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制造业范文
时间:2023-04-06 05:41: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服装制造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纺织服装鞋帽业是中国的传统优势行业,由于中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具备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出口竞争力长期领先。然而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持续至今的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人力成本上升,使原本就微薄的行业利润几乎归零。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鞋帽业出口1173亿美元,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比上年增长20.7%。但这一增长速度不仅比同期全国出口总体增速低10.8个百分点,甚至低于制造业整体水平。纺织服装鞋帽行业俯拾即金的安逸时代已然一去不返,但纺织服装鞋帽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依然存在。
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鞋帽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为103.26,仅次于斯里兰卡,比2009年的101.93提高1.41个百分点,国际竞争力较2009年有了进一步提升。而且,斯里兰卡的年出口规模仅28.14亿美元,仅相当于同期中国出口值的2.4%。与2009年相比,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鞋帽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增长优势率指数、显示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而贸易竞争指数和出口比重双双下降。
成本加大考验未来发展
20多年来,低廉的成本一直是中国纺织服装鞋帽业赖以生存的法宝。而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测算,从2005年7月21日汇改开始,到2010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涨25%。而据研究,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2%-6%。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已经升值3.6%,如果今年人民币升值5%-10%,行业利润率将下降10%-60%。
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也成为压缩企业利润空间的因素之一。2010年以来,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上游产品棉花价格连续出现大幅震荡行情。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国内棉花价格连续上演“过山车”行情。据资料显示,中国棉花价格328指数从2010年8月24日的每吨18061元一路上涨至11月11日的31302元,12月1日又回落至26164元。2011年再次经历大起大落,中国棉花价格328指数从1月4日的每吨27516元上涨至3月8目的31241元后,8月23日下跌到19081元。近期棉花价格虽持续回落,但对于前期采购储存高价棉花的棉纺企业打击甚大。
与此同时,招工难也成为中国纺织服装鞋帽业发展的头号难题。2010年全国服装行业高度缺工,沿海地区整体开工率仅达到70%,开工率50%左右的中小企业比比皆是。人口红利的逐步减弱使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贸易壁垒挤压利润空间
相对于原材料、汇率和人力等看得见的显性成本,关税和贸易壁垒等隐性成本则使中国纺织服装鞋帽业更受伤。2011年上半年,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对中国纺织服装类产品共召回通报56起,占对全球纺织服装类通报产品的47.86%,涉及童装、成人T恤、牛仔服、运动服装和服饰以及鞋类产品等。与此同时,贸易保护发起国正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如土耳其近日决定对自国外进口梭织面料和服装征收20%和30%的附加关税;墨西哥、阿根廷分别对原产于中国的牛仔布、男用或童用套装、夹克等商品开展反倾销调查。越来越多的国际技术性壁垒,增加了中国纺织服装鞋帽产品出口的难度。
转型升级效果初现
令人欣慰的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目前中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议价能力,为转移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提供了可能。据海关统计,2011年1―7月份,中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数量仅仅增加3.1%,纺织面料鞋累计出口数量增加5.7%,帽类累计出口数量减少8.1%,但是其对应价格却分别上涨20.9%、24.2%和36.8%,纺织服装鞋帽出口值增长主要来自价格上涨因素。
这得益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2009年中国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从根本上促进了纺织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与此同时,出口退税率提升至16%的历史高位,为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赢得了时间。
但价格上涨也带来了副作用。外商对国内出口产品20%到30%的提价普遍难以接受,部分欧美客户已经开始缩减在华的采购量,部分低端商品将会更多从东南亚采购。当前,国际市场的纺织服装部分订单已快速向孟加拉、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低成本国家转移。在全球化产业分工中,这种转移虽然给中国纺织服装鞋帽业带来了痛苦,但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中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能够保持较高国际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新兴市场的拉动作用。据海关统计,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对欧、美、日3大市场出口合计占中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出口总值的61.6%。2011年1-7月,合计占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出口总值的61.9%。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对拉丁美洲、非洲、东盟、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出口187.6亿美元,占全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出口总值的16%。新兴市场潜力巨大,有望培育成中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新的出口增长点。
篇2
关键词:工业4.0;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标准作业成本法;服装企业
为了保持德国制造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德国政府在2013年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即工业4.0主要是对未来制造业的描绘,工业4.0是未来工业的大趋势,也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最佳选择。我国服装制造业目前正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中国工业4.0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将生产成本降低、将生产的灵活性提高,使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工业4.0时代,我国服装制造业的成本管理制度也将面临巨大的变革,因为小批量、多批次、差异化生产将是未来服装制造业的趋势。同时,在工业4.0时代,服装企业通过融合世界一流的制造技术与IT系统,车间的同一生产线能够生产任意订单、任意数量的不同产品,不仅摆脱了对于生产线控制员的依赖,同时还能灵活处理订单更改、产品组合和流程调整等工作,这一切都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服装企业应探索建立更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以适应工业4.0时代的要求。
一、服装制造业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
2014年上半年,我国服装企业运营压力较大,效益完成情况相对较差,困难比较突出。我国作为昔日的服装出口大国,如何冲出新的困境、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由服装制造大国向服装制造强国的转型,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技术时代,制造业企业间的竞争更加剧烈,整个制造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对于服装制造业来说,能否在工业4.0背景下控制好产品的成本,将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纷繁复杂的成本管理方法中,标准作业成本法融合了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优点,是适合工业4.0时代服装企业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的方法。特别是随着新经济环境的产生,人们对服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产品种类更多,批量更小,工艺更加复杂,技术层次上的要求更加不同,企业的自动化和高科技设备逐渐增加,使得间接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成本管理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涵盖了研发、生产、营销与服务等的全部环节。传统的标准成本制度以少数“数量基础”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标准,没有按照成本的“多种动因”而有所变革和创新,这种单一的分配标准核算的成本将导致信息的失真,在失真的成本上进行的定价与决策会导致企业对发展方向的错误判断,甚至把企业推向濒临破产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服装企业应该在工业4.0的背景下重新思考成本管理制度,在传统的标准成本制度中融入现代的作业成本思想,建立标准作业成本制度。
二、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融合
从传统的标准成本法来看,不仅可以事后计算成本,还可以在事前对成本进行预测和成本的事中控制。标准成本法侧重于产品的生产耗损过程,通过对成本中心生产成本的分析控制成本差异,也就是说标准成本法仅以产品生产至完工这一过程为主体,不考虑生产前或者完工后发生的费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例如,对于研发人员的费用和销售费用作为与产品无关的期间费用来处理,研发人员的费用计入管理费用,销售人员的费用则计入销售费用。在目前的成本发生环境下,产品研发成本及后期营销管理成本不断增加,对其进行控制也越来越重要,标准成本法在这方面没有设置任何的控制点,它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薄弱环节也日益凸显,因此,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完善传统的标准成本法以形成标准作业成本法。
第一步,引进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为计算产品成本的中间桥梁,通过作业动因来确认和计量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并以作业动因为基础来分配间接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最明显的区别是:第一,以作业中心来归集资源耗费;第二,依据成本动因采用多元化的制造费用非配标准。随着服装企业制造环境与制造工艺的改变,传统成本管理的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作业成本计算的基础上,并非企业所有的作业都能增加企业的价值,有些作业是客户必须的,有些作业即使不发生也不会降低企业的价值,降低产品成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消除这些无效的作业,同时提高有效作业的利用率。因此,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作业成本法所提供的信息更好地管理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果。
第二步,在作业成本法中融入传统的标准成本法。尽管现代的作业成本法具有诸多优势,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没有单独考虑直接成本的核算与控制方法;在作业的生产能量固定的情况下,实际生产数量的不同会造成不同时间生产的产品负担不同的成本;作业成本法只是一个成本计算系统,而不是成本控制系统。为此,作业成本法完全可以吸收原有标准成本法中的合理成分,以对作业成本法进行充实和和完善。
第三步,传统的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融合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对于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可以采用标准成本法的计算和控制方法。其次,对于制造费用,可以为各作业制订作业标准化成本,同时计算各作业的生产能力和服务量标准,最后根据各作业实际成本和实际利用生产能力或服务量进行成本差异和生产能力或服务量差异的分析、控制和考核。
三、标准作业成本制度体系的构建
标准作业成本法既包含标准又包含作业。对于标准,它是建立在作业上的标准,就是作业标准;对于作业,是建立在标准上的作业,就是标准作业。它的成本控制方法是,先将实际作业成本与标准作业成本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再通过作业分析发现不足之处,对作业进行改进。我们可以发现标准作业成本法就是变形了的标准成本法,它只不过就是改变了传统标准成本法的成本对象,又加入了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工具。
对于服装企业而言,标准作业成本系统的设计步骤和内容如下:
1.对标准单位作业成本的制定
标准作业成本法按照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划分标准,标准作业成本法下把单位标准作业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想化条件下的单位标准作业成本,一类是常规条件下的单位标准作业成本。理想单位标准作业成本是指在理想化生产条件下(效率最高、机器不发生损坏、工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产量情况)所应有的作业成本。理想单位标准作业成本要求现有生产条件发挥到极致,没有任何的浪费。常规的标准作业成本是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条件下通过企业有效经营应能达到的一类单位作业成本。
2.对作业成本差异进行核算
因为单位标准作业成本包括变动标准作业成本和固定标准作业成本,因此进行作业成本变动分析也要相应的进行变动作业成本变动分析和固定作业成本变动分析。
3.对作业中心成本控制绩效进行评估
首先,参照标准找出差距以评价成本控制绩效。考核各作业中心的实际成本控制绩效可采用标准作业成本,然后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找出谁承担责任,定期编制成本控制业绩报告。
四、标准作业成本法在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在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对传统的标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将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应从制度上、管理上和应用方法上进行探索。
1.成本核算制度同时满足现行会计制度的需要
我国有关的会计准则和现行的会计制度在企业财务报表对外披露时,成本核算方法上仍旧采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法。会计制度的不兼容导致在标准作业成本法体系中将作业成本信息用于财务披露和税收目的显然还存在法律障碍。在成本核算制度中,财务人员采用科学合理的数据处理方式,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使成本核算制度同时满足现行会计制度对外报表的职能需要。
2.成本管理制度变革要循序渐进
在企业中全面推行标准作业成本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推行的过程中一定会存在一些阻力和障碍。特别是我国服装制造业,中小企业占比较大,企业员工的素质普遍不高。因此,当企业的实际情况不适应大范围推广标准作业成本法时,可以先在某条生产线上进行局部试点,待其成熟后再全面推行,由点带面、灵活应用、逐步推广,使得成本制度的过渡更安全,从而降低成本制度变革的阻力。
3.取得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标准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顺利付诸实践,首先必须得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因此,企业高层管理者应从发展战略的高度,统一指挥,有序推行,协调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系统,以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4.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持续性
标准作业成本法是基于具体作业的成本制度,核算的数据量很大,其运行需要核算系统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从传统成本制度的过渡过程中,就需要将新的核算理念和数据需求纳入会计信息系统中,避免数据在不同核算体制下的割裂现象,保证良好的数据沟通和共享。因此,企业应加强会计信息化系统工程的建设,通过硬件系统作为保障,最终实现数据处理、数据计算和数据分析的自动化。
5.建立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
为了实现传统成本法向标准作业成本法的顺利过渡,恰当的组织准备是不可或缺的。企业应确定承担标准作业成本的部门,以及明确规定他们具有的权利和指责。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成本管理组织体系,建立权责对等的成本管理部门。明确的组织结构和清晰的责任化分工是实现标准作业成本法的有力保证。
五、结语
在工业4.0背景下,服装制造业应构建标准作业成本制度系统,将传统的标准成本法和精益的作业成本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较为精准的计算出具有其相关性的、以反映经营实质的作业成本信息,协助企业管理决策,又可以为企业长期战略提供成本数据支持,最大效率的发挥成本控制的本质,优化作业链,从而提升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纵然,在变革成本管理制度中会触动许多的内部利益集团的利益,从而遇到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但企业管理层可以统筹规划、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相关的制度建设,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推进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体系,使服装企业在工业4.0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孙金帅,李英琳.作业成本法在我国服装企业应用的理论探讨[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1(4):82-84.
[2]吴伟霞.浅析我国服装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49-53.
[3]吴临第.服装企业“成本控制与绩效管理的研究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7):153-154.
篇3
[关键词] 制造业生产服务业外包原因
一、引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高度发达的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现代制造业已经融入了越来越多的生产作为中间投入要素,服务和制造已经进入它们高度相关和补充的阶段。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相互之间存在着业务、资金、信息等联系,按照一定的模式形成了紧密的关系,并随着环境和自身的变化而不断的进化。
生产服务业生产活动是制造业企业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唇齿相依。在我国,本应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多由企业自身完成, 大量可以通过社会分工节省成本的机会没有被开发与利用。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服务效率的提高, 能够改善工业发展环境,有助于改变工业企业将所需的服务内部化的倾向,促进制造业生产组织结构变革和分工的深化。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逐渐形成了以电子、电器制造为主导,石化、服装、食品、建材等行业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但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低成本的劳动力及其相关资本的投入,这种增长方式资源消耗大而附加价值低,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就是转变粗放的增长方式,对制造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产业升级的关键是制造企业能够在生产过程中有效的投入技术和知识,使原有的生产经营过程分解、重组,深化分工,制造企业专注于发挥自身的核心专长,辅助业务委托给外部相关企业或组织完成,从而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资源利用的效率得到提高。其中,作为技术和知识投入通道的生产业承担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加速生产业的发展,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升级的必要保证。为了了解制造业的生产需求和生产供给的状况,我们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调查。
二、珠江三角洲生产服务外包状况
生产业一般是指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活动的行业。考虑到制造业是生产业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我们所研究的生产业主要针对从制造业内部分离出来的生产活动,如物流服务、进出口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营销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法律、会计与管理咨询服务以及融资服务等。我们以制造企业为对象进行抽样调查,调查项目均按5分量表设计。本次调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共发出1500份问卷,共收回339份,总回收率为22.6%。其中将填写无效的问卷数去除后,有效问卷为263份,有效回收率为17.5%。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生产外包的程度普遍较低(如图所示,各项服务的均值均在3以下)。
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生产外包程度图
注:各项服务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系数依次为:0.52、0.76、0.70、0.58、0.76、0.74、0.56
这并不是因为制造企业认为生产外包不重要,相反,制造企业认为生产对企业经营运作的重要程度较高,尤其是物流服务、营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进出口服务;并且制造企业均对未来扩大生产的外包表示出十分积极的态度,其中营销服务、融资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进出口服务是企业最希望未来扩大的外包服务。
调查结果也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企业对现有的生产供给的满意程度普遍较低,现有的除物流服务以外的其他生产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程度均较低。就是说,现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虽然认为生产外包很重要,并且也非常希望在未来扩大生产的外包程度,但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业发展滞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企业难以从外部获得有效的生产。于是,大多数本地制造业的生产主要依赖企业的自我供给;而外资企业则主要依赖于其母国公司所提供的生产。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生产潜在需求并没能转化成有效的市场需求。因此,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生产服务潜在需求与生产业的现实供给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调查结果也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企业对现有的生产供给的满意程度普遍较低,现有的除物流服务以外的其他生产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程度均较低。就是说,现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虽然认为生产外包很重要,并且也非常希望在未来扩大生产的外包程度,但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业发展滞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企业难以从外部获得有效的生产。于是,大多数本地制造业的生产主要依赖企业的自我供给;而外资企业则主要依赖于其母国公司所提供的生产。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生产潜在需求并没能转化成有效的市场需求。因此,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生产服务潜在需求与生产业的现实供给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三、珠江三角洲生产服务业发展滞后原因及对策
相对于制造业的生产的潜在需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产业发展滞后了。调查发现,首要的原因是法制不健全和市场不成熟;其次是生产企业缺乏足够的资源、服务能力弱,第三是政府对生产业的发展缺乏规划与支持。事实上,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从计划经济逐渐转型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目前的各种法律与制度安排还不完善。生产交易本身又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对法律与诚信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因企业缺乏诚信而出现的融资难问题、因合作伙伴缺乏约束而违约的问题等现象表明,法制不健全与诚信的缺失大大提高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这是目前制造企业生产外包程度较低的重要原因。其二,长期以来,我国的生产主要由制造企业内部的部门承担,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思想也限制了生产市场的发育和成长。其三,我国的由制造业内部分离出来的生产业务(如物流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营销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法律、会计与管理咨询服务)起步晚,主要由中小企业组成,无论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拥有的资源方面均存在不足;第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指引,使我国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生产业已经对外开放,国内生产业的发展既要面临激烈的竞争, 又要面对自身资源的约束,因此,迫切需要政府对生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指导和政策支持。
本次调查表明,促进生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政府的作用、制定行业服务标准等。生产业是技术和知识进入生产环节的通道,由于技术与知识的交易具有不确定性,要求交易双方均要投入一定的专用资产并承担相应的收益与风险,所以,在生产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需要建立适当的契约与合作机制,保护双方的知识产权,使双方的投入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同时,由政府引导和支持,完善与健全法制、建立生产平台、制定服务标准,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使外部的生产比制造企业内部的生产职能更有优势,达到激励制造业的生产外包,促进生产业发展的目的。
篇4
时尚行业信息化
最佳解决方案奖
力克是世界领先的整合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其提供的解决方案能够自动化、简化和加速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造流程,为使用软性材料的时尚(服装、饰品、鞋类)、汽车(汽车座椅、内饰和气囊)、家具以及诸如航天、船舶、风能和个人防护设备等市场开发了先进的专业软件和自动裁剪系统,同时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
力克是世界领先的整合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其提供的解决方案能够自动化、简化和加速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造流程,为使用软性材料的时尚(服装、饰品、鞋类)、汽车(汽车座椅、内饰和气囊)、家具以及诸如航天、船舶、风能和个人防护设备等市场开发了先进的专业软件和自动裁剪系统,同时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
四十几年前,力克就进入了服装市场并持续为客户提供支持,旨在让服装企业能够创造并保持品牌价值。今天,力克又推出了帮助服装企业制定战略业务决策的视觉化工具——Lectra Fashion PLM。
当前,服装行业中的众多企业都面临自相矛盾的局面:在保持快速变化的时尚步伐的同时,还要应对客户对创新独特产品的需求。通过对服装行业四十多年的观察,力克对业内企业所面临的技术变化、日常管理和营运变化复杂性方面的挑战有充分的理解,这也是力克Lectra Fashion PLM能成为一款强大的决策解决方案的原因。
全新的Lectra Fashion PLM能将服装和纺织品设计及产品开发自然融入到统一的开发周期中,让每一个单一的产品细节和更高层的产品系列信息联系起来,可以使企业全面掌控运营,在持续预测和应对分销渠道对颜色、尺寸、款式、合身性等要求的同时,做出供应决策,并快速明智地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或世界经济形势变化。
Lectra Fashion PLM可通过在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中,采用精准定义和追踪订单的方式使服装企业与消费者联系得更紧密。新改进的工作流程加强了界面友好度,如报告和仪表板工具可使管理人员从全局角度了解和控制产品系列开发流程,建立更高效的组织。
篇5
关键词:技术孵化;金融扶持;高附加值;技术成果产业化
一、科技服务业现状分析
科技服务业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研究方法等,通过提供专业技术手段、科技培训、技术孵化、科技鉴证、科技金融等手段向区域内其他产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型服务业。
科技服务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增值高、消耗少的新型高端服务业态,最早出现于19实际的美国等发达国家,并在此后的200年里逐渐发展成为很多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科技服务业最初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兴起的,2005年我国将其列入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四大类。30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势头,新的服务内容、服务业态、服务模式不断的涌现出来,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等地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科技服务业更是逐渐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但总体上我国科技服务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很多地区(包括山西)的科技服务业还处于萌芽阶段,其科技服务业存在着品牌知名度不够、复合型人才紧缺等问题,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科技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途径
在科技服务业兴起之前,很多的研发设计部门是装备制造业生产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种组合方式能够缩短从研发设计到生产的过程,在一定的时期内对提高企业的效率有着显著的效果。但随着装备制造业市场的竞争剧烈化,其发展对研发设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研发设计企业需要以更宽广的视角来审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路径,从整个行业以及技术的发展来梳理其发展目标和任务。研发设计部门从原来的生产企业中分离纳入新的科技服务业,能够同时为整个行业提供研发创新服务,对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技服务业能够有效的推动其他行业向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装备制造业属于高附加值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在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装备制造业的各个方面对技术的需求都日渐提高,因此该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科技服务业可以通过提供技术孵化、科技培训等手段为进入企业提供必要的科技扶持,增强新进企业的存活率和技术竞争力,有效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升级。
科技服务业能够提高山西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效率。近年来,山西省每年产生的科技成果近2000项,其中易于推广的装备制造业相关研究成果更是不少,但是由于缺乏科技中介的有效引导,大量的民间资本不能及时的投入到新型产品的开发生产中,导致技术成果转化率低下。科技服务业通过其技术转移服务、科技金融服务能通过技术孵化等手段有效的将资本流入到新产品的研发生产中,及时的将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的目的,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升级目标。
三、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现状分析
山西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最早起源于1898年太原机器局,在山西的发展已有近120年的历史。经过120年的发展,山西省的装备制造业逐渐发展成为包括金属制造业、通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装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等多种种类齐全的装备制造业产业。截至2014年底,全省大中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共有1144家,涉及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能源采掘冶炼等多个领域。
自2012年以来,受煤炭等能源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山西省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传统的能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但作为山西省第四大支柱性产业的装备制造业仍停留在产品初加工阶段,与广东、上海等装备制造业强省相比规模仍然较小,对山西省经济发展的贡献有限。以2014年为例,山西省全年装备制造业生产总值约432.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54%,远低于同期上海和广东的水平。
目前来看,山西省制造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重化工业的倾向。从2014年广东、上海以及山西三个地区的装备制造业总产值来看,除了电子设备制造业在装备制造业中所占比重处于较高地位以外,山西省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在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中占比远超过广东和上海的同期水平。究其原因,也是由于山西省重化工业发展的雄厚基础以及多年来山西省能源型经济的导向所致,使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侧重能源开采和冶炼等。
2.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能发挥主导作用的企业较少,产业集中度较低。文中通过计算各行业区位熵来衡量山西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水平,通过对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山西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计算得出结果(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我省装备制造业中各行业的区位熵指数都小于1,说明我省装备制造业专业化生产水平远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装备制造业的集中度仍然较低。
3.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较为薄弱。近年来,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2014年全年全省装备制造业新产品开发数达到1283项,开发经费大400880万元,销售收入达3335692万元,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在开发数、研发费用和销售收入方面都超过总数的50%。但与广东上海等地相比,我省装备制造业在专利申请数量上仍处于劣势,省内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强度还有待提高。从行业来看,我省的电子设备、通用设备等高技术装备制造业创新投入相对较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迫切需要科技服务业为其提供科技扶持。
四、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策
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要以促进装备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型升级为目的,提升省内支柱产业的主导力量。
科技服务业要加强与高校和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合作,实现产学研体系的形成。科学技术是否实用、前沿是决定装备制造业附加值高低的重要标准,科技服务业要依托自身优势将高校科研成果通过与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合作实现技术成果转化。此外还要重点依照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加大信息技术网络的建设,搭建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
科技服务业合理配置研发资源,重点为电子设备、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具有高附加值装备制造业提供技术扶持和融资途径;利用科技服务业的科技孵化和科技金融等工具,降低科研成果转化成本、提高转化效率,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要支持省内低附加值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扭转山西省装备制造业中出现的侧重能源开采冶炼的现状。
科技服务业要加强与中小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合作。目前我省装备制造业存在众多的中小型企业,要充分利用科技服务业的融资优势和技术优势,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和融资障碍,促进中小装备制造企业的扩大发展,提升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集聚度,实现山西省装备制造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马莉.中山市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9).
篇6
【关键词】 科技服务 石油装备 黄河三角洲
1 引言
现代服务业是指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服务业具有了向其他行业释放较强外溢效应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出现的产业结构的软化现象,科技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大幅度提高,科技服务业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随着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制造业价值创造活动中的一些环节独立出来,如研究开发、设计、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制造业的服务成分不断增加,如技术支持与培训,检验检测、标准制定等。在对现代服务业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各地区各行业在出台现代科技服务业相关规划及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战略发展方向等,科学合理安排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规划,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国务院规划定位的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背土地资源及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国家要求要科学确定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空间布局,积极发展园区经济,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和高端产品。这需要利用现代技术及现代管理理念对传统发展方式进行改造,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受历史及区位因素的影响,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总体水平偏弱,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以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为例,分析其产业结构和行业特点,梳理出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行业的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思路。
2 黄河三角洲地区产业特点和行业分布分析
黄河三角洲地区2004-2010年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第三产业产值逐年增加,比重也从2004年的22.6%提高到29.1%,如表1所示。从表中也可以发现,该地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在2006年达到最高值,之后则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该地区工业化进程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服务业与工业化互动的模式逐渐显现,该趋势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如表1)
区域工业化特征明显,为生产业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原油、原盐、纯碱、溴素、金矿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该地区内县市区都充分认识到自身资源特点,积极培育符合自己资源禀赋结构的产业,据统计,石油装备制造业产值、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黄金加工量、纺织和造纸生产能力、溴素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0%、11%、32%、17%、5%和85%。表2是黄河三角洲核心城市东营市各县区位于前三位的主导产业一览表,可见该地区产业结构以石油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盐化工等与地区资源特色有关的重工业结构,可以更加明确地将该地区定性为工业化发展深化阶段。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无法超越地区产业结构特征,而是要更好地为该特征服务,该地区石油装备产业产值已经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因此,积极推进面向石油装备制造的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石油装备产业发展为目标是符合该地区发展实际的。(如表2)
3 石油装备制造产业科技服务业核心任务分析
根据石油装备制造行业自身发展特点,我们认为机械制造科学研究、石油装备研发设计与技术开发是提升石油装备制造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加快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是提升石油装备水平的关键环节,加强石油装备领域的创新创业服务、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是提升石油装备行业水平的保障工作。因此,石油装备制造行业的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应该从以下方面展开。
3.1 提升石油装备产业核心技术研发能力
建设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家相关政策指导下,根据国内外采油装备发展的需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全面系统开展采油装备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及成套工程化技术的研究开发,解决采油装备工程化共性的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并逐步实现科研-开发-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中心面向产业核心技术开展基础性研究工作;面向市场开展产业化工程技术的集成研究开发;面向世界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研发成果。成立针对复杂地质条件的石油勘探开采研究院。针对复杂地质条件,特别是深海条件下的油田勘探与开采设备的专业性及其研发生产所需的高成本,联合中国石油大学、胜利油田钻井工艺研究院、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等本地科学研究及教育机构,建立石油装备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先进装备制造研发平台和深海油田勘探开采平台。建设产品检验检测、仪器共享及中试平台。以国家石油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为基础,在面向社会和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技术评价、咨询培训等服务过程中,做到石油装备产品研发、标准制修订、型式试验、仲裁检验、国际间实验室检测能力互认等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3.2 提高石油装备产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效率
完善石油装备产业成果转化链条,创新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拓宽产学研合作方式,畅通技术转移渠道,加强创业载体及创业服务设施建设,建成石油装备产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基地。建设区域科技资源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及时更新与供给。由科技情报所牵头,联合科技企业协会、国家创新驿站,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各创业服务中心,共建科技资源信息平台,对相关部门和行业长期持续积累的数据资源,以及国家、省市科技计划立项项目的数据、成果进行整理、汇总和建库。加强专利、工艺、标准、科技报告等文献资源的建设。针对企业建立异地研发中心及各类分支机构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收集整理包括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法律建设等各方面信息,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在区域内推动科学数据、科技文献、技术成果、创业孵化、技术交易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开放,促进科技资源信息在黄河三角洲区域内高效配置和共享利用。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与国外科研机构和公司的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扩大合作领域。每年争取派出三批科研人员分别赴采油装备工业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公司,寻求采油装备专业方面的技术合作。同时每年争取邀请、吸纳一批国外有关学者和专家来开展技术交流和研究开发工作。积极吸纳高校院所联建研究机构,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为载体,在石油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区域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一批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有产学研合作背景的项目,在立项和经费管理等方面体现产业需求导向。
3.3 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加快建设以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龙头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整合园区现有孵化要素,探索构建中介服务、技术融资、创业培训、政策支持等创业服务的协同机制,通过为种子期企业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为初创期提业孵化服务和增值服务、为成长期企业提供投融资及政策支持,构建创业企业“接力式”的创业环境,克服创业风险,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建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乐土。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依托“黄蓝”国家战略,采取以市政府、省科技厅为建设主体,高校院所、创新团队为技术支撑,企业为成果转化载体的合作共建模式,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建设成为海洋科技领域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高效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平台;以技术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打造信息服务、人才服务、技术研发、科技投融资等四个平台。加快建设院地合作机构,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高校院所的合作,通过联建科研平台、联合实施科研项目、聘用高端人才等,不断增强研究院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国家院所与地方政企联合创新机制。
3.4 优化石油装备产业创新创业服务环境
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推进科技服务载体的统筹协调。加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园区等科技中介服务载体间的统筹协调,建立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立黄河三角洲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加大对技术贸易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企业协会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舆论引导与激励政策设计,鼓励其参与科技成果的经纪活动,保障中介机构的合法权益,促其快速发展。根据科技型企业成长路线图和企业实际,重整科技资源,开展订单式、全程式咨询与服务,帮助做好创业策划、产品成长、产业链打造、团队建设、资本运作等方面系列化、专业化、精细化服务,降低创业成本,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科技金融建设与创新工程。设立石油装备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针对石油装备产业研发投资周期长、数额大、风险高的特点,探索引入风险投资入股高新技术项目的新模式,推行由政府引导的重点项目股权投资。探索风险投资入股高新技术项目的新模式,在当前实施的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中筛选确定先进科技成果,建立重大科技成果备选项目库,形成完整的支持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资金链条。发展中小型科技企业产业金融,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产品和政策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探索建立联盟、园区、基地统贷统还机制,构建中小企业贷款平台。
参考文献:
[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重点领域的科技问题及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技部重大软科学课题.
篇7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生态群落;动力机制;产业融合
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对应,是指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其本质是服务业的现代化。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移动通信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现代物流服务等新兴部门。另一类是通过应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和提升的传统服务业。如,通信业、信息咨询、金融服务业等。
一、现代服务业生态群落形成的机理
生态群落是占居一定空间、生活在特定区域或自然环境中的有相似自然资源需求的一组互相依赖的种群的集合体,是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现代服务业生态群落是指由相关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及其关联集群在一定区域内集聚形成的类似自然生态圈内互为作用、能量循环的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部落。现代服务业生态群落的构成除现代服务业、相关产业或机构、供应商外,还包括群落所在地的基础设施、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其中,现代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生态群落中的优势种群企业,在群落中处于核心地位,直接给市场提供服务产品或服务过程,并接收市场的反馈信息。其中,相关条件包括为现代服务业提供科技、人才、金融、信息等服务的企业,一般不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相关机构包括行业协会、研发机构或咨询机构等;政策环境是指政府关于产业及区域的政策法规;人文环境指现代服务企业聚集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氛围;基础设施是指包括道路、通信、电力和安全等条件。
现代服务业生态群落形成的根本动力是群落各集群成员内利益的驱动,使供给、需求和市场等各方都可在群落中获取最优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群落内可生成更高的市场份额。以工业设计行业为例,消费者一般会选择多家设计企业比较,消费者搜寻次数越多、范围越广,则越可能获得“最低价格”和“最优质量”。因此,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不仅降低了买家的搜寻成本,而且引发了专业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及该行业的上下游配套市场,这些市场的形成有助于平抑服务生产的不确定性风险,从而吸引更多的买家进入,进而为群落带来更大的市场成交量。二是群落内可使用更便利的基础设施。以较低的成本利用群落的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是现代服务业群落形成的重要动因之一。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使基础设施的使用成本得以分摊而获得较低成本。现代服务业的特征决定企业的集聚不仅是出于物料的考虑,而是更依赖信息、技术和人力等知识要素的资源禀赋,集聚使群落规模不断扩大。三是群落内可获得更利好的政策及人文关怀。出于扶持产业的考虑,政府会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来巩固现代服务业群落内的集聚优势,而相应舆论和文化的积极氛围也提供了生态群落发展的土壤。
现实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分工与专业化的逐渐深化,经济效率不仅受生产活动本身的生产率状况的影响,更取决于不同生产活动之间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度。在适度的产业规模限度内,现代服务业生态群落内各组织的运营成本与其栖生群落规模的大小、密度的疏密呈反向相关。
现代服务业生态群落的模式主要有:
(一)市场内生性群落。它是由大量专业化的中小公司组成的行业网络,优点是专业化和创新潜力大,缺点是面临经济环境变化时适应能力差。市场内生性群落是基于特定区域内的行业特征而长期自发形成的专业性行业集群。如,中央商务区内的金融、财务、会计、法务等公司集群。
(二)政府主导型群落。它是由政府主导的大企业集团为核心并吸附大量中小公司而形成的企业集群。它具有轴心性和柔性优势,但整个群落依赖关键大企业的绩效。如,以第一汽车集团、沈阳一机床集团为内核形成的设计研发、包装、物流、销售、金融等相关企业。
(三)联盟协作型群落。它是由集群外部的跨地域同行业集群因利益关系而形成的区域性联盟协作群落组织。群落与群落之间相对独立,往往因具体的合作项目而联动,因项目的终结而松散。其优点是具有成本优势和跨区域的资源整合优势,缺点是协作效率不高。如,以大庆油田、吉化和大连石化公司为支撑的石化产业群落中的科研联合攻关协作体、现代物流业,以哈药集团、通化东宝、吉林敖东为核心的北方药业集群中的现代经销企业等。
二、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群落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关系是从“专业分工”到“优势互补”,再到“产业融合”的过程。目前,两生态群落正走向密切联动的融合关系。
(一)现代服务业正在构成装备制造业生产中间投入的关键要素。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要素大量进入生产领域,使现代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的部分边界趋向融合。装备制造业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有效供给,现代服务业的持续供给保障了装备制造业的创造力与竞争力。装备制造业本身具有知识经济的特征,相关服务体系不仅要配置传统资源要素,更重要的是配置现代知识要素。装备制造业的先进性需要现代服务业中的优秀人力资源作为支撑,需要永续的技术创新作为核心动力,需要高效畅通的信息化不断推动,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二)装备制造业的活动外置带动了现代新兴服务业发展。企业活动外置指企业从专业化的角度出发将一些原来属于企业内部的职能转移出去成为独立经营单位的行为,或是取消使用原来由企业内部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转向使用由企业外部更加专业化的组织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的行为。促使“企业活动外置”有两个因素:首先,技术专业化和技术创新使购买外部服务比内部更先进和经济。如现代服务业中的法律、会计与金融等专门服务,从市场购买不仅低成本而且更优质。其次,信息和物流的迅捷及价格的下降最终导致专业服务市场效率的提高而交易成本下降,这更符合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生态融合发展给两个产业群落都带来持续积极的影响,两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恰如生物界的植被圈和动物圈一样天然融合、繁衍生息。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两业融合”的战略选择
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走生态群落的发展方向符合全球产业发展的客观趋势,在一定范围内的“两业融合”十分必要且意义长远。东北三省的资源禀赋特征和空间分布从南至北依次形成以大连、沈阳、长春和哈尔滨为中心的辽东半岛南部、辽宁中部、吉林中南部和黑龙江南部四个特色区域。合理选择“两业融合”的实现形式,有利于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实现东北经济的协调发展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生态融合的产业倍增效应、资本集聚效应、产业带动效应、消费拉动效应、税收上缴效应和就业吸纳效应,充分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城市产业带”的强聚散能力。
(一)加强宏观统筹,协调政府间合作。进一步发挥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的统领作用,制定好“两业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强各省市政府间的合作,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出台“两业”协调发展行动纲要,消除地区、行业、部门的障碍,以市场为导向,按地域间产业开发和协调性原则,整合资源开发和优势产业。
(二)完善现代化服务业支撑体系。从发展产业链的角度推动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教育培训、研发设计、工程物流、地产会展等多种形式的现代服务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着力构建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服务支撑体系,提高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度。
(三)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以“鞍钢”为核心的精品钢材产业集群;以大连港为龙头的临港产业集群;以哈尔滨为轴心建设国家级发电成套设备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以长春为中心,以沈阳基础装备制造、哈尔滨动力设备制造、大连机车制造为支撑,建设国家汽车工业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以大连为基地建设国家船舶制造研发和产业化中心、东北地区计算机软件研发与产业化基地、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品交易展示中心。
篇8
除了以上所述的快速成型方法之外,以直接光成型、数码累积成型、三维焊接成型、气相沉积成型、全息干涉制造为标志的其他快速成型方法也在飞速发展,不同于车、铣、刨、磨、钻等传统的材料去除的加工方法,快速成型采用了材料叠加的增材制造方法,不仅能够使材料的利用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基本上不产生废弃物,而且更能适应复杂结构零件的制作,同时更有利于实现产品依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而制造。
2快速成型技术及其在纺织服装制造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快速成型方法在改变了产品的传统制造方法,从而也将会带来制造业的一场变革。在传统的产品制造过程中,由于加工方法和加工机床的限制,需要将产品分成许多零件,然后通过装配将这些零件组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因此装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装配的好坏,对产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快速成型技术是根据零件的每层的截面情况进行材料堆积而层层叠加进行制造的,因此该技术将极大地减少产品中零件的数量,从而缩短甚至去除产品的装配过程和多道工序,实现从设计到产品的直接快速制造。近年来,随着快速成型技术的相对成熟,国内外已经开始了基于快速成型的免装配技术的研究,它利用快速原型技术来实现设计、加工和装配一体化,生产工艺无需装配,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高工作效率[8]。由于传统的制造方法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零件的装配,而零件直接的衔接处又是产品最容易产生破坏的环节,快速成型技术通过减少零件的数量和装配环节,从而倾向于提高产品的机械性能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能够使用3D打印技术来加工制造,而在巴黎时装周上亮相的3D打印服装预示着3D打印技术为服装制造业带来的改变。传统的服装制造要经历纺纱、织布、印染、裁剪、缝制等制造过程,而3D打印技术带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可能,精致的手工缝纫技术未来或许将被CAD三维模型所取代,把设计完成的服装模型输入到3D打印机里就可以快速得到设计的衣物,这也许会是一个从纺织纤维直接到服装产品的过程。如果3D打印在服装制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那么它对传统服装制造业的改变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纺织纤维直接到服装产品的制造过程大大缩短了服装的生产周期,实现了从设计到产品的快速制造,传统的服装制造工艺和大量的产业工人将会被一台台3D打印机所取代;通过计算机技术在纺织服装领域从图案设计、款式设计到生产制造、产品销售的全过程的应用,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信息的协同和共享,提高纺织品设计和制造的数字化水平,使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计算机上设计服装的三维CAD模型,或者在服装CAD模型库里下载自己喜欢的服装模型,然后通过3D打印机生产所需要的服装,这将真正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改变服装制造企业的大量产品积压在仓库的现状。此外,3D打印技术的几乎100%的原料利用率和环保节能的特点将会在服装制造过程中得到突出的体现,3D打印制造服装的过程将不会产生布料的浪费,因为这个过程根本就没有布料,是从纺织纤维直接到服装产品的过程,同时纺织和印染过程中的高污染和高耗能的状况有望得到改善。然而3D打印技术要在服装制造业得到广泛的应用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这是由服装特殊的产品形态、所用原料、使用要求等鲜明的行业特点所决定的[9]。服装的原料包括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通过将纤维制成纱线,再经机织或针织工艺制成面料,然后经过裁剪和缝制而成为服装。目前快速原型技术的原料主要为液态树脂、塑料、纸材、金属或陶瓷粉末、蜡、尼龙等,虽然尼龙可以作为纺织材料,且目前已经出现由快速成型技术制造的尼龙材料的泳衣[10],然而它的性能决定了由尼龙所成型的衣物的柔性较差,不能满足传统衣物柔软舒适的穿着要求,因此适用于3D打印的纺织新材料的开发和现有纺织纤维的熔解是该技术在服装制造业中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适用于3D打印的纺织新材料或者现有的纺织纤维既需要适合于3D打印耗材的熔解、成型的要求,又需要能够根据不同的颜色需要进行调配适当的染料,同时达到纺织品的相关标准,满足人们对服装的柔软和舒适的要求[9]。3D打印制造服装需要专用打印设备以满足服装对于柔性和致密性的要求,同时需要开发与服装设计相关并可用于3D设备输入的服装三维模型设计软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3D人体测量技术。在上述几种快速成型方法中,立体光固化快速成型过程中伴随着光聚合反应,这是树脂这类特殊材料所具有的特性,而层叠实体制造后处理过程需要手工清除多余的材料,较为费工耗时,对于纺织服装产品上的复杂的曲面结构,废料的剥离更为困难,不易于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而且层叠实体制造出的产品在不同方向上的机械性能有显著的不同,更加限制了该成型方法在纺织服装产品上的应用,因此这两种快速成型技术很难在服装制造中得到应用。利用快速成型技术进行衣服的制作的可行技术主要为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型技术和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前者需要研制出能够进行选择性激光烧结的纺织材料粉末,或者使现有的纺织纤维适应于烧结成型,而熔融沉积快速成型过程与无纺布的制造过程相似,其关键在于寻找强度和手感均满足要求的可熔融处理的纺织丝材。由此可见,可应用于纺织品的快速成型材料是快速成型技术在纺织服装制造领域得以应用的关键。
3结语
篇9
(黎明职业大学,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 通过对我国服装行业现状及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分析,阐述了服装行业瓶颈的根本原因,并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探讨服装产业升级的核心内涵,提出了适合我国服装产业升级的新思路。
关键词 服装产业链;“微笑”曲线;商品形态;极度商品;零度商品
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5.03.018
中图分类号: F7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101(2015)03-0048-02
收稿日期:2015-03-24
作者简介:蔡晓秋(1989.2- ),女,福建泉州人,服装设计与工程硕士,黎明职业大学助教,主要从事服装品牌管理与商品企划工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世界制造业生产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再造。传统的产业内部不同类型的价值创造活动逐步由一个企业为主导分离为多个企业的活动,这些企业相互构成上下游关系,共同创造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因地理优势、政策导向而大量地吸收了国际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产业转移及外包订单,使得以劳动密集型的、附加值低的、加工贸易为主的纺织服装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然而,以这种方式成长的中国制造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以低价为主的恶性竞争环境下,面临“初加工能力过剩,深精加工能力不足”、“高附加值最终产品少、出口产品以量取胜”等问题,进行产业升级是摆脱当前困境的重要途径。
1 我国服装产业现状
产业链的形成过程是企业将原有的开发、制造、营销和服务等环节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将资源集中于特定的领域,将焦点缩小到核心业务,仅仅保留关键的环节,而将其他环节虚拟化,减少或放弃了某些环节,借助市场外部合作伙伴来完成,这种通过市场交易关系而形成的新的价值链称之为产业链。产业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各个环节的赢利水平和附加值差异明显。观察许多产业的价值链,可以发现,其附加值的分布呈现出“微笑”曲线(看似微笑的嘴型),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价值链上游(曲线左端)是研发和设计,产品附加值较高;价值链下端(曲线右端)是品牌运作、销售和售后服务,附加价值也比较高;而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造、装配环节不但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而且市场竞争激烈,因而成为整个价值链中附加值最低的部分。
服装的产业价值链有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据测算,服装价值链上的利润分配:设计部分占40%,营销部分占50%,生产部分占10%。显然,设计和营销处于价值链的高端,而生产加工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为了方便阐述商品在整个生产、流通过程的产业链中的不同特征,不妨对商品形态做了两极的“二元对立”划分:极度商品和零度商品。如图2,极度商品是指完成商品的物化过程及包装(赋予意义),最大程度地传达了全部信息的商品符号形态。而零度商品是指商品的概念化表达,描述了极度商品所有可能性的商品的意识形态。
目前,我国很多服装企业都在为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做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即“贴牌生产”、“原始设备制造商”,由国外厂商提供品牌和样品设计,以订货的形式,交由中国企业加工、制造,再由外方进行销售。此时,企业只参与商品形态过程中的生产,而没有参与商品产业链中的其他过程,从事OEM的企业,说到底,虽然为商品创造了价值(功能、质量等),但终究未能参与商品化的过程(相对于生产过程而言),甚至不清楚商品的基本情况(消费者、组合方式、投放市场和营销目标等),也就是说,并不知晓商品的价值所在及其水平。可以说,这样的企业并未具有商品形态的话语权,而仅仅是服装经营中所需要的生产机器,而品牌经营者具有商品形态的控制权。
在OEM基础上,发展有一种新的经营模式: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 “原始设计制造商”,是指品牌企业提出产品的大致要求后,受委托企业通过自己后期的研究开发,并最终生产出成品。这样的企业相比OEM而言,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设计、生产商品形态的能力。但从本质上讲,ODM只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价值(如款式开发、面辅料采购或定制等)。当然,因此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关键在于企业只是受托进行产品形态的构建,并非商品形态的规划(品牌形象、商品组合等),即便是能够知晓商品定价,仍然不能改变事情的本质:即企业作为生产商的市场地位(不同的分工)。说得通俗些,可以说,品牌商已经完成其零度商品的概念化构建, ODM也只是商品企划的执行者,而并非参与者。品牌经营者所掌握零度商品,尽管还没有丝毫物质形态的出现,但已经决定了其对于商品乃至市场的掌控权,而单纯从事物质形态生产的只能是执行者,它所进行的设计也只是“按图索骥”而非创造性开发,故可以称之为执行性开发。当然,ODM确实进了一步:它可以了解商品企划的部分内容,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生产的主动权,为争取更大的利润值增加了筹码。
2 服装产业升级的内涵
那么,推动产业升级向“微笑曲线”两端的高附加值区块转型,放弃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是否就能解决当前的燃眉之需?在分析阐述产业升级这一命题时,有必要先思考一系列问题:服装制造业是否仍然担负的社会责任,即解决就业问题?城镇化进程所产生的新型失业群体进入制造业的可能性有多大?制造业基地向中西部转移是否会成为一种趋势?新型制造业基地能否保证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稳定和提升?以及我国服装企业是否具备上、下游的产业链建设需要投入的大量资源与技术?同时,企业是否具备与实力雄厚的国际老牌集团相抗衡的实力?这并不是摒弃创新或否认产业升级的必须性,而是在现阶段以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味地去强调表面上“升级”,主张淘汰低端的服装生产制造业从本质上是不适宜的。
服装产业升级并不是简单地放弃服装制造业,而是使产业链的创新能力、盈利能力整体提高,其中也包括服装制造业提高单位产量的产值,降低运营成本特别是社会成本,与上下游协同配合成为系统工程的一个有力环节,最重要的是在新材料、工艺和新品种的开发上体现核心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世界垂直产业化分工中,“中国制造”在这场全球大运动的产业提升和利益提升承接了大部分加工环节。曾几何时,我们还在以“世界工厂”而欢欣鼓舞,“加工价值”为我们带来丰厚的利润。然而,在有利可图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这条产业链中,各加工企业为争夺订单不惜压低报价,最终导致利润越来越低。因此,“中国制造”也被贴上了低价低质的标签。
在对“中国制造”的反思中,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往往被指责为缺乏技术含量。实际上,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也存在很多高技术环节,就正如高技术产业中存在劳动密集型环节一样。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不是要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要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过程中增加技术含量,增加中国提供的核心元素。
3 产业集群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面对当前服装产业的价格战的愈演愈烈,产业集群是解决国内恶性竞争的有效方式,同时是提升中国服装产业价值的重要途径。服装的产业集群是指在纺织服装产业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聚集,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它具有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区域性。产业集群的意义在于调动产业内部整体优势的提升,增加收入。而对于服装产业链的升级所具备的中、长期目标以及其他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正是产业集群所能提供的知识资源的共享与创新。
首先,“中国制造”缺乏商品形态的构建所需要的创新能力。很多服装企业不是没有创新的意识,而是创新活动的复杂性,企业很难单独开展,往往需要多个相关企业及科研部门的共同参与。产业集群内部,容易产生专业知识、生产技能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累积效应,同时也使企业时刻了解并面临同行竞争的压力。这一方面是集群内企业时刻保持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推动企业间集体学习,产生更多有创新价值的活动。
其次,改变“中国制造”的低端形象。在集群行业内部,建立服务于整个产业集群的服装工程中心,加强对工艺和设计技术的研究,建立权威性的质量检验中心,定期制定和修改各种相关标准,并执行严格的服装产业标准,提高服装商品的质量、工艺等整体水平,进而形成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并且产业集群有助于避免逆向选择的“柠檬现象”,有利于服装企业重新对“加工者价值”的重新定位。另一方面,搭建国际交流、共享资源的信息平台,根据国际市场动态适度地调整行业目标和产品结构。
4 结 语
我国服装行业面临的困境日益显现,根本原因不在于生产成本上涨、国外廉价劳动力市场竞争和国外市场萎缩,而在于没有市场定价权。结合当前形势分析,盲目追求产业向高附加值业务升级,而淘汰服装制造大军,并非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核心。就服装行业升级而论,通过产业集群提高整体优势,改变中国制造的低端形象,循序渐进地延伸产业链,进而促进行业的实质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伍长南.福建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亚太经济,2009,(6).
[2]余勇.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服装产业链如何整合[J].中国纤检,2009,(11).
篇10
在人们传统的概念中,印度依靠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承接IT产业外包,带动了经济增长。然而,从2003年开始,印度制造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在崛起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一支生力军。根据印度中央统计组织的统计报告,2003年印度制造业增长了7.3%,2004年上升至9.2%,2005年更是达到11%,发展势头相当迅猛。印度将与中国在电子及通讯设备、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汽车零配件制造等领域展开竞争。那么印度制造业能否超越中国?中、印两国制造业的制度环境有何差异?二国制造业发展路径、竞争优势是哪些?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中、印两国制造业展开竞争与合作。
中、印两国制造业发展的路径
20世纪80年代早期,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总量及人均GDP大体相当,中国于80年代初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一大批乡镇集体企业迅速发展,这其中包括江苏的纺织服装业,浙江、广东的五金、电器及家用电子产品。所以,乡镇集体工业是80年代中期中国制造业的主体。80年代后期,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吸引外资的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最早的一批日资、韩资及台资企业进入中国内地,这批外资企业主要以合资、合作的形式投资于纺织、服装、鞋帽、玩具、食品及化工行业。在贸易形式上属于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性质。从90年代开始,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开始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内地。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台资企业的大规模投资,1990年前后,台湾建立了从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到市场营销的完整集成电路与电子计算机制造体系。然而,从90年代中期开始,受互联网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IT产品市场需求下降,制造商的产品价格和利润也随之下降。而中国内地却拥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所以,从90年代初,台商主要将广东、福建作为电子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从1994开始,外商纷纷将上海、苏州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加工基地,其中75.6%的企业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的形式从事加工出口贸易。同样,2000年以后,国际通讯设备市场一路下滑,而中国的移动通讯设备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个人移动通讯市场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增长。日本、韩国、香港、欧盟的国际移动通讯设备制造业巨头纷纷将生产地转向中国,如三星、日立、爱立信、阿尔卡特将其产品CDMA、GSM及小灵通(PHS)以及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宽带接入、智能光网络、多媒体及网络应用的生产加工转移到中国。如今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从环渤海湾经济区到东三省,从沿陇海线到长江沿线,制造业成为这些地区的主力军。
印度的改革开放从1991年开始,比中国整整晚了13年,在此之前,印度实行的是混合经济模式,其实质是严格的计划经济。1991年印度爆发了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在IMF的压力下,印度才改弦易辙,摒弃计划经济,渐渐走向市场经济。当年主导印度改革的关键人物就是现今的国大党总理曼穆罕·辛格。作为印度独立后宣扬与推行自由市场政策的第一人,辛格在强大的阻力面前,坚定地推行私有化,放松政府管制,削减关税,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开放国内股票市场,并使卢比在经常账户下实现了自由兑换。从印度独立到20世纪80年代末,印度的CDP增长率一直徘徊在2%-3%之间,但从1991年改革以来,印度的GDP增长率大幅上扬,年均为6.5%,近年来更是达到8%以上。印度自1991年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历程大体上分为二个阶段:一是从1991年到2002年,以IT产业为主的经济增长阶段;二是从2003年至今,IT产业和制造业共同发展的阶段。印度有着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信息技术实力以及英语普及,但是印度国民储蓄率仅为24%,基础设施状况差,2003年该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能力仅为40亿美元,不足中国的1/10。结果是信息技术带动的软件、业务流程外包,多媒体、网络管理以及系统集成等服务业成为其经济振兴的主要力量。服务业的复兴使印度得以填补在工业化过程中长期缺陷留下的空白。但是类似软件外包这样的服务领域并没有给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因此政府一直希望能够借鉴中国模式来发展制造业,争取使印度成为另一个“世界工厂”。然而,由于基础薄弱、劳动力职业技能偏低、投资不足等原因,印度制造业的发展一直后劲不足。在2002财年以前,印度制造业增长率始终在5%上下徘徊。为了加快制造业的发展步伐,2004年9月,辛格在就任4个月后宣布成立“国家制造业竞争力委员会”,专职负责“确保制造业的快速及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加大引资力度,为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印度制造业的主要动力来自外资企业的大量资金投入。由于看好印度经济发展前景及国内消费能力,2004年流入印度的外资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90.7亿美元,仅当年12月份外资流入就超过20亿美元,其中相当大比例的外资进入到制造业领域。
中、印两国制造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比较
五大优势促成了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干预、43%的国民储蓄率、完善的基础设施、迅猛增长的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巨大的勤劳而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五大因素之间互为因果共同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高国民储蓄率使得政府贷款和企业贷款大量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熟练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使得制造商以尽可能低的综合商务成本和优质的工业制成品参与国际竞争。核心因素是中央政府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相对独立的地方经济利益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干预。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在企业和地方政府两个层次上成功地进行分权改革。分权改革的结果是经济决策权从集权化的中央向地方分散,由政府向企业转化,也就是说,给予企业和地方政府更多的权力和激励去追求经济增长。于是,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完善了制造业增长所需要的道路、桥梁、港口、码头、能源等环境设施;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土地批租带来了大量的土地级差收益,极大地充实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从90年代中期开始,招商引资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地方政府成立了专门负责招商引资工作的职能机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招商引资成效的大小、工作的好坏成了评价政府官员的业绩及提拔任用的重要指标。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05年,中国共引进协议外资1100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00亿美元。在引进的外资中,大约87%投向了制造业。地方政府之所以积极参与到招商引资工作中,一方面是由于上级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制定了具体指标,然后层层下达,招商引资工作的好坏成了评价政府官员的业绩及提拔任用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引进外资促进了地方CDP的增长,增加了地方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人就业。以长江三角洲经济为例,到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品的“加工工厂”,目前该地区集中了中国22%的制造业总量、30%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量和31%的外资企业出口总量。该地区每年正以12%以上的增长速度发展。如果按照行业大类来分,长三角地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当属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05年这三大类工业制成品出货值占到了该地区全部工业品出口的79%。
印度制造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是:基于英语的普及使印度在信息技术服务和后台工作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完善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充满活力的中小私营企业;有大量后备年轻的劳动力资源。由于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英语的普及使得印度能够及时获得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印度高速发展的IT服务产业目前正逐渐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巨大动力,而软件行业员工工资的增加也带动了印度国内购买力的增长。现代制造业的一个最显著特征是电子化、信息化,这使得通过现代服务业来推动现代制造业,依靠制造业来带动服务业成为可能。在金融方面,印度银行系统的坏账率在8%左右,而中国银行的坏账率则在20%。印度银行针对企业融资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企业资信评价体系,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统一依据企业资信评价标准发放贷款。所以,印度企业融资要比中国企业融资方便。尤其是印度的中小企业及私营经济在资金融通方面没有障碍,而中国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制度瓶颈。印度的资本市场建立的时间很长,制度完善,运作规范透明,人为操纵价格进行投机交易的行为很少出现。英国对印度进行了长达100多年的殖民统治,期间将欧洲的企业制度和管理方式移植到印度,印度现在的私营企业制度带有浓厚的欧洲企业文化色彩,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强,有许多私营企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而中国私营企业大都持续经营能力弱,有的企业只存续两到三年就倒闭了,企业制度和管理方式不够完善。印度有大量后备的年轻劳动力资源。尽管中国人口多于印度,但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中国后备年轻劳动力资源渐显匮乏,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制造业企业已经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在未来20年内,印度20—35岁之间的劳动力人口将多于中国。
中、印制造业竞争力优势比较
在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的时代,产业优势更多地表现为比较优势。李嘉图认为,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即具有相对优势。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印两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依托于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上,它具有长期性和基础性特征。
第一,成本价格比较。
制造业产品的成本中,30%—40%由商务成本组成,它包括各类商务办公成本、交通运输检验费用、劳动力工资开销。其中最主要的是:工资、场地租金、运输检验费用。以下是对不同年份中、印两国制造业商务成本的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人工工资长了三倍多,比印度制造业平均工资水平高了40%,只在交通运费上比印度更具有竞争力,综合商务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已经大大高于印度。
转贴于
第二,制造业行业比较。
印度制造业体系比较单纯,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科技、钢铁、生物、医药、服装、汽车零配件等产业。近年来传统的棉纺织业发展很快,2005年棉纺和服装业增长速度分别达到45%和52%。移动电信设备行业和汽车零件行业也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2005年印度运营商每月新增200万用户,印度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移动电信市场,目前拥有5200万用户,到2009年用户数量有可能超过3亿。
在钢铁行业,印度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探明的铁矿砂储量达到120亿吨,成为世界上继澳大利亚、巴西之后第三大铁矿砂出口国。丰富的铁矿资源为印度钢铁生产提供了原料保障。印度钢铁行业协会力促政府禁止铁含量64%以上的铁矿砂出口,优先保证国内钢铁企业对铁矿砂的需求。印度钢铁工业过去一直发展较慢。自从1991年印度政府实施经济改革以后,印度政府相继取消了钢铁企业增加产量审批制度和只有公众公司才能生产钢材的规定,允许私人企业兴建中小钢铁厂,允许外资企业以自动审批方式建全资钢铁厂。1992年,印度政府为提高本国钢铁企业效率和竞争能力,取消了钢材销售价格控制和分销调控政策,取消了钢材进出口限制。此外,印度政府降低了资本货物进口关税、实行贸易账户卢比可兑换、允许动用海外金融市场资源、稳定现有税收结构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钢铁生产企业的生产积极性。目前,印度的钢铁产量中,大钢铁联合企业生产的数量占43%,中小钢铁企业占57%。
尽管印度钢铁产量、国内钢铁消费量远远落后于中国,但印度钢铁出口增长远远快于中国,中国也是印度铁矿砂和优质钢材的主要进口国。
在生物医药行业,印度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药品制造国之一,印度生产的药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目前收入估计在15亿美元以上,药品的生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5%左右,药品出口居世界第17位。印度除65家获世界卫生组织认证,15家生产厂家获四A批准外,印度还有众多的跨国公司和本土公司。每年的营业额超过39亿美元。印度还研制出了许多优良设备,可制造任何类型的药剂。印度在药品的研究和开发上建立了雄厚的基础,除了政府设立的研究机构,如浦那的“国家药品实验室”和莫哈里的“国家药物教育和研究所”等外,还有大批私人研究性质的实验室。而某些制药公司自身就拥有高质量的内部实验设备,在研制新的药物分子上颇为成功。
中国的制造业体系要全面得多,涉及到现代产业的几乎所有方面,无论是汽车、造船、航天、机械、化工、纺织、药品、电信,还是农产品加工业,中国都有规模较大、技术领先的企业组织。从国际竞争力的角度看,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当属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05年这三大类工业制成品出货值占到了我国全部工业品出口的70%以上。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与IT产业相关联的硬件制造产业,如集成电路、计算机工业、电子元器件等。二是与通讯设备相关的制造业,如移动通讯制造业,其产品是设备产品,主要包括CDMA、GSM、PHS等;光通信设备产品制造业,其产品包括光缆、光纤收发器、光纤模块、光端机、光话机等;数据通信产品制造业,其产品包括ADSL宽带设备、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以及无线宽带、WLAN等。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与IT产业相关联的硬件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在加入WTO后过渡期,中国纺织服装、鞋帽对欧美及日本的出口迅速增长,2005年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是1175.35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0.69%,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15.42%。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是439.69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2.93%;服装出口金额是735.6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9.40%。低成本、低价格是提升中国纺织、服装、鞋帽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第三,中、印制造业在世界经济中的贡献比较。
2005年中国全年出口额7620亿美元,增长28.4%。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例达到92.5%。在世界贸易中,中国制造业GDP占全球制造业GDP的比重为3.1%左右,位居世界第7位。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服装设计方案