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治范文

时间:2023-03-31 19:0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诊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诊治

篇1

【关键词】胆囊炎中医药疗法诊治心得

胆囊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一切综合致病因素的影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为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三十余年来,潜心研究胆囊炎的中医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根据临床治疗经验,从内科角度予以阐述如下。

1临床表现

患者常有右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恶心、厌油腻食物或有消化不良症状;有的病人则感右肩胛下、右胁或右腰部等处隐痛;右上腹近心窝处有轻度压痛,或按之不适感。部分病人在初次发作时未予根治而演变成的慢性胆囊炎,在反复发作的胆囊炎病人中,约有70%的伴有胆囊结石形成,临床所见部分病人,以胃病治疗多年无效就是这个原因。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常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绞痛,阵发性加剧,向右肩放射,伴恶心、呕吐,重者还会出现恶寒、发热、黄疸等。

2病因病机

胆囊炎临床可以痛、吐、热、黄四症概括之,其病因则以气、血、虫、石、寒、热、湿、食、情志、气候失常、饮食不节等诸多因素,引起肝胆气滞、湿热蕴结所致“不通则痛”。病理演变过程是以胆的功能失调,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而致郁证;郁久不通,胃肠气机逆乱,遂成结证;郁久化热,热裹其湿之湿热证;热毒炽盛所致之气滞血瘀证,以上“郁、结、热、瘀”四证互为转换,胶滞难解,气血逆乱,热毒内陷,或变生厥证。

3剧痛预兆及其转机

本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痛加剧,除了由于胆囊最大限度收缩外,还有胆总管平滑肌的剧烈收缩运动,它是机体潜在抗病能力被调动起来的排石反应;有时在大的结石排出之前,往往会出现休克前期的征象,当然应该警惕,如果腹痛持续不减,压痛明显,高烧不退,要注意病情是否恶化。

4胆囊炎用药治疗原则

疏肝利胆,清热利湿,通腑泄热,行气止痛为本病总的治疗大法,其保持大便通畅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4.1疏肝利胆法本病的病因若是因肝郁气滞者,则气滞是本,结石是标,治当疏肝理气的柴胡疏肝散为主,通腑泄热为辅,除总攻排石加大黄、芒硝之外,平时不得用此荡涤之品,以免影响肝胆的疏泄。理气开郁药,能降低胆总管括约肌的紧张度,减少胃酸分泌和游离酸钙,使胰腺分泌减少,解除胰管梗阻,减少压力,增加胆汁的分泌;加金钱草、茵陈、青皮、大黄组成的利胆方剂,口服后有明显的松弛奥狄氏括约肌和降低胆压的作用。

4.2清热利湿法肝郁易化热、脾虚则生湿、若复加外感湿热之邪、内外相引、湿热结合、互助互长。选药:方以藿朴夏苓汤为基本方加茵陈、金钱草、玉米须、郁金;湿重者重用白蔻仁、苡仁米;本类药物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消散。

4.3通里攻下法胆系疾病多伴有便秘,而便秘又可导致和助长热结、气滞、湿阻。所以,通里攻下法最为常用,而最为有效的是大黄,常用方剂为大承气汤、大柴胡汤,以方剂的功效来看,它们能清泄阳明、和解少阳、通腑祛秽,使少阳胆经之热毒,从阳明荡涤干净;清热与攻下法合用,具有协同作用,能经、腑兼顾,热、结同治,在提高远期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单用清法或单用下法。只用清法,虽能解肝胆之无形热邪,控制感染,但六腑之有形实邪未去,大便秘结未除,则无形之热必然复生;若只用下法,虽能荡涤实邪,有利于排除肠道梗阻,但清热、控制感染之力仍嫌不足。

4.4清热解毒法胆为少阳,少阳为热,药物多用寒凉,所以清热解毒法是常用大法,以五味消毒饮为基本方,药用大黄、黄芩、金钱草、金银花、连翘、龙胆草、黄柏、紫花地丁、板蓝根、虎杖等,这类药物的广谱抗菌或抑菌作用,有解除内毒素,调理肠胃之功能。

4.5通阳化湿法素体阳气不足,或病程太长者,亦有寒化的可能,方用茵陈四逆汤、柴胡桂枝汤等方剂,可使胆司相火、宣通三焦、强壮元阳、消除阴翳、舒展肝木,只要辨证准确,施药得当,可获满意效果。

4.6活血化瘀法根据胆囊炎病机的互为转化,若湿热壅盛日久,化火成毒,便燔腾营血,可致胆道瘀阻,故在疏肝利胆,通腑泄热的基础上,加用行血化瘀药,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药如丹参、姜黄、郁金、虎杖、灵仙、桃仁、鸡血藤等,活血化瘀药有改善肠道血管微循环,使胆汁流量增加,修复因炎症损伤的血管上皮细胞。5转归及预防

急性胆囊炎病程短,多持续数小时至数日,大约有70%~90%的患者,急性症状可以控制,预后良好,若调治不当,该病容易复发,而演变成慢性胆囊炎病,本病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后,应当经B超、胆囊造影等检查,证实炎症完全消失后方可停药。

篇2

西医诊治菌痢

西医认为,细菌性痢疾的病原是痢疾杆菌,而病因则是人们吃了不洁净的含有痢疾杆菌的食物,再加上自身抵抗力不强引起的(菌痢通过粪.口途径传染,吃下痢疾病人和带菌者粪便污染过的食物可得痢疾)。西医将痢疾病原菌分成四种,甲群(志贺氏痢疾杆菌)、乙群(福氏痢疾杆菌)、丙群(鲍氏痢疾杆菌)、丁群(宋氏痢疾杆菌)。这四种菌群均可产生内毒素,甲群还可产生外毒素。四种痢疾杆菌都能引起痢疾。

西医在临床上将痢疾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痢疾根据症状又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4种。在中毒型中,根据病情又分为休克型和脑型。

1.轻型痢疾是痢疾中最轻的一种,一般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4次,呈水样或糊状,无脓血,有时混和黏液,解便后腹痛缓解,多数不发热或只有低热。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一般的肠炎。

2.普通型痢疾具有较典型的痢疾症状,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个别患者可高达40℃以上。开始可无腹痛、腹泻,只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因此,开始时常被误诊为重感冒,数小时之后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开始为稀便,继而出现脓血便,因为此时肠黏膜已出现溃疡和坏死,故有明显的下坠感。

3.重型痢疾起病急,有高热,每日大便次数可达20~30次,大便呈脓血样,量少,腹痛剧烈,下坠较重,甚至不想离开便器,四肢发凉,很快出现脱水现象,有的可发生意识障碍。

4.中毒型痢疾多见于2~7岁的儿童,常突然发病,开始时只有高热,体温可达40℃,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口唇指甲青紫,皮肤常出现花纹,呼吸浅而弱,可反复出现惊厥。多数患者没有腹痛、腹泻和呕吐,少数患者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无脓血。除上述症状外,若出现休克症状的叫休克型,表现为脉膊细弱,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少尿或无尿,有呼吸困难、咯血现象,可因发生心力衰竭而死亡。若出现脑部症状者叫脑型。脑型的主要表现是烦燥、嗜睡、血压正常或增高,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呼吸增快,有时出现呼吸暂停、叹息样呼吸或双吸气,很快进入昏迷状态,而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但是,绝大多数痢疾属普通型。痢疾杆菌主要侵犯大肠,尤其是乙状结肠和直肠,所以左下腹疼痛明显。痢疾患者腹泻次数很多,大便每日数十次,甚至无法计数。由于直肠经常受到炎症刺激,所以患者总想解大便,但又解不出多少,这种现象叫里急后重。腹泻次数频繁的患者还可出现脱水性酸中毒。

上面这些只是细菌性痢疾的症状,但是要确诊,西医还讲究实证,即通过粪便培养后检验可发现痢疾杆菌。另外,在显微镜下检查病人的大便还可见大量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结合一系列症状和检验查出有痢疾杆菌后就可以确诊为细菌性痢疾。这时,就要对症治疗。

绝大多数病人经过抗生素治疗,数日后即可缓解。目前西医治疗痢疾的药物逐渐增多,例如,有复方新诺明、氟哌酸、氨基苄青霉素、痢特灵、黄连素等。医生可根据病人情况决定用哪种药,用多少。而且,在治疗时,能口服的尽量口服。这是因为,一方面口服药物可直接到达肠道,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另外,口服比肌肉和静脉滴注更安全,无痛苦。痢疾的其他治疗可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有失水、高热者可以输液,有中毒症状者应对症抢救。一般情况都可以治愈痢疾。

中医诊治菌痢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是另一套系统。《内经》对痢疾的称呼是“肠游”,唐代《备急干金要方》称痢疾为“滞下”,含有肠腑“闭滞不利”的意思。宋代《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痢疾之名沿用至今。

中医对疾病讲究病因病机和辨证,前者指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后者指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而证候不同于症状,是综合分析了各种症状,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各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中医的八纲辨证又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对于痢疾也不例外。

在病机上,中医认为,痢疾是时邪疫毒所致,主要指感受暑湿热之邪。因为,痢疾多发于夏秋之交,气候正值热郁湿蒸之际,湿热之邪内侵人体,蕴于肠腑,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景岳全书・痢疾》说:“痢疾之病,多病于夏秋之交,古法相传,皆谓炎暑大行,相火司令,酷热之毒蓄积为痢。”疫毒,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即疫毒为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故称之疠气。

另外,中医认为痢疾的病因还有饮食不节,指的是,平素饮食过于肥甘厚味或夏月恣食生冷瓜果,损伤脾胃;同时食用馊腐不洁的食物,疫邪病毒从口而人,积滞腐败于肠间,发为痢疾。

除了病因病机,中医还讲究辨证,主要是辨实痢和虚痢;寒痢和热痢。虚实之辨指的是:起病急骤,病程短者属实:起病缓慢,病程长者多虚。形体强壮,脉滑实有力者属实;形体薄弱,脉虚弱无力者属虚。腹痛胀满,痛而拒按,痛时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后重暂时减轻者为实;腹痛绵绵,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后重不减,坠胀甚者为虚。寒热之辨指的是:痢下脓血鲜红,或赤多白少者属热;痢下白色粘冻涕状,或赤少白多者属寒。痢下粘稠臭秽者属热;痢下清稀而不甚臭秽者属寒。身热面赤,口渴喜饮者属热:面白肢冷,口不渴者属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属热;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属寒。

有了病机和辨证再讲究治病原则和方法。首先是祛邪导滞,因为痢疾的基本病机是邪气壅滞肠中,只有祛除邪气之壅滞,才能恢复肠腑传导之职。其次是调气和血,即顺畅肠腑凝滞之气血,祛除腐败之脂脓,恢复肠道传送功能,促进损伤之脂膜血络尽早修复,以改善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症状。三是顾护胃气,因为湿热痢、疫毒痢的方药之中,苦寒之药较多,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有损伤胃气之弊。

由于有了辨证,就把痢疾分为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虚寒痢和休息痢,并依据不同的痢疾予以不同的治疗药方。

比如,湿热痢的症状是:腹痛阵阵,痛而拒按,便后腹痛暂缓,痢下赤白脓血,粘稠如胶冻,腥臭,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就需要清肠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可用方药芍药汤:赤芍15g,当归9g,黄连5g,槟榔5g,木香5g,生大黄9g,黄芩9g,金银花10g,炙甘草5g。

比较

对于痢疾的症状,西医和中医的描述有一致的地方,如主要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在治疗效果上,西医和中医也都有较好的效果。中医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内服中药或灌肠疗法,常能收到显著的效果。而西医在确诊后使用抗生素、灌肠疗法和其他辅助疗法和辅助药物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篇3

扁平疣,中医称"扁瘊",是一种生长在皮肤上的病毒性的赘生物,多见于青少年。因形状扁平,故名扁平疣。扁平疣多见于面部、手背,其形状如小米粒到黄豆粒大小,是一扁平隆起的丘疹。表面光滑质硬,是实质性的赘生物。其颜色如淡褐色或正常皮色,分散或聚集成群分布,偶见沿抓痕排列成条状分布。患者一般无不适,偶可有微痒。病程长,临床上可见数周或数月缠绵不愈,有的甚至持续多年不愈。

1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扁平疣的发病机理,是人体感受湿热毒邪,内动肝火所致。还有一种是久病之人,正气不足,耗气伤血,卫外不固,腠理不密,遭受毒邪引起的扁平疣。

1.1湿热:脾虚不运,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或感受湿热毒邪而发病。湿热之性粘滞,郁于皮肤,结滞不散而发丘疹。表现为皮损逐渐发生,病程长,顽固难愈,伴有口粘,食纳差,大便不爽,身困之症。

1.2肝胆风热:素体肝胆热盛,或性格急躁,气郁化火,导致肝胆风热偏盛,表现为发病较急,皮疹发展快,有瘙痒感,除面部、手背扁平丘疹外,伴有两胁胀痛,善太息,易发脾气等。

1.3正气不足:《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之后,营养亏乏,导致正气不足,气血两亏,风热毒邪乘虚而袭,表现为病程长,病性顽固,面色无华,少气无力等症。

2 诊断

①微痒或不痒;②皮疹隆起于皮面;③初起一处向周围皮肤漫延;④发病及消退均较缓慢;⑤簇生。

3 辨证分型治疗

3.1风热毒型 有米粒大和黄豆大,扁平隆起的丘疹。表面光滑,质地硬,淡褐色或正常皮色,聚集成群的丘疹,伴有大便干燥,舌质红,苔薄黄。口服扁平疣Ⅰ号,8瓶。外用扁平疣洗剂,6包;

3.2气血瘀滞型 有米粒大和黄豆大,散在扁平疣,也有聚集成片者,有大面积色素沉着,外观与老年斑相似;口服扁平疣胶囊Ⅱ号。外用疣速消。

3.3气血两虚型 面色黄,神疲乏力,扁平疣聚集、散在相间和皮色一致,舌淡、舌体胖大,脉濡。口服扁平疣Ⅱ号1瓶。外用扁平疣精华素3盒。扁平疣胶囊系纯中药制剂,它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散结,活血化瘀之作用。方中茵陈有清热利湿的作用,柴胡、板蓝根有清热、抗病毒的作用,刺蒺藜平肝清热祛风,苍术除湿,玄参、浙贝母清热散结,川芎、红花活血化瘀。纵观全方,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以活血化瘀为辅,可使扁平疣平复,色素痕迹消退,是扁平疣患者的首选中药。

4 中医传统针灸疗法

4.1 湿热型 选穴:曲池,合谷,三阴交,地机,丰隆。方义:曲池为手阳明经之合穴,合谷为手阳明经之原穴,地机是足太阴经之郗穴,丰隆清热利湿,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五穴合用有清热祛湿散结之功效。

篇4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高血压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剧,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且常并发,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院以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及安慰剂治疗,通过临床疗效比较,证实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的过程及结果汇总成文,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共治疗2型糖尿合并高血压病患者270例,其基本临床资料如下:(1)观察组:观察组研究对象135例,男64例,女71例;年龄在56-72岁之间,平均年龄65.6岁;病程在1-3年之间,平均病程2.5年;(2)对照组:对照组研究对象135例,男66例,女69例;年龄在55-74岁之间,平均年龄66.2岁;病程在1-3年之间,平均病程2.6年;研究对象经入院诊断均为2型糖尿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且不并发其他内科疾病。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本临床数据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

对照组研究对象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安慰剂治疗,常用药物有拜糖平、二甲双胍缓释片、降糖灵等降糖药物及硝苯地平缓释片、替米沙坦、珍菊降压片等降压药物,根据患者病情确定给药的种类、剂量和是否联合用药。

1.2.2 观察组治疗

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其常规用药与对照组一致,中医辨证治疗如下:(1)辨证及方药:①阴阳两虚:a.临床症状:耳鸣健忘,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夜尿频,足冷,舌淡,脉沉细;b.方药:使用传统方剂左归丸合右归丸;随证加减:虚内热者加知母12g、黄柏12g;肾阴虚者加女贞子9g;肾阳阳虚畏寒者加制附子12g;②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a.临床症状:口干口苦,头痛眩晕,舌红苔黄,烦躁易怒,脉象弦数b.方药:白芍12g、生地15g、怀牛膝18g、杭12 g、桑寄生12g、黄芩6 g、天麻9 g、生牡蛎25 g、钩藤12 g、石决明18 g、生龙骨25g;随证加减:口干口渴加花粉15g、石斛12g;③脾虚痰浊:a.临床症状:多为肥胖患者,脘痞痰涎,头晕发沉,舌淡苔腻;b.方药:陈皮12g、党参10g、半夏10g、白术12g、胆星9g、茯苓12g、决明子25g;随证加减:纳呆食少者加白蔻仁12g、砂仁9g;气虚者加黄芪12g。(2)不理想者用药:在应用上述药物治疗15日后,患者疗效不理想者给予如下方药:①血糖:天花粉25g、生山药25g、葛根25g;②高血压:泽泻9g、海藻25 g;(3)煎煮及给药方法:①煎煮方法:按照药物特性分先后煎,日一剂,加水500ml文火煎煮;②服药方法:日一剂,早晚两次温服,每次200mL。根据患者病情确定用药疗程。

1.2.3 辅助治疗

在服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辅助治疗:①生活方式干预:减少钠盐的食用量,多食水果蔬菜,有意识控制体重;②运动:为患者制定适合的有氧运动方案,并嘱其坚持运动。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相关研究制定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具体如下:①显效:研究对象血糖、血压均控制在正常水平,或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停药后无复发;②有效:血压、血糖有明显改善,或一项达到正常水平,停药后无复发;③无效: 血压、血糖均无明显改善。

2 结 果

2.1 中医辨证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经中医辨证其结果如下:阴阳两虚型39例,肝肾阴虚型28例,肝阳上亢型26例,脾虚痰浊型42例。根据辨证结果,按照上述方药进行治疗。

2.2 疗效比较

连续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显效90例,有效3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高达91.8%较对照组42%的总有效率组有显著优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均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尤以老年患者的发病率较高,且二者常相伴发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西医治疗虽然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压,但是长期联合用药,导致用药的增加,对患者的身体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使用中医药对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进行治疗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早在《灵枢・五变篇》中就有“五脏皆弱者,善病消瘅”,的记载,以此为依据制定清除燥热、瘀血、痰浊及补肾虚的方剂,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同时加入控制血压及调理肝肾功能的药物,确保患者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因此中医辨证治疗较西医治疗更具针对性,更注重从根本上治疗,因此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综上诉述,在2型糖尿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中中医辨证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教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21(07):262-263.

篇5

带状疱疹主要临床表现为呈带状排列的簇集性水疱,并常伴有轻重不等的神经痛症状,约有76.21%的患者疼痛症状先于皮疹出现。皮疹为带状的红色斑丘疹,继而出现粟米至黄豆大小簇集成群的水泡,累累如串珠,聚集一处或数处,排列成带状,泡群之间间隔正常皮肤,泡液初澄明,数日后泡液浑浊脓肿,或部分破裂。重者有出血点,穴血疱或坏死。轻者无皮损,仅有刺痛感,或稍潮红,无典型的水疱。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由于该病毒侵犯神经节,造成神经节发炎及坏死,致使神经剧痛,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导致持久的后遗神经痛,尤以老年人为甚,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可达30%-50%。

中医外治法包括如针灸,艾灸,梅花针法,拔罐法等,本文主要讨论中医外治法中的有关中药(包括中药与西药的结合)的应用。

1、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思考

1.1带状疱疹早期外治法可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本病属于自限性疾病,病程通常为2~4周,所以对于一般患者其治疗目的应该是加速其恢复、控制急性及慢性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所以,笔者认为,对于带状疱疹的早期发现和及时的治疗才是能否根治此病的关键。因为带状疱疹的内在病因多为肝胆热盛、脾湿郁久、湿热内阻,而从西医来讲,是因为感染了病毒所致。故在临床上遇到这些体质的病人,尤其是小孩及老年人等免疫力不够的患者,一定做好未病先防。

在发现了带状疱疹之后要尽快就诊。因其为病毒感染,现代医学对病毒无特效治疗手段,单凭西医治疗很难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所以,临床上积极研究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林桂权,沙文昆取双黄连粉针倒入一个玻璃容器内,再注入利多卡因,搅匀成黏液状,用消毒棉棒反复涂患处,尽可能使患处保持湿润。利多卡因用药后,分布于机体组织迅速而广泛,且麻醉强度大,起效快,弥散力强。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双黄连粉针是具有抗病毒及抗细菌双重治疗作用的药物,有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林桂权,沙文昆以这两者的药理作用为指导,将利多卡因和双黄连粉针外用治疗带状疱疹收到了满意疗效,尤其是对早期的带状疱疹疗效更为突出,有效率达100%。取六神丸适量研成细粉,用阿昔洛韦眼药水或针剂调成糊状,再均匀涂于患处。一般涂药1周左右即可治愈。

更多的临床医生是运用纯中医的方法进行辨证论治,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很多研究中也发现,纯中医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董祖木,赵月华观察外用八宝五胆药墨疗效与口服阿昔洛韦的效果相当,但八宝五胆药墨组的止疱、止痛时间均明显短于阿昔洛韦组。而且无论病之新旧近远,皆可运用八宝五胆药墨治疗,无须辨证太细,无明显毒副作用。杜艳、徐签在皮疹部位及周围拔罐。出罐后在皮疹或水泡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点顺序按皮疹出现的先后进行操作,最后沿皮疹范围围灸。治疗结束后嘱患者将季得胜蛇药片研碎,用温开水及白米醋各半,调成糊状,外涂患处。诸法合用,直取病所,以外治内,能尽快控制疱疹扩散,使水疱干固结痂,迅速止痛,有效防止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传统外治法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疗效优于阿昔洛韦,且止痛、止疱、结痂时间较阿昔洛韦明显缩短,安全无副作用,临床值得推广。

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应该得到大力提倡。患带状疱疹病人多因疼痛较甚不能进行日常活动,甚至影响睡眠。所以,疾病早期可以运用如利多卡因等药物来镇痛镇静。而外用利多卡因等药物不仅可以起到镇痛作用,还大大降低了副作用。结合中医外治法,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中医外治法用药多采用清热解毒,缓急止痛,凉血消肿之类,如七叶一枝花、地锦草、五倍子、鲜马齿苋、大黄、青黛等。临床上可以根据根据病人的情况来选择药物。

1.2带状疱疹外治法仍然需要辨证论治

有医家认为中医外治法在应用的时候不用辨证太细。但笔者认为,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中医外治法,如针灸,艾灸,用药也不能例外。秉“外治之法即内治之理”,根据临床的效果来看,没有经过辨证的外治法仍然会取得一定得效果,但是,经过辨证后有针对性地治疗会缩短治疗过程,尽快取得治疗效果。

邱根全等把带状疱疹病人分为热盛型和湿热型,应用独角莲膏药患处局部敷贴治疗本病30例,并与蓝莲露外用作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止痛、止疱、结痂脱痂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从中医分型看,独角莲膏药主要适宜于热盛型。

1.3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病在临床上还有一个棘手之处,有部分年老体弱的患者,特别是机体一般状况较差者,往往会遗留有后遗神经痛。因此,在控制急件发作症状的同时,如何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也就成为本病治疗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西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及一定的副作用。如王国颖等研究复合芬太尼透皮贴剂(利多卡因,哌卡因,维生素B,地塞米)具有持续有效的镇痛作用;神经阻滞能迅速有效地抑制疼痛,通过扩张神经支配区域的末梢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打破疼痛、末梢血运不良的恶性循环,促进组织的修复。此法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有一定的危险性,要谨慎操作,防止并发症发生。临床已有因操作不当致气胸的报道。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皮肤科门诊和疼痛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口服阿昔洛韦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药物,但该药口服吸收缓慢且不完全;另外,它是通过只在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形成的胸腺嘧啶核甙激活酶,选择性地破坏被吞入细胞内的带状疱疹病毒,没有被摄取的阿昔洛韦与器官细胞无反应,被排除体外,其副作用为可逆性的肾功能障碍。这样的治疗方法对老年人是不安全的。

所以,采用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成为必然,而且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很有优势。如运用壮医治疗时运用广西特色药物,如田七、芒果、广西莪术、山乌龟、红药、了哥王、王不留行组成的“七仙散”,配伍简练,屡试屡效。

后遗神经痛多发生在老年人,王玉珠等课题组成员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病理表现,认为单用“清热解毒”法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是不妥的,有“虚虚实实”之弊。而采用“扶正固本,益气养血,养阴柔肝”,是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有效途径。多选取黄芪、当归、藏红花、赤芍、川芎等益气活血和清热解毒药物,采用中药内服与外

敷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证型多样,除气滞、血瘀外,尚有气血、阴、阳虚,湿热以及虚实夹杂等证。中药内服与外敷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前期的临床应用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2、总结

篇6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医 辨证分型

中图分类号:R58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12-0034-03

Discussion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with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ype of TCM

ZHANG Yijing

(Shiqu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061, China)

ABSTRACT Osteoporosis is a degenerative disease of the systemic bone metabolism disorders,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social aging population, the incidence of osteoporosis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ults of modern medical research on osteoporosis, and its etiology, pathogenesis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rules of som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in literatures, and summarizes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ype of TCM in osteoporosis and the management.

KEY WORDS osteoporo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ype

随着社会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现代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代谢失衡,骨丢失大于骨重建而导致的骨量丢失、骨小梁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的全身代谢障碍的退行性骨骼疾病[1]。临床表现以骨痛及腰背痛、驼背、身长变矮、易发骨折为主症。中医学虽然对骨质疏松症无系统论述,但从其临床表现及辨证当属“骨痹、骨痿、骨枯、虚劳”等范畴。目前关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本文通过复习文献,阐述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分型及诊治

1 辨证分型

1.1 肾虚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而藏之;肾气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2],记载了骨骼与年龄及肾精盛衰的关系,说明骨与髓均为肾之所主,肾之精气的盛衰与骨髓、骨骼的生长代谢密切相关。现代研究表明,肾虚者骨密度明显低于无肾虚证者[3]。许志奇等[4]的研究显示,肾虚症患者骨矿含量普遍低于正常人。李泉玉等[5]的研究提示,肾主骨,肾功能低下者,骨矿含量普遍降低。目前,肾虚型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两型。

1.1.1 肾阳虚

肾阳虚之骨痿者,多有腰膝酸痛,形寒肢冷,头晕目眩,精神萎靡,溲频清化,肢体萎软,脉沉迟等症状,对此,历代医家也多有论述。沈霖等[6]用青蛾丸加味制剂口服,每次20 ml,每日2次,连服3个月,结果患者腰背疼明显减轻或缓解的有效率为88.4%。张乃征等[7]认为肾阳虚为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以温补肾阳立法,制成强肾增骨宁治疗31例患者,每日l剂,连服4个月,结果显效2l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3.5%,而且患者骨矿含量、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

1.1.2 肾阴虚

肾阴虚之骨痿者,症见腰膝酸痛,喜按喜揉,眩晕耳呜,失眠多梦,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兼有形体消瘦,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历来中医都认为“肾阴不足,亏虚,骨失滋养,易致骨痹”。赵咏芳等[8]对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进行了研究,用单光子骨密度仪测定37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28例表现为肾阴虚证,3例属脾肾两虚证,无单纯脾虚表现者。唐瑞等[9]以补肾益阴法为主治疗老年骨质疏松33例,腰背痛症状消失l0例,明显减轻l9例,减轻4例;骨矿含量增加20例,维持原水平l0例,降低3例,总有效率为87.9%。

篇7

【中图分类号】R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70-1

病态窦房结是临床常见而难治的病症。病态窦房结是由于窦房结功能低下或衰竭所致,临床以心动过缓为主要特征,也可表现心动过速的交替出现。根据其脉症表现,乃属于祖国医学中“迟脉证”“眩晕”“昏厥”等范畴。目前以安装起搏器来维持起搏功能,推广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笔者根据中医辨证,运用调和阴阳,平衡升降法治病,收到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45―88岁,平均49.0±5.1岁;基础心脏病:冠心病10例,心肌炎5例,心肌病4例;合并高血压10例、糖尿病4例。

诊断依据:依据1997年北京地区关于“病态窦房结”座谈会上制定的参考标准,并参考动态心电图确诊。治疗前心率均在58次/分以下,临床表现:所有患者经阿托品试验均呈阳性,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缺血症状,并见心悸、动则气短,头晕目眩、舌淡、脉沉细而迟。

2治疗方法

予以调和阴阳、平衡升降法,重以养心阴、助心阳、益气泻虚热。处方:制附子(先煎)15g、羊藿15g、北沙参10g、枸杞子10g、麦冬10g、菟丝子10g、熟地20g、桂枝15g、仙茅10g、仙灵脾10g、党参10g、金樱子6g、炙甘草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3个月,加减:如见阴分不足、虚热上扰,湿热积滞为主时去桂枝、制附子、菟丝子、枸杞子,加天冬、柴胡、黄芩、生地、芡实、桑寄生等,若见心阳不足为主,则益心阳,重用桂枝、干姜、细辛、麻黄。个别患者服药期间心率仍较慢,可给予阿托品肌注或口服。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显效:症状消失,平均窦性心率>60次/分,心电图恢复或大致正常。有效:症状减轻,平均窦性心率用药后较用药前增加20%以上,心电图改善。无效:症状不减轻,心率无明显改善,心电图无明显变化。

3.2治疗结果

显效6例、好转11例、无效2例。

4病案举例

杜某,男,72岁,退休干部,患冠心病、病窦综合征1年,曾多次住院治疗,心率最慢38次/分,近2月来自觉胸痛、乏力、心慌、气促、头晕目眩,甚则视物不清,不能站立。诊见:心慌、胸痛、心悸怔忡、失眠、头晕目眩、舌质淡,苔薄白,脉结代。中医诊断:怔忡,辨证以阳虚为主,治宜温阳益气、活血养心。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四逆汤加减。药用:麻黄15g、制附子(先煎)15g、细辛(先煎)5g党参10g、桂枝20g、干姜10g、金樱子6g、仙灵脾10g、炙甘草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3月后,患者逐渐视物清晰,行走自如,胸痛发作次数越来越少。

篇8

1糖痈的定义和中医学认识

痈是一种发生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多个相邻的毛囊和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皮肤韧厚的颈、背、臀和大腿部,目前痈常见于糖尿病病人,我们简称为“糖痈”。痈的感染先从一个毛囊底部开始,沿深部阻力较小的脂肪组织柱蔓延至皮下、深筋膜,再沿深筋膜向四周扩散,累及邻近的许多脂肪组织柱,然后向上传入毛囊群而形成多个脓头。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主要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加之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劳欲过度所致。本病常并发痈疽,临床上合并痈的病例并不少见。其病机主要是燥热内盛,营阴耗竭,内结郁热,壅毒成脓,发为痈疽。正如《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云:“津液竭,则经脉涩;经脉涩,则营卫不行;营卫不行,则由热气留滞,故成痈疽。”

2糖痈的中医外科治疗

糖痈的中医外科治疗,仍遵循肿疡期、脓疡期、溃疡期三期论治。肿疡期,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当位置较深时,感染严重或者伴有糖尿病等导致感染不容易控制的情况下,可以出现全身反应,如高热、不思饮食、彻夜难眠、大便干结甚至神志模糊。急则治标,治以清热解毒、化瘀散结,令其消散。此时,脓肿尚未形成,取义“无形之邪令其消散”,可选用金黄散茶调或醋调外敷。

脓疡期,局部红、肿、热、痛,肿块有波动感或者脓头自破,若全身反应严重,可在肿疡穿刺判定是否成脓,不需要等待波动感形成。脓肿形成,必须及时切开排脓,使邪有出路,我们在临床中继承和运用李竞教授提出的“洞式排脓”法,圆形外口,即使皮下组织肿胀,也能保证外口引流通畅,切口小,损伤小,减少组织感染的机会,又利于以后愈合,反之,线形切口大,当皮下组织肿胀时,切口几乎闭合,为引流通常填放凡士林纱条,无异于打开口放个塞子,达不到引流目的。方法:电针25mV于脓肿最高点当头点破,深度出脓则止,直径约为0.5~1cm,待脓液自动流出,干棉球蘸干、吸附分泌物,外敷金黄膏箍围消肿。

溃疡期,脓成破溃以后进入溃疡期,针对伤口不易愈合,都是因为伤口“留邪”,邪不去,正不安。适时清创,化腐生肌,令感染的肌腱筋膜组织脱落,则溃疡愈合指日可待。方法:①机械清创:针对水肿肉芽,游离的坏死组织;②酶清创:针对皮肤、皮下组织等各类坏死组织选用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致新丹;③药膏化腐生肌:在以上基础上合用中药生肌之品,如:生肌玉红膏、橡皮生肌膏等,事半功倍。

篇9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特殊哮喘,很少出现喘息和呼吸困难[1]。不典型的临床特征往往导致患儿长期使用抗生素而罔效,致气道反应性逐渐增强,结果使1/3~1/2的CVA患儿发展为典型哮喘[2]。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CVA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养生调摄等进行了一些思考,兹将个人观点表述如下。

1 病机演变及分期

CVA以咳嗽为主症甚至唯一症状,单据症状进行中医诊断难度较大。《景岳全书·杂证谟·咳嗽》云:“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夫外感之咳,必由皮毛而入,盖皮毛为肺之合,而凡外邪袭之,则必先入于肺,久而不愈,则必自肺而传于五脏也。内伤之嗽,必起于阴分,盖肺属燥金,为水之母,阴损于下,则阳孤于上,水涸金枯,肺苦于燥,肺燥则痒,痒则咳不能已也……咳证虽多,无非肺病。”所谓“五脏之咳,由肺所传,则肺为主脏,而五脏其兼者也,故五脏六腑各有其证……然无非以肺为主也。”宗景岳论咳之精髓,结合现代医学进展,笔者认为,CVA属于“咳嗽”,但又不能拘于“咳嗽”,需突破表面现象,从“哮”论治“咳”,以求治其本,同时与“哮”有所不同。

CVA患儿常因遇冷感寒、闻触异味、过食生冷咸酸、情志刺激等诱发,病变脏腑在肺、肝、脾、肾,病机关键为风、痰、瘀、郁、虚,相互影响,加上过敏体质,导致病程长,病情缠绵难愈。根据这些特点结合临床经验,笔者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治的原则,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急性期病位在肺和肝,治宜宣肺开闭祛外风,平肝通络熄内风;并结合证候,择辅温肺化饮、健脾化痰、润肺生津、敛肺止咳、活血化瘀等法;慢性缓解期病位在肺、脾、肾,治宜培土生金、补肺健脾、益肾固本;同时重视养生调摄、避免接触变应原等。

2 辨证论治

2.1 发作期系外风引动内风,治宜肝肺并调

CVA急性期见阵发性干咳、无痰,或有少量白色稀痰,常伴咽痒、眼痒、鼻痒、喷嚏流涕或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症状发作突然,来势较快,缓解亦较迅速,呈现阵发性、挛急性、反复发作的特点,符合“风邪善行而数变”、“风胜则挛急”、“无风不作痒”的特点。《杂病源流犀烛·感冒源流》云:“风邪袭人,不论何处感受,必内归于肺。”风为百病之长,外袭皮毛,首犯肺卫,致肺失宣降,咳嗽阵作。风邪袭肺,失治误治日久,不能驱除风邪,渐成“伏风”内藏肺络,类似于哮喘之“伏痰”。一旦感受冒触风寒邪气,外风引动伏风,内外合邪,致肺失宣降,气逆挛急,冲撞肺络,则咳嗽阵作,难以抑制。

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相互协调,是调畅全身气机的重要环节。CVA咳嗽多见于夜间、晨起或运动后加重,《素问·金匮真言论》云:“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夜半子时过后为阳气初生,内应于肝,肝气逐渐转盛而旺于丑、寅、卯时,所以,夜间或晨起咳嗽加重。“阳气者,烦劳则张”,运动后肝气亦随之而升,肝气犯肺而咳[3]。结合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肺常不足,心常不足,肾常虚”的生理特点,肝气偏旺,情绪容易激动,大喊大叫,活动过度,呼吸急促,致风邪异气直冲咽喉肺络而咳;或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木火刑金,致肝旺肺虚,脏气不平而咳[4]。因此,CVA急性期病机关键为外风引动内风,内外相煽,病变脏腑在肺与肝,结合小儿特点,因势利导,外疏内散,治宜肺肝并调。一则宣肺肃降以疏散外风,二则疏肝平冲通络以熄内风;常选用麻杏石甘汤、苏葶丸等。用药上,宣肺首选炙麻黄,其性辛温微苦,善开宣肺气,散风寒而止咳平喘;苦杏仁性温而苦,既降气止咳定喘,又能疏散肺经风寒,降气之中兼有宣肺,一宣一降,恢复肺宣发肃降解痉之功。内风伏藏于肺络,僵蚕、蝉蜕、地龙、蜈蚣等虫类药入肝经,善搜风通络、平息内风。僵蚕辛咸性平,祛风化痰、熄风解痉;蝉蜕甘寒,质轻浮宣散,既能疏散肺经风热、利咽止痒,又能疏散肝经风热、凉肝熄风止痉,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地龙咸寒,其体形长,性窜通,能引药直入病所,擅长通行经络,并具清肺热平喘之效,有效成分琥珀酸具有显著舒张支气管的作用;蜈蚣性善走窜,为祛风解痉之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以上虫类药确有抗过敏、解痉平喘、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以起到类似于支气管扩张剂和抗变态反应药物的作用[5],可以择伍一、二味虫类药。

2.2 痰饮内伏肺络,辅以温肺化寒饮、健脾杜痰源

CVA咳无痰或少许清稀白痰,伴面白形寒、喷嚏流涕,舌淡,苔白腻,此时内伏痰饮尚未达到哮喘之“痰湿壅盛”状态,却始终存在于CVA病程中。随着病情的发展,痰饮逐渐凸现,则发展为典型哮喘之夙根。肺为娇脏,风邪袭肺,触动伏痰,风痰相搏,阻于肺络,因痰而致咳,因咳而致哮,所以,痰饮内伏肺络是咳嗽长期不愈和逐渐转为哮喘的病理基础。但痰非病本,乃病之标,必有所以致之者,经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治痰不治肺脾,非其治也”。因此,CVA作为哮喘初期阶段,化痰与祛风同样重要,在痰饮未成汹涌之势前,治以温肺化饮以祛壅塞之痰,健脾利湿以绝生痰之源。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肺化饮宜选小青龙汤、三拗汤等。方中桂枝辛、甘、温,既疏风散寒,又温经通阳、平冲降逆,对体弱表虚尤宜;细辛辛、温,外而解散表寒,内而温肺化饮。健脾化湿宜二陈汤健脾燥湿化痰。方中法半夏性辛、温,燥湿化痰;陈皮理气燥湿,使气顺而痰消;茯苓健脾渗湿,使湿无所聚,则痰无由生;同时加用化痰止咳之品,如川贝母、胆南星、竹茹、前胡、紫菀、款冬花、冬瓜子等。

2.3 久咳津伤气耗血瘀,伍以润肺养阴、敛肺止咳、活血化瘀

CVA患儿咳嗽常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口服抗生素无效方来中医就诊,常见干咳、口渴、咽干不爽、舌质偏红等肺津亏虚证。肺喜润恶燥,宜佐紫菀、款冬花、炙枇杷叶等润肺止咳,并防燥湿化痰及虫类诸药辛燥之性。久咳耗气伤津,适当加以敛肺止咳之品,如五味子、白芍、乌梅等酸收敛肺,收外散之肺气,可使全方散中有收。部分患儿失治、误治,纳谷不香,致气血生化乏源。又久病入络,患儿肺气大伤,气虚则血瘀,肺络闭阻,脉气不通致气血郁滞,见面部淡白、山根青紫、指纹黯紫、眼周青紫、唇色黯红、舌淡紫者,宜伍少量活血通脉药,如桃仁、当归、丹参、地龙、郁金、桂枝等活血化瘀、温通血脉,使气血流畅,肺气通利,恢复宣肃功能而咳止。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活血化瘀中药可抗变态反应、消炎、改善微循环,又具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5]。

2.4 缓解期扶正固本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缓解期长期存在气道高反应是CVA复发或发展为典型哮喘的根源,此时进行扶正固本治疗是根治和预防复发的关键。病变脏腑在肺、脾、肾,重点治以益气(补肺气以固表、健脾气以化痰、益肾气以固本)、养阴(养肺阴以润燥)、温阳(温肾以养元阳)。临床上肺、脾、肾虚单独出现者少,以多脏复合证候兼见者多,如肺脾两虚、肺肾两虚、脾肾两虚或肺脾肾俱虚,需仔细判断脏腑虚实、气血阴阳盛衰,才能充分发挥中医“缓则治其本”的优势。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医学心悟》云:“久咳不已,当补脾以生金,土旺金生,则肺气不虚而肝气不亢,咳嗽自愈。”脾土生肺金,脾实则肺强,脾虚则肺弱。小儿脾常不足,当以培土生金,调理脾肺。对于平素多汗,容易感冒,胃纳少、挑食或偏食,面白、山根青筋显露,咽红不消退,或扁桃体肿大,大便不调,宜玉屏风散、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以补肺固卫、燥湿化痰、健脾益气。药用黄芪、太子参、白术、山药等补气健脾化痰、补肺固表,以防风邪再袭。对于神倦、多汗、消瘦、大便干结、手足心热、口干喜冷饮、舌淡、苔少或花剥等气阴不足患儿,宜用生脉散、养阴清肺汤加减。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久咳伤肾,临床需特别重视肺肾关系,在宣肺平喘止咳的同时加补肾药,以填补“久咳伤肾”之虚,恢复肾纳气平喘之功。《景岳全书·杂证谟·咳嗽》云:“喘有夙根……然发久者,气无不虚,故于消散中宜酌加温补……当惓惓以元气为念,必致元气渐充,庶可望其渐愈。”阳虚畏寒、舌淡、苔白者,加巴戟天、羊藿、葫芦巴、菟丝子、肉苁蓉温肾纳气止咳;CVA患儿经常反复发病,常服用宣肺或清热之药,易伤人体阳气,加之汗出较多,阳从汗泄,配用五味子或白芍等酸收药物防辛散过度;阴虚者配枸杞子、玉竹以滋补肾阴,引虚火下行归元。

3 生活调摄

CVA既有过敏体质等内在因素,又有变应原、感染、药物、精神因素及内分泌、运动等外在因素影响,因此,需要多途径、多环节、长程序贯治疗。医生有义务为患儿和家长普及哮喘知识,为每一位患儿制定全程规范的治疗方案。避免冷空气直接吸入鼻腔,外出时戴口罩帽子;鼓励参加一般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避免剧烈活动;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居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急性发作期忌食致敏食物(如海蟹),不吃生冷、煎炸、辛辣、咸腌及甜腻食物,以清淡、营养、易于吸收为原则,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远离屋尘、花粉、油漆、香烟、油烟等刺激;避免受到精神刺激,防止过度兴奋。

4 小结

提高临床诊断和鉴别能力是防止误诊误治的基础。CVA需要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淋巴结核、气管异物、胃食道反流、鼻后滴流综合征、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相鉴别,仔细询问咳嗽性质、规律、发作诱因及过敏史,辅以必要的检查,如皮肤变应原试验、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测定。如缺乏检查条件,对于慢性咳嗽初步排除常见原因,经系统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即要考虑CVA。

中医辨病施治并非是与西医病理、生理的简单对号入座,而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认识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所观察到的病理生理改变、探讨疾病辨治规律的一种方法。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特点,施以针对性治疗,弥补了传统中医根据四诊辨证论治的不足。CVA急性期严重者宜用支气管扩张剂等迅速缓解症状,再以肝肺并调法为治则,宣肺肃降以疏散外风、疏肝平冲通络以熄内风;待症状控制后调理肺、脾、肾,扶正固本控制复发。因此,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疗效的基础。

与哮喘一样,全程规范的治疗和管理是CVA疗效的保证,如失诊误治则症状难以控制,并可能发展为典型哮喘。应坚持治疗半年至1年,配合冬病夏治等以追求最佳疗效。若病程长、病情重,宜适当延长疗程,以期减少复发率。哮喘和鼻炎是“一个呼吸道,一种疾病”[6],CVA患儿往往伴有鼻塞、喷嚏、清涕等鼻炎表现,协同治疗伴发症状,可有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 李明华,殷凯生,蔡映云.哮喘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29-832.

[2] 向 莉,胡仪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 18(10):776-778.

[3] 吉训超,董秀兰,徐志东,等.温肺化饮平冲降逆法治疗过敏性咳嗽60例[J].新中医,2005,37(9):69-70.

[4] 赵玉珍.从哮证论治小儿过敏性咳嗽50例[J].中医药学报,1996,(1):26.

[5]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13.

篇10

[中图分类号] R6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061-01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早期慢性肾脏病是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而蛋白尿是一个独立的导致肾脏病变进展的主要因素,减少尿蛋白排泄就能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因此加强对肾脏病尿蛋白的认识显的至关重要,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必要的依据。

1 中医对慢性肾脏病尿蛋白的基本认识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属中医学“精”,“精微”概念。“精”或“精微”既是构成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气、血、津液,以及从饮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微”等,《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因此,尿蛋白是指尿中流失的“精”或“精微”。

1.1 肺虚 肺居胸中,如“华盖”以覆诸脏,无论吸入之清气,还是“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的水谷精微,均以下降为顺,“若雾露之溉”,方能布散全身,化生“精气”,因此,肺有“宣发、肃降”的功能;肺为“肺为水上之源”,能“通调水道”,使水津“下注膀胱”,促进和维持水液代谢。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正常,则肺气通畅,精微四布;水道通调,水津下达。相反,如慢性肾病患者肺气失于宣发、肃降,上归于肺的水谷精微不能通过肺气布散全身,化生精气,致其不归正道,精微下注,出现尿蛋白。

1.2 脾虚 脾主运化水湿及水谷精微,统摄精、血、津液于一身,与胃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转输,所以,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慢性肾病患者饮食不节或劳力太过,均可导致脾失健运,脾气下陷,统摄失职,精微下注,出现尿蛋白;若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邪困脾,脾精不散,精微下注,也出现尿蛋白。

1.3 肾虚 “肾者,水脏,主津液”(《素问・逆调论》),肾是分清泌浊,排出尿液的器官,更是贮藏精气和约束精气的脏器。《素问・六节脏相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张景岳也说:“肾者,胃之关也,位居亥子,开窍于二阴,而司约束”(《景岳全书》)。当各种原因导致慢性肾病患者肾之封藏功能失职时,则精气不藏,精微外泄,出现尿蛋白。

1.4 湿热 “下焦之病,责之湿热”(《医方考》),《杂病证治准绳》亦云:“湿气入肾,肾主水,水流湿,从其类也”,湿热之邪与肾病关系密切,“湿热无形,入肺乘脾,布散三焦”(《临证指南医案・肿胀门》),湿热壅滞上焦,上焦不利,肺失宣肃,则肺虚;壅阻中焦,中焦不利,脾失统摄,则脾虚;留滞下焦,下焦不利,肾失封藏,则肾虚。肺、脾、肾皆虚,则精微下注,出现尿蛋白。

1.5 瘀血 “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诸病源候论》)。慢性肾病患者一般病程都较长,缠绵难愈,肾病日久,肾络失养,脉络不利,瘀血内生。因此,《素问・痹论》谓:“久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医林改错》曰:“久病入络为血瘀”。慢性肾病患者肾络瘀血,精气不循常道,壅而外溢,出现尿蛋白。

2 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尿蛋白的基本方法

2.1 滋阴补肾法 适用于慢性肾病患者出现尿蛋白而表现为肾阴虚者。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左归丸。以上两方相比,左归丸补肾滋阴之效较六味地黄丸强,适用于阴虚较重者。常用补肾阴药:干地黄、山萸肉、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玄参、龟板、鳖甲、五味子等。

2.2 补气养阴法 适用于慢性肾病患者出现尿蛋白而表现为气阴两虚者。代表方:参芪地黄汤。常用益气药:人参、党参、黄芪;常用养阴药:沙参、天门冬、麦冬、生地、石斛、玉竹、山萸肉、五味子、花粉等;益气兼养阴药:西洋参、太子参、黄精、山药等。

2.3 滋补肝肾法 适用于慢性肾病患者出现尿蛋白而表现为肝肾阴虚者。代表方:麦味地黄丸。常用滋补肝肾药:玄参、枸杞子、白芍、麦冬、生地、首乌、女贞子、旱莲草、龟板、鳖甲、五味子等。

2.4 滋阴降火法 适用于慢性肾病患者出现尿蛋白而表现为阴虚火旺者。代表方: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常用药:黄柏、知母、丹皮、生地、玄参等。

2.5 滋阴潜阳法 适用于慢性肾病患者出现尿蛋白而表现为阴虚阳亢者。代表方: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常用滋阴熄风潜阳药:钩藤、白芍、生地、夏枯草、龙骨、生牡蛎、龟板、鳖甲、石决明、珍珠母等。

2.6 补气温肾法 适用于慢性肾病患者出现尿蛋白而表现为气虚者。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加减。常用补肾药:熟地、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首乌、女贞子、肉苁蓉、补骨脂、沙菀子、杜仲等;常用补气药:黄芪、人参、党参、山药、白术等。

2.7 温补肾阳法 适用于慢性肾病患者出现尿蛋白而表现为肾阳不足者。代表方: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以上两方相比,右归丸温补肾阳之效明显强于肾气丸。常用温补肾阳药:附子、肉桂、仙茅、仙灵脾、肉苁蓉、菟丝子、杜仲、川断等。

2.8 阴阳并补法 适用于慢性肾病患者出现尿蛋白而表现为阴阳两虚者。代表方:二仙汤。常用平补肾之阴阳药:熟地、枸杞子、菟丝子、杜仲、山药、五味子、鹿角胶等。

古代医家治疗慢性肾病患者尿蛋白大多采用“扶正、祛邪”相结合的基本方法。①补中提升:《灵枢・口问》说:“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张景岳也强调“下陷者宜升提”。在用药上,一是取“健脾益气”的药物,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甘草等;二是取“升提清阳”的药物,如柴胡、升麻、桔梗、荷叶等;三是取“健脾固肾”的药物,如山药、薏苡仁、芡实、菟丝子、莲子肉等;四是取“通补任督”药物,如龟板、鹿角片、鳖甲等。②补肾固精:药用龟板、阿胶、金樱子、菟丝子、山萸肉、枸杞子、沙菀子、莲子、莲须、芡实、紫河车等。③清补相兼:清热化湿药联合健脾补肾药。如清代王梦英所制定的甘露消毒丹是“疏行气机,疏利小便,清解邪热”的方剂。方中连翘、黄芩配合木通、滑石、藿香、蔻仁,能清热化湿,再配合太子参、白术、薏苡仁、芡实、山茱萸、菟丝子,能敛精固精。④清上固下:就是清解肺热,健脾补肾。清代医家多用荆芥、黄芩、桔梗、地骨皮、葶苈子、白茅根,配合芡实、白莲须、山茱萸、女贞子、山药等[1]。

3 当代中医学者治疗慢性肾脏病尿蛋白的经验 随着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病患者尿蛋白经验的积累,当代中医学者围绕尿蛋白的治法、治则,提出很多独到的见解。

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提倡重视脾胃。脾、肾在生理上有先、后天的关系。虽然慢性肾病患者病本在肾,但病理上与脾、胃密切相关。先贤谓“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由此可见,脾失健运,湿邪留恋是慢性肾病患者出现蛋白尿的主要因素之一。脾胃乃后天之本,中土健旺,后天可资先天。脾胃强弱还决定了慢性肾病患者病情发展和预后,而且,药物的作用也依赖于脾胃的敷布与转输,若脾胃之气不旺,则虚不受补,反而徒增其害[2]。

郑平东教授认为,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中精气有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培育和补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而言,脾、肾之中一脏伤则两脏俱伤,一脏损则两脏俱损。脾不仅为肾输送水谷精微,加强肾的封藏作用,其本身也有固摄精微和升清降浊的功能。如果脾功能异常,不仅不能助肾,其本身统摄精微和升清降浊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清者不升,浊者不降,致使尿蛋白更加严重。因此,在治疗慢性肾病尿蛋白时,即使是在邪实的情况下,也不要忽视顾护脾、肾[3]。

邵招弟教授认为,肾为水火之宅,内寓元阴、元阳,为人体阴阳之根。肾之阴阳失衡,气血、阴阳亏虚是慢性肾病患者产生尿蛋白的根本原因。邵氏指出,气血失调是尿蛋白产生的最重要病理因素。"肾为气之根",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肾亏虚,则气血不生;肾主藏精,肝主藏血,肝肾亏虚,则精血不能互生。因此,肝、脾、肾虚损常致气血失调,从而,导致气虚不摄,水津不行痰湿内生,血行不畅等病理变化。治疗慢性肾病患者尿蛋白,首先强调从病理机制上把握阴阳,消除产生蛋白尿的病理基础。伤其气者,增其阳,耗其精者,益其阴,正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另外,调理气血注重养气益血、化气行水、行气活血,同时,也非常注重健脾补肾、扶正摄精等方法[4]。

叶传慧教授认为,清利湿热是治疗慢性肾病尿蛋白的关键,所谓“湿热不除,蛋白难消”。湿性粘滞胶结,不易速去的特性也是尿蛋白久治难消的原因。湿邪粘腻而滞,常易化热,湿热中阻,脾胃不能升清降浊,使精微物质吸收、输布异常,出现尿蛋白;湿热下注,扰动肾精,使其封藏失职,精微下泄,出现尿蛋白;临床上大量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的应用,必然损伤脾胃,助湿生热,加重肾络损伤,影响肾之封藏,出现尿蛋白。因此,必须注重对湿热的治疗,临证时多用藿香正气散、龙胆泻肝丸、菟丝子丸等方药加减。另外,瘀血是慢性肾病患者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肾藏精,精化血,精血互化,故有“肾化血”之说。也就是说,肾与血之生成、输布密切相关。慢性肾病患者在发病初期,邪气侵扰肾络,肾络气血痹阻,即可出现瘀血;慢性肾病多病程悠长,缠绵难愈,久病入络,痹阻肾络,可发瘀血;肾病日久,正气衰败,气虚不摄,血失常道,亦为瘀血。因此,瘀血贯穿着慢性肾病发病的各个时期。治疗慢性肾病患者蛋白尿均强调活血化瘀法的运用,常用川芎、桃仁、红花、丹参等药物[5]。

谢贵权教授认为,慢性肾病患者无论何因导致尿蛋白,其病机关键在于肾气不固,精微失摄。其病位在肾,但与肺、脾、肝相关,其中,与脾肾关系密切。脾肾亏虚是其本,风、热、湿、毒是标。常用七法辨治:祛风法、清热解毒法、利水祛湿法、活血化瘀法、平肝熄风法、健脾益气法、补肾摄精法等。另外,强调必须正确处理扶正与祛邪,扶正应重视补益脾肾,祛邪应以祛风除湿热为主[6]。

4 结语 中医学认为,慢性肾病患者所出现的尿蛋白是人体“精微下注”、“精(气)外泄”的病理产物,属“精”,“精微”范畴。肾主“藏精”,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肺主气,“气布精”,肾、脾、肺皆为调节机体“精(气)”代谢的主要器官。肾、脾、肺功能失调,则内生湿热、瘀血等病理产物,最终,导致精微下注,精气外泄,形成尿蛋白。因此,国内学者多从“肾、脾、肺、湿热、瘀血”分别论治慢性肾病尿蛋白。

参考文献

[1] 沈庆法.中医临床肾脏病学(第1版)[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

[2] 许陵冬.王钢治疗慢性肾病中药配伍方法[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29-30.

[3] 杨爱国.郑平东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368-369.

[4] 金劲松.邵朝弟教授治疗蛋白尿的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7:5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