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范文
时间:2023-03-27 09:1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设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以往,人们把课程设置仅仅理解为学科课程的开设,这是不够全面的。
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包括开设的课程合理,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 3D MAX课程设置更新教学方法
3D MAX是一款超强的三维设计软件,它模块多、应用范围广,因而成为各大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3D MAX可以用于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动画制作、多媒体制作、游戏制作等众多领域,因此各个专业都要学习它。在实际教学中,正是由于各个专业都要学习的原因,使得3D的课程设置存在不少弊端和混乱。
一、3D MAX课程设置更新前的弊端
1.基础课程过多,专业性不强。
3D MAX软件相对二维软件来说要复杂许多,它命令多,面板参数可调节范围广。它主要分为建模、材质、灯光、动力学、粒子系统、动画等几大模块,其中建模、材质、灯光是最为基础的模块,每个模块又都有若干基础知识和操作。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的学生都为这些基础知识耗费了大量精力,而最后连一个专业的实例都很难完成。究其原因,是由于基础知识课程过多,针对专业的模块学习过少。比如说多媒体专业,它对建模的要求就不强,对材质特效部分和粒子系统要求比较高,如果把大量精力花在建模和灯光模块上面就会收效甚微。所以各个专业的3D教学应该侧重点不同,而不应该泛泛地进行基础知识教学。
2.理论知识过多,操作性不强。
3D MAX是一个应用型软件,能够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如建筑和室内效果图的绘制,电视片头片尾的制作,游戏中的场景和人物,以及动画短片,等等。它的应用性就决定了不应该以理论教学为主导,而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3D教学中,由于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许多教师花了不少时间讲解面板参数的含义等理论知识,课程学完后学生还是不会操作。所以教师应该根据3D的课程性质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3D MAX课程特性
3D的课程教学不同于构成等基础课程,也不同于Photoshop等软件课程,它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实践性等课程特性。教师充分地尊重和应用这些课程性质,才能发挥出课程的特长,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学生。
1.针对性。
在各大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3D MAX是建筑、室内、影视多媒体、广告和动画专业共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各个专业对3D的应用方向是不尽相同的,因此3D的教学首先应明确本课程在各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专业针对性地组织和开展。建筑和室内装饰专业应用3D主要用于做效果图,观察三维空间的体量感,提前预知建成后的效果,所以应侧重建模、材质、灯光和渲染几个模块;影视多媒体专业用3D主要用于电视节目制作、电影特效等,应侧重材质、粒子系统、运动控制器等模块;动画专业用3D主要是制作三维动画片,它对3D要求比较高,必须对所有模块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知识掌握,所以在课时分配上比其它专业多,在系统掌握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突出重点学习几个模块,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模块的分工是很明确的,学生对3D的掌握应该在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这样针对性的教学才能适应岗位需求。只有明确各专业对3D的应用方向,针对不同专业实施重点突出的教学,才能避免因3D软件的复杂带来的盲目教学,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时效性
3D自20世纪80年代末诞生以来,在20余年间了大大小小数十个版本,它的发展是随着个人电脑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高速发展的。1996年,3D Max 1.0版本问世;2006年,3DS Max 9版本正式发售,它预示着在64位系统下三维应用时代的来临;2008年,推出了根据时代命名的3DS Max 2009,这个版本更多面向影视特效、游戏制作和设计可视化制作领域。版本的更新使得我们的教学和课程设置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然学生毕业后就很难适应岗位的要求。
与此同时,3DS Max的插件也随着版本的更新而变化。3DS Max的插件类型非常丰富,从建模、材质、灯光、渲染到合成,无所不有。插件的出现使得原本就功能强大的3DS Max更是如虎添翼。如渲染巨匠Vray已经从当初的Vray1.0过渡到Vray1.5,现已向2.0版本冲刺。作为学校教育,理所应当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版本,剔除陈旧的知识,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注重知识的时效性,这样学生的知识才能与行业发展相融合。
3.实践性
3D MAX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操作经验是无法完成具体项目的。在做具体案例时,由于操作步骤的先后、参数设置的细微差别或是采用方法的不同,都会使最终结果大相径庭,同时,由于面板和参数繁多,学生如果不实践是很难掌握哪些是真正关键有效的设置,再者,一些小窍门和妙方法都要通过实际操作才能获得,因此通过实践来理解和运用技术理论是3D的学习之道。
三、3D MAX教学方法更新
由于3D MAX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实践性等课程特性,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讲授法和演示法,应该积极采用现代教育媒介,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同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案例驱动式教学
案例驱动式教学主要是选择具有一定真实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典型事例、实例或个案,通过分析、辩论、演绎、推断、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选择案例要注意根据教学重点、难点精选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将这节课要完成的案例的最终效果展示出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逐步演示、学生跟着练习,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总结这门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样,课程学完后,学生不仅能掌握实例的具体操作方法,而且能在操作中理解知识点的含义。
2.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作为课上案例式教学的补充和深化,具有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作用。课后练习可以选择和课堂练习相似的案例,让学生独立完成,只有学生独立操作出相似的实例,才能将所学的技能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也就是一种内化的过程。
3.实训
如果说案例驱动式教学还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那么实训则完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为主导。具体说来,实训需要集中一到三周的时间,由学生合作完成一个具体项目。比如说要完成一个庭院环游的动画,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到四人一组,每个学生完成整个动画的一部分,最后将文件合并。在这过程中,学生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问教师,同学间也可以相互交流,这样学生独立完成一个作品后,就具有了自己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也得到了强化。项目训练避免了单个知识点不连贯的弊端,将所有的知识和操作融合,这样学生就有了整体把握的能力,也易于知识间的融会贯通。
总之,3D的课程设置应充分尊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专业上要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具有一技之长。[2]同时要注意3D课程自身的课程性质,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信息产业链由顶端的标准的制定(IEEE)、核心的研发(Mi-ero,oftUntel)技术的扩展(Oraele侣AMsUNc)、技术(腾讯\清华紫光)、下游的附属技术(阿里巴巴、爱国者)构成,而通信技术是信息产业链重要组成部分。通信系统技术链是信息产业链的重要组成,现代的通信系统具有双向性,实现多点对多点的信息传输与交换,通信系统的技术链组成如图1所示.完成信息收发通信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用户终端设备主要功能为收发信息处理〔主体设备为手机终端和个人计算机),另一部分为运营商提供的传输交换信息的通信网络(主要有电信网、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由于我国软件和硬件技术处于整个信息产业链的下游和,因此我国通信技术链相对应的岗位群,主要有通信制造业(技术扩展的设计、生产)、通信服务业(通信网络工程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增值、营销)。根据广西通信行业的人才需求,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将通信专业毕业生定位为承载通信服务业运营商的外包企业,主要是BSC网管、光传输网维护员、传输网维护工、基站维护员、安装测试员、路测员、直放站安装维护员、网络优化技术员、交换监控技术员、光网扩容技术员、通信勘测和设计员、华为(中兴)设备督导、客服技术员、网络测试员和营销客服等工作岗位。
二、高职通信专业课程的改革
高职通信专业课程的改革,首先要科学地构建树形高职通信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以确定各门专业课程在支持通信技术链的地位及作用,有利于教与学过程中对知识、技能重点及难度的把握,从而明确各门先后课程之间理论对技术的支撑、技术对理论的实现的相互关系,以及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对职场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凸显“通识为本,专识为未”的原则。树形课程体系分为:第一,树根为通识课程,包括语言、数学、物理;第二,树主干为专业基础理论课,即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第三,分支树副主干为支持硬件和软件技术专业理论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C语言;第四,树枝为专业基础技术课程,包括模拟电子、数字电子、高频电路、微机原理、通信原理;第五,树叶为专业实用技术课程,包括人网技术、光网络技术、天线技术、数据通信、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移动网络优化、实用电源技术、通信工程概算、电信营销与客服。高职通信专业树形体系,由根到叶的知识结构稳定,衔接紧凑,实现通识课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工具,专业基础理论课对专业基础技术实现的理论支持和引导,而专业基础技术课对专业实用术课的支撑。高职学生大多都学习语言、数学和物理,只要有了树,经过高职通信树形课程体系的学习,能成为掌握专业知识、能,具有专业素养的栋梁之材,实现由高职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蜕变。
三、高职通信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通信就业定位在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与营销,对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专业基本技能以“必需”为准,凸显市场定位为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通信专业课程对通信系统技术链的支持关系如表l,教学过程以服务于通信系统技术链为任务的驱动,强调各门课程之间知识及技能,在点、线、面上的承前启后关系,构成与通信系统技术链相对应的知识链和技能链。树形通信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体系,确保毕业生尽快融人职业,在通信行业的职场可持续发展。理论教学环节难点,首先,组建通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构建与通信技术链对应的知识链和以任务为驱动的技能链的树形课程体系。其次,每位专业的授课教师,梳理与该门课程链接的前后课程之间支持的知识点,以保持先后课程之间理论支撑与技术实现的衔接与融合,使整个通信技术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一体化,确保每门课程满足高职生在通信技术链工作岗位职能的知识需求。最后,专业负责人根据各门课程知识点的要求,定期与专业授课教师沟通,检查跟踪每门课程的教学进程,教学效果好坏取决于细节之处的常态化的监督,保持各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及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的落实。
篇4
关键词:三本院校 课程改革 德语专业方向 就业方向和竞争力
一、现今德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状况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和外国建立的贸易增多,对外交流的紧密,促使外语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德语就是在对外贸易中越来越多地被使用,这使得很多高等学校开设德语专业。德语,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交流工具,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高考毕业生的青睐,很多学生都开始倾向于在大学的时候,能够将其作为一门专业,并在毕业时能够将其作为一技之长,找到一个对口的工作。截止到2012年10月,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学校开设德语专业。在这些学校中,有很多是在外语方面具有权威的外国语学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其次很多都是一些综合性的重点大学,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随着德语人才的需求增多,越来越多的三本学校和专科院校也开始开设德语专业。
然而,就笔者了解到的很多院校开设德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很多院校都是根据一些老牌学校的设置标准来设置本校的课程的。在大一、大二的时候,给学生设置基础课程,主要是精读、听力、口语以及阅读和写作,在大三的时候主要设置高级德语的精读、听说以及外刊阅读,这些为专业必修课,除此之外都会简单加设商务德语、科技德语、旅游德语、德国文学、德国语言学、德语翻译等课程,这些课程看似很丰富,而实际上,都只是让学生当成专业选修课来完成的,所以学生并不能在毕业之后就立即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所在的工作中。很少有学校的设置专业方向是让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
二、为什么要在三本院校设置德语专业方向
从德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和三本学生的特点来看,三本学校德语专业设置方向很有必要。
(一)德语专业学生的实际就业现状
德语学生在毕业后,主要分为出国深造、国内高校读研和参加工作这三种情况。就笔者之前的班级同学来说,大部分都是选择就业,其他很多学校的学生也都是这样的情况。德语就业方向主要为:在外事部门工作、担任翻译、从事外贸、担任高校教师和在培训部门工作等等。在外事部门工作算是一个比较体面的工作,很多都是通过考公务员来实现的,但是这种岗位需求少。担任翻译的学生中,做笔译的人数居多,一般是小型的翻译公司。从事外贸行业的人当中,大多数都是通过网络从事中间贸易,很少有人是去德企工作的。因为中国的德企数量相对来说还是很少的,其次在德企工作的很多人还是从德国留学回来的工程师。现在有很多的人出国留学,这就使得一部分毕业生去培训机构工作。很多学语言的女孩子都是通过深造,在高校当老师。就德语工作人群的分布来看,大多数毕业生都去了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其次是沿海城市。因为很多外企都是先选择在沿海城市发展, 而一些随后兴起的外贸公司也都是借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沿海城市的便利,在这些地方办起了公司。外贸的发展也促进了翻译公司的成长。但毕竟只有很少的城市提供这样的机会,所以相对来说,外贸需求的岗位还是很少的。另外,留学归国的人使得国内学校的本科毕业生就业余地更少。在这个大背景下,就业的形势严峻,使得三本院校的课程设置改变势在必行。
(二)三本学校学生的特点
结合笔者三年来的教学经验来看,三本学生和重点本科的学生有着很多的不同。
首先,“学习能力差。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能力欠缺,学业的拓展能力比较弱”。[1]一般的三本学校管理制度较为严格,在这种的严格管理下,他们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平常是老师让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不会自己去探索学习方法,也不会主动去看更多的课外书来充实自己。同时,英语和德语也是相通的,很多语法都是相类似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的英语学得不好,很简单的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会弄混,这让他们在学习德语的时候雪上加霜。
此外,态度常常决定一切,三本学生在学习上缺乏持续的、积极的学习态度,缺乏恒心和毅力。三本的学费相对较高,所以很多学生的家境都较好,他们在家养尊处优惯了,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都会采取逃避的态度,很多人在学习中会半途而废。在学习中的那种刻苦钻研的精神,已经很难在现在的学生身上寻觅了。德语本身是一门严谨的语言,散漫的作风势必会成为学习的拦路虎。
曾连续20 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德雷克・博克所著的《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从美国高校体制中,提炼出了一组具有统领全局的大学目标,其中一项就是就业能力的培养,即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本学生原本在基础和自觉性上就有所欠缺,如何去和一本、二本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呢?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德语教学改革多着重于提高德语的基础教学。“新大纲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它促使教师更新观念,重新认识基础教学的关键所在。”[2]但笔者认为,虽然这样的改革有益于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就业困难的问题。三本学校的学生在就业竞争力上本身就弱,如果和重点学校一样仅仅提高语言能力,恐怕还是没有优势。
那么优势要怎么样来体现呢?现在的大学也是要面向市场的。没有很多的企业或者公司愿意花钱为员工提供实习和上岗培训,所以如果招来的员工熟悉一下业务后立马就能上手,这对公司、对社会都是一个资源的节约。所以,笔者认为,将学生培养成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最重要。
三、三本学校的德语课程设置及专业方向
(一)德语课程设置四个专业方向
三本的学生在学习的能动性以及钻研上要差一些,所以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都选择就业。笔者经常翻阅各种德语人才招聘网站上的招聘信息,如:(1)有销售经验一年以上;(2)德语口语流利;(3)录用后公司提供优厚底薪+提成+各种福利待遇。[3]发现大多数都是小型外贸进出口公司,也有很多公司招聘翻译,翻译的内容大多是以经贸类、科技类、和说明书之类较多。其次是培训机构招聘培训教师,另外还有一些是招收导游。
基于这些现状和思考,笔者认为三本学校的德语教育一定不能走寻常路,而是要立足市场,在努力提高学生语言专业能力的同时,要在课程设置上有所创新,也就是要分专业方向,可以将专业方向分为经贸德语、科技德语和旅游德语。
(二)三本学校德语在专业方向基础上的课程设置
和比较成熟的英语教学一样,本科生可以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学习德语的基础知识,夯实德语基础,为学习方向知识做准备。在大一的时候,主要给学生开设综合德语和德语听力。这个时候是学生的入门阶段,学生得最大限度地熟悉德语的讲话模式,所以在这个时候,最好多开设综合德语课,一周10节。综合德语课和英语专业的精读要有所区分,也就是在这个课上要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而不要单纯地只是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在每一个话题上都可以有话可说,说得出来。听说课为4节,这样给学生多听和多说的机会,让学生有交流的机会。在大二的时候,在大一的综合和精读的基础上,增加口语课。只有专门的口语课,才能让学生真正放开去说,一周可为2节。在大二的时候,开设综合、听说、口语课的基础上增设阅读和写作。大二是比较重要的一年,因为这个时候要对学生所学有个验收,那就是参加德语专业四级的考试。这个考试是对学生的听力、基础、阅读和写作的一个综合考验。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在教学的同时传授一些解题技巧。有本像样的证书,也是就业时候的一块敲门砖,尤其是对三本的学生来说,更是学得好的一个有力证明。所以现在很多学校重视学生的考级成绩,这也是对学生的一个鞭策。
在大三和大四的时候就设置专业方向,笔者对于方向开设的课程有如下构想:
经贸德语专业:在大三的时候,可以开设经济交流德语、德语商贸信函的写作,同时还要开设一周四节的高级德语课程,这样可以巩固学生的德语知识。当然学校必须还要给学生开设经济学方面的相关课程,所以笔者建议,在大三的时候,学生应该要开设相应的管理学和经济学课程,例如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和贸易课程。当然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选修专业的机会,在大二的时候,学生就可以选修国际经济与贸易或者是市场营销专业,这样学生学起德语知识来更容易理解,同时也为今后就业提供储备。在大四的时候,开设外贸流程和经济交流德语。
科技德语专业:因为德国的科技制造和建筑业比较发达,和中国在这些方面的经济交流增多,使得科技方面翻译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更多。所以在大三阶段,开设科技德语阅读、科技德语翻译,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科技知识,在工作的时候能够立马用上。在大四的时候,开设科技德语口译及科技德语写作,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进企业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去熟悉这些语言及技能。当然,学校应该提供给学生选修机械制造等方面的课程,让学生了解更多专业知识。
旅游德语专业: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出国旅游。中国和德国之间互相旅游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德语导游的需求增多。很多旅行社在招收外国语种导游的时候,一般都希望可以直接上岗。大三的时候,开设德语国家概况、德国人文地理、跨文化交际以及导游用语。这些都是让学生能够提前掌握旅游地点的情况,很快适应工作。大四的时候,可以开设中国旅游地点,和导游讲解及技巧。当然学生在课外要多阅读历史、地理,丰富自己的知识。
当然专业的划分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不同时期或者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肯定可以有不同的专业设置,这些都需要各位参与德语教学的同仁们深思。三本学校德语专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以上仅是笔者个人对于三本学校德语专业在本身发展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上的一些想法,希望各位能够对此提出更多的见解,共同促进三本院校德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洋.三本学生学习困难心理的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2] 黄克勤.谈德语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的实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1,4.
篇5
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建议分析
一、样本选择及研究方法
为了解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现状,改进教学质量,笔者于2014年8~12月期间,对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2012~2014级在校学生,总计420人开展问卷调查。本文选用SPSS19.0作为统计工具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参与对象实施问卷调查,回收问卷并统计、分析数据。本次问卷就课程与专业联系是否紧密、理论实践教学的比重是否合理、课程能否与企业需求接轨、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否有效等四个方面多个维度进行测量,采用矩阵式回答形式,其中381位在校生提交了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
二、高职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一)调查对象
在调查时,我们本着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兼顾大三即将毕业离校的学生,以便全面了解高职课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为改进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了可信的调查数据。
(二)调查问题
数据表明:对学校课程设置基本满意的学生人数有353人,占到总人数的92.6%。这充分反映出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紧贴市场,将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相融合。对专业课课时安排基本认可的学生人数有242人,占到总人数的63.5%。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学校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都较为合理。
(三)调查指向
该数据显示:对学校课程教学实施设计过程中,认可度较低的学生人数有144人,占到总人数的37.8%,从侧面能反映出学生对于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堂教学方法与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满意度并不高;认为课程设置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学生人数有321人,占到总人数的78.5%。大多数学生认为所开设的专业课与市场紧密接轨,能够满足就业的需求;对学院实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感到满意的学生人数有170人,占到总人数的41.6%,快达到一半人数,说明学生对于学院实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认可;对学校课程教学能够满足工作岗位综合需求的学生人数有168人,占到总人数的40.6%,说明学生一方面意识到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另一方面也深感校内所学内容的不够,需要提高自身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为通过实习能有效提高自己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生人数有364人,占到总人数的89%。大部分学生认为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动手能力较强,实习能够提高自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对目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现状有了基本认识。工程造价专业是教育部规划的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上发展起来的以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一门学科,在建筑行业,从投标到竣工验收整个施工过程都需要全程预算,包括投标预算、工程进度拨款、工程竣工结算等等,所以市场上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就业前景广阔!从调查问卷的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大多数在校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表示认同,认为学校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都较为合理。学生认可通过顶岗实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强化自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本次问卷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了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现状,所获取的数据分析提供的建议,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为提高高职课程教学效果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建议
通过调查数据发现,学生对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组织、实践教学等环节,满意度并不高。建议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应改进教学方法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增强教学基地建设,注重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综合培养。只有将高职课程建设纳入高职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以及就业需求,对课程建设的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提高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建设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1.改进教学方法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应改进教学方法手段,运用创造性教学法、讨论式互动教学法、激励教学法和体验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围绕学生所应该具备的从事建设工程招投标、编写各类工程概预算经济文件、进行建设项目投资分析、造价确定与控制等工作基本技能训练,结合视屏播放、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共享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全过程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能力。2.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创设有效教学内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有: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编制工程定额的能力、编制建设工程设备和材料采购清单的能力、编制建设工程物资供应计划的能力;具有建设工程成本核算、分析和管理的能力。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创设有效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造价管理人才,更好的解决就业压力。3.增强教学互助建设,让校企共同建设、共同受益工程造价专业职业教育目标就是为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单位培养具备工程造价管理知识,能熟练编制工程造价文件等专业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型技术应用人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习是其实践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需求,强调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推动本土工程造价行业、企业成员单位与本地高校的合作,增强教学互助建设。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增强企业与学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订单式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校企共同建设、共同受益,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伟之,张锦瑞,杨春光.工科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02).
[2]刘松林.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01).
篇6
为了构建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和工程教育与工程界的联系机制,实现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1],教育部于2006年3月正式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作为四个试点认证专业之一,电气工程专业的认证筹备会议于2006年4月5日在北京召开,着手起草相关文件和认证标准等;随后的会议又进一步修改与完善了相关文件等[2]。
电气工程专业认证首要的关键问题是判断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等是否符合专业认证通用标准[3]和补充标准[4]。为此,对照上述标准的要求,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了课程设置方面的相应改革,为顺利通过专业认证[5]奠定了基础。
一、学分规定与毕业要求学分
我校按照理论课程16学时对应1学分、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30学时对应1学分进行学分设置。根据培养计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68个学分方可毕业,包括理论教学学分和集中实践环节学分。理论教学占132学分、集中实践环节占36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中的必修课为98学分,人文及社会科学选修课为6学分,其它选修课为28学分。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激励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制定了《长沙理工大学第二课堂学分认定暂行办法》。第二课堂活动主要包括:各级各类竞赛,论文和科技成果,科研活动,各类过级考试和职业技能考核,社会实践活动,公益劳动等,“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或“阳光艺术团”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学生会或学生社团联合会组织的活动,各学院根据自身特点确定的活动或项目。学生参加上述各类活动并至少获得10学分方可毕业(第二课堂学分不包含在毕业总学分之中)。
二、教学计划的修订
我校对于教学计划修订有较为完善的制度,一般每隔4年左右就对培养方案进行一次修订,教学计划的修改随同进行。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一经确定,将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其修订原则上根据国家或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教学计划批准后,教学组织和实施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表执行。
根据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近年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0年和2013年对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由专业负责人带头、骨干教师参与,广泛征询学生和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意见,并经学校组织的校内外专家评审通过后才确定。2013年在遵循学校指导原则的大前提下,结合学院培养目标,尤其是在听取校外的企业专家对培养方案审核意见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彰显专业特色,增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工程适应性与工程应用性,同时为了使课程之间的衔接更为合理,针对本专业培养方案细节进行了相应调整。例如,增加了本专业直接与工程应用紧密相关的几门最重要的专业课和专业平台课的学时:“发电厂电气部分”、“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三门课程的课时由原方案的56学时增加为64学时,“高电压技术”课程由原方案的40学时上升为48学时;另外,适当加强了与本专业工程应用联系较为紧密的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线性代数”由32学时调整为40学时,“电路理论A(上)”与“电机学A(上)”皆由48学时增加为56学时,并新增了一门选修课“工程力学”;为了使课程安排与衔接更为合理,将“线性代数”提前到第一学年的秋季学期,以便与课程“电路理论A”更好的衔接,将“发电厂动力部分”提前到第二学年春季学期,使其与“认识实习”更好的配合,将比较重要的专业限选课“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提前到第三学年春季学期,以加强其教学效果;将限选课“电力电子技术A”提前到第三学年秋季学期,以便与“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更合理的衔接;另外考虑到原方案中所设置的高电压专业方向的应用面较窄,往届学生选择该专业方向的很少,甚至无法开班,因此,本次方案中取消了高电压专业方向,但为了适当加强高电压技术方面的内容,增加了“高电压技术综合应用”这门选修课。
三、课程开设体系
根据专业认证通用标准[3]和补充标准[4],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其培养规格、培养途径和培养质量都以培养目标达成为导向,课程的开设也紧紧契合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能力要求。本专业课程体系称为“6+1”结构:由人文及社会科学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6个模块和课外教育活动模块组成,课程结构比例为:人文及社会科学类课程(含外语)占总学分的21.1%,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15.5%,工程基础类课程、学科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占总学分的43.2%,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占总学分的20.2%;具体课程开设情况见表1,主要课程的先修关系如图1所示。课外教育活动主要考虑学生综合素质及个性化能力培养,在课堂之外可获得的创新学分(我校普教本科生第二课堂活动学分折算表见表2)。
四、课程体系的特点分析
通过对表1、表2和图1所示课程体系的分析,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1)通过人文及社会科学类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之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并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2)通过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解决本专业中工程问题的能力;
(3)通过工程基础类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国内外最新科技文献的能力;
(4)通过专业基础类课程的学习,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5)通过专业类课程的学习,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能正确认识电力技术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6)通过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等工程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显然,上述课程体系满足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3]中培养学生“十大”能力的要求,同时通过专业基础、专业课的学习,满足《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认证补充标准》[4]中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工程要求和特别要求条款。通过选修课的设置,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及职业规划的需要有选择性的学习。
篇7
关键词:高职 设计史论 课程设置
课 题:本文为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1—2012年度科研规划项目“有效教学视域下的高职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42。
我国课程理论专家陈侠在其著作《课程论》中对课程设置的定义为:课程设置一般只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各科的教学时数。教学论专家吴也显教授认为:课程设置是指为实现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综合。由此可见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连。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保证形成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课程体系框架,才能保证这种课程教学体系下培养的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设计史论课程作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对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贯穿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三年大学生活乃至整个设计职业生涯。科学合理地安排设计史论课程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理论素养,激发学生设计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设计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设计综合素养。
一、高职设计史论课程设置现状
虽然设计史论课程设置对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设计类人才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少艺术设计院校里面,设计史论课程的开设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设计史论课程设置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
1.设计史论课程安排随意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由于专业的不同,设计史论课程多达十几门,具体到每个专业课程所涉及的设计史论课程约3~5门不等。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合理安排课程的上课时间及课时至关重要。但现有的设计史论课程在设置上就显得颇为随意,在课程教学时间的设置上,有的学校将设计史论课程集中在大二学年开设,而有的学院设计史论课程则贯穿于大学三个学年的学习过程;从课程设计的课时上来看,每门课程的时间相对比较少,均在16至32学时不等;从课程选择情况来看,有的学院以设计史课程为主,而有的学院设计史课程与设计理论课程同时开设,每个专业开设有设计专史、设计通史及相应的设计理论课程。
2.设计史论课程结构不合理
设计史论课程体系里面的大部分课程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是按照必修课程来设置的,通过把设计史论课程作为必修课程来实施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但在高职学院“重技轻知”的环境之下,有的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短期效应,忽视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没有认识到设计史论课程的重要性,把设计史论课程当做选修课程来设置。由于高职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对比较弱,短学时的选修课程教学效果不够明显,导致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差。同时从整体情况来看,史论课程设置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比例较小,大多数院校设计史论课程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均低于20%,而国外比较成熟的高职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史论课程比例达到40%以上。
3.设计史论课程设置缺乏人文关怀
在以多元化为导向、树立终身的学习理念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背景之下,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学生课程的专业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健康的人,这里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但现有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除了设计史论课程以及部分公共文化课程以外,大多数开设的都是专业课程。而设计史论课程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使得课程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很多学生对专业以外的事情知之甚少,漠不关心,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高职设计史论课程设置目标
1.知识目标
艺术设计专业是横跨多学科的专业,要求设计从业者具备多种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拥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而现在高职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整体设置过于专业化,过多地强调“技术性”,使得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较少,视野不够开阔。相对而言,设计史论课程的内容涉及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内容涵盖广,学科跨度大,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了解设计的发展历程、掌握设计的发展规律,了解设计与艺术、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哲学等学科的联系,同时还可具备“博识”“博学”“博才”的专业基础素质。设计史论课在很好地满足设计专业特点的同时也弥补了设计专业基础课在知识结构上的不足。
2.能力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外联助理总干事纳伊曼指出:“如果现在约用80%的时间传授知识,用20%的时间来获得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话,那么在不久的未来,这个比例应该倒过来。”可见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职设计史论课程的知识涵盖面广,在有限的学时内,重点将培养学生对于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能力以及对于设计史论课程知识在专业方面的运用能力。这样既实现了掌握学习方法的目的,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又能有针对性选择学生急需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讲授。
3.素质目标
设计师设计的不仅仅是一件作品,更重要的是设计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因此,高职设计史论课程在设置上应注重对于学生专业设计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在设计作品时除了作品的美观、适用,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能做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更重要的是他的设计作品中能体现出人文情怀,体现出对于人未来的关注。设计史论课程所具有的较强的理论性和人文性刚好可以在学生所修专业课程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正确的价值观、质疑的意识、丰富的想象力。
三、高职设计史论课程设置改革策略
1.明确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职业导向特征,应突出“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明确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有助于指导整个课程方案、教学时间、课程评价等的编制以及标准的制定。对于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一是需要考虑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需求,通过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实现对学生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培养;二是需要满足学生个人在专业方面发展的需求,通过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汇集、创新,从而实现对学生主动创新的设计意识的培养以及设计实践能力的提升;三是需要考虑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专业要求,通过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掌握职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求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能基本把握设计内涵的较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2.调整设计史论课程的结构
合理地调整设计史论课程的结构是实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对于课程结构的调整,一是搭建一个系统化的设计史论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选课平台。首先要调整设计史论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然后将设计史论课程的三大板块,即设计通史、设计专史、设计理论的课程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规律合理地分配到必修课与选修课中,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共同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张扬学生的个性,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同时体现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特点。二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史论课程虽然是理论课程,但为了更好地指导设计实践,设计史论课程也需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比例应为7:3,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三是加强与专业实践课程的沟通,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结合专业课程设置来合理地安排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时间、内容等,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
3.整合设计史论课程的内容
对设计史论课程内容的整合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从横向上入手,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强调设计史论课程与科学、技术、心理学、市场学等专业学科的交叉,通过加强设计史论课程内容与人文、科学、技术等学科之间的联系,着重培养学生调动综合知识来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从纵向结构入手,强化课程的专业性。将设计史论课程的内容模块化,根据学生学习进程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知识、能力拓展、素质提升三大模块,三大模块呈现出阶梯上升的趋势,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强化,使学生在整个知识体系的学习中不断螺旋上升,加强专业的学习效果,强化课程的专业性。
4.提供设计史论课程设置实施的保障
完善的课程设置实施保障体系将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一是重组设计史论课程资源。以“课程教材”为中心,充分开发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图片及电子资源,充分利用校外同类课程的教师资源以及与课程相关的社会资源,如博物馆、图书馆等实训场地及学术讲座等相关资源来充实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教学与自学,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最大效率的使用。二是加强设计史论课程“双师”队伍建设。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不通一艺,莫谈艺。”设计史论课程是一门与多个学科都有交叉的学科,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首先要广,同时所教授学生的专业又比较专,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需要广度与深度并存;同时设计史论教师在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之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太刚.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创新·实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4).
[2]陈鸿俊,刘芳.中外工艺美术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赵农.设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高威.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篇8
聘请技术人员
聘请民间艺人到学校讲课,这是二十世纪初期德国包豪斯学校创始人格罗佩斯提倡的做法,我国第二代陶艺教育者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施于人先生也非常重视向民间艺人学习。他曾多次将民间艺人请到学校授课,在教学中很好地“贯彻了传统技艺和现代装饰相结合,美术基础和陶艺专业相结合,艺术创作和产品设计相结合,理论修养和陶艺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思想”[1],这是我国陶艺教育的成功经验。作为坭兴陶这个地方陶艺来讲,由于工艺技术特殊,工艺流程独特,与其它陶瓷艺术有很多不同,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为了很好地学习这一“特殊的”陶艺品种,聘请行内坭兴陶设计师和行业技术人员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广西高校中,钦州学院长期聘请民间艺人走进学校,教授技术课程,是践行包豪斯式作坊教学理念的做法。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的产品设计专业、装饰设计专业引进陶艺教学,则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在实习基地建立教学工作站的做法,与企业结合,聘请专业设计师和技术人员为特聘教师,在产地建立的教学工作站培训学生和教师,传授制陶技艺。这些做法有利于更好地传授直接技艺和获取最直接的实践经验。正如包豪斯陶艺作坊教学模式中重视“作坊训练”,保证培养出具有过硬的工艺技能的人才,以来民间艺人和技术工人实现师资保障。
科研项目驱动教学
艺术家在参与创作的同时,以科研项目驱动教学,并带动企业发展。艺术家、专业教师、企业技术骨干、学者、教授等往往构成团队,担任科研任务,形成当代坭兴陶产业发展中的新力量,获得双赢之效。近年来,艺术院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合作,共同研发技术,探索科学的坭兴陶制作工艺和烧制技艺,掀起了热潮。校企合作、院校开发项目层出不穷。自2001年帅立功教授开始以坭兴陶为对象研发旅游产品以来,还有许多院校独立承担或者校企联合承担了以坭兴陶为研发对象的课题。其中主要有2005年广西艺术学院和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合作《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2007年钦州学院的《钦州坭兴陶造型与装饰设计研究》、《北部湾风情特色旅游坭兴陶工艺品研究开发》,同年还有桂林工学院的《降低钦州坭兴陶烧成温度的工艺条件研究》,同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千秋坭兴陶业有限公司联合合作的校企一对一项目“坭兴陶窑变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及2009年与钦州千秋陶业有限公司和钦州一极坭兴陶艺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广西少数民族茶具设计研究与开发”等等。这些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实施为高校陶艺课程与坭兴陶的结合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动力、新方向。广西院校的陶艺课程大多引入企业实际项目,校企共建,在企业真实的环境中完成产品设计、制作业务,培养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这种以项目为载体,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主要模式。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驱动教学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完成陶艺课程任务:(1)邀请企业资深坭兴陶设计师和骨干技术人员,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活动。(2)结合陶艺教学内容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承接工程项目服务。(3)聘请企业资深设计师和技术人员为外聘客座教师。(4)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假期到企业实习,部分学生选择毕业实习到企业进行。(5)在实习基地建立教学工作站,运用企业技术人员授课,搞好专业技术培训。随着学校内部设施的完善和技术能力的增强,单靠引进企业项目促进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必须有更为长效且长远的教学模式保证时间和技术师资,陶艺工作室教学模式成为教学发展需要。
篇9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文明进步要求,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一般性与选择性相结合
在课程设置方案中,尊重智力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通过一般性课程来满足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通过选择性课程来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促进他们多方面的发展。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在课程组织形式上,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力求既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认识理解事物的普遍特点,较全面满足学生的一般性需求;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中。
3.生活适应与潜能开发相结合
在课程功能上,强调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个人才能。
4.教育与康复相结合
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课程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传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结合
在课程开发上,继承我国特殊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先进理论和成功实践,结合智力残疾学生教育教学实际,通过探索、总结、发展和创造,不断调整、修改和完善课程,使课程更适合智力残疾学生的需要和发展。
6.规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
在课程实施中,各地在使用国家课程方案时,可根据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社区生活环境以及学生在这些环境中的特殊需求,开发校本课程,体现课程的多样性。
三、课程设置
*
四、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
1.本课程方案(简称“方案”下同)立足于智力残疾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课程设置的原则,注重以生活为核心的思路,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方案充分考虑了智力残疾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构建了由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两部分组成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一般性课程体现对学生素质的最基本要求,着眼于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约占课程比例的70%~80%;选择性课程着眼于学生个别化发展需要,注重学生潜能开发、缺陷补偿(身心康复),强调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相关服务,体现学生发展差异的弹性要求,约占课程比例的30%~20%。两类课程的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一般性课程为必修课,设置以下六类科目:
生活语文——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的语言特点,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生活数学——以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时空认识、以及数的运用,学习运用简单的运算工具等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技能、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生活适应——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
劳动技能——以培养学生简单的劳动技能为主,对学生进行职前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通过劳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能力。
唱游与律动——课程将音乐律动与舞蹈、游戏相结合。通过音乐教学、音乐游戏和律动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觉、节奏感和音乐感受能力,补偿学生的认知缺陷,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绘画与手工——通过绘画和手工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视觉、观察、绘画、手工制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运动与保健——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主。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大肌肉群活动能力、反应能力和协调平衡能力,刺激大脑肌能的发展。提高安全意识和运动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学习基础的卫生保健、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知识和方法,培养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选择性课程是学校根据当地的区域环境、学校特点、学生的潜能开发需要而设计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有四类科目,课时可弹性安排。
信息技术——以学习简单的通讯工具运用、计算机操作、互联网络运用以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帮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适应生活和社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一般在高年级设置。
康复训练——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需求,以及在运动、感知、言语、思维和个性等方面的主要缺陷,结合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治疗、咨询和辅导。课程力求使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受损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第二语言——在学生已有语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可选择学习第二语言,如:地方语言、民族语言、普通话以及简单的外语等;对不能使用语言的学生也可以采用其它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或沟通辅具。
艺术休闲——通过程度适宜的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等多种艺术活动,使学生尝试学会感受美和表现美,丰富、愉悦学生的精神生活;学习若干种简单的休闲方式,陶冶学生的生活情趣和生活品味,提高智力残疾学生的生活质量。
校本课程——学校可根据地域特征、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生活需要,设置和开发的具有本校特点的课程。课程的开设应当充分利用和挖掘学校与地方的课程资源。
4.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社会实践时间活动为2周,机动安排时间为2周(用于远足、参观、运动会、艺术节等)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为13周。
1~6年级每周总课时量不超过30节,7~9年级每周总课时量不超过32节。
5.每节课上课时间一般为35分钟,可根据学生的年龄、智力残疾程度和课程的性质进行适当调整。
6.每天安排15分钟晨会,进行专题教育活动;每天安排30~40分钟眼保健操、广播操和体育锻炼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不少于一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每周安排2课时班队活动或综合实践活动(建议低年级安排综合实践活动,高年级安排班队活动),高年级可安排2课时课外兴趣活动。
7.学校应全面推进个别化教育,为每个智力残疾学生制订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应将课堂教学与个别教育训练相结合,针对学生的个体需要安排一定时间的个别训练,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补救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8.课程评价
⑴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⑵评价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的内容要有助于智力残疾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应根据培养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整体设计社会性与情感、认知、语言、自理和运动等多方面的评价内容,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成长轨迹。
⑶评价应促进课程建设与发展
评价应促进学校高质量实施课程。学校课程计划及其可行性,课程安排的适切性,课程管理的合理性、有效性,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科学性,以及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针对性等都应成为学校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
篇10
【关键词】中国文化课;课程设置;建议
一、选题背景
21世纪以来,由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使得中国国际地位逐渐提升,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汉语热持续升温,主要表现为学习人数高增长、学习目的实用化、学习领域多样化。然而,目前我国对外汉语师资人才的培训模式无法适应海外汉语教学需求,缺乏独立的依托性的学科,开设的课程比较狭隘,主要分布在中国语言文化、外国语言文学等领域,没有正确处理好知识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不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都不利于培养综合性的汉语推广人才。为了解决汉语国际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好知识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培养满足世界各国汉语学习和汉语教学需要,我们必须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化课程进行调查研究。因此,进一步完善文化课程的设置,使教学课程更加科学合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这次课程调查研究,系统的分析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文化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这不仅区别了单纯的语言知识教学,也明确本专业课程设置的方向,为今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
2、实践意义
由于对汉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不符合汉语教学人才发展的培养方案设置和实施,所以就要求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突出重点,知识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符合中华文化传播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的课程设置往往对培养者的文化素质不重视,所以科学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必须提高对文化课程的设置。不仅满足汉语教师人才培养需求,而且提高了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因此,调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十分必要【1】。
三、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此次问卷共发放225份,其中华科,武大,湖大各50份,华师75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30份,其中华科23份,武大19份,湖大24份,华师64份,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精确地分析和整理。
四、课程设置现状调查与分析
1、汉语教学学习者目标分析
分析学习文化课程目标,可以推测出学习者的不同动机。根据托马斯教学心理学理论,将学习动机分为内动机和外动机【2】。从上表可以看出,内动机占64.6%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是源于内动机,即学习者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为了丰富自身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学习者加强了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外动机只占35.4%,不是主观因素在起作用,而是由于外部因素―进行外语教学。所以要学习文化知识。
2、培养对象的知识背景分析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生基本上是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所以培养对象对各类文化的认识有一定的差异。从表格中可以得出,文化风俗占比重最高43.0%,如节日文化、饮食文化所占比重比较高,这是由于风俗文化与日常生活比较密切,学生可以不经过课堂学习就掌握了。而文化知识所占比重次之占29.1%,主要是文学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这些都是通过课堂或者教材系统学习得到的。文化技能所占比重相对最低27.9%。总的说,无论是文化知识、文化风俗还是文化技能学生都十分重视,所以要重视对培养对象综合能力的培养。
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设置内容的分析
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中的文化传播和才艺展示两门文化课的内容进行对比,文化与传播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对于传播的技能比重较少。而才艺展示注重文化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技能训练的比重。
4、汉语教师教授方式分析
对汉语教师传授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无论是文化传播课还是才艺展示,都注重用语言传递和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而对实践训练不够重视,比重教小。所以,对汉语教学今后要注重对实践技能的训练,提高培养对象的实践能力。
5、汉语教师的思想品质要求分析
从上表中分析可以得出,作为一名合格的汉语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中国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才艺基础,更重要的要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三个方面均衡发展缺一不可。
6、课程的专业培养方式分析
从表格中我们分析得到,现在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培养方式基本符合要求,但是仍然存在潜在问题,培养方式与要求背离。
7、通过汉硕课程学习收获结果分析
通过上表,我们分析认为通过汉硕课程学习,学生收获了不同结果。其中三分之一的人认为收获不大,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了解了中国文化知识,剩下的对教学方法、中国才艺有了解。说明课程存在严重问题,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今后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8、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开设的文化课有哪些缺点
(下转第50页)
(上接第47页)从上表中,我们看出,汉硕课程在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其中最重要也是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实践,所占比重达38.0%,学生自主动手能力比较欠缺;其次,老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枯燥,所占比重27.0%,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五、课程设置建议
1、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原则
①知识性原则。知识课程是核心课程,所以要尽量覆盖汉语教师所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应包括语言、文学、历史、民族风俗以及汉语作为第二教学等知识。②技能性原则。技能课程的设置应作为对知识课程的补充。包括中国功夫、舞蹈、音乐等方面。汉语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不仅要具备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会一些才艺技能。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兴趣,保证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③实践性原则。实践课程是能力的实际操练,培养学生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是对之前知识课程所涉及理论知识的补充,是在了解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的实际操作,这种实际操练在实践课程中体现。
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建议
第一,知识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文化课程所占的比例要略低于汉语语言教学。在课程设置的时候,不能过于重视语言知识教学,而忽略中华文化的教学,要适当拓展文化课的教学领域。第二,开设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课。设置文化对比课程,培养文化差异意识。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时候,教师可以避免由于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的不同产生文化冲突,能迅速融入异国文化中。第三,开设跨文化交际课。一方面教师到海外大多会出现“文化休克”;另一方面教学对象也会对汉语及教师产生某种程度的“文化休克”,这双层“文化休克”,如果处理不好势必会影响汉语教学。所以,开设跨文化交际课是必要的。第四,开设教师技能培训课程。对于国际汉语教师,教师的技能素质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包括设置仪态训练课程和开设心里素质课程。汉语教师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自己的言谈举止。如果教师行为举止懒散邋遢,那就很难受到学生的欢迎,很难树立自己的权威,严重的时候会影响教学质量。因此,仪态训练课程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在异国教学中,教师由于文化休克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里压力。所以有必要设置一些关于心理素质的课程,让教师全方位的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第五,开设实践课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学生都是实用性人才,所以设置实践课程很重要。可以组织学生开设文化讲座;也可以组织学生到革命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
几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使得全球产生了汉语热。派往海外的汉语教师人数逐渐增加,为了适应这种形式,进一步完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局限性,并提出建议,鼓励高校以培养教师的能力为主,设置合理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胡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