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范文
时间:2023-03-31 10:0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农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新人文主义是“科学史之父”萨顿提出的,包括人文主义和科学2个方面。萨顿认为在科学史的研究发展中,应该采用“全部知识的综合”。其中,人文主义是欧洲资产阶级最早的反封建思潮。14世纪下半叶兴起于意大利,15—16世纪发展到欧洲各国,它是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潮,这个思潮的代表人物活动的范围和研究的对象是人文科学,他们提倡属于人的东西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由此而得名。人文主义内容包括:提出个性解放,要求个性自由;相信人力的伟大,人性的完美和崇高;主张用人的知识来造访人生,人性论和人道主义贯穿其中。萨顿的这种理论,对于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中国农业教育历史演变
中国农业教育自古就有,人们通过农业生产劳动实践,将获得的经验互相交流、传授。古代的农业教育起源于先秦时期,代表人物是神农和后稷。还有相关农业教育的典籍《商君书》《吕氏春秋》。两汉是古代农业教育的形成时期,在大汉天朝时期,出现了大量关于农业教育的理论书籍《管子》《氾胜之书》《四民月令》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古代农业教育的发展时期,著名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就出现在这个时期。还有《四时纂要》《耒耜经》《茶经》等农业教育著作。宋元时期,是农业教育的完善期。这时期的农业教育著作为《陈旉农书》《耕织图》《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桑衣食撮要》等。明清时期,古代农业教育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农说》《农政全书》《补农书》《知本提纲》等。中国古代农业教育在中国农业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封建的自给自足封闭的农业经济中重要的支撑因素[2-3]。“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近代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进而产生了近代教育。1862年,成立,是近代教育的开端。近代农业教育作为近代教育的一部分也随之产生。1896年,高安桑学堂成立,是我国近代农业教育的起点。此处是有争议的,另有说,1897年,浙江桑学馆成立是近代农业教育的开始。随后,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经历了书院的改造、学堂的创建、专门学校、大学农学院和独立学院等几个重要时期。全国各地纷纷开设农业教育。在农业教育的发展中,有农政、农事、农务、农商、农学、农业等不同名称的变化。
后,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原设在综合性大学内的农学院和农业科、系,从原属大学分出集中成为分布各地的单科性农学院。1979年后相继确定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以及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为全国重点农业大学。当今的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似乎偏重于自然科学,在人文科学的方面有所忽视。这是由一定的历史渊源的造成的。1917年,北京大学校长提出大学改革,分文理两科,自此,文理分科的教育体制一直延续至今,从高中开始,学生就要选择文理科,之后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会只学习文科或理科的课程,进入大学仍旧如此,随着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研究的面会越来越窄。进入高等农业教育的生源多是理科学生。他们的课程设置往往缺少人文主义精神。虽然,几乎所有的大学都会设置人文科学的选修课,但效果不是很大。从应试教育一路走来,学生们早已学会避重就轻的学习,因此即使有人文科学的课程,学生们也只是为学分而学习,很少有学生会发挥主动性学习人文学科的课程。
篇2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内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1-0152-03
一、创业教育的内容
创业教育的内容应使受教育者明确所应掌握的创业知识和应具备的创业能力,为个体创业指明了方向,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1]。大部分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树立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过程中对个体起推动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创业兴趣、创业动力、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创业世界观、创业人生观、创业价值观、责任感等。创业意识对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起着支配作用,规定了其态度的方向和行为的力度,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创业意识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受教育者突破思想的束缚,变被动接受就业指导为积极主动去创业。
2.激发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积极探索、敢于创新、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精神。开展创业精神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形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真抓实干、承担责任等优良品质。上述品质往往是决定个体创业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创业教育中我们要使受教育者形成自主、自立、自强、自信的创业精神,使他们坚定创业的理念,不断完善个人的精神追求。
3.培养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创业者创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包括记忆力、创造力、想象力、注意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能力等。创业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劳动,它要求创业者要具有较高的智商和情商。在智力因素方面,可以通过开展系统科学的创业教育,让学生掌握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非智力因素方面,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勇于创新、不畏挫折、艰苦创业、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等能力,上述能力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才能获得。因此,在传授创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4.培育创业品质
创业品质包括独立性、勇气、毅力、坚韧性、适应性、责任感、道德感、信用、乐观、缜密性、合作性等。良好的创业品质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创业品质培育的过程中,应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创业心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顽强拼搏的意志、锲而不舍的毅力、缜密思维的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团队合作的能力和不畏困难、勇于竞争和创新的精神等。
5.掌握创业知识
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创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综合性知识等。在向他们传授创业知识的过程中,应使他们认识到创业知识对于创业的重要性,从而通过学习掌握创业技巧、创业法律法规、风险投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公共关系、保险等必备的创业知识,为创业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同时,通过分析创业案例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使他们从中汲取创业成功的经验,总结创业失败的教训,避免走弯路。
二、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不完善
(1)课程内容单一
当前,高等农业院校的创业课程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脱离社会实践,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相对于其他课程较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常常将原本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创业教育,变成了课堂上枯燥的知识填充。同时,许多高等农业院校的创业教育与其自身在农业及相关产业中的优势没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导致学生无法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
(2)缺乏创业教材
目前,我国尚缺少具有权威性的、统一的创业教育教材。很多高等农业院校单纯将原先管理类课程教材“改头换面”作为创业教育课程教材,没有结合高等农业院校自身特点自编教材或讲义。如一门类似创业管理的课程,往往是从高校的企业管理类课程“搬过来”的,用原恒基伟业副总经理范坤芳的话来讲,从这样的创业课堂上传递出来的更多的是如IBM、惠普等大企业“兵团式”的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而事实上大学生创业主要集中在小企业。因此,创业课程应围绕“如何创办你的小企业”开设,讲小企业的生存之道、发展之道、壮大之道[3]。
(3)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相脱离
据调查,除少数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外,绝大多数高等农业院校对有关创业教育的研究内容、方法、特点及其规律知之甚少。一些高等农业院校的创业课程仍停留在对创业设计竞赛的指导和毕业末期的就业指导层面上,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可行性和长期性。创业教育课程没有融入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相脱离,仿佛游离于“正规教育”之外,成为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业余教育”。另外,由于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使学生失去了自身专业优势这一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创业教育绝不能脱离学科专业教育而孤立地存在,应与学科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2.创业教育方法单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很多高等农业院校的创业教育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过于简单陈旧,不利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的影响和制约,我们的创业教育往往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社会实践环节,即只重视对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考核,忽视了对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创业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些高等农业院校虽然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组织与机构,但只限于形式,甚至仅仅是创业政策、创业法律法规等的宣传组织机构,对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缺乏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
(2)优化创业服务环境
优化创业服务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有着重要的作用。高等农业院校应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机构,系统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做好专业的创业指导,协调各方面关系为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资金是制约学生创业的一大难题,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制定一些创业优惠政策,联合校友、爱心人士、企业、地方政府等共同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由大学生先提交合理的创业项目,经学校相关评审通过后,可申请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另外,还可以联合企业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学生创业的实验平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
5.建立多角度的创业教育评价机制
创业教育目标的确立为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方式和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依据[5]。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评价机制的建立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确保创业教育能够正常、有序、合理的开展。在我国,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创业教育的评价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所以,应从在校生、毕业生、教师、其他学校、企业家、专家、广大群众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评价,以促进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婕.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述评[J]. 现代教育科学, 2009(9).
[2]唐璐.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 南昌:南昌大 学,2008.
[3]王贤国. 浅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J]. 中国大学生 就业, 2006(4).
[4]李胜文,杨学儒.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J]. 广东农业科学,2011(12).
[5]刘晖. 我国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10.
[6]刘兰剑,张瑜.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 2010(9).
[7]朱惠斌. 浅谈大学生的创业教育[J]. 教育探索,2012(4).
[8]李祥波. 创业教育:新时期高校的历史使命[D]. 武汉:华中师 范大学,2010.
[9]胡庭胜. 不同类型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 想教育,2010(32)
[10]教育部. 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 创业工作的意见[S]. 教办[2010]3号, 2010-05-04.
篇3
关键词:实物档案;收集;整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19-02
实物档案是高等农业院校档案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一个与高校发展相适应,符合档案本身发展规律的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服务高效的高校档案体系过程中,不能忽视实物档案的建设。实物作为一种特殊载体档案,具有真实性、原始性、直观性和生动形象等特点,它们真实地记载了学校各项活动,反映了学校的发展历史,是对文字、声像档案的有益补充,是学校档案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建立科学高效的实物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体系。
一、实物档案支撑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重要作用
1.真实记载和反映高校发展历史。真实性、原始性、直观性和生动性是高校实物档案独特的本质特征。高校产生和接受的实物是学校在自身的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就其内容来说,它们原始地记录了学校有关教学、科研、管理及社会活动的客观过程;就其形式看,它们是形成者即时、即事使用的原始物品直接转化物,原样地保留着本来的面貌,可以成为后人查考历史事实确凿可靠的原始凭证。实物档案承载着丰富的时代气息和知识内涵,真实记录了一定历史时期该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生动直观地反映了学校的发展和变迁。我校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后几经变迁,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1958年由济南迁至泰安,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1999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同时将山东省林业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山东农业大学。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融农、理、工、管、经、文、法、医、教育学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对外服务及社会交往等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实物档案。正是这些实物档案有序地承载了学校百年发展历程,沉淀了学校“登高必自”的校训,为广大教职员工和莘莘学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2.有效服务教学、科研和管理,提高高校办学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业大学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0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47项。“九五”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60多项。这些奖励的奖状、证书都是学校办学水平有利的证明和补充,也是以后学校申报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申报奖励、课题等等所需支撑材料重要组成部分。
3.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竞争力。高校作为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地方,许多人类最先进的文化、思想、科技成果和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在学校,高校的校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打上了时代与历史变迁的烙印,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实物具有形状、颜色、质感等性状,给人以空间视觉的感觉,能表达出文字中难以充分表现的细微之处,容易被人感受和理解,从而激起人们的丰富情感和广泛的联想。在实物档案展览的过程中,使全校师生更加了解一所高校的文化底蕴,能激发爱校敬业的热情,能更加干事创业,尽心尽力地为学校的发展献言进策、拼搏工作。
二、高校实物档案的收集与归类
高校要重点收集对本校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学校社会地位,具有查考价值的实物。应该合理的进行实物档案的收集,并进行科学的归类。
1.奖励类实物。包括学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对外服务各项活动中获得的奖状、奖励证书、奖牌、奖章、奖杯、奖旗(省部级以上)。我校档案馆已收集奖励469件。
2.作废公章类实物。包括学校及各下属部门、院系已经停止使用的公章,重要领导行使某种职权并已经停止使用的个人公章。我校档案馆已收集作废公章616枚。
3.字画类实物。包括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及社会名人、中外校友为学校的题词和赠送的字画。我校档案馆已收集题词、字画310幅。
4.礼品类实物。中外校友赠给母校的各种有保存利用价值,便于保管的特定物品(包括校庆接受的各种符合条件的纪念品等)。我校档案馆已收集105件。
5.展品类实物。学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学、科研活动中使用过的仪器、设备等,包括老式照相机、显微镜等。我校档案馆已收集65件。
三、高校实物档案的整理与利用
1.实物档案的整理。2010年上半年我们对所有实物馆藏按以上五类及形成时间和进馆先后顺序进行了重新编号整理,新进40个展橱、设实物库房170平方米重新摆放上架,重新编写了检索工具并实现了数字化。2010年6月份全省档案评估中,我校实物档案作为一个亮点,受到省档案局领导及评估组专家的好评。我校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98.5分的好成绩,晋升为特级省档案馆。字画、奖状、奖旗、证书不装订,采取平放或卷放,每张粘贴口取纸,在口取纸上编号。奖杯、奖牌、奖章,礼品类、展品类,每件粘贴口取纸,在口取纸上编号,按分类及编号顺序摆放上架,避免叠压挤碰。作废公章,每枚在顶部粘贴口取纸,在口取纸上按作废时间编号,按编号摆放到预先做好的格子纸上。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的模式,实物档案的档号可以用“年度号+分类号+件号”来表示,奖励分类号为SW11、作废公章分类号为SW12、字画分类号为SW13、礼品分类号为SW14、展品分类号为SW15。如2009年接受的第一件奖状的档号为:2009-SW11-1。
2.实物档案的利用。无论是档案还是实物,收集整理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开发利用馆藏实物,才能更好地发挥实物的作用。尤其是奖励类利用率非常高,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省级工程中心、创新团队、奖励、课题等申报验收,都需要借阅利用。仅2009年就借阅利用35件次。作废公章类利用率也比较高,固定资产注销、公务员政审等都需要加盖作废公章。在计算机、网络时代,我们不仅要做好实物的基础管理,还要借助先进的技术管理并开发实物信息,建立一个方便、高效的实物管理与查询、利用体系。我校档案馆的案卷级检索已实现数字化。以后要进一步利用摄影、摄像技术将实物档案转化为图片、音像的形式,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实物的利用率。
我们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一些历史代表性强的实物,并在收藏品的种类和形式上做些拓展和研究,使实物档案真正达到记载过去、服务现在、启示未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彩英.数字网络环境下档案馆(室)实物收藏探究[J].兰台世界,2010,(9).
篇4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大型仪器;共享管理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1865(2016)08-0200-02
随着高校教育与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国家对高校投入的增大,作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的承载,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大批增加,怎样管理好大型仪器设备,关系到学校教学科研的正常秩序开展。高等农业院校是专门为我国“三农”事业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的高等学府,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重要力量,它在农业科技新成果的转化与推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重大。在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上,农业院校既有相同于其他高等院校的特点,又有其特殊性。目前,大部分地方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大型仪器设备均普遍分散放置在不同的院、系、教研室、重点实验室、分析中心等不同的机构地域内[1],仪器设备的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较低,同时造成了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以及管理的种种无序状态,无法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的透明、高效、统一管理[2]。同时,高等农业院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建设上尚未开始或者处于起步阶段,共享平台尚不普遍,共享机制还未建立或者尚不完善。高等农业院校不能简单地复制重点高校、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的发展模式,要根据自身现状和学科发展以及专业建设特点对大型仪器设备进行共享管理。我校作为一所农业院校,加大了对大型高精尖仪器设备的购置,目前各专业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的仪器设备实现了跨越式增添,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物质保障的同时,也面临着大型仪器设备的科学共享问题。加强高等农业院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提高利用率和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科研中作用的重要举措,因此有必要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管理方法和措施进行思考,提出新的办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作用。
1高等农业院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原则
(1)统筹管理原则。只要是登记在高校名下的固定资产,不管当初采取何种购买方式,其所有权者都是学校,学校根据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统一管理和分配使用。(2)有偿使用原则。将实验设备等固定资产纳入到共享信息管理平台后,这会显著增加实验设备管理人员工作量和管理成本,为保证可持续利用,必须采取有偿使用模式,通过“以用养机”的方式实现固定资产良性循环利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方案,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不断提高设备资源利用效率。(3)校内优先使用原则。高校固定资产分配使用要优先满足本校教科研活动需要,在保证本校实验、教学活动不受影响情况下,按照合作共赢、共同利用的原则,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校外提供各种服务,在提高设备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促进社会福利水平提高。(4)注重实效原则。高校大型设备仪器共享要注重实效。要在满足本校教科研活动需要基础上,确保仪器运行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为校外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实验需要。
2高等农业院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开放的现状
最近几年来,农业类院校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研研发实力,以及通过承接大量国家科研项目,集中采购了大量先进大型实验设备和仪器。但是从当前农业类高校实验设备管理现状来看,大多数采用封闭性管理方式,很少对外开放。在高校内部,实验设备管理存在明显的部门分割、条块分割问题,各类大型设备和仪器由不同院系和实验室管理,有的仅限于某个重点项目,形成了一套封闭、僵硬的内部管理体制。另外,由于设备仪器管理人力物力投入较少,难以达到对外开放管理工作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校内、校外缺乏信息沟通和交流,一方面设备仪器大量闲置,另一方面有需要的部门和单位却发愁找不到想要的设备。在这种信息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农业类高校设备仪器共享利用水平严重偏低,加上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导致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脱节严重,导致高校实验设备资源浪费严重,这个问题在许多农业类院校中普遍存在。
3高等农业院校大型仪器共享滞后的原因
3.1缺乏完善的设备共享管理机制
随着农业类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申请的科研项目数量不断增加,采购的新型大型仪器设备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设备仪器管理体制却依然沿用传统管理方法。当前,农业类高校尚未建立仪器设备“专管共用”机制,设备使用和管理还停留在“谁购买谁管理、谁使用”的落后阶段[3],这不仅影响了高校实验设备利用效率提高,也导致了大量实验资源浪费。另外,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了高校固定资产清查和审核机制,对实验设备仪器的采购、使用和价值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方面却重视不足,导致高校间重复购买的情况十分突出。每当高校申请一个项目落地后,就有大笔设备采购资金拨付下来,如果不将这些资金购买设备则很难通过项目验收,在这种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下,高校实验设备存在十分严重的浪费。
3.2缺乏合作共享意识
很多时候,高校为了完成某个科研项目采购实验设备之后,一旦项目通过验收设备也就被打入冷宫,从而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甚至一些高校为了减少贵重仪器维护和管理成本,自采购进来后就被封存在仓库里。另外,高校实验仪器设备属于国有资产,采购资金也有政府财政解决,对于高校来说设备利用率高低与其自身利益毫无关系,因此严重影响了其共享实验仪器的积极性,从而导致设备资源严重闲置和浪费。
3.3缺少共享的载体
高校在开展设备仪器共享过程中,往往是根据上级文件和制度要求将设备信息和功能等公布在网上,但是却缺乏一套实际共享利用机制。从表面上来看,共享对象是设备仪器,而实际上是利用设备仪器开展科研活动,以其作为社会科研成果投入要素。因此,要充分利用高校设备仪器资源,必须要建立一套共享合作机制,利用实验室、科研基地等作为共享载体,为社会、企业提供各种科研支持,积极参与社会科技创新活动,不断促进社会科研水平提高。
4高等农业院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现代化模式
(1)监控管理模式。监控管理模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高校设备管理制度,其主要管理理念是:采用现代监控技术和方法,对实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过程进行全面监控,例如通过建立上机操作实名制、与校园卡系统联网等,加强对实验设备使用监控,督促使用者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和使用设备仪器,切实提高设备仪器管理水平。(2)预约管理模式。预约管理模式是当前农业类高校使用比较多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其主要管理理念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工具,在互联网、校园网上提供仪器设备使用预约服务,通过审核后,用户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仪器设备。预约管理模式能够提高高校仪器设备资源配置效率,可以满足不同用户使用需要,最大程度提高实验资源利用效率,。(3)监控与预约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目前,一些农业类高校开始尝试监控+预约相结合的设备管理模式,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实验设备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加强对其使用过程监控,同时采用预约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实验设备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最近几年来,一些高校在实验设备监控、管理绩效评价以及在线预约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4-6],为建立提高高校设备利用效率提供了新的指引。
5促进高等农业院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措施
5.1研究和探索有效的大型仪器共享管理机制
农业类高校可以尝试建立实验设备管理基金、采购基金和维护基金、推行设备仪器预约服务、有偿使用等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高校参与设备仪器共享积极性,为本校师生和社会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另外,还要不断拓宽高校设备仪器管理经费筹集渠道,为提高设备仪器利用效率提供资金支持。
5.2实行大型仪器有偿使用
农业类高校可制定“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收费管理办法”,明确各类仪器设备收费标准和价格,收费收入主要用于设备仪器自身维护和管理,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针对校内和校外使用者,可以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例如本校师生可以适当降低收费标准,而对社会人员则可以适当提高费用。但是不能以此作为盈利渠道,主要以达到设备仪器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主,尽可能让设备仪器为社会科技研发做出更大的贡献。
5.3建立大型仪器设备网络服务平台
高校之间要建立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共享平台,采用网络化管理手段提高设备管理水平,通过加强对外宣传,降低设备使用门槛,让更多的人使用高校设备仪器[7-8]。通过建立高校间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网络共享平台,将各高校可共享的设备仪器型号、功能、图片、性能、状态参数以及申请要求,开放对象等放在网上,供公众查询,用户只要登录网络服务平台,就可以查找自己需要的设备仪器,并在网上提交预约申请。这个可以有效化解高校设备仪器信息不透明问题,提高高校设备仪器利用效率。
5.4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一直以来,科研技术队伍建设都是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影响,科研技术队伍建设存在投入不足、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设备仪器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必须要在这方面加强管理和投入,通过校内培养、校外招聘的方式,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打造一支组建成一支高水平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团队,以确保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顺利运行。同时,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要根据实验设备管理工作量、设备利用率、实验产出等作为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依据,将考核结果与岗位晋升、工资调整、职称评审等紧密挂钩。另外,还可以设置各类工作表彰项目和奖项,例如:实验设备管理先进奖、仪器设备节能奖、节能标兵等,通过精神激励不断提高设备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6结束语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物质条件,也是院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型仪器设备的迅速发展,对推进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和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高等农业院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要在总结和实践的基础上,适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大型仪器设备进行科学共享管理,推动大型仪器设备的对内、对外开放,以进一步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服务水平和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陈静,匡健,朱竹.大型仪器设备的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63-65.
[2]李克勤,董少春.基于Web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
[3]张家栋,何凌,丁鹏玉.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7):171-173.
[4]高丙云.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5]陈二阳.基于QR二维码的大型科学仪器远程共享监控系统[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9.
[6]韩红亮.大型仪器共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7]韩静,钱圣杰.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2):140-142.
篇5
英文名称:Journal of Handan Agricultural College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河北省邯郸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8-3774
国内刊号:13-1254/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6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6
一、以人才培养为基础,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
1.不断优化卓越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夯实卓越人才培养基础
河南农业大学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积极构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早在2004年,学校就提出了“3+1”两段式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学习理论,后一年实践,把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结合起来,保证实习的连贯性,提高实习的效率。之后,学校又建立 “两段双强、四分双需”的培养方案,即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为相对集中的两个阶段,理论教学重点强化基本理论和素质教育,实践教学重点强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按照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原则,在四年级(或三年级下学期)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2010年,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2.深入探索卓越人才培养实践体系,保障卓越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把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保障卓越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搭建实践载体。例如:学校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合办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科技点播台”,与郑州市联合开办农业科技服务“110电话热线”,与地方政府联合选派学生到农村基层挂职科技副村主任,与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送科技下乡”。二是建立实践基地。学校依托郑州科教园区、许昌校区和分别设在扶沟县、民权县等的16个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教学实习基地,拓宽学生实践空间。为加强培养效果,学校在这些基地长期派驻实习教师,并在管理上实行“三三制”,即三个实习教师,每人必须承担三门实习课,一门实习课必须有三个教师上课。三是鼓励学生创业实践。
3.积极完善卓越人才保障体系,激发卓越人才培养活力
学校积极完善卓越人才保障体系,不断激发卓越人才培养活力。一是构建“三层面三平台”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三层面”即通过课程实验、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层面培养学生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三平台”即以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学科实验室为依托搭建实践创新平台,以校院两级教学实验中心为基础搭建实验教学平台,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依托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二是创新产学研结合保障机制。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构建了由校本部向基层延伸的“三环”实践教学基地:一环包括校内科研机构、实验室,二环包括学校科教园区、大学生创业中心等,三环包括近百个分布于全省各市县的固定合作基地。三是实施创新学分激励机制。学校以各院实验中心为依托,以开放实验室为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四是建立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能力训练机制。学校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型学习,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
二、以科技创新为载体,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围绕“粮丰工程”建设,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按照“整合、延伸、拓宽、提高”的原则,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发挥自身优势,重点选择对影响农业快速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技术创新。学校从管理体制入手,打破学科壁垒,推动资源整合和共享,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推动各学科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学校依托“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等30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创新,搭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平台;学校 “十一五”期间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跨越计划、国家农业成果转化等多项科研项目。
2.围绕“粮丰工程”建设,完善成果转化体系
学校紧贴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建设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结合河南省农业生产实际,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科技转化力度,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小麦新品种“豫农202” 与多家种业组成“育、繁、推”联合体,仅第一年推广面积就超过130万亩,成为学校有史以来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玉米新品种“豫玉22”,推广区域涵盖了全国22个省区,是当前中国第二、黄淮海夏播区第一大玉米推广种子,占河南省玉米面积1/3。陈彦惠教授研制的玉米新品种“豫单998”创下了全国省审品种一次性转让费之最;王泽霖教授主持研制的“四联油乳剂灭活疫苗”技术转让后,从转让费中拿出1000万元设立“王泽霖奖学金”。 学校积极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一是健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将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应指标纳入科技人员考评体系,加强职称评聘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关联度,提高参与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职称评审比例。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引入科技推广奖励机制,鼓励科研教师进行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对科技成果转化利益按成果完成者50%、所在学院25%、学校25%分配,突出成果所有者的中心地位。三是社会资源参与科技推广。学校突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校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协同共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拓展科技成果转化范围。
3.围绕“粮丰工程”建设,完善科技保障体系
学校通过搭建高层发展平台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体系。2009年,学校成为农业部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第一所高校。农业部按照“8+1”模式,使学校享有与8所农业部、教育部共建院校相同的政策待遇,申报农业部项目不再受省内指标限制;2009年,学校与国家烟草专卖局签署了合作共建烟草专业的战略合作协议,国家烟草专卖局将连续5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支持学校烟草科研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201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局签订合作共建河南农业大学协议,共同支持学校发挥优势,深化改革,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与此同时,学校在内部实施创新型人才计划,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通过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挖掘校内人才潜力,通过实施“特聘教授+团队工程”建立高层次人才成长平台。
三、以社会服务为延伸,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服务平台搭建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机制。
1.创新社会服务模式,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学校以“科教富民行动计划”为基础,先后与南阳、信阳、济源、濮阳、许昌、温县、浚县、兰考县等25个市、县建立了多领域的校地合作关系,在决策咨询、技术开发、成果转让、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地方提供多方位的服务。
二是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先后与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地海外建设集团、河南三高集团公司、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河南大用集团、河南华英集团等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为企业研制新产品、开发专利提供服务。学校采用“龙头企业+科研实体+种植基地+农户”和“订单种植、合同收购、优质优价”的运行模式,在国内率先开展优质小麦产业化开发,辐射带动了主产区小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学校依托“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基地”,率先在全国主产烟区进行封闭性的“优质烟千亩示范方”开发,形成了完善的“千亩方”管理技术,为促进行业“产学研”结合提供了新经验。
三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学校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及人才、技术优势,找准服务中原经济区的着力点,与地方政府主动对接、融合,选定农业大县民权县和方城县,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9‥1”模式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综合改革试验区”。试验区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粮食增产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为基础,以科技投入为保障,以规模生产为特征,建立了高产保粮区、农民增收区和农村新社区等三大核心区。高产保粮区利用科技投入弥补土地减少,用90%的土地生产110%的粮食;农民增收区以节省下来的10%的土地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实现农民增收;农村新社区利用规模化的农村洁净能源技术,规划建设以低碳环保为特征的农村新型社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科技改善民生。
2.搭建社会服务平台,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搭建科研平台。学校依据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将校内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向基层延伸,在全省建立了25个科研分中心,加快了学校新成果及新技术的中试、熟化、示范与推广。科研分中心、试验站结合已有的校内科研平台和乡村科技开发基地,形成了“校内创新平台+地市科研站+乡村科技开发示范点”的科教服务网络,构建了支撑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使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推广畅通了渠道。
二是搭建项目平台。学校把承担重大项目与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结合起来,先后在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以及河南省18个地市建设了194个集科学研究、品种展示、新技术推广于一体的试验站,为产学研结合提供了支撑;学校利用每年承担的100多项科技扶贫、科普传播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特派员项目,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2010年,河南省首次在全省20个高产示范县实施了“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学校作为科技依托单位负责方城县、许昌县、武陟县、滑县、濮阳县、浚县等6个县的建设项目。学校承担的项目数量和经费总额位居全省高校首位。
三是搭建信息平台。学校依托自身优势,创新农村信息服务机制和运营模式,组建了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网、电视网、报刊网“五网合一”的“全程化、全员化、全方位”的立体型科教信息服务平台——“中原农村信息港”。“信息港” 集农情智能监控及远程视频诊断、农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和现代农业技术远程培训于一体,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实现“平台上移、服务下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3.夯实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成立专门机构。学校专门成立了地方合作处,协调全校地方合作与社会服务工作,地方合作处作为地方合作的专门部门,承担了参谋、调研和督察学校地方合作与社会服务工作开展的重要职能,并对各学部、学院及地方挂职干部开展地方合作和社会服务工作起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学校在全国率先成立农村发展与管理学院作为培养“村官”的专门机构,为“三农”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创新科技挂职模式。学校主动与地方政府联合,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选派专业教师挂职科技副县长、硕士生挂职科技副乡长、本科生挂职科技副村主任,从而实现地方行政体系与高校科技体系在现代农业中的有机结合,形成“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大学生志愿者”科教富民服务体系。目前,这种合作模式已经扩展到南阳、信阳、鹤壁、济源等多个地市。
三是选派科技特派员。为深化学校科教富民行动,拓展校地(企)合作空间,促进产学研密切 结合,认真组织实施了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深入企业、农村开展技术服务和基层创业,实现学校与企业、农村的技术和人才对接。
总而言之,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既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良好机遇。高等农业院校要顺应这一潮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坚持在相关制度体制框架内激发自身活力,寻求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与自身变革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杨菲,胡增文.新农村建设与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战略选择[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2]胡民强.珠三角现代农业发展与高等农业教育的变革[J].高等农业教育,2010,(4).
[3]郭涛.我国农业高等教育现状思考[J].高等教育,2011,(4).
篇7
关键词:高等院校 《国际贸易》课程案例教学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国际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对既精通对外贸易知识又能够熟练使用英语的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目前对外贸易业务操作的适应性较差。这就要求《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师改变传统的单向传递教学模式以适应新的就业要求,因此本文力求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1 《国际贸易》课程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案例教学法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内容更加接近于国际贸易业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国际贸易业务的真实情况,从而一方面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后对对外贸易业务的适应性更强。
1.1 激发学生对《国际贸易》课程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在此方法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递,不积极动脑思考,不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要求学生遵循角色扮演的原则,充当国际贸易谈判中的买方或卖方的角色,面对对外贸易实际经营与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运用所掌握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主动参与案例讨论,了解实际的对外贸易业务的基本运作流程,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检验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理论知识的学习就是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工具,但《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些工具解决对外贸易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教学是要与国际贸易实际操作进行完美的结合,而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这个目标。案例教学法可以检验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能更深刻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比单纯的“注入式”教学法得到的知识更加牢固。
1.3 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在《国际贸易》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参与案例讨论之前,要写简要的发言提纲;在案例讨论之后,要写出本案例的分析报告,其文字表达能力在写作中逐渐得到提高。实际上,案例讨论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劝说、聆听等与人们沟通的技巧,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国际贸易》课程案例教学的局限性
《国际贸易》课程案例教学虽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增强学生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能力,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2.1 耗时费力
案例教学要耗费教师和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首先是教师要进行充分的案例教学的准备,主要涉及准备案例(选择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的案例)、学生分组(把学习较好和活跃的同学与不太活跃的同学搭配在一起)和制定讨论计划等三个方面。其次是学生也要进行精心的准备,主要是案例预读,包括研读案例和阅读参考书。案例教学的效果则取决于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教师耗费的时间相对于“注入式”教学来说更多,如果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不积极主动参与的话,就会打击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2.2 案例教学效果难以控制
对于授课教师来说,案例教学从案例选择到课堂组织案例教学都是一种挑战。教师对案例研讨内容的深入了解和认知准备、案例的选择以及案例对理论知识的使用程度等都十分重要,这些都需要教师去很好地把握。对于那些从教时间短且对课程内容掌握不深入的教师来讲,案例教学的效果不见得好过“注入式”教学的效果。由于案例教学的开放性,使得案例教学的评估容易变得主观化。
2.3 案例资源及材料获得性差
对于《国际贸易》的教学内容来说,要想搞好案例教学,应该有一套完整地从建立贸易关系开始到交易合同履行完毕后所涉及的所有的书面材料,最好这些材料是一笔交易的,交易标的物又是学生所熟悉的商品,但是一般的贸易公司或是由外贸经营权的企业是不愿意把这些书面材料无偿地给一个教师,除非你与这个公司或企业的某个个人有关系。即使是找不到这样的真实的贸易资料,能找到空白的这些单据和合同的文本也是好的,实际上,空白的书面资料也是不容易得到,教师要到各个相关的部门去索取,人家还不一定愿意给。
2.4 学生对案例教学的适应性差
由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的长期使用,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适应案例教学。实际上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得出的认识很可能是“过度概括化”的认识,因此案例教学只能作为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手段。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很不稳定的,有的学生嫌理论课枯燥无味,在案例教学中,也没有多大的学习热情。这样不仅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还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
3 克服《国际贸易》课程案例教学局限性的建议
案例教学的局限性是可以克服的,只要教师和学生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1 选择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的案例资料
案例的种类很多,一般针对本科生,国际贸易的案例主要从三个方面设置:一是综合性的案例,一次真实地、完整的交易过程,从买卖双方建立贸易关系开始,到交易合同的履行,买方取得货物,卖方取得货款,让学生对国际贸易交易过程有所了解,以深化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二是对实际案例中的各种复杂、灵活的做法,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论证,以说明这些做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三是给定一些特定的对外贸易案例,让学生按照有关的国际规则、惯例和相关的国际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方案。以上三方面的案例,可以安排在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阶段使用,要做到既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又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3.2 科学组织案例教学
授课教师在上课前对要使用的案例进行精心地准备,课堂上积极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充分地讨论,教师对案例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课后要求学生认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要成功地开展案例教学,授课教师需要对整个案例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的组织。案例应提前先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预习;把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授课教师作一些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写出发言提纲,为学生在课堂上深入案例分析的讨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案例讨论结束之后,要求学生按小组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以达到利用案例教学巩固理论知识的效果。
3.3 教师参与案例讨论的程度要适当
课堂上案例分析与讨论是案例教学中的关键性环节,教师的职责是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案例的分析与讨论。首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平等自由讨论的案例教学环境。教师是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和案例分析的听众,利用有效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其次教师在案例讨论中要注意听学生发言,做到学生的讨论是紧紧围绕中心问题展开的,如有偏差,必要时教师可做适当的引导,如重新把讨论集中到某些被忽略的关键问题上,或指出某些敏感的因素,或鼓励大家认真分析某个学生分析的前提假设,或在小组里的大部分同学都不以为然的时候赞同某个人的意见引起讨论等等。
3.4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由于在高等农业院校的本科教学中案例教学并不普遍,教师应让学生充分了解案例教学的特点、作用和教学安排,让学生对案例教学有充分的认识,明确告知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调动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另外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因此,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课堂上踊跃发言是搞好《国际贸易》课程案例教学的关键。一方面教师应积极引导,选一些平时爱钻研的学生当小组的组长并重点发言,另一方面通过分数这一常规的“指挥棒”来激发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因此,检查并审批学生课前准备的为案例分析与讨论时所使用的发言提纲,是教师必须做的工作,也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实践表明凡在上课前对案例分析材料进行预习并撰写发言提纲的学生,课堂讨论时就比较活跃,对问题探讨也显得比较深入、系统,案例教学的效果也让教师与学生满意。
3.5 提高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由于各国对外贸易的新变化和国贸易组织机构的对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新变化,使得《国际贸易》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要注重案例的针对性、启发性和客观实践性,必然要求授课教师不但要具有较高的国际贸易理论水平,还要具有相当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对国际贸易实践问题及国际贸易的新发展更应给予高度的关注,这样才能使所选的案例具有客观现实性,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寻求更多的背景资料,联想到更多的观点,为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在研究中提高教师自身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案例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兆华,赖勤,傅智园.国际贸易案例教学设计与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2):152-154.
[2] 林冰.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0,(07):78-79.
篇8
关键词: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275-02
一、引言
教育部要求高校大力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推进实验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管理、队伍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这不仅使我国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对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农业高等院校中,实验教学内容占有很大的比例,通过实验教学的手段来实现培养高技术实用型人才。另外,实验教学模式是从理论学习到动手操作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深到浅、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然而,由于近年来高校不断进行扩招,实验教学设备和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与时代的发展出现脱节现象,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高等院校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二、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中,仪器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实验工具。高等院校只有具备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完整的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这样也有利于其更好的为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然而,大多数农业高等院校的实验室管理制度还处于未完善阶段,并不能约束不爱惜实验设备的操作者,他们几乎不具备爱护仪器的责任心;还有一些使用者根本没有认真了解仪器设备的详细操作规程和性能,就开始盲目进行实验操作,这样不仅会减短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可能会损坏仪器。
2.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方面的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各大农业高等院校在实验室管理方面都会制定一套完整的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管理的规章制度,例如,(1)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使用规定和管理制度;(2)仪器设备的损坏、丢失赔偿制度;(3)仪器设备的报废条件和报废程序;(4)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等。事实上,在工作中,这些制度并没有很好的落实到位,比如,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有损坏仪器的现象,但是由于缺乏管理人员的监督,很少有人进行赔偿;有些学生或者老师由于时间紧迫,在实验操作时并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仪器出现问题,减少其使用寿命,甚至造成系统瘫痪。
3.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低。由于我国大多数农业高校的实验经费不足、缺乏高技术操作人员,实验室基本上只为必要的实验教学服务,基本上很少对全校师生开放。根据相关调查,大部分农业高等院校的实验设备出现老化和陈旧现象,不能为外来的高技术人才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使学生无法及时获取实验教学方面的最新信息。随着实验仪器设备的不断增多,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仪器的使用效率低,由于实验技术方面的缺陷,使仪器设备无法充分发挥本身的潜力;仪器设备只对本院校或者本实验中心实行开放制度,不对外服务,造成资源浪费。
4.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缺乏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一方面,由于农业高等院校实验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普遍很低,并不能使他们得到满足,有些技术人员通过再学习转为教师,这种现象造成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影响学校进行正常的实验教学,同时使实验教学的质量降低;另一方面,实验室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学校没有进行合理的效益分析和成本预算,这些主要表现在缺乏激励实验技术人员的制度,没有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量化考核,只重视使用,并不注重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造成他们缺乏对工作的上进心。
5.农业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模式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不断的改革,国家越来越素质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是为了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所谓的提高素质教育,是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由于目前大部分的农业高等院校依然采用重视理论教学而忽略实验教学的模式,使学生缺乏一定的操作技能,只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真理名言在农业高校中并未得到实用。
6.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重复购买问题。大多数的农业高等院校都是以系为单位,建立各自的教研室和实验中心,而实验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的,是理论教学的验证。这种管理方式,使实验室分散在各系,很难让学校做到统一管理;然而,大多数高校购买仪器设备主要通过系部向学校申请、由学校出资购买的方式,由于各系实验室只考虑本系的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而进行匆忙购置,这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系别购买相同仪器设备的现象,造成实验室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最终使仪器设备利用率降低,造成高校大量资金浪费。
7.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没有做到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随着农业高等院校办学的规模越来越大,每年都增加大量的学生,实验室仪器设备被使用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有的时候,一台仪器可能会持续工作很长时间,从而造成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减短;再者,农业高等院校对实验室的一些重要仪器缺乏定期的保养和维护,也会缩短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由于一些高等院校实验室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将购买的仪器设备进行妥善放置,造成仪器设备的过早损坏;随着农业高等院校对实验室的投入不断增加,大部分高校实验都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并且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很高的综合性,但是由于一般的维修者对先进仪器的了解不全面,很难查出其中的故障,对正常的实验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提高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的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提高实验室教学人员的整体素质。实验教学队伍是实验教学正常进行的有力保障。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充分发挥仪器设备运作潜力的关键。首先,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思想道德品质,对工作有极度的责任心并且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管工作的难度系数有多大,大家都应该齐心协力的去完成;其次,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必须通过不断地探讨学习、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才能保证实验教学过程顺利地完成。
2.加强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网络现代化管理系统。各大农业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利用高校校园网这一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实验室网络化现代化管理系统,有效提高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教学的工作效率。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室网络系统与老师进行实验交流;实验中心也可以将有用的实验教学资源实行资源共享,使学生需要时自己动手进行查询,这样不仅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加强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农业高等院校将实验室仅仅作为上实验课的教室,大多数学生缺乏对实验课的积极性。由于学校不注重实验室的开放性,学生想去做实验时却常常遇到实验室大门紧闭的情况,又或者是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找不到技术人员进行询问,导致实验无法顺利进行。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学校必须对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的管理,这样才能为学生创建一个自由实验的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实验室加强操作技能锻炼。
4.加强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农业高等院校应该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整合,将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线路,主要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加强他们的技能操作训练,以此来划分模块进行学习。学校应该加强整合教学资源,使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充分调动起来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到真正的整合统一。进一步落实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定期实行绩效考核,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实验室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5.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应该重视仪器设备维修团队的建设。完好的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因此,在农业高等院校中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维修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富有责任心强和具有专业知识水平,这样才能确保实验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学校应该定期组织维修队伍和购买仪器的厂家以及其他高校的维修人员进行学习交流,不断更新维修方面的知识;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组织学校维修队伍参加技术革新培训班,使他们及时掌握最新的维修技术,提高他们的维修效率,保证实验仪器设备能够长期保持完好的工作状态。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提供社会技术服务的重要场所,在学校中的地位不可小觑。随着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创新,在未来的道路中,可能还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实验管理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去研究和实践,将实验室的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发挥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努力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适合农业高等院校发展的实验室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实验室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出高技术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秦玉明.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04):96-97.
篇9
关键词:农业院校;学科方向;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摇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54-0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建设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并且提升到高校各项建设工作的核心地位。地方农业高校受地域和资源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为了不断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地方高校特别是高等农业院校亟需加强学科建设工作。
一、学科建设意义
学科建设是高校各项建设工作的核心,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科建设水平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发展特色和办学优势。明确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对于提高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学科建设是提升学校科研水平的关键因素。学科建设水平与科学研究水平相辅相成。没有一个好的学科作为支撑,就难以争取到重大的科研项目与大量的科研经费;没有重大的科研项目和足够的科研经费,学科建设就很难有突破、有进展。可以说,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动力。
2.学科建设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坚实保障。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尽管各个高校都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障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人们的期待尚有一段距离。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还需要从加强学科建设入手,将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的优质资源,提高教师的整体学术研究能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3.学科建设是吸引人才、凝聚人心的主要平台。促进高等学校快速发展的核心因素是人的因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可以为建设一流的学科提供重要保证,一流的学科又可以吸引高层次的人才,互相激发出更多的创造激情。同时,一个优势学科可以让团队成员产生荣誉感,带来归属感,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优势和特色学科打造不突出。一些学科在建设中研究方向不明确,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与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相差较大,在建设中很难保持原有的发展优势。一些农学门类的硕士授权学科数的增长后劲不足,没有很好地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保持竞争优势,缺乏时代性、前沿性,农业院校的优势和特色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学科梯队建设与高水平大学建设有差距。部分地方农业院校的学科队伍规模总量还不够大。学术带头人的社会影响力不够强,多数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在地方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学术水平,但在国家层面上,尚无较大影响和较高知名度。有些学科队伍年龄、职称和学缘结构不够合理,梯队建设后续力量薄弱,发展后劲不足。一些学科缺少中青年骨干教师,特别是缺少学科带头人的后备力量,学科成员协作意识薄弱,很难形成合力。
3.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研工作的分布不均衡,有些国家级科研项目集中在少数学科、少数人手中,青年教师队伍整体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科研内容深度不够,尤其对基础性研究的深度不够,对应用性研究的广度不够;成果论文水平不高,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学术专著和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较少;学术交流与宣传不足,很多学科成员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机会少。
4.学科平台的支撑作用发挥不够显著。作为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学科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地方农业高等学校的国家级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基地数量不能较好地满足学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需求,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5.实验仪器使用率和硬件设施建设急需加强。有些学科实验仪器设备不齐全,有些学科仪器设备老化陈旧,高精尖端仪器设备偏少,利用率低;缺乏多功能教学实习基地和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科研基地,教学、科研用房使用不够合理,学科实验室面积不足,缺少研究生实践、学习、交流场所;博士后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实验条件以及图书资料欠缺,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少、不配套、共享不足。
三、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建设路径
1.科学定位与规划,服务“三农”。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农业院校纷纷确立向综合性农业大学转型的发展目标。但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和定位不可能完全效仿部属重点农业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学科建设模式。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必须要确立面向“三农”、立足地方的目标,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适时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体系、凝练学科方向,以农科类优势学科赢得社会声誉,提高学科整体水平。
2.抓好梯队建设,增强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培养、吸引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能够带领本学科在其研究领域保持或赶超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人才。优化学术梯队人员的结构,使学术梯队在年龄、学历、学缘等诸要素达到最佳组合。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中青年后备学术带头人,加大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为学科的持续发展储备人才资源,培养和打造出一批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学科队伍,让他们尽快树立学术权威,脱颖而出,担当重任,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成长为学校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3.加强基本建设,夯实学科发展物质基础。明确基本建设投入原则,保基本需求、保重点、保急需,坚决杜绝重复购置和设备利用率低的现象。对于仪器设备的购置应重点向急需的、特殊的、必须更新换代的仪器倾斜,科学合理利用有限资金。对较大型公共测试平台和中心,实行资源共享。在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加大向重点学科倾斜,对弱势学科要科学论证,适当扶持。
4.增强学科创新能力,提高学科竞争力。以国家级重大项目立项为目标,鼓励开展纵深性研究。增强学科成员在科学研究上的团队精神,使科研项目主持人在分布和数量上更趋合理,改变目前大部分科研课题和经费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现状。让更多的年轻教师进入到国家级大项目研究团队中,以全面提升学科队伍整体实力和水平。抓好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充分发挥学院、学科对科研项目和人员的管理、监督、考核作用。在课题的类别和来源上,注意地方性课题和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的兼顾,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并举。
5.强化学术交流,增强学科影响力。加强校内和校外、学科内与学科间学术交流,形成学习交流制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学。利用国家政策和各项有利条件,积极为青年教师、专家教授出国深造、进修提供条件,对有条件接收外国专家的学科领域给与必要的资助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尹敏,陈孝杨.主体选择型的学科建设内涵与运作模[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王磊.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构筑核心竞争力[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叶怀凡.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现状与途径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高等农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5-0073-002
在整个社会都在关注“三农”的大环境下,农业和教育在我国的基础地位决定了高等农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丝毫不能动摇,必须优先发展。经过高等农业院校与地方政府和一些农村等多方面努力,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正逐步走上正轨,并取得一定的成绩。高等农业院校既是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培养和输送高级农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和迎接全球农业科技革命挑战的主力军,还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教育体系、提高各级各类农业教育水平的龙头,所以,国家要进一步加大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力度和发展力度,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在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使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持续快速发展。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高等农业院校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新农村建设需要国家在战略层次上有系统的发展措施,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作用。从国外发展经验看,一个国家进入现代化行列并成功崛起,总是伴随着整个社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总是伴随着高等农业院校科研实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现代化本身的内涵实际上天然的包含着农业现代化,以及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发展。特别是当前国际粮食生产地区分布不均衡、产量增幅摇摆不定,以及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农业生产方式尚不先进、耕地占用不容乐观、大规模粮食进口不现实的情况下,高等农业院校的地位不能削弱,作用决不能忽视,高等农业院校不仅要发展,而且要大发展。
1.高等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其他高等院校所没有的独特优势
高等农业院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大量科技创新的实验条件和基地,具有大批高水平的创新队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为高等农业院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在“三农”领域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这就需要更多“知农、懂农、爱农”、熟悉现代经济规律、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人才,同时,不断增长的经济全球一体化,竞争与机会并存的国内与国际市场都使生产者和管理者在产品、市场、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归结到人才强农问题上。这就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培养更多的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更强的人才;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加速,要求高等农业院校与“三农”领域进行更多与持续的合作,加速高等农业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加速“三农”领域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增强服务社会的职能,提升社会影响力;传统产业的改造必然要通过现代高新技术来实现。
2.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优势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运用现代的科技来改造传统产业,运用先进的管理来优化资源配置,运用先进的理念来建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这方面,高等农业院校由于多年积累以及专业的优势,具有明显的现代科技和管理技术优势。应该指出的是,现代农业的概念已经不是传统的“种植业”、“畜牧业”,而是几乎涉及现代经济每个角落的全新概念和产业,相应地,现代高等农业院校的专业优势也已不同程度地覆盖了农、林、水、经、管、文、法、理等多个领域,可以更好为“三农”提供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3.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获得更大的财政支持
国家“十一五”规划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出,国家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向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财政用于“三农”投入的增量高于上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农村,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要放在农业和农村。国家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入,高等农业院校将会从中获得相应的直接和间接的财政支持。同时,国家将增加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的费用和项目,增大国家财政对高等农业院校科研的投入。另外,国家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可以增加对农业院校人才的需求,改善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减少就业压力。
二、高等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
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必须要有自己的发展定位、自己的目标追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不仅要“顶天”---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也要“立地”---真正面向“三农”一线,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实用人才和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通过多种途径切实帮助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类问题。高等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实现“顶天立地”的目标,必须在办学实践中树立五个中心的发展定位。
1.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培育中心
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始终是大学的核心使命之一。高等农业院校必须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规模和能力的新要求,正视农科类本科人才培养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不相互适应的矛盾,分析新农村建设和其他诸多社会、教育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新农村建设对人才需求的新形势,结合高等农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教育人才。随着高等农业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农业院校在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育中心, 高等农业院校要进一步完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必须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领域不断调整改革,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调整专业结构,积极开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相关专业,提高专业设置与新农村建设需求之间的契合度,以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提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
2.高新农业科技成果研发中心
现代农业科技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广泛应用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主要标志。作为新农村建设中高新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中心,高等农业院校必须针对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立足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需求,以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为先导,突出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以常规应用技术研究为核心,强化优质品种选育、先进种养殖技术集成等领域的研究。同时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后贮运加工技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的研究。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实现从模仿跟踪向自主创新的跨越,真正实现以农业科技引导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
3.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心
农业技术进步是一个经过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扩散等环节,把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实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整个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过程。对高等农业院校而言,完成高新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将现代科技成果根植于农业农村一线。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动实践中,应通过科技副乡(县)长、农业科技特派员、建立农业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推广大量的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推动这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民的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了有效的提供技术保障。
4.新型农民培训中心
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以高等农业院校为核心的“三农”教育体系的作用,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向农村延伸,以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导向,针对不同层次农民的不同需求,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分层培训目标。要依托高等农业院校培养高层次专业农民,为农业和农村培养培训一大批掌握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懂专业、懂管理、懂经营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教育培训发挥这些核心农民的牵引、示范和辐射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力量。高等农业院校作为新型农民培训中心的核心地位将随着培训对象素质、培训内容、培训目标的调整而逐渐显现。
5.农业农村发展决策咨询中心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高等农业院校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各类重大问题的决策之中,成为各级政府制定发展规划、统筹发展战略的重要咨询顾问。高等农业院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和科技资源优势在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紧密融合之后,一大批专家学者通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调研等工作,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和建议,逐渐成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囊。高等院校由于其相对独立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其有机会、有能力影响政府决策、充当政府顾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农村发展决策咨询中心在决定参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瞿振元.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高耀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