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工程范文

时间:2023-03-30 21:4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基基础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基基础工程

篇1

关键词:地基工程;建筑施工;预防事故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founda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does not stop lifting, as well the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t should take practical measure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accidents i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ccident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特点

1.1 地质复杂性

我国地域辽阔,工程地质条件也较为复杂,比如包括了淤泥质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冻土、季节性冻土等。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溶岩地质较为普遍,在其它地区也有所分布;同时,我国多地震、高震级,而地震对地基基础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这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对地基基础工程的勘察设计处理以及工程施工增加了难度,提出了大量且复杂的技术难题。

1.2 事故多发性

由于地基基础设计或施工方案不当而导致房裂屋倒,导致严重损失的事例时有发生,所造成工程建设中的恶性的巨额浪费着实不少。

1.3 工序潜在性

从主体结构本身复杂的工序衔接来看,后一道工序都在不同程度上覆盖前一道工序,工序质量具有明显的隐蔽性,这也是主体结构工程必须加强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存放完整的隐蔽验收资料的原因所在。

1.4 事故严重性

一定程度上讲,建设工程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地基基础出现质量事故问题往往是无法弥补的,由它所带来的损失,远比地基基础工程建设所要投入的成本大得多。不管是选择场地、勘察设计,还是施工质量问题,地基基础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往往会引起地基失稳,建设工程整体结构的破坏,是建设工程致命性、毁灭性的重大质量事故,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直接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由于地基基础承受上部建筑实体的全部荷载,因此一旦出现局部损坏,其损坏程度扩散很快,而事故的发生又往往是突发性的,常常不易被人们发现,这就更加剧了其危害性和严重性。

1.5 处理困难性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处理难度大是指它与建设工程其它部位事故处理相比而言,造成的原因是和它的地位与作用密切相关的:⑴地基基础工程是地下工程,事故处理的施工操作困难性较大;⑵一旦地基基础承担了上部荷载,对它本身的处理,必然影响建筑物上部结构性能,尤其是对于建成交付使用的工程,它承受了所有建设工程的全部荷载,再加上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连锁性,因此它的处理是非常困难的。

2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中存在的问题

2.1未做好工程地质勘查

工程勘察报告是全面反映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的,因未对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全面正确的了解,这一关键工程勘查工作,不能根据建筑物场地的特点,建筑物情况合理确定工程勘察目的和任务。勘查工作是设计的重要称序,决不能忽视而不做,也不能随便做而不考虑是否适用。特别是对复杂的、软弱的地基,更应慎重对待。

2.2建筑物基础底面土压力分析不当

地基承载力是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指标。各类地基承受基础传来荷载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过这一限度,首先发生的是建筑物具有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开裂;如果超越这一限度过多,则可能因地基土发生剪切破坏而整体滑动或急剧下沉,造成房屋的倾倒或严重受损。

2.3局部异常未能及时发现

建筑物地基槽开挖后,可能遇到许多局部异常的情况,例如:在地基土中存在有暗沟、古墓、古井、旧基础等已废除了的构筑物,其中在暗沟、古井内往往填充疏松的建筑垃圾或淤泥软土,形成局部的松软部位,可能引起基础局部严重下沉。导致上部墙体或结构开裂;如遇古墓、防空洞等中空构筑物,则可能引起塌陷事故;至于遇到旧基础、废化粪池等构筑物,它们往往比周围天然地基坚实得多,形成软硬突变,也会造成上部结构开裂。

3做好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

3.1做好地基基础的选型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如果地基的承载力足够,基础的分布方式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可采用独立基础;如果地基非常软弱,建筑物很高的情况下,则需要采用筏形基础,筏形基础有较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它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更高。如果基础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粘土,亚粘土、则采用作支承的人工挖孔灌注桩。

3.2做好地基基础的设计 3.2.1地基基础的设计应当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结构型式和工地的土质条件,并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在适用与经济的前提下,要保证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发生裂缝或损坏。3.2.2地基基础工程事故是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出现得较多的问题。为防患于未然,有关人员应针对地基情况,“对症下药”认真细致地做好勘查、总体布置,选取基础类型和设计计算等方面的工作。 3.3.3有关人员不仅要研究已出现的工程事故作为“前车之鉴”,同时也应学习已有的成功经验与方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3.3.4在地震区中,对已发生的消耗性地基基础事故,不应忽视而应及时修好,否则在地震作用下可能转变为灾难性的工程事故。3.3.5建议编制有关防止地基基础工程事故的法规,以使有关方面重视这项工作。

3.3做好地基工程的施工材料控制 建筑地基的施工材料控制是确保地基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份。地基材料的质量决定着整体工程的质量,在施工中要确保原材料的达标性,既原材料一定是出厂合格产品并符合工程本身的技术质量要求。在地基施工的每个阶段都要严把质量关,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以此提高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原材料的把关上,要对材料的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有必要的进行调研的,可以去原材料生产单位进行调查研究,确保原材料的真实性。施工中进场的原材料必需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统一严格的检查与审验,生产厂商对于每批的进场材料都要出具质量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有必要的还需进行化学试验,确保原材料的生产质量。

4结束语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只有做好房建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才能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从而保障房屋建筑的耐久性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作为一个土地面积辽阔的国家,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常常会随着地域条件的不一样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就对工程建设中的地基施工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并且对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在我国的工程施工特别是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难题并没有引起充足的重视,也没有被很好的处理。总体而言,我国工程建设中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任重而道远,为增强工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必须的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想建设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是核心。

参考文献

[1]顾晓鲁,钱鸿缙,刘惠珊,等.地基与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地基基础;方案;混凝土管桩;复合地基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青岛市蓝色硅谷核心区某大型住宅小区工程。规划建设11层住宅18栋及大型地下单层停车库。

2 地基基础方案分析

2.1 基底标高与地层分布位置关系 其中图1代表楼座12#、13#、14#楼及车库;图2代表楼座为其他楼座及车库。

2.2 地基基础方案讨论

2.2.1 12#-14#楼。图1可见建筑物基底位于第⑦层粉质粘土层,其下第11层粉质粘土分布不连续,设计基底距基岩0.2-1.8米。第⑦层承载力不足,因基底距基岩较近,选择条形基础,持力层选择基岩层。超深部分采用毛石混凝土墩。

2.2.2 1#-11#楼。图2可见建筑物基底位于第③层与第⑦层土层交界处,基底距第11层粉质粘土1.9-3.3米,距基岩5.0-7.0米。如下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第⑦层土不能作为持力层,选第11层粉质粘土作为持力层,采用筏型基础,基底标高下调。方案二,基底标高不做调整。采用预制桩如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强度等级C80(PHC),选择桩端入强风化岩的端承型桩。承台形式采用剪力墙下条形承台梁。方案三,基底标高不变,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桩径400mm,桩顶和基础之间设置300mm厚级配砂石褥垫层。基础为筏基。方案四,基底标高不变,采用换填垫层法。将不具备地基土条件的第⑦层土挖出,挖至第11层,换填灰土或级配砂石至基底标高。基础采用筏基。

2.2.3 地下停车库。地下车库为单层车库,选用第⑦层做为持力层,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

2.3 不同方案对比分析 对1#楼-11#楼四个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选。本工程各单体竖向结构构件布局自下而上连续,荷载均匀,无刚度突变。上述四种备选方案经过详细施工图设计和规范的施工均能满足上部结构安全及正常使用功能。在此着重从施工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比选。

2.3.1 施工适用性分析(包括施工的难易程度及对工期的影响)。以设计基底标高地基土能够满足承载力等相关要求,建筑物基础形式为剪力墙下条形基础的情况为假想基本方案,以单体工程为基本单位各备选方案与假想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基础标高下调,基坑加深,增加基坑挖方工作量。同时带来基坑边坡防护及基坑降水等问题。这部分工作受自然天气等不可预见因素影响较大。另外基础形式和标高的调整带来基础工作量及竖向构件工作量的增大。较假想基本方案工期延长约25-35天。方案二,增加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施工工作量。根据图2基底与地层相互关系,对现状地面进行整平和碾压,具备打桩机械施工作业条件,桩基施工完成后,开挖和清理基槽,桩头处理。打桩完成一周后进行单桩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后续工序施工。较假想基本方案工期延长约20-30天。该方案工期较短,应在桩基设计前打试验桩来测定桩端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作为设计依据。方案三,增加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及褥垫层工作量以及基础形式变更带来基础工作量增大。场地整平碾压后,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桩身材料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清土和截桩,灌注桩施工完成28天后进行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褥垫层施工,之后进行后续工序施工。较假想基本方案工期延长60-75天。方案四,增加基坑挖土、换填垫层施工工作量,基础形式变更带来基础工作量加大。开挖基槽后做好基坑防护及排水工作,分层进行垫层施工及每层压实度检测,全部垫层换填完成后进行承载力检测。较假想基本方案工期延长约25-35天。

综合上述分析,四个备选方案从施工适用性角度优劣排序为:方案二、方案四、方案一、方案三。

2.3.2 经济合理性分析。同样以剪力墙下条形基础方案作为假想基本参照方案,其造价系数定为1。对四个备选方案的造价组成与其进行量化比较,参照公司合同预算部门多年实际住宅楼工程造价数据,并结合市场价格调查,分析各方案造价系数如下:方案一,相对于单独条基方案。筏型基础造价增加系数0.36;基础标高降低竖向构件增加,造价增加系数0.625(每米竖向构件造价增加系数0.25);土方开挖及室内回填增加系数0.125(每米造价增加系数0.05)。则综合造价系数为上述三项之和加一即为2.11。方案二,相对于单独条基方案。管桩施工造价增加系数0.75(管桩桩长按7米考虑),则该方案造价系数为1.75。方案三,筏型基础造价增加系数0.36;CFG桩造价增加系数0.58(桩长按6.5米考虑);褥垫层造价增加系数0.09。则综合造价系数为2.03。方案四,筏型基础造价增加系数0.36;土方开挖造价增加系数0.06(每米超深增加系数为0.025,按2.5米考虑);换填垫层增加系数0.67(每米超深增加系数0.26,按2.5考虑)。则综合造价系数2.09。

造价角度方案优劣排序为: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方案一。

3 结论

1#-11#楼选择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桩上条形承台梁,桩端入强风化岩。12#-14#楼采用条形基础,以1516层风化岩为持力层,超深部分采用C15毛石混凝土墩错台浇筑至基底。车库独立柱基以第⑦层为持力层。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工程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加,工程建设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将会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最终的质量,只有控制好地基基础的施工,才能使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1.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作为工程建设的第一步重要工序,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往往就是由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质量来决定的,特别是作为一个土地面积辽阔的国家,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往往会随着地域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对工程建设中的地基施工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对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质量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工程施工特别是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被很好的解决。总而言之,要想建设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提高是核心。

2.当前工程建设地基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地基基础施工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目前的工程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地基建设中的塌方问题

在工程项目的地基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地基的塌方。在工程的地基建设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塌方问题,必然会使地基土受到扰动,进而影响到地基的整体承载力,不仅会对自身的工程建设造成危害,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周围建筑物的安全,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在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并穿过不同的土层时,施工方如果不去根据不同土层的工程特性(地基土的内摩擦角、粘聚力、湿度、重度等)来确定地基基坑的边坡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法,就会使得边坡顶部受到堆载或外力的振动产生变形,由此引发塌方问题。或者是因为工程施工方在开挖土方时施工不当,在应该作支护的时候没有去做应有的保护,也会造成塌方。

2.2地基缺乏保护

工程项目的地基建设中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地基缺乏足够的保护,特别是在长江以南多雨地区进行工程施工,如果不能解决好地下水的问题,就会对地基建设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地基的基础缺乏足够的保护,或者是防水、排水措施不到位,就可能会造成地基进水,这样就不仅会造成地基基础施工困难,同时对于地基的质量也会造成损害。特别是在多雨季节,一定要保证地基建设的基坑没有积水,对于被水浸泡的地基表层土要将其松软部分清除。

3.地基基础建设的施工技术

工程建设的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与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保证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就需要在综合考虑影响地基基础建设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全面的分析来找出最合理的施工方案。除此之外,要想保证地基基础建设的质量,技术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地基基础施工有如下几点技术规范。

3.1桩基施工技术

在现代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桩基础施工技术不断的得到改善和进步,在地基建设施工中,桩基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基础形式,分为现浇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三种基本的形式。

在这三种基本的桩基建设形式中,现浇灌注桩因为其具有承载力大、适应范围广、施工对环境影响小等技术优势而得到建筑施工单位的青睐,在工程建设的实际应用中现浇灌注桩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其成桩工艺主要是采用带有护壁套筒的钻机,在实际的施工中由泥浆护壁,通过水下来浇灌混凝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推广和应用桩基技术,可以有效的克服桩底虚土和缩颈的缺陷。

相比较而言,混凝土预制桩技术因为存在着振动、噪声和挤土效应等缺点,其在具体的施工中使用量已经逐步减少,并且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普通的混凝土桩已经开始逐步的被预应力管桩所取代。而钢桩的造价非常高,绝非一般的工程建筑所需要的,只能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为检验桩基承载力,除静载试验外,用计算机控制的桩基动测技术已在工程中应用。

3.2地基加固技术

在过去的工程地基建设中,传统的地基加固由于技术单一而存在很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套完善的地基加固技术系统。首先就是压密固结加固法,该种方法适用于土质松软的工地上,通过采取强夯、降水压密、真空预压、堆截预压等措施来加固地基。其次就是加筋体复合地基处理,这种处理方法存在普遍性,对于各种地质条件都可以进行一定的处理,这种加固处理的方法可以通过砂桩、碎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水泥土搅拌桩等方法来实现。最后就是换填垫层法,通过砂石垫层、灰土垫层等措施来实现,但是其使用的范围比较小,不适宜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3.3深基础施工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深基础施工逐步得到发展。所谓深基坑技术,就是通过其侧向支撑由桩墙和内撑组成复合的桩撑体系,这种深基础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施工质量。

4.以某住宅工程为例,具体分析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此工程为框剪结构,场地内房屋自上而下依次为填土、淤泥、粉质粘土、含泥中粗沙和砂质粘土。

篇4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

1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工程建筑的数量也在快速的增长,工程建筑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工程建筑质量的好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地基作为房屋建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能,如果房屋建筑的地基质量不达标,会直接导致房屋建筑的质量,其后果将会十分严重。因此,确保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2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地基基础工程是房屋建筑工程的核心,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房屋建筑的地基主要包括基础持力层和下卧层,这两部分的工程具有较高的隐蔽性,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物的安全性的高低,尤其在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对我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是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最有名的实例,该塔于1173年开始建设,但建筑施工到一半的时候,该塔开始逐渐向南倾斜,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地基基础施工存在问题,从而出现了不均匀的沉降,因此不得不中途停止施工,该塔在1730年竣工以后,仍然不断地向南倾斜,通过多次对其纠偏和加固地基,才保住了这一著名的建筑物。通过此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结合我国的地质特点,地基基础工程在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尤为重要。我国的国土范围比较广阔,地质条件的差异也比较大,再加之地震、滑坡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我国的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房屋建筑的质量水平整体还比较低,尤其是对于地基基础工程,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很多潜在的问题并没有被及时的发现,使得很多地基基础工程存在潜在质量问题。在对房屋建筑的地基进行施工的时候,地基必须具有能够承载整个上层房屋建筑的能力,因为房屋建筑的整个上层结构都是建立在地基的基础上,如果地基基础施工出现问题,房屋建筑的上层建筑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工程事故。

3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特点

3.1 复杂性

我国的国土面积比较大,地质条件的差异也比较大,相应的我国建筑施工的土质条件也比较复杂,包括湿陷土、冻土、杂填土等多种土质,此外,我国的西南地区还有大量的溶岩地质分布。与此同时,我国还是一个地震高发的国家,而地震对于房屋地基基础工程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我国复杂的地质条件大大增加了我国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难度,也提出了大量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难题。

3.2 严重性

一般来说,一旦房屋建筑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地基基础出现质量问题往往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要远远超过房屋建筑过程中的地基基础工程的投入成本,而且地基基础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往往是无法弥补的。在进行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无论是场地选择、设计勘探,还是施工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往往都会影响到房屋建筑的稳定性,破坏房屋建筑的整体结构,对于施工工程来说,是非常严重的质量事故。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由于房屋的地基承受着上层房屋建筑的全部重量,因此,一旦房屋地基出现损坏,其损坏的程度往往会迅速的扩散,而房屋建筑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突然发生的,非常不容容易被人们察觉,这就更加重了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问题的严重性。

3.3 隐蔽性

由于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往往具有复杂的施工程序,大多情况下,前一道工序会不同程度的被后一道工序覆盖,因此,地基工序的施工质量比较具有隐蔽性,存在的质量问题往往不容易被发现,为此,必须加强对于房屋建筑地基隐蔽工程的验收检查,并且存放保管好完整的隐蔽工程验收资料。

4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4.1 地基基础工程的勘探技术

在对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进行施工之前,应该对房屋地基的基础进行认真地勘探,相关勘探可以以《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为依据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集好房屋建筑的总平面图,然后结合房屋建筑的规模、结构以及性质,对平面图的坐标和地形进行分析,对房屋建筑的荷载力作出准确地判断,以此为依据进一步确定房屋低级的深度以及允许变形的范围。二是通过认真地勘察地基基础,准确查明施工工程的地质类型以及工程特点,对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进行初步的分析评价,以便及时发现不良的地质类型,提前做好防控准备。三是在对单栋高层的房屋建筑物进行地基勘探时,应该将勘探点设计在4个以上,而对密集高层的建筑物进行勘探时,可以适当的减少勘探点的数量,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该保证有一个勘探点。

4.2 地基基础工程的支护设计和土方开挖技术

一般来说,在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支护进行设计时,通常可以采用小放坡,用水泥砂浆来护坡支护的技术,具体设计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清除好挖方区域的障碍物,将区域内的电缆和地下排水管道采取搬迁处理,绘制好施工现场的平面图,从而确定好挖掘的路线、边坡坡度等。此外,要设计好临时性的排水设施,确保施工场地不会出现积水。二是在施工工艺方面,应该使用反铲挖掘机来进行较硬土质的挖掘,使用岩石粉碎机来对施工场地的岩石进行处理。三是在对土方进行挖掘形成基坑之后,应该加强相应的保护工作,可以在基坑的附近设计几处排水渠道,并保持施工场地具有适当的坡度,防止基坑内出现积水,避免积水浸泡基坑现象的发生。

4.3 地基基础工程地下水的防控技术

地下水严重影响着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如果地下水位由于高,就会腐蚀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极易造成房屋地基沉陷,因此,在进行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时,控制好房屋建筑的地下水位是十分重要的,为此,相关施工单位可以考虑选用管井降水的方法。

4.4 强化桩基础工作

在施工现场也需要加强对建筑材料的取样送检,确保每一次检查都能够达到安全标准,这样才能提高建筑的质量。在施工之前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清洗,以免施工材料中混入杂物引起材料的质量问题。在桩基施工之前,需要对桩位做好测量工作,参照施工设计图,对需要进行桩位测量的地点进行总体测量和放线,这样能够提高桩位在核对和数据恢复时的准确性。同时,在进行钻孔作业的时候,需要用泥浆做好护壁工作,以免出现塌孔事故,这样也能提高钻孔作业的准确性,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5 结论

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房屋建筑的质量是核心,房屋建筑的质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财产密切相关。因此,在进行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时,对地基的质量进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监督和管理好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才能保证这个房屋建筑的质量,从而确保整个房屋建筑的耐久性以及房屋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样也有助于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平.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3 (4).

篇5

关键词:工程建设 地基基础 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 TU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地基是房屋建筑的核心,其施工质量是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质量,而在房屋建筑中地基主要是指基础持力层和下卧层,都属于隐蔽性的工程,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危,尤其是频发地质灾害的我国,滑坡、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提出了高标准的施工要求。关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问题,最有名的是意大利比萨斜塔,因为该塔高55 m。是由1173年开始建设,但建至一半后,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逐渐向南倾斜,因此被迫停工,在1730年竣工后,塔身还是不断向南倾斜,经过多次的纠偏和地基加固,才保住了这一举世闻名的建筑物。我国国土范围宽广,地质条件差异性较大,有盐碱地、冻土地、塌陷地,加之滑坡、泥砂石等灾害的侵袭,要求我们对房屋建筑工程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应对这些复杂的地质危害因素。我国房屋整体质量水平低,尤其是地基基础工程,有些潜在性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被及时发现,致使很多地基基础工程问题被忽略。

2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

2.1 地基基础的勘察技术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必须对地基基础进行勘察。地基勘察以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6为依据。

1)收集建筑总平面图,分析平面图的坐标和地形,结合房屋建筑的性质、规模、结构和基础形式,判断建筑的荷载力,从而确定地基的埋置深度和允许变形范围。

2)通过勘察,查明地质的类型、分布、工程特性,对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作出分析评价,以便初步判断不良地质的类型、成因和分布范围,为提出整治方案提供数据资料。

3)单栋高层建筑物勘探点的布置,一方面满足地基均匀性的要求,将勘探点设置在4个以上,而对于密集的高层建筑群体,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必须有1个控制性的勘探点。

4)从基础的地面算起,详细勘察勘探的深度,将勘探深度控制在地基的主要受力层上,地基的底面宽度大于5 m,设置地下室或者裙房的抗浮桩和锚杆,保证勘探孔的深度达到抗拔承载力的评价需求。

2.2 支护设计和土方开挖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支护设计技术,可以采用小放坡、水泥砂浆护坡支护,具体的设计技术包括:

1)清除挖方区域的障碍物,搬迁区域内的地下排水管道和电缆等,同时绘制出现场场地的平面图,以确定开挖的路线、边坡坡度、排水渠道和集水井位置等。同时设置测量控制网,把握控制的基线、轴线和水准点,经过反复审核后,确定是否可以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其中临时性排水设施的排水沟方向要大于0.002,保证场地内不会积水。

2)施工工艺方面,采用反铲挖掘机挖掘较硬的土质,并用岩石粉碎机处理岩石。反铲挖掘机挖掘分层挖掘较深区域,运土的汽车放置于反铲的一侧,减少回转的角度,开挖面积较大的基坑,反铲机应该呈/之0字型移动,而自卸汽车数量应该结合挖掘机的大小进行确定,并按照生产效率和工期的要求,保证挖掘工作的连续进行。针对基坑的边角位置,挖掘机难以开挖之处,要采用人工方式配合开挖,并将沙土清除到在挖掘机作业范围之外,与此同时,控制好挖掘机的深浅程度,在基地预留10 cm左右的人工清底找平,避免超挖时基地土被扰动。

3)质量标准的提出,1保证基坑地基土质符合设计的要求;2是控制允许的偏差项目,首先标高是利用水准仪检查或者拉线尺量检查,允许偏差为±0~50;3由设计中心用经纬仪、拉线尺量检查长度和宽度,允许偏差为±0~20;4用坡度尺检查边坡坡度,允许偏差为±0~30。

4)土方开挖形成基坑之后,加强成品的保护工作。1注意保护测量控制桩,防止挖掘机撞坏基坑;2在基坑的周边设置排水渠道和集水井,并保持场地适当的坡度,防止积水浸泡基坑和场地,在夜间施工的时候,也要保证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地基和边坡的超挖。

2.3 地下水的控制

地下水是基础地基质量隐患因素之一,如果地下水位过高,腐蚀了地基基础,很有可能引起地下沉陷。为了控制地下水,可考虑采用管井降水法:

1)承压的含水层渗透系数从上至下呈现逐渐加大变化,如果降幅相同,则降水井越深,单井的出水量就越大,而井深超标,则会削弱出水量对水位降幅的正面影响。管井的井深要比基坑挖深深6 m左右。

2)含水层的土质通常为粉质黏土、粉土和粉砂交互层,这些土质的渗透性差,不利于出水,井深可打至基岩底部,利用底部的砂层、卵石层,提高渗透系数,形成完整井。

3)如果基坑的面积较大,具备在坑内布井的条件,则可以采用在坑内布井的方式,减少管井的数量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4 基坑监测技术

基坑监测技术是为了防止基坑施工发生意外,确保工程的安全,一般分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基坑边坡变形观测,了解基坑支护的变化状态,以监测数据为依据,结合开挖的地质情况,对支护参数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如果发现基坑支护存在异常情况,则应该采用支撑或者回填等方法,提高基坑边坡的安全系数。

2)监测的内容除了量测基层位移情况和观察地表开裂的位置和列宽,还要对基坑的渗水情况和漏水情况变化进行观察。

3)布置监测点,选择在基坑支护变化最大的地段,或者局部地质条件不利的地段。

4)监测技术的施工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施工单位为主体,量测基坑的位移,如果基坑支护工程已竣工,则由建设单位负责测量,将测量点布置在基坑支护的施工图纸上;2施工单位的质检人员定期负责观察地表开裂状况、基坑渗漏水情况、基坑内外地下水位变化情况;3在支护的施工期间,保持每天监测一次的密度,在完成基坑开挖或者基坑变形稳定后,再适当减少监测的次数;4雨水季节的监测和支护安全水害来源的监测,要查明渗水的原因,譬如生产排水、生活排水、管道渗水、贮水池、化粪池渗漏水等,以便及时采取排水措施;5在施工开挖期间,加强基坑顶部侧面位移和开挖深度比值的观察,及时分析原因,为提出适当支护方法和加固措施提供基本条件。

3 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的地基是支撑荷载建筑物的,其质量一直是地基中的重要部分,不合理的基础和地基施工的质量问题,往往会导致基础工程质量缺陷与事故。因此,有必要对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从地基基础勘察技术、支护设计和土方开挖技术、地下水的控制技术和基坑监测技术等角度,提出具体的工程施工技术建议,以提高房屋建筑的地基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 樊桂花.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2011.

[2] 黄玉兴.试析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基础处理方案[J].科技资讯,2006.

篇6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分析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many years work experie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oundation concept, and discusses the contemporary build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buildin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nalyze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建筑都必须有可靠的地基和基础。基础是与地基紧密联系、互相依存的工程结构。不合理的基础和地基施工的质量问题,往往会导致基础工程质最缺陷与事故。因此,加强和改进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意义重大。

1 地基的概念

地基是指基础持力层及下卧层基础分部工程是指需要施工的基础工程。基础分部工程包括地基持力层处理,如软土加桩挤密、橡皮土换填等。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要分开可采用两种方式:

a 已施工部分为基础分部工程,未施工部分为地基工程。

b 持力层上表面以上为基础分部工程,持力层上表面以下为地基工程。

2 地基的处理方法分类

a孔内深层强夯法(DDC);

b换填垫层法;

c 强夯法;

d强夯置换法;

e 砂石桩法;

f 振冲法;

g水泥土搅拌法;

h 高压喷射注浆法;

i 预压法;

j 夯实水泥土桩法;

k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

l 石灰桩法;

m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n柱锤冲扩桩法;

o 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

p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q 排水固结法;

r振密、挤密法;

s置换及拌入法;

3 加强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3.1 地基基础的选型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如果地基的承载力足够,基础的分布方式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可采用独立基础;如果地基非常软弱,建筑物很高的情况下,则需要采用筏形基础,筏形基础有较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它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更高。如果基础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粘土,亚粘土、则采用作支承的人工挖孔灌注桩。假设地基承载力不足,属于软土地基,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由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或其它等构成的地基,那么在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泥沙,为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提供相应参数。在初步计算时最好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荷载,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全部面积上,从而得到平均的荷载位,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倍的平均荷载位,则用独立基础可能比筏形基础更经济。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载位,可选用满铺在全部面积下的筏形基础,如果介于在二者之间,则用桩基础或沉井基础。

3.2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措施

当地基土为淤泥,上层土层又较薄时,应采取避免施工中对淤泥和淤泥土扰动的措施。如果是冲填土、建筑物垃圾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持力层。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

地基处理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局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对已确定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必要的测试,同时为施工质量提供相关依据。地基处理后,建筑地錾变形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要求,并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

4 房屋基础处理方案的选择

房屋基础处理方案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形式与功能要求、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相邻建筑基础情况、施工条件和材料供应以及地区抗震裂度等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本工程结合地基的实际情况(地基较差、荷载较大),施工前应增强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为满足地基和沉降要求,可以采用桩基础或人工处理地基,而人工挖孔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深,且持力层以上无流动性淤泥质土,因此采取桩基础作为本建筑的基础比较理想。方案中我们要着重考虑超长给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是不设伸缩缝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要防止结构开裂,在适当增大伸缩最大间隙的各项措施中,在结构施工阶段采取防裂措施是通用的减少混凝土收缩不利影响的有效方法,我们一般采用的做法是设置施工后浇带,另外,当建筑物存在较大的高差,但是结构设计根据实际情况,不设置永久变形缝时,例子中就存在采用施工后浇带来解决施工阶段的差异沉降问题。当地下室结构超长过多,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并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施,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结构设计应对地下室结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采取措施。在施工中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是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沉降后浇带,应根据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在采用天然基础,埋深一般应大于裙房基础埋深至少2m,不满足要求时,应计算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并与高层建筑的架空层贯通,期间设置沉降缝,基础埋深基本相同,沉降缝间采用硬质材料填充,如果处理不好,出现高屋建筑层与地下架空层互质问题,建筑投入使用后,会发现沉降缝两侧墙开裂,造成渗漏。

5 几种常见建筑地基施工方法的质量控制

5.1 强夯法的质量控制

首先,测量定位。这是关系到强夯处理的整体效果的关键环节,在具体操作上,应由施工单位根据试夯确定的夯点布置图,逐一测放夯点位置。其次,强夯前要用推土机预压二遍,场地平整后,测量场地高程,夯点布置是否符合测量放线确定点。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应在表面铺0.5—2.0m中(粗)砂或砂石垫层,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具体按照现场确定方案),以防设备下陷和消散强夯产生的孔隙水压。再次,分段进行施工,从边缘夯向中央,从一边向另一边进行。每夯完一遍,用推土机整平场地,放线定位即可接着进行下一遍夯击。强夯法的加固顺序是:先深后浅,即先加固深层士,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表层土。最后一遍夯完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有条件以采用小夯锤击为佳。最后,夯击时应按试验确定的强夯参数进行,落锤应保持平衡,夯位应准确,夯击坑内积水应及时排除。夯击地段遇上含水量过大时,可铺砂石后再进行夯击。在每一遍夯击之后,要用新土或周围的土将夯击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

5.2 注浆法质量控制点分析

首先,现场钻孔情况应安排专人如实地记录在钻孔记录表上:其次,硅化加固的土层以上应保留1m厚的不加固土层,以防浆液上冒,必要时须夯填素土或打灰土层;再次,灌注浆液的压力一般在0.2—0.4MPa(始)和0.8—1.0MPa(终)范围内i再次,土的加固程序,一般自上而下进行,如土的渗透系数随深度而增大时,则应自下而上进行。如相邻涂层的土质不同时,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应先进行加固;再次,应经常抽查浆液的配比及主要性能指标、注浆顺序、注浆孔位、孔径、孔深以及注浆过程的压力值是否满足要求,并将自己的检查结果与现在记录人员的记录相核对(可通过量测注浆管的长度的方法来检查注浆孔的孔深):再次,及时在编好号的孔位平面图上对已注浆孔进行标记并注明钻孔日期。避免漏孔情况出现;最后,如出现地面或附近建筑物变形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注浆,分析原因,调整注浆参数。

6 结语

房屋建设应该首先保证质量,其次提高外观审美,而房屋建设的质量要有保证,首先要加大对于地基的建设,总体的提高房屋的地基建设水平,本文针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基础;质量;问题

1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性

(1)地基基础设计本身的缺陷是引起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重要原因。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阶段易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地基土的扰动,雨水浸泡, 地基土受冻等处理不当, 经常引起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

(2)地基基础工程质量多发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建设主体认识上的忽视, 造成各阶段质量投入不足所致。忽视勘察活动中的人力、技术、设备投入, 分析不详尽准确, 形成地基勘察质量问题, 这是引起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问题的根源。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犯本本主义错误, 只是一向直接依据勘察报告的结论, 忽视现场勘察与调查, 埋下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隐患。

(3)施工阶段, 有些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忽视基础工程的施工, 对地基基础工程各工序、各环节质量活动和质量行为重视不够, 尤其是对特殊气候环境条件下的现场施工处理不重视, 缺乏科学依据, 甚至有些施工单位在人力、材料、设备投入上大做文章, 粗制滥造, 甚至有些业主负责人伙同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一起作弊, 以次充好, 加大了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问题发生的概率。

2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潜在性

(1)由于主体结构体系简化过程中对其实际受力机理的认识具有不完全性, 设计考虑欠缺,受力分析不准确, 结构计算有误, 给主体结构工程满负荷运行潜留了先天性的质量隐患, 使用中各种不利因素、不利荷载的发生容易激化这种缺陷, 产生失去常规的破坏。

(2)随着后续工序的进行, 最终都要对其进行维护结构和装饰工程的覆盖, 这些表面结构的本身有一定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竣工交付使用后, 主体结构部件即使出现局部质量问题, 在初期也是难以发现的, 至少要冲破其维护面层的承载能力或者变形到影响外表结构的形状, 才能表现出来, 由于外表饰面的覆盖性, 完工后质量问题难以观测, 一旦发现已经造成相连的其他部件的破坏, 影响正常使用功能, 常常酿成无法修补的质量事故。

(3)从主体结构本身复杂的工序连接来看,后一道工序都在不同程度上覆盖前一道工序, 工序质量具有明显的隐蔽性, 这也是主体结构工程必须加强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存放完整的隐蔽验收资料的内在根源。

(4)主体结构材料多样, 材料本身质量检验的统计性, 有可能造成缺陷材料未检查出来而已经用于隐蔽工程之中, 材料本身性能不足所引起的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问题更是潜在发生的。

3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连锁性

由于它是上部荷载传递给基础工程的媒介,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引起它的破坏所带来维护结构、装饰面层、使用空间、设备等其他系统的破坏。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连锁性是与地基基础本身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的, 所有建设工程质量都是基于地基基础之上的, 地基基础一旦出现质量事故问题, 势必直接影响与其紧固连为一体的主体结构的质量, 轻者引起主体结构裂缝, 局部破坏, 重者使主体结构失效, 丧失承载能力, 致使建设工程全部报废, 甚至倒塌。

4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严重性

一定程度上讲, 建设工程一旦建设投入使用, 地基基础出现质量事故问题往往是无法弥补的, 由它所带来的损失, 远比地基基础工程建设必要的投入要大得多。不管是选择场地、设计,还是施工质量问题, 地基基础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 往往会引起地基失稳, 建设工程整体结构的破坏, 引起建设工程致命的、毁灭性的重大质量事故, 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而且直接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由于地基基础承受所有建设工程的全部荷载, 因此一旦出现局部损坏, 其损坏程度扩散很快, 其事故的发生又往往是突发性的, 常常不易被人们发现, 这就更加剧了其危害性和严重性。

5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责任的多元性

一旦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酿成, 又往往涉及多方面的主体和多方原因, 其质量责任具有明显的多层次多元性特征。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从其形成的时间阶段上看, 可能发生在勘察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使用阶段, 以其形成的原因看, 可能是勘察主体、设计主体、施工主体、业主主体、材料供应主体、施工监督管理主体的失误所致, 仅就一个主体的责任分析,可能是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责任, 可能是技术、管理、经济上的问题, 可能是材料、设备、人力投入问题, 也可能是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6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困难性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处理难度大是指它与建设工程其他部位事故处理相比而言, 造成的原因是和它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的, 一是地基基础工程是地下工程, 事故处理的地下施工操作困难性大, 二是一旦地基基础承担了上部荷载,对它本身的处理, 必然涉及到上部结构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建成交付使用的工程, 它承受了所有建设工程的全部荷载, 再加上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连锁性, 因此它的处理是非常困难的。

篇8

关键词:基础;地基检测;结构工程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的复杂性特点,使得直观分析建设项目的质量存在较大难度。为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客观地评估项目质量,必须使用科学的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以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减少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这对减少建筑工程的安全与经济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检测前,工程技术人员应认真研究,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合适的检测方法。

1地基基础检测概述

1.1检测方法

承载力测试是天然与人造地基检测的主要方法。在基础检测时,检测项目的施工应能满足工程承载力的要求。常见的方法主要有有声投射法、高应变检测法。

1.2测试依据

地基检测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其承载能力能否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在施工前,必须依据专业的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进行合理测试。

2基础测试的重要性

2.1建筑安全

目前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地基质量对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地基不仅承受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而且还会影响建筑物建成后的整体外观和安全性。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建筑安全问题频发,由于地基质量造成的工程问题广受社会关注。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地基基础是建筑工程安全性的关键影响因素,科学的基础测试技术对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2.2完善设计要求

基础的质量不仅与工程施工的技术有关,工程设计对基础质量也具有较大影响。为确保基础质量,必须进行必要的测试工作,确保基础的承载力满足设计与规范的要求。施工与验收环节都必须进行检测以保证其安全性。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才能更好地发挥基础的工程价值,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3建设项目基础检测的主要特点

3.1复杂性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建筑工程的施工地质条件具有较高的复杂性特点。在建筑施工中,地基检测对于工程地质条件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正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复杂,在特定区域工作时的规划困难程度也有所不同。进行地基检测前,必须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地论证,在地质情况的详细分析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制定不同的地基检测方案。在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区域,需要对地基进行实时检测,以确保工程在实施的不同阶段都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项工作最好由专人负责。

3.2检测的频发性

与建筑工程的其他施工项目相比,基础施工具有较高的隐蔽性特点,对后续项目的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多因素影响基础的建设,一般可分为以下情况:人员的错误操作,机械设备的使用不当,设备操作不具备安全性,混凝土施工质量不能保证等。这些都是工程施工中客观存在的因素,但会对地基检测的准确性造成较大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地基检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使得检测工作具有较高的频繁度,实际施工中,需根据不同的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合理的检测分析,这也证明了建设项目的基础检测工作具有较高的频发性特点。

3.3检测的不可预计性

在对建筑基础进行检测时无法准确预测环境条件,可以是软土地质条件,也可以是地处戈壁之类的恶劣环境,或是适合开发的良好地质环境。若检测环境条件较恶劣,会造成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技术人员必须在较为复杂的工作环境条件下操作不同的测试设备并进行检测。这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以确保检测的顺利和结果的准确。很多基础检测必须使用较大的检测设备。但是,部分建筑工地张贴了阻止大型设备进入建筑工地的标志,导致检测设备不能及时进入,这也体现了基础检测工作的不可预计性。

4基础检测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4.1检测人员的安全受到威

负责基础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所处的环境往往较为艰苦,为了对基础实施监控,需要驻场进行检测。很多工程在建设前期施工条件较恶劣,甚至道路通行都不能得到基本保证,检测使用的是大型机械设备,因此整个基础检测工作会造成危害人身安全的问题。此外,在对建设项目的地基检测时,所有技术人员必须在基坑内实施检测,深基坑的安全隐患对检测人员的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这就要求检测技术人员在进行基础检测过程中,需要周到、细致地考虑安全问题。

4.2基础测试的正确性得不到满足

很多基础检测工作缺乏系统的统一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保证检测结论的准确性和真实可靠性。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4.2.1检测机构不合格部分检测机构的专业水平不能满足工程检测要求,无法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检测计划。部分检测机构由于内部管理的混乱会阻碍检测计划的顺利实施,或制定的实施计划缺乏完整性和科学性,无法在实施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4.2.2检测数据不完整基础检测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如果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不够完备,便无法进行有效的计算和分析,也就无法真实地反映建设项目地基的实际情况。4.2.3监督力度不足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检测技术人员容易依据经验实施建设项目的地基检测,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僵化的管理模式不能依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控工作的有效性,这种现状容易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造成威胁。

4.3现实条件的局限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地基检测是一项专业且细致的工作,对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应完全由专业人员组成。在实际检测工作中,检测工作人员需要驻场工作,工作条件较为艰苦,技术人员要不断地观察数据。由于地基检测的工作地点只能在建筑物的基坑中,空间有限且不能有效布设检测设备。工作人员只能住在帐篷里,工作条件比较困难。若建设单位无法有效地管理特定的检测系统,容易使检测人员无法根据相关规定实施数据的监控,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4.4管理体制不规范

我国有两种机构负责基础测试,分别是国家的专业机构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目前建设项目的基础检测不能从其中一方进行确定,为了解决由检测流程引起的质量问题,有必要在检测过程中从不同机构获得所需的检测数据。这种现状为其他机构提供了牟利契机,部分机构利用制度上的疏漏,将其他单位的测试数据以高价出售,实现其获利的目的。此外,检测中心的管理系统不够科学和完善,部分人利用权力谋取个人利益和进行财务交易,将虚假的审计数据出售给建筑公司。这容易使建筑管理者在施工过程中,做出不利的决策,对建筑项目的实施造成不良后果。所以相关监督机构应提高对检测机构的监管力度,保证地基检测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5地基检测方法及适用范围

常用的地基检测方法包括静载荷法、岩心钻探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法等,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数量和类型的桩基础。下面对各种检测方法的适用性进行论述。

5.1静载荷法

地基的静载荷检测是将一个外力施加到桩的顶部,外力通常由桩荷载和锚桩提供,以确定单桩的承载能力、地基的阻力、抗拉强度和水平承载力的测试方法,这也是目前地基检测的最直接、最可靠方法。此外,可以在测试过程中预先将内力测试元件嵌入基础中,从而可以充分了解桩体的内力、桩之间的接地阻力、桩的接地端阻力之间的关系,这对地基设计的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静态自平衡检测方法也在研究和探索中,这种方法是在地基下部的平衡点处设置一个负荷箱,使地基顶部和底部处于受压状态。利用地基的侧向摩擦阻力来达到平衡载荷与自身反作用力的目的,但是此检测方法的可靠性还需进一步论证。

5.2岩心钻探法

岩心钻探法主要用于确定现场浇筑的桩质量,包括桩的长度,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和完整性以及桩底混凝土的厚度。这种方法具有简单、直观、实用的特点。在正常情况下,岩心钻探检测法可同时确定桩长、桩身完整性、混凝土强度和沉积物厚度以及桩端承重层。在岩心钻探检测过程中,岩心拔动技术对检测结果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用于岩心钻探的钻机和钻头应符合规范标准,以确保岩心拉拔质量不影响地基测试结果。

5.3低应变法

锤击地基并通过传感器接收应力波信号,然后评估地基的完整性和桩身缺陷的检测方法就是低应变法。该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基的检测中。此方法的检测质量会受到传感器接收的波形影响。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点和锤击点,并根据需要安装传感器,尽可能多地收集信号,确保数据分析波形的完整性。

5.4高应变法

高应变法使用带有导向装置的打桩机来测定基础的垂直承压能力和桩身的完整性。同时可以通过观察桩身应力和冲击力的传递比,确定桩身缺陷的程度。为打桩工艺参数和桩长的确定提供参数依据,目前被广泛用于地基检测。

5.5声波法

声波法是利用声波的传输特性确定桩身完整性的检测方法,具体设置见图1。声波法可以确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和位置。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可以实现较全面的检测,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需注意,待检测桩的直径应大于0.6m。

6基础检测技术的应用

6.1确定地基承载力

确定地基承载力是地基检测的重要内容。使用合适的检测技术能够准确确定地基承载力。最直观的检测方法是静载荷法,该检测法通过桩载荷或锚桩施加反作用力来确定桩沉降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其他的工程参数。高应变法通常用于确定地基的承载力。首先使用沉重的自由落锤冲击地基顶部,然后使用传感器接收桩头的纵向位移数据。在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时,检测误差会受到荷载率的强烈影响,负载率越高,误差越大。将静态载荷法的结果与高应变法的动态检测结果进行比较,静态载荷法获得的负载能力结果更加准确,但是高应变法的动态检测法可以配合光纤检测技术(如BOTDR和FBG技术),通过铺设光纤传感器提高检测精度。

6.2判断地基完整性

在检测地基的完整性时,最常用的检测法是声波法、低应变法和岩心钻探法。声波法的主要依据是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速率的特性。在桩身缺陷位置评估桩身完整性时,传播速率和超声波振幅等超声参数会发生变化;低应变法的动态检测是收集锤击产生的应力波,结合地基的变形情况,分析地基的承载力和地基的完整性;岩心钻探法是用于评估可钻孔岩心完整性的最直观检测方法。直接观察地基中是否存在缺陷,或发生碎桩等其他问题。岩心钻探检测法的缺点是成本高、速度慢以及检测会对地基局部造成损坏。声波法与动态低应变法的比较分析可知,声波法的应用范围较广,不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可检测超长桩并识别桩体内的多个缺陷,同时能够对缺陷进行定量描述,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但在实际使用中,声波法需要预先嵌入声学测量管,并且无法确定在声学测量管范围之外的桩质量。声波容易受钢套深度的干扰,因此声波信号容易被削弱,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低应变法操作简单、快速,但只能用于定性分析。当检测到超长桩时,可能无法捕获声波信号,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对岩心钻探法和低应变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低应变法受桩底承压层的岩性、裂缝发展程度和状态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对地基完整性产生错误判断,建议可与岩心钻探法一起使用。

篇9

在施工过程中,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而管理质量和实体质量是其中最为核心的两个。而工程的实体质量实际上就是工程的主体质量,只有具有较为稳固的基础之后,才能保证实体质量的合格。而施工管理质量实际上就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近些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升,对主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房屋的建筑质量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对于施工企业和施工单位来说,为了保证工程的综合质量,必须高度重视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在日常的监管过程中,应当不断创新其管理方法,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一、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特点

1.1复杂性。众所周知,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巨大,不同区域的地质结构和地质条件完全不同,各类复杂的地形结构分布在全国。其中,西南地区存在着诸多的熔岩地貌,而又有多个地区处于时常发生地震的区域,可以说本国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因此,对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的要求就非常高。在这种复杂的地形情况面前,为地基的稳固处理带来了极大的施工难度,也为相关的施工单位突破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带来了机遇。

1.2多发性。在近些年来,全国出现了多次的房屋倒塌事故,分析其中的原因,大多具有地基的设计不合理,工程的施工质量存在问题等等,给房屋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所以,房屋在建筑的过程中,做好地基稳固性的处理是十分关键的。

1.3潜在性。在房屋的地基施工过程中,工序较为繁多和复杂,通常是多道工序交叉进行,因此会出现不同工序掩盖另一道工序的情况,因此,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具有潜在的隐蔽性,也进一步提升了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所以,工程监管人员在进行质量监管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对隐蔽部分的质量检查。

1.4严重性。在整个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是最为重要和最为特殊的,因此,如果是在工程完工以后才发展房屋地基有问题时,是根本没有补救办法进行处理的,而由地基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弥补的。不管是因为勘察问题还是施工问题,只要地基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房屋失去稳定性,影响整个工程最后的工程质量,严重的甚至需要推到重新建造,给财力上和人力上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1.5困难性。人们常说地基的危机处理难度系数是最大的,这一说法是相对于工程的其余部位的危机处理而言的,而造成工程地基基础问题的原因是非常多的,最为常见的就是工程的地基本身部分,因为其处理起来难度系数较高,其次就是基础上面承载的荷载非常高,如果对地基进行处理,那么必将影响到地基上面的建筑结构,特别是工程在投入使用以后,其地基上的荷载将大幅度的提升,因而给工程的地基事故的处理带来了连锁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地基处理十分困难的原因所在。

二、提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2.1优化地基的选址。地基作为一项建筑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承载整个建筑物体的重大责任。如果地基的荷载超过了地基本身所具备的承载能力,那么,在挑选地基地址的时候,就可以选择独立的地基,因为这种地基的承载能力要好很多,同时工程造价也相对较低。

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达不到需求,属于软土层地基,那么,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地基进行全面加固。通常来说,软土地基是由一些软质的淤泥等没有坚固性的物质组成的,因此,在勘察的过程中,需要对地基的自身结构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选择好地基的处理方案。

2.2地基基础的施工措施和施工技术。如果地基自身的结构是由淤泥组合而成的,并且是逐层降低的话,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将地基的淤泥搅拌。在挑选地基处理方案时,应当综合地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同时注重对地基的不适应性能力要求,在确定好了地基的处理方案以后,在每一个处理环节的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并且进行必要的实验检验。在地基处理完以后,需要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严格恪守各项建设指标,在进行基面上层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地基的沉降情况。

在当前的处理地基的方法中,非常的多,具体选择哪一种处理方法更加适合,需要根据地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在挑选处理方案时,需要重点注意地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的地质结构,分析建筑在建成后所需要的承载能力的,如果是处于地震带上,那么还需要考虑到抗震等问题,进而选择出最为合理的处理方案。在施工以前,为了满足沉降和地基的相关要求,可以采取人工处基或者桩基等措施,在这和两种方式中,第二种的建设资金和难度要稍微高一些,因此大多选择第一种。在选择每一种方案时,都需要对其自身所存在的利与弊进行评判,保证选择的是最优的方案。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都流传着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口号,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的意义有多大。因为房屋的质量合格与否之间关系到社会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质量是社会 的一大焦点。因此,在建设房屋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房屋在建成后的综合质量达标,需要高度重视对地基基础的稳定性进行全面考虑,根据地质结构,挑选出最佳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地基处理方案,同时做好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检查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成的房屋质量合格,进而保障房屋在投入使用以后的安全性,从而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大波.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221.

[2]钟学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80-81.

[3]路培强,王光辉.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河南科技,2013,24:131.

[4]刘永林,郭跃.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科技创新)[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4:1.

篇10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探究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基基础作为房屋建筑物的重要项目,地基基础施工对建筑工程质量以及使用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必须根据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保障施工质量以及建筑物稳定性;在不断整合土质实际情况、施工环境、地基状况等相关要求的同时,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增强施工质量,保障居民人身以及财务安全。

一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特点

(1)多发性。我们国家近两年出现了很多建筑物倒塌事件,这些事件都是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和建筑施工问题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设计、施工导致的,这些事件都造成了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充分说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2)隐藏性。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复杂的工序,每一道工序之间都有重要的衔接,有时会出现前一道工序被后一道工序所覆盖,隐藏性是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隐藏性的特点使得建筑监管部门增加了监管难度,因此,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监督,尤其要加强对隐藏部分的监管。

(3)严重性。建筑地基作为整个建筑物的基础,建筑地基的好坏对建筑的整体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有些施工单位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不重视,在工程建成之后发现建筑地基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无法弥补的,这些问题所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所投入的资金。因此建筑公司在决定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方案时要严格考察本地区的地质环境,做好全方面的准备,只有将实际情况考察清楚了才能保证建筑地基的坚固性,只有地基的坚固才能保证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

(4)困难性。地基基础工程如果出现事故在修复起来难度是相当大的,由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时是在地下进行的工程,如果地基工程出现问题,要在地下进行修复,工作难度是相当大的。而且一旦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出现问题,对于整个建筑物的整体质量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对建成的工程,它将会对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严重后果。

二建筑基础性工程常遇见的问题以及原因

(1)混凝土出现裂痕。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建筑基础工程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两点:①因为混凝土在施工之前并没有重量平均的摆在垂直线上,造成的力量之间的不均:②因为外力作用导致混凝土水分蒸发过快,导致的拉力过大形成裂痕。

(2)施工材料质量低下。施工材料对施工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施工队伍使用的建筑材料的抗压能力差,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施工材料难以达标的原因有两个:①因为施工人员缺乏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了减少经济付出采用低质量的建筑材料;②因为设计人员没有将标注的施工材料加以标注,导致材料的错误使用。

(3)通风孔堵塞严重。通风孔堵塞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对通风孔进行合理的设计,还有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注意到通风孔的重要性,不小心将杂物堆积在通风孔处,导致通风孔堵塞。

综上所述,虽然建筑在施工过程产生的问题的原因不同,但是除了个别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处于主要原因,因此在对建筑建设的时候需要加强基础工程的施工控制力度,并且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三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以及混凝土浇筑技术

(一)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房屋建筑地基基础选型

基础作为建筑物和地基项链的的部分,它能准确将竖向体系传输的荷载转换成地基;当地基不能够完全承受时,竖向构造散步形式和基本散步形式一样,都可以采取基础筏形的形式,由于它具有极大的地基接触面积,与突出基础相相比,它的造价相对较高;当土质基础较好时,对于水位较低的地下亚粘土、粘土,必须采用人工灌注桩的方式进行挖孔支撑。

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对于软土地基一般采用软弱地基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在建筑工程中,软弱地基主要由湿陷性黄土、淤泥质土或者其他构成,在土质检查时,必须明确软弱土层均匀性、土质泥沙、散步范围等,为地基处理方案提供对应的参数。在初步计算中,通过计算房屋结构荷载,假设它均匀散布在整个房屋结构中,从而获得平均荷载位置,与地基本身承载力相比,当地基承载力超过四倍平均荷载位时,则尽量采用更加精进的独立基础;当地基容许的承载力低于两倍的平均荷载位时,则采用满铺的筏形基础;当地基承载力处于两者之间时,一般采用沉井基础或者桩基础的方式。

2、桩基础施工技术以及钢筋连接方式

在房屋建筑地基为淤泥性基地土质,上部土质较薄时,必须采用对淤泥土扰动以及淤泥的措施。在建筑物垃圾废料、填充土中,当密实度和均匀性较好时,根据持力层特点,一般采用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废料等杂填土,避免未经处理就作为持力层。在地基处理方法选择中,通过综合地质水文条件、地质工程地基要点、基础型式、结构类型、材料供应状况、环境条件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在经济技术指标分析后,再择优选用。在地基处理中,通过采用有效措施,提高上部强度、刚度,在方便建筑物对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的过程中,明确地基处理方式,进行后续检测,为施工质量准确依据。为了满足现行建筑工程要求,在施工期间必须对沉降进行观测,当地基欠湿润性黄土、膨胀土以及固结土时,通过增强施工工艺,选择最佳的填土。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中,由于浇筑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为了保障温度应力,混凝土施工必须尽量在白天施工,在输送不间断的过程中,进行分层浇筑,每层高度适中控制在300到500毫米之间,时间间隔在1.5到2个小时之间。在振捣中,一般采用机械振捣,人工辅助的方式,使用快插慢拔的方式的,以振动泛浆为基础,插入点距离始终在半径为1.25倍范围的振动棒中。在梁柱节点处,如果不能插入振动,钢筋太密,一般采用人工振捣的方式进行弥补,使用橡皮在梁柱侧模进行敲打(如图一、所示)。

在楼板浇筑中,除了在梁处必须采用振动器,平板振动器必须根据垂直浇筑方向进行来回式振捣;根据回字形路线形成振捣,在排与排之间形成对应的接线,保障混凝土始终没有漏振现象。在泵送施工中,除了必须依据常规施工,还必须严格配置施工缝以及施工顺序留设需求,在管泵送前,对管体以及湿润管进行压送,特殊情况时,通过覆盖湿麻袋,保障混凝土温度;在泵送过程中,通过控制泵冲击力,避免对深梁锚固筋的影响。

四结束语

建筑地基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部分,是建筑物的基础,建筑地基的好坏对建筑实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筑地基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整体质量。建筑地基在整体建筑中处于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建筑地基的质量,本文是作者对我国现阶段建筑地基工程施工技术进行论述,并且提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实际的相关措施,从而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祝成展.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

[2]杨春梅.关于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论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7).

[3]邢其璋.关于对现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论述[J].科技与企业,2012(10)

[4]陈剑峰.论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