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教学范文
时间:2023-04-11 11:5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整合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整合教学 计税依据与会计要素 应纳税所得额与利润表
税法课程是关于我国税收制度和实务的综合性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在学习时总认为税法简单,临考前背背就可以了。即使坚持上课的学生听课时都懂,做题时也经常出错,一遇到较综合的计算题甚至无从下手,更不用说能熟练地识别企业的各项纳税义务,准确计算应纳的各项税额。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有益探索,将税法与会计知识整合后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关于流转税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流转税的计税依据与会计要素的关系
流转税是以流转额作为课税对象的税种,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总的来说,流转税的计税依据是流转额,流转额就是销售额或营业额。学生在流转税的学习中总是不能区分三税各自的计税依据,尤其是在计算营业税时搞不清楚哪些项目是不计入营业额的。总的来看,三大流转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额或者营业额,销售额指的销售货物的收入,营业额指的是提供劳务的收入,虽然在名称上做了区分,实际上它们都对应于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项目,都指的是会计上的收入要素,即企业在日常经济业务活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的过程中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对于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说,只要取得收入,就必须缴纳流转税,所以在识别企业的税种时,根据这一原则很容易判断企业应缴纳的流转税。需要说明的是,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和销售不动产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其计税依据是转让额或销售额,它们在会计上并不作为营业收入处理,而是将其转让或销售后的净额作为利得或损失处理了,这一点需要记住。
(二)价内税、价外税与利润表的关系
一般按税金是否是价格的组成部分将税金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价内税有营业税、消费税等,价外税只有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中的构成要素有成本、利润、税金。这里的税金就是价内税。根据价格=成本+利润+税金=成本+成本×成本利润率+价格×税率,可以推导出价内税的组成计税价格: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营业税税率),公式中的1代表价格,“-”号表示税金包含在价格中。这是很多学生在掌握组成计税价格时搞不清楚的地方,纯粹的死记公式总是将公式中的“-”号写成“+”号,是对价内税概念的不理解。
而增值税由于是价外税,公式推导如下: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额=不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所以,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同理,这里的1代表价格,“+”表示价格之外。
价内税和价外税的特点在各自的公式中都鲜明地体现出来,这个公式推导的过程如果不引导学生仔细推敲一下,学生就根本不能理解价内税和价外税的根本区别。
从会计处理角度来看,价内税金在核算时都要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即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费――应交××税”,而这一账户是损益类账户,其所反映的金额最终会列入利润表中,作为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所以价内税的高低会影响利润的多少,也是在计算所得税时允许税前扣除的税金。
而价外税在会计核算时,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对应的科目是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账户,不涉及损益,因而可以说价外税并不影响利润总额,它根本不会列入利润表中,但它主要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
(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关系
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是我国三大流转税,它们的征税客体涉及货物、劳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其中增值税和消费税主要是对货物征税,营业税主要是对劳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征税。
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热力、电能和气体。增值税是对所有的货物征收,而消费税只是从货物中选取了一部分作为应税消费品在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再征收消费税。两者在征收环节上非常不同,增值税是在生产、批发、零售的每道环节征收,属于多环节征收的税种。而消费税是一次征收的税种,其征税环节仅仅是在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因而凡征收消费税的货物肯定征收增值税,而征收增值税的货物却不一定征收消费税。所以明确记住应税消费品的种类并把握企业所处的环节是判断是否还要征收消费税的关键。
由于营业税的征税对象不涉及货物,所以对于一个销售货物的企业来说,根本不存在缴纳增值税还是缴纳营业税的争论。营业税和增值税对劳务征税却存在此增彼减的关系,征收增值税的劳务与征收营业税的劳务不会重复,一项劳务征收了增值税就不会征收营业税,征收了营业税就不会征收增值税。起初,增值税征税的劳务仅指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伴随我国营改增范围的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中纳入了更多的劳务。营改增自2012年1月试点以来,试点地区由点至面再到全国,试点行业也陆续增加到“3+7”(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和7个现代服务业),目前仅剩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尚未纳入营改增试点,今后增值税终将取代营业税对所有的劳务征收。对于无形资产和不动产,目前只有营业税将其纳入到征税范围中,这一领域的纳税识别非常简单。三大流转税征税范围的对比见表1。
二、所得税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学模式 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方案的学习
信息技术一词来源于国外的Information Technology,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IT,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输、接收、变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中,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学者乔纳森(Jonassen,1994)曾根据计算机在教育中应用情况归纳出了三种计算机的教育用途,即把计算机作为学习对象;把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我国特别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信息类课程中,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乔纳森认为计算机作为学习对象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学习计算机科学知识、学习计算机基本技能、学习计算机对社会的用途和影响。信息技术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二、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和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这是一种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整个知识建构过程中起着主体的作用。教师、教材和媒体等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师在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教材提供的知识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则是用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个别化或协作式探索、巩固知识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
三、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计算机作品的形式完成任务。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题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习和社会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发展。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一般性指导。
以“制定旅游规划”课程为例,该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旅游管理知识与相关技能。通过该项课程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更加灵活的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获得更多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该课程的教学过程是:
1.教师先设定教学情景:“五一”是旅游的好时机,同学们结伴出游,假设目的地为北京、上海和广州,请设计一个经济、快捷、收获最大的7日旅行计划。
2.教师为学生下达任务、通过单元活动各小组制定自己的线路和旅行计划,并说明理由。
3.学生分组进行曲网络环境下的协助学习。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行分工,分别负责查询路程、时间票价、预测可能的收获、记录数据和整理数据、比较并计算结果。
4.各小组整理讨论结果、收集、归纳活动可能存在的问题,最终形成文字报告,并在同学面前展示。
5.全体同学交流汇总。
这种教学模式属于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方案的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把学习融入到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之中,让学习者积极进行探究和发现,以学生获得新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方案完成的过程也是学习者学习活动进行的过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各学科教学应用基于方案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获得新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能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能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涉及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调查研究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其优势是在重视学习者学习知识的同时重视学习者能力的培养。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具体的探究过程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研究型课程中较适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四、结束语
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质和潜力,这要通过一定的培养方式或培养途径才能发掘出来。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中应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千方百计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学模式的选则还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科特点。总之担任这项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进行探索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使这种课程改革适应时代要求,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俞明学,刘文明.创造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3
【关键词】 AHP;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评价
一、 引 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热点。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1]。在这股热流的推动下,全国很多学校开始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教育专家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理论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关键词,对中国期刊网CNKI进行题名精确检索,检索截至日期为2007年12月,检索范围为期刊全文,检索结果为565篇有效论文,其中只有5篇涉及到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如李克东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数字化学习,并探讨了数字化学习的四种模式[2];何克抗把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标定位在努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上[3];耿新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为独立开课、工具性整合和课程改革三个层次,把学习理念、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媒体技术等方面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点[4];刘晓莹用内容分析法对自2000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已有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未来的发展趋势[5]。
从上述文章中看出,人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目标、方法、层次、模式等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实践中也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然而对其进行的教学评价却很少关注。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否满足了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否达到了整合的目标、整合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其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评判问题, 涉及的内容较多, 评价指标受考评者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和个人偏好等的影响,使得实践操作具有一定难度。本文利用层次分析理论,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评价,既尽可能地排除主观成分,又便于操作,以提高综合评判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 AHP原理与步骤
AHP是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的简称,即层次分析法,最早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T.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1971年Saaty教授首先将其应用于美国国防部研究的“应急计划”,又于1977年在国际数学建模会议上发表了“无结构决策问题的建模―层次分析法”一文,此后AHP在行为科学、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方法评价和教育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6]。
AHP的基本原理是排序的原理,即最终将各方法(或措施)排出优劣次序,作为决策的依据。具体可描述为:层次分析法首先将决策的问题看作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大系统,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因素可以按照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排成从高到低的若干层次,叫做构造递阶层次结构。然后请专家、学者、权威人士对各因素两两比较重要性,再利用数学方法,对各因素层层排序,最后对排序结果进行分析,辅助进行决策[6]。这种方法采用数字标度的形式,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把决策者的经验予以量化,从而提高了决策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行性。运用AHP方法解决问题,大体可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问题分解,建立递阶层次结构;(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3)由判断矩阵计算比较元素的相对权重;(4)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7]。
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1) 建立教学评价层次体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很明显它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信息技术如何改造和创新课程?课程创新中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 第二部分是怎样在信息技术与课程互动性双向整合过程中实现两者的整体化和一体化? 从当代文化哲学的视角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就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或开发)理论和实践,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等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进而使信息文化与人的学习生活整合而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8]。因此,在评价体系的制定上,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评价提出的要求为依据,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作用,以人文本,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评价体系的二级指标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它们分别包含各自的三级指标,教学评价递阶层次结构见表1,它们共同构成递阶矩阵A。
(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比较判断矩阵的构造是层次分析法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普通的专家评价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缺乏客观性、科学性。本文采用Saaty教授的1-9数字标度[9]来建立比较判断矩阵,以弱化主观因素的影响。本研究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16位专家对本评价体系的各个指标进行两两判断,为了尽量剔除专家比较中的人为因素,需对其进行如下处理[10]:
式中bij 代表第i个指标与第j个指标的比率标度;n代表专家人数;bkij代表第k名专家所给出的第i个指标与第j个指标的比率标度。例如对二级指标用1-9标度法构造的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
Saaty标度 表示的含义
1 待比较的两个因素具有相同的重要性
3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稍微重要
5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
7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强烈重要
9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
2,4,6,8 两因素之间的重要性在上述描述之间
相应上数的倒数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不重要的上述描述
(3)计算比较元素的相对权重
步骤1建立判断矩阵后,利用方根法计算各个指标的相对权重WBi。上述矩阵计算如下:
则将矩阵正规化加总得到特征向量即相对权重:
同理可得 =0.3512 =0.1887 =0.1089
即特征向量为
按照同样的方法可计算出三级指标中各元素的相对权重,计算结果见表1。
步骤2求最大特征值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判断矩阵专家的主观性和问题的复杂性,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不一定等于n,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为了保证决策者回答的一致性,取 与n的相对误差作为比较矩阵的一致性指标,记为:
为消除由专家因主观因素引起的误差,可对上述一致性指标 乘上随机一致性指标 的倒数,记为 。一般情况下,当 时认为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当 时认为判断矩阵不满足一致性,必须进行修正。其中Saaty教授对随机一致性指标 的计算列表如表4所示[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从上述结果看,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指标,同理可计算出其他指标的特征向量和 值,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若不符合一致性指标需重新调整。其他指标相对权重的值见表1。
(4)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利用上述单层次相对权重的结果,以上层元素的组合权重为权数,计算对应本层各元素的加权和,所得结果即为该层元素的组合权重,进行层次总排序。如计算教师的教这层指标的组合权重如下,其他计算结果见表1。
W11=0.351 0.274=0.096W12=0.351 0.274=0.096
W13=0.351 0.154=0.054W14=0.351 0.154=0.054
W15=0.351 0.089=0.031W16=0.351 0.056=0.019
确定各层指标的组合权重之后,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评价法等各种方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评价体系种各个指标进行打分,回收问卷整理数据后计算各指标得分的均值和方差,然后计算均值 方差以确定指标得分的有效范围,这样就剔除了问卷中的无效数据,然后再计算满足条件的各份问卷评分的均值。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情况的综合得分可按如下计算公式求出:
其中,Wi为二级指标的相对权重,m为二级指标的个数;Wij为三级指标的相对权重,n为三级指标的个数; Sij为三级指标的单项得分;S为综合得分。最后,根据综合得分确定评价等级,建立各个教学单位的评语表,评定等级与对应分数(假设每项指标满分10分)如表5所示:
评定等级 优秀 良好 中等 不及格
对应分数 8.50-10.0 7.50-8.49 6.00-7.49
四、 总结与讨论
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那么,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到底怎样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对整合的力度、效力进行评定,同时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整合中的作用。AHP方法在评价体系中的运用,定性判断与定量推断相结合使得评价结果更客观、更科学,是一种有效的功效评价方法。
但是,本研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可能有些重复,涉及面不够全面,有些指标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无效;AHP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专家判断的主观性、对象多、工作量大,因此可以与模糊评价相结合,定性判断和定量信息相结合,以提高评价过程的客观性,保证评价结果的综合性、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46-49.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2002(4):39-42.
[4]耿新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层次及整合点[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27-131.
[5]刘晓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4)70-73.
[6]层次分析法概述[EB/OL].
[7]洪志国,李焱,范植华等.层次分析法中高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计算[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45-49.
[8]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及基本原理[J].教育研究,2002,(10)36-38.
[9]许树柏.实用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25-28.
篇4
关键词:Moodle;小学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133-03
一、引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启动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近期的研究表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进入“瓶颈期”和“高原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更多呈现出一种技术中介的课程内容陈述与传递。教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要素。教师教育研究的理论早已证明,大多数教师是按照他们入职前所接受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的。因此,要想突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瓶颈”,将整合的实践引向深入,必须首先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的有效职前教师教育模式。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宗旨是培养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本文将探索基于Moodle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小学教师教育模式。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教育模式的系统设计
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局限于识记教师传授的基本知识,而是要学会创造性地开发和应用知识。开展高效深入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了满足基础教育由“知识传授型”向“知识创造型”的转换,教师首先要具备职业转换的能力与素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以培养和提升教师适应这种变革过程的能力为指归。也即教师本身就绝不能仅仅是作为一个学科知识的单纯“传授者”而存在,而是要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因此,必须要探索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教育模式。一般而言,教师教育模式系指在教师教育基本理论指导下,与教师培养直接相关的制度策略以及具体实践措施,该模式应具有明确的思想指引性与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以及实践者开展教师教育与培训研究和实践的基本参照。
(一)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小学教育专业定向在小学,定位在教师。作为未来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中坚力量,必须要具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层整合的能力,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使职业发展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个体体验。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谈到主动作业在教育上的地位时,指出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能力出发。使学校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儿童和青年在校外所从事的活动类似的活动形式。游戏和工作可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使知识的获得是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应付学校功课的结果。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日后绝大多数要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今天,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有效整合也必将是其工作中面临的首要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中,应首先以小学学科课程实际教学中需要整合的项目为核心,项目应能提供给学习者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真实的情境体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项目应来源于小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突出情境化学习,从而满足作为未来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那种脱离课堂教学实践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只能是非情境化的、纯计算机技能的习得。最终结果只能是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更多呈现出一种技术中介的课程内容陈述与传递,而并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
杜威还十分强调学校必须培养学生反思性思维的习惯,并从思维过程出发提出了作为问题解决法的“教学五步法”。“教学五步法”在西方教育界被看作问题解决法的标志。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实践的机会非常有限,在学习中主要关注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学习,缺乏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程设计的深入思考,将来在工作一线,难免不会出现严重的局限。事实上,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市属小学的实习过程中,发现许多小学一线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入整合有着迫切愿望,诸多实际问题期望实习生们能够为其解决。在杜威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基于各学科的实际问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可就各学科的实际问题形成多个项目小组。各小组从实际问题出发,共同确定在线解决模式,而不是仅限于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各小组在探究中选择合适的课程模块的结构与实施方法,并根据计划对此进行设计、开发与评价。
(二)基于Moodle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设计
本研究重在探究基于Moodle的有效培养和提升职前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教育模式。吸收上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并且鉴于Moo—dle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和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本模式在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教育活动定位于课堂教学情景,问题解决式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教学方法注重以建构主义学习方法为主的混合学习。小组成员应积极主动地开展针对教学对象、学习理论、相关技术以及如何改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的对话和反思。各小组要确实开发出能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整合技术的课程单元。要注重开展对实践活动的行动研究以及系统地反思。Moodle的模块化特征,决定了系统模型采用模块化架构,如图1。
基于Moodle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将其他教学方法完全排除在外,实质上是一种基于问题的混合学习模式。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再辅之以Moodle在线学习,可使学习者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有机结合。Moodle提供的各种在线学习体验活动可以为面对面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1.问题模块提供的问题是项目小组成员共同关注的来自于真实教学一线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问题。Trentin(2001)认为,通常学习通过诸如失败和错误,问题分享和解决,以及非正式的同辈交流等机制,作为内生增长过程的一部分而发生。以问题为中心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解决问题成为一种责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了学生问题解决和概念技能的发展与应用,促进自我导向的学习进入课程相关的学习领域当中。
2.资源模块是由教师事先选定的学习材料。教师可将相关的重要文章与报告放置在数字图书馆中。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推进,小组成员会挖掘出一些值得同伴分享的资源,资源数量也变得更加丰富。De Boer和Collis认为在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成员分享的资源成为其他学习者学习资源的一部分,是参与学习更直接的一种途径。
3.讨论模块是为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有效机制。特定的通信渠道,如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可以为小组的活动过程提供重要支撑。异步的电子布告牌与同步的聊天室有助于项目小组成员共同探讨真实的问题。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满意度,降低孤独感,为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
4.信息模块提供课程相关的教学进度、教师、学生、交互评价等信息。小组成员的个人信息向整个群体开放。学生之家为每一成员在线介绍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特长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要对每一成员提交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品以及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教师要对最终的作品及评价标准做出评判。
(三)职前小学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能力的发展与培育,不可能仅仅指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门课程的开设而完成。至少应该在一个学年内开展基于实践的问题解决式在线教育与培训,以辅助课堂教学。之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参与过市属小学的教学实习至少一个月以上。当他们开展基于Moolde的实践时,能将自身实习中形成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观点和看法,通过实践与反思发展成为实践性知识。美国心理学家波纳斯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反思+经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实习,获得一线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的问题与困惑,然后以问题为牵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反思性实践研究,不断加深自己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最终在将来的职业岗位上必能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推向深入。促进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发展的关键要素如下:
1.基于课堂问题的项目开发。基于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特别是传统课堂教学中没有进行技术整合的问题,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开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项目,并开展行动研究是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核心与关键。由于是针对小学课堂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开发的项目,所以学生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在基于问题的项目开发实践中,学生可以将自身的教育理念整合在内,教师并不更多地干预应该怎么做或不做。当然,小组成员和教师可以就某一整合项目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项目开发中提倡和重视个体以及小组之间的协作。通过专题讨论会,在线讨论,以及其他“教学实践”,可以营造一种协作、团队精神的氛围。责任、同伴与教师的反馈是成员完成项目的重要动因。
2.基于项目实践活动的系统反思。在项目实践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开展行动研究,及其后开展的系统反思可以对小学教育本科生的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实践的反思活动是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工具。在行动研究过程中,项目开发者可以收集他人对课程整合项目的评价和反馈意见。通过反思,学生也在进行自我评价。这些最终可以作为正式项目年度实习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3.基于项目的汇报总结。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在项目实践活动结束后要开展关于对专业发展反思活动的正式汇报总结。小组每一成员要在组内汇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模式与成功经验,以供成员共享。报告为自己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同时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吸收和借鉴的机会。在报告会或讨论会上,学生们不可避免地要对共性问题开展头脑风暴和讨论,总结成功的要素,以及超越或重复的有效途径。头脑风暴对于作为未来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取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就以及开展同行协作极具价值。这种体验对于促进职前教师专业成长和培养自信十分重要,可以促使小学教育学生与未来教师职业岗位需求实现顺利对接。
4.基于项目的协作与交流。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与教育过程中,在线的与面对面的协作都十分重要。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教师在统一的课程标准和大纲的指导下,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专业发展展开群组协作,开发和分享课程与技术整合的计划与案例,对于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未来的教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不仅要能在面对面的课堂教育环境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合作学习与交流,而且要能在网络环境(比如Moodle)中开展实时和非实时的协作与创新。通过在线交流,可以使具有相似经验与兴趣的学生开展交互与支持活动。网上交流的项目报告帖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建构非预期的社会和情感支持的作用。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整合是基础教育信息化乃至新课改顺利推进的动力源。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小学教师培养的主渠道,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整合作为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才能顺利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为日后在教学一线开展技术支持下的教育奠定良好基础。基于Moodle的问题解决式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模式,作为面对面教学模式的有力支持,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为在线协作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可作为职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有益探索。
篇5
关键词:计算机类跨专业课程;工作过程;游戏开发;整合教学
0、引言
传统学科体系下,计算机应用专业侧重于培养具备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维护与维修、行业应用软件、平面图像处理、广告设计制作:动画制作、计算机网络及网站建设与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专业技术角度进行课程设置并开展教学;动漫专业招收的是艺术类学生,高职教育侧重于培养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及较强的影视动漫画设计、原创与制作能力,能适应动画公司手绘、二维动画、三维动画中期制作等工作的人才。总的说来,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注重于满足技术需求,而动漫专业课程设置注重于满足艺术方面的需求。这样,就导致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只有技术,但作品缺乏美感;动漫专业的学生美观度提升,但技术有限,游戏的制作恰恰能将这两个专业的优势结合起来。游戏制作主要分为游戏策划、游戏开发、游戏运营和市场调研4个阶段,如图1所示。根据专业的特点,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游戏开发能力,笔者以游戏开发模块课程为切入点,阐述如何发挥两个专业学生的特长,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按照游戏开发的工作过程,进行计算机类专业交叉课程整合。
1、组建跨专业的教学团队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下设多媒体教研室,该教研室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动漫两个专业,教研室教师也分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动漫专业两个研究方向,分别具备这两个专业所需的特长。根据这样的组织结构和成员特点,游戏开发模块的教学团队由这两个专业的教师担任。同时,按照游戏开发的工作过程,教学团队再分为界面设计组、角色组、动作设定组、场景组、特效组、程序组,每个教学组由2~3名教师组成。界面设计组、角色组、动作设定组和场景组的教师主要是艺术院校动画专业毕业,有5年左右的动画专业教学经历,同时为了和企业紧密地合作,严格地按照企业标准规范教学,我们还聘请两位企业人员作为外聘教师进入角色组团队。特效组、程序组教师以计算机应用专业背景为主。教学组中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功底扎实的教师担任主讲,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以基于游戏开发工作过程的教学组组合成的教学团队,有利于发挥教师各自的专业优势,有利于教学团队的共同提高,有利于学生获取最优的教学资源。
2、以工作过程整合模块内容
游戏开发主要包括游戏原画设计、游戏美术设计、游戏程序设计,如图2所示。游戏开发模块根据学生特点制定课程目标、整合模块内容。模块根据游戏开发的整个工作过程进行商业项目开发。
游戏开发建立在强大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基础,之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完成游戏程序开发。游戏作为一种虚拟系统,仅仅有技术’是不行的,它需要通过调动各种感官来展示作品以吸引用户,具有艺术感、动感的画面,美妙震撼的音效能更好地使用户体会到技术带来的全方位享受。因此,游戏中的美术设计部分由动漫专业的学生完成。
游戏开发模块的课程见表1。
模块实施过程中由各教学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然后带领各小组学生完成对应游戏开发子过程中的子模块。在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组要增加交流沟通,以最优的方式设计游戏。例如在完成游戏场景的时候,如果需要提高游戏流畅性,就要考虑有些场景特效不是由特效组以贴图的形式完成,而是需要程序组以底层shader编程的方式完成。还有在游戏中为了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场景和角色设计往往越精细越逼真,但这会给游戏引擎和程序带来系统开销,这需要程序组和美工组进行沟通,找到一个视觉和效率的平衡点。
3、教学实施
根据当前游戏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高职院校生源特征,按照学习过程内在的规律,模拟企业项目开发和项目管理流程、规范和标准,以项目带动教学,由教学组的教师带领学生组成的开发团队,填写《项目开发手册》,按照手册的流程和规范展开教学。
3.1 按环节分项目小组进行
按照游戏开发的原画设计、美术设计、程序设计3个部分,原画设计和美术设计部分主要由动漫专业的学生完成,程序设计部分主要由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完成。将学生分成6个项目组,界面设计组、角色组、动作设定组、场景组、特效组、程序组。每个项目组可以有1~2个分小组组成,每个项目分小组有5~7人,学生通过项目组的组织管理,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一项任务,进而完成游戏开发的某个设计环节。
3.2 开发项目引导任务实施
教学设计上,将知识的讲解与游戏开发的环节相结合,以技能实践带领基础知识学习,以项目引导教学过程,学生可以先不了解原理,就能够完成任务。边做边学,提倡“学中做,做中学”。先实践,后理解,充分体现知识够用的高职教育特色。根据游戏制作从角色和场景设计-角色和场景建模-贴图绘制-动作设置-界面设计-特效和后期-引擎调试的工作过程,分解同项目对应的建模、贴图、动作、界面、后期和程序的工作任务,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转化为各任务环节。在制作完成游戏项目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整体把握专业标准、领会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3.3 阶梯式教学设计
每个项目小组对于自己参与的游戏设计环节,分为学-仿-做-创新几个阶段,如图3所示。每个阶段又分成若干任务,首先让学生先了解环节中的基本操作技法;其次将外包的成形游戏作为某个阶段任务导入进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步,将外包的项目从无到有真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熟练地掌握所需知识技能,这3个阶段都是采用相同项目分条线平行展开的。最后的创新阶段要求两个专业的学生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应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原创一个游戏作品。
3.4 教学方法多样化
1)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游戏本身就是一件多媒体作品,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学效率。将游戏项目案例制作成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视频教程,便于进行形象化的教学,更便于学生自主掌握学习节奏。
2)项目主导以实践带动学习。
以掌握实际技能为目标,采用“目标明确、精讲多练”的方法组织教学。教学过程是6步技能教学法:需求分析-相关知识和操作要领-任务实施-问题分析和解决-任务拓展-任务完成考核。相关知识和操作要领、任务的实施由教师指导和负责,问题分析和解决以及任务拓展由项目小组组长指导和负责完成。
3)问题引导巩固知识学习。
在授课过程中不定期安排讨论,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引导项目组长帮助学生进入问题讨论阶段,及时解决任务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存在的问题
4.1 缺少相关教材
游戏开发模块的实践性非常强,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引入真实的项目。针对高职学生量身定制的教材在市场上几乎没有,大多数子模块和各项目环节相关课程的教材和实训讲义都是由教师以自编讲义的形式提供给学生。
4.2 缺少具有从业经验的教师
为解决此问题,我们从游戏开发公司聘请相关工程师和设计师作为外聘教师,同时将本校教师送出去参加各类培训等。
4.3 学生缺少对游戏开发其他过程的了解
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开设考查课和公共选修课拓展学生相关知识面,并且不定期聘请公司专家为学生和教师做专业讲座,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素质,特别是职业素养,使学生既具备能力,也有职业素养。
篇6
【论文摘要】新课程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否定传统的学习方式,而是要发挥不同学习方式的优势,根据具体的知识内容、课型、学校条件、学生情况等对传统的和新型的学习方式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但不管什么样的创造,不管什么样的个性,都应该是更出色地达到新课程的目标。
生物新课程进一步推广时应注意加强与生物新课程相关资源的建设,即在本校及其他高中学校进行新一轮生物新课程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的开发研究,同时意识到需要教师的大量心血,它需要教师的大量积累,从生活中收集材料,从学生中收集材料,从各种报刊、杂志中收集材料,从电脑中收集材料。然后进行加工整理,制成与我们这样学校实际教学相适应的每一节课。
1策略与实践
1.1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的策略
1.1.1准确理解生物新课程《标准》对模块式的课程和教材设置的要求:高中生物学新课程由三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修模块组成。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1.2研究生物教科书内容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生物教科书:建议各校高中新课程实验年级备课组要至少备齐5个版本的教材。对比研究不同版本教材对知识内容的选择、编排和呈现方式等,加深理解高中生物新课标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并依据课标优化组合不同教材的课程资源。市高中新课程实验年级中心组要组织专门的研究小组进行研究,并及时地将研究结果通过全市教研活动提供给各校参考。要摒弃过去那种“轻大纲,重教材”、“教学就等于教教材”的旧观念,树立“以课标为基本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的新观念。
1.2生物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的实践——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优化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整合利用得以真正落实的重要保证。
我们备课组通过生物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的整合利用尽可能地缩小《标准》的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落差,促进高中新课程实验稳步地开展。具体实践的理论指导及实际操作如下:
提倡多种教学方式(包括校本教材探究实验的开展)在新课程教材的实际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优化教学过程。
新课程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否定传统的学习方式,而是要发挥不同学习方式的优势,根据具体的知识内容、课型、学校条件、学生情况等对传统的和新型的学习方式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1)组织好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高中新课程标准将“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理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备课组成员在生物学科中尝试实施开展了新课程校本教材探究实验——体验制备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制作比赛并在校园进行展览,取得相当好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转贴于
(2)把握生物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对实际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的“生成”实质上是“放羊”,是放弃教学的责任和教师的责任,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死气沉沉的,这样的“预设”不仅会严重束缚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成”能力,而且会慢慢扼杀师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欲望和生命活力。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既要切实改变课堂教学中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僵化模式,又要对只求生成忽视预设的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
2成效与分析
我们发现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存在一些问题。
2.1高中新课程教学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2.1.1教育观念滞后的问题:由于传统的习惯势力,部分老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是把知识结构、难点和重点反复掂量,围绕它考虑教学过程如何展开,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的实现.只有对课程目标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才能使教学活动的组织符合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
2.1.2各校的课程资源问题:现在各学校教学硬件还不很足,不少教师过去是仅仅依据一本教科书、一册教参,就年复一年地教下去。现在实行新的课程标准,必须依托丰富的课程资源,一方面教师有责任发掘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但更重要的方面是学校要有相应的投资和建设。各校应尽可能地完善图书资料、实验室及相应的器材,还有网络资源等,至少为各备课组配齐5套不同版本的教材。
新的课程标准与原来执行的教学大纲,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新课标是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是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制订的。执行这个课程标准,对于课程管理部门、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研究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教材编写者和课程的教师,都是全新的任务。教学活动是极富创造性的活动,同一内容的教学,不同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策略、方法和风格,可以说,教学活动也是极富个性化的活动。但不管什么样的创造,不管什么样的个性,都应该是更出色地达到新课程的目标。
2.2对高中新课程教学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寻找有效的策略,扬长避短,尽量把该模块开设模式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一般地说,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应把把宣传和计划做在前,整体安排高中新课程两年教学;
(2)对《标准》和教科书的研究应比实施提早,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和寻找对策;
(3)在新课程教材的实施中适当结合老教材知识;
(4)适时的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编想应的校本练习资源;
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整合;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1]。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坚持“质量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依托柳州、产学互动、以产促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创新了“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了“学院里面有企业,车间里面有教室”的颇具职业教育特点的办学氛围。响应学院教学改革的号召,我们组建了专业教学团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专业工作分析会,给专业课程的定位和教学内容的选取提供了依据,同时,学分制的实行,规定了专业课程的授课学时,如何在有限的学时里,把学生应该具有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等系统、有效的传授给学生,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以下就是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心得。
1专业定位
1.1市场定位
根据我们对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调查分析,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预期是中小企业,特别是非IT行业的企业。非IT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计算机保有量、业务子系统数量及所需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将逐年增加,潜在需求很大。
1.2学生能力定位
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其才在职业角色,其用在岗位技能。高职学生的才能应体现出高职的特征,即操作能力的熟练、快捷、准确和高质[2]。立足于学生基础和能力及市场岗位需求,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在IT通认能力和IT服务能力上,不强求IT方面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运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及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的日常管理及开发的能力。具体实施方法是,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构建“能力递进,项目主导”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学习,熟练掌握信息管理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1.3课程定位
我院通过对企业的调研,以往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分析信息管理岗位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要求,对计算机专业课程做了大规模的调整,把课程按照四个岗位能力目标进行了分类和整合,从提高学生能力出发,制定了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系列专业课程标准”,通过考证、实战考核、专项竞赛等多种形式对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具体的模块内容和组织在以下内容中介绍。
2能力分解与授课编排
2.1能力分解
专业课程的教学必须以操作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岗位的需要。课程按岗位职能分为4个模块,如表 1所示。
2.2授课编排
在课程的整合设计中,一是要符合专业课程教学规律,二是要符合岗位能力提升规律[3]。授课编排可采用递进式和并列式两种模式。递进式,有些课程是属于前后衔接、能力提升式的,可连续安排在几个学期上这个系列的课程,最好也由一位教师跟班教学、连续授课,这样既能体现教学案例的延续性,又能充分掌握学生的基础,更好地实现能力提升。并列式,有些课程有明显的相互关系,可安排在同一学期开设,由教学团队集体备课,以项目或案例实施教学,这样避免了课程中重复知识的讲授,避免学生学完独立课程后,不懂将多门课程知识联合起来,拿到项目任务不知如何下手的情况。
项目1中的课程是属于难度逐步提升的,故按照递进式,编排如图1所示;项目2、3、4中的课程既有难度差别的,也有能力提升的,还有可通过一个综合项目贯穿的,所以递进式和并列式在不同学期进行,编排如图2、图3、图4所示,其中“纵向”是在连续的多学期中授课,“横向”是在同一个学期运用项目课程整合教学的,编排目的就是要训练四种职业能力。
3教学过程的实施
3.1完善教学条件
整合项目教学时,师生间的互动交流非常频繁,所以,教学用机房对用户实行域管理,安装能够互动的教学软件平台,如Netmeeting 等,并且互联网或局域应该畅通,便于教师的演示教学、教学素材的、学生作业的回收保存;教室的布置应该更多一些实际工作环境的氛围,学生上机座位安排最好便于分组,例如:思科网络实训室的设计和布局值得借鉴。
要有效的开展课程整合教学,教学团队教师必须定期的深入学习,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制定了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的管理办法,为教师的企业一线的锻练学习提供了保障,同时要求组建具备“双师素质型”的教学团队,“双师素质型”指既是专业理论教学的行家,又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团队中要包括行业专家,充分利用他们的实践经验,借助实际工作中的项目和案例,与授课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的设计。在授课过程中,同时配有两名以上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由其中一名教师进行主讲和操作演示,另一名或几名教师进行操作辅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此方法在我院已经实施了,在教学质量、教师自身发展等方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2重视教学组织
整合项目教学中备课、授课、作业、考核等各环节都应该注意方式和方法[2] [4]。
整合项目教学的备课比常规备课难度更大。备课前要熟悉教学的场所,了解教学对象的基础,明确教学的内容,及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案就能看出融理论与实践、融学习与工作于一体的学习过程。教案的制定应该集思广义,根据需要采用集体备课、跨课程备课、教学团队备课等方式,从而较好的体现课程知识服务于岗位技能的特点。
课堂组织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注意引导大多数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选出小组负责人,发扬传、帮、带的精神,以促进少数不按要求听讲和操作的学生;(2)授课课件要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多以形象化、直观化的方式表述,注意授课的技巧,一次授课内容不能太多,时间不宜过长,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消化能力;(3)教师应演示操作过程和步骤,必要时可分段细化。学生操作时,团队教师巡回指导,操作完成后,教师要进行点评,及时指出好的方法和存在的错误;(4)课堂进度应该以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基本任务为准则,少数未能完成的督促其在本组学生的帮助下课后完成,并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对这些学生的辅导;(5)教学素材的,在服务器为学生开辟一块专属空间,供素材及学生作业上交等,最好以域用户管理形式让学生保存各自的作业,便于下次课继续使用。为便于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教学课件、案例、章节练习、辅导资料等内容最好利用课程教学网站的形式,网站开设助学助教平台,及时与学生交流并解答问题。
课后作业可分为知识性巩固作业和操作熟练性训练作业,可采取以模块或项目为单位的阶段提交形式。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只有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才能组织好下一步的教学,学生得到教师的评价反馈,才会增强学习动力。
合适的考核方案可真实评价学生的成绩,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的考核形式应该是多方面的,不但要考核理论知识,还要考核动手操作能力。采用小组为单位项目导向的教学班,并实行过程性考核方式,教师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结题答辩,借此考核小组成员的实际掌握情况,平时的作业、出勤、问答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学生每次课的表现均与最终的考核成绩有关,平时上课不认真,最终考核很难过关。
4教学评价及监控方式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而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则是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管理环节。正确的教学监控和评价能给教学改革带来动力,整合项目教学的一个完整教学过程往往需要整个学期,甚至跨几个学期来进行,如果沿用一般监控教学的方法显然是不全面的。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应包括对教和学的全过程监控,这样才能更客观的评价教学质量的好坏。(1)监控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由于教学用时较长,整合课程教学设计一般都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论证,教师会将项目单元的分解、学生练习的内容、教师指导的方法、所需素材的名目、课时计划等填写在《教学项目实施计划书》中;(2)教学过程的监控。一体化教学日志是重要的教学记录,包括授课时间、内容、实训设备、学生表现、课内偶发事件及处理方法和效果等,教学督导人员可据此对一体化教学分阶段进行监控;(3)对课后作业的检查。除书面作业外,还应查看学生的操作作业电子档,查看教师对操作的批阅记录和评讲记录;(4)结合学生评教来监控,学生评教可以较客观地反映教学工作的得失,是学校落实和改进教育服务功能的重要措施;(5)教学监控结果的及时反馈。教学监控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的结果应及时通过不同的形式反馈任课教师,以利于改进教学。
5结语
整合项目教学通过一个周期的运行后,在全院学生和任课教师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我院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也获得了有益的启发,同时,给任课专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给学院长期形成的教学、管理、考试组织工作等带来了很多新工作、新问题,但我们始终相信,让教学更灵活、更合理、更具实效性,必将开辟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乐见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丁桂芝. 共同探讨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04(9):14-15.
[2] 熊发涯,郭福洲. 促进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四个原则[J]. 计算机教育,2006(2):73-74.
[3] 邓唯一.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构建[J]. 中国电力教育,2007(5):88-89,99.
[4] 徐国庆.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9-11,24.
Vocational Compu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Practice
HUANG Bao-li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Liuzhou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Liuzhou 545005, China)
篇8
1.分组学习的组织
分组学习形式是新教学理念下较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分组学习形式可有效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交流习惯,有利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分组学习形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分组学习。分组学习的组织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在采用分组学习时,教师应注意学生组合的搭配,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特点分层组织,使他们能互相补充,相互提携、促进。搭配合理的小组中,每名同学都可胜任小组中的角色分工,如组长、记录、总结、操作,使学生都有自己发挥的空间,不能让分组学习成为个别学生的表演舞台,同时又使一些学生成为观众。如果在分组学习中出现了一人说了算小组、哑巴小组、众说纷纭小组,就背离了小组学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初衷。成功的分组学习,每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信心。
2.探究学习的组织
科学科目的学习以探究实验为主体学习途径,科学教师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探究学习,就不能称为合格的科学教师。科学教学的探究及实验组织的基础是材料的组织和课程的设计,如果没有这些材料和设计,必然只能教出纸上谈兵的学生。组织探究学习的材料要准备充分、合理,既要符合教学的需要,又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探究或实验学习的材料,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来准备,一是减少教师的精力投入,二是使学生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对知识建立初步的了解。
3.拓展学习的组织
其实,新课程下的课本仍然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加上仅凭课堂上的教学,对科学这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来说,就如闭门造车。科学的教学组织,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是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也不是新课程理念的真实体现。教师组织课堂外的学习是对科学教学的拓展和补充。教师通过合理组织课外的科学学习,突破教室的空间局限,将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堂外,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愿意接受且兴趣度较高的,对巩固课本知识、拓展知识宽度、提升科学素养都是十分有益的。
二、新课程下小学科学教学的资源整合
1.学校教学资源整合
新课程下要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效果,不给学生提供开展探究实验的条件是不可能的。如今,学校里基本配置了标准的实验室和实验设施,这是学生学习科学的理想场所。如果教师不会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将其整合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就不会实现理想中的教学目标。学校的实验室应向广大学生开放,允许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保护下开展相对独立的实验探索,使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展开想象的翅膀,验证自己的“奇思妙想”。不论是成功与失败,学生都能收获到在课本上领会不到的知识,而且能锻炼其动手能力。
学校的图书室、网络计算机教室也是科学教师整合的重要资源。教师应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室、图书室的优势,通过教学整合拓展学生的知识接收渠道。这么多的资源不被利用起来,锁在“深闺人未识”,只被当作学校设施的脸面和摆设,实在可惜。科学教师应想办法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将钥匙交到学生的手里。
2.自然资源的整合
科学这门学科本身就是自然学科,只有大自然才是学生学习科学最直接、最根本、最纯粹、最全面的教材。草木鱼虫、土石鸟兽、风雨雷电等自然中的知识和奥秘,是在课堂上凭标本、黑板所不能表述清楚的。教师不能很好地整合自然资源到科学教学中来,会约束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而,科学教师应经常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寻找科学的奥秘和道理,浪费了“自然”这本“书”,是科学教师的失职。
3.生活资源的整合
对于小学生来说,大多科学道理是抽象的,不好掌握。而科学知识本身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如果教师能合理整合生活资源到教学中去,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和探究科学,会收到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篇9
要 音乐教师在搞好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灵动学生音乐思维,要抓好对高中生的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发掘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 音乐教学;多种媒体;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1-0119-02
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教师来说,创新教育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教育实力的强弱。所以,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要集中精力搞好创新教育。创新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音乐教学也是一样,要充分发挥现代化的教育装备的优势作用,整合课程资源,巧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打造音乐教学的创新课堂。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与探索,详细阐述高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 设计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高中音乐课程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课程,近年来受到很高的重视,被列入高中水平测试范畴。自《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颁布施行以来,笔者一直努力探索,改革教学模式,革新教学理念,整合教育资源,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多媒体设备以其独特的功能,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尤其是多媒体的视觉效果、颜色的变化、动画的播放、素材之间的链接、交互性等方面,对音乐课堂教学大有益处,很多音乐课程都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的模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样方便教师教学,学生还很感兴趣,有很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求知欲望很强烈;通过设计网页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里进行网络学习,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采用学生比较喜爱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另外,尝试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例如,在进行《义勇军进行曲》的教学时,笔者让学生自己搜索相关信息,比如音乐的曲作者、词作者、创作背景、节拍等,学生通过去图书馆进行图书阅览,去电子阅览室进行网络查询等方式,学到很多相关的音乐常识。同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自己查找一下作者还创作出哪些音乐作品,都是什么风格的音乐作品,表达什么情感或者倡导哪种精神,还可以查找哪些作品和这个作品是一类的,从而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处理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极佳。
再如,在欣赏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时,仅一两次的试听,学生是无法体会贝多芬创作的内在含义和创作意图的。现在很多学生的家庭条件很优越,都具备光盘播放设备。笔者让学生自购这张光碟,或者给他们复制到U盘上,让学生在家里和家长一同欣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悟这个作品的深刻含义,从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深深体会出这位作曲家热爱民主、追求进步的思想。尤其是作者的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更是学生应该学习的榜样,从而使学习得到升华。
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教学时,作品的深层含义很难把握。笔者在教学时采用这种欣赏模式:由学生介绍作品的背景——视频播放感悟作品——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再次视频欣赏——共同升华提高。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的美感深层次地挖掘出来。通过“英台抗婚”和“楼台相会”的情景展示,激发学生合理想象;通过铜管乐器那阴沉的音调,阴森的大锣和定音鼓,小提琴和大提琴的有机结合,拉开这场悲剧的序幕。这些乐器的综合运用,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从而体会出主人翁那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切肤之痛,深刻理解了封建势力摧残青年的幸福和自由的极大愤慨!
以上所举实例,均能体现多种媒体辅助音乐教学的益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仅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想象能力,更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归纳的目的,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发挥多媒体的视频展示功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是由多种语言信息综合而成的一门艺术,它是由乐曲的旋律、节奏的变化、歌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乐器的选择方式等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由于音乐本身的魅力使学生感觉到一种美轮美奂的境界。因而,教师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时,要想办法让学生用心去感悟音乐的美妙,从中体会到欢喜、忧愁、悲伤等情感。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视频展示功能,刺激学生的各种神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教会学生学会用耳倾听、用眼观察、用手表演、用心感悟、用情表达等,全方面地欣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本身的内涵,使音乐富有活力和朝气,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优美的《牧歌》歌曲教学中,教师出示有关《牧歌》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使学生在脑海中浮现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大草原的美景景象,从而体会草原人民的和谐美满、安谧舒适的幸福生活;在欣赏奔放的《祝酒歌》时,通过祝酒的热烈场面,以及节奏欢快的歌声和那令人兴奋的祝酒词,可以使学生体验到人们摆脱世俗的束缚和羁绊,庆祝胜利的喜悦心情,同时也体现了人们的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实践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创作热情和渴望。
3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有限,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好奇心是学生进行创造的基础,也是创造力培养的动力源泉。因此,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至关重要。音乐教师在平常教学时,应巧妙运用各种课程资源,发挥它们的优势作用,为学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的火花,有效培养创作力。
例如,在赏析《少女的祈祷》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默默欣赏这个作品,静静地思考作品中主人翁的内心独白。再次播放这一视频时,让学生带着期待去欣赏和感受作品的深刻内涵,这个与他们年龄差不多的青年音乐家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展开想象:“这位少女是谁?”“她是在为谁祈祷,祈祷什么?”……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或者给学生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巧用多种媒体进行音乐个性化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当前教学应本着全面均衡发展,个性特长突出的理念进行音乐教学。教师要科学选用多种教学媒体,针对学生对乐器的使用、对音乐特点的把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做到学有所得、练有所长,最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个性化水平,为上级学校输送尖端人才奠定基础。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整合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体验和歌唱歌曲,在歌曲欣赏和试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音乐特长训练时,要以学生为训练的主体,以作品展示为载体,师生共同营造气氛活跃、个性化的音乐教学课堂,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整合能力
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把现代技术和设备、信息资源和方法、人力资源和相应课程内容用一定方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用计算机或多媒体等方式呈现出来,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并用,启发学生心智,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整合过程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深层次地融合,并主动适应学科课程。这一过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固有的教学模式,对农村中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农村中学教师必须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课程整合能力。课程整合不仅是对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推广过程,更是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课程的有效组合过程。运用多种教育理,特别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构建先进模式,让学生以多种方式学习。学校要积极确立“教学要发展,信息要先行”的理念,为推动本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动力。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正确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教师要具有信息技术素养,有科学、合理、有效地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
1、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能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能熟练操作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形成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和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能力,能持续更新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学习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评价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局限,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有效地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实施能力。能实施教学设计方案,能运用有关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营造有利于学习和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能在不同教学模式和不同教学环节中熟练运用有关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
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的教学评价能力。能在教学设计中、教学前的准备阶段、具体教学过程中和教学活动结束后等不同环节,将教学评价与教学的全过程有机整合在一起,发挥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促进作用。
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辩证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信息技术工具使用习惯。能结合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的影响;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引导学生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并能在教学活动中以身示范;能利用技术资源使全体学生都能公平受益。
三、教师要有探究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
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有所体验。因此要求教师具备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对教学进行反思,以作出更优化、更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安排。以便较好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落实和开展教学活动。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中,教师应从下列方面发展探究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
1、 深入思考运用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策略
在教学设计每一个环节上,通过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以及教学资源和媒体使用策略分析,重点思考如何运用媒体和资源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Intel未来教育培训中,对媒体和资源使用策略提出“基本问题―主要问题”的设计思路,值得广大教师借鉴。
2、深入思考情境式教学环节在教学中的运用
按照建构主义教学观构建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因此,教师要努力探究和设计如何通过巧妙的情境模拟、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学生问题探究和解决的意识。
3、仔细研究教学活动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信息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参与交流讨论中,对于学生来说,可获取的信息源要多得多。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准备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
四、教师要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特点决定着教师应该是综合型教师,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现状并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需要。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我国师范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我国的师范教育长期以来偏重培养学科专家型教师,课程体系呈现单一学科纵深发展的特点,专业课、学科课占的比例大,公共课、文化课比例小,使得师范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养相对较弱。二是学校分科教学的结果。教师的学科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语文的也不光顾历史、地理、政治书籍。要改变这种现状,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向博学或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资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