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范文
时间:2023-03-23 13:0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主体;客体;实践
一、 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
在现实世界里,人类处于主体地位并进行着实践活动,活动的对象就是客体,因而一切活动都是由主体和客体组成的。所谓主体,是指:“有意识地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以满足其需要的现实的社会的人”①。那么客体便是指除主体之外的一切对象。
众所周知,在认识论中,承认物质的第一性和意识的第二性是讨论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前提条件,主体和客体是相互规定互为前提的;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没有客体也就不存在主体。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达到了对立统一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主客体双方的相互转换体现了其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说:“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②。认识论深刻揭示了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
第一,实践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掌握与被掌握的关系。主体是改造者,客体是被改造者。这是主客体之间最根本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不仅能使其成为满足主体的需要的对象,而且又能将客体的本质规律转化为主体的认知,使主体自身也得到升华。主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是人的一切现实关系的基础。
第二,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主客体在相互作用时,客体在人脑中的反映被主体认识和把握,这样客体就以观念的形式反映在主体意识中,而主体通过这样的观念形式把握住客体的客观内容。
第三,价值关系,即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关系,是指客体本身的属性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主体不会从事没有价值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总是在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中产生的。
第四,审美关系,即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呈现的感知与创造美的关系。美是主体对客体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产物。客体经过主体的改造,不仅具有了价值,而且体现了主体的精神力量与创造能力。因而,美是主客体达成统一的最高形态。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实践、认识、价值和审美关系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的。实践关系是基础,决定了认识关系,认识关系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关系,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四种关系互相交织,促成一体。
二、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理论
(一)人的主体性概念
自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在人的主体性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分歧,一些唯心主义学派在讨论主体性问题时往往脱离人的实践,把人的活动抽象化,认为活动的主体是脱离社会的孤立的个人,认为人的活动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③
马克思在吸收了黑格尔关于主体能动性的论述和费尔巴哈关于主体是现实的人的合理思想后,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认为,主体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客体也并非指整个物质世界,而是作为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与主体进行相互作用的现实世界,人的主体性是指主体对客体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客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的特性,根本上是指人的实践能力和改造能力。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体现了马克思的人的主体性思想的主要观点,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④即人的主体性生成的主要根源在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劳动实践是统一人与自然的纽带,若要真正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我们必须从人的实践活动的角度出发来探寻人的主体性的根源,这也是马克思主体论思想的特色所在。
马克思还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缺点:“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⑤也就是,现实世界是在世世代代的人类活动下形成的。
(二)人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主体性特征
人的主体性特征是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主要包含有:
1、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是“现实的人”作为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能动性是人能够作为活动主体的本质特征,是主体活动的特有属性。人类通过认识世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因而,人类的一切活动都需要借助对客体的规律性认识从而进行有效变革,使客体的存在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便体现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
2、 主体的自主支配性。人在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是指人在实践活动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自由得掌握和支配活动。人的自主性是对人作为活动主体的地位的确证。前苏联心理学家科恩曾表明:“‘为自己’劳动和‘为主人’劳动一向态度不同,……人只要被迫做事,就必然会以不服从或不好好干来肯定自己的尊严”⑥。人只有感受到自己在劳动中的主要地位,才能产生对劳动的热情,主动参与劳动并创造出更多成果。因此,尊重人的主体性是发挥其自觉能动性的前提。
3、 主体的创造超越性。人作为主体产生出的创造性活动,能够创造出更适合人的需求的对象。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创造是从不存在到存在的变化发展,具有超越性,是主体在认识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又改变客观存在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人的主体性劳动所创造出来的前所未有的事物。创造性是基于主体对现实存在的不满和更高层次的需求中产生的。主体在劳动活动中创造出新的生产力,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关系,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意义与时代价值
(一) 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当今时代,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新技术革命的成果,社会制度的竞争已不仅是政治经济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科技的竞争,科技竞争的实质便是人才的竞争。技术革新离不开人才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人才对于生产力革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生产力,才能有效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力,归根到底是要强化人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
我们国家现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根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因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首先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主体的需求是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始动力,当主体需求被满足,就能在更大程度上刺激主体进行创造性劳动,从而产生更丰富的社会财富。
(二)抓住社会发展机遇
主体地位的肯定和主体需求的满足能促使主体能动性的更大发挥,对抓住社会发展机会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曾指出,如果落后国家能够利用“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会”,就能先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取得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部成果,而又可以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苦难,”否则,就会“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⑦。
面对国际风云的日新月异,我们必须精准地分析世界变化形势,以宽广的眼光看世界,以奋发饱满的精神状态紧跟时代主题,抓住科技变革的机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注解
①董耀鹏.人的主体性初探[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128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2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1页
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8页
篇2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0-01
导言
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指出经济理论是的主要内容,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经济理论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因而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丰富、发展、创新,以适应新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何将马克思经济理论同当前经济实践相结合,运用经济理论观点指引现代化经济建设,成为一项亟需解决的课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现实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商品价值与体现在商品上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因此,企业在市场机制和利益推动下,必然会不断加强劳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员工素质培训,创新生产技术,以降低商品个别价值,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即“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作用”。这种机制下必然会激发两种效应:一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了社会的使用价值量;二是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加了复杂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的比重,新部门、产业层出不穷,从而增加了社会的劳动总量。其结果就是社会的使用价值量以及全社会的价值总量的增加,也就是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二、经济理论“矛盾说”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基本关系时,经济理论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要根据经济发展要求,不断变革、创新现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构建适应经济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当然,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尚处于初步阶段,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但只要坚持经济理论,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就能将经济理论同社会主义现代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从而科学地应对经济建设道路上出现的一切问题,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三、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为树立品牌战略、加强资本国际流动的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家的贪婪本性决定了其不可能满足于对本国剩余价值的压榨,随着国内竞争的日趋激烈、劳资矛盾的激化以及资本原始积累的扩大,压榨本国剩余价值越发困难,自然而然的资本家就将目标瞄向国际市场。利用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推动资本国际流动,榨取巨额的剩余价值。
中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资源、资金等呈现瓶颈制约趋势,只有打开国门“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间的国别分工和资源市场,创建品牌企业,树立品牌战略,利用品牌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深入研究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中国对外投资资本收益最大化,增强国际影响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
四、“社会保障学说”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良药”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应“充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使他们获得自由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有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马克思指出,社会保障同物质资料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息息相关,物质生产是社会保障的经济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因此满足人的需要离不开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推动社会进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迅猛发展的同时,一些社会问题随之而来,如贫富差距增大、拖欠农民工工资、教育体制不完善、拜金主义等等。引发这些社会问题的原因不仅仅是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更深层次上是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导向问题。近几十年来,社会上出现一股追捧西方经济学的热潮,产生了金钱万能、资产阶级自由化、劳动无用等思想,在意识形态导向上出现了脱离的危险。其实,追根溯源不难看出,这些社会问题的产生症结在于淡化了经济理论的指导作用。因而,我们要在意识形态上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继续坚持经济理论“社会保障学说”的指导地位,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大力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五、小结
综上所述,经济理论对于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要坚持不懈的继承和发展经济理论,运用并借鉴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将经济理论的研究和探索同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实践相结合,在经济理论的指引下,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发展,深入探究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趋势和对策,得出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的结论,促使经济理论不断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使经济研究成果更科学、更全面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促使社会生产力更上一层楼,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涛.继承发展经济理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01).
[2]程婧.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现实投射[J].中国市场,2011(05).
[3]李朝林,张存刚,田彦平.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J].经济纵横,2011(03).
[4]任洲鸿.试论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经济学家,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