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课范文
时间:2023-03-22 16:0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医学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双语教师首先传递的是学科知识,其次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用外语进行专业思维和研究的能力,将双语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双语教师应具备特殊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
1、精深系统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医学教育是培养未来对生命负责的人,双语教学是针对专业的教学,因此必须以掌握专业知识为重。教师应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课程的专业知识,对所教学科的体系和课程的体系有明晰的思路,能充分把握国内外本专业领域理论与实践前沿知识,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地、深入浅出地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2、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双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应熟练掌握英语,具备全面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熟悉医学基础课的独特语言结构和表达法,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思维、才能自如地使用英文教材和课程资源,制作教案和课件,组织课堂教学、课内外辅导学生及进行考试。
3、较高的双语文化驾驭能力双语涉及两种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东西方教育理念及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冲突。这就要求双语教师应拥有丰富而宽厚的双语文化知识,加深和拓宽自身的文化理解力,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深入了解医学专业,融合东西方医学文化的精华,努力成为双语教学中文化冲突的平衡者。
4、先进的双语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和课程论等条件性知识。医学专业的双语教师,还应拥有先进的双语教学理念和双语授课技巧,逐步培养和发展双语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和评价能力。此外,还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二、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培养途径
双语教师是专家型的教师,其专业化过程需要教师自身主动学习和学校提供的外在培训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专业化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全面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层次及提升教师的素养。
1、自学双语教师可以通过自学方式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其一,借助网络自学。现今网络资源丰富,国际知名大学如哈佛、耶鲁等都制作了各学科的公开课。双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上网学习医学基础课、语言学、英美文化、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既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拓展专业技能,又能提升英语水平和借鉴国外名师的教学风格。另外,一些国内知名大学创办了医学基础课网上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网络平台,通过上网学习,借鉴可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其二,通过获得英语专业的学位课程、学历课程或资格认证课程提升自己的外语教学水平。自修和通过跨学科、跨专业获得双硕士、双博士是提升专业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双语教学能力,促进高校双语教师自身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2、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基于教学的需要,以教育和教学活动为主,由学校资助制定培训计划,自主组织开展的培训活动,目的是解决本校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医学基础课教师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语言文化能力的欠缺,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如发音不够标准,语调不够自然,不熟悉课堂教学用语与套话等。校本培训可以借助英语系的专业师资(外籍和国内教师)对基础医学课教师进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训和指导。培训内容侧重于听力、口语专项训练,在语音、语调的标准化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此外,强化英语交际能力,重点就课堂用语、管理课堂用语,医学类相关话题讨论等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和培训;最后,也要加强西方历史和文化的培训,培养专业教师的文化素养。外语水平的提高不是通过几次培训就可以达成的,因此,要建立培训的长效机制,既可以使双语教师多次参加培训,持续不断地提升英语水平,也可以使有意双语教学的新教师通过校本培训,不断地加入到双语教师队伍。实现双语教师培养的良性循环。
3、建立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重点医学院校相比较地方院校更能够吸引留学归国人才,双语教师的质量较高,并且开展双语教学的时间也较长,经验相对丰富。同一地区,地方院校可以重点院校为依托,聘请医学基础课的专家型双语教师承担并指导学科双语教学。本校的双语教师观摩教学过程,并定期与专家交流,进行双语教学专题讨论、双语教学案例分析,双语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研讨等。通过与专家面对面的观摩、学习、交流和讨论,既能学习到先进的学科理念和知识,又能及时解决自己在双语教学中的困惑,迅速地提升双语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和双语教学能力。
4、出国研修出国研修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英语运用能力,还可为教师的学科领域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空间,是最为理想的培训方式,但机会少,成本高。因此,学校应积极努力探索更为有效的渠道支持与鼓励双语教师出国研修,短期和长期均可,充分利用国家公派留学机会和国外相关贷款项目支持,给双语教师提供政策倾向和经费保障。通过出国访学,双语教师开拓视野,了解多元文化,突破思维定式,学习到外国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质及改进和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篇2
1.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定义
201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其中明确指出,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高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工处理后的反映课程教与学活动必需的基本资源,还应有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并构建了适合在校学生及社会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的网络学习环境。
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评价工作的重要前提,是评价活动的基础和依据,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涉及医学高等教育、网络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对其评价不能简单的以好与不好来衡量,因此,在构建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2.1全面性原则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及国家出台的相关管理文件,从整体出发,考察课程各个环节的关联情况和综合性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整个课程的评价内容,指标项互相兼容又各自独立。
2.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所采用的计算方法等方面,在理论上要站得住脚,同时又能反映出评价对象的客观实际情况。
2.3系统优化原则具体来讲,一是要以较少的指标敷量较少,层次较少较全面系统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内容;二是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兼顾各方面的指标,又要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叠;三是采用系统论的方法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使体系的各个要素及其结构都能满足系统优化的要求。
2.4可比性原则评价的实质就是比较,只有具有可比性的指标,才能够提供准确的比较信息资料,才能够发挥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2.5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指的是实用性和可行性,关键是要考虑两点:一是指标要简化,方法要简便;二是必须考虑其指标值的测量和数据搜集工作的可行性。 2.6目标导向原则评价的目的不是单纯评出名次及优劣程度,更重要的是引导和鼓励被评价对象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引导被评价对象向目标靠近。
3.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评价指标体系是以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为评价对象,采用正确的评价方法,形成一个具体的、量化的、可操作的考核标准,对其建设现状及应用价值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得出评价结果,从而判断出该课程是否符合建设者及学习者的预期。整个指标体系的确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用文献综述法和内容分析法,充分调研国内外在不同时期,网络教学、在线开放课程等方面较有代表性的评价标准,从中选取具有借鉴意义的内容。第二阶段,根据教育部出台的相关规定,结合基础医学课程的特征,通过调查问卷及专家咨询等方法,广泛征集意见,确立了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及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从3个视角进行设计(教师、学生、管理者,对以下5个方面进行考察:教学设计、教学团队、交流互动、应用情况、技术规范,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完整的指标体系应包括指标项系统、评价标准及评价分数,其中指标项系统是以一级、二级指标等级及相应的权重表现出来的,权重是以量化的形式来体现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评价标准表示实施评价的目标和依据;评价分值为达到各项评价标准的程度,所得出的分数;计算方法为各项分值相加,以总分的高低,反映出各门课程的优劣。见表1。
4.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
为了验证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本研究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具有代表性的《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两门精品资源共享课,运用上述评价体系进行实证,组建由5人(包括教师、学生、管理者构成的评审小组,对其进行评价。5份评价结果的各项标准分值有细微差异,一级指标分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评价结果显示:两门课程在教学设计方面完成较好,教学团队的各项指标符合标准,但在技术规范上,两门课程均处于劣势;《系统解剖学》在交流互动方面做的比较突出,与学生互动高效、及时,《组织胚胎学》在应用情况方面有所欠缺,需加强管理及完善。评价结果与课程实际建设情况相符,证明构建的该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5.展望
篇3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使得我们的生活、工作更加便利,微课也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并得到广泛关注。它区别于传统教学,是数字化环境下的创新性教学方式,由视频、课件、测试内容组成,将微课引进基础医学教学中,新颖、易懂的特点能吸引学生更快地进入教学中,不过怎样引进并很好地运用是我们所要特别关注的,不要盲目开展微课教学。
关键词:
微课;基础医学;实验教学
1前言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改革,网络时代的覆盖,为了跟上时代的变迁,培养创新性人才,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微课的出现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它是将学习内容引进视频,通过视频的方式完成教与学的过程,可谓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不过其中也包括了重难点的解析及课后反思等。
2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是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中围绕重要知识点,视频教学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与传统教学的视频资料不同,微课还包涵与教学主题有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反思、测试、评价等辅教学资源。所以微课既是区别于传统教学资源的教学模式,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发展起的新型教学模式。微课所具有的特点是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提高学习效率。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来说,微课采用的视频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只担任讲授的角色,更多转变为引导角色;学生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微课的主体突出、内容具体,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问题,每堂课都会根据其知识点和核心内容教学,主题明确,教学目标单一,内容精简,知识点针对性强,研究内容易表达,也易理解。
3传统医学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实验也是很好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基础实验教学也是医学中的关键,医学实验的发展对医学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实验的教学的目的除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已掌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实验教学的强化,也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实验教学在医学学习中占重要地位,医学教育质量也跟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挂钩,所以在对实验的教学中要深化实验教育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目前我国的传统医学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教学中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没有传授获取的方法,通常都是以教师灌输的方式,学生在学习中比较被动,缺少自己思考创新。特别是实验教学中,如果一昧的重复验证性实验只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所以要注意对实验的合理安排。医学实验教学为了使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并且能够学习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方法。
4微课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
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改革模式,是建立在传统教学基础上但又有所区别的,将微课运用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它所具有的优势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微课以小视频的方式教学,在课堂上由于时间或其他因素,教师进行的实验操作可能存在一些小瑕疵,学生就不能很好去理解,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就可以提前录制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视频,让学生多次观察分析。并且基础医学实验的原理大多抽象复杂,难以理解,微课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在教学网站上查看,合理利用资源,就算教师不在的时候,学生有什么问题也能观看微课学习。在实验课上,一些复杂的实验案例就可以通过微课来展示,如在开设心脏体检的实验课时,分解为心脏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个微课内容,边示范边讲解;近距离拍摄,避免了学生因为围观而引起的视觉阻碍;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正确的操作示范保证了学生操作的正确性。快速学习教学内容,就能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反复多遍的练习。
5结语
随着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发展,教学方法也也会通过网络化的模式进行,采用多媒体将会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跟上发展的步伐,适应并熟悉运用新的教学改革方法。随着微课越来越广泛的普及,使基础医学实验的教学模式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新颖、简单、易懂的教学模式能吸引学生更快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并且转变模式,不再是以被灌输的模式,而是自己能思考解决问题,教师也从教学转变为引导,学生占主体地位。微课目前也正处于探索研究阶段,研究怎样将其引进教学中,怎样合理地在医学教学中运用到微课的教学方式,切记盲目的运用微课教学模式,要有目的,明确制作内容且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相关的,不能脱离课堂,在教学的设计制作上要求教师加强操作能力,来提高微课运用,为医学教育提供优质资源。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篇4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教育观念的改变、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课程整合是体现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化发展趋势的具体方式之一,也是学科结构调整的基础性工作。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改革符合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和时代特征,在我校非医学类专业如管理、营销、英语等专业开设现代基础医学概论课程,这些专业培养目标并非是医护人员,但其工作大多都与医疗密切相关,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背景。因此这些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求学生具有本专业的知识与才能,同时掌握一定的医疗知识。《现代基础医学概论》是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这五门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的重组,使之成为一门全新的、具有较强科学性、编排上更符合教学规律的整合课程。可以相应减少授课时数,提高教学效益,同时更加符合学习的规律。本课程按器官、系统进行编排,将人体大体结构、微细结构、生理功能、病理改变有机的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1教学内容的选择及知识体系框架的搭建基础医学概论涵盖了基础医学的各门学科,涉及的知识复杂,涵盖的教学内容繁多,再加上有限的学时数,加大了教师的授课难度和学生的学习负担,无论是授课还是听课的效果都不甚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将繁杂的教学内容以系统进行精简、整理和归纳,重点、难点突出,该删除的内容就删除,该简单讲解就简单,涉及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时,也尽量将其简化。比如讲解肾脏这一器官,先介绍其位置形态,再引出其组织微细结构即肾小球及滤过膜、肾小管、集合管,这样将知识点顺着一条线一一介绍给学生后,就比较容易理解建立在结构基础上的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以及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等生理功能;深一层的“尿液的生成和调节的机制”就作为熟悉内容。进一步的病理改变就作为了解的知识点。使学生能认识到特定的形态结构决定了相应的生理功能,而稳定的生理功能作用需要神经、体液及自身调节。当自身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及机体的调节功能异常时,就打破机体的稳态,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样既能使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有必要的认识,也使内容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荷。
2.2学习兴趣的培养及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初学者来说,基础医学是一门枯燥、深奥的科学,再加上所开设的都是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对该课程普遍重视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认识和兴趣,使之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是我们教学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突出教学内容的专业实用性,所讲解的医学知识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剖知识是枯燥而繁杂的,但却是我们自身结构的精确再现,不要依照书本一一讲解,而是要让学生自身的结构融入到书本中,将知识点融入到他的身体结构中,这样他就会认识到这些知识点就是他身体的构成,自然而然就会有学习兴趣。关于机体的生理功能,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但说不出其所以然,就要抓住这样一个切入点,使其明确自身这一功能是以一定的形态结构作为基础,通过明确而复杂的作用机制体现出来,才使他可以正常的生活学习。讲解相关疾病时,可以先让学生列举自己亲属所患该病的经历,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叙述对这一疾病的生理基础、病理改变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感觉到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去解决一些问题,从而在心中燃起学习的热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医学发展史中经典故事、临床上的生动事例以及国内外最新的文献报道,对知识的由来以及新进展做一简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带着问题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积极思考,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自身学习的能力。
2.3教学方法的改进及及教学思维的创新学生在学习基础医学概论时,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上的误区。从客观上讲,基础医学知识需要记忆的内容繁多、抽象。对于微观组织学的内容,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病理机制,学生又难以理解。在主观上,学生刚进入大学,对大学的教学方式和进度不适应,而以往的学习方法又不能完全适用,因而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有些学生太注意一些局部的细节,而忽视对整体的把握,致使学到的知识零乱,没有办法串联到一起,这样时间一长特别容易忘记;有些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不能活学活用;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内容太难理解和记忆而放弃学习。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应用生动的比喻和简练的语言来说明复杂、抽象的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增强对知识连贯性和联系性的总体认识;引导学生把握本门课的重点、难点,适应大学的教学进度;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知识的书籍、网站,开阔学生思路,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使其尽快地适应这门课程的学习。
篇5
高等医学院校为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开设了诸如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方向)等非医学类的医学相关专业。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熟悉相关医学课程及基本理论知识,作为专业基础,基础医学概论正是使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基础医学基本理论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所以它成为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
一、课程性质地位
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概要介绍机体结构组成、功能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课程,它是一门融会贯通基础医学各学科、廓清基础医学整体脉络的综合性课程。它突破了传统医学课程的内容,以“器官、系统为主线”从正常和异常两个方面重组,融合了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10余门课程的内容,使基础医学知识体系高度融合,课程间的知识相互渗透。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简要的、明晰的认识。它是我校医学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考查课程,为这些专业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定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基础。
二、学时与适用对象
课程学时总计11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108学时、考核2学时。适用于四年制药学类、管理学类等专业学生。
三、课程目标
通过对基础医学概论的学习,了解基础医学的发展现状,学会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整体水平,特别是从整体水平理解人体的结构组成、功能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具有将所学知识按系统进行串联、归纳、总结的综合能力;通过对基础医学概论相关课程的网络学习拓宽知识面,延伸课堂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和兴趣,增强自主学习与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为学习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教材和课程资源的选用
根据课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及学时,考虑教材的实用性、系统性和融合性,我们选用了刘利兵主编的《基础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基本教材。选择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前述相关课程教材和牡丹江医学院校园网中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参考资料与课程辅助资源。
五、课程教学实施
(一)教学组织。
课程教学由教务处、基础医学院及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组成的教改小组负责论证审核教学大纲等,由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任教学组长负责具体的组织与实施。基本流程包括:成立教学组-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总结反馈。课程教学在第二学期进行,一学期内修完。
(二)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如在部分章节采用以临床病例为引导的课堂讨论式教学,通过病例引导和教师指导下的课堂讨论,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有关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问题,学习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章节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系统等与临床基础理论相关的内容。灵活运用多媒体、网络课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辅以学生自修教师辅导答疑的教学方法,如与中学学过的知识相关且易懂的内容(细胞、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等)以学生自修为主,教师答疑、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六、课程考核
本门课程考核性质为考查课。考试方式为综合评价学习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课程结束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由出勤和测验构成,测验方式由测验教师决定,占总成绩的20%;课程结束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及权重为选择题60%、名词解释10%、填空题10%、简答题20%,占总成绩的8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七、教学效果与课程评价
通过校、院二级教学督导组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和课程平时测验、考核等形式,加强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我们将课程考核作为基础医学概论课程评价的主要方法,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笔试,根据课程命题标准、实施教考分离、设A、B卷,有评分标准和标准答案,客观评价教学效果。以百分制评分,课程最后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80%,学生平时的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
对成绩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对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意义。2012年6月我们对我校20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生29人、药学专业本科学生27人,共计56人,进行了关于学生学习动机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6份,回收56份,问卷有效率100%。同时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药学专业的学生课程考核成绩进行分析。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药学专业整体学习态度端正,全体学生对目前班集体学习氛围感到“很满意”或‘‘比较满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有75.87%的学生对目前学习氛围感到“很满意”或‘‘比较满意”;药学专业全体学生认为基础医学概论课程‘‘与本专业知识的继续学习帮助很大”或‘‘有一定关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在这一问题上,有51.72%学生认为课程开设与专业相关性大或有相关性。
在授课条件相同和试卷难度相同的前提下,我们利用牡丹江医学院成绩分析软件将20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药学专业所有学生成绩输入该系统,生成最终分析结果
通过以上成绩分析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同等教学条件下,药学专业基础医学概论成绩优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结合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我们发现无论是班级整体学习气氛,学生个体对开设课程与自身专业认知度、课堂实际运行中学生消化理论知识水平,都是与最终的学习成绩效果成正相关的。
篇6
医学教育不仅遵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一般规律,而且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基础医学课程体系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中心环节,其改革与创新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00。目前我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强调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并重;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课程整合;医学知识素养与临床实际能力共进,建立与现代医学模式配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一体化的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确保医学教育质量。但是调查分析表明,中国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及设置存在很多与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不相适应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医学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单一。通行的医学课程设置模式基本可分为3种类型,即“传统学科式”“以问题为中心式’、“器官系统式”。据1998~1999年度美国医学院联合会编辑的《课程指南》统计,在125所美国医学院中,实施器官系统课程模式的有8所,占7%;将PBL、器官系统、传统学科等多种体系混合采用的有44所,占36%;其余73所实行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其他许多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也实行了各种类型的课程整合形式。
我国医学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一般是以学科为中心设置的。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115所医学院校中,有109所学校实施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占94.78%,有5所学校采取混合型模式,有1所学校实施器官系统模式。可以看出,我国的医学课程设置模式较为单一。
(2) 医学人文课程设置存在差距。我国现行医学教育的课程结构基本由公共基础、医学基础、临床医学、人文社科和预防医学五大模块组成。人文社科课程比例较低,导致人文精神培养不足,医学生难以指导病人重视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并对病人做出包括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在内的处理。发达国家的医学课程基本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科学三大部分或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科学两大部分组成。医学人文教育在课程结构中地位突出。如美国人文社科课程构成比例占20%,前苏联占22%,英国、日本占10%~15%13,而我国医学院校一般仅占10%左右。
(3) 医学课程对科学素质培养重视不够。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将科学工作的方法、学习的基础等科研素质教学内容列入了课程计划。我国的医学教育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中对科研引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能力训练有明确要求。但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对科研训练要求较低,课程数量少,学时比例低。
(4) 医学生选修课程不足。从各国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多数院校倾向于实行主辅修制,压缩必修课的授课时数,扩大选课范围是改革的方向。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提出的“新途径”课程结构,将基础和临床阶段的课程整合为14门,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更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4。从我国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来看,选修课开设缺乏系统性,课程门类也显得数量不足。
(5) 医学课程教学方法较为落后。1999年“自我教学”在美国医学院校的覆盖率达到了94%,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均达到99%,使用标准化病人教学达到97%H。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仍是我国医学教育的基本教学形式0。有资料显示,比较中美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其中一个最大的差别是美国用于小组讨论的时间平均为265学时,辅导活动220学时,而中国基本没有&]。
(6) 医学课程管理需要改进。我国的医学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基本属于学校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在政府的行政导向下的职能范畴,许多有关教学的政策、规章制度、决定等基本属于行政行为,培养目标确定、教学计划制定与管理等也基本是在行政干预下,少数专家参与完成的。这种教学管理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行政干预过强、专家学术成分过少、忽视广泛利益方意见。
2.国内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特点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医学本科院校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具有以下的特点。
(1) 由传统单一的课程体系向多样化模块课程体系转变。突出预防保健与科研训练、早期接触临床,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等,设置预防医学与科研方法、早期临床与科研训练、寒假社会调查、初级卫生保健实习、高级选修实习、特色课程等模块。
(2) 人文社科类课程比例略为增长。据资料统计显示,1998年一般医学院校人文社科课程比例只占8%左右8而到2004年,国内重点医学院校一般占10%左右,必修课通常在10门左右B]。
(3) 多形式的课程整合。①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并独立设置实验课程。如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济宁医学院综合实验室的独立设置&2,河北医科大学一体化实验课程体系等。②基础与临床医学课程分类整合。如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人体生物学和临床课程护理学的设置等。③基础与临床医学课程的全面整合。如四川大学以器官系统中心的课程体系;汕头大学医学院的系统整合模块课程体系。总体而言,以前两类为主,促进了学科课程的融合,但没有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在课程模块分类与学时比例分配、学习进程等方面,部分存在课程设计与实施偏差的问题。
3.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基于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对我们的医学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育教学活动运行机制等进行改革。
3.1改革的思路
(1) 转变教育思想,引入国际标准,深化医学课程体系改革。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我们从教育思想上建立起“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现代教育观,建立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注重从课程的源头进行总体设计,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2) 建立全新的比较完善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打破学科界限,探索和实践新的课程设置模式,通过专家论证,我们将功能性相近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改变我国医学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教育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的现状。在条件成熟的学科,按器官系统或以问题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
(3)优化课程内容结构。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化课程结构,包括以下几方面:加强创新意识教育,注重医学教育和科研素养的有机融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大研究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改革的方法
(1) 医学主干学科有机整合,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我们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12门基础医学课程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将实验动物学、实验技术学和统计学等的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到实验设计中,改善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形成具有‘‘基础-临床”紧密联系为特色的课程体系。
(2) 以器官系统式课程设置模式为主线,建立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在目前医学教育总体模式不变的条件下,我们实行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课程设置模式,把组织学和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医学遗传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课程合理安排与相互衔接,建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联系临床的实验教学体系。
(3) 以培养卓越医师为核心,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结构。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完善实验设计相关理论,研究开展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介绍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的实验设计,通过选题、实验设计、实验实施、统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论文的撰写等实践过程,完成科学实验设计,使学生融会贯通,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3.3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将实验课程内容从原有理论课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实验课;将过去分属不同学科、但内容有较强内在联系的课程重新整合形成新的实验课程。
(2) 制定和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3) 建设与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和教师队伍。
(4) 课程管理上,进行实验教学项目菜单化、教学内容层次化和选课项目自主化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总之,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论与研究方法,开展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以便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科学发展和不断完善作出应有的努力。
3.4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成果
(1)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界限,探索和实践新的课程设置模式,将功能性相近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使医学课程走出分科课程的狭窄视野,从分科课程观向综合课程观转变。按照器官系统或以问题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逐步完成基础医学课程综合化,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统一,通过实验课教学为学生提供获得知识的平台。
我们根据学科性质及条件成熟程度,将实验课程内容从原有理论课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实验课;将过去分属不同学科、但内容有较强内在联系的课程重新整合形成新的实验课程。
具体内容和措施是:把组织学、胚胎学和病理学的课程进行重组融合,形成医学形态实验学;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课程融合,形成医学机能实验学;把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融合,形成生化和分子生物实验学;把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课程融合,形成医学生物实验学;把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课程融合,形成免疫和微生物实验学。
因此,新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将实践特征强和实验内容多的理论课携实验课的模式改变为实验课主导的模式,改变传统模式中实验课程对理论课程的依附性质,代之以实验课程自成体系兼容相关理论内容的教学组织模式。
(2) 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结构。在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的结构,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结合临床,打破原学科间的壁垒,优化教学内容,适当删减传统验证性实验,整合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实验课程内容,增加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积极开展探索性实验。
(3) 修订培养方案,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根据新的课程体系的要求,新的教学大纲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联系实践,以培养实际动手的能力;通过基础结合临床,以培养临床思维的能力;通过教学结合科研,以培养科学创新思维的能力。
通过创新实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科学创新的能力,能进行科学思维,敢于质疑,有旺盛的求知欲,能科学地评判获取的资料和信息,从而把握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思维。
(4) 建设与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体系。实验课程教材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是将知识建构和创新能力培养观念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的重要平台,教材的创新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因此,结合教学改革,我们为编写与实验课程新体系相适应的教材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教材编写中继承并发展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建立基础医学多层次立体化的实验教材体系。
(5) 研究基础医学课程的相互衔接。我们将以器官系统式课程设置模式为主线,研究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课程安排与相互衔接,保证新的课程体系的实施。
篇7
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将媒体、教育心理学以及系统方法相结合的教育技术[1]。目前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立足于“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深化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当前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基础医学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样离不开现代技术的依托。基础医学理论十分抽象,尤其是形态学方面的课程,学习时枯燥乏味。现代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数字技术和视频系统给基础医学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课堂上动画的演示等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给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感官效应,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显微形态中心构建了4个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动者,让平时觉得被动和乏味的切片观察变得有滋有味。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互动系统拍摄自己观察到的典型结构,也可以通过控制键随时向带教老师提问,而教师也可以随时展示教学示范图片。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捕捉学生在观察切片过程中的呈现典型结构并加以解释。这样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即时问答和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2]。因此,充分利用当前发达的科学技术,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搭建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平台是基础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各医学高校应当大力投入,增加教室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建设多媒体基础医学实验室,加强网络建设并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等,为师生提供强大的施教和学习的网上虚拟环境。以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为依托,使各种资源得到互利共享,并使基础医学教育改革与时俱进,从而获得全面协调发展。
2进一步重视素质教育,医学人才的培养力求全面发展
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人们对医务工作者素质的期望和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现代医疗卫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则必须加强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提高其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当前的教育模式,使得医学生只局限于专业学习,从而呈现知识面窄、理论结合实际能力差、心理素质低、缺乏团队精神等问题。这种状况对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基础医学教育如果不与时俱进,则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基础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主要任务就是要以人为本,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使学生既“成人”又“成才”。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社会文化素质教育等,就即将成为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而言,素质教育的内容具体体现在医德修养、医学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3]。目前对医学素质的培养都比较重视,但是其他几个方面也不能忽视,医德是医生的职业道德,是医学生从业的准绳,而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是医学生医德的萌芽期,是医德建设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医学专业素质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医德修养的培养,强化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强化医学生医德规范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医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和职业态度。同时,科研素质的培养也是医学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使他们可以获得足够的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是基础医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4]。
3注重师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师资,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进步,知识体系是从分化不断走向于高度综合,新兴的学科层出不穷,学科交叉越来越明显。而新时代的大学生由于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增高,他们的求知欲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并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为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使得片面地获取专业知识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需要更广阔的知识海洋。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时期的教师不但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有不断拓宽知识面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高校同样也要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和空间,比如鼓励教师接受再教育,鼓励教师在教学之余从事科研创新等。此外,从事基础医学教学的教师成一般不再从事临床医疗服务,不可避免地出现基础医学教育有关临床方面知识的缺乏、老化现象,而基础与临床的结合是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就迫切需要重视医学基础课教师的临床再教育。同时,基础课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基础型和应用型科学研究[5],才能不断融合新知识,让自己的课堂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学校在改善学生教育环境的同时,也应积极改善教师的教学环境,比如给基础医学教师提供临床见习带教的机会,督促教师不断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不断地接触最新的临床技能,获取最新的临床资料,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在现代教育技术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师应该加强对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相关的教学手段的学习,不断根据新的教学工具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育的结构,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案。
4学科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基础医学教育首先要与相关临床专业协调合作,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基础医学的理论学科也应该与各临床专业学科紧密结合,协调发展。如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在低年级学生进行尸体解剖的同时,对高年级学生适当地开展外科手术的教学,让解剖学教研室与外科教研室有效地合作,既能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度,又有利于培养解剖教师的临床能力,而且可以让有兴趣且学有余力的低年级学生初步了解一些临床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解剖学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由于医学教育的实践性很强,使得医学教育与社会上大型医院的关系密不可分,医院是医学生培养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场所。临床教学和实习的环节最终决定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医院的实习教学水平对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逐渐形成了高校与社会医院松散的临床实践基地相结合的办学格局,从而缓解了扩招之后学生临床教学和实习基地不足的局面,这种合作方式被迅速推广和扩大,有些学校甚至把四年级学生的课程也转移到了临床教学医院进行[6]。同时,社会医院利用医学院校也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但是由于当前卫生体制的改革,医院日益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由于待遇体系的不同,一线医护工作者教学积极性、自觉性有所降低。同时,扩招下某些应急纳入临床教学体系的医院,带教条件和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因而,高校在加强基础医学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临床教学环节,这也是基础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篇8
Bloom教学目标分类是以Bloom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受生物学、图书馆分类学理论和实践的启示通过多人的共同努力,多次实验和修改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包括认知、情感、运动等三大领域[1]。平时应用更广泛更多的是认知维度,其从低阶到高阶分为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级,每个层级都有特定的意义和行为特征,其中分析、综合和评价属于高阶能力。Bloom教学目标分类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思维过程,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2]。相对于以往抽象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教学目标分类,更能突出培养学习者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发展高阶能力的意义
2.1高阶能力是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要求
对卫生职业教育行业专家和临床医技能手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岗位工作任务涉及关联性较强的不同基础医学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原有按单一学科特点设置的基础医学课程不能较好的与工作岗位需求相适应。为了突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分析、迁移和创新等高阶能力的培养。
2.2重视学习者高阶能力的发展,是国际信息化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信息时代改变着各行各业的运行模式,教育行业也不可能置身世外,如何利于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始终未能有效地定位和实现自身的作用。基本上是嫁接在传统讲述法教学的基础上,局限于低阶能力的训练和低阶知识的学习[3]。目前国际上越来越重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阶能力的培养,因此改变直接作用于学习者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效的教学模式成为一种必要。
3翻转教学
翻转课堂是近来藉由科技所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翻转,是指将课堂“知识讲授”和学生课后作业的顺序对调。实际作法是将课堂讲授的部份录制成微课,当作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先观看,而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用于练习、问题解决或讨论等教学互动,以发展学习者高阶能力。教师课前发放导学案和微课。导学案提出相应的引导性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自主学习、资料查阅和准备讨论提纲。微课是把原来要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分段录制成5~10min的微视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利器,分段的微课打破了课堂直线式的进行方式,便于学生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必要时可重复观看较为难懂的部份。课堂中,采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收集和整理典型临床病例,精心设计PBL、CBL或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承担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责任,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空间和发挥独立见解的机会,以锻炼学生分析、综合等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翻转课堂单元教学设计。
篇9
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现有6个硕士学位点,涵盖10个基础医学学科,这些学科也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公共平台。为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经过与广大导师论证,学院大胆地进行了研究生课程的改革,实施模块式教学。可供研究生选择的模块有:①平台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医学基础课程和学科课程;②进展课程模块,主要进行学科前沿进展介绍;③实践课程模块,主要进行技术方法操作训练;④学术活动模块,开展名师讲坛、博士论坛和研究生创新论坛活动。与先前的研究生课程相比,新课改中增加了基础医学研究进展、学术活动类课程模块。根据医学科学研究技术的进步,完善了技术方法类课程模块的内容,通过打破成规、精选教学内容和丰富课程内涵,达到加强课程的基础化和综合化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的目的。
2课程改革的实施措施
完善课程改革组织机构。成立了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由基础医学院院长担任,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则由各学位点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并及时解决实施过程的问题。课程改革实施方法。组织各学科专家进行平台课程和模块课程内容的整合,确定该专业该水平导师开展新进展讲座。课程结束时,要求结合课程内容及自身专业研究方向进行文献综述。课程教师和参与课程学习的体系共同参与内容的讨论。学术活动类课程模块。2007年开设组织实施博士论坛和院士教授讲坛,以营造青年教师、研究生与博士、教授面对面交流的学术环境,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很少接触其他专业导师的问题[3]。校内共有20名博士和10名教授,校外邀请到4位院士和40位着名学者通过专题讲座和报告的形式参与到研究生模块式教学改革中。此外,以研究专题的方式,实施多学科联合的学术沙龙,如神经生物学研究沙龙、血管发生和生成研究学术沙龙、群体遗传学研究沙龙、宁夏地道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学术沙龙等。通过不同学科就同一问题的研究思路的展示和讨论,师生的视角得到了延伸、方法获得启示、思路更加明确。为了提高研究生科技创新的热情,举办了神经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研究生创新论坛,组织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学院从事神经科学研究的研究生站在讲台上,展示研究思路和结果。技术方法类课程模块。技术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医学研究目标的实现和结果的可行度。为此,开设了细胞培养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电子显微镜技术、形态学技术与方法、高级生物化学技术、免疫学实验技术、病理学技术与诊断病理学、分子病理学、生理学实验技术。由具有丰富研究经验的教师和技术室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提供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考试除了相关的理论测试外,主要是以学生的实验结果作为评分标准。为了上好实验技术课程,组织多学科导师及实验室技术人员,编写了两部针对研究生的技术教材,即《女性生育力保存技术》和《形态学实用技术》。这两套教材对课程的有效实施及研究生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各课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实施年终学位点考核,听取学位点对研究生课程实施的效果评价,并收集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义,对授课内容和方法进行及时必要的调整。
3结果
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效果。问卷调查针对2007级、2008级研究生,调查人数为100人,回收有效问卷80份。问卷涉及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课程选择和意见反馈四方面内容。同时,对20名调查人进行了此项目的定性访谈,主要内容包括上课的主动性,总体感受和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课程设置。对课程设置的调查包括课程门数,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知识量和课程质量四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对模块式教学改革的课程设置总体认可程度为76.96%。课程教学。对课程教学的调查包括课程授课的知识量,授课内容的深度,与本科课程的区别,授课效率,专题讲座的次数和跨学科课程讲授六个方面,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对模块式教学改革的课程教学总体认可程度为72.15%。课程选择。在所设置的两个课程平台和三个课程模块共35门课程中,研究生对各课程均有选择,其中选择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的人数最多,占被调查人数的89.78%。实践类课程中分子生物学实验位居第二,为61.76%。细胞培养技术(60.23%),医学研究方法学(52.87%)和博士论坛(43.57%)分列第三、四和五位。定性访谈。分析定性访谈资料发现,课程改革后吸引力增强,多数研究生自述其上课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总体感觉良好。同时,部分研究生认为,改革后的课程安排需进一步完善,如课时偏长,时间不固定,小组人数太多,增加互动时间等。
4讨论
篇10
一、问题与现状
1.课程设置。
医学门类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一般按二级学科设置,部分课程是基于三级学科设置。在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问卷调查中,“对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一题,选“满意,的占37.5%,选“一般”的和“不满意”的分别占43.2%和19.3%。这个结果反映出我校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很好满足研究生的学习要求。问卷调查中,对“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中,需要压缩学时的课程”,选压缩“公共必修课”的占62.9%,选压缩“专业基础课”的占27.4%,选压缩“专业课’的占47%,选压缩‘选修课”的占5.0%,说明公共必修课学时需要压缩。调查还反映出,专业课受到师资或导师个人科研情趣和方向的影响而缺少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选修课程开设数量不足,反映前沿、交叉的综合性课程相对较少。可供研究生自选的课程十分有限。人文课程设置过少,导致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过于专业化知识面狭窄,在进行科研选题时,视野不够宽阔,思维不够活跃,创新意识不够强。
2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能反映医学模式转变的需求,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较为陈旧,内容更新较慢,吸收学科的新知识、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不够。在问卷调查中,对“当前研究生课程内容是否满足学习要求”,选“满足”的占44.4%,选“一般”和“不足”的分别占39.6%和16.0%。对“您认为现有课程体系中还应该删减或增设哪些课程”,认为政治理论课程“对研究生培养有一定作用,必须开设,学时适当”的占30.5%,认为“应当开设,学时较多,可适当精减”的占56.1%,其他占14.4%。说明对政治理论课的课时数、内容及教学改革有较多呼声。认为“应开设时事政治课程”的占53.9%,“应开设体育技能课程”的占88.6%.这反映出研究生更为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和自身学习发展的联系。由于研究生学习期间压力大,更多学生希望开设体育技能课程,增强体质。因此,优化课程内容,搭建知识与技能的桥梁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关键。
3.课程评价。
目前,我国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再加上评估方法的多样化因而评估结果出现了很大的随意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另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评价方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无法保证课程教学的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开设、教学大纲修订、课程实施存在随意性,缺少必要的论证和科学评价机制。课程教学中如何达到师生互动、如何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还缺乏相应的评价和有效监督。
二、实践与思考
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势必为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在知识结构上,除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前沿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我们借鉴国内外有关医学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调整现行课程设置,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的整体教育,为培养基础医学高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调整课程目标,强调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要培养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学工作的学术型人才。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具备深厚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的科学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的知识结构[3]。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2008年我校汲取一些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经验,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特点,对《基础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按照培养目标要求,研究生在完成公共学位课程的同时,要牢固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把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作为重点,把创新知识的能力作为目标。新的培养方案将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为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2.完善课程结构,注重课程体系的完整性。
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结合我校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在保证课程基本框架及学分数不变的情况下,对课程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1)按模块设置课程:公共必修课模块新增时事政治、体质训练课。将自然辩证法、卫生统计学等课程划入专业必修课。增加专业必修课模块课程比例,进一步提高专业必修课在研究生基础理论学习方面的作用。选修课设置强调多样性、全面性。为了体现这一原则,选修课程数量大幅度增加,在学科分布上,由原来的纯医学课程扩大到医、文、理、工并存,同时开设一些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方法学课程。
(2)调整课程结构:根据整体优化的原则,按专题调整课程结构。如生物化学课,过去按照系统性设置,现在按专题分解为基因工程概论、酶工程、高级生物化学,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3)学时数的调整: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对研究生的课程学时数作了相应的调整。公共必修课学时数由原来的550学时减少到现在的280学时。选修课在门数增加的情况下总体学时数减少;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学时数略有增加。
3.设置综合课程满足学科交叉需要。
更新课程内容,吸纳科技创新成果,凸显出课程改革的国际化方向和时代特点。调整后的课程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从规格上体现了小型化、多元化:新课程体系中,公共选修课为12-20学时,专业必修课一般为30^40学时,专业选修课为3040学时。
(2)从结构上体现出交叉性、综合性:如:“神经内分泌免疫学”、“应用分子药理学”、“分子遗传学技术”、“分子流行病学”,等等。
(3)在内容的设计上体现专题性:以某一专题为切入点,如:酶工程”课程是生物化学教研室开设的“生物化学”中有关酶的部分;电子显微镜技术”部分内容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中有关“细胞超微结构研究技术”的节选;“应用分子药理学”是药理学教研室开设的“药理学”中的离子通道部分。在调整过程中对内容陈旧的课程坚决予以取消,同时压缩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程。
4.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坚持经常性课程评价。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教育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