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范文

时间:2023-04-01 15:3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妇产科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妇产科学

篇1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变量。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入学层次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有的学生在中学时已养成厌学情绪,学习动力不足,没有良好的学习动机,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学生畏难思想无法消除,不端正学习态度,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学习,不仅无法正常完成学业,还势必影响到今后的临床工作质量。因此,要提高学生学习妇产科学的效果,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把学生从厌学的心理环境中解救出来,认真研究学生存在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树立自信心。从讲授妇产科学第一节课开始,教师通过对绪论的认真讲解,使学生对妇产科学课程有初步认识和了解,明白在学习妇产科学中建立良好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当做使命和责任,而不能当成应付父母、应付教师的事,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自觉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而且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的好坏,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塑造。因此,教师要谨慎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与学生共同创造平等、和谐、欢乐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乐意学习,快乐学习。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上特别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友善的话语能鼓舞学生,温暖学生;相反,教师语言过于尖酸刻薄,话语中对学生充满挖苦、讽刺,对学生而言是致命性的打击。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妇产科学教学中建立良好的而不是冷冰冰、近乎古板的师徒关系,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才会努力学习,妇产科学教学质量才能得以保证。

3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

针对学生诸多需要,学校要想方设法改善学习条件、生活环境;培养学识渊博、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队伍,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提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实验、实训基础保障,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当学生的这些合理要求得到满足,才会有安全感,才会热爱这所学校,热爱教师,热爱所学专业,也才会对课程学习充满探知欲。妇产科学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生理和病理性的情况,涉及女性最隐私部位的研究。学生对课程学习既好奇又羞涩,使得教学似有一块面纱笼罩,极具神秘色彩,学生有欲撩开这块面纱的好奇心理,又不知如何去做。面对学生这样的好奇心理,教师应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改善条件,尽量满足学生对知识探知的合理要求。比如,利用直观的视频教学,让学生观看生殖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利用实训室的各种设备,使学生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带学生到医院见习,了解孕期保健的内容和做法,识别分娩先兆、正常分娩和异常分娩等。采用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把学习内容看清楚、学习懂,解除心中的疑惑,避免一知半解,这样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完成了妇产科学的学习任务。

4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成功信念

篇2

英文名称: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天津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4-1870

国内刊号:12-1399/R

邮发代号:6-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73年,由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是国家卫生部主管的《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之一,由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刊物。

篇3

我国目前尚未编写适合留学生医学教学的材,各所高校自主选择留学生的教材。由于妇产科经典书籍诺瓦克妇科学、威廉姆斯产科学等书籍对本科生来说内容过于深奥,我校选择使用的留学生教材是妇产科学英文版(第五版),但此教材缺少女性骨盆解剖、如何询问妇产科病史、如何进行体格检查、如何与妇产科病人进行医患沟通等内容的相关章节。一本好的教材,能给医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故我校组织专业人员,以诺瓦克妇科学、威廉姆斯产科学和我校谢幸教授主编的《妇产科学》第八版教材为基础,参考五年制医学本科培养计划,根据我校教学大纲和生源国对本科医学教育的培养要求,自行编写一套适合留学生的妇产科学英文教材。教材编写完成后请各级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同时关注学生对此教材的反馈,然后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每个章节后面附上参考书的目录,方便学生深入学习,此举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2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我校自2006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招生规模逐年递增,目前在校医学留学生500余名,来自美国、印度、巴基斯坦、毛里求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巨大。虽然我校专门为留学生设置了本科全英文教学项目(MBBS项目),但英语并非是所有留学生的母语,且各国学生的英语发音带有一定的地方口音,这给语言沟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虽然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生活了近四年,我校要求所有留学生实习之前通过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四级,但留学生在临床实习中要和患者进行无障碍的交流仍然困难重重。除了语言障碍,文化背景的差异也在临床教学中设置了一条鸿沟。近年来,随着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增加,来华医学专业留学生的规模也随之迅速扩大。医学专业留学生必须直接面对所留学国家的人民,其跨文化适应问题尤其突出,上述现象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针对以上情况,我校妇产科学教研室通过以下多种途径,较好地解决了留学生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所带来的临床教学难题。

2.1提高教师的英文授课水平

全英文授课是留学生医学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需要,也是我校医学教育努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妇产科学教研室建立了一系列留学生带教教师上岗资格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如带教考核与劳务分配、职称晋升相关。同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力量。选拔骨干教师到海外进修,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聘请外教进行留学生部分课程的授课,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提供指导意见。如聘请布里斯托大学的马丁•约翰•奎恩教授来给留学生授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提高英语水平,教师还需要深入了解生源国的文化背景、学生的,减少由此带来的文化沟通障碍。

2.2给留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学习汉语

指导留学生充分认识到扎实的汉语功底是在中国学习的基础,只有学好汉语才能和患者进行无障碍的沟通,更好地掌握医学知识。开设针对医学留学生的汉语课程,除了学习普通汉语,还要学习医学专业汉语,定期对学生的汉语水平进行听说读写考核。把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邀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中国学生加入,建立医学英汉双语角,每周进行2-3次规定话题的小组讨论活动。学校定期举行小组间的汉语竞赛,以提高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积极性。鼓励留学生积极参加中国传统节日的各种活动,增加其对中国风俗习惯的了解,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医患沟通障碍。

2.3建立“一加一”的同伴教学模式

在临床实习、见习过程中,把8年制的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混合编在同一个学习小组中,共同参加临床实习,既能解决留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沟通困难,又能提高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这种学习模式,已在我院试行了一段时间,深受留学生和本国八年制临床医学生的欢迎。

2.4借助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学方式也由传统的讲课方式发展到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授课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英文原版文章、图片、视频,教研室添置各种教学模型,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使学生不但能看得见,而且能摸得着,通过这种方法把抽象、枯燥的知识点以简单、生动、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弥补语言沟通方面的不足。

3课程考核

篇4

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按照临床工作过程与任务整合和序化课程内容。整合后课程总课时为60学时,基本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通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完成这项任务的要求,使确定的课程目标具有针对性;按照课程目标要求,在对基层医疗机构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学习内容,使其具有适用性。

1.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形式及工作要求,明确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应具有的工作能力及要求。

2.课程目标确定专业能力目标:掌握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生殖调控等相关知识,正确进行孕期检查、正常分娩处理、产褥期和新生儿处理,正确进行异常分娩的诊断及处理;防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做好妇女保健;掌握计划生育常用措施和方法。社会能力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医德医风、具备爱伤意识,尊重、关爱就诊者;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方法能力目标:具有自我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合理制订工作计划能力,具备查阅资料、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3.课程内容确定。按照课程目标要求,围绕典型工作任务,通过走访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就课程来源进行广泛深入调研,整合妇产科的工作领域及工作任务,结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要求,确定课程内容。

4.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将学习内容基于工作过程和认知规律序化为学习情境,将学习情境分解为以任务为中心的学习单元,将每个学习单元按照任务的需要构建为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统一体。学习情境设计按照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本课程设计为4个学习情境。

5.学习单元设计为便于组织教学,我们将学习情境设计为表2中的17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具有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实施均基于完整的工作过程,经过各学习单元的学习、训练,学生能够掌握妇产科学理论,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这种设计能很好地体现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特点,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学生认知特征、学校教学条件等,以学生为主体,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使用情境导入、PBL教学、案例分析、卡片展示、思维导图、角色扮演、分组教学、医院见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果。(1)情境导入法:设置真实场景,并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及姿态传递给学生,使教学弥漫一种情感气氛,以情激情,以情激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教师引导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该教学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案例分析法:以真实案例为基础,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择各类案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锻炼学生临床实际工作能力,提升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4)卡片展示法:如早孕诊断教学时,先让学生将自己能想到的早孕症状写于卡片并粘贴在黑板上,然后请一名学生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归纳、分类、总结,最后得出结论。同法可得出体征、辅助检查的结论。(5)思维导图法:如早孕诊断教学,教师将学生得出的结论用彩笔画成一个简图,中间是“早期妊娠”,往外发散成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得出正确诊断方法。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动画、图片、音频、视频融为一体,图文并茂、声乐并存,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我院医学实训中心有妇产科模拟病房、妇产科综合实训室,配备有计算机交互式分娩机及急救演示系统、负压吸引装置等,能模拟真实的医院环境。

三、课程资源

1.教材。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妇产科学》为依托,以自编讲义及校本教材《临床医学实训指南》为辅开展教学,计划在1~2个轮回教学后,编写符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教材。

2.教学团队。团队教师均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和高校教师资格证,其中医院临床专家2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专职教师毕业于中南大学、南华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30岁以下1人,30~45岁4人,45岁以上1人。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等相对合理。

3.教学条件。学院有完全模拟医院布局的妇产科实训室,实训环境高度仿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情感。同时,我院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25家医院签订了协议,建立了临床医学专业校外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满足学生临床学习需要。

四、考核评价

篇5

在传统妇产科学示教课程教学中,通常使用黑板板书与挂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于与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相似,内容有交叉之处,学生容易对示教课教学产生厌烦,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同时,由于挂图与板书均为静态内容展示,无法动态、直观地表现妇产科学抽象的知识内容[1],使学生难以理解重要的知识点。比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这一节内容,由于内容包含女性生殖内分泌轴下丘脑-垂体-卵巢及靶器官子宫内膜的相互作用及影响,知识点十分抽象,难以理解,所以在理论课之外,妇产科学示教课程意安排了这部分内容的病例讨论。但是,由于学生在理论课上对这部分内容没有真正地掌握,在示教课中通过病例讨论也仍然似懂非懂,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深刻、直观、正确地理解并掌握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这一知识点。再如妇科病史与检查这一节内容,是医学生进入妇产科临床实习前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技能,在妇产科学示教课程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要学会进行妇科病史采集,掌握妇科常见临床症状,尝试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双合诊、三合诊等并掌握基本要领。但是通过传统的挂图讲解,学生根本无法直观地了解妇科检查的要领,对病史采集也无法真正地掌握。当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由于在示教课中并没有掌握应掌握的临床实践技能,造成了学生对实习的不适应,无法迅速地融入下一阶段学习生活中去,从而最终影响医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因此,在传统的妇产科学示教课程教学模式中,学生无法对妇产科学知识有进一步深刻的掌握,严重影响了妇产科学的教学效果,亟待新的教学手段来改善教学效果。

2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多媒体课件与传统黑板板书+挂图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多媒体课件可以采用的素材更加多种多样,包括文字、图片、图表、动画、声音、影片等等,因而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点:

2.1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由于多媒体课件包含动画、声音、影片等,能够非常形象生动、动态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因而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比如学习子宫肌瘤这一节内容时,传统的挂图只能向学生展示子宫肌瘤的静态图片,没有真实感,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失去兴趣。而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就可以通过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真实视频,让学生亲眼看到子宫肌瘤患者那凹凸不平的子宫体,看到子宫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的真实影像,并且观摩到如何将子宫浆膜下肌瘤自蒂部完整切除、如何将肌壁间肌瘤表面包膜切开后完整剥除肌瘤瘤体以及如何用宫腔镜环形电极将子宫粘膜下肌瘤完整切除的手术全过程,就像在手术室亲身观摩手术一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使学生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牢固掌握知识点

多媒体课件可以采用的素材是动态的,直观的,因此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点从而牢固掌握知识点。比如在学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这一节内容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仅能通过挂图+讲解的形式来进行讲授,非常枯燥、抽象,学生普遍反映这一知识点难懂、难记,无法掌握。而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就可以采用3D动画+手术视频的模式,让学生亲眼看到真实的卵巢排卵过程,并且观察到栩栩如生的女性生殖内分泌轴下丘脑-垂体-卵巢及靶器官子宫内膜的相互作用及影响过程,观察到每个器官分泌的激素是如何对靶器官产生影响,而靶器官分泌的激素又是如何产生负反馈作用,子宫内膜在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作用下是如何从月经期变化为增生期而后又进入分泌期的全过程,通过精美壮观的3D动画+手术视频展示,学生们对原本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有了非常直观、深刻的印象,原本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也非常易于理解,再辅以老师的课堂讲解及学生再次学习课本理论内容,从而最终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点的教学效果。

2.3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技能操作水平

在妇产科示教课的教学中,包含妇产科的专科检查内容,如妇科双合诊、三合诊、直肠-腹部诊、四步触诊等,这些内容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如果掌握得不好,就会影响到学生进入临床后的学习效果。传统教学方式是通过挂图向学生展示操作的手法、步骤等,形式单一、枯燥,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则可以通过临床上真实的妇科双合诊、三合诊、直肠-腹部诊、四步触诊等的录像视频,使学生直观地亲眼看到以上操作的过程,再加上老师的示范及讲解,学生们就可以更好地在模型上进行练习,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即使在课后,学生们也可以通过自行反复观看操作技能的录像视频来进一步复习操作手法及步骤等,起到了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的效果。因此,多媒体课件在妇产科学示教课程中的应用能够起到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水平的作用。

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3.1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多媒体课件目录

我校妇产科学示教课的教学大纲涵盖女性内外生殖器解剖、女性生殖生理、流产、异位妊娠、妇科病史与检查、妇科肿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分娩机转等内容,多媒体课件目录的制定是严格按照我校妇产科学示教课的教学大纲内容来进行的,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8版《妇产科学》为依据,进行妇产科示教课多媒体课件库的制作。

3.2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

由具有课件制作经验的教师团队负责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突出重点及难点,采用Photoshop8.0、Flash以及Authorwar等软件,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在妇产科手术视频库中挑选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高清晰度的手术视频,在妇产科资料库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妇产科专科检查录像视频,精心制作完成适于示教课使用的多媒体课件。课件制作完成后经过授课教师在示教课堂上使用后反馈使用感受及学生的听课意见,根据反馈的内容由课件制作团队再次修改多媒体课件,从而最终制作完成妇产科示教课程多媒体课件。

3.3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效果与成绩

篇6

1妇产科学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

医疗行为的高风险性。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升高,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随着妇产科医疗纠纷发生率的逐年增高,教师的医疗教学行为也愈显保守和谨慎,为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往往采取回避态度,一些重要的临床教学内容只能在模型上或者视频录像上“纸上谈兵”,影响了教学效果。

师资不足。长期以来,临床教学工作都是由临床医生担任,没有专职教师,临床医生繁重的临床工作以及科研工作,使她们无法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没有时间对实习生进行系统带教,所以带教工作就成了简单地完成任务,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另外由于受工作业绩考核、职称晋升等因素的影响,在医院逐渐形成了重临床、轻教学的现象。

妇产科患者的特殊性。妇产科学疾病主要发生在女性生殖器官,许多疾病直接涉及患者的婚姻、家庭和生育等隐私问题。女性患者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接受在诸多学生面前进行相关检查,而且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普遍抗拒充当医学生的见习、实习的教学示教对象。同时,妇科检查如双合诊、三合诊等均具有侵入性,学生的操作可能会加重患者的不适感,因此,患者往往拒绝临床实习生为她们做相关检查,以致学生没有操作机会。

教学资源欠缺。近年来高等医学教育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因此,医学生接触实际临床病例的机会也就相应的减少[1],由于教学课程安排的实习周期通常较短,医学生接触的病历有限,而且特征多数缺乏典型性,这也使得妇产科学临床带教的效果大打折扣。

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沟通能力差。目前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仍为“填鸭式”教育,学生被动接受传授,主观能动性差,导致学生主动获取所需知识能力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学能力。同时,医学生尚处在学习阶段,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能融会贯通,对于课堂上教授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技巧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所以在临床中,他们不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地沟通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对于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因其自身业务不熟,也不能给予满意的回答。这样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减少了获得学习锻炼的机会,使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医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性。长期以来,社会上流行的“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妇产科”的说法,对妇产科学专业选择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许多医学生尤其是男生对妇产科学存在着抵触情绪,临床实习热情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持轻视、回避态度,甚至抱有在妇产科混实习的错误思想。同时,由于临床实践机会少,学生经常处于只观察不动手的状态,容易产生厌倦感。并且在临床见习中,有些学生没有牢记医学工作的严肃性,过于害羞,不好意思看,不好意思听,浪费了临床见习的好机会。

2提高妇产科学临床教学质量的主要对策

增强师资力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又是学生的长者和引路人[2],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关键性作用。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研室在每学期开学初都要组织全体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提出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相互传授教学中的体会和经验,尤其强调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教作用,使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针对青年教师带教能力薄弱等问题,我们集中组织他们进行教育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邀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临床示范教学,保证临床带教效果,提高临床带教水平。同时,临床带教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运用多方位的教学资源,将临床实际病例、以往典型病例的分析和现场模拟诊疗相结合的方法融合到临床教学中,和学生一起探索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自身水平[3]。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临床教学除了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但由于妇产科疾病和患病人群的特殊性,往往涉及到个人隐私,几乎都不愿意将自己的生殖器官作为教学内容来展示,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有针对性的购进了相关的妇产科实验室的设备,包括正常分娩机制标准化模拟人,孕妇产前检查模型、新生儿窒息复苏模型、妇科常规检查模型、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模型等等,增加了医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和生动具体,明显改善了教学效果。建立“绿色教学通道”。由于学生课间见习与生产实习时间有限,很难完成教学大纲的病种要求。要弥补该不足,教研室建立“绿色教学通道”,即建立师生联系薄,遇到特殊病例及时通知学生回到妇产科,为学生提供再学习的机会,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妇产科常见病和急重症患者的诊治,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临床思维及沟通能力。临床医疗工作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坚持以问题为中心,以参与式与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同时,临床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培养医学生问诊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让学生可以“问得出”,“答得上”,提高医学生与患者交流的水平[3]。只有通过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综合能力,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医学人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篇7

关键词:临床技能竞赛;妇产科学教学;教学改革;指导

在临床医学科学种类中,妇产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由于该学科涉及的临床操作技能比较多,所以该学科的学习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际,还应该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并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我国医疗环境在最近几年急剧的恶化,病人对临床教学的配合程度也在不断的下降,医学实习生的操作机会也在减少,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患者为训练对象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教学任务,但是反过来看,现代医学对于相关专门医学人才的要求却是在逐步的提高,所以现在如何有效的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是分析临床技能竞赛对妇产科教学改革的意义,希望对有关的研究能够有所帮助。

1妇产科学临床教学现状

由于妇产科学相关诊疗活动的开展涉及患者的隐私,多数患者拒绝配合临床教学,对于男性实习生的观摩操作尤其抵触。再加上妇产科学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无法在师生自身身上进行联系或者演示。另外比如说刮宫术、阴道后穹隆穿刺术都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如果在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是很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再加上现在医患关系紧张,临床教师不敢轻易让学生进行操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受到打击,学生的临床技能有比较明显的下降。

2临床技能竞赛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2.1部分师生对临床技能培训不够重视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有一部分教师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对于临床实践技能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并且,由于大多数的临床教师承担着比较繁重的医疗任务,这样也就导致他们在临床教学上所花费的精力就比较少,对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工作做的不够充分。同时还有一部分的学生对临床操作技能的认识也是不足,普遍存在着理论实践不能很好融合的问题,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缺乏进行临床操作所必须的思维能力等。

2.2相关教材不够完善

由于现在我国大部分大中专院校采用的都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但是实际上该书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说对于妇产科学来讲,其书中的内容就缺乏对胎儿电子监测以及新生儿的处理的等内容的介绍。所以说想要更有效的提高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就必须完善相关的专业技能教材。

3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的相关对策

3.1加强对妇产科临床技能实验室的建设

相关的医科院校应该拨出专门的资金购进相关的产科临床技能操作模具,比如说能够通过高级孕妇检查模型进行胎心听诊、四部触诊等相关的操作训练。还能够通过对高级助产训练模型进行产程处理以及相关助产技能的训练。在计划生育方面能够通过高级计划生育教育模型进行刮宫术、人工流产的相关操作。

3.2编写符合时展的临床技能教材,制定出统一的考核标准

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根据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编写出符合时展的《临床技能学》教材,所编选的教材应该注意涵盖学生在本科阶段所应该接受的核心操作技能,并且还应该制定出具有规范性的评价标准、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3.3以竞赛促进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进行临床技能竞赛的过程中,妇产科教学实验室应该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牵头,并且还应该选择一批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的青年骨干教师参与相关的培训工作,通过竞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教学知识,同时还能够很好的提高参与培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教研室还应该注意根据相关的临床教学技能开展一定的教学研究,组织相关的研究人员进行教学讨论,同时还应该加强与其他相关院校展开教学经验交流互动,打造合格的教师人才队伍。

3.4以竞赛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竞赛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潜力。临床技能竞赛能够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还能够通过竞赛的环境培养参赛选手的临床思维能力;除此之外在进行竞赛的过程中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团队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精神,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紧密的合作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团队成绩;在进行技能竞赛时还应该融入人文关怀,对于妇产科的临床操作而言,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比如说应该注意隐藏患者的个人隐私,注意对患者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等,相信相關参与人员能够通过竞赛更好的理解医学伦理以及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

4结语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能够有效的促进各高等院校加强临床技能教学工作。在进行临床技能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与临床技能竞赛相结合的新型模式,通过比赛来促进教学,通过竞赛来促进学生学习,不断加强在临床教学实验是方面的建设,全面提升妇产科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蒋娜

参考文献: 

[1]吴玲玲,尹玉竹,邓妮等.临床技能竞赛对实习学生妇产科学技能学习的促进作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4):579-580,625. 

篇8

产妇,26岁,GIPV,因停经39+5周下腹不适半小时,于2009年8月21号晚6时急诊入院,平常月经规则,15岁初潮,经期3-4/29-30天,未次月经2008年11月16日。预产期为2009年8月23日,查体:T.37度。P.82min,R.18/min。BP.100/60mnHg。全身浅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心肺,肝脾正常。产科检查:宫高26cm,腰围84cm,胎方位LOA,头先露,固定,胎心142次/分,宫缩15″/30′,阴检,宫颈管未消退,宫颈质中,宫口未开,曾在市里2家大医院B超检查,未发现有异常。入院诊断:1.孕39+5周GIPO先兆临产;2.低体重儿?于2009年8月22日晨4时规则宫缩,30″/4′,胎心音144次/分,胎头s+1,宫颈管完全消失,宫口开4cm,于5时20分,宫口开全,宫缩30″/3′,胎心148次/分,羊水自破,工度清,在常规消毒6时顺娩出一死女婴。5分钟后胎盘有剥离征象,轻牵脐带,其自行滑落,胎盘仍在宫腔里,在常规消毒下手取胎盘,胎盘胎膜完整,重约380mg,,长14cm,宽14cm,,厚1cm。脐带长45cm,直径0.6cm,脐带断面种植于胎盘胎儿面的边缘上,血管很少且细小,只有一条静脉断端,胎儿断面部份附有羊膜,直径0.4cm,死胎重2.3Kg。阴道出血约150ml.。

2讨论

脐带是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管状结构。原来是由羊膜包卷着卵黄囊和尿膜的柄状伸长部而形成的。脐带中通过尿膜的血管即脐动脉和脐静脉,卵黄囊的血管即脐肠系膜动脉及脐肠系膜静脉。当卵黄囊及其血管退化,脐动脉和脐静脉就发达起来,在这些间隙中可以看到疏松的胶状的间充质。在子宫中,子宫动脉在胎盘的母体部分出的毛细血管,与胎盘的子体部胎儿毛细血管靠近,在此处母体和胎儿的血液间进行CO2和O2,代谢产物即代谢废物和营养物质的交换。脐动脉将胎儿来的废物运送至胎盘,脐静脉将O2和营养物质从胎盘运送给胎儿。最后由子宫静脉将来自胎儿的代谢废物运走。

一、临床上脐带附着异常主要为两种

(一)边缘附着

脐带附着在胎盘边缘,即球拍状胎盘,约占10%,此种情况常见于早产的病例。正常胎盘呈圆形或卵圆形,脐带附着于胎盘胎儿面,界于边缘及中央之间。如果脐带附着于胎盘边缘上,状似球拍,称为球拍状胎盘。球拍状胎盘比较少见,发生率为0.1%~15%,属脐带附着异常,胎盘娩出前诊断困难。球拍状胎盘本身无临床重要性,在分娩过程中,脐带边缘附着一般不影响母体和胎儿的生命,在产后胎盘检查时被发现。但若脐带附着点恰在胎盘下缘近宫颈处,可受胎儿先露部的压迫,产生胎儿宫内窘追甚至死亡。

(二)帆状附着

帆状胎盘是指脐带附着于胎膜,血管通过羊膜与绒毛膜之间进入胎盘.帆状胎盘在双胎中的发生率比单胎高9倍,而且此胎盘对母体本身无影响,主要是对胎儿的影响比较大,容易造成胎儿的死亡率.如果脐带附着点正好在胎盘下缘近宫颈处,可受胎儿先露部的压迫,引起胎儿宫内窘迫乃至死亡.帆状附着在单胎分娩中占1%左右,在双胎较常见,而在三胎几乎常有此种现象。有脐带帆状附着之胎盘,其胎儿先天性异常增加。当胎盘血管越过子宫下段或胎膜跨过宫颈内口时,则成为前置血管,当胎膜破裂时更易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前置的血管被胎先露部压迫时,可致循环受阻而发生胎儿窘迫,甚至胎儿死亡。前置的血管由于缺乏华通胶的保护容易破裂,是晚期妊娠出血的原因之一。脐带帆状附着破膜后往往出现脐带脱垂。

二、脐带附着异常发生的原因

由于在胚胎发育初期,脐带附着正常,在以后的胎盘过程中,由于叶状绒毛膜的单向侧方生长,脐带“掉队”,附着处因营养不良,绒毛萎缩变为平滑绒毛膜。由前置胎盘变化而来:子宫内膜退化使胎盘面积扩大,部分形成前置胎盘,另一部分可能因内膜“贫瘠”而使叶状绒毛膜单向生长,向上扩大面积,脐带附着处因营养不良,绒毛萎缩,变成平滑绒毛膜而使脐带附着胎膜上。

三、脐带附着异常临床表现

按先后顺序为胎膜破裂时脐带血管破裂、发生无痛性阴道流血,伴胎心率异常或消失,胎儿死亡。通常表现为分娩前或分娩中破膜后立即出现的无痛性阴道出血,量不多(200~300ml)。一般产后检查胎盘胎膜方可确诊。血管前置是胎儿潜在的灾难,破膜以后,覆盖在宫颈内口的血管易破裂,使胎儿迅速失血和死亡,即使不破裂,前置的血管可能在分娩过程被胎先露压迫,导致循环受阻而发生胎儿窘迫,甚至胎儿死亡。因此,一旦明确诊断,血管前置是剖腹产的绝对指征。故产前超声检查应注意脐带附着和胎盘的关系。诊断血管前置比较困难,在羊膜未破前,通过已开大的宫颈口,于先露部摸到搏动的血管,可诊断为此病;羊膜破裂后,发生无痛性阴道出血,临床检查又无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或其他出血原因,而胎心律变为不规则或胎心率变慢,应考虑本病。此时,可进一步检查阴道流出的血是否为胎儿血。检查的方法:①阴道血液涂片:如果出现有核红细胞,表示有胎儿出血;②Singer碱性变性试验,若为胎儿的血红蛋白,即为粉红色;母体的血红蛋白为黄色;③Klehauer试验:血片在酸性pH中孵化后检查,母血细胞溶化,而胎儿血细胞不溶化。凡能证明阴道流出的血是胎儿血,结合病史即可确诊。产后行胎盘检查,可发现脐带附着于胎盘边缘的胎膜上。

篇9

关键词:妇科学 产科学 医学 教育

是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的必修和主干课程,是临床医学中涉及面广、整体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学科,教学内容抽象、操作性较强,内容繁杂和凌乱,特别对于基础和理解能力普遍较差的学生,给学习带来很大困难,传统的“讲稿+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显得不太完美。我校临床系(妇产科备课组)对妇产科学教学进行多种改革尝试,为此,笔者就妇产科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浅谈一些体会。

1 强调学好本学科的重要性

开始部分一般有对本学科的简介,讲明它的重要性及其学习方法,并阐述一些注意事项等。在以前,有的教师往往并不重视第一次上课的引导,通常象征性地简述或一带而过甚至干脆省略掉,而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以后不会从事妇产科,在男生当中这种想法尤为突出,因此会导致他们对妇产科学的学习兴趣不浓厚。作为妇产科学教师,第一堂课应着手解决此问题,给学生讲明不管以后从事哪个学科,妇产科学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是当好其他学科医生的必需知识。比如因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到消化内科就诊时,需排除早孕反应,以免行大量不必要的检查和用药而发生对胚胎的不良影响;更年期常出现类似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等许多临床疾病症状与妇产科学相关。通过举出生动的相关疾病混淆的例子,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妇产科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积极性[1]。

2 多媒体教学在妇产科学课堂授课中的应用

学好一门课的关键是学生对它是否感兴趣。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从而调动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兴趣。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将枯燥、抽象的理论赋予生动的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的兴趣。如“妊娠生理”这一章节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当多媒体课件把“排卵”、“受精”、“输送与着床”这些基本概念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同时配有悦耳的音乐和动听的解说,学生既新鲜又好奇,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很快理解了基本概念,同时加强了记忆。增强教材的直观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在妇产科学的教学中,尽管在课堂中配备了一些如骨盆模型、分娩模型等辅助教学工具,但有许多无法演示的内容,比如接产过程、妇科患者的一些手术方法等,只能用肢体语言及口头语言共同表述,如果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则能达到静态(文字、图表、图形等)与动态(录像、动画)的结合,使许多复杂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易学易记的信息,从而解释深奥的理论。

3 实训(验)课以观看录像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进行实训(验)课可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基础,如果工作后不在妇产科工作,就很少有机会参加妇产科的临床实践,应重视学生时期妇产科实习实践。妇产科的妇科检查多需要保护患者的隐私,所以很多患者不愿配合教学。由于妇产科学的特殊性,许多特殊检查和操作无法普遍进入教学,更无标准化病人供教学研究,给妇产科学教学带来困难。为此,主要采用观看录像的方法,将妇产科学各种疾病及一些手术的录像带结合大课所讲内容播放给学生,使其对理论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印象并巩固,为进入临床实习及以后的临床工作打好基础。同时找出病例,进行病案讨论,通过病例分析归纳总结病史特点、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要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需重点掌握的疾病。同种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往往有临床表现的一些差异,尽量选择比较典型和代表性的病例进行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认识和解决各类疾病的能力。在教学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难记忆的操作,如四步触诊法、双合诊等,为了防止遗忘,我们可以利用一点时间观看录像,然后再到实验室进行现场操作;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

4 加强集体备课课前准备简称备课

系指为具体落实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专业学科教学实施方案的要求,根据课表的安排,为完成指定班次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而做的各项准备工作。集体备课是备课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教后反思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2]。教研室应集体备课并通过交流每位教师教案、相互听课,指出不足点及改进方案,每学期应调查学生对授课方式的满意度,同时听取教学督导组专家的教学反馈信息,不断充实和完善讲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此妇产科学备课组定期举行集体备课,找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改革,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5 运用病例导入教学法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讲解概念、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是听和记,缺乏主动学习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现运用病例导入教学法,以病例为引导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另外病例导入法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封闭状态变为动态、开放的形式,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间接的知识接受向自主学习、探索研究转变。由于病例导入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展开教学,紧密结合临床,因此,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其学习潜能,加深了其记忆,提高了其学习效率和临床思维能力[3]。

6 考试方式的改革传统

考察学生的方法是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衡量的,存在学生只为应付考试啃书本现象,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采取“3―3―4”的模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次是考察平时实际应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验)操作能力以及闭卷笔答的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可全面考查学生对妇产科学的总体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孙,董慧.病例导入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8):44.

篇10

【关键词】临床指南解析法;妇产科学;教学

从第7版《妇产科学》2008年出版到第8版教材2013年问世历时5年,而这5年内临床诊疗进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临床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方法的更新周期将越来越短。教师在课堂上宣讲的教材知识已经被更新了,陈旧的知识将对培养临床实践型学生造成影响和制约。知识的更新需要与时俱进,医学教育需要更符合临床进展的资料来辅佐教材,从而帮助学生更早接近临床实践。同时,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要求临床医生终身学习,适应知识的新陈代谢是每一个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他们而言,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临床医学教育也应遵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

如何将临床医学前沿的知识应用于医学教育中,并提高学生自学和接受继续教育的能力呢?

国外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视“临床指南”的应用。临床指南是建立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之上,由相关学术机构的权威专家共同制定的诊疗规范,对临床策略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指南的内容包括病因及病理上的新发现、典型的临床表现、科学可靠的临床诊断标准,还包含了先进性、规范化、优化的治疗方案。

我国临床医生对临床指南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一项关于“北京市基层医生医学知识获取途径及临床问题解决方式的现状”的调查显示:当在临床实践中遇到问题时,高级职称医生及中、低职称医生均将“查看有关疾病的诊疗指南”作为解决问题的最常用、最主要途径之一。由此可见,对临床医生而言,诊疗指南已成为工作中的一种重要工具。我国也在国际妇产科学临床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自己的临床指南及专家共识、行业标准等。

医学教育方面,国内少数报道将临床指南应用于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的临床实习带教中,但医学生接触临床指南的时间普遍偏晚。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开展的关于“医学教育中临床指南相关内容讲授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被访者中95.3%认为了解临床指南相关知识对临床工作有帮助, 93%认为最早接触指南相关知识的时间应在大学基础课或临床实习阶段。这反映了被培养者对获取指南知识的需求与呼声。但在临床课程教学中真正融入临床指南解读的课程尚少,很多医学生很少接触甚至没有听说过“临床指南”,对如何利用这一工具更是知之甚少。

我教研室在“妇产科学”授课中运用了“临床指南解读法”,针对妇产科学重要疾病,查阅国际使用的最新版疾病诊疗指南及我国最新版临床妇产科学临床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将临床新进展融入到临床基础知识中,制订教学大纲及教案。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掌握妇产科学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要求,对临床诊疗指南的内容进行筛选和总结、归纳,印制阅读资料。在使用此教学方法的章节课前一周发放阅读资料,对临床指南英文部分请学生提前借助词典进行阅读理解,结合阅读材料预习讲授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临床指南和教材知识的融会贯通。最后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核学生对于所讲授章节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要点等的掌握情况,并通过交谈咨询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程度、兴趣性及意见等。

“临床指南解读法”应用于“妇产科学”教学后,考试成绩显示学生对于内容理解透彻、思路清晰,对临床思维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访谈结果表明,学生对于此教学方法接受程度好,认为更好地了解了临床动态,可以帮助更快地适应临床实习。“临床指南解读法”还培养了临床医学生对“临床指南”这种重要医学文献的学习和应用能力,进一步帮助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在学生借助字典等工具学习国外西医学指南的过程中,还可以帮助提高学生阅读和应用医学专业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曾哲淳,赵冬,王文化等. 北京市基层医生医学知识获取途径及临床问题解决方式的现状研究.心肺血管病杂志,2004,23(4):193~194

[2]黄勇,崔社怀,曹国强等.以诊治指南为基础的呼吸内科学PBL临床实习教学探讨.重庆医学,2009, 38(7):875~877

[3]路筝,刘岩,徐茂锦等.以诊治指南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在消化内科实习中的探索与实践.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423~425

[4]温俊平,陈刚,侯建明等.以循证医学和临床指南为基础的内分泌学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探讨.福建医药杂志,2010,32(6):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