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技范文
时间:2023-03-14 03:5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科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1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绩效评估框架与评估对象的战略目标、绩效评估的目的一致。首先,与被评估对象的战略目标的一致性。绩效评估的目的就是引导、帮助被评估对象实现其战略目标以及检验其战略目标实现的程度。因此,构建评估框架应根据医学科技计划的战略目标来设定和选择绩效评估议题。其次,与绩效评估目的的一致性。目的不同,绩效评估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
1.1.2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对医学科技计划绩效评估框架的构建做出两个方面规定。一是评估框架要有针对性,一方面必须反映医学科技计划绩效的共同属性,另一方面又要突出政府关注的绩效重点。二是评估框架要合理。根据需要与可能设定议题或指标,使评估框架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必须立足于主、客观条件,既要考虑到评估议题或指标本身的可评估性,又要考虑到评估过程中证据的可收集性。
1.1.3整体性原则首先,整体性原则要求评估框架的设计要体现全过程管理的思想,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医学科技计划绩效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其次,绩效评估框架要有针对性,反映科技计划整个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再次,评估框架要体现管理要求,即体现关键环节做的很好或很差的标准。最后各个评估议题或指标要相互独立,不能重叠。
1.2科技计划评估的主要模型
目前在科技计划评估领域最常用的模型是“逻辑模型(Logicmodel)”,而在医学研究领域最常使用的成效评估模型是“回报模型(paybackmodel)”,因此,本文主要对这两个模型做简要的介绍。
1.2.1逻辑模型逻辑模型最早起源于私立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评价,之后被广泛应用于公共部门、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在绩效评估研究领域,常被国际组织作为一种计划/项目设计、执行和考核评估的工具来使用。逻辑模型勾勒出计划整个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影响计划绩效的关键环节,既可以帮助评估科技计划绩效,也适用于对科技计划绩效进行分析并实施改进。作为一种概念化论证项目的方法,逻辑模型通过一张简单的框图来分析一个复杂的计划/项目的内涵和关系,注重把项目产生的短期结果、中期影响和长期战略之间的关系概念化,核心是事物层次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即“如果”提供了某种条件,“那么”就会产生某种结果,这些条件包括事物内在的因素和事物所需要的外部条件。典型的逻辑模型。通过可以看出,该逻辑模型通过描述系统从输入、输出、成果及影响等要素,给出了一个综合地、系统地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框架。模型由以下六个维度构成:目标、投入、活动及对象、结果、假设、环境。逻辑模型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发生,对于一个科技计划来说,就是依据“情境”所制定的战略目标。投入包括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技术等资源;产出包括投入所带来的活动以及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对象。结果是指计划/项目直接的效果和作用,是产出所带来的影响,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影响;假设则是联系情境、投入、产出和结果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反映组织行为间的逻辑关系。通过逻辑模型,有利于了解特定行为的发展过程及各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利于找出关键问题,找到进行绩效评估的切入点,确定评估内容;还有利于组织和个人进行评估以及反馈,完善行为。其基本思路是从逻辑模型的分析框架出发,从系统的输入、输出、成效等逻辑环节构建绩效评估的维度。具体的方法是从计划/项目的长期战略出发,通过“长期目标-中短期目标-产出-投入”四个层次逐层分解战略愿景,找出绩效产生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并把各层面的关键要素转变为具体评估内容。
1.2.2回报模型回报模型,是MartinBuxton领导的英国BrunelUniversity(伦敦)健康经济学研究组提出的,是当前系统评估健康相关科研活动投入回报时使用最广泛的一套综合方法。在回报模型中,“影响”(impact)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将直接产出、短期成效和长期影响等各个时间窗的效果都纳入到“影响”的范畴中,主要采用性质分类的方式来对不同类型的影响进行区分。将健康相关的研究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分为知识产生、科研能力的建设、对相关政策和产品开发的支撑、健康及健康相关部门的收益、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五大方面,并在每个方面提出若干指标。通过上面的回报模型逻辑图和回报模型指标划分可以看出,该模型主要集中在对结果端的评估,认为结果是否达到公共财政支出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公众以及政府的需要,这对科技计划实施来说是最为重要的。模型不仅按照性质分类的方式将结果分成了五个方面,而且也考虑了各个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同时也能体现出不同时间窗下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符合健康领域相关科研活动的作用过程。
2医学科技计划绩效评估框架构建
2.1医学科技计划绩效评估框架构建的基本逻辑
本研究结合医学科技计划总结成效和管理经验、完善管理措施、提供决策参考的的绩效评估需求,选择“逻辑模型”和“回报模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绩效评估的框架设计。采用了“逻辑模型”的逻辑主线,同时在成效部分结合了“回报模型”的成效分类方式,将逻辑模型和成效范畴结合,使评估逻辑模型更加适用于医学科技计划的绩效评估。改进后的逻辑模型通过描述系统从输入、输出、成果及影响等要素,给出了一种综合地、系统地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框架。模型由以下四个维度构成:目标、投入、管理/活动、成效。其中目标,主要是根据上级政策规划、社会发展需求和科学发展需求等方面进行设计;投入包括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技术等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指科技计划的主管方采取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措施,第二个层次是指科技计划的执行方的实施活动;成效是指计划/项目直接的效果和作用,包括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建设、政策支撑与产品开发、健康及健康部门的收益、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等方面。通过该逻辑模型,即可以对成效展开五个方面的评价,又可以把结果端和起始端串联起来,将目标-投入-管理/活动-结果逻辑线路上的所有要素囊括在内,有助于了解各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明晰什么因素导致什么结果,找出绩效产生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并把各层面的关键要素转变为具体的评估内容。基于改进后的“逻辑模型”,结合一般医学科技计划投入与管理的特点,可得出如图4所示的医学科技计划绩效形成机理。从绩效形成机理图可以看出,医学科技工作面临着公众健康、卫生事业发展及医学科技发展的需求。根据政府医学科技工作战略目标制定医学科技计划的战略目标,并决定财政资源规模,同时制定科研组织、资源整合方式和科技计划学术牵头人。在给予一定的投入后,医学科技计划开始组织管理活动,包括确定优先资助的项目、及项目主持、承担单位、牵头人遴选、评审、实施过程监督管理,这些都是医学科技计划关键的管理环节。经过复杂的科技投入和管理活动,医学科技计划管理直接产出就是组织了一批项目进行研发、组建科技攻关体系、遴选一批牵头专家和搭建科技条件平台,同时形成一系列学术成果,这些成果通过推广、转化转移对知识增长、能力提升、政策支撑和产品开发、医疗服务和健康水平提升、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2医学科技计划绩效评估框架构建的评估准则
给出的逻辑模型中,展示了一般医学科技计划投入、管理和成效的前因后果。其中已经标识出了医学科技计划投入和管理中的几个关键环节,这些环节恰恰对应着投入与管理流程中可能的“断点”。如果医学科技计划在这些环节上做得很好或很差,那么直接关系到其绩效是否突出,而其做的好坏的标准也就对应着绩效评估的准则。基于一般科技评估框架,结合医学科技计划的管理要求,本研究认为评估准则包括以下内容。
2.3医学科技计划绩效评估框架
在明确医学科技计划的绩效形成机理和开展评估的准则之后,绩效评估的框架得以构建。医学科技计划的绩效评估框架和议题,其中过程评估包括三个大的维度:目标的制定、计划的投入、计划的执行;成效评估包括五个大的维度:知识产出、科研能力建设、政策支撑和产品开发、健康及健康部门的收益、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收益。这些维度对应于医学科技计划绩效形成机理中的各个环节,前后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在每个维度下,分别开展相应的评估议题。绩效评估框架的维度与关键。
2.3.1过程评估第一,对目标的制定的评估主要关注相关性准则。首先,政府医学科技计划的战略目标的设置应当满足国家或地方医学科技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即“定位准”。其次,还要有能够落实的机制和措施保证其战略目标的分解、实施,即“可操作”。第二,对计划投入的评估主要关注适当性准则。首先,政府医学科技计划的资源投入应该做到公正合理,将有限的资金分配给最需要的领域。其次,其投入的经费和人员的格局应该不偏离其预期结果,形成良性发展的资助体系。第三,对计划执行的评估主要关注效率性和效果性准则。首先,医学科技计划项目启动之初,应当确保有一套完善的实施方案和政策制度。其次,在政府医学科技计划从启动到结题的全过程中,应具有合适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过程,保证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3.2成效评估对政府医学科技计划成效的评估,主要关注效果性准则。首先政府医学科技计划的成效应当与其投入相匹配,符合预期定位。其次,政府医学科技计划的成效应该体现其战略目标,其事实结果应符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产出创新成果和创新能力建设,以及促进社会发展和市民健康等方面的需求。前面在分析政府医学科技计划绩效形成机理时,已经对一般政府医学科技计划的战略目标进行了研究,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知识产生,主要包括期刊论文、学术会议报告、专著、研究报告等方面的评估;第二,科研能力建设,主要包括科研能力的提升、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培训、团队、平台、数据信息等;第三,政策支撑和产品开发,主要评估研究成果是否为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起到坚实的支撑作用,以及开发新药物、新的诊疗技术。第四,健康及健康部门的收益,主要包括公众健康水平的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成本的降低、医疗服务的质量提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方面的效果。第五,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主要包括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劳动力增加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
3结语
篇2
1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革命特点
1.1 现代医学科技的集成化
现代科技衍生出不同的门类和亚类,不同的门类和亚类渗透衍生出不同的交叉学科。在医学科技发展过程中,吸收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环境科学、信息学乃至人文科学新理念和新技术,极大地刺激了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如核磁共振技术的引入无论在临床诊断还是在微观药物分子结构的研究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药剂学研究中引入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药质体、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促进药物的研发和使用,融合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在原有医学学科的基础上,发展了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等学科。因此,在医学科技范围内,单一的学科实际上已经集成了众多的医学技术,包括分子生物学、物理学、信息学方面的最新技术和知识。现代物理学、信息网络技术可进一步推进医学科技集成化,形成以某一学科为中心的技术群、知识网。
1.2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快速化和全球化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呈现快速化发展的特点,包括新的医学科学技术的建立、推广和应用。随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学知识出现爆炸式的增长,医学论文、专利、专着、方法等飞速发展,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随现代网络“高速信息公路”的建立以及网络的扩大和提速,医学科技、医学知识实现了实时传播,全球共享医学知识。无论普通百姓还是专业人士,均能及时获得医学知识的更新。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网络和3G手机的普及使医学科技普及更快,更全面。从局域网到有线互联网时代,再到无线网络,现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医学科技和知识的普及。医学知识不再专属于专业人士,而成为被普通大众接受的知识。
1.3 现代医学科技的理论和技术密切联系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新技术和新理论,包括物理技术、生物技术的引入。而新技术的发现则依赖于全新理论的指导。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现象,形成新的医学知识,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催生新的理论,又促进技术发明,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现代医学科技中理论和技术密不可分,实际上是以医学科技为核心的技术群落支持下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明。
1.4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使不同医学领域的专家合作更加密切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任何人都不可能以个人的行为独立完成技术和理论的创新。现代远程医疗系统的研发使来自不同领域、区域和层次的医学专家更加紧密地合作,为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由于医学科技集成化使科技合作在医学科研中更加突出,能更有效地提高效率。
2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2.1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人才思维模式培养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实践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发展中,没有创造性思维很难产生创造性成果。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知识和新技术手段的涌现更加依赖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关系到医学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医学生是未来医学科学技术和理论应用与创新的主体,加强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将提升未来医学的发展速度。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尤其是现代医学生的培养中,要培养更强的创新思维,建立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灌输现有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其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如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预测疾病的研究,需要在医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疾病和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和处理能力预测某一医学现象的发展规律。要求研究者通过发散思维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工具建立并处理某些命题。
2.2 现代科技革命要求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团队合作精神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包括医学科技革命使创新思维、创新成果评价的主体由科学家个体转向科学家联合体。医学科技创新思维的提出往往来自团队的智慧。医学信息爆炸式增长的今天,如果没有群体意识,或失去了社会联系,任何一个医学科学工作者将一事无成。其次,科技革命推动科学家之间的紧密合作,包括区域间乃至国际合作,反过来,这种合作促进科技革命向前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合作更加突出,联系更加紧密。最后,由现代科技革命引发的知识大爆炸时代已经形成,未来成千上万的专业论文、专利、评论产品的出现,知识和技术可能围绕某一专题展开,尤其是在医学研究方面的论着和专利发明,任何个体都不可能全部掌握,只有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群策群力,才可能较全面地掌握其发展动态和前沿。现代科技革命发展的主体,医学科学家和其他科学工作者组成联合体彼此紧密合作,解决科学问题。
2.3 现代科技革命要求快速更新医学知识
在医学教育基础知识(成熟的理论体系)的传授中,对新知识和理论体系的介绍较少。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带来庞大医学信息量,每天都有成熟或不成熟的技术和理论观点出现,这些知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广泛认同的医学理论所替换或更新。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医学教育加强新知识和新理论的传授,为知识更新做好铺垫。如近年来提出的网络药理学(诸如信号网络药理学等)、小分子RNA干扰技术理论的提出,使医学工作者重新审视药物作用及机理,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提出观点并发展不同的技术。
2.4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教育方式和运作模式的影响
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升级换代,使复杂的医学问题简单化和实时化,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尤其明显。远程网络控制技术、网络会诊、远程课程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在医学教育、解决医学难题和医学继续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现代医学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大学校园,而是向实现校际合作、教育资源和信息共享教育模式发展。如远程医学教育在继续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继续学习不需要长途跋涉,而是就地学习、更新知识。
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现代医学教育产业的运作模式也悄然发生着改变。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校际合作愈加紧密,诸如医学院校之间互派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互派访问学者等形式的合作。医学教育资源的急速膨胀也为学生学习选择范围扩大、个性化、互动式的终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这些现象充分说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背景下,尤其是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使现代医学教育具有开放性特点,这将冲击乃至颠覆传统教育模式。
3 对现代医学科学教育发展的思考
3.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2,4]
传统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某一层次的知识展开教学活动,往往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现代科技和医学教育技术的发展,学生学习的范围、方法、时间等可选择性增强。来自互联网的医学传播平台,如各级精品课程网站、搜索引擎、论坛、各种在线即时通讯平台,尤其是专业的医学网站,均可提供各种医学知识。因此,在现代医学教学中,应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扩大可选择范围,逐步将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至以学生为中心。
面对现代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社会工作适应性强的人才。根据社会需求设计培养目标,现代医学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坚持“产学研”培养人才的模式,加强医学基础知识教育,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技能。
3.2 改革医学教育方式和运作模式
现代医学科技革命促进全球化发展,医学高等教育要适应科技革命,就必须改革运作模式,按现代科技发展提出的要求,建立多渠道、多方位的办学模式,如公私并存、中外合资等办学方式,提倡开放式办学。现代科技革命导致社团之间,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界限模糊,不能局限于校园内象牙塔式的办学理念。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教育服务,医学教育也不例外,即医学高等教育与社会资源尽可能实现共享。医学高等教育所负的社会责任不单是培养人才,同时也要普及医学知识。随现代科技革命的推进,开放式的医学教育应为医学知识的普及承担更大的责任。
篇3
[关键词] 医务人员科研诚信科技论文
一、医学科研诚信认知的概述
对医务人员来说,科研诚信就是在学习和科研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医学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人类知识产生的主要途径,医务研究人员知识的获取和交流都是以诚信为基础的。科研诚信,也可称为科学诚信或学术诚信,指科研工作者要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还要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美国学术诚信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Academic Integrity, CAI)将学术诚信定义为即使在逆境中仍坚持诚实、信任、公正、尊重和责任这五项根本的价值观。[1]
二、科研诚信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对于医务科研人员,在对医学科研项目的目标、意图、方法及程序阐释要诚实;对科学研究要真实可信,有关交流必须合理而充分;对事实要能被证明,在处理数据时要透明。科研人员都有对人类、动物、环境或研究对象关爱的责任。在提供引用文献和介绍他人研究的贡献时必须表现出公平。 同时还要担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同时通过科学研究,也在创造着生命奇迹。
三、科研诚信研究的意义及在科技论文中的体现
科研诚信直接影响科研环境,而科研环境对医学创新水平和医务科研人员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其与我国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同步大力推进,才可能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表达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传播记载科技信息的重要手段。[2]但在医学科技论文中也是科研不端行为存在的主要载体。
1.社会大环境的不良诱导,缺乏科研主观判断
科研不端行为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医务科研人员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圈中,该文化必然对他们的思想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科研活动中,医务科研人员价值观体现在对科学技术自身的认识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认识上。
近年来,有关学术造假,论文抄袭事件如井喷状纷纷报道出来。各种潜藏的名利诱惑也是导致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医务科研人员很难申请到课题,一旦申请到,总想让自己的课题有个“好结果”,但是不是所有的实验结果都会成功,也不是所有的结果都是意料之中。为了调职、调级等部分医务科研人员的“铤而走险”只是为可能的“成功”获取所需的名利。
2.科研诚信问题重视不够,缺乏广泛倡导宣传
作为医院科研行政人员,对科研论文的造假没有足够重视。对作者的自述不怀疑,对科研实验数据很相信,对论文的产出过程不过问,对论文的真实性、科学性不探究等。同时很少在医院内对医学科研人员进行频繁的宣传教育,使之没有达到科研的一定共识。主要是医院对院内科研人员的信任,坚信“科学本身就是建筑在诚信基础上的事业”,绝不会认为科研人员会造假,相信绝大多数医务科研人员会本着科学、诚实的态度撰写论文,从实验中得出的科学论点。正是由于这种信任,使得科研不端行为的放逐。
3.科研评价机制的不合理,缺乏有力平衡杠杆
任何一种现象的出现都与其制度有很大的相关性。在申请学位、调职调级、晋升职称、成果评奖等事情上,论文的数量、的刊物级别是十分重要的衡量指标。[3]为了能顺利调职调级、晋升职称,有的医务工作者就用不同的材料,同一个方法做相似的试验、得相近的结果结论,发表多篇文章。这是一种科研诚信的缺失也是对科研资源的一种浪费。大部分医务人员所想获取的不单单只是某种利益。一位医学专家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由于临床工作的突出表现,深得领导及患者的好评,工作总是没日没夜,但是由于没有时间写很多论文,论文数量太少,在职称任期考评中“不合格”。我们不得感叹,不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对科研诚信产生了不利的导向作用。
四、对科研诚信自身的客观认识
医务科研工作者在从事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求真务实,不断追求创新,实事求是负责任的履行职责。对临床某些诊疗技术或药物疗效的总结,选对选准科研方向,做好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实事求是,系统的进行某些技术或方法上的改良,建立净化的学术环境。
参考文献:
篇4
时下,很尴尬的是,医学人文在掌握了医学“硬”科技的医者身边“布道”时,常常会引致其充满鄙夷不屑的目光。其实,在不少医者的眼里,医学人文既不能杀灭病毒细菌逆转病情,也不能丰富医学科技层面的知识,更不能提升医疗专业技能;相比于“硬”技术,医学人文那玩意儿是或然的、边缘的、辅助的、几近无用的知识,是可有可无的职业情感训练[1]13。王一方先生在《医学是科学吗?》一书的自序中写道:“其实大部分有医学知识背景的人都漠视医学人文学科,认为是一只‘不下蛋的鸡’……”[2]医学人文精神在当下的意义上几近为一种奢侈的理想。于是,医学科技转身向左,人文扭身向右,两者分道扬镳!
2医学人文精神被异化之关键词:强势、交易、遮蔽
先借用黑格尔在评价宗教改革时的一句话,“……他的心,他的灵魂在场”。实际上,医者一直“灵魂在场”,其所为之“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皆为医学之本真。人之为人,其身必为首要之根本。认为,物质第一位,精神第二位。身的物质属性无疑使其具有对心的决定性作用,因为它是心之存在的基础与载体。人因患病而痛苦之时,对生理痛苦能立即解除的渴望,恐怕是患者的第一反应。于是,医学科技就需先从对患者的肉身干预入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以医者运用医学科技施治于被病痛折磨的患者,解除其肉体的痛苦,是医者对患者同情、悲悯情怀的彰显,这恰好生动地演绎了医学之灵魂的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何曾与其人文分开过?由此可见,“医学的人文是内在的,而不是外部强加给的。”[4]英国科学史专家斯蒂芬指出,医学是人道思想最早产生的领域,最初的医学不是谋生的手段,也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仁慈,一种人道关怀[5]。医学科技天然地具有内在的人文性,它被包含在医学人文之中,是医学人文的一个硬性的价值向度。
它以科学技术为利器,解除患者病痛,维系生命健康,是医学人文精神具体化、专业化、外在化形式,是医学人文精神实现的手段[6]。故而,医学科技与医学人文自医学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割裂过,医学的工具理性与医学的灵魂密不可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医学科技的进步提高了民众的健康水平。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中国人均寿命男性71岁,女性74岁[7]。而1957年我国人均寿命才57岁[8]。生命权是人民权利的最好诠释,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在此,医学的人文精神得到了现实的诠释。在医学人文研究视域中,《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编辑部于2010年第7期开展了在医学人文知识建构方面的关于“好的医学”的讨论。这种讨论不但具有引导学界关注医学根源性问题的作用,而且还颇具导向性地规范医学人文研究路径起点的意义。因为当一种学科或学科群,定位了其研究的起点,拥有了自己的知识建构和研究路径时,其学术生命即为诞生,沿途而去,其力量则愈发彰显。在讨论中,王一方认为,从技术上看,医学(技术)“进步”(异化)是医学不可爱的真正根源。医者笃信科学这个“新教”的征服思想,崇拜技术的成长与成熟,技术主义甚嚣尘上,忽视对人类苦难的敏感、敬畏、同情和悲悯等职业情怀的养成。医者自身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我治病救人赖于科技之功,与人文何干?临床实践中,医者因掌握了医学科技而具有高贵感和优越感,患者寻求帮助是医者这个强者对弱者的恩典。医者表现为专制主义的职业傲慢、偏见与冷漠。对于疾病的诊疗,医者不愿、不会或不屑于与患者沟通专业技术方面的东西。如在医疗方案中,患者只需听话就成,即所谓“遵医嘱”。医者威严冷峻的权威态度,满嘴的专业术语,以及医患的交流媒介于冷冰冰的机器,更加深了与患者的鸿沟。
医学科技的强势,遮蔽了医学内在固有的人文内核,温情的医学不见了。从利益上看,物欲喧嚣下的交易格调是医者职业风险的经济诱因。医者瓜葛于各种利益集团,集团的利益胜过了患者的利益。而医者职业道德的净化机制还未健全,道德自律苍白,正确与正义,真理与真谛渐行渐远,越来越疏离[9]。同时,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财力与物力,而当财政的投入不断减少加之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之时,医者必定会把手伸向求助于他的患者。换言之,医疗卫生在当下中国极其强烈地表现为一种科技与金钱的交易模式了———你给我拿钱,我给你看病。医学的人文精神在医患之间程式化的交易模式中渐渐消弭了。因此,强势的医学科技和交易格调的医患关系,遮蔽了医学科技内在固有的人文精神属性。医学的人文精神被异化,医学的人文关怀情愫,不见了。在民众的眼里医学“不可爱”了。于是,当患者肉体的病痛没能解除、精神的痛苦在医者的冷漠中加深以及金钱丧失等情况一并袭来之时,医患冲突的爆发达到了临界,剩下的就是导火索了[10]。如此,医者职业的风险危矣。
3哲学视角下的医者职业风险
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影响。近代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孤立、静止、片面地解释世界。在笛卡尔、斯宾诺莎所坚持的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二元论对立视角的哲学思维模式指导下,在科学技术提供的工具和手段帮助下,身心必然分离。“在机械唯物论影响下,医学就从交谈的艺术变成了沉默的技术”[11]。人,只剩下了肉身。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恩格尔教授正式提出了超越生物医学模式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新概念。但这种新的医学模式在当下中国的医疗卫生界并不“髦得合时”,大行其道的是生物医学模式。因为医者生活在具有深厚的、无比崇尚实用主义传统的中国。在这种理念下,医者只需重视人的生理、病理属性即可。在他看来,患者来医院是因为病,要看病、治病,所以对准病才是正确的,谈别的都是虚妄、都是浮云。中国医疗卫生界在实践中的做派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患者到大医院看病,好不容易排队挂上号,但和医生说不上两句话,一大摞检查单已到眼前。接着是穿梭于钢筋混凝土之中,人若物品般毫无尊严可言地面对着不同的“质检”仪器的查验,然后换回报告单,再回医生处,医生盯着报告单,方子就开出来了。如此,哪里有什么医学新模式的影子?“建立在机械论基础上的医学模式将病因从神秘的天罚中拯救出来,最终将其交给了质料;将治疗从对上帝的敬畏与心灵的洗礼中解放出来,最终将其交给了物质的相互作用。”[12]
4医学人文精神异化的消解:医者职业风险的解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坐而哀叹、抱怨均于事无补,故而需刚健进取。笔者认为,要消解医学人文精神的异化,必须建基于维护和保障好医者和患者的利益与福祉,如此亦为化解医者职业风险之道。从对科技本身的直接规约来看,对医学科技的专业性几近无法制约。因为对于知识、经验、能力这类存在于人的头脑里的内在东西的规约,不同于对政治公权力的制约。或者说,洛克、孟德斯鸠等的政治权力制衡理论在对科技权力的约束中容易失效。其意义在于他们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这种视角来看,消解医学人文精神的异化,只能从规约医者实施医疗技术的外在行为入手,所以各种各样的关于医疗卫生行为的制度法令出台就是必要的了。但仅有这些律令条例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执业医师法》只是刚性地规定了医学伦理学这一门课程是必考课程,其它“医学人文”类的学科不见踪迹。在以崇尚实用主义而着称的中国,在硬性的执业资格考试中必须再加入些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等“医学人文”类课程的考核。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特鲁多医生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1]18它告诉医者,其职责不仅仅是诊疗和治愈,更多的是对患者的帮助和安慰。医学科学技术对很多疾病还是无能为力的。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为病人开出的成千上万种药物中,可有可无的占30%,基本无效的占60%,只有10%是确切有效的[11]。
因此,医者应保持一份理性的谦卑,常怀敬畏与尊崇生命之心,谨慎行医,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做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13]亦即医者当以此来力图张扬被遮蔽的医学人文精神,减少其与患者日甚一日的冲突,渐次化解自身的职业风险,构建和谐之医患关系。从利益的角度看。社会学家伦德尔?柯林斯指出,人们总是自我利益的追求者;人们在实现自我利益的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策略与观念依赖于他们所拥有的资源[14]。人性是趋利的,道德的说教永远难以抵抗现实的利益诱惑;同时,道德也并非是高在云天的东西,它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所以,医疗卫生事业一日不能实现其公益性,医者的创收冲动就会存在一日。医者不去利用其专业技能的资源来掠取患者,他还能“宰”谁呢?姑且不论这种“宰”合理与否,眼前的实务是,患者不拿钱,就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医者没有钱也难以活下去,医院没有钱也就难以生存。没有了医者,没有了医院,何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医者纠结于各种利益集团之中,实为一种无奈的生存之计。由此可见,对医学人文精神异化的消解,或者说对医者职业风险的解构,需要对过度市场化的医疗卫生体制进行颠覆性的变革。可喜的是,医疗卫生体制正朝着公益化的方向迈进。笔者认为,医疗卫生体制的变迁,必须以刚性的执行为先决约束条件。如,保障医院公益性的财政补贴一定要及时足额到位。倘对医者的利益维护与保障不力,医者还必须“自劳自养”的话,那么无论社会上如何诟病医界,医者还必将继续扮演“白衣屠夫”的不良社会角色[15]。如是,医患之和谐仍将在山的那一边。
篇5
关键词:科技文献平台 远程服务 RasDL 实践
1.前言
信息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今社会互联网的普及、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使全世界的数字信息高度共享成为可能。在远程网络连接、用户应用服务、以及用户认证和安全保障等一系列技术的支持下,如今的政府远程机构办公系统、企业的移动用户/居家办公系统、以及适应不同层次需要的远程网络服务系统,因为能够实实在在地为每一个最终用户提供简便、有效的通信服务,所以正在成为政府、高校、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一个新热点。山西省医学科技文献资源平台(以下统称为“医学科技文献平台”)是在《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的指导下,于2005年由山西省科技厅领导、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承建的省级重点科研项目,旨在希望通过该平台的建设,能够促进山西省医疗行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高医疗主管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水平,为中小型医药企业、科研院所提供科技创新的信息保证。从发展的眼光看,医学科技文献平台需要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提高服务效率,加快对社会变化的反应能力,以增加其在社会竞争中的活力。利用廉价方便的连接线路、尽可能多地将分布在远程机构、居家旅行中的远程终端用户以安全可靠的方式连接在医学科技文献平台上,利用其熟悉的数据和通信系统,及时地完成有效的信息获取,因此变得非常有意义。
2.医学科技文献平台远程服务的实践
2.1远程服务平台的搭建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医学科技文献平台不再局限于学校内部而是将其服务范围延伸到远程终端(移动平台/固定平台)。医学科技平台的承建者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近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打造数字化电子资源,数据和多媒体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较为可观。然而电子资源商出于版权保护的需求,对高校图书馆所购买的电子资源大部分都有限制访问的IP地址范围或访问账号控制,其中又以限制IP地址范围为主要手段。大部分的电子资源仅能在校园网范围内访问,离开了校园,将无法访问这些电子资源。为了使这些资源能够方便的被师生访问,同时也把学校的资源共享给社会,医学科技文献平台采用了一套可管理、可认证、安全的数字远程接入系统(RasDL)服务平台来满足上述需求。远程系统进一步延伸服务空间,将现有校园网上的基于Web的数字图书馆功能通过宽带网络拓展到校外远程终端用户,同时通过高技术手段有效防范信息资源的非法滥用,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2 远程服务模式及服务内容
RasDL以Red Hat 9.0 为基础,以国际著名的OpenLDAP(用户认证)、 OpenSSL(安全信息传输)、IPtables(防火墙)等开放源码项目为基本组件, 架构起了一个稳健的Linux-box服务平台。系统将远程终端用户分组设置,不同组别的用户,将限定不同的信息资源访问权限。但远程终端用户必须向医学科技文献平台书面申请资源使用授权帐号,然后登录医学科技文献平台远程服务器下载客户端程序并进行注册方可实现远程访问医学科技文献平台网络电子资源。(如下图)
远程服务内容包括远程授权终端用户资源获取和医学科技文献平台工作人员对外培训教学等。校外居住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校友、客座教授、外聘教师,社会授权用户等越来越多的校外远程终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RasDL接入校园网,将校园网当作校外远程终端用户的中转站,使校外远程终端用户通过相应的身份认证进入校园网共享丰富的校园网资源,从而满足更多用户访问馆藏资源、网上资源的需求。同时医学科技文献平台课题组成员可随时随地通过远程服务系统对相关单位及个人进行科技文献资源信息获取方面的用户培训、教学等。
2.3实践分析
目前远程服务正处于测试阶段,医学科技文献平台搭建完成之后,课题组先后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附属二院、汾阳医学院、药学院、口腔医院等多家单位签定测试合同,为这些单位开通远程访问账号,以便通过这些单位的使用,从中发现平台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试用单位反馈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便,深受广大用户好评。课题组于2008年9月召开全省医学医疗部门会议,扩大远程访问的测试范围。
3.进一步的思考
3.1基于数字远程接入系统远程服务的优势
RasDL在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方面,在为多个散在用户提供远程服务方面,更具有医学科技文献平台信息服务行业的针对性、实用性,构建、维护成本也相对低的多。而且RasDL还具有一些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RasDL不存在用户并发数限制,也没有硬件设备的限制,RasDL认为文献信息资源没有必要设立高的安全等级,因此,通用服务器甚至PC级服务器完全能够胜任;RasDL配备了计算机物理绑定和eKey绑定两种方式,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用户名/密码社会流传的可能性,更好地保护了数据商的利益;RasDL具备独特的信息分流功能。凡是访问医学科技文献平台的信息经由校园网络,其余则全部由远程用户计算机直接访问Internet。由此,避免了校园网络对外出口的额外负担;RasDL远程用户使用方便。远程用户在IE浏览器窗口工具栏一键点击完成全部的远程连接、用户身份验证任务。重复一键点击断开远程连接;RasDL具备所访问过Web页面的Cache功能,进一步提高了远程用户的响应速度。基于RasDL的远程服务大大提高了远程信息获取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与水平。
3.2存在的不足
RasDL接入系统提供的远程服务只对URL形式的链接有效,一些特色的、特定的镜像资源还无法提供服务。这不仅限制了医学科技文献平台信息服务的扩展,还影响到远程终端用户对某些信息的获取。
3.3需要解决的问题
(1)远程服务平台升级。希望软件开发商对系统进一步的升级,更好地适应科技文献平台信息服务的发展。
(2)远程服务运行机制。完善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是保证医学科技文献平台能够正常、良性运转的必备条件。因此,建立一套合理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就势在必行。
(3)知识产权。在医学科技文献平台中,商业数据库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如果直接向超出授权范围的用户提供服务则侵犯了数据商的知识产权,而建设平台的最大目的就是要实现这些数据库的共享,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还有自建数据库也同样存在一定的知识产权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国权. 远程访问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技术实现.数字图书馆论坛,2006(11)。
2.曾巧红; 徐文贤; 林绮屏. 基于SSL VPN的图书馆远程访问系统的构建.情报科学,2007(10)。
篇6
医学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医学科技人员敬业爱岗,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为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优秀医学科技人员英年早逝的悲剧又时有发生。正如一位社会学家所说的那样:“知识分子的早逝,反映了他们不会科学地生活,不懂得自我保护,生命也就显得格外脆弱”。据国内外对科技人员心身健康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威胁科技人员心身健康的主要原因是:生活不规律,饮食不科学,缺乏运动,精神过度紧张和过度疲劳。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在《职工健康报》上著文说:“许多中年人事业心很强,只知埋头工作,以为自己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对一些病痛往往不在意,……以致造成无法弥补的缺憾”。由此可见,医学科技人员应切实注意和加强对心身健康的自我保健。
一、医学科技人员为心身疾病的高发群体
医学社会学的研究结果发现,医学科技人员是心身疾病的高发人群。心身疾病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医学观的建立而界定的一组疾病群,是指以躯体症状为主,心理社会因素与个体的情绪状态、人格特点在病症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疾病。目前发现科技人员中常见的心身疾病有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哮喘、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头痛、肿瘤、神经衰弱等。我国学者的调查发现,我国的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员,十分不注意自己的心身保健,在他们中间有为数不少的人患有各种的心身疾病。下面一组惊人的数据,可以告诉我们当前科技人员的心身健康状况。北京友谊医院对1000名中年科技人员体检后发现患病率高达76.1%,有人甚至身患几种心身疾病;《卫生与生活》报道,1991年上海中高级职称医师的健康情况欠佳,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的患病率较高;上海市抽查了3 714名中青年医学科技人员,患病率高达67.8%,国家科委抽查了37 727名中青年科技人员,患病率高达61.4%。黄婉儿等对浙江省农科院710名科技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与工人进行了对比,发现工人患病率为59.7%,科技人员患病率为66.5%,显著高于工人组;《光明日报》报道,中华医学会对北京11个教学科研单位10 592名中年医学科技人员调查发现,中年科技人员患慢性病者占81.6%;某科研所对我国11省市20余所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1万名中青年科技人员进行了调查,同时对2万名中高级科技人员的死因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我国中青年科技人员的平均寿命比全国平均寿命短10岁。2万名中高级科技人员的死因调查结果是:心身疾病。年龄分布为40~60岁者占61.4%,40~50岁者占31.84%,50~60岁者占25.84%;1988年北京市部分医疗单位统计体检结果发现:中年科技人员不但患病率高,而且老年性疾病提前。经调查,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员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与普通人群相比明显偏高,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心身疾病已成为危害科技人员特别是医学科技人员心身健康甚至导致死亡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医学科技人员为心身疾病的高发群体。
二、导致医学科技人员心身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医学科技人员由自身职业特点和心理特性所决定,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科技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这些心理冲突是导致心身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1.强烈事业心与过高期望值的冲突易导致自我中心 科技人员所处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其所持的适应这种氛围的行为与价值观念,使得他们一般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勤奋学习,刻苦工作,著书立说,发明创造,在本职工作中有所造就。但由于他们从事的是以支付智力为主的劳动,且智力劳动有开创性、个体性特点,故他们往往过多地看到自己劳动创造的成果,容易表现出过分注重自己,而忽视他人和集体的心理倾向,容易形成对个人理想抱负成就的过高期望值,再加上在人才上引入竞争机制,个体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他们容易产生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自我意识。而这种强烈事业心与过高期望值之间的冲突,往往会导致焦虑、恐惧、易怒、烦燥等情绪的产生,使其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很可能发展为心身疾病。
2.求知欲浓重与超负荷劳动的冲突易导致好高鹜远 医学科技人员由于职业的要求和心理的需求,他们一般都有着浓重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兴趣,在自己从事的专业工作中,常常是顽强拼搏,勇敢探索,孜孜不倦追求,付出常人难以付出的超负荷劳动。应该承认,浓重的求知欲和艰苦的劳动,是科技人员走向成功的前提条件。但是,如果劳动超负荷,心理承受超负荷,注意力过于集中而超过限度,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而脱离现实,不注意劳逸结合而造成精力透支,对随时出现的失败挫折而缺乏心理准备,也容易出现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无端怀疑、好高鹜远的不良心理倾向。
3.有所作为与急于求成的冲突易导致心态失衡 科技人员一般都有明显的成就的价值期望和目标追求,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心态往往驱使他们不遗余力潜心研究,期望早出成果,早日成功。但是一个人的成长、成功,是一个复杂过程,既受主观努力因素的制约,也受客观限制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医学科技人员的成长,成功更是这样。如果在追求有所作为的过程中,操之过急,超越现实,急于求成,违背规律,往往会使当事人要么在一时的成功之后自我陶醉,要么在遇到挫折之后丧失信心,进而导致心态失衡、行为失度,而伴随心态失衡、行为失度的同时,一些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心身疾病也会发生。
4.求真务实态度与亢奋紧张情绪的冲突易导致应激过度 职业劳动特点决定,使医学科技人员在对科学执着追求的同时,逐步形成了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契而不舍、锐意进取的工作精神。由于他们常常废寝忘食,苦思冥想,精心钻研,夜以继日,全心身地投入医学科技工作,智力特别是创造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因此其情绪也一直处于高度亢奋状态。情绪亢奋,是创造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但是,如果他们长期处于亢奋和紧张之中,也必然会加重神经系统和心肺器官等的负担,长此以往易积劳成疾,出现诸如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等
5.自我知识丰富与“自我感觉良好”的冲突易导致不遵医行为 医学科技人员拥有比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具有较高的理解问题的能力。对医学知识有较深造诣,一般愿意参与自己疾病的诊治过程,也能够服从、接受和配合治疗。但是疾病诊治有自己的规律,况且他们忘我工作的同时普遍存在着忽视疾病防治和自我心身保健,对自己身体有着我知我心、我知我身的自我感觉良好的倾向。因此,容易出现对医务人员的诊断是否正确,治疗是否对症有效的想法,并进而可能怀疑医务人员的能力,出现不遵医行为。这样很可能贻误诊治,加重病情。
三、医学科技人员须加强自我心理保健
1.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乐观豁达的人常会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对前途和未来充满希望,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会丧失信心和勇气,能够始终保持愉快而美好的心境。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也曾说过:“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个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个印象易于感受,不论身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正确的人生观是心理健康的思想基础,医学科技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会心胸开阔、富有朝气,情绪饱满地进行专业工作。同时也能够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科学地对待工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保证心理反应适度,防止心理反应失常。
2.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人格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健全的人格不仅有助于人们维护自己的心身健康,也有助于人们适应变化着的外部环境。马斯洛研究发现具有健全人格的心身健康者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可见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人格弱点。人格是一个人生活经历的反映、生活历史的记录。人格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非不能改变,它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医学科技人员只要掌握了人格形成和改变的规律,通过不断地主观努力是能够克服自己的人格弱点,逐步完善自己人格的。
3.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医学科技人员要注意控制与调节自我情绪。人的情绪有时会出现忽冷忽热的不稳定状态,要平抑这种消极情绪,最好的方式是进行自我控制与调节,使不良情绪推延发作或发作适可而止。同时也要注意喧泄自己的情绪,它是平衡心身的重要方法,压抑情绪不利于心身健康。小法兰克*费那提博士指出:“绝不要把事情压在心里,应该使你的感觉流畅。最糟的莫过于做个闷葫芦”。但是,喧泄情绪要讲究方式方法,采取适合于自己的适当的措施。如果方式方法不当,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新的情绪困扰。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必须生活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维护与增进心身健康的重要途径。培根指出:“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度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会使人致病。…只有对于朋友,你才可以尽情倾诉你的忧愁与欢乐,恐惧与希望,猜疑与劝慰”。因此,医学科技人员要想保持心身健康,应注意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5.坚持适度的运动 18世纪法国名医蒂索说:“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可以替代任何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的作用”。医学科技人员大多长时间的坐着工作,若不加强运动,增加体力锻炼,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因此在工作之余要经常散步、作操、或作一些其他体育运动。当然不要过于疲劳,正如我国古代养生家孙思邈所说的那样“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6.生活要劳逸结合 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经常熬夜。大多数医学科技人员喜欢在夜间工作,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习惯。因为人体内生长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受睡眠的影响,它们只能在睡眠时才能分泌,而长时间的熬夜,会导致这两种激素的分泌紊乱。同时医学研究早已证实,白天人的交感神经活动与新陈代谢的异化作用过程占优势,而在夜间则是副交感神经活动和机体的同化过程占优势。长期开夜车会使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节律失调,功能紊乱,从而出现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精神萎靡、思维判断能力迟钝和下降等症状。医学科技人员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若长时间的用脑过度,会使大脑内的耗氧量和营养代谢后物质增多。当达到一定程度时,这些代谢性废物就会影响到大脑的正常生理过程,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失调。表现为大脑工作效率降低的症状,诸如注意力不集中、头昏脑胀、反应迟钝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失眠、神经衰弱和脑功能紊乱。无规律的生活会使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处于紧张的状态,久而久之会导致全身器官的功能变化。而有规律的生活可使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有张有弛,使大脑和人体内的各器官、各系统保持最佳状态,有益于人体健康。
7.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就医要遵照医嘱行事 实践证明,一些疾病如高血压、溃疡病、心率失常等潜伏期很长,且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只要注意定期查体,是完全有可能早期发现的。发现越早治愈的可能性越大。医学科技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十分繁忙,常常忽视了自己身体的变化和不适,甚至有了症状也不去就医。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应加以纠正。大多数医学科技人员的遵医意识和行为较差,他们一般认为自己对疾病有所了解,并能看懂医学书籍或用药说明书,自己开方、自己用药的现象比较严重。这样往往造成误诊和拖延就诊时间,应该加以防止。 参考文献
[1] 杨俊杰.高级医学科技人员的成熟年龄及其管理特点.农业科技管理,1990∶19-23.
[2] 黄婉儿,华长英,张淑华.浙江省农科院 医学科技人员健康状况分析.中国社会医学,1994,4∶47-48.
篇7
1.1一般资料
该组患者72例,均为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会1997年颁布的诊断标准[2]纳入,其中男性41例,女性21例,年龄15~75岁,平均(35.2±5.9)岁。脑力劳动者48例,体力劳动者24例。均为单侧发病,经纯音测听均提示为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或全聋,中度耳聋37例,占51.4%;重度耳聋28例,占38.9%;极重度耳聋7例,占9.7%;发病时间2.5h~49d,凝血功能正常,内听道CT及声导抗均示正常。伴有低调耳鸣21例,混合性耳鸣14例,高调耳鸣16例;伴有耳闷塞感47例,伴有眩晕43例;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耳鸣、耳聋分级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方法
包括体格检查、病史采集、小脑脑桥角与内听道的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了解内听道有无占位性病变)、前庭学和听力学检查。耳聋分级:⑴轻度聋:远距离听话或听一般距离低声讲话感到困难,平均听阈在10~30dB。⑵中度聋:近距离听话感困难,平均听阈在31~60dB。⑶重度聋:只能听耳边喊叫声,平均听阈在61~90dB。⑷极重度聋:完全听不到声音,平均听阈超过90dB。
1.3治疗方法
⑴对照组:采用耳聋常规治疗。血管扩张剂、静滴低分子右旋醣酐,精神安定、神经营养药,地塞米松,静滴后改口服至停药,静滴维生素C,静滴或肌注维生素B1、B6、B12,钙离子拮抗剂,抗病毒剂。治疗30d。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采用两舱四门一体式多人高压氧舱。压力0.25mPa,加压间20min,戴面罩吸纯氧60min,中间休息10min,减压25min出舱,1次/d,10次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
1.4疗效评定标准
⑴治愈:250~4000Hz各频率听阈恢复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前患病前水平,耳鸣症状消失。⑵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耳鸣症状明显减轻,基本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⑶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耳鸣症状有所减轻,较少影响工作及睡眠。⑷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15dB或无改善,耳鸣几乎无减弱甚至加重。
1.5统计学处理用SPSS11.0统计软件。记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c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1.7%(33/36)显著高于对照组66.7%(24/3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c2=5.2,P<0.05。观察组伴耳鸣患者26例,消失9例,减轻14例,无变化3例,总有效率为88.5%(23/26);对照组伴耳鸣患者25例,消失5例,减轻7例,无变化13例,总有效率为48.0%(12/2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c2=5.6,P<0.05。
篇8
共有136例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使用X线、CT、MRI进行诊断,均无手术指征的患者。男患者有89例,女患者有47例,年龄均在18~65岁之间。发病的年龄均以青年居多。其中54岁以下的占病例数的82.65%,病程均在15d~17年。单个腰椎间盘发病数为43例,2个腰椎间盘发病数为37例,L3~L4腰椎间盘突出的为26例,L4~L5腰椎间盘为17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的为13例。
2治疗方法
2.1腰椎牵引法
对患者采用SS-1136型号的微机控制牵引床,让患者仰卧,在胸廓和髋的部位分别使用固定带进行固定,然后采取间歇式的牵引法,使用的重量是患者自身体重的50%~80%,在牵引15min后,休息5min,进行牵引的重量是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而定的,首先从30kg开始,然后是每一天或者是隔天增加1kg,但是要以患者的舒适为准,每一次的治疗时间为35min,1次/d,以10d为一个疗程,通常情况治疗2个疗程。每次牵引完之后要静卧10min。
2.2电脑中频治疗法
使用北京生产的K89-Ⅱ型号的电脑中频治疗仪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治疗,使患者采取俯卧,将其1组的电极板放在患者的腰背部位,再将另1组的电极板放置在患者的患病部位,使用内储处方1,用硅导电橡胶电极板10mm×15cm,外部放上用温热水浸湿的棉布套,再用沙袋进行压平,电流强度由低向高进行调整,20min/次,以10次为一个疗程,一共进行2个疗程。
2.3超短波治疗法
采用上海生产的LDT-CD31型号的超短波治器,以输出的功率为200W,波长为7.37m,电极为10cm×15cm×2cm,让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采用腰腹对置法,间隙2cm,为热量即可,20min/次,以10次为一个疗程,一共进行2个疗程。在治疗结束之后佩戴上腰围,尽量使患者在较硬的床板上休息。
2.4静脉滴注法
对患者采取每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β-七叶皂苷钠20mg。以7d为一个疗程。如患者急性发作时,另加20%的甘露醇250mL,1次/d。注意: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胃肠反有和血压的反应进行调整地塞米松的用量。
3结果
136例患者在经过综合治疗之后,治愈的患者有94例,治愈率为69.1%;有效的患者为27例,有效率为19.9%;显效的患者为13例,显效率为9.6%;无效的患者为2例,无效率为1.5%。因此总的有效率高达98.6%。
4讨论
篇9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学科建设 继续医学教育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工作,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学术水平和整体水平的根本和基础。学科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与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步发展,是专业建设、创新教育模式在学科建设中的特色所在,实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三者的有机结合与循环互动,才能推动医学重点学科的可持续发展[1]。
世界名牌大学的办学理念中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如哈佛大学教育理念包含有:“学校致力于创造培养学生自我依靠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平台”。剑桥大学的办学理念也含有“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2]”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是医学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适应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为技术人员从业后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所建立的终身教育制度[3]。
1 医学影像学现状与发展趋势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放射学发展为诊断和治疗兼备的医学影像学,包括普通X线诊断学、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X线计算机成像(computer radiography, CR)、数字X线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 DR)、超声学、发射体层成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以及两种影像技术的融合如PET/CT、PET/MRI、SPECT/CT、DSA/CT等一次检查获得多种影像信息的成像技术和介入影像学,包括介入放射学和介入超声学等。传统X线摄片已逐步被CR、DR取代。CT不断更新换代,如螺旋CT(SCT)、多层CT,现已发展到128层CT等。MRI发展趋向于高场强、实时成像、功能MRI(fMRI)、显微结构成像、波谱分析(MRS)以及同质同性抑制技术等。CT、MRI成像速度和分辨率均明显提高,灌注、弥散、仿真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超声向超声造影、三维超声成像和介入超声学发展。核医学主流发展方向是分子核医学。
影像学诊断由大体形态学为主的阶段向生理、功能、代谢和分子/基因成像过渡,出现了分子影像学和功能影像学。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诊断模式由胶片采集图像和阅读逐步向数字采像和电子传输方向发展。信息科学的进展,促进了医学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和远程放射学(teleradiology)的发展,网络影像学(networkimaging)以及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CAD)将成为可能[4]。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应用,介入治疗及其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的融合发展改变了影像学实践和服务方式,影像诊治手段日益先进,影像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使医学影像学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学科创建于1935年的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放射科。在7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紧跟学科发展,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创建了医学影像学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学科建设、医学领军人才、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和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等措施,将“医学影像学与介入放射学”学科建设为江苏省135工程医学重点学科(2001年),放射科建设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2002年),“医学影像学科”获准为江苏省医学影像学科质量控制中心(2004年),“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创建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6年)。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创建于1990年,当年开始培养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经采用特色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件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名师培养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现已创建为江苏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2006年)和江苏省高校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实验室获准成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007年)。本专业1984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成为江苏省唯一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
2 医学继续教育的范畴与其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医学影像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和新理论不断涌现,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社会对从医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疗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从医学院校教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医学工作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人才培养和学科队伍建设是关键。为了使医学影像学专业医技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跟上医学科学发展脚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5],我们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借鉴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结合国情让全体教师和职工树立终身教育、自主学习的理念,即“活到老、学到老”。其特点决定了在高校从事教学、医疗和科研的教师和职工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我,把终身学习作为自我提高的一种方式。
(2) 配合继续教育学院进行脱产、非脱产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对象涉及本院医护人员与全国成人教育考生。
(3) 配合研究生院进行在职职工研究生学历教育,对象涉及本院职工与江苏省乃至全国考生。
(4) 与国外著名大学、学术团体保持密切合作,每年不定期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院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2~3次,对象涉及本院相关医护人员和研究生、本科生。
(5) 学科学术地位决定了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申报和开展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就要求本学科及学术水平在本专业领域中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在同行中具有领先地位,这样才能吸引众多的医技人员来院学习或进修。我们利用“中华医学会实用介入技术推广培训中心”基地,每年认真组织申报并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次以上,对象涉及本院医技人员和全国需要参加培训的各层次医技人员。在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和开展是学科学术地位和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展示推广学科成果、宣传自我、扩大影响、构建学科品牌的优势,同时也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的主要体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
转贴于
(6) 常年接受国内各单位进修生来院学习、工作,积极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和职工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医院进行短期进修、考察或进一步深造。
(7) 切实加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和年轻医师五年住院医师轮转培训制度。科室每月组织一次青年医师读书报告会,以督促年轻人好学、向上。
(8) 参加学术会议、撰写学术论文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国际性和中华医学会组织的高质量学术年会或专题学术会议以及省市年会,并制定了《参加学术会议及差旅费使用的规定和的奖励办法》。凡在放射学全国年会上进行大会发言的论文第一作者、在省市年会进行专题讲座或被评为大会优秀论文者,科室承担参加会议的所有费用,包括差旅费、住宿费、会务费和资料费。每年根据北京大学版“医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凡在目录内期刊上所发表的论文及SCI上所发表的论文,在单位奖励的基础上,科室根据影响因子再进行不同幅度的奖励,以此鼓励教师、职工多撰写、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科科研、教学质量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规模决定着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规模,人才结构决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层次,人才梯队决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后劲,故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学科建设中,师资队伍是前提,学科带头人是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本[6]。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重点攻关项目,既是学科水平的体现,又是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取得高水平科技成果、确立学术地位的基础[7]。
坚持推进科技创新与培养、聚集创新人才相结合,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建设科技创新团队相结合。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将人才资源作为提高学科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大优势,形成科技创新与教师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密切结合、互相促进的良性机制。多年来,我们本着“用好现有人才,培养青年人才,引进优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原则,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学科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并采取主动培养、积极引进、大胆使用、热情关怀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学科具有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好,学科力量雄厚,学术造诣较深,结构合理,集教学、科研和医疗为一体的专业队伍。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发展趋势好,形成了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科技创新团队。35人中正副教授/主任医师1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博士10人,硕士22人。近5年在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20项。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成果奖14项;发表科研论文25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中华级期刊46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6部,卫生部视听教材2部。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一贯注重于教学改革的研究,近5年来,主持教学改革课题14项,获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面向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和《创建特色专业,培养医学影像学创新人才》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
2001年以来,学校为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建设投资60余万。国家教育部985工程 Ⅰ期拨款400万用于我校“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985工程 Ⅱ期拨款800万用于我校“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充足的经费保证对医学影像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发展以及医学影像学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重点学科建设带动特色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形成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相互支持和互相发展的良性循环互动态势,使学科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蒋健敏.建立创新教育模式,加强重点学科建设[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4,17(4):216,235236.
[2]万学红,张肇达,李甘地,等.“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研究与在中国的实践[J].医学教育,2005,(2):1113.
[3]王宪,周卫红,孙翠银.对综合性医院继续教育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05,19(6):2627.
[4]季仲友,倪系和.医学影像学发展趋势及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医学教育,2004,(2):1314.
[5]张京萍,张超.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六年实践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34):13.
篇10
(一)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及能力,高校要首先明确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医学生在读期间的科研培养与实践。如在学校学术委员会下设置“大学生科研管理办公室”,组织科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医学生科研培养与实践的评定、审核及监督。学校团委、学生会等部门负责具体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包括科研经费的管理和学生科研档案的管理等。其次,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优化医学本科生的科技创新环境,确保学生科研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学校应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不断完善一系列与大学生科研创新培养有关的规章制度,深入推进医学本科生科研服务管理,如设立独立于教学学分之外的科研学分,必须修够一定的科研学分才能毕业;建立医学生科研项目管理细则、科研经费使用及监督准则、导师的选拔制度、激励措施等,积极引导并鼓励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只有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并制定完善的政策,才能创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确保学生科研工作规范化和可持续地进行。
(二)优化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模式
新学科、新的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21世纪的新型医学人才需要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独立分析与勇于创新的素质。然而,医学科学发展的超前性与医学教育的滞后性是我国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学校的课程设置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结构,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对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至关重要。我国医学院的培养模式基本为:基础课—临床课—实习模式,学科的系统性、专业性强,基础与临床分离,理论与科研实践脱节,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探索研究的科学态度和科技创新能力。医学院的课程设置应遵循现代医学教育及人才成长的规律,围绕新的人才需求将传统知识理论和技能内容与结构进行分化和重组、模块化,形成医学内容紧密衔接、交叉渗透,科研理论与实践相互反哺,知识、素质、能力协同发展的新课程结构。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在医学生的课程学习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与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并找到答案,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全面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科研学生需要导师的管理与激励
由于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不足,许多医学院校都采用医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自主课题科学研究模式。学生的培养方案受到学生科研兴趣和导师研究方向的双重影响,学生可主动参与并协助导师完成已有科研项目,或通过导师的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设计、实施、成果整理、、专利申请等一系列完整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今后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但是在大学生实施科研创新的过程中仍存在大量问题有待解决。
1.导师的管理
导师作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引导者,导师的科研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可能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临床业务,部分导师带教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的科技创新得不到有效支持和保障。因此,需实施“导师遴选上岗”等系列措施,由医学生科研管理部门遴选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深厚的专业知识,思想政治素质高,教学态度端正,治学风格严谨的导师,形成“临床导师+科研导师”的导师组,公布导师研究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选择导师组,导师组分别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分阶段开设医学科研基本方法、科研设计等课程,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科研技能。导师根据学校课程的安排,有针对性地设计科研项目,让学生进行科研实践,促进医学本科生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连贯与衔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科研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实行导师考评制,通过教学督导队不定期对导师进行考评,连续2次考评不合格导师将受到相应处罚,对优秀导师进行表彰及奖励,提高导师培养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积极性。学校可通过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建立交流合作机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或优秀青年教师外派进修等,提高导师科研水平。
2.学生的管理
首先,医学本科生应打破年级、专业、性别等限制,根据共同兴趣自由组建科研团队。项目组成员的年级和专业差别、知识结构、操作技能、性格甚至性别等应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不同年级学生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实验技能不同,低年级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思维活跃,高年级学生课余时间少,但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上较低年级学生优越,能有效带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因此应分别吸纳低年级和高年级本科生共同组成科研团队,以梯队式结构保持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医学的发展应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整体医学的发展,所以吸取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科研团队,学科间的交流合作更能促进新颖科研思路的形成及学生科研潜力的发展。其次,部分学生科研热情不高,依赖性、投机性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及导师组应加强对学生的选拔,多吸收真正有科研热情的学生,系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严格质控学生的科研过程,争取教学资源利用和成果形成最大化。第三,学校应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参加各级优秀论文、成果评选,并按照相应标准给予奖励,选拔优秀学生校间互访、交换培养,营造出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
(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完善的科研平台是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学生的科研活动中均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在政策与科研经费方面鼓励学生申请科研项目,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然而,由于学生基数大,学校师资、设备等因素的限制,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多但金额小,项目内容不能系统深入开展,学生科研素质的提高有限。学校应拓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广泛吸取社会资金来校设立科研基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助力度,购置先进的、精良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创造更多的科技创新条件。学校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下可通过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网络平台,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培训、项目申报、评审答辩、成果展示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撑,提高师生参与率、加强制度创新、提高组织管理水平。还可以设置虚拟课题竞赛,科研团体在导师组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撰写标书,参加虚拟课题申请竞赛,学校对优秀课题给予重点培养、资金资助、表彰奖励等,这种虚拟研发的手段可有效缓解开展创新活动师资、经费、设备不足等问题,在有限资源配置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医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除此之外,学校可定期邀请行业专家组织学术论坛、开展科研讲座、优秀学生科研报告会等,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
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