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学习范文
时间:2023-04-05 02:3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业课学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职 平等 赏识 情感 兴趣
中图分类号:B8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228-02
要想取得怎样的教学效果,取决于老师自己,只要老师希望向好的方向发展并且付诸行动,总能或多或少的取得进步,对那些在普通人眼中成绩差、习惯坏、态度差的中职学生来说同样适用。本人认为要提高中职学生的专业兴趣,教师应该改变态度,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这对于促进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感情、师生和谐相处
1.民主和平等的对待学生,让学生接受老师
我们是一个传统守旧的社会,师道的尊严历来受到全社会的保障,在这样的社会思潮影响下,自古以来奉行严师出高徒,老师对学生的教导是各行其道,但是大抵不外乎精神折磨、言语恐吓,更有甚者外加体罚。二十年前在高中时期的我也曾被老学究骂了“”,当时真是想找块地钻进去,无脸见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老师已经不能用这些方法对付学生了,于是乎感觉大厦将倾,不知如何是好,于是语言、行为和心理歧视应运而生,并美其名曰“因材施教”,试想一个不能平等和民主对待学生的老师,怎么会有学生信任他?只是老师一言堂、学生不能与老师交流互动的课哪里还有生机可言?当我们不是高高在上的时候,他们会从心里接受我们。
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点、习惯散漫点,可是他们也是人,并且是未成年人,作为教师该把它们当人看,尊重、理解并且爱护他们都是我们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本分。可惜我们很多老师到现在还没认识这一点,更不要说兢兢业业的履行职业操守。
2.赏识学生,使他们产生心理认同感
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中职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有的很礼貌、有的擅长绘画、有的擅长街舞、有的文笔流畅、有的卫生习惯特好,如果我们教师能发现他(她)们的美并且在公开的场合毫不吝啬的表达出来,对于提高学生积极性、促进和谐师生关系、活跃教学气氛将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有位同学在看英语书(时逢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临近),虽然当时也希望他们上课专心听讲,但是一方面他没有违纪,而且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确实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不能在全体学生面前失去尊严和他们对我的信任,于是仍然鼓励:“哇,太努力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啊”。从此后,那位学生很认真的听我的课。另一次,在教室内书本落地,一位女生离席帮忙拾起,马上赞赏:“谢谢,这孩子,我喜欢。”到现在该生还经常和我保持联系。
3.情感互动,使学生欣赏和期待老师
一张脸和蔼可亲、笑意盈盈,看来如沐春风,不用说学生一定喜欢;另一个愁眉苦脸、苦大仇深,看上去冷若冰霜。即使你内心激情似火,学生也不会领情。教学就是要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是简单的启发和我教你学,而是教与学双方做到和谐的交流,方能教学相长。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能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也如鱼得水,双方都其乐融融、和谐共进。2008年一个春天的早晨,在我踏上教师岗位半年之际,有一天下课的时候,物流06301班一位学生说了一句话“这才叫上课”,简单的几个字让我心花怒放!
在民主、平等、赏识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读书,变“要我学 ”为“我愿学 ”。在和谐的氛围中,教师心灵也得到了升华,从而也更愿意付出。
二、齐头并进,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
中国人向来不讲究职业规划,孩子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从来鲜人问津,更不要说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了。一旦初中毕业成绩不理想,父母心如死灰的同时直接把孩子送职校。这样造成我们的中职学生一方面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哪,另一方面长期以来被压抑着,有点破罐破摔的感觉,进入职校也没有学习的心思,反正在过去的中小学过程中也没几个人正眼瞧他。为此,作为职校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想培养学生的兴趣点难度比较大,但并不是没办法。我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中
1.教师充分备课、深入浅出。
现在的中职教师任务都很繁重,面对一群兴趣不大的同学,原本的一点激情估计也丧失殆尽,时间和精神都可能导致教师备课马虎、没吃透教材,对于自己都不熟练的东西怎么可能让这群不谙世事的孩子听明白呢?再说了现在的教材也是纸上谈兵,很多直接参照本科教材简化而来,理论居多而难度很大,真正适合中职学生的教材少之又少。其实我们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大学生完全不同,中职生需要的是动手和操作能力,不需要太多系统和理论性的知识,更何况中职生的年龄普遍偏小,对社会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没接触过,理解力很有限,所以专业教师该认真备课,上课时务必深入浅出,将书本中的难点和重点讲透讲明白。如果教师备课不周详,那么上课的时候要么照本宣科,要么不知所云,其结果都是误人子弟,学生也就不可能对该门专业课产生任何的兴趣。
2.创设情境,寻找学生的兴趣点。
社会生活是鲜活的,远比书本枯燥的知识丰富而多彩。讲课的时候如果抛弃书本的ABCD而用活生生的实例作为素材,知识就活了,学生也就找到兴趣点了。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社会热点为例讲解书面知识,再难的知识也会通俗易懂。学生学习过程像在听故事,大家都会入迷,兴趣点也就找到了。
本人上《国际货代》这门课时,说到货运的当事人和责任时,举例“刘备成立了一国际货代公司,关羽为开货车的个体司机,张飞为生产铝合金门窗的公司老板,2012年9月1日张飞委托刘备运输铝合金往美国,刘备答应并签订合同,9月4日刘备委托关羽开车将张飞的铝合金从苏州运往上海港。问三人中委托人、人、承运人分别是谁?如果在去上海的途中关羽不慎将货物(铝合金)丢失10件,那刘备是否需要就此对张飞承担责任?”;讲到责任纠纷处理时时这样举例“蔡婷(该班班长)去胡润超市买了一瓶汽水,打开后喝了一口,感觉口味不纯,再一看,发现瓶内有异物,立即感觉恶心,事后深感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问蔡可以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让大家讨论,结果学生非常活跃,空前积极;再如讲到不可抗力时,用本周一苏州发生的1.9级地震说明发生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事件时,以目前的科技条件还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这些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因而发生不可抗力可以成为当事人免除责任的事由。
3.多实践互动、少说教。
作为专业教师,我们要注重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针对中职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和内容。国际货代课程里面的货运流程和单证知识,如提单、装箱单、报关单、发票、空运单填制等,适时开设实践课,让学生实际操作,教师表达能力再强,也不及学生亲自填制效果好,带学生去实训室,利用相关教学软件,进行仿真模拟训练,操作流程和单据的制作全都会了,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在嘴上。如果没有条件开设实践课,就需要多师生互动、多讨论、多做纸面练习,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互动和讨论,老师能知道学生听课情况、掌握知识情况,为今后改进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4.用现代化手段吸引学生。
专业课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实物、录像、图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以PPT、三维动画软件等形式表达出来,更受学生欢迎,因为中职生年龄小,更喜欢感性和直观的东西,通过新鲜的手段能提升学生兴趣。如国际货代课程中讲到集装箱航线和空运航空分区时,带好地图或者地球仪,七大洲、四大洋和全球行政区划,一目了然,尽收眼底;讲到集装箱的设备时,如果不能去企业参观的话带好集装箱模型,方便讲解;单证制作没有实训条件的话,可以找照片或者三维动画的方式进行理论讲解,讲完了让学生做些纸头练习,学生方能得要领;PPT、录像、视频和三维动画有色彩和动感,视觉效果大不一样,用这些辅助教学,学生能增加兴趣。创新的脚步该永不停止,这样学生时时感受到新奇,兴趣会持续下去。每天都是老套的东西,时间长了,会审美疲劳。
5.幽默和机智的语言吸引学生。
教学中巧妙地穿插一些诗词、名言、歌谣、歇后语等,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摆脱单纯用理性的说教式语言进行教学带来的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在学生心理疲劳、注意力分散或心情紧张等情况出现时,及时插入效果最佳。某天下午上课,有位女学生午睡尚未醒过来,起立之后我才发现该生趴在桌子上,说了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不知。教室冬眠足,窗外日迟迟”,借用诸葛的话引发大笑,又补充一句“暖风熏得美人醉,直把课桌做枕头”,结果全班狂笑;上商品学时讲到肥皂一节,用“看着像块糕,不能用嘴咬,洗衣和洗澡,浑身出白泡”作为导语引导大家进入新课。
我们要积极去思考、积极去尝试、积极去反省,逐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又能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这样你教授的知识方能被学生主动接受,学生又从“我愿学”变为“我要学”。
三、课余沟通、巩固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的专注力是有限的,刚开始的时候,新老师的风格、仪态、教法也许相对他来说具有新奇感,有些兴趣,时间长了之后,那些所谓的“差生”新鲜感丧失,也许又会回到以前的状态,开始出现上课不听、睡觉等等现象。为此,需要在做下面的工作:
1.加强私交,以 “情 ”促 学。
对于那些成绩不好和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要给予人格和精神鼓励,做精神的“传道士”。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的三大职责,目前主要重视授业,一部分解惑,而完全忽视了传道的功能,当教师用自身的人格深深影响学生时,他们会与老师心心相映。为此,教师要多方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不能疏忽或者遗忘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困难生。他强烈的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时,他会“舍命陪君子”。
2.评价目标多样化,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校也应改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考核的唯一依据的做法,毕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操作人才,而不是考试机器。而且职校生中也许有些人上课认真、与老师和谐相处,办事让人放心,除了记忆力和考试能力较差外,处处洋溢着青春的光辉,谁说那样的学生不优秀呢?谁说他们不能成为优秀的工人和技师呢?考试分数不能完全考查学生的能力,已严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目前的状况,学生的成绩不合格率达到30%以上,在评选优秀的时候甚至面临全班无人符合条件的窘境,这样的负面评价机制否定了大多数人的努力和表现,严重伤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3.降低课程难度。
前面已经说过,中职教材理论性较强难度大,上课时教师应选取适合中职学生的教材和内容讲解,理论性强、实务中少见的内容可以删除,布置作业要以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在降低难度的同时,要注重知识的运用,不走死记硬背或者学术研究的路子。此外,中小学生守则规定学生应“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而我们的教师和家长理解为学生应“自己的事自己做”,以自己本科甚至研究生过来人的身份将书本知识理解为很简单,殊不知对于职校生来讲那是多么大的灾难,完全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美国著名教育家威廉・亚瑟・沃德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 ”。我们该微笑多一点、工作细一点、要求低一点,从情感、创新、敬业多方面培养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成长、引导学生走向成功,全面提升中职专业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华君.让兴趣“活”在学生心中[J].师道・教研.2009年第7期.
[2] 黄胜.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年第6卷第26期.
[3] 谢波.改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学习效果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1第55期.
[4] 王宏伟.多样化教法讲活政治课[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篇2
1.会计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社会经济模型较多,如利息、分期付款、经济图表的运用.折扣、利润、成本等问题.
2.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多练习数据的分析、利用、猜测、线性回归、曲线拟合等问题.
3.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建立优化模型,最优线路、工期效益、最优分配、最大最小值等问题.
4.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较多地应用概率统计模型,市场统计、评估猜测、风险决策等问题.从专业的实际应用出发,对原有枯燥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进行调整,把知识学习融入实际问题之中,使学生养成自觉地把数学作为工具来应用的意识.
二、数学学科教学改革应倾向于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应用问题
在基础学科教学中,经常会接触到专业学科中的问题,教师应该了解各专业中需要的专业知识,熟悉专业问题解决中应用的数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与专业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处在一个有实质联系的专业教学环境中,受到专业思想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专业思想的发展.这种形式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形式与内容上的枯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能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改革发展方向如下:
(1)数学科教师自身观念的改变以及教学方式、内容的调整
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除不断学习本学科专业知识外,还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多与专业知识、技能紧密联系,使学生学有兴趣,学以致用.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中职数学教学需要达到的目标.一直以来中职数学教学处境比较尴尬,教师在教学中有一种挫败感,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厌倦感,对数学学习畏惧、没有兴趣,很多人认为学好专业课就可以了,学数学没有用的情绪比较严重,但这样的处境是可以通过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改变的.
(2)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
例如:在平面几何知识的学习中,利用计算机中几何画板软件绘制出几何图形图像,即直观生动地学习的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利用Maltab软件使学生掌握函数、方程组、不等式等繁杂计算的问题的解决途径.
(3)加强知识应用的实践环节教学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小组合作;计算机专业课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228-01
当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欠佳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面临的最大问题。修武职教中心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从终生学习的长远规划出发,以焦作市教育局职教教研室的新课堂教育实验为大背景,从2008年开始进行新课程改革,确立了"班级分组"课堂新模式。在该教学模式实施的推动下,学生已成为教与学的主角,课堂上出现了更多的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教学组织形式灵活有效,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热情已经渐渐溶入师生心中,成为我校教学工作闪光的亮点。为了巩固课改成果,大力推广市里课改试验项目和精品课建设,为了准确地把握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让他们尽快适应课改模式,掌握良好有效的学习方法。
修武职教中心于2010年暑假成功与国内最大的IT职业教育机构-北大青鸟APTECH合作,开设了北大青鸟特色班,素质拓展课是北大青鸟班的必修课,是一种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以运动为依托,以培训为方式,以感悟为目标,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它与传统的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相比,少了生硬的说教和灌输,注重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很大一部分课程安排在户外,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情景,让学生去体会、去领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培养主动接受挑战的勇气,对个人、团队重新认识,重新定位,使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启发,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在活动中,学生得到的锻炼是多方面的: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激发潜能,增强自信;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展现自我管理能力及团体互助合作的精神;面对环境的改变,提高自身适应能力。第一阶段我们举行了"记名字"、"手拉手、心连心"、" 无敌风火轮"、 "步调一致"、"起队名"拓展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在学校影响很大,其他专业的学生非常羡慕。
合作学习既然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来完成共同的任务,那么就是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分组 科学分组
每4-5个人一组,把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到每个小组中,教师按不同的层次、难易程度布置操作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较容易的基本的操作,让每组中程度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带领全组同学掌握中等难度的操作,而每组中程度好的同学又可以钻研较难的知识点。这样一来,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当堂的任务,每个学生每堂课下来都能有一种成就感,增加了自信心,也增加了学习本门课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达到了培优的目的。组内学生分配合理,以利于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给学生创造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采用自学、小组讨论、争论、互相补充等形式,让学生爱学、乐学,变单向、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推导和交流,掌握知识,学会应用,学会创造。
2.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如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中,按照事先的小组分工,负责组装的一组同学在动手组装硬件的同时,选出代表进行讲解,如CPU、内存、硬盘、光驱等硬件的型号以及主要性能指标,该组组长负责检测主机是否可以正常开机运行。负责XP系统安装的一组同学要一边讲解安装过程,一边记录关键点的屏幕提示,直至系统软件安装结束。发现问题组内讨论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之间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共同解决。学生在讨论时相互尊重,学会倾听,这也是人际交往必备的素质。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唯我独尊,是现在学生的通病。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因此,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们在互相尊重中把合作搞得更加融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3.运用教育评价鼓励合作
讨论结束时,不仅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比如,师生可共同评出"最佳装机奖""配合默契奖""最高性价比奖""最优系统奖"等。这样,使小组合作学习更积极向上,使学生更乐于参与。课改就是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探索、交往探索的一个过程,使之在学习中始终品尝到计算机专业课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与成就感。
4.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四导"
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适时地参与小组的讨论,以灵活调整教学环节;教师还应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以适应不同的学习情境;同时还要不断改变合作学习小组的组成形式,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新鲜感。
要树立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学生当成一个平等的、主体的人来看待。但分组教学不是放任自流,不要教师的"导"了,而是教师要"不牵着走,不跟着跑",要求教师的主导性更高了,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学会"四导",即:会诱导想学、会引导自学、会疏导思路、会指导运用。教师要在课堂上当好学生的参谋,当好学生的顾问,成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支柱。其次是要做到宏观调控,了解全局,因材旋教,个别指导。
5.师生共同发展
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关键是我们怎样提供素材,创设情境,促进他们的发展。学习中我们应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在这些丰富的活动中进行交流。我们要给予学生解释与评价自己学习结果的权利,不是唯一答案的问题要允许学生的答案与教师的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不同。要让学生的自由发展创造足够的空间,实现不同的人在学习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当然课改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效率,开展更有特色的合作学习,教师如何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最佳方法。包括学生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最为有效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老师在工作中涉及到的一些看似简单却不好解决的问题。职教之路还很漫长,为此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张香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河南教育》,2003年08期
篇4
一、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课学习方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目标界定
郝贵生先生指出,现代化学习方式是与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相联系的,其主要特点包括:(1)创新性。指学习的出发点是为变革创新,推动社会和整个人类的进步。(2)主体性。指学习主体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学习。(3)进取性。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4)科学性。学习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如下专业课学习方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目标。
1.自主学习与个人特色发展目标
专业课的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当学生在学习专业课过程中产生兴趣,获得成就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身心处于专业课学习的最佳状态,这样能够展现学生的个性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
2.合作学习与团队共同发展目标
专业课和技能课程的学习往往具有模块化的特征,我们可以将整门专业课的内容按照工作任务模块化,甚或将整门课的知识点碎片化,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既要有明确且相对独立的责任分工,又要通过合作解决重点疑难,完成整个任务。这种互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
3.探究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专业课的学习不仅仅限于“学”,更希望学习者能将所学的专业服务和技能学以致用,并且能为提高专业服务和专业技能,引发个人思考,提出自己的独特创见。学习中学习内容应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强调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学习程序应以培养学生收集、综合、分析和运用信息的探究性能力为目标;学习内容还应以学生自身的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探究活动,自主选择内容。探究精神促使学生产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倡导现代化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
二、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课学习方式现代化面临的困境
笔者通过访谈方式和问卷调查,对我校的学生和兄弟院校的一些学生及教师进行了解,总结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存在尚待解决的几个难题。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1)专业课学习欠缺计划性。有的学生只有大致的学习方向和安排,有的学生甚至不做计划;不会合理利用时间;学习比较拖沓、上课迟到;学习被动地跟着老师走,老师教到哪里就跟着学到哪里。
(2)专业课学习欠缺目的性。学习缺乏目标和计划,具有盲目性。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找一份好工作,而并非出于对知识的憧憬和渴望。自主学习的内心感受很盲目,不知如何下手。
(3)专业课学习欠缺主动性。不爱做笔记、做作业缺乏自主性,抄袭、上网搜索,很少独立思考,产生自己的见解。很少对考试、测验、任务的不足进行总结补漏。
2.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不强
(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时“搭便车”现象严重。有的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时,完全依赖小组成员,什么工作都不做,坐享学习果实。
(2)有的学生竞争意识较强,不喜欢参与合作,往往独自一人完成工作任务,或虽参加了小组活动,却在完成任务时,我行我素,将所有的工作任务大包大揽。缺乏“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未能实现小组学习和集体学习的意义。
3.学生探究学习能力不强
(1)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大多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和技能,很少问“为什么”,往往是“知其然”,但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探究精神。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目的就是培养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无论生产、经营还是管理的进步都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之上,学生在专业课的项目学习中大多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仅限于弄懂课堂学习内容,缺乏创新精神,所思考的答案大多禁锢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很难突破陈规,产生自己的见解和创新。
三、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课学习方式现代化面临困境的原因剖析
1.社会环境因素
中国的高考生走进高职院校往往多是出于无奈,考不上本科、专科院校,只好找一所职业院校过渡一下,拿个文凭,其实这是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错误理解造成的。当然,时代在进步,发达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也在慢慢扭转,但这需要一个过程,要获得社会的理解和重视,仍然需要时间。
2.专业课程因素
相对其他的公共课或人文素质课来说,专业课显得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它既要注重技能实操,又要为理论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有很多学生对公选课和人文素质课比较感兴趣,而且大都是基于个人的兴趣选修的,如礼仪课、商务谈判、化妆技巧等。另外,高职的专业课侧重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能,在提升技能、创新服务方面需要钻研精神、需要学习兴趣。因此,在专业课学习方面,相对于其他人文素质课程,学生还缺乏自主和探究的学习精神。
3.学生学习因素
(1)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学生在高考后专业选择的过程就很茫然;有的学生步入大学校门后对未来定位不准,不知道以后能不能“专业对口”;有的学生认为学习这些专业知识可能没有用;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大致的学习方向和安排,缺乏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小目标。
(2)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欲望不强烈。有的学生遇到问题没能及时解决,日积月累,不懂的问题越来越多,逐渐失去学好专业课的信心和勇气;有的学生认为专业课太枯燥,兴趣不高,久而久之,演变成学习效果每况愈下的恶性循环;有的学生存在惰性,依赖性强,学习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内不做笔记。
(3)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不科学。有的学生有心好好学习,也愿意付出勤奋努力,苦于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收效甚微;有的学生做笔记,可只是对老师授课内容的照搬照抄,没做真正有价值的笔记;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专业课阅读习惯,读书仅限于课本知识;有的学生机械地学习教材,死记硬背,却不能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技能。努力学习了却遭遇挫败的经历造成学生学习方式无所适从。
(4)学生的学习功底――学习功底不扎实。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比较欠缺,知识连续性不够,知识的迁移能力不强,有个别同学甚至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
4.教师教学因素
(1)教学科研的片面性。既不能脱离教师的“教”,研究学生的“学”,又不能脱离学生的“学”,而孤立地研究教师的“教”。所谓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互相促进。目前,有很多教师在研究教学方法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功底到底能不能接受这样的教学、能接受多少知识、能否产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能否切合学生的自身需要和市场的需求。某些教师一门心思钻研自己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关注,脱离教学实际,使学生学得枯燥无味。
(2)教学方式的传统性。由于教学大纲规定了过多的知识点,为了把握好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不少教师只能用传统的“授―受”的教学方式掌控课堂。权威的教学环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习方式机械,造成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没有兴趣和动力。尽管我们提出分层教学,然而目前仍然大班上课的方式限制了学生个体学习方式的发挥;尽管我们提出互动教学,然而灌输式教学摧毁了学生对学习方式的感悟,沉闷的学习氛围影响了学习方式的发展。尽管有很多好的教学方法的提出,但真正每门专业课、每堂课都能将这些好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其中却很难。
(3)实训条件的局限性。专业课中的技能实训是必不可少的,以往的实训、特别是考证实训以比较单一的做题训练为主,造成学生学习方式的僵化。目前市场开发了许多相关专业的实训软件,学校也为此购置了相关的软件,但有些实训软件的使用与教学、甚至与企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存在脱节、或是更新滞后。尽管现在通过建立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的基地,但能落到实处的并不多。有的企业因涉及自身的商业机密和正常运作,不太愿意接纳学生参观实训。这些原因导致了学校的实训成本大大增加。
四、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课学习方式现代化实现的路径
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认知的转变,教学制度市场基因的引入,等等,有赖于政府的管理者的睿智决策和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作为教者,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实现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课学习方式现代化的目标,必须以“学”为根本,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这三个方面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现代化。
1.学习动机转变路径
(1)帮助学生明确专业课学习目标。作为专业课要把动机的激发,强化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尤其在第一节课专业课的说课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学习专业技术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明白他所学专业的内容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2)帮助学生有计划地学习。应从学生的兴趣和自身学习情况出发制定目标;既要有长远目标又要有短期目标。
(3)帮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在帮助学生合理规划专业课学习的前提下,避免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使学生更容易接近成功。只有当学生完成了自己设立的目标,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会受到极大的鼓舞,学习的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2.学习态度转变路径
(1)传授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专业课的学习需求。教者要力争把每一堂课都做成精品课,学习内容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学生基于需求对学习产生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也会随之转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辅导学生制定近期和远期目标,经常检查学习效果,督促其实现目标,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究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学界提出了许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案例讨论法。教师应将好的教学方法落到实处,具体落实到专业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专业课教案、专业课的课堂管理、专业课课前课后辅导、专业课案例题库等,体现专业课教学的重点,突破专业课教学的难点,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进行专业课教学。
(3)端正教学态度,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某门课程,学生对教师的好恶往往影响到他对该课程的好恶。教师要真诚地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能拉近师生心灵的距离,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自身应不断提高综合职业素养,让学生信服。作为引路人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及时处理专业课学习障碍,确保每个学习项目知识的积累,让学生不至于因缺漏太多而丧失学习兴趣。
(4)转变学生学习评价的侧重点。淡化学生考试成绩的重要性,聚焦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强化平时成绩的重要性,优化评价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习策略转变路径
教师应以传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为主要任务。运用现在当下流行MOOC教学,开放课堂、开放课本,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运用小组学习法,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运用模拟实操法,让学生有如职业体验的亲身感受,找准学习的方向,同时还应鼓励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合理计划。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为每个阶段的学习确立一个小目标,并且要为之不断努力,毫不松懈,形成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的良性循环。
篇5
兴趣能有效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勇于探索,大胆猜测,深入研究,乐于钻研问题本质,促进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和完成各种任务,其核心是思维过程。然而,在近年来的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不感兴趣,原因如下:(1)职业学校的连年扩招,生源素质随之下降,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低下,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2)认识不到位。学生与家长对就读职业学校期望值不高,相当一些学生对读职业学校有一种失落感,发现职业学校与理想中的高中差距较大,故产生厌学情绪。(3)学生信心不足。由于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其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力因此较弱,学习效果不理想,导致信心不足,兴趣和热情也随之下降。(4)职业学校教师教学理念落后,缺乏创新精神,教学程式化、模式化,体验式教学不足。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不密切,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有效被激发,学习激情受到了磨蚀。(5)部分专业教师素质不高。部分专业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实践能力较低,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创新能力、思想品德不能客观评价,这严重挫伤了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信心。因此,积极探索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已成为提高学生专业课程学习质量的关键。
一、强化专业入门教育,渗透专业文化
职校生就读财务管理专业,这意味着选择了未来的财务工作岗位,他们自身有愿望在此岗位上不断进步,成为高技能应用型管理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价值。因此,学校在学生进校后要及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与就业观教育,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前景、发展方向等有足够的认识,认识到专业学习对今后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使他们在思想上有足够的专业准备。在学习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之时,再次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介绍本专业课程中的精髓并列举学以致用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应用价值。最终要让学生认识到: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应用广泛,专业课程与个人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要努力学好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师还要将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动态发展变化情况告诉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以维持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帮助学生确定以后的学习规划。
二、创设专业特色化教学情境,
引发专业学习动机
“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并在活动中,在其丰富的情境中,不断被应用发展的。”[1]因此,学生的学习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感同身受,产生强烈情感共鸣,才能引发学习兴趣。为此,专业教师要创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情境,使之能引导学生参与、理解、对话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主观体验,能让学生直觉、内省和建构,能让专业知识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这要求教师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实训条件,如利用ERP沙盘模拟,创造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情景,使学生入境感知,不知不觉地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提供的定向指导中进入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专业训练并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而对专业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实践证明,学习的内容、讨论的话题和运用专业知识的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经济生活,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越能激起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情感,越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应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影像资料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唤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给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从而有效提高专业课程课堂学习效果,激发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
三、构建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密切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创设自由、宽松、快乐的学习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然而,在传统专业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人性的尊重,常常忽略学生的个性和感受。为此,教师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了解与理解学生,重视他们的情感、需要和愿望。
由于教学活动既是传递知识信息的活动,更是教师与学生理性和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交往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信息的传递,又要注意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因为它能引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魅力(包括较高的专业素养、对专业学习积极的态度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用自身魅力来感染学生,充分发挥情感因素所起的积极作用,让学生把对教师钦佩之情转化为对专业学习的行动,并进一步深化为自身稳定的学习动力。[3]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还应多关注学生所关心的话题,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通过情感交流方式减少和消除部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负面情绪,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设疑导教,激发学习思维
设疑是教师常用的导教方式,它能引发学生积极心智活动,激活和发展学生思维。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创设让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问题情境,要使所讨论的话题能引领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迁移”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4]为此,教师设疑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和递进性,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差异需求和持续发展的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认知和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够获得需求的满足或成功的体验。设疑能架起师生之间思维互动的桥梁,使学生能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内化学习内容、增强学习兴趣;设疑能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充分训练,能对问题的结论做出各种演算推理,通过多次演算推理进一步发展其思维,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思考与创造的乐趣,有利于学生维持较长时间的专业学习兴 趣。
五、增加学习体验,感悟专业课程的应用价值
实践体验是学生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知识内容来源于经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专业课程学习理应回归经济社会生活。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本身就是比任何东西都更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源泉之一。”[4]然而传统程式化、模式化的教学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的是专业课程的枯燥而不是乐趣。为此,教师可通过创设开放的、特色化的情境,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寻找机会为学生创造各种专业实践体验,要善于利用教材内容使之与现实社会实际经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经济社会生活中并接受熏陶,获得深切体验,以促进他们对自己的潜能和社会经济活动有深切的体悟,并在多种体验中增强自己的学习兴趣,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才能,释放自己的潜能,使专业课程成为看得见、有实用价值的学科,而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专业理论说教,促进学生养成用财务眼光来观察社会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
六、建立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机制,
发挥评价的导向性作用
学习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利用一系列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科学评价的过程。
每个学生都有获得较高评价的愿望。[5]对此,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学习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全面、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观,从专业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技能训练、个性品质、创新思维等各方面来评价每个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通过对学生专业学习情况的评价,让学生有满足感、成功感,激起他们进一步学好专业课程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增强他们学好专业课程的决心和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坚持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机制,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发挥评价的导向与调控功能。
综上所述,解决职校生对专业学习淡漠的问题,要靠广大专业教师积极探索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通过提升自身专业素质、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的专业体验,建立鼓励性为主的评价机制等方法来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内驱力,推动他们兴致勃勃地学习专业知识,使他们对专业课程产生强烈而稳定的学习情绪,从而提高其专业课程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吕立杰,马云鹏.情境教学和小组讨论[J].教育发展研究,2002(l0).
[2]罗杰斯.罗杰斯著作精粹[M].刘毅,钟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徐慧楠.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能动性缺失及改善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篇6
一、提高理论深度,更新教育观念。
这次省培,给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通过认真听取了李永勤教授《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报告,我感到,在新形势下,我党面临着执政、深化改革、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和一系列外部环境动荡的考验,真的是任重而道远。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明确了党的政策方针和具体措施,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我们更加强化了跟着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使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其余几位专家教授的讲解,都是建立在较高的理论基础上的。我深深地意识到:一名优秀的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充实自己,那么,他的教学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提高了,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所以回到课堂后,我更加努力,仍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
二、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内涵。
我校多年来开设的涉农专业仅有园林专业,教学内容主要为花卉、绿化、病虫害防治等。刚开始培训,看到教学安排不免感到失望,感到和自己的教学关系不大。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改变了想法,听了武绍波、朱海山、郭华春教授的课后,真为自己的狭隘和目光短浅感到惭愧。虽然这些农作物平时工作中接触不多,但学习不仅止停留在内容本身。他们丰富的学识,让我敬仰;他们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让我敬佩;他们开阔的视野,把我带到了未知的世界,全新的领域。特别是郜鲁涛硕士关于电子商务的讲解,引导我用互联网+的思维重新看待身边的资源和事物,为园艺产品营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几位专家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多经验和方法都是可以逐类旁通,学习借鉴的。听了他们的课让我反思,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如何与时俱进地把新技术、新资讯、新思维融入到教学中?如何抓住学生内心,掌握教育教学的技巧呢?在培训中,我深感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学习,抓住身边的一切机会学习,才能弥补自己的差距与不足。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我定会把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因此,以后我要坚持学习,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做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
通过此次培训,我得以反思自我,寻找自己与“名教师”之间的距离。我经常会思考: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位好的老师?怎样成为学生好的引导者?平时我们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很多问题都没有认真去探究和思考,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也为今后发展拟定了目标:
1、重视教研,均衡发展
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骨干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应该从经验型逐步向研究型转变,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保持激情,努力创新。
通过此次培训,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通过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我觉得自己太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我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
3、调整心态,乐享教育
篇7
[关键词]职业学校 专业课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68-01
中高等职业学校以培养职业岗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专业课教学应从实现中高等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实际学习需要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出发,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以适应学生将来就业的需要。其宗旨是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学方法是完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和手段。中高职职业学校要求专业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教学语言应具有知识性、鲜明的针对性、灵活的启发性,课堂板书形式优美、重点突出、合理布局、有计划性,又能结合实际发挥独创性,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如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会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励式教学法。不可否认,激励是人才成长的催化剂,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一、根据学科自身的规律确定教法
专业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切实体现学科特点。教学大纲要求设置和各个学科,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教法的确定不仅要从共性出发,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科自身独具的特点来确定,这样教法才有特色。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法,根据中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在营销课的教学中综合运用了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通过提出若干个任务,把教学任务巧妙的隐含在每个任务中,并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探求知识,从而形成民主、和谐、开放互动的课堂。例如,市场营销课的教学就要根据实际采用工学结合与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采用项目引入、提出任务、工作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介绍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市场营销课教师要联系实际选用案例,实训项目来源为实际企业业务数据资源。如我校合作单位吉林省国富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大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吉图职教集团合作单位等。
二、根据教育发展规律确定教法
中高等职业学校,其特色就是培养学生利用理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以育人为根本,转变用一种模式,一个标准要求学生的教法,使其具有多样化、多层次性特点。如营销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进应从课程设计着手,贯彻真实性、多样性、适度性、可行性、自主性、全覆盖等原则。要求贴近企业营销活动的实际,以“工作岗位的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实际工作任务为成果形式,以适应现代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要。充分利用我校实习和实训基地的资源,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参观学习,同时组织企业专家来校讲授汽车营销策划、企业销售运营方面的相关案例。真实性展示直接来自企业的现实性课题,如大成玉米的体验营销,就是企业专家和教师共同指导的,所有实践环节都由学生组织参与并完成,在实际操作中巩固了理论知识,加深了理解,让学生从项目任务的实际工作中理解所学知识。迫使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向市场和企业,把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三、根据实用性和针对性确定教法
专业课教学中教法的指导思想应注意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教法。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等。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对专业知识很难寻根问底,而且学生年龄较小,专业意识不明确等。在教学中要利用学生求知、求新心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思维在探求知识本质规律处适当地给予启发点拨,从而达到感知新知识、概括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和巩固深化新知识的目的。同时,还要考虑所教知识的实用性及其学生就业的需要,即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所以专业面宜宽不宜窄,突出综合性、针对性、实用性,为学生提供多种发展的可能。
四、根据现代科学的发展水平确定教法
篇8
摘要: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性质不同,不能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从专业课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巧设专业课教学之习题课的方法,阐述了具体的做法和目前已取得的教学效果,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专业课 习题课 教学效果
普通习题课大家都非常熟悉,一般由老师出题,学生在课堂练习;或是由老师订正、讲解学生已完成的习题;或是由老师先讲几道例题,再布置几道类似的题型让学生加以巩固。这种模式的教学,对基础性学科来说是可行的、必需的,能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加深和巩固。但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和大专院校的专业课教学来说,普通的习题课或许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一、设置专业课习题课的意义
专业课不同于基础课,它主要担负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其专业性、实践性强,内容本身枯燥,既没有什么严格的推理,也没什么曲折动人的情节,只是平铺直叙,述说事理。专业课教学让学生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专业知识,培养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今后参加相关专业工作打下基础。专业课的教学老师不能用教基础课的方法去教,学生也不能用学基础课的方法去学。
专业课需要学生对专业结构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专业术语要有一定的理解,对那些易混的或难记的东西要通过比较或理解的方式学懂。因此,它不是大量做题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引导学生消化和吸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专业课教学若不设习题课,老师可以做到“授人以鱼”;若能巧设习题题,老师则能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
二、如何设置专业课习题课
笔者从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创新了一点教学方法,通过实践,认为巧设专业课教学的习题课(以下简称“专业习题课”)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所学的专业知识。
笔者学校90%的学生是订单生,将来就业的方向相当明确。例如,笔者从教地铁司机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就去订单的地铁公司从事地铁驾驶员工作。工作后有一个常规性考试,学生经常要在电脑上参加机考,机考的题量非常大,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为了学以致用,学校也建立了这样的试题库。期末考试时,学生直接在专用电脑的题库中抽题考试。由于试题库题量大,又不能透题,学生要想全面掌握知识,考出好成绩,靠传统的“老师讲课,学生接受”的方式,基本是不可能的。考试前夕,复习起来难度大,犹如大海捞针,很多学生无从下手,会产生消极厌烦情绪,有的甚至会放弃。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想: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不当教学的旁观者,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考试,而是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学习起来有动力,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呢?于是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笔者对学时数较多的班级,每章都安排一次“特别”的习题课:即在每章新课讲授完毕之后,有针对性地上一次习题课,具体实施如下。
1.先提出要求
第一章的习题课,老师先给学生讲明期末考试采用机考的方式(在学校的专用电脑上考,系统自动从题库中抽题,并自动完成评分)。为了让同学们学好知识,并考出好成绩,老师愿意让大家参与题库的组建,使将来的考试题出自同学们手中。同学们非常高兴,都愿意尝试这种新鲜方式。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接着老师分配合适的时间让每位同学独立出题,并规范作答写在作业本上,教师不能抄袭别人的;对试题的数量、质量、题型、难易程度等都做出明确的要求,并写在黑板上。
第一次上专业习题课,可以将题型和题量布置少一些,如10道填空题、5道选择题。规定选择题出4个选项,答案为4选1。后续的习题课,在环节上可以类似,但可以根据情况逐渐增加题型,加大题量和难度,如增加判断题、简答题,选择题从单选变为多选等。
2.让学生自己出题,并规范作答
这个过程学生要认真准备,他们一般会先把本章的内容看一遍,然后出题。这比老师直接给他们做题难度要大。因为他们要思考,要取舍,要给出正确的答案,特别是选择题,还要想出几个易混淆的答案,出题比做题难度大多了。出题的4个选项要经过仔细的思考,内容要与题目相关,不能目不对题;标准答案要严谨,不能有漏洞,不能似是而非;“4选1”的答案只能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不能出现两个或多个。这些都是书本上抄不来的,不像平时做的作业,书上一般会有现成答案。所以,把这件事做好并不是件易事。只有学生独立出题、独立完成,并规范作答,后面的过程才能变得有意义,大家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3.学生“自测”,师生互动
“自测”指用学生本人出题来测试自己。学生完成答案后,老师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每位学生消化自己的答题或知识点,然后由老师对学生进行“自测”:随机抽取学生的作业本,按照他自己出的题提问,看他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这期间要求其他同学一起听题,并共同思考出题是否规范,答题是否严谨,如有不合适的,师生一起共同指正。
4.学生“互测”,师生互动
“互测”是用某个学生出的题测试其他学生。如果学生“自测”感觉对自己的试题基本掌握了,接着就换个方式: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用其中一组学生的试题测试另一组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看哪组回答得好。这样虽然增加了难度,但也提高了趣味性与参与性。学生不知不觉提起了精神,达到了学习的效果。同“自测”过程一样,师生要注意出题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并及时指正。
5.课后归纳与整理
课后发挥学习委员和科代表的作用,让他们综合本班学生的出题和答案,按照老师重新布置的题量(比刚才单个学生的题量要多3~4倍)、题型进行规范整理,然后交给老师进行审查后,打印成册,发放给全班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
三、设置专业课习题课的效果
笔者从2009年开始,在自己从教的多个班级的习题课上进行过尝试,目前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1.学以致用,使学校的教学贴近了企业的需求
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经常要完成企业的答题考核。在校期间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熟悉企业考题的方式及题型,有利于他们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接轨,加快了他们适应企业需求的步伐。从已毕业的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有的学生能从公司的考题中见到自己在学校习题课中出的题,可见印象之深、作用之大。
2.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吸取知识
上述专业习题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测试及学生相互测试,考试时不再是一味地接受老师出的试题,而是能见到自己出的题,学生就会乐于参与到出题的学习中去。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也因此尝到主动吸取知识的乐趣。
3.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有了成就感
从学生作业本上出题的情况来看,没有两本是完全一样的,说明学生都是独立完成的,这样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由于有老师的指点,学生出题和老师出题的方向是一致的,内容是相通的,因此学生再也不会等到期末盼着老师的“宝藏题库”,而是提前“胸有成竹”了。而这个“竹”就是学生自己在习题课上的成果。
篇9
关键词:专题演讨;主动学习;害虫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1―0090―03
引言
大学教学中的专业课程是针对某专业领域而设立的相关课程,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从事专业工作应该具备的各项相关知识与技能,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及发展。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高校开展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意愿是影响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将提高大学生对专业课程投入意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学改革的着力点,端正学生积极主动的专业课学习态度,对促进学生有效掌握专业技能,强化专业教学效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2]。为此,我们在植物保护专业“害虫生物防治”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的简单线性讲、记关系,探索一种专题演讨式主动授课方法,重新构建一种师生相互配合、平等学习、和谐演讨的学习氛围和互助的师生关系[3,4]。这一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专题演讨式主动学习
专题演讨是针对专业课程中的一些重要或热点内容开展的专门性的讲解与讨论,具有专业性强、内容新、信息量大的特点[5,6],是对专业内容深入探究的一种形式,有利于实现学生自我教育,提高综合能力[7]。主动学习是学生在明确目标指导下开展的积极认知过程,是教育学中教育主义与建构主义的结合。长期以来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技能的教授者;学生扮演着被动的知识记忆者、技能的复制者,缺乏主动思考,甚至倦怠学习[8]。为改变这一状态,将专题演讨与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联系起来,在专业课程授课框架下,以某一知识点作为演讨的目标,创建交互式的课程环境,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专题演讨式的主动学习教学方法[9,10]。这种教学方法,是推进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针对大学中高年级的学习内容,由教师结合专业课所涉及的学科发展现状,设计提出专题题目。以专题题目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目标,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由学生利用已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围绕专题开展资料收集、整理,形成知识体系,完成有针对性专业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并在演讨中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总结,促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提升。适时开展专题演讨式主动学习教学活动增加学生专业阅读量,开阔视野,将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专业课教学的手段[7,11,12]。在大学高年级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专题演讨式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进入高年级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已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专题内容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具有对专业知识进一步综合提炼的能力;而且通过对专题资料的收集整理,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专业理论的应用能力。如“害虫生物防治”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课程开设时,学生已具有微生物学、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病理学等专业课程基础。本课程内容中涉及很多有关于害虫天敌利用、害虫病原微生物利用内容,是以上专业课程内容的延伸应用,学生已具备了自主深入学习的基础知识。
二、专题演讨式主动学习的实施
1.课程内容解析,设置演讨专题
依据课程内容和学科发展现状,为学生设置合理的专题目标,是学生开展专题演讨学习的前题。在授课之前,教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本专业与课程相关的科研发展和社会关注热点,再以课程重点为线索,依据知识的联系性分解各章节课程内容,拟定几个专题方向,使各专题涵盖课程内容,反映课程体系,避免对某一方向的过度强调,同时有新内容的补充。在分析“害虫生物防治”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按害虫生物防治中天敌类型,设捕食性天敌利用、寄生性天敌利用和微生物利用三个单元,单元中再设专题。如捕食天敌利用单元分设瓢虫、胡蜂、草蛉、蜻蜓四个专题,寄生性天敌利用单元分设赤眼蜂、蚜茧蜂两个专题,昆虫病原生物单元设白僵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昆虫病原线虫、昆虫病原病毒四个专题。专题内容包含了害虫天敌利用的几大方向,并要求同学从天敌生物学、天敌利用以及新技术应用多方面开展演讨和学习。
2.分组执行自主学习,个别督促指导
划定演讨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专题学习。在确定专题内容后,同学自主组合,形成由4~5人组成的演讨小组;教师结合小组内成员的兴趣和专业方向分配专题内容,并提供基础参考资料和信息指导;学习小组选定组长作为协调者,成员间明确分工,开展资料查阅、信息整理、报告拟定、形成文字报告、制作讲座PPT 和汇报等工作。
为保障专题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掌握各小组学习进展程度,并回答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在分配布置专题任务一周后,教师要集中组织一次指导、督促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在教师指导上,有重点地指导其中一组,并在适当时间组织该组开展一次示范性质的演讨,目的是以其为示例,对学生在材料的收集、整理、PPT制作和内容汇报中的一些问题给以指导和讲解,规范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使各组的学习任务更加具体化。并针对小组内容的实际及时调整自己组内的工作,保证专题自主学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3.组织报告演讨,师生评定学习效果
在了解各学习小组完成资料整理和演讨准备工作后,教师统一组织学生依课程次序进行汇报演讨。首先由专题小组学生负责对按专题要求所组织的材料以PPT形式进行讲解;教师与其他同学要对学生阐述进行提问,专题小组同学共同进行问题解析,全班同学就其中的问题展开专题探讨,教师在演讨中针对问题要适时做出正确引导、纠偏指错,如演讨中有知识点方面的遗漏要加以补充;最后由教师针对学生专题内容、汇报效果、演讨中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提出深入学习的建议。
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由学生完成。将讲座评定分为小组评定成绩和组内评定成绩两部分。小组成绩评定是由各组指定一位同学组成评定小组,对各组同学在演讨中的表现、资料准备、讲座情况按百分制进行评价,打分记为小组评定成绩。小组内成绩评定是对个人在专题演讨中的表现评价,由小组成员互相评定,依百分制评定分数。将小组成绩与组内个人成绩平均后计入讲座成绩。成绩考核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也强调对团队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效果与思考
明确学习目的,主动运用与调整认知手段,从中获得所需的知识内容,是主动构建性学习的特征之一,在专题准备、材料选择、演讨撰稿以及讲解讨论过程均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2,13]。根据专业课程内容和学生已具有专业知识情况,以专题为目标,由学生收集整理材料,自主学习并组织学生讲座演讨,有利于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主性,是主动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学习过程。多人分工合作完成专题,强化了学生学习能力的煅练,能培养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与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专题讲座演讨这一方法模式是可行的,学生对此项内容有较浓厚的兴趣,对资料的查阅热情高,阅读量大,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知识面。从学生组织的材料、制作的PPT效果和演讨过程来看,对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有积极的意义。
但在组织过程中,因课时关系,专题汇报的知识容量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演讨深入程度有限;小组式的活动在另一方面也掩盖了一些问题,小组成员在专题学习中的程度差别很大,存在滥竽充数的现象。如何在这种小组式的学习中消除这部分懒惰者是这一教学方式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小平,郭江澜.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04).
[2]周炎根,桑青松.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3]肖文显,刘震.互动式教学的构建策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11(12).
[4]龙军,殷建平,祝恩,赵文涛.主动学习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8(Z1).
[5]张荫寰.高校毕业班应开设专题讲座课[J].现代教育科学,1992(04).
[6]饶冠俊.“专题讲座结合主题讨论”式教学模式的探讨――以《公务员制度讲座》课程为对象[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2).
[7]王松.专题演讲讨论法在环境法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哈尔滨),2010(14).
[8]马立明.大学生主动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
[9]陈雨青,杨路明.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7(02).
[10]吴剑,罗晓琴.探究主动学习教育培养主动学习素质[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11]江东,江西.有机化学课堂论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技咨询导报,2011(26).
篇10
关键词:素描几何形体教学;教学目的;兴趣;造型规律;形体结构
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人是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思考艺术教育的新契机;人是主体,他并不是消极地接受教育,而是具有内在生成的自发力,有知觉、感觉、精神力、冲动、意志力的个人;艺术教育不是教“艺术”,也不是进行“教育”,而是激发主体“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自觉,产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达到人与环境协调共存的目的。中专美术专业课要从素描几何形体教学抓起,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造型的基本规律,为以后的素描等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有的物体造型无外乎三大类:方类、圆类、组合类。不难看出,方类和圆类是最基本的类型。它们的代表就是正方体和球体。画好了这两个最基本的几何形体,再画其他任何形体都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要素。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内在的动力,就没有学习的自觉性。这样的美术教学、美感的培养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美术教材中的作品,对学生来说仅是一幅幅陌生的画面而已。要循序渐进地向他们展示教材内容的美,从造型、构图、内涵多方面来讲解,使学生体会其中寓含的深层的美,使美育深入到每个学生内心深处,触动其心弦,引导他们去思想、去领悟、去深思,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爱美情感、爱美情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初入中专的学生专业课水平参差不齐。怎样在短时间内让差点的学生绘画水平很快赶上来?素描教学是最有效的方法,几何形体教学又成了最有力的教学手段。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几何形体教学中来?大自然是培养情感的最好导师。在美术教学中,我就带学生到大自然中,通过对自然的写生,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热爱生活,能够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的物体造型无外乎三大类:方类、圆类、组合类。自然环境是引发学生丰富情感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引起他们的联想,从而激发其特定的情感,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学生不同的情感活动。
二、美术专业课要重视素描几何形体教学?
我在中专生入学阶段的教学思路是:先画素描石膏几何形体,再画素描静物和石膏挂面;而速写,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开始训练得越早越好。
1素描几何形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目的不清。认为石膏几何形体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画,把素描几何形体与普通的素描静物同样看待,失去了素描几何形体教学的意义。
(2)无重点。让学生把所有几何形体都画一遍,不分重点,花同样的精力去学。
(3)开始写生时每组几何形体摆的数量过多。学生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构图、明暗、画面效果等方面。
(4)写生时没有合理安排顺序。有些环环相扣的内容没按合理的顺序安排,很难收到好的效果。
(5)造型规律讲得不透。每种几何形体都有它自身的造型规律,掌握它是我们学习素描几何形体的主要目的。造型规律讲得不透,教学目的也就很难达到。
2正确认识素描几何形体教学
几何形体是从自然形体中概括出来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体。我们掌握了它的造型规律就可以举一反三,去描绘自然界中的其他任何形体。法国画家保尔塞尚指出:“一切物体的形态,无论构造多么复杂,都可以概括为几种几何形体,即球体、圆柱、圆锥和立方体的结构形式。”把具体的形象概括为单纯的几何形体,再用抽象的几何形体去认识具体对象,以此掌握形体变化的基本规律。画几何形体的目的是在于培养、训练初级入门者的最简单、最概括的形与体的观念,并能掌握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说,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几何形体是素描教学的基础,因此说它是重中之重。
3怎样使学生学好素描几何形体
(1)归纳分类,明确任务抓住重点。几何形体的种类有很多,我们泛泛地去画就会浪费很多时间。有些学生几何形体画了很多,仍然没有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如基本的透视问题、明暗规律问题等。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抓住重点。重点就是将几何形体归归类。所有的几何形体无外乎三大类:一类是具有方形特征的(由各种平面构成的体)方类,如立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等;一类是具有圆形特征的圆类,如圆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还有一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简单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组合类,如圆锥体和圆柱体的组合等。其中立方体是方类几何形体的代表,因为它具备了所有方类几何形体的主要特点,即都是由平面组合而成的立体,棱角分明,面与面之间的明暗是突变而没有过渡。其中圆球体是圆类几何形体的代表,因为它具备了所有圆类几何形体的主要特征,即都是由曲面或主要由曲面构成的立体,明暗是渐变的,过渡自然。所以立方体和圆球体就是素描几何形体教学的重点。对这两个几何形体的造型规律应讲清、讲透、讲彻底。学生也应对这两个几何形体进行研究,写生时不要草草了事,要强调画的越具体越深入越细致越好。至于组合类几何形体,都是由基本几何形体组合而成,它的造型基本规律在基本几何形体中都可以找到,只不过比基本几何形体更为复杂些罢了,所以不能作为几何形体素描教学的重点来研究。(2)确定先后顺序,必须先讲立方体,其次才是圆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就写实绘画而言,不论我们画什么,都会遇到透视问题。以立方体为例,最容易讲清透视的基本规律。也许有人认为先从圆球体人手也可,我说不可以。表面上看,我们只要把轮廓画圆,再画上明暗,就可以把圆球体画好,并不涉及透视问题。其实不然,圆形物体的明暗可以分为亮调子、灰调子、明暗交界线、暗调子和反光五个基本层次,简称五调子。这五个调子多以环状分布在球体之上,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描绘它,能不涉及圆形的透视变形吗?有人又会问,我们直接以圆球体或圆柱体为例来学习透视不行吗?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大量的研究资料来看,这样做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应从立方体人手,把立方体的学习放在素描几何形体教学的首位。(3)各个击破,不能贪多。我曾见过一些老师,认为几何形体很简单,一开始就给学生摆许多几何形体画,学生的作业很容易出效果,画面也较丰富,有的还能参加习作展等,于是乎学生高兴,老师也高兴。但在以后的素描作业中,会经常出现一些最初级的错误,纠正起来很困难,影响到他们的进步,原因是一开始让学生画的件数太多,学生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构图、明暗、画面效果等方面,忽略了画几何形体的真正目的是掌握素描造型规律。我的做法是按照立方体、圆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的顺序,有步骤地加以学习,把每一个几何形体的透视规律、明暗规律等讲清、讲透。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细节决定成败,这些细节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