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基础课范文
时间:2023-04-02 01:0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素描基础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艺术设计;素描;教学;探索
当前,改革素描基础课教学体系的要求日益迫切,这是因为现行的这一教学体系满足不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改革现行的素描基础课教学,并非是完全拒绝传统素描教学的有益经验,而是对传统素描教学体系的调整、补充与完善。
一、在素描教学中提高学生视觉创作素养
素描教学是视觉艺术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今天,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素描教学,大都习惯采用光影素描与结构素描这两种表现形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表现力和渗透着主观审美理想的创造力,期望他们具备日后多种视觉艺术形式创作所必须的基本功力与艺术素养,这几乎已成定式。大凡经过以上两种素描形式严格训练的学生,无论是光影素描式的对客观对象做出诸多因素的准确观察与完整表现,还是结构素描式的“基于对作为结构实体的形的思考,通过省略烦琐细节和理解形态功能来实现对形的恰当的认识与分析”,或是在绘制中容纳“一定”的主观成分,都是游刃有余,收放自如的。但是,这是否说明这样的基础训练就能够给学生提供出了视觉艺术创作所必须具备的全新的基础素质呢?
我认为,素描教学既然被列为视觉艺术基础课,起码应使学生经过系统的训练后,对于诸多视觉艺术门类的形式表现,无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传统的或是现代的、普通绘画还是装饰工艺,都能有较强、较宽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素描教学相对于学生的专业选择和日后多种类的视觉艺术创作,应具备多向锲入性。
目前,我国各类院校中素描基础课教学的现实是,许多仅以传统的素描教学形式光影素描、结构素描训练起步的学生,虽然能较顺利地进入诸如国画、油画、版画等画种的学习与创作,但如果要求他们在表现上做更为大胆多样的形式突破,和容纳更丰富的激情与理智,则常常表现为力不从心。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以上两种素描形式训练后又转入装饰工艺学习的时候,往往会产生重新起步的不适之感。因为装饰美术的表现,要求高度概括,“在具象和抽象的广阔视野里,毫无拘束地探求,大胆地运用形式美的规律,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对自然物象进行加工”,以自由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意识和审美观念。因而,凡是一些,以光影素描和结构素描为基础课的工艺类专业的学生,大都感到与本专业一些必备的基础素质的培养相脱节。
究其原因,光影素描与结构素描的训练在培养学生对客观物象或是全因素的把握,或是高度概括、逻辑地体现形体的功能,以及主观因素一定的容纳上,虽然都有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这二种素描形式都以写实性居于主导,较强地受到自然物象的特征与内在本质的制约,因而对主体意识和潜在的艺术创造灵性的早期适时开掘则显得远远不够。传统素描基础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教学缺少理性指导,注重感觉与表面效果,缺乏对设计专业素描基础教学自身的挖掘;(2)缺少针对设计基础方面的教学内容;(3)缺乏现代意识和对视觉形态的理解与创造力培养。大量的事实说明,仅凭写实之“功到”以期求得创作上的“自然成”,往往是靠不住的。
我认为,必须在素描基础训练中做到“全面性”,既重写客观之“实”,又重写主观之“意”;既重视觉艺术的一般规律、法则的把握,又重视独特的艺术创造灵性的开掘;既重视“纯绘画”基础能力的培养,又兼顾随市场经济大潮而日趋发展的装饰美术“自身功力基础训练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的素描表现形式中,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语言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设计接轨,迅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设计状态,为以后的设计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素描教学中融入装饰构成因素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不断更新着人们的理念。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始终保持求新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基础教学要具有多变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在素描基础训练中,提前接触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在素描基础教学中,素描与装饰相结合,会产生一种装饰构成素描。“构成”,“是近代装饰绘画的新术语,它研究的范围很广,包括构图、色彩、造型以及材料的选择手法的运用等等”。它“是造型艺术中具有横向联系的全方位的共同基础要素。因为它在限定的范围内,根据客观事物的存在和运动规律的安排,由内到外,由隐到现,由虚到实,逐渐创造一个新的视觉世界。另外,构成除研究点、线、面在造型上的布局之外,还要进一步考虑形和线的动势走向,以及在画面上所形成的轨迹和作者的意向、情感在画面上的流露。装饰构成就是对画面的全面经营,使之产生丰富的、变幻的、强烈的形式美感”[1]。而构成素描就是以开掘作者艺术创造潜能、表达作者主观审美理想为主导,汲取装饰构成的基本特点及其一些表现手法,并且对光影素描与结构素描的表现形式也引以为一定参照,从而单色调地对自然物象进行更为大胆、自由的艺术表现。这种表现形式,具有以下特点:1.有自然物像素材参照。与光影素描和结构素描一样,也是面对自然物象写生。不同的是,它更倾向于捕捉由观察对象而得到的创造启发及感情激发。所绘之物与原形有较大改变。如(1)主要特征被大胆夸张;(2)具象转化为抽象;(3)主体转化为平面。
2.表现手法灵活开放。在表现上既可采用平面构成中透叠、渐变、发射、切割等手法,又可容纳经过概括、装饰处理的影调,还可以用多种类型的线来表达主观审美理想。
3.要有装饰感。构成素描展现出的形,均是有主观的想象、参与并对之加工过的“情趣形”、“情感形”,在造型上或构图上可以渗透大量的装饰美术成分,因而在形式上往往显现出装饰感。
4.具有一定的制作性。构成素描在绘制上可采用一些一般绘制方法,也可进行“程式化”的精心制作。工具上可使用铅笔、炭笔、木炭条等,也可使用界尺、喷壶、滚筒等特殊工具,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绘制效果。
5.单色性。构成素描以简明概括的同一色的有限变化来绘制,以方便基础内容的学习。
装饰构成素描教学中应根据物象的不同,让学生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立意”。即在绘制作品前确立由自然物象生发出的主观审美“意象”。“意象”是主观感受的精神产物,决定着形式表现手法的选择。所以,“立意”的训练是学生最根本素质的训练,是走上艺术成功之路的重要一环。尽管另两种素描形式对此也给于一定程度的关照,但远远没有构成素描来得更为直接和强烈,对后面的专业影响较深。二是不脱离艺术表现的基本规律。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构成素描同所有艺术形式的表现一样,都对艺术表现一般规律与法则给以一定的关注,具有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变化和统一的形式美感。三是保持基础训练特色。构成素描虽然借鉴了装饰美术的一些表现手法,但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像装饰美术那样具有精致完整的创作,它虽然可以进行完整考究的展现,但也可以只注重一方面,做不完整的美的探索。
三、在素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未来的发展需要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高层次的需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就要求从事设计的人群具有较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较高的审美品位。作为基础课所提供的对视觉的深刻而细微的训练,无疑是对设计专业学生基本素质的深入开发和培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所渗透的审美体验、美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素描基础课训练往往依靠感觉作画,离开对象,学生脑子空空如也。今天,作为一名未来的设计人员还应该具备灵活多样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在素描基础训练方面应该增加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增加内容如下:
1.装饰结构素描训练
选择结构较强的物体进行训练,要求由立体转换到平面的构成形态,从而形成的有意味的教学形式。即讲授物体透视、投影等规律,要求学生用装饰的要素表现出来,最终达到把装饰要素利用程式化的绘制方法精心绘制出来。同时,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表现方法和基本理论,并将其同装饰美术结合起来,追求个性语言。这也是学生自我了解的过程。
2.综合因素素描训练
以学生身边的熟悉的大小、形状、色彩不同的物品为主,要求学生表达装饰构成因素,具备对比、节奏、变化的刻画能力,对形式有一个适度的把握,且所表现的内容要有一个主题,以期通过装饰构成性语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3.同一主题、多种形态的表现训练
要求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意识、新观念,能借鉴不同形式的作品进行训练。所谓现代意识,首先要解决审美问题,了解精神内涵,明确表现理念,体味艺术风格,采用不同手段进行表达。要注重理论与技能并进的原则,要求学生具有创造性,进行灵活主动的学习。要达到上述目标,对构成素描增加一定课时比例是必要的。凡经过此种训练的学生,同样还是面对着自然现象,在观察中其主观精神就显得更为兴奋活跃,在绘制表现上更敢于大胆探索,并能运用相应的艺术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兴趣;同样写生一组物体,完成的效果则是明显提高,对形式上的突破与较强的形式美感,传达出学生的主观“心声”与艺术“灵性”也提升到了较高的层次。当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进入装饰工艺课学习后,则显得后劲充足,能较快地把握其特点,表现力更趋于大胆、活跃。
篇2
【关键词】素描 专业基础 层次联系 创新意识
素描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对于课程实施如何恰当地把握其美术基础课特性,体现专业培养方向的特点,全面落实专业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这需要落实在素描基础课程教学观念的确立、课程设置以及具体教学方案的实施上。
具体的操作需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即阶段教学训练的重点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难点的措施,尤其是在有限的教学课时里,使整个教学方案实施由素描的单纯造型基础学习与“设计意识”的培养联系起来,并始终加以贯穿,这才能真正充分体现素描在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的特征和作用。
一、课程教学层次性分解的针对性
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科教学中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中,素描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基本造型能力的最主要的基础课程。就素描本身的分类而论,它有着自身的独立的体系,是单色平面造型表现的总称,同样在艺术设计的表现范畴内,素描所具有的各个方面的视觉表现特性也是视觉传达系统必不可缺的造型因素,面对设计专业的特点的素描教学包含着比一般的造型基础训练更多的目标任务。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训练要充分发挥艺术创造所具有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在逐步对表现手法、技巧加以研究的同时,加强学生体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多种感受,体验自身在精神感受和想象力的开拓方面的尝试。超越对对象的机械地再现和表现方法的程式化应用,学会综合应用,能够依据自己的独特感觉,对客观物象进行能动选择并提炼加工和改造,单纯将艺术课程基础部分当成基础的技艺,可能在学习起始阶段就已丢失了自身的深层意义。
素描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性和课程教学实施的针对性主要是依据造型基础的作用和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决定的,这包括学科特点、课时比例、训练对象的学习水平状况等因素。具体的课程教学实施的针对性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的对应策略。
(一)针对近年来美术高考模式下的生源情况。对考生以画照片为主的学习经历所导致的对于自然的真实体验缺乏、基本模仿和单一的描绘手法状况,观念开拓是学习的第一步。艺术表达的形成过程,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三个阶段,这是主客体之间结合、沟通蕴化的过程所决定的,基础课程训练的指导原则应遵循这一规律进行,重新从素描最基本的“基础”做起,研究素描要素特性和基本的观察方法。这看似是重新温习,实则是在进行某种意义上的补课,即造型艺术所必需的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和对形体空间的感受与表达方面的学习,使学生从平面的、机械的模仿转入一种面对形象的感觉、分析和判断,从中领悟和发现表达的方式,让学生真正以自己的眼光去感受,从而在同一对象前有不同的感知,这样使学生在观察与感受性方面加以深化,成为今后艺术表达的生动性和个性差异生发的基础。
(二)针对基础素描的造型与方法的掌握。在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同时,更多地扩大学生对素描描绘方法的多样性、风格的多样化进行了解,开拓形象表现的空间领域,打破一种固定的表达模式,提出素描表现多样性的可能。另一方面是对各种表现方法的探索尝试,真正体验素描表现的宽广性。加强对素描造型的内在关系、空间处理、整体观念的形成、整体构成的处理变化以及视角转换等进行草图构想。这一阶段是巩固学生基本素描造型能力的同时,进行造型手法和素描表现形式的拓展与打破。
(三)针对造型基础的研究和专业性基础的融合延伸,即想象力与创造设想的思维培养。在过去的教学观念中,此阶段的训练属非常规训练,因为这方面的训练目的与一般的素描绘制有很大的差别,是与设计专业密切联系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有着与设计专业素描课程的专业性基础最本质的联系与评价。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素描课程教学训练的过程中,真正从基础的造型技术练习的层面走向设计的起点,充分显示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特性,更着重于主客体之间的结合与沟通后的主观意识追求,具有很强的创造性特征。
针对性是对训练的目标任务解决策略的明确,前两个层次比较易于解决,因此第三阶段的训练是真正创立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
二、阶段性训练承接转换的权重与方法
从设计专业素描训练的层次性划分中,可以看出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素描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在造型、创意、表现等多方面基础能力的功能,这需要在教学实施中采用相应的训练方法和恰如其分的训练程序,真正地在具体的项目训练范围内有针对性地落实。素描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总体性把握是由这多层次的训练而充实,不断融汇而形成一个可供发展的专业性基础。
每一训练阶段的教学应尽可能地突出对于素描表现的研究性和与专业应用的链接关系,因此基础训练分解的比例权重和相互内容的连接是课程教学方案设计时必须要进行思考和恰当处理的。
第一阶段是基本的素描观察方法、操作方法的巩固和对素描表现多样化的认识,以纠偏、开阔眼界为实施目标。
自由摆放的静物让学生自主选择组合,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具有一种不可预见性。这种不可预见性,不是不去设想、判断、把握,而是创造过程中的不固定性,没有一个固定的样式,不是完全按设定的模式去进行单纯的操作,因人的理解、感受、认识的差别使结果因人而异,这种过程和结果可谓带有创造性,这样的练习已带有充分的精神体验和技术性、实验性的特征。
第二阶段,指出素描塑造的多种表现手法,而设计素描训练是其中较为简洁的表达形体方式。以大量的实例对比显示其特性、优越性与设计表达的直接关联,作为设计表达的一种手段掌握。
结构素描的训练是由高考类型素描向专业性素描转换,实际上以线造型为主、明暗为辅的这种素描方法,作为设计专业的结构素描是以专业设计造型和表达的需要,加之可以清晰准确地把握物象的形体结构,注重从多角度理性分析、观察研究空间的比例关系,并将视觉中本不显现的内在关系表达出来,强化空间和形象的立体特征性。这有利于培养设计人员对造型的理解,以及对物象形体结构的完整认识和把握能力。
结构素描造型训练涉及理性分析后的主观判断和表现,已具有相对自由的处理表现,因此在结构素描阶段的教学应注意构成、明暗铺就、线面结合以及从自然形象中加以提炼、处理的过程引导。
第三阶段是在结构素描训练后安排的一项精致素描训练,前者求简,后者求丰富,培养学生对于明暗、线条和材料肌理方面的探求,使之避免机械图式化的作画方式。这种素描表现性的研究,可以借鉴中国画中线的多种表现的范性进行引导,强调“内在的关系”与“外在的元素”升华表现,使素描的表现具有活力和视觉的生动性。理性分析和深刻洞察力,这样的状态,笔者称之为“内在的逻辑性”。
应用结构素描的方法,采取表现性手段可以使学习者更直接地抓住物象造型中最本质的东西,并迅速地加以表达。在教授专业素描的同时,应扩大学生的视野,关注自然、提炼概括,抓住本质、表达感受,这样就为第四阶段注重思维创意的训练铺垫了一个基础。
第四阶段课程训练是对技术性的打破与创新意识建立的探索。作为艺术专业的特性来看,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这本身就包含着创造的因素,在掌握一般的专业技术和程序的情况下,创造是核心中的核心,这就是要求设计者始终在以创造性思维进行创新。作为设计专业基本课程,设计素描中的学习训练与思维训练问题是当今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探索的方面,素描的创意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两个类别,一是以比较规范的素描手法或有一定真实性感觉的素描表达一种特殊的含义或意境;二是本身形式构成语言的重构、抽象成基本元素构成的新的视觉样式,而又能表达出某种特殊的构成意味或隐去主题获取丰满的意象。
在此阶段,教师不应限定学生表现意向,而更多的是如何就这一创意过程中的思维意象和随机而变的处理加以引导。教师应尽可能深入地提示,同时对学生进行认识观念上的开拓与引导。这个阶段总体上应是“放”,使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下进行创造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领悟、感知、判断、调控能力,突破前期基础训练形成的审美定式,扩展艺术的表达语汇。实验——想象创造:概括处理(突破具象)——心象的表达(使选择带有特殊性)是将物体根据感受与认识进行重新的处理安排,对于整体画面组织结构臆测,依据主观的认识和感受进行调整,使学生在形的组织上以及对画面新构成方式的抽象意识有所理解。打破被动的真实,创造主观感受的真实,并由之产生一种新的构成与表现的美感,包括肌理与材料的应用的独特效果。与此同时,可穿插此构形,对创意的思路加以介绍,引导学生对形象有一种求新求异的探索,但不必像图形创意训练那样面面俱到,而是注重面对形象和环境时的感悟能力和能够掌控画面操纵的过程。这种训练在于摆脱技术性的定位,打破一般技能性训练的现象,进行一种思维的训练。综合性训练,在设计和创作的过程贯穿始终。这为后期的学习打下感知力培养和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基础,学习形象的创造,将内心的感受和审美取向用素描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教材应用和课程实施的策略
当前,艺术教育的教材很多,各种版本都显现出各自的取向,一般分为以艺术设计专业教材命名的和以其定专业编制的教材,前者多为宽泛的素描章节内容,后者偏重于专业化应用方面。对于进行素描教学的实际操作,需要综合或有选择性地使用,专业基础教材的训练项目并不需要无限制的扩充。
教学实践证明,过于简单地关注素描学习而缺少与专业联系的训练结果会使学生欠缺设计意识,但过多的以专业课内容替代素描基础课的做法也会导致难以操作。素描教学还应回归到基础中去,注重后期对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和建立扎实且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专业教学中过于强调素描的绝对性和忽略素描自身表现语言研究的作用都是片面的。结合设计专业自身的特点,规划总体的构建能够综合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符合教育科学的教学框架模式。
众多的单立专业,如视觉传达设计、新媒体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环艺设计、动漫设计等,对于素描教学要求的侧重点不会一样,各个不同专业的基础课程的着重点也应有不同。如动漫设计专业,在素描中需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物象的观察感受和表现能力,对情境想象创造能力,对动物、人物结构、动作和表情的表现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快速收集资料的能力。
结语
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程教学的基础性定位、教学方案的多层次组合的完整性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操作实施是充分保障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根本。教师应着重注意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训练表现方法的同时需要抓住创造性表现——创新意识、审美意识、信息传达意识的培养,从而与艺术设计的专业特性形成有机的联系。总之,将素描的技术层面的训练同创造性意识的培养紧密结合,有专业特点、针对性的教学操作程序的实施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素描教学基础性的本质体现。
参考文献:
[1]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2]季玉民.素描教程[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素描基础;审美;艺术教育
从宏观上看,实用美术的基础课教学,主要通过素描基础课和色彩基础课两种形式,表面上看,这两种形式截然不同,但是,其内在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艺术作品的表现力上缺一不可,任何一个实用美术领域都离不开素描色彩这两方面的应用。而我认为,素描对于色彩而言,又存在一种特殊的引领地位,在实用美术中,甚至是整个艺术领域,素描基础课教学可以说是万源之本,绘画之根基。因此,接下来的内容里,我想着重介绍一下实用美术教学中素描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素描基础课教学中,造型问题是教学的重点。对学生造型能力的训练是素描教学的首要问题,造型能力解决不好,会对以后的专业写生以及创作造成极大的困扰,所以必须将提高学生造型能力,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来对待。教学过程中并不限制学生的表现方法和风格,但是强调对对象的观察与感受。通过学习,一方面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在我们的教学要求上,一、二年级的造型基础课要侧重学生们通过素描这种最为单纯直接的方式表现客观对象,忠实而朴素的表达,注意对象整体关系的把握,训练学生整体观察对象和表现对象的能力;三年级着重感受性的培养,强调其作品的表现力;四年级着重学生们独立意识的培养,使他们拿出完整的作品来作为四年学习的回馈。
在教学中,不能将注意力放在那些所谓的“画法”和“技法”上,而是强调直接面对自然的写生:面对静物、面对石膏、面对人物、面对静物…… 这种观念来源于我们教学的基本思路:不走概念的套路,也不倡导表面效果,而是给他们一颗感知美的心灵、一种审视美的眼力、一双创造美的双手。
我们不应该只把作业的效果作为评判学生作品的重要标准,而是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我们要尊重学生们自己的想法,教师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引导,因材施教,使学生们将这几年的学习所得最大程度的体现在创作中。最终的作品虽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能够更好的理解素描、理解造型的奥秘、理解绘画、理解美术对于社会的实用性。作为从事实用美术教学的老师,我们应该通过整个教学过程模索出一套有规律性的东西,承袭以往经验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以丰富的创作实绩来显示这个时代的艺术精神,我们的教育应该着眼于学生们今后的发展,这才是艺术教育的长久之计。
艺术教育是一个基本审美素质培养的过程。而这种培养最切实可行的途径就是通过素描基础课训练,只有通过这种最朴素和直接的练习,才能使学生达到眼睛、手和心灵的协调统一。我们常说很多同学“眼高手低”,意思就是由于手上的功夫薄弱,因此难以痛快地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正所谓力不从心。只有把眼睛看到的和心灵为之震颤的美感在笔下顺畅地表达出来,才称得上一种完整的艺术表达,这是一种基本的功夫,它不仅是学生们的力量之源,也是他们在社会上谋取一席之地的立身之本。若没有这种靠得住的诚实的功夫本领,何谈在应用绘画的领域运用自如?又如何服务于社会,给更多的人们艺术的熏陶?
很多发达国家认为,一个国家民众的审美水平必然暗示着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可是,我们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除了依靠教育大概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而学校基础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素描基础课中实际上蕴藏着一切美的规律,它是提升学生审美意识最有效的方式。我们要达到一种审美的高度,必然需要引导学生们建立一个夯实广大的基座,从而影响一个社会的审美环境。
每当我看到介绍欧洲国家公共艺术的纪录片,都会赞叹:太美了,太有意思了!寻常的街头巷陌也好,繁华的市政中心也罢,处处都有风景:美国著名的“总统山”、矗立在街头巨大的“汤匙和红樱桃”、巴黎著名的“大拇指”、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广场的“大蜘蛛”,比利时布鲁塞尔著名的城市标志“撒尿的小男孩”…… 一件件别致却并不铺张的城市雕塑,一处处精心打理却浑然天成的园林景观随处可见,似乎每个角落都带着想象、创意和艺术感。即使没有到此一游,也足够让人心旷神怡,念念不忘,不得不感叹艺术对人类那种巨大的陶冶的力量!
可是再仔细想想我们国家哪个城市的哪处景观会让人过目不忘呢?追根溯源,我们不得不正视发展中国家的民众正在发展的审美水平。画家吴冠中曾经指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他必定不是个文盲,但却有可能是个“美盲”。
德国著名的包豪斯设计学院,一直被称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院校,它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在艺术教育中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包豪斯的历程就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历程,无论是在建筑学、美术学、工业设计等方面,包豪斯都占有主导地位。而包豪斯对设计教育最大的贡献就是基础课,即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他们着重探讨造型、色彩、形式、材料等的运用,并把上述要素结合起来。注重点、线、面的关系,追求“未知”与“内在和谐”。通过实践,使学生客观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
篇4
论文摘要: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注意基础素描教学理念的探索:在素描基础教育中,在强调学生实践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在课程开始阶段就应通过鉴赏、研究、分析优秀素描作品等手段强化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决不可重实践而轻理论;要提倡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艺术个性要进行精心引导,决不能机械地为学生制定“依样画葫芦”的标准.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练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锤炼艺术语言,提高造型能力.对于每个学生来讲,无论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素描练习都是必不可少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曾指出:“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渊源和灵魂.”19世纪俄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契斯卡柯夫曾说:“素描是一切的基础,是根基,谁要是不懂得或者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立足之地.”
素描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具有单独作为一种绘画方式的另一面,自成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学院美术教育中,素描因为其基础性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现存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基础,不利于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不足甚至认为素描枯燥乏味,教学效果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对各个层次、不同专业的美术人才的需求激增,美术教育急速扩张,从而人校新生的总体专业水平有所下降;基础素描课程的课时量有所缩减,教师在学生个体上花费的教学时间明显减少.面对这样的困境,当务之急是对素描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调整,拓宽现代基础素描教学的思路,给乏味的基础教学增添活力,使素描能和别的画种一样成为独具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基础素描架构起良好的知识体系.这是构建现代素描教学模式的根本.
1、从艺术素养入手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
在素描基础教育中,在强调学生实践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传统的素描教育偏重实践而轻理论,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学生也往往把技术水平作为衡量自身素质的标准,非常漠视理论水平和艺术素养的提高,甚至以为“技术”与“理论”之间是相悖的.过分专注学生的技巧性训练,不利于开阔他们的眼界,容易使他们对一些艺术产生成见甚至抵触和排斥不同类型的绘画形式,导致他们以自己所学到的具象写实和传统理性思维来衡量各种绘画流派从而产生错误.
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技能的获得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唯一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素质教育成为主流.为了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教师可以打破教学常规,从源头文化开始,把学生原本需要在素描学习中获得的对审美思想、美学思潮、艺术发展规律、艺术创造的特点的认识,提前到学习的初始阶段或与学习过程并进,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能目的明确地进行学习和研究.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其底部应该由人文学科来支撑.学生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很大程度上需要眼界的开阔,基础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宽广的美术层面上找到一个可以依托的“点”.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艺术理想的实现不能只依靠技能,还需要艺术理论的支撑,更需要文化素养的深厚积淀.
2强化基础理论教学,变“技入道转”为“由理入道”
绘画是一件需要动手的事情,因而很多教师都喜欢在画室里摆静物上课.但是,一些教师极少向学生讲明应怎样观察和表现物体,只是简单地讲一讲“三大面五大调子”,就要学生开始实践.这样,学生由于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画面,往往无所适从,只好迷失于画面中,依葫芦画瓢,照抄对象;由于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性,对画面没有控制力,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也感到茫然,很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厌倦心理.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素描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感性上.如果在课程开始阶段就通过鉴赏、研究、分析名家和优秀学生的素描作品,把素描的基础理论知识给学生讲解清楚,不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对素描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能从更高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作品,主动地把握画面.边分析作品边讲解理论的教学过程是极有活力的,这种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面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形式美的想象感悟能力和创造性地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
3、注重学生的艺术个性发展
长期以来,基础素描都遵循以写实为主的固定教学模式,整个素描教学偏重于技术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发展的因素,从而学生在整个高等教育阶段的素描学习中只知道机械地再现客观事物,无法在画面中加上个人的感受和想象.
个性培养是艺术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之一,而艺术个性来源于真实的个人感受,来源于个体对社会、生活、自然的感受和敏锐的洞察力.在素描教学中,学生的作品中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个性萌芽,尽管这些个性表现得不够稳定,但教师应该及时地把握住学生这种偶发的闪光点,不应该忽视或者是放任自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艺术个性进行精心引导,决不能机械地为学生制定“依样画葫芦”的标准,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艺术个性,学生的素描作品只能成为客观世界的复制品,只能是千人一面、万物一形,而不可能是独具匠心的创作.在高校美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练习基本功的同时,还应该自主地对每一种绘画基本要素进行研究,以确立哪些要素能够成为自己的绘画语言,并能将绘画对象转化成为艺术符号,即根据内在需要去描述对象.没有内在的触动,素描习作只能是简单的图像练习,只能是一个模仿对象的过程.
篇5
一、培养学生的素描整体感
在素描作品中,形成事物的整体感是产生美感的首要条件,它是将各种有机关系连接起来的关键,因此在进行素描教学时,学生的整体感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还要引导学生将整体感运用到素描绘画中来。
1.引导学生进行整体观察
法国着名画家德加曾说过“素描画的不是具体的实物,而是绘画者对实物的观察”。教师在素描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绘画者首先要看事物的全貌,然后看各个组成部分,其次才是观察事物的局部细节问题,观察细节时始终不能脱离事物的整体。在进行整体观察时,观察者的视线不能始终定在一个地方,要在省略掉事物细节的基础上观察事物前后的大小比例,学生只有通过整体性观察才能将看到的事物以一个有机的整体展现在画纸上。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由简入繁的方式,从石膏几何体、静物的写生开始,逐渐过渡到石膏头像、真人头像、真人半身的绘画,以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构建成一个科学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前期,教师要着重进行比例、结构、明暗、剖析、透视、运动等基本规律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事物整体的基本认知力;在素描写生的教学中,静止不动的石膏像或者静物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好工具;在学生动笔前,教师需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观察事物的表象特征,使学生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观察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长久的过程,学生需要多看、多分析,将理论知识消化得更加透彻。
2.培养整体美感
在培养了学生整体观察能力的同时,整体美感的培养也是相当重要的,美感的强化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美感的培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①比较照顾全局,一般来说,作画分为四个步骤,即打形体结构与轮廓、上大体明暗层次、深入刻画和调整完成。素描其实就是比较、比较、再比较的过程,通过比较绘制出来的物象才是事物最真实的一面。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全局性审美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是明是暗、是强是弱、是虚是实。②针对细节刻画,细部刻画是继整体构图之后的一个重要过程,通过细部刻画描绘出来的物象将更加的形象生动。细部刻画是把握绘画全局明暗的关键。
二、用科学的教学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我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唤醒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艺术领域,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美术教育就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就需要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意识。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每天都重复同一种活动难免会丧失兴趣,在教学中采用合理、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素描基本技能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光源的方向、静物的摆放位置、写生的角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全方位观察能力,开拓学生原有的思维空间,达到学生对物象由外到内全方位的认知与理解。在这种自由式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够得以很好的发挥,学生也能够保持学习素描的兴趣。
2.注重意象能力的培养
一幅画即使和实物一模一样,如果缺少了绘制者独到的思想见解,它就称不上是一幅优秀的作品。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将设计意识融入素描造型中,不需要刻意追求实物的再现,而是把学习重点归纳于理性的表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感受的表达赋予作品独特的精神理念。
篇6
关键词:基础教育艺术设计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段深化,艺术设计专业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使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人数大大增加。因此,从教育规模到对艺术设计观念的理解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设计”这一概念也从最初的“美术”中分离出来了。在教学模式上也有了属于“艺术设计”的教学体系。与此同时,我们也感觉到了另一种危机的存在,除了几所专业美术设计院校外,大部分考生美术基础较差,学画的时间不长,也有的考生是改考美术或设计的,在很短的时间内,稍加美术训练就开始了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考之旅。因此,如何对待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一些专家认为,艺术设计不同于绘画专业,可以不要求有“超标准”的造型能力,应该减少现有的“基础课”的学时,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研究专业设计问题。然而在综合院校里的艺术设计专业,面对“先天不足”的学生,基础教育的缩水,不但不能使学生“专业化”,相反使本来就较弱的造型能力退化。在今天,如果我们还一味地追随绘画的基础教学方式肯定是不合时宜的,这一点我们都十分清楚,但使基础教学缩水也不能说是正确的举动。那么如何对待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呢?这是我们应该全面思考的问题。
一、基础课的概念与功能
在传统的观念上,只要谈到基础课,我们一般首先想到的是“素描”“色彩”,的确,这是最典型的“基础课”。然而,现代的观念告诉我们,基础课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除了对基本造型能力的培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艺术素质的培养。因此,应该从多方面让学生接受良好的艺术基础教育。比如素描课可以做多方面的造型训练,在美国的麻省艺术学院和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的素描课程里,除了一般的静物、肖像、人体之外,还包括元素素描、用素描来思考、素描的材料与应用、素描与绘画、透视制图、体积素描、用色彩素描、具象与抽象的联系、概念素描、结构素描、从再现到表现、隐喻的素描等,这些内容拓展了原有的纯艺术范围,既训练了造型方法,也增加了很多训练视觉感知和视觉思维的内容。当然,我们不能全盘照搬国外的教学模式,但适当借鉴和参考还是必要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基础课的问题。基础课不仅仅是造型上的训练,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是整个艺术设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从广义上可以这样定义:创作课之前的课程都可以称为“基础课”。进一步还可以把基础部分分为绘画(造型)基础和专业基础。绘画基础课主要是解决学生基础造型能力的课程,是从绘画专业那里延续过来的,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静物、人物、风景等造型训练,掌握基本的造型能力,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准备,循序渐进地使学生走向专业、走向成熟。专业基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造型能力,进入专业之后与所选择的专业相关的基础训练。比如,平面方面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图形设计、图案设计、计算机操作及设计软件的使用等。
十几年来,由于电脑美术的引入,解放了手绘设计,很多设计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完成。因此,很多学校将绘画基础课程大量缩减,手绘能力的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某种情况下,学生可以不懂基本的造型原理及不具备基本的造型能力就可以直接用计算机来进行“艺术”设计。为此我们不能不担忧。艺术设计是个很边缘的学科,它的设计方向和设计任务都是很宽泛的,要求设计者不仅要在该设计专业所针对的该学科上掌握大量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审美上有较高的造诣。否则也就无所谓“艺术设计”了。工业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等学科在大的范畴上应该是属于“美术”这个大的概念之内的。因此,对美的修养和“较高”的审美能力的培养都要靠“基础”训练这一点一滴来获得。
三、建立良好的基础教育平台
现在的教育模式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都在发生着变化,同属于“艺术设计”这一范畴的设计学科,在具体的实践中都有互相影响的可能,有的还会因为社会的需要去跨专业跨学科。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综合性大学里的艺术设计专业。在这种情形下,搭建一个良好的基础教育平台是十分必要的。有的大学已经提出了“平台加模块”的教学模式。在一个良好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专业需要,选修专业课程,而“基础课”的概念也扩展到一个合理的广义概念上来。使学生能够在这段“基础课”学习中,掌握扎实的造型基础或专业基础,在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艺术设计的审美能力和专业修养。这样的基础教育平台对未来的专业学习是非常有好处的。
四、整合设计基础
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不但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还要同时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这要求我们要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做适当合理的调整。把基础课程广义地理解为造型基础、设计思维、专业基础这样三大板块,使造型、思维和设计基础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比如,造型基础在训练学生基础造型能力的同时可以加入创造性概念的练习,在训练造型能力的同时也注重造型手段和造型元素的训练和培养。除了设计素描还可以加入带有创造性意味的概念素描,素描上可以从再现到表现,从具象到抽象,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达到艺术设计专业对造型基础的要求,训练学生始终对艺术形式有较敏感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综合性大学里的艺术设计院校,对待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要有自己的定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教学和研究教学,形成自己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规律,不能人云亦云。面对今天的市场要求和现状,艺术设计要求更多的是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要求我们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艺术素质的培养。由此看来注重艺术设计的基础教育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造型基础到专业的设计基础教育,都应该面对现状做科学的整合、科学的安排、科学的计划。使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在综合性大学的教学模式上走出自己的路子。
篇7
厘清素描与建筑素描的概念与外延,并对其作为建筑学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引发教学上的困惑与反思,以促进对当今建筑学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改良。
关键词:
素描建筑素描;现状;反思
一.关于素描
“素描”一词是外来语,英文Drawing的音译。“素描(drawing)指的是在平面上‘拖’动某种工具画出的痕迹。”广义上的素描,是指单色画的总称;狭义上的素描,是指用一种颜色来表现物象的轮廓、体积、质感、量感、光线、空间等基本造型要素的绘画方法。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掌握造型规律与表现技巧的“手段”与“媒介”。素描源于西方,在西方的发展与演变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才发展成熟。学院式的素描教育体系诞生于16世纪的意大利,“20世纪30年代留学法国、日本的人士将素描教学引入到我国,50年代后曾受到前苏联的影响,再后来,素描教学在我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中国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之中,素描一直是作为造型基础课而存在。
二.关于建筑素描
建筑素描顾名思义侧重于素描与建筑学专业的相关性研究。建筑素描是建筑学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国内的建筑类高校把它归为建筑美术的范畴,“‘建筑美术’泛指建筑学专业所需要的美术造型基础,不应该专指绘画基础,更不能专指描绘建筑的画。”建筑美术实质上是对建筑学专业所开设的造型基础课程的一个总称,它涵盖了素描、色彩、素描写生、色彩写生、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近些年,由于各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向与要求的不同,加之改革的需要以及国内学者对教学内容与模式的研究,素描教学的取向也在发生着改变,表现在教育的形式上主要有两种倾向:绘画性素描与设计性素描。绘画性素描中又分出油画素描、中国画素描、版画素描等。设计性素描中根据专业的不同也有所划分,比如建筑素描。绘画性素描侧重于对客观物象的描摹、塑造、表现等等;设计素描更加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实就现代艺术教育而言,无论是绘画的素描教学,还是设计的素描教学都强调了对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的培养。”之所以冠以绘画素描或设计素描,无非是针对专业教育而言的,目的是和专业对接,在专业的教育体系中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三.国内建筑素描教学现状困惑与反思
近些年国内许多建筑学专业的造型基础课都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进行着改革与实验,在某些方面引发了相关研究者的共同探讨,改善了教学的效果,促进了基础课教学的专业化进程。但是,总体来讲现在国内高校建筑学专业基础课建筑素描教学的现状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是延续传统素描教学的技能训练,还是在画,练就的是技术,和艺术院校的造型基础课教学并无本质区别;其二是部分高校主张建筑素描教学以创意思维训练为主,以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新型教学方向;其三是个别高校尝试放弃造型基础课的技能训练,认为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效果表现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内的主流,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徒手制图,传统的绘画技能训练对于建筑设计作用不大。因此,基于以上的现状,国内的绝大多数高校建筑素描教育还存在“重技能”、“轻素养”的实际,缺乏对建筑素描与专业的关系深度研究,理解匮乏并且对设计的本质认知不够。教学观念依旧停留在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的标准之中,沿袭着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完全不对接的尴尬窘境。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成为了就建筑而画建筑,导致的是看到的、画到的是建筑的表象,实质上还是在“描摹”,只是换了描摹的对象,也在呈现另一种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没有脱离传统的客观再现物象的教学目标。虽然有些高校开设了针对思维训练的课程,所谓的强调创造性思维训练,实质上这样的一种训练对于学生而言仍然是“云山雾绕”,是一种片面的形式语言,空想配合技能训练,对于专业上的认知是有限的,属于实验性质,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教学程序过于粗浅,各个院校的教学模式也不够系统化,教学是一个相对不成熟和不够完善的教学,是否适用于建筑学专业还有待考证。
四.结语
篇8
一年级绘画类基础课都是为后面的专业课打基础的,此时不应该只是教授单纯的绘画技巧,而应在刚开始时就进行专业学习。但这不是说简单地把专业课调到绘画类基础课之前上,如果学生没有美术功底,缺少素描、色彩等课程知识,最终反映在作品上就会缺乏美感、缺少创意。设计专业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运用色彩、空间体现作品的设计理念。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合理地把美术基础课和专业课融合在一起,对具体课务有细致安排。为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我校一直进行积极探索,如通过刚入学时的专业介绍会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但是我认为这并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建立专业概念,还需要对美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做大胆改革,让美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相融合。比如,一年级的色彩课在进行了基础教学后,就可以针对动漫、平面和装潢的不同要求进行分方向教学。对他们进行卡通画色彩、卡片色彩设计、室内色彩搭配等实用性色彩训练,学生可以在实际训练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同时,因为是一年级基础课,我们不能对课程方向的划分过于明确以至于成为毫无联系的不同课种,而是分而不离,目的只是通过基础课的学习为学生找到兴趣点,也为以后的专业课教学做好准备。让整个中职学习变成一个整体,各个阶段相互联系,无需过渡,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制定清晰目标,集中全力进行专业学习。
二、改变从教师做起
很多教授素描、色彩等美术基础课程的老师都是纯艺出身,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特点决定了进行美术基础课教学时往往从纯粹的绘画技巧出发。他们对设计知识知之甚少,专业引导无从谈起,甚至有的老师尽心尽力地把学生引导上了职业绘画的道路。要改变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美术基础教学,就要从改变教师的知识架构开始。教师的专业不能有清晰的分类,而要求教师全能全通,绘画出身的老师要补充设计方面的知识,设计出身的教师要加强美术基础。如教素描的老师应该清楚掌握各类造型艺术对素描要求的不同,装潢设计需要理性介入,在素描训练上更注重理解与分析,对形体的比例、透视、空间的理解更重要。而动漫设计则注重在素描训练时对人物表情和动态的刻画,侧重稍瞬即逝的灵动的情绪的捕捉。又如教速写的老师要根据将来的专业方向分阶段分类教学,既要学习理性的建筑速写,又要让他们为动漫打基础,练习远比建筑速写复杂得多的人物速写,其中人体的内部构造,肌肉和骨骼,身体四肢的比例都是学习动漫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这就要求教师把自己所教的学科放在整个中职教学安排中进行考虑,要对中职的所有课程都有所了解,做到精一方面,懂全大局。
三、穿插任务安排,对学生进行专业启蒙
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寻找体现各专业特点的实际任务,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如我们在上平面构成和图案课时就可以穿插欣赏一些优秀的标志设计,让他们利用现有的平面构成和图案方面的知识设计自己的班徽,从而接触标志设计。让他们利用三大构成知识布置教室,从而接触室内空间设计。让他们在速写课上先画模特画像,再试着把模特卡通化,还可以试着画一些学校里大家熟知的某人的卡通形象,看谁画得最像。通过初期的简单任务训练对他们进行专业启蒙,让他们及早树立起专业概念。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实际任务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有更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实际任务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及早探索自己的兴趣点,做出清晰的职业规划。
四、编写专门教材,使教学规范化
篇9
关键词:素描教学;改革;思考
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素描课所发挥的作用已无可厚非。当前素描的发展已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况,但在美术教学中素描究竟对美术教育带来了什么呢?又在教学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是什么呢?我们的素描教学又该怎样去充分发挥其实际意义呢?本人长期从事大学美术专业的基础课教学和研究。现就素描教学提出一些改革意见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一、素描在造型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一)素描的源发展。素描从草稿到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学科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无论是西方的底稿、草图形式,还是东方的线描、碳迹都可说明素描的起源是构思、是草稿、是作品产生前的产物。在美术教学中由于其表现形式的单纯性与便利性,也逐渐成了各美术专业造型基础训练的重要课程。
(二)素描教学的现况。由于素描表现形式的单纯性和工具材料的方便性,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大都把素描课设置为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不否认其在美术基础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却仍然还停留在普遍认识水平上来发挥其作用,其真正的价值并未得到根本体现。尽管近些年学术界也都在进行系列的探索研究,如从“设计素描”“表现素描”“意象素描”等角度都作了大胆的教学尝试和研究,但从宏观角度讲却让素描教学产生一种大混战的局面。各行其理对素描教学的实施产生很多负面影响,素描课的教学仅作为一个基础训练的形式而孤立存在。
(三)素描教学的真正意义。在教学中我长期把基础素描课比喻成中小学的语文或数学课,但语文、数学在中小学的学习中是普遍学习。进入大学后再分科,是古汉语还是语言文学或应用文学等,有重点有方向性的进行教学。
而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素描课作为基础素描课与专业素描课来划分呢?基础素描课作为一个普遍的基本学习阶段,解决一些“认字、组词、造句”的基本能力。而在专业素描中却根据专业的不同进行定向学习,是写文章还是写应用文,是精深的解决造型问题还是解决创意设计的表现能力,这才是我专业素描课学习的真正意义。
二、素描教学中的方向问题
(一)素描学中的具象与抽象问题。随着实应用美术设计类专业的发展,我国美术专业的门类和学科也逐步细化和增多。但素描教学却还是长期根据纯美术类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也就出现了在素描教学中是以具象写实形式的教学还是抽象表现或创意形式的教学为主导的问题。因为就目前艺术类学生的基础现状及设计类美术专业对造型水平的要求而论,大多数艺术类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并未进行很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仅在升学前进行过短期的培训。普遍认为设计类专业对造型水平的要求不高,并依赖计算机制图,轻视手绘能力,所以很多高校在素描教学中不进行长时间的具象教学形式,而转为模糊的抽象教学形式,并冠以设计或创意、表现素描等名目。导致学生的实际造型能力减弱,素描教学流于形式,无论其计算机水平怎样,其创意能力多强,但其造型能力不强也就使其设计的表达能力降低了。
所以我认为在基础训练阶段还是现实主义的好,可以避免教和学的空对空。写实的有参照根据,老师所讲学生易懂,学生可以印证所学,并可以自主学习。而进入专业素描阶段有了一定的基本造型能力,就可以与专业方向相结合进行设计、进行创意、进行解构重组学习。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印证了这一点,基础素描写实,造型能力强的进入创意设计快,传达能力强。而基础差就进行抽象学习的最终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以。
(二)去专业方向的素描教学。由于当前基础课教师的师资结构关系,对各类美术专业的横向比较研究较少,但同时又担任几个专业的素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未进行针对性的专业素描教学,一本教案,一种模式的把各专业的素描教到底。这种去专业方向的素描教学,教师也许轻松了很多,但学生的收获中却大大减少了。
(三)基础造型与专业方向。作为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素描在很多院校并未与其专业特点挂钩,片面的进行素描教学,但我们知道素描作为造型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解决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要学习形体构造、透视、解剖、空间关系、表现手段等很多方面知识。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美术专业都有必要全部学习呢,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我们也只有进行专业针对性的选择学习,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素描中就没必要学习人体解剖,但服装设计就有学习人体解剖的必要了。所以有针对的选择安排素描学习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四、素描教学的改革思考
(一)造型性与设计性区别。造型性强和设计性强的专业,在素描学习中应作区分。对造型要求高的专业在进行了基础训练后还应加强对空间、解剖、透视、结构、光影的进一步研究,在专业素描阶段有针对性的结合专业所需进行重点学习。对造型要求不是很高的专业,则在专业素描阶段进行与专业接轨的设计训练、创意训练,以增强其在未来设计中的创意能力和设计表达能力。
篇10
时间安排
2019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定于2019年3月23日至24日举行,录取工作安排在2019年8月进行,被录取的考生于2019年秋季入学。
考试科目
2019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各类别考试科目均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总分满分600分。其中,公共基础课考2门,每门满分150分,每门考试时间120分钟(英语类的专业基础英语考试时间150分钟);专业基础课考1门,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美术类的色彩和素描考试时间分别为120分钟)。具体考试科目详见附件。
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
考试科目
备注
3月23日
上午
(星期六)
9:00—11:00
大学英语
公共基础课
9:00—11:30
专业基础英语(英语类)
3月23日
下午
(星期六)
15:00—17:00
高等数学、大学语文、
无机与分析化学、植物学、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
3月24日
上午
(星期天)
9:00—11:30
专业基础课(美术类除外)
专业基础课
8:00—10:00
美术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