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范文
时间:2023-04-06 10:4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能化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智能化;制造;工厂
一、智能化工厂
智能化机械工厂是以“智能化”为核心,以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生产、经营实体。智能化工厂将逐步分层次实现。智能工业机器人在智能自动化制造工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智能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化数控设备中,除了各种数控设备和相关数控配套设备以外,智能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制造系统和智能制造工厂中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日本发那科开发的智能化工业机器人,安装了三维视觉传感器和力传感器,用于数控设备自动上下料和产品组装方面。视觉传感器能识别三维图像、能识别零件的位置和姿态,能抓取散放零件。发那科的智能工业机器人,在安装了用于生产的视觉传感器之外,还使用了力传感器用于产品组装作业。
最近几年,国内外的工业机器人专家都把注意力和精力投入到“视觉伺服”智能工业机器人的研究方面,成为国内外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工业机器人的“视觉伺服”研究,包括从视觉信号处理到机器人控制的全过程。包括机器人运动学、控制理论;包括实时图像的识别与处理,以及三维信息的获取、处理和重构技术;包括实时计算技术等领域的融合;包括机器人本体标定和摄像机标定技术等。
“视觉伺服”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难点较多,较复杂,但是目前在数控技术领域已有较成熟的高速度、高灵敏度、高精度伺服控制技术和机器人方面的视觉传感技术作为基础和借鉴,相信是能够攻克“视觉伺服”工业机器人技术的。
(2)智能化自动化工厂在各种智能化自动化数控设备的基础上,智能化工厂将由工厂局部智能自动化、逐步分层次地发展到全工厂智能自动化和社会化智能制造。
第一层次:单机或单元智能自动化。单机或单元智能自动化,可以实现长时间无人值守。国内外都有用于生产的实例。比如日本发那科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智能数控加工中心上,加几个用于人工上下料托盘,可以实现24h 连续运转。20世纪90年代的第二代智能加工系统,以4 ~6 台加工中心和装有带加工夹具的立体托盘架,能摆放待加工的大量毛坯件,可实现60h 连续运转。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第三代智能加工系统,称作“智能机器人化加工单元”,该单元就是用智能化机器人为智能加工数控设备的夹具自动装卸工件。与第二代加工系统相比,由机器人代替了人工上下工件,解放了工人的繁重劳力,减少了夹具,减少 了设备投资,缩短了生产准备时间,加工质量更加稳定,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二个层次:生产制造系统智能自动化。
在第三代“智能机器人化单元”的基础上,实现计算机网络控制生产车间全自动化系统。包括毛坯仓储管理,再制品仓储管理,成品零件仓储管理及其搬运、装卸、装配作业和质量检验等。
第三个层次: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制造系统。在第二层次生产制造系统智能自动化的基础上,配置网络综合管理系统,来实现全工厂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制造。智能化工厂的实现主要是靠信息通信技术(ICT)和智能网络的可靠运行加以保证。具有实时资料搜集与传输功能、高效能计算机与分析预测功能、远程监控与诊断功能及模拟功能等。
智能化工厂最核心的部分是生产过程和全面经营运行的智能自动化,包括设计智能化,生产排序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测试检验自动化,仓储自动化,电力管理智能自动化等等,进一步发展到自动化无人化工厂(绝大多数设备可以无人值守)。除生产过程智能自动化外,还包括人力资源优化调度,物资资源(设备,工具,材料等)智能优化调配,并具有强化专案时程能力,时间弹性应用支配能力,完善调整生产周期,优化生产经营方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
目前,这种工业网络智能工厂基本形态在技术先进国家有实力的技术先进企业已率先实现。但是用于工业智能网络不同于一般ICT 通信网络,有不少难点需要克服。工业智能化网络必须具有防水、防尘、防磁、防爆以及抗高低温和抗腐蚀的能力。在可靠性、耐用性方面都比一般通信网络要求高得多。
例如:Tata汽车有限公司在印度Gujarat投资4亿1700万美元建造一座先进的具有智能化特征的工厂,每一个生产环节都采用“智能化”制造技术,对于来自经销商的订单,可以及时对客户的偏好加以调整,满足个性化需求。采用“智能化”制造技术,可以追踪每种零件的来源,可以快速确认及解决任何可能产生的质量缺陷和安全问题。此外,智能网络还可以与智能电网相连,以便在能源最为充沛或最便宜时段大量投入设备运行以降低成本。
智能化制造工厂,应该具有掌握整体市场的需求与变化能力,适时调整生产经营的弹性灵活运行,协调生产线,推出最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发展智能化制造工厂,绝对势在必行。这取决于三大关键要素:人性化操作接口,高功能高速度计算机运算平台连接及跨网络的云端运算与信息集成分析与统计。
第四个层次:智能化社会化生产。智能化网络化社会化制造,将由企业内部局域网经因特网向企业外部传输。这就是所谓的Internet/Intranet。网络可使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跨地区协同设计、协同制造、信息共享、远程监控、远程诊断和服务等。网络能为制造提供完整的生产数据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将加工程序传给远方的设备进行加工,也可远程诊断并发出指令调整。网络使各地分散的数控机床联系在一起,互相协调,统一优化调整,使产品加工不局限于一个工厂内而实现社会化生产。智能化社会化制造能够借助Internet网实现跨行业、跨国际智能化制造,进入Internet/Intranet时代。云计算借助Internet网整合了计算机资源,为智能化制造开了先河。智能化网络化社会化制造将引领社会和全球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运用,同时将有效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逐步地减少人类的体力劳动而扩大脑力劳动的比重,进入知识社会,智能社会。
二、结束语
篇2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综合布线;通信网络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在信息化的技术背景之下,楼宇正向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综合布线的使用功能越显重要。综合布线(英文全称“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缩写为“PDS”),其实是将各个硬件设备使用通信电缆和光缆建立起连接,形成布线系统。由于有了综合布线的存在,使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得以实现,并对于整个系统实施了智能化控制。综合布线系统在设计上包括六个子系统,即工作区域间、水平配线、垂直干线、设备、综合管理以及建筑群落。子系统以数据配线的方式统一在一起,形成了智能化建筑的神经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自控化控制技术的综合使用,实现了楼宇的集中监控管理。
一、智能化楼宇中的综合布线系统
某智能大楼为商住两用住宅,集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通信自动化系统于一体。其中的楼宇自动化系统为楼宇的中央控制系统,其子系统囊括了水、电、消防、报警以及监控管理等等控制设备。通信自动化系统是楼宇的“中枢神经”,由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系统所构成,包括以电话和传真在内的设备通信网以及局域网和高速宽带与公网连接的网络接口设备。办公自动化系统则是由各类办公设备组成,以相应的软件实践办公的应用功能。要使这些功能得以实现,就要对于布线进行统一规划,合理设计,以实现结构化的综合布线。
(一)综合布线的组成
在智能楼宇中,楼宇的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设计是以开放式布线设计为主。采用这种布线设计,可以及时而准确地传送多媒体图像信息,并能够支持语音,以满足监控管理的需要。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划分为楼层配线、工作区域和管理区域。
1.楼层配线子系统
楼层配线子系统的作用是将楼层内的各个信息点连接于配线架之上。从系统的机构设计上来看,其是使用线缆和信息插座,将各个楼层的配线架与工作区信息插座之间建立连接,形成一个设施配套系统。
2.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的作用是在用户终端与网络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连接。该区域的用户终端设备主要包括计算机终端、数据终端以及电话机、监视器等,在用户工作区域内,信息插座为水平子系统设计,适配器为工作区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方式上,线缆被延伸到工作站的终端设备,并建立起有效连接。
3.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是通过信息传送来实现管理的,采用线路的直连控制和交连控制。在信息传送的过程中,依赖于管理点安排信息传送方向,通过改变路由的方式实现信息传输的重新安排,以是信息快速而准确地传送到新的工作区域。
(二)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
根据楼宇信息传输带宽的等级,可以将综合布线系统划分为五类,即100KHz以内、1Mhz以内、16 Mhz以内、100 Mhz以内、高于10 Mhz以内的光纤类。传输带宽的等级不同,对于电缆也会提出相应的要求。针对于不同的应用,对带宽的等级所提出的线缆要求见下表。
在上表中,100m的布线实际长度,由90m的配线线缆和10m的工作区域、设备连接的线缆以及跳接线所构成。3000m不属于是介质的局限,仅为国际标准所定义的范围。在楼层配线子系统中,对于超过l00m的平衡电缆,其标准则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一步确定。N/A,即为不推荐采用。
二、智能楼宇中,综合布线所存在的局限性
目前来看,中国在智能化楼宇建设中举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综合布线上依然存在着不足。主要体现为布线产品与电子系统的不兼容性。比如,当元器件所支持的线缆截面为0.5mm2的时候,在一些电子系统中使用,就会存在着这多的不足。
(一)智能楼宇的火灾报警及控制系统
对于火灾自动报警及控制系统,中国针对与综合布线的问题出台了设计规范,即用于传输信号的线路,其芯线截面直径要大于1.0mm2;用于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的直径也要大于1.0mm2;敷设在线槽内的绝缘导线,其截面直径要超过0.75mm2;非屏蔽双绞线的线芯截面直径通常界定在0.5mm2。
(二)智能楼宇的广播系统
关于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中国出台了有关电气规范,即普通的电气设备,工作电压为220/380V,交流信号频率为50Hz。当交流信号的有效电压值降到24V以下的时候,就可以将其确认为弱电信号。对于智能楼宇的广播系统的综合布线,由于所采用的是定压输出方式,那么,就可以将线路的电压划分为三个档次,即70V、100V和120V。此时,在广播系统的综合布线设计上,如果选择使用传统的布线方式,就会导致过电压在电缆中出现,这种现象长期出现,不但会对于电缆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还会有损连接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对于广播系统综合布线的选择,用线截面直径为1.5~2.5mm2,相比较而言,非屏蔽双绞线的线芯截面直径为通常使用的0.5mm2,两者差距甚大。
三、新一代双绞线缆线的使用
针对目前智能化楼宇中所出现的综合布线问题,双绞线线缆应运而生。其设计上弥补了传统电缆在应用上的局限性,兼容了智能化楼宇中所安装的弱电子系统的规格指标以及电气性能,实现了楼宇智能化系统与综合布线之间的有效融合。具体而言,双绞线线缆在智能化楼宇中安装使用后,会呈现出如下的特性。
首先,双绞线线缆具有均匀绝缘的特性,主要体现为,当有信号传输的时候,几乎不会出现信号中断的现象。对于目前常见的电磁干扰,双绞线线缆具有极高的免疫性。此外,其还可以提供较低的传播延迟。
其次,双绞线线缆配有彩色护套。护套的颜色为杏仁色,在众多的电缆中容易识别。当这些电缆被使用在楼宇的供暖设备连接、空调设备连接以及防火报警系统等等,如果有故障出现,就可以根据颜色进行识别,以及时排除故障,保证整个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四、结论
综上所述,楼宇智能化对于综合布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目前对于智能化楼宇进行综合布线还没有得到普及,并存在着线缆不兼容等等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综合布线将根据实际需要而有所改进,并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
参考文献:
[1]褚备.浅议综合布线与楼字智能化技术[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1.2(12)
篇3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
1 引言
就测控技术而言,测控技术对生产能力的进展与解放具备促进效果,测控技术对当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辅助。尤其是在高科技区域发觉与测控技术运用中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可是,现如今我们国家的测控技术的进展进度还是非常慢,对比领先国家,我们国家和领先国家的差异可见,我们国家在智能化技术运用这一领域仍有很大的进展机会。
2 测控技术与仪器概述
2.1 测控技术
对于测控技术的发展而言,我国的测控技术发展较慢,与同期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测控技术发展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努力。在工业和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测控技术发展不良,对其发展会起到阻碍作用。长期以往的话,对于国家的经济而言也具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对于测控技术的发展而言,在其发展过程中,要结合我国实际的发展特征,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贴合时展的潮流,对于测控工作人员而言,在测控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终身学习观念和自我创新能力。在我国测控技术发展到新阶段的过程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同时对于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智能化而言,应当积极推进智能化的应用,使得我国的测控技术更进一步。
2.2 测控仪器
对于实际测控而言,测控仪器指的是在实际测控过程中对数据进行采集和收集的工具。测控仪器的发展水平,限制的测控技术的整体发展。只有在测控过程中,测控仪器和测控技术相互配套,才能够使得实际测控过程达到更好的效果。基于此我国在测控仪器的发展过程中应当积极推进测控仪器的迭代换新。同时对于测控技术人员而言,在测控仪器的运用过程中应当积极对测控仪器进行改进,克服测控仪器方面的不足,积极推进智能化。
3 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化分析
在现如今的生产生活中测控技术应用于各个方面,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够提升测控技术水平和仪器智能化的发展。其中现阶段智能化技术在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应用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医疗方面的测控应用
测控技术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其应用过程中,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其中许多智能化的操控方式开始逐渐代替传统的操控方式。例如对于医疗测量仪器以智能化技术引入的非接触式测量逐渐代替传统的接触式测量,随着信息化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其中许多新的技术发现应用到测量技术之中,例如引入红外线测量,使得温度测量的准确性更高,同时在应用过程中通过红外线测量能够更快的以非接触的形式得到目标温度的结果,这种特性使得其能够进步的嵌入式发展对其进行信息化处理,基于这种新的测量方式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更强的便捷性。
3.2 农业方面掌控应用
测控技术在农业发展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其中表现在对于粮食的储存,正常的,在粮食的存储过程中,应当保证粮食存储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在以往的粮食存储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往往通过人为的监控和相应的人工形式对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控,在这个调控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得粮食储存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过高,但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对此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下的测控技术,对粮仓的存储温度和湿度自动控制,通过量舱内的温度和湿度的传感器与计算机控制端进行连接,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其控制过程为,当舱内传感器发现温度或湿度大于设定值时,便会将此信号传送到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下达命令,打开鼓风机对粮仓内进行通风,使得舱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正常值避免了粮食发霉情况。同时在蚕种催青的过程中,通过微型计算机和测控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使得蚕种催青过程中的温度合适度维持在正常值,通过传感器进行控制其控制过程与粮食存储之中的控制过程类似。
3.3 软件开发与远程测控应用
在对于测控技术的实际应用而言,智能虚拟化技术能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效果。通过智能虚拟化技术能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将软件开发所需要的参数,以及软件运行的效果智能的展现出来。同时在进行机器人的人机操控的时候,可以应用联合技术,由此将二者联系起来,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使得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对周围的操作环境进行有效分析,从而获得更为良好的操作体验。由此测控技术的智能虚拟化应用,在计算机的控制和软件的开发过程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对于工业技术的发展而言,在工业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利用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对,操作系统或操控仪器进行智能监控。由此利用测控技术和仪器智能化技术,在其中应用的时候,可以有效实现仪器的远程监控。在目前的应用过程中,远程监控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的技术类型主要有无线通信监控,远程专线监控等多种远程监控模式。远程监控技术的普遍应用,对于城市电网的运行石油运输而言,有着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3.4 高铁测控应用
测控技术与仪器在多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在高铁运行的过程中通过测控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高速铁路的运行过程中采用更为高级的信号控制系统,使得在高车速和高密度的发车情况下的安全得到保证,测控技术和测控仪器在其中有着多方面的应用,就拿站台的测控来说。高速铁路的站台是列车运行过程中的配套设置,目前所用的站台为高站台设计,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铁路建筑实际限界册测量方法,主要的测量分为接触式测量法和非接触式测量法。其中接触式测量法通过限界测量尺和吊锤对其进行测量,这种测量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需要多人操作,在测量过程中人的操作对数据结果的影响很大。为了改进测量技术和仪器,陆续开发出精度更高、操作更简单、效率更高的电子式站台无接触限界测量仪,具备自动找点、校正和记录的功能。高铁站台是高铁运行的必要的设施,通过测控技术的引入能够保证高铁与站台之间有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出现间隙过大出现列车搭接长度过短,发生旅客滑落站台的以外情况。
4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明显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积极参与,因此,对于技术创新的关键作用具有非常充分的认识。在此状况下,新时期我国应当加强对相关领域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力度,着眼于我国的市场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创新相关技术,从而有利于我国的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折越.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智能化发展与应用探索[J].南方农机,2020,51(11):210.
[2]赵波.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2):54+56.
[3]兰佳棋,马雪丽,齐世雄.浅析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化的发展与应用[J].河北农机,2019(07):34.
篇4
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是集现代通讯技术、现代计算机、现代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综合行业。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国外企业参与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对我国建筑智能化行业的极大挑战,一方面我国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培训与提高;另一方面城市化建设急需大批懂设计、会施工、能管理的建筑智能化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培养楼宇智能化技术人才是行业的迫切需要。高职教育中,开设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应运而生。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的特点与困难
在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重要途径。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在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其一,该教学方法打破了旧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创新教育,如何进行,怎样进行,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其二,教育者如何投入太多的精力解决搜集项目、策划教学、施教过程均须重新探讨,大量工作的投入给教育者带来去多麻烦,增加了许多工作量;其
三、楼宇智能化工程专业培养得是技术人员,需要大量的实训设备和案例来保障教学,而教学设备不充足,项目教学法不能充分体现;其
四、缺乏真正的双师教师。大部分双师型教师只是持有双师证书,并未有过实践的经验;部分确实有着实践经验的教师,由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不再有接触实践的机会,对行业发展也逐渐疏远。而学校又缺乏长效工作机制鼓励教师到企业实习,由于教师自身的技能欠缺,无法将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制约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项目教学法采取的措施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需要从教师到学生,从管理到制度等各方采取相应的改革,必须坚持三个内涵——高水平的教学队伍、优质教材、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同步发展,采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质量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既注重理论知识动手操作相结合,又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对专业教学的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楼宇智能化专业教师除具有教师职业资格以外,还应具有电气的行业高级或以上岗位技能证书,也就是教师本身要具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重要之举。例如:鼓励教师进行专业进修;鼓励教师参加技能鉴定;提倡教师实训现场的安装调试;实行以老带新的形式,对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培训,使教师早日成为适应楼宇智能化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另外,在系部成立项目教学专委会,成员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对核心课程的教学进行合理分工,成立课题组,以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副教授或企业专家担任课题组的负责人,辅之以中青年骨干教师,有课题组根据方案确定施教方法及教学任务。
2.开发与项目教学相适应的校本教材项目教学法的实行,需要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选用具体项目,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合理计划、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开发与项目教学法相适应的校本教材是顺利开展课程的必要条件。从德国的经验来看,采用项目教学法老师没有一本固定的教材,他们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往往是一页一页的讲义或工作页。各专业的专业教师要开发项目教材,要按照智能楼宇行业的发展和教学的特点不断地开发新的项目来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能及时地汲取新的知识,教学与行业技术同步发展,争创品牌课程。
3.建立较全面的学习评价体系,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原始的专业考试评价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多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以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综合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体现学生的各种职业能力水平,可将学生的作业情况、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专业课程模块成绩确定为:综合理论测验成绩、课程设计成绩、实训成绩三者的综合。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4.建立校企合作的良好机制学生在完成了所有的课程和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后,已具有了从事相应的职业岗位的能力。但是他们还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使学生就业后能直接顶岗工作,还需要在实践工作岗位中进行磨炼,这时,学生可到相应的企业中进行就业前实训,通过实训,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用于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学校与企业间要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企业中的熟练技术工人可参与到学校的实训中,通过手把手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弥补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欠缺。
四、保障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几点建议
1.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作为新专业,加强与大中型相关企业(如建筑行业、高校、大型商场、酒店、写字楼)共建联合实训基地。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作业环境,顶岗实习;另一方面,学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
2.面向岗位群培养毕业生面向有关科研机构、设计院所、建筑行业、制造行业、高职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的设计与调试工作,楼宇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工作;建筑供电照明设计、施工、维护工作;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调试、安装和维护;楼宇智能化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销售和维护从事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以及科研和大专院校的实验技术工作。故在培养中,把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分成模块,适应不同岗位群的需要。
3.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特色教学。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过硬的应用型人才,实践表明楼宇智能化应用型人才的最优培养方式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推行一体化教学,具体做法是:理论与实习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时间安排、教学过程由实习、理论教师一起商订,相互参与,共同完成。在实训实行课题负责制,根据老师的专业特长,将若干课题进行分工,每位教师负责一类专业相近课题,进行课题负责制教学,学生根据课题安排进度轮转,一可保证老师对擅长课题深入研究和潜心研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二可节约实习材料,落实教育成本核算,三可解决实习师资不足的问题。
篇5
关键词:智能化;电梯监控;节能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8-0000-01
Intelligent Elevator Monitor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Ye Yun
(Yunnan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Kunming650031,China)
Abstract:The level of quality of life has been a modern elevator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on the increasing demands,especially in the speed of adjustment,Parallel control,etc.However,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trend of white-hot energy shortage problems,Various types of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in process R&D and market launch are acclaimed.The combination of intelligent and green technologies in terms of value or worth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value.
Keywords:Intelligent;Elevator monitoring;Energy
一、智能化电梯的发展
电梯的发展经历了三次的飞跃。升降机作为现代电梯的前身,经历了从古希腊阿基米德设计的人力驱动升降机到鼓轮式升降机,到1835年以蒸汽机作为动力的升降机经历了驱动力改革的发展。到1853年美国研制出升降机的安全装置,才开始逐步在提高安全性的角度上来改进升降机,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电梯雏形的曳引式电梯。在二战之后,再次将电子技术应用于电梯的改造之路,使得电梯进入一个发展的期。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对精神需求增加的同时,对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环境和办公环境的要求从舒适、安全到科学管理再到现在的智能化和绿色环保。自从2001年智能化电梯进入中国以来,其控制技术更是加入了监控、报警系统、多台电梯并联控制等功能。近年来的电子以及微电脑技术的应用,将使电梯的发展再次步入一个质的跨越。
二、智能化电梯的故障检测
利用传感器检测电梯安全,就是从安全角度出发的技术融入。主要针对电梯运行中的失速等情况以及电梯内部形成模拟图像并进行监视,及早发现安全隐患。然而针对电梯外部,每层电梯间内等待电梯的人却缺乏足够的监控,也就是说无法对电梯外的人们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乘客的进一步行为动作。为了让人与电梯更加友好的交互,提供出色的安全服务,应该首先将电梯外部的检测控制作为首要完善手段,以期监视视频信息快速、准确的被利用与电梯的发展。
用于检测电梯故障的FMT微机在电梯运行时,对每个程序运行周期的输入、输出进行传感器检测,并通过逻辑运算判断电梯的运行状态,当检测数据与设置的故障条件相符合时,FMT微机则判定电梯此时产生故障,生成故障标志,并转化为故障码,在将故障码以一定的形式分类记录在FMT自带的寄存器的同时,再根据故障级别对电梯做出不同的故障处理。在电梯故障产生的过程中,如果同时出现多项故障,则按照级别最高的进行紧急处理。
三、智能化电梯的节能措施
目前新型的智能化电梯节能措施是在加入电梯外部监视器的前提下,利用触发按钮,每层摄像头或红外判断人员有无,实现智能识别,有人才动,无人休眠的调控方式,更对电梯的驱动系统进行启动控制,直接节省电能。
人像检测是基于电梯内外监控系统的图像信息处理技术,对随机给定的一幅静态图像或者视频序列图像,采用一定的算法和策略对其进行检测,并确定图片中是否含有人像。可以令电梯初始状态为休眠,在电梯监视和人像检测判定过程中,加入触发开关,一旦检测分析中出现人像,则信息传递给触发按钮,将其激活,并将电梯解除休眠,启动驱动力系统。在电梯处于休眠状态下的耗电量(主要为检测系统的消耗)要远远小于电梯驱动力系统待机状态下的耗电量,人像触发则令待机的无谓能量消耗缩减成为现实。
人像检测触发的技术关键有三点:一是人像检测,也即是如何设计能够从动态复杂背景中分离出人像的检测方式;二是人像跟踪,就是使用何种算法模型对人像进行动态的跟踪;三是人像对比,也即是对检测到的人像在人像库中的对比搜索,并确认人像的身份。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等电梯的时候,一般不会发生位置的明显变化,如果对移动人像点的检测进行匹配运算,人像检测器在可能存在人像的区域中采集样点、计算后使人像检测器向着相关度最大的方向移动并再次采集点,直至匹配位置到达最佳匹配点。
匹配运算的能够像眼睛一样在最短时间检测到人像并定位乘客的楼层位置,为下一步电梯的运作提供了准确的信息,迅速发现乘客是否有服务需求。将人像监控加入控制系统,当电梯监控器响应电梯监控通信请求时,采用socket接口技术在乘客请求使用时,将电梯控制器状态转换为相应接口并激活电梯的动力和运动方向。
非必要的提速和减速不仅会增加耗能量,也会引发远大于正常的机械磨损,与此同时,频繁的开门关门也会使电梯门的磨损增大,不利于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当电梯频繁制动时,也会导致电梯内部的电阻发热,变为更大的电阻值,为了不让由电阻发热产生的高温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需要安装大排量的风机或者空调,这样就造成了能源的双向浪费。
四、结语
智能化电梯的未来需要与其他技术结合。与节能相比,电梯安全性能仍然是使用者的首选,因此双向安全系统的开发势在必行。安全并节能的电梯,不仅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品质,更长远的利益是能够经得起经济市场化的考验。
参考文献:
[1]洪沙,刘家臣,范林玉,罗意.电梯只能监控与节能分析[J].计算机应用,2010,6
篇6
关键词:智能化;焊接技术;焊接制造工程;动态过程
焊接工艺是在三千年以前发明的,但是将焊接工艺做为一种技术应用并开始发展的时期是在一九五零年左右,直至现在,焊接技术的发展时间已经超过了六十年,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焊接技术也一直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尤其是现阶段的焊接工艺,更是物理、化学、冶金、电子、机械等不同学科、工艺交叉融合后的产物,而且目前的焊接工艺已有数十种接连问世,其材料、设备的领域更是称为制造业不可缺少的基本制造技术之一。
1.焊接技术的国内外发展
在焊接材料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的知名焊材企业对钢材的发展迅速跟进,在提升传统产品的品质和开发与高品质钢种配套焊材品种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新型焊材的开发远远落后于钢种的发展,一些新型钢种的配套焊材尚需进口。高品质焊接材料附加值较高,目前约占我国焊接材料总量的20%左右,预计5年后能达到30%~40%。即使按20%计,其总量也可达60万t左右。近年来国外各著名焊材企业纷纷进入中国抢夺高端焊材市场,我国民族焊材工业在这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例如国外已采用厂房密闭除尘换气的方式生产熔炼焊剂,国内仍是敞开式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大;烧结焊剂国外均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生产,我国大部分焊剂的成形欠佳和颗粒强度不好。除此之外,在无铅焊接可靠性评价及寿命评估的机理研究上起步晚,只有少数科研院所在从事无铅可靠性领域的研究及检测工作。助焊剂和锡膏的研发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大。
2.智能化焊接技术的构成
基于计算机、控制等信息处理新技术,将人工智能与焊接工艺有机结合,实现焊接工艺制造的技术――称之为“智能化焊接技术”(Intelligentized Welding Technology,IWT)。智能焊接技术的提法含义为:利用机器模拟和实现人的某些智能行为实施焊接工艺制造的技术。
智能化焊接的主要技术构成如图1-1所示。包括采用智能化途径进行焊接工艺规划、焊接设备、传感与检测、信息处理、知识建模、焊接过程控制、机器人运动控制、复杂系统集成设计的实施。可见智能化焊接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综合在焊接技术领域的集成与升华。
图 1-1 智能化焊接技术的构成
3.焊接动态过程的视觉传感技术
视觉是人类感觉外部信息的主要功能之一。焊工感官对焊接过程接受的主要是视觉信息。因此,模拟焊工行为的基础技术之一是采用计算机将人类视觉的理解及其信息的处理有效地用于焊接过程传感。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利用视觉正面直接观察焊接熔池,以反映焊接过程熔化金属的动态变化行为,通过图象处理获取熔池的几何形状信息实现焊接熔深、熔透以及成形的实时控制,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脉冲GTAW的技术研究有以下几方面:熔池正反面同时同幅视觉传感系统,并获得了堆焊熔池正反面图象,对熔池图象二维特征尺寸的实时提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控制正反面熔宽提供了传感信息;对接填丝无间隙熔池图象的三维特征提取进行了的研究,获得了填充焊丝焊接过程中熔池表面凸出和下塌,部分熔透和全熔透状态下的图象。采用灰度分布的反射图方程计算恢复熔池的三维尺寸信息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为基于单目图象传感控制焊缝的余高提供了预测传感信息;多方位同时同幅熔池图象,基于对熔池前端图象处理实时提取间隙变化,为解决工程应用中变间隙焊接焊缝成形控制提供了传感信息。成功地提取铝合金熔池的动态特征并实现了对铝合金熔池尺寸的实时控制,实现机器人焊接过程中的熔池特征视觉传感与实时控制的结合技术。
4.焊接动态过程的实时智能控制方法
实现焊接动态过程的实时智能控制是智能化焊接制造过程的关键技术与难点所在。
由于焊接过程是一个多参数相互耦合的时变的非线性系统,影响焊缝成形质量的不确定因素众多,这使得基于精确数学模型的经典和现性控制理论方法的有效应用受到限制和挑战。而模拟焊工决策操作功能的智能控制则有可能在大范围的不确定性条件下实现较为满意焊接质量。因此,在焊接过程控制中引入智能控制,如模糊控制、人工神经网络学习控制和专家系统及其相互结合的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已经兴起。
如堆焊、无间隙对接焊、有间隙变化对接焊智能控制器设计的方法;无填丝和有填丝焊条件下正反面焊缝宽度、余高的实时智能控制的系列研究;对焊接速度与熔宽变化过程时滞不确定系统的预测补偿自学习模糊神经控制方法;单个神经元自学习控制器实现了对脉冲GTAW堆焊熔池背面熔宽的智能控制;系统控制和自学习模糊神经网络(焊接速度、电流)双变量控制器实现了对脉冲GTAW对接熔池背面熔宽的智能控制;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实现了对脉冲GTAW填丝熔池背面熔宽与正面余高的预测智能控制;前馈控制送丝速度和自学习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实现了对变间隙脉冲GTAW填丝熔池背面熔宽与焊缝成形质量的智能控制等。
5.智能化焊接技术的未来发展
焊接工艺智能化的未来发展就是能够将焊接技术进行优化发展、智能识别工程制造操作环境、对焊接的质量自动进行检测、对焊接过程智能的进行控制以及对焊接中的纰漏进行自我的诊断和检查等。
目前的焊接制造由于不能感知焊接的操作环境、不能适应工艺条件的变化及波动的干扰,故而,还是以人员操作焊接为主,因此,焊接工艺近期的发展目标就是研发一种具有感知、具有判断能力、具有反馈和决策能力的智能焊接机器人。而智能焊接制造的最终目标是研发一款以智能、协调控制系统为基础,以柔性制造系统、敏捷制造系统为辅的智能化焊接生产线。
结束语:
综合全文的叙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智能焊接技术主要是由十大技术构成的,其中动态视觉传感以及智能控制过程是智能化焊接的主要研究对象,智能焊接的动态传感技术主要用于焊接的动态成像以及监测技术,而焊接的智能控制则是智能化焊接制造工程中的研究难点,由此可见,智能化焊接工程不仅是信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是焊接技术发展的又一大突破。
焊接工艺从刚开始的手工作业逐渐发展为机械作业,再发展为半自动化焊接,现今又向智能化焊接技术迈进,并且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渗透,智能化的焊接制造工程将在不远的未来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善本,林涛,陈文杰,邱涛. 智能化焊接制造工程的概念与技术[J]. 焊接学报(2004)06:124-128+134.
[2]陈华斌,黄红雨,林涛,张华军,陈善本. 机器人焊接智能化技术与研究现状[J]. 电焊机(2013)04:8-15.
篇7
关键词 计算机 搜索引擎 智能化 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搜索引擎也可被称作一种程序,通过对用户提供的关键词进行计算、分类、搜索、返回,达到向用户推送需要信息的操作。但搜索引擎会因为数据库信息庞大、语言信息复杂、SEO作弊优化等情况降低搜索效率及准确性,所以搜索引擎加入智能化技术势在必行。
1计算机搜索引擎计术
1.1搜索引擎原理
计算机搜索引擎的来源是根据数据库内相关内容的搜索操作发展而成,目前的搜索引擎已经不再局限于数据库内相关内容的搜索,发展到针对互联网搜索的操作。
搜索引擎技术种类繁多,我们常用的有综合门户类(百度、谷歌类)和链接评价类。无论哪种技术都是用户通过对关键词的设定在搜索互联网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并能搜索到准确或备用信息返回给用户。
这种搜索是利用SPIDER蜘蛛在互联网内各种开放性信息之间进行搜索,我们称之为SPIDER蜘蛛机器人。蜘蛛爬行搜索是根据提供的关键词,起始一个URL列表,利用链接形式进行整个互联网的搜索,有的网站在ROBOTS文件中设置禁止蜘蛛爬行,这不属于公开信息类,所以蜘蛛在搜索过程中将此类网站排除。直至URL列表为空或数据库磁盘已满,搜索终止。
1.2搜索引擎的障碍
搜索引擎目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信息分类不够准确、信息排序能力不强或信息更新速度慢、信息评价无作用等情况阻碍了搜索引擎的发展。
信息分类不够准确,因为在对信息建立时便不能准确处理,信息内容复杂,类别自然多样化。当关键词出现的概率和信息类别、信息内容处理不平衡时,导致信息分类不准确。
人们现在所使用的搜索引擎,实际上为准确排序做了优化工作。但由于SEO优化过程中很容易投机取巧、进入极端优化,导致搜索引擎在排序方面出现错误。某些网站在做SEO优化时采用作弊行为优化排名,这种行为在搜索引擎中很难被发现,所以会出现作弊网站的排名至前。众所周之,互联网的信息量巨大,为我们提供很好的生活帮助,但也是由于信息量过大,导致一些信息更新不及时,经常会发生一些信息不能跟进实时搜索或者信息搜索位置不变等情况。
搜索引擎的障碍还体现于搜索引擎中收录的信息评价能力弱,举例说明,网站上设置多个关键词,基本类似,这样可以增加搜索引擎的收录和排名,但这种收录情况对用户基本没有用处。目前计算机搜索引擎还未能对信息进行客观评价,从而筛选出关键词和信息内容相匹配的信息。
2搜索引擎智能化技术分析
当计算机搜索引擎发现诸多障碍时,人们必须及时解决这些障碍。计算机搜索引擎融入智能化技术后,从原有的基础算法更新到智能知识层面的算法,实现与用户之间自然语言的智能搜索。
2.1智能搜索引擎的特点
2.1.1智能属性
融入智能搜索引擎后蜘蛛爬行过程中将对信息进行自动索引并分析,对搜索结果更清楚准确,将更有价值的搜索内容存入到数据库中。
2.1.2主动属性
智能搜索引擎通过对用户的搜索,主动对用户进行分析,及时调整用户所用信息。
2.1.3交互属性
智能搜索引擎会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将用户的语境进行分析,准确的把握用户和需求。
2.1.4个性化属性
智能搜索引擎能够让用户随意定制不同的起始页,或将常用网站或内容放至网站首页等。
2.2智能搜索引擎技术分析
通过上文描述,智能搜索引擎技术中包含两种技术,机器翻译与语义理解技术。机器翻译是将文字语言和计算机语言进行转换,功能特别适用于使用方言或外语进行搜索时,计算机会通过语言形式进行计算机语言的搜索,然后将搜索到的信息从计算机语言翻译到输入语言形式呈现给用户。语义理解是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实现对语音的词语、声音、语调进行分析并准确理解。
计算机搜索引擎对语言识别能力已经非常准确,但加入智能化技术的搜索引擎会更加准确的把握关键词、短语和语境的理解技术。汉语分词技术、短语识别技术、同义词之间转换等都加强了计算机搜索的功能性。
3结论
目前很多搜索引擎已经融入了智能化技术,搜索引擎算法一直更新,使用云搜索处理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服务。智能化搜索引擎能够更准确、迅速的为用户提供信息,同时也可以排除网站在SEO优化方面的作弊情况,让网络信息更加优质。
参考文献
[1] 王伟.搜索引擎智能化技术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与实现[D].河北:河北科技大学,2011.
[2] 许武权.基于Web文本信息的智能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电子科技大学,2011.
[3] 郑文良.基于简单本体的农业P2P搜索引擎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3.
篇8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气工程作为建筑中间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电气工程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了。很多新的技术开始采用,电气工程中间的智能化技术就大大的提高了电气工程的质量。电气工程的施工工序主要是安装控制装置、安装相应的电缆、安装变压器、安装照明装置、安装发电装置等一系列装置,在所有的装置安装到位之后,我们还要试运行,然后再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修改。
二、智能化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要求的提高,很多的新技术开始使用,智能化技术就是众多新技术中间的一种。智能化技术又叫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技术是计算机技术、GPS技术等技术的集合体。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工智能包括用语言识别系统、语言处理系统、图像文字分析系统、专家系统等。智能技术在控制方面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的丰富着其他的系统结构,逐渐的在原来的系统基础之上加入仿生学、自动化等新的知识,构成了一个更加全面的系统。既提高了智能技术的整体的可靠性,又提高了它的运行速度和设备性能
三、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间的应用
智能技术已经开始频繁的应用到建筑电气工程中,在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在电气工程设备故障检测和电气工程优化中都是应用的智能化技术。在这些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电气工程的自动化程度,加快了电气工程设备故障的检测维修速度,对电器工程的优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智能技术在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1)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在电气化的领域中间,电气化的操作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因为它涉及的领域较多,需要高素质的人员才能进行控制。同时还要通过控制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来确保操作的良好进行。(2)电气控制中人工智能的有效应用电气控制在整个的建筑电气工程中间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实现电气控制的智能化就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加快工程的进程、提高工程的质量、降低工程的成本。在电气工程中,我们的电气工程需要自我保护,我们通过将GPS的定位系统安装在里面来确定电气控制的线路。一旦出现问题,我们的计算机智能系统就会自动的传送出运行状况,然后对传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智能化的电气控制。2.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故障检测分析中的应用(1)在建筑电气工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进行控制。在控制的中,我们对于系统的智能化检测就能很好的反馈出问题的所在。对于发生故障的部分进行智能数据的传送,以便进行更进一步的智能监控,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神经网络,模糊网络,专家系统等。(2)对于电气的变压器、发动机、发电机等诊断,我们需要及时有效的处理这些问题。电气工程中间经常会出现故障,对于故障诊断的不及时和故障诊断的不准确将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而传统的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术比较的繁杂、检测的时间较长、准确率不高。对于变压器,我们的传统方法是检查变压箱的气体,然后对气体进行分析,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既浪费时间,又没有很高的准确率,往往还会出现分析错误,导致故障的分析错误,造成更大的损失,而智能化的应用就可以清晰的判断出故障所在。通过人工智能中的模糊理论、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来分析,以此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准确度3.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设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1)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进行设备的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智能化技术的遗传算法,另一个是智能化技术的专家系统。遗传算法是模仿生物遗传的模仿,在运算的时主要是利用生物的进化规律进行搜索,然后对于里面系统的缺陷进行优化。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我们通常是采用遗传算法和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来对设备进行优化。(2)除了使用遗传算法和专机系统进行电气设备的优化升级之外,还可以采用模糊逻辑、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设备的优化升级。模糊理论主要是利用物理的方法进行的设备的优化升级,神经网络主要是将计算机中间的算法进行升级,从而提高运算速度。这种方法充分克服了神经网络运算速度慢的问题,并在优化升级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1)从目前来看,国内的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甚至有些已经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证明了其可行度。但是从整体的人工智能化应用来说,还处于低水平的发展状态,很多的智能化技术还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在实践中间检验它的可行度,现在的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还是智能化技术应用发展的一个小的步骤。对于现在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当务之急是将研究理论拿到实践中间来检验。然后将这些成果更多地应用到建筑的电气工程中间,为整个的电气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2)从以上可以看出,智能化在电气工程的应用中,对于变压器、发电机、电动机等部分研究的比较的深入,而在其他发展中则相对滞后。在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加深对于其他部分的智能化,从而整体上推动电气工程的智能化。(3)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目前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在时代的发展中,要是智能化没有更多的创新,那么肯定会有其他高端的技术来代替智能化技术。因此,智能化技术也要在时代的发展中间不断的前进,来适应电气工程的需要,从而将电气工程推向更高的智能化水平。(4)智能化技术是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因此在智能化的发展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其他的学科知识的发展,将其与智能化的发展相互融合,从而推进智能化的发展,以便对建筑的电气化工程进行更深层次的智能化。
五、结语
篇9
关键词:电子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探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给电子工程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中的应用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信息化建设和智能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领域不断得到推广,涉及的层面越来越深入,在市场中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目前,智能化技术为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提供了便利之处,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智能技术的优势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发现,例如,智能机器人就是人类智慧与智能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可以帮助人类完成一些人类无法进行的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有着很好地帮助[1]。
1 对智能化技术的认识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已应用于很多行业中,并在各行各业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成为企业发展获利的有力保障。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对智能化技术优点的重视程度则成为竞争取胜的法宝之一。智能化技术在电力工程领域的应用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仍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中的应用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需要借助于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们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对电子工程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对电子工程的实际操作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和判断,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实现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操作[2],从而实现专业化的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
2 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一)实现产品设计的优化
传统的自动化电子工程系统存在设计方面的缺陷和弊端,生产的产品合格率很低,而且系统出现故障后的维修工作很复杂,无法及时的对系统进行维护以及升级,严重阻碍了产品的生产,导致企业的生产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使企业的生产蒙受经济损失。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自动化系统局限性造成的影响,CAD制图技术和遗传法的运用优化了电子工程的系统设计,提高了生产效率[3]。
(二)系统故障的自动排查
电子系统出现运行故障总是难免的,系统维护人员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复杂的系统故障,各种维修难题让系统维护人员很难及时的修复系统故障,无法准确的找出导致故障的原因。系统维修的不及时,会导致因错失大量的时间而失去维修的最佳时机,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电子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电子系统自身带有自动诊断电子系统故障的功能,在电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时能够借助于网络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方式排查电子系统中存在的隐患,对导致电子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准确的维修方案,让系统维护人员及时进行修复,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4]。
(三)系统控制的智能化
以往的电子系统只可以执行简单的任务工作,并对单一的工作进行控制,生产效率相对比较低,而且电子系统本身的自动化水平不高,系统运行错误的事情常有发生。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能够实现电子工程系统运行的智能全自动化,对开展电子系统远程服务工作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系统依旧可以对复杂的工艺流程进行监管和操作,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使生产力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市场需求。
3 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中的优势
(一)产品设计趋向于简单化
电子工程领域采用智能化技术可以优化、简化电子产品在设计阶段繁琐的工作。智能化技术实现了电子产品的自我控制电子产品模型的制作过程比以往简化了很多,只需要一个前提程序产品模型在各种仪器设备的帮助下即可诞生,而这个前提条件就是事先设定好相应的电子系统运行程序。在这个前提程序中制造出的模型减少了因外界不可控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采用智能化技术设计出的产品模型降低了因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模型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的误差,可以更好的投入到产品的生产环节,而且简化了产品的设计工作[5]。实现了人力资源、时间、财力等方面的合理配置与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的电子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
管理是电子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电子工程领域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质量管理一直是管理方面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求对电子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规范,施工的进度和步骤进行现场监管就,必要时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相应的修改。智能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电子工程的实时动态管理,可以减少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对电子工程的施工步骤等进行及时的规范,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预防电子系统故障的紧急预案,减少质量管理方面出现错误的几率,对电子工程建设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管理,从而保证电子系统的正常工作。
(三)工程进度的精确管理
电子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工程的进度进行精确的管理,否则将会影响整个电子工程的施工进度,从而导致工期的延长,进而影响到工程的验收与交付工作。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电子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进度的监管工作,根据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和工程进度,智能化技术会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工程快捷方案。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对电子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难点进行分析,依据以往的经验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改良方案,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防范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有序的现场管理体系,及时的消除影响工程进度的不良因素,减少外界不可控因素对工程进度的限制作用,从而更加精确的对电子工程进度进行管理。
4 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技术将带动电子工程系统向着高速和精准的高效化发展,使电子系统的每个环节都覆盖智能化的技术,从而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电子工程中后将会丰富电子系统的服务功能,实现图形化的用户界面,利用可视化的手段进行科学计算,发展电子系统的体系结构。例如,智能化技术带领电子工程企业向着集成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借助于LED等高科技的显像方式大幅度的提升电子系统的显示功能。
5 结语
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还是具有很大的发展和升值空间。智能化技术每一次更进一步的推广都有赖于相关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进步。随着世界各国对智能化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开发,相应的科学技术也会逐步得到完善,智能化技术应用的领域也会越来越广。从其根源说,智能化技术就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有机结合,所以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领域有着非常美好的发展蓝图。
参考文献
[1]吴辉.论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4,20:149
[2]卢锐霆.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8:38+40
[3]李海兵.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电子技术,2015,26:194
篇10
关键词 :智能化变电站 站控层 间隔层 设备层 集成
引言:
智能化变电站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结合了智能电网的需求,对已有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行了充实,实现了变电站的智能化功能.可见智能化变电站是智能电网运行与控制的一个重要部分。智能化变电站是衔接智能电网发电、变电、输电、配电、调度和用电六大环节的一个关键部分。作为智能电网“电力流、业务流、信息流”汇集的一个焦点可见智能化变电站对于智能电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智能变电站系统结构
智能变电站系统可分为:站控层、间隔层和设备层这三层。他们之间均是由光缆来联系的。
1.1 站控层
站控层相当于计算机监控系统站控层,它通过光纤和间隔层进行通信。这一层主要包括站级计算机和人机设备、服务器和路由器等。变电站的监测和预报、操作闭锁、报警、记录和自动诊断的功能、变电站的远方控制、继电保护值变更、故障的分析等都是在站控层实现的。
1.2 间隔层
包括监测设备和继电保护设备等。它的母线采用的是分散安装的形式,按间隔来装设双重化母线以达到保护间隔层单元的目的,并且还通过光纤和母线来保护中心单元的连接。间隔层通过光纤互联达到与设备层的通信。
1.3 设备层
设备层是指断路器、接地开关、隔离开关、分压型VD、罗果夫斯基TA、复合传感器和信息处理接口等这些智能化一次设备。其中分压型VD、罗果夫斯基TA和复合传感器这些技术的应用是设备层智能化的关键。
2.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特点
智能化变电站在电网运行维护,设备的信息以及电力的调度方面实现了全面的互动。对基于状态检测的设备进行全寿命周期化进行优化管理;变电站自协调区域控制保护的实现是以智能化变电站通过实景广域信息同步进行采集的,这样智能化变电站达到使各级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要求,还可实现智能电网的各种高级应用;智能化变电站的实现为智能电网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设备基础。所以智能化变电站在硬件方面应该具有设备功能集成化,扩展方便接口规范和安装模块化的特点,软件方面应该具有通讯可靠、信息共享、控制灵活和网络一体化等特点,具体来说应包括下述内容:
2.1 设备智能化集成技术。
这里所说的设备集成指一次、二次设备的集成。其中包括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开关设备及各种相关的配套设备、还有新型柔性电气设备(装置)这些电力系统的各种一次设备与保护、控制以及状态诊断等相关二次设备的智能化集成技术。上述设备实现智能化集成后,实体电网将是一个由面向自身具备完善保护、控制、诊断等功能,同时对面向整个系统具有标准化、数字化信息接口并在电网中发挥着不同功能作用的智能体的有机结合。这些智能体在智能化电网控制决策系统的协调和控制下,能够很好的进行合作,可以完成智能电网的运行目标。
2.2 全景信息采集及统一建模技术。
主要是变电站的一些基本信息的规范化、数字化以及一体化实现和这些信心有关技术的研究。智能电网三流一体化的基础是实现广域信息同步并且实时采集,即统一时标,统一模型,统一接口,统一规范和语义。全景信息采集包括与智能变电站有关的电源、线路、负荷、为电网等。当然标准信息及其交换技术,信息的管理,分析和应用的集成技术等也包括在内。
2.3 智能化变电站系统和设备系统模型的自动重构技术。
这一点所涉及到的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一些智能装置的自我描述和规范;也包括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智能装置的即插即用技术:研究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对智能装置的识别技术、自动建模技术;研究当智能装置模型发生变化时的系统自适应和系统模型重构技术;研究自动化系统对智能装置的模型进行校验,对智能装置的功能及其模件进行测试、检查的交互技术;研究当变电站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智能测控和保护装置在线自动重构运行模型的方法,后台系统自动修改智能装置的功能配置和参数整定的技术;研究自动化系统在智能装置故障时对故障节点的快速定位、切除和模型自适应技术。
2.4 间歇性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
由于太阳能、风能这些目前大力提倡使用的清洁能源,一般都具有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储量丰富而且还相对不顾集中即资源比较分散、受气象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能量的波动很明显,用于发电则会呈现出间歇性波动特性等特点。由此可见若这些波动的电源直接并网,肯定会对电力系统运行造成很大的影响,包括电力供应最重要的安全、可靠、稳定电能质量等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以上这些就对电力系统的备用容量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而且由于这些间歇性电源的发电装置设计投资时事按其峰值功率计算的,所以在其能量波动大的情况下就降低了装机容量的可利用率。间歇性电源发展和利用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能量不稳定的问题。间歇性电源并入智能电网的接口――智能化变电站,此时就要求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发展对应的柔性并网技术,实现对这些清洁能源电源的实时监控、功率预测、并能做到灵活控制,尽量的减轻间歇性电源对电网冲击和影响,保证电网能安全稳定的运行。
2.5 智能化变电站广域协同控制保护技术。
此项技术基于变电站统一数据平台的广域协同控制保护的原理、实现方式、同步时间源技术、高速高精度测量技术、等间隔采样下的电气量计算技术、数据建模及交换技术、广域网时间传递技术、智能多系统、智能设备之间数据标准交换技术等。基于电力电子的智能化柔性电力设备的研发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包括不同柔性电力设备的拓扑结构研究,数学模型研究,功能特性及其对电网影响仿真与试验研究,以及自身控制与相互间协调控制策略研究等.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步伐的推进,必将研发出更多不同功能的柔性电力设备并在电力系统中获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