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保护范文

时间:2023-04-07 04:3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著作权保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著作权保护

篇1

1、国家需要对网络环境进行治理,要取缔关闭从事侵权活动的非法网站,这样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打击盗版和盗著作权的行为,还要严厉处理此类犯罪人员,最大程度上保护原创作者。

2、各个职能机关要进行不间断的监督和检验,要按时对一些服务引擎进行检查,严格做好管理工作,对于查处提供链接服务搜索引擎网站的侵权行为要进行坚决抵制和治理。

3、需要各地各级政府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查处未经许可擅传他人作品的网络侵权行为。

篇2

一、“作品”的界定

一扇艳照门,不同的人看出了不同的问题。就这些照片本身而言,是陈冠希在自己的家里,用普通的照相机所拍摄的日常生活照。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照片能不能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从而受到著作权的保护呢?

世界各国的立法都承认:要构成作品的劳动成果必须是人类智力活动的结晶,而且要符合独创性的要求。独创性有两个基本的要求:第一,这个劳动成果必须是劳动者本人独立创作完成的,不是抄袭、拷贝其他人的。对于陈冠希的照片,毫无疑问地符合这个要求,即陈冠希的艳照都是本人独立拍摄的,不是去翻拍他人的。其二,这样的劳动成果应当符合最低限度的智力创造高度,必须能够反映作者的个性。对于高度个性化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国家,回答是不一样的。在大陆法系的著作权法中,独创性的要求相对而言是比较高的。就照片而言,大陆法系的著作权法要求,这个照片必须是摄影师本人“艺术观点”的反映,所以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拍的照片,在大陆法系国家并不能称为摄影作品;只能作为普通的照片,受到著作权法中邻接权的保护。因此,照片在大陆法系国家就可以被一分为二:独创性程度高的称为“摄影作品”,受到狭义著作权的保护;独创性程度低的只能被称为“普通照片”,受到邻接权的保护。但在英美法系,情况就完全不一样。英美法系对独创性的要求相对而言比较低――任何由人拍摄的照片,都被认为是作品。

《香港版权条例》是以《英国版权法》为基础的,所以香港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典型的英美法系的知识产权制度。因此从对独创性的要求来看,陈冠希的照片在香港毫无疑问是作品。这就是为什么陈冠希的律师会向香港海关去投诉的原因――因为它们在香港是作品。

我国的《著作权法》并不是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的著作权法。它是博采众长的结果,同时吸收了大陆法系国家著作权法中的某些因素和英美法系国家版权法的某些因素。对照片问题,我国的《著作权法》仅仅规定了那些通过器材,摄制在感光材料或其他介质上的,反映客观事物的艺术作品是摄影作品,除此之外,并没有规定普通的照片受到邻接权的保护。这样的规定就导致了一个后果:如果一张照片不能被法院认定为是摄影作品的话,那么它在我国的《著作权法》中将没有任何受保护的可能性。而且在我国,由于普通照片没有被规定为邻接权的客体,所以一旦认定它不是摄影作品,那么这张照片就不可能受到我们《著作权法》的保护了。

二、“作品”范围的限制

但是不是认定为作品就一定会被保护。我国《著作权法》第四条规定:“依法禁止出版和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也即是说即使出版、发行没有获得合法的手续的作品也可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2007年4月,一度引起巨大争议的美国在WTO投诉中国违反《TRIPS协议》下保护知识产权的义务就是对该条文的误解。“因为《伯尔尼公约》和TRIPS协议规定说:“作品自创作完成之时,就自动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美国认为中国人为的为“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条件加了一条前提:作品合法。且美国认为,中国对外国作品进入中国市场是有条件限制的,很多内容是要经过审查的,有的作品还设置了进口的额度。美国据此认为中国《著作权法》第四条是违背了中国在《TRIPS协议》和《伯尔尼公约》下应当承担的国际义务的。其实《著作权法》第四条并不是说,只要一个作品的出版、发行没有获得合法手续,就不保护这个作品。所以说,在中国大陆,基于第四条对著作权保护的限制,这样的照片是不受到法律保护的,但在香港是没有这样的限制的,所以“艳照门”中的照片不但是作品,而且要受到香港的《版权条例》的保护。

三、法理思考和立法建议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目前的《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指的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有以下特征: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成果;具有独创性;可复制性;内容合法性。

篇3

摘要: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来保护期刊社享有的“整体著作权”,无论对于作者,还是对于期刊社利益的实现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期刊整体著作权内涵、特征、保护难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著作权集体管理和期刊整体著作权保护的关系,简要评价了我国期刊著作权集体管理的现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2-0019-05

期刊的“整体著作权”是指期刊社基于其创造性劳动,使期刊内容(文章、图片等)在选择,或者编排的表达形式上体现出个性而享有的著作权。长期以来,尽管在理论研究、工作实践与部分政策中存在着弱化,以致否认期刊整体著作权的问题[1],但是相关的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始终困扰着期刊事业的发展。从著作权产生的过程、性质、传播与利用特点分析,期刊整体著作权的保护对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有较大的依赖性。比如,美国版权结算中心(CCC)[2]、德国的文字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VG-WORT)[3]等都负有管理期刊著作权的任务。改革开发后,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得以确立和不断发展,但是期刊著作权集体管理事业的步伐却相对缓慢与迟滞。国际知识产权协会主席、美国斯坦福大学John Barton教授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在于知识产权制度本身,而在于运用这个制度的理念和经验的不足[4]。学习借鉴国外有益做法,积极利用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应该成为现实法律环境中期刊社总体经营战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期刊整体著作权的内涵与特点

1.1期刊整体著作权的取得

期刊是根据一定的编辑思想与出版方针,经由总体设计、选题组稿、栏目安排、信息组合等创造性的编辑活动,而生产的一个信息和知识的有机综合体[5]。按照《伯尔尼公约》第二条第5款的规定,期刊属于“汇编作品”,对应于我国1990年《著作权法》中的“编辑作品”。为了与国际立法相吻合,我国在2001年《著作权法》的修订中将“编辑作品”改为了“汇编作品”,同时依据1994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199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著作权条约》(WCT)之规定,将由非品和非作品片断组成的“数据汇编”纳入了汇编作品的范畴。然而,期刊社对期刊这种汇编作品享有整体著作权的前提是必须在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方面体现出最低限度的“创造性”,两者具备其一(比如我国《著作权法》),或者两者都具备(比如《伯尔尼公约》)[6]。按照法律规定,在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方面没有独创性的期刊,不享有整体著作权,不具备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资格。但是,这类期刊在有的地区与国家可以得到“特殊权利”(Sui Generis Right Protection)保护,或者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保护。比如:英国、爱尔兰、瑞典等国家的法律就按照“额头汗水”原则,对期刊非独创性特征以某种保护。

1.2期刊整体著作权的特征

期刊是在对内容进行“选择”和“编排”的基础上产生的“二次作品”,其著作权具有“双重性”,即作者享有“局部著作权”而期刊社享有“整体著作权”。这两种著作权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一方面,作者和期刊社对各自享有的著作权可以单独行使,不受对方制约。另一方面,作者与期刊社在行使其权利时,不得影响对方权益的实现。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期刊社在行使其整体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内容作者的著作权。因为,期刊整体的著作权基于对内容的选择、编排而取得,脱离作者享有的著作权而行使期刊的整体著作权是不可能的。或者说,保护期刊的整体著作权,必须理顺期刊社与作者的利益关系,切实使作者的利益得到保障。否则,期刊社对其整体著作权的行使就是违法的,其本身的维权行为就失去了法律基础。期刊社除了对期刊享有整体著作权外,作为传播者,还享有邻接权──版式设计权,这也是期刊著作权的重要内容。2004年,在“维普案”中,被告将涉诉期刊的字体设计、格式编排等一并原样收录,构成对原告版式设计专有使用权的侵犯。该案的判决表明,如果未经许可使用了期刊的版式设计,即使不是出于盗版或者试图仿冒的原因,仍会构成对期刊社享有的版式设计权的侵犯[7]。

1.3期刊整体著作权保护的障碍

相对于作者享有的著作权的保护,期刊整体著作权的保护遇到了更多的障碍。第一,政策导向模糊。比如,按照2002年9月实施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期刊对作者作品专有使用权的利用,可以不签订书面的许可使用合同。这项规定虽然符合期刊出版周期短、内容更新快的特点,但是却为利益矛盾留下了隐患。因为,没有书面合同(或者符合书面形式的电子合同),就无法证明期刊社取得的是何种著作权的专有使用权,无法说明期刊社行使权利的范围、语种等问题,就不能在纠纷中明确地主张权利,相关的案例已屡见不鲜。第二,侵权举证困难。期刊的传播地域广泛、利用人数众多、使用方法灵活,监管难度大,侵权隐蔽性强,举证困难。在网络环境中,侵权证据容易被篡改、毁损、灭失,取证的技术要求高,举证更加不易。第三,主体资格缺失。期刊著作权的主体分为“法人期刊社”与“法人主办单位”,由于许多期刊编辑出版单位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不能以自己的名义维权[1]。比如在“维普案”中,2,000多家被侵权的期刊原告,经法院最后认定具有诉讼权的只有47家(占2.4%,),97.6%原告期刊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救济[8]。第四,授权渠道不畅。期刊社和期刊利用者之间缺乏畅通、有效的联系渠道与机制,造成授权阻碍,极大地影响了期刊社整体著作权利益的实现。

蒋蒙: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和期刊整体著作权保护蒋蒙: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和期刊整体著作权保护2著作权集体管理和期刊整体著作权保护的关系

2.1期刊整体著作权集体管理的目的

期刊整体著作权集体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保护作者享有的著作权。这种保护的前提是期刊社应享有作者著作权的使用权,或者其受让著作权。期刊社在没有取得作者授权的情况下,越俎代庖地与数字信息开发商签订的许可合同,是没有法律根据的。比如,有学者曾对102份高校科技期刊进行了调查,59%的期刊未与作者签订著作权许可或转让协议,但却有92%的期刊与中国知网(CNKI)、81%的期刊与万方数据库等数字信息开发商签订了多家或独家合作协议[9]。在“龙源期刊网案”中,法院认定,没有得到作者认可的所谓“授权合同”是无效的[8]。有的期刊社以其本刊制订并的“版权声明”来主张对作者享有的著作权的使用权,但是从《合同法》角度分析,“版权声明”只能是“要约”,而非“要约邀请”,针对的是不特定的主体,如果没有得到作者的明确“承诺”,是没有法律效力的[10]。期刊整体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目就是保护期刊社本身的利益。在得到作者对其“局部著作权”授权基础上对期刊的“整体著作权”开展集体管理,不仅可以解决期刊“授权”和“利用”中信息沟通的“双盲”问题,奠定期刊社维权行动更加坚实的法理基础,而且将使期刊的经营活动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与灵活度[11]。鉴于这种互制与互动机制,国外期刊社在将其整体著作权授予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管理之前,都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比如,美国期刊社在出版合同中普遍强调,期刊社有以任何媒体和技术使用作品的权利,如果作者不同意该条款,则合同不生效,文章不予发表[12]。

2.2期刊整体著作权保护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契合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具有的权利管理、权利澄清、权利中介功能,契合了期刊整体著作权管理的需要。从权利管理来看,著作权集体管理可以减轻期刊社对其整体著作权监管的负担,包括监控期刊的使用情况、代为授权谈判、发放许可证、收取和分配著作权使用费,以其自己的名义开展诉讼等。从权利澄清来看,一方面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建立有完善的信息查询系统,方便了对作者、期刊社权利真实状态的调查。另一方面,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采用“专业化”运作,提高了权利调查的效率与质量。从权利中介来看,著作权集体管理在期刊整体著作权的“授权”和“被授权”中起到促进、协调、催化的正向作用。为了应对数字技术的挑战,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中介”角色正在向“服务”角色转变,这为期刊整体著作权的保护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1990年,我国《著作权法》没有设立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只是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中有原则性表述。2001年,修订后的《著作权法》第八条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性质、设立方式、权利义务等作了进一步规定,2005年,国家版权局颁布了专门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法制环境更加成熟,期刊整体著作权得到集体管理的可行性明显增强。

2.3我国期刊整体著作权集体管理现状的基本判断

在许多国家,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来保护期刊整体著作权已经成为一项惯例。比如在德国,期刊版税必须通过VG-WORT收转[3]。在美国,CCC向全球各种机构提供期刊著作权解决方案[13]。有学者曾对8种美国科技期刊作了调查,其中5种期刊已在CCC登记注册。反观我国,期刊社对参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的热情相对较低,参与程度不高,绝大多数期刊社同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没有业务联系。比如,一项针对我国60家高校生物医药学学报的调查显示,所有期刊均未参加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9]。究其原因,一是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立法时间较短,相关的规范、组织、机制等尚不健全,二是期刊社对其自身整体著作权保护的意义认识不够,缺乏参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动力。比如,一项针对高校科技期刊的调查表明,49%的期刊在与数字信息开发商的合作中没有考虑到经济利益,68%的期刊合作收入占全年收入的比例在10%以下[4]。另一项针对我国60家高校生物医药学学报的版权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0家明确规定期刊的整体著作权归主办单位或编辑部所有[9]。期刊社不重视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原因包括:对著作权贸易规则缺乏了解、著作权贸易经验不足、著作权贸易规则繁琐、与权利人或使用者联系不上、贸易谈判技巧不够等[9]。期刊社或许不知道,解决这些问题正是著作权集体制管理组织的“强项”,是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职责所在。

3开展期刊整体著作权集体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

3.1增强期刊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法制意识

随着数字著作权管理技术(DRM)的研发与应用,著作权人对其权利的控制能力增强,著作权授权呈现出“去中间化”趋势,这使得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功能和价值受到了挑战与质疑。但是,DRM不可能解决著作权管理的所有问题。况且,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正在通过数字化变革,担负起数字著作权管理的重任,这不仅体现为著作权集体管理中对新技术的引入,还在于理念的提升、角色的转变,以及政府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强制性干预[14]。在期刊著作权保护实践中,将逐步形成期刊社对著作权的“自我管理”和“集体管理”并存发展的格局,缺一不可,而且“集体管理”作为期刊整体著作权保护的重要“一翼”,会得到更快的发展。期刊社要增强著作权集体管理法制意识,研究著作权法律法规,积极将自己拥有的著作权交给集体管理组织管理,这是保护期刊社和作者著作权的需要,是弱化法律法规对期刊社不利规定的需要(比如,《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第2款“报刊转载、摘编法定许可”),是批驳不法期刊利用者对其侵权行为狡辩的需要[7],也是在国期刊交流和期刊著作权贸易中提高知识产权竞争力,维护国家利益的现实要求。

3.2理顺期刊社与作者的著作权利益关系

期刊社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不仅是保护作者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也是期刊社保护其整体著作权的基础,更是实行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前提条件[15]。目前,我国期刊社与作者签订出合同主要存在下列问题:第一,签订合同的比例较低。比如,一项针对8种美国科技期刊和60种中国高校生物医药学学报的版权调查表明,8种美国期刊全部与作者签订了出版合同,而我国只有10种期刊签订了出版合同[9]。第二,出版合同存在明显瑕疵。包括:合同格式不规范、内容不完整、违约归责不合理、权利保障有失公平、履行合同的可操作性不强等[6]。第二,合同无法律效力。比如,在“维普案”中,被告认为自己已经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集体管理组织签订了著作权使用合同,取得了期刊作品使用权[16]。在“龙源期刊网案”中,被告认为其与期刊社签订了《网络电子版合作协议书》,并按约定支付了版税和收益,应属合法[4]。相关案件表明,没有与作者签订著作权许可或转让合同的期刊,应尽快与作者签订,以保证期刊拥有完整的著作权[4]。

3.3应适时成立期刊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期刊以刊登文字为主,期刊社可以将其整体著作权交给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来管理。但是,鉴于期刊的行业特点,以期刊行业协会、学会牵头作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分支机构来管理期刊整体著作权更加科学。这比一切从零开始、另起炉灶要省事得多。也就是说,期刊社可以在原有学会、协会的基础上组织起来,依法成立更为集中的期刊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何况,许多原有的学会、协会本身就是全国性的,因此完全符合《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中要求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能在全国范围内代表相关权利人利益”的规定。期刊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成立之后,期刊社再与该组织签订信托合同,授权后者对期刊社所拥有的作品的使用权进行管理,成为该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会员[1]。在我国,成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法律规定包含在《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七条至第十六中。目前,我国部分期刊行业学会、协会已经开展了初步的著作权管理实践,逐步具备了成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条件。比如,中华医学会在2008年2月和2010年6月,分别代表111种与118种学术期刊与万方数据库签订了独家数字出版合作协议[17]。总体来看,我国期刊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走向成熟,真正成为期刊社的维权工具,还有很长的探索之路。

3.4要健全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制度与机制

许多国家的法律对集体管理组织的性质没有明确规定,而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三条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定位于“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不利于这项事业的发展。又比如,按照《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收费标准依据国家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公布的标准与使用者约定,既然是约定,又何必由法律来强制规定。还比如,按照德国法律规定,转载期刊文章的请求权必须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管理,否则权利人不享有该权利。而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四条只是规定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权利范围,却没有把期刊、报纸、图书等设定为管理对象,这使期刊参与著作权集体管理失于强制性压力。就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机制创新而言,应在确立“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extended collective adminstration)的法律地位方面有所突破。“延伸性集体管理”对数字信息开发商就“海量”期刊著作权和作者著作权的使用授权非常有利。有专家认为:如果能够开展延伸性著作权管理,那么会很好地促进数字出版[18]。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的延伸性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都富有特色。由于建立延伸性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法定条件较高,因此各国对其立法都持谨慎态度。2012年3月,国家版权局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第六十条设立了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虽然没有把期刊著作权纳入规制的范畴,但毕竟是有了一个探索的开端。

参考文献:

[1]陈进元.科技期刊著作权讲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罗向京.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发展与变异[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3]李明德,许超.著作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王淑华,钟紫红.高校科技期刊的版权风险与收益分析:2010年版权问卷调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6):901-903.

[5]朱正清.科技期刊的整体著作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3):290-292.

[6]秦珂.期刊的著作权问题[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7]张雪松.对“中国期刊数据库”著作权侵权案的法律评析[J].中国版权,2003(4):14-16.

[8]王阿军.有关科技期刊著作权保护的几点看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4):507-509.

[9]钟紫红.中美科技期刊著作权保护现状比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4):396-399.

[10]罗向京.集体管理:信息技术与著作权制度的相谐之点[J].河北法学,2009(9):99-104.

[11]刘大乾.期刊编辑部信息网络传播如何理顺作者著作权许可使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5-78.

[12]钟紫红.美国生物医学期刊版权保护政策[J].中国版权,2003(2):45-46.

[13]张秀峰,沈玲,钟紫红.中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现状比较及对我国科技期刊版权保护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1):14-18.

[14]秦珂.基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数字化趋势研究[J].情报科学,2009(4):512-515.

[15]钟紫红.中国高校生物医药学学报版权保护现状调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50-53.

[16]向淑君,孙璐.期刊数字化与著作权方案[J].中国出版,2005(10):47-48.

[17]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发展报告(2011)[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篇4

关键词:微信;作品;著作权保护;法律责任

一、微信之法律界定与战略使命

(一)微信的功能

微信主要有通讯、信息、社交、支付、娱乐、媒体、营销、记录和储存等功能。主要的两大功能是通讯功能和信息功能,其余六项是衍生的附加功能。微信不同于微博,微信是秘密空间的闭环交流,微博是开放的扩散传播。微信具有诸如即时性、私密性、精准性、交互性、便捷化、人性化等优势,比较而言,微信更受手机终端用户的喜爱。

(二)微信中的相关法律主体

微信作为一款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的社交通讯工具,不同的功能服务于不同的主体。微信程序中相关主体是与微信的功能紧密相关的。通讯功能主要为一般用户提供服务,信息主要为微信公众平台用户提供服务。一般用户可以利用微信客户端进行即时通讯,通过朋友圈信息,使用基于地理位置的插件等开展社交活动;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微信公众帐号)可以依托平台功能向关注用户群发信息,实现对于信息的获取、分享和传播。为执行以上两大功能提供技术支持的是腾讯公司。腾讯公司是微信这个互联网程序平台的幕后“大管家”,其为用户(一般用户与公众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微信作为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它是由腾讯公司研发的,作为一种软件,腾讯公司是微信程序的著作权人。在本文语境中,“微信著作权”并非指微信本身的著作权,而是指借助于微信程序传播的作品所涉及的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其中涉及到作品的著作权人,腾讯公司、作品的直接传播者、微信用户三方之间的法律关系。从法律上讲,用户即统称为“网络用户”,而腾讯公司作为微信的开发运营商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公众用户是作品传播的主体,一般用户是作品传播的次要主体和受益者。在作品的传播过程中,如何平衡三者之间的权益?笔者认为,应当坚持公平、公正、高效的原则。坚持公平原则首先要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公正就要合理分配相关义务人的法律责任,高效就要提高作品的传播速度与广度,让用户收益。

(三)微信的使命与国家政策

1.微信著作权保护是实现微信战略使命的内在要求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腾讯只做最好的链接器与内容产业。连接人、连接企业、连接机器、连接自然是腾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战略之一。微信,只有在运营中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构建公平和公正的规则,才能确保腾讯发展战略乃至整个产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所以说,知识产权保护是微信承载的战略使命。

2.保护著作权是微信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法律、政策的响应

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网络知识产权执法维权工作,严厉打击各种网络侵权行为,增强全社会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推动建立“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等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腾讯公司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构建合法合理、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与制度是国家法律以及政策要求,更是微信应当依法承担的法定义务。

3.保护著作权是微信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彰显

以人为本,对于微信来说,就应当彰显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微信致力于创造一个纯净的世界,崇尚把用户利益放在上帝的位置上,愿做用户价值的“守夜人”。这个“守夜人”不能无所作为,必须维护好微信世界里的和谐秩序。这种和谐从法律上讲就是各种主体之间利益的衡平:既包括一般用户、公众用户与著作权人的利益衡平,也包括腾讯公司与用户之间的利益衡平。加强著作权保护与用户利益彰显是相辅相成的。

二、微信著作权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一)作品是微信传播和著作权保护的对象

作品基本上是所有公众号传播的直接内容。这些作品从类型上包括文字作品、摄影作品、美术作品、影视作品及录音录像制品等等。多数微信公众号设立的目的在于通过传播作品来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作品在微信传播的主体地位就好比电视节目是电视传播的主要对象一样,因为它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好的节目才有好的收视率,好的作品才能让微信公众号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也有小部分公众号通过设置“打赏”功能,直接通过宣传作品来赢利。总之,不管是商业性质的公众号还是作家学者的公众号,作品都是公众号传播的主要对象。

(二)微信中的著作权侵权行为

微信侵害著作权的行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未经作者许可,在微信中发表他人作品,侵害作者发表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第二,使用(网上传播)他人作品应该署名而未署名,构成侵害他人署名权。第三,未经作者授权以营利为目的在微信中传播他人作品,侵害作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第四,未经许可,擅自修改他人作品,或破坏他人作品的完整性,侵害了作者的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第五,擅自使用他人作品,直接以自己的姓名取代作者姓名,属于复制和剽窃他人作品。从侵权行为的主体来看,侵权行为的主体包括一般用户和微信公众用户,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法人或社会组织。微信转载不能简单地认定为合理使用或者侵权,要看具体使用作品的情形和行为人主观动机,同时判定这种行为是否符合著作权人的意愿及对著作权人利益的影响。原则上,符合著作权人之意愿(著作权人一般不会反对或禁止),对其没有什么损害,但有利于在微信空间及时、有效地传播信息、思想,那么就应认定为合理使用行为。从行为的性质来说,一般用户在朋友圈中分享作品都是以个人欣赏为目的,属于合理使用;公众平台用户多以营利为目的来使用作品,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一般属于侵权行为。

(三)微信著作权侵权责任

实践中,微信领域的著作权侵权主体多为微信公众号,其为了节省管理成本,提高点击率和公众的关注量,以赚取高额的广告利润,往往会抄袭其他微信公众号的作品,或者未经作者授权,擅自使用他人的作品。微信领域的著作权保护属于互联网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应当适用我国有关互联网侵权责任及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相关规定。可以依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及适用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4条、第15规定的“避风港规则”来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在微信中,腾讯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和管理服务,内容传播由一般用户和公众用户来实施,内容传播者应当有义务对传播内容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当其未经审查义务和注意义务,侵害他人著作权或其他民事权益,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著作权侵权责任的直接责任主体是网络用户(包括一般用户与公众用户)。但这并不意味着微信运营商腾讯公司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免责,只是腾讯公司的责任会受到相应的限制。这种限制使腾讯公司只有在符合“收到通知或故意”两种条件下才承担责任。因为腾讯公司对微信平台中所传播信息的选择和编排从技术上很难尽到一一审查的义务,只能通过权利人的投诉才能实现高效的监管,因此,应当适用“通知-删除”规则来约束腾讯公司对信息的监督与依法传播,实现对权利人的保护。一方面,当被侵权人发现自己的权利到侵害,有权通知腾讯公司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腾讯公司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另一方面,腾讯公司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微信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三、微信著作权的法律保护对策

(一)微信中版权侵权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微信中版权侵权行为产生的原因包括:第一,微信公众号用户版权保护意识淡薄,违法成本低。第二,作品的作者缺乏保护意识和保护观念。第三,腾讯公司对微信的版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第四,互联网领域司法取证门槛高,原创作者维权取证困难。第五,微信著作权的损害事实具有不确定性。第六,我国著作权法和相关法规对微信著作权侵权行为缺乏明确具体的立法规范。第七,庞大的手机读者群体置身事外,冷眼旁观,没有意识到版权保护与个人利益的关联。

(二)腾讯公司针对微信著作权保护的具体措施及其不足之处

腾讯公司针对微信知识产权的保护推出了四种具体的保护措施:全电子化知识产权侵权投诉系统、公众帐号原创声明功能、微信品牌维权平台、公众平台认证帐号名称命名规则。上述前两项措施主要针对著作权的保护,效果有限。一方面,“举报维权”的举报人范围太窄。投诉仅限于权利人本人,这样的规定不利于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全面保护著作权。在出现比较严重的侵权后果情形下,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此时,应当授予社会公众对侵害著作权的行为进行投诉。另一方面,腾讯推出的“原创声明功能”旨在解决原创文章版权声明及禁止其他公众号的擅自抄袭,不能从根本上保护原创作者权益。因为从适用对象上,目前该功能并不适用于一般用户;“原创声明”本身从法律上并不是版权保护的必要条件;“原创声明”该功能的主要用途在于可以通过公众号作者的选择来禁止其他用户的转载行为,用途极为有限,如果作者未能或未有在腾讯申请“原创声明”功能,转载还是无法禁止的。

(三)微信著作权保护的治理措施和立法建议

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加强对微信著作权的保护。第一,腾讯公司应当完善技术保护措施和版权保护制度。借鉴微博中的出处标识自动生成规则,避免微信抄袭行为。同时,腾讯公司可以对公众号首发的作品采取技术措施防止其他公众号复制粘贴。另外,还可以借鉴淘宝网上的用户评价机制,以实现微信用户对公众号的监督。第二,加强行政监管力度。各级政府版权保护部门应当建立专门的微信版权保护平台,解决原创作者版权保护问题。政府应当加强对微信著作权保护的监管力度,在微信界面上建立与版权监管部门的网站对接,以便于社会公众举报和投诉。加大对著作权保护的宣传力度,普及网络著作权预防和保护的法律知识。实践中,作品版权登记版权证书、作品首次公开发表或发行日期证明材料、创作手稿、经权威机构签发的作品创作时间戳、作品备案证书等有效权属证明等文件是作者应当特别予以保存的。对此可通过政府宣传来避免。第三,加强行业自律,依法规制行业管理规则。为保证微信软件的依法有序运行,腾讯公司单方制定了《腾讯微信软件许可与服务协议》。所有使用微信的用户必须在下载使用微信软件时同意协议的内容。该协议的第9部分为“知识产权声明”,其中9.1规定:“腾讯是本软件的知识产权权利人。本软件的一切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以及与本软件相关的所有信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图表、界面设计、版面框架、有关数据或电子文档等)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和相应的国际条约保护,腾讯享有上述知识产权,但相关权利人依照法律规定应享有的权利除外。”在“违约处理”之8.5.3规定:“你理解并同意,因你违反本协议或相关服务条款的规定,导致或产生第三方主张的任何索赔、要求或损失,你应当独立承担责任;腾讯因此遭受损失的,你也应当一并赔偿。”同时在《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中第11“法律责任”中也有类似的规定。该协议中对知识产权进行了宣示性规定,但只突出强化了自己的权利,对权利范围大包大揽,没有具体规定“相关权利人”的范围和权利内容。同时,腾讯公司对侵害知识产权法律责任的规定明显地加强用户责任而免除自己责任,这一做法违反了现有法律,是无效的,未来应当予以修正。笔者建议,未来腾讯公司依法明确自身和用户在著作权上的权利归属和权利范围,依法公平、合理规定各方侵害他人著作权的法律责任。第四,在立法上明确微信著作权保护制度。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成为传播作品的主要渠道,我国愈加重视对网络著作权领域的版权保护,相关的规范日趋完善,但依然具有滞后性。我国虽然在《侵权责任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规定了针对网络侵害著作权的法律规范,但是由于前者属于一般法,不具有特别法的专业性和具体性,后者效力太低且未涉及对微信等自媒体著作权保护问题。我国现有《著作权法》概括性较强,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其对于网络著作权的保护稍嫌滞后。我国未来在进行《著作权法》的修改时应当将网络侵害著作权问题进行具体规定。同时,对于微信著作权的侵权行为与责任应当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进行具体的明确规定。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伊玛堪;著作权;民间文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2-0057-03

一、伊玛堪概况

(一)伊玛堪是赫哲族的百科全书

赫哲族人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创造了伊玛堪这一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古老民间说唱艺术。据现有资料,它至迟在清末民初就已经形成。伊玛堪或依玛坎,最早的含义为鱼即哈(鱼),现在的含义,有的认为是故事之意,有的认为是表示赫哲族这个捕鱼民族的歌。伊玛堪故事包罗万象,涉及多门学科,故有人称之为“赫哲族的百科全书”,是研究该民族历史、文化、经济、习俗的宝贵资料,在传承赫哲族的语言、宗教、信仰、民俗和习惯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伊玛堪属说唱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伊玛堪是原生态史诗体民间说唱文学艺术,是赫哲族人民世代因袭,口耳相传的长篇民间说唱文学作品。伊玛堪具有的艺术特征表现在:从传播的形式上看――伊玛堪主要是以家族式形式传播;从说唱的时间上看――伊玛堪的说唱多在劳动以后;从说唱的情景上看――伊玛堪主要在赫哲人聚居的村屯说唱;在深山猎场行围露宿中说唱;在村屯里说唱的情景是这样的:三间屋子两铺炕,人坐满满的;从说唱的形式上看――伊玛堪说唱故事都是从散文体说白入手;从节奏形式上看――伊玛堪的唱段讲究押头韵;从伴奏乐器上看――伊玛堪的歌唱是不用任何乐器伴奏的;从歌手的成长经历看――从小就接受赫哲族传统民间文化伊玛堪的熏陶。

二、伊玛堪保护现状与不足

(一)伊玛堪保护现状

由于历史造成的原因,人们对赫哲族的“伊玛堪”研究始终是非常弱的,清朝末年,著名学者曹廷杰踏探黑龙江边防地带时,曾在《西伯利东偏纪要》一书中,对赫哲族做了一些调查记载,可惜没有来得及采录赫哲族“伊玛堪”和研究“伊玛堪”。1930年,我国民族学者凌纯声,会同友人商章孙先生曾深入到赫哲族生息的三江地带,进行了三个月的访察,整理了十四篇“伊玛堪”,登载在《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书中,但遗撼的是,直到近年来凌纯声先生在台湾病逝,他也没有对赫哲族的“伊玛堪”做以学术研究。直到建国后,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对赫哲族“伊玛堪”的研究才有了发端与起色。马名超同志的《赫哲族伊玛堪调查报告》和朱宜初同志的《略论赫哲族民间文学伊玛堪与民俗学》便是两篇代表作。据笔者掌握,目前已经发表的赫哲族“伊玛堪”共有二十二篇。[1]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民协黑龙江分会成立了赫哲族伊玛堪抢救小组,开展伊玛堪的抢救、保护工作。采录了伊玛堪歌手吴连贵等的录音,保存了伊玛堪的说唱艺术形态,出版了一批伊玛堪作品集,发表了伊玛堪学术研究成果。各地市县政府重视伊玛堪的保护和开发,修建博物馆、民俗村,举办伊玛堪演唱会,出售伊玛堪书籍,表演伊玛堪舞蹈,弘扬伊玛堪文化,打造伊玛堪文化品牌。如,佳木斯市群众艺术馆筹办了赫哲族伊玛堪讲习所;聘请省保护中心专家、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市郊区文化局多次走访敖其赫哲族村,鼓励村民学习伊玛堪说唱。2010年9月,佳木斯市敖其湾赫哲族旅游区开园暨赫哲新村落成,其中建设了赫哲族小学,成立了省内唯一的赫哲族伊玛堪传习所和鱼皮技艺传习所,并聘请国家级伊玛堪传承人为村民授课。自1985年起召开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作为展示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的平台,活态地保护了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学“伊玛堪”。

(二)伊玛堪保护不足

根据目前情况分析,伊玛堪的保护主要体现在行政保护措施层面。一是完成了伊玛堪的普查和申报工作;二是更多的局限于静态的保护――伊玛堪的文本保存。由于赫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伊玛堪的抢救更多体现为将其记录为汉字的文本形式。伊玛堪主要靠口传心授,现在的传承者很难完整、原貌地说唱的伊玛堪。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工作者采录的“伊玛堪” 音响资料大部分散落于学者个人手中,现在很难收集齐全。

三、伊玛堪的著作权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为《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为伊玛堪提供一种直接的、积极的保护。

(一)伊玛堪的著作权保护的可行性

1966年突尼斯颁布实施《文学和艺术产权法》,该部法律成为第一部以著作权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1990年安哥拉《作者权法》,1991年多哥《著作权、民间文学艺术及邻接权保护法》,200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以下简称为WIPO)《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草案》等,均规定了以著作权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

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作品,对此,《伯尔尼公约》第2条规定,“文学、科学和艺术领域内以任何方式或形式表现的一切产物”,中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著作权法所指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原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由此可见,伊玛堪是否构成著作权法中的作品是伊玛堪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的逻辑起点。

首先,伊玛堪属于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成果。伊玛堪是三江流域的赫哲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历史文化积淀,以赫哲族语言演唱的赫哲族传统艺术表达,具有浓厚的地域性、鲜明的民族性和生动的艺术性,是赫哲人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智力成果。

其次,伊玛堪具有独创性。独创性,又称为原创性,是确定作品的核心依据,这是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一个基本原则,对于原创性的认定标准,德国采“创作高度”为要件的标准,法国采“反映作者的个性”的标准,英国采“投入技巧、劳动或判断”的标准,美国采“少量创造性”的标准,中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3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创作,是指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结合司法实践,我国法院在原创性的界定上多采用独立创作的观点。认为作者独立创作完成的具有原创性的智力创作成果,就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伊玛堪融入了赫哲人的生活经验、民族风俗、情感特征、神灵崇拜等因素,反映了赫哲人特定的心理、文化特征,是赫哲人独立构思、创作并具有一定创造性的集体智力创作成果,而不是抄袭、剽窃、篡改他人的现有作品的结果。伊玛堪不但是赫哲人创作产生的,而且在伊玛堪的历史传承中不断地创作着。“伊玛堪歌手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而是每唱一次,都是一次创造。用他们自己的话讲是‘唱伊玛堪,一个人一个样’。事先,只是记住了整部伊玛堪大概的路数、人名,主人公打几次胜仗,遇几次难,向萨满求助几次,有几个主要人物,至于具体情节,就完全靠歌手见景生情,即兴发挥。”[2](P256)

最后,伊玛堪具有可复制性。《伯尔尼公约》要求可固定性,我国《著作权实施条例》第2条要求作品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要求具备可复制性即可,伊玛堪具有这种可复制性。同时,中国同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一样,保护口述作品。伊玛堪是赫哲人文学艺术领域的集体智力成果,具有原创性和可复制性,满足中国《著作权法》关于作品的规定,具有著作权保护的国内法合法性。伊玛堪作为赫哲人民间说唱文学形式,对应中国《著作权法》作品之口述作品形式,伊玛堪具有与著作权客体的契合性。

(二)伊玛堪著作权保护的对接性

首先,有效的权利主体制度。为更好地保护伊玛堪,应由赫哲族建立有效的管理组织,行使伊玛堪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打击侵犯伊玛堪的侵权行为。维护赫哲人群体权益的同时要保护传承人个体权益。除给予传承人以公法的保护外,对于传承人付出的创造性劳动,如果符合著作权法中关于作品的构成要件,应给予著作权保护;如果不构成著作权法中的作品的构成要件,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表演权等邻近权保护。

伊玛堪是赫哲人历史文化的积淀,是赫哲人集体的智慧结晶,伊玛堪具有民间文学艺术的群体性。关注主体的群体性和传承人个体性具有正当性。主体群体性不等于主体不确定。中国《著作权法》第9条规定,著作权人包括作者,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由此可见,中国《著作权法》中的作者包括自然人和视为作者的组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伊玛堪主体的群体性不违背著作权法的主体规定。司法实践中,2003年北京高级法院在《乌苏里船歌》案中确认,郭颂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亚太地区音乐教材》的《乌苏里船歌》只是改编者,而非作曲者,这首民歌的真正作曲者是全体赫哲族人民。在肯定伊玛堪主体群体性的同时,不应该忽视传承人个人的法律地位和保护。伊玛堪是以赫哲族语言进行传唱的,赫哲人没有文字,因而伊玛堪是继承人口传心授,具有人在艺在,人亡艺失的特点,因而要保护传承人的个体性。

其次,无期限的期限保护制度。“基于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定政策目标和法律目标的考量,创设一个没有期限的特别版权制度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母型,以满足民间文学艺术来源体长期对代表自身文化和身份的传统文化的控制权就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3]

著作权中人身权,如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限不受限制。而著作权中财产权的保护期限,则根据作者是自然人或组织规定不同。对此,现代著作权法就自然人作品保护期限一般采“作者有生之年+死后若干年”模式。而据伊玛堪的群体性、传承性的特点,采无期限保护更合乎情理。正如WIPO在《民间文学艺术报告》中指出,“无期限的保护在知识产权法中不是一个新概念,各国可以选择为文学和艺术作品简历提供无期限保护的制度,尽管这将会导致一般政策和有关版权制度的法律假设之间的冲突。”给予伊玛堪无期限保护,具有正当性的动机,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赫哲人“史诗”的传承。

最后,丰富的权利保护制度。著作权制度中人身权和财产权丰富内容符合伊玛堪保护需求的正当性。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翻译权、汇编权等。就人身权而言,赫哲族主要享有署名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即表明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和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就财产权而言,主要是控制伊玛堪商业性使用行为,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翻译权、汇编权等。

[参考文献][1]海凤.赫哲族口头流传的百科全书――“伊玛堪”[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4).

篇6

笔者认为,天气预报具备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要件。首先,天气预报作为一种气象信息,属于科学领域的范畴,是气象人员根据各种气象图片、数据等资料,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综合分析计算得出来的,是智力劳动的成果。其次,对气象进行预测活动,是气象部门根据各类气象资料独立构思、独立分析计算完成的,与气象部门的专业性、技术性分不开,不是任何人都能完成的。同时天气预报的及时性特征也决定了天气预报不能是依已有作品复制而来的,显然天气预报具有极强的独创性。最后,天气预报能够通过一定的客观形式表现出来,以有形形式加以复制。复制的方式包括以视觉方式复制,如印刷、复印、拍摄以及移动通讯业务公司以信息的形式发给用户等;以听觉方式复制,如录音和播放等。

从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来看,不是所有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作品都赋予著作权保护的。著作权法第四条规定了违禁作品不予保护,作为公益性极强的天气预报显然不在此列。著作权法第五条规定了三类不予保护的对象,其中也未包括天气预报。那么天气预报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哪类作品呢?著作权法第三条列举了各种受保护的作品共9类,天气预报应归列于第九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范畴。该项规定中作品主要是指可能出现的新的形式的作品和现已存但尚未列入著作权法保护之列的作品,这些作品的范围必须由法律和法规作出规定,不能任意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下简称气象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第二十五条规定“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通过传播气象信息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支持气象事业的发展”实际上从侧面肯定了天气预报的著作权保护,提取一部分收益支持气象事业的发展,实质上可视为一种著作权使用费。自然,天气预报是应当赋予著作权保护的。若移动通讯公司擅自使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信息发送给客户进行营利活动,而又不提取收益给气象部门,毫无疑问侵犯了气象部门天气预报的著作权。

下面谈谈有关天气预报著作权保护的争议。

争议一:有人认为,从气象法的规定看,各级气象部门都受同级政府的领导,各级气象部门属于事业单位法人,并且是社会公益事业法人,气象部门的活动是具有一定行政性质的活动。因而天气预报具有行政性质,属于著作权法第五条中的行政性质的文件,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笔者认为,从天气预报信息的制作过程看,天气预报经过了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气象部门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分析推算,天气预报的制作只服从准确性及时性的要求,并不体现行政机关的意志,且法律也未将其列入行政文件的范畴,故不属于行政性质的文件。

篇7

多媒体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归属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其原意为知识(财产)所有权,或智慧(财产)所有权,也称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国家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主要有以下特点:1.独立性。即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经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2.对象是人的智力的创造,属于“智力成果权”。它是指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领域从事一切智力活动而创造的精神财富依法所享有的权利。3.取得的利益既有经济性质的也有非经济性质的。4.地域性和时间性。多媒体作品具备了知识产权的所有特点。多媒体作品是一种特殊的作品。作为一种作品,像其他作品一样,它是人的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多媒体作品的特殊性在于主要依靠计算机来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的符号,这种符号与其他作品所使用的符号不同,因而不能为人类识别,只能为计算机及其类似的机器识别。多媒体作品的这种基本属性,也影响到其著作权的归属处理。从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和其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一样,多媒体作品的著作权应该属于开发者。另一方面,如果是合作开发的多媒体作品,其著作权的归属处理应遵照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合同处理,不同点在于强调书面合同是处理该类作品著作权的基本依据。

多媒体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侵犯多媒体作品知识产权的行为是指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对知识产权所有人专有权利损害的行为。侵犯多媒体作品知识产权的行为,与一般侵权行为应该有相同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后果,但由于其侵害的对象不同,侵犯多媒体作品的知识产权行为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如侵害形式的特殊性,侵害行为的高度技术性,侵害范围的广泛性,侵害类型的多样性等。多媒体作品的这些独有的特征,都会给其知识产权的保护造成一定的难度。对侵犯多媒体作品知识产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应该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对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应该坚持过错责任的原则,以过错为要件。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多媒体作品的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等特点,使得权利人的专有权范围被他人无意或者过失侵犯的可能性与实际机会要比其他物权的可能性大的多。也就是说,无过错而使他人多媒体作品的知识产权受损害,在某种情况下,具有较大的普遍性。事实证明,在多媒体作品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中,原告证明被告有过错很难,而被告证明自己无过错很容易。

篇8

1档案收集过程中的著作权保护

目前档案收集主要依靠接收、购买、捐赠以及寄存等四种方式,以接收方式收集来的档案,其来源主要国家机关、团体单位等机构,对于这类档案来说,其所有权及著作权均归国家所有。以购买方式收集的档案,主要是档案管理部门支付征集费用从集体组织或个人手中购买所得的,对于这类档案的归属权是属于档案管理部门所属的机构团体,但是其著作权仍然是属于原著者的。以捐赠方式获得的档案,一般情况下档案馆所拥有的是档案的实体所有权,其著作权仍然归原著者所有;但也有部分的捐赠者将所有权与著作权均捐赠给档案馆。以寄存方式收集的档案,档案馆对档案只是代为保管,并不拥有档案的所有权和著作权。在档案收集过程中,为了避免著作权纠纷的发生,对于向档案馆捐赠、寄存的档案中享有著作权的档案,相关单位和个人对著作权的转让提出具体意见并形成文字协议。如果在档案的捐赠和寄存过程中,如果存在著作权转让的问题,档案馆需与转让单位或个人签订规范的契约文本。

2档案史料编辑公布过程中的著作权保护

档案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通过对馆内的档案进行整理、编辑使其形成系统化的档案信息,以便为用户提供系统化的信息参考服务。档案馆在进行档案史料编辑公布的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保护著作权人的著作权,维护其著作权益。当档案馆将整理编辑的档案史料以盈利目的进行出版时,一定要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并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当档案馆要进行档案史料公布时,要对其公布形式及公布结果进行考虑,使其与《著作权法》中的相关规定相符,合理使用公布权。在档案史料编辑公布的过程中,对于国家所有档案,只有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相关机构才有权利进行公布;对于集体或者个人所有的档案,可在遵循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由所有者对其行使公布权。

3档案利用过程中的著作权保护

我国颁布实施的《档案法》中明确指出:“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档案享有优先使用权,并可对其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意见,档案馆应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一规定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原则是高度一致的。档案馆应当对享有著作权的档案或者是由规定契约的档案,对其著作权以及档案中有关的限制内容进行标记,以便使用者在查阅、参考这类档案时,能够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避免著作权纠纷的发生。同时查阅、参考档案的用户,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在合理范围内利用档案。对于受到著作权保护的档案,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对著作权人的姓名、档案名称以及出处进行表明,严禁侵犯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4档案行业管理过程中的著作权保护

篇9

【关键词】间接侵权;归责原则;避风港规则

2011年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这一天,以贾平凹、韩寒、慕容雪村等为首的50名作家联合《三一五中国作家讨百度书》,声讨百度文库侵犯著作权,称百度文库收录了上述作家的几乎全部作品并对用户免费开放,却没有取得任何人的授权。指责百度文库“偷走了我们的作品,偷走了我们的权利,偷走了我们的财物,把百度文库变成了一个贼赃市场”。百度援引“避风港规则”回应称,百度文库所有文稿等资料均为网友上传,百度本身并不上传侵权的书籍和作品,因此百度没有侵害作家和出版机构的利益。但承诺会尽快对文库进行整顿,删除未经授权的文档。

关于百度文库是否侵犯著作权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法律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以百度文库为代表的商业经营模式对著作权保护的冲击已经引起了司法部门的高度重视:最高院民三庭庭长孔祥俊针对此表示,最高院将起草网络著作权司法解释,作为界定互联网“避风港规则”的法律条款。

1.百度文库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性质界定

1.1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分类

网络服务提供者是个广义的用语,目前理论上对其的分类很多,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包括两类主体:一类是组织、选择信息并通过网络向公众提供信息的网络内容提供者;另一类是为网上信息传播提供设施、途径和技术支持等各类中介服务的中介提供者;有学者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分为接入服务者、联机信息服务者、全方位服务者三类。

笔者认为,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至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分为网络接入服务、系统缓存服务、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和网络链接服务提供者。

1.2百度文库的性质

百度文库介绍中有如下描述:“百度文库是百度为网友提供的信息存储空间,是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开放平台。平台上所累积的文档,均来自热心用户的积极上传。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百度文库的用户不能侵犯包括他人的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以及其他权利。一旦由于用户上传的文档发生权利纠纷或侵犯了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其责任由用户本人承担,因此给百度或任何第三方造成损失的,用户应负责全额赔偿。”

但根据《著作权法》和《侵权责任法》规定,不仅上传者应对作品的复制、传播问题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网站的经营者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故笔者将百度文库定性为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的提供者,此定性对其侵权种类的划分、过错的认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的间接侵权责任

著作权法中的间接侵权责任,是知识产权领域中制度变革最快、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个问题。由于网络及相关高科技产品的迅速普及,为作品的复制与传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任何网络用户都可以在“复制”作品的同时通过网络“传播”作品,“复制”过程和“传播”过程合为一体。侵权行为的直接实施者往往在地理上非常分散,难以确定,同时又是缺乏经济赔偿能力的个人用户,只有使那些出于过错为直接侵权者提供帮助的人承担间接责任,才能使权利人获得充分的救济。但是如果对间接侵权责任规定过于苛刻,则会妨碍技术的发展,不利于知识的进步,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平衡过程。

2.1网络著作权保护的价值取向

因为知识产权法规制的是智力成果,因此谋得权利人合法权利的保障与社会知识进步的平衡几乎是知识产权法内在的血液。著作权法具有“保护—限制”价值二元取向不可偏废的内在要求:既不能给予权利人不适当的保护从而无法实现作品的社会价值,也不能过重的限制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从而损害全体著作权人的创作热情和意愿。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核心是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主要是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人和网络用户之间的权利义务配比问题,其目的是形成公平、公正、高效的法律机制,在不损害著作权人创作激情的基础上,使更多的网络用户能够享用到廉价的作品,从而促进信息的自由流通和科学、文化、艺术的传播,从而在保障私益的基础上,增进公益。正是基于此种价值取向,我们应该在利益平衡的基础上讨论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的间接侵权责任,既不能过于宽松,也不能过于严苛。

2.2网络环境中的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

在著作权法理论中,一直存在对“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划分。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并未引入“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等概念。而美国1976年颁布的《版权法》规定了直接侵权责任;1998年颁布的《数字千年著作权法》规定了间接侵权责任制度。并将间接侵权责任分为:帮助侵权责任和替代侵权责任。只有直接将作品以上传或其他方式置于服务器,供他人在线欣赏或下载作品的行为才可能构成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直接侵犯,其他行为只能在特定条件下构成间接侵权。针对以百度文库为代表的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如果其在明知或应知用户行为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情况下提供实质性帮助或放任侵权结果的发生与扩大,没有及时采取制止侵权行为的措施,则构成间接侵权中的帮助侵权。

3.“避风港”规则

篇10

【关键词】微博;著作权;侵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104-01

一、微博著作权的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那么,微博内容是否属于作品?答案不是绝对的,属于微博著作权保护范围的微博作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首先,一条140字内的微博文字想成为著作权法的作品,必须具有思想性,如果单单陈述事实、随便图画,没有倾入智力,很难认定为作品。如“我好饿”“好想家”“又下雨了”等,这类文字没有思想,很难成为作品。

其次,微博文字内容的表达必须具有独创性。独创性,即独立性和创造性.是指一件作品的完成应当是作者自己的选择、取舍、安排、设计、综合、描述的结果,既不是依已有的形式复制出来,也不是依既定的程式或者程序(又称手法)推演而来。

再者,微博作品必须能以某种形式进行复制。如果作品可以某种方式或某种载体进行再现,一般可以认为可以复制。

二、微博著作权的侵权行为方式

(一)微博用户原文转发行为

微博除了关注和收藏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转发,转发行为具有两个主要特征:第一,可在显示原帖子内容的同时,还可看到原发帖人的微博昵称;第二,转发不可以更改原帖子的内容,只能完全按原文转发。这种转发行为从法律层而考虑,涉及到微博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使。而从当前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微博用户均对此转发行为持包容态度,认为上述转发行为不侵犯著作权。而理论上对微博原文转发行为是否侵权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微博的原文转发行为属于合理使用,因为此转发行为并没有改变原作品内容,并指出了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称,所以没有侵犯著作权。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微博的原文转发行为属于微博用户之间的默示许可,转发得到了博主的授权,所以不侵权。但是,如果微博作品作者在作品明确注明“不可转发”,那我们就必须尊重作者的意愿,即使符合合理使用也不可转发,否则侵犯微博作品作者的著作权。可见,虽然认定转发行为不侵权的结论更符合微博的特点,能够满足用户信息共享的需求,但仍有必要对不同的法理依据进行分析。

(二)微博用户的抄袭行为

所谓的抄袭行为,就是将其他博主的作品内容当作白己的微博内容予以。我们知道微博平台上的抄袭行为包括微博用户平台内抄袭、跨平台抄袭和将传统作品数字化复制等二种情况。第一,微博平台上的抄袭就是同一微博平台上不同微博用户间的抄袭;第二跨平台抄袭,就是将原作者在其他平台上的作品照搬到白己的微博上;第二,将传统作品数字化复制,就是将以前的传统作品比如纸质报纸上的内容数字化后发表在自己的微博上。

抄袭行为是一种非常明显的侵权行为,在没有征得微博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形下使用其作品,即不属于合理使用,也不属于默示许可,侵犯了微博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三、对保护微博著作权的建议

(一)细化微博用户注册协议

建议细化微博用户注册协议。将微博范围内可以为哪些行为,不得为哪些行为进行更加明确的约定。例如,明确约定微博用户允许其他用户原文转发自己的博文,但是抄袭的行为应当禁止等。如此,变默示许可为明示许可,可以使得授权明晰,避免纠纷发生。

(二)完善微博著作权保护的相关立法

在立法层而,对微博作品进行立法保护是行之有效的最好手段。首先,我国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单行法来规范网络著作权侵权,在此基础上添加章节来明细微博著作权侵权主体、客体、责任承担等有关规定。明确微博内容符合作品的满足条件。这样在司法实践中对微博著作权的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加强有关法律的构建与完善,《著作权法》作为保护作品著作权最基本的法律,应当明确微博作品的法律地位,否则权利人的法权无法确定。

(三)确立后台实名制

后台实名制度不是才流行的制度,在借鉴国外解决微博著作权侵权的机制制度中相关国外的国家就实行了,回头看国内实名制度的提出大概是在博客广泛被应用的时候,确立后台实名制有利于微博事业的长远发展。首先,从明确侵权被告上考虑,实名制的实施使确定被告不在是司法实践中的难事。被侵权人不用在担心无法确定被告而担负败诉的风险,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司法行政效率,提高便民形象同时也会给存在侵权牟利侥幸心理的用户以警示。其次,从有利于微博服务提供方考虑,通过实名制定准确位到侵权用户,这样就减少了很大一部分微博服务提供商不得不承担的连带赔偿责任。

参考文献:

[1]王荣彬微博著作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谢萌.微博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姜颖,涉微博著作权问题研究[J]知识产权,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