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范文

时间:2023-04-08 20:24: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就业市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就业市场

篇1

为何出现“中游断层”?

何谓“中游断层”?顾名思义,就是就业市场中有衔接上下游功能的中游机构的严重缺失,致使求职大学生因为求职经验、心理承受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在大城市稳定、安全居所的缺失而失败。那又为何会出现“中游断层”?毋庸置疑,不是市场的发展不需要,也不是自由的市场发展无法产生,而是政府方面对中游机构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及时建立和扶持相关机构的发展,造成市场自发产生的中游企业也没能壮大到足以为广大的求职群体进行有效服务的程度。

“职达求职旅社”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曾向记者表示,“职达”的建立和发展,本身有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盈利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不是旅社发展的重心。换句话说,“职达”选择的是一件崇高的事业,但未必是一个能迅速赚钱、赚很多钱的事业。记得那位管理人员在被问到竞争者是否会超过“职达”的时候,曾紧盯着记者的眼睛说:“我们把一天24小时和整颗心都扑在了这家旅社上,别人就算做到最好,也最多和我们一样好。”

由此可见,中游机构身兼为就业市场上下游提供帮助的重任,也有可能从中发现较好的商业模式,但至少在初期是很难以单薄的力量完成上述重任的。如果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则连发展问题甚至是生存问题都会面临危机。因此,这位高层管理人员指出,政府应当在某些方面对这些企业进行扶助。因此,“中游断层”直接原因可说是市场发展的不成熟与滞后,而根本原因还在于政府的缺乏重视。

修弥“断层”,路在何方?

篇2

本次走访了数十家用人单位,发放调查表90份,回收86份。接受调研的单位中,国企占70%,民企占30%。主要访谈对象是单位中负责人事管理的工作人员。①用人单位对该校工科类毕业生整体评价较高。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整体印象较好。认为学生在“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表现突出。其中,对该校毕业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尤为赞赏。这个方面反映了学校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对学生成长质量影响较大。该校毕业生工作稳定踏实。该校毕业生签约后,工作心态稳定,极少出现跳槽等现象。在实际的工作中,踏实肯干,积极努力,表现出极好的职业素养。②用人单位选取人才时关注的因素。用人单位往往重视毕业生的“所学专业”、“学业成绩及获奖情况”、“毕业生本人自我评价和实际表现”。

在对用人单位的走访中发现,工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时,专业与市场需求的接轨,是就业率较高的关键影响因素。市场化环境下,供需的规律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市场。此外,由于就业时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了解程度不深,用人单位往往从毕业生的在校成绩及其他表现情况判断该毕业生的实际能力。所以在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在活动中各种表现显得尤为重要。各类活动获奖证书、活动组织参与经历等都会影响到用人单位的选择。最后一点,用人单位对学生在求职时的自我评价与实际表现关注较多。学生的自我评价反映了学生对自己的认识程度,同时也能对用人单位形成初步的印象。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表现、求职技巧等,也影响到了用人单位的选择。

二、总结与建议

1.巩固就业阵地,拓展就业渠道。调研结果显示,校园招聘会给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仍然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阵地。因此,学校应继续组织大型招聘会,巩固大学生就业阵地。在完善原有的毕业生就业渠道基础上,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不断挖掘潜在的人才需求空间,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此次调研的毕业生均来自液压、机自、轴承等专业,优势突出,就业容易。相对而言,文、史、法、理等学科的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因此,在充分利用学校专业优势的同时,应大力加强对文、史、法、理等学科毕业生的扶持与指导,在巩固原有就业阵地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在校就业基地的行业面和地域面。

2.加强就业指导,重视职业规划。对于当代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着大量的过于理想化、所学专业与现实脱离的问题。学校应在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其就业方向,就业细节要求的指导。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能够培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以及提供正确的自我评价;第二,当学生主动进行职业生涯探索时能够为学生提供认识的机会并为学生提供与学生职业发展设想相适应的实践机会;第三,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和指导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和指导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和指导;第四,在学生从业能够为学生提供心理调适方面的指导。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学习任务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一年级着重对职业生涯的认识和教育,二年级着重职业与就业基本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四年级着重择业技巧的指导与服务。各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用,顺利就业。

3.重视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实践。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用人单位非常看中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因此,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其将来就业的重要一环。除了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外,学校还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专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整个过程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关注其对学习内容的把握,增强学生的交流意识,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手段。在座谈中了解,有些毕业生认为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实践类课程偏少、校企结合不紧密、普遍以理论教学为主、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另外,有些教师单纯以书本课堂说教为主,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滞后。因而,首先,教学内容应结合实际,突出专业特色。以专业课程为主,开展全方位科学化的课程模式。面对市场人才需要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优化课程设置是大学课程改革的关键和必不可少的部分。再次,教材的选择应该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兴趣,以此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篇3

新时期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现实意义

1.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对实现就业总体目标意义重大、不可替代

党的十强调要着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为当前及今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总体目标和工作要求。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要求“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举办供需见面双选活动超过10万场,其中大型招聘会3,700余场,约占全国双选活动总数的3%~4%。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50余万家,提供需求岗位近600万人次,全国约460万高校毕业生通过校园双选活动落实就业单位,达到全国毕业生总数的70%以上[1]。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9年保持在70%以上,也充分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对保证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

近年来,人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评价已经由十多年前的就业率这一单一指标逐步转移到毕业生就业质量等综合指标上来。但是,若无法就业,就谈不上就业质量,因此不管评价指标如何变化,作为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最重要的途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在实现就业总体目标上永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实际上正处在一个渐趋规范与成熟的过程。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与信息化建设仍存在投入经费不足、运行机制不完善、市场信息不畅通等问题,亟待人们加以研究和解决。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是摆在政府和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含高校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等)建设,规范高校毕业生校园就业市场招聘秩序,保证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正常开展,笔者曾于2011年12月~2012年上半年参加了对上海、广州、西安、北京、武汉等部分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情况的调研,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累计7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通过调研,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与信息化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对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工作的重视和投入不够。主要表现在学校相关部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在经费投入、场地保障、校园双选招聘活动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到位的情况。校园就业市场在运行中存在诸如专职人员有限、经费不足、运行机制不完善、市场信息交流不够畅通以及市场配置水平低等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亟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规范。迫于就业形势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许多高校过早允许用人单位进校举办毕业生就业双选招聘活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对毕业生就业网站安全管理以及用人单位资质审核机制的缺乏,导致非法传销、境外组织或宗教组织假借招聘名义在校园内开展非法宣传活动,用人单位侵害毕业生就业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尚须进一步完善。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推荐、签约管理、权益保护、就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尽完善、亟待加强的地方。

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与社会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融合互通不够。一定程度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局限在教育系统和高校内部进行建设和发展,在经费投入、物质保障、信息服务等方面存在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与国家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融合互通不够。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内涵的认识与思考

1.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内涵及分类

有关文献研究中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界定尚不统一。刘铸、范龙等人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高校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运用市场机制,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供需见面等综合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并明确指出:建立以省级公益性市场为龙头,校园就业市场为主体,网络就业市场为支撑和平台,区域和行业协作市场为补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李勇、等人认为,广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以为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为宗旨,以建设公益性、示范性、专业性常设市场为目标,主要包括校园市场、公益市场、社会市场和网络市场。狭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仅指校园市场。[3]

一般而言,广义上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包括校园市场、公益市场、社会市场和网络市场等诸多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求职相关的人才市场。狭义上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仅指高校校园内毕业生就业“双选”招聘市场。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内涵的理解上,不应仅仅局限在普通高校为方便毕业生就业与求职、用人单位招用应届毕业生而举办的各种校园“双选”招聘活动,应将其延伸涵盖到各级、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政府所属的就业服务机构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举办的就业“双选”招聘活动。

通常意义上,人们还根据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同形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对于有形市场,如前所述,不仅应包括高校校内毕业生就业市场,而且也应包括社会公益类毕业生就业市场。校内毕业生就业市场一般是指高校通过独自或院校协作等方式,举办校园毕业生就业“双选”洽谈会、专场招聘会、开展网络就业招聘等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服务。社会公益毕业生就业市场一般是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以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举办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就业“双选”招聘活动。无形市场也被人们称为网络市场,一般是指各地、各有关部门以及高校通过建设网络就业信息平台,或采用其他新兴传媒技术就业招聘信息、开展网上就业“双选”、远程视频面试等招聘活动。

2.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主体及内涵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涉及到政府、用人单位、高校与毕业生四方面的行为主体,其中关键主体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用人单位泛指为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应以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为宗旨,以公益性、示范性、专业性为市场建设目标。政府和高校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与信息化建设,在高校与用人单位间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和信息交流,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从而为毕业生顺利到用人单位就业发挥重要的平台和桥梁作用。

信息化建设应当成为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指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成熟的系统开发方法,建设符合高校实际,贯穿就业工作全过程的信息化系统。包括就业市场信息化、就业指导信息化、就业管理信息化等就业工作的各项内容。狭义是指用信息化手段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网络招聘服务,即传统的信息化建设概念[4]。目前,高校就业市场建设中信息化程度由于学校重视程度的不同、学科背景的不同、软硬件投入的差异等原因而千差万别,在学校就业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基于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主要内容,不应局限在狭义的有形市场建设上,还应着眼于无形市场的建设方面,将视野覆盖到规章制度建设、人员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保障、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工作模式与运行机制完善等诸多内容。其中,在人员投入保障方面、用人单位招聘资质与信息核查、毕业生就业签约管理手段和理念、就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有关方面加强完善和解决。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毕业生求职就业、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重要平台和主要渠道。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眼建设,从抓主要环节和主要矛盾入手,力求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一方面,需要各级部门和高校明确各自职责、加大投入,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应以重点建设、示范带动、分类实施、合作共赢为原则,与国家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适度互通,合作共赢。

要继续推进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举办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和公益性双选活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起示范带头和公益作用。

针对部分一线城市初步形成的以部分“985工程”“211工程”院校为中心,相对固定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应当重点扶持,突出特色,打造地域性、行业性、特色鲜明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基于高校办学定位、办学层次和类型千差万别的现状,对于特色鲜明、规模较小的学校,在校园就业市场建设时可侧重信息收集、就业咨询、职业辅导等方面工作,加强行业、区域、校际合作,辅之以不定期的校园招聘活动。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大多局限在教育系统内部建设和发展,在经费投入、物质保障、信息服务等方面存在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的现状,有关部门和高校要拓宽视野,与国家各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适度融合互通,合作共赢。

2.严格审查、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加强校园招聘活动审核,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秩序。建立实施用人单位资质、招聘信息登记审核制度,健全完善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活动管理、毕业生就业推荐与签约管理、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工作责任制。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在提供就业服务时,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坚持诚实信用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高校及有关单位举办校园毕业生就业双选招聘活动,不得影响学校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工作。高校及有关部门举办校园招聘活动均应严格审查用人单位资质,逐步建立实施用人单位进校招聘登记审核制度。任何招聘单位或人才中介机构到高校举办校园招聘活动须征得学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在一定范围、时间和指定地点内进行。

实际上,针对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些高校已经纷纷采取措施,加强校园招聘活动管理,以保证校园招聘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为用人单位提供满意的服务,促进毕业生顺利充分就业。例如,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11月再次重申《华中科技大学校园招聘管理办法》;武汉理工大学专门下发文件要求校属有关单位进一步做好学生就业招聘活动等。

3.以学生为本,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信息服务

针对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双选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各地主管部门、各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尤其是要重点关注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将他们纳入高校就业援助体系。要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既要与国家及各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展战略相结合,也要与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相结合,更要与大学生的根本需要相结合,从而为毕业生就业求职提供更加便利、高质量的信息化服务。要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网站的安全管理,确保网络招聘活动的安全与稳定。

4.加强就业市场监管,切实保护毕业生就业权益

一方面,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活动的监管,加强对用人单位资质、招聘信息的核查,切实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5]。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有效工作模式与运行机制。以“意识为先、能力为重、防范为主、重点援助”为工作方针,以“事前预防(为主)、事中咨询、事后援助(为辅)”的工作思路,不断增强大学生依法就业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主动为毕业生提供求职、签约等方面的就业权益保障服务,防止侵害毕业生就业权益现象的发生,切实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2]刘铸,范龙,赵沈英等.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0):4-7.

[3]李勇,,胥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5):36-37.

[4]薛童.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2,(22):58-59.

篇4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市场应该履行政府帮助、扶持毕业生就业的职责,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成效并不明显。本文以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为例,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构想。

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来配置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概念,高校毕业生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和补充,是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必然通过市场调节来配置。随着网络时代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步形成了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无形市场和有形市场。大学生就业无形市场即信息市场,是指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电话、电子邮件、报刊以及其他通信和传播手段完成供求双方的联系、洽谈和签约过程。而大学生就业有形市场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由市场组织者为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和用人单位举办的就业洽谈和招聘活动。本文以重庆为例,就建立大学生就业有形市场作一思考与研究。

一、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概况分析

自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全国毕业生人数以每年超过50万的数量递增。2008年全国毕业生总数将超过550万,就业压力更加凸显,而重庆市将历史上首次达到11.5万高校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承担着运用市场机制开展大学生人才交流,配置大学生人才资源,实现大学生人才社会化服务的重任,其现状如何呢?笔者调查了解,目前,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按主办者分类主要包括人才市场招聘会、综合性毕业生双选会和小型专场招聘会。

人才市场招聘会的主办者是各类人才市场。重庆市人才市场共计98个,其中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1个,区域性人才市场22个,基础性人才市场68个,网上人才市场(人才网站)7个。为数不多的人才市场招聘会更多的是面向社会各类求职者,仅在极少数时间举办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

二、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问题

2004年11月,国家人事部为重庆大学生就业市场揭牌,该市场以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高校毕业生为服务主体,致力于解决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各种问题,主要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就业推荐、就业指导、人事政策咨询、人才素质测评、网络求职、人户申请、档案托管及定期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等服务,是当时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第一家以高校毕业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业性人才市场。其后,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方兴未艾,逐步经历着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但是,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第一,人才市场招聘会服务大学生就业职能发挥不够充分。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人才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显现。但是,从人才市场从事的人才交流活动来看,其服务大学生就业职能的发挥不够充分。一是服务目的明确性不够。人才市场招聘会单纯追求企业赢利的经济效益,忽略扶持就业的社会效益,在招聘活动中,不管单位性质、无论岗位质量,只要招人交纳展位费都欢迎人场;不管学历水平、无论专业水准,只要找工作买门票都欢迎人场的现象比比皆是,从而导致人才市场招聘会的招工单位良荞不齐,鱼龙混杂,这既影响了各类人才(包括大学毕业生)有针对性地求职择业,也严重损害了人才市场的社会声誉;二是服务功能系统性不够。就重庆市现有人才市场看来,占地空间面积狭小,面试模式简单陈旧,后续服务手段匾乏是较为普遍的问题,直接导致了人才市场在满足企业和人才多元需求方面显得力所不逮;三是服务大学生就业针对性不够。重庆市人才市场有的由政府举办,有的由民间个体举办,政府举办的区县级人才市场较少涉及大学生人才服务,也有一般仅针对本籍毕业生,范围不够广泛;其他人才市场举办的大学生专场也很少,尽管这些人才交流会都不排斥毕业生,但由于其参会单位质量不高和缺乏针对性,大学毕业生通过这一形式成功就业的比例很低,因此,这种运作模式下的人才市场无法在严峻就业形势下充分发挥服务大学毕业生求职择业的资源配置功能。

第二,综合性毕业生双选会整合大学生就业资源不够强效。综合性毕业生双选会具有规模大、壁垒少、选择面广等优势,在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整合大学生就业资源上仍显捉襟见肘。一是安全隐患制约双选会的规模成效。重庆市毕业生综合性双选会的组织形式较为单一,都是由市教委统一协调,在集中的时间内(通常为15天左右)连续举行,一般为市教委主办一场(2006年文科、理科分场举行,2007分专业大类举行),各主要高校分别举行一场,总量在20场左右。这种集中统一的双选会形式由于参会学生人数众多(个别双选会参会学生超过万人),组织单位运作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规避意外事故发生,市教委在组织重庆市毕业生双选会时,不仅进行文理分场,而且有意识地控制参会单位数量,从而限制了双选会的规模,也影响了双选会的成效。二是参会单位准入资格审核难度大。重庆市各综合性双选会参会单位数量一般在300家左右,个别高校双选会参会单位数量甚至超过500家,参会单位中既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也有三资、民营等企业,行业覆盖广,既有大中型企业,也有小型企业,既有本地企业,也有外地企业。尽管组织者在企业资质审核程序上采取了相关措施,但受人手、经费等限制,不能排除个别运营不规范的企业或借招聘名义进行企业宣传的单位参与招聘,从而导致参会单位质量良秀不齐,增大毕业生择业就业难度。三是人才供需双方双向交流浅尝辄止。由于参会毕业生人数众多,双选会现场空间地域狭窄,供需双方无法进行深入沟通,用人单位的多数考察招聘形式难以实现,从而无法完成有效的双向交流,双向选择停留在面上感觉,导致用非所需、录非所愿的情况发生,人为增加毁约行为。

第三,小型专场招聘会引导大学生就业不够高效。小型专场招聘会属于定单招聘,根据所需,寻求所用,避免了供需双方在双向选择中面临多元选择的盲目性和盲从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解决大学生就业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缺陷,最大的弊端就是成本与效果不对称,由于就业市场发展明显滞后,人才需求信息没有规范的交流渠道,就业市场有效信息不畅,小型专场招聘会的参会单位单一,应聘学生专业较为单一,在解决就业高峰形势下大规模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只能是烛火微茫;学校在组织专场招聘会时涉及场地安排、会务服务、人员接待等一系列事务,必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组织的专场招聘越多,投入越大。显然,小型专场招聘会在帮助毕业生就业中不够高效。

三、对建立重庆市大学生专业就业市场的思考

第一,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基本要素。所谓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是指有专门的场所和人员,专门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推荐、经常性举办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档案管理、培训测评以及其他就业指导等一条龙服务的具有明显公益性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很明显,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服务对象主体是大学毕业生和招聘大学毕业生的用人单位,非大学毕业的其他求职者及其对应的招聘单位不是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服务对象;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服务内容涵盖大学生就业的一切事宜,从求职前的培测评等就业指导到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和招聘会的举办以及毕业生人事等后续服务,甚至可以包括毕业生就业派遣;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服务性质必须具有明显的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是其区别于其他人才市场或劳动力市场的根本特征之一。为保障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公益特征,其管理主体必须是教育行政部门或高校联合体。重庆人才市场也挂“重庆大学生人才市场”的牌子,但其服务对象众多,缺乏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针对性,而且公益性不明显,因此不具有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基本要素。

篇5

毕业生就业市场特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毕业生数量的迅速增加为高校带来了极大的就业压力,也决定了高校必须高度关注毕业生就业市场,及其发生的变化和呈现的特征,并相应采取积极稳妥的应对措施,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一、毕业生就业市场基本特征

1、毕业生就业层次整体下移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相应也抬高了用人单位的准入“门槛”。经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倾向于选拔研究生,尤其南部沿海城市对研究生需求极为旺盛。基础教育行业省级重点示范性高中优先选拔硕士研究生,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结构。此类用人单位招聘研究生,一般情况下会大开绿灯,可以全部免予招考,或免考其中一部分内容。在入编问题上,研究生也是用人单位首先考虑并解决的对象。而为了留在大城市,博士生到高中就业的有之,硕士生到初中和小学就业的亦有之。某种程度上,出现人才浪费,低职高聘现象,导致毕业生就业层次整体下移。

2.发达地区的城市中心区倾向于招收有工作经验的人员

在部分发达地区,位于城市中心的用人单位倾向于招收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对应届毕业生需求量较小,限定了应届毕业生进入城市中心就业,形成了人才从城市向城市中心流动的趋势,此类情况直辖市及南方省份表现较为明显。大部分重点中学的教师空缺岗位主要由城市有工作经验的教师来填充,对应届毕业生几乎无需求。

3.事业单位严格执行“编制核定”和“凡进必考”政策

目前“编制核定”政策在全国各地已经广泛实施,且多数用人单位超编运行,新进应届毕业生不能入编,进而使招聘应届毕业生受阻。部分用人单位只能将毕业生引进作为后备人才储备,而不能按照正式编制给予其相应待遇。有些用人单位即使按照正式编制给予其相应待遇,但仍需由人才中心对毕业生实行人事。不仅如此,各事业单位几乎全部严格执行“凡进必考”制度,并认定此类考试即为招考考试。而经济欠发达地区执行的较为死板,都要经过应聘者报名、到当地参加笔试、面试等环节方可录用。同时,消化本地生源亦是其优先考虑的任务,因而招聘外地生源毕业生较少。南方一些省份表现比较明显,要求基础教育单位只允许招聘本省生源的毕业生,本地生源落实去向后方可考虑外地生源。

4.网络招聘已被越来越多用人单位采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经济发达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均已有效使用网络系统进行招聘。毕业生可将自己的求职材料甚至照片上传至专门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或人才招聘网站,也可以直接给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发电子邮件。用人单位也可以在网上筛选简历,然后与毕业生进行联系,再进行上门面试,甚至进行远程面试。这种网络交流不光受众广泛,沟通方便快捷,而且大大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对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而言,都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二、就业市场开发对策探究

1、坚持“巩固本市、发展本省、辐射全国、引导基层”的市场开发战略

许多高校基于院校知名度、专业和地域等原因的考量,只注重外省就业市场开发,而忽略了本市和本省的就业市场开发,这是有悖于就业市场开发规律的。因为高校的职能和作用之一就是服务于地方社会和经济,尤其是地方院校,更应如此。在就业市场开发上也应巩固本市的就业市场,发展本省就业市场,在全省范围内以专业为导向进行行业市场开发,广泛建立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同时兼顾外省就业市场,点线面式地辐射全国,瞄准五到十年内经济发展比较快、有一定发展空间、潜力较大的城市。另外,还要大力引导毕业生到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基层就业。百强县就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基层,其在行政划分上属于县城,但经济水平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等城市,此类地区也是就业市场开发的较好领域和重点开发对象。

2、推进“双实平台”建设工作,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

搭建以师范实习基地、非师范实践基地为主体的“双实”平台,争取企业单位通过实习与实践环节选人、留人。要针对毕业生实习,结合“体验式”就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实习基地与毕业生进行有效对接模式,使毕业生通过用人单位的实习,将实习岗位转变为就业岗位。通过“双实平台”与用人单位建立共同培养人才的运行机制,经常邀请教育专家和企业专家来校给学生讲学,参与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吸取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有效的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缩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要求的距离,亦可以作为市场开发的有效补充。

3.高度关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选择标准的变化

大部分用人单位由过去的重学历,逐渐转变为既重学历更重能力。高校毕业生是否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学生干部经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是引进人才考核的重点。经济发达地区尤为关注毕业生是否有较强的现代意识,思想意识能否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同步。

4.加强就业信息工作,形成“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的有机结合

在就业市场开发上,一方面,要主动了解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状况,把握其发展趋势,了解其近几年经济发展是呈上升趋势,还是下降趋势,及时开发有潜力的就业市场。另一方面,要通过高校大型招聘会、招生宣传及校园网络等宣传手段,使一些城市和地区了解高校及毕业生,做到与用人单位的有效信息对接。同时,还要加强网上就业服务,打造网上“无形”就业市场,力求真正起到缓解“有形”就业市场压力的作用,使之成为“低成本、高效率”的就业平台,并加大该项服务力度与范围,长期与用人单位保持有效沟通,在品牌、规模、诚信等信息服务理念方面大力宣传,不断扩大“无形”就业市场的影响力,使其与“有形”就业市场紧密结合,形成就业市场“有形”与“无形”的互动。

市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必须给予高度密切的关注,研究其变化规律及发展走向,然后制定具体可行的开发方案,增强市场开发效果,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

篇6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301-02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现状分析

1.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概述。近年来,学术界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界定和论述方面的研究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不论是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理论研究的人员,还是就业实践工作者,都越来越关注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对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我认为,简言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指的是为方便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相互了解和双向选择而提供或设立的场所和平台,就业市场的构成包括时间、地点、组织者、参与者和参与方式。通化师范学院张晓娟在《大学生就业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对比分析》一文中,按照是否使用互联网作为双向选择的主要途径,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并作了深入的对比分析。本文采用这种分类方法,从有形就业市场和无形就业市场两个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论述。

2.有形就业市场。有形就业市场是指政府、人才服务机构、行业协会、高校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在专门就业场所组织举办的不同规模的人才洽谈会、交流会和专场招聘会。有形就业市场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提供了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平台,供求双方得到的信息准确性程度较高,深受广大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欢迎。但有形就业市场耗时较长,成本较高。目前,有形就业市场在就业双向选择中占主要地位。

3.无形就业市场。无形就业市场是以互联网招聘作为就业双向选择的参与方式而形成的就业市场。无形就业市场以其方便、快捷和低成本的特点,为招聘双方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极大地提高了招聘工作的效率。但在网络招聘中,因供需双方不是直接接触,信息的真实性及信用度的保障尚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相关保障措施的不断完善,网络无形就业市场开始受到许多行业用人单位的青睐,其作用及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作用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主要由政府部门、高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四部分构成,每一个组成部分在建设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政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从本质上讲,是国家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对促进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和优化配置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源的配置需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基础性调节,但市场的调节不是万能的,譬如供求失衡、就业歧视、创业扶持等问题,都需要政府部门进行规范、调控和管理。政府应该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和完善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和社会环境,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2.高校。高校的就业工作是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的“中间环节”和“服务环节”,高校需要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建设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工作过程中,高校一方面要认真、周到、细致地做好各类校园大型就业洽谈会和专场招聘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政府部门和人才组织举办的各类人才交流会,加大走访用人单位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工作效度,积极开拓有形就业市场,另一方面也要增加计算机等网络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深入挖掘和招聘信息,积极组织和协助用人单位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种网络招聘会,积极开拓无形就业市场。此外,高校应该将就业市场建设与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起来,依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增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3.大学生。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主要参与者的大学毕业生,从“营销理论”的角度讲,就是高校生产的“产品”。“产品”要进入市场,要顺利地销售出去,而且还要“卖”到合理的价钱,这个“产品”必须具备四个重要的标准:一是“产品”为市场所需,二是“产品”质量合格,三是“产品”标价合理,四是“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这四个标准即毕业生及其所学专业应该是社会需要的,毕业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应被社会用人单位所认可,毕业生的定位和期望值客观合理,毕业生具有竞争优势。毕业生能否达到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将会影响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能否持续和健康发展。

4.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是毕业生就业的“入口”,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用人单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用人单位能否积极参与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来,将直接决定着就业市场的兴衰。用人单位层次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

三、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思路和对策

1.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政府部门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从制度安排上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保障,并加大就业市场的调控、规范和管理力度,彻底消除就业市场运行中的不良现象。高校就业工作职能部门应该加大走访和开拓有形就业市场的工作力度,增加对网络无形市场建设工作的投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扎实做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大学生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定位自己的目标和期望值,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就业市场中去。用人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积极响应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吸纳毕业生就业,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平台,建立相关的职业指导计划,给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培养和训练,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并举。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在建设和完善有形就业市场的同时,应该积极开拓无形就业市场,有形和无形并举。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无形网络就业市场不仅可以极大地降低招聘和应聘的成本,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双向选择的工作效率。政府部门应构建起相应的监控体系,加大对网络招聘信用度的监督和管理,积极引导和建设真实、文明、科学、高效的网络招聘环境新潮流,杜绝虚假、欺骗、低俗的网络招聘现象的发生。高校及毕业生要提高警惕,辨别真伪,防止上当受骗。

3.引入“营销理念”。从企业产品“营销理论”的角度讲,大学生即可视为高校的“产品”。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要想实现顺利就业和充分、稳定就业,第一,要确保培养的大学生能够为就业市场所需要;第二,要确保培养的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养合格,能够在岗位上发挥作用;第三,培养的大学生能够给自己准确定位,设立客观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第四,所培养的大学生就业优势明显。因此,高校一要建立招生、教学和就业工作协调联动机制;二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三要加强就业思想教育,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适度调整就业期望值;四要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4.实施“品牌战略”。要开拓广泛、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高校应该实施毕业生“品牌战略”。高校能否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就业市场合作关系,最终取决于所培养的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实际表现。当前,各高校争夺就业市场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牢牢占领广泛的就业市场,必须用战略的眼光看问题,下大气力做好毕业生这个潜在的品牌,要在大学生的培养上下工夫,力争使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够经得起工作岗位和时间的检验,经得起用人单位的检验,唯有如此,才能通过毕业生体现出学校的素质和水平,吸引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5.创新工作方式方法。(1)变传统的由高校就业工作职能部门单独走访用人单位为政府主管部门牵头,高校就业、招生、教学、科研、校友、宣传工作等职能部门及各二级学院为成员的团队走访,既便于与目标地域人事人才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又有利于形成多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关系,以点带面,相互带动,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跨越式发展。(2)变过去的单一走访企事业用人单位为走访行业类、协会类等用人单位建立的正式或非正式组织,有利于吸引大型招聘团队来校招聘。(3)走访用人单位,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工作应该形成一定的体制和机制,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方案,将其从临时性工作任务转变为经常性的专项工作业务,安排专人长期负责。(4)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就业市场建设目标工作考核责任制,并落实相应的奖惩办法,引导和树立“全员参与”的“大就业”观念,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努力扩大毕业生就业市场资源。

参考文献:

[1].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EB/OL].http://news.省略/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7.htm,2007-10-

15/2007-10-24.

篇7

论文摘要:由于测绘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发展,测绘生产单位急需大批掌握新技术、新仪器的一线作业技术人员。发展测绘高等职业教育是解决测绘生产单位一线技术人员短缺问题的最佳途径,测绘高等职业教育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应从加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习设备、加大教学和生产实习量,突出专业重点、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等方面推进测绘高职教育。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各项与测绘专业密不可分的建设也在迅速发展,因而各行各业对测绘高职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众所周知,只要搞建设,就需要搞测量。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测绘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有生力量。许多建设施工企业如铁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石油管道工程等各大工程生产单位,都需要大量的测绘高职技术人才。近几年,我们把测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毕业生输送到各类建设施工单位,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已经成为业务骨干,为进一步拓宽测绘高职人才的就业渠道打下了基础。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对高职测绘人才就业市场进行探讨。

1关于测绘高职人才市场的调查及分析

测绘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为测绘生产部门培养中高级测绘技术人员,而培养出的学生是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就要看测绘市场对用人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的用人情况,笔者先后走访了几家测绘生产单位,并与一些单位领导进行了交谈,了解了一些测绘生产部门的用人情况,同时请各测绘单位填写了用人情况调查表(见表。此表共发出份,收回7份,其中具有甲级测绘资格的单位5份,具有乙级测绘资格的单位2份。通过对调查内容所占比例的技术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果。

从表1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第1项中的各个内容与其他部门相同,测绘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占50%左右,对于第2项“学历层次情况”,大专及中专人员平均占70%左右。这说明大中专毕业生仍然是测绘工作的主力军。在第四项调查中,需要掌握数字化成图技术及GPS卫星定位测量技术的工程测量专业技术人员为最多,占所调查单位的85.7%。而大地测量专业类型的技术人员需求者较少,几乎为零,这可能与调查的单位有关(在调查的对象中没有大地测量队)。对于航测和制图专业的人才,需求者差不多,当然这也与调查单位的工作性质有关。在第5项调查中,对于实际操作及动手能力较强的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需求者为最多,达到100%,组织管理人才次之。通过4,5项调查可以看出,掌握先进工程测量技术的业务人员最受测绘生产部门青睐。第6项主要调查教育部门从哪些方面对在校学生加强教育。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教育和实际操作及动手能力应加强,几乎占所调查单位的100%。除此之外,基础知识理论学习也不能忽视,此项占调查单位的57%以上。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可知测绘生产部门的基本用人情况,同时也折射出整个测绘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由于多数用人单位都需要引进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人员中,中专的学历层次在目前来看有些偏低,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人员又不安于生产一线工作,同时单位还担心留不住人。所以大专生比较适合生产一线工作。他们具有一定基础理论,又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应该成为测绘生产一线的主力军。那么如何培养具有优秀才能的高职生呢?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

2关于测绘高职教育的几点建议

2. 1加强高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职教师主要来源于本科院校毕业生、研究生其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基本具备条件。但是他们一般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学习,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基本功相对薄弱,需要进一步培养,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习。

(1)强化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师多来自非师范类院校,所以对教学规律、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的掌握还不好,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高职教师,仍需要对教学理论等知识进行系统培训。学校可采取组织考核或知识竞赛等方式促进教师学习。

(2)提高学历层次。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的水平。提高学历层次,这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师资队伍结构改善的需要,也是高校学生掌握前沿技术的需要。

(3)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仪器设备的迅速更新,测量方法与手段的增加和改进,促使高职教师必须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扩大知识视野。高职院校应该为教师的知识更新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等)。

(4)参加工程实践锻炼。由于高职教师多数来自普通本科院校,没有参加过工程实践锻炼,而高职培养出的学生要迅速适应测绘生产的需要,则必须有具备良好专业技能的教师,所以教师参加工程实践十分重要。学校要安排教师不定期地参加工程实践,使其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把实践经验充实到教学理论中去。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职生。

2. 2完善实习设备,加大教学和生产实习

如果说高职教师的水平是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软件,那么实习设备无疑是硬件。由于测量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等特点,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必须加强测绘教学的硬件建设,为教学实习提供必要的条件。例如,对于工程测量教学来讲,各种精度指标的全站仪,单、双频的GPS卫星定位接收机,成图所用的绘图仪、计算机等设备应充分满足学生实习的要求。根据调查可知,数字化测图已经逐渐取代了常规的平板仪测图,所以在教学实习中,要多进行数字化成图实习,把用于数据采集的全站仪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仪器。因此全站仪的数量应该足够多,以满足学生实习的要求。同样,在控制测量中,GPS接收机已经在测绘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学校应加大GPS卫星定位技术的控制测量实习,像常规经纬仪所测的三角网或导线网测量等传统实习可以适当减少。从对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表1的第4项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掌握数字化成图及GPS卫星定位测量技术的工程测量专业方向的学生需求量最大,所以在教学中更应加强这两方面的实习量,使高职学生毕业就可以直接从事野外实际生产。

另外,测绘高职教育也可以实行“双元制”教学。“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它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双元制”职业教育下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测绘高职教育的学校可以和一家或多家测绘企业实行联合办学,进行“双元制”职业教育。这样既可以节省教学的实习经费,又可以帮助单位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

2. 3突出专业点,加强基础知识理论学习

现代测绘设备的迅速更新和改进、野外测绘方法的不断变化,使得教学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光学经纬仪、光学平板仪等逐渐被淘汰,因此在授课时应减少对这些内容的讲解,增加新设备、新的测绘方法的内容。例如在地形测量中,以数字化成图代替大平板成图,以全站仪光电图根导线代替图根线形锁;在控制测量中,以 GPS卫星定位控制网逐渐取代常规的三角网、导线网;在平差基础中,以计算机计算取代手工计算,把手工计算的实习量转移到计算机平差计算中来,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各种平差软件的使用方法;在工程测量中,用全站仪的放样代替光学经纬仪的放样;在制图测量中,以计算机制图取代手工制图,等等。

总之,专业课的学习应突出重点、学以致用。重点是什么?重点就是先进的测量技术。测绘高职院校只要时时刻刻以掌握最现代的测量方法和最先进的测绘仪器为宗旨,处处以测绘市场为核心,就能避免“学校学的内容在生产中用不到,在生产中用到的知识在学校里又没学”的现象发生,也才能培养出适应生产需要的优秀高职人才。

培养优秀的测绘人才,除了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外,还应使学生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从调查结果分析表1中可以看出,超过57%的单位建议教育部门对学生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基础理论课是指高等数学、大学基础英语、计算机基础理论等课程),因为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学好专业理论。事实亦证明,各著名的高校之所以培养出的学生强于其他院校,也主要取决于他们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铺垫。基础知识在将来的求学深造、生产科研、软件开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测量平差理论研究、平差软件应用与开发中都离不开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

[DOI]10.13939/ki.zgsc.2017.08.064

1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不诚信表现

大学生以及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中的不诚信表现时常被媒体曝光,屡见不鲜,总结起来,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不诚信表现有三个方面。

1.1就业主体不诚信表现

守信、诚实的观念在某些大学生的思想中并没有良好地形成,以至于在就业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总是想通过小聪明、投机取巧的方式去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以至于不诚信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

第一,不讲原则、草率地与各种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市场有市场的规则,行业有行业的规则,就业协议就是约束毕业生的一种法律协议。但是很多毕业生并不遵守这些规则,在就业时为了增加自己的可信度同时与多家、多种类的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毫无原则可言,最后再慢慢挑选自己满意的一家。

第二,伪造就业材料。就业可以采用技巧,适当地夸大自己的优点,缩小自己的缺点,但是如果把伪造和技巧混为一谈就严重破坏了就业市场的诚信环境。现在很多毕业生在个人简历以及个人介绍时严重夸大自己的能力,只字不提自己的缺点,假证书、假荣誉等内容充斥在就业材料中,使用人单位无法按照需求全面地了解求职者。

1.2用人单位不诚信表现

向毕业生介绍单位的真实情况、岗位需求、薪资待遇、今后发展等,这本是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需要做的事情。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相对于毕业生而言,由于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所以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然而,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利用掌握的这种绝对主动权向毕业生夸大宣传、声东击西、不兑现允诺,假借招聘为由应对公司难关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些用人单位在领导干部调整后,招聘和用人的政策也随之变化,不再履行和承担就业协议的违约责任。用人单位过分地站在自己的利益上,忽视了求职者的权利,对就业市场的诚信环境造成了损害,更损害了就业主体的合法权益。

1.3校方媒介不诚信现象

学校在毕业生求职时起到了就业市场与毕业生之间的媒介作用,应该严格履行管理、监督的职责,把控好学生以及用人单位材料的准确和真实。但很多学校为了提高本校的就业率,为本校毕业生开绿灯,在学习成绩、毕业生在校表现等方面放宽审查,甚至不审查就盖章;在明知对个别用人单位存疑的情况下,仍然组织其在校园招聘,没有帮助就业市场做好第一关的准入机制,更没有做好就业市场运转的公平化,进一步助长了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问题的存在。

2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不诚信表现根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不诚信表现多种多样,但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后,会发现产生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不诚信的原因不外乎客观环境和主观意识两个方面。

2.1客观环境影响

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力明显加强,逐渐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影响着世界。跨越式的发展,式的前进也使得宏观环境并没有完全匹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层面出现了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欺骗、政治层面出现了、文化层面也由于新思想的发展逐渐侵蚀着传统文化,更出现了学术腐败、学术造假等现象,这些领域所出现的问题势必都会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诚信问题产生影响。现在大学生在校期间考试作弊、找人替考、证书造假等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的诚信并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前进,反而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地下降,所以在就业市场上诚信问题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

第二,在社会转型期,没有形成适应于现在社会的道德监督机制。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诚信问题,在法律去约束的同时更需要道德的监督和制约。在多元化标准的现在,毕业生在就业时总是可以找到一定的理由来为自己的不诚信问题找借口,用人单位更可以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虽然每个人都对正确的道德有一定的了解,但社会上缺少具有绝对权威的道德标准,更难有对就业市场上劳动者和企业诚信的道德监督机制,使得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诚信问题难以被有力地约束。

2.2主观意识影响

大学生在校园学习专业知识之余,对学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就业指导课的初衷和理念以及对大学生的帮助并没有特别地了解,以至于大学生很少认真去对待以上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所渗透的诚信教育就难以起到作用。大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反思能力和责任意识并没有随之增进,在理性思考和辩证分析、优劣选择能力上也没有得到提高,极容易被社会上的一些负能量、消极现象所影响。经常以主观的满意作为衡量正确与否的标准,很少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和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个别人甚至把自己的需要建立在别人失去的基础上,极端自私。

3构建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体系

3.1规范就业市场制度、明确主体权利和义务

“没有五音不成六律”“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明确主体权利和义务的就业市场的形成,需要一个规范的制度作为约束。就业市场诚信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缺少这样的规范制度,所以主体双方才会毫无忌惮。构建一个规范责任,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就业市场,制定一个具有评价标准的制度,组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仲裁机构,无疑是净化就业市场诚信问题的先决条件。

3.2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

在毕业生步入就业市场前,校园育人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理念中除了以学生为本以外,是否蕴含以诚信为本,对学校的生存、发展,对学生的培养都至关重要。在校园要通过校园电台,学校各类、各级多媒体平台不断地通^诚信教育舆论环境的营造,引导学生主体在诚信方面的提升。用榜样的力量、用反面的教材、用弄虚作假的反面典型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警示。通过公寓辅导员、教学辅导员、学院书记、任课教师等群体,多层次、多维度地用实际行动来加强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展示诚信做人的重要性。

3.3提高准入门槛、强化学校对用人单位的准入审查机制

作为毕业生和就业市场最重要的媒介,学校对就业市场中的雇方了解远远多于学生个体。因此,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对进入校园招聘的企业、通过学校招聘雇员的用人单位的资质和条件进行严格审查,提高准入门槛,将“存疑”单位排除在外,杜绝不合法的用人单位开展违法的招聘行为,在确保用人单位的合法性、有效性的前提下,积极做好媒介作用。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发生难以独立解决的矛盾时,要积极进行调节,保证就业市场主体双方的正当权利不受侵害,保证就业市场的安全、公平。

3.4建立、健全诚信评价体系

单靠制度的约束和机构的监管,还难以对就业市场的诚信问题起到根治的作用,要建立一个正确的、健全的诚信评价体系。一个正确、健全的评价体系,既能做好各主体的诚信记录,也应具备完整的诚信评价和反馈机制。既要有延续性,又要有拓展性。建成与就业主体双方的长期联络,定期做好就业市场各批次、各主体诚信追踪,通过各管理和服务部门的数据,建立、健全就业市场诚信评价体系,将对下一阶段的就业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企业

教育是立国之本,我国大力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倡导建设适应大众化的教育体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高校对大学生的扩招直接导致大学生的人数以成倍的数量在增长。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与国务院2011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都明确指出要各级政府单位把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重要工作进行布置,采取积极的鼓励措施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各级单位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就业服务,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随着毕业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并且这个温度在持续提高。

一、文献回顾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世界上各国所共同面临的,各国学者在这方面做过许多阐述。Tim(1995)从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来概述了教育和就业,认为教育是长期目标,就业只是教育的短期目标。Ball(1990)认为高等教育的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对经济增长有巨大推动作用。Andrew等(1970)认为高等教育的作用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而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Harvey(1992)研究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的压力反映出雇主对其的期望,强调了除其他事项外,工作经验的重要性。Antonelli(1980)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在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接受上的不同差异导致了其以后社会报酬的差异。Juan(2009)在发现教育选择不仅关系到个人一生的职业发展,还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起到重要作用。国内的学者曾湘泉(2004)认为我国的经济已经市场化,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不完全匹配,使得中国相对规模不大的较高层次劳动力群体的就业发生了困难。许正良(2009)认为由于存在政府与高校,毕业生与高校以及高校与就业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在初次就业上的困难。汤敏(2008)从宏观上分析,当前就业难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暂时的困难,并不意味着人才过剩,其中一部分还是因为就业观念调整不够。张小建(2008)认为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趋紧有四个原因:“一是毕业生多,二是就业空间相对紧,三是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亟待完善,四是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巴曙松(2008)认为大学生就业困难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高校教育没有适应时代的需求,大学教育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没有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我国目前正处于高等教育和就业需求的高峰,如何培养和怎样就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学的研究焦点,对此方面进行探讨有较为现实的意义。

二、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信息不对称理论上是指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拥有更多信息时,低质量的产品将会驱逐高质量商品,从而使市场上商品质量保持下降。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双方都具有信息优势,同时也具有信息劣势。这种优势与劣势可以从双方角度考虑。

(一)从高校毕业生人才供给角度

高校毕业生作为人才的供给方,对于自己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完全了解,所以他们在产品质量上占有信息优势。由于各个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努力程度不同,必然导致每个学生在能力上存在着差异。在就业市场中,有较多毕业生为了能找到较好的工作机会,通过伪造简历证书来提供虚假的个人信息,使就业市场上出现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逆向选择问题。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所需的专业人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笔试或者面试来找到,人力资源的短缺和急用性会使企业不会用很长时间去甄别所需人才的各种能力,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也不会在时间上花费太多成本等待企业的录用,在此基础上,用人单位区分劳动的硬性指标只能是看毕业生提供的简历,而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选择用人单位的硬性指标也只是该单位的工资福利和职业的稳定性,公司的发展前途和专业是否对口往往不是第一次选择用人单位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教育扩张导致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分层,对劳动力市场中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行筛选和排序。而高等教育机构的设施、教育资源、办学规模没能适应人数的激增,必然进一步导致了大学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在资格认证上的盲目性。

(二)从企业用人单位劳动力需求角度

企业整体的运营状况也会存在差异,企业自身经营的好坏、盈利或者亏损的信息只有在企业内部共享。在市场上同样存在一些不良企业通过自我包装、公司海报宣传,假意许诺高额工资,树立一个好的公司形象来吸引毕业大学生。而企业人力资源队伍的整体水平和企业的文化是很难评估的,高校毕业生也不会在较短的时间内知道自己应聘岗位的全部情况。在就业选择的情况下,企业往往处于信息优势的状态。毕业大学生与就业单位之间信息沟通不通畅,而各个用人单位公布就业信息的渠道很多,很多学生不清楚职位空缺情况。与此同时,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上也大量报道了毕业生就业被骗的事情,所以在选择就业公司的时候,求职者对企业不是完全信任的。由于毕业生处于信息劣势,当他们进入一家企业后发现,所取得的岗位不匹配、不合适,便会立刻选择跳槽。

三、对策与建议

(一)充分发挥第三方组织的作用

政府要加强对就业中介机构的管理,推动就业机构的日益完善和功能齐全。一方面,就业中介机构较为全面地掌握了企业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就业机构能通过学校,完整地记录大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对大学生的能力做出科学的评测。在完全了解供需双方情况下,就业中介机构就能合理地匹配用人单位跟劳动者,就能打造合理的就业市场。在北京,获得就业信息渠道排列前五位的依次是职业中介介绍机构、亲友、报纸杂志招聘广告、社会招聘会和网站。其中,选择职业中介机构的为84.7%。在石家庄,选择职业中介机构的也达到了79.9%。无疑,我国的职业中介组织,在提供就业信息、减少摩擦性失业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立完善的就业中介机构,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

(二)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异质能力和综合能力

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专业对学生以后的社会报酬有重大影响,但是每年高校扩招,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质量不断下降,在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毕业生以后的工作选择问题。高等教育机构是社会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环节,而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只是达到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平均水平,还要有在某些方面有突出能力的人才,即高等教育机构不仅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异质能力,在应对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高校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应该培育出尽可能多的“T”字形和“十”字形人才。“T”字形人才是指研究广泛并有一技专长,“十”字形人才是指不仅研究广泛、有专业特长,而且还能够在擅长的专业上做出具有一定高度的社会贡献。综合素质是毕业生就业的前提,有一技专长是能够在职场上长久生存下去的保障,而能不能做出较高的成绩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所以,异质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应该予以充分重视的。

(三)建立与完善真实可靠的信息披露机制

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掌握着就业内容的重大信息。各用人单位不应该为招揽人才,而散布虚假信息、恶意招揽人才,这样的做法不仅是对自己公司招聘时间、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也相应地毁坏了公司的形象。用人单位应该通过媒体、报刊、杂志和学校的招聘会等正面途径,正确的信息,将公司的真实情况,告知广大求职者,做到信息公开,找到真正合适岗位的人才,实现供给和需求的良好匹配。同时,作为人力资源的供给方,高校毕业生也应该做到诚实信用,在学校扎实学习,求职时认真诚实填写简历,不能以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对应聘单位提供虚假信息,要防止短期行为的发生,实践证明各种短期行为都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参考文献:

1.Bruce C,Greenwald.Adverse Selection in the Labour Market[J].Oxford Journals,1986(3).

2.J. Endersa.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Labor Marke[M].McGraw-Hill,1974.

3.J. Brennana.Employability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and Graduate Outcomes[M].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Third Edition) The Open University Press,2010.

4.Kenneth J. Arrow.Highereducation as afilter[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73(2).

5.Russell W. Rumberger & Scott L. Thomas.The economic returns to college major,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recent graduates [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993(12).

6.阿罗.信息经济学[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篇10

论文关键词:专业结构;市场需求;对策

安康卫生学校位于经济、文化欠发达的陕西南部,经过4O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实力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专业结构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3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这3个因素中,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专业结构是学校发展的关键。鉴于对专业结构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1专业设置与学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从建校初期到1984年,学校主要开办医士和护士2个长线专业,间断开办过中医、放射、药剂、妇幼等专业,每年的招生专业数一般为3个左右,招生规模维持在600人以内。从1985年起,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学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了专业调整和创办新专业的力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学校现已形成两部一院(大专部、中专部和附属医院)的基本办学格局,学校大专部设有临床医学、社区定向医学、中西医结合、麻醉医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8个专业;中专部设有护理、助产、卫生保健、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计划生育技术、眼视光技术、IZ:l腔工艺技术、康复技术、医学生物技术、中医康复保健、药剂、中药制药、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卫生信息管理15个专业。专业结构的拓展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学校2006年与1984年同期规模相比,在校学生由600余人发展到2600余人,增加了3.3倍;校舍建筑面积由3000m扩大到58246m,固定资产由138万元增加到6000余万元,实验室资产由40余万元增长到近1600万元。1993年我校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2调整专业设置的基本做法

2.1保持优势专业,创建自身品牌

对于就业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大、自身优势明显的长线专业,如护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我们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加大了教学改革力度,在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学生能力培养上下工夫,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以良好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信誉,树立了自身形象。

2.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拓新专业

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对医学相关学科人才的需求,我们在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开办新专业。如针对本地区医学影像技术、麻醉医学、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方面人才缺乏的情况,及时开办了医学影像技术、麻醉医学、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等专业;针对基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办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计划生育技术专业;根据一些制药企业、医疗单位和药品市场的需要,开办了医学生物技术、药学、中药制药等专业,并从师资、设备、管理等诸方面予以倾斜,以促使其健康发展。

2.3增强趋前意识,避免盲目开馥

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周期性,卫生人才市场的需求在不同的领域也有其周期性变化,因此开办新专业不能盲目追求“热门”,要注意其专业特点与未来人才市场需求的衔接,尽可能缩短培养周期,快出人才,争取“短平快”效应。我校挑选部分医学相关学科开设了高中起点的两年制高中专(包括医学文秘、卫生信息管理等专业),对有一定市场需求的短线专业,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医学生物技术、药学等专业则采取隔年招生和轮流开办的方式,对一些已不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市场需求渐趋疲软的专业,则逐步压缩招生规模,适时淘汰或停招,这样既满足了社会需求,又没有造成培养过剩,避免了资源浪费。

3加强协作.纵向联合.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层次

目前,中等医学教育的专业结构已趋于完善,要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需求,还应在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层次上下工夫。我校从1986年开始,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延安大学联合开办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由原来单一的临床医学发展到现在的社区定向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麻醉医学、药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9个专业,并开办了初中起点五年制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目前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已占在校生总数的75%以上。这种依托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全方位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与上述学校以及省内外其他高等院校协作,开展了专升本的成人教育、自考、函授、远程教育等,与相关行业和部门联合开展了所需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等,拓宽了办学渠道。扩大了学校的生存空间。

4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4.1开办新专业.6论证与决策问题

新专业的开办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在可行性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决策,不失时机,抢抓机遇。

4.2锞程馥置与散学计划制订

围绕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搞好课程的优化组合,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是开办新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质量。对于国家尚无指导性计划的专业,先组织人力进行专题调研,及时制订出能体现本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

4.3妥善解决师费问题

随着新专业的开办和办学层次的提高,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师资问题。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有能力的教师从事第二专业的教学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或脱产进修学习,提高学历,拓宽知识面,加强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培养;积极引进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同时充分发挥当地其他大中专学校、科研、医疗单位和工厂的优势,实行校院联合、校企联合,进行联合办学,聘请兼职教师,满足教学需要。

4.4实验、实习问题

随着新专业开办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出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实验、实习问题。这既有实验设备和实习场所不足的问题,也有带教师资匮乏的问题。除学校自身应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实验、实习条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以满足教学需要外,还应走校院联合、校企联合的协作办学道路,实行联合办学,挖掘教育资源,实行资源共享、效益分享的办学模式,扩充和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如我校开办的部分短线专业(包括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医学生物技术、药学等专业),除学校先期进行基础投资外,都是采取走出校门、寻求协作单位联合办学的方式。这样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教育资源,又避免了学校大量财力的重复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