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要参与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要聆听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意见,当观点不一致时要学会交流与互动;同时教师也不断地和学生互动,提供学生需要的指导,让教学从单向模式变成了多向交流模式。

③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中的每位成员既能陈述自己的观点,又能讨论交流,最终通过团队协作来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这对他们今后学习生活具有重大意义。同时,P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培养了学生独立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缺点和不足。

PBL教学法也存在局限性。一是耗时太长。一个知识内容所需的教学时间大概为原来传统教学的两倍还多(课内课外相加),这在中职学校病理课只安排60学时的现状下不可能全面开展,只能适当选取其中部分重点内容实施。二是对学生素质要求较高。由于中职学生普遍基础不扎实,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所以在具体教学课程中还是出现了少部分学生不积极收集资料、不主动发表观点、对问题抓不住重点等困难。

二、CPC教学法

1.CPC教学法的概念

临床病理讨论会(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始创于 20世纪初的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其形式为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共同参加,对疑难病或有学术价值的尸检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在病理教学中,CPC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它与PBL教学法的区别在于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而CPC教学法是教师先讲解教材,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前提下,进行案例分析。

2.CPC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选取病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习的内容适当选取临床尸体解剖的典型病例。在选取病例时,注意由易到难,在学论内容时选取简单的病例,让学生有个适应过程;到了学习各分论内容时,因为有了总论学习的基础,可以选择较复杂的病例,使得学习渐进式推进。

(2)采用“临床病理讨论会”的方式。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围绕病例进行思考、分析、归纳和推理,充分准备。在授课中,教师为主持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言,提出各自的主要观点及其依据。通常每组派一名同学主发言,其他组员补充。在此过程中,其他组的学生如有不同意见可随时提出,学生之间展开讨论。

(3)教师在学生讨论时不急于下结论,可恰当加以引导启发。

待所有学生发表观点完毕,教师再对病例进行归纳总结、详细分析,在对病例的讲解中贯穿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教学实例

(1)在学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章节时,由于是课程开端,学生对病理知识了解不多,所以笔者给出了一组较简单的病例。

病例1:男,58岁,患高血压病已经十余年。近来常有便秘。5日前去厕所大便时突然昏倒,并伴有大小便失禁和右侧上下肢体麻痹。

病例2:女,60岁,5年前已经确诊为脑动脉硬化(血管内膜损伤),4天前,早晨醒来时自觉头昏,并发现右侧上下肢体活动不能自如,且病情逐渐加重,至次日上午,右侧上下肢体麻痹。

病例3:女,27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伴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左心室内有赘生物形成)。下床活动时,突然感觉头昏,当即卧床,2天后发现右上下肢体麻痹。

教师随后提出问题:3个病例的病变部位是否相同?在哪个部位?各自的主要病变及其病变依据是什么?

学生们通过自学及相互讨论,结合解剖学知识,得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3个病例病变部位相同,发生在右侧大脑。学生灵活运用本章知识,依据病例线索判断出病例1为脑出血(58岁,高血压,便秘,突然昏倒),病例2为脑血栓形成(血管内膜的损伤是血栓形成的条件,且60岁的年龄和逐渐加重的病情符合血栓形成特点),病例3为脑栓塞(27岁年轻女性,左心室赘生物容易脱落形成栓子,突然发病等符合栓塞特点)。

(2)在学习完心血管系统疾病后,由于已经进入各分论学习,学生已经有了总论的知识储备,这时候教师给出了高血压导致心力衰竭的尸解病例,病例包括主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尸体解剖结果,比较详细具体。笔者让学生写出病理诊断和分析死亡原因,并用器官的病理变化解释临床表现。学生经过讨论分析,认识理解了“高血压病?―全身细小动脉玻璃样变性―动脉管腔狭窄,外周阻力增大―左心室代偿性肥大―后期由于缺血失去代偿,心力衰竭”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也明白了由于器官功能障碍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4.CPC教学法体会

这种临床病例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际案例调动学生综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促进学生复习所学病理学知识,加深形态学印象,体现了病理学的桥梁作用,把病理知识和临床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养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践运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同时要做好引导,把教学重点放在病理学知识方面,对于学生比较难理解和未接触过的临床知识要做出解释,避免增加学生的畏难心理,避免学生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临床知识的探讨。CPC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先经过知识讲授,学生们有一定知识储备,所以实际操作起来较PBL教学法更加容易。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根据学生的素质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搭配使用PBL和CPC两种教学法,这样取得的效果会更加理想。

三、展望

病理学是医学基础学科中首个出现“病”字的学科,它探讨疾病本质,联系着基础与临床。所以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病理学的概念、理论的同时,要让学生建立初步的临床思维。将PBL和CPC教学法运用于病理教学,通过对具体临床案例的分析,使医学生不仅能掌握系统的病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能获得独立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为培养整体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临床医生打好基础;同时也让教学从原来的单向传输变成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方式,从而让整个课堂形成了一股学习的合力,师生都会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2(2).

[2]苏红英,张白凌.病理学实验课多样化教学方法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

[3]谢永红.浅谈PBL教学法在病理实验课中的应用及意义[J].右江医学,2004,32(4).

[4]于秀文,张春庆,徐凤琳,等.在病理解剖学教学中实施临床病理讨论课的必要性[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9).

[5]李娟,胡晓松,刘馨莲,等.PBL教学法和CPC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课中的应用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7(Z1).

[6]鲜于丽.对病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7(8).

[7]徐筱红.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2).

篇10

一、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适合兽医临床病理学的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一种对临床病例或特定事实进行交互讨论探索的过程,已经被认为是兽医临床病理学中培养学生诊断推理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1]。该教学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或临床现象的能力,也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的过程[2]。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主要是以临床案例或问题为依托进行探究为导向的学习模式,是兽医临床病理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客观现象的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理解、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病理诊断学、治疗和预防等知识的学习兴趣[3]。这两种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都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灵活地将所学的知识综合有效地应用到问题解决和案例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是较好的兽医临床病理学教学方式。

二、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教学模式在兽医临床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的设计

兽医临床病理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在学习动物解剖和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免疫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健康动物的形态结构、物质代谢和机能活动的知识[4]。在此基础上,引入异常的生命活动现象及其出现机制,使学生具有较完整的基本理论知识。兽医临床病理学不仅介绍动物疾病的某些病理变化,更强调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以便学生对临床疾病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分析,故此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更必要。将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引入兽医临床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实施的过程是首先选择恰当的临床案例和临床问题,并将素材公布于学生,学生根据相关素材进行文献资料查询和问题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方案并带到课堂,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例如,在介绍完水肿的概述后,引入肉鸡腹水综合征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形成的可能原因,这需要学生掌握影响水肿液形成的全部可能因素,并结合动物出现的其他症状、指标变化、发病史和饲养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自己对该现象的初步分析结果,然后进行集体分析讨论,得出最终结论。例如,临床动物出现大出血且伴随着血压降低的现象时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引入,学生首先会分析为什么大出血会造成血压降低,而血压降低后又会对机体造成什么的影响,对大出血后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综合分析,然后考虑采取何种措施能阻止疾病的发展并使机体的血液处于良好循环状态,最后进行集体分析讨论。以上案例和问题的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对相关疾病或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不仅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分析,而且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诊断推理能力,提高学生临床疾病的诊断分析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教学模式在兽医临床病理学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式

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旨在发挥学生的课堂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案例和问题的思考、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最终效果,可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价,如学生学习兴趣、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信息检索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

兽医临床病理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主要重视与临床生产实践相结合,将课堂理论知识与临床常见疾病或病理变化紧密结合,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故可通过学生实习或工作过程中其实际临床疾病诊断技能加以评价。这一评价方式周期较长,同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但这是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

总之,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兽医临床病理学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较好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了解临床生产中常见的疾病或病理现象,提高学生疾病诊断的专业技能。但该教学方式的引入向教师提出挑战,需要深入了解临床生产,并在教学过程中讲究教学技巧。故如何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Forrester S.D. My journey from teaching to learning excellence [J].J Vet Med Educ,2006,33:5-9.

[2]Patterson J.S. Increased Student Self-Confidence in Clinical Reasoning Skills Associated with Case-Based Learning (CBL)[J].J Vet Med Educ,2006,33,426-431.

[3]Grauer G.F,Forrester S.D,Shuman C,et al. Comparison of Student Performance after Lecture- Based and Case-Based/Problem-Based Teaching in a Large Group[J]. J Vet Med Educ,2008,35,3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