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教学范文
时间:2023-04-06 05:2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课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职文化基础课个性差异以人为本分层教学和谐发展依据
一、分层教学问题的提出
所谓分层次教学,“分层教学”是一种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它一方面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另一方面,使课堂与学生得到和谐发展。
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是导致学生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一刀切”的教学形式被称之为“无差别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个性化的学习权利。而分层教学正好相反。
现在,分层教学在中小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中职文化基础课是否应实行分层教学?答案应是肯定的。现在中职招生是免试入学,生源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象我校这样知名度不高,比较薄弱的学校的生源,其文化层次更是参差不齐,比如我校对2007级10个班进行的英语的摸底测试及格率仅为10%,最高分为72分,最低分仅为5分,英文的26个字母多数学生都写不完整。象这样的文化层次,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刀切”,不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上不去,也会给今后的专业课教学带来难度。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就会睡觉或者捣乱,给课堂的秩序带来破坏,更有甚者还会“吓跑”学生,产生新的流失率。但我们相信,学生不管怎么样的差别,都可以分而育之。而分而育之的渠道之一就是实施分层教学,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客观依据。根据这种情况,我校从2007级新生的文化基础课中实施分层教学。
实施分层教学除有其客观依据外,也有其政策依据。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中等职业学校自治区级示范性专业基本条件的通知》(桂教职成[2007]78号)的规定“文化基础课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基础知识程度和劳动就业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笔者认为,不仅仅只有广西有这样的规定,其他省市、自治区都会有这样的规定。
二、分层教学的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育不是以素质培养为目的而是以考试为目的,教师关心和关注的对象是少数学生,通过考试源源不断地淘汰差生,最后是向社会输送大批“失败者”或者是“高分低能的人才”。而分层教学正好相反,它关心和关注的是全体,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为每个学生发展提供平等机会,不排挤、歧视后进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促使每一个人都获得成功。
(二)动态性原则。心理学和哲学表明,人们成长过程既有相对的阶段性和稳定性,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显然,对学生的分层也是一个相对运动的动态过程,切不可固定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区别不同对象、不同时期及时灵活地调控学生的分层标准、各层人数的多寡、课堂教学的结构、作业和考查的尺度、辅导与评价方法,使学生潜在水平转化成新的现有水平,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达到最优化发展。
(三)主体性原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所形成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就是其本义。学生的发展受到阻碍。而分层教学的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灌输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的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者、指路人。
三、分层教学的目标
(一)发展层A。发展A层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特长,培养并提高他们的知识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提高层B。提高B层学生,使他们牢固掌握课程标准、教材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努力争取成为A层学生。
(三)帮助层C。帮助C层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严格要求,热情关怀,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质量,稳步发展成为B层学生。
四、分层教学的做法
(一)分层建组。把学生分层建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教师通过对全班学生平时的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及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学生自报和教师考查相结合的办法,把学生按好、中、差分为A、B、C三层,所占的比例由科任教师掌握并随着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而不断变化分层建组的构成,合理升降。此外,课任教师还应建立学生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个人档案,使分层次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分层备课。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备课要在透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当然,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要求,对相同内容的层次要求也应随知识、能力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在分层教学目标确定后,应制定分层教学方法,筛选不同的训练内容,设置分层练习、作业,设计反馈检测题。其中要特别关注如何解决C层学生的学习困难和A类学生潜能的发展。
(三)分层授课。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分层设疑,通过分层提问、讨论、答疑等形式使各层学生学懂本节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四)分层辅导。分层辅导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因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课堂上只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两头学生依然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等现象,故教师应加强分层辅导。鉴于测试的具体情况,如一味强调统一起点,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的教学模块已不再适应这些学生发展的需要。如我校在2007级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对分层辅导是这样操作的。首先,在确定了层次之后,我们根据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别,在A、B、C三个分层次进行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每周用4节自习课进行。对基础差的层次学生,训练要求采取“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办法;对于中层次学生,我们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的方式进行;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则进行“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的基础训练。经过近二个月的“分层”补基础实践,效果初见成效,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及格率同测试模底相比较上升20个百分点,最低分数也由原来的5分,提高到21分。
(五)分层布置作业。分层布置作业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质和量的作业,使各层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C层,可以量少质低;对A层则可以量多质高;B层学生介于二者之间。
(六)分层测试。分层测试是衡量分层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统一试题要求下,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记分方法,试卷分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三部分。从而改变一张试卷,一个标准来衡量学生的现状,使各层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可避免优生常因得高分而产生的骄傲自满的思想。
(七)分层评价。分层评价是进行分层次教学的重要环节。分层评价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评价中,对C层侧重表扬,B层侧重鼓励,A层侧重促其发展。
五、分层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分层教学虽然有很多的优点,这一点已被实施分层教学的学校所证明,通过实施分层教学,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学生的个性和潜力都得到了发挥和挖掘。但是,对于分层教学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应值得我们去研究。
(一)标准与对教师评价的问题。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要确定“材”的素质和“教”的水平。目前,我们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依据新生摸底、测试的结果进行分层。但模底和测试的内容、难易的程度、评分的标准、结果等,是否科学、客观,有没有参考价值,也就是说分层的标准是否科学,还有待于探究。其次,分层要考虑学生的“出口”与“进口”的对柔性衔接,“低进高出”虽然是努力方向,但不能成为评价教师的依据,否则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动态管理问题。动态管理是对传统教务管理的挑战,学生不是在班主任的监控之下,尽管我们要求任课教师要管教管导,即使如此,课堂的不稳定因素仍存在。这就要求班主任、任课教师和教学部门思想要统一,做好管理与协调工作。
(三)学生的心理问题。分层对学生的心理冲击表现为“自卑”、“无面子”;或者“无所谓”态度,不配合教师做好分层教学工作。可见,事先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并与班主任沟通。必要时还要和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工作。
(四)工作责任心问题。分层教学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给教学带来难度;部分教师还因为担心搞不好,最后搞得虎头蛇尾,难以收拾局面。因而有抵触情绪,不配合或者不热衷于做分层教学工作。所以笔者认为,分层教学最大的障碍之一首先是来自教师这一层,只有教师思想工作做好了,分层教学就是走出了成功的一半。
(五)教案问题。很多教师都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个教案用到底”,最多是做一些修修补补。但是分层教学对教师的教案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分层教学的要求,每次课教师都要对课堂的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很显然,如果再用一个教案,是不符合分层教学的要求的。
(六)对学生评价方法的问题。在不分层的情况下,教师的评价可以用百分制就可以简单地评价学生,学生的成绩的好坏、优劣都被框在统一的一个分数模式里。但是,实施分层教学之后,由于教师分别承担不同基础学生的教学任务,他们所接的班不同,达到的质量目标也应不同。如何评价也是一个值得探究问题。
六、结语
在当前教学中,可以说没有那种的教学模式是完美的,分层教学显然也不是。但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带来的问题和挑战甚至比常规的教学形式还要多。可是在向课堂要素质、要效益方面,分层教学显然做出了一种大胆的、有益的、可贵的尝试,只要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分层教学,找出解决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中职文化基础课的分层教学的就会走出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严树林.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综述.,2007
2.徐专平,孙玲.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教育研究,
3.蒋立耘.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61.187.64.123
4.张宇.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5.杨文尧.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分层教学的几种尝试.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3)
6.付裕东.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的最佳途径-分层次教学.中国教育品牌在线
7.成友.分层教学让教育回到起点.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篇2
【关键词】设计类专业 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 教学改革
通过笔者近10年的相关教学实践和对国内许多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的调研和分析,总结归纳了当前设计类专业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首先,国家招生制度的弊端,造成生源质量下降。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高考入学率的不断提升,许多仅学了一两年甚至几个月的艺术类考生,如愿以偿地考入了高等学府的设计类专业。这已经成了各艺术类院校乃至专业美院的普遍现象,其生源质量可想而知。
这一点我们仅从各高校艺术类专业的班级人数上就能明确地感受到。从2000年前后,为响应教育制度的改革,各高等院校相继扩招,使得在校生人数成倍增长。学生数量的增加及应试教育带来的生源质量的下降必然给我国当前的艺术教育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为各院校艺术类专业如何保证基础课教学质量,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及正确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与学习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随着学科的不断细化,原有纯艺术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应对诸如建筑学、工业设计、动画设计及环艺设计等专业的需求了。这就要求不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师在“传道”过程中,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严格遵照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施教。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绝大多数一线专业基础课教师,均直接或间接从“科班”的美院的纯艺术专业毕业,在施教的过程中,许多仍沿用对待纯艺术专业的方式来教授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因而,缺乏针对性。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效果不明显。其直接结果将导致该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学习相脱节的现象便显而易见了。
第三,因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晰且随意性较大,导致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的任务不明晰。目前许多高校的设计类专业在编写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时,往往通过相关专业的负责人来执行。而该负责人的专业偏向和个人喜好往往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便体现无余。一个培养方案刚执行了一两年,由于负责人的更换而需要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例子屡屡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四,艺术类考试制度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我们国家的艺术类考试数十年如一日,其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论是纯艺术专业还是各类设计专业,其考核内容都是素描和色彩,个别的加一门速写。如此看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基础课考核,入学后却不加以重视,甚至与其相悖而行。设计类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很难想象在知识产权明晰,且被法律所保护的当今社会,和他人雷同的设计作品进入市场,那后果将是多么的严重。因而,当代设计类专业的造型基础教学特点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独立思考,寻求创意、形式上的不同,它可能不要求学生有多高的表现技能,因为现代科技可以辅助他们去完成。所以,当前的艺术类高考制度的改革也迫在眉睫,如何能考核出设计类专业所需的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这就成了一个新的课题。
针对以上我国当前普通高校设计类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怎样上好专业基础课,成了我们急需探讨和解决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专业基础课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教学方法,这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影响到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对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高校设计类专业应在现有师资的基础上,改变“单打独斗”的教学模式,集思广益,优化师资结构,以教学团队为基础,实行课程建设负责制。倡导设计类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有效性。负责人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具体行之有效地执行和跟踪,及时将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教学团队,以确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等方面的科学化、前沿化和专业化水平。教学团队成员在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科学管理理念及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教学法研究”例会,集中交流总结在培养方案执行中存在的不足,交流个人较为满意的经验等,从而,以改革促发展,以实践求创新,探索一条更适合当代设计类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新思路。
其次,革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有兴趣方能做好一件事,对于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亦是如此。那么如何培养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兴趣,这已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多样,要给学生以新鲜感,这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从教师自身讲,要改变老一套的教学法式,不能沿用摆几个几何体、石膏或静物等让学生化的方式。可以将教学的场地由室内扩展到室外。另一方面,教会学生摆放静物的原理,学生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的特性,摆放自己的生活用品等。这样,在表现自己较为熟悉的物品时,更能便于理解和掌握,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再次,加强培养力度、加大课时投入。面对如此诸多高考“速成”生,我们应改革教学模式,加大设计类专业课程的课时力度,不能用几十个课时就“搪塞”过这门课,不能只是“走过程”、“长见识”。既然学生们能够通过较短时间的训练,通过我们的考试制度满足我们的考核要求,说明学生有一定的潜力,是可以塑造和提高的,但是距离相关设计类专业所要求的基础要“厚”还有一定的距离。事物的发展规律既是如此,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于我们专业基础课来讲,没有人是天才,天生就是“厚基础”。故面对考试制度改革后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更应该改变我们“急于求成”、“揠苗助长”的心理,应该认识到我们在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加大专业基础课的课时量,让学生分学期、分阶段的递进式加强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力度。这样在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中就更易入手,便于理解和掌握,才能体现出其基础之厚。
参考文献:
[1]冯峰,卢.设计素描[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2]田崴.思维设计――造型艺术与思维创意[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艺术设计;素描;教学;探索
当前,改革素描基础课教学体系的要求日益迫切,这是因为现行的这一教学体系满足不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改革现行的素描基础课教学,并非是完全拒绝传统素描教学的有益经验,而是对传统素描教学体系的调整、补充与完善。
一、在素描教学中提高学生视觉创作素养
素描教学是视觉艺术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今天,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素描教学,大都习惯采用光影素描与结构素描这两种表现形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表现力和渗透着主观审美理想的创造力,期望他们具备日后多种视觉艺术形式创作所必须的基本功力与艺术素养,这几乎已成定式。大凡经过以上两种素描形式严格训练的学生,无论是光影素描式的对客观对象做出诸多因素的准确观察与完整表现,还是结构素描式的“基于对作为结构实体的形的思考,通过省略烦琐细节和理解形态功能来实现对形的恰当的认识与分析”,或是在绘制中容纳“一定”的主观成分,都是游刃有余,收放自如的。但是,这是否说明这样的基础训练就能够给学生提供出了视觉艺术创作所必须具备的全新的基础素质呢?
我认为,素描教学既然被列为视觉艺术基础课,起码应使学生经过系统的训练后,对于诸多视觉艺术门类的形式表现,无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传统的或是现代的、普通绘画还是装饰工艺,都能有较强、较宽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素描教学相对于学生的专业选择和日后多种类的视觉艺术创作,应具备多向锲入性。
目前,我国各类院校中素描基础课教学的现实是,许多仅以传统的素描教学形式光影素描、结构素描训练起步的学生,虽然能较顺利地进入诸如国画、油画、版画等画种的学习与创作,但如果要求他们在表现上做更为大胆多样的形式突破,和容纳更丰富的激情与理智,则常常表现为力不从心。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以上两种素描形式训练后又转入装饰工艺学习的时候,往往会产生重新起步的不适之感。因为装饰美术的表现,要求高度概括,“在具象和抽象的广阔视野里,毫无拘束地探求,大胆地运用形式美的规律,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对自然物象进行加工”[],以自由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意识和审美观念。因而,凡是一些,以光影素描和结构素描为基础课的工艺类专业的学生,大都感到与本专业一些必备的基础素质的培养相脱节。
究其原因,光影素描与结构素描的训练在培养学生对客观物象或是全因素的把握,或是高度概括、逻辑地体现形体的功能,以及主观因素一定的容纳上,虽然都有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这二种素描形式都以写实性居于主导,较强地受到自然物象的特征与内在本质的制约,因而对主体意识和潜在的艺术创造灵性的早期适时开掘则显得远远不够。传统素描基础教学具有以下特点:()教学缺少理性指导,注重感觉与表面效果,缺乏对设计专业素描基础教学自身的挖掘;()缺少针对设计基础方面的教学内容;()缺乏现代意识和对视觉形态的理解与创造力培养。大量的事实说明,仅凭写实之“功到”以期求得创作上的“自然成”,往往是靠不住的。
我认为,必须在素描基础训练中做到“全面性”,既重写客观之“实”,又重写主观之“意”;既重视觉艺术的一般规律、法则的把握,又重视独特的艺术创造灵性的开掘;既重视“纯绘画”基础能力的培养,又兼顾随市场经济大潮而日趋发展的装饰美术“自身功力基础训练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的素描表现形式中,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语言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设计接轨,迅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设计状态,为以后的设计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素描教学中融入装饰构成因素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不断更新着人们的理念。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始终保持求新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基础教学要具有多变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在素描基础训练中,提前接触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在素描基础教学中,素描与装饰相结合,会产生一种装饰构成素描。“构成”,“是近代装饰绘画的新术语,它研究的范围很广,包括构图、色彩、造型以及材料的选择手法的运用等等”。它“是造型艺术中具有横向联系的全方位的共同基础要素。因为它在限定的范围内,根据客观事物的存在和运动规律的安排,由内到外,由隐到现,由虚到实,逐渐创造一个新的视觉世界。另外,构成除研究点、线、面在造型上的布局之外,还要进一步考虑形和线的动势走向,以及在画面上所形成的轨迹和作者的意向、情感在画面上的流露。装饰构成就是对画面的全面经营,使之产生丰富的、变幻的、强烈的形式美感”[]。而构成素描就是以开掘作者艺术创造潜能、表达作者主观审美理想为主导,汲取装饰构成的基本特点及其一些表现手法,并且对光影素描与结构素描的表现形式也引以为一定参照,从而单色调地对自然物象进行更为大胆、自由的艺术表现。这种表现形式,具有以下特点:.有自然物像素材参照。与光影素描和结构素描一样,也是面对自然物象写生。不同的是,它更倾向于捕捉由观察对象而得到的创造启发及感情激发。所绘之物与原形有较大改变。如()主要特征被大胆夸张;()具象转化为抽象;()主体转化为平面。
.表现手法灵活开放。在表现上既可采用平面构成中透叠、渐变、发射、切割等手法,又可容纳经过概括、装饰处理的影调,还可以用多种类型的线来表达主观审美理想。
.要有装饰感。构成素描展现出的形,均是有主观的想象、参与并对之加工过的“情趣形”、“情感形”,在造型上或构图上可以渗透大量的装饰美术成分,因而在形式上往往显现出装饰感。
.具有一定的制作性。构成素描在绘制上可采用一些一般绘制方法,也可进行“程式化”的精心制作。工具上可使用铅笔、炭笔、木炭条等,也可使用界尺、喷壶、滚筒等特殊工具,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绘制效果。
.单色性。构成素描以简明概括的同一色的有限变化来绘制,以方便基础内容的学习。
装饰构成素描教学中应根据物象的不同,让学生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立意”。即在绘制作品前确立由自然物象生发出的主观审美“意象”。“意象”是主观感受的精神产物,决定着形式表现手法的选择。所以,“立意”的训练是学生最根本素质的训练,是走上艺术成功之路的重要一环。尽管另两种素描形式对此也给于一定程度的关照,但远远没有构成素描来得更为直接和强烈,对后面的专业影响较深。二是不脱离艺术表现的基本规律。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构成素描同所有艺术形式的表现一样,都对艺术表现一般规律与法则给以一定的关注,具有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变化和统一的形式美感。三是保持基础训练特色。构成素描虽然借鉴了装饰美术的一些表现手法,但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像装饰美术那样具有精致完整的创作,它虽然可以进行完整考究的展现,但也可以只注重一方面,做不完整的美的探索。
三、在素描教学中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养
未来的发展需要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高层次的需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就要求从事设计的人群具有较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较高的审美品位。作为基础课所提供的对视觉的深刻而细微的训练,无疑是对设计专业学生基本素质的深入开发和培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所渗透的审美体验、美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素描基础课训练往往依靠感觉作画,离开对象,学生脑子空空如也。今天,作为一名未来的设计人员还应该具备灵活多样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在素描基础训练方面应该增加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增加内容如下:
.装饰结构素描训练
选择结构较强的物体进行训练,要求由立体转换到平面的构成形态,从而形成的有意味的教学形式。即讲授物体透视、投影等规律,要求学生用装饰的要素表现出来,最终达到把装饰要素利用程式化的绘制方法精心绘制出来。同时,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表现方法和基本理论,并将其同装饰美术结合起来,追求个性语言。这也是学生自我了解的过程。
.综合因素素描训练
以学生身边的熟悉的大小、形状、色彩不同的物品为主,要求学生表达装饰构成因素,具备对比、节奏、变化的刻画能力,对形式有一个适度的把握,且所表现的内容要有一个主题,以期通过装饰构成性语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篇4
关键词: 中外合作班 德语基础课 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高校和国外先进办学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中外合作专业,办学模式以3+1为主,即在国内学习三年,国外学习一年。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采用中德两国高校和机构联合培养,在国内的三年学习中,把德语作为第一外语,汽车服务作为专业,培养既懂德语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作为德语基础课的老师,如何搞好前两年基础阶段的外语教学工作,对学生顺利毕业或今后去德国学习都有重大的影响。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中外合作专业德语基础课教学的特殊性,提出了解决办法。
一、中德合作班德语基础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1.教学对象
第一,作为地方高校,本地生源占绝大多数。据笔者观察,部分学生在没课的时候经常回家,很少留在学校图书馆或自习教室,对需要课外自主进行的德语训练表现不够积极,真正放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多。一位男学生坦言,他每天打游戏到12点左右才睡觉,而同寝室的同学几乎都是天天如此,而一位女学生竟因为想周一返校,来不及上周一早上的课,而想掉换班级。
第二,中外合作专业的同学有相当部分不是第一志愿选择这个专业,而是通过调剂过来的。由于本专业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所以在情绪上难免有点不情愿,学习动力不足。德语基础课作为外语的入门课,是从零起点开始的,一旦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就会对今后的德语学习产生排斥、抗拒的心理,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2.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安排较少。德语基础课由于从零起点开始,要达到三年后出国留学所需的学时数量和语言技能,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公共英语课,课时比较多。以大一为例,每周8节,一学期总课时达到150课时,这样在前四个学期,也就是基础阶段学生可以上到600个学时的德语课,但要达到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中等水平是不够的。以在欧洲许多国家承认的德语语言大纲中的中级B2的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的标准为例,学习者能够听懂以日常生活为主题的多数谈话及有关本专业的比较长的发言或报告的主要内容,能够清楚、详细地谈论很多一般性的观点或当前话题,阐述的观点语汇丰富(王京平,2005)。一般中国学生要强化德语800-1200学时后才能达到中等德语水平,这在我国高校普遍压缩学时和学分的大环境下是不太现实的。此外,中外合作专业的同学有应试压力,即要求在第四学期相当部分同学通过《全国大学德语四级考试》。而这项考试和《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样,包括听力、阅读、写作、选择等,对于零基础、处于基础阶段的只学了四个学期德语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而且由于要准备《全国大学德语四级考试》,教师必然会随着这根指挥棒,强化词汇和语法,忽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二,教材问题。如今市面上关于学习德语的教材繁多,大多把德语作为第二外语自学或以留学德国参加“德福”考试为目的的教材。而且很多缺少系统性和全面性,很难兼顾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笔者所在的专业主要采用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大学德语》,后改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德语》。这两套都是针对德语专业本科生的基础阶段教材,也是教育部推荐的重点教材,内容详尽,练习繁多,加上配套的《练习手册》和《听说训练》,需要学生对德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节课后都需要掌握词汇,模仿句型,整理语法,学习任务的繁重容易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
第三,师资问题。如今,承担基础阶段教学任务的主要是教学经验并不丰富的青年外语教师。其中很多是一毕业就走上讲台,以前并没有系统学过教育心理学或外语教学法,基本是自己摸索教学方法、边教边学,缺乏一些老教师指导性的带教和帮助。
第四,教学辅助手段。外语教学是一门实战性和互动性很强的一项活动,需要教师使用除单纯话语外的其他的教学手段,如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多样的刺激,激发他们对德语学习的兴趣。少数学生在大一对德语学习兴趣浓厚,但到了大二就觉得枯燥。原因在于大一的语言材料中对话多,易于活学活用,而且听力内容简单,让学生有不断学习新东西的成就感。而大二的内容以长篇课文为主,词汇量大,不容易马上口头运用,加上语法内容日益复杂,把重点放在此类词汇语法学习上,学习兴趣下降就不难理解了。如果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英语学习对德语学习的影响
首先,英语和德语同属于日耳曼语系,两者在词汇、语法都有相似之处,如good-gut,god-Gott等,有扎实英语基础的学生能够较快掌握德语语言知识有一定好处的,但很多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接触英语,英语的语言现象已经在他们脑海中根深蒂固。如果教师和学生都过多强调其相似性,而忽略两者的不同性,学生容易拿英语现象套在德语上,反而很难掌握德语新知识,以致练习德语口语时,没几句话就蹦出英语,写文章记不住德语词就用英语代替。
其次,由于学校把四级考试和毕业时的学位挂钩,一些德语基础本来就不扎实的学生眼看通过德语四级无望,干脆放弃德语,转而集中精力准备英语考试,希望借此顺利毕业,这样当然影响他们的德语学习效果。
以上笔者从三个大方面指出中外合作专业德语基础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下面谈谈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可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二、如何应对德语基础课教学的挑战
1.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
虽然高校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都经过了高考的严格选拔,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对于一门即学即用的语言类课程也有浓厚的学习热情,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拥有学习外语的良好习惯。而且如果一开始并没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那么今后深层次学习和交流时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对于“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也会举步维艰。(胡凯,2004)。
要突击提高外语水平效果不明显,但如果一段时间不听、不读外语,很快就会变得生疏。德语也是这样,由于德汉两种语言差异太大,几乎没有任何相似性,如果平时不有意营造外语听说读写环境,就会很快遗忘。要克服这种差异性,培养德语语感,德语专业学生就必须勤练,坚持不懈地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循环复习已学知识,具体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第一,要求并督促学生进行早读,背单词,背课文。早读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语言环境,通过早读复习已学语言材料,纠正发音并培养语感。背单词和背课文比较机械无趣,但外语和其他专业不同,仅仅记住语法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相当熟悉,直至背诵下来,才能做到脱口而出,流利表达。如果不背诵课文,而完全套用已理解的德语语法框架组织句子,则不但不流利,听起来也不地道。所以背诵是强化记忆、学好德语的必要的基础。
第二,培养学生的开口能力。大学生都是成年人,自尊心强,接触德语这门新语言时,常常不敢开口,害怕讲错,对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口头练习的机会,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要鼓励他们多说,而不是马上纠正他们的表达错误。此外,让他们在课外结成两人组的“对话伙伴”,练习用过学过的内容,谈论身边的事物,最后用书面的形式把对话内容记录下来,长此以往,就不会出现已经学过了两年德语,见了德国人只会自我介绍的尴尬了。
第三,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导和鼓励学生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课堂外。要想让学生在课堂内积极主动地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教师应当在课外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助学课件。在开始一个主题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网站,引导学生上网查询,下载生动的、真实性强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并鼓励他们进行归纳总结及课堂展示。
通过这样的课外引导,使课内教学内容与课外文化信息成为教学目标的共同媒介,使语言学习和社会生活相沟通,延伸课业内涵;使学生认识到外语学习不仅是课本上的文体、句型和词汇学习,更应该是自己积极主动探索、认识世界的学习(王春花,2008)。
2.教学方法和模式的转变
要取得良好的德语教学效果,需要学生的配合和执行,但更重要的是要采取科学和恰当的教学模式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教”的主导,教师要从单纯的语法、词汇知识的传授者转变过来,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中心设计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营造教学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监控者、解难者和终身学习者。
教师可以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减少语法,注意听说。传统教学是读写在先,听说辅助。教学时一方面要吸取传统教学法的长处,平时语法讲解时一定要概念清楚,脉络分明,但同时要避免较难掌握的、用途不多的语法,如虚拟语气,也不要把过多精力放在大量语法练习上。因为一些语法练习带有应试性,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言水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一部分学习精力放在听说上,明确听说和读写一样重要,带头在课堂上尽量全用德语上课,并同样要求学生只讲德语。
第二,强化德语,弱化英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要过多使用英德对比,强化相似性,而应该指出差异,并提醒学生加以注意,让学生从母语思维中直接加入德语,而不要加入英语这个中间语。笔者就尝试在上课前让学生先听一首德语歌曲或者一段谈话录音,在听觉刺激下积极思维,由汉语过渡到德语,而不一定要就听力材料提出相关问题。总之,教师要尽量创造德语的语言和文化氛围,避免学生以英语作为替代语。
第三,广泛提高学生学德语的兴趣。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可以多角度地介绍德国的音乐、文学、工业、宗教等,让学生全方面地了解德语和德国国情,使他们产生了解德国的强烈愿望。这一愿望会激发他们学习德语的热情。当然这样的教学不能拘泥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而要利用多媒体、语音室、德语角,甚至德语晚会等多种教学辅助手段。
第四,对教材进行调整和补充。目前中外合作专业使用的教材都是德语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注重翻译和书面表达,而工科专业学生,如汽车技术,需要掌握一些科普类和汽车类专业德语,以便在大四去德国能和那里的技术老师交流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完全照搬原有的教材内容,而要删除一些偏文学的课文,加入一些科普类或科技类德语,强化一般性话题的口语应用能力,使学生顺利适应今后在德国的学习培训。
中外合作专业的德语基础课教学以培养德语应用型学生为目标,目的是使他们顺利适应德语国家的学习和生活。作为一个新兴的办学模式和小语种的教学,其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和特殊性,可供借鉴的教学模式和实证研究不多。本文仅作抛砖引玉,期待德语教师同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凯.德语专业本科一年级交际教学法实施初探[A].桂乾元,日耳曼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王春花.英语专业综合英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探讨[A].程虹.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创新[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财政现象;财政基础;教学
收稿日期:2013-06-21
作者简介:窦伟(1969- ),女,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会计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扶贫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财政的“集中性分配”实质上是一种分配,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这是理论界对财政现象公认的总结和概括。对财政的认识、理解并参与其中是每个公民享有社会权利、承担社会义务的前提,也是每个公民追求幸福和安宁的重要保证。然而,要想充分认识、理解财政的概念及实质,对于社会认知薄弱的学生来讲绝非易事。如果说财政的概念是抽象的,那么财政现象却是具体、生动、丰富的,不仅有维护天下安澜的国防建设、保障公民素质的基础教育等财政支出,还有企业与个人依法纳税等财政收入。可以说财政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财政基础课教学应该从财政现象入手,尤其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种种财政现象,利用学生比较擅长的具象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现象导入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等职业教育就实行了有条件的免学费政策。2005年,国家决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不断扩大,国家助学金制度也在不断地调整完善。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中央财政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同时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将资助对象逐步调整为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此,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129.2亿元,其中免学费补助资金80.7亿元、国家助学金48.5亿元,约534万中职学生得到资助,约1244万名中职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校内奖学金、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以及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
二、问题提出
1.为什么国家要向中职教育投入巨资来提供免学费补助资金和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这项巨资来源于何处,能否有保证?
2.国家资助制度实施的关键是什么?
三、教学思路
通过财政现象的导入,教师围绕所提问题,将财政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理论关联起来,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认知能力。
众所周知,办教育投资大、收益率低、回报时间长,市场经济条件下,单靠市场供给教育产品是不可行的,容易偏离社会成员和经济发展需要的理想状态。同时,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正外部效应,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教育所需的投入不能直接按受益原则由单位和个人负担,它应该由国家来负担。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的生产一线、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具有公益性。目前,国家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来满足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需要的公共性就显得尤为突出。但从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来看,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或城市困难家庭,所以国家向中职教育投入巨资是为了保证经济建设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不因学生的经济困难而出现问题。显然,政府向学生提供国家资助的举措是在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所谓公共产品,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各种政府活动和公共服务,如国防、行政、普及教育、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要知道社会需求是无限的,国家的可分配资源是有限的,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国家要根据不同时期政府公共服务的重点,调节资源在公共需要之间的配置,力求公共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中职教育的国家资助政策,反映了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政府以建立和谐社会为己任,是教育服务于社会和教育财政走向公平的内在诉求,它充分体现了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这种公共性是公共财政的根本职责。综上,公共财政是政府向市场活动提供无差别的、一视同仁的服务,具有弥补“市场失灵”和非盈利性的特征。此外,公共财政还是法制化的财政。公共财政法制化的特征主要指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直接从事的活动,也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公共财政“依靠国家权力,强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实际上是依靠法律程序来完成的。财政分配是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统一过程。也正是公共财政的法制化,政府收支活动才能够顺利进行。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包括税收、政府非税收入、债务收入以及政府间转移等收入。国家的这些收入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定程序来进行。例如:财政收入90%以上都来自税收,对纳税人、税率、减税免税、课税对象、纳税期限、违章处理等国家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财政收入的目的是确保财政支出,对中职的国家资助所需的巨资来源于强有力的国家财政收入,它不仅能保证学生免费入学,还能保证符合条件的学生助学金足额按时发放。国家财政这种将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就是财政支出或叫做公共支出。财政支出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例如:从2007年我国财政支出开始采用按支出功能的分类方法,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分别为17类、170多款、800项来反映政府职能活动以及政府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工作。不管什么形式的财政支出,都能够凸显公共财政的特点。具体到国家资助政策,《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 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以及《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等文件都对资助对象、资助范围、资助金额、发放方式与时间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些恰恰是确保国家资助制度实施的关键。
一般来讲,学生对国家政策、社会形势等宏观事物不是十分关注,但对他们的切身利益却十分敏感。在公共财政的教学中,老师除了诱导与分析,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刻学习国家资助制度的有关文件,一方面,让学生从中发现更多的财政现象。如《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的第七条规定:国家助学金补助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6∶4比例分担。通过此条规定,可以向学生进一步介绍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通过文件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财政活动常识,解决学生的有关问题。如了解到上中职学校可以享受每生每年1500元资助标准,学生往往从入学开始就惦记着这笔“巨款”,变着法的问老师这笔款项何时发?学习了这份文件,学生除了解国家助学金的性质、范围、资助对象评选与审定等内容外,还会明白国家助学金是预算下达,国家助学金拨付是有一定的财政支出程序的,其结余资金有严格的管理要求等。这样,学生的认知就扩展到对财政预算的认识。财政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计划,是指政府编制的年度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计划。既然是计划,其实施就需要一个过程;既然是政府的计划,其信用度是不容置疑的。懂得这些财政常识,学生就不会为助学金是否发、何时发而焦虑。
因此,单从中职国家资助制度导入教学,就可将财政基础知识中的社会公共需要、公共产品、公共财政、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预算等关键词有机结合起来,立体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公共财政的特点与作用。其实,围绕学生学习生活的财政现象还很多,譬如近年政府向中职学校不断增加的实训设施设备投入,郑州市在校学生每年只需缴纳30元就可享受保额高达100000元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财政现象可谓随处可见,只是学生受其阅历、认知所限往往“视而不见”,因此财政基础课教学的职责就是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财政现象的眼睛,用财政基础知识来正确认识社会,做明事达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总之,有别于其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务性学科,中职财政基础课教学目的是在学生了解和掌握财政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从学生生活中具体的财政现象入手,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探索、讨论,是提高中职财政基础课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篇6
【关键词】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36-01
一、基础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工科院校中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模块主要由素描、色彩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素描部分含有写实素描、设计素描、速写等课程,色彩部分含有写实色彩、设计色彩、风景写生等课程。具体到实际教学,特别是工科院校中的设计专业,两大矛盾日益突显出来,一是学生入学时的美术基础与大学艺术课程基础要求有差别;二是现有的基础类课程之间的衔接越来越弱。
(一)学生入学时的美术基础较弱,达不到现有的教学要求
随着高校扩招,艺术设计专业的门槛日益降低,学生入学时的美术基础与专业艺术院校录取新生的美术基础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在笔者近两年的基础课教学中,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
“静物写生”是美术基础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在所有的基础课程中无论写实色彩还是结构素描等基础课程的教学,都需要通过“写生”作为基础的教学手段,而“静物”更是最简单和基础的写生对象。然而,近年入学的新生中,绝大部分在入校之前没有画过静物写生。绝大部分学生在美术考前班学习期间,受到的是完完全全的应试教育,一切学习是针对考试过关而设计,他们所有的美术学习是通过画照片、临摹,而不是“写生”获得的,所以他们的观察方法、思维模式,都是应试的,而不是应有的、正确的观察方法与艺术思维。这为具体的基础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与矛盾。一方面学生受到之前考前训练先入为主的影响,并不能很顺利的接受和建立正确的观察方式和学习方法。另一方面,由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正确的美术教育,学生的美术基础、造型基础非法薄弱。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使得学生不但不能快速的融入到大学美术教育中,而且之前所受的应试训练给他们带来了强大的干扰和负作用。
(二)现有的基础课程之间衔接较弱
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部分,素描、色彩是课程的两大组成。合理的教学安排应该遵循由简到繁、由难到易的原则。比如,在素描部分中,结构素描应该排在写实素描前面,这样才有易于学生在理解形体结构的基础上,再进行明暗调子等的塑造。而意象素描,除了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以外,更需要学生能够有扎实的造型基础,并且能够灵活表达与运用,所以这门课应该安排在最后。而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在所有的课程前面,应该有一门基础中的基础课程――《透视》,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透视方法,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之后的结构素描、写实素描以及速写中提高造型的准确度以及观察的正确性。
二、改革及创新基础课程的方法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有效的基础课程模块
比如在入学阶段的第一门课程,不再直接安排素描或色彩等传统课程,而是增加一门新的课程,目的就是直接解决新生的考前训练与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该课程将写生方法、观察方法、造型基础、色彩原理、透视等课程相揉合,从而在开学之初帮学生有效建立起正确的观察方法与艺术思维。
(二)“一课一赛”,或“以赛代课”
良好的竞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在课程内建立小范围的竞赛模式,以年级为单位,所有的基础课老师参与评定等级,学生有了一个相对大一些的展示平台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往往会更努力一些。还有一种比赛方式,可以是任课老师为指导老师,直接指导学生参加全对全省、全国等社会性质的比赛,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的竞争机制,也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的不足。
(三)“一课一展”
“一课一展”,可以给学生争取尽量多的展示舞台,让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珍惜自己的作品,也会更好地把握每一个展示的机会。而作业的公开展出,会让学生认真对待课堂学习,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一课一展”模式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延展到兄弟院校甚至是校外公共或商业空间,为学校起到良好的宣传与教学成果示范作用,同时也为学生进行实践以及后期展览提供多种可能和艺术道路后续发展的空间。
三、结语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工科院校中的艺术专业的基础课教学,应该认识并正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持续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姚勇.论当代艺术设计与现代设计教育[J].西部大开发,2011(6).
篇7
关键词:设计基础课程 素描 色彩 色彩构成 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一、艺术设计基础教育课程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达到1400多所,每年毕业生数量约10多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发展数量,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引起了我们的思索。我们一定要根据各院校特点,利用丰富的艺术资源,注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本身的整体素质的培养,突出实验性与前瞻性。学生真正要适应社会,真正培养的实际上是他的心理要适应社会,而不是技术要适应社会,技术要高于社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几门基础课——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往往抹煞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和培养有较强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有前瞻性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这层功能。三门课程的教学实验改革,各校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强调造型和技术能力的培养。除去这两点外,还应教什么,目的何在?我认为这才是真正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什么才是高于单一课程,贯穿艺术设计教育的本源问题?毋庸置疑,是艺术审美。艺术审美引领着艺术设计教育中一切要素的走向。所以,深刻意识到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课程除却造型、技法以及单一的色彩配比以外,还能通过“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给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最直接的艺术审美训练的平台。而恰恰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艺术思维与表现能力的高低,对能否实现现时代设计教育的目的与要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三门基础造型课程,在全国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体现为两大倾向:一种是强调“设计性”、理性化的教学,其弊病是缺乏对学生艺术审美修养的培养,容易养成学生肤浅的形式主义观念和漠视设计艺术性的匠人品位,对学生造型创新思维的培养仅停留在空洞的形式层面。二是脱离设计特殊性,强调造型表现的技术性,造成学生思维禁锢,审美僵化,使之较难与后续课程链接。两种倾向都容易导致课程内容偏缺与方法盲目。 “艺术视觉思维的训练”“艺术表现语言的审美体验”往往被忽略掉,恰恰这是设计专业学生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关系的桥梁。这也理应是这些基础课课程所要承载的教学内容,而并非要到进入设计专业课程后才要做或才能做到的事。
二、领会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说:“花了这么多钱和时间,我们学到了如何思想。”这反映出美国艺术教育的重点是突出观念和思维,这也是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重点。如何训练学生学会思想,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教育者研究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 90年代开中国艺术教育界也因此开展了系列学术争鸣。中央美术学院由周至禹教授领军,率先对本部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并已成体系。强调设计的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组织课程的建设。
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现代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设计教育,是极其强调“思维训练”的。而设计基础课同样强调“思维”训练,不同的是根据课程特点,偏重于对“艺术的思维”训练,而且是在“艺术的表现”过程中去领悟,以达到教学目的。整个过程中“艺术的”这个前缀非常重要,因为在整个设计教学体系中,没有哪门课能如此直接地把学生领入与 “艺术表现语言”对话的语境,并让学生迅速进入“艺术思维”的状态。在此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审美广度与深度的引领,很容易让学生步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审美高度,学生对造型以及 技法的理解不再是概念化的,而是个性化的。最终,达到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育的全部教学目的。
三、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1.在“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的体验过程中,强调艺术审美素养的训练。审美的觉悟需要通过感官对环境和客体的体验、思维对视觉的想象,最终由手准确地在载体上表达出来,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构成了视觉思维的全过程。根据所授基础课程的自身特点突破传统设计基础教学的单一思路,强调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艺术与设计双重性,建立合理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以及与后续设计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在掌握具象和抽象造型规律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的培养、艺术视觉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艺术语言表现规律的体验,并通过基础课学习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造型与色彩之间的高级和谐。最终实现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与艺术思维创造力以及艺术语言表现力的和谐进化。
2.从目标式教学转型为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力、领悟力及艺术个性和创造力。周至禹教授在中央美院设计系实验教学丛书《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中写道:“重要的仍然是过渡过程中的思维训练,用脑画画,启发心智,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探索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其意义甚过了局部作业的完整性。”
传统基础课是目标式教学方式,有碍学生感性认知的发生、发展。另外,主观心理色彩研究是色彩构成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往的教学实践,主要以手绘形式表现“色彩联想”和“采集重构”作业。其训练的单一性很难完成学生对色彩的真实感受和更高级透彻的理解。而“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看重教学中的过程,对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启发视觉洞察力、开拓视觉思维想象力、体悟艺术表现语言这些阶段过程性课题实现的。异是萌发学生艺术个性和艺术创造力的原动力,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及创造力。
显然,培养学生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社会责任感,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德)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杜定宇 译 世界图书出版司 1999.6
[2](英)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林鹤译 三联书店 2001.12
[3]视觉同盟网.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大型系列访谈专题, 2006.
篇8
关键词:中职教育;新课程改革;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5-0000-02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当前中职院校中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也是不同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与深化,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中职教育来说,无疑是更大的挑战。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坚持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出发点,力求培养专业素养较高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应当具备计算机领域内的专业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采取有效的改革方案,不断的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1.1 教学目标的误读
计算机基础课是中职院校教学活动中的必修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以及网络基础的学习等等,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部分教师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对于不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缺乏全面的了解,而片面的追求学科的理论性与专业性,重视基础知识却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有的学生甚至在学习了一年之后,仍然不知道热启动这一概念,对于死机等问题也不会处理,一些实质性的、综合型的应用也就更加无从谈起。
1.2 学习主题激励不足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需要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也没有将激发学生热情与冲动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因此导致了课堂缺乏激情。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中职学生入学的门槛往往较低,进入到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在很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初中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基本属于空白,有的学生因为年龄或者是基础的因素影响,对于中职的计算机课程根本无法完全理解,在听不懂所学内容的情况下,学生自然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进入到中职院校学习是为了找工作,并没有对日后长远的发展有清楚的认识,认为计算机的学习可有可无,同时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无法形成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有的学生干脆放弃了计算机基础的学习。相反,一些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却认为教师讲授的内容毫无新意,因此同样无心听讲,总之,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的学习方面兴趣不高,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重要问题。
1.3 教师教学观念的滞后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很多教师还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依靠粉笔和黑板,教师想要将自以为很简单的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这种单向的灌输模式缺乏对学生接受能力的充分考虑。同时,由于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在课堂组织方面教师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组织课堂,因此很多教师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对于一些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学生不听课的现象习以为常,无论学生是否接受,教师只要负责将课讲完,就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会认为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看教材没有太大的区别,忽略了循序渐进、由具体到抽象的变化过程,缺乏这个认知过程的衬托,学生自然无法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
1.4 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中职教学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甚至是老师都认为只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类似于计算机基础这种公共基础课程可学可不学。企业在进行招聘的过程中,也往往不会对学生进行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学生在学校的计算机技能考核除了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外,似乎并没有其他的用处,因此而导致了很多学生和教师都忽略了计算机基础课的重要性。
2 新课改下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思路的改进
2.1 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主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教师应当学生的兴趣以及他们所喜欢的教学方式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增加与学生沟通的时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职院校的学生往往都具有一定的自卑感,认为正是学习的落后才使他们进入到中职院校中,因此学习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被动的行为,有的学生认为自己什么都学不会,什么都学不好,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为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出发,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学思路上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尽量减少教师对课堂时间的占用,将讲授知识的时间缩短,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并且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使原本死板的课堂变得丰富起来,在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情绪会受到感染,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被激发。同时,教师要灵活的掌握知识的难度,将较难理解的计算机专业术语与实际事物相联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加强课堂教学实例的操作
中职院校的学生往往都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是有很多学生认为学习不好,就一切都做不好,这种观点必然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中职学生的动手能力一般都较强,而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强,他们这种富有挑战性的精神对于日后的学习与工作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举一些简单的例子,然后让学生以这个知识点作为基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通过自己的联想来完成更多的时间操作。通过这个操作的过程,是很多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从中体会到来自成功的成就感,使他们从心底里改变了以往的错误看法,对于自己未来的学习也充满信心。
2.3 注重对学习成果的科学评价
考试不再是最终目的,学以致用才是最好的收获。为了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我们学校更改了原有的考试模式,即:期末考试成绩由原来的100分变成60分,剩余的40是由平时成绩决定的。其中作业20分,课堂提问8分,出勤12分。这种改变使学生不单单以期末成绩作为最终的考核,平时的表现也变得尤为重要,从而增加了他们的主动学习性。对于计算机课堂的作业由原来的本子作业变成了电子作业,每个学生一个文件夹,把所有的电子作业做好后交到教师机的一个文件夹当中,我会根据学生的操作更好地判断他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是怎样的,还存在哪些知识点没有学好学透。
2.4 教学思路上的提高与转变
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产生了多种常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其中较为有效的有以下几种:1.问题型教学法,即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主进行讨论并解决问题;2.任务驱动法,即提出任务让学生主动完成;3.自学指导法,即学生以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4.范例教学法,即给学生讲解实际的操作案例,让学生通过实例来更好地完成学习。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将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职毕业生面临的竞争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在这种大背景下,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是十分重要的。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调整空间,为此,我们应当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不断的调整,以市场发展需要为导向,加强对中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更加符合市场发展需要,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傅梅珍.关于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有效教学的思考[J].职业,2010(12)
[2]吴彩霞.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7)
[3]赵丹丹.浅谈提高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效果[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16)
[4]冯建锋.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反思[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版,2012(02)
[5]段传林.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尝试[J].中等职业教育,2004(14)
[6]程宁宁.浅谈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J].华章,2012(07)
篇9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基础课 教学改革
当今,我国各大高职院校正在大力进行“培养专门技能型人才”的课改工作。此举措顺应时代要求和发展,但是,高职院校的基础课,在这一改革中受到极大的冲击,处于一个被忽视、无人重视的尴尬境地。所以,在新形势下,基础课如何改革,怎样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促进基础课课程改革,既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条件,又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必要环节。
1.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现状
对于高校的基础课,无论是在校领导还是本校学生,甚至社会共识,都或多或少在认识上存在偏颇,认为基础课的实际应用价值较低,课程开设的效果较差。特别是近几年来,众多高职院校大力进行“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的改革。同时,也受近年来就业形势、择材标准的影响,公众普遍认为高职教育应该注重学生专业课程的教育,从而忽视基础课的学习,很多院校由于不停地加开专业课程,以致课时安排不够,而压缩基础课课时,甚至不开设。
另外,中考失败、高考失利,对学习无望的学生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这些学生大多是在学业上都很不自信的群体,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精神意志薄弱,自制力差。特别是五年制学生来自于初中毕业生,尚未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也很容易将基础课和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进行比较,例如,医学类的专业课,实践课中教师讲解扎针,认真学习后,大胆细心上手,很可能是一针见血,漂亮完成任务,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强。但是,基础课的学习却不是这样的,例如在思修课堂上对于社会公德的教育学习,纯理论的知识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并且自身的素质也不会在课后立刻有所提高。所以,教师虽然精心准备,在课堂上却无法深入传授知识,形成恶性循环,基础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2.基础课应更新理念、重新定位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要成才,先成人。笔者认为基础课恰恰是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像大楼要建高,地基必须牢固一样,如果地基不稳,楼越高,危险越大。基础课的作用正是如此,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在职业院校中,基础课毕竟不是主角,与其无为争取,不如自我反省,灵通变革,我们可以从基础课有用、实用、够用入手,本着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基点培养学生,更新理念,重新定位,改变原有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以为专业课教学服务为目的的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大胆地创新和改革,更好地发挥专业课的作用。
3.基础课程要加大力度进行改革
结合高等职业院校现状,笔者认为基础课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3.1大胆地进行教材改革。
基础课教材的改革,应该突出其专业性、实用性和生活性的特色。以大学语文为例,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模块教学:像机械加工类专业,教材应该偏重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方面的知识;医学类专业,教材应该偏重于讲解和医学方面相关的人或事,例如医古文,多渗透中西医德文化的相关知识。另外,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应当加强口语表达的训练、普通话的培训和文化礼仪知识的普及。
3.2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实践课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专业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趣味相投,符合学生需求,实践课上,学生能够亲手操作,在实践的过程中自信心得到提高。对于基础课,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以思政课为例:辩论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各种纪念馆通过听和看,洗涤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模拟法庭的实践演练使他们了解法律的基本常识。诸如此类的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3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活到老,学到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也应该和学生一样,不断地学习,汲取新的知识和理念。多参加各种培训,提高自身学历,更新教育理念,使自己具有丰富的教学理论同时,积累扎实的教学实践经验,让教师队伍永葆青春活力。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上对学生多施予爱心和耐心,融洽师生关系,极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4利用新型教学设备,突出职教特色。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及网络,学会将枯燥的理论讲解转变为直观形象的课件展示,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多开展各类讲座、报告会,坚持课前演讲、朗诵或新闻3分钟的锻炼,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教学改革
1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发展现状
在21世纪的今天,计算机已经发展成为可以代替人类某些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工具,它提升了人类的工作效率,使人类取得更加精准的工作效果。我们从全球的视野来看,计算机的发展更是十分广泛,而目前高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也紧密结合设备实践中的广泛化和专业化,综合工业、农业、科技等各行业的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进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也要注重对教学模式的改革,丰富教学内涵,创新教学形式,推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模式,培养一批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人才,不断缩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笔者通过多年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践,发现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些特点,这一专业的学生学习并不适应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方法,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不强,相关理论学习能力也有待提升,只是在动手实践方面较强,这就需要学生之间加强互动和交流,因此计算应用基础课程要在教学内容上加紧改革创新,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有所创新,逐渐适应当前信息时代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新要求,成为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试点。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质量,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转型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建立以培养能力、师生互动的教学相长的教育结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了解并尊重学生们的学习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加入课堂中,老师也做好引导,形成一个师生共同探讨,一起进步的教学模式。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会面临一个学生缺乏学习动机的弊端,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点为他们制定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从而让每一个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学习,这是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师的又一个工作重点。
2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创新途径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创新改革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通常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课程改革中,各个学院的创新节奏不同步。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教育的现代化要求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因此,建立一支素质优良、师德高尚、具有驾驭现代教育手段和教育信息能力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关的发展策略,帮助学院扶植教师创新者,然后给其他教师展示创新帮扶作用,不断激发和更多教师的教学创新好奇心,教会他们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技能。此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教师要加强学习、教育与设计实验室方面的自我提高,主要是关注教学技术和数字媒体如何用于教与学领域,关注数字教育与创新,主要为了制作数字课程,开发开源性教育资源,关注用于学生学习的软件开发。随着计算机专业各类办公室关注的领域越来越多样化,办公室的组织结构也从实验室转为小组。笔者认为,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创新中,学术创新办公室的运作模式从短期项目转为长期,教师不断尝试和不同学科建立各种不同的教学联系,并且将对特定学习创新感兴趣的教师聚到一起,形成脑风暴,不断促进创新的发展。教师只有在吃透课标、深钻教材、研究学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备课,在教学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此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师应当在教与学的技术学习中,对过往的教学创新主题,包括人工智能、学习空间打造、3D打印、浸入式学习体验等有所了解和把握。此外,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应当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尊重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本位的课堂中,教学过程是一个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教一个学,而是平等的,是在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民主合作也会更加频繁,这使得课堂更自由开放,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积极创造性会更加鲜明。除此之外,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课堂设计的生动,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的主角。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适应教师的各种学习方法,在多种途径的综合作用下,学生通过主动参与,锐意创新,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知识系统性的把握,和自己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的彰显,表现出对计算机应用相关课程的极大把控,促进知识的吸收,同时真正落实当前教育改革中“人的发展”“个性”的改革内涵,也激励专业教师进一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主动地、自由地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技能的提升贡献自己的能力。因此,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师也要充分认识“教”和“学”的关系,进一步摆正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最后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和教师都应该注重竞争的作用,让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学习中释放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所以在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中要注重给学生创造竞争的机会,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组建学习单元,开设学习战场,在一种竞争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动性不断提高。
3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途径创新的意义
信息时代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对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课来说不只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可以立足课堂教学,从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反思、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入手,通过不断地对教学设计的改进,以及对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创新,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在对学生素养进行培育的同时,也使得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提升,以更好地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就要求我们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师要加快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服务方式,实现教育全面提速升级,早日实现教育强国之路。从全球来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创新也是在不断适应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表现,当前社会各个领域内,重大的科技创新会激发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诞生,进而引领社会变革,当前新技术正不断发展,对教育形态有良好的重塑作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也对知识的获取和传授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进行教育创新,尤其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创新,会使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学生参与面得到拓宽了,对于不同层面的学生存在的学习的学习困惑给予最大限度的关怀,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升,增强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此外,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途径的创新中,要不断围绕学校的教学转变策略、教与学中心发展等方面座谈,同给更多高校设立类似的教师创新支持机构提供参考,重视与计算机相关的交叉学科的崛起与发展,进一步打破教学创新中存在的各种不足,比如计算机教学课程设计、专业重构、数字学习分析等方面的不足。有利于在计算机专业老师在学术方面表现出众,进一步建立起与院系的联系、展示教学创新的价值。
4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每一个学习步骤可以设置多重信息沟通源,层层递进,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设计灵活的思考课题,对于教材语言也结合网络流行等大学生关注的内容进行调整,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中可以找到不一样的答案,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在当前信息时代大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师通过立足课堂教学,设计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实现对教学设计的改进,对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改进,对教学结构和模式进行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应对信息时代各种挑战的能力。同时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改革,让学生释放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相关问题的兴趣程度和积极程度,不畏艰难、主动学习,不断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给学生创造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和更新,营造良好的创新教学氛围,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计算机知识,以增强学生的内在动力来带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实现计算机领域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宏观理论构建和围观动态调整,为计算机有关的各个行业发展奠基,为国家经济建设献力献劳。
参考文献:
[1]梁玉环,李村合,索红光.基于JSP的网站访问统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21(4):166-167.
[2]熊皓,杨月英.JSP自动生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21(4):62-6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教育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