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课程范文
时间:2023-03-31 03:2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医学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北美和英联邦国家的医学教育模式
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医学教育是西方医学教育的典型代表,是一种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以哈医大教师学习的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圣迭戈分校、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和悉尼大学为例,教育模式分北美医学教育MD(doctorofmedicine)模式、英联邦国家医学教育MBBS(medicinebachelorandba-clelorofsurgery)模式。美国作为世界医学教育中心,实行本科后医学精英教育的体制,在整个医学教育过程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美国高等医学教育以本科生为起点,学制4年。英国高等医学教育以中学毕业生为起点,学制为5年,毕业后经过1年实习期后方具有行医资格。澳大利亚的医学教育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医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和医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近年澳大利亚也开始由传统的MBBS模式向MD模式转变,其转变的思路与策略值得借鉴。北美医学教育体系非常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十分先进,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于1969年首次提出了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推动了新一轮的医学教育改革。美国医学院校的PBL教学始于1979年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第一个完全采用PBL教学的美国医学院校是1982年新建的摩斯大学医学院,目前美国已有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100所医学院校采用PBL教学[1]。其中哈佛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扮演了全球教育教学改革风潮的引领者。哈佛大学医学院开展的“新途径(newpathways)”项目,对世界医学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课程重整为核心,将传统医学教育课程的有关知识重新组合成课程群[2]。一方面针对医学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希望将导师制和学生科研项目整合到课程中;另外一方面对课堂教学的医学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既横向将基础医学各门课程进行整合,又强调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纵向整合。这种医学教学方式包含两个突出特点:实现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融会贯通;导师制引入医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研究的能力[3]。与哈佛大学一样,当前美国顶尖医学院校正在纷纷进行以课程重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
1.2日本医学教育模式
近年来,日本各医学院校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日本医学生经过6年本科医学教育毕业后通过全国医生执照考试,再经过2-3年的研修医培训,可以获得执业医师执照,并在全国范围内通用[4]。日本医学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同样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基础医学院日语医学班学生参观的日本新澙大学医学部为例,学生7人左右组成学习小组,每次授课前先由指导教师发给每个小组共同的病例,学生围绕病例中的问题自学,并进行小组讨论。基础医学院教师参观学习的东京女子医科大学1990年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还有2所医学院于1995年开始实施PBL课程。据文献报道,2001年全国已经有39所学校采用了PBL教学[5]。另外,在新澙大学医学部,教师在教学过程更多采用自制讲义、幻灯。学生课堂笔记认真详实。教师之间在工作中更多切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
1.3俄罗斯医学教育模式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留有其痕迹。俄罗斯的高等医学院校有着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特别是一些重点名牌院校,历史悠久,治学严谨,在基础理论教学和对学生技能及创造力的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学习、研究和借鉴[6]。哈尔滨医科大学作为卫生部医学俄语培训中心,在历史上基础医学院与俄罗斯高等医学院校交往频繁,吸收了很多优秀教学经验。目前,尽管中俄两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存在着一些差别,但是俄罗斯医学教育现有的独具特色的方面仍然值得借鉴。俄罗斯医学院校的教学特色包括无固定教材,学生非常重视课堂笔记,授课形式多样,评价手段包括笔试、口试、计算机考核等多种形式,教师授课比较重视个性化培养。
2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横向整合课程模式改革实践
在世界医学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充分利用各种契机,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目前多数医学院校改革的状况[7]。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教学的横向整合课程模式改革及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改革正是在此契机下在七年制学生中全面开展[8]。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关键是教师理念的转变。因此哈医大利用CMB项目选送了60余名教师分别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和香港大学医学院、台湾地区进行医学教育培训。这些学习和培训开阔了教师的眼界,使他们认识到课程整合的意义,同时学会了PBL教学方法的实施原则和要旨,为哈医大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9]。在借鉴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医学院校的经验,结合哈医大的实际情况,基础医学院参照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两方面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按系统框架的横向课程整合并采用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首先,对基础医学主干课程在系统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整合,第一学年进行普通基础科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较宽厚的社会、人文知识,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第二、三学年将学院各学科13门基础医学单科课程按人体系统有机整合为导论课程、系统课程(八个系统),实施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基础医学各学科的课程内容整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医学导论,主要包括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共性的内容;第二部分为8个系统模块,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免疫)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主要包括与该系统相关各学科课程内容或知识点;第三部分为专题讲座,主要是不涉及单一系统或者无法确切划入8个系统模块的知识[9]。课程整合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线,加强了各学科间的有机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大班授课(lecture)与小组讨论教学方法相结合,其中PBL教学学时占20%。在教学实施中,每10名学生编成一个讨论学习小组,建设标准的PBL讨论室,通过大量临床案例的讨论,培养运用综合知识和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实验教学依托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进行,采取的教学方式以案例讨论辅助进行,同时加强实验技能培训。至2013年,该项改革至今已经稳定运行7年。通过对参与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学生与没有参与的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面对临床病例综合分析试题,实验组学生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实验组学生多数能够运用多种学习资源来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近年来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中也屡获佳绩,其中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总体来看,学生通过学习在自我学习、交流沟通、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得到极大的提高。
3基础医学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思考及下一步改革思路
篇2
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存在着一个共性的问题,即各学科教师都认为自己担任的科目重要,要求增加学时,造成各个学科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所以制定现代化的新型课程体系,如何科学合理分配学时,应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按照每门学科对人才培养目标所起的独特作用,来合理的进行学时分配。我校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占总学时的21.1%,对于学时的分配,是基础医学教学中最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学科不同的教师他们的观点不一样。基础医学的教师认为应增加基础医学学时。护理专业的临床医学教师认为应维持现状。但是我校受调查66%的06级学生(121人)认为基础医学学时需要增加。我校成人教育学生(在职医院护理工作者)104人,61%的人认为:基础医学课程内容太多,难学而意义不大。
2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使用教材的问题
护理专业在过去使用的是“供医学、护理、口腔等专业使用”字样的书籍,目前选择的教材范围缩小,但护理专业开设的7门课程中5门基础医学课程选用的教科书是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的。护理学需要改编现有的基础医学教材,使其更适用于护理专业,以避免医学模式阻碍护理专业的发展。我校已意识到了没有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教材所出现的问题,于是发现一些较大的书店的医学专柜,都有各式各样的供护理专业使用的基础医学书籍,但真的选用时还得谨慎抉择。因此,目前还没有做出新的行动。
3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师的问题
我校护理教育的基础医学老师几乎都受过医学教育,他们既教授护理专业的学生也教授其他医学专业的学生,甚至不同专业在同一课堂讲课,我们了解到只有协和医学院和复旦大学等少数学校的护理学院才有专门给护理学生上基础医学课的教师。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深厚的知识功底,但是将护理专业学生基础医学知识与护理实践相联系差距较大,使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4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其他问题
4.1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后,少数院校基础医学的教学模式由单一的分科课程向综合课程转变。在此期间,有的学校按系统讲课,但是,在同一系统频繁更换不同教研室的教师,使得学生既要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在书本上跳来跳去,又要被迫习惯于不同面孔和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均不能很好体现,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也主要限于七年制以上,教学效果也有待时间认定。更何况高职高专缺乏人力、物力等支持,学生层次、学制也受到一定制约,教师授课仍然是“自由发挥”。
4.2授课内容缺乏指导的问题在护理专业领域没有对于基础医学所要教的内容质量、难易程度进行指导。教师们认为正是基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缺少指导,对于教学内容的深浅难以把握。他们只有根据自己的对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理解来选择课程内容,实际上应根据学生在临床上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
篇3
关键词: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
1目前高职教育的一般特点
围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在课程设置上,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则坚持以“够用”、“必需”为原则,构建了“强能力”、“重应用”的课程体系。以“社会化”、“市场化”的评价体系为标准。毕业生从事岗位工作的社会认可度高,说明毕业生所具有的岗位技能、实践能力得到社会的承认。
2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二学期,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完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所需的人文与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依托校内实训基地,通过认知实训,为培养学生医学检验技术应用能力打基础。第三、四学期,进行专业领域学习,根据就业岗位需求,“循岗导教”的原则,以完成典型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校内实训室,完成岗位专业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重点职业技术的核心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五、六学期,通过毕业顶岗实习,着重强化训练学生岗位职业技术核心能力,提升其岗位适应能力。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发展潜力。
3检验专业医学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它要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医学课程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及病理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体解剖学主要介绍正常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毗邻关系等;组织胚胎学包括组织学和胚胎学两部分,组织学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胚胎学主要研究人体的个体发生、发展及发育机理;生理学是研究正常状态下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病理学是运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患病机体的形态、机能和代谢的改变,并探索其内在联系及结局,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这几个医学科目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为医学基础课程,而病理学则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4传统的教学讲授的弊端及改进措施
目前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仍沿用传统模式,理论教学内容多,缺乏针对性、应用性,专业基础课验证性实验多[1]。在以往授课安排上,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要学习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理学,学习完正常机体的结构及功能后,在此基础上,在第二学期开设病理学,其弊端是过于强调学习内容的循序渐进。这几门课程都交错有相似的内容,只是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例如,组织学要学习血液的组成、血浆、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及血细胞的发生,在生理学的血液这一节,也要学习这些相同的内容,这无疑是重叠、繁冗的,同时,生理学血液中还要学习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而这些内容恰好与病理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中的血栓形成有着前后的对应关系,所以,如果能把这些课程中有关联的内容有机的整和到一起,在同一科目中,设置血液这一独立的章节,先学习血液的组成、形态及功能,再学习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血量、血型和输血,后面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在此基础上学习血栓形成,既保证了内容的连贯性,又避免整体学时的浪费。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的是正常机体的结构及功能,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状态下形态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在第二学期讲授病理学时,往往有这样的困惑,无论是病理学总论还是各论,都首先要复习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的人体正常结构,然后再给学生介绍病理改变,但往往学生对上一学期学过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都已感到模糊,所以要利用课堂上相当一部分时间再去复习以往学过的内容,否则学生对各种常见病理变化基本无法理解,甚至有时需要用20~30min的时间去复习旧知识。例如,学习病理学的肺炎,要先复习肺的微细结构;学习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要先复习肝小叶的结构;学习肾小球肾炎要先复习肾的剖面结构及微细结构......。如果能把这些内容整合到一起,既能促进学生理解,又能节省时间。例如,消化系统先介绍其构成,然后是各主要器官的结构及功能,包括,胃壁的结构、肝小叶的结构、肝门静脉系统及肝的血液循环,然后在此基础上接着学习消化性溃疡、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在心血管系统内容的安排上,在解剖学的心脏形态结构的学习后面接续生理学的心脏生理内容,包括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心肌的生理特性;在解剖学的动脉和静脉的学习后面接续生理学的血管生理、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及器官循环,在此基础上,学习病理学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及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授课效果势必会大大增强,也会节省相应的重复学习时间。因此,在课程整合上,内容的安排尤为重要。在课堂的授课方式上,要摒弃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方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去查找资料,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在此基础上去总结、答疑、扩展,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把重要的知识更好的掌握。并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对实验课进行优化重组,及时淘汰陈旧的内容、删除重复的内容,充分体现实验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
篇4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课程整合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医学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开拓创新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当前,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和教育发展纲要均高度重视实践教学,要求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课题。近些年,我院针对实验教学课程做出系列改革,保留重要的基础性实验,逐步增加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2-4]。针对保留的基础性实验,改进其教学环节,比如开展案例式或以问题为导向的实验教学;针对设计性实验,不断完善其实验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针对创新性实验,将其与开放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紧密结合,整合实验教育资源,增加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数量。具体的实验教学课程改革情况介绍如下。
1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实施
根据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将实验教学分为基础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基础性实验与理论教学对应并同步进行,通过改善和提升教学条件,相应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是在教师引导下设计并开展的实验,基于虚拟实验室的良好条件,又开展了虚拟实验;创新性实验是教师指导学生凝炼科学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新科研立项和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组等方式开展创新实验。
1.1改善基础性实验的教学条件与课程改革
1.1.1加强实验教学条件建设
近五年,我院着力加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的现代化建设:建成解剖学虚拟数字实验室和人体奥妙馆;建设8个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并在电脑终端安装基础医学图片数据库和基础医学知识数据库;机能实验室建成机能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安装24个虚拟设计性实验项目;此外,更新生物技术实验室、病原与免疫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其条件不仅可以满足常规本科生实验教学,也可满足创新性实验和研究生的基础实验工作。
1.1.2基础性实验的课程改革
依靠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和数据库资源,在病理学和组织学实验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整合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图片资源和数据库资源,整合与问题相关的多学科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引导学生形成以器官为核心的医学知识思维体系[5]。利用解剖虚拟数字人系统、自制手术录像和3D臂丛解剖动画等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提高本科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并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解剖学实验[6]。在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实验教学中均引入病例讨论和问题式教学法[7,8]。
1.2增加设计性实验比例,优化教学环节
机能学实验室将单一的基础性实验革新为设计性实验内容,如将“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项目更改为“神经干动作电位及局麻药对其影响与骨骼肌的单复合收缩”,将原本单一的生理实验变为整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知识的设计性实验。解剖学实验室开展家兔脊髓半离断实验(选择不同的层面),半离断脊髓后观察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改变,从而分析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路;开展“新鲜猪肾脏和心脏解剖”,以弥补人体标本的不足,增强学生的感观性认识。病原和免疫学实验室针对“疑似病例”设计病原菌分离鉴定的实验方案,鉴定到病原体后再与其引发的临床症状相比较,促进学生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生物技术实验室有机地融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实验内容,将大部分纯验证性的基础性实验更新为设计性实验,根据实验项目的特点将实验内容进行衔接,如在两周内连续开展“细胞原代培养、细胞核与线粒体分级分离、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与观察、X染色质的制备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等实验项目[9]。此外,在机能学实验室、解剖学实验室和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虚拟实验”。这些实验室的电脑系统中储存有虚拟实验内容、虚拟数字人系统、基础医学图库、基础医学课件,为开展虚拟实验奠定了基础。在虚拟实验过程中,通过设计实验过程,模拟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等形式,引导学生整合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
1.3多渠道开设创新性实验
创新性实验对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尤为重要,尤其对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更重要,既可以帮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又能够促使学生早期确立攻读硕士或博士的人生目标[3]。近年学生参加创新性实验的热情高涨,学校的投入也相应增加,相比五年前每年只有3-5个创新性实验项目,如今每年开展的创新性实验项目超过15个。首先是学生自主立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复习和凝炼科学问题,再由教师讲解基本科研方法,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最后由学生向相关部门申请立项,向实验室申请开放实验室。学生自主进行的创新性实验有“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牡丹江市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和“胃肠癌相关趋化因子的作用”等多个项目。另外,部分学生直接加入教师的省部级或国家级科研课题组,学生选取其中一个小分支进行科研工作。
2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效果
五年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硬件建设快速发展,实验教学的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性实验虽然比例下降,但在融入现代化教学条件和调整了教学模式后,教学效果明显提升;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从20%增长至60%,同时,原有的设计性实验项目得到进一步优化,并新增了虚拟实验;创新性实验与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新科研立项、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实验项目数量和质量均稳步增长。
2.1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2.1.1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三种不同层次实验类型,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础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重在验证理论知识;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重在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有利于学生在科学研究道路上的发展。经过三个层次实验训练的本科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动手能力明显加强,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亦得到加强。
2.1.2促进学生整合医学知识体系
病理学实验开展的临床病理讨论会和虚拟实验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机能学实验需整合运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门学科的知识,生物技术实验需整合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知识,免疫学和病原实验同样要用到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知识,因此在进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加强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以器官或疾病为核心的整合医学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后期临床阶段的学习。
2.2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2.2.1转变教师思想观念
教师在参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之后,教育思想理念发生明显转变,从以前的“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验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真正地认识到“强基础、强技能”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此外,教师逐渐认识到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完全接受实验教学由之前简单的验证式实验教学转变为基础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成功地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部分教师主动地提出增加实验项目或改进实验项目的关键环节,为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一目标献力献策。
2.2.2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优秀的教师团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其一,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鼓励青年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各学科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其二,严格执行集体备课、试讲和听课等教学活动制度,要求青年教师学习交叉学科的课程,鼓励教师到临床科室学习交流;其三,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鼓励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完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制定并实施奖罚制度。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实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青年教师参加校级或省级教学比赛获奖数量也明显增加,为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3实验教学改革的困难与不足
其一,创新性实验覆盖面不足:由于教学时数限制,创新性实验均安排在正常教学时间之外,给教师带来不便;创新性实验需要较多的投入,难以覆盖全体本科生,仍需要更多的渠道、多样性的创新性实验来增加覆盖面;创新性实验要求教师既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又要有饱满的教学热情,两者均具备的教师尚显不足。其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转变较慢:青年教师易于接受“强技能、重实践”的教学理念,然而,部分老教师思想僵化,不愿意接受新观点,给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困难。今后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会,为骨干教师创造参观学习和教学进修的机会,潜移默化地转变轻视实验教学的偏见。综上,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实现本科生“强理论、重技能”的关键教学环节,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改革传统的基础性实验,有机地结合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形成以器官为核心的医学知识体系。因此,逐步实施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内容的一体化设计,将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更好地有机结合和优化,是未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季强,夏强,富丽琴,等.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6年总结[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73-75.
[2]张晓莉,于建渤,李志强,等.完善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平台建设,深化实验教学改革[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32(5):70-72.
[3]于建渤,李志强,张晓莉,等.本科生病理学创新实验的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2):182-184.
[4]唐小云,周晓茵,姬云丽,等.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3):218-219.
[5]郑慧哲,朱雁飞,曹永,等.数码互动系统在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4):415-417.
[6]李明秋,王莹,杨春壮,等.兴趣教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8):1005-1006.
[7]唐小云,石学魁,李霞,等.病例讨论课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8):697-698.
[8]赵洪涛,安锦丹,邓代千.问题-讨论-指导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课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5):110.
篇5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拥有丰厚理论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引导部分普通本科学校向应用型转型,是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促进高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2016年,赤峰学院获批应用型整体转型试点单位,赤峰学院于2017年开始实施三学期制,利用小学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与实习的机会,以培养职业素养、提升实践能力为重点,也是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本课题是基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开设实践创新学期的背景之下,对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构建进行实践探索。
1第三学期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基础实验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结合,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核心,专业能力为导向,融入创新的教育模式和专业思维训练,打破基础医学各个学科之间的壁垒,将实验课有机地进行重组,促进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交融。
2研究对象
我校2016—2020年招收的全日制五年制医学类专业本科学生,四年制相关医学类本科生,均经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入学,其中有2016、2017级为二本招生,2018级为一本招生。涉及我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蒙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和药学等各专业学生。
3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过程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和调查问卷研究法,构建、实施、持续优化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1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结合我校实验室和师资队伍现状,构建课程体系。构建前期经过项目申报、遴选,在33个教师申报项目中遴选出了7个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密切相关,并独立于课内实验之外的子项目,进而整合成综合性实践技能课程平台。平台采取项目管理方式,由实践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组成课程教学团队,编写项目大纲,形成各具特色的考核评价指标。以实验课程平台的形式建设团队,整合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免疫与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各学科实验教学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享,形成宏观、微观,形态、功能相融合,从机制到应用的基础医学整合实验课程体系。
3.2课程体系的实施
本课题的教学任务均来自医学院2017版培养方案,在研期间所产生的课时费等经费皆来自本校的课时津贴支持。医学研究基本技能训练已在2017、2018、2019年的第三学期———实践创新学期开展。项目组成员一直承担着本门课的实践教学任务。通过三年的具体实施,整合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高,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 3.3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广泛听取师生意见,根据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综合师资队伍和实验室资源,制定课程改进方案,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充实和拓展,持续优化。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完善和修改已有教学模块的设计。
4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整合课程体系构建效果
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学内容、应用型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1]、学生学习效果等几个方面。
4.1创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平台建设是在我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基于第三学期的开展,我校教师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和实际校情研发的原创项目。项目前期经过项目申报、遴选,进而整合构建成综合性实践技能课程平台。以应用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训练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强化综合设计性能,突出技术技能训练,如表1。
4.2建设跨学科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建设基本原则是学科融合、资源共享、产教研用协同育人。建设过程以现有的教研室为基础,打破传统教研室界限,整合各学科教师力量,以实验课程平台的形式建设队伍[2]。本课程教学团队跨越6个医学基础学科,团队成员为基础学科负责人,学科背景扎实、教科研工作经验丰富,团队负责人为医学院分管教学院长,管理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项目团队实力雄厚,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团队目前共有教师9人,其中医学院精品课程负责人2人,优秀课程负责人3人,主任医师1人,副教授5人,中级职称3人。平均年龄42岁。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33.3%。日本毕业博士1人,韩国毕业博士1人,医学专业背景4人。团队发展目标明确、合作良好、成果丰硕、梯队合理、学历层次高,教学创新性强,是一支有活力的创新性教学团队。该团队在2018年度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
4.3推进应用型课程建设
本课程与专业相融合,自主开发研制项目———“PICC的形态学基础建模训练”及“护理学角度预防医院感染”。整合基础医学中的人体解剖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等学科的实验教学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课程建设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在融通融合的基础上,致力于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发挥实践课程体系在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医学研究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在2019年度被评为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
4.4教材建设的创新和特色
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教学团队自编校本教材,教材收录的实验项目均为我校教师原创,结合本校实际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定位,具有鲜明特点和独特价值。教材突出技术技能训练,注重同伴学习和创新思维训练。为了便于教学过程评价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综合了教学内容体系、课程教学大纲、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实验报告、反思与小结等内容,编写了实验指导和配套的实验报告,以实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了不同学科在教学创新中的丰富实践与异同,展现了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教材建设的亮点之一。
4.5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影响
4.5.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跨专业学习的机会课题实践过程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实践,摒弃传统的教科书式的教学方法,以“从做中学”为核心教育理念,利于学生“去证实所学的知识,去了解知识的意义及其应用”,重点解决教学方法老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根据每个项目的内在属性,采用案例教学、小组教学、研究型教学与传统教学中的操作演示、习题和作业相结合的方法[3],体现了文化科学与实用科学并重的特点。通过改良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真实、自由、具体、可动手实践的环境下充分发挥潜能[4,5]。在教学分组中打破专业、班级界限,把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蒙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等专业随机分组,学生是课堂中的主角,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通过讨论、阅读、思考、认知冲突等,形成疑问。教师科学引导,激励学生通过课内、课外学习和实践去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养。
4.5.2培养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注重基础医学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跨学科课程设计实验内容,构建真实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设计、案例分析、反思小结的人才培养构成,让学生整合知识自己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结果导向构建学业测评指标。每名同学提前印制课程积分卡,建立模块式课程体系,每个项目模块根据自己的实验特色设置考核评价方式,项目的总积分计算评价成绩,结合专业基础、行业素养、通识能力,进行学习目标达成度评估,是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与考试评价方式转变进行的突破性实践,有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及职业能力的培养[6]。
5结语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第三学期基础医学教学体系构建,从教学内容、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等多个维度促进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三年的实践,整合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训练进行的有益的探索和创新。课程的设计不仅仅与专业知识紧密相关,还延伸了医学其他相关专业内容,不仅积累了专业知识,还拓宽了视野;实验整合课程中的实验不同于平时所做的基础实验,多具有综合性、设计性,这也使同学们较早地接触了初步的科研活动,既为获取实践创新学分打下科研思维基础,又为日后进一步开展科研工作提供理念和技术支持,动手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学生最直接的感受。参与本课程的学生在出勤率、完成度和考核等各方面都较普通课程更为突出。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是根据我院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开设第三学期的现实背景下,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所做的一些初步实践,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继续探索与完善。第三学期只有4周的时间,而本门整合课程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只有2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各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很大的难度;各个实验项目如何进行更加有机地链接和优化;在有限的实验经费中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如何在第三学期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逐步构建符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具体情况、突出应用型办学特色的整体课程体系,既是提高基础课实验教学水平和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7,8],也是在今后改革实践中需要深入思考、进一步总结、推进与完善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黄钢,顾鸣敏,唐红梅,等.医学新目标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教学改革新思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sl):l-3.
〔2〕张秀军,王丽雅,欧阳乐等.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对现代医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30(08):107-108.
〔3〕王庭槐,王淑珍,周慧明,等.构建综合性大学“243”型课程体系与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05):5-6.
〔4〕时连君,万殿茂,王芳,等.实验室开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06):41-43.
〔5〕曾令初,孙连鹏,张再利.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03):89-92.
〔6〕陈志武,郭岩,沈玉先,等.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2):1054-1056.
篇6
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现有6个硕士学位点,涵盖10个基础医学学科,这些学科也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公共平台。为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经过与广大导师论证,学院大胆地进行了研究生课程的改革,实施模块式教学。可供研究生选择的模块有:①平台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医学基础课程和学科课程;②进展课程模块,主要进行学科前沿进展介绍;③实践课程模块,主要进行技术方法操作训练;④学术活动模块,开展名师讲坛、博士论坛和研究生创新论坛活动。与先前的研究生课程相比,新课改中增加了基础医学研究进展、学术活动类课程模块。根据医学科学研究技术的进步,完善了技术方法类课程模块的内容,通过打破成规、精选教学内容和丰富课程内涵,达到加强课程的基础化和综合化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的目的。
2课程改革的实施措施
完善课程改革组织机构。成立了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由基础医学院院长担任,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则由各学位点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并及时解决实施过程的问题。课程改革实施方法。组织各学科专家进行平台课程和模块课程内容的整合,确定该专业该水平导师开展新进展讲座。课程结束时,要求结合课程内容及自身专业研究方向进行文献综述。课程教师和参与课程学习的体系共同参与内容的讨论。学术活动类课程模块。2007年开设组织实施博士论坛和院士教授讲坛,以营造青年教师、研究生与博士、教授面对面交流的学术环境,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很少接触其他专业导师的问题[3]。校内共有20名博士和10名教授,校外邀请到4位院士和40位着名学者通过专题讲座和报告的形式参与到研究生模块式教学改革中。此外,以研究专题的方式,实施多学科联合的学术沙龙,如神经生物学研究沙龙、血管发生和生成研究学术沙龙、群体遗传学研究沙龙、宁夏地道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学术沙龙等。通过不同学科就同一问题的研究思路的展示和讨论,师生的视角得到了延伸、方法获得启示、思路更加明确。为了提高研究生科技创新的热情,举办了神经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研究生创新论坛,组织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学院从事神经科学研究的研究生站在讲台上,展示研究思路和结果。技术方法类课程模块。技术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医学研究目标的实现和结果的可行度。为此,开设了细胞培养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电子显微镜技术、形态学技术与方法、高级生物化学技术、免疫学实验技术、病理学技术与诊断病理学、分子病理学、生理学实验技术。由具有丰富研究经验的教师和技术室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提供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考试除了相关的理论测试外,主要是以学生的实验结果作为评分标准。为了上好实验技术课程,组织多学科导师及实验室技术人员,编写了两部针对研究生的技术教材,即《女性生育力保存技术》和《形态学实用技术》。这两套教材对课程的有效实施及研究生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各课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实施年终学位点考核,听取学位点对研究生课程实施的效果评价,并收集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义,对授课内容和方法进行及时必要的调整。
3结果
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效果。问卷调查针对2007级、2008级研究生,调查人数为100人,回收有效问卷80份。问卷涉及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课程选择和意见反馈四方面内容。同时,对20名调查人进行了此项目的定性访谈,主要内容包括上课的主动性,总体感受和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课程设置。对课程设置的调查包括课程门数,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知识量和课程质量四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对模块式教学改革的课程设置总体认可程度为76.96%。课程教学。对课程教学的调查包括课程授课的知识量,授课内容的深度,与本科课程的区别,授课效率,专题讲座的次数和跨学科课程讲授六个方面,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对模块式教学改革的课程教学总体认可程度为72.15%。课程选择。在所设置的两个课程平台和三个课程模块共35门课程中,研究生对各课程均有选择,其中选择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的人数最多,占被调查人数的89.78%。实践类课程中分子生物学实验位居第二,为61.76%。细胞培养技术(60.23%),医学研究方法学(52.87%)和博士论坛(43.57%)分列第三、四和五位。定性访谈。分析定性访谈资料发现,课程改革后吸引力增强,多数研究生自述其上课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总体感觉良好。同时,部分研究生认为,改革后的课程安排需进一步完善,如课时偏长,时间不固定,小组人数太多,增加互动时间等。
4讨论
篇7
1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英语缩写BMS),属于基础学科,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其所研究的关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为其他所有应用医学所遵循。
2基础医学课程设置
2.1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遵循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较高”的办学特点,以及“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岗位为前提、能力为重点、素质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当今社会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适应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等一线需要的医疗技术专门人才。
2.2培养要求
临床医疗技能,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知识,受中医临床技能和现代医学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中医各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能力。
2.3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籍、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
3 各科课程的内容与学习要求
3.1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一学期20周。
(2)课程学时108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任务在于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相互关联的两门学科,通常列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主要是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理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的关系、先天性畸形等。
3.2 生物化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后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内容包括蛋白质与核酸化学、维生素、酶、生物氧化、物质代谢及其调节、肝脏生化和酸碱平衡等。
3.3 生理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前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学生学习人体各器官的基本功能,认识机能与结构的联系。其内容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功能调节。
3.4 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后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及特异性预防等。学习的目的是掌握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感染与免疫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了解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预防原则。医学免疫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免疫学发展简史、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免疫应答、免疫病理和免疫学的临床应用。
3.5 病理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二学年,第一学期20周。
(2)课程学时8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其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3.6 药理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前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一门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药理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称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应);另一方面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影响,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其总任务是通过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临床合理用药的理论知识。
4 基础医学课程在中医专业中的设置目的和意义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六门课程设置符合基础理论适度的中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展的要求与前沿。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了解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
篇8
比较行为学是比较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人类行为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并通过研究动物模型的行为内涵,建立可以评价的行为研究方法与人类行为内涵的比较,进而为人类行为研究提供基础。比较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行为的遗传学倾向、行为的生理基础、动物行为特点和研究方法、自发和社会行为研究方法、认知行为研究方法、摄食行为研究方法、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及研究方法、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及行为研究方法等。本课程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对生物体行为的了解,也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基础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2教学概况
吉林医药学院面向本科各专业开设了比较行为学选修课,内容涉及行为的遗传学基础、啮齿动物的行为生理学、动物行为特征及研究方法、啮齿动物的自发与社会行为研究、认知行为研究方法、摄食行为模型与研究方法、运动行为研究方法、跑台与动物模型运动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及行为分析、精神疾病动物模型及相关行为学研究、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和行为研究方法等。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性质不同,且学生多凭兴趣选取,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可更加灵活多样,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结合视频的教学形式,且二者占用学时相同,因而更为生动地展现了相关行为学案例,同时教学中结合了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课前提问等方式,不仅使学生加深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氛围,开阔视野,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程考核采用作业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完相应的知识点,让学生根据知识点查阅资料,围绕知识点书写相关课题的近几年研究成果,完成作业,回收率达到100%。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平时课堂表现。课程结束后,对课程学习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以及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课程教学。
3问卷调查
在课程结束时,对选修本课程的各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范围包括2013级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护理学、预防医学、药学等本科各专业共124名学生,几乎涵盖了所有医学相关专业;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选修该课程的原因、课程中印象深刻的内容、期望学习的内容等,期望通过调查能够了解学生选修这门课程的真正原因、在修习这门课程中的收获以及对这门课程更高的期望等,从而探讨这门课程在医学相关专业开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放124份问卷调查表,收回有效问卷117份,有效回收率为94%,调查主要项目内容及结果如下。
1)关于选择比较行为学课程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学生是因为对这门课程感兴趣,因好奇而选修的学生占19%,只有5%的学生仅为修学分而选择该门课程,其他原因占10%。结果表明,多数学生(85%)在选择这门课程的时候是以兴趣爱好为主,说明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或者好奇的程度非常高,也间接反映出在医学相关专业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2)关于对印象深刻内容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动物行为特征和人类相关疾病等方面的内容印象较为深刻,分别占到64%和36%,其他(表观遗传学等)占4%。提示多数学生对行为学方面的知识以及人类相关疾病方面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较好,这些都是学生平时感兴趣但没有机会深入学习的内容,因而在课程结束后对相关内容印象非常深刻。
3)关于对期望学习的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期望更多地了解人与人以及人与动物方面行为比较的内容(分别占21%、15%),说明学生在选修这门课程后,期望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这也反映出这门课程对学生的意义。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发现,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对比较行为学课程感兴趣程度非常高,一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不了解,因为好奇选择这门课程,更多的学生对这门课程是充满兴趣的,期望了解相关知识。而经过课程学习后,多数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较好,尤其是关于动物行为和人类相关疾病方面的内容印象更为深刻,这些内容一方面是与生活和专业密切相关的,如自闭症、帕金森等人类相关疾病,另一方面学生对动物行为感兴趣程度很高,因此,学过之后印象极为深刻。而且多数学生对比较行为学课程内容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和期望,也表明学生在学习过后,不仅了解和掌握了这门课程相关内容,而且期望学习更多,体现出很强的求知欲,而这种兴趣和求知欲正是学生在医学课程学习中最为缺乏的,也是医学教学改革中期望激发的。随着基础医学发展进步,各学科的知识不断扩张,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不断衍生大量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比较行为学作为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与行为学、解剖学、遗传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机能学、临床医学等有很深的关联性,能将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很多学科联系在一起,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医学各学科的学习欲望,这正是这门课程开设的重要作用。
4意义
比较行为学与医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关系密切,通过比较行为学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层次地理解医学课程。如行为与遗传学密切关联,比较行为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基因如何影响和控制行为;行为学与解剖学及生理学相关,每一个物种都会不断接受来自环境的各种刺激,为了生存和繁衍,必须具有可接受各种信息的感受器,还需靠效应器和内分泌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通过比较行为学的学习,可以加深对解剖结构及相应生理学知识的理解;行为学与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及医学机能学有关联性,比较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各种动物模型,包括学习记忆相关的疾病动物模型如瞬膜条件反射模型、创伤性脑损伤动物模型、脑缺血模型、老年痴呆模型、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制备等,这些都需要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及医学机能学知识为支撑。在模型制备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机能学实验,如研究学习记忆行为学的迷宫(Morris水迷宫、T型迷宫、放射状或辐射状迷宫、Barnes迷宫、高架十字迷宫)、场景性和提示性恐惧条件反射、被动和主动回避实验、物体识别实验、条件性厌食症、瞬膜条件反射、嗅觉任务实验及种群识别等实验。为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很多高校陆续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教改模式,比较行为学作为各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有利于基础与临床学科内容之间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基础医学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利于学生丰富知识与提高能力。
5结语
篇9
关键词: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整合护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3(a)-0102-02
护理专业学生上岗的必备条件是获得执业护士资格。但现行的护士执业考试只注重临床护理课程的考核,不重视基础医学知识的考试。这导致学生入学后,认为毕业后所从事的护理工作与基础医学学科关联性很小,根本不注重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甚至出现厌学现象。但是护理医学必须以基础医学为基石,缺少了基础医学知识难以学好和掌握临床护理课程和知识。因此,必须通过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基础医学的教学质量。
1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设想
1.1既往研究
陈浩浩等[1]剖析了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育现状及在教学内容体系、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理念、创新基础医学教学方法、突出基础医学实验、完善实践操作考核,构建特色基础医学课程体系。
邱惠萍等[2]通过精简、更新、优化和整合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删除重复交叉部分,建立了基于工学结合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医学基础课程体系,实行教革后学生医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更扎实,提高了职业能力和技能水平。
胡玉萍等[3]分析了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的合适与否以及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及临床工作的直接关系,认为现阶段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存在学时分配、教材选择、教师教育背景及教学方法等不尽人意,应进一步改进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设置与安排。
廖林楠[4]指出在基础医学课程中实施三元一体化教学改革,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师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最终提高基础医学课程教学质量,为后续临床课和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
袁耀萍等[5]为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有机整合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实验内容,形成综合性机能实验系列,在教学中尝试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分阶段教学、设计药理学单盲实验和开展综合性实验、更新仪器设备等方法,不仅提高学习兴趣,也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临床护理课程。
芦琨[6]认为,为适应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要求,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经过两年实践,教师和学生对于实验教学新体系满意度颇高,显著提高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
田华等[7]认为,基础医学课程是护理专业先期课程,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与基础医学课程合理设置息息相关。针对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遵循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教改经验并根据本校实际开展了针对性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重新修订的改革与实践,实施后教学效果良好。
戴长蓉[8]针对国内外护理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探索一系列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相关措施:根据临床护理岗位需要进行课程设置,构建基础医学课程新模块;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综合应用能力;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手段和资源。
1.2教学内容整合依据和工作开展
针对高职高专学制短,基础医学教学内容多,学生认为护士执业考试和临床护理工作与基础医学学科关联性很小,根本不注重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的实际,基于以上文献研究,探索和研究高职高专护理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
以笔者学校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调查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对照实验的方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将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删减学科之间重复的和与专业无关的内容,增加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前瞻性理论和技能知识,增加实验教学时数,制定切合实际的学科授课计划,重新构筑符合实际的基于工学结合的三基医学基础课程体系,进而开展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活动,注重课题完成的质量控制,根据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及匿名调查,判定教学内容整合后的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整合的实施
2.1整合方向
针对需要改进的基础医学课程存在的学时分配、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及实验课内容等不尽人意之处,涉及到教学内容精简、更新、优化和整合,删除重复交叉部分,课题组成员根据人才培养方案,重新建立了基于工学结合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医学基础课程体系。即整合基础医学课程及其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各部分教学内容(包括实验教学内容)的学时数量,制定切合实际的学科授课计划,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验和实践能力训练,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判定教学效果。
2.2研究内容
根据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前提特性和教學内容性质以及教师自身的因素,改进教学方法,使研究对象真正掌握学习的一般程序,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技能,养成良好学习尤其是自我学习能力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整合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删减学科之间重复内容,删减与专业无关内容,增加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前瞻性理论和技能知识,增加实验教学时数,制定切合实际的学科授课计划;(2)选择2016级2个班级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和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验和实践能力训练,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判定教学效果;(3)设计调查表格,根据学生匿名调查结果,判定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以便对护理专业基础医学学科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
篇10
1面临的问题
1.1招生人数增加,新生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大学教育普及,地方院校的招生人数增加,新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且我国医学院校招收的学生几乎都来自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学习基础医学课程时尚未完全进入大学学习状态,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尚不完全成熟。因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保证优质的教学质量的前提。
1.2专业设置增多,教学层次增多医学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医学院校普遍增设新专业。除临床医学专业外,大多增设了医学检验、医学护理、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医学法学、医学信息等专业;加之目前就业形势严峻,考研队伍不断壮大,这部分学生要求掌握更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从知识的实用性出发,探索多层次的教学模式是目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1.3教学内容繁杂,学时不断缩减基础医学课程主要包括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病原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药理学等。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是内容繁杂、抽象,知识点多,要求学生花费大量时间理解记忆。然而当前的情况是随着素质教育深化、人文方面的课程增加、学生社会活动增多,基础医学课程的课时相对减少,且由于高校合并,师生分属不同校区,课后交流不便。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合理延长学习时间,增加师生交流机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
2.1探索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模式
2.1.1根据专业特点,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可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根据专业特点分成3种教学层次:层次一,临床医学专业,详细讲解基础医学知识;层次二,医学检验和医学护理等医技专业,侧重医学技能方面的训练,适当减少基础医学课程课时,增设与专业特点相关的课程,比如医学检验专业增设临床生化检验、血液生化检验等课程,医学护理专业增设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等课程;层次三,医学信息、医学法学等专业,大幅缩减基础医学课程课时,帮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的基础医学知识,为本专业服务。分层次教学能满足各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达到知识性和实用性并重的效果。
2.1.2采用开放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基础医学课程的共同点是内容繁杂、枯燥,不易理解,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开放教学模式,将教学活动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把日常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的实例穿插在授课过程中,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讲解抽象枯燥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例如,在医学遗传学“群体遗传学——近亲婚配”章节教学中,首先举出具体事例:江苏省某市一对表兄妹结婚后,接连生下3个严重残疾、智力低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云南某少数民族村庄由于风俗习惯和地域封闭等原因,30对夫妇中近亲婚配率高达15.5%,共生育子女128人,残疾率达10.8%,夭折率达21.3%,然后讲解亲缘系数计算方法及近亲婚配容易造成子女缺陷的原因。通过触目惊心的事例和教师生动的讲解达到加深学生印象、提髙教学效果的目的。
2.1.3采用双轨制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基础医学课程是临床各学科的理论基础。本着走出课堂、面向临床的目标,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相结合的双轨制教学模式,是改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课程总论部分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的LBL教学法,使学生系统、准确、快速、连贯地了解免疫学基本理论体系;课程各论部分选择PBL教学法,在讲解“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这两章时分别设计病例“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新生儿溶血症”,提出一系列问题:疾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如何用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解释病人临床表现?进一步明确诊断还要做哪些检査?为什么RH血型不合常在第二胎出现死胎而第一胎未出现?如何以用免疫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让学生收集资料、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既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又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2改革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
2.2.1CAI课件配合板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随着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CAI),课件已成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应合理利用CAI课件辅助教学,充分发挥课件直观、形象、简明、快捷的优势,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生物化学“蛋白、脂类和糖类三大物质的代谢”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CAI课件主界面阐述基本的代谢框架,然后逐个讲解代谢途径,再通过链接进行相关内容比较和细节交待,最后再回到主界面点明每部分内容的重点,使学生更易于掌握和记忆。
在大力倡导采用CAI课件的同时,还应同样重视黑板板书的作用。黑板板书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配合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与教师同步进入思考状态。CAI课件与黑板板书配合使用,能充分准确地表达教学信息,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2开展远程教学,合理延长学习时间远程教学是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教学形式。医学院校依托校园网建立的远程教学体系应涵盖所有基础医学课程的网络课堂。
网络课堂将课程知识基本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综合组成开放式统一体。学生可选择自己合适的时间,利用网络自主复习与自学,也可以在网络课堂相互讨论或向老师提问,或通过链接査阅参考文献、直接访问国内外其他院校的教学网站。
远程教学补充和完善了课堂教学,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合理有效地延长了学习时间,解决了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以及师生分属不同校区的问题,也为准备复习考研的高年级学生提供了方便。
2.2.3优化实验教学,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基础医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根据课程特点,对医学机能学科和形态学科分别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医学机能学科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主要包括:①编写新的实验教程;②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实验的比例;③开展探索性实验;④开放实验室,改革实验室管理制度;⑤加强人才培养,稳定实验教学队伍。改革后的实验教学既强化学生的课程知识,又达到训练学生能力,活跃学生思想,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同时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实验教师队伍,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医学形态学科包括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寄生虫学、病原微生物学等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和使用数字化网络显微互动教室。在互动教室里,教师和每位学生同时拥有一台电脑和一架带数码摄像装置的显微镜,通过教室网络互相联系。教师通过广播教学,将教师机的图像、屏幕及声音传送给全体学生,达到示教作用,也可以将任意一个学生机的屏幕转播给全班或任意其他学生,以作示范或纠正错误。学生通过图像采集将显微镜下的图像拍照保存,再利用电脑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处理和标注,最后以文档形式提交给教师。教师课上随时批改,并通过文件分发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将每次作业保存在自己的文档里随时复习,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2.3改革考核方式,客观评价教学效果
2.3.1开展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调整教学工作 形成性评价重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阶段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的内容通常包括:课堂学习情况、课堂作业、阶段性测试、学生自评与互评等方面。课堂学习情况成为评价的指标之一,整个教学过程中杜绝了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的现象。绝大部分学生能自始至终认真听讲,提高了上课效率。教师及时纠正学生课堂作业和阶段测试中出现的错误,对普遍性的问题反复讲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达到学会学习、热爱学习的目的。
形成性评价的指标还包括学生自评和互评,促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反省自己的学习效果,不断改进;也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营造了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通过形成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阶段学习效果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则通过对前期教学的反思、总结,发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调整教学进程,不断改进、完善教学工作。
2.3.2重视终结性评价,实施教考分离 终结性评价是课程结束后通过考核结果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的认知程度,重在检测学生是否全面掌握了课程知识。为客观判断教学效果,可建立和使用试卷库,实施教考分离。
试卷库包括各门基础医学课程分卷库,每门课程的分卷库通常包含试卷90套,分别按上述3个教学层次设置为3组,每组包含试卷30套。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同组的试卷在题型、题量、难度和考查范围上均有所区别,同组试卷题型、题量相同,难度相当,内容各有侧重。考试采用的试卷从分卷库的相应组别中随机抽取,将考试成绩输入电脑进行数据分析,考试结果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是指导下一步教学工作的依据之一。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教育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