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础课范文
时间:2023-03-20 20:4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基础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分层教学问题的提出
所谓分层次教学,“分层教学”是一种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它一方面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另一方面,使课堂与学生得到和谐发展。
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是导致学生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一刀切”的教学形式被称之为“无差别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个性化的学习权利。而分层教学正好相反。
现在,分层教学在中小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中职文化基础课是否应实行分层教学?答案应是肯定的。现在中职招生是免试入学,生源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象我校这样知名度不高,比较薄弱的学校的生源,其文化层次更是参差不齐,比如我校对2007级10个班进行的英语的摸底测试及格率仅为10%,最高分为72分,最低分仅为5分,英文的26个字母多数学生都写不完整。象这样的文化层次,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刀切”,不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上不去,也会给今后的专业课教学带来难度。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就会睡觉或者捣乱,给课堂的秩序带来破坏,更有甚者还会“吓跑”学生,产生新的流失率。但我们相信,学生不管怎么样的差别,都可以分而育之。而分而育之的渠道之一就是实施分层教学,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客观依据。根据这种情况,我校从2007级新生的文化基础课中实施分层教学。
实施分层教学除有其客观依据外,也有其政策依据。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中等职业学校自治区级示范性专业基本条件的通知》(桂教职成[2007]78号)的规定“文化基础课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基础知识程度和劳动就业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笔者认为,不仅仅只有广西有这样的规定,其他省市、自治区都会有这样的规定。
二、分层教学的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育不是以素质培养为目的而是以考试为目的,教师关心和关注的对象是少数学生,通过考试源源不断地淘汰差生,最后是向社会输送大批“失败者”或者是“高分低能的人才”。而分层教学正好相反,它关心和关注的是全体,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为每个学生发展提供平等机会,不排挤、歧视后进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促使每一个人都获得成功。
(二)动态性原则。心理学和哲学表明,人们成长过程既有相对的阶段性和稳定性,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显然,对学生的分层也是一个相对运动的动态过程,切不可固定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区别不同对象、不同时期及时灵活地调控学生的分层标准、各层人数的多寡、课堂教学的结构、作业和考查的尺度、辅导与评价方法,使学生潜在水平转化成新的现有水平,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达到最优化发展。
(三)主体性原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所形成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就是其本义。学生的发展受到阻碍。而分层教学的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灌输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的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者、指路人。
三、分层教学的目标
(一)发展层A。发展A层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特长,培养并提高他们的知识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提高层B。提高B层学生,使他们牢固掌握课程标准、教材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努力争取成为A层学生。
(三)帮助层C。帮助C层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严格要求,热情关怀,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质量,稳步发展成为B层学生。
四、分层教学的做法
(一)分层建组。把学生分层建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教师通过对全班学生平时的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及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学生自报和教师考查相结合的办法,把学生按好、中、差分为A、B、C三层,所占的比例由科任教师掌握并随着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而不断变化分层建组的构成,合理升降。此外,课任教师还应建立学生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个人档案,使分层次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分层备课。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备课要在透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当然,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要求,对相同内容的层次要求也应随知识、能力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在分层教学目标确定后,应制定分层教学方法,筛选不同的训练内容,设置分层练习、作业,设计反馈检测题。其中要特别关注如何解决C层学生的学习困难和A类学生潜能的发展。
(三)分层授课。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分层设疑,通过分层提问、讨论、答疑等形式使各层学生学懂本节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四)分层辅导。分层辅导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因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课堂上只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两头学生依然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等现象,故教师应加强分层辅导。鉴于测试的具体情况,如一味强调统一起点,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的教学模块已不再适应这些学生发展的需要。如我校在2007级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对分层辅导是这样操作的。首先,在确定了层次之后,我们根据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别,在A、B、C三个分层次进行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每周用4节自习课进行。对基础差的层次学生,训练要求采取“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办法;对于中层次学生,我们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的方式进行;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则进行“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的基础训练。经过近二个月的“分层”补基础实践,效果初见成效,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及格率同测试模底相比较上升20个百分点,最低分数也由原来的5分,提高到21分。
(五)分层布置作业。分层布置作业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质和量的作业,使各层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C层,可以量少质低;对A层则可以量多质高;B层学生介于二者之间。
(六)分层测试。分层测试是衡量分层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统一试题要求下,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记分方法,试卷分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三部分。从而改变一张试卷,一个标准来衡量学生的现状,使各层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可避免优生常因得高分而产生的骄傲自满的思想。
(七)分层评价。分层评价是进行分层次教学的重要环节。分层评价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评价中,对C层侧重表扬,B层侧重鼓励,A层侧重促其发展。
五、分层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分层教学虽然有很多的优点,这一点已被实施分层教学的学校所证明,通过实施分层教学,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学生的个性和潜力都得到了发挥和挖掘。但是,对于分层教学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应值得我们去研究。
(一)标准与对教师评价的问题。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要确定“材”的素质和“教”的水平。目前,我们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依据新生摸底、测试的结果进行分层。但模底和测试的内容、难易的程度、评分的标准、结果等,是否科学、客观,有没有参考价值,也就是说分层的标准是否科学,还有待于探究。其次,分层要考虑学生的“出口”与“进口”的对柔性衔接,“低进高出”虽然是努力方向,但不能成为评价教师的依据,否则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动态管理问题。动态管理是对传统教务管理的挑战,学生不是在班主任的监控之下,尽管我们要求任课教师要管教管导,即使如此,课堂的不稳定因素仍存在。这就要求班主任、任课教师和教学部门思想要统一,做好管理与协调工作。
(三)学生的心理问题。分层对学生的心理冲击表现为“自卑”、“无面子”;或者“无所谓”态度,不配合教师做好分层教学工作。可见,事先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并与班主任沟通。必要时还要和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工作。
(四)工作责任心问题。分层教学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给教学带来难度;部分教师还因为担心搞不好,最后搞得虎头蛇尾,难以收拾局面。因而有抵触情绪,不配合或者不热衷于做分层教学工作。所以笔者认为,分层教学最大的障碍之一首先是来自教师这一层,只有教师思想工作做好了,分层教学就是走出了成功的一半。
(五)教案问题。很多教师都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个教案用到底”,最多是做一些修修补补。但是分层教学对教师的教案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分层教学的要求,每次课教师都要对课堂的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很显然,如果再用一个教案,是不符合分层教学的要求的。
(六)对学生评价方法的问题。在不分层的情况下,教师的评价可以用百分制就可以简单地评价学生,学生的成绩的好坏、优劣都被框在统一的一个分数模式里。但是,实施分层教学之后,由于教师分别承担不同基础学生的教学任务,他们所接的班不同,达到的质量目标也应不同。如何评价也是一个值得探究问题。
六、结语
在当前教学中,可以说没有那种的教学模式是完美的,分层教学显然也不是。但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带来的问题和挑战甚至比常规的教学形式还要多。可是在向课堂要素质、要效益方面,分层教学显然做出了一种大胆的、有益的、可贵的尝试,只要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分层教学,找出解决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中职文化基础课的分层教学的就会走出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严树林.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综述.,2007
2.徐专平,孙玲.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教育研究,
3.蒋立耘.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61.187.64.123
4.张宇.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5.杨文尧.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分层教学的几种尝试.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3)
6.付裕东.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的最佳途径-分层次教学.中国教育品牌在线
7.成友.分层教学让教育回到起点.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篇2
摘要:目前的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评价体系以及基础文化课被边缘化,原因是忽视了基础文化课的作用,而神化了专业的作用。因此需要领导者转变办学理念,提升文化基础课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关键词:文化基础课;边缘化;人文素质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8-0002-011.文化基础课的含义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对基础文化课作出了准确的界定,他说文化基础课是"职业学校中基础文化的通称。各学校根据不同培养目标的需要分别设置,旨在使学生具备基本文化素养,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后续课程以及将来深造打下必要的基础"。我们之所以认为它是一个非常精准的界定,是因为清晰地阐明了文化基础课的作用。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作为文化基础学科的范围也是如此。基础学科的范围由原来的语文、数学、外语、品德等发展了涵盖社交礼仪、哲学、职业生涯规划、法律基础知识等,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学科的必将发生变化。
2.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现状
2.1文化基础课设置边缘化。文化基础课在专业课与实习实验的缝隙中艰难地生存,因为课时少,难以进行系统化教学。授课的内容要为专业课和实习实验服务,彻底底弱化了文化基础课的地位。每一门都有其自身的体系,而现实强迫你必须打乱这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不能实现学科的价值。由于加大专业课、实训课的课时,专业教师出现了比较大的缺口,这样生于的文化课教师摇身一变就成为专业教师了。如美术教师转行改教机械制图,这种做法是弱化文化基础,同时也保证不了专业的教学质量。
2.2评价体系边缘化。为了参加全国的技能大赛,学校从数控专业和机械抽调到车间进行专项参加实训,不参加文化课的学习。按照学校规定,必须给予及格以上的成绩,这是反复向学生说明专业课比文化基础课重要,文化基础课可以不学习,但专业课必须得学。如果30名学生组成的班级,有10多名学生参加实训,再有几个病事假的,在班级里上课的不到20人,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的。
3.基础文化课的作用
基础文化课具有专业课无法取代的作用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人的素质包括人素质和科学素质,而人文素质是人格形成的灵魂。卢梭说认为:"教育是把人塑造成为能在社会中承担社会责任,又有自己的个性。即是塑造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卢梭的观点是对"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最好诠释。蒙田认为:"学习和教育只服从于使学生养成完美的判断力的目的"这也是强调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而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就是要把基础文化课放在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位置。
4.提高文化基础课地位的措施
4.1转变办学理念。职业培训是直接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要求就业和在职劳动者以培养和提高素质及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活动。与职业培训进行比较,职业教育的内容要丰富得多,它着眼于人在职业活动方面的全面素质提高。有些职业学校把职业教育当成职业培训来办,一味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从而完全忽视了文化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职业学校只围绕某一个上岗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来组织教学内容,有意或无意地降低学历证书的"含金量",把职业职业教育混同于职业培训,不但否定了职业教育的必要性,而且使职业学校丧失生命力。黄炎培认为:"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在意,是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教育',只能改良艺徒培训,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
4.2正确处理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时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自然地加大了专业课的砝码。其实,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之间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承的关系。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都是为发展个体的综合能力服务的,它们之间也是一种双向服务的关系。专业课以文化课为基础,文化课的知识在专业课中得到深化。文化课为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后续课程以及将来深造打下必要的基础。而专业课对文化课的建设提出具体的要求。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选择合理就能保证专业课教学得以顺利进行。专业课知识的发展又为文化课建设,知识更新指明了方向。
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相互融通与统一构建,才能保证职业教育是一种完整的教育。因此,在课程选择时不能因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特殊而过分重视专业课教育,忽视文化课教育,应使两类课程相互协调互补。在我们正确认识文化基础课在当前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时,必须处理好专业课和文化课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全面发展。4.3制定灵活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提高学科品味就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办法,改变现有的考核方式,实行目标控制与过程控制适当结合。实行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从各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有效地推进学校各项的开展。
职业教育中的文化基础课不仅是为专业技术理论学习提供扎实的文化基础;而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专业岗位变更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同时也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储备。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2]马芳.《论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篇3
【关键词】学习障碍;研究;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旨在使学生具备基本文化素质,为学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后续课程以及将来深造,打下必要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的境遇却非常尴尬。学生学习文化课普遍动力不足,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效果难如人意。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学习障碍问题已经不易忽视,各国研究人员也展开了一系列对学习障碍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相对于中国来说,国外的一些研究人员对学习障碍的研究比较早。1896年,西方研究者们就研究发现其成因是轻微脑功能失调,而诊断和矫正则与感知——运动障碍有关,研究的角度可以从教育学与心理学出发。进入到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们把神经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放在重要位置,对研究进行整合。一来研究诊断界定,二来要研究其矫治与干预的问题。此时教育心理学者罗伯特、威廉特和美国特殊教育家柯克(S.A.Kirk)成为了当时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当时来看,大家对“学习障碍”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很多国家的学者都在对此进行讨论和探索。总体而言,国外学习障碍研究具有如下趋势:
第一,学习障碍的概念日益明确。“学习障碍”概念的正式提出和有组织地对学生学习障碍进行系统研究,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一些教育家及心理学家,如Clements(1966)指出学生学习障碍是:一些具有接近中等智力、中等智力或高于中等智力的儿童,并伴有特定的轻度到重度的学习或行为障碍,同时也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这种异常导致儿童表现出在知觉、概念获得、语言、记忆、注意的控制、冲动或运动机能等方面的缺陷。一般认为,“学习障碍”可以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智力方面的障碍;二是品行障碍;三是思想障碍。学习障碍一直是教育学界的研究重点之一,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习障碍的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研究视角日渐多元化。学习障碍的研究视角由原来的一门学科慢慢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仅如此,在医学以及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上也慢慢开始研究了。这种大范围、大系统、多学科、多角度的关注学习障碍,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把握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提出更为合理的解决对策。
第三,研究对象的细腻化。对研究对象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其内部本身,而是考虑到外在的因素,如环境、教师等。
第四,研究对象扩大范围。不仅要研究学习障碍学生,还要研究学习困难学生,甚至学习成绩不良学生。
第五,研究内容更加注重实践操作。研究学习障碍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更应该在实际操作上给予一定的指导。例如美国坎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甚至为存在学习障碍的学生专门设计了学习策略的教程。由此可见,学习策略的训练已慢慢进入了学科教学。
总体来说,国外学习障碍的研究开始得比较早,在各个方面都处于领先的水平,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处于世界前列。国外的研究成果对本研究是重大而有益的参考。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一)学习障碍的研究
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把学习障碍作为一项专门的教育问题来研究,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起步比较晚。研究者们对学习出现障碍的学生们从智力、心理、社会、家庭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意图寻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研究者,代表人物有刘弘白博士,林崇德教授等。他们跟随着世界的步伐,探索着学习障碍的研究。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科研意识的增强,教育界更加关注学习障碍这一问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顾蓓晔等人一直致力研究这些学生的行为,他们发现在这些学生与其他学习较好的学生之间往往存在着身心发展、认知水平和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别,而这些差别正是导致这些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张雨青等人经过调研、实验等方法则认为学生之所以学习困难是因为视力、感知、理解、行为、运动等方面引起的;张舒哲的研究把学习困难分成了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根据学习困难的原因,分为生理缺陷和心理缺陷,第二种是根据学生在学习困难时产生原因的多少,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第三则是根据这些学生的学习困难的矫正时间而分为短暂型和持续型,最后一种是根据学生在学习时的一种精神状态分为安静型和亢奋型;首都儿科研究所孙静等人通过研究认为学习障碍可以从这样五个方面去分析:第一种是听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听语、表达等方面的障碍,第二种是阅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视力、听力等方面的障碍,第三种是运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数字、符号、几何图形等方面的障碍,第四种是书写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视力、运动等方面的障碍,第五是除了语言之外的学习问题。
篇4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项目化教材;设计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材现状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入门课。它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该课程使用的教材不外乎三种情况::即使用教育部或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划教材、教师自编教材、选用第三方教材。从教材使用情况看师生普遍对教材的满意度较低,例如在对山西省全省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材使用满意度调查后,对计算机教材满意度只达到 23.9%[1]。《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理论多,案例少; 第二是与实际应用联系较少; 第三是缺少综合性项目;第四是教材内容应试倾向严重。由于教材的偏差使这门课程逐渐演变为讲授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以及常用/流行软件产品的使用。
二、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核心价值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善于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手段进行学习、工作、解决专业问题已经是普通职业人必备的素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不仅是高职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养成用计算思维方式解决专业问题、成为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基础性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成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这也是《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的核心价值所在。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如同所有人都具备是非判断、文字读写和进行算术运算一样,计算思维也是一种本质的、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2]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培养的计算思维应具有如下的特征,基于通用计算平台的思维;从多门课程中凝练出的共性思维;将不同方面的知识贯通起来所形成的贯通性的思维;可实现的,但非细节的思维;为各学科计算手段的研发或应用奠定基础的思维。[3]
三、项目课程与项目课程教材的概念
高等职业教育采用项目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所谓项目课程就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教材是课程的物化。项目课程教材是以项目课程标准为依据,参照工作任务要求来进行设计与开发的教材。项目课程教材既要以“适度,够用”为标准涵盖该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反映课程的特点,包括课程的目标、任务、课程的实施方法等。
四、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项目课程教材设计原则
在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设计中,要围绕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计算思维的特征即典型计算思维为教材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内容。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随着计算思维的讲解而展开,计算思维随着知识与技能的贯通而形成,学生的实践能力随着计算思维的理解和训练而提高。
教材内容的选择原则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知识内容涉及面广,从基本的数制到复杂的数据抽象,从原理上的逻辑结构到具体的系统组成,从微观的芯片到宏观的网络,从独立的数据信息到整合的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其知识的构成极为庞杂。因此在教材内容选择上我们要以能体现典型计算思维为切入点,遵循实用性原则、浅显性原则、广泛性原则‘生活性原则。
(1)实用性原则。主要突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来选择教材内容,突出实践教学,训练学生的实际能力。例如如在介绍通用计算机平台的系统组成时可结合个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安装操作。
(2)浅显性原则。要求课程内容不宜偏深、偏难,许多知识只需要学生了解便可以,没有必要深究其学理渊源。例如在叙述磁盘数据存储时让学生了解存储的原理和工程过程,掌握格式化操作即可,而不必详细讲解磁道、扇区、柱面等数据存储更深层次的内容。
(3)广泛性原则。尽管教材内容不能过难、过深,但是在其知识点的覆盖面上要广泛。突破以往只是围绕计算机技术的学术框架,重视“计算的社会影响”即计算机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问题。
(4)生活性原则。要求教材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要敢于把一些非常实用而在以往观念中不受重视的内容纳入课程。例如大学新生面临的如何购置自己计算机的问题可纳入到微机系统组成和性能参数的知识中。
2、教材结构的设计
以项目方式来组织教材内容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材设计的重点,因此,项目的设计好坏对教材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材的项目设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知识的性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主要含两大类的知识一是计算思维及其牵引的相关知识,二是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及其应用。项目设计时应将这两类知识进行整合,合理分配知识,将其均匀分散到各项目的学习中,避免教材中第一个项目就负载了课程的大部分知识使得整个教材头重脚轻。
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教材必须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一般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历学习、转化、巩固、迁移及应用几个阶段,因此,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也应按照知识、实践模型、独立操作、技能形成几个阶段进行设计,教材的项目设计也要体现出这几个阶段。
教学便利性。项目应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设计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设计”, 把一些复杂项目分解成多个任务,任务之间主要采用层进式递进的完成项目内容使教师更容易的组织好教学活动,学生的能力也会随着项目的推进得到不断的提升。
项目的开放性。所谓项目开放性是指需要学生自己确定目标,通过小组讨论或查阅资料完成自己设计的目标。在项目中适当的体现开放性设计可以适应不断更新变化的计算机新知识和新技术需要,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五、结语
我们可以看出以项目为载体围绕典型计算思维组织具有实用性、广泛性、浅显性、生活性的计算机知识的计算机文化课教材可以避免目前高职计算机基础教材中存在的不足。高职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面向实际问题的过程,只有将高职教育教学中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建设中,不断改进教材的设计与编写,才能完成这项任务,能使计算机基础教学登上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郭思延.《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材情况调查及对策[J]
[2] 周以真.计算思维[J]
[3] 战德臣,聂兰顺,徐晓飞.“大学计算机”――所有大学生都应学习的一门计算思维基础教育课程[J]
[4]彭国星,童启,刘强,朱艳辉,陈芳勤.围绕计算思维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优化[J]
篇5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课程衔接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6-0014-04
随着中高职人才成长通道的打通,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将有机会升入高职院校学习。然而由于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开设的课程往往又各自独立、相互分离,以致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后,遇到文化基础课程衔接不畅的问题,尤其在数学和英语的学习上困难较大。因此,加强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衔接的对策研究,意义重大。
一、中职生源的文化基础素质现状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自2009年开始招收中职生源学生(一个试点班),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2011年扩增到三个专业四个班级。为做好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的衔接,学校数学、英语课程组于2011年9月对入学新生进行了文化素质调研。调研采用数学、英语摸底考试方式,试题内容选自与高职《高等数学》《英语》课程关联度大的知识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按难易程度分为容易题、基本题二级,共计100分,所占比例分别为70%、30%。笔者抽选了含单招生源的电子、数控、模具三个专业共18个班级,其中电子专业4个班级,数控专业5个班级,模具专业9个班级。对单招班与普高班学生摸底成绩的对比分析见表1、表2。
调研分析表明,约85%的学生没有完全掌握数学中常用的几种基本初等函数概念及其性质;约96%的学生没有掌握最常用的词汇和简单的日常用语。可见,单招生(又称三校生)的文化基础极为薄弱,与普高班学生相比差距显著。就现阶段他们的文化基础水平来看,与高职的“接口”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衔接不畅的原因
中高职文化基础课衔接不畅,究其原因,既有宏观的政策制度因素,也有微观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不贯通的问题。
(一)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接口”错位
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两个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根据1997年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规定:5A建立在3A的基础上,5B建立在3B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普通高校应以普通高中为基础,高职应以中职为基础。因此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不仅有文化课的衔接,还有专业技术课的衔接。但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定位于高等教育,其课程结构体系基本上参照普通高中的文化基础来设计,现阶段的高职课程如《高等数学》《英语》没有以中职文化基础课程为平台,而是建在普通高中文化基础之上。显然,“接口”上的错位,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的“脱节”。
(二)中职生源类型多样,文化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中职教育类型多样(职高、中专、技校),在管理上仍然实行多部门条块分割管理,且学制不统一,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不同,教学大纲和教材也不一致。尤其在面对就业和升学两大任务时,各中职学校侧重点不尽相同。一部分学校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有时甚至为了突出专业课,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随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另一部分学校则以追求单招统考升学率为根本,关注省统考的科目和内容,忽视专业教育。多样化的中职生源升入高职,文化基础水平差异过大,势必造成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衔接难。
(三)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缺乏整体设计
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目标,理应按人才培养层次和未来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进行整体设计,然后分阶段实施。这样才能使得高职在中职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基础上扩展,在中职内容的深度上阶梯递进。然而现行的中高职教育,统筹兼顾不够,致使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上没有经过统一的整体设计,文化基础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缺乏应有的层次性和连续性,增加了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衔接的难度。
(四)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和要求不贯通
中高职教育培养的都是技能型专门人才,但由于层次不同,两者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并不一致。当前,我国中高职教育主要采用的是分段贯通的教育模式,各自作为相对独立的阶段分别开展教学。分析中职数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可以看到,大纲均提出了课程模块化和内容综合化的要求,如数学、英语都划分了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其中基础模块是满足所有专业需要的基本要求,具有普适性;职业模块是面向专业而设计的,具有针对性;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而设计。一些归于拓展模块、职业模块的内容,在中职教学大纲中作为选学或自主学习内容来安排,可在实际执行时,却往往形同虚设。而这些内容中有些却是高职文化基础课学习不可或缺的基础,如数学中的三角公式及应用,平面解析几何中的二次曲线等内容。这导致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在内容和要求上贯通不够,尤其在应用能力培养上衔接不畅。
三、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衔接的对策
(一)制定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的“接口”标准
编制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衔接的“接口”标准,实现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有机衔接,增强知识和能力的连续性和逻辑性。通过对中职生源的单招生深入调研,摸清他们现阶段在数学和英语上的薄弱环节和知识漏点;对照高职《英语》《高等数学》课程标准,认真分析中职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对口单招考试大纲,梳理归纳当前单招生在文化基础课程上存在的脱节内容。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职教经验,如英国创立的教学单元分层法,即把每门课程分解成数个单元,每个教学单元设有五个层次,中职学习1~3个层次,高职学习3~5个层次,不间断不重复,基础和提高兼顾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在上述基础上,结合后继专业课程和未来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内容重组,整体优化形成“接口”标准,并把接口内容作为衔接模块,从而构建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
(二)实行分层教学,兼顾生源的文化素质差异
对于单招和普高两种生源的高职学生,由于他们在文化基础素质和专业实践技能方面差异显著,根据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原则,建议把相同专业的单招生(三校生)与普高生分离,独立组班(中职生源的简称单招班)。由于单招班学生的文化基础总体薄弱,所以在学时的安排上多于普高班。在安排单招班的文化基础课教学计划时,贯彻分层教学的思想,从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堂课开始,向学生渗透本班数学和英语的层次要求,并在教法选择、学法指导、作业量和作业内容等要求上体现层次性。在课程评价考核中,也进行分层,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使分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三)尝试开设限选课,填平补齐中职生在文化课程上的“缺口”
建议面向中职生源的单招生开设限选课。利用限选课,开展以衔接模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高职文化课预科教育。这项工作着手宜早,新生入学就进行,限选对象为全校的单招班学生和个别文化基础特别薄弱的普高生,开课班级套用单招行政班名,少数普高生可分插在各单招班中。限选课的开设,可确保文化基础薄弱的单招生有时间、有能力弥补缺漏,补齐在文化课程上的“缺口”。该方法也适应于专业零基础的普高生,对他们补习技术类课程,进行专业预科教育。限选课的开设,不仅能解决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脱节的问题,还可兼顾不同生源的素质差异,避免重复学习和教育资源浪费,提高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衔接的效率。
(四)贯通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目标和要求
中高职教育是同一类型教育中的两个不同层次,高职以中职教育为基础。因此,可把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结构设计成四个模块,即衔接模块、公共基础模块、应用模块和拓展模块,见图1。前两个模块为每个中职生源学生必学内容;应用模块(对应中职的职业模块)面向专业需求,提供订单式服务,满足学生后继专业课程和未来岗位职业能力提升需要;拓展模块满足个性化需求(兴趣特长或升学),该模块授课方式相对灵活,主要采用选修课或讲座、集训形式。这样可确保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贯通,体现职业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五)更新教师观念,加强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
实行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的衔接,教师必须首先更新观念,加强教学设计,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时,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或专业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他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到知识,感受到完成任务的喜悦,并顺利适应高职文化课程的学习。如在数学教学中,为深化函数的概念,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纳税人完税”的实际生活问题;在英语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训练中,若所带的学生是机械或电类专业,未来职业要求他们能阅读英语产品说明书、流程图等内容,因此在任务设计时,可突出阅读能力的培养。此外,学生个体的主观努力也是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重视对单招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同时加强学法指导,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其尽早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社科类课题《关于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衔接的研究》,编号:SK/2012/13,主持人:庄小红)
参考文献:
[1]严雪怡.必须重视并加强中职和高职的联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8):46-47.
[2]王宇波.北京市中高职衔接的现实进展与模式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5):27-32.
[3]任平,陈文香.中高职课程和谐衔接的问题与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56-59.
[4]荀莉.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J].职教论坛,2012(13):47-52.
[5]张家寰.中高职衔接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37-39.
[6]慈溪职业高中课题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0):33-35.
[7]刘育锋,周风华.中高职课程衔接:来自实践的诉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4):30-34.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 of Connection for Cultural Basic Courses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ZHUANG Xiao-hong
(Changzhou Electro-Mechan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angzhou Jiangsu 213164,China)
篇6
一、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生源质量偏低使文化基础课教学遭遇尴尬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
2.教育系统内部认识偏颇使文化基础课教学被“忽视”
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抓手”,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职业教育为抓住这根生命线,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除了对口升学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陪衬。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
3.教学评价问题使文化基础课教学缺乏“分量”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容易的多。由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
4.学科定位模糊使文化基础课迷失方向
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究竟以初中补习为主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课程是各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存在的难题。职业教育的对口升学压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能够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又是少数,这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需要相对大一些。而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在教学实践中难于把握教学深度,如果严格按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教学几乎无法进行,如果弃教学大纲于不顾,又何谈保证教学质量,正所谓“教深了不行,教浅了还不行”。如何按“职教性”特点定位文化基础课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对策
1.摆正“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自然的就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其实,“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职业教育目标。
2.准确定位文化基础课
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问题应放在整个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认识。它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与就业,而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3.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
造成“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不够。教育系统内部那种认为学生生源差,文化基础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文化基础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问题。
4.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针对性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是摆脱目前尴尬状况的重要途径。首先,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要把文化基础素质与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5.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评价
篇7
【关键词】中职教育 公共文化基础课 功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34-02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中职学校的教育的认识似乎都停留在对专业课程的青睐上。认为到中职学校读书,就是要学好一门技术,将来依靠所学技能立足社会,谋求发展。而对于学校开办的公共基础文化课程却不很重视,甚至避而远之。殊不知,公共基础文化教育在中职学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学校教育的坚实基础和脊梁,是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下面从四方面谈一下中职学校公共基础文化课的功能:
一、德育的功能
学校教育,不同于培训机构。它的功能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单一的技能,简单的操作。这仅仅是一方面。学校之所以称之为学校,是因为它承载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承载着传承文明、传递信念、团结合作、文明礼仪等诸方面的神圣职责与义务。这些任务,可以通过公共基础课中的德育教育来实施。从最基本的文明用语开始,到文明仪表、文明行为、文明礼节等,都渗透于德育课堂。再进一步,通过德育课堂的阵地,让学生走进经济,走进法律,从灵魂深处提升道德感、正义感,以智慧、规则、法律为行事准则,提升团队意识。这应该是我们的学生必备的素养,不同于简单的劳务付出。这也是近年来职业学校的学生广受社会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提升能力的功能
文化基础课,不是一门显性的、能看到直接结果的培训课程。它的作用,深入人的骨髓,摒弃一切功利,提升的是人的综合素养。比如:数学课堂,其功能不仅仅是做一道题,画一个图。数学讲究的是培养出科学的思维习惯,严谨的做事风格,优秀的概括能力以及公平公正的评价品质。所以说,中职学校一堂好的数学课,是不同于应试教育下那种以分数定输赢的格局的。它可以是一个好的书写格式的培养,字迹工整,语言精练,可以是一道严谨的论证题的复述,反复渗透,甚至背诵,在熟练的叙述中体会叙述的美感,体会逻辑的魅力,体会归纳的艺术。还可以是画一个漂亮的图形,在亲手描绘的过程中感知抽象与现实的碰撞。数学甚至可以是一个趣味游戏,老师们带领学生遨游于神奇而现实的知识领域,做得了游戏,体会了科学。如做一个在圆桌上摆放硬币的游戏,你放一枚,我放一枚,以谁没有地方放谁就输为游戏规则,看同学们有什么方法,渗透的就是圆的对称性原理。培养的就是思维严谨、科学,摒弃毛躁,杂乱无章,缺乏依据等不好习性。再如用一张纸,对折32次以后(忽略其不能够对折32次),会有多厚?学生是不具备这种猜测能力的。我们讲给他们听,作用就是打开学生狭隘的想象空间,用知识扩充头脑,养成数学思维习惯,开拓学生眼界,使其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具备优于他人的正确反应。所以说,当我们占据文化课课堂,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是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的。
三、播撒文明的功能
对于学生能否利用好课堂,是否愿意跟着老师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完全取决于如何引领他们。比如语文课,如果我们每节课带给学生的是他们听得懂的、领略到的、充满激情和感动,每一节课都能拨动学生稚嫩的心灵,让他们心动,那么,我们就在他们的心灵里播撒了文明的种子。都说数学是思维体操,语文是心灵体操。通过语文课,让学生心灵富有,提升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让他们在文明的土壤中开花,结果,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比如诗歌朗诵,比如美文欣赏,比如经典之作的段落分析。学会欣赏美,我们的学生就离文明进了一大步,这将带动整个校园文化有一个质的飞跃。只有优秀的校园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所以说,文化课程,播撒文明,它的功能是不可取代的。
四、终身发展的功能
篇8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程改革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189-01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更注重于实践性教学。因而,在对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及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突出。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探索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1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特点
(1)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是对高职学生的一个基本要求,而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就重点体现在实践能力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个层次。
①“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熟悉Windows XP操作系统,熟练掌握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等办公软件,这些都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必备的知识点。
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计算机主机的组装;掌握系统设置和操作系统的安装;能够进行系统的优化和计算机的日常维护;掌握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方法等,这些都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最紧密的知识点,对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职生尤为重要。
③“网络技术课”:主要包括网络基础、网络技术应用等。
④“开展核心技能训练”: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加强学生解决本专业计算机应用的能力。例如:利用周末或晚自习等时间,在机房对全院(包括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计算机综合技能强化训练。首先分模块确定训练目标,然后细化讲解、综合测评,以求短期内使学生某一方面的计算机能力大幅提高,达到行业专业水平。
(2)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自身的教学特点
相比于其它课程教学,计算机教学有其鲜明的自身特点,如突出技能培训,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占比重较大,在40%~50%之间,并且实验、实习、实训是单独设课。同时,课程相关内容更新较快,并要求有一定的教学硬件做支撑,授课教师必须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及时了解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相关信息,并熟练掌握教学设备和最新软件的使用。
2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2.1 学生程度参差不齐
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基础知识、接受能力等各方面差异较大。比如在授课过程中,基础好的学生已经听懂,而基础差的学生则仍是一头雾水,从而造成整体教学进度迟缓。从阶段性测试的结果来看,各班的平均成绩差异较大,有的甚至相差15分以上。结合测试结果及学生教学反馈得知,多数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点死记硬背,掌握较好,一旦涉及能力考查题或是分析题目,大多回答错误或不完整。
2.2 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对计算机课不重视的现象。多数学生刚开始还有些兴趣,但经过一段时间,随着神秘感的消失,兴趣顿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降低。同时,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问题,仍有很多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往往会抹杀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2.3 教材内容落伍,知识结构相对落后
“众所周知,目前很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实操能力差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许多高校计算机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内容落后所造成的。”广州科韵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臧根林认为。近两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其在校学习的教材内容已严重落后于整个IT行业技术潮流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主要原因在于教材的编写及出版周期长,交付使用时内容已然陈旧。
3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目标
以能力素质为核心,以知识素质为主体,应该是当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理解和自学的能力,以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来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及工作效率,构成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4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4.1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离不开教材,而教材内容又是按一定的规范编写的,有其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但其内容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认真编排,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强调系统软件的使用,同时兼顾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
4.2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以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围绕着同一个目标来完成的,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尤其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切分成相对独立的若干模块,以任务加案例的形式组织教学,教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任务中,实际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理解和记忆的能力。
4.3 强化实验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训实习课,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实习任务,要求学生认真练习,仔细体会。同时,教师要做好辅导工作,随时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鉴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具体的辅导方法可以采取“教师教学生,学生帮学生,滚雪球式”的方法。
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是面向新技术、依托社会实际需求、注重质量和特色。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如何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作为一项教学基础工程来建设,是每个从事该专业教学的教师要研究的中心。
参考文献
[1] 郑良斌,何薇.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S1).
[2] 万德年,朱伟.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6(6).
篇9
[关键字]: 计算机文化基础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并能够将计算机操作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其课程体系包括计算机理论知识、硬件知识、网络知识、操作系统及常用办公软件操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学生基础的差异越来越大,导致在教学中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新问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该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内容。因此,在新形势下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由于高职学生有的来自乡村,有的来自城市,对于计算机知识和操作的起点有差异,有一定基础的同学会觉得课程太过简单,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之前接触计算机很少的同学会认为课程进度较快,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丧失学习的信心。而学生基础的不一致使得教师要尽可能兼顾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理论知识、计算机硬件、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Internet基础知识等。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种从"零起点"开始的教学内容,造成了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不了解,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新知识的需求和渴望,教学滞后于计算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3.各专业教学目标单一
目前我校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以公共课的形式开设,往往是材,学进度,期末是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系统的上机考试。但在一个院校几十个专业的情况下,再采用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则远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要求,不利于个性化教学。
4.教学方式单一
近年来,随着我校教学环境的改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大多在多媒体课室进行,教学中采用计算机+投影屏幕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使教学内容表达直观,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该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课堂上满堂灌的现象比较严重。该模式下,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谈不上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5.考核形式单一
当前我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系统。考核形式单一,缺乏多种考核方式。
二.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1.采用分层级教学模式
针对新入校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在教学组织上采用分级教学模式。如可在新生入学时采取学校统一组织考试和学生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不同级别的考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级。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考核方式。
2. 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在我校基本上实行了多媒体教学,但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满堂灌",严重地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此,一方面可以通过采用"任务驱动"、"演示"、"设疑"等教学方法,加强课堂的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基于校园网,构建网上教学平台。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个性化。
3.教学内容要丰富
在教授一种应用技术时,在以一种具体产品为背景进行学习的前提下,要扩展相关的知识。比如在教授Windows操作系统时,还要介绍其他的典型操作系统如Linux,Unix等;教授Word文字处理系统是,还应该介绍WPS等其他的文字处理软件的用法。加强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新技术新知识的介绍。通过丰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内容,增强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扩大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因"专"施教
计算机教学要和本专业特色、需求相结合。首先,在教学实例演示或实践内容的选择上应加强与专业的联系,选取一些专业应用性强的实例和内容,加深学生对相关工具在本专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次,计算机文化基础除了教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外,还应该进行和专业知识结合的计算机应用教学。同时,在教材建设上我们可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写对应的教材,亦可编写专业针对性强的实验指导手册,培养学生应用学习的计算机知识解决专业相关的问题。
5.考核形式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主要目标,因此应该逐步淡化理论考试,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检验。可以以大型综合实验或者平时实践课的实践报告作为重要考核手段。
6.强化实践教学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环节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
三.结束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大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要使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上水平、上台阶,首先应落实分层次教学,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贵.基于项目学习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设计[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2] 刘艳,李晓安.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 实验室科学. 2012(01)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1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现状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文化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中基本上是处于从属地位,各专业都很重视本专业技能,强调专业技能训练,对文化基础课重视不够,具体体现在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的种类、性质和课时分配上。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挤占文化基础课现象严重,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有些专业迫于学校规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一些理化基础课,作为素质拓展课程,和专业选修课一起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在教育部、各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的文件中,关于文化基础课程建设的内容是比较少的,从地方到国家,文化基础课申报获批的精品课程也是凤毛麟角。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说,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落后的,无论是课程的研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的改革,还是学生重视的程度,学校投入的人财物都远不如专业课程,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2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改革措施
2.1 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的改革措施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国外尤其是日本、韩国等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特别重视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设置文化基础课程时,应该考虑到学生是作为社会的人而存在的,不是简单的操作机器;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具有应变、生存、发展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
当今国内职业教育专家纷纷强调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提倡加大实习实训课程的比重,加强专业课的同时削弱文化基础课。针对这一现状,基础课教师应通过阅读相关专业课教材,听专业课,下企业车间学习,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讨论,了解毕业生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中的反馈信息,寻找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点。通过以上4种途径,了解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专业课程的特点,掌握专业课教学需要哪些文化基础知识,明确文化知识讲授的数量和深度。确定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制定文化基础课授课计划。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起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效果。
2.2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文化基础课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标准等。课程标准要力求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要更新传统的思想观念,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提高文化基础课课程教学质量。
2.3 改革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体系
1)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变化,满足专业需求为专业服务,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应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有侧重地安排教学内容。所谓加强基础,并不是基础课的学时加得越多、讲得越细越好,而是课堂上要有重点地讲解,启发思想,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积极应对多变的挑战和机遇,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职业技能。文化基础课教研室务必展开讨论,在编制授课计划时充分考虑专业教学需求,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主动和各系沟通交流。同时,鼓励教师自编文工交融的教材,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基础模块与选项模块相结合,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2)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运用项目教学法,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再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3)文化基础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更新,效果评价恰当。文化基础课程应该对学生的学习作出综合评价,不能“一张试卷定成绩”。要不断完善评价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建立不同类型课程的评价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实施课程评价,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检查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和在教学活动中的导向功能。课程评价要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
3 小结
我国职业教育专家陈庆合教授曾说过,职业教育中,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关系就像“红花和绿叶”,缺少哪一样也不行。只有摆正各自的位置,做好自己的工作,让红花更红,绿叶更绿,使我国的职业教育更上一个台阶,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