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范文
时间:2023-03-29 12:19: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行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由于金融业务的多样化和特殊性,要求金融基础业务网络中存在生产、OA、语音等多种业务数据流,而生产业务数据流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在金融基础业务网络中必需对多种业务数据流进行隔离优化。那么如何确保生产业务数据流的安全呢?
用户概况:
中国农业银行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众多的国内外分支机构。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是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授权在湖南省经营的一级分行,自1979年恢复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为员工创造一流的机会、为国家回报一流的效益、为社会做出一流的贡献”的经营管理理念,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湖南省内金融系统中网络覆盖面最广、机构人员规模最大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在中国农业银行湖南分行业务隔离优化项目中,采用迈普MP7200系列路由器配置CPOS模块用作业务数据隔离的汇聚核心路由平台,从安装完毕到现在一直稳定运行,有效保障了分行的业务隔离优化。
业务隔离优化的需求
1.要求在节约网络投资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多种业务数据流最严格的隔离。
2.要求通过良好的机制,确保分给生产业务数据流的带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3.要求业务隔离汇聚层必须具有足够的汇聚能力和数据转发能力,避免带宽瓶颈。
4.根据对末端网点接入设备要求的不同,要求上端汇聚平台能够汇聚多种末端接入网络设备。
5.要求网络设备的投入具有最合理的性价比。同时除了能够满足现实的网络需求,还能实现未来更高带宽升级以后的汇聚。
6.为保证业务不中断,实施业务隔离的网络汇聚层必须具备规避网络风险的能力。
优化后的网络模式
经过对网络改造方案的详细论证,最终湖南农行通过迈普通信提供的网络解决方案进行了业务隔离优化改造。进行业务隔离优化改造后的网络模式如下。
首先在省分行营业部汇接中心部署两台MP7204并配置155M的CPOS模块做业务隔离优化的主干路由器,每台MP7204路由器的CPOS接口划分成126个通道分别汇接下端,且每两个通道为一组。最后两台MP7204路由器之间运行VBRP备份协议,提高网络的健壮性,两台MP7204分别通过155M的CPOS线路接入到运营商SDH网络中。
对于下端区县大支行,首先通过迈普综合接入平台MP9400中多条E1线路接入到运营商SDH(同步数字体系)网中。然后在MP9400上配置网桥卡和串口卡,通过网桥卡和串口卡分别接入交换机和路由器。另在MP9400上再配置多E1板卡分别汇接区县支行下端多个网点,并在MP9400上通过时隙交叉分别实现区县支行生产接入、区县支行OA(办公自动化系统)接入、区县支行下端多个网点的生产接入、区县支行下端多个网点的OA接入与MP9400上联接入多E1线路的时隙对应,并通过时隙对每个带宽进行分配。
对于下端网点,首先通过迈普多业务隔离网桥NB110E通过E1接口以2M带宽接入到运营商SDH网中。然后在NB110E通过时隙划分成两个通道,一个通道分配给用作OA接入的以太口,一个通道分配给用作生产接入的串口。
最后,在省分行营业部汇接中心的MP7204路由器上运行迈普专利技术的虚拟路由交换协议,以便于实现汇接下端OA业务接入交换机。
隔离优化的关键点
1.省分行营业部汇接中心的MP7204路由器CPOS接口可以划分为126个通道,以2M带宽为粒度的话,每个网点可以分到两个通道,并通过时隙硬件隔离两个通道。而这两个通道可以实现一个通道分配给生产,一个通道分配给OA,通过硬件时隙隔离的手段实现了最为严格的业务隔离。
2.由于分配给生产业务数据流的通道带宽是通过硬件时隙来分配的,比如说线路带宽为2M,通过NB110E的拨码开关或者MP9400的时隙交叉,可以实现生产接入的串口分配0.768M带宽、OA接入的以太口分配1.152M带宽,相当于最严格的硬件的带宽保证机制,有效地保证了生产业务数据流的带宽不会被抢占。
3.省分行营业部汇接中心采用迈普通信先进的双核路由器MP7200系列,使得汇聚层具有足够的汇聚能力和数据转发能力。MP7200系列路由器采用双内核处理器,两个内核分别负责协议处理和数据转发,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即使配置复杂的软件功能也不会降低性能,从而避免了带宽瓶颈。
4.省分行营业部汇接中心的MP7204路由器提供迈普专利技术――虚拟路由交换技术,在上端MP7204路由器可以提供ATM/CPOS/E1/CE1/高速串口等多种广域网接口形式接入到运营商数据专线网中,而在下端可以实现接入路由器通过E1或者串口模块接入到运营商数据专线网,也可以实现接入交换机通过网桥接入到运营商数据专线网。当下端采用接入交换机通过网桥接入时,上端MP7204路由器通过虚拟路由交换技术,可将CPOS(对链路进行隙道划分)的通道或者其他广域接口虚拟成一个个的虚拟以太口与之对应,因此使得MP7200系列路由器下端接入设备的类型非常灵活。
5.用作地市汇聚层的MP7200系列路由器支持E1/CE1/ATM/POS/CPOS等多种广域接口,155M的ATM/POS/CPOS模块可以满足未来更高带宽升级以后的汇聚。MP7208提供多种主控板供用户选择,可以实现平滑升级,线路带宽升级只需更换主控板而不需要换整个主机。并且MP7208将一些常用的接口标配给了用户(标配了3个千兆光电自选的接口),不需要额外付出购买成本添加千兆接口模块。
6.MP7200系列路由器提供了双机热备份协议,以及双电源冗余,并支持业务板卡热插拔和主板过热保护技术,有效保证了网络的可靠性,使得业务永不中断。
篇2
农业股连续4个月领跑
随着近期A股市场的连续调整,此前几个月一直强势上涨的农业股似乎也稍事休息,在3月份(截至3月18日)略微落后于沪深300。不过,此前的四个月里面,农林牧渔行业指数连续超越沪深300,农业股的受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其市值规模。农业股是近来表现最为惹眼的板块之一,在市场深幅调整的1月份仍然录得正收益。
经过几个月的强势上涨,农业股的整体市盈率快速提升,一跃成为A股市场中估值最高的板块之一,堪与传统的“贵族”食品饮料板块比肩。
我们认为,本轮农业股的“崛起”,最重要的大背景就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预期。我们在2007年底的年度策略报告中提出了“抵御通胀,持续成长”的投资主题,而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讨论则始于2006年底的策略报告。主要农产品的欠收、低库存、生物能源以及弱美元等因素使得近期的农产品期货市场热火朝天,而这些都将成为2008农业股走势的重要注脚。
物价、粮价:孰因孰果?
08年2月CPI创近12年新高,为8.7%;上次更高的CPI出现在96年5月,为8.9%。食品价格不断攀高,成为CPI上涨的主要动力。畜牧业产品(肉蛋奶等)成为重要推手,雪灾导致的菜价暴涨也在其中。粮价涨幅尽管温和,但上涨预期明确。一时间,“农产品价格推动通胀”的说法甚为流行。
当然,食品价格肯定将是08年CPI的重要推动力。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总理提出今年将CPI控制在4.8%左右。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信号,即国家将对关系民生的重要商品物资、服务等的价格进行一定的干预,以达到稳定预期进而稳定物价的目标。
2007年,在猪肉、豆油价格的上涨无法控制的时候,政府选择了干预粮价作为稳定食品价格的手段。我们判断,08年下半年猪肉等的价格涨幅将从目前很高的水平回落,从而为粮价的上涨留出空间。
无论从农民增收,或是粮价与CPI的比较来看,粮价都有上涨的需求。有研究表明,2007年上半年农产品涨价使农村居民人均月增收217元,增长11.5%。若通过补贴措施,需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1600亿元,相当于2006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一半。
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否会引发通货膨胀?学界对此并无定论。国外研究认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提高了交易效率,使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能够灵活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变化(Garner),因此大宗商品价格是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标;或者宏观经济或货币因素会引发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Pindyck 和Rotemberg)。国内研究则表明通货膨胀与市场粮价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通货膨胀影响粮价变动,而不是粮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卢锋、彭凯翔)。
我们认为,尽管通胀衡量指标CPI 中1/3 的比重是食品,但是通胀的驱动因素中无法缺少货币的角色。因此,将通胀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将粮价上涨并不恰当。但无论如何,粮价上涨都将是本轮通胀的重要内容之一。
粮价上涨的国际背景
我们在年度策略报告中已经讨论过,农产品价格(尤其是实际价格)在长期内并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农产品牛市,也可能仅仅是价格长周期中的小浪花。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看好未来1-2年的农产品价格,或者更具体的说,看好粮食价格。
从基本供求平衡关系来看,过去的15年里,2/3的年份全球谷物产不足需。近几年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澳大利亚遭受了旱灾导致减产,全球谷物库存消费比已经处于近30年的低点,使粮价上涨具备了基本条件。
近几年的高油价使生物能源计划越来越为大众熟知,我们认为以粮食等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能源产业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粮食消费与贸易,对粮价的系统性上涨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点我们在年度策略报告中已有相关论述,请参阅)。同时,尽管生物能源对粮食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燃料消费结构却仍然是无足轻重的一小部分。USDA预测到2017美国将有31%的玉米用于制造燃料乙醇,但仅仅满足了燃料需求的7.5%。
次贷危机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出现问题,并有影响实体经济的可能,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前景担忧,美元不断走弱。并且,在超级流动性造就的商品牛市中,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完全被石油、黄金等明星的光环掩盖。农产品从基本供求平衡关系上具备了上涨条件,且属于弱周期商品。因此,从去年以来大量资金涌入农产品期货市场,导致农产品期货价格暴涨,并进而影响现货市场,可以认为是资金的一种“避险”行为,用来对冲弱势美元和疲态尽显的美国经济。
换个角度来看,农产品涨价非常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尤其是与生物能源息息相关的玉米、大豆,美国的产量占全球的30%或者更高。从贸易的角度看则更惊人,全球每年玉米贸易量约8000万吨,其中美国出口占70%。尽管生物能源在缓解高油价、能源供应紧张方面作用并不大,却成功打通了粮价与粮价的联系。
高油价是工业国家向石油国家的转移支付,高粮价却是低收入国家向工业国家的转移支付(粮食出口国往往是工业国家,进口国却往往是低收入国家)。因此,布什政府提出的“生物能源计划”被称作“汽车轮子碾碎穷人饭碗”确实名副其实。
农业股行情将进入第二阶段
自07年10月以来,A股市场连续调整。目前指数(3月20日)较07年底下跌27.7%,比07年10月的高点跌幅达到37.6%,若计算盘中最高与最低点差距,则跌幅超过40%。而同期农业板块指数则逆市上涨,我们认为,市场在这个时点以这样的方式选择农业股,可能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1、无论从国内或是国际背景看,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预期明确并且强烈。
2、关于宏观预期的不稳定,外次贷危机,内有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偏紧,曾是牛市明星的金融、地产遭到冷遇,市场对周期性行业的预期混乱,估值水平系统性下降;
3、在人民币将继续升值(甚至是加速升值)的背景下,具备内需、弱周期、小市值特征的农业股,市场对其能够建立起稳定且较为明确的预期,受到追捧也算合理。
经过几个月的急涨,农业股已经是A 股市场估值最高的板块之一,我们认为在市场估值重心下移的背景下,尽管有农产品涨价这样的预期,我们认为,农业股继续普涨的概率较小,未来的板块走势将演绎分化。所谓2.0 阶段是相对1.0而言,即第一阶段的普涨已经过去,板块将迎来分化格局。另一方面,农业股作为一个大板块,可谓包罗万象,各个子行业在产业链中所处环节各不相同,所从事的业务性质也千差万别,将其视为一个整体的确有些牵强。从这方面看,我们判断农业股的走势将出现分化也是顺理成章的。
下一个问题,很自然的就是哪些股票将在分化中胜出?我们年度策略中提出的“抵御通胀,持续增长”仍然适用。现阶段业绩与农产品价格正相关的股票备受市场追捧,糖业股的异军突起就是例证。我们则认为,成长也好,价值也罢,最终的结果都应当表现为公司盈利的高质量成长,才可成为投资的标的。因此,受益于农产品涨价只是一个方面,公司的成长的持续性,以及盈利的质量,才是更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前期农业板块中一些基本面欠佳的股票,在板块普涨中股价涨幅巨大,已经无法得到其基本面的支撑,很可能在分化行情中表现不佳。
我们还想重申07年策略报告中对于农产品价格趋势的观点。历史经验表明农产品长期价格更多的呈现为波动特征,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看好未来2-3 年的农产品价格。生物能源已经对粮价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影响了预期,这或许是目前“农产品10年牛市论”的最有力注脚。按照价格上涨预期强弱,我们认为粮食价格仍然最强,如小麦、大豆、玉米;棉花价格次之;雪灾改变了国内糖价的预期,可适度看好,我们认为对糖价的上涨预期不可过大。
行业及公司推荐策略
由于上文所述的原因,农业板块在08 年肯定将吸引超乎以往的注意力。不过我们认为分化即将到来,因此对行业整体给予中性评级,建议关注业绩受益于涨价,且成长有持续性,盈利质量高的公司。
从市盈率来看,近期中牧股份、绿大地都已进入低市盈率区间,明显低于板块的水平,我们认为其股价处于低风险区间,建议“增持”。北大荒、农产品是受益于农产品涨价的大市值股票(农业板块内),值得长期关注。通威股份有了多晶硅业务之后,演变为非典型农业股,业绩成长预期更好,不确定性也增大。
谨慎增持组合中:獐子岛股价经过调整,我们认为已经进入风险相对较低的区域,基于对其销售改善的谨慎乐观,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通威股份:多晶硅将成为未来两年主要驱动因素。08年通过大宗原料套期保值、提价等手段,毛利率有望恢复到9%以上;进入多晶硅行业,08年小规模生产,受益于行业形势,对业绩有明显贡献,但多晶硅行业未来的不确定性较大;股权激励与业绩增长挂钩,门槛为50%,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多晶硅业务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公司可能启动再融资;不考虑多晶硅,08-10年EPS预测为0.27、0.37、0.46元,增持。
篇3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消防安全总体要求,切实增强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法纪意识,在“清剿火患”战役的基础上,全面动员彻底排查火灾隐患,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各项消防安全措施,坚持整体防控,以点带面,以面保点,全面整治火灾隐患,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最大限度地增强全社会防控火灾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火灾隐患,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严防亡人和较大火灾事故发生,坚决杜绝重特大和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农业行业系统火灾形势稳定。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行业消防安全工作,区农业农村局成立了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安全工作领导任副组长,局办公室、执法大队、农能办、生产股、农产品质量监管股、农机监理站、水产渔政等股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农机监理站,叶智强任办公室主任。
三、工作任务
(一)全力排查整治火灾隐患。
2月10日前,对机关办公楼、各类种养殖场、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屠宰场、渔船、冻库、大中型沼气等消防设施、设备、防范措施、消防制度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逐一检查,不留余地,不留死角,发现问题立即停业整改,必须整改达标,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再进行营业,并设立防火标志,挂消防宣传标语,张贴消防宣传图片。
(二)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火灾隐患排查整治。
公告区火灾隐患投诉电话和农业农村局火灾隐患投诉电话。认真落实好举报投诉电话的受理、查处等工作,对群众举报的火灾隐患做到及时核查处理。6月底前,集中检查火灾隐患,发动当地群众和社会群众进一步查找、举报火灾隐患,切实解决消防安全突出问题。
(三)强化消防宣传教育。
各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局属相关股室要结合《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和《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年)》,以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及安全操作规程,积极开展消防安全知识“七进”活动,主要面向广大农村,张贴消防安全知识挂图,提高全民的消防法制观念、消防安全意识和灭火及逃生自救技能、消防知识咨询服务、消防志愿服务等社会化消防宣传活动。
四、工作步骤
从即日起至4月30日,开展对农业行业消防安全的专项行动,统筹推进排查整治火灾隐患、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力以赴确保全区农业行业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结合前期工作开展情况,深入分析研判消防安全形势,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查漏补缺,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火灾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为和谐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各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局属相关股室要充分认识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抓消防安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五中全会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精心谋划,周密部署,严密组织,全面布防,扎实做好火灾防控工作,果断处理火灾隐患,提高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农业系统和谐稳定。为美好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精心组织,落实责任。
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局属相关股室按照通知要求确定的工作计划、任务和目标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法定职能和工作职责,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要建立工作协作、联合执法和情况交流通报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三)严格奖惩,激励工作。
对举报火灾隐患的群众要兑现奖励,对积极处理险情的同志要给予奖励。对因工作不落实、不到位、失职渎职,导致所在辖区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或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火灾事故的,将坚决实行责任倒查,严格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篇4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维修管理 现状发展 研究思考 铁岭
[中图分类号] S2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219-01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和适应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方式。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许多发展机遇,特别是国家支持农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产品市场扩张、效益的逐渐提高、农业生产结构不断改善以及科技发展等都将为未来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致使铁岭县农业机械需求量的迅速增加。近年来加强铁岭县农机维修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农机维修是保证农业机械优质量、低消耗、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高效率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农业机械可持续利用,不造成浪费的重要举措,也是确保农机以良好的运作状态投入农业生产的重要一节。但是,目前铁岭县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的管理方式明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所以为了加强农机维修行业管理,加快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针对铁岭县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在新形式下如何管理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的建议。
一、铁岭县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的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从去年看,中央财政共安排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超过了200亿元,比上年增加了很多,体现了国家的重视。还可以在省域内自主选机购机。但截至2014年3月12日统计,共出动执法车辆159台次,出动执法人员609人次,检查车辆986台,发现无牌行驶49台,无证驾驶63人,违法载人39台,其他违法行为20台。发现了大量的农机事故隐患。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人民群众受到了鼓励,积极投入到农业机械维修行业。近年来,铁岭县剩余劳动力就业率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年收入也在日益增长。这些或直接或间接的因素都使得铁岭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较快提升,农业装备总量不断增长,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但也对农机维修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2.基本要求
要求体现《市农机系统开展“双百工程”活动方案》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的精神。严格按照《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安全监理检验技术规范》等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安全检验,确保检验质量,扎实做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以实现经济发展。
二、铁岭县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的存在问题
1.铁岭县农民对于农机产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如何进行农机质量维权及维权的有关知识出现短板。
一是农民购买农机后,农机质量出了问题不知道该怎么样具体维权;二是在铁岭地区,农机户不知道该向哪个部门进行农机质量投诉,不知道投诉地址和投诉电话;三是农机质量出现问题,投诉时不知道要准备哪些材料。如果农机用户的农机出现质量问题,在投诉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一般很难解决。农机户的合法权益和农民的经济损失有时不能得到保障。不利于铁岭县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
2.铁岭县农业机械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偏低
由于铁岭县农业机械维修人员的整体技术能力偏低,农机的维修质量一直处于很尴尬的位置,导致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一直偏短,加大了对农业机械的经济投入,十分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铁岭县急需培养一批技术能力过硬的急需维修人员来保证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
3. 农村支付服务政策扶持体系的不完善
不利于切实发挥涉农金融机构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作用。不合理的贷款额度,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经营资金需求。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对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有一定帮助。进一步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农村支付服务政策扶持体系不完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务必严明纪律、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实施好这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要严格依法依规依程序操作,狠抓工作落实。
三、加强铁岭县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管理的解决方法
1.开展“三查”
调查用户农机使用情况、普查登记农机维修网点和抽查网点维修人员的工作情况。农机监理部门要主动上门服务,开展各种宣传等工作,提升农机户安全生产意识,确保农机生产安全。农机推广、培训部门要组织各类农机技术培训班免费培训农机驾驶等技术。农机工作人员要对铁岭县的农机维修网点逐一进行登记,务必建立健全农机售后服务督促机制。要求现场指导农机检修,来确保机具以良好的状态投入生产。
2.开办铁岭市农机检修培训班
做好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培训内容以农机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技术为主,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期间,由专门的技术人员传授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分期到东北城农机大市场现场拆解农机,让学员通过实践,掌握故障排除方法。通过互动教学,向参训人员传授先进的农机维修保养技术,对培训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为培训合格人员办理从业资格证。
3.集中整治农机维修违规行为
通过联合执法,对维修技术合格证3年有效期满的,及时审验更换;对网点经营者无维修技术合格证或维修人员无证上岗、超范围维修或维修等级不符合要求的机械限期整改;对农机零配件供应市场进行清理整顿,杜绝伪劣假冒的农业机械零配件出现在供应市场。
4.监管部门充分发挥作用
农机质量监管部门,要深入开展农机打假保春耕活动,帮助合作社解决购机纠纷,维护合作社合法权益,为合作社选机购机保驾护航。对网点经营者无维修技术合格证或维修人员无证上岗、超范围维修或维修等级不符合要求的机械限期整改;对农机零配件供应市场进行清理整顿,杜绝伪劣假冒的农业机械零配件出现在供应市场。及时更换审验那些维修技术合格证超过一定年限有效期的人员。
5.加强执法,严格监督
监督机构应对无证的农业机械维修人员进行统一审核。通过审核的维修人员将持证上岗,作为正式的维修工作人员为农业机械进行维修,杜绝无证人员为农业机械进行维修,防止对农业机械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总之,农机部门要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联系,提高执法水平和质量,把执法当成常态工作,确保农业机械维修行业健康发展。
四、总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市场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先进的技术就意味着能在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拥有先进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的维修质量,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即可以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使农业机械资源的利用合理化,节约资源。这也关系到机主的人身安全和经济效益,只有加强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的技术和监督管理,才能保障农业机械化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白万忠. 元江县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管理的思考[J]. 农民致富之友,2012,20:134.
篇5
一、全市种植业行业协会的现状
据农业部门初步摸底,全市种植业已经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个,资产总额万元,成员户,种植基地面积达万亩。这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按合作类型划分:专业合作社带股份制性质的个,专业协会个,专业联合会个,专业协会个,其他个。组织较为规范,影响力较大的有:平江大豆产业协会、华容棉麻协会,君山蔬菜协会,华容县蔬菜加工行业协会等。
从农业行业协会的组织形式看,主要有三种:
一是由政府牵头型。这种协会的会员大多数是政府指定的有关部门,承担政府职能转变后的一些事务,经费、人员、交通工具以及工作范围等均依附于有关部门,一旦政策对协会失利,协会将自行解散,生存周期较短。如平江县大豆产业协会是由乡镇企业局组建,按当地政府的工作需要开展活动。
二是由企业牵头型。这种协会由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进行组织或牵头,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开展协会的活动,主要是加工、经营领域,有较强的生存优势。供销部门的企业改制大多数都形成了这个类型的合作社,基本属于这类协会。如岳阳市农业生产资料行业协会、华容县蔬菜加工行业协会、华容县棉麻协会等。
三是由能人牵头型。这种组织是农民为达到经济的互赢为目的自发组建,协会规模小,以农户生产为主,基本上处于一种合伙经营的状态。他们没有固定章程、没有固定经费,联合到一块主要是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如临湘黄盖湖蔬菜种植协会、岳阳市花板桥市场的几个农副产品运销协会(蔬菜个协)等。
从作用上看,主要是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推动了农业技术进步。
一是改变农业经营方式。过去政府抓农业,在计划经济时期起决定作用,转型到市场经济后已是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公司农户”的运作,农民出卖的是生产原料和劳动力,收入有所提高,但无法分享农产品流通、加工等环节中不断增加的丰厚利润,农民对市场承担风险小,是被动者、局外人、边缘化的角色;“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龙头企业廉价反租农民的土地,也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农民的产品加工增值、土地市场升值,长远看剥夺了农民利用土地自我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空间和机会;“公司专业协会农户”的运作,将合作制引入产业化,提高农民直接参与流通、加工的组织程度,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市场风险,又大大提高农民与龙头企业的谈判地位,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
二是促进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和农民素质提高。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其成员充当了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行业代表的角色。对成员进行的技术培训,是行业服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不拘形式地传授技术,使一些高深的技术问题在生产和经营实践中变得通俗易懂,容易操作。农民即使无心学习这种新技术,也会因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自然“遵从”。
三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全局来考虑整个行业、整个企业和各个农户的利益,资金由少变多,技术由弱变强,规模由小变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升级。协会相对农户来讲在市场竞争方面更有优势:第一,有能力对会员企业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监管,较好地解决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品牌农产品规模小的问题,促进了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营销。第二,协会出面与农户或龙头企业签订供销合同,使产品价格更趋于合理,避免价格大跌等伤农现象出现。第三,能够以价格约束整个行业,有效地解决行业内部价格无序竞争和质量上以次充好的问题,保障整个行业健康而有序发展。
四是促进了行业或区域经济的发展。过去,政府在农业上的示范对开拓农民眼界、提高农民的产品意识、普及相应的技术有一定的作用。但扶持过后,农民的热情也停了下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难以从根本上调动起来。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则不同,从一开始就突出了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突出了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农村是一种强强联合,对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很大。平江县中南有机茶生产合作社是年月由三市镇位农民发起建立,现有成员分布四个乡镇的个村,茶叶成了当地的优势产业。
从存在的不足看,主要是我市农业行业协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不少协会存在规模小、功能弱、活动空间不大等问题。发展不快、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组织比较松散,会员可以随时随地退出协会。大部分协会没有章程,没有纪律,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很少到民政、科协、工商登记。版权所有
二、农业行业协会扶持发展的必要性
农业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市场与企业、农户之间的中介服务组织。行业协会对生产、加工、销售采取措施,比政府的行政措施有效得多。在全市农业部门的调查中,我们觉得扶持发展农业行业协会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是有区域特色农业作支撑。我市农业结构的调整,培育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形成了一些万亩连片的农副产品基地和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带。这些基地的巩固和提高,更好地产生效益,需要发展农业行业协会。通过农业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能解决政府想办而又难以办的事。
二是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各类经济合作社是行业协会存在的基础。首先是专业大户有建立自己行业协会的愿望。专业大户农业生产经营的好坏,与家庭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迫切要求参加行业协会,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其次,同行业的加工企业、贩销大户有建立自己行业协会的要求。通过行业协会,及时了解信息,交流技术,整合优势,处理矛盾,开拓市场,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增值环节。
三是优质行业服务作保障。行业协会能充分发挥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行业代表的职能,能按不同层次会员的实际需要,设置不同的服务项目,能充分利用上级管理部门信息优势、流通网络优势,帮助协会会员开拓市场,扩大农产品销售,建立会员服务联盟,让一些会员能从协会得到种子种苗、病虫防治、技术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
三、发展岳阳市农业行业协会的思考
⒈分类引导优势区域建立农业行业协会。一是以种养大户为主体,建立农户之间的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如我市的粮食生产大户就达到了多个,最多的种植面积达到多亩。他们是当地水稻种植的一面旗帜,有着榜样的作用,这些大户对农资、产品价格等各方面都表现得关心,有合作的意向。以种养大户为主体的这类协会,对内要要承担基地生产的一些协调工作,对外要处理好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利益关系。二是建立农产品加工的专业协会。以加工企业和龙头企业为群体,对内提高产品加工质量,对外处理好基地、市场的利益关系。三是发展农村中介组织。以农业经纪人、专业贩运大户、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农业信息组织为对象,建立社会化服务的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等组织要发挥带动作用,乡镇以下要重点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⒉管好放活现有的行业协会。对县或县以下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适当降低登记标准,放宽登记条件,并给予扶持和鼓励。对符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方向、运行基本正常的行业协会予以保留;对其中名称相近相似、业务交叉重复的协会,进行归并、重组;对行业特点不明确的综合性行业协会实施分立;对不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缺乏行业代表性、长期不开展活动、不能代表会员利益、内部管理混乱的协会,依法予以注销或撤销登记。
篇6
关键词 农业机械行业;产品研发;成本;定位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2-0218-01
1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生产不但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也是广大农民的主要生计。因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农业机械的应用成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对农业机械行业的促进较明显,目前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总体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1.1 大型农业机械的研发和制造逐渐增多
目前国内大中型农场早已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大型机械的应用成为了重要趋势。同时由于大中型农场购买力强,对大型农业机械有一定的依赖性,基于这种现实需求,大型农业机械的研发和制造逐渐增多。
1.2 小型农业机械市场前景广阔
除了大中型农场之外,多数的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用到大型农业机械的机会不多,但是对小型家用农业机械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并且随着农民对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现实需要,小型农业机械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1.3 农业机械成为了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已经从传统的手工作业向机械化作业转变,农业机械的应用成为了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依赖性逐渐增加,这对农业机械行业发展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2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市场份额逐渐增大,效益逐渐提升。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机械行业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农业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市场定位不清晰、售价偏高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业机械行业的整体发展,我们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农业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受到农业机械产品研发成本和技术瓶颈的限制,我国农业机械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并不高,在高精尖技术方面还比较欠缺,多数农业机械都处于一般技术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缺乏核心技术之外,研发经费的不足也是重要原因。技术水平的不足,目前已经成为影响农业机械市场扩张的重要瓶颈。
2.2 农业机械产品市场定位不清晰
目前虽然农业机械产品市场巨大、前景广阔,但是对于产品的市场定位不够清晰,有些大型农业机械在定位上虽然瞄准了大中型农场,但是在功能上却还存在欠缺,无法满足大中型农场的所有需要。而中小型农业机械,在客户群体上虽然朝向普通农民倾斜,但是在售价、功能设定上还不够人性化,还有欠缺。
2.3 农业机械产品售价偏高
由于我国农业机械产品研发和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由此也导致了农业机械产品的终端售价偏高,不管是大中型农场还是普通农民,虽然有着现实的购买农业机械的需要,但是在售价偏高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选择了观望和修旧利废的方式,暂时不购买农业机械,这对农业机械产品的销售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促进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快速发展的具体措施
考虑到我国农业机械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促进作用,要想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就要大力应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针对目前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促进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
3.1 加大农业机械的产品研发投入,提高农业机械产品技术水平
要想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我们就要在产品研发上下功夫,不但要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还应该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产品功能,使农业机械能够与农业生产联系的更加紧密。通过这些手段的采用,农业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将会得到持续提高。
3.2 对农业机械产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明确产品功能和客户群体
目前农业机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应该有准确的市场定位,要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开发相应产品,使农业机械产品能够在功能上满足客户的实际需要,实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目的。基于这一目的,我们要完成农业机械产品的总体市场布局,保证市场布局和定位的合理性。
3.3 优化农业机械产品制造工艺,降低产品销售价格
对于目前农业机械产品销售价格偏高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两方面进行解决。首先,我们要降低农业机械产品的研发成本,提高产品技术的实用性。其次,我们要优化农业机械产品制造工艺,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再次,我们要建立直销渠道,减少中间环节,从这三方面降低产品销售价格。
4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农业机械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想实现农业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就要有效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采取多种措施,优化农业机械行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机械产品研发投入,降低农业机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使农业机械产品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推动力量,实现对农业生产的有效促进。由此可见,未来几年,随着农业生产效率
的提高,农业机械行业将会迎来将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福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及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
[2]李中才.农业机器系统状态仿真及更新决策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
篇7
近些年来,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势头强劲,包括进口与出口始终保持着双向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这一态势不仅证明了中国农业开放化已经取得了实际成效,而且也证明了近年来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绩可喜。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农业领域进、出口增加的不平衡性和中国农业领域贸易中逆差的产业,也意味着中国农产品贸易还具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二、农业产业化能够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一)规模化经济优势具有的促进作用
任何一个产业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最理想的规模,反映在农业领域之中,就表现为只要农业生产的规模是合适的,就能用最少的投入来得到最大的产出,同时该农业产业的平均生产成本又是最低廉的。就经济学视角而言,这一生产点始终处在“U”型成本曲线当中的最低端。如此一来,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成正比关系。西方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曾经这样指出:规模经济也能促成国际贸易:假设两个国家的生产、消费等条件完全一致,一旦一些行业存在着明显的规模经济,两家国家就会依据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实施全面的专业化产业分工,从而让两国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产生各种差异,由此而导致农产品贸易的诞生。按照此观点,笔者觉得农业产业尽管属于弱势地位,其平均收益往往要低于别的产业,但立足于开展产业化运营,就能壮大农业产业之规模。与此同样,也能很好地控制相应农产品所具备的生产成本,实现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大多应用机械化进行操作,以求实现农业产业化与规模化经营。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情况与之不同,因为我国农业生产具有的一个鲜明特点是规模普遍比较小,而产出效益同样也比较低。通过农业领域的产业化经营,从而提升一些地区以及行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但以上状况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条块化分割与小块化经营的状况还是在现实当中存在,这也是造成近些年来虽然农产品市场已经开放,但是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仍然呈现出不平衡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资源优势具有的促进作用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资源具有的差异以及配置效率将决定某一国家是否具有竞争的优势。通过开展农业领域的产业化经营,能够更好地整合某一国家所具有的资源性优势,切实改进与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形式,提升农业资源的配置成效,让该国的农业产业产生更大的比较性优势。因为各种要素资源全部是在趋利情况下进行的一种最为理想的配置方式。所以,一旦某一个产业的效益有所提升,其他产业的资源报酬就会相应的下降,从而让要素资源向该行业予以转移。应当说,农业规模经济肯定能够提升与之相关的各个行业所具有的收益状况,以便于加快资金、技术和高素质人才资源往这一行业进行转移。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就能提升农产品自身所具有的竞争性优势。主要表现在能够加快农业产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往现代生产模式所进行的转变。传统生产方式所注重的是用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以获得取得经济收益上的数量增长,而现代生产模式则十分注重于用技术的革新以及人员的素质以提升效益,这一转变结果必然会提升农业产业所具备的竞争性优势;从而有利于农产品产业的发展。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能极大地提升农业产业链具备的深度、广度优势,让目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农产品产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这样一来就能提升农产品竞争上的优势。
(三)技术优势所具有的促进作用
一般来说,产出往往取决于技术的进步能力、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前者能够用控制投入成本的方式来提高生产的效率,从而增加产出量。鉴于农业产业较为薄弱,平均收益不仅大大低于那些高收益产业,而且还低于社会上的平均收益。有鉴于此,一旦不考虑技术的变化,资本和劳动要素在边际产出上肯定会低于其他行业,最终就会导致农业生产要素出现持续性外流,进而造成农业产业的效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在实施技术变革之后,肯定会对农业产业造成相当大的推动力,技术上的革新或者技术进步将成为处于生产要素投入外的一种新的变量,由此而实现农业产业之产出。当然,技术之发展也可以运用提升生产效率来有效节约别的生产要素之投入,这样一来就能通过间接地加大农业类生产要素的投入以改变我国农业的产出状况。同时,更加重要的一点是,运用技术革新能够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从而扩大与丰富农产品供给之多样性,全面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尤其是随着世界各国农产品市场开放化程度的大力提高,各类不和谐因素也在同时增加,从而导致贸易摩擦以及非关税贸易壁垒等发展为关系到该领域对外贸易的主导力量。在引入技术革新之后,正好能解决这类问题以实现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继续发展。
三、运用农业产业化优势提升农产品贸易水平的对策
(一)提升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尽管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正在持续提升,但是相对于总体农业发展水平以及农业整体规模来说,产业化经营能力依然处在初级阶段,国家还是需要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特别是要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实现新的发展。有鉴于此,各地应当想方设法增加农业产业化资金扶持之力度,并且多开展一些面向广大基层农户开展的农业种植培训、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业新技术的介绍与指导等。
(二)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为了增强我国农产品产业加工的精度与深度,要围绕着农产品产业建设这一中心,努力建立健全一大批产业相关度较大、综合加工能力较强、规模化与集约化水平也比较高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并且发展一大批具备强大带动能力的现代农业示范性企业,并且依赖于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来构建新型农产品加工体系,并且提升农产品所具有的附加值、综合性效益。对于那些具备比较优势的大型农产品生产企业,还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要素来加快优势产品往优势企业进行聚集。对于农业龙头企业来说,还应继续深化和广大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系,将切实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农产品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投身于现代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之中。
(三)增强农业产业创新能力
如今,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于努力实现新的发展,并且实现创新性提高的全新阶段。新的发展所指的要实现数量与规模的同步发展、同步提升。创新性提高则是运用技术创新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积极鼓励农产品企业组建符合自身实际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需求的现代农业科技研究与发展中心,选择本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农业高新技术项目进行专题研究与攻关,从而力争取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创新成果。
四、结语
篇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研究”(11AZD095)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郁世平(1989-),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13级社会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营模式;朱启臻(1957-),男,北京房山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关于农业经营模式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对农业经营模式的分类到目前尚存异议。在以城市化和工业化为主的现代化发展潮流中,传统的小农农业模式受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排挤,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成为被很多人呼吁的现代农业的理想模式。有学者认为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农业经营大户是农业规模经营的主要方式。[1]而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专业农户向专业大户转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因为这符合了集约经营的要求,也是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农业产业分割与市场经济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走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农业发展道路。[2]因此,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崇尚促使这种模式近年来得以大力推广。但是,农业规模经营的普及一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合理方向吗?本文以Y县规模经营为基础,试对此问题作一回答。
杨•杜威•范德普勒格以农业产品、劳动力、生产资料是否市场化为依据,将农业模式归为小农农业、企业农业(entrepreneur agriculture)、资本农业(capital agriculture)。[3]基于农业经营主体的不同,朱启臻认为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有农户经营、集体统一经营、企业经营、合作经营四种形式。[4]本文把农业生产的内部要素之一――土地,作为规模经营的分类指标,尝试探讨农业规模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不同的分类方式在农业经营的实际情形中具有重叠之处,企业经营、农户经营中就可以同时存在农业规模经营这种模式。具体来看,规模经营主要包括种植专业户、机械化家庭农场、机械化集体农场、农工一体化等形式。[5]但是,农业土地在多大面积上才算超大规模、适度规模呢?这是一个经验性的动态概念,是受到多种因素决定的,在此不做赘述。本文讨论的农业规模经营是以市场盈利为导向,投入大量种子化肥等生产要素,雇佣自由劳动力的专业种植大户和企业/资本农业的大规模经营模式。
一、Y县的规模经营
A村位于江西南昌的Y县,整村共有耕地3334亩,其中水田3052亩,本村居民共2760人。该村从90年代起,就有村民外出务工,同时村里也开始了小规模的土地流转。后来,随着外出务工的趋势愈演愈烈,留守人口多为老弱妇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庄的种植模式。外出人员的增加促使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逐渐从原来的村庄种植业转到了在城市二三产业的打工收入,村民减少了对村庄种植业的投入,一部分田地被种粮大户统一流转,县里也希望把田包给种粮大户来种。2003年左右,村庄出现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到2011年,该村共有3个大户――两个B县人和一个本村人,所谓种粮大户,在这里至少承包100亩土地,并能够享受到国家柴油补贴的待遇。
小C是本村人,种粮大户之一,他于2009年元月份返乡种田,共种有田地800亩左右。投入种地后,他却感叹道:“我上当了,现在连房子都盖不起”,因种地投入过高,而收入甚微。2011年,他承包的土地租金是200-220元/亩,2012年是260元/亩,租种田地必须将出租人的好田与坏田一起承租。签署农田租种是他的另一个难题:“田是一年一年签的,结果田要荒半年,下半年本可以种的明年收的作物就不敢种了。下半年不敢去翻土地,等谈妥了之后时间上又来不及了。本可以种油菜、玉米等下半年的作物都不能搞,只能等过完年的时候再与人家谈,人家给不给田都是问题。”机械设备是他投资田地的另一大笔开支:喷药机2800多元,喷了不到100亩就不能用了;拖拉机41600元,国家补贴15000元,购买之后还要买油和维修。而本地机械市场太小,没有服务站,买机械后难以找到维修工人,大型机械配件也要去南昌才能买到。人工资本的投入也居高不下,“现在(2011年)人工上涨得太厉害,插秧80-85元/天,还要请吃一顿饭,算下来就是一亩100元左右的人工费。”另外,缺乏技术人员也是一大阻碍,由于小C自己不懂技术,具体到植物生了病该怎么治,土地需要什么肥料,都只能瞎蒙。“种子、农药等都只有听卖种子和卖农药的,自己只有一点一点试验,跟赌钱一样,输了就输了。”而发生自然灾害时,损失更是雪上加霜。
Y县的另一大规模经营模式是由企业主导的,称之为“Y县人的地主模式”。外来的投资者利用其权力背景,通过当地政府强行租田,驱赶当地种田人。群众忍无可忍,一部分群众通过上访,最终保留了自家田地的耕种,未上访者的土地还是收归“地主”。“地主”老板自己从不参与农业劳动,是开着车穿着皮鞋的“庄稼人”。他成立了一家农业公司,租赁Y县各个相邻村庄较为统一的田地,租种面积从2010年的4300亩扩展到2011年的1万多亩,雇佣管理人员和8对邻县的种田夫妇;种植的作物大部分为双季稻。然而,当年4300亩田地的收入总共只有23000元,收入极其微薄。而其之所以要坚持租地种田,就是希望通过大规模的承包经营来套取国家的高额补贴,据他口述,补贴数额为每亩田200元左右,那么1万亩地就能得到200万以上的国家补贴。
二、解析农业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
狭义的农业是指农、林、牧、副、渔中的农,即种植业,它依托于土地、阳光、水、生物等自然资源,需要投入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以及农业劳动力的精心耕作,从而产出农产品。从资源来源和产品销售的角度看,规模经营的最大特点是“亲市场”性――租用大面积的耕地,雇佣农业劳动力,投入从市场上购买的生产资料,最终产品完全面向市场出售,以获取最大利润。然而,农业的本质在于其公益性或公共产品性,[6]这就决定了农业是不同于其他盈利行业的生产部门,农业之所以具有社会公益性,首先是因为农产品是每个人生活所必需的,必须保证每个人都消费得起而且消费得够。因而农产品的价格并不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而强调国家价格控制,受到国家的低价限制、价格保护,不可能任由市场来调节,这就可能导致其价值和价格并不完全对等。其次,农业生产所提供的产品除了物质产品外,还包括丰富的非物质产品,即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的正外部性效应,比如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提升土壤肥力、农业剩余物的循环再生产等等,使得全社会得以受益。最后,正是基于农产品的低价销售和农业生产的正外部性,农业急需得到国家的投入和社会的支持。因此,农业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产品的生产活动,也是与环境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然而,规模化的种植大户或企业农业生产是市场资本侵入农业生产过程的体现,导致土地、种子、农药、化肥、机械、劳动力等农业生产的要素都被市场化了。但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规模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和农业的公益性质是相悖的,基于这一矛盾,下面将从农业生产投入到产品销售的过程,对农业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实现农业规模效益是土地集中经营的根本目的,但是土地集中带来的租金增加使得规模经营的实际产出往往并不如其所愿。我国自以来实行的,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促进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粮食总产量。但是,近些年来,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在农村以“扫荡”的姿态出现,全球资本主义市场逻辑迅速渗入农村,农村、农业自身的循环模式几乎被彻底打破。农民被迫卷入市场,农业生产收入不能满足农民的生活需要,导致很多农民撂荒土地进城打工,或者在当地谋求其他的生计活动。为了集中利用撂荒土地开展生产,土地流转在80-90年代推行并逐渐兴盛起来,同时,很多地区主动推动规模化经营而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土地的集中为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前提条件,然而,这也增加了农业投入的成本。根据地区差异和土地质量的优劣,租金大致从200元/亩到1000元/亩及其以上不等,面积较大的规模经营租金成本总体较高。Y县的小C所承包的800亩土地中,投入在租地上的成本就成为他投资种田的大笔开支,而且随着租金年年上涨,其种地成本越来越高。由于规模农业前期投入较大,以致有些企业因为资金难以周转等原因而出现拖欠农民租金的现象。2011年,福建漳州市漳浦县官浔镇锦江村出租657亩集体土地,承包商C公司抛荒一年,并且拖欠了大约350户村民的土地租金。[7][9]
第二,在规模种植中,农药、化肥的施用相对较多。由于大规模种植通常采用单一种植,因此作物内部的生态系统是极其脆弱的,这就需要喷洒大量的农药以防虫抗病。据四川省X县Z村的当地农民讲,其在单一化的蔬菜种植大户那里打工时投入生产的农药有他们在自家耕种蔬菜时投入农药的两倍之多。同时,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产出,规模农业通常施用大量的化肥以提高产量,导致农作物中重金属残留超标。江浙等沿海地区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和使用权的股份制开启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先河,正当人们引以为豪时,有学者在江苏调查区的调查表明,当地蔬菜和稻米中铅超标率分别达60%和46%。[8]大量人造肥料(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化工饲料、转基因种子)的过度使用,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土壤肥力退化和水污染,打破了环境的有机循环功能,且以农民的自主性丧失和消费者的健康作为规模农业发展的代价,带来农业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的双重危机。以美国为例,美国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高科技运作创造的农业高产量让人惊叹,于是有人主张把美国作为发展中国农业的榜样,但这显然是不可行的。美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是以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难以避免经济重负和生态灾难。在消耗上,美国每年生产3000亿公斤粮食,要消耗6000万~7000万吨石油、800万吨钢铁,以及大量的磷、钾等肥料。同时,美国农业污染也相当严重,有31个州存在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每年使用的杀虫剂和除草剂为4??5亿至5亿磅。[9]因此,损耗大量资源和环境的规模化经营使农业自身成为环境污染源,违背了农业的正外部性,不利于农业安全,不适合我国农业的发展。
第三,企业化的规模经营是建立在大量雇工基础上的,而雇佣自由劳动力进行农业生产,必然会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不仅如此,农业工人和雇主的雇佣关系中,存在雇工难、工人偷工减料、雇主对工人进行压榨等问题。有雇主抱怨道,“第一我雇不着,第二我好不容易雇着一个还贵,贵也就认了,他还不好好干活儿。”Y县的一位种植大户说:“请人最大的问题是不努力做,给自己做的话一天插1??5亩秧,给别人做的话一天就只插八分田了。”工人在雇主的土地上打工,大多只是为了完成一天的工作任务以拿到相应的收入,而不会精心呵护土地,这样就导致他们做工粗糙,影响土地的产出效果。同时,规模经营面积大、雇工多、督促成本大、雇主监督难,使得“大锅饭”时期搭便车的行为再度出现。有些雇主为了防止工人“搭便车”,就用绩效的方式――按照雇工所耕种土地的收成,来付给相应的工资。除此之外,劳动力短缺是雇工的另一难题。由于农业具有季节性和时令性,雇工难通常在农忙时出现;劳动力短缺还表现在有些农事活动不能完全依靠机器得到解决,比如水稻倒伏时,就需要劳动力下田扶起;而在作物收获之后,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搬运和销售。最后,在规模农业中,还存在雇主对工人剥削的现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提到,“我们假定,农业和工业完全一样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也就是说,农业是由资本家经营;……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工人的劳动条件被剥夺为前提,那么,在农业中,它是以农业劳动者的土地被剥夺,以及农业劳动者从属于一个为利润而经营农业的资本家为前提。”[10]当农民把地租给企业经营时,能从中获得微薄的工资收入,那么,为什么农民自己种地不挣钱,把地租给别人就能挣钱呢?这和企业规模经营中的资金运作相关,农业规模经营的大笔资金投入来源于政府对农业投入资料的补贴、种粮补贴、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销售的贷款补贴以及农业保险等优惠,有些企业或个人即使亏损惨重也坚持规模种植的原因正在于此,他们寄希望于国家补贴来弥补亏损,甚至有些企业或种植大户起初就试图以规模经营为名义来套取国家资金。Y县“地主”的公司农业种植所获的微薄利润导致其经营进入入不敷出的境地,而国家供给的补贴却使其坐享规模经营带来的收益,以全社会承担的补贴成本为其规模经营买单,这与农业的公共产品性质背道而驰。
第四,大规模经营中机械化的使用导致机器取代劳动力,依附于农业生存的劳动力被排挤出农业生产空间。精耕细作的劳动力成本是种田大户难以支付的,为了降低成本,规模经营通常会引进机器,同时,国家和省按照大型农业机械设备购买价格的30%进行补贴,这也刺激了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投入的积极性。相反,小规模的农户家庭经营追求不计入生产成本的家庭人工劳动。若从市场上购买机械,由于经营面积较小,产出有限,家庭生产可能收不回购买机械的成本,因而单个的农户家庭对机器需求较小,农业机械化的程度较低。而且,农业对于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弥补货币性支出不足的生存手段。对于部分难以外出务工的农村人来说,依靠土地能满足货币性收入所不能满足的一些基本生活需要。如今,年富力强的农村青年涌入城市打工,留下年纪大的老人和要照顾家庭的妇女,她们主要靠种地为生,家庭农业就有效地承载了这些劳动力。倘若规模化种植在中国可实行的地区普遍开展起来,那么农村劳动力就会受到排挤,而又不被其他的就业缺口所容纳,那么这部分人可能沦为“废弃的生命”。也就是说,土地之于农民是一体两面的:仅仅依靠土地不能满足农民维持生活所需要的货币性开支,支付不起其被卷入商品化的乡村生活,但是完全放弃对土地的直接经营,就会进一步增加农民的货币性支出,所以,农业规模经营的普及会危及部分农民对土地的生存性依赖。
第五,主张发展规模农业的论调中大有以其规模效应来抵抗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的理由,事实上,规模农业同样不可能抵御这些风险。首先,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具有一段生长周期,在这段时间内,市场需求可能发生变化,致使农作物在收获之时可能并不适合当时的市场所需。而且,市场信号的传递需要一段时间,生产者获取到的市场信号通常是去年的供求信息,对今年的市场难以作出正确的预测。因此,当规模经营中种植作物与市场需求不相吻合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比于小农经营将会更大,加上规模经营的前期需要大量投资,可能导致投资者赔得血本无归,甚至陷入破产窘境。重庆“粮王”曾租用朱沱镇2632户农民的1??06万亩稻田种植水稻,但自始至终面临劳务成本高、农田基础设施薄弱、自然风险大等困难,其设计的集约化模式未能解决这些问题,种粮3年多,最终于2012年破产,累计亏损200多万元。[11]当然,很多农业企业或种植大户为了避免市场风险,通过和销售企业联合起来,直接以对口对销、加工食品,或采用订单生产的方式来降低风险。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形成对农作物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垄断现象,企业成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主体,而小农户和消费者却受控于企业,而沦落到边缘地位。此时,农业成为企业谋利的手段,而非为大众提供基本福利的产业了。
总之,在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各种基本的农业生产要素被待价而沽,而忽视了其潜在的循环再生产的能力,用“投入最少产出最多”的逐利逻辑垄断了农业生产,为了获取最大利益而忽视了农业安全和社会承担的整体成本,这些都是背离农业公共产品性的表现。甚至有些企业家为了盈利,利用资本变相发展出其他产业,比如,把所租土地作为非农用地,在农用土地上建度假村,发展乡村旅游。有的则因为粮食作物卖不出高价而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把粮地挪为他用。这将导致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业安全受到更大威胁。
三、结论与思考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农业不同于一般产业,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要素,其本质是公共产品性。具体表现为农业的弱质性,因难以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使它不能成为农民增收的途径。同时,农业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农民的农业劳动是为全社会造福而农民自己难以获得直接补偿的活动,[6]比如,合理的农业生产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正外部性的贡献,而农民不会得到与此对等的物质收益。因此,公共产品性决定了农业的发展路径不能效仿工业。但是,具有资本性质的规模农业经营主体是追逐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或种植大户,他们用工业化的发展思路来发展农业,尤其是当商品化潮流对农村的渗透日益增强时,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都被卷入市场,农业日益成为资本投资的一块“肥肉”。于是,马克思和考茨基主张的资本主义农业终将取代小农农业似乎有了现实合理性。
篇9
一、 山东农药工业销售收入和产量增长,利润下滑
2011年1~11月份,山东农药工业产量、销售收入虽有所增长,但部分农药生产企业出现产品积压、开工率下降、停产半停产现象,企业为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收入,依然普遍采取赊销的方式,导致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库存增加过快,利润减少。2011年1~11月份,全省共生产化学农药47.4万吨,同比增长20.5%,其中杀虫剂7.7万吨,同比增长12.6%,杀菌剂0.7万吨,同比增长19.9%,除草剂33万吨,同比增长18.7%;1~11月,全省农药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87.9亿元,同比增长18.4%;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4.4%;利税20.4亿元,同比增长4.7%;1~11月,销售收入过亿的为25家。
出口方面,山东省农药出口情况不甚乐观。上半年,该省农药出口同比下降明显,1~6月,该省农药完成出货值6.8亿元,同比下降10.5%。三季度以来,农药出口形势明显好转,出货值增加,1~11月,全省共完成出货值12.6亿元,同比增长41.2%。(数据来源:山东省统计局)
二、 农药价格略有回升,总体价格上涨后劲不足
从价格上来看,2011年,山东农药生产企业深受上游化工企业的影响,由于石油价格上涨、“电荒”等原因,农药生产所用的主要大宗基础原材料如甲醇、苯、黄磷、煤、烧碱等价格飙升。2011年6月1日起国家上调工业电价,平均电价上涨3分,涨幅近8%。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节能减排等压力,使得农药企业面临的压力更甚从前,虽然产品价格略有回升,但企业利润水平非常低,有些产品利润率甚至不到2%,农药行业整体业绩下滑,许多中小农药企业面临经营困局。从2011年初开始,部分农药品种如草甘膦原药、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毒死蜱、吡虫啉、氯氰菊酯等由于出口拉动,价格得以提升,原药价格上涨10%~20%。
就农药成本来说,虽然价格上涨欲望迫切,但面对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的市场,价格上涨后劲不足,终端零售农药产品价格很难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同步增长。
三、 2011年山东农药特点
一是部分产品产能扩增过快。很多农药品种呈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出口无序竞争的加剧,使得以其为主导产品的企业日子异常难过。如草甘膦、毒死蜱、百草枯、拟除虫菊酯等,导致开工率低下、价格持续低迷。
二是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国外高端主流产品大肆侵占国内市场,导致国内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旺季不旺、进口产品冲击猛烈是行业共同的感觉。
三是农药用量减少。2011年遭遇低温、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病虫草害发生较轻。南方地区遭遇旱涝急转,稻瘟病在大部分稻区中等或偏轻发生,玉米病虫害中等或偏轻发生。与此同时,甲维盐、吡蚜酮等高效低毒低用量药剂推广面积进一步加大;杀虫灯、黄板诱杀、性诱剂诱杀、生物防治技术等绿色防控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大力推进,也使得用药次数大大减少,防治成本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15%左右。受多重因素影响,2011年以来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市场呈现出销售不畅状态,农药使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农药连续遭遇“小年”。
四是生产成本、用工成本增加。成本的增加压缩了产品利润空间,部分企业业绩下滑,产量下降。
五是前期由于受2010年秋、冬、2011春三季连旱的严重影响,整个市场启动较晚,经销渠道库存消化缓慢。
六是环保因素导致部分企业停产停工,损失严重。
七是行业整合加速,企业上市行为趋热。济南仕邦农化有限公司收购了山东诺华农化有限公司,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购了山东鸿汇烟草用药有限公司,山东金诺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被惠州中迅化工兼并,侨昌、滨农、先达、海利尔、瀚生等山东企业都有上市计划。
四、 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1. 农药企业融资难度增加。2011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发展受国家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影响,国家多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存贷款利率后,市场资金缺口明显增大,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2. 农药企业“进园”难度大。国家《农药产业政策》颁布后,很多农药企业积极响应,准备搬迁进入工业园区。但是,这一举措在部分工业园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企业入园的进程缓慢,一些园区明确不要农药企业进入。一是一些地方对农药的认识肤浅或者错误,认为农药企业就是污染源,引进来就会对园区产生负面影响。二是由于农药产品的税率较低,有些农药品种甚至免税,农药企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不大。一些工业园区不愿农药企业进入。
3. 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山东省农药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农药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对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的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日趋严格。
篇10
9月12日,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农药高层论坛”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与会专家表示,农药行业目前面临着几个机遇,一是病虫害统防统治;二是管理机制改革;三是农药创制。
当前,农药行业最大的创新无疑是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大力推进。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叶贞琴认为,现代化的植保集中体现在新农药和新植保机械等方面。尽管今年中国遭受“北涝南旱”这样的极端自然灾害,但正是因为有了农药行业快速发展,带动现代化植保技术、统防统治加快落实,确保了农业病虫害得到非常有效的防控,夏粮已经实现增产目标,从当前形势来看,秋粮长势喜人,取得这些成绩都与农药改革创新发展息息相关。
对于农药行业管理改革,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隋鹏飞认为,必须系统设计、主动推进、注意时效。管理部门和企业之间要充分信任,理清政府、企业、群众的主体地位,政府和企业目标要一致。目前,药检所的主要工作是推进新农药管理条例出台,但企业不应等待条例出台而改革创新,而要以改革创新的姿态迎接新条例的出台,毕竟条例本身就是落后的;农药登记及监管措施要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制定小作物用药特殊登记政策,推动小宗作物用药登记;对年度抽查结果做统计和整理,对违法产品坚决予以吊销登记的处罚;协调解决农药与危险化学品之间的关系;正在积极调研企业差异化管理,对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实施不同管理政策。
在农药的创制方面,国内科学家做了大量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建议,过去农药发展只关注性能而不关注影响,但随着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农药改革不仅要关注性能更要关注影响。中国农药行业具有非常大的潜在优势和对策,那就是:分工协作,创新同盟。近几年,国家对新创制农药支持力度加大,对农药剂型研究更加重视,加快推进绿色产业技术,国内有超过2000家农药生产企业,如果这些企业能够改革突破创新,成立自主联盟,那么中国农药行业发展将会步入一个新台阶。
国务院参事、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会长刘坚表示,农药高层发展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受到业界的广泛好评,这主要得益于每次论坛议题针对性很强,总结农药行业前期发展状况,把握当前发展形势,分析未来发展方向。本次论坛由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九信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农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协办,来自行业的领导、专家以及销售、研发、管理等各个领域的400余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