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课堂范文
时间:2023-04-08 10:3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业课课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专业课老师来说,什么样的专业课课堂是有效的呢?中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强化“职业中学”内涵,树立“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科技创新,人格本位”,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针对这一目标要求,根据我校各专业学科的不同特点,提出关于我校专业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几点看法。
1 以市场为主导确定备课内容
不管是哪一类学校,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师备好课是上课的基本前提,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总有技术与知识不断的更新,而且专业课时以市场为主导的。因此,专业课教师应熟悉市场,有充足的最新资料,完备的市场信息,才能备好专业课。只有认真备好专业内容,才能上好专业课,上出有效的专业课,上出高效的专业课。
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硬件中的CPU时,课本里的内容还在介绍INTEL,AMD双核系列,而市场上已经出现多核系列了,如果专业教师只讲课本上的内容就与市场脱节,所以专业课教师备课时不能只备课本内容,要以课本内容为基准还需利用网络、各种前沿杂志搜集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新资讯,新技术作为备课内容的一部分,那么学生的学习不仅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能力,对市场的感知能力,突显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
明确职业教育备课的特殊性,才能确定教法、学法、利用合理教学资源、科学的设计教案。构建有效专业课课堂教学要从有效备课开始。
2 灵活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有机构成,两者的良性活动是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前提。特别是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是以能力为中心,突出职业岗位的实用性、技术性、创造性,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实行“教学做”循环交替方式,创设教、学、做合一的特殊课堂。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上要从思想、方法、行为上改变满堂灌的教学观念,才能使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
2.1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影响着学生参与的机会与空间,没有参与就谈不上自主、合作与交流,没有参与就不能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就谈不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本着提高学生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能动性的原则,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时,要考虑活动内容要符合学生水平,尽量接近学生的经验,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活动要由浅入深,把活动过程变成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活动组织要有序合理,方式多样,同时要保证学生的参与不是停留在表面。
2.2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求知、充满竞争的学习环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最好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诱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例如:营销专业的一堂促销策略课,老师拿出准备好的一瓶空饮料瓶,用白纸画上新的商标图上颜色,这是新上市的一款饮料。要求同学同桌讨论,设计出促销策略,并上台模拟。有的同学设计出“买一赠一”的形式,有的同学设计出限量购买的形式,有的同学设计出现场抽奖的形式……整个课堂充满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的作用就是在一旁给予指导,并“尽可能保留一些使人兴奋的观念”,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
2.3 唤醒学生的自信心。中职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都是被中考淘汰下来的学生,多数学生对学习目的不明确,有些甚至就压根没想过为什么要学习。他们对自身认识严重不足,自卑心理也较重,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前途,他们的内心感觉到没有希望。自信心是学生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心理品质,有自信的学生才能最大的发挥潜能。因此,在课堂上应多鼓励学生,特别是专业课上,这样学生才能树立专业信心,对学好专业技能才会有坚定信念,找到合适自己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可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3 有效的课堂管理规则设计
中职学校专业课的课堂管理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所谓随机性是在一定预期控制内的随机,不是盲目的随机,因此应规范专业课课堂管理的操作过程,设计必要的管理规则。所设计的管理规则要具有可操作性,在完成某个具体教学任务时,要求学生在多长时间范围内完成哪些操作,达到的标准是什么,完成任务的奖惩是什么,在操作过程中不允许发生的行为是什么等。例如: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实训课中,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要求在四十分钟内完成系统及硬件驱动程序的安装。其标准是:正确分区;操作系统安装到主分区内;正确安装每块硬件的驱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同学,可获得自由上网的时间,不能完成任务的同学需要再次进行安装。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计算机专业教学课堂中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学生用计算机完成练习的时候学生利用计算机玩游戏、上网和做其它与教学无关的事情的矛盾。
4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不容置疑的。马卡连柯认为“学校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应当向学生提出苏维埃社会的那种坚定不移的、无可置疑的要求来,就应当教学生有一定的行为标准,教他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该受奖励,什么要受惩罚。”一个教师在初次接触学生时就应明确规定集体中学生行为的准则,要求每个学生遵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同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时差距很大,究其主要原因是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学习积极性差,自我约束能力差等,妨碍了智力的发展。从长效发展来看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走上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会发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以后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会越来越高。
5 师生同反思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自觉养成经常总结与反思,特别对于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来说技术在变,设备在变,教学反思能让我们主动的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能让我们更加理性地对待我们的教育工作。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归纳,使知识逐步系统和完善,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进行学习方法的理性反思。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总结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收获和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使学生体会的反思的好处,进而有助于学生获得成功。
“细节决定成败”只要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把迷失的东西找回来,把该做的工作做实、做真、做细致就能构建中职专业课有效课堂。我们的中职专业教学就能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 孙华 《浅析提高专业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科技信息
篇2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学校的各学科教学方法、观念、理念都在发生着显著变化。作为素质教育中重要部分的美术课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初中冀教版教材的使用可充分体现这一点。普高的美术欣赏课也在逐渐跟上。唯独高中专业课的课堂教学目前是一页空白。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高中美术专业课教学日益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珍视,教学质量也在逐年提高。但总的来说,高中美术专业教学也面临空前未有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本身的短缺,观念要领的迂腐与落伍……
高中专业美术课与别的课程最大不同之处就是没有固定教材,没有固定的教学目标,完全是老师自己把握。凭借的是教师的业务素质以及对艺术的理解,还有以往的教学经验。三者应该是有机的结合,才能促使学生潜力得到高效的发掘。前两项是自己业务的基础,而教学经验则是自己多年来教学心得的总结。
多少年来,专业教师一直遵循的是“老师讲理论,学生做画,老师改画”这样一条多少年不变的路子。专业好点的教师,还能自己做范画,学生还能学到直观的方法。最劣的是有些教师夸夸其谈却根本不能做示范,没有实践的经验。这肯定是误了学生的前程。
二、教改的措施
我工作至今已整整七年。前三年由于自己刚刚工作,一是不敢妄动,再者是缺乏经验,所以也是平淡带过了一届专业生,并无新的收获。第四年开始,自己就在琢磨如何开展专业课的教学改革?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了下一届专业生的课程。一,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能迅速地解决问题,使学生专业成绩迅速提高。二绘画有没有像数学、物理这些理科那样有效的公式呢?
大家都知道在理科学习中,无论数学还是物理化学都有一定的公式,只有记住了那些公式才有可能把相应的题目做对。那么,美术当中难道就没有公式可言?也就是说发现了毛病应该用哪个公式解决呢?
经过两年的学习、摸索研究我得到一些初步的结果
第一, 通过学生经常、反复观看平时经常出现问题的作业,让学生知道自己画的毛病所在。他们在平时上课中能经常性的检查自己是否存在这些问题并改之。
第二, 针对学生普遍的问题,我根据自己画画的心得,和几年来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针对问题一步到位解决问题的“公式”,并提炼成顺口溜的形式,让学生来解读。学生根据自己的毛病可以顺利的找到顺口溜中所对应的解决办法。
例如,当学生感觉物体的体积弱时,学生清楚的知道加强交界线。它所对应的“公式”是-----“感觉物体体积弱,用色加强交界线”。
例如学生感觉画面的前后空间拉不开,学生可以顺利的找到-------“后暗前亮明度分,后冷前暖关系明”这样一句“公式”,问题也就迎难而解。
利用这些“公式”的前提是学生能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即使是学生自己没有发现自己的问题,老师只要说一句“体积弱”,学生也能明白应该如何去改。经过多次的重复训练,学生会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根据老师的“公式”来审查自己的画。同样能达到学生自我提高的目的。
“公式”法不仅适用于有一定基础的绘画者,对那些刚刚学画的初学者也同样有效。因为初学着更容易出这些错误。而老师根据这些“公式”可以使学生的问题迅速解决。
如初学者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构图没有空间感。老师只要用---“构图主体上沿占,横面定要大于竖”这个“公式”问题立刻得到解决。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三、教改的结果
经过学生们经常性的审美锻炼,或说画中毛病的自我审查,逐渐地学生经常性犯的错误减少了。画画的感觉大大提高了。主要原因是他们自我审查问题,并能迅速解决遇到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会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喜欢美术。而不是逐渐的对美术失去信心。这种自我审查并迅速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提高起到良好效果。
接下来的三年,我又带了一届职中美术生。其中80%的学生根本没有学过美术。(在刚入学时,当时王志宏校长和许主任也都亲自调查过)并且男生极少。到二年级根本就没有了男生。可是将来高考要画男生,这对这个班的学生来说太不利了。我开始用这套方法训练学生。由于学生确实没有基础,教起来老师很费劲儿。但是我并没有灰心,还是按照自己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让学生进步。两年半后学生高考成绩出来,两个艺术班成绩最高的专业分出在了我带的班里。虽然他们成绩在全省不算太好,但两个班相比这个班成绩的提高也应是理想的。因为普高班的学生,一是除了正常的专业课外,每天晚上、每个星期天都加课。而我带的班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经济条件不好。所以星期天没有再上课。二 是我们班没有男生而普高班不存在这种现象。三是普高班的学生是经过全省专业考试的好学生,有个学生中考分数超过了180分(这是我招来的学生)而我带的班都没有参加过中考的测试,或是没有过。水平很低。所以我说我带这个班成绩的提高属于较为理想的。只是基础太弱没有拿到全省更好的成绩。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高中美术专业课,也应该改变多少年不变的老传统;应探索一种适合学生发展、提高、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替代传统。我个人感觉“公式法”在实践中的运用行之有效。但是自己知道它的不完善、不成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自己希望能有条件继续把它做的更加成熟、完善。
最后付上一组专业课(水粉)中按绘画步骤总结出的“公式”,以顺口溜的形式展示如下:
构图主体上沿占
横面定要大于竖
迅速铺出大关系
不可小笔太罗嗦
后暗前亮明度分
后冷前暖关系明
注意整体色调统
局部冷暖要分明
感觉物体体积弱
用色加强交界线
投影不可无色相
篇3
关键词:中职;会计;课堂教学;企业财务会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6-0130-02
科学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改革在深入,企业优胜劣汰的进程也在加快,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很多中职学校都开设了会计专业,由于现代会计对人才的需要已由过去的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这就要求会计学科应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原则。《企业财务会计》是财会专业的主干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核算能力具有关键作用。该课程在内容上体现了模块化和综合化的特点,经济业务相比基础会计更复杂、更灵活,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大。由于学生在兴趣、基础及学习状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也应该多一些思考。
一、课前准备阶段
1.以学生为主体备课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常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备课环节也不例外,备课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重难点的处理则应以最简单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化繁为简。笔者常采用的备课方式是:上新课前先让科代表就所学内容进行“说课”,以便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对重难点的把握,然后备课时有针对性地解决。
2.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选择教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这节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企业财务会计》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如果不能与实际结合,就会很难把握要点。因此,激发学生兴趣变得至关重要,而教具的选择则是一个突破点。其一,“多媒体”就是不错的选择。例如,在讲到固定资产折旧中年数总和法与双倍余额递减法时,运用幻灯片为同一业务采用两种方法的结果制作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效果较好;其二,若条件不允许自制教具也是不错的方法。又如,讲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可用彩色笔在两张大白纸上分别画出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在鲜艳的挂图刺激下学生显得很好奇,争先恐后地提出问题。可见,教具的合理选择对课堂教学帮助不小,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教具。
二、课中实施阶段
1.课题引入是基础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喜欢开门见山,但中职生对这种教学方式传授的知识不太容易理解、更不易吸收。因此,教师在讲授某个知识点前,应结合内容设计引入合适的形式,将学生慢慢带入正题,有利于教学的正常开展。否则教师讲了一大堆,学生只会知道“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例如,在讲现金折扣时,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将商品销售出去后货款没有收回,你们会怎么办?”学生齐声回答:“催账!”笔者追问:“具体方法有哪些呢?”学生又开始抢答“送点礼品”、“打折”、“给点优惠”……这时笔者话锋一转:“今天我们就采用现金折扣这种方式来处理吧!”这样的引入比直接提出“现金折扣”的概念要好得多。
2.过程设计是保证
有人曾说:教学好坏主要看教师讲得怎样。笔者认为,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不是看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多高,而是看学生从教学中学到多少、懂得多少。那么,课堂教学中若有师生互动的环节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讲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时,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2个组,一组扮演仓库保管员负责做好原材料明细账的登记工作,另一组扮演车间领料员,材料则由粉笔、书籍、作业本代替。然后,让领料员到仓库领料,领完就让保管员登记发生额并结出余额,之后让双方互换角色。由于教学中有活动,连学困生也参与其中,学生减少了开小差的机会,学习精力自然集中。
3.教学总结是关键
画龙要点睛,教学要总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知识本身而不会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因而教师必须将总结列入教学过程。具体方法是,要么由教师直接总结要点,要么先让学生归纳再由教师概括,让学生上完课后对内容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三、课后反馈阶段
会计专业的学生要面向的是在变化中生存的企业。如果专业课仅仅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是远远不够的,犹如“闭门造车”,应将课堂教学转移至实训室,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使其效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条件允许的学校还可以改善实际操作环境。例如,中等职业学校之间的联合,特别是在同一地区根据各校具体情况共同建立实训室,提供贴近实际工作的数据、案例,编写校本教材供各校使用;也可建立校企联合的实习链,选择当地的民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这类企业往往会及时运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也是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去向。此时,可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处理的业务或遇到的问题定期印刷成资料,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素质
目前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师队伍主要有三类:一是年龄稍大的专业课教师,理论知识较强但缺乏现代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中学生接收知识很困难;二是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大学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工作后压力很大,很难抽出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往往靠学校提供培训机会,他们培养的学生自然只有理论缺乏实践经验;三是专业不对口的教师,其效果可想而知。虽然大多数学校也意识到会计专业课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教学,应深入实践,给专业教师提供培训机会,但仅以名师讲座为主,真正到企业实践的少之又少。因此,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素质是当务之急。
《企业财务会计》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希望每位会计专业教师都能上好每节课,让培养的学生踏入社会后都能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篇4
【关键词】课堂艺术情感教育探究学习
现在职校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自觉性较差,要想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的习惯是很不容易的。因而,要在每一节课下来,都能让学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新“养份”,使他们真切地感到自己在不断地充实,不断的进步,才能引起他们对每节课的兴趣,的确需要我们费心思考。尤其是农学专业课,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操作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功夫下在备课上,让备课“活”起来
课上一分钟,课下十日功。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所在。农学专业课的备课一方面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确定课时目标、重点和难点、用什么教具,做什么实验,实验是教师演示还是让学生课堂上做,达到什么要求,解决什么问题,实验能否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等等,另一方面,学生的情况怎样,多少学生愿意学,多少学生学的好,差在什么地方,他们的心理特点是什么,有无心理障碍,那些地方容易失误,如此等等。以上这些因素你都要了如指掌,再按课时上课,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检测矫正来逐渐达到教学目标。一定会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良好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
二、 丰富课堂语言艺术
作为一个农学专业课教师,其课堂语言若遇到“说者有心,听者无意”的情形,课堂的教学效果无形中大大削弱了。每天一堂接一堂的课,对于大部分好动的学生来说,仍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只有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零碎却生动幽默的插话。这种“碎语”往往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弥补了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譬如在讲解向光性时,我就找个同学给大家唱一首歌,“葵花朵朵向阳开”然后问大家想知道葵花为啥向阳吗,然后引出课题,这样学生立刻对教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增加信息,提高思维密度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处处“讲深讲透”,学生得不到“生疑―― 解疑――省悟”的一波三折,那么便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要激发思维活动,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思维密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思维要求,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中,让学生先想一想再去做,使学生言语与行动逐步起着自觉调控作用,从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如专业课中有的内容理论性较强,我们农学专业教师可以适当多加入一些案例分析,如在讲顶端优势时,课先让同学看看校园里为啥有的灌木长的一只独秀,有的生机盎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试着解答,而不是由教师直接教给解法,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可以找出多种解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处理问题随机应变的能力。
四、充分重视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见效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如指导学生预习方法:教师可在前一节课布置回家作业时,列出提纲让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大大提高,学生也将受益终身。
如技能操作训练课:既要求学生记住主要的知识与数据,还特别引导学生如何掌握操作的技巧、方法与规律。教师可随时选择有普遍指导作用的示范,有目的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而引导学生,使学生学有榜样。当然,学生在技能练习中,使用知识、技能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及时加以纠正。 此外,在平凡的课堂上,我们农学专业课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自然地、巧妙地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团队合作、吃苦耐劳、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强大的学习动力。
五、情感教育融入教学中
爱因斯坦说得好:"对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教师"。 职校学生被动学习、厌学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眼里的知识是枯燥乏味的、是灰色的;而好多教师认为:只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尽了自己的责任。其实不然,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对学生而言,学校里的学习,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教师的良好情感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映,要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平日的教育教学,要给学生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这样,学生才能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自主性的学习活动。
六、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探究学习首先是自主学习,可是在目前,职校绝大多数不太可能实现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这倒不是教师们觉得自主探究不好,而是感到真正实行起来有种种困难,究竟有哪些困难在阻碍我们?我们职校老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要求学生讨论,可是学生们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老师为了打破尴尬局面,一次次地加以引导,但是仍不见成效,无奈之下,只能自己讲个不停;或者有的同学会借机发挥,讲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引起班级同学的哄堂大笑或矛盾纠纷。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缺乏知识基础,就放弃探究学习本身。其实,从失败和成功中学得一样多。只是在职校学生中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要做更多更充分的准备,特别需要了解:学生需要的是什么?目前学生的基础知识还缺少哪些?学生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掌握? 因此,探究学习的过程仅仅坐在课堂里,是得不到满足的,需要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走进实验室、走进网络世界。
七、多媒体技术在农学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益,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多媒体教学可运用于专业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课,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以其真实性、直观性,给学生第一手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在课件的制作中,适当地运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进行调节,在上课前,不再让学生起立,而是通过媒体播放一首 CD 的音乐,让学生在专心致志地欣赏中比较自如、顺畅地进入学习状态。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多次重现,帮助学生复习掌握;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能把学生的作品或学生操作实况拍成录像,在课堂上播放,师生共同活动,激起课堂,这样,既便于观察真实现象,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八、课内外紧密联系是关键
篇5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种植专业课有很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及实践性,其容量大,内容比较深奥、枯燥、抽象,不易理解和记忆,而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动力不足,没有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效率低下。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增强每堂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创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积极介入教学双边活动。所以在种植专业课教学中选择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来说,要在种植专业课堂教学中提出具有启发性或联系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以引起学生好奇与思考,激发求知欲,将问题化繁为简,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还可以引入生产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任务驱动法,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完成任务,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等。以《农业环境与植物生产》这一节的教学为例,为使学生了解植物生产对改善环境所起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拍摄或从网络上搜集工厂废气、污水排放、生活垃圾的照片及视频等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然后通过小组参与讨论的方法,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并找出初步防治对策,由于得到的结果是通活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出来的,学生就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加强了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遵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辩证统一并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的规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活动,包括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二者缺一不可。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和学生都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教师要着眼于学生,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差异因材施教,切实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在种植专业课教学中,学生的任务是通过教师的讲授、示范、引导和自身的学习、模仿、反思,了解种植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情操,让自己在专业课学习中成长为思想高尚、知识够用、技术精湛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专业课教师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让学生学会学习,即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做人,以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专业课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创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如《农业经营与管理》(经济合同)这一节的教学方法,可先用案例示范教学法使学生了解经济合同的条款和经济合同履行的内容,掌握经济合同的签订程序和经济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再用模拟教学法模拟现场,让学生扮演谈判双方的角色,就合同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双方确认后,完成合同签订;又假设双方发生纠纷时,双方如何自行协商解决或调解仲裁及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纠纷等以一系列模拟活动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重学法、活教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种植专业课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以学为主、教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加有效。
3遵循知识学习与品德形成相统一的教育性性规律
教学具有教育性,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是一条重要的规律。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就是说,在任何教学活动中都包含思想品德教育。种植专业课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还要教会学生做人,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而且应使学生养成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学风等良好品性。专业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场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如在《农业环境与植物生产》这一单元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了解植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找出本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防御对策、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等基本知识,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等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利用和保护农业环境资源的意识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当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挖掘思想道德因素,将其自然渗透在种植专业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接受思想教育,而不能生搬硬套。
4坚持专业课的实践性原则
做到学以致用种植专业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采取以实验实习基地为课堂进行实地示范操作和实物教学的方式,让种植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避免纸上谈兵式的教学,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是空洞抽象的,以充分体现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的种植专业课教学特色。如学习《林果生产技术》(嫁接育苗技术、扦插育苗技术)时,专业课教师可把学生领到果园进行讲解并实际操作。这样面对实物,变抽象为具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使教师易讲,学生易学,其基本嫁接、扦插要领也让学生记得准、记得牢,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对农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
以取得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是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专业课教师要善于将各种教学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发挥最佳效果。面对农作物季节性和地域性的限制,单纯的种植专业课课堂理论教学就存在着不足和缺陷,而实践教学也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实施,往往只能了解表面和部分技术环节,不能形成完整的实践过程。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展现农作生长及生产技术的整个过程,就能很好地解决专业课教学实施环节的不连续性问题,使学生不受环境影响就能学到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对种植专业课的某些难以用语言描述的部分,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就可以使抽象的内容视觉化,让学生能简捷直观的了解,实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第三,可通过现代网络信息化资源资源,补充丰富教学内容,改变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专业课教师要根据种植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将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合理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以取得整体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
6坚持专业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原则
实效性原则就是要讲求实际教学效果,把教学效果的好坏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优劣的试金石。对种植专业课来说,教师要对本节课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处理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把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改变旧的接受型学习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学习。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要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讲授式、探究式、训练与实践式、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等),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反思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优化课堂教学方案,更好地实现种植专业课的教学目标。
7把握课堂教学时空观
确定教学内容“广”“深”“新”对种植专业课堂教学时空观的把握,直接决定教学成效的高低。首先,必须强化课堂教学的时间观念。一方面要把握时间的长度,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要把握教学的速度和节奏,掌握种植专业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合理分配时间,提高教学时间密度,避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其次,必须强化课堂教学的空间观念,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强化种植专业课课堂教学空间观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对象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合理确定一堂课教学内容的广度(教学内容的份量)、深度(知识体系的层次)和新度(教材中新知识有效成份),做到课堂教学内容份量适中,教学实施由浅入深,知识“新”“旧”结合、以“新”为主,实现高效的种植专业课课堂教学。
8确立合理教学目标
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职机械专业实践
微课是知识载体的一种创新,目标是对知识点进行有效阐述,配合教学创建的教学视频资料。对于教学视频,要配合相应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式的特征是短小精悍,可以进行重复学习。为此。微课是翻转教学的优质载体,能够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
一、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作用
1.在传统课课堂教学中,针对性较强,主要是对知识点的详细讲解,而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大量练习,目的是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理解、吸收和消化。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不利,很多学生虽然也进行了大量的课后训练,但是,没有收到预期的学习目的和效果。而翻转式教学方式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突破,对教学结构进行调整。在课前,借助多媒体视频,对教师提前准备的视频资料进行提前学习,对知识点进行自主性学习,在课题之上,教师针对学生在视频中遇到和提出的质疑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探索,进行全面交流。对于这种模式的教学,既能够较为全面地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视频教学在当前教学中比较受欢迎,应用在逐渐增多,针对某个知识点,设定目标,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实现对主体教学的有力补充,以视频为主要方式。在具有视频中,包含了教学的主要项目、对难点的讲解和分析、典型例题的分解等。在微视频的支持下,学生的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他们更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
2.对于中职机械专业课程课而言,其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机械常识的讲解,对长常规的机械结构、零件等进行掌握。鉴于机械专业自身知识的复杂性,同时,由于学生课题注意力集中的分散和不集中,缺乏对机械知识的全面认识,因此,在学习方面比较吃力,教学和学习效率都不高。因此,要引入翻转式教模式,将主要的教学模式定义为视频,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知识的主动学习,在课堂只需要对学生在视频中遇到的难点进行集中讲解和答疑,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巩固,较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与此同时,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更加积极的热情投入学习。
二、翻转式课堂在中职机械专业课堂中的具有应用分析
1.实现对较长内容的有效导入,使学生能够提前进行知识的掌握
在机械专业的基础知识中,平面四杆机构一直是学习的关键点,需要进行动静两方面的年内容的有效结合。在学习之前,要结合以往的静态力学和相关的工程材料学知识,将其充分利用在动态结构知识的学习之中,这是有效进行机械基础知识学习的关键。而在四面四杆机构知识中,重点是进行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有效判别。只有懂得如何判定机构的类型,才能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学习的难点是曲柄成立满足条件的分析,要进行全面的探讨。鉴于翻转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要在上课之前进行相关教学视频的准备,如对平面四杆机构的有效导入,可以准备有关平面四杆机构类型的介绍视频,时间不要太长,但是,内衣要紧贴教学项目和内容,发挥视频教学对针对性教学的辅助作用,对机械知识进行自主性学习。结合教学目标,学生先进行视频学习,对知识进行初步了解,对由质疑的地方进行标注,而后,在课堂上请教老师,进行知识的理解,加强课后联系,完成对知识点的强化。
2.进行问题的集中解决,有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课堂上,学生对自身无法理解的知识向教师反馈,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指出解题的方式和思路,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布置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目,以团队或者小组的方式号召每位同学参与其中。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课堂的作用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突破对知识的传递,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进行学生问题的集中解答,结合演示文档进行针对性讲解,全面消除学生的困扰。在完成难点之后,教师进行具体练习的布置,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身能力,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3.对配套设施进行不断改善,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
鉴于翻转式教学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学校要引起高度重视,不断针对配套设施进行不断改善。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电脑必不可少,教师要尽可能在自习的时间进行视频的观看,进行知识的巩固,因此,学校要将配套设施进行不断健全,达到所需标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校内容,避免因为设施不全而影响学习的效果。
三、如何更好地进行翻转式教学
1.教师要不断进行自身素质的提升
对于翻转式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完成视频的制作、问题的总结、课上的有效组织,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能够进行传统教学之外,还要懂得数字信息技术,能够充分应用网络平台进行可视化教学。同时,教师要具有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能力,能够全面应用教学要素进行情景性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引导作用。
2.保证较高水平的教学资源
要不断提高翻转课堂微课视频的制作水平,要实现整体的精炼性。要对微课视频的时间进行控制,通常维持在十几分钟之内,要保证教学目的明确,知识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进行视频创建的时候,要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保证方法和手段的合理性。
四、结语
综上,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新型的教学类型,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对教学环境和教学观念进行了改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彰显教师的引导作用。这种教学方式还处于发展阶段,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改进,结合学生特点,实现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合理利用。同时,也要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根本上提升中职机械专业课堂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机电专业 基础课 课堂 教学 高效性
引言
随着国家对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重视,各专科学校均掀起了教育制度改革的热潮。我校就机电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文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如何提高机电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做了以下思考。
机电专业的岗位需求量较大,专业技术含量较高,每年报考的学生较多。机电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备相应的文化基础知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要具备从事机电技术所必须的基础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维护的能力等。这些均对机电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的实施和完成提出了很大挑战。以下是通过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总结的较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一、进行演示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机电专业课程中,机械制图等一些实际操作难度较大的课程,液压与气动、电气及PLC控制技术等一些需进行实际实践操作的课程,都是课堂教育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在理论教学过程的同时完成实验教学,所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吸收微乎其微。实施教学改革以来,我们就以演示教学的方式,来弥补教学过程中实验与教学的不同步问题。通过多媒体教学,演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也能认识实际操作的问题和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完成学习任务。
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以学生为主体,完成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看到学好基础课程的必要性。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尤其是一些实践类课程:钳工学习、机械拆装实习、机械加工实习、机电设备维修实习等,实践操作中,让学生勤动手、多动手,在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敢于质疑教师的讲解、操作,并在实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三、分层次教学,实现共同进步
循序渐进,分步完成。鼓励学生分组学习,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要由浅入深,让学生从简单原理、步骤开始,分阶段逐步完成学习任务。从基本的操作,印证基本原理,进一步加深,完成更高方面的操作原理学习,逐步掌握基础知识,稳扎稳打,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
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学习,制定学习计划,以学习小组完成情况评定本阶段学习成绩。通过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更好的掌握基本技能,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使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
四、进入生产环节,密切联系实际岗位
机电专业是一个以就业为终极目标的专业,机电专业本身就是以进入实际生产为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进入生产环节,密切联系实际岗位,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印证课堂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也只有多动手多实践,才能真正学好这个专业。进入生产车间,亲自参与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在教学中不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独立思考,提出解决办法,从而锻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另一方面,通过在实际岗位上的操作训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学习的方向,通过真正完成岗位任务,增加学生成就感,强化学生责任意识。
五、实施项目教学法,提高专业针对性
实施项目教学,就是要进行项目分组,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项目,并在学习中有所侧重,使学生学有所精,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专业的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例如,在实践项目中,通过对各个项目的实习,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确定日后的发展方向,制定学习侧重点,并在日后的岗位实习中,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学习收获,在更专业的方向上获得更好发展。
结语
机电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其基础知识的教育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只有通过更多的实践总结,才能在教学改革中,真正有所发展和改进。只有重视基础课程,才能更好的发展机电专业的专业性。而要更好的完成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总结,通过了解学生和社会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制度改革,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学生的更好发展,进一步促进机电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盛德芳. 浅谈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J]. 成才之路,2007年09期.
[2] 李杨华. 电工电子教学改革的新尝试[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8期.
[3] 路百秀、崔锋杰、王民江. 教学做合一 构建中职专业课教学模式[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年08期.
[4] 赵杰华. 职业学校专业课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09期.
篇8
关键词:专业课 主题导学 课堂教学
技工学校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这是每位技工学校课任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目前,在技工学校的课堂上,普遍存在着学生“低着头、板着脸、无作为”的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现象,让学生在课堂上“抬头、微笑、有作为”,使技工学校专业课课堂真正成为“学得会的课堂、有价值的课堂、有活力的课堂”。为此,笔者借助“主题导学”式教学,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主题导学”式教学的界定
1.主题
根据行动导向教学理论,项目课程、任务课程和案例课程都是一种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的课程,即主题课程。其主题指向往往是项目、任务和案例。“主题”是指行动的核心内容与基本路向,即行动主题(区别于内容主题)。也可以认为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材、学情深入研究后,精心创设的学生课堂活动方案和关键问题系列。它包括行动载体和教学因子两个方面。
2.“主题导学”式教学
“主题导学”式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技能层次和智力层次的总体水平,教师在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框架下,构建符合课程特点的行动主题,学生在主题描述的引导下,激发一种有目标的学习向往,形成比较明确的行动路径,沿着问题的台阶,通过自我调节的学习行动来构建知识及经验体系的教学方法。
二、“主题导学”式教学的基本过程
根据“主题导学”式教学的理论描述,其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具有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各自不同的特点。下面以二极管的测量教学为例,简要说明技工学校专业课“主题导学”式课堂教学基本过程。
1.主题展示——明确任务
教学中,教师通过主题创设,把所要学习的知识隐含在主题中,通过“主题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行动向往。课堂上展示主题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以问题为载体展示主题、以实验为载体展示主题、以任务为载体展示主题、以产品为载体展示主题等等。设计精巧的“主题展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在融洽与和谐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二极管的测量教学中,我们可设计这样的主题展示:课前准备三只同型号但状态不同的二极管,其中一只是正常完好的,一只是内部开路的,另一只是内部短路的(这种二极管不太好找)。我们用直流电源、开关、灯泡和二极管组成回路,来验证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三次演示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结果:“单向导电”;“双向导电”;“双向都不导电”。演示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三个外表一样的二极管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导电结果呢,从而引出本次课的任务“如何判断二极管的好坏”。
2.主题活动——完成任务
主题活动是指:学生采用一定的工具和工作方法,解决所面临任务的行动。主题活动的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生独立活动,由单个学生自主独立完成任务。比较简单或单一的任务,可以采用这类活动方式完成。另一类是学生分组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协商,来完成任务。综合类或难度较大的任务需要更多地借助这类活动方式。
在二极管的测量教学中,我们安排的主题活动是,学生独立活动,用万用表分别测量上述三类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并通过比较正反向电阻值的大小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
3.主题交流——提升认识
主题交流是指在主题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对主题活动的过程进行交流。交流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教学信息反馈。良好的主题交流活动的开展,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在二极管的测量教学中,主题活动结束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上述三类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分别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主题活动中得到的测量结果,马上就能得出结论。
三、“主题导学”式教学的组织
1.主题引领的课堂
“主题导学”式教学以主题为载体,通过主题的“诱思”和“体验”作用来引领学生学习。“诱思”是指主题的情境性,主题所引领出的问题,要能表现出较强的“磁性”,促使学生产生悬念,吸引、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体验”是指学生身体的参与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用脑子去思考,还要身体去亲身感受知识。因此,教师所创设的主题应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要完成的任务应具有一定难度。完成任务的过程,不仅是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过程,还应是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自身的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能力。二是要具有一定建构性。即所创设的主题应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不断尝试,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2.形式开放的课堂
传统教学强调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教学程式一般是固定的。“主题导学”式教学要求教师从过度关注传统课堂模式的教条中解脱出来,强调课堂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强调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学习知识、感悟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界限,将理论课与实践课融为一体。师生双方应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套路,而是要突出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的教学内容处理方式。要改变过去课堂上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任务教学相脱离的做法,要做到理为实所用,实为理所导。同时,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把个人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班级集体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看、自己说、自己想,通过学生的不断尝试,使整个教学活动综合化。另外,课堂形式的开放并不等于教师上课时不管,上课时教师要更多地穿插于学生之间,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激励、解惑。教师不再是占据讲台的演员,而是组织学生的导演和节目主持人。
3.动态生成的课堂
“主题导学”式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的不同,面对同一个问题,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见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预设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而是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使教师、学生的思想与教学文本不断发生碰撞,产生出新的学习需求和方向。教师要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作为一种教学资源,通过对新问题的再分析、再学习,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体会不断加深。同时,允许学习差异的存在,不强求所有的学生都按照教师的设想,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方法、以同样的速度达到一致的学习水平。“主题导学”式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教师全程预设的过程。
篇9
关键词:形象设计专业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一、背景
传统形象设计专业课教学中,学校往往将专业课程机械地分为理论和实践操作两部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理论课教学以“灌输式”为主,操作课中则采用“依样画葫芦”的方法。表现活跃的总是班级里少数几个优秀的学生,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对大部分学生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在倡导教学由培养学生应试能力向素质能力转型的今天,传统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应这样的要求。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形象设计专业课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上下开始了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活动,其中就触及专业课课堂教学的改革。改革后,课堂教学通常采用以理实一体、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教学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开展,以够用为原则讲解实施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促使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在教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有的教师曲解了新课改的本意,只是机械地将理论教学拉到实训室,人为地将教学过程分为四阶段:理论教学、操作演示、学生操作和考核评价。初看这四阶段安排较为缜密,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暴露出很多问题。
1.理论和实践并未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在一次形象设计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往往安排前面几节课进行理论讲解,约占一次课的三分之一,后面几节课让学生进行操作,约占一次课的三分之二,假设一次为6个课时,那么理论讲解占2个课时,学生操作则占4个课时。这样一来,理论和实践相隔的时间差是缩小了,但是理论课到实践课的时间跨度还是比较长,对学习能力较弱的职高学生来讲,在进行实践操作时,理论部分可能已经遗忘了大部分。下表是笔者对本校2014级形象设计1班和2班的调查数据,结果正说明了这一点。
2.理论讲解过程中仍存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子
理论讲解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采用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这种模式下教学方式单一,互动甚少。虽然教师决心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倾囊相授,但是终因学生自控力和学习主动性不强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低下,甚至出现部分学生根本不领这份情的现象。于是,在理论教学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传统课堂中常见的现象,直接造成理论教学效果不佳,继而为后续的实践教学埋下隐患。
3.学生操作阶段课堂管理呈一定的无序状态
相比沉闷、乏味的理论教学阶段,操作阶段可算是轻松、愉悦的。在这一阶段中“活动”的学生也才开始真正“二活”起来。一活:教师在分组时通常随机以两人为一小组,小组轮流操作,轮到操作的学生自然就动起来了。二活:由于形象设计专业设备普遍偏少,大部分学生需要等待操作,这么一来大部分学生就开始活起来了。这样一来学生是自主实践、自主探究了,课堂也变得愉快起来了,但是由于职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使课堂走向了另一极端:课堂“乱”了,纪律“差”了,学生“坐不住”了,教学“控制不住了”,教学质量反而降了。
4.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层次差别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学生基础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基础好的、先掌握的学生便开始无所事事,讲到较难处时基础薄弱的学生听不懂则干脆不听了。总之,整个理论讲解阶段总会有这么两部分学生交替轮“休”。
那么,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理论与实践没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学过程组织、实施不够科学;教学观念、方法不够得当。
三、提高形象设计专业课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1.重组理论与实践,使之有机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2+7(2+3+2)+1模式,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对时间的划分:“2”是指教师布置项目任务、目标及要求和安全教育等不超过本次课“20%”的时间;“7”是指学生学习(自学、讨论)和教师教学的时间不得少于本次课“70%”的时间;最后的“10%”时间学生用来反思。其中,括号里的2+3+2的含义分别是:“2”是学生自学时间占本次课“20%”的时间,“3”是学生讨论时间占本次课“30%”的时间,第二个“2”是教师讲解占本次课“20%”的时间。第二层含义是对内容的要求进行划分:“2”是本次课的“20%”内容需要了解;“7”是本次课的“70%”内容需要掌握;最后“10%”是提高内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前学完后可以选择此部分继续提高。
在课堂组织开始后,教师给出项目任务、目标、要求、所需的理论知识材料和操作技术规范。接着,学生分组进行自学,并讨论项目知识重点、难点,当遇到困难和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把这些内容罗列、归纳出来,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插入式讲解。这样便无形地将理论讲解插入学生实践操作中,而且讲解的内容都是学生自己不能解决或不易解决的问题,聚精会神听讲的学生自然多了,课堂纪律也自然好了。
2.重建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组间互竞的态势
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组内互助、组间互竞的空间,从而为全体学生搭建一个共同发展的平台。在分组时应注意四大原则:(1)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一定比例搭配成组,一个小组通常由8人组成,其中3人为优秀生,3人为普通生,2人为困难生。(2)组内设组长、副组长及纪律监督员等,组员均负责一项或几项事务,进行定岗定责任。(3)组长和副组长实施应聘上岗制、任期制和轮换制。(4)每个组都必须有自己的组名、发展目标和格言。
以学习小组开展教学,课堂组织环节可包括任务布置、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出问题、教师讲解及演示、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学生操作、考核和总结提高等环节。即,在教师布置好项目任务、目标和要求后,各小组根据提供的项目书,以自主和互助学习方式学习项目理论材料及操作技术规范,消化并掌握通过自主和互助学习就能弄懂的知识,同时列出需要教师讲解、指导的知识难点,在教师讲解和演示后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最后分析考核中暴露出的问题,自我总结提高。
3.改变教学观念,促进师生活动
(1)教师要进行角色转变,扮演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合作者,引导学生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共同探讨所需的知识内容,一起实施项目任务。(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与学生人格平等,即要保持必要的威严,又要努力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3)教师要平等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要根据班级中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设置相应难度的任务和话题,尽量顾及全体,使教学任务和话题在学生中得到放大,以形成共振。
4.加强课堂管理,促使课堂有序
有序的课堂纪律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制定课堂规则,培养学生课堂上的学习习惯,营造稳定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制定的课堂规则包括:课堂中必须按指定位置坐好,没有老师的批准不得随意走动;必须按照项目要求和实施方案严格执行;组员应积极参加小组活动,不得做不相关的事情;组内成员必须互相帮助完成项目任务;老师在组内或全班指导时所有本组成员或全班同学都得放下手中的事,认真听讲;学生发言时要面向同学,其他同学则要目视发言者,等等。
5.提高教学技巧,使课堂有趣生动
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和技巧使课堂有趣生动。比如:在提问过后要学会等待,因为学生对问题有一个思考的过程,一般在三四秒以上,此时即有学生举手,也不要急于让他回答。因为此时的静默是学生脑力劳动最紧张、最活跃的时刻,要利用这段时间让大部分学生都加入思考问题中来。学生回答问题后要适当延缓评价,要引导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及答案的由来,要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思路作具体的评价。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职高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工作追求的目标,这不仅关系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也关系职高形象设计专业存在的价值。虽然摆在面前的困难和问题错综复杂,但只要根据新课改的精神明确目标和方向,不断改进、完善课堂教学策略,不断努力和奋斗,职高形象设计专业课堂教学在提高教学效果之路上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中职学校 专业课堂 精心取舍 有效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中职教学改革的基础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是课堂。中职学校学生相对薄弱的知识基础,原有素质的不平衡,学生厌学的倾向明显,课堂难管理。如果课堂教学还是按照传统的手段,讲解过多的理论和难度过深的知识点,就会给大部分学生带来沉重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使他们完全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如何立足于课堂,改变课堂教学现状,让专业课课堂教学更“有效”。要解决这些矛盾,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抓住学生兴趣点,对教学内容精心、大胆、合理地取舍,即通过对一至两个目标的训练使学生非常深入、透彻地掌握一两个知识点,争取一课一得,以少而精的课堂教学获得更多的收益。
一、明确定位,简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崔允漷教授指出:“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教学设计时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那一部分。”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合理。目标定得过多、过少、过高、过低,都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对一堂课得先有一个明确定位。教学目标的斟酌取舍,应是教学设计时考虑的重点。
新课程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它的达成是一个过程,体现在堂课上,只能全面考虑而不可能全面完成,所以教师不能机械地、一一对应地照搬上位。教师要在全面兼顾的基础上而有所偏重,有所取舍。例如,在处理化学基础中乙醇这一课的三维目标时,在知识与技能中,舍去乙醇组成结构,对官能团决定化学性质只作强调,直接从“性质-用途”出发,重点落实乙醇的四个方面用途,并拓展其在工厂中的应用知识。在过程与方法中,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特点,舍去运用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学习乙醇的性质,获得乙醇的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而是利用视频教学材料代替。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中,重点采用联系新旧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拓展能力方法。了解酒后驾车的检测方法,认识工业酒精对人体的危害,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二、精心取舍,优化教学内容
“少则得,多则惑”,有舍才有得。这是古人治学的一句要诀,反映了学习过程中,内容与效果间的一种辨证关系,是客观规律的反映。
从教学内容出发,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较低标准是教学内容讲授正确,较高标准是教学内容的现实化,理想标准是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在素质教育要求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依据学情进行取舍,精心选择对学生成长最“有利”,最“有用”的教学内容。另外,那些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则要少讲或干脆不讲;那些教师讲了学生也难以接受的东西,坚决不讲,有时,也可由学生来决定哪些需要讲,哪些不需要讲。其实这样,从长远和整体来看,并没有丢掉什么,而且所学更为“专业”也更为扎实,“有舍必有得”。如在化工制图教学中,教材的编写者从全面、系统性的观念出发,内容庞杂。常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中职化工专业对学生绘图、读图能力的培养要求,将教材中有关轴测图和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可不作要求(这些内容对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学生则十分必要),可进行删节。而在工作检修中常用到的化工设备图、化工工艺图(工艺流程图、管路布置图、设备布置图等)的绘制与读图作为重点安排的教学内容。
三、敢于尝试新方法、新手段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是说,教学的法则、规律是比较稳定的,而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变化的。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方法选用得当就能实现教学目的,就能提高课堂效率。如:在化工分析和化学实验基础的教学中,多采用“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尝试教学法”。以先让学生(动手动脑)试一试,以学生主体练习(操作实践)为主线,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小组合作,网上查询,向教师提问请教等多种学习方式,动手实践操作。再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点评和组织讨论,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通过精心设计富有情趣及相关技能目标的尝试准备题和尝试活动题,让学生主动尝试,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反馈点评。又如化工制图中的投影原理部分,选择小组合作——三维建模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亲手制作三维模型,建立起绘制三视图的想象能力等。
教师在选择教法的同时,也要重视学法指导。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对学生有意识地指导,传授学习方法,使之达到思之有序,行之有法,习而得之,终生受益。”方法得当,就会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客观地进行因材施教,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四、留足时空,保证有效练习
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心理状况,课堂书面作业切不可变成课外作业,不然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如果能把更多习题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当堂完成,通过教师的巡视指导,及时反馈纠正,知识点能及时巩固,学生也能及时看到自己的成果,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学生练习时的心理及环境来看,当堂练习是学生在一起练,教师在一旁指导,学习氛围良好的最佳状态,同时减小了课业负担,很受学生欢迎,可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当然,评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不断地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需要不断地从实践中去探索、总结。
参考文献:
[1]崔允.教学目标——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J].人民教育,200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