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范文
时间:2023-04-02 11:0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民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起步阶段以及目前的蓬勃发展阶段。从90年代中后期发展至今,较规范的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快,带动农户能力增强,合作重点转向购销、加工领域,并出现了围绕绿色农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农民经纪人协会发展较快,龙头企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增加,逐步趋向体系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一般围绕支柱产业或几个专业合作组织,并由原来的数量增长转向规模扩大。这一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稳步发展,其作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步显现出了五方面的优势:一是有利于双层经营的新路子;二是有利于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三是有利于结构调整;四是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五是有利于转变基础领导方式。
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
随着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法》颁布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也逐步凸现:
1.1 规模集成功能:合作社能够达到小品种、大批量的效果,这是合作社最主要的功能。
1.2 技术传递功能:合作社有能力聘请专家作技术、市场、政策顾问,把最先进的利学技术、管理方法吸引到合作组织中来,把新的实用技术源源不断地吸纳起来并传播出去,成员能够从合作社得到最好的技术、最新的品种。
1.3 智慧共事功能:合作社成员大多是经营能手,他们的点子多、能力强,往往能够把这些点子变成各个社员的共同行为,这就把社员的群体经营管理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上来。
1.4 信息集合功能:专业合作社利用自身优势收集到的信息,尤其是一些专业合作社设立专业网站和网页。用信息技术处理、交流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的综合利用能力和效率。
1.5 作业同步功能:在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的地方,各个农户出于提高自身收入的需要,接受了合作社的组织协调,如为了使各户的产品能联合批量销售打进超市或国际市场,合作社对各产生产的品种、耕作技术、采用的农药、收获产品的时间及产品规格等提出统一要求,这样就在发挥家庭积极性的同时,实现了产中协调,为产后合作打好了基础。
1.6 能力互补功能:合作社在开展服务中可以发挥成员各自的专长,实现成员之间的能力互补,收到分工协作的效果。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并逐步规范,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规模较小,发展不平衡:据了解,大部分合作社社员股金在5~10万元之间,经济实力不强,有的甚至是名义社员,家庭合作社,真正上规模、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合作社不多,而且发展数量也很不平衡。
2.2 资金瓶颈比较普遍:很多合作社自身资金积累能力非常有限,实力较弱,又缺少有效抵押物,较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有的合作社汁员只有以个人名义获得小额担保贷款,同时,很多伏惠政策难以全面落实。
2.3 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参与者基本是农民,管理者也主要由合作社内部人员担任,经营管理能力难以跟上新时期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也使得合作社迫切需要专业人员加入进来。但是合作社的自身条件难以吸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也是制约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4 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很多中小规模的合作社由于产品单一、档次低、产业化程度不高,直接导致经济效益偏低,虽然具有一定规模的合作社的产品在一省、一市占有―席之地,但由于经济实力较弱、深加工滞后,也导致了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产品的价格不稳定,市场经营风险仍然很大,合作社的自身效益不够显著。
2.5 内部运作不很规范:一些小规模合作社, 章程内容与执行都不规范,只写不做,流于形式;组织结构不健全,理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缺乏民主管理和正常监督;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则务管理制度、资金积累制度。
2.6 指导服务仍需加强:个别地方和部门领导对合作礼的 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不熟悉、不了解,缺乏支持、扶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的措施
3.1 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合作礼应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千万不要下指标、定任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只是农民组织化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唯一的模式。具体采取哪种组织形式,应该由农民门己来决定,不能搞强迫命令。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工作,推动规范化,绝不是要消灭多样化,而是要促进多样化的健康发展。
3.2 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要因势利导、逐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对这项下作的推动,要体现在教育培训、试点示范、交流辅导上。实行合作社辅导员制度,加强合作社基本知识的传播。采取先发展后规范、先单一后统一、先见效后见利的办法,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3.3 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支农专项投资和农村信贷资金都要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倾斜,在投资方面给予倾斜;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弱者的联合,扶持资金应该折股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力较弱,没有自己的积累和资产,形成共同的资产很重要。要在合作社对成员服务的关键环节上给予支持,并将形成的资产折股到户,以便于促进共同利益机制的形成。
篇2
一、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有助于改善政府对农业的管理,有效地拓宽了服务领域,强化了社会化服务功能。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合作组织的兴起和发展,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再造和创新,它不仅架起了联结农民与市场的桥梁,也架起了联结政府与农民的桥梁。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合作经济组织这一介体来指导或引导农民,把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措施落在实处,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另一方面,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可以把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及时反映给政府,并及时得到由政府的真实可靠的农业产销、科技和政策等信息,从而大大提高政府对农业与农村经济调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合作组织以自身特有的合作性、专业性,联结着市场、农户两头,并通过与各方的合作,形成了合作各方的优势互补、功能较全的服务机制,把服务渗透到了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
二、发展合作组织可以有效地架起企业、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农业的纵向一体化,合作组织根植于广大农民之中,既能保持农户家庭的独立经营,又可以按照合作制的规则,克服单家独户在经营中的局限性,维护农民的利益,使入社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在市场、企业和农民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合作组织上连市场、下连农户,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引导农户走向市场,加强了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加固和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发展合作组织有助于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加强了行业自律,维护了行业利益,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合作制的运作,可以使农民在农技推广、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对外联系以及民主决策等方面得到锻炼,这既有利于农民科技意识、营销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育,又可以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与参与意识,提高农民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进而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学习市场经济、学习科学技术、学管理、提高自身素质的好学校。
充分发挥了合作优势,增加了农民收入。合作组织对内以服务为宗旨,对外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一般按不低于市场价收购社员的农产品,将加工或销售增值部分利益反还给农民,增加了农民收入,并利用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带动尚未脱贫致富的非成员农民,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三、合作组织存在的困难与主要问题
合作组织运作状况分析,合作组织之所以没有在更大范围形成全面发展之势,是因为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自身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1、从自身因素来说是综合实力不强。主要表现为:
①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合作组织从组建上看,缺乏基本的加入和退出手续,有的仅靠一本花名册作为社员的入社凭证和会员身份证明,在合作组织管理上,虽然都拟定了章程,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但大部分形同虚设,日常运作包括重大事项往往由个别人说了算。财务管理上,没有独立的财务体系。
②利益联结不紧密。从合作组织运作情况看,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方式仍停留在买断式或订单式,二次分配机制普遍没有建立,一般会员也只交纳少量的会费,没有投资入股,所以也享受不到股金的分红,相当一部分农户,风险意识不强,只能“利益同享”,难以“风险共担”。
③缺少高素质的带头人。由于缺乏有组织能力、懂经营的带头人,所以表现为成立的合作组织很有特色,但挑选一个理想的带头人却显得比较难,已成立的理事会也只能“摸着石子过河”。
2、从外部因素讲,主要表现为:
①对合作组织这一形式认识上的模糊。表现为对合作组织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理念仍停留在旧体制下的合作组织观念之中,因而造成合作意识不强。
篇3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21-1
基金项目:本文为衡水市社科联课题《衡水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的研究》的部分内容;课题编号:20120115B。
近年来,阜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运行态势稳健、良好,在带动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阜城县已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06个,涉及瓜菜种植、养殖业、林果和粮食生产等行业领域,瓜菜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约占半数。其中,省级先进合作社4个,市级先进合作社10个,全县入社社员有6800多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达3200多户,每年为入社农民增加收入3500多万元。
在对阜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具有诸如开拓市场、增收节支、规避风险、示范推广等经济功能,还可以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功能,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甚至难以替代的作用,而这一点往往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和关注。
从调研的情况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功能
1.1 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的专业技术素质
合作社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农家课堂”、专家讲座、技术培训、发放资料、现场示范等方式对入社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也培养了科技致富的农民带头人,收到了良好效果。如红樱桃蔬菜生产合作社定期举办“双普”教育(即普及法律知识、普及科技知识)培训班;聘请农技推广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编印“双普”教育书刊和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等技术资料,免费发放,无偿服务群众。据统计,该合作社累计举办培训班230次,培训菜农8000余人次,印发科普手册等5000余份。长青藤西瓜生产合作社聘请中国农大、河北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的专家举办西瓜生产专业讲座,并由衡水职业技术学院赠送科技图书近千册。
1.2 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
合作社在运作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规范运营,示范带动了广大农民合法经营,另一方面,通过各种维权服务案例,提高了农民法律维权意识。原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在自身权益受到不法伤害的情况下,不敢也不愿通过法律途径去维护自己的权益,而现在,有了合作社的撑腰,农民权益受到损害后,通过合作社,敢于理直气壮地追讨自己的权益了。
1.3 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的诚信意识
过去,单个的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就像一盘散沙,不仅市场竞争力差,而且经营中常常会有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恶意竞争等信誉缺失的现象,造成市场秩序失范,影响了该县农产品的声誉。合作社成立后,实行了“社员—合作社—客商”三者之间的“票据”制度,同时结合乡派出所开展了警社共建活动,出台了《阜城县农产品交易市场暂行管理办法》,由此不仅杜绝了假货假钞在市场上的流通,而且也控制了偷偷摸摸,打架斗殴等事件的发生,使合作社创建的农产品交易市场能够井然有序,诚信运作。在这个过程中也教育了农民,提高了其诚信意识,有利于重建农村社会诚信和道德体系。
2 社员维权服务功能
在市场竞争中,农民无论是面对政府还是面对各种公司机构时,他们都是竞争力较弱的“散户”。同时,由于地位悬殊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单个的农民在市场中肯定处于弱者地位。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目前情况下,仅靠政策的倾斜和社会的同情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组织,攥成一把拳头,把农民打造成真正的“强者”,才能真正维护农民权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组织的形式,为社员提供维权服务,胜算加大。合作社与该县消费者协会订立维权打假协议,凡社员由于在市场上购买假冒伪劣的农资产品,造成经济损失的,合作社便与县消协联手为其开展维权活动,切实维护了农民利益,化解了社会矛盾。如2010年,长青藤合作社部分社员发现购买的某批次钾肥有效含量不足,怀疑为假冒伪劣产品。合作社将钾肥样品送交专业机构进行化验分析,袋标钾含量为45%,而实际化验结果为29%,属不合格假化肥。他们据理力争,通过法律途径帮助农民进行维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二十余万元。
3 构建和谐关系功能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经济合作为纽带,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相互接触和交流的机会,搭建了更好的交流平台。入社成员能够经常聚一聚,谈一谈,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合作社未来发展大计,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各种潜在的隐形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在交流的过程中得以及时发现,及时调解和处理,避免矛盾积累和激化,成员之间相处得更加和谐了。这一点对于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4 结语
篇4
据有关报道,我国目前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2.17万家,实有入社农户4100万户还多。还有更多的有理想、有能力、有头脑、会经营的农民也在积极的参加培训学习,学会兴办和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践证明,这些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紧密连接农户和市场,有效缓解了种难、卖难、技术获取难等问题,切实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和组织化程度,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为现代农业的发展锦上添花。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不仅改变了一家一户生产规模小、经营粗放、经济效益低的状况,而且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使农民有更多机会就业,展现了建立一个组织,兴一方产业、带动一方农民、富了一方经济的景象。
经常有农民问到,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社有什么好处,笔者可以用二十个字概括其好处,即“规模经营、统购统销、标准安全、政策扶持、增效增收”。
规模经营
农业科技投入,机械化程度的提升、物质装备的改善、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兴建,都在不断夯实着农业发展的基础,促进农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土地连片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使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作业和集约化经营。
统购统销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犁田、插播、杀虫、收割、脱粒、烘干等环节都提供一条龙服务,合作社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谈判力量和话语权,另一方面可以统一种养植规格和质量,有利于开拓市场、促进销售。
标准安全
一家一户的农产品,规模小,认证困难。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得信息和技术服务,提高市场反应能力,以及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品质,规模化生产农业产品。通过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注册了商标品牌,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显著地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政策扶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从2004年至2013年连续十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都有政策扶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质标与认证、生产基建、市场营销、技术推广等服务。建立有利于发展的登记等制度、兴办加工流通实体,可适当减免有关税费、合作社可以申请承担国家有关涉农项目、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扶持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补贴适当向合作社倾斜等等。中央财政支持资金逐步增加,各级财政扶持资金逐年增加,财政部已将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培训列入经常性预算科目中。2009年开始,农业部在组织实施的“阳光工程”培训项目中,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单独列出。
增效增收
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快速提高,凡已成立合作社的均知道引进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专家专利,夯实基础设施,在有限的土地上夺取更高的产量,通过产、供、销、加一条龙服务最大程度增效,社员增收。
篇5
从办厂到种粮再到养猪
今年56岁的李安伦,黑黑瘦瘦,个子不高。“回郭镇乡镇企业起步较早,当时国家大力支持,我就紧跟潮流开了个工厂,赚了‘第一桶金’。”李安伦说。
前些年,看到许多农民都去乡镇企业务工,大片农田撂荒,农民出身的李安伦很是心痛。于是,他又开始包地种粮,成了种粮大户。
2007年4月,李安伦联合几个养殖户成立了春兴生猪农民专业合作社,他被推选为理事长。此时的他,工厂不开了,一门心思种地和养猪。
经过6年的发展,合作社已拥有社员108户,年出栏生猪4万余头,年产值6400万元。
最大难题就是缺资金
去年春节,李安伦在回郭镇又开了第一家“回兴”牌生猪鲜肉专卖店。“这次没看准,开得有点早了。”李安伦有些后悔。春节后,生猪收购价格持续走低,春节时每斤7.8元,近期已跌到每斤6.6元左右,直逼每斤6.5元的生产成本价。
因为有合作社,养猪户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较高。李安伦说,合作社的饲料都是以赊账的形式提供给社员们,等社员卖猪时,再还饲料钱。
赊饲料,社员可减少投入,但对合作社来说,必须有大量资金来支持。李安伦说,现在他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问题。“国家虽然对合作社有许多扶持政策,但现在养猪成本不断攀升,尤其是饲料,受粮食价格影响较大。”他算了一笔账,150万元的资金大约可以扶持100多户社员,他现在的流动资金勉强能顾住现有社员发展,再多就承担不起了。
土地证、猪舍做抵押都不好使
到银行申请贷款,“什么土地证、猪舍做抵押都不好使,只有楼房做抵押才给你贷款。”
篇6
武夷山市桔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9月,成员157人,种植面积3097亩,分布在洋庄乡和新丰街道的4个行政村。由于是优良品种,武夷山市供销社积极引导,先是注册“天妃”商标,后又荣获省名牌农产品,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2011年该合作社还荣获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012年又获评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产销北京、上海、福州等大中城市。
好产品还要卖出好价格、好销路,否则增产不增收,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武夷山市供销社深入每一个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联系在一起,与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超市对接,把好产品放到超市销售,发展订单农业和农产品超市直销,不仅打开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抱团闯市场”的“华丽嬗变”。还实现了农产品优质优价,增加了农民收入。据悉,像桔柚专业合作社一样,实现农超对接的专业合作社还有五夫白莲专业合作社、岚谷锦绣园专业合作社、吴屯鲤鱼干专业合作社、山里芭蕉芋专业合作社等。
吴屯乡高山村倪坜村农民左承富利用山垄田养殖稻花鱼,年产鲤鱼干200公斤,自从注册商标后,吴屯鲤鱼干由原来每公斤100元翻了快两番。“夷岚”牌西瓜,每公斤比一般西瓜售价高出0.6元,由于量大,瓜农收入也十分可观,洋庄西芋每公斤比一般芋子每公斤多出一块多,芋农增收相当明显。
篇7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致富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使农民发展致富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两层定义,从概念上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是,在农村家庭经营承包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动性经营组织;从服务对象上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的组织。近些年来,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与日俱增,规模也逐渐的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运作的过程当中,怎样能给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这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的服务群体是它的社员,即农民。我国农民占我国总人口的比重大约是60%,他们是最务实的人,他们最关心的也是在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当中,能给他们带来多大好处,能让他们切切实实的获得什么利益。下面就怎样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给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做出几点建议。
一、切实的遵循以社员为主体原则
社员希望建立自己参与的决策机制和选举机制。社员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机制以及制度方面比较关心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机构为如何、这样的组织的领导者又是怎样产生、他们如果参与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能否具有发言权、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公开透明等问题。这就是农民担心的。他们把钱投入到合作社当中,会不会亏本,能不能赚钱;能不能像最初了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那样,能够自己说了算,能够真正的行使作为社员的权力。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希望现在所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切实的遵循以社员为主体的原则,定期的召开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大会;对理事长的产生,遵循大多数社员的意见,由海选产生或者由当地有威望的农民来担任。这样,社员们才能够充分的信任农民专业合作社,才能提高农民参与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进而所有社员同心所向,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致富。
二、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
农民专业合作社间的信息交流对于所有社员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就近些年一些地区农产品严重滞销,造成农民一年来没有任何收益可言甚至血本无归,这与各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间的信息交流不畅、不及时,资源共享不到位息息相关,农民的收益也因农民专业合作社而受到巨大影响。针对以上情况,可以建议在全国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建立某部门,该部门专门对全国各地的农民进行样本调研,了解这些社员对下一年培育、生产农产品种类的意愿。这样点连成线,线汇成面,面形成立体空间,合作社之间就可以加强联系,共享信息资源,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避免农民们在同一耕作季节耕种同样的农作物,进而导致某些地区的该农产品大量滞销。倘若合作社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做到位,那么,对于合作社的社员而言就多了一层利益的保障,社员们不会使自己耕种的农作物囤积,导致赚不到钱。
三、强化社员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分工与合作理念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经营主体的分工与合作是必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它是一种互助型经济组织。合作社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成员提供服务,在提供服务的过程当中,合作社对外开放,也要盈利。合作社的盈利是属于社员全体的,这些盈利要通过农产品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育种、生产、加工、销售、运输、贮藏等等各个环节,所以在合作社日常运营中,特别需要社员之间的分工和合作。
在分工时,要落实到人头,假设有三个人分别是甲、乙、丙,他们均是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理事长委任他们三人做A、B、C三件事,这时,在分工时,就应注意由谁负责哪件事,以至于在工作出现问题时,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问题责任人。在分工过程中,还应该向社员普及有关分工思想的知识,让他们了解虽然是分工,但是大家负责的每一件事,事情结果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到大家最后的利益。进而能够让所有社员,可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合作的理念如同分工,大家共同经营,逐渐发展致富。
四、明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制度以及利润分配
农民是最务实的人,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一本清晰明了的账。也就是说,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所赚到的属于自己的利润不流失,能够通过合作社赚到的利润达到最大化。如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制度还不健全,也并不明晰。社员们能从中得到的有效信息并不完整,所以希望可以进一步的明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制度以及利润分配,能够从根本上使农民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致富。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提出的几点:切实的遵循以社员为主体原则;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强化社员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分工与合作理念;明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制度以及利润分配,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都可以给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业经济的推动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与运营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利用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载体的优势,把它作为一项重要而简单的途径使农民发展致富。
参考文献:
[1] 潘劲.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趋势[J].理论研究,1996(4):2427.
[2] 孙浩杰,王征兵,汪蕴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生成的博弈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638.
[3] 王征兵,许婕,孙浩杰.国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及其借鉴―以美国、西班牙和日本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6165.
[4] 徐旭初,吴彬.治理机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基于浙江省5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5):4355.
[5] 苑鹏.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1(6):6373.
[6] 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M].哈佛大学出版社,1933:354358.
[7] 张晓山,苑鹏.合作社基本原则及有关问题的比较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1(6):8996.
[8] 张晓山.创新农民经济组织,发展现代农业[J].新视野,2007(6):1517.
[9] 张晓山.促进以农产品生产专业户为主体的合作社的发展―以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423.
[10] 张晓山.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农村的实践[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9(6):8996.
[11] 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J].管理世界,2009(5):8996.
篇8
1 科学确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方向
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家庭经营是农村最适宜的生产经营方式。但家庭经营方式需要产前、产中、产后多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能够使其产生团结起来成员的巨大力量,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地位和优势,是分散的千家万户统―起来面对大市场的最好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只有坚持“生产在家、服务在社”的基本发展要求,才能引导农民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开展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才能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
2 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拉动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尚需要拉动力。目前看,这个拉动力主要来源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民的素质现状,决定了农村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经历了由统购统销到全面面向市场,由总量不足到供需基本平衡,由追求数量增加到主动进行结构调整的深刻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农业市场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同步发展、同步提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各地探索了不同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其中“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能从体制上保障农民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创建多赢运作机制,效果最为明显,日益得到各方面的认可。把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合作社,把产、供、销、加工的问题在合作社中加以解决,在合作社框架下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农民不再单纯生产初级产品,而是有组织地分享加工、运销中的利润。这种经营模式,不但提升了农业的产业地位,而且改变了农民弱势群体现状,较好地调动了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保障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反过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又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科学的发展模式。
3 认真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较为普遍。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参加了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有的农户同时参加几个专业合作社。如丹麦有98%的农民是合作社成员,平均每个农户参加了3.6个合作社;法国、荷兰90%以上农民加入了合作社;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参加合作社的农民也占80%以上;美国农产品主要靠大的农场主经营,其中6个农场主中就有5个参加了合作社。从国内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基本纳入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有关专家预测,到2025年,我国将有80%以上农户参加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来。我省已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有关事项纳入政府效绩考核。白城市政府也十分重视合作发展,以政府办公室文件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白政办发[2009]18号),规划到2012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100个,实现乡村全覆盖。其中,省级示范社达到60个,市、县两级示范社达到14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的农户达到全市农户总数的30%以上;2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10%以上合作社成员生产的产品,通过合作社“农超对接”或通过连锁店销售。
篇9
(一)覆盖面逐渐增大,数量急剧增加。通过调查表明,从2009年-2013年,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数量越来越多,覆盖的区域液相应的越来越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越来越多。如表1所示,在2009年,湖南省的专业合作社的数量为7000多个,到2013年湖南省的专业合作社数量多达20000多个。截止到2013年,湖南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180多万的成员,占到农户总成员的13.2%。
(二)出资规模总体偏小,制约着作用发挥。湖南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总体比较偏小,这是因为湖南省的农民经济收入不乐观,以及我国关于农民合作社借贷的法律很少,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扩展,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化,导致市场竞争力降低,不利于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由表2可知,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规模在50万元以下的有6000多个,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29.53%,而出资规模在1000万以上的,仅仅占了总数的1.91%。
(三)分布的地域差距大,地区分布不平衡。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布随着地域的变化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说明不同的地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差距。由图1可知,在2013年,长沙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个数最多,占全省总数的23.08%。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慢的城市永州市,占全省的3.67%。从长沙市的23.08%到永州市的3.67%,由数据分析可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湖南省的分布差异很大。
(四)产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由图2可知,截止2013年,湖南省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的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居多。其中,经营种植业的专业合作社有7000多家,占总数的35.34%;经营养殖业的专业合作社有4000多家,占总数的20.13%。据报道,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到的产业领域很广泛,但主要经营的项目是围绕地方的主要产业。到目前为止,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的领域有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手工纺织业和林牧业等。
二、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被农民大户、农村干部所主导,普通社员的边缘化现象严重。通过调查发现,各个地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都是由大农户承包,而由小农户成立的少之甚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农户而非平穷的小农户。从对湖南省的调研结果中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者和负责人大部分是部门人员任职。由于,小农户的投入资金少,所占份额低,大农户的投入资金多,多占份额高,在这种特殊的资本构成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最终发展成大农户吃掉小农户的合作社。所以,在利益的分配方面,小农户并不能获得合作社的主要盈利额,而只能获得专业的技术以及信息服务。
(二)内部治理不规范,制度设计不完善。通过调研发现,某些地方官员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作为政绩凸现出来,导致许多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是强制性的,并不是自发的。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注册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入股和正规的管理。从对湖南省的调研结果中可知,截止到2013年,有几千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是在工商局进行了注册,并没有进行运营。根据我农科院研究中心报道发现,我国只注册的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了6%,还有25%的合作社提供了没有实质作用的服务。造成这种空壳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监管政策不够完善,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篇10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市农业已经进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快速发展时期,但随之而来的家庭分散经营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家庭分散经营很难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相适应,也越来越不适应农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机械化和现代化需要,迫切需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民自愿联合组成的互助型经济组织,是连接分散农户与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提高农民市场地位的有效载体,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实现农村发展“第二次飞跃”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一定发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428个,连接农户、企业和市场2100个,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发展起步阶段,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稳定性较差、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与农业发展阶段性变化还不相适应。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站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深化农村改革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科学发展模式,创新土地经营方式和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充分发挥市、县农合联作用,引导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及加工大户、乡村能人等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形成纵向相通、横向相联、产销衔接、贸工农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集群,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财产所有权和生产经营自,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2、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以农民为主体,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规范运行,实现组织成员利益最大化。
3、坚持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的原则。立足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根据农民合作要求和市场需求,结合实际,确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类型和运作模式。
4、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市场规律,积极正确引导和给予政策扶持,做到推动不强迫、扶持不干预、参与不包办。
5、坚持依法保护的原则。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保护力度,坚决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切实保护农民专合作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工作目标
1、2009年,全市要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以上。其中丰南、丰润、滦南、乐亭、唐海、迁安、迁西、遵化、玉田每县(市)区发展10个以上;开平、古冶、滦县每个县(区)发4个以上;路南、路北、芦台、汉沽每个区发展2个以上。
2、到2012年,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0个,全市有90%以上的农户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80%以上的大宗农产品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加工和销售。
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途径和形式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整合资源,突出地方特色,渠道、多区域、多层次联合与合作,依托主导产业、优势产品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以农产品“种、养、加”为主的专业合作社要采取引导农民自办、农村能人领办、与龙头企业合办、基层销社领办等方式,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引导有销售渠道、生产加工能力、有资金实力的专业大户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形式多样,层次丰富、内容广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集群要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范建立,健康发展。
各级政府要积极鼓励支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资金互助作社。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唐办发〔2009〕31号)精神,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坚持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采取土地经营权入股、对外招租等形式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四、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作用
各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农合联)承担着本区域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统领、协调、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职能,在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积极参与制定所辖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承担、指导、协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严格行业自律,帮助维护合法权益,确保健康发展;要配合财政及有关部门,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项目的申报、专项扶持资金的落实,凡涉及对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项目扶持以及考核、奖励、以奖代补资金支持,由同级农合联推荐,共同组织项目和资金的申报实施;要吸纳各类专业合作社加入农合联,壮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队伍;要开展生产、技术、营销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所需活动经费由农合联提出规划,同级政府每年定额给予一定的补贴;负责考核、评定、推介所辖区域内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真正成为政府与农民联系的桥梁纽带。
五、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扶持力度
1、市、县两级财政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的资金,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2、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搞好“农超对接”,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畅通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售。
3、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开展农产品质量和环境认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4、对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项目,经论证筛选后,优先纳入各级政府农业开发、扶贫开发和科技开发项目,予以扶持。
5、人民银行和各级金融机构要根据农业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等级评估,扩大农户小额贷款和农户联合担保贷款。政策性银行要积极支持农民发展资金互助合作社,参与资金入股,确保资金互助合作社资金储备规模,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6、对直接从事种植、养殖的专业合作社可作为农业生产者,对其自产自销的农产品,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及有关政策,免征增值税;对新成立的专业合作社,凡符合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可以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
7、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城镇兴办的各类市场、加工、销售网点,要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在土地审批上予以优先安排。
8、各县(市)区政府要积极探索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成员土地使用确权办法,通过发放土地使用权证,实现土地使用权的资本化,推进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持证人在产权期限内,按规定用途,可依法使用、经营、流转土地,也可以作价、折股作为资本,从事股份经营、合作经营或抵押担保。
9、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注册登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进行登记注册。
10、公安、交通部门要在辖区内尽快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