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范文
时间:2023-04-05 00:0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光伏产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
寒冬中的光伏行业盼来了一根救命稻草。
7月15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出台,进一步细化国务院提出的刺激国内光伏需求的“国六条”,指出要扩大国内光伏市场,重点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完善电价和补贴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意见》还明确指出,我国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既是对产业发展的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
近年来,国内光伏基地遍地开花,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把光伏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一方面是国内需求尚未全面启动,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光伏产业严重依赖国际市场,而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光伏业实施“双反”,内外夹击之下,光伏行业进入寒冬期。
国家此番出台光伏刺激政策,无疑为困境中的光伏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表示:“这是国务院首次就光伏行业出台如此具体的扶持意见”,之前国务院的扶持意见都仅限于原则、精神,但这次有了具体措施。
《意见》提出,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GW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GW以上。该目标明显高于国家能源局去年印发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到2015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GW以上目标。
对此,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李琼慧表示,国内市场的大规模启动有利于困境中的光伏企业生存发展,但我国发展光伏发电的初衷不是解企业的一时之困,更不能一哄而上、粗放发展。“政府在帮钱的同时,准确的行业指导信息也十分重要,要引导光伏发电装机科学合理布局,不能为了消化产能而盲目地大发展,也不能为了便于管理就集中连片开发。一定要鼓励光照条件好或工商业电价高的有条件的地方先发展,而不能为了规模而发展,不顾长远和技术进步。”李琼慧说。
在政策支持方面,《意见》提出六大政策,分别为大力支持用户侧光伏应用、完善电价和补贴政策、改进补贴资金管理、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和建设管理。
《意见》还提出,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淘汰产品质量差、技术落后的生产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并且抑制光伏产能的盲目扩张。
篇2
【关键词】光伏材料;专利分析
前言
光伏产业因其资源丰富、无污染等优势,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强对光伏的开发利用。光伏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最终可归结为光伏热利用和电利用两方面。当前,美国、日本等国都将光伏列为未来的主要重点开发能源,其研发重点在于太阳能电池,在这一领域发达国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与国际上蓬勃发展的光伏发电相比,我国光伏技术相对落后,多数跨国公司通过申请大量的高质量专利,抢占我国该领域的制高点,对光伏技术领域关键技术进行层层部署,意图垄断未来的光伏产业市场,针对现状我国光伏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个人的专利布局,迎接国际市场的挑战。
1、光伏领域技术国内外现状
1.1国外现状
在全球太阳能专利技术领域中,日本、美国、德国等为太阳能技术及应用大国,非常重视太阳能光电利用技术的研发与保护,以日本为例,日本经济产业省运用各种措施,发展本国的光伏产业,相关资料显示,日本经济产业省在1993年开始实施“新阳光工程”,布局建立日本本土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和太阳能市场。通过一系列的政府资助和相关研究、开发、示范,在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和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1.2国内现状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申请的太阳能核心技术专利统计中,外国公司排名明显靠前,特别是日本公司。一个国家、一个产业知识产权的强弱,主要看它的发明专利,我国光伏发明专利市场主要为国外人占领,而光伏实用新型专利则为我国企业所占据,从而出现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专利保护较弱,处于产业链下游的现状。国内企业技术的投入的周期循环总是慢人一步,使得我们的企业技术常常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
1.3光伏产业的前景
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到2020年,我国力争使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8GW(百万千瓦),到2050年将达到600GW(百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将占到5%。未来十几年,我国太阳能装机容量的复合增长率将高达25%以上。
2、国内专利分析
2.1总体趋势分析
通过整体趋势可以看出,1987年-2005年属于技术起步阶段,国内光伏材料专利申请量较低,每年申请量都在20件以下。从2006年起,专利数量逐年递增,增长幅度不断加大。从分布来看专利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省市。这些地区集中了较多的与光伏材料相关的大型企业及科研院所,起步基础高于其他省市,排名前五位的城市除北京外都为南方地区,说明南方地区在接受新的技术上要强于北方地区。整体趋势表明,随着国家对环保、节能和可持续性发展能源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以及外来技术的引进,该技术领域的专利的增长趋势还将进一步持续,光伏材料相关技术在日后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同时,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在中国申请了光伏材料方面的专利,一方面可能是与中国企业的技术合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了占领中国广大的市场所做的技术铺垫,这部分专利尤其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2.2申请人分析
通过前10位申请人的综合比较发现,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差距明显,除李毅外相对活动年期较短,专利平均专利年龄较低,不少申请人为近几年申请的;其中李毅申报专利较早,活动年期为10年,说明该创益科技公司(李毅)对该领域较为重视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多、较早,但是专利平均年龄偏低,经检索后得知该公司虽然申报较早但是专利数量偏低,大部分的专利都是2007年申请的,所以造成平均年龄偏低;多数申请人也是在近3年专注专利申报的,相对平均年龄较低,说明企业都逐渐重视专利保护。
2.3技术领域分析
根据各个IPC号对应的专利数量的多少,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明创造活动最为活跃的技术领域,发现技术分布,通过分析发现,国内在光伏材料技术领域的发展重点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H01L31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占总数的63%;二是C01B33光伏产片的材料,占总数的13%;三是C30B29光伏产片的材料占总数的8%。
从IPC申请人构成可以发现,大部分申请人在H01L31领域内都有专利申请,李毅在该领域内申请较为突出,说明东南大学在频率选择方面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通过整体来看除李毅外,其他的公司申请专利的技术领域主要为C30B领域即光伏材料的加工与生产,而李毅主要的技术点分布于生产光伏材料的设备上。
透过技术趋势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光伏技术的热点:
1、太阳能电池表面工艺与材质的构成为近几年专利申请的热点,专利数量较为集中;2、光伏材料中的硅片、晶硅的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正在形成下一个发展趋势,专利的数量在不断的集中;3、新兴技术晶硅薄膜正在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专利分布的较为分散,还没有形成领域,这部分技术可能为下步发展的重点。
3、国外专利分析
3.1趋势分析
从趋势来看,国外在光伏材料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虽然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整体上处于上升的趋势,说明光伏材料相关技术在国外还处于发展期,该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处于上升的趋势,总体来说国外在专利申请增长上较为稳定。
3.2申请人分析
由趋势可以发现前十位专利申请人都为日本和美国的企业,其研发具有延续性与可持续性,专利申请步步为营,每年都会形成一批专利,其中2003年日本企业KYOCERA CORP申请量突增至55件,2004年日本企业SHARP CORP在申请突然增至73件,经检索两家企业申请的主要专利都集中在:将太阳能转为电能的转换器件的电压、电流发生器;说明日本的企业2003-2004年已经感觉到太阳能利用为以后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都在努力争取该市场的份额,尤其是针对如何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电子材料与设备,而国内还是将生产太阳能板的材料作为发展的重点。
通过对排名前10位的申请人分下可以看出,日本的申请人占据绝大多数,SHARP CORP和KYOCERA CORP从事研发的人员数量较多,研发实力强;日本企业申请的专利平均年限都为5年左右,活动年期为9年左右,说明日本企业早在10年前就关注该领域的发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正在在该领域内不断延伸,而且近期申请量正在不断增加,以上公司都是该领域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需要对其密切跟踪、分析。
3.3技术趋势
国外在光伏材料技术领域的发展重点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H01L31(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其零部件)占总领域的67%。二是H01M14(电化学电流或者电压发生器)。三是H01Q1/28(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由此可见国外的重点在光伏材料生产设备与光电转换材料和设备上面。
4、光伏材料专利的现状
通过分析得知,当前竞争日益加剧,进入规模、成本、质量、技术竞争时期。总体来说光伏专利分布为:上游由国外厂商居多,国内企业处于中下游位置。只在最简单的环节发展迅速,其它方面都受制于发达国家,整个产业的竞争能力还有待大力提高。
1、在国外太阳能专利技术领域中,日本、美国、德国等太阳能技术大国,非常重视太阳能光电利用技术的研发、专利申请与保护
2009年在全球前十名光伏专利持有公司中,日本公司占据了9位,目前日本已不满足早期的传统光伏技术,而是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新一代光伏技术(如聚光发电技术等)方面,保持技术领先。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国家的太阳能专利均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制备太阳能光伏材料的设备中,这表明太阳能光伏应用技术与市场紧密结合,为其赢得了先发优势,不失为我市企业学习借鉴的对象。
2、2003年之后薄膜电池的各类专利申请均呈现增长趋势
国内对于薄膜电池的专利申请虽然活跃,情况不容乐观,以硅基薄膜太阳电池为例,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对其展开研究,80年代末,小面积电池效率达到11.2%,大面积电池效率超过8%,均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但在产业化进程中却远远落后国外,那时国内没有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基薄膜电池生产线。
3、薄膜电池产业核心技术专利仍然掌握在国外企业手里
最明显的表现特征是:以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为代表的国家对于薄膜电池专利的申请量开始逐年增加,这些国家的太阳能专利一半以上集中在太阳能薄膜电池领域中,而我国专利在相关技术领域只占到三分之一,其中在华专利申请量中,日本又占据优势,中国薄膜企业则相对落后。一个产业的诸多产业链环节出现技术与市场寡断的局面,这很让人感到尴尬,同时也制约着国内薄膜电池的发展。
4、相比薄膜电池,晶硅电池的局面显然要好些,但对于相关核心技术专利不多,国内呈现专利数量多但质量不高的现状
根据报告,目前晶硅领域的专利申请分三类:一类为太阳电池及其组件制作工艺等技术的专利,其申请数量占一定比例;第二类为光伏系统、并网发电、光伏屋顶等太阳电池主要产业应用领域,占一定量的专利申请;第三类是一系列技术门槛较低、实用性强的太阳能应用产品,如太阳能庭院灯、草坪灯、交通标志、广告牌灯,此类专利有大量的申请数量。
5、国内本土实用新型专利占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总量的95%以上,国外实用新型专利仅有几件
在中国申请的太阳能核心技术专利统计中,外国公司排名靠前,特别是日本的公司,如佳能株式会社、夏普株式会社、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等。当前的情况是,我国光伏发明专利市场主要为国外人占领,而光伏实用新型专利则为我国企业所占据,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专利保护较弱,处于产业链下游。
5、针对光伏材料现状的两点建议
技术不是一蹴而就,但需要一个积极的氛围,比如国家重视,提供必要的研发条件与资金,比如国内大企业间进行技术攀比,甚至先模仿后超越等,这些主动的、进攻的方式在处于落后状态的情况下都可以倡导。以下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根据企业不同需求,采用不同专利策略
第一、国内光伏产业的主力军上市企业,其具有自主品牌、一定规模、长期发展计划,这类企业都应重视专利技术与知识产权的获得和保护,根据自己的核心技术建立起技术专利池,同时加大产学研合作交流,做好技术转型机遇的准备。
第二,国有企业,具有资金雄厚、产品性能与质量欠佳、各项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国有企业有条件且有必要申请专利,目前此类企业多拥有自己的实验室与技术中心,同时与国外之间存在合作的专利技术项目。
第三,国内的私营企业,可以通过申请专利来获得专利技术,进而获得丰厚的垄断利润。部分中小型企业在缺乏研发条件时,根据需求可寻找适合的专利技术发明人,进行专利转让、许可、购买等方式。
2、国内太阳能企业应逐步建立专利联盟
与跨国公司主导的各种国际专利联盟相比,我国太阳能企业的专利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力倡导与发展。我国太阳能企业实施专利战略应考虑企业的实力,不同企业由于其技术领域的实力差距在实施专利时也不尽相同。具有较强实力、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可以采用进攻型专利战略,其方法主要是采取专利技术垄断,通过专利技术许可、专利申请等方式,以获取最佳的收益;经济实力较弱、技术落后的企业,通常采用防御型专利联盟战略,即利用对专利技术的二次开发、技术引进等方式开拓自己的市场。
参考文献
[1]2010-2015年光伏太阳能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篇3
常州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08年4月
入驻企业:天合光电、有则科技、江南电力、亚玛顿科技等
概况:以核心企业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为依托,是常州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重点特色专题园区之一。
无锡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09年11月
入驻企业:尚德电力、西安隆基、昌盛光伏等
概况:由中国、新加坡两国共建,在江苏省无锡新区星洲工业园启动建设。隶属于无锡高新区。
金坛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08年 8月
入驻企业:常州亿晶、江苏华日源、江苏华龙光电、常州美晶、常州华盛恒能、常州益鑫、江苏正信、常州天顺等
概况:隶属于金坛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园光伏电池和组件产能要达到1000MW,产业园实现年销售收入达120亿元。
常熟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08年3 月
入驻企业:苏州阿特斯、苏州福斯特、苏州冠日、苏州福莱特等
概况:隶属于常熟市辛庄镇。
镇江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08年6月
入驻企业:大成硅科技、辉煌硅能源、大全集团、新时代硅科技、宝泓光伏、皇冠煜华等
概况:隶属于扬中经济开发区,为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第一家省级园区。
扬州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09年7月
入驻企业:江苏顺大、尚德、晶澳等
概况:隶属于扬州维扬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以硅为原材料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
盐城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09年8月
入驻企业:伯乐达太阳能等
概况:盐城LED及光伏产业园是盐城市重点打造的优势特色产业园区之一,重点发展LED产业和光伏能源、光伏产业装备制造。
河北省
保定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03年 4月
入驻企业:天威、英利等
概况: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新能源及能源设备特色产业基地。
邢台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09年 3月
入驻企业:晶龙、庆丰光电等
概况:一期规划用地7.17平方公里,总投资172 亿元。
燕郊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08年8月
入驻企业:珈伟太阳能、晶龙
概况:园区规划占地3000亩,由单晶硅、多线切割、太阳能组件、太阳能电池封装四大部分组成,预计五年内投资达到50 亿元以上。
秦皇岛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09年8月
入驻企业:澳瑞特等
概况:隶属于秦皇岛海港区北部工业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石嘴山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10年
入驻企业:正泰光伏电站、尚德光伏电站、宁夏阳光硅业等。
概况:石嘴山市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光伏产业园,只是有光伏产业的规模集群。 "
广东省
顺德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11年
入驻企业:必达电器等
概况:随着国家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落户顺德,光伏产业园开始建设,目前仍处在建设阶段。
三水薄膜电池基地
成立时间:2009年
入驻企业:爱康、凯盛、中建材薄膜项目等
概况:隶属于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广东省发改委将三水园列为广东省重点培育的光伏产业基地,并将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配合三水园打造广东光伏产业的三水基地、三水模式、三水标准
陕西省
名称: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成立时间:1992年
入驻企业:理工晶体、应用材料、陕西光伏股份等
概况:聚集了21家企业在从事太阳能光伏产业各环节的生产制造。理工晶体、华山半导体、骊晶、华晶、矽美和联创等企业从单晶炉制造、拉晶、切片、抛光到材料回收
等环节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成的产业循环结构。
浙江省
嘉善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08年
入驻企业:煜辉等
概况:嘉善光伏产业园是嘉善临沪新区(姚庄工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
钱江光伏产业基地
成立时间:2009年
入驻园区:矽昶绿能源
概况:隶属于杭州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5.3平方公里,属杭州半小时交通圈,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平湖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11年
入驻企业:协成硅业、鸿喜光伏等
概况:园区总规划面积为 2500亩,分为光伏电池生产、光伏辅料生产、光伏产业零配件生产等七个功能区。
辽宁省
锦州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09年 9月
概况:七个项目总投资271亿元,单体项目投资平均超38亿。
入驻企业:新世纪、博阳等
河南省
安阳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09年
入驻企业:安彩、凤凰、中升、欧美亚等
概况:构建构建一个基地(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安阳产业基地)、三个园区(林州市、滑县、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光伏产业园区)、四大产业(晶硅电池产业、薄膜电池产业、光伏应用产业、光伏装备制造业等光伏产业)的光伏产业发展战略布局。
洛阳高新区
成立时间:1992年
入驻企业:洛阳中硅、单晶硅公司、尚德等
概况:依托洛阳高新区硅材料产业向下延伸出光伏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两条产业链,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郑州新能源产业园
成立时间:2009年3月
入驻企业:保绿、阿格斯等
概况:隶属于郑州高新区
四川省
双流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10年6月
入驻企业:天威新能源、阿波罗、汉能等
概况:位于双流县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双流县获得“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称号。
乐山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08年
入驻企业:特拓日、永祥、新光、东汽峨半、乐电天威等
概况:严格上来说,乐山并没在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园,但由于硅料企业较集中,故列于此。
江西省
南昌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08年6月
入驻企业:赛维BEST等
概况:隶属于南昌高新区。
新余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05年9月
入驻企业:赛维 LDK、中材、升阳、圣伯德等
概况:先后获得“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硅材料及光伏应用产业化基地”、“国家光伏工程研发中心”称号。
湖南省
湘潭光伏产业园
成立时间:2008年8月
入驻企业:天利恩泽等
概况:隶属于湘潭高新区,并在高新区德国工业园内规划2000亩地用于湘潭光伏产业园的建设。
青海省
西宁东川工业园
成立时间:2001年
入驻企业:亚洲硅业、青海新能源等
概况:隶属于西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福建省
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
成立时间:2007年
入驻企业:三安光电、均石能源等
概况:目前,福建LED 和光伏产业园区(基地)建设正如火如荼,全省已有12个LED和光伏产业专业园区,分布在福州工业园、厦门、泉州及云霄、华安、长汀等地,企业数量超过170 家,产值超100亿元,区域性光电产业聚集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湖北省
武汉光谷光伏产园
成立时间:2008年7月
篇4
第一,无技术、无品牌、无定价权
依靠外资与补贴赢利,整个光伏行业技术没有根本性突破,而中国光伏组件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没有定价权。一旦主要出口地取消补贴,甚至掀起贸易战,国内行业就会陷入灭顶之灾。
依靠欧美政府对清洁能源电价的补贴,与国内地方政府竞次式的招商引资,国内光伏行业进入大规模增长期,不可避免地陷入恶性价格战。据“尚德”公布的年报,2006年其光伏组件的平均出货价格为3.98美元/瓦,2011年跌至0.43美元/瓦,跌幅达89%。
由于国内市场相关补贴不力,输送电力等制度障碍丛生,因此,欧洲等国是光伏补贴的重点区域,由补贴衍生出产业与市场链条,光伏产业两头在外:70%的产品销往欧洲,从欧洲大量进口硅原料与核心技术。2005年,借助补贴与招商引资崛起后,中国光伏组件一度占据欧盟市场的80%、全球市场的65%。虽然出口就是亏损,但据欧盟的计算,2011年中国向欧盟出口了总价值210亿欧元的太阳能面板和相关部件,出口量占中国光伏制造业总产量的70%。如今,欧美政府降低补贴,断绝产业链利润根本。
2012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终裁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同时还裁定,中国输美的这类产品接受了14.78%至15.97%不等的补贴。30%以上的税率意味着就市场赢利而言,中国已经丧失了美国市场,如果继续丧失比美国市场大10倍的欧洲市场,那么,中国光伏企业剩下一两家足矣,其他企业都只能各自寻找生路。
第二,政府扶持不出高科技
政府的招商引资、补贴带动了光伏行业的发展,大规模的授信迅速做大规模,这就是常见的“体量压死人”。但在核心技术方面却一再受制于人,在关键时刻暴露出高科技外衣下低端制造的本质,银行的大规模贷款有转化为坏账的风险。
据媒体披露,截至2011年3月末,“赛维”刚性负债144.64亿元,占负债总额比重为61.21%,其中短期借款为60.36亿元,应付票据为18.79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为18.01亿元,长期借款为47.48亿元。总体来看,公司刚性负债占负债总额比偏高,债务偿付压力压顶。
从“赛维”的授信可以看出银行的热情。截至2011年3月末,“赛维”获得银行授信253.69亿元,实际已使用额度为152.04亿元。国有5大银行悉数为其提供了贷款,其中建设银行授信44亿元,交通银行授信18亿元,农业银行授信21.5亿元,最大的债权银行为中国银行,授信49.5亿元,工商银行提供贷款最少,授信8亿元。其次为7家商业银行,3家外资银行有授信,其中引人关注的是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的支持,可见有关部门对这家企业寄予厚望。相同的一幕在“中兴通讯”等企业身上也曾发生。
银行砸巨资、政府偏爱,能够做大,不能够做强;能够短期粉饰财报,却不能够长期建成市场。从美国“克林顿时代”的癌症研究,到日本从电子时代向智能时代的转变,政府插手从来都不是高科技、健康市场的必须。
第三,政府必须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
政府可以提供信息、制订新能源规划,建立风险投资体制,建立新能源低碳交易市场与补贴机制,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方面,急需政府制度改进,但政策的滞后,使得中国企业成为软弱的出口巨鳄。
篇5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产业;产业转型;战略分析
一、光伏产业国际市场发展现状
在现代产业背景下,高技术和创新成为了高利润回报的来源,也成为了众多企业追捧新兴产业的原因。
2010年,是太阳能光伏产业是颇受关注的一年,以欧美诸国政府为代表,都对太阳能光伏产业予以了大量了财政拨款和资助,中国政府亦不例外。与此同时,2010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年会暨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于常州武进召。2010年常州光伏产业所受的青睐,散发出的迫人魅力,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常州光伏产业新一轮跨时代的飞跃开始了。
然而,事与愿违,聚焦2011年整个常州光伏市场,不难发现宣布扩大产能的光伏产业为数众多,其中包括了以常州天合,亿晶光能等为代表的光伏企业,都在计划将自身光伏产品和组件的产能提升到更高一个层面。
在产能不断扩张的形式下,欧债危机等一系列的国际市场金融问题,使得光伏市场上风云变幻。在经济震荡之中,国际市场上的光伏产量需求逐日减少,整个光伏市场都不得不面对产能过剩的问题。据第三方调研机构大禾咨询统计,截至2011年11月,国内光伏产业链接近1/3的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产业疲软,发展节点以及产能过剩的问题,使得人们开始对光伏产业发展与持续盈利能力产生质疑。太阳能光伏产业转型以及产业发展的问题不断被提起。
二、国际市场变动下,常州光伏产业发展问题思考
在经济震荡之下,海外市场市场需求逐日减少,整个光伏市场都不得不面对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使得常州一些中小光伏企业开始面临生存危机,与此同时,常州光伏市场上的一些问题也逐日突显出来。
1.国际市场依赖
目前,常州市已成为江苏省太阳能电池出口的主要基地,今年上半年,常州市累计出口太阳能电池18.1亿美元,同比增长74.8%,占同期常州市外贸出口总额的18.8%,太阳能电池已成为常州市出口商品的最主要品种。(数据来源:常州海关)
同理国内光伏企业的通病,常州光伏企业同样面临国际市场依赖的弊端,并且此种热度在不断升温。在面对国际光伏市场热度减退的情况下,常州光伏企业仍致力于拓展海外市场,没有纵观全局的考虑,冷静去思考我们所面临的世界经济形势。在经济虚空大环境下的国外光伏市场,金融危机,银行信贷危机下,常州某些光伏企业依然不断增加投产出口额度,设立海外工厂,热衷与于满足海外市场的拓展,这不失为企业的一种生存方式,但过分依赖于此,则会带来不必要的隐患,尤其,身处于欧债危机,华尔街消退的时代,海外市场并不稳定,看似机会重重,利润丰厚,实则亦危险层层,风险与收益并存,各光伏企业应当慎行三思。
2.龙头企业绝对优势
常州三大光伏产业园,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小企业,依附龙头企业为中心生存,形成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从而缩减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毛利润率。其中以设施最为完备成熟的天合产业园最为明显,它是以天合光能为中心,集产业上下游、设备、配件和辅料于一体的区域性光伏产业集群。
不得不承认,在过去的几年里,天合光能起到了光伏企业的带头人作用,以其巨大的品牌效应,带动着整个园区的运行,同时也扶持了众多中小型的光伏企业,实现了互利共赢。龙头企业对于常州光伏产业规模的形成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在产能过剩的市场环境下,常州光伏产业“贫富分化”更甚,中小企业面临洗牌的危机。外国市场在常州多数光伏企业的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份额。如今海外市场萎缩,并且大部分的外国市场都很重视品牌效应,因此本来中小企业很小的市场蛋糕将变得更加微小。而硅原料价格的上涨,海外市场上太阳能电池价格的下跌,都使得中小企业的生存形势愈加严峻,常州中小光伏企业面临着被洗牌的危机。若不对光伏产业的洗牌进行适当控制,很有可能会使得常州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变得单一,个别龙头企业的垄断经营,势必会影响到常州光伏产业的健康扩张。
3.产能过分扩张
产能不合理的扩张,是从生产而非需求的另一角度,来解答常州太阳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常州太阳能光伏产业产能在短短几年间,规模从30亿元增长到300亿元,年均增幅超过70%。2010年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大量项目资助以及产业本身的生产飞跃,使得大多数的太阳能光伏企业采取了扩大产能的举措,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国际市场上的原料价格的上涨,欧债危机,光伏复苏使得欧洲主要光伏应用国家采取“抑制过快发展”的政策,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国家纷纷在去年年中宣布将下调2011年光伏补贴政策,形成了2011年光伏产品安装需求的的低沉,这些给产能扩大的光伏企业带来严重的负担,甚至出现了大量停产现象。
三、常州光伏产业转型建议
1.加强政策措施,扩展国内市场
过分依赖海外市场,导致了常州市众多太阳能光伏企业的发展,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情况下,步履维艰。其实,国内的光伏产业市场仍是一片未经深垦的沃土,大量利润需求蕴藏其中。各光伏企业不若将视线从国际市场上收回,另辟蹊径,将目光投放至国内太阳能光伏市场,而国内市场的拓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常州市政府应当积极推广普及太阳能光伏产品,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建造提供融资,补贴等方面的优待。常州市各光伏企业也应当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协调,加速国内光伏市场的拓展。
2.控制产能扩张,保持理性思维
关于产能扩张的问题,各太阳能光伏企业应当采取冷静态度,深度分析未来太阳能产业发展趋势,理性控制产能扩张行为,既要保证企业需求的供给,同时,又要保证企业的发展跟随产业前进的步调,切不可盲目跟从外界的吹捧。
3.调剂产业市场,合理产业洗牌
国际市场的低靡,加剧了国内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现象,这段发展低潮期应当算是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的产业节点,经过这一周期性的调整和合理的产业洗牌,那些技术创新能力优越,资金实力雄厚以及品牌效应良好的企业将会脱颖而出,进入下一阶段产业发展的竞争之中。作为产业发展经验已经较为成熟龙头企业,应当给予那些某些方面不够完善,但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中小企业,一定经验上的指导,技术上的交流以及发展方向的引导。常州市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当对恶意竞争行为采取相应控制措施,鼓励龙头企业“以富带贫”。有效调剂产业市场,合理控制产业洗牌,防止一些大企业的恶意倾轧。
4.加强技术更新,产业集聚一体化
海外市场的不景气,产能的过剩,使得光伏产业进入了一场价格鏖战,光伏产品价格减低,如何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净利润率成为了我国光伏企业生存的一大命题。区域化,集聚化,垂直一体化的光伏产业链模式,有效地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这应当作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潮被推崇施行。另一降低成本的良好途径则是不断地进行技术升级,研发,创新,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生产资料的浪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从长远角度来说,光伏能源产业是具有长久的发展空间的,暂时的市场低迷,是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节点,作为国内具有明显优势的常州市太阳能光伏企业,更应当在产业转型阶段,抓住市场机遇,把握市场动向,保持自己的市场分额的同时,赢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控制产能扩张,保持理性思维,扩展国内市场,加强技术更新,产业集聚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作为中国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之一,海润光伏的产品涵盖硅棒、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一条完整光伏产业链。“我们的产品能保质25年,严格遵循了行业标准。”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检队伍,对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控制,并运用SPC过程统计分析方法,提高成品率。此外,公司每年还投入上千万元进行技术和产品研发,集团研发中心于2011年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现有已授权专利22项,所生产的单晶硅和多晶电池的平均转换率世界领先。
在保证电池质量和技术领先的同时,海润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加大自主品牌的推广,进行海外光伏电站开发。“依傍名牌是企业打开市场的初期策略”,过去一段时间,海润与“BP”、“肖特”两个国际光伏组件行业巨头合作,从事来料加工。面对突如其来的行业寒潮,推广自主品牌迅速被提上了公司日程。“行业的洗牌期到了,要在市场上求得生存,必须有拿得出手的品牌”,为此公司转变合作方式,与“肖特”合资创办了肖特海润太阳能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达300兆瓦,这几个月订单越来越多。
作为光伏产业链利润最高的一环,通过组建海外电站,海润有效实现了组织销售、库存消化及稳定收益。2011年,与意大利最大的EPC公司合作的两个电站已安装交付完毕,在保加利亚的另一个60兆电站前不久又追加2000片光伏组件。“如今,行业内都知道,如果建立电站的组件方是海润,那投资方从银行融资基本都没有问题。”据介绍,欧洲银行对光伏电站的融资要求会进行随机检测,一旦测试失败,则马上撤资,并将测试失败厂家列入黑名单。而海润的组件不仅通过了DKB的严格测试,还成为其测试标准的楷模。
篇7
产业扶持力度加大
2007年4月,由福建省信息产业厅牵头制定的《福建省促进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7~2010年)》(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实施。《实施意见》下发后,部分设区市政府根据文件精神,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如厦门市政府下发了《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经发局科技局财政局贯彻落实省促进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政策实施意见的通知》,泉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其他设区市也以不同的形式提出相应的扶持措施。通过一年努力,全省发展光电产业的氛围初步形成,产业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产业基地律设出现新
厦门市火炬高新区明确将发展光电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被科技部纳入全国唯一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园区;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园、泉州和谐光电产业基地、泉州惠安绿谷光电产业基地等基地园区已具雏形;漳州华安光电产业园、云霄光电产业园建设进展很快;龙岩、莆田、南平等地光电产业项目的落地也有力地推进了当地产业园区的建设。目前,全省共有光电信息产业园区12个,沿海与山区的产业梯度优势正逐步形成,区域性的光电产业聚集效应已经显现。
省内LED标准填补行业空白
“LED灯具使用寿命不应少于1万小时”的标准在今年五一节前夕举行的福建省LED灯具地方标准审定会提出。该项标准经省质监局、省中心检验所、福州大学和LED灯具企业的专家及技术人员审定修改,并报省质监局备案,从今年5月开始实施。据悉,该标准将成为全国LED灯具首个地方标准。
据介绍,近年来LED灯具产品得到快速发展,但相关标准仍是空白,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正在加紧制订中。目前我省生产LED灯具的企业已有数十家,是国内该类产品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据了解,LED灯具产品具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可以达到1万至2万小时,而一般节能灯使用寿命为六七千小时,日常使用的白炽灯使用寿命则为两三千小时。这类产品还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比白炽灯节约能源4555倍。目前,LED灯具产品广泛应用于交通指示灯、仪表以及显示屏等。
引进项目实现“质”的提升
芯片及应用产品项目成为焦点:如台湾最大的LED芯片及外延片生产企业晶元光电在厦门投资的晶宇光电项目,生产高端LED芯片及应用产品已经投产;泉州和谐光电有限公司主要依托台湾LED业界的技术和管理团队,开发高端半导体照明(LED)芯片及应用产品的大型企业,预计今年可建成试投产;南平浦城丹桂光电有限公司总投资10亿元的LED项目、福建光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LED与光伏应用一体化产品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在光伏产业领域,实现了高纯度多晶硅材料及应用产品、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项目的突破。泉州南安的三晶硅品精制有限公司已于2007年拉出我省第一条大直径单晶硅棒,其投资的25MW的光伏电池实验基地已开工建设;泉州金保利光电公司第一条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已于5月份量产,建成后将成为单晶、多晶电池片的大型生产企业;泉州钧石能源公司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先行一步,一期生产线已试投产,到2010年太阳能电池产能可望达到1000MW,成为全球该领域的重要厂商之一;惠安绿谷高科技产业基地成功引进长照太阳能光伏电子项目,建成后可望成为我省又一个大型太阳能光伏厂商。
此外,莆田引进了云顶光电伏特薄膜项目,华安、云霄、连城、长汀等县也都引进较大型的光电项目,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
篇8
关键词:光伏太阳能;双反;中美贸易;对策建议
一、引言
随着能源利用技术不断进步,太阳能、风能和核能即将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能源,其中太阳能在分布、技术上的优势使其前景和市场更加广阔。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新能源战略计划,大力推进光伏等新能源的科研应用,使得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受欧债危机影响,世界光伏市场随之萎缩,美国已先后有三家光伏企业宣布破产,而反观中国,金融危机后在新兴产业振兴规划的推动下,光伏产业等新能源产业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市场份额逐渐超越欧美,这让一直以清洁能源技术作为重振美国经济关键的奥巴马政府受到巨大压力。2011年10月19日SolarWorld 公司联合其他6家生产商,对中国75家光伏企业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提出“双反”申诉。本文以“双反”为切入,分析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问题及遭遇“双反”原因,探讨应对策略,并对中国光伏产业今后发展提出建议。
二、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特点
1.较高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可反映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化,比例提高说明该国该产业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强。由联合国数据库数据计算得出中国和其他几个主要国家光伏产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见表1。由表 1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从 2000 年的2.47%上升到 2010 年的 44.46%,相比下,美国由10.37%下降到5.74%,市场份额被中国挤占。
2.产业发展迅速,产能剧增
随着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兴起,太阳能市场需求激增,行业队伍不断壮大。小企业不断进入的同时大企业也在扩大产能规模。2010 年,无锡尚德的电池出货量位居世界第一,全球十大光伏电池供应商中,5家来自中国大陆, 2011年中国光伏企业产能扩充幅度为全球首位,2011年底,国内晶体硅电池和组件制造环节产能足以满足当年的全球光伏市场需求。
3.光伏产业链日渐完善
为避免光伏产业重蹈低端 制造强国的覆辙,国内光伏企业一开始便注重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产业垂直一体化是众多光伏企业改革首选战略,江苏天合光能2009年投资建设年产500MW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产品生产基地,这个项目促成天合在规模扩张和营运水平上的双重提升;无锡尚德,则是通过战略性投资来形成产业链一体化,借助投资参股的方式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其他一些企业也在走“多晶硅-电池-太阳能发电”路径,使中国不仅仅是“电池和组件制造大国”。
4.依赖政府政策
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政策导向型,目前我国新能源的发展还处于需要政府扶植的阶段。我国从2008年开始实施“太阳能屋顶”政策和“金太阳”示范工程政策,国内的安装量逐渐增多。2011年,随着国家光伏上网电价的落实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继颁布实施,我国光伏产业规模逐步增大,国际化程度愈加增强,正是由于政策的大力扶持,导致了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利润空间减少,也是引起美国对中国光伏业进行“双反调查”的因素之一。
(二)中国光伏产业中的问题
1.产业与市场倒挂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产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90%以上产品依靠出口。产品生产在国内、光伏应用在国外,市场倒挂现象使得光伏产业严重受制于人。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光伏产品过去一直很昂贵,在人们观念中属于奢侈品,所以在国内市场使用很少。国内消费市场迟迟未能打开,与中国光伏产业强劲发展势头相互矛盾,国内企业只能寻求国际销路。
2.三头在外,大进大出
我国光伏企业发展没有形成良好的经济循环模式,原料、关键技术设备、市场需求“三头在外”的现象,早已成为我国光伏产业的严峻现实。2005年至2009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额增长超过10倍,出口比例占九成以上。有近 80%的原材料是从国外进口的,同时有超过 90%的光伏电池组件出口到国外。严重依赖国外市场使得国内光伏产业极易受到国际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抵御风险能力也较差。
3.贸易摩擦加剧
随着光伏应用市场的急剧萎缩,各国都在积极维护本国产业市场,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有所发展。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美对华“双反”做出初裁,认定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价格低于其合理价值,对美国的光伏产业造成损害。美国商务部将继续展开“双反”调查,美国的连锁反应将会引发欧洲光伏市场做出同样举措,这种形势不利于我国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发展。
4.产业链价值低端
中国的光伏产业逐渐嵌入到了全球光伏产业链当中,但中国的企业大多是处于光伏产业链的最末端的环节,中国光伏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价值链低端的电池封装、光伏组件的生产制造。其中组装企业约占全行业的 70%,造成光伏产业的基础非常不稳。导致中国光伏产业在国际贸易中只能依靠成本、数量等低层次因素取得竞争有利地位,而太阳能光伏技术的整体水平并不是很高,核心技术基本上都是依赖于国外。
三、原因
(一)国外原因
1.Solarworld公司在补贴的定性上采取双重标准
SolarWorld提出“双反”申请,而在2007年,SolarWorld在俄勒冈州新厂项目中接受了总额约为4300万美元的税收优惠和公共补贴。另外其在欧盟也接受了多种形式的政府资助,其金额不少于1亿3690万欧元。由此看来欧美各国在新能源产业上的补贴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一定程度上比中国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要大得多。在新能源领域,对光伏产业的补贴是无可厚非的,很多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这一领域和产业提供相关补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补贴和扶持。很显然SolarWorld公司在这个问题上对人和对己上采取了双重标准。
2.政治势力与产业利益相关联
2012年是美国大选的关键一年,奥巴马必须在经济改革上做出重大改进,实现重大经济战略,才能在新一轮的选举中产生一定影响。美国当局政府在保护自身排斥中国产业的同时却忽略了我国光伏产业对美国经济以及就业作出的贡献。SolarWorld公司2011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11年其在美国雇工也增加了11%。中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从美国进口相关设备和技术,并支付大量费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对美国下游产业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此外,数以百计的美国工程技术人员在中国光伏企业工作,也为美国公民提供了大量海外就业机会。美国如果对来自中国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就将在未来3年内净损失5万个工作岗位。
(二)国内原因
1.中国光伏企业的迅速崛起,给美国造成一定压力
中国光伏产业的膨胀是此次“双反”案的直接原因。中国的光伏产业在2004年之后飞速发展,连续5年的年增长率超过100%,已经连续4年太阳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中国的光伏产量今年将超过世界总产量的50%。2011年1月至8月,中国企业光伏产品出口美国金额为16.9 亿美元。相比2010年同期,太阳能电池组件产品子增幅高达240%。但是,中国长期以来的市场优势是源自市场竞争,而不是欧美等国认为的低价倾销或政府补贴。恰恰相反,我国光伏企业在政府方面得到的补贴远远低于美国企业,因此反而要承担比欧美同行更高的利率成本,甚至在行业的周期内会出现亏损和危机。
2.中国政府补贴方式与欧美的差异造成误解与分歧
欧洲和美国都是直接从安装环节进行补贴,即直接补贴电价。而中国则往往是提供大规模的现金津贴及其他补贴,例如赋税减免、优惠的原材料价格、打折的土地、电力和用水费用、数十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出口补助金及出口保险优惠,对企业进行相应的扶持,也就是在生产环节进行补贴,易造成补贴政策产生误解和质疑。
四、应对“双反”及中国光伏产业对策
(一)政府扶持
首先,转变补贴方式。在国际上,德国采用的是提高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补贴,美国则允许光伏项目享有30%的税收抵免。而我国政府主要采取的是给予税收、土地、贷款等的优惠政策,因此不同的补贴方式造成欧美与中国的分歧误解。我国不必局限于资金上的补贴,可以运用税收抵免、分摊电价等补贴方式。同时应分区域、分主体进行差异化补贴。区别东中西部地区,区别家庭、企业与公共部门,实施不同程度的补贴,大力促进中东部地区及家庭对太阳能的使用。其次,开发国内市场,降低对出口的依赖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新的机遇。反倾销的严峻形势让企业开始转向国内,国内市场在目前的发展中是最具潜力的。因此政府应采取一系列相关推动和鼓励政策来开发国内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将光伏的应用逐步引入市场的同时也要注意居民、工商业和公共系统在光伏市场中的均衡发展。另外,政府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中规则的制定,增加中国的话语权,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减少阻力。
(二)行业整合
一方面,需建立统一的行业联盟,应对外部危机。我国光伏企业组织松散,仅有的几个省级光伏产业协会的作用非常有限,因此,有必要在我国建立一个光伏行业组织并制定组织协调机制,协调国内和国外市场和企业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调整产业格局,以行业骨干企业为基础,建设国家级共性技术服务和支撑平台;扶持技术先进和已具一定规模企业的发展,尽快制定行业标准,让企业生产做到有例可循,同时在应对反倾销和反补贴时也有据可查
(三)企业自救
首先,企业应熟悉掌握程序,积极应对“双反”。很多企业在遇到此类双反案时大多处于很被动的境地,或单纯依靠律师来解决问题,或干脆放弃海外市场。“双反”调查是一个长期过程,企业需要制定长期战略。此次光伏“双反”案的调查持续近4个月之久,企业完全可以在这段时间内积极调整自己的生产方式或采购渠道,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转变机会,从而降低应诉后的成本。
篇9
【关键词】光伏产业,产业发展,问题,战略对策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且伴随着大量的环境问题,致使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的挑战。可再生资源不但能够环节当前人类的能源结构,还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可再生资源,其不但廉价、环保,对环境的污染也小,若是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的热量来进行发热的话,能源危机将能得到很大的缓解。
1.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分析
为了更好地提出光伏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就需要对我国当前光伏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1产业融资状况不乐观。为了进行产业相关的研发和生产,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进行融资的渠道仅有上市融资、银行信贷、风险投资等几种。我国当前的金融环境不景气,货币政策收缩,要从银行争取到信贷存在着很大难度。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要想上市融资几乎不可能,国内关于风险投资的实践还不十分很充分,当前的融资环境对光伏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生产效率低下的企业将很快被市场所淘汰。
1.2产业对外依赖较强。火力发电会导致CO2排放量增多,光伏产业本来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然而我国当前的光伏产品去主要用于出口,CO2排放量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我国也并没有享受清洁能源,这使得产业发展的目标并未实现,其对于国外市场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若是国外市场的需求量减小或者出口国贸易保护政策实施,我国的光伏行业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缩减财政支出,当前很多对于光伏产业的扶持政策都逐渐降温,太阳能电池需求量也逐渐降低。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光伏生产企业,陆续出台了贸易保护政策,以维护本国的企业的利益。之所以我国的光伏产业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对外依赖性,技术限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为了更好地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使我国的百姓享受更多的清洁能源,就需要从核心技术的掌握上入手。
1.3产能过剩严重。自2006年开始,我国的光伏产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诸多企业在海外上市,光伏产业逐渐成为了中央和地方支持的新兴产业,这使得进军光伏行业的中小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截止到2011年底,超过500家光伏企业在进行光伏产品的生产。然而这些产品的结构并不是十分合理,处于光伏产业链下游的企业数量占到了大多数,企业重复竞争的现象比较严重,产能过剩情况日益突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光伏产业面临了“寒冬”,很多光伏企业就此夭折。
1.4光伏并网不畅。当前国外市场仍旧是我国光伏企业主要的依赖,为了更好地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就需要将国内市场逐渐打开,为此就需要并网发电向居民出售电力,然而这却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点:其一,技术不是非常成熟,在电网中接入光伏发电的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若是鲁莽地进行光伏并网,将会出现诸多方面的问题。其二,太阳能发电受限因素较多。无论是季节、昼夜,还是天气的变化都会对光伏发电造成影响,致使其发电不稳定,若当其出现供电不稳定状况用储备能源发电弥补,则就会造成大量的额外成本的支出。其三,太阳能资源存在区域性,我国太阳能辐射最多的地方是我国的西北部,大量的光伏电当地并不能消耗,需要运输到东部才能实现价值,而长距离的运输成本,也是这一设想的重要的阻碍。其四,补贴政策不完善。光伏电站企业是我国当前主要的政策补贴对象,而电网运输企业获得的补贴则比较少,而电网公司为了改善原有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金链条容易断裂,若是缺乏相应补贴的话,则很难促进其发展。
2.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通过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问题的分析,我们对光伏产业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就需要提出相应的战略对策来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加强政策扶持。为了促进光伏行业的发展,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然而这些政策不系统,难以进行有效地落实,为此,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其一,要提升公众对光伏产业的认知度。作为一项新兴产业,看似和公众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只有公众认可和接受这些新兴产业,认识到太阳能资源的重要作用,产业的发展才能得到更好的用户,采油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群众基础。为了提升公众对光伏产业的认知度,台湾地区采取了相关的政策,通过教育系统的教育、公共系统太阳能的使用来逐渐提升公众的认知。大陆也应该出台相似的政策,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公众的认知度,奠定光伏产业的市场基础。其二,采取有效的产业政策,为了更好地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应该对国内外光伏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对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选择,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产业链条,制定系统的光伏行业发展战略,细化产业政策和决策,使产业目标能够更好地实现。其三,出台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为了更好地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政府应该制定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这样才能为光伏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其四,进行价格激励政策,不断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并逐渐增强传统发电行业的成本,使新能源价格的市场适应性能够得以提升。
2.2解决贸易争端。“双反”调查在欧美等国家发起,由于缺乏在这方面的应对经验,我国的很多光伏企业蒙受了损失,为了更好地在国际贸易中争取权益,创造公平的贸易环境,完善应对机制,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建立预警体系,对行业的相关信息,诸如政策、政治、价格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行业发展的走向进行越策,以便完善相应贸易争端应对手段。其二,提升应诉能力,为了更好地对我国企业的正当利益进行维护,是国外的贸易环境对我国的贸易自由权进行保障,就需要提高我国企业的抗诉能力,以争取应有的权益和保障。其三,加强与国外政府、企业的交流和沟通,为了更好地预防争端的发生,应该建立广泛的交流机制和协商机制,这样才能逐渐改善当前的贸易争端状况。
2.3创新关键技术。巨大的利润是促使光伏企业发展的巨大的动力,然而由于政府引导不到位,我国的光伏产业的发展中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其企业多处于产业链的下游,技术能力不强,产品重复竞争压力大,这样就限制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在关键的技术上予以突破,实现技术上的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永恒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促进产学研合作,光伏产业不但需要科研能力、资金实力,还需要技术转化能力,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技术的自主创新,攻破更多的核心技术,就需要推动产学研的合作与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技术转化为产量,促进产业的长远发展。其二,吸取国际经验,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应该逐渐与国际接轨,在分析自身状况的基础上制定发展目标和路径,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光伏产业尽快走出困境。要实现技术的发展,就需要一个系统化的产业平台,国家不但需要建立研发中心、信息中心,还需要建立检测中心、培训中心,只有完善这些企业的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使相关的光伏企业能够得到整合,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实现企业之间的有序竞争与长远发展。
2.4规范行业发展。光伏产业本身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若是不顾企业的实际而使这个行业涌入大量的企业的话,只能造成大量的资金、资源的浪费,为此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行业准入门槛,使行业的初始发展状况能够更加规范,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在行业组织和检测体系的建设上加强力度。通过行业组织,可以更好地优化我国的行业形象,使其更好地进行自律,在国际竞争中表现出优势;要对行业进行调查和监督,将行业报告进行定期,这样能够保障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使相应的重复建设的问题得到改善;整合光伏产业,对于当前我国的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要有效地解决,加强对行业的整合,完善中小企业联合经营模式,鼓励优势企业进行兼并、收购,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产能过程的状况。
3.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若是不对这种状况予以改善的话,我们的生活质量不但会大幅下降,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出现了一些新兴产业,如何促进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太阳能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可再生资源,其不但廉价、环保,对环境的污染也小,若是能够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的热量来进行发热的话,能源危机将能得到很大的缓解。本文分析了光伏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光伏产业战略发展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光伏产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红波,俞善庆.太阳能光伏技术及产业发展[J]. 上海电力,2006(04).
[2]吕志新.光伏产业的2008[J]. 阳光能源,2008(01).
篇10
【关键词】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管理模式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光伏产业的大力支持与扶助,我国的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逐渐完善,但是就目前发展来看,尚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割裂,产业链内部的消费者、中介组织者及上中游企业彼此之间的协同性较差,上下游之间缺乏一定的延伸性与弹性,我国积极加大帮扶力度,力求实现我国新能源光伏产业链供应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实现我国新能源光伏产业的优化与创新。
1 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
1.1 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内容
由电池供应商与组建供应商提供设备与材料借助物流传输给光伏系统集成商,光伏系统集成商在获取材料及设备后转化给业主,而同步开展的是电池供应商借助信息流将信息提供给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对信息进行整合后反馈给业主。组件供应商借助服务流将最新动态发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在完成动态分析后将其传递给业主。在该模型中始终贯穿着资金的流动,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条。
1.2 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结构
我国供应链的结构一般呈现出网状结构与线性结构两种类型,其中针对光伏产业的供应链结构模式一般以光伏系统集成为核心。对于光伏产业供应链来说。产品的最初来源一般是自然界中的硅,其最终的去向是我国的电力产业。产品基于一定的生产需求而生产,最终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对于光伏产品来说,从原材料到产品其经历了光伏材料供应商及光伏成品制造商、光伏产品应用承包商三大主体,在进行主体传递的过程中实现了光伏产品的加工、产品的装配及转换等。在各个节点之间就需要借助需求与供应关系形成光伏产业的供应链。
对于我国的光伏产业来说,其供应链管理从硅胶原料的获取到电池的生产及集成系统的开发应用,本身是一种过程导向的管理,从宏观上说起要求同一条供应链条上的多种生产要素相互调和,增强供应链条的灵活性。借助供应链条,相关企业增强彼此合作,从而提升光伏产业整体供应能力与实力。光伏产业供应链的最终管理目的是借助节点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实现最小的成本支出最大的经济利益获取。
2 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模型解读
在光伏产业供应链中包含所有光伏产业基本要素,最初的硅原料供给、组合及信息的传递,到光伏系统的建构与集成,再到业务的验收,具有完整性与整体连贯性。模式下的光伏系统成为主导,以获取最大利益为优化目标,借助自身在光伏产业中的纽带作用,采用契约形式实现光伏产业各个要素与企业的密切联系,模式下的供应链管理,健全各项管理条约、约束机制及奖励机制,并将其作为选择与衡量企业的合作标准。
在光伏产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型中还包括最基础的监控中心、信息化中心等现代管理平台系统,真正实现内部数据的获取,信息资源的同步共享、资金流的有效整合、实时监控数据分析、低成本运行管理等发展要求。在该管理模式下,供给方处于相同的供应链条上,借助信息的有效传递,服务的及时监控等最终确保产品始终围绕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供给,最大限度降低资源、管理与时间、成本等的浪费、光伏系统集成商是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关键与核心,在光伏产业的供应链管理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供应链管理中充当领导者、协调者及监督者。
在光伏系统的集成管理中,集成商批量采购光伏电站建设的核心设备,在采购后期进行整合并发送给项目所在地。光伏系统的集成商借助与该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签订相应的管理合同,建立完善必要的管理模式章程与规范,将此作为衡量供应商管理标准,实现该模式下个成员企业的行为始终围绕在光伏产业的促进上,在光伏产业的供应链管理中,积极建立系统集成为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关键所在,也是今后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的必然性趋势。
3 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的物流、信息、资金管理分析
3.1 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的物流特点分析
对于光伏产业供应链的物流来说,物流量大,复杂性高,光伏产业链本身比较长,节点比较多,从硅材料到硅片,再到太阳电池片等,最后达到光伏发电系统,因此在物流管理上要求迅速及时,管理清晰到位。此外,光纤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但是易损坏,具有一定的时效要求,这就要求供应链上的物流能加强与之配套的物流管理,增强彼此间的协调性,从组件厂接收订单到发货,形成采购、仓储、搬运、生产等一系列环节的时效性,加快物流运作,提高企业利润。
3.2 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的信息流特点分析
我国的光伏产业政策依赖程度比较高,存在于各国各个地区的光伏产业政策中,对于光伏系统集成来说,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十分重要。供应链成员之间彼此信任、开放并为着共同的经济利益而协同合作。因此对于光伏产业来说,其信息管理与整合要更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查阅资料,了解存盘,掌握订单,实现信息的共享与高效整合。一般来说,信息要求合作企业之间对外公开,并彼此监督,信息的充分共享保证了光伏产业中的各成员能够以最充分的动态信息进行光伏产业高效的设计、生产、传输,最大限度满足当前光伏市场发展,也可以说,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是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实现长久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光伏产业的供应链模型管理中信息的共享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管理渠道。
3.3 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中的资金流特点分析
光伏产业的供应链流动方向为从消费方向向产品供给方流动,由业主将资金交给光伏系统集成商,按照逐层递推计算,光伏系统集成商借助采购组件、相关核心设备将资金转交给企业。在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的管理模式下,企业成员在系统集成商的领导下,以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为核心开展合理竞争。各成员企业获取的利益是长远有效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此同时,行业的效益越好,其更方便借助集成系统开展融资业务,在开展融资业务时要完善项目资金流收入及支出模式,借助供应链的融资筹划保证集成系统及集成业务良好的资金流模式。不同的物资种类与不同的议价能力决定供应商要采取不同的融资模式,根据光伏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与自身的集成供应能力灵活选择。
4 结束语
鉴于我国能源紧缺及光伏产业长期依赖国外市场的双重压力,我国必须加大对新能源光伏产业的扶持与发展。通过分析市场动态、获取产业信息,不断建立并完善光伏产业供应链,形成完整稳定的产业供应链条,产业供应上做好光伏产业的辅助发展,实现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新突破。当前基于这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我国在鼓励光伏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应投入资金大力支持光伏产业供应链的课题研究,理论指导实践,为我国新能源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新能源光伏产业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本厚.新能源公司光伏项目供应链管理研究[D].新疆大学,2012.
[2]王华.新疆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D].新疆大学,2013.
[3]杨立新,蔡萌.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产业主体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2).
[4]张翼.社保基金投资新方向――开发新能源光伏产业模式的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