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范文
时间:2023-04-11 10:0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间游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幼儿民间游戏的开展具有随意性
民间游戏的材料,都来自生活,来自大自然。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可以用玉米秆、瓜子皮粘贴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可将饮料瓶制作成拉力器……甚至有些游戏本身不需要玩具,如“单腿蹦”“木偶人”“地雷爆炸”“贴烧饼”等,都是利用儿童的肢体徒手进行的。民间游戏可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时间、场地限制。将民间游戏贯穿在一日活动中,也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
2.幼儿民间游戏的玩法更具创造性
民间游戏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它的简单,在于它的规则的不断创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的欲望。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愿意自由组合游戏,并且在游戏熟练以后,幼儿还会自己创造,拓宽游戏、发展游戏。如:粘桨糊,开始的时候,小朋友只会把相同部位粘住,熟练后,小朋友便想出许多不同的粘法,非常有趣。
3.幼儿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
趣味是儿童的生命,民间游戏能代代相传,就是因为它有浓厚的趣味性,能使幼儿玩中有乐,乐中有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女孩喜欢的跳皮筋,边念儿歌边跳,玩法上从一根到两根、三根,位置由低到高。边念边跳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也可以锻炼跳跃动作和增强节奏感,增加幼儿肺活量。另一类民间游戏儿歌的趣味则更具文化特点,儿歌的内容常常是诙谐逗趣的或者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如我们苏州腊八节传统的儿歌: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这类儿歌往往都能让孩子在其中边玩边唱,情绪积极,始终处于欢乐之中。
二、合理开发民间游戏,使其成为适合幼儿的活动
民间游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亲近生活,通过模仿现实生活中事物和人物的行为,很容易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民俗氛围,从而建立起最初的认同感。而合理地开发这些内涵丰富的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民间游戏,对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1.利用组合运用法,开发民间游戏
所谓组合运用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戏或两个不同的动作技能,通过组合或重组设计出一个新的游戏并加以运用。组合可以是任意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或游戏都可以进行组合并运用。例如:不同的游戏材料可以进行组合;不同年龄的幼儿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动作技能可以组合;不同的游戏方法或步骤可以进行组合……在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可以是简单的联合、结合或混合,也可以是综合或化合。
2.利用自主改编法,开发民间游戏
由于时代在前进,受社会生活的影响,一些民间游戏并不十分适合当代幼儿。所以可以根据当代幼儿生活经验和社会背景,大胆地进行自主改编。所谓自主改编法就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自由、主动地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改编。通过重新改编赋予民间游戏新的含义,使其更符合当代幼儿的身心特点,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如《抬轿子》原游戏方法是:三个人一起游戏,两个人双手相互交叉(成为一顶轿子),另外一名小朋友坐在上面(乘轿)。考虑到游戏的安全性,我们做了以下改编:我们自制了一顶轿子(一只空的纸箱边上各扎一个小竹竿,当一顶轿子),乘的人站中间,前后分别有一人抬轿。改编后的优点:一是安全,二是更有趣味性,三是适合各年龄班开展。
3.利用拓展延伸法,开发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可以和人们的生活、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时代背景相互连接。因此,我们在幼儿娱乐的同时,把知识运用在游戏过程中,再配合相关的民间音乐和美术,让孩子乐在其中,美在其中、悟在其中。
如开展“丰收的季节”,讲述的是农民获得丰收时的生活片段,孩子们装扮成农民样,头戴草帽,“嗨哟嗨哟”干活劳动。秋天是农作物丰收的季节,黄豆成熟了,念儿歌:“炒黄豆,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斗(锻炼了幼儿两两协作翻跟斗的能力)。”青菜也成熟了,农民们吃不完就把青菜剁碎,腌起来做咸菜吃。幼儿边念儿歌:“剁呀剁呀剁青菜,剁碎青菜好腌菜呀。”一边把一只脚拎起,一只手做刀状。在剁完青菜后,再将“缸”洗清,用来腌菜,接着幼儿又玩了“背缸倒缸”的游戏。将三个游戏串联起来,变成一个有故事情节的活动,这样幼儿更喜欢,玩得更投入。
篇2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等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我借助区域运动形式开展了民间游戏区,通过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不仅能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满足幼儿身体健康的需求,更能以整合的理念,促进幼儿个性品质以及社会性的发展,满足幼儿心理健康的需求。
二、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1.传承中国文化,萌发民族认同感。
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民间体育游戏,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融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气质和文化素养,更有助于萌发孩子们的民族认同感。
“抬花轿”取材于民间故事“老鼠嫁女”,在特定的游戏情景中,三个孩子(两人扮轿夫,一人扮乘轿人),伴随着热闹的中国传统音乐,在鹅卵石路上赤着脚,来回行进。
“舞龙”讲究的是团队合作,在铿锵有力的《男儿当自强》的歌声中,舞龙区孩子们演绎着这项极具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在创设这一运动内容时,老师巧妙的结合常规的舞龙动作元素,帮助孩子们自己进行删减组合。游戏关注幼儿在运动中的耐力锻炼和技能协调,将“我是龙的传人”这一民族精神的体验渗透在音乐歌曲和游戏运动中。
“斗鸡”“揪尾巴”是常见的民间游戏项目。方寸之间的攻守、躲闪、追逐,让人感受到简单中的坚持、平凡中的睿智,传递出民间普通百姓的智慧、朴实与快乐。
孩子们在游戏运动的过程中,切切实实地体验到民间游戏的轻松快乐,潜移默化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情境趣味,在健康愉悦的运动氛围中开始着华夏文明的传承。
2.全面发展动作,促进身体协调性。
幼儿基本动作包括走、跑、跳、平衡、钻爬、攀登、投掷等,而民间游戏以其繁多的种类,包含了所有的动作形式,成为不可或缺的具有全面发展动作的综合运动区域。
“舞龙”重在发展走、跑;“走高跷”重在发展平衡、行走;“跳竹竿”重在发展跳跃、耐力;“滚铁环”重在发展手眼协调、平衡走跑;“揪尾巴”重在发展避闪、追逐跑;“掷沙包”重在发展投掷、避闪;“长龙”重在发展钻爬等。
这些运动除了依托某一动作为主,还需要身体的协调配合,久而久之达到提高幼儿运动体能的目的。
3.创造性的玩法,动手动脑更聪明。
虽然民间游戏区的内容都是来自于广为流传的传统的民间游戏项目,但是并不局限于这些传统的玩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求,老师也给予孩子们创造性地运动的机会,让他们越玩越聪明,真正做的“我的运动我做主”。
“跳房子”的玩法和规则是由孩子们自己商议而定的,有时会根据数字顺序依次跳,有时会根据单双数来跳,孩子们热衷于自己的小创新,玩得不亦乐乎。
“小树林”是由28根木桩组成,最初只是为“舞龙”的孩子们提供的游戏场地,但在实际运动中,孩子们会在其中滚铁环、玩躲猫猫、捉人、挑小扁担运货等,俨然成为富有野趣、童趣的小乐园,不需要成人的介入,孩子们才是真正的游戏主人。
4.个性品质能力,关注社会性发展。
民间体育游戏所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符合孩子好动、好奇的特点,对于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有竞争、有对抗就会有胜负,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得到了培养。例如“揪尾巴”,老师要鼓励孩子们的这种求胜意识,正是因为这种具有强烈挑战新的游戏玩法,才会激发孩子们竞争、探索、抗挫的意识。男孩子在这种对抗性的游戏中,能体会到“男子汉”的感觉,在胜利中享受强者的喜悦,即使是失败也会有机会感受到什么叫做反败为胜。
有的时候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敢于尝试、挑战自我就是非常可贵的品质之一。“跳竹竿”动作虽然简单,但是它贵在谁坚持时间长、谁跳的次数多,孩子们为了创造新的记录,反复挑战着最好成绩,有的时候甚至力求打破上一次自己的记录。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运动内容,奠定了孩子自信地人格基础。
团结协作是最基本的社交要求,也是集体运动的精神。“舞龙”“抬花轿”“跳皮筋”的顺利开展,都必须依托于集体的合作。让孩子们在体验游戏快乐的同时,迈出踏向社会的第一步。
三、关于创设民间游戏区域的若干思考及建议
民间游戏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是健康运动的成功例证。它让我认识到,教师在运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中,应该全面考虑,运动不仅能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满足幼儿身体健康的需求,更能以整合的理念,促进幼儿个性品质以及社会性的发展,满足幼儿心理健康的需求。
建议一:遵循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投放材料。
投放什么样的运动内容、游戏材料,并不是单一的“老师说了算”的模式,它应该是源于对孩子的认识、对其行为的解读,在了解其需求的基础上,预设而成的。但材料并不是一尘不变的,应该根据游戏的开展、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使材料的投放更有效。
建议二:材料趋于低结构,玩法来自幼儿。
例如“滚铁环”中的辅助材料绳子,虽然是简单的绳子,在孩子手里却产生了变化,正是因为这种可变性满足了孩子好奇、探究的心理,通过体验到不同的玩法,孩子们更乐于自己去探索、去选择,这才是孩子欢迎和需要的。由于游戏的玩法完全是他们自主想出并开展的,这种自主的运动状态更有助于孩子们能更持久的开展这个内容。
篇3
一、幼儿园民间游戏节的价值
以民间游戏节为载体,实现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有效整合,提升幼儿园的办园品质,具有丰富的价值。
1.促进幼儿的发展。民间游戏节的开展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欢乐的盛宴,他们在节日里能接触到更多的民间游戏内容,拥有更多自由游戏的时间,在游戏中他们逐步培养起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民间游戏节里,幼儿进行的各类民间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动作技能、语言、艺术、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是一种综合素质的锻炼与提升。
2.提升教师能力与意识。民间游戏节是一个原创的节日活动,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其中,包括前期的活动策划,活动期间的组织与指导,活动过后的经验总结。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事宜,都不能直接照搬书本知识和之前的活动方案,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行各方面的学习与思考,锻炼了教师的活动设计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从而达到专业的有效提升。教师在民间游戏节活动中与民间游戏亲密接触,在体会游戏带给孩子快乐的同时,也会回忆起自己儿时的欢乐,从而自觉地做起民间游戏的传承人,逐步形成传承民间文化的意识。
3.传承本土民间文化。幼儿园举办民间游戏节,是面向幼儿园的全体孩子、教职员工以及所有的家长朋友们,甚至是拉动社区一些民间文化的传承人以及社会志愿者参与其中。可以说参与民间游戏节的人数是成千上万,遍及本镇区的所有村落和街道,参与人员包含了工、农、商、政、知识分子各阶层。所有人员的参与,不管参与是否深入、参与的时间长短,都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民间游戏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民间游戏本身就是本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于大众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东西,大家对民间游戏本身就有认同感。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如今民间游戏离我们越来越远,现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节,让大家重温这种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组织的民间游戏节活动中体验民间游戏带来的快乐,以及对于孩子发展的重要作用,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将成为民间游戏这一本土民间文化传承者,从而使得民间游戏得以传承与发扬。
4.形成文化品质。一个成功的活动是在众人的协同合作中完成的,民间游戏节的举办也是如此。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往往是在一个个成功的活动中凝聚起来的。民间游戏节作为幼儿园的一个重要活动,发动了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团队力量,以幼儿为中心,成人为了同一目标办好活动,既是幼儿园办园力量的提升,也是整个社区文化活动品质的提升。幼儿园借助民间游戏节的举办,找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形成自己的办园特色以及文化品质。
二、幼儿园民间游戏节的策划
为使节日精彩纷呈,我们通过访谈、问卷,面向幼儿、家长、教师以及社会人员进行深入调查。在幼儿园网站、微信、微博、家校路路通等平台设立了“民间游戏节・我的节日我做主”栏目,让更多的教师、家长、幼儿以及社会人员参与到活动的策划中来。
1.集幼儿智慧,呈现节日的快乐。幼儿是民间游戏节活动的重要主体,是活动的主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他们的兴趣、爱好、意愿等都是民间游戏节策划的重要依据。幼儿通过语言、绘画、动作等方式将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成人从中获得有意义的信息来策划民间游戏节。追随游戏精神,就是让孩子体验童年的快乐,民间游戏节是否快乐,就要依赖于幼儿的智慧,只有集合了众多幼儿的智慧,我们的民间游戏节才能呈现出节日的快乐,让这个节日真正属于孩子。
2.集教师智慧,呈现节日的精彩。幼儿园民间游戏节的举办,是基于班级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的基础之上的。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与合作者。幼儿园开展大型的节庆活动,必须集合全体教师甚至是职工的智慧,把民间游戏节开展的活动以及活动开展的途径、方法都考虑周全。教师作为专业人士,是幼儿共同生活的陪伴者和教育者,是最为熟悉幼儿的成人,在策划民间游戏节时能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满足幼儿的需求,激发幼儿的智慧,让民间游戏节呈现出节日的精彩。
3.集家长智慧,呈现节日的厚度。家长是幼儿最重要的人,是幼儿园亲密的合作伙伴,是民间游戏节活动的另一重要主体。家长参与到节日的策划中,让家长朋友们在活动中有了主人翁的意识,而不单单是活动的参与者。幼儿园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各有所长,恰好能弥补教师的单面性。民间游戏本身就有许多的亲子游戏,家长的主动积极参与也让民间游戏节呈现出更多的亲情。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长论坛等平台以及家长调查问卷等方式,集合家长的智慧,也能让民间游戏节的厚度有所增加。
4.集社会力量,呈现节日的广博。民间游戏是这一地区的优秀民间文化之一,存在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中。民间游戏节的举办在策划阶段,就要考虑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民间工艺的传承人、社区文化站、镇志编制办公室等文化团体,掌握着本地区宝贵的民间文化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这些人参与过各种文化庆典活动,对举办各类有关文化的节日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幼儿园诚挚地邀请他们加入到我们的策划团队,集合社会人员的力量与智慧,举办一个具有广博性的民间游戏节。
三、 幼儿园民间游戏节的实施
经过前期的策划,幼儿园民间游戏节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始实施了。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边活动边调整策划方案,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确保民间游戏节的实施。
1.制度保障。为保障节日活动安排周密,有序推进,我园成立了“民间游戏节”策划小组、评议小组、活动小组,做到三级联动,各司其职。由分管园长、特长教师、家委会组成的策划小组负责筹划活动内容;由园长、主管教师、社会志愿者组成评议小组负责可行性论证;由教务处、年级组、家长代表组成的活动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2.融入课程。民间游戏节不单单是进行几项有关民间游戏的大型活动,而且包含了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一种课程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民间游戏节期间,幼儿园各个班级将开展以经典民间游戏为核心的主题活动,班级区域内会增添民间游戏的器具,民间游戏馆内会进行阶段性的内容更新,户外的民间游戏场重新规划和添置新器具。每个班级会以小组、集体的活动实施民间游戏课程。每个年级组会组织游艺、竞赛类游戏活动,园级大型活动会邀请社会人员参与其中。民间游戏节和日常课程的实施将实现无缝对接,融为一体。
3.有序推进。为使活动有序进行,高效运转,策划小组对节日的各项流程都做了明确规定。评议小组在活动期间高效运转,发现有些活动实施的方式方法有所偏颇,就及时邀请策划小组和行动小组进行审议,调整方案,确保活动的有序推进。同时各小组相互沟通,通力合作,让民间游戏节开展得有声有色。
四、对幼儿园民间游戏节的思考
幼儿园民间游戏节活动的实施,在成长幼儿的同时,教师更是得到了锻炼,在加强家园共育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效应。对于幼儿园来说,一个活动成功举办过后,我们还得深入思考一下民间游戏节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今后应该如何做。
1.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幼儿每次游戏活动结束后,老师都会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讲评。在民间游戏节的活动中也是如此,面向孩子的活动老师都会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讲评。不要看孩子年龄小,他们人小鬼大,游戏是他们擅长的,他们的发言才是权威的。如中班有个孩子就说“我喜欢民间游戏节,因为我发现幼儿园里的玩具多了好多,爸爸妈妈陪我的时间也多了。”民间游戏节活动之后,各个小组也及时召开了各个层面的总结会。在会议上大家交流心得,总结活动的得失,提炼有益的经验,为今后开展民间游戏节,甚至是其他的活动提供借鉴,可以由此及彼,以点带面。
2.积累资源,开发课程。民间游戏节活动的开展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民间游戏课程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资源,这些资源都将是我们幼儿园园本化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如今幼儿园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引下,尝试建设本园的游戏化课程。民间游戏节的举办给了我们很好的思路,从孩子的兴趣与生活出发,建构起一个民间游戏的活动网络图。在课程审议时我们选取变式多的经典游戏为例,根据游戏所涉及到的名称、器具、场所、玩法、童谣等因素,建立课程树的主干与分支,再从分支出发将一个个可行的活动作为叶与花朵,成就一棵课程树。同时民间游戏节活动中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宽了课程实施的途径与方法,让课程实施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合幼儿园的实际需要。
3.多元发展,积淀底蕴。幼儿园民间游戏节活动的举办,让我们看到了幼儿园需要扩展资源利用的范围。我们也不能只把眼光盯在一个点上,而是要把有利于幼儿多元发展的教育资源纳入其中,如本土的特色产业羊毛衫资源,如农村的农业、养殖业等等,这些都可以挖掘出可贵的教育资源。以指南、纲要为引领,从孩子的生活出发、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拓宽课程的外延,借助游戏的方式引入到课程中来,让孩子更多地接触中国传统优秀的东西,接触本地的民风民俗从而激发爱家乡的情感。幼儿的发展是多元的,幼儿园的发展也是多元的。民间游戏节让民间游戏成为我们的兴奋点,大家对民间游戏的价值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篇4
关键词:民间游戏、课程构建、学前教育、幼儿园
儿童的天性就是玩耍,自然游戏也就成了儿童们不可缺少的东西,游戏能够使儿童快乐,同时也能够使儿童有创新的欲望。民间游戏来源于民间,是适合当地传统文化的民间游戏,具有趣味性、教育性、娱乐性以及实用性等特点,而且还不受时间、地点、人数和器材等的限制,既能满足儿童的需求,又能够满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因此,将民间游戏纳入到幼儿园的课程教育中,对幼儿园和幼儿的发展是具有长远意义的。
一、民间游戏课程能够激发幼儿参加幼儿园集体活动
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是幼儿认知社会和行为发展的主要教学模式,其根本是在于对儿童的纪律约束和集体意识的有效培养,而这种意识的培养与儿童与生俱来的自由天性相背离,所以如何能够激发儿童参与集体活动是幼儿教育者丞待解决的问题。
利用游戏的模式,让儿童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能够有效的环节这一矛盾,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幼儿园都能够有专业的幼儿教师和人员去组织儿童们参与游戏,甚至有的小规模的幼儿园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游戏设备去让孩子们参与的集体的游戏中,此时,民间游戏就能过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就民间游戏而言,民间游戏自身就具有很强的本土性和现实性,儿童不仅仅能够在幼儿园进行游戏,在家庭中同样可以,因此,民间游戏的接受性相对明显。而民间游戏课程的建立,能够有效地引发儿童参加幼儿园集体活动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跟同伴们、教师们一起游戏和学习,实现增强体质,开发智力以及促进合作等教育目标。
二、构建民间游戏课程的原则
民间游戏课程在幼儿园构建的原则主要课题体现为一下三方面:
第一,区域性原则。民间游戏顾名思义是来源于民间,其区域性是普通大众多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也就是说,民间游戏易操作性是儿童热衷于民间游戏的一个原因,并且,区域性的民间游戏是和儿童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更容易让儿童理解和参与。因此,地域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都是民间游戏的灵魂。
第二,适宜性原则。民间游戏是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产物,并且经历了历史的洗礼,无论是形式还是游戏内容都是适合不同阶段的儿童的发展,其适宜性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幼儿教育者,应该选取那些适宜不同儿童玩耍的游戏内容和形式,与当代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并且加以改造,实现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的建构,以便更好的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第三,家长参与性原则。民间游戏课程的改革是否能够成功,家政的任何和参与是最有利的事实证明。家长的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幼儿的智力和操作能力,民间游戏来源于民间,家长与学生的参与热情也自然会被提升,其游戏操作的简便性也会让家长与儿童在幼儿园中获得更正确的教育理念,而且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从而也就能够有利的配合幼儿园教学任务的实施,也更有利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实现民间游戏课程的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游戏条件
良好的游戏环境和游戏条件,是实施民间游戏课程的必要前提。根据幼儿园自身特点去获取民间游戏的素材,结合当地风俗的民间游戏去开展相应的教学任务,能够更好的实现幼儿园的教学宗旨。比如,充分利用好幼儿园周边的环境开创民间游戏课程,乡村幼儿园隶属书郊外,幼儿教师就可以利用乡村的自然风光,可以带领孩子们到郊外抓昆虫,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将抓回来的昆虫做成昆虫标本。这样的民间游戏,不仅仅节省了幼儿园的经费问题,而且还是环保的游戏课程,让儿童能够更好的接近大自然,并且还能够让家长一同参与进来,有利于幼儿园的教育课程改革,更为重要的是,使儿童能够更好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助于智力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选择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民间游戏
幼儿的自身条件决定着儿童对民间游戏的选择,同时也影响着儿童在学习生活中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民间游戏课程的时候,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体发育状况,不同状况的幼儿选择不同的游戏进行玩耍。比如,幼儿园小班的儿童就要玩一些操作简单,通俗易懂的游戏,而大班的儿童就可以作一些操作技巧偏难一点的游戏,也可以扮演一些角色类游戏,如过家家等。因此,不同年龄段儿童接受民间游戏的程度不同,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身心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儿童与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民间课程
对于家长而言,幼儿园的民间游戏不仅仅是要求他们去帮助儿童成长,更重要的是,民间游戏是他们所熟悉的,更有利于儿童的身心成长。因此,家长和儿童共同参与到民间游戏课程也变得十分重要。家长的参与,不但能够加深自己与孩子的亲自之情,而且还能够让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更加了解。如幼儿园可以设置适合家庭玩的民间游戏,一家三口一起动手做的“小制作”,其意义更耐人寻味。(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冯林林.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的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0(03):70~72
[2]莫晓超,李姗泽.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及其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9.(9)
[3]邢永富.教育公益性原则略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2:)50~54
篇5
1.尝试运用分类的经验整理民间游戏,提高观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
2.增进对民间游戏的了解,激发幼儿乐于与他人分享游戏快乐的情感。
【材料与环境创设】
1、教师:幼儿自己绘画的民间游戏广告、标记
2、幼儿:幼儿玩过较多的民间游戏
操作材料:固体胶、水笔、民间游戏小广告
【活动背景】
三月初,孩子们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拿着一根绳子摆弄。吴昕钥说:“这是飞机,这个很难的,我来教你们……”翻花绳的游戏在孩子们中间引起了。回想小时候,一个沙包,一根绳子甚至一颗石子,都会让童年的我们玩上大半天,童年那快乐、美好的民间游戏现在回忆起来仍觉得那么有趣。
如今,随着现代化、高科技玩具的出现,民间游戏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讲逐渐陌生。其实民间游戏是现代玩具所无法比拟的,它能开拓幼儿视野,发散幼儿的思维,对幼儿责任、合作意识的培养有极大的作用。本学期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民间游戏”主题活动的开展,能丰富孩子们今后的课余生活。
因此,“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主题活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1.前期开展的活动
我们结合“三八节”活动,邀请了妈妈来幼儿园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制作了民间游戏的广告,班级中也开展了“我是民间游戏小能手”的活动。操场上、户外活动时每次总能看到我们班级孩子愉快游戏的身影。这让其他班级的孩子羡慕不已,也让我们班级的孩子萌生了教其他班级小朋友民间游戏的一种愿望。
在老师的联系下,我们将统计出的2个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去教给大二班的孩子,活动非常成功。但是我们班级的民间游戏一共有十几种,这么多游戏怎么去教给其他班级的孩子呢?孩子们争执不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孩子们议论纷纷-----
2. 孩子的已有经验
从小班到中班,孩子们从按照事物的一个特征到按照事物的细微特征进行了多次的分类活动,也曾按照物体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因此孩子们积累了相关的分类经验。
近阶段,对于民间游戏,孩子们每天都在玩,玩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孩子们有时也会根据相关的活动情境和生活情境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体验着游戏的快乐。
3. 对孩子的挑战之处
将民间游戏进行分类,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因为民间游戏的这些特征并不是孩子们肉眼所能看到的,更不是直观形象的操作物体,而是要将自己在游戏中的一些经验、一些感受通过大脑进行整理之后才能在集体中形成共识。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顾
篇6
目前我国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中还存在着很多弊端,而民间游戏作为游艺民俗中最常见、最普遍、最有趣的娱乐活动,恰恰能够弥补其他幼儿游戏的不足,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随时随地自由自主可以玩耍的游戏,民间游戏在我国的开发尚属空白,所以挖掘和开发民间游戏,以其灵活性、多样性、让幼儿自由进行自己喜爱的活动,也同时渗透了民间艺术的熏陶和启蒙,为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会。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
我班开展了民间游戏《编花篮》、《推小车》都是需2~3个幼儿或更多幼儿相互协调配合的,第一次活动时,教师引导幼儿伸直腿翘上去,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幼儿有一定的难度,要引导幼儿向后搭腿,一个搭一个,这次活动用2、3个幼儿组成一组相互配合进行。在第二次活动中,幼儿逐渐发展为4人组、5人组,虽然搭腿时幼儿时常出错,但能发现错误并自己纠正。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了幼儿识别左右的能力。《推小车》的游戏,幼儿很喜欢,尤其是男孩,由于男孩的臂力较大,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很快地掌握动作要领,配合较协调,在以后的练习中幼儿能相到配合走了15米之远,幼儿间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对于器械游戏《滚铁环》、《抖空竹》、《风葫芦》。《滚铁环》第一次接触时,幼儿很难掌握器械的操作要领,不能把握铁环的平衡。在以后的几次活动中,幼儿能以铁环的中心点为轴,连续滚动,并渐渐过渡为以铁环的外环为中心。《抖空竹》在实施的过程中,幼儿能按教师的要求,尽量不用手去动。但花样玩法对大班幼儿有一定的困难。《风葫芦》由于器械有限,我们先在小范围内开展,需教师先开始让风葫芦转动后,小心交给幼儿,让幼儿体验拉动绳子的感觉渐渐的幼儿能自己使其转动。
而儿歌游戏《砍白菜》比较简单,在玩的过程中幼儿有即兴创编儿歌的现象。如“擀、擀、擀面条,擀的面条细又长,小朋友们高兴跳,吃起面条喷喷香。”另外,教师结合英语内空,“chop,chop,chipety-chop,cut off the bottom and cut off the top,I will put into the pot,”并把游戏进行改编,把砍掉的“幼儿”放进锅里(圆圈内)。经改编后游戏幼儿更加的感兴趣。
我们对民间游戏基本内容的搜集、应用、开发及推广,充分发挥了民间游戏的独特优势,弥补部分游戏的欠缺,它以不受任何场地、材料,不受任何环境、物质条件的制约,不需在游戏过程中强调需求,不需用规则作为惩罚手段的游戏中,使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模仿性、好动得到了满足,利用民间游戏的独特风格,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集体意识、责任意识、自信,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避史了民间游戏不断地被遗弃、流失的尴尬境地。
篇7
关键词:藏族游戏;幼儿园;游戏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041-01藏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并创造了灿烂、独特文化的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为藏族人民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越来越对外界的新鲜事物感兴趣,玩各种昂贵玩具、打电脑游戏、看漫画……如何让幼儿对本民族的游戏感兴趣呢?于是,在藏族地区的幼儿园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游戏活动既有一定的娱乐性,更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性。
1.科学选择本土资源进行再创编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以前在藏族地区流传着许多有趣的传统游戏,年纪大一点的人们记得自己小时候曾经玩过一些用羊骨头、木棍为道具的游戏。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游戏背后,可能蕴藏着丰富的民俗和文化价值。于是,我们在挖掘体育游戏的基础上,把一些其他的游戏综合再创编,运用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但是,如何把这些民间游戏素材创编成能够满足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的活动呢?
我们首先要使游戏具有情节性。幼儿技能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幼儿参与到他所感兴趣的以及对他有所要求的活动中取得机会多少。如《欢快的香浪节》,香浪节是流行于甘肃省甘南地区一带藏族群众的传统节日。节日源于拉卜楞寺僧人每年的外出采集木柴活动,逐渐演变成僧俗一同郊游的节日。"香浪"是藏语采薪之意。因藏语称木柴为"香"樵采称"浪",故名"香浪"。香浪节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前后举行,在农历六月六开始。节日期间原有煨桑和插箭等仪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纯娱乐的内容。如果让幼儿直接参与这种活动会有很多限制。于是我们把它创编成了具有情节的游戏活动,全班幼儿都能在幼儿园就参与,幼儿都很感兴趣。
再次要使游戏具有多变性。开展游戏活动时我们制作了许多道具,如藏餐、土特产等。在进行小组游戏时鼓励幼儿一物多玩,发展幼儿创新思维。如《藏族巧厨房》中做过的藏包、糌粑等可以在《和我一起过香浪节》中直接使用;在《甘南土特产超市》中也可以加工这些原材料。最后要使游戏具有情境性。让幼儿在游戏时戴上头饰、穿上角色的服装、创设相宜的环境、配上音乐等都能使游戏更具有情境性,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例如玩《欢快的香浪节》,给扮演"主人"角色的幼儿穿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后,幼儿角色更鲜明,玩得也就更开心了。
2.重建本土资源进行再组织
游戏应当超越所有的局限,让幼儿充分拥有自主、自控的空间,因此,在组织形式上的重建,应当以促进幼儿自主活动为目的。 以全体促个体。传统游戏的活动方式多以伙伴式交往为主,三三两两,成双成堆,因此在组织幼儿进行传统游戏时,应当"先全体后个体",如将传统棋类游戏"掷骨头"投放到幼儿游戏活动区时,首先要在集体教学的环境下教授幼儿规则与玩法,然后再将活动内容投放至区域,鼓励有兴趣的幼儿进一步熟悉规则与更新玩法。
以传统促创新。传统游戏取材于民间,是众人智慧的结晶,具有可重复操作和自主创新的特点。不仅较少地受时间、空间、材料的局限,更可因需要不断增强传统游戏的整理和开发,注入时代气息和新的活力。如传统游戏"掐方",由于名称带有方言色彩,因此通过教师们的智慧结晶,将其更名为"飞行棋",并更新了棋谱制作,受到了幼儿的广泛欢迎。又如"热则",俗称"打羊窝",原先的规则纷繁复杂,不适宜幼儿年龄阶段的理解与接受,因此通过幼儿自主游戏总结经验,教师参与指导提升梳理,双方共同参与,将游戏规则更改至幼儿适宜的程度,深受幼儿喜爱。
通过一些简单的改良,将传统游戏放至幼儿园深入开展与推广,是我们对传统文化和让孩子获得游戏幸福的一种保护,然而,此项工作尚处于起步与尝试阶段,如何深化幼儿的传统游戏活动、推广传统游戏的建设、提高教育者及社会的游戏教育观念等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与研究。但传统游戏对幼儿成长的促进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这将是幼儿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3.本土资源潜移默化再培养
3-6岁是幼儿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的重要阶段。在游戏中能激发幼儿让良好的情绪,克服困难,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幼儿在满头大汗、专心进行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游戏时充分体会了家乡的民俗,获得了成功感并体验到了游戏的愉悦。同时幼儿 在游戏中你追我赶。在竞争游戏中每个幼儿都要为自己胜负努力,大家互相加油,大大培养了幼儿的竞争意识。而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必须通过合作好才能玩的游戏,使幼儿也体会到了团结互助的力量,合作的乐趣,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乐于合作,善于合作。通过藏族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原来比较霸道的小朋友也能与同伴友好地相处,合作意识明显增强。
在开展藏族民间游戏教育活动之后,已见成效。它不仅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思维、语言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帮助幼儿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从小培养了幼儿了解家乡、爱家乡的情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她们不但是教材的实施者,更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拉近了幼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间的距离,使家长逐步树立了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人才素质观,促进了家园教育的互动。参考文献:
篇8
【镜头一】
新学期刚开始,幼儿园大班招收了两名贵州籍民工的孩子。
晨间活动开始了,大班的幼儿来到了操场,有的玩跳格子,有的玩踩高跷,满满一筐的铁环却无人问津,不少孩子上前尝试,但一推就倒。贵州的两个孩子看到了,拿过铁环,拎高一点,轻松地往地上一扔,铁环向前转动,他们顺势推着奔跑起来。旁边的孩子羡慕不已,他们更起劲了,竟自我增加难度,从台阶上往下推,整个早晨玩得不亦乐乎!从他们自信的笑容里,我们感受到了民间游戏的魅力。
其实从中班开始,幼儿园就开始学推铁环了,可到了大班,会推铁环的只是凤毛麟角,而两个外地的孩子几乎是无师自通。他们缺少家长的悉心照顾,就像大自然中的野草,在原生态的环境中成长,生命力极强,学习民间游戏得心应手,不经意间就能找到游戏的乐趣。而我们本地的有些孩子却像温室里的花朵,家长们照顾得太周到,该放手的时候舍不得放手,有的几乎玩尽了现代高科技的玩具,但对传统的游戏项目却缺少挑战的技能,也无法体验到从游戏中获得的快乐。教师要与家长们一道,创造机会,挖掘乡土资源,鼓励孩子们到田间去,张开双臂拥抱大自然,吮吸民间游戏的原汁原味。相信有这样经历与体验的孩子,一生都会有许多值得珍视的回忆。
【镜头二】
大班组织的《抬花轿》游戏开始了。教师给幼儿分好角色,让他们排好队,一组一组地按照要求有序地进行游戏与比赛。孩子们又要排队,又要等待,显得无精打采,颇有意思的民间小游戏一下子索然无味了。
活动结束后,老师让幼儿自由活动一会儿,孩子们立即自由组合,自动分好角色进行游戏,没有比赛,没有目的,没有什么“不可以”,一切随兴而来,“抬花轿”的组合和形式变化多端,笑声一片!
民间游戏的组织形式最好也是“民间”的。发挥孩子们的能动性,让他们自行组织游戏,自行制定规则,决定输赢,他们会玩得更自在更开心。而由教师组织开展的一些游戏,框框条条太多,孩子们只是被动的应付,活动的质量自然不会太高。我们不妨将选择权和组织权适当地交给幼儿,给他们创设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更自由的环境,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让幼儿真正拥有属于他们的童年快乐。
【镜头三】
中班正在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老师扮演老鹰,幼儿们很快乐地和老师一起玩着,被“老鹰”捉到后的孩子也很开心。突然一个小女孩被抓住后哇哇大哭起来,大家安抚了好久,她才慢慢平静下来。
开展民间游戏时,有的幼儿胆子小,过分地投入到游戏角色之中,产生了害怕的心理。本来“老鹰捉小鸡”是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一个传统游戏,但面对被捉后的心理,每个幼儿的表现却是不一样的。有的因为是老师扮演的老鹰,被捉到后多了一个与老师亲近的机会,特别高兴,却不知道按照规则自己已经输了,被淘汰了。而有的孩子又十分在乎结果,知道被老鹰捉住就意味着输了,快要被吃掉了,他们十分惧怕这样的结果,因而被捉后大哭起来。所以在开展民间游戏特别是竞赛性游戏时,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幼儿知道并掌握规则,进行赛前的心理“热身”,真正发挥民间游戏应有的价值。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我把心给了幼儿们》一书中曾写道:“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满的智力发展。”可见,游戏对发展幼儿的智力意义重大,而民间游戏作为本土化的资源,其价值更是弥足珍贵。
弘扬和光大民族精神,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要从幼儿抓起,而民间游戏则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它可以利用幼儿“好玩”的天性,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伙伴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交际意识、文明意识及运动意识等等。幼儿们在玩中愉快地接受着正能量的教育,从这些功能上来看,民间游戏的教育效果甚至超过了课堂教育。
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民间游戏也在不断地被改编,其演化现象屡见不鲜。如跳橡皮筋,孩子们边跨跳,边有节奏地念念有词,从最初的“一根竹子劈四下,不是我来就是他”到现在的“爸爸出门打工了,我在家中要听话。扫地擦桌穿衣服,孝敬长辈别忘了。常打电话常问候,来个视频聊聊话。爸爸爸爸您放心,宝宝在家很听话。拉着妈妈手,搀着奶奶(爷爷)走……”充满现代人文气息的游戏口诀,朗朗上口。在游戏中,孩子们获得了运动和创作的,他们相互交流,不断改进,形成了独特的“幼儿文化”。橡皮筋时松时紧,时长时短,时宽时窄,由原先的两人绷拉到现在的多人配合,花样迭出,一会儿五角星,一会儿多环形、梅花形等等,场面越来越壮观,有时就像一场大型集体舞。
在这些改编的游戏中,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民主协商意识、运动技巧和强度、组织调配能力、角色分配及定位的导演水平、合作竞争意识等等,都得到了一定的展现。小小的游戏也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展现着自我甚至超越了自我。游戏时,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民间游戏也是一种“寻根”的活动。
篇9
关键词: 民间游戏 应用价值 应用
一、民间游戏的应用价值
提起童年,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小伙伴们在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的草地上、田埂边,玩跳皮筋、踢毽子、老鹰捉小鸡等这些充满童趣的游戏,常常玩得忘记了一切。在这些民间游戏中,我们获得了童年最快乐的体验。沐浴在阳光雨露之中,我们顽强地接受外界的变化,增强自身的体质。现在的孩子每天陪着电视、电脑或一些成品的玩具,但他们找不到那种分享的快乐和合作的意识。民间游戏能较好地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应用
(一)在区域活动中的应用
早晨入园是幼儿愉快地开始一天生活的关键。每天早上,老师为幼儿在各区角中投放相应的材料,开展相应的民间游戏活动。如智力区:搭火柴棒、拾羊窝、翻单被、挑棍等,这类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动脑筋的习惯,使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开动脑筋。如制作区:制作区多数是民间工艺和民间小制作,幼儿虽然喜欢,但由于年龄小、动手能力差,因此做不好。经过尝试,我们改变了一些材料,简化了制作过程。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又要便于幼儿反复使用,因此要对一些材料进行改变调整。如单纯编制的材料就有毛线、丝带、彩带、纸条等;在探索区投放“打弹子”、“拉纽扣”、“捻捻转”等游戏材料,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如怎么才能使纽扣在双手一开一合的拉扯中像着了魔一样飞转起来,以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会观察与探究。区域活动中幼儿在自己兴趣的引导下主动去玩、去探索、去创造,发展了思维想象力,提高了动手的操作力。
(二)在幼儿早操中的创新应用
早操创编是否有趣,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活动兴趣的高低。利用小型器械开展的器械操是幼儿身体锻炼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活动中,幼儿随着音乐的变化,变换身体动作、队形。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尝试将民间儿童游戏、民间体育运动、民族舞蹈融合到韵律操、花式操中,使之有机结合,富有特色。例如:游戏“石头、剪刀、布”、“木头人”是通过手脚与全身动作进行身体锻炼的民间儿童游戏。游戏时,方法十分简便,只要两人或多人合作进行。同时伴以简单的儿歌,幼儿边吟唱边玩,活动充满了生动的节奏感,形象具体且情趣盎然。结合这些特点,我们把朗朗上口的童谣配合乐曲,录制出具有现代气息的民间童谣。在活动中幼儿根据儿歌的变化,把民间艺术融入早操,自然形成了一套具有民间游戏特色的韵律操。在游戏中幼儿锻炼了身体的各个部位,改变了以往韵律操动作简单的状况,同时这些游戏是幼儿所喜爱的,因此在做韵律操时,幼儿特别开心,动作到位,取得了良好的锻炼效果。
(三)在户外活动中的应用
1.集体户外体育活动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在户外活动中,我们如何应用民间游戏呢?传统的民间游戏“猫捉老鼠”、“调兵”、“丢手绢”等,在游戏中幼儿等待的时间较长。那么在开展这些游戏时,老师应把幼儿分成多个小组,尽量减少等待加强活动的强度和密度。又如“跳房子”游戏,我们可在发展跳跃的同时结合数的概念,设计不同的格子让幼儿跳,顺着跳、倒着跳、双数跳、单数跳等,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跳绳”、“跳皮筋”等传统的游戏,通过师幼的创新、改变,在孩子们的脚下都变得多彩多姿了。一根皮筋孩子们能玩出十几种玩法,如单跳、双跳、多人合作跳等不同方法,再配上了不同的童谣,孩子们兴趣非常高。
2.在户外小型分散游戏中的选用
户外的小型游戏,如早锻炼、饭后户外活动等,这些时间,我们一般都给孩子提供一些器械,如:沙包、玩纸板等。在这一期间,又可以增加些什么民间游戏呢?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些适宜的活动,在发展幼儿动作协调的基础上,培养幼儿交往、合作精神的民间游戏。如:“踩脚”、“炒黄豆”、“盲人摸象”、“抢墙角”等。幼儿可以根据意愿自由寻找合作的伙伴,自选玩具,或自己商量制定规则,改变玩法。
(四)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教育活动中我们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按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民间游戏。如中班上学期健康的教育目标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四散追逐跑。根据这一目标和孩子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花儿几月开”、“点麦荷”、“老狼几点了”等游戏。大班下学期要求幼儿会听信号变速跑或改变方向跑,根据这一目标我们开展了“占四角”、“雪人”、“冰冻娃娃”等游戏。同时我们将民间游戏融入主题活动,即主题活动与相应的民间游戏结合。如大班的《春天》这一主题,教师根据这一主题开展了设计风筝、做风筝、放风筝和蝴蝶找花等一系列活动。
(五)在过渡环节中应用
一日活动中有许多过渡环节,如:饭前饭后、入园离园、加点等。为了避免消极等待,我们选择了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民间游戏。如:“石头、剪刀、布”、“拉锯”、“买菜”、“金斧银斧”或一些手指、手背游戏。这样不仅使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同时还减少了排队等待时间。使幼儿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
实践证明,民间游戏不但是幼儿自我发展的有效活动形式,也是教师强化教学效果的有效辅助手段。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民间游戏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民间游戏,愿民间游戏之花越开越美,愿孩子健康成长。
篇10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民间游戏;教学活动;构建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2-0065-01
民间游戏,是幼儿在生活与学习中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给幼儿提供了接触与了解民族文化的机会。加强民间游戏课程的构建,能丰富幼儿园教育体系内容,是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开发各地的特色民间游戏,将民间游戏转变成为教学素材,有利于幼儿园教育创新。重视民间游戏课程的构建,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幼儿教育进步。
一、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构建的现状
就目前幼儿园教育情况来说,民间游戏资源并没有得到全面开发,教育工作者的民间游戏资源应用意识不足。这种新的教育观念没有在农村幼儿园得到普及,城市幼儿园又缺少民间游戏资源,民间游戏课程构建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定位难统一。在当前的教育队伍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幼儿园管理者特别认可民间游戏课程,近半管理者认为民间游戏课程可有可无,还有部分管理者不支持民间游戏课程的建立。幼儿教育工作者对民间游戏的认可度不同,影响了民间游戏课程在幼儿园的建立。
(2)民间游戏课程内容系统性不强。民间游戏的具体内容,对于幼儿参与民间游戏活动的积极性有重要影响。在当前民间游戏活动组织实践中,体育游戏开展的次数最多。其次是语言类活动与益智类活动。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自己真正玩过民间游戏,更多教师所了解的民间游戏形式不足,内容不丰富,与民间游戏的接触机会不多,直接影响了民间游戏内容的科学性。不同类型的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不尽平衡,不利于民间游戏课程的构建。
(3)民间游戏活动开展时间不平衡。民间游戏活动实施的时间是否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工作者对民间游戏的重视程度。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比较重视晨间活动、午间活动及其他活动,真正落实民间游戏活动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没有被当成常规的游戏活动,因此实施频率不高,影响了民间游戏课程的构建。
二、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构建的对策
(1)加大民间游戏资源的开发力度。重视民间游戏资源的开发,才能让民间游戏活动更加出彩,更加丰富。选择符合幼儿发展需求的民间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集体活动,才能让民间游戏的价值发挥出来。在新的幼儿教育指南中,年龄在三到六岁的儿童,喜欢追逐与躲闪类的游戏。教师应当本着幼儿的发展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游戏资源。像老鹰抓小鸡这样的民间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可以被当作常规幼儿游戏活动。明确幼儿民间游戏资源的开发目标,深入民间收集多种游戏活动,给幼儿提供生动且有趣的活动形式,能促使民间游戏成为幼儿喜爱的娱乐方式。另外,要重视民间资源开发主体的丰富。教师是民间游戏开发的重要主体,同样,家长与幼儿也可以成为游戏的开发者。加强家园合作,调动家长的幼儿教育积极性,让家长与幼儿或教师分享自己儿时玩过的民间游戏,丰富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构建的内容与资源,有利于课程更具系统性与丰富性。
(2)丰富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的物质基础。物质条件,是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实施的重要前提。要促进民间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管理者与教师需要给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场所,并准备充足的民间游戏材料。安全,是幼儿活动场所的第一标准。加强户内与户外游戏场所的建设,给不同种类民间游戏活动的实施提供适宜的场地,有利于民间游戏课程内容的丰富化。在户外游戏场所的建设中,条件好的幼儿园可以选择安全的塑胶材料,条件不好的幼儿园可以保持土质地面,但杜绝用水泥与砖块等硬质材料。民间体育活动对环境的要求较高,保障幼儿安全,提供规模足够的户外活动场所,有利于民间游戏活动的实施。而像语言与益智类等活动,对环境要求不高,可以利用活动室或学校走廊与午休室组织幼儿玩游戏。
(3)合理安排民间游戏活动的实施时间。在幼儿园,教师会利用大部分时间组织幼儿玩游戏,因此,幼儿园具有充足的时间实施民间游戏。民间游戏的丰富性与特色性,得到了小朋友的喜爱。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为了优化民间课程体系,教师要对幼儿的活动时间进行合理安排,让幼儿尽可能多地接触民间游戏。可以将动静结合作为组织游戏的原则,每天组织幼儿做室内游戏与室外游戏。利用早晨锻炼的时间,组织幼儿玩一些体育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锻炼习惯。在午休后,可以在午休室组织幼儿玩一些益智类活动,如我问你答、组词找朋友等。合理利用教育时间,对民间游戏的实施进行合理规划,才能促进民间游戏课程的构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间游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间游戏活动的开展视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举措,有利于幼儿园文化教育目标的实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了解民间文化,促进特色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会让幼儿园教育活动更接地气,极大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7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